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故事-大江东去的寓意-大江东去的意思

2024-04-07

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故事-大江东去的寓意-大江东去的意思(精选7篇)

篇1: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故事-大江东去的寓意-大江东去的意思

【成语】大江东去

【拼音】dà jiāng dōng qù

【简拼】djdq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成语出处】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成语用法】作宾语;比喻历史向前发展

【例子】曹靖华《智慧花开烂如锦》:“早被我们伟大的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巨掌击退,如大江东去,永不复返了。”

【英文翻译】the great river flows to the east.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2: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故事-大江东去的寓意-大江东去的意思

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王寂,大江东去的意思,大江东去赏析 -诗词大全

大江东去

作者:王寂朝代:元体裁:词 芳姿蕙态,笑人间、脂粉寻常红白。大抵风流天也惜,赋与梅魂兰魄。元相名姝,谢家尤物,缥缈真仙格。朝来酒恶,可人一笑冰释。韩郎老矣情怀,鬓丝禅榻,花落茶烟湿。心字殷勤通一线,千劫消磨不得。被底春温,尊前风味,回首伤春客。却愁云散,等闲好梦难觅。

篇3: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故事-大江东去的寓意-大江东去的意思

1、《大江东去》词曲作者

1)词作者

苏轼(1037-1101),生于四川,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善于作诗作词、写字作画等。他作为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文学艺术全才,无论是诗画还是文书都有着登峰造极的成就。他和父亲苏洵、兄弟苏辙共同被称为“三苏”。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作风格豪迈,毫不吝啬的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艺术风格别具一格;他的文章表达清晰,广阔但不失优雅;在书法上,他善于写楷书和行书,并和米莆、黄庭坚和蔡襄称为宋四家;他的画主张以神写形,作为豪放派的开创者,他更加偏好于画枯木怪石;他的词极具豪放派的特色,对后人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的词作题材开阔,已经丰富,冲破了传统诗词的一贯作风,他还将背诵新运动的精神运用到了宋词方面,对宋词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词虽为豪放派,但也不缺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的词作大都流传至今,《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等都是大家能够脱口而出的作品。并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有《石钟山记》、《饮湖》、《东坡乐府》。

他一生的追求便是道家无为和儒家的进取之心,尽管这两者是对立的观点,但在苏轼身上它们并没有被明显的区分。在朝为官的时候,他一心遵从道家的上进观点,后来被流放,他又以老子的无为思想悠然生活。他常以“修身以儒、治心以释”的原则做人,因此无论他生活得意或者失意,他都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最后豁然开朗的达观,他的词作也随着他的心境从得意时的雄壮再到失意时的清旷,最后形成了豁达飘逸的豪放风格。

2)曲作者

青主(1893-1959),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主,生于广东惠阳,他在二十世纪初留洋德国攻读了法律,并且学习了钢琴和作曲理论。1922年回国后先后为国民党效力。第一次国内战争失败之后退居香港,1929年通过萧友梅的帮助改名之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担任教授。解放之前又在同济大学担任教授知道去世。

2、《大江东去》词曲的创作背景

1)《大江东去》的历史背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国五千多年历史上有成千上万的诗词歌赋,这一首更是脱颖而出,独领风骚,至今已有上千年。

苏轼在43岁的时候,由于反对新法,于是作诗对其进行讽刺,导致自己入狱,虽免于死罪,但后来被贬到黄州,这使他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被贬后的他每天耕作、游历,由于政治上的失意,让他萌生了逃避现实的心理,但是他深受道家无为思想的熏陶,从而变得豁达,以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华文明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为中心思想,以三国时期的人物为例,作出了这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在作这首词时,遥想周瑜三十多岁就已经功成名就,对自己年过半百却在事业上没有什么作为而感到伤感和惭愧。

2)作品文化背景

当时的中国已经长期经历外国列强的倾略,国土被瓜分了很多。这个时期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大都提倡民主,并且都曾在海外留洋,他们不但学习了很多外国先进的知识,还有很多人学习了西方的作曲只是和乐理知识,他们不再局限于中国传统音乐一样的单音体系的音乐,而是运用了西洋的和声、复调等新形势进行音乐创作,并且将美声唱法传入国内发展,从此便展开了新音乐运动,开始了运用西方的歌唱技巧来演唱中国的艺术歌曲之路。

3)作品歌词内容的理解

在演唱中,充分理解歌曲歌词的内容也是相当重要的。《大江东去》这首歌的歌词是由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改编的,因此我在学习这首歌之前先对这首诗做了较为深入的学习研究,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步功课对我演唱这首歌曲有着很大的帮助。

要唱好一首歌曲,首先要把握住这首歌情感脉络的大致方向和歌曲大体结构,这首歌曲有着很高级的演唱程度,这就要求演唱者一定要对作品的风格以及情感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把握住作品激昂、豪迈的特点,展现出“大江东去”的壮观景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句应该用浑厚的音色去演唱。作品的戏剧性集中在第二段,要演绎好这一段,就要求我们要灵活的变换歌唱时的力度和速度、音色和音量等,当然都要在保持气息和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段为抒情部分,充满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因此这一段的演唱就需要有流畅的音色、连贯的声音。第四段则主要在诉说作者心中的苦闷,因追忆历史人物而发出“如梦”的感慨,这里要在充分理解作者情感的情况下演唱,才能抒发出作者的豪迈与感慨。可见要唱好这首歌需要根据作品的变化来做不同的处理,以体现出是做中想要表达的丰富的感情以及旋律所表达的复杂的心情。

通过对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全方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让我对类似的以古诗词作为歌词的艺术作品更加了解,懂得了演唱不同的作品要根据其不同的风格特点、情感色彩来作出不同分寸的艺术处理,也要懂得遵循作曲家通过符号表达给我们的情感思路,从而能够更好地演唱。在以后要演唱一首歌曲之前,一定要首先掌握歌词内容,深入研究其内涵意义,这样才能了解、领悟到作者的真实情感,然后再严格要求自己的发音标准,让作品演绎的更加完美。作为一名演唱者。不光要具有良好的嗓音条件,更要学会对作品加以分析和理解,将作者的情感与自身做结合,才能更好地早演唱中融入真实的情感。

二、总结

篇4: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故事-大江东去的寓意-大江东去的意思

大江东去 美人,大江东去 美人王寂,大江东去 美人的意思,大江东去 美人赏析 -诗词大全

大江东去 美人

作者:王寂朝代:元体裁:词 破瓜年纪,黛螺垂、双髻珍珠罗抹。娅?吴音娇滴滴,风里啼莺声怯。飞燕精神,惊鸿标致,初按梁州彻。舞裙微褪,汗香融透春雪。少陵词客多情,当年曾烂赏,湖州风月。自恨寻春来已暮,子满芳枝空结。湘佩轻抛,韩香偷许,空想凌波袜。章台杨柳,可堪容易攀折。

篇5: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故事-大江东去的寓意-大江东去的意思

大江东去/念奴娇,大江东去/念奴娇何梦桂,大江东去/念奴娇的意思,大江东去/念奴娇赏析 -诗词大全

大江东去/念奴娇

作者:何梦桂朝代:宋体裁:词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篇6:大江东去-大江东去的故事-大江东去的寓意-大江东去的意思

北固山看大江,北固山看大江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的意思,北固山看大江赏析 -诗词大全

北固山看大江

作者:孔尚任  朝代:清  体裁:七绝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篇7:论大江光对大江文学的决定性影响

一、大江光的诞生决定了大江文学的最根本主题——“与残疾儿共生”

小说家这样一种职业是要描写他所处的时代与时代中的个我, 并最终表现时代的本质。因而, 小说家们便是被时代赋予了主题。大江认为他被时代赋予的主题主要有三方面。“其一, 是战后的解放感。其二, 是核武器造成的痛苦。其三, 是先天残疾的儿子的出生。”这是大江健三郎按时间顺序对自己的文学主题所做的总结, 然而笔者认为与残疾儿共生的主题应该放在第二位。众所周知, 大江健三郎在1963年夏天为了写在广岛召开的禁止原子弹氢弹的世界大会的报道而去了广岛。他看到那里由于原子弹爆炸的辐射而引发白内障、癌等多发病的人们却依然能够活得有精神有威严, 大江认为他们很了不起, 所以要写他们, 写广岛, 写核时代。然而在那之前的六月, 先天头盖骨损伤的长子大江光已经出生了。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这无疑是一桩灾难。大江选择在那年夏天去广岛, 有工作上的原因, 也有当时情感上的压力。“若不将自己推到一个什么更开阔的视野中去的话, 我想我会因孩子的问题而完全垮下来。”甚至在广岛进行实地取材时, 考虑到孩子的将来, 大江曾把自己的名字与长子大江光的名字写在一个灯笼上, 与写着在原子弹爆炸中死去的人们的名字的灯笼一起放在水中, 流向大海。这表明了当时大江心里的极度绝望。虽然此时并没有与残疾儿有关的作品问世, 但长子大江光自出生之日起就与父亲大江、作家大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大江自己也说, “这个主题 (先天残疾的儿子的出生) 与其说是被赋予的, 不如说是降临到我身上的。”

大江曾在演讲《时代赋予我主题》中说, “描写核武器造成的痛苦, 是我最大的主题。”确实, 大江把通过那次广岛之行而体验到的事情写成了《广岛札记》一书, 而且从那时起一直继续着这方面的写作。帮助受害者寻求国家的补偿, 呼吁日本政府及美国承认原子弹轰炸的责任, 参加禁止核武器的运动等。但是笔者认为降临到大江身上的与残疾儿共生的主题是大江文学最根本性的东西, 处于最深层的位置。

比起观察或间接感受, 直接体验最让人难忘。在战争、核武器与残疾儿的三个主题中, 与“残疾儿共生”是大江唯一亲身经历的。虽然战争给大江的童年留下了不安与恐惧, 但他并未在战场上与对手交锋。虽然遭受二十世纪最大灾难的广岛、长崎人民的生活状态深深触动了大江, 让他时刻关注生活在核时代的人们的命运。但自己的亲子大江光的诞生对大江的打击最大。因为这是降临到大江个人身上的灾难。经过心理的“冲击期”、“否认期”与“混乱期”, 大江最终决定接受这个事实, 承担起抚养、教育残疾儿的责任那一刻起, 他的每一天、每一秒钟都会心系大江光, 大江光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有相同经历的人会互相理解, 经历过痛苦的人才会真正地从内心理解别人的痛苦。正因为儿子出生后自己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才使得大江在面对遭受核辐射的人们时更能体会他们内心的感受, 更敬佩他们坚强面对人生的态度。儿子的痛苦使他更关注同时代人类的痛苦与面临的危机, 才有了以后一系列的反映核时代的优秀作品。

二、 “与残疾儿共生”的主题成就了大江健三郎迈向事业顶峰

20世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作家、诗人, 他们各自表现着本国人民心灵的创伤, 他们在作品中所表现的, 也在他们的精神和肉体上刻下了印痕。大江健三郎也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位。“小时候赶上了战争, 整日在不安中过活。战争结束后, 迎来民主主义时代, 我满怀希望奔赴了东京, 然后开始小说创作。结婚生子吧, 孩子 (长子大江光) 又是个残疾儿, 我与他共同的奋斗尚得持续下去。”这“印痕”中最深刻的是大江光的出生。面对大江光, 大江与所有普通的父母一样伤心过、迷惘过, “在广岛的旅馆里, 我一直在考虑到底如何接受这个孩子, 如何下决心把他养活下去。”他最终的选择是承担起养育光的责任, 并在抚养光的虽辛劳的日日夜夜中体味到了不寻常的快乐。大江曾为光的不会流泪、不会做梦而担心;为他的牙痛而心疼;时常害怕他的癫痫病会突然发作。也为光能听懂鸟的叫声而兴奋不已;常常被他独特的幽默语言逗笑;更为他创作的 “给听众一种自然流畅, 心平气和地讲故事的感觉。”的音乐而自豪。

这种个人生活中独特的“体验”, 对于作为作家的大江来说更是精神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大江健三郎将他与长子光的朝夕相处写进了他的散文、随笔、小说中。用大江自己的话说, “在我的作家生活中, 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 是用在了写我那弱智的长子上。写关于他的、我知道的事情, 也写他心里黑暗宇宙般辽远空阔的、我所无法知道的东西。”散文《柴犬“小腊肉”》、《 宽舒的纽带》、《想起痛楚》、《没办法, 干吧!》、《哪个家庭都一样》等文章中, 坦率具体地写出了残疾人与照顾、看护他们的家人间的感情。“每天早晨我都精神振奋地往他的枕边送药, 或者一遍一遍地讲解他听的乐曲, 精神抖擞地准备早饭。” “和大江光住在一起, 情况就不同了, 每天朝气蓬勃, 也不觉得读书受到干扰。” “然而在听光的这张CD音乐的时候, 我感到我终于弄明白了自己似乎徒劳了一生的工作的意义。” “长子因为有残疾, 永远也不可能独立出去, 只能和我们夫妻共同生活下去。我认为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事, 从利己主义的感情出发, 平常连接我们三者的这根绳索虽然没有紧绷着, 也没有松弛地垂向地面。”随笔集《恢复的家庭》, 更是大江“与有智力障碍的儿子共同生活的一个报告。”抚养大江光这样的残疾儿, 大江付出了比普通父亲更多的辛劳与辛酸, 但同时也收获了超出一般意义的幸福。

在小说方面, 为了确认自己抚养大江光的意志和行动的意义, 196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问世, 并获得新潮文学奖。1967年获第三届谷崎润一郎奖的长篇小说《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1983年创作的系列短篇小说集《新人呵, 醒来吧》, 1990年的《静静的生活》、2002年的《愁容童子》及2003年的《二百年的兒童》等作品中都有大江光的影子。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在授奖词中开篇便提到倾力描写光的作品《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而大江也在题为《我在暧昧的日本》的受奖演说中说从光的音乐中清晰地听到了“阴暗灵魂的哭喊声”, “作为使那些生活在同时代的听众得到医治和恢复的音乐, 光的作品已经被广泛接受。从艺术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治愈力中, 我找到了相信这一切的依据”。因此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大江也更坚定了作为人文主义者的信念, 希望通过小说家的工作, “能使那些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人及其接受者, 从个人和时代的痛苦中共同恢复过来, 并使他们各自心灵上的创伤得到医治。”

现实生活中, 在家庭的培养下, 大江光成长为一名作曲家, 迄今为止已灌制了三盘CD。而大江健三郎本人也通过小说写作, 不仅从因为残疾儿诞生而陷入的困境中走了出来, 也推动他的文学创作迈向颠峰。可以说如果没有大江光的出生, 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大江文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发展党员细则下一篇:幼儿园师德师风承诺书简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