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期权授予协议

2024-04-17

股权期权授予协议(精选6篇)

篇1:股权期权授予协议

股权授予协议(期权)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 身份证号:

根据甲方股东大会通过的《【 】有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以下简称“【 】 ”)、《【 】 有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考核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甲方董事会的有关决定,就甲方授予乙方股权一事,双方订立本协议,共同遵照执行。第一条 乙方资格及承诺

乙方是甲方员工,属于主要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员。甲方董事会按照甲方股权激励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确认乙方具备获授股权的资格。

乙方在此确认,已经知悉甲方有关股权激励的规章制度,包括但不仅限于激励计划、《【 】 有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考核实施办法》及其相关规定,同意遵守法律、法规及甲方有关员工持股的规章制度并承担甲方制定的员工持股激励计划考核期的业绩指标,切实履行与甲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依法承担因股权激励产生的纳税义务及其他义务。第二条 乙方获授股权的数量

甲方授予乙方干股【 】股,期股股权【 】 份,合计授予股权【 】股。第三条 行权安排

1、员工持股计划自【 】年【 】月【 】 日起实施。乙方被授予的股权有效期为【 】年。

公司经营层完成【 】经营目标,经董事会考核为合格及以上,【 】年 【 】月【 】日,公司首期赠予乙方不超过股权授予额【 】%的干股(授予额度按照【 】有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考核实施办法执行)。自【 】年起,如果公司经营团队按时完成当年经营目标,且经董事会考核为合格及以上,乙方其余【 】 股的干股及【 】股的期权股权分【 】年按【 】 :【 】:【 】 的比例,每年【 】 次,分【 】 次授予完毕;其中干股为公司赠予,期权部分由乙方出资购股,行权价格以初始公司估值为基准确定。当期可行权最终实际数量与乙方考核分值挂钩,最高不超过当期授予额度。授予日为当年会计的【 】 月【 】日,行权等待期为【 】 个月。即【 】 股权的授予日为【 】年的【 】月【 】日;【 】股权的授予日为【 】 年的 【 】 月【 】日;【 】股权的授予日为【 】年的【 】月【 】日。如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员工,至【 】年【 】月【 】日在公司服务期不足三个月的,其将被列入当期股权激励计划,但授予时间相应顺延一年。

2、乙方各行权期实际行权数量不超过本协议3.1中规定的各行权期额度。

3、符合行权条件但在本协议3.1规定的各行权期内乙方未全部行权的,则未行权的该部分股权作废。第四条 行权方式

乙方对获授的股权申请行权时,应持行权申请书、身份证、代持协议,向甲方递交行权申请,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对申请人是否符合行权条件审查确认。乙方申请经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认后,由公司统一办理满足行权条件的股权行权事宜。

第五条 股权行权前的权利和义务

股权行权前,甲、乙双方均应按照法律、法规及甲方激励计划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第六条 股权行权后的权利和义务

除本协议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之外,乙方所持股权行权后即依法享有普通股股东的全部权利并履行相关义务。第七条 限制性条款

乙方获授的股权不得用于转让、抵押、担保、偿还债务等。第八条 授予股权的权益变更

甲方发生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派送红利、股份拆细、缩股等行为时,乙方所获授的股权数量按照持股计划的规定进行相应调整。第九条 高管、董事股权行权后卖出股权的限制

若乙方是甲方的董事、《公司章程》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其股权行权后的退出受《公司法》、《公司章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规定》有关规定的限制。

第十条 在公司、激励对象发生异动情况下的处理

若公司、激励对象发生异动时,甲方有权应按照激励计划的规定进行处理。若出现《公司法》、《证券法》、《公司章程》以及持股计划所规定的终止情形时,甲方可按规定程序终止本次持股计划,乙方根据本次持股计划已获准行权但尚未行使的股权终止行权,其未获准行权的股权作废。第十一条 声明

甲方在实施持股计划过程中遇法律、政策等的变化致使甲方无法履行本协议的,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第十二条 劳动关系及岗位聘任

甲方与乙方签署本协议不构成甲方对其与乙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及对乙方的岗位聘任的任何承诺,甲方对其与乙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及对乙方的岗位聘任仍按劳动合同等有关约定执行。第十三条 争议的解决

双方发生争议,本协议已涉及的内容按本协议的约定解决,本协议未涉及的部分,按照持股计划和甲方关于股权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解决。

甲、乙双方对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判。第十四条 协议的终止 乙方违反本协议有关约定、违反甲方关于股权的规章制度或者国家法律法规,甲方有权视具体情况通知乙方终止本协议而不需承担任何责任。

乙方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均可通知甲方终止本协议,但不得附任何条件。第十五条 其他

1、本协议书经双方协商后,可以书面方式修改,其他任何方式均不构成对本协议书的修改。

2、本协议生效后,甲方就股权制度所制订的新的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协议书,乙方应遵照执行。

3、本协议有效期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4、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5、本协议书是《【 】有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附件。本协议未尽事宜,根据《【 】有限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进行解释。

6、本协议书自双方签章并在甲方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持股计划授予事项后生效。签署时间: 年 月 日 甲方(盖章):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地址:

乙方(盖章):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地址: 股权行权申请书 【 】有限公司:

本人截止目前为止,获授公司股权共计【 】 股,其中干股【 】 股,股权【 】股:

【 】获授干股【 】 股,期股股权【 】股; 【 】获授干股【 】 股,期股股权【 】股; 【 】获授干股【 】 股,期股股权【 】股; 【 】获授干股【 】 股,期股股权【 】股。

根据公司的有关规定,本人现有干股【 】股,期股股权【 】股,合计【 】股股权符合行权条件。在此,谨向公司申请如下:

按照本人现可行权的股权额度,本人申请行权干股【 】股,期股股权【 】股,合计【 】股股权。签名: 身份证号: 年 月 日

【 】有限公司股权行权通知书 [ ]董字()第 号 【 】(姓名):

【 】年【 】月【 】日您向我会提交的《股权行权申请书》收悉,经审核,就 你本次股权行权事项通知如下: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本次股权行权股数:

本次行权价格:人民币(大写)【 】(¥【 】 元)应交纳款项: 行权截至日期: 其他事项:

请持本通知到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董事会 年 月 日

篇2:股权期权授予协议

本员工期权授予协议(以下称“本协议”)由以下协议方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为本协议之目的,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签订:

甲方(授予方):

乙方(员工): 住址:

身份证件号码: 联系电话:

(本协议中,甲方、乙方合称“双方”)

鉴于:

1.为完善(以下称“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对公司高管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的激励,使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紧密地结合;

2.甲方通过持有(以下称“持股平台”)股权的方式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甲方持有持股平台100%的股权;

3.公司拟以股权期权的方式对乙方的工作进行奖励和激励。

有鉴于上,本着自愿、公平、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员工期权激励方案实施细则》等规定,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达成本协议如下,以兹遵照执行:

第一条 术语定义

1.1除非本协议条款或上下文另有所指,下列用语含义如下:

(1)“股权期权”,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中的一定比例的股权,集合起来作为激励股权并通过特殊持股平台持有,授予董事会管理以此作为未来授予员工期权的来源。本协议项下的股权期权,系持股平台对内名义上的股权,股权期权拥有者不是持股平台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实际股东,乙方取得股权期权不据此变更持股平台的章程,不记载在持股平台的股/ 6

东名册上,亦不进行工商变更登记。乙方不得以此股权期权对外作为拥有持股平台资产与决策权等的依据。

(2)“分红”,指持股平台每个季度按照持股平台章程规定进行上季度会计结算可分配的利润。(3)“行权”,是指乙方按本协议的有关规定,变更为持股平台股东的行为,行权将直接导致其权利的变更,即享有公司法规定的股东的所以权利。

(4)“行权期”,是指乙方将其持有的股权期权变更为实质意义上的股权的时间。

第二条 激励股权

2.1截至本协议签订之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万元,公司拟以其中%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人民币万元)用于实施激励,其中持股平台出资人民币万元,持有公司%的股权。2.2根据 股东会决议,即甲方拟将其持有持股平台 %的股权作为激励过程(以下称为“激励股权”)。该激励股权在乙方行权期满之前处于锁定状态,不得转让、赠与或设定质押。2.3上述激励股权授予后,乙方取得的股权期权记载在持股平台内部股权期权股东名册,由甲、乙双方签字确认,但对外不产生法律效力。

2.4上述激励股权通过乙方依照本协议的约定的条件和程序行权,转为乙方股权。

第三条 期权行权期

3.1乙方进入行权期应满足下列条件: 3.1(1)甲、乙双方已正式签署本协议;

3.1(2)在行权完毕之前,乙方应保证每考核均能合格,否则当期股权期权顺延一年。一年后如仍未合格,则公司股东会有权取消其当期行权资格;

3.2乙方行权期为个月。但经公司股东会决议通过,可以提前结束或延展。

3.3行权期内乙方提前行权或迟延行权,以及股权期权的撤销应按照公司《员工期权激励方案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

3.4乙方在行权之后,依照公司章程享有其所持股权的相关权利。

第四条 期权行权规则

4.1进入行权期后,乙方按如下程序分批行权:

(1)第一期行权:一旦进入行权期,乙方可对其股权期权的40%(即占持股平台注册资本%的激励股权)申请行权。

(2)第二期行权:第一期行权后,如符合下列条件,乙方可对其股权期权的60%(即占持股平台注册资本%的激励股权)申请行权: a.距离第一期行权后已届满12个月;

b.同期间未发生任何《员工期权激励方案实施细则》第3.5或者3.6条列明的情况; / 6

c.每个绩效考核均合格 b.公司规定的其他条件。

(3)每一期的行权都应在各自的条件成就后3个月内行权完毕,但是由于甲方不予配合、双方约定延期办理手续、或相关政策发生变化等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的情况除外。(4)乙方每一期行权可以选择部分行权,但是没有行权的部分将不累计至下一期。(5)在每一期行权之时,乙方必须按照附件的格式向甲方发生行权通知,并提供和完成所需的各项法律文件。

4.2乙方行权价格为:乙方须向甲方支付行权对价人民币元。4.3行权对价支付

4.3(1)每一期的行权,乙方必须在当期行权期内足额支付行权对价。

4.3(2)如乙方未在行权期内足额支付当期行权对价,则甲方按照乙方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对应的比例完成股权转让的比例。

4.4乙方在行权期内认购股权的,双方应当签订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乙方按本协议约定向甲方支付行权对价款后,乙方成为公司的正式股东,依法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

4.5乙方行权完成的,公司向乙方签发股东权利证书,双方应当在三个月内申请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4.6通过行权取得股权的相关收费由甲方承担。

第五条 期权的赎回

5.1乙方通过行权取得的股权后,如发生下列情形,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规定赎回部分或全部股权:

5.1(1)激励对象因辞职、辞退、解雇、退休、离职等原因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且在公司工作未满5年的;

5.1(2)激励对象发生违规行为导致违法犯罪、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严重违反《员工期权授予协议》的约定;

5.1(3)激励对象履行职务时,有故意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5.1(4)激励对象因执行职务时的错误行为,知识公司利益受到重大的损失的;或 5.1(5)激励对象的岗位或职责发生变化,激励对象为公司所做贡献发生严重降低。5.2股权赎回价格:

5.2(1)赎回在公司工作不足5年的员工所持有的已行权的激励股权时,其赎回价格为以下两者之间的孰低者:i原始行权成本+自行权日起至赎回日止按8%年单利累计可获得的利息;ii赎回日其股权对应的公司净资产价格; / 6

5.2(2)赎回在公司工作满5年的员工所持有的已行权的激励股权时,其赎回价格为以下两者之间的孰高者:i原始行权成本+自行权日起至赎回日止按8%年单利累计可获得的利息;ii赎回日其股权对应的公司净资产价格;

5.3甲方可以指定第三方赎回乙方通过行权取得的股权。

5.4如发生股权赎回,乙方必须无条件配合甲方完成赎回的全部手续和法律文件,否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向甲方按照赎回股权的市场价值支付赔偿金。5.5股权赎回的相关税费由乙方承担。

第六条 乙方转让股权的限制性规定

6.1除本协议另有约定外,乙方通过行权取得的股权不得向甲方以外的任何第三方进行转让。6.2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公司股权用于设定抵押、质押、担保、赠与、交换、还债。乙方股权如被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参照《公司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执行。6.3股权随售规定

6.3(1)如第三方投资人购买公司的全部股权,甲方同意转让其股权的情况下,通过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取得公司股权的股东必须同意以相同的价格转让所持有的股权。

6.3(2)如第三方投资人购买公司的全部股权,甲方有权选择仅转让自己所持部分股权或要求通过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取得公司股权的股东以相同的价格按照公司股权比例共同转让公司部分股权。甲方选择要求通过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取得公司股权的股东以相同的价格按照公司股权比例共同转让公司部分股权的,通过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取得公司股权的股东必须同意。

第七条 违约责任

7.1在本协议约定的行权期到来之前或者乙方尚未实际行使股权认购权(包括行权期),乙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即丧失股权行权资格:

7.1(1)因辞职、辞退、解雇、退休、离职等原因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 7.1(2)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死亡的; 7.1(3)刑事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7.1(4)执行职务是,存在违反《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7.1(5)执行职务时的错误行为,致使公司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

7.1(6)没有达到规定的业务指标、盈利业绩,或者经公司认定对公司亏损、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

7.1(7)不符合本协议的第五条约定的考核标准或者存在其他的重大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7.2激励对象发生侵犯公司权益的行为,由此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仍需向公司进行赔偿。/ 6

第八条 协议解除

8.1行权期内乙方发生违规行为导致违法犯罪、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严重违反本协议的约定,甲方可以无条件单方解除本协议。

第九条 关于聘用关系的声明

9.1甲方与乙方签署本协议不构成公司对乙方聘用期限和聘用关系的任何承诺,公司对乙方的聘用关系仍按照劳动合同的有关约定执行。

第十条 关于免责的声明

10.1甲、乙双方签订本协议是依照协议签订时的国家现行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的。如果本协议履行过程中遇法律、政策等的变化致使甲方无法履行本协议的,甲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10.2本协议约定的行权期到来之前或者乙方尚未实际行使股权认购前,公司因破产、解散、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等原因丧失民事主体资格或者不能继续营业的,本协议可不再履行。10.3公司因并购、重组、改制、分立、合并、注册资本增减等原因致使持股平台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被认购,本协议可不再履行。

第十一条 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

11.1本协议的订立、效力、解释及履行均适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1.2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生任何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本协议签订地的人们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 附则

12.1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

12.2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12.3本协议一式叁(3)份,双方各执壹(1)份,公司保存壹(1)份,每份具有同等效力。12.4本协议标题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本协议的一部分,亦不得被用以解释本协议。(以下无正文)

甲方:

乙方:

(签字)年 月 日(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行权通知 / 6

行权通知

致:

鉴于本人于年月日与贵司/您签署《员工期权授予协议》(以下称“期权协议”),约定在符合如下项条件的情况下,贵司/您应根据本人的要求,向本人转让贵司/您持有的(以下称“持股平台”)%的股权:

(a)距离第一期行权后届满12个月;

(b)期间未发生任何《员工期权激励方案实施细则》第3.5或3.6条列明的情况;(c)每个业绩考核均合格;(d)公司规定的其他条件。

因此,本人特此向贵司/您发出本通知如下:

本人兹要求行使期权协议项下的激励股权,由本人受让贵司/您持有的持股平台%的股权(以下称为“拟受让股权”)。

请贵司/您在收到本通知后,依据期权协议的约定,立即向本人转让拟受让股权及/或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签署相关法律文件)促使持股平台办理的工商变更登记等必要的法律手续。

此致!

行权人:(签字)

篇3:股权期权授予协议

股权激励的初衷在于趋同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 以缓解两权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然而, 随着股权激励的发展, 其自身潜在的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我国股权激励的正式起步始于2006年1月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 》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虽然起步较晚, 但其弊端也日益显现。期权是股权激励最为普遍的形式, 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期权激励对象能够以行权价购买公司股票, 因此, 高管们有动机压低行权价, 抬高标的股出售价格, 以达到“低买高卖”的目的, 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有经验证据表明, 为压低期权行权价, 高管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手段。

一是通过期权激励的择机授予或公告, 以得到较低的行权价格, 其主要手段包括期权日期的“倒签”与“前签”。Lie (2005) 率先提出“倒签”概念, 即高管在观察过去一段时间的股价后, 将期权的授权日倒签至股价较低的某一日期。此后, Heron&Lie (2006) 同样也发现了期权授权日前后股价先降后升的走势;而2002年9月出台的《萨班奥法案》, 要求期权激励必须在授予后两个工作日内披露, 明显减缓了上述价格走势。导致期权倒签的因素, 主要可归咎于较弱的公司治理水平 (Bebchuk, 2010;Collins等, 2009) 。此外, Narayannan&Seyhun (2008) 还提出“前签” (forward-dating) 假说, 指出高管在董事会通过期权草案后, 观望股价走势, 伺机授予期权, 以将行权价定在低位。

二是通过公司重大事项的择机披露, 在股权激励计划推出前发布利空消息, 打压公司股价。Aboody&Kasznik (2000) 和Chauvin&Shenoy (2001) 发现公司倾向于在期权授予日前发布利空消息, 以降低市场对公司的预期, 而在授予日后发布利好消息, 以最大化管理者的期权报酬。该问题在国内也得以证实 (杨慧辉等, 2009) 。

三是通过操纵会计盈余以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高管基于市场对盈余公告的反应, 通过应计利润的操纵以达到影响股价的目的, 最终获取股权激励的操纵利益。Balsam (1998) 和Baker等 (2003) 和Bartov&Mohanram (2004) 发现, 经理人在期权授予日前通过应计利润向下的操纵, 以压低行权价格;且激励力度越大, 操纵程度越高 (Bergstresser&Philippon, 2006) 。肖淑芳等 (2009) , 耿照源等 (2009) 利用国内数据, 均发现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前盈余管理操纵的不同表现。

由此看出, 股权激励已沦为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在我国, 已有大量的经验证据显示, 通过盈余管理以实现价格的有利走向是管理者较为常用的寻租工具, 而期权激励草案的择机公布, 以及信息的选择性披露方面, 则缺乏较为完备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因此,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公告期权激励草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检验其中是否存在期权行权价偏低的现象, 以探察是否存在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其谋利形式。

二、行权价操纵的研究假设

股票期权是股权激励最主要的形式, 管理者可运用自己的权力, 为自身谋取更多数量的激励期权, 也可通过影响行权条件、授予价格、激励有效期等期权要素来达到自利的目的。管理者在期权激励中的收益, 可简单以下列公式表示:

其中, X是期权的行权价, P是行权当日公司股票的实际价格;N则是高管获授期权相应的标的股票的数量。可以看出, 为获取较大的收益, 高管可通过刻意打压行权价, 或抬高行权当日公司股价, 实现“低买高卖”。然而行权日股价 (P) 的抬高并非易事。通常期权激励计划有1~2年的锁定期, 锁定期过后公司业绩需满足行权条件, 管理者方可分期行权;行权后高管们又面临一定的禁售期, 这种长期性的激励给管理者造成了收益上的极大不确定性;此外,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弱势有效市场, 高管的努力不一定能在股价上得以体现。综合上述理由, 压低行权价格 (X) 可直接提升获利空间, 是管理者最亲睐的自利途径。

继而, 结合国内的制度环境以及先前的经验证据, 本文提出两点假设, 高管为获取较低的行权价格, 存在两种形式的自利行为:激励草案摘要的择机公告与公司内部信息的选择性透露。

(一) “前签”行为假设

管理者有动机择机公告激励草案摘要, 即“前签”期权日期。期权激励草案摘要的公告时机依董事会决议前后的股价走势而定, 其目的在于将行权价定在较低的水平上。若股价呈下滑的态势, 那么高管们会将公司股价接近探底的时刻视作推出期权激励草案的绝佳日期。高管们或基于其自身的信息优势, 了解到公司股价即将走高, 或根据自身经验判断, 判定股价将出现反弹, 伺机影响薪酬委员会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并提交董事会决议。经由董事会表决通过后, 管理者并非立即公告披露草案摘要, 而是视股价走势而定。若董事会决议前股价持续下滑, 高管们则倾向于延迟披露草案, 观察股价是否会继续下跌, 即高管立即公告期权激励草案摘要的概率将下降;在观望期间, 若股价有所上升, 管理者会选择立即公告草案摘要, 以避免股价的继续上扬。由此, 本文得出两点可供检验的现象。 (1) 董事会决议前 (包括当天) 的累积收益负值越大, 则高管立即披露激励草案的概率越小; (2) 在董事会决议与激励草案摘要公告间存在交易日的子样本中, 董事会决议前的负累积收益, 通常伴随着公告日前正的个股收益率。大致股价走势可见图1。

(二) 选择性信息披露假设

高管有动机在决定提议期权激励方案前向市场透露利空消息, 压低股价。该行为的存在性, 可通过观察期权草案公布前后公司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 (CAR) 进行初步判定。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本文选用公司CAR作为观察对象, 而非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本身:第一, 信息流入市场的方式除了正式公告外, 还包括会议交谈、高管与分析师沟通、论坛交流等非正式渠道, 而只有正式公告是可直接观察得到的, 其他非正式渠道较难观察;第二, 公司消息利好还是利空主要看其与市场预期的比较, 而市场预期是很难判断的, 因此本文也就很难断定公司消息的性质。基于此, 本文将市场反应作为信息透露行为的代理, 以个股CAR作为衡量变量。若存在公司信息的选择性披露, 公司个股的累积超额收益将围绕期权激励草案摘要公告日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

三、行权价操纵的实证检验

(一)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文数据来自万得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样本区间为2006年至2011年, 沪深两市在该期间共推出252次激励计划, 其中包括由同一家上市公司推出的多次激励方案。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观察对象是每一份期权激励, 因此, 同一家公司的多次期权激励作为不同的观测值。

数据的筛选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2007年我国股市处于顶峰, 在此期间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面临着极大被重新定价的可能, 高管也就没有足够的动机进行自利行为。因而本文剔除2007年期间推出的期权激励计划, 共8个观测值。 (2)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管的自利行为, 因此剔除6份激励对象不包括高管的期权激励方案。 (3) 通常期权的行权价格为草案公告日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和前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的价高者, 因此, 为方便研究, 本文剔除掉定价方法不同的11个观测值。 (4) 此外, 为计算累积超额收益率, 需要激励草案公告日之前210个交易日的个股收益率, 由此剔除掉因上市时间过短而数据不足的51个观测值。最后本文的研究样本里总共有176个观测值, 共涉及161家公司, 其中15家公司推出过两次期权激励方案, 其余都仅推出一次。

(二) “前签”行为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观察董事会决议与激励草案摘要公告日的间隔天数, 以及董事会决议前后的标的股票收益率, 以初步判定是否存在高管“前签”期权日期的行为。为此, 本文对上述两点潜在现象分别作实证检验。假设1a:董事会决议前 (包括当天) 的累积收益负值越大, 则高管立即披露激励草案的概率越小;假设1b:在董事会决议与激励草案摘要公告间存在交易日的子样本中, 若董事会决议前的累积收益为负, 则公告激励计划前一日的收益率通常为正。

本文借鉴Narayanan&Seyhun (2008) 的方法, 并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加以适当的修正, 采用以下回归模型来进行“前签”行为的假设分析。

假设1a:D0, D1, D2=β0+β1Pre Rli+β2Pre R2i+εi

假设1b:Post Ri=β0+β1Pre Rli+β2Pre R2i+εi

变量说明:D0为二值变量, 若董事会决议与期权激励草案摘要公告间无交易日, D0取1, 否则为0;若间隔1个交易日, 则D1取1, 否则取0;若间隔两个或两个交易日以上交易日, 则D2取1, 否则取0。Preli和Pre2i均表示董事会决议前的累积收益率。累计收益率的事件窗是以董事会当日为时间基点的, 区间为[-10, -1]和[-5, -1];如果董事会当日交易, 则将事件窗定为[-9, 0]和[-4, 0] (以下统一以[-10, -1]和[-5, -1]表示) 。若累积收益介于-5%与0之间, 则Preli取1;若累积收益率小于-5%, 则Pre2i取1;其它情况下Preli, Pre2i均为0。Post Ri则表示在非即时公布期权激励计划的子样本中, i公司公布期权激励计划摘要的前一个交易日收益率, 当收益率为正时, Post Ri取1, 否则为0。

符号预期:“前签”行为存在的现象之一, 是董事会决议前 (包括当天) 的累积收益负值越大, 高管立即披露激励草案的概率越小, 因此本文预期, 在D0=β0+β1Pre Rli+β2Pre R2i+εi模型中, β1, β2预期为负;而在D1, D2=β0+β1Pre Rli+β2Pre R2i+εi模型中, β1, β2预期为正。“前签”行为导致的另一个现象, 是在董事会决议与激励草案摘要公告间存在交易日的子样本中, 通常董事会决议前的累积收益为负, 而期权激励计划公告前一日收益率为正, 因此在模型Post Ri=β0+β1Pre Rli+β2Pre R2i+εi中β1, β2预期为正。

样本中大部分期权激励草案是在董事会决议后立即得以披露的, 16份草案是延迟一个交易日公布的, 而5份是延迟了两个交易日以上。

表1列出了对假设1a的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 关于D0的系数在[-10, -1]窗口期为正, 而在[-5, -1]窗口期下为负, 两者均不显著;再看关于D0的系数, 该系数在两个事件窗下均为负, 且在[-5, -1]窗口期下显著。由此证实了本文关于现象1的假设, 即当事前累积收益率为负, 且负值较大时, 高管更易倾向于持观望态度, 延迟披露激励计划草案, 观察股价是否会继续下跌。

注:*, **, ***分别表示在10%, 5%, 1%水平下显著, 下同。

再看非即时公布期权激励草案的子样本中, 草案公布前一日收益率与事前累积收益率的关系:在[-10, -1]窗口期下, POSTi关于PRE1和PRE2的系数均为正, 符合预期, 且后者在5%水平下显著;在窗口[-5, -1]下, POSTi关于PRE1和PRE2的系数同样为正, 且后者在1%水平下显著。这证实了文章关于潜在现象2的假设, 即管理者在观察股价时, 如果出现股价的上升, 则会选择立即披露期权激励草案, 以避免股价的进一步上扬。

整体来看, 我国上市公司的期权行权价格的确定过程中, 确实存在期权日期的“前签”行为, 而且只有当累积收益低到一定程度时该行为才有可能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前签”行为比较依赖于股价走势, 相对被动, 不确定性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办法》关于期权行权价的下限规定, 只有草案公布前收盘价够低, 才能拉低前3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基于以上两点原因, 只有当事前累积收益够低时, 才能弥补“前签”期权日期的不确定性和收益有限性, 高管才有动机采取该途径, 这也解释了为何各模型中只有PRE2的系数显著。

(三) 选择性信息透露分析

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司高管有动机在期权激励公布前后进行选择性的信息透露。在期权激励公告前, 高管或通过正式的事件公告, 或通过非正式的口头交流, 以将非预期的负面信息流入市场, 从而获取较低的行权价格。

关于选择性信息透露分析, 文章首先通过观察期权激励摘要公告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 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该行为;继而根据公司对自身重大事件披露的自主性强度, 将样本划分为不同子样本, 以考察公司将消息流入市场的渠道。

1.超额累积收益检验

本文通过观察期权激励摘要公告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 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该行为。本文之所以选用累积超额收益率, 而非原始的累积收益, 是因为前者能更好说明市场对公司异常信息的反应。累积超额收益率 (CAR) 是通过累加一定时间内超额收益率 (AR) 得到的, 而AR则是通过实际收益率 (R) 减去期望收益率 (ER) 所得。事件窗是以期权公布草案摘要公告日为基点, 前后各选取60个交易日, 即[-60, 60]。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期望收益率 (ER) 的计算:ERit=α赞i+β赞iRmt, 其中, α赞i, β赞i是将i公司在[-210, -61]期间的收益率Rit (Rit是经过前复权的收益率, 以剔除因股票除权、除息对收益率的影响) 对市场收益率Rmt (Rmt为上证综指或深证综指, 视个股所在交易所而定) 回归所得; (2) 超额收益率的计算:ARit=Rit-ERit=Rit-α赞i-β赞iRmt; (3) 累积超额收益率的计算:CARi=∑ARit。计算出各个观测值在[-60, 60]的AR后, 本文取得每日AR的样本均值, 再以公式CARi=∑ARit, 算出平均CAR走势, 如图2所示。

从图中本文可得三点。第一, 平均CAR在期权激励公告日当日增幅较大, 说明市场对期权激励方案反应良好。具体看公告当天的超常收益, 当日AR达到2.59%, 且在1%水平下显著, 进一步说明了期权激励是公司向市场发出的利好信号。第二, AR在期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即为正值, 达0.72%, 且1%水平下显著, 该现象可能是由于期权激励计划的提前走露。第三, 总体来看, 平均CAR呈现先降后升的走势, 在期权激励公告前呈下降的态势, 但下降幅度较激励计划公告日的增幅而言, 不是很显著;此外, 在公告日前15个交易日, 平均CAR即出现缓慢的上升。这并不能构成高管通过选择性信息披露以打压公司股价的有力证据。原因可能在于, 一方面, 该行径容易遭致媒体、证监会及投资者的注意, 引致社会声誉受损等隐性成本, 因此并非所有公司高管都会采取这一手段;另一方面, 激励计划信息的提前走露使得股价走高, 中和了高管利用内部信息对股价的打压。

2.信息渠道检验

信息流入市场的方式除了正式公告外, 还包括会议交谈、高管与分析师沟通、论坛交流等非正式渠道, 而只有正式公告是可直接观察得到的, 其他非正式渠道较难观察。接下来, 本文将进行对正式公告进行分组观察, 以检验不同类型的正式公告在信息透露中扮演的角色。

上市公司对重大事项的披露并非都拥有自主选择权。大部分公告的披露内容及披露时间是公司自身可决定的, 如业绩公告、股利分配、盈利预告、并购情况、产品研发成果和先前计划的修正等, 这些本文将其统称为自主性公告;而以公司为被告的诉讼案件、政府补贴、荣誉称号等事件, 公司对其并无决定权, 本文将其称为非自主性公告。

本文手工整理了每家公司在期权激励前30个交易日内重大事项的披露情况。随后, 参照Chauvin and Shenoy (2000) 的做法, 本文根据公司对正式公告披露的自主权, 将样本分为四组子样本。第一组包括只披露过自主性公告的上市公司;第二组包括只披露过非自主性公告的上市公司;第三组则包括披露过业绩相关公告的公司, 包括年度报告、季度报告、业绩快报、销售公告和业绩预告, 该类报告属于自主性报告, 本文之所以对其作单独观察, 是由于公司在其内容披露上具有较大的操纵空间;第四组则包括未披露过任何公告的公司。表3展示了各组子样本在[-30, -1]的平均CAR表现。其中, 同时披露自主性公告和非自主性公告的公司有68家, 但为了更好观察自主性公告在负面信息透露中扮演的角色, 本文在自主性公告组中剔除了同时披露非自主性公告的观测值, 对业绩相关公告组也作了同样的处理。

观察表3, 本文可以得到以下三点。第一, 发布自主性公告的公司在实施期权激励前累积超额收益相对较低, 平均为-1.51%;其中, 业绩相关公告在内容上具有更大的操纵空间, 其事前CAR也仅为-2.6%, 比样本均值小3.9%, 这可能是盈余操纵所致。第二, 公布非自主性公告的公司, 其[-30, -1]CAR最高, 达4.85%, 之所以该组表现出如此高的收益, 主要在于其披露内容的正面性, 主要包括高新企业的认定、大股东的红利退回和政府补贴等。第三, 无公告组并未呈现出很低的CAR, 其均值为-0.93%, 说明非正式渠道并非负面信息流入市场的主要渠道, 这也符合了我国当下资本市场为弱有效资本市场的特性, 正式公告才是管理者左右投资者行为以谋取自身福利的主要工具。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通过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期间推出的期权激励计划, 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并提出相关研究展望。 (1) 期权激励在缓解所有者与经营者委托代理问题的同时, 也暴露了自身的弊端。《管理办法》关于期权行权价的下限规定并未完全杜绝行权价的操纵行为, 高管依然通过一定的方法来降低期权行权价, 以提高自身获利空间。 (2) 管理者能通过自身影响力, “前签”期权日期, 以将行权价锁定在股价低位。然而, “前签”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 只有当推出期权激励计划前股价下降够多, 高管才倾向于采取该行为。 (3) 通过观察上市公司在期权激励计划推出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 (CAR) 走势, 本文并未发现管理者在推出期权激励草案前向市场流入利空消息的有力证据;从正式公告上来看, 发布过业绩相关公告的公司有着最低的CAR, 这可能是由盈余操纵所致, 并不能直接证明选择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存在。 (4) 比较“前签”行为与选择性信息披露, 两者都是管理者用以压低行权价的工具。“前签”行为的不确定性与限制性较大, 因此样本中延迟披露期权激励草案的也仅21家, 占总数的12%。而对于选择性信息披露的判定, 超额累积收益 (CAR) 只是信息披露的一个代理变量, 凭此本文只能观察样本的整体情况;若要判定个体公司是否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 还需结合其它代理变量, 建立一套完备的判别标准, 这也是未来可研究的方向之一。 (5) 本文检验了期权激励实施过程中高管自利行为的存在性问题, 但对其可能引致的经济后果, 以及导致该行径的因素都尚待深入探究, 这也是本文以后希望能够得以解决的问题。

摘要:股权激励的初衷在于趋同上市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 以缓解两权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 而随着股权激励的不断发展与演进, 其自身的弊端也日渐浮出水面。我国股权激励起步较晚, 但高管寻租的痕迹已初露端倪。本文以2006至2011年间推出的期权激励计划作为样本, 检验期权行权价的确定过程中是否存在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实证结果显示, 管理者确实人为地打压行权价, 以提高自身获利空间, 其手段为择机公告期权草案, 即“前签”期权日期。

关键词:期权激励,机会主义行为,行权价操纵

参考文献

[1]肖淑芳, 张晨宇, 张超等.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

[2]Erik Lie.On the timing of CEO stock option awards[J].Management Science, 2005, 51 (05) .

[3]Lucian Bebchuk, Yaniv Grinstein and Urs Peryer.Lucky CEOs and lucky directors.Journal of Finance[J], 2010, 65 (06) .

[4]M.P.Narayanan and H.Nejat Seyhun.The dating game:do managers designate option grant dates to increase their compensation[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8, 21 (05) .

篇4:论期权计价法在股权计价中的运用

期权性质的合约早在公元前550年的希腊时代就已经产生,到19世纪,欧洲和美国都已有经常性的农产品期权交易。期权作为一项金融衍生工具,它的产生和发展为厂商进行套期保值,防范价格风险提供了可选择的工具,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内容。根据Hull的观点,期权的定义是:持有者拥有的一项在期权到期日(expiration date)或到期日以前以一个约定的价格(或称行权价格,exercise price, strike price)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期权只包含权力而不包含义务,所以期权的持有者可以选择不执行期权从而使之失效。期权可分为看涨期权(call option)和看跌期权(put option)。

企业的资产由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构成,从期权的定义和性质来看,无论是股权还是债权都具有期权的性质。股票的持有人相当于持有一个公司财产的买权,其约定价格为债务的本息之和,到期时间为债券期限。当公司有盈余时股东就行使选择权而获得股利;当然,当公司亏损时相当于期权的市场价格低于约定价格,股东也就将权利保留,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也不过是破产清算,股东以其所有股权作为偿付(当然是有限公司),其损失也就是相当于一笔期权的费用。其表达式可以设定为R=Max(V-L,0),其中:V——公司价值,L——公司债务和其它要求权的面值。而对于债权来说,它无权享有公司价值超过债券账面价值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的债权持有人拥有了公司的全部资产,同时又卖掉了一个买权给股票持有人。因此,可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期权的组合,即股票持有者从债券人那里买入一份期权,这份期权是以公司为标的的资产,以债务面值为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有了从期权角度来审视企业的股权和债权,就可以用期权的计价法来计价股权,克服传统股权计价法的缺陷和偏差,从而更好地计价股权价值并加深对股东行为和公司行为对财富再分配的理解。

一、可以充分体现股东的有限责任

股票市场自它诞生起,就一直在发挥着保险的职能,股票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保险市场(Fabozzi and modigiliani ,1998)。股票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保险除了表现为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从事分散投资以消除非系统风险外,还表现为公司法所规定的有限责任。有限责任意味着股权投资者的最大损失就是他所持有的股权价值减损为“0”,也即最大损失就是其投资成本的现金流尽。而根据传统的股票计价方法如贴现法,当未来现金流为负时,却可能得出股票的价值为负的结果,这显然有违有限责任的特征,这也意味着贴现法忽视了股权有限责任的特征,从理论上高估了股权投资者的风险,这种理论上的系统偏误不可避免地导致其估价结果可信度和精确度的下降。

二、可以更好地理解处于财务困境中公司的股权价值

该理解实际上是基于股权有限责任的延伸,即:股权永远都有价值,即使当公司价值跌落到债务面值以下也不例外。投资者把总价值低于债券面值的公司称为处于财务困境中的公司,但并不意味着此类公司的股权资本一文不值。事实上,虚值期权(虚值期权指标的资产当前价格低于执行价格的买权)因为标的资产的价格在期权剩余有效期内有可能升到执行价格之上,所以具有一定的价值。处于困境中的公司股权资本同虚值期权一样也应具有一定价值,因为股权具有时间溢价(直到债券到期支付为止),在债券到期之前,公司资产价值有可能升至债券面值之上。

三、可以更好地解释债权人与股东的利益冲突

债权人和股东有着不同的目标函数,股东的目标是确保自己剩余价值索取的最大化,而债权人的目标是在确定的收益下确保自己债权的安全性。不同的目标函数导致他们之间利益的冲突,这就会导致代理问题的出现,造成股东对债权人财富的侵蚀。这种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表现有很多方面,例如股东比债权人更倾向于投资风险高的项目,从而把风险转嫁给债权人,产生资产的替代效应。关于这种资产替代效应,可以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解释,从而更好地理解债权人与股东利益的冲突。根据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股权价值VE=VN(d1)-Le-rtN(d2),债务价值VL=V-VE

VE——公司股票价值

V——公司当前总价值

L——公司债务面值

t——公司债务期限

σ——公司价值的自然的标准差

r——债务期限内的无风险利率

通过以上模型的分析可以说明股东为什么愿意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由于股权是一种基于公司价值的看涨期权,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价值方差越大,股权资本的价值越大。

股东在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后,公司价值的自然标准差必然增大,σ'=σ+△σ(△σ≥0),企业整体风险上升。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投资项目不影响未来期望现金流),公司的当前价值必然减少。V'=V-△V,由于函数的连续性和单调性,VE'≥VE=VN(d1)-Le-rtN(d2),VL'=V'-VE'≤V-VE=VL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股东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公司整体价值减值增加,债券价值减少,股东把风险转嫁给债权人,股东对债权人的财富进行了侵蚀,使财富进行了再分配的管理。而传统的计价模型无法直接反映股东这一通过财富再分配来增加其自身财富的公司行为。

此外,公司的期权计价法如实物期权法,可以考虑到机会的价值,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估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Black-scholes模型框架中,风险资本的机会价值成了对投资者有利的因素。而传统的折现估价模型往往因为没有考虑机会的价值而低估处于高速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Mickinsey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按照传统折现方法计算的项目现值与考虑到减产或退出机会的项目相比,后者净值可比前者高83%。期权计价法对于风险资本的股权评估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可以把风险资本收益的波动性纳入估价体系,并且可以发现:风险资本的价值波动性成了对投资者有利的因素,其方差越大,资本价值越高。因此对风险资本价值采用期权定价模型进行评估,有助于对成长性企业(growth enterprise)的恰当计价,也会恰当地激励对风险资本的投资。其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的创业板市场具有特殊的意义。

篇5:股权期权协议书

股权期权协议书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1-1-16 13:30:35 来源:北京合同律师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 37 次 [导读 导读]股权期权协议书 导读

甲方(控股股东姓名或名称):

乙方(员工姓名): 身份证件号码:

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公平、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 方就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期权购买、持有、行权等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及公司基本状况 甲方为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原始股东,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元,甲方的出资额为人民币元,本合同签订时甲方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甲方 出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考虑,为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甲方授权在乙方在符合本合同约定条件的 情况下,有权以优惠价格认购甲方持有的公司 %股权。第二条 股权认购预备期 乙方对甲方上述股权的认购预备期共为年。乙方与公司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连续满一年并且符合本 合同约定的考核标准,即开始进入认购预备期。第三条 预备期内甲乙双方的权利 在股权预备期内,本合同所指的公司%股权仍属甲方所有,乙方不具有股东资格,也不享有相应 的股东权利。但甲方同意自乙方进入股权预备期以后,让渡部分股东分红权给乙方。乙方获得的

分红比例为预备期满第一年享有公司%股东分红权,预备期第二年享有公司%股权分红权,具体 分红时间依照《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及公司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执行。第四条 股权认购行权期 乙方持有的股权认购权,自年预备期满后即进入行权期。行权期最长不得超过 年。在行权期内 乙方未认购甲方持有的公司股权的,乙方仍然享有预备期的股权分红权,但不具有股东资格,也 不享有股东其他权利。超过本合同约定的行权期乙方仍不认购股权的,乙方丧失认购权,同时也 不再享受预备期的分红权待遇。第五条 乙方的行权选择权 乙方所持有的股权认购权,在行权期间,可以选择行权,也可以选择放弃行权。甲方不得干预。第六条 预备期及行权期的考核标准 1.乙方被公司聘任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应当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状况良好,每年年 度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__%或者实现净利润不少于人民币_____万元或者____________; 2.乙方被公司聘任为高级咨询师的,应当保证完成当年的业务指标,业务指标为 ______________。3.乙方同时符合本条第 1、2 款所指人员的,应当同时满足前述两款规

定的考核标准; 4.甲方对乙方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乙方如在预备期和行权期内每年均符合考核标准,即具备 行权资格。具体考核办法、程序可由甲方授权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执行。第七条 乙方丧失行权资格的情形 在本合同约定的行权期到来之前或者乙方尚未实际行使股权认购权(包括预备期及行权期),乙 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即丧失股权行权资格: 1.因辞职、辞退、解雇、退休、离职等原因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 2.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死亡的;

3.刑事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4.执行职务时,存在违反《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5.执行职务时的错误行为,致使公司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 6.没有达到规定的业务指标、盈利业绩,或者经公司认定对公司亏损、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 责任的; 7 .不符合本合同第六条约定的考核标准或者存在其他重大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第八条 行权价格 乙方同意在行权期内认购股权的,认购价格为甲方最初实际出资额的一半,即每%股权乙方须付 甲方认购款人民币元。乙方认购股权的最低比例为%,最高比例为 %。第九条 股权转让协议 乙方同意在行权期内认购股权的,甲乙双方应当签订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乙方按本合同约定向 甲方支付股权认购款后,乙方成为公司的正式股东,依法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甲乙双方应当向 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向乙方签发股东权利证书。第十条 乙方转让股权的限制性规定 乙方受让甲方股权成为公司股东后,其股权转让应当遵守以下约定: 1.乙方有权转让其股权,甲方具有优先购买权,即甲方拥有优先于公司其他股东及任何外部人 员的权利,每 1%股权转让价格依公司上一个月财务报表中的每股净资产状况为准。甲方放弃优 先购买权的,公司其他股东有权按前述价格购买,其他股东亦不愿意购买的,乙方有权向股东以 外的人转让,转让价格由乙方与受让人自行协商,甲方及公司均不得干涉。2.甲方及其他股东接到乙方的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放弃优先 购买权。

3.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公司股权用于设定抵押、质押、担保、交换、还债。乙方股权如被人 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参照《公司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执行。第十一条 关于聘用关系的声明 甲方与乙方签署本协议不构成甲方或公司对乙方聘用期限和聘用关系的任何承诺,公司对乙方的 聘用关系仍按劳动合同的有关约定执行。第十二条 关于免责的声明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甲、乙双方均

均不承担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签订本股权期权协议是依照合同签订时的国家现行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的。如果 本协议履行过程中遇法律、政策等的变化致使甲方无法履行本协议的,甲方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2.本合同约定的行权期到来之前或者乙方尚未实际行使股权认购权,公司因破产、解散、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等原因丧失民事主体资格或者不能继续营业的,本协议可不再履行; 3.公司因并购、重组、改制、分立、合并、注册资本增减等原因致使甲方丧失公司实际控制人 地位的,本协议可不再履行。第十三条 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果发生任何纠纷,甲乙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 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十四条 附则 1.本协议自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2.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3.本协议内容如与《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发生冲突,以《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内 容为准。4.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保存一份,三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签名)乙方:(签名)














篇6:公司股权期权协议书范本

乙方(员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件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公平、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方就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期权购买、持有、行权等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及公司基本状况

甲方为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原始股东,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元,甲方的出资额为人民币元,本合同签订时甲方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甲方出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考虑,为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甲方授权在乙方在符合本合同约定条件的情况下,有权以优惠价格认购甲方持有的公司%股权。

第二条股权认购预备期

乙方对甲方上述股权的认购预备期共为年。乙方与公司建立劳动合同关系连续满一年并且符合本合同约定的考核标准,即开始进入认购预备期。

第三条预备期内甲乙双方的权利

在股权预备期内,本合同所指的公司%股权仍属甲方所有,乙方不具有股东资格,也不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但甲方同意自乙方进入股权预备期以后,让渡部分股东分红权给乙方。乙方获得的分红比例为预备期满第一年享有公司%股东分红权,预备期第二年享有公司%股权分红权,具体分红时间依照《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及公司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执行。

第四条股权认购行权期

乙方持有的股权认购权,自年预备期满后即进入行权期。行权期最长不得超过年。在行权期内乙方未认购甲方持有的公司股权的,乙方仍然享有预备期的股权分红权,但不具有股东资格,也不享有股东其他权利。超过本合同约定的行权期乙方仍不认购股权的,乙方丧失认购权,同时也不再享受预备期的分红权待遇。

第五条乙方的行权选择权

乙方所持有的股权认购权,在行权期间,可以选择行权,也可以选择放弃行权。甲方不得干预。

第六条预备期及行权期的考核标准

1、乙方被公司聘任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应当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状况良好,每年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__%或者实现净利润不少于人民币_____万元或者_____;

2、乙方被公司聘任为高级咨询师的,应当保证完成当年的业务指标,业务指标为_______________.

3、乙方同时符合本条第1、2款所指人员的,应当同时满足前述两款规定的考核标准;

4、甲方对乙方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乙方如在预备期和行权期内每年均符合考核标准,即具备行权资格。具体考核办法、程序可由甲方授权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执行。

第七条乙方丧失行权资格的情形

在本合同约定的行权期到来之前或者乙方尚未实际行使股权认购权(包括预备期及行权期),乙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即丧失股权行权资格:

1、因辞职、辞退、解雇、退休、离职等原因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

2、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死亡的;

3、刑事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4、执行职务时,存在违反《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5、执行职务时的错误行为,致使公司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

6、没有达到规定的业务指标、盈利业绩,或者经公司认定对公司亏损、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

7、不符合本合同第六条约定的考核标准或者存在其他重大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第八条行权价格

乙方同意在行权期内认购股权的,认购价格为甲方最初实际出资额的一半,即每%股权乙方须付甲方认购款人民币元。乙方认购股权的最低比例为%,最高比例为%.

第九条股权转让协议

上一篇: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管理下一篇:老板年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