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业绩一览表

2024-05-06

主要业绩一览表(精选6篇)

篇1:主要业绩一览表

姜兆元

个人业绩档案一览表(2010.1—今)

一、综合荣誉类

2012.4 首届泰安市优秀读书人物

泰安市教育局

2013.7 课题优秀教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2013.9 肥城市优秀教师

中共肥城市委市府

二、优质课能手类

2010.10 肥城市学科带头人

肥城市教育局

2012.8

肥城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肥城市教研室 2012.8

肥城市五项全能大比武一等奖

肥城市教育局

2012.12 国家级语文课题“少教多学”优质课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2013.2

镇公开课

边院镇教育办公室

2013.8

肥城市五项全能大比武一等奖

肥城市教育局 2013.8

肥城市语文优质课

肥城市教研室 2013.12

山东省语文公开课

山东省教科所

三、发表论文类

2011.6 《备课应有五种意识》

《少年智力开发报》

2012.11 《借助想象使文笔绽放精彩》

《少年智力开发报》 2013.3 《让质疑成为课堂教学精彩一环》

《山东教育》 2013.5 《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学苑新报》 2013.10 《生本课堂错误也美丽》 《语文教学研究》

四、论文类

2010.6 督导论文二等奖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肥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1.7 论文二等奖

《课堂不良行为形成的因素及处理》

肥城市教研室 2012.1 泰安市优秀案例

泰安市教育局 2012.8 安全论文一等奖

肥城市教育局

2013.3 国防论文一等奖

《让学生抬起头来学习》

肥城市教育局体卫艺教研室 2013.6 省论文二等奖

《浅谈高效课堂如何展示》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3.7 论文一等奖

《高效课堂六注意》

肥城市教学研究室

2013.7 论文一等奖

《高效课堂展示技巧小议》

肥城市教学研究室

五、课题类

2010.11 省级课题结题参与

《中学生爱心发现培养研究》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2013.3 全国课题结题任主持人

《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六、指导奖

2014.2 全国创新作文优秀指导奖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七、其他类

2011.12 肥城市优秀博客评选一等奖

肥城市教研室

篇2:主要业绩一览表

二、编制产品的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定及焊缝识别卡,特别是一些重要产品如GR系列高峰热网加热器,DJ系列低压加热器,RJ系列热交换器及JRN系列镍基渗层热网加热器等产品的焊接工艺及评定。

三、主要从事国标产品、ASME出口产品及锅炉部件产品一线的检验工作。在检验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所检产品无一出现质量问题,受到车间及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负责产品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将其输入计算机,大大提高了手写、复印速度,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五、同时也从事力学性能及金相检验工作,在保证其它工作的前提下,及时顺利地完成了材料的复验及焊接试验工作。

六、在ASME换证小组中负责计量、热处理方面的工作。参与制定了ASME的计量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对计量器具进行登记、汇总,编成计量器具台帐,并按其检定日期制成计量日程表;对到期的计量器具及时收集、送检等。参与制定了ASME的热处理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编制示范产品的热处理工艺。并顺利通过联检。

篇3:2012年农机上市公司业绩一览

农业经济整体增长可观农机行业前景看好——上市农机企业年报盘点 (外企篇

约翰迪尔

2012财年 (2011年10月31日—2012年10月31日) , 约翰迪尔实现销售收入361.57亿美元, 比2011年的320.13亿美元增长12.9%;实现利润30.65亿美元, 比2011年的28亿美元增长9.5%;每股净收益从2011年的6.63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7.73美元, 上升了15.1%。

约翰迪尔的业绩反映了公司侧重于全球扩张及严格的成本与资本管理的业务计划进展顺利。未来约翰迪尔将大力投资来扩张公司在全球的业务规模, 并继续大张旗鼓地推出先进新产品。这一年, 公司的Agriculture&Turf (A&T) 部门再创辉煌, 这个最大的部门向市场推出了先进的新产品, 拓展了客户群体, 巩固了自己在各个主要市场的领先地位。A&T的成绩受益于有利的农场条件和大型设备的更好销售业绩, 尤其是在美国市场。

约翰迪尔希望大力扩张全球市场, 同时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与资产管理能力。实现公司的目标 (包括到2018年实现销售500亿美元的目标) 需要对提升产能、渠道、信用及售后市场支持进行大量投资。过去2年, 约翰迪尔公布了将在对公司未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建立7家工厂的计划。其中, 将在中国建立3家工厂, 生产工程设备、发动机和大型农场机械;在巴西建立2家, 生产工程设备;在印度建立1家, 生产农场拖拉机;还有1家在俄罗斯, 生产播种、耕作及应用设备。其中多数工厂预计将于2013年或2014年开工。

2013年, 约翰迪尔在德国、阿根廷和南非公布或启动了新的零件中心, 并在俄罗斯、智利、泰国和印度启动了财务业务。凭借990型圆捆机, 约翰迪尔力求满足欧洲大承包商及农场主市场的需求。该圆捆机获得专家和用户一致认可, 可在5 s之内放下处理完毕的草垛, 大约只是传统机械1/3的时间。

尽管约翰迪尔在全球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但最重要的市场还是美国市场与加拿大市场。2012年, 该区域占据了公司60%以上的销售与收入, 以及公司多数的利润与资本项目支出。约翰迪尔致力于积极捍卫在美国及加拿大生产农场主及其他客户群体中的市场领先地位, 并相应开展投资。在约翰迪尔当前开展的大约15个重大项目中, 大约半数位于美国。2012年, 拖拉机、喷雾机和液压缸等众多产品业务都公布了重大的工厂扩张计划。此外, 美国和加拿大员工队伍还增加了2 300人。

凯斯纽荷兰

2012财年 (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 , 凯斯纽荷兰实现销售收入204.47亿美元, 比2011年的191.85亿美元增长6.6%;实现利润10.29亿美元, 比2011年的8.08亿美元增长27%;每股净收益从2011年的3.82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75美元, 上升了24.3%。

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 凯斯纽荷兰产品品种已经覆盖37种类型, 其产品在全球将近179个国家都有销售, 这得益于凯斯纽荷兰在全球庞大的销售网络, 其在全球共有11 500家经销商和分销商。

在农业机械领域,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销售方面凯斯纽荷兰拥有全球领先的绝对优势, 在干草和饲料设备方面凯斯纽荷兰也占据领先地位, 特别是收获设备方面凯斯纽荷兰产品具有专业特色。2012年, 凯斯纽荷兰农业机械销售已经占到总收入的76%。在市场分布上, 2012年, 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占44%, 中东地区和独联体的市场份额占31%, 拉丁美洲市场份额占15%, 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占10%。作为全球性的制造公司, 凯斯纽荷兰在欧洲、拉美、北美和亚洲都拥有生产基地。

除了成熟市场的贡献, 2012年, 公司业绩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兴市场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如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市场。但这些新兴市场同样也蕴含着更多的风险, 在这些新兴市场, 凯斯纽荷兰计划未来要不断加速零部件本土化进程, 而这一战略的执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各种资源, 这意味着公司要因此承担巨大风险, 比如能否及时获得当地某些政策的许可, 如果时机被延误可能会导致显著的成本增加, 此外办公设施、供应渠道的建立, 以及生产运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包含着未可预知的风险。并且, 这些市场的不少潜在用户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凯斯纽荷兰品牌。

凯斯纽荷兰对欧洲市场给予了特别关注,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使用欧元货币国家的市场存在潜在的稳定性问题, 这个市场有更多的来自于主权债务纠纷和金融危机压力导致的风险。此外, 2012年中国市场增速减慢, 同样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包括巴西和阿根廷, 市场增速也在减缓。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 未来凯斯纽荷兰的产品销售或许会受到影响。为了完成销售目标, 凯斯纽荷兰倡导不仅要提供产品、零部件, 还要成为服务提供商, 并且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 不断提供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爱科集团

2012财年 (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 , 爱科实现销售收入99.62亿美元, 比2011年的87.73亿美元增长13.6%;实现利润52.21亿美元, 比2011年的58.33亿美元下降10.4%;每股净收益从2011年的5.59美元降低到2012年的5.3美元, 下降了5.2%, 而利润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及销售费用的增加。

2012年, 爱科一直致力于进行产品升级, 并对其诸多工厂的生产设备进行了改善与提升, 在增加这些战略投资后, 爱科2012年的现金流达到3.26亿美元, 这些战略投资实现的同时, 爱科也克服了其德国工厂运营初期生产效率低下问题。提升利润率的有效举措也持续获得成功, 最显著效果是在南美和北美市场, 2012年爱科南美市场利润率增长100个基点, 北美市场则增长了将近10%, 在过去10年里这是最好的成绩。展望未来, 爱科对长期前景预期乐观, 这一点通过爱科2012年6月开始的股票回购计划得以佐证。2013年3月, 爱科开始着手进行拆分改革。

在市场分布上, 一些成熟市场因为气候恶劣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比如在北美市场, 由于干旱, 作物产量显著下降, 尽管被抬高的作物价格和储备粮食的需求基本保持了这些农场购买农机设备的资金投入, 但是也确实造成了市场需求的疲软, 比如储粮和蛋白质生产设备的需求随着作物生产总体水平的下降而减少。在欧洲市场, 复杂的天气因素部分抵消了农作物价格上涨的优势, 在受天气影响的南欧、斯堪的纳维亚、芬兰市场, 销售额也呈现下滑, 在关键的西欧, 德国和法国市场, 需求保持稳定。在南美市场, 2012年下半年市场需求保持上升, 作物产量的提升、积极的政策支持, 以及作物价格的上涨这些因素促使巴西市场保持了对农业机械的旺盛需求。另外, 生物燃料的使用、人口的增长和新兴市场对蛋白质的消费, 这些都是市场前景保持乐观的积极因素。

2012年, 爱科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额比2011年增长了19.8%, 最显著的提升来自于大功率拖拉机、干草机和喷雾器。南美市场销售收入比2011年增加了10.3%, 巴西市场的高增长抵消了阿根廷市场的下降, 南美市场利润率增长达到8.7%, 2011年这一数据为7.7%, 由于销售收入和利润率的增长, 其在南美市场的营业收入比2011年增加了1 850万美元。在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的市场增长被南欧和芬兰市场的下降抵消。在中东地区, 爱科的销售收入提升了9.9%。在亚太地区, 爱科销售收入增长23.2%, 增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 但是由于在中国市场成本的增加, 爱科在亚太地区的营业收入下降了1 370万美元。

2013年, 爱科将加大对产品和市场的投入, 其2013年的目标是销售收入实现102亿~104亿美元, 每股净收益实现5.1~5.35美元。

克拉斯

2012财年 (2011年9月30日—2012年9月30日) , 克拉斯实现销售收入34.36亿欧元, 比2011年的33.04亿欧元增长4%, 其中海外市场份额为77.7%, 德国市场份额为22.3%;实现利润2.33亿欧元, 比2011年的1.82亿欧元增长28%;每股净收益从2011年的60.26欧元增长到2012年的77.21欧元, 上升了282%。

2012年克拉斯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机市场的成长, 这一年, 克拉斯农机产品销售额增长9.8%。泰国和中国子公司的出色业绩成为公司成长里程碑上的两个典型代表。

作为旗舰产品的LEXION780 TERRA TRAC联合收割机和ARION500-600系列的新型拖拉机成为公司2012年产品创新的代表。2013年克拉斯对于研发的投入将继续增加, 2012年研发投入为1.77亿欧元, 2011年为1.487亿欧元, 对研发的重视是克拉斯在竞争对手中保持优势的动力源。

在市场表现上, 拖拉机产品表现出令人喜悦的持续增长, 在所有地区, 其市场表现都是稳定的, 一些地区则增势喜人, 某几个地区市场增长还创造了历史新高, 然而, 由于供应商瓶颈和其他一些因素, 克拉斯认为其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潜在市场。

联合收割机在某些地区没有实现连续增长, 但是在总体上超越了计划目标, 西欧再次被证实是一个坚实而稳固的市场, 保持了高水平的增长。

自走式饲料机械在2011年的销售基础上保持了增长, 尽管在西欧和中欧市场有轻微的下降, 但在亚洲和北美市场却有大幅度的增长。这表明克拉斯又一次战胜了竞争对手, 保持了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目前, 饲料收获机械在全球市场都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几乎在所有地区, 克拉斯的打捆机、割草机、干草晒翻机等产品都呈现了非常显著的增长, 克拉斯表示有能力继续提高产品产量并维持较高水平的市场份额。此外, 伸缩臂叉装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正在推广, 这一产品在西欧市场的增长已经成为一个标志, 克拉斯将积极扩展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 眼下其在东欧市场份额已经明显高于平均市场水平。

久保田

2012年4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后3个季度) , 9个月期间, 久保田实现销售收入8 264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的7 306亿日元增长13.1%, 其中, 日本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 819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的3 518亿日元增长8.5%,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4 445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的3 787亿日元增长17.4%;实现净利润497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的428亿日元增长了16%。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日元升值和更高养老金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

久保田的农业和工业领域产品涵盖农业机械、发动机和建筑机械3大种类。市场分析显示, 在日本久保田农业机械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大米价格的提升、政府补贴的投入以及日本东北部地区销量的反弹。建筑机械和发动机销售收入的大幅提升, 主要是因为日本大地震后重建带动的市场增长。在北美市场, 市场需求上升带动拖拉机销售上升, 建筑机械销售大幅提升则是因为租赁公司更新换代的需求, 发动机市场也稳固增长。在欧洲市场销售收入也实现增长,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2011年进行的拖拉机收购业务, 而在2011年同期, 由于经济下滑和日元升值导致的需求疲软, 建筑机械和拖拉机销售为下滑态势, 发动机持平。此外, 除了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 销售收入也保持增长, 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的显著减少, 建筑机械销售下滑, 另外由于泰国洪水带来的后果也导致发动机出口下滑。但是, 总体而言, 销售收入增长最后还是抵消了下滑的不利因素, 这主要是由于拖拉机产品在泰国市场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大卖, 以及联合收获机、水稻种植机械实现了更高的销售额。

井关农机

2012年4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后3个季度) , 井关实现销售收入1 178.84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的1 090.65亿日元增长8.1%;实现净利润38.84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的21.8亿日元增长78.1%。

在这9个月期间, 日本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 024.16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86.62亿日元, 上升了9.2%;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54.67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1.55亿日元, 上升了1%。

井关日本国内市场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个体户收入补偿机制的确立和大米价格的回升带动的农机具及零部件销售的增长。海外市场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井关在北美市场投放了新产品, 以及亚洲市场销售收入的提升, 而在欧洲市场由于日元升值的影响销售收入呈现下降。

按产品分类, 在日本国内市场, 耕作收获机械 (拖拉机、土地耕整机械) 实现销售收入231.44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5.8%, 种植机械 (水稻插秧机、蔬菜移栽机) 实现销售收入93.03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6.7%, 收获机械和加工机械 (联合收割机等) 实现销售收入189.99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6.2%, 配件和农具实现销售收入245.55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4.8%, 其他与农业相关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63.1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21.1%。

在海外市场, 拖拉机等实现销售收入84.02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下降4.1%, 种植机械 (水稻插秧机等) 实现销售收入46.05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5.4%, 收获机械和加工机械 (联合收割机等) 实现销售收入10.03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10.4%, 配件和农具实现销售收入8.59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21.5%, 其他与农业相关的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69亿日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4.6%。

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领域产品一路凯歌——上市农机企业年报盘点 (国内篇)

一拖股份

2012年一拖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 131 799.84万元, 较2011年同期下降3.29%。主要原因是2012年公司主导产品农业机械和动力机械产品销量有所下滑。归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 905.83万元。

报告期内, 农业机械业务营业收入1 009 242.80万元, 同比下降1.44%。2012年公司销售各类拖拉机产品123 717台, 同比下降12.41%。针对拖拉机作业功率上延及水田作业需求, 公司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上市步伐, 实施产品组合销售, 代表国际主流技术水平的东方红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LZ2404A实现批量销售, 重点机型LX2204、LX1000、E454等同比分别增长了172%、72%、130%, 新产品LY1100、LY1004、MF604等实现批量销售, 为未来市场拓展奠定基础。进入下半年后, 公司精准把握河南市场对66.15 k W以上大轮拖追加补贴等有利时机, 开展促销增效活动, 使冬麦区市场领先地位得到稳固。公司进一步强化渠道建设, 在华南等空白区域、薄弱市场拓展业务取得突破。报告期内, 公司大中型拖拉机销量85 570台, 同比增长0.86%, 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位势, 市场份额同比有所提升。其中, 大轮拖中73.5 k W以上大轮拖销量21341台, 同比增长70.85%, 增速高于行业增速;中轮拖销量41 728台, 同比增长19.63%, 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稳居行业第2位;履带拖拉机因市场替代产品原因, 导致市场需求萎缩, 全年销售1 511台, 同比下降35.01%;东方红小轮拖销量同比下降41.02%, 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所致。

动力机械产品领域, 2012年公司销售各类柴油机产品162 458台, 同比下降3.81%。报告期内, 动力机械产品营业收入198 076.08万元, 同比下降10.42%。东方红动力机械在40.46 k W以上拖拉机及收获机产品配套领域一直居于行业领先地位。面对农机行业增幅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市场局面, 公司加快73.5~147 k W技术平台的搭建和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推广, 努力开拓产品适配新领域, 在继续维持配套73.5 k W及以上拖拉机、配套73.5~80.85 k W小麦收割机和大型玉米收获机市场的绝对优势的同时, 相继在工程机械、船用机械、防爆机械等新的适配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姜堰动力公司通过加快产品开发配套速度、强化售后服务等措施, 巩固老用户, 开辟新用户, 有效扩大了产品市场份额。报告期内, 公司累计销售各种型号柴油机162 458台, 同比下降3.81%, 但远低于行业下降幅度。

其他机械产品领域, 2012年销售矿用卡车、叉车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4 714.88万元, 同比下降9.57%。2012年, 受国内煤炭行业持续低迷, 内蒙古、陕西及山西等主要煤炭产区的煤矿开工不足等因素影响, 矿用卡车销售591台, 同比下降2.31%。叉车产品销售1 600台, 同比下降11.4%。

金融业务领域, 报告期内财务公司积极发挥金融平台作用, 除开展传统存贷款业务, 为公司提供融资支持外, 积极为公司产品销售提供支持, 共计为经销商经销本公司产品提供融资金额72 155.58万元, 带动销售收入99 859.18万元。

吉峰农机

2 0 12年, 吉峰农机营业总收入574 996.64万元, 同比增长12.17%, 主要是农机业务板块前期四川省外重点农机销售市场区域子公司门店经营管理渐趋成熟, 市场经营规模获得相应增长。

营业利润5 820.54万元, 利润总额6 278.17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 397.85万元, 分别同比降低58.59%、55.72%、80.14%。营业利润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 工程机械板块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行业周期调整的双重因素冲击下, 行业持续低迷, 市场继续呈整体下滑态势, 且在收入大幅下降情况下仍承担较高的人工管理费用, 致使形成经营亏损。公司主营农机业务因代垫国家补贴资金规模增加, 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规模和成本较2011年度增加。

净资产收益率2.22%, 同比减少9.39个百分点, 主要系整体利润下降所致。总资产为370 303.07万元, 比期初增长3.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1425.08万元, 比期初降低1.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72元, 比期初降低1.15%, 净资产减少主要系公司向全体股东实施利润分配金额超过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所致。

新研股份

2 012年新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1 224.31万元, 同比增长9.21%, 营业利润8 089.19万元, 同比增长8.05%。主要是因为公司2012年主抓产品质量, 产量较2011年同期有所减少, 但产品销售量较2011年同期略增, 消化了2011年库存。

公司总资产104 442.20万元, 比2011年末增长4.7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95 471.32万元, 比2011年末增长7.1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为5.29元, 比2011年末减少46.46%, 主要是公司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 总股本由9 020万股增加至18 040万股所致。

常发股份

2012年度常发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37 150.71万元, 同比下降21.04%, 实现营业利润6 484.01万元, 同比下降4 9.7 3%, 实现净利润5 084.79万元, 同比下降46.99%。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总体增速下滑的影响, 公司主导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毛利率较2011年有所下降, 引起营业利润、净利润下降。

新界泵业

2012年新界泵业实现营业总收入为936 125 310.26元, 较2011年同期增长22.45%;营业利润为105 105 512.08元, 较2011年同期增长68.56%;利润总额为108 202 305.06元, 较2011年同期增长55.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 383 339.59元, 较2011年同期增长43.51%;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 较2011年同期增长42.11%。

利欧股份

篇4:中美主要对话机制一览

全球最受瞩目的双边对话之一,是中美双方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中美利用此平台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而进行的战略对话。目前已举行四轮,第五轮将于2013年7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S&ED)在2009年4月,由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与中美战略对话(SD)合并而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一共召开过五次。是2006年9月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发起设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性对话。

而中美战略对话,自2005年8月1日在北京首次举行,到2008年12月在华盛顿最后一次举行,共召开过六次,曾是中美在战略和政治层面进行深入沟通的重要机制。

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JEC))

是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商定建立的。在中美两国首都轮流举行,由两国财政部牵头,参加人员为两国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其目的是协调和监督两国经济关系有秩序地发展,成为两国在经济问题上相互作用的中心。迄今为止,中美双方已举行了17次部长级会议和7次副手级会议。

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JCCT)

始于1983年,号称中美贸易摩擦的“灭火器”, 是中美两国政府在经贸领域最早建立的对话机制,注重解决双边经贸中的具体问题。

2003年底,温家宝访美时,两国领导人商定提高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的级别。由中国副总理担任中方主席,美方主席由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共同担任,该平台升级为两国间最高层次的双边经贸磋商机制。

2004-2007年中方由吴仪主持:2004年以后至2008年9月第19届联委会会议之前,提升级别后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共举行了三次会议,中方主席均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008年起中方由王岐山主持。

至今已召开23次,最近一次2012年12月18日至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商务部代理部长布兰克和贸易代表科克共同主持会议。

中美战略安全对话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框架下召开的对话机制,迄今已启动两轮。首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是2011年5月第三轮S&ED期间启动的。第一届的一大看点在于首次邀请中方高级军事代表出席。中方派出的代表是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而美方是时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上将。

第二轮是2012年5月2日,在第四轮S&ED框架下于北京举行。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共同主持,双方高级军事代表继续出席。双方主要对共同关心的战略安全、综合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力图通过此平台增加彼此战略互信。

中美人权对话

中美在人权领域的外交对话机制,至今已召开17次对话。

1990年12月18日-19日,当时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理查德·希夫特对中国进行访问,标志着中美人权对话的开始。

此后20年,中美人权对话时断时续:2004年3月,由于美方执意在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议上提交反华提案,中美人权对话随即中断,直到2008年5月,中美第14次人权对话才在北京举行。而最早定于2010年前举行的第14次人权对话,也因紧随其后的贸易摩擦、美对台军售、达赖窜访等一系列问题被一再搁置。

在中美人权对话机制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曾将中美人权对话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也即美国借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压最为严重的时期,那时候美国甚至把人权问题与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挂钩。到90年代后期,中美两国领导人互访,中美关系开始朝积极方向发展,但美国依然紧咬人权问题不放。

第二阶段:布什政府时期。中美随着战略合作进一步发展,进行了两次人权对话,气氛良好,但分歧仍然存在。美国每年依然会发表批评中国人权问题的报告。

第三阶段: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政府意识到,中美两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上的合作远比“人权问题”更重要,人权问题在双方关系中的支配地位越来越小,两国去年就发表过联合声明称,要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原则下看待这一问题。

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

副部级的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机制始于1997年,迄今共举行了13次。防务磋商由美国国防部一位副部长与解放军一位副总参谋长共同主持,是两国防务部门加深了解、增进互信的重要渠道。

篇5:主要业绩一览表

2011年三一集团十大事件

所属类别 : 企业新闻

发布日期 : 2012-01-04 ■三一重工荣登FT全球500强

7月1日,2011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FT Global 500)出炉,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位列431位,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技术创新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三一重工“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此次大会唯一以企业为主体的评选项目——“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三一重工是获奖单位中唯一的工程机械企业,这也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获得的国家级最高荣誉。

与此同时,11月8日,三一获中国专利金奖、外观设计金奖。■62米长臂泵车救援日本福岛核电站

3月11日13:46分,日本空前强烈的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随即导致的核危机引发世界关注。三一重工无偿捐赠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62米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注水降温作业,并提供服务支持,赢得日本政府和各界的广泛肯定。62米泵车被日本媒体和民众亲切誉为“大长颈鹿”。■梁稳根成中国双料“首富”

9月9日,《福布斯》亚洲版最新出炉的2011中国富豪排行榜显示,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个人净资产达到93亿美元,成为中国新首富;此外,在9月7日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中,梁稳根也以财富700亿元成为“2011年中国首富”。至此,梁稳根已成为2011中国双料“首富”。在《福布斯》亚洲版发布的2011中国富豪排行榜中,三一还有六人入围400人富豪榜单。三一集团也成为此次产生富豪最多的公司,共有七人上榜,被誉为“造富工厂”。■三一产品获用户满意度8项第一

9月24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崛起”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发布,在测评的14类产品中,三一重工旗下泵车、拖泵、车载泵、搅拌站、摊铺机、履带起重机、挖掘机、旋挖钻机8类产品获得自主品牌用户满意度第一,搅拌车、汽车起重机、压路机、平地机4类产品获得第二。此次调查是目前行业内最全面、最权威的一次用户调查。■三一挖掘机全年销量跃居行业第一

2011年全年,三一挖掘机累计销售2万余台,稳固了国产挖掘机企业龙头地位,并一举超越小松,跃居行业第一。自6月份以来,三一挖掘机的单月销量连续7个月居行业第一。■三一获评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8月15日,在“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表彰大会上,三一集团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称号。该奖项的获得,意味着三一努力营造的企业与员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关系,受到国家的肯定。与此同时,三一还被评为“2011年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已经连续4年获得这一奖项)、“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新侨回国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重量级荣誉。■印尼产业园项目签约

4月30日,正在印度尼西亚出席“中国——印尼战略商务对话”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印尼副总统布迪奥诺一起,共同见证了三一重工与印尼工业部的投资协议签字仪式。根据协议,三一将在印尼爪哇省(Java)以西的卡拉旺(Karawang)投资2亿美元兴建三一印尼产业园。三一重工也由此成为第一家在印尼制造业领域进行大型投资的中国企业。■86米泵车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9月19日,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86米泵车成功下线,再次刷新其在2009年创造的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标志着三一重工牢牢掌握了世界混凝土泵车的最尖端技术,站在世界泵车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最前沿。■全球第一吊下线

5月29日,三一昆山产业园,被誉为“全球第一吊”的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SCC86000TM在此举行下线仪式。该产品最大起重量达到3600吨,最大起重力矩达到86000吨•米,是世界上起重力矩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履带起重机。徐工集团2011年十件大事

发布日期:2012-01-19 17:56 浏览次数:2130

一、徐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突破870亿元,保持行业排头兵地位。

2011年,徐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突破870亿元,实现利税、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继续领军行业。徐工历史性地进入世界工程机械第七位并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23位(按2010年营业收入)。

二、徐工集团荣膺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是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4月28日,徐工集团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中国工业大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徐工以深厚的基础和辉煌的业绩,受到前来视察的中央、省、市领导和中央级媒体的高度赞誉。

三、徐工实现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徐工制造扬名世界。

2011年徐工出口一举达到10.86亿美元,是行业首个出口超10亿美元的企业,产品遍布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

四、徐工获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徐工技术中心综合评分保持行业首位。

7月,徐工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国家首批、江苏省首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1月,徐工技术中心综合评分名列全国第66位,保持工程机械行业首位。

五、徐工的创新产品屡获国家和行业高奖,技术创新成绩斐然。

1月14日,徐工步履式挖掘机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月24日,徐工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在国内首家通过鉴定。6月28日,徐工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首吊成功并在行业首个投入应用。徐工LW1200K装载机等大吨位产品投入市场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去年徐工年授权专利达39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项。

六、徐工并购两家欧洲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建设徐工海外技术中心和徐工巴西工业园。

徐工并购荷兰AMCA有限公司和德国FT公司两家基础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在德国建设徐工海外技术中心。巴西工业园、上海制造基地、新疆制造基地项目签约并陆续开始建设。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制造、混凝土搅拌机械产业基地、2万台挖掘机徐州产业基地项目启动。12月18日,徐工控股凯宫重工进军隧道机械领域。

七、徐工获“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年度卓越实践奖”,徐工信息化成为行业“灯塔”。

徐工成功入选“2010年中国两化融合50佳企业”。信息化三期、四期项目陆续竣工,徐工机械全部覆盖,形成了统一管控平台。行业内首家信息化集中采购平台在徐工上线。徐工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被列入国家重点振兴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支持范围。

八、徐工启动“汉风计划”和“金桥计划”。

徐工启动“汉风计划”,为3000亿、世界顶级和全球前三强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徐工启动“金桥计划”,加快进军国际资本市场步伐。12月31日徐工总额为人民币30亿元的2011年公司债券(第一期)成功发行。

九、徐工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企业奖”,入选全国最佳雇主榜单。

5月,徐工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12月,徐工入选“全国最佳雇主”榜单。3000多名211高校的毕业生即将加盟徐工,其中近半数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十、徐工注重社会慈善事业,荣获首届“江苏慈善奖”。

10月,徐工集团荣获首届“江苏慈善奖——最具慈善爱心捐赠单位”,这是继获“中华慈善奖”后的又一荣誉。1月,徐工集团被授予徐州市“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去年已建成8所“徐工希望小学”。

鲲鹏正举 志者无疆——2012中联重科新年致辞

作者: 詹纯新

出处: 中联

2012-01-05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日历又翻开了崭新一页。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联重科向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全体员工及其家属、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中联重科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送上节日的问候与祝福!

回首2011年,祖国江山如画,大地飞歌。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0周年华诞,举国欢庆。在90年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曲折,带领中国人民初步建立起一个繁荣、富强、民主的东方大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极不稳定的形势下,中国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了社会的繁荣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民生改善和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首2011年,中联人守正出奇,高歌勇进。我们始终坚持中联价值观,在“诚信、创新、责任”的大旗下,变革管理、创新技术、整合资源,企业实现了持续稳健发展,为股东创造了价值,为员工构建了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为行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这是全体中联人用汗水和辛勤劳动创造的良好局面,用信念和团结铸就的卓越功勋!

我们的经营业绩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司各梯队事业部竞相发力,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公司整体业绩仍然保持了高位增长。我们不仅再一次在增长的量上刷新了记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经营质量、盈利能力也在同步提升,公司的增长是良性的、可持续的,我们未来发展的前景广阔,发展空间无可限量。

我们的管理、流程变革正向纵深推进。在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以及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们强调以流程驱动管理,对公司各方面的流程,尤其是职能部门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修正不适当的程序、精简不必要的流程,使流程导向的管理常变常新,实现了内控更严密,服务更及时,协调更到位,整合更有效。

我们的技术持续引领行业潮流。中联重科有着悠远的技术传承,这种传承决定了我们的技术研发有着更高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只是要用更先进的技术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也正凭着自主创新引领行业潮流。2011年,中联重科技术创新亮点频闪,领先产品花开遍地:全球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的研制成功是工程机械和前沿材料科学的完美结合,也是中西顶尖制造技术的水乳交融;整合JOST平头塔系列产品全套技术,使我们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塔机设计技术,实现从中国第一到世界领先的华丽转身;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全球最大吨位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等领先的产品,更是表明了中联重科在多个领域的研发制造实力和技术话语权。

我们的资源整合、海外销售取得重要进展。中联重科与CIFA在技术上实现了中欧合璧,在采购上实现了全球一体,在市场上实现了网络有机叠加,在品牌形象上实现了支撑配合,在团队建设上实现了中意融合,全方位的协同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指数,也得到了全球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中联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我们的泵车成批量远销日本,环卫机械广泛进入中东市场,我们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迅速增长,星火燎原。

鲲鹏正举,志者无疆。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在不断改写,资源整合的步伐正在加速,2012年正向我们走来。疾风知劲草,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是创功立业、成就理想的时代,也是考验中联人意志、信心和能力的时代。

因此,中联人正筹谋、推进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联将切实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我们一切的变革,都将以此为出发点,以此为根本目的。只有市场认可、客户认同,企业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只有实现思想的转向,真正领悟到这一为企之道,才能在行动上笃行为企之道,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升华自身的境界。

我们将变革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前移。管理层级将更加精简,业务流程将更加顺畅,决策到执行的传递将更加高效;我们将创建一个更贴近客户的营销体系,既能举全公司之力,共享资源整体协同,又不失充分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形势,为客户提供贴心服务。

我们将变革研发体系,实现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并充分激活研发人员的潜能。“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研发设计环节的落地,就是要让研发团队充分关注市场需求,充分理解市场需求,从开发设计的源头开始就融入客户的需求,以客户需求是否得到有效满足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让研发项目团队在与市场的直接互动中,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享受到来自市场的激励,从而激发创新,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推进行业的科技进步。

我们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企业的国际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国际化;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来自人才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我们将开放纳新,广招人才,任用贤能,让最优秀的人才汇聚在中联的大旗之下;我们将不断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在重大项目的营运中发现、培育人才,让懂市场、懂产品、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担当大任。

我们将以资本为纽带,全面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将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完善全球网络体系,贴近客户,拓展海外市场;我们将复制、推广与CIFA协同融合的成功经验,运用资本优势,积极争取在海外资源整合上有更大的突破,拓宽走出去的广度,加大跨国运营的深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当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穿云破雾,迎面而来的是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全体中联人必将以变革的决心,国际化的雄心,去担当责任,开启2012新航程!

祝全体中联人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祝各界朋友新年吉祥,万事胜意!

柳工王晓华董事长:“积极推进变革推动集团公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2012-01-19 柳工集团召开2012年重点工作研讨会,王晓华董事长在会上提出:

“积极推进变革推动集团公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上月30日,柳工集团“2012年重点工作研讨会”在柳工大厦召开。会议在总结2011年工作的基础上,研讨了集团公司2012年的目标方针及十大重点工作,提出了如何完成2012年目标任务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对策及措施。

2011年,柳工集团克服了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公司上下团结一心,紧扣市场脉搏,全年营业收入220亿,同比增长16%;国际业务突飞猛进,取得了出口整机超过8600台的历史性突破。2011年,柳工通过合作以及兼并收购,成功迈入矿用汽车和桩工机械领域;与康明斯公司合作,开启了合资生产发动机的序幕;海外并购波兰HSW公司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股份公司积极调整策略,及时制定了灵活的销售政策,整体销售业绩仍取得了明显增长,同时加大海外市场拓展步伐,构建完成一个拥有10家海外子公司,覆盖94个国家的海外营销服务体系。

会议对柳工集团2012年重点工作进行解析,明确了2012年要抓好集团公司资源服务平台的搭建、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实施、集团公司各子公司内生增长等10项重点工作。柳工集团公司总裁杨一川指出,集团公司的发展和股份公司是分不开的,各职能部门和子公司要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网络体系。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重点工作关键在于如何为子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各子公司重点工作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内生增长,抓技术进步、抓市场拓展、抓成本控制、抓管理提升。2012年的重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希望今后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搭建起资源共享平台,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柳工股份公司总裁曾光安表示,2012年股份公司将从产品线和市场等方面进行积极调整,进一步主动加强对集团公司的汇报和沟通,希望集团公司多对股份公司进行指导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并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实体单位,必须认真地思考。”柳工集团董事长王晓华在会上指出,通过讨论,责任清晰了,发展目标明确了,公司的管控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要实现柳工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主动给自己加压,集团才发展得更快。希望集团所有子公司2012年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各项管理变革,推动集团公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为实现千亿元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柳工国际业务兔年创佳绩喜迎龙年

2012-01-19

辞别兔年,喜迎龙年,柳工国际业务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业绩令人鼓舞。截至12月30日,公司全年出口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6%,整机出口超8600台,同比增长51%。这一振奋人心的成绩让全体柳工人倍感骄傲。

201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极不明朗。面对严峻挑战,柳工国际业务团队迎难而上,充分发挥柳工人顽强拼搏、奋力进取的精神,通过组织结构职能的优化,实现高效运营,多次打破了国际业务的历史新高———

这一年,柳工3月份出口整机首次突破800台,累计超越2万台;6月份出口整机首次突破千台大关,实现同比翻番;公司主流产品线业绩增幅领先国内同行,保持出口占比前列,特别是挖掘机出口销量以122%的同比增长傲视群雄,占行业出口量三分之一,占公司挖掘机总体销量超过五分之一。

这一年,柳工一次次打败竞争对手,成功斩获各国政府招标项目:170台厄立特里亚政府采购项目,130台柬埔寨PPM农业开发项目,50台挖掘机土耳其政府植树项目、35台巴西GALVA炼油项目及24台平地机缅甸政府的采购项目等。

这一年,亚太、中东、南非三大海外子公司正式开业,柳工在全球几乎所有重点市场实现本地化经营,形成了强大的全球战略布局;柳工品牌精彩亮相于各大展会,广泛登上世界级财经媒体杂志重要版面,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屡创新高的出口佳绩离不开全体国际业务团队的精诚团结与顽强拼搏,离不开奋战在海外一线的销售和服务将士们,以及兢兢业业服务于国际业务本部的各支持团队的辛勤付出。这份胜利和荣耀,还属于各位员工的家属,是他们默默无闻的支持和付出,铸成柳工勇士们奋力拼搏、勇创佳绩的坚实动力!

又讯:上月30日,柳州柳工叉车公司到处弥漫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2011年柳工叉车出口突破千台庆典仪式”在该公司举行。2011年,柳工叉车业务海外销售平均每月接近100台,在12月达到历史新高192台,全年累计出口突破1050台,同比增长157%。

山推股份公司2012年职代会暨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

发布日期 : 2012.01.21 浏览次数 : 274次 打印

1月19日,山推股份公司2012年职代会暨总结表彰大会在公司总部大楼109会议室隆重召开。公司领导及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职工代表及列席人员380余人参加了会议。公司党委副书记孙学科同志主持大会。

8:30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起立,孙学科同志宣布大会开始。山东重工集团工会主席蒋力同志代表集团领导致辞。会议期间,全体代表观看了《山推砥砺奋进的2011年》视频专题片。

公司总经理王飞同志代表行政作了题为《内强素质 外塑品牌 专注价值 勇担责任 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砥砺奋进》的行政工作报告。他说,2011年,山推股份公司在山东重工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重工集团“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认真贯彻2011年山推行政工作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宏观形势波动,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创新奋进、激情干事,努力采取得力有效措施,公司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

在推进山推发展的六件大事中他说,公司再次入围全球建设机械制造商50强,排名第24位,行业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投资并购取得重大突破,全系列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开创研发体系建设新局面,科技创新成果又获重大突破;启动三大工程,管理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启动公司供应链体系优化工程、信息化工程、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三大工程。山推管理体系得到更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引进实现新突破;质量工作突出一个手段,两个成果。以SQS质量管理系统启动为手段,获得济宁市市长质量奖,以现场评审最高分获得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创刊发行《友道》客户杂志,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会,举办企业文化宣讲、开展“三贴近”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增强。

2011年,公司一是全面推进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二是巩固国内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三是研发体系日臻完善,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四是精益化管理逐步深入,质量改善成效明显;五是供应链体系不断优化,成本改善效果显著;六是强化运营管控,精细财务管理;七是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内部管理;八是主业持续做强,新业齐头并进。

报告中真实客观地指出了2011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012年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王飞总经理说,2012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预计GDP增长约8.8%。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持续向好的;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工程机械行业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有起有伏,企业要顺势而为,但关键在于要有作为。前期,山推较好地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大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不断提升,产品向着全系列化工程机械产业快速迈进。当前市场需求大幅回落时,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练好内功,积蓄力量。着力抓好产品品质和技术升级,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着力加强精益管理和创新工程,着力降低运营成本。一旦市场好转我们就能抓住机遇,快速发力。

王飞总经理在2012年主要工作部署中说,一要坚韧不拔,实现战略推进。根据集团要求,及时做好战略规划调整,编制公司“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战略发展滚动规划。做好公司集团化组织管控、品牌建设等子战略的编制,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子战略落地。完成对山推投资公司增资,做好对外投资的相关工作;二要全力以赴,推进营销工作。国内市场主业持续做强,新业齐头并进,拓展海外市场,加速推进国际化工程;三要坚定不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要持之以恒,推进质量改善;五要坚持不懈,推进山推供应链体系优化;六要强化总部管控职能,提升运营质量;七要深化提升各项管理工作;八要集中力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会议期间,职工代表对公司总经理王飞同志代表行政作的《内强素质 外塑品牌 专注价值 勇担责任 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砥砺奋进》的行政工作报告,及《大会决议(草案)》进行了充分审议和讨论,大会通过了大会决议。

李殿和副总经理宣读了公司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决定。会上对2011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秀文同志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公司党委、行政,向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一年来激情干事、锐意求变的全体职工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山推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秀文董事长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深刻阐述并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锐意求变,激情干事,重点工作取得五大成绩。2011年,我们在应对经济形势突变的市场环境中激情干事,锐意求变,整体工作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总结一年工作,可以用“五大成绩”来概括。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发展取得新成绩;二是同步提升研发软硬实力,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三是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国际化经营取得新成绩。四是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成绩。五是围绕中心,务求实效,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既要深化对企业内外部形势的分析判断,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砥砺奋进。又要看到我们的有利条件和发展优势,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齐心协力推进山推实现新跨越。讲话中张总深刻分析了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了山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勇担责任,砥砺奋进,力争实现六大再突破。2012年,为了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演变和后续影响,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可能产生的冲击,顺利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砥砺奋进,力争实现六大突破。一是在国内外市场开发上实现再突破;二是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再突破。三是在加快新产业发展上实现再突破;四是在提升管理效能上实现再突破;五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实现再突破;

六、在党群工作及企业文化建设上实现再突破。

张秀文董事长要求:

一要做勇担责任、砥砺奋进的表率。集团的文化升华为“责任 沟通 包容”,它将在集团跨越发展中,不断引领。其中突出强调了“责任”,责任如山,责任是使命,更是本分;

二要做坚决执行、真抓实干的表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与公司跨越发展的任务和更高的标准相比,各级领导干部在执行力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要做敢于批评、接受批评的表率。

孙学科副书记在会上希望各位代表要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并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保证会议精神宣传到位,二要保证会议精神落实到位,三要保证会议精神措施到位。大力营造“对岗位负责、为企业负责”的执行力文化,全面实施公司发展战略,勇担责任、砥砺奋进,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谱写山推跨越发展的壮丽篇章!

大会在《我是一首感恩的歌》声中胜利闭幕。

辉煌厦工六十载 而今迈步从头越

发布日期:2011-11-30 11:41 点击次数:12020

回顾厦工60年的发展历程,厦工始终秉持国有企业的责任感,谋求企业健康发展、国家责任、社会责任的统一,竭力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不断进步,最终成为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企业。从百人小厂到有6000在职员工的大型一类企业。到如今,厦工已为新中国培养了三代技术产业人员。

近年来,厦工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大,实现一次次飞跃。60年的厦工,总资产已达80.7亿元、净资产约32.3亿元,在职员工60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

60年的厦工,拥有年生产装载机40000台、挖掘机15000台、叉车5000台、路面机械3000台的生产能力,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产品高效、节能、灵活、可靠,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叉车、小型机械、路面机械、环保机械及桩工机械与混凝土机械等8大类,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广泛运用于矿山、工程、农林水利建设、港口码头等领域。厦工是是中国极地科考唯一指定品牌。

60年的厦工,设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995年福建省第一批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001年全国第一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中心的人才实力、软硬件条件、研发能力和研发成果居全国前列。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2009全国575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厦工技术中心排名第105位,名列工程机械行业第二位,福建省第二位,厦门市第一位。技术中心现有专业研发人员40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40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40人,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先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轮式推土机、中轴距装载机、越野叉车及天然气装载机等突破性成果。2011年通过省质量奖评审。

201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94.33%?鸦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478.45%,均创出建厂60年以来的新高。

2011年6月,厦工以142.3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66名,居于福建省第2名,厦门市第1名,同时再次缔造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品牌的新高度,而在此之前厦工品牌价值常年蝉联本行业头名。在2011年4月公布的2010全球装备50强中,厦工位列第26名,比2009年排名上升9位;在2011年5月公布的2011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中,公司名列百强第39位。

展 望 打造国际化绿色厦工

展望未来,厦工将致力打造国际化绿色厦工,再创新的辉煌。为此,厦工制定了长中短期战略目标的时间规划,希望用今后五年时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20名,销售收入达500亿元;2020年前后,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10名,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

据了解,厦工未来的长期使命是引领全球工程机械制造、服务绿色革命,创造人类美好家园,长期愿景是成为国际领先的绿色工程机械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五年战略总方针是强化绿色核心竞争能力,聚焦价值提升,实现有质量的高速增长。

在这个战略中,厦工将确立和巩固装载机的市场领先地位,快速提升挖掘机业务的市场地位,积极促进道路机械、叉车、小型机、零部件等现有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培育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等新业务,五年后实现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其中,装载机145亿、挖掘机150亿元,产品国外销售收入占整体销售收入的20%。

为实现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厦工制定了详细的核心竞争能力强化计划,并制订了详细的市场化、专业化、精益化、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战略等六大经营战略,以及各事业部、职能部门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确保公司价值创造战略获得成功。

未来五年,厦工将秉承已有的良好绿色竞争优势,分别比绿色产品创新能力、绿色服务能力、系统解决方案实施能力、绿色供应链整合能力等四方面着力强化绿色核心竞争能力,全力打造绿色厦工品牌。

在产业规划方面,厦工将依托海翼集团的产业关联,强化资本运作,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快速做精产品线,做长做强价值链,培育发展装挖产业集群、道路机械集群、专用车产业集群等,同时重视液压、传动、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投资与整体提升,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运营规范、业绩优秀的蓝筹公司。

蔡奎全:明年前低后高 整体好于今年 ——访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蔡奎全先生

发布时间:2011-11-04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采写

2011年10月18-21日,厦工以4500平方米的参展面积,全系列产品精彩亮相BICES 2011,创厦工历届参展之最,充分展示厦工60年的辉煌成就。厦工总裁蔡奎全在同期举行的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上表示,包括厦工在内的中国力量的崛起将明显改变,甚至撼动世界产业格局。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过去厦工展出的大多是装载机产品,本次展会厦工参展产品种类齐全。这些是近年来厦工全力拓展产品线取得的丰硕成果。展会期间,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记者就新厦工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对目前行业发展的看法,采访了厦工总裁蔡奎全先生。厦工总裁蔡奎全接受21-sun记者采访

提高性能丰富品种 产品覆盖率达85%

2009年,当蔡奎全刚进入厦工,第一次参加北京展会时。资历深厚的他便对厦工领导提议,厦工产品太单一,应该实现多样化。在去年宝马展时,我们就惊喜的看到厦工混凝土泵车和旋挖钻机已经成功开发。过去一年,混凝土泵车系列:泵车、托泵、车载泵等产品已经开发完成。从明年开始,计划批量生产。

近年来,厦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产品系列。如今,厦工装载机产品系列已经齐全;挖掘机从6吨到48吨,产品覆盖率达到85%。叉车正在加快研发,滑移装载机正在提高国产化比例,在价格上将极具竞争力。滑移装载机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将以国外市场为主。泵车研发已经完成,现在处于试验阶段。

厦工新厂房计划明年年末完成,将专门用做混凝土机械的生产。现在,厦工边建厂,边开拓市场,相关产品已经供给厦门周边客户试用,出现问题将及时反馈。

经销商与厦工同步发展 市场需求决定规模

作为历史悠久的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厦工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强大的经销商队伍。多年的合作发展,厦工经销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他们会与厦工同步发展。对于经销商大型化,蔡奎全认为要依情况而论。厦工有特别专业的经销商团队,比如河南有6家经销商,都做得很好,每家每年有两三百台的销量,如果合并起来反而不好。有的地区可能比较适合发展大规模经销商。

明年市场前低后高 整体将好于今年

针对目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未来发展走势。蔡奎全认为,明年可能会呈现前低后高态势。如果今年第四季度好转,明年上半年是没问题的。如果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差不多,明年第一季度也不乐观。他预测,最保守推断明年跟今年差不多。关键是看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升,如果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回升,明年整体会比今年好很多;如果从明年上半年开始回升,下半年可能出现高峰期;如果从明年下半年开始回升,明年将与今年持平。

用户水平超越厂家 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针对目前很多行业外企业进军工程机械市场,现有业内企业扩张产能的情况。蔡奎全充满忧虑,“中国企业片面追求规模,但欧美企业追求专业化。目前中国挖掘机行业已经有一些膨大,盲目投资将充满风险”。但同时,他认为能促进行业稳健发展。在行业不景气时,通过艰苦发展,使包括厦工在内的挖掘机厂家认识到这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慢慢做。如果有一天出现紧缩政策,规模越大的企业问题会越大。

蔡奎全指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最少要经过20年的发展,产品才能形成稳定性和可靠性。这需要企业与供应商的共同努力。韩国挖掘机发展经历了大概30年,最初20年是很辛苦的,是经过一步一步提升,直到形成完善的产品。

同时,蔡奎全提出,现在对中国挖掘机厂家来说最大问题是:中国挖掘机用户的水平比厂家高。因为中国用户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欧美系、日系、韩系挖掘机,对挖掘机性能等各方面有很高的认知。中国挖掘机用户的水平与其他国家差不多,这就需要国产品牌挖掘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追求稳定发展 目标剑指行业前五

在新战略下,近年来厦工开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伸缩臂叉装机也是今年开发出来的,挖掘机“D系列”产品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其他产品,包括叉车等都是更新换代产品。

2012年,厦工将实现产值目标150亿,2016年产值目标是500亿。销量虽然重要,但对厦工而言,产品的稳定发展更为重要。厦工在工程机械的目标是进入行业前五强。

十二五的壮丽画卷已经全面展开,历经风雨60年的厦工已站在全新的起点上整装待发。作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厦工将在蔡奎全的带领下,充分利用雄厚资源,不断加大研发,全面拓展产品线,快速提升产品品质,为中华民族品牌的崛起贡献新力量!

该信息出自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http://

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山东临工2012年职工代表大会召开(组图)http://2012年01月21日10:15慧聪工程机械网

会议开始,集体合唱《临工之歌》 山东临工总经理文德刚致辞

山东临工总会计师张华发表讲话 山东临工执行总裁于孟生致辞 山东临工董事长王志中致辞

2012年1月17日,山东临工职工代表大会在临工总部隆重举行。公司董事长王志中,执行总裁于孟生,总经理文德刚,总工程师支开印,总会计师张华等领导与全体职工代表共同出席了会议。在嘹亮的《临工之歌》后,此次会议正式拉开了序幕,会议就与全体职工息息相关的2011年度工作报告、职工福利支出决算及2012年福利支出预算、未来职工的生活工作规划等做了详尽的讨论。

山东临工总经理文德刚首先做了2011年工作报告,他指出过去的几年,山东临工的销售量在逐步增长,海外的出口总量也将在2012年有较大的提升。同时也指出了网络布局、品牌力量、管理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2012年公司要达到的新目标,将在发展技术,推广品牌,严控质量几方面继续努力,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激情的企业文化。

执行总裁于孟生指出,2011年山东临工做出了很多令人喜悦的成绩,年销售量突破百亿,2万台挖掘机基地落成,绿色节能新产品的发布,全球的统一换装,在业内都获得好评,山东临工将继续坚定信心,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打造富有激情的营销团队、优化强大的销售网络、改进销售渠道、提高勤奋的创业精神。

董事长王志中最后发表讲话指出,临工的发展处在“黄金时期”,并对2012年寄予了希望,争取2012年销售与出口再创新高,并且品牌战略计划持续推进,严把产品质量关,在管理体制和产品质量上继续提升。

除此之外,会议还表决了《公司集体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公司工资集体合同》;《人力资源管理手册》等系列文件。此次会议的召开,肯定了现有的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继续奋斗的方向。2012年是山东临工成立40周年,也是临工“五年规划、三年实现”的关键之年,临工将继续坚持效率至上,科技领先的理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品牌的带动能力,向着200亿目标奋进。

团结一心知难而上 稳中求进创新发展——龙工叉车召开营销大会启航2012

发布日期:2012-01-13

元月5~6日,龙工叉车2012年营销工作大会在上海市松江区开元名都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位经销代理商,及部分供应商和大客户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团结一心、知难而上,稳中求进、创新发展”为主题,凝心聚力全面开启2012新航程。

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邱德波先生出席会议并讲话。邱德波总裁在讲话中,简要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展望了叉车行业“光明而又曲折”的发展前景,并就龙工叉车2012年的工作,特别是渠道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邱总裁说,在叉车行业,龙工是个新兵;短短5年的发展,已经引起行业的重视,也吸引了众多供应商、代理商聚集在“龙工大家庭”的周围。近年来,龙工叉车一年一个大台阶,除了2011年受宏观调控略有影响外,每年都实现了既定的发展目标。诸位代理商、供应商和大客户代表为此付诸了极大的辛劳,但市场如战场,目前我们“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瞻前顾后,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我们应当坚定信念、自加压力,加强团队建设,持续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龙工人将进一步弘扬“大家庭文化”,努力实现价值链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存共荣,与广大代理商携手并肩共同打造永续发展的百年基业。邱总裁在讲话中强调,龙工叉车要实现2012年及“十二五”的发展目标任重道远,但作为董事局、控股公司对叉车事业充满信心。因为集团整体的战略定位,决定了龙工叉车一定要成功;龙工人背水一战的勇气和行动,决定了龙工叉车一定会成功;龙工建立的以谢英华先生为领导的叉车事业部团结协作、战斗力强,再加上集团品牌的影响力和资源的倾斜扶持,龙工叉车必定会成功!

龙工叉车事业部总经理谢英华先生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谢英华总经理在报告中,首先代表龙工叉车事业部,衷心感谢各位代理商在开拓龙工叉车市场方面所付出的辛劳,对各经销代理单位过去一年所取得的业绩表示热烈的祝贺。紧接着,他通报了龙工叉车2011年的总体运营情况和整机配件销售、渠道网点建设、售后跟踪服务、大客户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谢总指出,2011年是龙工叉车发展史上又一个大有之年,各个区域市场的代理商都表现不俗,取得了可喜的业绩;2012年各路精英都要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全力完成“整机24000台·配件1亿元”的销售任务。谢英华总经理说,由于世界经济低迷、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中国叉车行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龙工叉车必须化危为机、知难而上,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大原则、三大优势”的营销理念和“一切为了营销、一切服从于营销、一切服务于营销”的“大营销”意识,着力创新、夯实基础,打造龙工叉车“一小时销售·服务工作圈”,创龙工叉车服务品牌,打造龙工叉车自己的品牌市场。龙工人有信心,也有能力与广大代理商携手共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创新产品、细分市场,提高盈利能力,与代理商互利双赢,全力为完成2012年叉车的销售任务而矢志奋斗!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女士,在会上作了题为《2011年国内工业车辆市场》的主题演讲。张洁女士以世界工业车辆和中国工业市场发展为背景,全面阐析了国内工业车辆的运营状况和发展前景,预测了中国叉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介绍了国家对物流装备产品的鼓励扶持政策,还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现场进行了互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本科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任豪祥先生,在会上作了《“校企合作”推动中国物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专题报告。任副会长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2011年龙工与教育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联合举办“龙工杯”现代物流技能比赛的情况,衷心感谢龙工人对中国职业教育的热情支持和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并代表有关单位表示,将一如既往与龙工保持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任副会长指出,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龙工人“靠人才、抓管理,上质量、创名牌,取信天下”,一定能够顺应潮流,不断“跃居群雄”,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

北京普光德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永春先生、山东东大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庆华先生、河北惠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叉车事业部总经理袁晓红女士、南通市新长城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祥先生也先后在会上发言,与大家分享团队建设、网店布局、风险管控等公司营运的成功经验。为期3天的营销工作大会,在欢快的颁奖进行曲中落下帷幕。

这次会议,内容丰富、安排紧凑;主题突出、目标具体;措施有力、催人奋进。与会的经销代理商对当前工程机械行业——特别是叉车行业的发展形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实现龙工叉车2012年的发展战略和销售任务更加充满信心。大家表示,一定要借鉴各区域市场经销代理单位的成功经验,按照龙工集团和叉车事业部的总体部署,知难而上、开拓创新、稳中求进,一同开创龙工叉车更加美好的明天!

山重建机隆重召开2011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12-01-20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1月19日下午,山重建机在临沂工厂隆重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表彰2011年度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动员公司上下站在新的起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奋发进取,努力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山重建机总经理夏禹武,党委书记姜英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颂东等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1500余人共同出席了大会。副总经理谢文成主持了本次大会。

陈颂东副书记作了题为《站在新起点 树立新目标 创造新业绩 努力开拓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他说,2011年,公司工会在公司党委和以夏禹武总经理为首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维护企业稳定,推进民主管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加强,五个坚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情系员工,倾心关怀员工冷暖;三是坚持顾全大局,发挥工会维权职能,促进公司和谐发展;四是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工会优势,激发了员工学习业务提升技能的热情;五是坚持榜样引领,积极开展评先树优活动,营造激情干事氛围;六是坚持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陈颂东也指出了工会工作存在的不足:工会负责人空缺,基层工会干部多为兼职,整体素质较为薄弱,开展工会工作的难度加大;工会工作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他强调,2012年是公司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工会工作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建设和谐”为主题,重点做好“四个支持”:一是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形成工会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为公司发展提供组织支持;二是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把握好工会工作的方向、重点和节奏,为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三是大力强化工会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同频共振,形成发展合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持;四是继续深化厂务公开工作,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为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提供民心支持。

姜英杰书记宣读了《关于表彰2011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决定授予程仲宾、刘辉、彭亮、汪红雨等4人2011年度“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授予杜青慧、王成玉、杨广梓、段全心、康汶华等50人2011年度“标兵”荣誉称号;授予包西贵、戴贵生、葛瑞成、刘晨、苏兆杰等66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装配分厂、济宁公司装配分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装配分厂装配质量提高班、金结分厂动臂班、作业机涂装班、济宁公司履带架班、济宁公司质保部整机检查班等“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中国一拖:“聚核铸强”打造“东方红”新辉煌

消息来源:中国工业报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以一抹鲜红亮色打底的“东方红”标志依旧那么引人注目。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用拖拉机生产企业,此次一拖展台的布置显得与众不同,采用了“如虎添翼”的造型,据记者从现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种独特设计的寓意就在于: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好环境下,中国一拖将肩负起民族品牌的重任,引领中国农机行业进行新一轮的进步与升级。

近年来,中国一拖不断加快新产品投放速度。此次展会,一拖向广大用户展示了啮合套、同步器、动力换挡等不同档次的覆盖全功率段的拖拉机产品平台。尤其是动力换挡拖拉机,更是一拖在收购法国MCC、建立一拖(法国)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之后,借助其先进技术研发和投放市场的最新产品。

这还不是展台惟一的亮点,与不少企业所展示的仅仅是拖拉机不同,一拖展台展示的东方红柴油机、车桥、覆盖件等零部件在各自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均达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一拖集团市场部部长程航告诉记者,这条“黄金供应链”也是一拖“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众所周知,展会是企业实力展现的最佳平台。而一拖在此次展会上的大手笔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其在拖拉机领域毋庸置疑的行业地位。

营业收入“冲180,保160”

据一拖集团副总经理王克俊介绍,虽然今年农机补贴市场“计划早、变化多、启动晚、周期短”,但中国一拖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在准确把握市场走势的基础上,通过因地制宜策划营销方案、加大多元化渠道建设等措施,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企业保持了的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从宏观来看,今年前9个月,一拖共实现营业收入13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同时出口业务也实现大幅增长,累计实现出口同比增长40.48%,出口创汇7000多万美元。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一拖在上半年先后完成了中国援助吉尔吉斯斯坦、厄立特里亚农机采购等多项订单。

今年一拖的目标是,在保证营业收入达到160亿元人民币基础上,努力冲击180亿元大关。

而从微观来看,1~9月,东方红大、中轮拖销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东方红中轮拖销量同比增长46.4%,可以说一拖在传统市场上有稳步提升。

近年来,中国一拖加快技术升级步伐,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取得巨大进展。

从2011年初到现在,中国一拖产品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东方红LF2204/LF1504拖拉机、东方红LA3004拖拉机、6K系列柴油机、电控单体泵、大型高效的复合型农机具等研发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9月以来,一拖捷报频传。

东方红LX2204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在一拖黑龙江基地批量下线,不但丰富完善了东方红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产品链,也标志着我国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开始实现批量生产,打破了我国大马力拖拉机,尤其是200马力以上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同时也使一拖的产品业务调整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有“国产最先进拖拉机”之称的东方红动力换挡重型拖拉机也在9月成功投产。这款产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不但打破了国外农机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格局,还搭建起了我国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升级换代的技术平台。

目前,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已经完成田间作业试验,并开始批量试制。同时,中国一拖还积极对东方红LX1604/1804/2004/2204等成熟产品进行选装16F/16R同步换挡变速箱开发和动力换挡变速箱预研,以提高产品在东北和新疆的区域适应性、可靠性和使用性能。

9月中旬,32台东方红LX904大功率轮式拖拉机交付西藏用户,“东方红”成为大功率轮式拖拉机中第一个批量进藏的民族品牌。这次成功进藏绝非偶然,针对西藏的特殊工作环境,结合之前为军队提供相关产品的丰富经验,一拖的研发机构在柴油机的设计上做了很多变化,适应了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

而在动力机械方面,通过持续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东方红柴油机的销量较往年实现了平稳增长,进一步巩固了东方红柴油机在我国非道路用柴油机领域的领先地位。

黑龙江试剑初露锋芒

今年一拖在国内的最重要的一步棋莫过于齐齐哈尔基地的建成和顺利投产。

据记者了解,齐齐哈尔基地是经过国机集团批准的投资项目,它不是洛阳一拖简单的复制,不是单纯的为了降低成本;它完全是一个新的起点,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对一拖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一拖将来在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和运营模式上都会在这个基地进行一些试验性的创新。

齐齐哈尔基地浦一建立,就为一拖的市场布局调整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今年的黑龙江省合作社项目中,一拖中标了120多台,且都是该基地生产的200马力以上的大功率拖拉机,也使一拖成为国内惟一一个为大型农业合作社提供20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企业。

这份“大订单”的顺利实现,标志着一拖已经具备了大马力拖拉机的批量生产能力。

黑龙江近些年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合作社,今年年底还会增加100个旱田合作社,王克俊表示,可以预计,明年会有更多的拖拉机需求。

在未来几年,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以及小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连片作业和规模经营将会是农业发展的主流,所以在东北地区大型拖拉机会越来越多。

齐齐哈尔基地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着力解决大型、高效复合农机具的配套问题。王克俊告诉记者,基地中拖拉机的厂房是2.6万平方米,而农机具的厂房是4.6万平方米,可以说,一拖已经为农机具的发展做了丰富的前期投入。

而通过市场调研,一拖领导发现,现在农民最缺少的是合适的农机具,现在一些国外进口的大马力拖拉机被大量闲置,有很多农民是买了拖拉机,但是买不起后面配套的农机具。

篇6:主要业绩一览表

序号 1

时 间

10月19日15:30-16:30

活动名称

第十五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新闻发布会 第十五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开幕式暨“雅戈尔之夜”主题 文艺晚会

地 点

宁波饭店四楼宁波厅10月19日19:50 宁波大剧院

海曙、江东、江北、鄞州、3

10月19日-24日

第十五届宁波国际服装节金秋霓裳大联展

镇海、北仑六区各大商场、服装服饰品专卖店

10月20日8:30

第十五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开展式 2011全国地方百货协会行业工作联席会议暨宁波服博会经销商(百货商场)大会

“E+衣柜”之电商精英会--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南门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二楼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二楼10月20日9:00—17:3010月20日9:00—17:00

10月20日9:20-10月22日15:30

10月20日9:20

第十五届宁波服博会时尚走秀(共计19场)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9

服博会走秀

(一)被模糊的时光:德玛纳女装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10月20日9:30—23日15:00 第十五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2012/2013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静态展示

“E+衣柜”电子商务对接会---中国服装产业电商采购会

服博会走秀

(二)时尚会:宁波甬江职高10月20日9:30—23日15:00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10月20日9:30—23日15:00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2、3号馆10月20日10:00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0月20日10:28—11:30 10月20日10:50 10月20日13:25 10月20日14:00—14:45 10月20日14:10 10月20日14:30 10月20日14:50 10月20日15:30 10月20日18:00—19:45

和丰创意广场开园典礼

服博会走秀

(三)构想瞬间:SOYO男装 服博会走秀

(四)流光溢彩:慈星男女装 风情之旅—牧高笛11秋冬12春夏发布会

和丰创意广场内小洋房前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宴会厅

服博会走秀

(五)本色-纯粹:JW(杰佳雯男装)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先锋杯”2011中国青年服装设计大赛决赛 服博会走秀

(六)时尚工装秀:吉安特男女装 服博会走秀

(七)Larrisa:韩国拉丽萨女装 第十五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招待酒会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23

10月20日19:00—19:45 10月20日20:30—21:15

马骑顿-FLYING-BOY 2011Autumn/winter STEVE&VIVIAN-2011冬季新品发布会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宴会厅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宴会厅 宁波国际展览中心中英纺织10月20日—23日 2011中英纺织服装产学研合作中心作品展 服装产学研合作中心展区(在5号与6号馆之间)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二楼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10月21日9:00—11:30 洗标吊牌的制作及纤维含量的标注规范10月21日9:20 服博会走秀

(八)Larrisa:韩国拉丽萨女装 《2010/2011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报告》首发仪式10月21日9:30—11:30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五洲厅10月21日9:30—16:00 宁波服博会第二届跨国采购订货会对接会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对接洽谈区30 31 32

10月21日10:00 10月21日10:50 10月21日13:25 10月21日14:00—14:45

服博会走秀

(九)Steve Vivian女装冬季发布会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服博会走秀

(十)韩国女装秀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服博会走秀

(十一)被模糊的时光:德玛纳女装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新旅程—2012爱法贝春夏新品发布会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宴会厅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二楼多功能厅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国际会议厅

10月21日14:00—15:30 宁波服装企业产销对接会

10月21日14:00—17:30 中国服装高峰论坛

10月21日14:10

服博会走秀

(十二)一个新娘的时尚梦想由此绽放:谛爱诺婚纱秀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38

10月21日14:30 10月21日14:50 10月21日19:00—19:45

“先锋杯”2011中国青年服装设计大赛颁奖典礼 宁波电视台演播厅 服博会走秀

(十三)環:台湾女装秀 GXG·狂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五洲厅 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国际会议厅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会议楼会议室

10月21日20:30—21:15 爱·盛放—2011时尚品牌联合发布会

10月22日9:00—16:00 时尚服装与电影国际研讨会

10月22日9:20

服博会走秀

(十四)中国新锐设计师走进宁波:田小田(女装)作品、王米佳(女装)作品 服博会走秀

(十五)中国新锐设计师走进宁波:余涵恩(男/女装)作品、郑彤(男/女装)作品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10月22日10:00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10月22日10:50

服博会走秀(十六)中国新锐设计师走进宁波:田菁菁(女装)作品、和健(女装)作品 服博会走秀(十七)中国新锐设计师走进宁波:晨特兰(女装)作品、严明(女装)作品 服博会走秀(十八)中国新锐设计师走进宁波:蔡宇(男装)作品、蒋翎(男装)作品

服博会走秀(十九)中国新锐设计师走进宁波:化高峰(男装)作品

宁波市第十一届少儿服饰文化节开幕式 2011中国(宁波)爱情秀场暨三江情大红鹰玫瑰婚典

第十五届宁波国际服装节闭幕式暨太平鸟时尚之夜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10月22日13:25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10月22日14:10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10月22日14:50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

10月22日19:00 宁波市青少年宫

10月23日13:30 鄞州万达广场

上一篇:晒晒我的家优秀作文下一篇:九年级英语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