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听课评课稿

2024-05-23

唯一的听众听课评课稿(共11篇)

篇1:唯一的听众听课评课稿

以读为本,发展创新

—一评胡老师执教的《唯一的听众》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中心小学

袁秋红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刚才我聆听了胡老师执教的《唯一的听众》一课,受益匪浅。综观这节课,它最大的特色是体现了“发展与创新教育”的理念,在如何实现“以读为本,发展创新”等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认为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注重朗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主体,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胡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读的训练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胡老师在指导学生抓住文中老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及“我”的心理变化朗读中,手段灵活,形式多样,有教师导读、学生齐读、自由读、男、女同学比读等,使学生读中体会到了老人对“我”的关爱、尊重、鼓励和帮助。整节课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朗读,交流彼此 的情感理念。胡老师那声声鼓励性的语言使课堂体现民主、和谐,使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二、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发展与创新教育的理念。胡老师这节课很好地体现这一特色。①自读、自悟、自得。如:课伊始,胡老师就让学生自读两段话,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然后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②注重探究。在自读、自悟、自得的基础上,胡老师精心设计了几个探究性的问题,如:“作者是怎样从音乐白痴变成小提琴手的?”“从老人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等。都很好地激活了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自主质疑,使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发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地提高。

三、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是一种惊奇的思维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胡老师在这节课中,给了学生自由想象的机会与空间,如:教学中,让学生想象“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从老人的眼神中,你明白了什么?”“学完课文后,你想对老人说什么?”等,通过学生动脑想,动口说,拓展了学生想象的广度,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求创新。

当然,胡老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 了,下面我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跟大家商讨:

胡老师若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协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体会学习的乐趣,我以为这样的课堂教学定会变得更加精彩,更加有效,更有活力。

以上是我对胡老师这节课的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 专家、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

篇2:唯一的听众听课评课稿

评课人:张书克

听完龙光明老师《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公开课,我们几个新老师都感觉自愧不如,望尘莫及。他不但吃透了教材,而且采用独特的方式带领学生理解了文本中蕴含的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了轻负高效的目的。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教学设计独特。仅从龙老师独特的生词听写导入就可以看出来了。这几个生词可不仅仅是为了复习,而是为第二节课的开展埋下了伏笔。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两组生词,这两组生词恰恰反映的就是“我”在唯一的听众的鼓励下拉琴心态的变化,由自卑到自信。整个教学设计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理解感情。

第二,补白训练恰到好处。龙老师在教学中多处设计补白,让学生深入文章意境,探讨人物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感情。如以前我是沮丧的,现在„„;以前我不敢在家弹琴,现在„„;以前我坐在木椅上拉琴,现在„„;以前我拉小提琴就像锯木腿,现在„„学生通过这样的补白,自然而然能够体会到“唯一的听众”对我的鼓励,达到了“不教而教”的效果。

第三,板书设计独特新颖,独具一格。由听写引入板书的部分内容已经很是新颖了,而龙老师的新颖之处更胜于此。“不教而教”,小提琴教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并不是被龙老师直接板书在黑板上,他先写下“教”字,等到学生分析、体会了老教授的教学方式后,才又补上了“不教而”这三个字。这种板书不但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听课老师眼前一亮,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四,感情朗读指导到位,老师范读十分出彩。龙老师充分发挥了他那带有磁性的男性声音的优势,在一段小提琴曲中,为大家献上了他优美的朗读,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之后,龙老师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音乐的配合下,使学生入情入境,一会是执着练琴、又缺乏自信的作者,一会是平静的、慈祥的老教授„„

篇3:唯一的听众听课评课稿

一、抓一变化, 直奔中心, 统领全文。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 尤其是题眼, 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可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因此, 教学伊始, 教师改变了按顺序逐段教学的传统, 引导学生从文章的首尾段入手, 从对比鲜明、首尾呼应的叙述中感受作者由一位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在成百上千位观众面前演奏的小提琴手、由沮丧变得自信的巨大的变化。在学生初感巨变、点题引出文章主要人物后, 教师相机展示老妇人的照片, 引导学生从长相、动作、神态、职业等方面介绍老妇人, 把自己看到的和从文中了解到的有关老妇人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重组表达。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老妇人帮助“我”成功的“神丹妙药”就是鼓励与关爱, 并且是通过语言和神态传递给“我”这一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后, 深入探析文本也将由此展开。这样直奔中心的教法既让学生对老妇人有了初步的认知, 又节省了教学文章第九、十自然段和首尾段的时间, 统领了全文的教学, 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提一线索, 品读会文, 突出重点。

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高质量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教材, 明确方向, 深入思维, 以便在课堂上真正形成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的多重对话。教师设计的这一主问题的思维含量越多、水平越高, 对学生的激发力就越强, 教学效果也会更明显。教学《唯一的听众》时, 教师设计了“老妇人一共对‘我’说了几次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这样说?‘我’的心理和行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以品味老妇人的语言为线索, 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悟意悟情。由义而句, 由句而词, 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进行品读感悟,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感受老妇人诗一般语言背后的真正用意就是不断鼓励“我”自信地练琴、刻苦地练琴。在此基础上师生合作描绘朗读, 形成一唱一和的课堂景观, 教师饱含深情的描述和优美的琴声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景中, 师生在读中传情, 在声中悟情, 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和高尚情操。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与教学设计使学生的思考解疑与作者思路合拍, 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情感融为一体, 从而受到文章内容的感染, 突出了重点, 加深了理解。

三、质一问题, 依学而教, 以点带面。

新教学理念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文本作出分析判断,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于长文, 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让学生的质疑行为走进课堂。教师在教学《唯一的听众》, 品读老妇人神态的语句时, 可依学而教, 启发学生动脑筋设疑“为什么说老妇人那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像深深的潭水?……”激发学生思考、辨疑、析疑, 调动学生“仓库”里的知识, 引导学生想象补白, 当“我”拉出真正的音乐时, 从老妇人深如潭水的眼神里, “我”仿佛读到了她对“我”更高的期盼与要求。同时以点带面, 前勾后联, 想象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时;当“我”有了几分信心, 每天去练琴时, 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的用意就是再次给“我”莫大鼓舞, 品味老妇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真切含义。这样做, 既灵活地运用各种比较方法,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又依学而教, 突破了难点。

四、品一标点, 回味升华, 拓展延伸。

文本细读, 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文字, 还应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细读。教师在备课时要触摸文本, 咀嚼语言, 悉心体味, 发掘内蕴, 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 并且把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教学上学生学习的亮点。《唯一的听众》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上都颇有特色。当作者从妹妹口中得知老妇人不是聋子, 而是首席小提琴手的真实身份后, 什么也没说, 却留下了一串省略号, 作者到底省略了什么?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品味省略号蕴藏的意义所在, 发现课文这座“冰山”浸在水下的部分, 把省略号具体化, 想象揣摩当时“我”的神情、言语和内心感受,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填补空白, 在具体情境中提高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品味省略号这一含蓄美的同时再次感受老妇人德高望重的高大形象, 敬佩与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再次升华了情感, 为最后的拓展练笔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在激活文字、标点的同时学生不仅体会到课文的思想感情, 还体会到标点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学会在阅读、理解、练习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正确地使用标点, 一举多得。

篇4:《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0066-02

一、学情分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文本时,笔者运用多种读书方法指导学生熟悉文本,如快速浏览、默读、朗读、小组读、齐读等,对于长篇课文而言,默读和浏览是快速且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课文《唯一的听众》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观众演奏的故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感情真挚,适合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笔者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突破教学重点,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变化,感受老人对“我”不着痕迹的爱护和鼓励,让学生感受真情的美好。

3.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我”的心理、行动变化,感受“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4.体会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仿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品读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变化,感受老人对“我”不着痕迹的爱护和鼓励。

2.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我”的心理、行动变化,感受“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对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仿写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音乐谈话导入

(多媒体播放小提琴音乐)

师:同学们,当我们聆听着这动人的小提琴曲,沉醉于美妙的音乐之中时,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语言文字的世界,去聆听有关成功者背后的故事,去认识那位特殊的老人——“唯一的听众”。

(二)体会“我”的心理和行动变化

师:默读第1~8自然段,想一想,在学拉小提琴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横线画出关键词句。(指名学生说)

教师相机板书:

心理变化:沮丧——羞愧又兴奋——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自信

成功行动变化:不敢在家里练琴——想溜走——每天清晨到树林里练琴——敢在家里练琴——能为成百上千的人演奏

师(小结):“我”终于成功了,这其中除了“我”个人的刻苦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她是谁?(老教授)

师(提问过渡):老教授是怎样帮助“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品读分析。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后,要把问题串连,形成任务梯度,让学生在讨论时明确学习目标。

(三)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体会

1.教师相机出示学习要求:自学课文第1~8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老教授语言的句子,用“”画出神态描写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可以先自己画一画,再在旁边做批注。

2.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可以结合课后练习2进行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出示文中的句子进行点拨。

(1)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师:“我”的尴尬和不自信、沮丧的原因是什么?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的耳朵聋了?

(2)“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师:老人诗一般的语言使“我”产生了哪些变化?注意文中描写“我”的行动的句子。

(3)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这是老人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

(4)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师:老人的赞扬和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老人善于循循善诱,使“我”爱上了小提琴。

(师引导学生角色扮演朗读老人说的话,体会老人的真诚鼓励)

师(小结):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请同学们朗读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意、读出思,是笔者一直关注并全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换位”走入老教授的内心世界,引起了情感的共鸣。

4.学生汇报交流文中描写老人神态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课件:三次“平静地望”)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句子)

师: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这样的词语在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

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练习):此时无声胜有声,老人平静的眼神背后,又在想些什么呢?为什么“我”总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处说。(出示课件,音乐起)

(1)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2)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师指名说,全班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教学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深入品读课文,让学生与文本、文中人物进行对话。

(四)仿写

师:好一位了不起的老人啊!她用真诚关爱的眼神,诗一般的语言鼓励着年轻人、培养着年轻人,而“我”感受到了来自老人身上的力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师示意学生看板书)

师:在此期间,“我”一定也有话想对老人说,比如当得到老人的鼓励时,“我”的神态、语言是怎样的呢?心里又是怎样想的?让我们学习课文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进行仿写练习。(师出示课件,生任选一处仿写)

1.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听了她的话,我,心想。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我,心想。

3.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我心想 。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师(总结):当“我”在舞台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对鲜花和掌声时,会情不自禁地感激,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设计意图】与课文相联系的仿写、补写、续写都是练笔的有效方式,学生在练笔过程中,不仅能练习表达语句,还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在这里,“唯一”是什么意思?(独一无二,“我”在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时,心里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可见老人在“我”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我”面对鲜花与掌声时,“我”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让我们把作者的那份感激之情融入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朗读中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最后一个自然段很有特色,与题目有着巧妙的联系,你看出来了吗?(篇末点题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画龙点睛)

【设计意图】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等进行总结,以实现新课标中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的这一目标。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师:老教授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安慰“我”,是她不断的鼓励、亲切的话语使“我”逐步增强了自信心,一步步地迈向成功。你有唯一的听众吗?你想成为别人唯一的听众吗?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

师:最后,老师要送同学们两段话。(课件出示句子,师生齐读)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人,其中不仅有物质上的给予,而且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对很多人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常常难以估量。因此,我们每个都应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七)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心理变化:沮丧——羞愧又兴奋——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感觉——自信

行动变化:不敢在家练琴——想溜走——每天清晨到树林里练琴——敢在家里练琴——能为成百上千人演奏老教授的鼓励、关爱→成功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主要以“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为线索,突出了老教授的鼓励和关爱使“我”变得自信,最后一步步走向成功,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的美德,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篇5:唯一的听众评课稿

李 娜

孔霞老师执教的公开课《唯一的听众》,给我印象深刻。她不但吃透了教材,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展示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纵观整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一、线索明朗,层层深入。

孔老师这节课,教学流程简洁流畅,教学思路清晰。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是“我”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二是老妇人的语言、神态变化。通过这两条线,表现出老妇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孔老师紧紧围绕这两条主线组织教学。她先让学生根据“课后导读思考题”来自读自悟,学生很快地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沮丧—自信——感激”;紧接着,孔老师紧扣老妇人的语言、神态,让学生进行深入地品读,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线索明朗,层次井然,省时高效。

二、以“读”为主线,贯穿课堂。

朗读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整节课,学生的默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老师的引导读等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交替使用;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审美的享受;整节课,书声琅琅。

三、关注细节,突破难点。这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孔老师独具匠心,以关键词“平静”为抓手,让学生通过品读“平静地望着我”这三个句子,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平静的眼神包含着老教授的期待、关爱、鼓励、称赞等等,这是老教授的良苦用心。不过,我想如果能再花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三句话,学生的体会会更深切一些。

篇6:唯一的听众的评课稿

抓住“有一次……像深深的潭水……”是本课堂的一大特色。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这种阅读教学的延伸不仅能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把师生们从语言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渐渐明白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是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为什么要抓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老师抓住了“老教授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这个比喻句。在课堂上,教者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深情的眼神包含着期望、关爱、鼓励、称赞、喜悦、提醒、更高的要求。学生将已学之词来理解眼神像潭水,说明他们的`情感态度已经得到了升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除了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但还应注意写作方法的指导,做到三维目标的真正统一。

篇7:《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点军区土城小学 戈玉华

一、说教材

《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该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体会“我”对德高望众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二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三是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根据这一目的,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情感与思想】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拓展与延伸】结合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对自己默默关怀和鼓励的人,并仿照课文写法试着写一写。

【重、难点及突破】本文重点仔细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是抓住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合理发挥想象,尝试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说学情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在学习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时,学生已经对“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竺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加上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读自悟的能力,初步养成了小组合作探究的习惯,因此对学生来说理解这篇文应该不是十分困难的。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教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学生学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旱伞是,引导学生能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

2、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3、要开展有效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课件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1)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2)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3)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我的琴技这样突飞猛进除了我自己的努力,离不开自称耳聋的老人的鼓励,这位老人真的是一个聋子吗?她为什么这样说?(发现我缺乏自信心,不想给我更多的压力,好让我逐步增强信心)那你觉得这位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在你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直默默鼓励你,支持你的人吗?

六、作业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写生活中一直默默鼓励你的人。附: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沮丧:没有观众

受到老人鼓励

自信:成百上千观众

五、说预期效果

篇8:《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1.教材分析

冀教版小学教材是新课改后的新教材,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唯一的听众》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做人需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在《惟一的听众》一文中,由于那位德高望重、音乐造诣极深的老教授对一个初学者的尊重,才有了令人惊讶的结果,“我终于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乐在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教学中,我将围绕老妇人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老教授的美德。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预习课中也已扫清字词障碍,我现在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从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交流。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的道理。

3.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基本能在预习中读通课文,独立学习字词,运用已掌握的一些方法自主理解词语,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重点词语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感悟。

本课中学生对如何通过朗读理解体会老人说的话,如何从我的行为、心理变化的语句中来感悟老人语言背后美好的心灵,以及我受到的激励与震撼,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由浅入深,通过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语句质疑理解、适时想象说话,通过语言训练来揣摩老人语言背后的美好心灵,体悟文章内涵。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重点抓住三次对话、三次平静的眼神,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展开思考,从而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2.说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生为本,因学而教。

四、说教学过程

1.谈话解题,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当我们的听众,(相机板书听众)是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要不要好好表现?

曾经,有一位演奏家在最初演奏时,他只有唯一的听众。(相机板书:11唯一的)

板书后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朗读课文,提示学生要读流利。

多媒体出示问题:

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他又先后拥有过哪些听众?分别流露出哪些心情?(用此问题既帮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又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师生合作表演学习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开始说他十分沮丧,虽然拥有两个亲人听众,但这两个听众给了他一种什么评价?

引导学生扮演爸爸、妹妹对我进行评价“像锯木腿”“简直是个音乐白痴”这些话像一盆凉水,浇灭了我练琴的热情。但后来一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温暖了我的心。

然后围绕两条线索进行教学,一是抓住老人的语言变化,让学生细细体会。二是抓住我碰到老人后自己的心理及行动上的转变。

(2)分组合作自主学习:多媒体出示问题

默读课文,画出老人的语言。看一看,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对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作者产生了什么作用?

(3)全班交流。

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

第一次对话:她说了什么?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理解溜走。老人真的 “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

第二次对话:她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理解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第三次对话:她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语句,她为什么这样说?我为什么常常忘记她是耳朵听不见?

(4)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平静的眼神。

找出关键词语和语句,同桌交流感受

多媒体出示描写眼神的三句话

课文三次反复出现老人平静的神态描写,可见看似平静的眼神实际上是意味深长,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揣摩,品出其中的内涵并填空。

多媒体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

然后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她慈祥的眼神为什么像深深的潭水?

(5)分角色朗读9、10自然段。

(6)配乐朗读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观众?

板书:真诚无私 敬佩感激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真诚无私

老教授 我

篇9:《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一、说教材

《唯一的听众》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我”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拉琴十分刺耳感到沮丧,于是躲到树林中练习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在他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赞扬了老教授对年轻一代的鼓励与关爱。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第二课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鼓励和爱护,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乐曲导入,入情入境;品味老人言行,感悟“我”的变化;总结升华,体悟“唯一”的含义;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四、说教法

重点抓住老妇人的五处语言描写,三处神态描写,以及“我”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展开思考,从而感受老教授对“我”的良苦

用心,以及我对她的尊重与感激。

五、说学法

学法可以总结六个字:听,找,读,悟,练,感。听,就是听小提琴曲和朗读录音,通过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朗读录音也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找,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寻找描写老妇人语言和神态以及“我”的变化的句子;读穿插于整节课,通过学生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悟是由读而悟,从读中悟,从重点词句中悟,悟出了老教授对“我”的鼓励与关爱,“我”对老教授的尊重与感激;练,是透过不同环境下的老教授的平静的眼神,拓展思维,想象老教授的心理活动;感,是要有感而发,学以致用,让养成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融入课堂,学生说收获,谈感悟。

六、说不足

篇10: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唯一的听众》。课文记叙了被父亲和妹妹称为音乐白痴的“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关爱和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学习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和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抒发美好的情感的。又依据这篇文章在叙述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和神态的变化。我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划出并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前两个目标在第一课时完成,第二个目标既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也是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

三、说教法、学法

道德课堂中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最后一学年的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识字能力,识字方面已经不需要老师做太多指导,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六年级学生急需要培养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感悟,自主探究。运用感性手段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我的关爱和鼓励,比如:用感情朗读还原当时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与想象,在情境中感悟。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接着用课件来展示我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解题,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四、通过指名读,适时纠正,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五、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老教授语言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老教授神态的句子。(为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感悟老人的美德做准备。)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是:复习导入——感情朗读,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感情升华——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是谁? 她做了什么事?

过渡:老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一位音乐爱好者从沮丧中找回自信并取得成功,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课题在一篇文章中就像人的眼睛,它或者点明中心,或者制造悬念,或以点带面。在这里是对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又是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做铺垫。)

二、研读课文,感受老人的鼓励和尊重

(一)老人对我说

1、“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2、“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3、“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4、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1)自读课文3—8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指名朗读,读出鼓励的理解。(3)重点指导第2句和第4句的理解。(4)师引读,学生跟读。

道德课堂中指出大胆地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书中理解体会。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范读、自读、引读等形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熟悉文字从而深化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渡:老人诗意般的语言感动着我,那平静的眼神正望着我,瞧,她在这儿坐着呢?

(二)老人望着我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每一句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望着我?(指名发言齐读)(2)谈感受(指导理解。如:

1、树林中葱郁的树丛,偶尔掠过眼前的飞鸟,为什么没有引起她的注意,而她的注意力都在小伙子身上,为什么?

2、她会说话的眼睛仿佛在说…… 心里想……)

(3)指导朗读

(这样的问题设计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化难为易,突破了难点。)

过渡:就这样,我一天天的进步着,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紧接着妹妹又惊叫起来,这是为什么?

(三)补写:……

(1)谈原因,再读出感受。

(2)补写:……(我仿佛看到了小伙子说:“……”表情、动作等。)

(3)课堂小练笔。

(此环节的补白,既会让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又为升华情感做铺垫)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我”的感激

曾经练琴如锯床腿,而今观众来台下围。如今观众千千万而为什么我会不由自主的想----那清晨里我(学生接读)唯一的听众?

(2)学生发言。

除了感激,还会想起。(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 我想对老教授说 _____,还想对小提琴手说 __________,我更想对自己说_________。

(这些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四、总结全文

老人用鼓励的话语和关爱的眼神,让我找回自信并取得成功,我感激老人。让我们记住给予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因此,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总结性的语言能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同时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篇11: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11.《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描写应该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特别注意的,尤其是作者落雪(据我有限的资料可考,可能是郑振铎的笔名)的心理活动描写应该是读懂这篇文章必须拥有的语文意识和语言敏感性,这也是这篇文章行文前进的主要发展线索。那我现在就先从作者落雪开始细读文本吧。

一、作者篇

本文在语言上,虽然多处地方没有直接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但很多语言隐含着、透露出心理活动印记。对于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可谓非常成功,全文无一字写他不自信、比较自卑,但无论是家人的嘲讽也好,还是自我的心理感受也好,甚至是作者的个体动作语言也罢,都映射着作者的内心活动变化。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我”在家里练琴应该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也无非是练习了“数次”——大概也就“几次”,顶多七八次吧,家人却嘲讽我“简直”是一个“白痴”,这种近乎对心灵和人格辱骂性、否定性的打击,肯定会使人心情失落,因此作者感受到“十分沮丧”也是情理之中的。为此,他“不敢”在家里练琴了,“不敢”就表达出了作者当时那种不自信、沮丧、害怕如惊弓之鸟般的受过打击的脆弱心灵,这一段关于作者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文字,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的话,不难发现,作者在家里遭受家人的辱骂、冷嘲热讽后,人的心理活动往往会越出常规,首先越出理性的常规,导致这种越常规的动力,就是人的情感。由于人的情感到无法发泄的地步的时候,情感冲击着人的心理、人的理性,于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行为都发生了改变,如“不敢在家练琴”、感觉一片小树林也是个“练琴的好去处”。

那么接下来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动作描写以及在小树林中引发的一些美好联想,这些动作描写与想象背后均影射出作者的心理活动。关于这点,将在后面的有关动作描写中具体说明。后文的比较显性的心理活动描写还有如,“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些均是比较明显的心理描写,作者从失落、不自信到慢慢变得愉快、有些自信是明显能够通过字面理解出来的。

读者要在心目中有主人公的艺术形象感知,就得读懂关于他的描写的一些具体可感的语言,全文笔墨多数集中的心理活动描写上,少有几处关于动作、语言的描写。既然不多,那么我就摘录下来作自己的解读。首先关于直接的动作描写,在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介绍,“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这是作者来到从不敢在家时练琴后发现的一片树林里的第一心理感受。虽然可能由于当时家人正在休息,“我蹑手蹑脚”地走出门怕打扰他们,但如果我们用还原法,来揣度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极有可能是怕自己要出门去练琴而被家人看到,可能会引来更多的嘲笑与讽刺,所以作者出门是“蹑手蹑脚”的,是一种害怕的、不自信的心理,这里是出家门要去练琴的第一感觉。但感觉往往又是复杂多样的,作者不仅有些不够自信、有点期待地出了门来到树林,但他当下又感觉是神圣的,这是作者向往自由练习的心满意足、暂时解脱心理压力的第一感觉。为什么作者刚来到这片树林会有如此美好的心灵感受呢?这种感觉与当时的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在第一自然段中,对当时环境的描写是这样的:“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木,地上铺满了落叶。”这个地方在作者眼里是练琴的好地方,这是因为一方面这里没有家人、没有他们的冷嘲热讽,心灵可以求得暂时的安静;而另一方面,这里的环境非常安静。这里又怎么理解呢?我们注意这个词组:铺满了落叶。可见当时落叶之多,鲜有人迹,当然也更别说有人来清扫了,可见小树林是安静的,是作者向往的、不会受到信心打击的一个安静之地,这一点也可以从后文“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一句看出,当时落叶应该是比较厚的、是很蓬松的,这样走在落叶上才会有声音,与前文是相呼应的(之所以听起来会像悠悠的小令这与当时作者的心理活动分不开的)。按照这样的逻辑想下去,那么这片小树木应该是比较安静的,是不会有人的,哪怕我拉提琴拉得再难听,也不会受任何人的嘲讽,毕竟作者快经受不住别人的否定、嘲笑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的心灵、心情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了:面对落叶,他不再有自卑、失落、紧张、担心的感觉,他来到这个清幽的“独立世界”仿佛一下子脱离凡尘一般,任自己的心灵与想象驰骋,这可以从“悠悠的小令、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看出来。作者比较满意这个练琴的好去处,哪怕只是这小树林,哪怕地上只有铺满的落叶,没有斑斓的小花小草,他也非常满足。在这样的心态下,他放松自我,解放自我,俨然进入一个童话理想之国。在这样的环境里,作者曾经被压抑的情感触角一下子张开了,所以他觉得自己心里充满了神圣感,沙沙的足音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自己所做的不是在拉琴,仿佛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一般,这些感触与作者心里被压抑着而后又得到心灵的放松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作者心理变化的表现。可见对作者动作的描写,其实反映的是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不过作者的美好的内心感受属于自己也就一瞬间。当他开始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开始拉时,曾经的不够悦耳的小提琴声把他从美好的心灵世界中拉回来到现实当中来了,作者说,“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这里又开始回到了心理活动描写:作者依然是不自信的甚至自卑的。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一开始来到树林是充满期待的,但后来就后悔了,说明起初的打算只是一时的不得已的决定,这种决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这里有个心理问题,表面的、一时的决定也许是理性的,但却经不住感觉和情感的考验。

还有一些动作描写,如“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得不好。”我们可以透过“吓了一跳、准备溜走、摇了摇头”这些动作去想象:当时作者可能是突然看到身后坐着一位老人,着实怔了一下,呼吸突然急促起来;可能是低垂着头,脸一下子羞红了,急急忙忙收拾东西想溜,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作者是非常的不自信,哪怕老人安慰他、鼓励他——“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作者依然没有信心,他连跟老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行文至此,无一句作者的语言描写),即使他要说话肯定是结结巴巴的,现在连吞吞吐吐的话都说不出来,仿佛噎住了似的,只是“指了指了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这些动作描写仍然是作者当时心理的传神体现。心理活动描写贯穿、牵引着动作描写,这还可以从第八自然段这一处动作描写看出来:“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这是作者在老人的肯定、希望、鼓励、赞许的言语中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之后,有了自信的心理(如,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后勤奋刻苦练习的表现,动作描写反映了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作者的心理由开始的不自信到现在的渐渐自信起来,作者练习拉琴也从开始的不敢在家里练琴,到现在的在家里练习了。

关于作者个人的语言描写,文中就只有吝啬的26个字:“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这一语言描写的主要内容是向作者的妹妹介绍老人,重点介绍了老人的外貌特点——“非常瘦,满头白发”,只7个字,这样节省笔墨地简略地写是因为前文已经基本介绍这些特点,以免重复,但为什么不省去呢?如果省略了不写,作者的描述可能不容易使他妹妹联想这位名师是哪个人。用这7个字描写老人的特点,不浓墨重彩,没有华 丽的修饰,只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形容,却与老人的精神状态是十分相似的: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这或许是作者高深的语言功力的无形显露吧?亦或许是我解读太牵强附会了?

二、家人篇

前面花了较大篇幅解读作者的心理变化,然而促使他心理、心情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的主要导火索,主要的是他的家人——他父亲和他专修音乐的妹妹。这篇文章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总共五句话,他们给人的感觉是:说话表达不顾及人的自尊心、不善于鼓励、言语少分寸。这个特点的代表人物就是文章的“妹妹”,对于她是直接的语言描写——“‘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你竟说她是聋子!’”尽管这一段话在文章的结构上、情感结构上可谓是艺术匠心的一笔,没有这一笔,文章的情绪高潮就达不到,阅读期待也落空。不过,从这段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家人的浅露、外露,不善于以婉转的方式表达,不善于以含蓄的方式教育作者。这与文章另一主人公(老人,即音乐学院的教授)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形成这种对比的却只有短短的五句话,可见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塑造人物形象是十分成功的。正是因为家人的冷嘲热讽,老人给予作者的一个眼神亦足使作者深感羞愧、兴奋;正是因为家人的不善鼓励,老人给予作者的一句关切的话语就使他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正是因为家人对作者的心灵打击,老人给予作者的支持、期待、肯定与鼓励使他深觉弥足珍贵,使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老人篇

关于文中老人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以及动作神态描写,不难发现,均有个共性特点,即她总是“静静的”,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我”,静静地期待着,静静地打着节奏„„这与个人的精神气质有一定的关系,如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经是乐园的首席小提琴手,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老者。她言谈举止总是波澜不惊,但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很深的,无论是与人交流、看人的眼神、教育人以自信,都给作者甚至我们读者一种安娴而美好的感受,这是人物形象所散发出来的艺术生命力、精神感染力,也正是不华丽不堆砌辞藻的朴素语言、朴实人格所带来的阅读美学享受!如果非要找一些比较生动的,有点诗意的言语的话,那么我想只能是以下三个方面了。

第一个方面,老人的平静的眼神。文章有三处描写老人的眼神,如,“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老人一开始静静地坐着,可能并不想打扰“我”独自练习,也可能她住在12号楼,或许对“我”在家里练琴受讽有所耳闻,故想尽可能安静地坐着以免使作者担心害怕,至少这样静静地望着作者是在用默默的眼神鼓励他。而老人一直很平静地望着他,对作者是非常有耐心的,更是相信作者的一种表现,这种无言的鼓励,一直陪伴着作者的点滴进步,老人的默默无言、静静注视,是作者获得坚持拉琴的勇气所在,也是老人坚持不懈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教育鼓励作者的美好品格的最好见证。老人以诗一般的眼神传达给作者信心,这是一位诗一般的老人!

至于,老人的眼神平静得深深的潭水,这还得从“潭水”这个意象说起。李白曾写《赠汪伦》诗,其中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情,“潭水”也作为友谊、感情深厚的意象代表。“潭水”其实正如一位沉思的哲人。它静默地坐在回忆和展望的坐标点,洞察幽微,观照来去,实现了静和动的完美结合。感受潭水,比如倾听花朵孕育和开放的声音,需要我们用灵魂。感受潭水,是我们感受生命的一种境界。我们不妨从这些意象中断章取义:老人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是不是老人给予作者的教育之恩、关怀之情如潭水般深厚呢?是不是老人也正如一位哲人,洞察作者不够自信需要鼓励的内心世界呢?如果这样来理解,我想用深深的潭水来理解老人的眼神是比较容易的。不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恐怕这样光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老人的外貌描写。关于这点,前文已经提到了一些,这里补充一点:老人虽然身型瘦削,满头银丝,但她给予人的整体感觉是慈祥可亲,面善儒雅,给人一种如沐温暖春风般感觉,难怪一个几乎丧失练琴信心的青年在老人的无言鼓励下找回了信心,而且所演奏的乐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这就是人格的力量,这是老人的诗一般的心灵的外在显现,人格的力量在展现在外在情貌上、展现在一举手一投足之中。最后说第三个方面——老人的诗一般的语言。文章直接描写老人语言共四句话:“老人叫住了我,‘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老人的话语虽然从字面上、情感上看来是句句真诚,但从客观事实、理性的角度来觉知的话,这是老人保护作者自尊心、自信心的一种善意的谎言、美丽的谎言!从老人说的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老人非常的谦虚有礼、态度和气,与前文所描述的作者的家人简直天壤之别。言如其人,老人的语言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是她美好心灵、诗一般心灵的体现,这样的老人肯定是一位诗一般的老者!

不过,这里更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的理解。从我们的常规思维来看的话,那些字句稍微整齐的、有些韵律的、形式如诗的文字形式像诗。而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书中认为,“诗是最精妙的观感表现于最精妙的语言,诗以文字意义和声音节奏来咏叹情趣。” 如果以朱光潜先生对诗的理解来看,那么情趣性是诗的一个基本表现特点。文中,老人无非是说了两句话——“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无论看形式还是内容均不像学生意识当中的诗的样子,怎么会说是“诗一般的语言”呢?如果我们用文学分析的还原法来理解,按朱先生所说的诗的情趣性来看的话,可能就能容易理解了。当时作者在练琴是不自信的,甚至还是有点自卑的,家人是从来不好好听他练琴,更不要说用心听了,他们无非听了几次就妄下定论,一棍子打死了“我“的美好的练习愿景,对“我”的心灵伤害是非常大的。然而,老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的。”老人愿意听作者的如锯床腿般的声音,而且是用心感受,这对于我来说是从来就没有听到过的,有如喝了蜜一般甜,“我”的心情愉悦起来是可想而知的,尽管是一句平平常常的话,但在我听来是美好的,诗意一般的。因此在作者的心目中是诗一般的语言,而且这语言已经超越了诗!还有,老人说,“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老人甘愿把自己当作是听众,这这个角度来观照的话,那么“我”至少是一个演奏者,或者说是一个演员,这对“我”是一种极大的肯定,“我”心里的感觉肯定是美好的。而且老人愿意每天早晨来做听众,这里通过一个倒装的句式强调“每天早晨”,这对于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支持——有人愿意来当听众可能说明“我”拉的曲子还不那么差,而且愿意每天来听,更可能说明“我”拉的曲子能够陪伴这位“耳聋”的老人,尽管她“听不见”。作者知道了老人愿意每天来听她拉琴,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这在家里“数次”拉了以后就受到嘲讽是完全体会不到的美好内心感受,这种体验是非常美好的,这种当下的情感也是非常美好的!老人这样的语言所带给作者美好的情趣如同诗一般!尽管老人的这句话也普普通通,但它所产生的对于作者心灵的触动是无法用言语形式表达出来的,即使是诗也未必做得到。老人所说的触动了作者的内心深处被掩埋长久的美好感受的语言肯定是诗一般的语言,哪怕在形式不像一首诗!这样的语言,只有心灵如诗一般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语言也只有如诗一般的老人才会有!

有这样一位诗一般心灵的老人在无言地默默鼓励我,我从一个即将走到自卑、绝望的学习悬崖边缘的时候回转过身来,看到了一个诗意的美好世界——只要找回自信、拥有自信,努力练习,肯定能够奏出美丽动听的人生乐章的!后来,拉小提琴成了作者——郑振铎无法割舍的爱好。尽管拉提琴并不是他今后的主业,但这是他无法割舍的、已经融入到他生命当中去的爱好,这是因为文中的老人以诗意般的、美丽的谎言保护了一个小伙子即将丢失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对于他今后的人生道理可谓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指引是人生航道的灯塔,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郑振铎之所以成为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就是由于一个老人曾经以无言的鼓励、美丽的谎言让他重塑信心,为此,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面对成功还是坎坷,他都会不由得想起这位“耳聋”的老人,这位在心目中、生命中唯一的、永远的老人!

12.《用心灵去倾听》本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我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二是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第一到五自然段: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第六、七自然段写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全文都是围绕苏珊和我的对话展开,我问的都是幼稚的小孩的视角出发的问题,但是苏珊都耐心回答我。

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第十二自然段: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的内容又是儿童生活方面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提醒学生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如,苏珊面对“我”的提问,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又如,“我”心爱的小鸟死了,苏珊却说是“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心声的美好心灵,感受“我”对苏珊母亲般深厚的感情。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用心灵倾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苏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如,当孩子的手指被砸伤时,她从孩子的哭声中,听出了孩子的孤单、恐惧与无助,她用悦耳的声音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指导孩子实现自救,赢得了孩子的信任。又如,当孩子因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去伤心时,苏珊宽慰孩子,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可以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谈谈各自的认识,启发孩子: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下一篇:工作总结写作技巧:怎样写好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