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课3站维护国家统一

2024-04-22

八课3站维护国家统一(精选6篇)

篇1:八课3站维护国家统一

第8课

民族大家庭 第1站

维护国家统一

一、教学设计:

课题

维护国家统一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本课将引领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通过本课教学,发展学生分析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初步能力,发展学生正确对待国家统一问题的能力。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定义,认识到“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学生树立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但不可否认,这洪认识既有生动、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认识社会现象,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一些问题,如面对极少数“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我们党和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原则立场?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方面引导,有利于坚定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教学准备:

学习“一国两制”的相关内容,同时阅读《反分裂国家法》,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以此为基础梳理教学思路、搜集教学素材,制作本课时PPT课件。教学方式: 体验式、探究式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深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操,坚定要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信念,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了解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比较、辨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同学们认识和把握:“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相关知识,了解近阶段相关的时政热点。

教学重点: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统一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学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正面认知,从而将思想意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行动。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回眸历史

学生在为搜集资料讲述台湾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上的台湾的过程中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

实践证明

学生在分析“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过程,得出结论:“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直面现实

学生在进一步的对材料挖掘和提升的过程中认识到: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是人心所向!只要人心所向,在大的障碍和困难中国人民都会克服,最终会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回眸历史

导入:找一位朗读富有感情的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下面的一首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1962年)设计意图:

以感人至深的一段《望大陆》之始作为本课的起始,既给学生设置悬念,同时为本课定下基调,渲染一种思乡之情、期盼团圆的赤子之心。

提问:1.隔江望海也阻断不了血脉相连。那么你知道有关台湾的历史吗?有何历史事件证明台湾在历史上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件 2.请你谈谈对郑成功历史功绩的评价。

3.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那么台湾又是因何原因与祖**亲隔海相望无法亲近数十年的? 提示: 1.《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人以后离开大陆五十年

1895年4月17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把台湾岛及其所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地的主权让与日本。《马关条约》是近代中国所受到的极为惨痛的一次宰割,两岸人民世世代代辛勤耕耘开发的宝岛一朝断送。从此,中国的宝岛台湾陷入日本的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人民奔走相告,无不欢欣鼓舞,台湾各大城市人山人海,欢呼声、鞭炮声响彻云霄。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光复日的到来。

2.蒋介石败退台湾

1949年12月10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中,蒋介石携蒋经国匆匆离开成都官邸,乘机直抵台湾。至此,号称拥有800万军队和500万党团员的国民党及其政府,土崩瓦解,彻底失败,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活动总结: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从思乡、团聚之情和历史的角度启迪学生了解台湾的历史,激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使学生从历史和故事中获得自我认识和提高。

第二环节: 实践证明

过渡: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由于特殊原因,台湾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中华民族有着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那么台湾问题如何解决呢? 提问:想一想:两岸统一方式是用武力解决还是和平解决? 活动提示:学生分小组探讨、发表自身见解。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早已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基本方针: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含义 1.“一个国家”:

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2.“两种制度”: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提问:

1.请大家想一想,这一基本方针究竟好不好用呢?有何证明? 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成功地实践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A.香港问题的首先解决:1997年7月1日,香港胜利回归祖国的怀抱 B.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请大家为台湾民众证明“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或:“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有没有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和怀疑?)材料1:质疑的声音--香港之死

1995年6月26日,香港回归前夕,美国《财富》周刊断言香港回归后前途暗淡,该期杂志封面上则写着大大的几个字:“香港之死”。报道一出,顿时轰动世界。材料2:自我颠覆--活力之都

当年策划“香港之死”封面专题的考尔文2001年在香港参加《财富》论坛时曾受到记者的围攻。

当提及《财富》预言“香港之死”时,考尔文显得有些尴尬。他承认当年的杂志预言并未发生,香港未死。香港作为亚洲区金融中心的地位没有改变。考尔文说,“一国两制”在香港也得到较好落实。记者又问,如果今天《财富》仍用香港作封面文章,将以什么为题?考尔文思考良久,最后的答案是 材料3:“东方之珠”风采依然

回归十年对于香港的表现,世界权威评级机构这样评价:

-2007年3月,英国政府组织“伦敦金融城”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调查,香港在亚洲区名列第一,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

-2007年5月,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2007年“国际竞争力排行榜”,香港排名世界第二。3.回归后的香港得到了大陆怎样的支持?(或回归后香港经历了哪些风雨?)观看视频:

经历的风雨: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禽流感……

大陆的支持:提供经济支持、全力以赴提供药物、旅游业的推动…… 活动总结:

诸多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繁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设计意图:

重点以香港回归后的诸多经历提出一系列问题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触,向学生讲解清楚我国政府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第三环节: 直面现实

过渡: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提问1:请思考,影响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材料1:罪魁祸首一“台独”分子阻拦统一 1999年,李登辉提出他的“台独”理论-两国论

2002年7月,2003年10月陈水扁分别提出“走自己的路”、“一边一国”等台独言论。“台独”分子阻拦统一 陈水扁宣称,台公营企业、外设机构以及相关法规名称将会逐一更名,以彰显“台湾主体性”。在台湾当局“去中国化”政策压力下,台湾“中华邮政公司”改名为“台湾邮政公司”。此前,作为“公营事业” 的台湾“中国石油公司”已确定改名为“台湾中油”,而台湾“中国造船公司”则拟改名为“台湾国际造船公司”。

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以学术身份到台湾访问,却在台南遭到“台独”分子袭击。材料2:罪魁祸首二:美国

长期以来,美国基于传统战略利益、经济利益及道德利益的考虑,一直视台湾为其控制亚洲的战略要塞。战后,通过全面推行“一中一台”政策,全力支持国民党对台湾的统治,阻挠中国的统一,直接导致了海峡两岸的长期隔绝。中美建交后,美国又制定“与台湾关系法”,事实上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近十几年来,美国还一直对台湾当局施加压力,促使其加速 “台湾政权台湾化”的步伐等举动,无一不给台独分子和岛内主张“台独”的在野势力莫大鼓励。

美国打“两岸牌”、赚“两岸钱”不希望统一

10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向台出售6项军事设备,价值达64.63亿美元

提问:美对台军售的目的是什么? 美对台军售给两岸人民上了堂政治课

中新网10月9日电 香港《文汇报》10月9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虽然美国宣布对台军售计划严重毒化了两军关系发展的良好氛围,但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美国卖再多的新式武器给台湾也改变不了两岸求和休战的广泛民意,台湾买再多的美国武器也改变不了两岸军事力量此消彼长的现实态势,美国人早晚是要为“损人利己”的极端自私行为、吃了此岸吃彼岸的“奸诈”做法埋单的。

活动总结:以此环节引起学生深刻思考,既不能把当今国际环境恐怖化,同时也不能轻信化,要有自己的思考核分析。

提问2:面对诸多的统一巨大障碍,各方有何反应? 材料1:《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材料2:10月10日,台湾迎来国民党重新上台后的第一个“双十节”,马英九在发表上任后的首个“双十讲话”。在两岸关系上,重申“搁置争议”,两岸共创三赢,及“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

材料3:2006年3月胡锦涛主席提出“四个决不”: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提问3:请大家分小组探讨,想一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两岸曾经做出过怎样的努力? 提示:台商春节包机、宋楚瑜访大陆、两岸经济、贸易合作、旅游业、海协会、海基会…… 活动总结:三段材料的引用和分析,最终可以得出结论: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是人心所向!只要人心所向,在大的障碍和困难中国人民都会克服,最终会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提问4:谈一谈,作为中学生,你觉得自己可以为祖国统一具体做些什么? 资料: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道德教育的六大纲目: 第一,忠党爱国,信守不渝的忠贞观念; 第二,孝敬父母,尊敬长上的伦理观念;

第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积极负责的观念;

第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

第五,吃中国饭,说中国话,过中国年节的振兴中华文化的观念; 第六,为国家而求学问,为社会分工而学技能的利他、利群观念。

活动总结: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同样可以为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作出贡献,因为我们血脉相连,有相同的文化、有民族认同感。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共有四个大问题贯穿,通过对四个问题的思考和学生的热烈探讨使学生明白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原万个,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板书设计

回眸历史

(中华民族的统一)

副板书:(及时记录学生的精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知识内容。)

发言,捕捉有用的信息,帮助

维护国家统一

直面现实

实践证明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具体实践)

二、教学资源: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2月1日,我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福建南安县人,他自幼善于思考,英勇有为。父亲郑芝龙是明末福建总兵官。他的少年时代正处于中国的大**时期,所以,救国救民的思想在心底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646年,清军渡过了钱塘江,占领浙江。掌握隆武朝政大权的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痛心于国破家亡和人民苦难,拒父劝降,焚衣招贤,募兵抗清。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厦门作为抗清根据地。郑成功第三次北伐失败后,兵力大伤。他考虑了全局形势,感到只靠厦门和金门作为根据地,势单力孤,不可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如果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台湾,扩大抗清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形势就会好得多。而且台湾人民不堪忍受荷兰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于是郑成功决定挥戈东征,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是郑成功正告荷兰殖民者的庄严誓词,也是他“十年始克复先基”的意愿。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侵占了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了长达38年殖民统治与掠夺,台湾人民灾难深重,盼望祖国收复台湾。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披甲执剑,率领大军浩浩荡荡从金门料逻湾扬帆出发,凌波越海去收复台湾。

郑成功的军队在进军中遇东南逆风,白浪滔天,船队不能行进,只得返回,停泊在澎湖36屿中间,一连几天不能行进。军粮告急,必须采取紧急行动。郑成功发布了一道命令,庄严宣告:我率领大军,冒着风险东征,是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决不是为了到海外去贪图安逸。他激励将士们,不要怕惊涛骇浪,不要怕敌人的大船大炮,只要听从指挥,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夺回台湾。于是全军将士齐心协力,顶逆风,冒急雨,排巨浪,船队继续向东南进发。4月29日黎明直抵台湾海岸线外。船队避开了赤嵌城海岸,绕道从鹿耳门登陆。登陆后,立即包围了军事据点赤嵌城(今台南),与荷兰殖民军展开了激战,打得侵略军溃不成军,收复了赤嵌城。荷兰总督揆一见势不妙,便玩弄缓兵之计,表示愿意年年纳贡。郑成功斩钉截铁地对来使说,除非你们投降,把台湾交还中国,别的没有第二条路好走。郑成功下令立即进攻,攻打揆一盘踞的台湾城(今安平)。经过9个月的围攻,荷兰人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挂白旗投降,派人送出了投降书。

1662年2月1日,举行了受降仪式。这一天,荷兰侵略者在中国人民面前低下了头。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荷军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900名荷兰军民,最后由揆一率领,乘船撤离台湾。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5个月后,因戎马倥偬,操劳成疾,不幸逝世,时年只有38岁。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2.从“香港之死”到“十年之庆” 十二年前,《财富》撰文《香港之死》预言:香港回归中国后,北京将会控制港府的各个部门;英语会被普通话所代替;外商会受到不公平待遇……

回归十年,预言不曾发生。香港仍是一个颇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与商业中心,全球经济最自由地区与全球最具竞争力地区。美国传统基金会日前公布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香港连续第1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

香港没有因为回归而死亡,相反,香港经济尽管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仍能在内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下保持繁荣与发展。香港走出了金融风暴,走出了SARS造成的低迷,走上了全面复苏的增长之路。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制造业成功北移,充分利用内地廉价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和庞大市场,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内地的贸易在过去7年已经翻了四番,作为中国内地的商品贸易转口港的香港,其转口贸易因此增长强劲;在金融、保险、法律、会计、市场、咨询和旅游方面,香港作为中国内地的服务中心,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所作的国际承诺。香港十年的成就印证了这一承诺。今天,国际社会把香港回归十年,称之为“十年之庆”。

中国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香港功不可没。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香港背靠祖国、面对世界,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香港有着世界最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体系,有着国际上广泛的联系,有着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拥有一大批熟悉国际经济的人才和良好的营商环境。香港是世界的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所有这些优势不仅是香港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且对内地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温总理说,香港的角色是任何地区都无法取代的。

香港是世界了解、走向、投资中国与中国了解、走向、出口世界的窗口、通道和平台。在香港的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内地经济尤其是“珠三角”亦因此蓬勃发展,有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的成功,才有了后来蔓延至全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功。

中国需要香港,香港依赖祖国。这一点并没有因为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而改变,反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甚。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从来都是互补的,所以都是双赢的。内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不仅没有损害香港的利益,而是为香港经济的持续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这也为回归十年的现实所印证。

而香港一头连接着境外的资金、技术,另一头连着内地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同时以成熟、发达的法律、金融、会计、市场等服务业及资本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尤其在内地经济处于转型,产业处于升级的历史性转折点,内地更需要香港这样的国际级金融服务中心。香港已然扮演了其独特的角色并确立了与纽约、伦敦并驾齐驱的三大时区金融中心的格局。

历史已经给予中国机会,也给予了香港同样的福音。挑战与机会同在,考验港人的能耐,也考验中央政府的智慧。

中国是香港的福气。香港也是中国的福气。

篇2:八课3站维护国家统一

第一章 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第二节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第一课时 维护国家统一

教案

邢集镇中心校:黄伶俐

《维护国家统一》教案

邢集镇中心校:黄伶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明白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损坏国家统一的言行的辨别能力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是国家向每个公民提出的爱国主义的具体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维护国家统一包括的四方面内容。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谁都希望自己能多享有一些权利,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要想充分地享有权利,首先必须自觉地履行义务。权利的实现主要着眼于自己,义务的履行主要着眼于国家、社会。如果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来讲,只有国家发展了,才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才有公民权利的实现。同样,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权利能否充分地享有,也离不开公民自觉地履行政治义务。

那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我国公民肩负着怎样的政治义务呢? 讲授新课

维护国家统一(板书)

1.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板书)过渡:

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过辉煌,有过落后,有过荣耀,也有过耻辱。那么,你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出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值得中国人自豪的辉煌时期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在我国的历史上都曾经有过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的时期。

教师提问:你能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再分析一下,这些历史上的盛世时期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无论是汉族人建立的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还是蒙古族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这些朝代在盛世时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处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阶段。而当这些朝代走向衰败的时候,恰恰是这种统一团结的局面被打破的时期。

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这些盛世的出现都得益于统一团结的政治局面。同样,在今天我国的发展建没中,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更是我们事业必胜的基本保证,是中国历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1)公民要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板书)

公民的这项政治义务是由我国的宪法规定的,它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板书)

国家主权的维护与国家统—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教师提问:我们都学过历史,在历史中我们既了解到中国曾有过辉煌,也了解到中国曾有过不幸。在旧中国,中国人尝尽了主权被侵犯、内政被干涉的痛苦。你能举出这些方面的历史事实吗?(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旧中国主权被侵犯、内政被干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结果?(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带来的是领土被列强瓜分,资源被列强掠夺,经济衰败。民不聊生,中国社会长时间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更主要的是国家的统—在这一时期遭到了破坏,如香港、澳门、台湾都在这一时期被割让或租借给了帝国土义列强。

因此,从旧中国的历史教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主权的维护和国家统一的维护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到底什么是主权呢?

所谓主权就是—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利。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对内是最高的权力,即国家有自主决定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形式,排除外国干涉的权力;对外是独立的权力。没有主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主权不完整,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

那么,在今天全球倡导同家平等独立的社会氛围下,有没有破坏平等独立、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呢?让我们看—幅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所描述的内容是什么事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

教师提问:中国驻南使馆被轰炸后,全体中国人民的反映是怎样的?(愤怒,强烈谴责北约的野蛮行径,并提出―中国不可侵、中华民族不可辱‖的抗议口号。)教师提问:中国驻南使馆被轰炸为何激起国人的强烈愤慨?(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驻南使馆的轰炸行为实际上是对我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这一野蛮行径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民绝不容忍任何国家或组织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国家不分大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主权的享有也是平等的,任何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都是不允许的,是要受到谴责的。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②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板书)过渡:

教师提问:我们讲的国家主权,是一国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权力。那么,—个国家在行使和保护主权的时候有没有空间限制呢?(有。)

教师提问:这个空间具体指的又是什么呢?(国家的领土)教师提问:请大家想—想。中国的领土包括哪些?(学生回答)(对此问题的回答学生中可能会产生分歧,—部分学生可能认为中国的领土就是中国的陆地面积;—部分学生可能认为中国的领土不仅指陆地面积,还包括其他,但具体包括的内容说不清楚。教师正好借学生中的分歧点运用提问进行分析。)我们都知道,一国的领土是不容侵犯的。任何国家的军用设施都不能随意地踏入别国领土,如果要通过必须征得领土国的同意,否则就是对该国领土的侵犯。我国也不例外。

教师提问:如果领土仅指陆地面积,那是不是意味着别国的飞机和军舰可以随意地在我国的上空和江河湖海中通行呢?(不是。)教师提问:别国的飞机和军舰不能随意地在我国的上空和江河湖海中通行,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说明了在我国,领土不仅包括陆地面积,还包括了我国的领空和领水。

具体见投影:

中国领土: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陆地领土包括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中国领水包括陆地疆界以内的河流、湖泊、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和领海海岸与内水的领海。中国领空是中国领陆和领水之上的一定高度的空气空间。除此之外中国的领土还包括中国的领陆和领水的底土。

教师提问:了解了我国的领土情况,下面你能概括出国家领土应包括哪几部分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国家领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国家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的底土,以及领陆和领水以上的空气空间等四个组成部分。教师提问:了解了领土的内容后,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在维护国家统一时要强调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 请大家看—幅图: 投影(教师提问):

1.这幅图所反映的是中国的什么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2.图中的狗熊、老鹰等代表了谁?(沙俄、美、英等帝国主义列强。)

3.这些国家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都干了什么?(强制瓜分中国的领土,掠夺中国的资源)

4.它们的列强行为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恶果?(使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失去了领土的完整,主权遭到了破坏。)(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领土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空间,它给国家和人民提供基本的物质需要。不仅如此,领土是国家行使最高权力的主要对象和范围,国家的权力只有在其领土范围内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行使。要维护国家主权,必须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要维护国家统一,更应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因此,我们国家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③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板书)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央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有权领导各级地方政府。我国的国家政权是统一的。中央要照顾地方,地方要服从中央。任何公民都不能破坏国家政权的统一,各地方都不能对抗中央,搞地方分裂。我们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政权统—的法定责任。展示中国地图:

(根据地图)教师提问:1997年7月1日以前,在中国实现统一大业方面存在着三个问题。具体是哪三个?请你在地图中指出。(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教师提问:截止到1999年12月20日,在中国统一问题上得以解决的是哪些?请在地图中标出。(香港和澳门)(此处给学生提供香港、澳门区旗和区徽图案,让学生们将它们贴在中国版图的相应位置上。)教师提问:在中国版图上,至今仍有―一子‖只能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那是哪里?(台湾)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板)○ 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板)

出示投影:

公元1–2世纪,古罗马称霸一方,十分重视培养公民保卫国家,从军尚武的意识,规定只有在战争中服过兵役的,才能升官晋级。英勇善战的将士备受尊重。可是到了3世纪以后,罗马人长期耽于歌舞升平的安逸生活,逐渐变得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受人尊敬的不再是英勇善战的将士,而是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公民不仅不再以从军为荣,反而把保卫祖国的责任交给了外籍雇佣军。强盛的罗马迅速走向衰落。

同学们看了这段材料,你有何感想呢?

这说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1)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板)

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力量为依托。

因为国防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独立自主地行使外交权的强大后盾,是保证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主要支柱。

国防建设关系着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也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所以:

(2)和平时期也应关注国防:(板)

在战争年代,很容易唤起公民对国防的关注。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大公报》连载《国防论》时,许多老百姓不论刮风下雨,都要在清晨时分在报社门口等候买报纸。然而,在和平时期,当人们发现战争已远离自己时,就不太容易关注国防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国防建设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让我们看一下:

出示投影:甲乙两人谁说的对,并简要说明理由?

同学甲说:―现在是和平年代,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不必在国防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同学乙说:―保卫祖国,不仅人人有责,而且时时有责。‖

乙说的对,因为我们虽然处在和平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应时刻增强国防意识,在心中筑起一道―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精神长城。

(3)加强和巩固国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板)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我国的兵役制度。

2.―两个结合‖的兵役制度:(板)

(1)―两个结合‖的涵义及意义:(板)

―两个结合‖指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这是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

这一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我国的武装力量,而且也有利于储备强大的国防力量。也是我国多年来的经验总结。

(2)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役制:(板)

义务兵役制是指公民在一定年龄内,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承担一定期限军事任务的制度。这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我国基本的兵役制度。

志愿兵役制是根据自愿的原则召集、补充兵员的制度。不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志愿兵役制的实行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弥补了义务兵役制的不足。

(3)民兵和预备役:(板)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在历次的革命战争中,民兵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特别是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民兵更是功不可没,不论是保家卫国,还是抢险救灾、扶贫帮困,民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预备役是指一个国家的后备兵员,包括已退出现役的官兵,还包括虽然经过兵役登记,但没有被征集服现役的,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公民。预备役部队平时按规定进行训练,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

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备兵员体制。

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兵役制度,那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应如何承担这一光荣的义务呢?

3.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板)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这一思想已在人民群众中扎根.随着宪法、兵役法、国防法的深入宣传,人们都已认识到:

(1)依法服兵役是公民履行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神圣职责的具体表现:(板)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兵役法对公民服兵役的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第一:公民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应征范围:

我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法服兵役。

根据公民的具体情况,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规定,有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应征公民被羁押正在受侦察、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不征集;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

第二:公民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应征年龄:

根据我国兵役法的规定,公民服兵役的起止年龄为18周岁到60岁。

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要从18周岁开始服役?

第三:公民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一般程序:

首先,凡当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在当年9月30日以前,到所在地的兵役机关进行兵役登记。

其次,进行体格检查。

再次,进行政治审查。

只有这样才可以被批准服兵役。根据军队的需要,国家每年还征集少数女性公民服现役。

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板)

①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即服现役。(板)

篇3:打击分裂势力, 维护国家统一

一、台湾问题———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始终保持着中华文化的传统,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早在三国时期, 孙权就派卫温到达了夷洲;元朝时, 设立了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1949年, 国民党败退台湾, 形成和大陆对峙的局面。1971年, 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 驱逐了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到目前, 我国已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建立了和平外交关系, 他们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 在蒋氏父子执政时期, 台湾当局一直主张:“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 其主权范围涵盖中国大地, 但治权仅及于台湾金马。”这虽然违背了历史事实, 但仍然认同“一个中国”的概念, 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然而李登辉鼓吹“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 说“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而陈水扁却扬言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在有需要的时候“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极大地伤害了全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提高警惕, 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活动。

1995年, 江泽民总书记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所提出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 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等。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二、西藏地区———严打分裂破坏活动, 加快发展

早在唐朝时,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唐蕃之间已是“和同为一家”的关系, “长庆会盟”中约定“患难相恤, 暴掠不作”。元朝时册封藏族首领八思巴为“国师”, 并请他创立了蒙古文字, 蒙藏两族的关系密切。元朝政府在大都设宣政院, 管理全国宗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还在藏族地区委派官吏, 清查户口, 征收赋税, 驻扎军队, 实行有效的管辖, 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明朝在乌思藏设立卫所, 任用藏族人担任各级官吏。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确定了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乾隆时,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加强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利。雍正帝时, 设驻藏大臣, 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在近代时期, 英国屡次侵犯西藏, 并曾制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但中国政府拒绝承认。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 西藏地方政府多数政务官员和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 中央人民政府坚决平息了这场叛乱, 并顺应西藏人民的意愿, 进行了民主改革,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使农奴成为国家的主人, 从此, 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 西藏得到了稳定发展。“一五”计划期间, 青藏、康藏和新藏公路建成, 沟通了西藏和各地的联系, 为西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极大地带动了西藏的旅游事业和各项建设的发展。

2008年3月14日, 西藏发生暴力打砸抢事件, 少数分子接受达赖集团民族分裂思想的煽动, 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 肆意制造混乱, 并用大量不符合实际的报道严重诋毁中国的形象, 也影响了中国的世界声誉。7月, 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对达赖的“四个不支持”, 希望达赖喇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民族、为西藏人民的福祉做有益的事。西藏人民应该认识到, 只有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才有繁荣和进步的今天。因此必须打击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揭穿“东突”阴谋, 维护边疆稳定发展

从公元前60年起,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新疆就是中国的领土, 此后, 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一直没有间断过。清朝, 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 于1721年设立了伊犁将军, 统管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20世纪以后, 极少数新疆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 受国际上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根据老殖民主义者炮制的说法, 将不规范的地理名词“东突厥斯坦”政治化, 编造了一套所谓的“东突厥斯坦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 成为形形色色的分裂分子进行活动的旗号。

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 “东突”势力在外国敌对势力的怂恿、支持下, 多次制造动乱。新疆和平解放后, “东突”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极少数逃到国外的新疆分裂分子和在境内的分裂分子里应外合, 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从事分裂破坏活动。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 在宗教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 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转向以恐怖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1997年发生伊宁骚乱和乌鲁木齐公共汽车系列爆炸案后, 中央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新疆问题, 确定了重点打击的三种人:民族分裂的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的为首分子。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调集万余名党政干部组成工作组分赴新疆的18个重点县市进行“集中整治”。恐怖分子的活动空间一下子被压缩, 全疆各地只要恐怖阴谋稍有露头就会遭到沉重打击。

篇4:打击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政治,也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完全统一因涉及台湾问题,仍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了国际反华势力的警觉,他们多次支持少数反动分裂分子,进行破坏活动,并对青少年灌输反华思想。因此加强边疆建设和管理尤为重要。

一、台湾问题——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始终保持着中华文化的传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派卫温到达了夷洲;元朝时,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形成和大陆对峙的局面。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到目前,我国已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建立了和平外交关系,他们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在蒋氏父子执政时期,台湾当局一直主张:“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其主权范围涵盖中国大地,但治权仅及于台湾金马。”这虽然违背了历史事实,但仍然认同“一个中国”的概念,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李登辉鼓吹“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说“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而陈水扁却扬言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在有需要的时候“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极大地伤害了全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要提高警惕,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活动。

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所提出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等。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二、西藏地区——严打分裂破坏活动,加快发展

早在唐朝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已是“和同为一家”的关系,“长庆会盟”中约定“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元朝时册封藏族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并请他创立了蒙古文字,蒙藏两族的关系密切。元朝政府在大都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和藏族地区事务,还在藏族地区委派官吏,清查户口,征收赋税,驻扎军队,实行有效的管辖,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明朝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任各级官吏。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确定了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利。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在近代时期,英国屡次侵犯西藏,并曾制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中国政府拒绝承认。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地方政府多数政务官员和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中央人民政府坚决平息了这场叛乱,并顺应西藏人民的意愿,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农奴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此,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得到了稳定发展。“一五”计划期间,青藏、康藏和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和各地的联系,为西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极大地带动了西藏的旅游事业和各项建设的发展。

2008年3月14日,西藏发生暴力打砸抢事件,少数分子接受达赖集团民族分裂思想的煽动,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肆意制造混乱,并用大量不符合实际的报道严重诋毁中国的形象,也影响了中国的世界声誉。7月,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对达赖的“四个不支持”,希望达赖喇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民族、为西藏人民的福祉做有益的事。西藏人民应该认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才有繁荣和进步的今天。因此必须打击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揭穿“东突”阴谋,维护边疆稳定发展

从公元前60年起,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就是中国的领土,此后,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一直没有间断过。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于1721年设立了伊犁将军,统管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20世纪以后,极少数新疆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受国际上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根据老殖民主义者炮制的说法,将不规范的地理名词“东突厥斯坦”政治化,编造了一套所谓的“东突厥斯坦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形形色色的分裂分子进行活动的旗号。

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东突”势力在外国敌对势力的怂恿、支持下,多次制造动乱。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极少数逃到国外的新疆分裂分子和在境内的分裂分子里应外合,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从事分裂破坏活动。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宗教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转向以恐怖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1997年发生伊宁骚乱和乌鲁木齐公共汽车系列爆炸案后,中央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新疆问题,确定了重点打击的三种人:民族分裂的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的为首分子。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调集万余名党政干部组成工作组分赴新疆的18个重点县市进行“集中整治”。恐怖分子的活动空间一下子被压缩,全疆各地只要恐怖阴谋稍有露头就会遭到沉重打击。

维护祖国统一与安定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要前提,而国内的少数分裂分子又与国际反华势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容易被他们利用,而且他们的活动带有很大的隐蔽性,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篇5:思想汇报,维护国家统一相关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台湾地区爆发了太阳花运动,就在去年,也暴发了香港地区也暴发了占中运动。这两件事或多或少的都将矛头指向了我党领导统治的大陆政府身上。这几起的运动的主力都是由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福利来源都认识不深刻,非常容易受到挑唆。太阳花运动的导火索是反服贸协定,反对黑箱操作。然而事实上,台湾与日本以及美国都签署了类似的协议,而且这些协议都不需要民意来决定,都是执政党政府内部决定的,都算是黑箱作业,唯独这一次与同文同种的大陆签署经贸协议,就需要所谓的民意决定,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就证明了反服贸的太阳花运动就是反对国家统一,反对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台独诉求。加上以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断挑唆台湾的学生,妖魔化大陆,将此行为定义为出卖台湾,严重扰乱了台湾的正常秩序。

作为一名积极分子,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从小就很自豪我们国家的大好河山,我自豪于我们国家宏达的版图,悠久的历史,以及民族的多样性,也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庞大的版图和众多的人口,让我们国家在现在的竞争中有着巨大的优势,从而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所有公司都不能忽视的重要市场。同时著名的学者李嘉图也还提出了国际分工理论,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应该生产那些能发挥自身自然资源禀赋的产品,如果所有国家都在按照劳动分工和交流有利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将会使得国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当然我们也应该知道,李嘉图所说的理论也只是在理想的情况下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各个国家都在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来阻止其他国家的商品威胁本国的产业发展,根本就不能实现所谓的良好分工,但是如果将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全部集中在一个国家的范围下,那就会更好的实现良好的分工了。例如,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发达,而稀土作为电子产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原料,恰恰是又是中国大陆所富有的。中国在电子芯片上的落后,恰好又是台湾企业的优势。如果中国和台湾关系走的更近,台湾人民也可以更方便的来大陆欣赏西藏的高原景色和独特的北国风光,而大陆人民也可以去台湾欣赏一下热带的景色,在维护领海主权上,台湾和大陆也可以携手互进,例如钓鱼岛问题,台湾距离钓鱼岛更近,更具有发言权。另外,还可以如果台湾和大陆关系继续好转,双方特别是台湾在军费上的开支会更少,这样就会将更多的资源用在民生上。这种国际分工的优势不仅仅是面对台湾的问题上,在面对港独、疆独、藏独的问题上也是适合的,保护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更是要将这个义务彻底履行,对于参与太阳花运动的台湾和占中的明星一律抵制,同时也要像周围的人诉说太阳花运动的实质,而不是简单的以一场学生运动来介绍。

祖国统一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刻明白此事的重要性。从互联网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现在台湾和大陆两地的年青人之间的矛盾是越来越重了,一方面是台湾人对于大陆还停留在那个过去刻板的映像中,另一方面,互联网放大了少部分人重要性。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支持统一的台湾人还是有很多的,台湾与中国人血浓于水的关系是外在条件割裂不开来的。为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强调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攸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攸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是我们同台湾方面进行商谈的基本立场,绝不可能有任何的妥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互利互惠的合作。

篇6:八课3站维护国家统一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知能演练提升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强调的是()A.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 D.要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2.2015年1月9日,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院士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中,便聊以自慰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个人荣誉应归功于集体,与个人努力无关 C.保障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D.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3.南沙环境恶劣,对守礁官兵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而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却坚守南沙岛礁20多年。他说:“只要我们在南沙坚守下去,我们的南沙主权就不会丢,这就是我在南沙长期坚守的动力来源。”李文波的言行告诉我们()①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③捍卫国家主权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在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时,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关键时刻要服从国家利益。“祖国的强大是个人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大保障,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决不犹豫。”这是不少大学生最想说的一句话。这说明()①国运兴衰,牵动着中华儿女的情感 ②我们的命运与祖国息息相关 ③让祖国繁荣兴旺,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情感和志向 ④个人前途直接影响祖国命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2013年被评为“最美村官”,2017年被评为“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的事迹启示我们要()①心存祖国,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②报效祖国,舍弃个人的一切利益 ③甘于奉献,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④爱国爱民,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一位中国留学生获得了一份丰厚的奖学金,当她得知只有放弃中国国籍才能拿这笔奖学金时,她毅然决定放弃领奖。这告诉我们()①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 ③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④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热爱之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人民的梦。”这启示我们()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 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④要自觉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历史使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电影《生死罗布泊》描述的是8位地质队员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与考验,为了造福中国人民而深入罗布泊腹地,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进行钾盐调查的故事。但是在他们深入罗布泊73天后,就只剩下了3位奄奄一息的地质队员。但正是他们背出的满满一壶卤水,为化肥资源有限的祖国再添一处钾盐矿产地。这部电影表现出的宝贵精神是()①“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②坚强意志是战胜困难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④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三峡移民精神礼赞,百万移民撼天地,移民告别故土,“舍小家为国家”,为三峡工程的顺利建设创造了条件;政府安排移民资金安置补偿,并加大移民搬迁后期的扶持力度,计划在搬迁后的20年内继续对移民进行经济扶持,三峡库区累计到位移民动态资金515亿元,累计完成移民补偿投资449亿元。三峡工程发挥了防洪效益、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环境,保障了我国能源安全。

(1)三峡库区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2)在生活中,坚持这种精神需要我们怎样做?

10.“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给“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黄旭华,作为中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A 本题考查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能等同,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①③符合题意,当选;②说法太绝对,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

4.A 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命运直接影响个人前途,④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A项。

5.C 秦玥飞自觉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始终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①③④符合题意,当选;②说法错误,报效祖国不一定非得舍弃个人的一切利益,应排除。故选C项。

6.C 这位留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启示我们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②③符合题意,当选。①④说法太绝对,应排除。故选C项。7.A 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可用排除法解答。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②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A项。

8.C 电影中的地质队员为造福祖国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体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强意志是战胜困难的重要保障,①②③符合题意,当选;④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C项。

9.答案(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精神。

(2)①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②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③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上一篇:从十一朗夜游琴台散文下一篇:高三英语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