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融发展概况

2024-05-06

浙江省金融发展概况(精选6篇)

篇1:浙江省金融发展概况

消费金融公司

一. 概念。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所谓的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增长

在金融危机减缓全球金融业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和无担保个人贷款在最近几年强劲增长。尽管消费信贷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以贷款余额超过7亿元人民币而位居亚洲之冠。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的消费信贷余额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巨龙展翼:中国消费信贷开始起飞》显示,预计未来5年的增速略降至24%,到2015年总计为21万亿元人民币。分析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是从金融危机中快速恢复的国家之一,并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的GDP以10.3%的惊人速度增长。在过去5年内,中国财富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BCG研究表明,富裕家庭(可投资金融资产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家庭)和中产阶层家庭(可投资金融资产在20万到50万元人民币的家庭)的财富在过去5年以15%左右的速度快速扩大。这些家庭通常有很强的消费欲望,且对消费信贷产品有很强的需求。

2.初期渗透率低。10到20年前,中国的消费信贷几乎为零。21世纪,初信用卡才被广泛引入国内,住房抵押贷款也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消费信贷占GDP的比例在2009年仅为18%(2004年为11%)。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市场的水平,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其可比渗透率达到40-50%)。随着市场日渐成熟,BCG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这一比率将接近30%。

3.政府支持。在政府积极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国内消费水平在近几年快速提高。例如,十二五规划的一项关键议题是将以出口和投资为驱动的经济转向以消费、出口和投资为驱动的经济。计划目标是到2015年个人消费占GDP的比例从目前的36%增至42-45%。政府也出台了相关举措以刺激汽车、家电和家装消费。例如,中国银行(2.85,-0.04,-1.38%)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现在鼓励当地银行发展一般性消费金融业务。未来政府的政策将继续鼓励消费和融资

4.极具吸引力的经济效益。与公司贷款相比,消费信贷产品提供了出色的风险调整后回报。例如,2009年中国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率仅为0.6%,相比之下大量公司贷款的不良率在1.6%。虽然住房抵押贷款的定价经常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下调(最多在30%),但其仍为银行在扣除预期损失后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利润率。

三.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的“破冰”

1.经证监会决议通过,2009年7月22号《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试点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定义、设立、监管等都做出了相关具体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和保护。

2.2010年1月6日,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这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这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中国“破冰”。

首批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人分别为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这3家公司

将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在上海浦东新区试点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亿元人民币,由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股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30%;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北京银行独资设立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成都银行联合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共同出资3.2亿元建立四川锦城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银行持股51%。

2010年2月12日,经银监会批准,派富集团集团有限公司(PPF)斥资3亿元在天津成立捷信消费金融(中国)有限公司。这是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至此,中国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试点阶段,证监会严格禁止消费信贷流入房贷和车贷领域。

四.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特点。

1.市场地位:只房贷不吸收存款。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注册门槛:资本金最低不少于3亿元。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银监会根据需要,可调整注册资本的最低额。

3.出资人:资产不低于600亿元。出资人应为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出资人,具备5年以上消费金融从业经验,资产总额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等。

4.业务范围:不涉及房贷车贷。可经营的业务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

5.利率:最高为基准利率的4倍。贷款利率虽然实行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但不得上浮4倍以上。而且催收贷款不得采取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

6.额度:贷款最高不超过月薪5倍.为防止消费者过度消费,《试点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

五.试点公司的产品特点。

1.中银金融公司:在可经营的行业发展特约商户,推出“新易贷”,其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无需抵押担保

在上海有稳定职业,在现单位连续工作满6个月,有缴金记录,月收入大于2000元,信用良好的客户即可申请

◆还款压力低

可以选择最低还款方式、主动还款方式,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随时决定自己的还款行为。

◆灵活随借随还

没有固定的还贷周期,贷款期限从1天到数年,完全由您根据需要,由您自己决定分期还款时间与金额

◆快速申请

申请方式有二种:

a)在消费金融服务点申请,1小时之内通知审批结果;

b)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网站在线申请,3个工作日之内通知审批结果。

2.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该公司服务的主要目标客户为20岁以上、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居民,发挥个人消费贷款具有审批速度快、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无需提供抵押与担保,能够快速、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申办人仅须填写简易申请表,并附上身份证明文件以及收入证明,经消费金融公司信用审核人员核批,就可以在现场获得消费融资。客户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分期还款方式还款,还款期最多不超过三年。还款时,贷款人仅须每月按时在北京银行借记卡账户中存入当期应还金额,即可通过北京银行借记卡的自动还款功能进行还款。截至2010年10月18日,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已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超过1400万元。

3.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其将目标客户群锁定为收入较为稳定的年轻的中低端收入人群,在产品设计、服务推广等方面紧紧围绕目标客户群,为消费者提供个人耐用品消费贷款和一般用途消费品贷款,用于满足城乡居民在家用电器、旅游、婚庆等方面金融需求,为商业银行无法惠及的个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消费金融服务,满足中低端消费群体不同层次的消费金融需求,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具有以下五方面特点:

◆单笔授信额度小:一般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最低贷款额度为850元,最高额度将视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记录而定。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水平的5倍。

◆审批速度快:最快在1个小时之内出审核结果

◆贷款期限灵活:客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分期还款,还款期最多不超过3年

◆无需抵押担保:贷款申请人无需任何抵押物或担保,凭借个人资信情况即可提出贷款申请。

◆服务方式灵活:除正常上班时间以外,服务时间可以覆盖下班后或周末,消费者可在消费现场进行申请,方便快捷。

4.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为天津本地消费者提供各种“店内销售分期付款”产品和现金贷款产品,为消费者购买耐用品和参加教育、旅游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而并没有实体店,而是采取与零售商合作的方式,比如在部分电器卖场,就有办理捷信消费贷款业务的柜台,消费者在选择心仪的电器后,可以直接到柜台办理消费贷款,捷信暂时没有开通网上购物消费贷款业务。捷信消费金融贷款对个人户籍并无要求,仅要求提供身份证、驾驶证、社保卡等证明自己有效身份的证件即可。

六.消费金融公司存在隐患

1.替代性不强。消费者信贷已被各大金融机构几近瓜分殆尽,而利润丰厚的房贷车贷又不允许涉足,在银联业务深入以及购买需求偏差的情况下,其想要生存壮大难矣。

2.风险大。为了区分市场,消费金融公司将市场地位为未受到大型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中低端消费者,可就要面临中低收入者资信力差,违约风险高的可能性。且其审批速度快、无抵押贷款的特点更是将风险放大。

3.筹资难。由于不允许吸收储蓄,消费金融公司在自有资本外,只能通过出赁转让或者拆借等有限手段扩大资产规模,实现杠杆经营。而由于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审慎原则的中国资本市场很难以较有利方式融资。

4。地域限制或者客户限制。目前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范围仅辐射到所在城市及附近地区。在服务条款中,也都根据的是当地的是经济发展情况和居民收入水品,突出针对性的同时难免打上地域性强、难推广的标签。除此之外,各家公司还对往来客户的收入水平、户籍等方面作出了限制限制。

篇2:浙江省金融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金融规模明显扩大,各种不同性质的银行机构遍布全国,承担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职能,保险机构从小到大、证券机构从无到有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功能比较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多种性质的银行机构在创新中发展,银行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一)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

我国银行业从原来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发展到已拥有近万家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既有商业银行,又有政策性银行;既有大型商业银行,又有中小商业银行;既有主要服务于城市的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又有主要服务于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既有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又有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既有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又有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业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从简单的存、贷、汇业务,到现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发生重大转变,金融超市功能开始逐步显现。与30年前相比,我国银行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二)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资产总量快速增加。从资产规模上看,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量不过数千亿元;30年后的今天,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量已经超过50万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00多倍。

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已从1978年的3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8%左右,其中已股改国有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2%左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资本充足情况明显改善。我国银行业从原来的资本严重不足,甚至为负值,经过不断深化改革,目前已达到8.4%左右的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其中已股改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达到了12%左右;到2007年底,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已有161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0%。

(三)银行改革不断深化

银行改革始终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并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经过30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性步伐,以“一行三会”为主体新的央行管理体制初步确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股份制银行和政策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商业银行体制基本确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通过引进各类资本对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了银行业产权的多元化;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流程银行建设得到有力推进,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高;科学激励约束和绩效考核机制逐步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合理、有效的薪酬分配机制不断完善,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利率市场化是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1993年,我国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从“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起开始付

诸实施:国家开始将一些资金置于货币市场中,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其价格,实现资金定价的市场化,其中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存款利率改革先放开大额、长期,对一般存款利率是实行严格管制的;贷款利率改革走的是逐渐扩大浮动幅度的路子;在本、外币利率改革次序上,外币利率改革先于本币。

(五)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功实施

1979年以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逐渐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市场管理过渡。到1993年前,已经基本建立健全了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外汇管理模式。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逐步完善外汇经营管理组织体系,二是实施了外汇管理条例及一系列实施细则,三是实行外汇上缴与留成制度,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四是对人民币汇率不断进行改革,市场化程度提高。

从1994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奠定了基础。一是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逐步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三是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改革是继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需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我国汇率形成机制迈向市场化的又一重大改革。与此同时,结合新汇率制度的运行特点和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汇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新体制运行以来,人民币汇率小幅双向波动,市场弹性不断增强,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1996年底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目前正在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系列改革。在实践中我国资本账户下的大部分资本项目已有相当程度的开放。

(六)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使金融宏观调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宏观调控从中国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时期经济和金融形势特点,运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例如,在1992-1996年经济严重过热时期,人民银行采取了包括提高利率、开办保值储蓄、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加强金融监管等在内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再如,在1998-2002年经济趋冷时期,人民银行采取了包括引入公开市场操作、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在内的积极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又如,在2003-2007年经济出现偏热时期,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和物价形势继续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当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在总量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注重加强预调和微调,既支持了经济增长,又防止了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从2007年下半年起,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人民银行又及时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

(七)银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坚持金融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基本指导方针,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银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作用进一步突出。30年来,我国银行业提供的贷款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对资金需求,信贷结构和质量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需求的变化,努力提供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步伐加快,服务充分性不断提高。充分发挥银行业在宏观调控中的独特功能,在历次宏观调控中有效发挥了金融杠杆作用,有

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显著提升。

二、保险业得到快速发展,不断取得历史性跨越

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也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保险市场只有一家公司经营,全部保费收入只有4.6亿元。2007年,全国保险机构达到120家,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实现保费收入7036亿元,市场规模增长1529倍,我国已逐步成长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一)保险业地位不断提高

整体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7036亿元,是2002年的2.3倍,超过1980年到1999年20年全国保费收入的总和。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是2002年的4.5倍。

行业竞争力不断提高。30年来,保险业的体制机制、资本实力、人才队伍和技术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在还有大批新公司尚未进入盈利期的情况下,初步统计,2007年全行业盈利633.4亿元。以中国人寿为例,其净资产收益率从2004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6.5%,基本达到世界领先的保险集团水平。

保险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生命线,基本解决了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及时消除了保险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风险隐患,建立并完善了化解保险风险的长效机制。目前,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不良资产率低于1%。总体而言,中国保险业成绩显著,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保险行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来,保险业自觉将行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增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逐步成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成为支持投资、扩大消费和保障出口的重要因素,成为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方式。

为经济社会提供保障力度不断加大。2002年以来,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7000多亿元。面对2003年的“非典”疫情和历次重大自然灾害,保险业勇担责任,为民分忧,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承保6省(区)试点的政策性农业的主要作物面积1.4亿亩,占试点地区播种面积的70%。2007年全国共承保能繁母猪2888万头,占全国存栏总量的60%。在31个省区市累计为5000万人次的农民工提供了保险保障。在14个省114个县(市)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为人民群众未来的养老和健康方案积累准备金1.9万亿元。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受托管理企业年金业务150亿元,占全部法人受托业务的90%。在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方面,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对外贸易与投资1000多亿美元,为5000多家企业提供了风险保障服务。

(三)保险监管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在保险监管方面,八、九十年代保险管理体制属“金融型”,即“银行管保险”。1980年保险机构恢复之初,仍然沿用1964年以来的建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直接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为局级专业公司,其管理体制也基本上沿袭50年代的总、分、支公司垂直领导形式。但是,随着保险机构的迅速壮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展,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独资的保险企业,其经营管理体制上“统得过死”、“责、权、利不清”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因此,1998年11月18日,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拆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后,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保监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对中国保险业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并实施市场监管。这是保险监管体制的重大改革,标志着我国保险监管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自保监会成立以来,它对中国保险业的规范发展

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证券机构从无到有,证券业在曲折中实现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业积极创新、从零起步,在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新兴产业。

(一)证券业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30年来,证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已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产业形态相对完整。2006年末,我国证券业总资产达1.1万亿元,从业人员近8万人,证券营业部近3000家,基金产品321只。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基金理财业务分别为直接融资需求、交易需求和投资需求提供媒介服务,形成了直接融资的基本业务链条;各项业务已经延伸到了全国各地,完成了区域布局,组成了基本的产业元素。从业人员素质较高。截至2006年6月30日,获得证券业从业资格共161157人,其中获得证券执业资格7万人。另有75名香港专业人员获得内地证券从业资格。已注册证券从业人员68473人,占证券从业人员总数的89.8%。目前证券行业具有高管任职资格的553人,其中具有执业资格证书的371人,占总人数的67.1%;已通过了证券公司高管人员能力测试培训的314人,占总人数的56.8%。

产品性能基本合格。证券产品的性能表现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个方面。随着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不断推进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的违规风险已经大大减少。基础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证券公司客户资产安全保障大大加强,客户保证金基本实现了独立存管,证券产品的安全性能大体合格。

(二)证券业改革不断取得进展

我国证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存在很多基础制度和生产要素的缺失,需要持续推进改革和创新,实现行业的规范发展。近20年来,证券业坚持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如大力培育开放式基金,改善投资者结构;发挥主承销商勤勉尽责的作用,把好发行关;推行券商增资扩股的核准制,壮大机构实力;发展网上交易,扩大投资者规模;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化解行业风险,完善证券公司规范运作的基础性制度;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等等,各项改革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现代企业制度架构已经成型。按照《公司法》要求,我国证券公司大都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依照公司章程构建相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证券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标准,建立健全内部制衡机制,落实股东、董事、监事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并促使其正确行使权利。同时,按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以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和技术改进为手段,以客户资产管理和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国债回购等业务为重点,以遵规守法和控制风险为准则,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与控制机制,为公司内部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和改革力度加大,证券公司经营和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为此,按照风险处置、日常监管和推进行业发展三管齐下以及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对证券公司实施综合治理。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基本化解了历史遗留风险,挪用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债券、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违规委托理财和账外经营等违规风险事项已基本清理完毕;2006年末,证券公司扭转了全行业连续四年亏损的局面,全行业财务状况创历史最好水平,初步形成了防范风险、促进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有效机制。

壮大机构投资者工作顺利推进。证券业始终把发展机构投资者作为战略性任务加以实

施,即使在市场最艰难的时期也从未动摇和犹豫。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方针主导下,积极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稳步推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试点和商业银行开办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出台了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直接投资股市的政策。市场最早只有封闭式基金,3年之后开放式基金被适时推向市场。之后不久,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系列基金、保本基金、开放式交易型指数基金(ETF)等也相继被引入市场,具有中国本土创新特色的上市开放式基金(LOF)也顺利诞生。基金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资本市场到货币市场、从内资基金管理公司到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三大历史性的跨越,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历程。

行业监管和法制建设明显加强。1992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监管体制开始向集中监管过渡。1998年4月,国务院对证券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明确由中国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根据《证券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在全国中心城市设立了36个证券监管局,作为证监会的派出机构,履行监管职责。至此证券业监管体系和职责已基本理顺,一个以中国证监会为核心,由各地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组成的覆盖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监管架构初步形成。同时,出台了70余部与《证券法》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行业规章,《证券投资基金法》及6个配套规章也已经全部颁布实施;证券业协会累计发布协会章程和自律性规则43件,初步建立起行业自律框架;以《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各类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较为完善的证券业监管法规体系和自律规则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对从业机构与人员的资格准入、行为规范和主要业务环节等均有了明确的标准和制度,中国证券业开始全面走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

(三)证券业的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推动建立中外合资证券经营机构。严格履行加入世贸组织就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做出的承诺。截至2006年底,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已批准4家合资证券公司;设立21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从事B股交易的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分别为39家和19家。不仅全面实现了证券业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同时推动了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

认真实行QFII试点。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证券业审慎试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已批准52家境外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12家机构批准成为QFII托管行,其中5家为外资银行。这是在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情况下,采取的开放证券业的过渡性措施,该项措施超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另外,2006年开始引进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考试,促进我国证券业的国际化发展。

加强与国际组织交流与合作。我国与近30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证券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国际交流与跨境监管合作广泛。中国证券业协会与韩国证券商协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定期互访,探索建立与其它国家证券行业协会开展长期深入合作的机制;先后加入亚洲证券论坛、亚洲证券分析师联合会、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国际投资基金协会、亚太区投资基金年会等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机制;加强了与多国证券业界的联系。

四、金融行业稳步发展,金融创新引领金融业进步

金融监督管理不断加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宏观管理部门,除承担金融调控职能外,还承担了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支付结算、征信管理、反洗钱等监督管理职责。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行业监管职责。中国人民银行、三家监管当局和财政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维护了金融体系稳定,促进了金融业稳健发展。

金融市场在创新和规范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货币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等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

系。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产品创新明显加快,除了传统的金融工具外,ABS、MBS和CDO等银行类创新产品、开放式基金等证券类创新产品,以及与风险管理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不断涌现。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不仅包括商业银行、社会保障基金、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非金融机构,还引入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大,并在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储蓄转化为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金融改革进程加快推进。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金融改革。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开始好转,支持“三农”的实力进一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财务可持续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开始发挥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与重组也在加快推进之中。

金融运行规则日趋健全。为适应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需要,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同时,《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信托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破产法》等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也在制定和完善中。此外,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根据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实施审慎监管标准,制定了大量的金融业部门规章和规范、指导性文件,为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制度保障。

金融业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按照承诺开放了对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的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证券市场先后开设了针对外国投资者的B股市场,允许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在海外上市,允许中外合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并在A股市场实施QFII制度。截至2004年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7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211家营业性机构,合格境外投资者队伍达到27家,中国境内外资保险公司达37家。此外,还开放了汽车融资金融服务,4家外资汽车租赁公司相继成立;扩大了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比例,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引入了国际战略投资者。

金融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了覆盖广泛、功能齐全的跨市场、跨境支付结算体系,人民币在香港和澳门实现清算安排。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资金交易系统不断完善,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券款对付(DVP)清算,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高效、便捷的资金交易和清算服务。中央银行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金融监控信息系统,支付清算、账户管理、征信管理、国库管理、货币金银管理、反洗钱监测分析、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等和办公政务实现了信息化。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银行卡服务等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处理和数据集中处理,自助银行、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结算等新型金融服务迅速发展。

篇3:我国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长期以来依靠的是投资和净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然而当前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已使依靠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成为不可取的方式。另外, 依靠净出口推动经济又很容易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冲击, 所以推动经济增长还是要回到原动力———提高消费支出的比例。

中共中央在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更加自觉和主动地扩大国内需求, 特别是消费需求, 以实现内需和外需的有效互补。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了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应向消费拉动型转化。

这些转变都使我们必须思考和寻找新的消费需求增长方式, 发展消费金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

一、消费和消费金融

(一) 消费金融

对于消费金融的含义, 学术界还没有确定的说法, 但是基本认为消费金融是金融机构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信贷形式, 向个体或家庭提供消费信贷, 以助其完成跨时间消费的一种现代金融服务。

消费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实践的角度看, 该体系应当包括法律体系、个人征信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体系及欠款催收与信用监管体系。只有将这些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消费金融服务有效地运行。

(二) 消费金融与消费的关系

1. 消费金融能够激发消费

通过给消费活动提供融资, 可以挖掘和激发个人和家庭的潜在需求, 为居民的跨时间消费活动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2. 消费金融能够稳定消费

消费需求理论表明, 每个人和家庭的收入轨道与消费轨道恰好是相反的, 这就使得收入和消费出现了时间上的不匹配, 而消费金融服务可以发挥金融的配置功能, 帮助人们对一生的收入进行合理的跨时空配置, 保证个人和家庭在不断变化的收入中维持消费支出的稳定性, 这在微观层面上使个人生活质量能够持续提高, 在宏观层面上使社会总需求得以稳定增长。

3. 消费金融能够方便消费

消费金融的发展滋生和发展了诸如信用卡、网上支付等新型的消费支付工具, 扩大了支付渠道, 减少了人们在银行支取现金的时间, 还免除了进行商品交易时可能出现的收取假币的风险及找补零钱的麻烦, 极大地方便了消费, 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

4. 消费金融能够提升消费

在消费的过程中, 人们的消费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消费习惯和消费品味也随之改变, 消费不断向文明化、智能化、审美化的方向发展, 成就高品质人生的各项素质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5. 消费金融能够引导消费

消费金融政策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 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引导消费者向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

1987年前后, 我国的商业银行首次开展耐用消费品贷款业务, 消费金融服务拉开帷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我国消费金融服务已实现了创新性的发展。

(一) 消费信贷规模日益扩大

我国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 各大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的信贷优势首先成为消费金融服务的最大供给方。1997年, 消费信贷总额只占贷款总额的4.26%, 到了2010年, 这一比重上升为14.8%, 信贷余额增长了372倍。

(二) 消费信贷结构逐步完善

目前, 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品种呈多元化态势, 已开发出10余种金融产品, 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医疗贷款、旅游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和公务卡业务等, 消费信贷结构逐步优化。

(三) 消费金融机构趋向多元

除了传统的消费金融服务的最大供给方商业银行外, 还出现了两个专业消费金融机构。

1. 汽车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是提供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专业金融机构, 主要业务包括:为品牌汽车的经销商和购买者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 提供二手车以旧换新的融资服务, 提供汽车租赁服务。

2. 消费金融公司

从2009年起, 我国先后成立了四家消费金融公司, 主要从事个人消费品的贷款业务, 如家用电器、数码产品、家具、教育、装修、旅游等消费信贷。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 既充实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类型, 又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 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

(四) 消费储蓄业态不断创新

消费储蓄是基于盈利目的, 由发行人先行向消费者收取全部或部分商品价款和服务费用, 然后在之后的一定期限内, 由发行人按事先约定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

消费储蓄的发行人包括政府、商业机构和商业银行, 提供包括公交、通讯、医疗服务、超市购物、美容、餐饮等预付储值服务, 采用的支付工具有城市一卡通、电话卡、购物卡、提货单、校园一卡通等。

这些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 以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了居民的需求, 是对传统的以银行为主体的消费金融服务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五) 消费支付体系迅速完备

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 第三方支付、借记卡、信用卡、预付卡等一系列以电子支付平台为依托的支付工具不断涌现和成长起来。

到目前为止, 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可以提供多种生活必需的金融服务, 包括自助银行、充值付款、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公共事业缴费等业务。此外, 我国银行卡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卡基支付已经覆盖了整个消费支付领域。互联网、手机、电话等支付渠道也开始活跃于城市公交、校园、商家消费等服务领域。同时, 支付系统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向中小商户和农村地区延伸。

这些都在逐步改变着消费者的支付观念和支付习惯, 客观上扩大了我国的消费规模和消费范围。

三、制约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因素

(一) 不敢超前消费的传统观念仍具有影响力

我国的传统观念可以允许人们借钱来投资或经商, 却难以容忍人们借钱来消费。更重要的是,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 人们的主要借贷对象是各自的亲友。有调研数据显示, 80%的家庭在需要资金时会首先选择向亲友借贷, 只有19%的家庭会选择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然而,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趋势, 生育和人口流动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这种传统方式已经逐渐突显出它的不适应性, 在这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

(二)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消费金融的目的是让人们提前花费未来的收入, 这要求人们对未来的收入有绝对的信心。当前, 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的现实问题。早在10年前, 我国基尼系数在就超过了0.4这个国际公认警戒线, 此后逐年攀升。这种状况影响了人们对未来收入的信心, 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 制约了消费金融的发展。

(三) 普惠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目前还未建立起普惠制的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机制, 为了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和购买住房, 居民必须进行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使人们不能真正从“量入为出、节俭消费”的传统理念里升华出超前消费和提前消费的现代观念, 这会抑制居民的普通消费需求, 影响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

(四) 消费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消费金融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种类方面都远不能满足个人和家庭对此项服务的需求。消费金融服务供给目前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 消费金融机构数量和种类需要扩充。目前, 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 消费金融公司还未全面铺开, 这显然不能满足需要。

第二, 消费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强。目前, 各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产品严重同质化, 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这不利于消费金融服务的长期发展。

第三, 消费金融资源需要合理分配。目前, 金融资源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 中小城镇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很难获得全面的消费金融服务, 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第四, 需要建立统一的支付体系。由于地区利益分割等问题, 目前还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支付体系, 这增加了居民消费的交易成本, 降低了金融运行效率。

(五) 缺乏成型的消费金融法律制度

完善的社会法律环境是发展消费金融的必要前提,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仅有一些行业规范, 完全没有法律约束力, 交易双方失信违约成本十分低下, 客观上助长了违约行为, 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六) 尚未建立完整的个人征信系统

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还处在初级阶段, 个人信用记录主要分散在人民银行、电信、税务、公安、交通管理、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部门中, 记录内容不完整, 信息更新速度很慢, 消费金融服务机构的信用判断能力由此受到影响, 不利于消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 虽然存在上述制约因素, 我国消费金融服务还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向需求拉动型转化;其次, 我国居民消费模式已转型为基本需求型, 居民对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消费品的需求明显上升;最后, 国家刺激消费以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 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 尤其是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 为消费金融服务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只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 突破制约消费金融发展的各项瓶颈, 那么在内需不断扩大与升级的过程中, 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前景将是不可限量的。

摘要:一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消费, 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唯有增长消费需求, 才能确保投资获得预期的收益, 社会再生产也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在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 中央明确指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应向消费拉动型转变。这就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增加消费需求的方式, 而发展消费金融服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探讨了消费和消费金融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在消费金融服务领域中取得的成就, 同时也对目前制约我国消费金融服务发展的各种因素做了简略的分析。

关键词:消费,消费金融,发展,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张霞.浅析我国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08) .

[2]杨鹏艳.消费金融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5) .

[3]刘丹.消费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1) .

篇4:浙江省金融发展概况

【关键词】浙江省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金融支农  实证检验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金融发展对其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我们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的重点之一,许多学者运用不同的实证方法研究了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Saifullahi Sani Ibrahim(2013)认为强劲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没有金融深化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经济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金融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浙江一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但从单方面分析,从1978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332元到2012年的34550元,明显增速很快。然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65元变到14552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有不断变大的趋势,后者的增长率也有下降的趋势。农村经济发展较缓慢,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的需要。因此,这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浙江农村金融的实际状况来研究农村金融的深化问题。

二、农村金融支农的现状

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合作性金融机构,还有其它商业金融机构三者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但是,由于目前农村的金融制度并不完善,使得这些金融机构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作用,没有起到促进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的作用。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力度不大,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不足,导致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平衡。研究发现1985年至2010年间,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保持在3~6%之间,但在1985至1990年间比重保持在5~6%左右,之后比重只有3%左右。

其次,金融支持农业的结构不合理,导致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研究发现在2008年以后农村的存贷比开始下降。在1990~2005年期间,农业贷款占农业存款的比重均值只有0.7左右,这说明了农业储蓄存款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用于支持农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虽然目前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但都满足不了现今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并不能跟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教育与资源等要素在内的复杂系统,单个指标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将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目标层,是综合各指标后的总指标。第二个是准则层,本文从农村经济实力、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发展状况三个方面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个是指标层,将准则细化,用12个具体的指标从各个方面来反映三个准则的发展状况。详见表1。

表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以浙江省官方出版公布的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准,相应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1985~2011年《浙江统计年鉴》和《浙江60年统计资料汇编》等。由于官方没有农村GDP的数据,本文按照第一产业总产值代替农村的GDP。

(三)主成分分析

在构建综合指标时,选用主成分分析,但由于各指标度量单位的指标不同,并且取值范围彼此差异非常大,先考虑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因此选用相关矩阵研究消除量纲上的差异和数量级影响。

首先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了KMO and Bartlett检验,KMO检验统计量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得到KMO值为0.831,越接近于1,表示原有变量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本文中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两个主成分。研究发现前2个特征值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4.604%,这说明前两个公共因子代表原来的12个指标评价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有足够的把握。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的成分矩阵(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y1)、农民纯收入(y2)、农业增加值(y3)等在第一主因子有较高载荷。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y6)、农村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y9)等在第二主因子上有较高载荷。所以提取两个主因子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

表2 成分矩阵

但这两个主因子的表达式不能从输出窗口中直接得到,每个载荷量表示主成分与对应变量的相关关系,而我们需要通过对成分矩阵中的系数进行处理,将各元素分别除对应的特征根,得到各变量在主成分上的得分系数。

具体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如下:

(1)

(2)

利用每个主成分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构造一个综合指标的函数:Y=0.899Y1+0.101Y2 (3)

将标准化后的原数据代入方程中,得到一个能够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数值。

四、金融支农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一)指标的选取

(1)农村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Y)。为了更好的反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得到一个综合数据。

(2)金融支农的规模(GM)。由于农村资产的统计数据不全,因此利用金融相关比率求出金融机构的农业存贷款总和与农村GDP的比值,用该比值进行衡量。

(3)金融支农的效率(XL)。为了体现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中的效率,以资本的投入产出比来衡量。所以,本文采用农业贷款与农业存款的比值来表示。

(二)ADF检验

为了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的现象,因此要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在进行协整检验前,首先应确定VAR模型的结果和变量的滞后区间。根据AIC和SC信息最小化的原则,选取最优的滞后阶数。

在进行单位根检验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这样可以消除数据的异方差和序列的波动,处理后的对数分别记为LNGM,LNXL。

结果发现变量Y、LNGM、LNXL的ADF检验统计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大于其所对应的临界值,说明接受了原假设,序列含有一个单位根,所以这三个变量的序列都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于是运用差分方法对非平稳的变量进行处理,对原序列分别进行一阶差分,发现△Y、△LNGM、△LNXL的检验统计量的值在5%的水平下均小于与之相对应的临界值。说明原假设不能接受,三个变量是平稳的。所以,原始变量是一阶单整。

(三)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

由于原始变量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且为一阶单整,协整检验可以进行。这就意味着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支农的规模、金融支农的效率可能会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本文采用的是Johansen的极大似然检验方法。由于这个方法是以VAR为基础的一个估计模型,所以在进行检验的时候,需要对滞后阶数进行确定本文是根据VAR模型的最适合的滞后阶数来确定。为了能够完整的反映模型的动态信息,并且根据AIC原则和SC原则,可以确定最优的滞后阶数。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在1985~2010年的样本区间内,在90%的置信水平下,Y和LNGM、LNXL这三个变量之间存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它们的稳定关系如下:

Y=0.833LNGM+3.467LNXL (4)

从式(4)中发现,LNGM、LNXL对Y的影响稳定,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表明农村金融支农的规模、支农的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同向变动。当金额支农的规模每提高1%,农村经济增长0.833;而当金融支农的效率每提高1%,农村经济增长3.467。这表明,从长期来看,浙江农村金额支农的发展水平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金融支农的效率带动的效应较大,其规模影响较小但也起到促进作用。

为了研究农村金额支农的规模、支农的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需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进行分析。重新构造一阶差分的各变量,并且引入长期协整模型所得到的残差序列作为解释变量。误差修正模型:

DY=0.172DLNGM+0.285DLNXL-0.214ECt-1 (5)

从式(5)中发现,从短期动态关系来看,浙江省之间农村金额支农的规模、支农的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支农的效率比规模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但是效率的系数估计值不显著,说明短期内并不能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作用。而规模的系数估计值显著,说明规模每提高1%,农村经济增长0.171。而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214,表示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的时候,误差修正项将以0.214的力度做反向调整,将非均衡状态回复到均衡状态。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确认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之后,运用格兰杰检验,对变量进行具体的分析,观察农村金融支农的规模、金融支农的效率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模型滞后阶数的不同会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所以本文采用的是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确定的滞后阶数,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

表3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金融支农的效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经济发展不是金融支农效率的格兰杰原因。金融支农的规模不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经济发展是金融支农规模的格兰杰原因。说明金融支农的效率能显著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支农的规模的变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不明显,这进一步加强了协整检验的结论。

五、结论分析

首先,通过协整检验得出,浙江省农村金融支农规模、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相关关系。从长期来看,浙江省农村金融支农的效率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这种带动的效应比较大。但是,另一方面浙江省农村金融支农的规模也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可是它带动经济发展的效应比较小。

其次,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发现,浙江省农村金融支农的效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单向原因,农村金融金融支农效率越高就越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浙江省农村金融支农规模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而农村经济发展是金融支农规模的原因,说明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金融支农规模的发展。

虽然浙江农村金融支农规模的大小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正面的影响,但是影响不显著。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浙江省金融支农规模,逐渐优化浙江省现有的金融结构体系,建立起以农业银行为保障的政策性金融,以农信社为主的合作性金融、并以商业性金融为辅助的、多方位的农村金融体系。

但是,浙江省的农村金融支农的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起到了“供给主导”的作用。这就说明地方金融体系将农业贷款转化为农业存款方面效率是高的,它能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但是,目前金融支农的效率却呈现下降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农业的长期贷款,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与存款之间起不到一个良好的平衡,不能相互促进。所以,如果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贷款的质量、优化支农的结构,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就能切实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此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加快金融体系制度的改革,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陆旭辉.金融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1,1-57.

[2]马晨.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荆州县域数据[D].湖北,长江大学,2012:1-52.

[3]徐冯璐.农村金融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1980-2010年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21-28.

[4]张月飞,张伦.县域金融支农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部分县域2005-2009年数据[J].货币银行,2011:53-56.

篇5:浙江省金融发展概况

浙政发〔2008〕34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现就进一步加快我省金融业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我省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进一步认识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保障资金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分散经济社会风险等功能,对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金融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存量资产整合重组、新兴产业投融资、城乡人民创业发展和消费模式转变等,都对加快我省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快金融业发展对我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加快发展金融业作为我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省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民创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支撑平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观念,鼓励金融创新,逐步实现金融业从规模和总量的扩张向服务功能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从单纯资金要素保障功能向综合的金融服务转变,使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

二、今后五年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三)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要求,围绕“保障、创新、防范”三大重点,着力健全金融组织与服务体系,着力提升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着力维护金融稳定安全,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提高金融要素集聚水平,打造浙江金融业的特色优势,努力把我省建设成金融改革的先行区、金融发展的繁荣区、金融生态的优质区、金融运行的安全区。

(四)今后五年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2年末,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存贷款年均增量和信贷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直接融资比重有较大提高,新增上市公司家数翻一番,继续位居各省市前列,债券融资规模以及占直接融资的比重明显提高;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保险业的经济补偿、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三大功能显著提高;金融要素集聚能力显著提升,杭州、宁波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并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实力显著增强,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地方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五)确保资金要素供给。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多措并举,确保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各大银行总行在信贷规模、结构和投放节奏等方面加大对我省的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地方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的投入力度;强化省重点建设项目与资金联动机制;加快优质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步伐;积极拓宽保险资金在我省运用的领域;全力支持和配合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我省进行金融创新试点。

三、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步伐

(六)充分发挥在浙银行分支机构的作用。支持各大中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深化金融改革和创新,推进新体制、新机制的有效运行,积极为其提供产业规划布局等方面的信息,促进银企合作,保持信贷适度增长,为我省初创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善和加强县域金融服务,增强服务手段和功能;鼓励全国性大中型银行在系统内争取政策,加大对我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稳步向县域延伸服务,在欠发达地区和金融竞争不充分的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吸引优秀外资银行来浙开设分支机构。

(七)做优做强地方法人商业银行。引导和督促地方法人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内控与风险管理能力。支持浙商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和宁波银行做大做强,实现跨省域发展,借助资本市场,壮大资本实力,转变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省内跨区域或向县域延伸发展,提高本省的金融服务覆盖面。支持以民营为特色的商业银行做专做精,发挥机制优势,立足服务本地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支持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做优做新,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优化股权结构或者联合重组、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发展。

(八)继续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以县级行社为主体做大做强,以改革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对城市化程度较高、农贷比重较低、资产规模较大、经营实力较强、管理服务较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试行股份制改造;一般的县级行社通过优化股本结构,完善股份合作制,健全法人治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少数基础较薄弱的县级行社通过地方政府扶持、强弱联合、加快组织形式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增强经营活力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在继续保持县级法人地位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省农信联社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强化差别化管理,充分调动县级行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总结推广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经验,跟踪国家政策取向,稳妥推进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积极构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努力拓展上市等直接融资途径

(九)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良机,各级政府要把企业上市工作作为提升骨干企业素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优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教育、旅游以及海洋经济领域的企业上市融资,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鼓励省属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借鉴省内外已有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作用,推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继续开拓境外资本市场,推动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推动和支持优质H股上市公司发行A股,支持企业借助境外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优质上市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提高对外投资控股能力。鼓励优质企业买壳或收购控股上市公司。支持各地对已丧失融资功能的上市公司进行整合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使上市公司成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债券融资。以债券发行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努力扩大企业债发行规模。推动重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项目等发行企业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发行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造条件申请发行次级债等资本性债务工具和金融债。

(十一)积极发展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组织。积极支持财通证券、浙商证券增资扩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争取上市融资,形成资本补充机制。顺应期货业发展趋势,推动期货公司的金融期货准备工作,优化股东结构,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发挥期货公司利用农产品期货服务“三农”的作用,促进浙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融合和发展。积极争取信托业务牌照,发挥信托机构的功能优势,支持信托公司规范开展创新型信托业务。积极支持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加快发展,通过金融租赁业务支持省内企业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支持和引导业绩优良、管理规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型集团公司成立财务公司。鼓励我省企业投资入股省内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优先为省内非银行金融法人机构提供业务及发展机会,尽快将其培育成实力较强、治理完善、内控健全、资质齐备的地方金融机构,增强其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十二)大力发展基金投资类组织。推动我省地方金融机构为主发起设立或投资控股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对涉及全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进行引导性、战略性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基金类、投资类公司落户我省。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使各类基金组织成为我省充裕的民间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的重要载体。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十三)健全地方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在促进产业资本有序流动、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方面的作用,引导全省各地产权交易机构通过联合、合作、兼并、托管等方式进行整合,逐步形成以省产权交易所为中心,各地交易所联动的全省产权交易统一市场。积极探索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进入场外市场的途径,争取在我省开展股权流转试点。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股份公司进入股份转让报价系统进行融资和股份转让。争取建设规范化的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使之成为我省地方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投融资市场的重要平台。

五、充分发挥保险功能

(十四)积极培育保险机构。支持浙商保险、信泰人寿加快发展,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加快实现上市融资,提高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各类优质资本投资设立总部在我省的保险公司。鼓励责任险、养老险、健康险和汽车险等中外特色保险公司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通过重组和并购等市场化方式,培育一批品牌信誉好、专业技术强、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保险专业公司。

(十五)积极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特色保险业务。积极发展区域性特色保险产品,是我省保险业创新的主导方向。鼓励开发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积极发展“三农”保险,探索政府补贴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具有浙江特色的保险发展模式;着力拓展责任保险,重点在公众场所、食品安全、旅游行业、高危行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养老健康保险,重点开发补充型保险产品,参与和推动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积极支持保险公司在浙江进行保险资金运用扩权的试点,引导保险资金以设立产业基金、投资入股等方式支持我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参与我省地方金融机构改革。

六、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十六)发挥各类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的主体作用。支持各金融机构多渠道充实资本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强全省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协会的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合规经营。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资产与财务的动态监测,积极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积极争取存款保险试点。

(十七)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正确认识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的辩证关系,建立健全监管协调机制,重点关注系统性、交叉性风险。加强政府部门与中央驻浙金融监管机构的联系,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及金融风险预警通报制度,实现金融产业发展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风险处置责任。

(十八)规范引导民间融资行为。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明确民间融资和非法金融业务的界限,满足民间资金投资多元化需求,鼓励并引导民间资金有序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为发展地方经济作贡献。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分析和监测民间融资情况,防止不法分子以民间融资名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级政府金融工作组织体系,明确承担金融工作的相关机构。加强省金融办与中央驻浙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信息及工作动态互通、合作、交流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帮助解决金融机构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提供相应的便利和高效率的服务。

(二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对“三农”、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支持等。条件成熟时,探索组建金融控股平台,推动地方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提升浙江金融业整体竞争力。

(二十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建设“信用浙江”要求,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大力推进和完善行业信用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扩大信息入库面和使用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制度,强化失信惩戒机制。遵循国际通行的基本金融监管规则,逐步对金融机构实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制约机制。适应金融改革发展需要,规范发展会计、审计、法律、资产评估、资信评级、投资理财等中介机构。

(二十二)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加大金融业宣传力度,普及金融知识,加强投资者教育,培育信用文化,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区域金融发展环境。依法打击金融犯罪活动,大力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骗保骗赔行为,加强金融债权司法保护。依法取缔非法集资、地下钱庄、地下保单、非法外汇、非法发行股票及证券交易等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坚决打击金融欺诈、高利贷等非法活动。加强典当、担保、寄售(寄卖)、非融资租赁信用评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注重行业发展环境创造,强化行业运行动态监管,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推动行业整合和规范发展。健全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与分散功能,增强担保行业抗风险能力。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构筑健康、规范、有序的金融发展环境。

(二十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创新。积极支持和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创新经验。鼓励金融机构在服务品种、风险控制、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业务创新。

(二十四)建设金融机构集聚区。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为契机,以杭州、宁波为核心区块,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吸引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后援服务机构集聚,尤其是国内外知名的,实力雄厚的基金类、投资类专业机构,把杭州培育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个重要的资产管理中心,增强金融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省内金融较发达的其他市,可以加强规划,建设有特色的专业化金融街区。对省内新设立或新引进的金融机构总部,经省有关部门确认,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可给予三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的照顾。

(二十五)强化人才支撑。强化人力资源是金融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吸引各类高素质金融人才聚集浙江。对急需的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各级政府要在工作和生活条件,包括配偶、子女的就业、入学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对金融机构为引进急需高级管理人才而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可据实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要加快建设中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培训平台,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强化金融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金融管理干部、金融机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素质。

发布机构:浙江省人民政府2008-05-06

篇6:浙江邮政概况1

浙江省邮政公司是在原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于2007年2月9日挂牌成立。浙江省邮政公司是中国邮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属公用性企业,主要负责区内邮政通信网的建设、运行、经营与管理,受政府委托承担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义务。中国邮政2011年企业总营收281亿美元。在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中国邮政已由去年的343位前移到第258位,上升了85位;在上榜的世界邮政中,中国邮政已由第6位前移到第4位,上升了2位。邮政储蓄余额规模达

3.7万亿,列工、农、中、建四大行之后第五位。

浙江省邮政公司下辖11 个市邮政局、62个县(市)邮政局、4个二级邮区中心局和8个直属单位。浙江邮政服务网点达到5236处,从业人员4万多人,服务人口达5000余万人。除主要提供信函、包裹、汇兑、储蓄、报刊发行、集邮、特快专递等服务外,还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依托网络优势,推出了物流配送、商函广告、代发工资、养老金、代办金融保险、代办电信、代售票务等深受用户欢迎的新业务。

2011年年初,浙江邮政新一届党组提出了“以信息化引领导,实现向加大创新驱动转变、向深入企业内控转变、向提供现代化服务转变”的总体发展思路,描绘出“用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邮政、用信息化手段拓展现代邮政报务新领域,加快推进从‘草本’业态向‘木本’创新转型”的美好愿景。浙江邮政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服务能力,为社会各界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邮政通信服务。电子化支局联网网点达1432个;拥有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其中,浙江邮政拥有网点1562个,ATM1402台,与全国25000多个网点实现了实时联网。电子汇兑网点2000余个;11185客户服务中心开办了各类业务咨询和受理服务,使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票务代理、邮政礼仪、特快专递等业务。信息化拓展到邮政各个专业,形成了集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网上服务和手机短信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全省建成各类邮路1315条,总长度20万公里,启动以杭州中心的“捷时达”省内快速集散网,开通长三角快速集散网,组建速递大同城网络,实现了全省邮件的全面“提速”。浙江邮政信守一个承诺,把最大的方便带给浙江城乡人民。近年来,更是通过信息化的改造和普及,逐步解决了邮政“最好后一公里”的问题,以全省1432个电子化支局为基本节点;在城市,通过信息化报刊亭、便民服务站和新型投递网连接“千企万户”;在农村,依托信息化村邮站与邮政物流分销平台,深入“千乡万村”;我们正在探索把“草本”业态的传统业务在信息平台和数据库上生根。截至2012年8月底,浙江省已成村邮站20590个,在建3000多个,年底将达到2.5个以上。浙江邮政将着力打造一个覆盖城乡、贴近百姓、功能齐全的邮政服务平台。遍布城乡主要街道的报刊亭,经过信息化的改造,LED显示屏,实时播报新华社快讯,叠加了便民功能,为“文化强省”添彩。

“以信为本,韧者常青”是浙江邮政企业文化的精准概括。在浙江邮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诠释中,“以信为本”是指“书信、诚信、信息化”;“韧者常青”意味着“坚韧、创新、年青态”。韧者才懂文化的重要。浙江邮政提出“文化养人”的口号,不间断的培育滋养出素养卓越的员工队伍,通过“大家庭的企业生态观”,浙江邮政积极倡导培养阳光健康的心态,让员工们辛勤工作之余,幸福的共享发展成果。

上一篇:《电子制作》约稿函下一篇:内部审计如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