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方税务局

2022-07-28

第一篇:浙江省地方税务局

浙江省温州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B 浙江省温州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温地税办〔2006〕76号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 第121号提案的答复函

严纯雪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建议《再次建议:个人所得税应提供完税证明》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不仅能满足纳税人实际需要,而且有利于增强公民依法纳税意识,对健全征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在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进行个人收入明细申报、确保个人收入纳税等资料保密的前提下,试行由税务机关按年向扣缴义务人实行了明细申报后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2004年8月,我市启动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在代扣代缴单位办理全员全额申报后,主管税务机关将为纳入全员全额申报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首批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已于2006年4月底前发送,通过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明细申报的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温州有限公司等92户企业的8145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陆续收到了2005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当然,给每一位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离不开纳税人的支持,更离不开扣缴义务人的理解和配合。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的开具,必须以个人收入明细申报为前提,如果扣缴义务人不向税务机关进行明细申报,税务机关将无从知晓纳税人的纳税数额,也就难以开具完税证明了。今年,我局加大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力度,届时,将有更多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获得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衷心感谢你对税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温州市地税局征收管理处 潘强 联系电话:88505918

二○○六年六月一日

主题词: 文秘工作 提案 答复 函

温州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2006年6月2日印发

打字:

校对:

第二篇: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地税发〔2009〕46号

颁布日期:2009-6-24

各市、县(市、区)地方税务局(不发宁波),省地方税务局直属一分局、稽查局:

为进一步落实好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规范和加强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省局制订了《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局。

附件:《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试行)》

二ΟΟ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负有营业税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第三条 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按照“清单申报、凭证扣除、鉴证审核、预警评估”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纳税人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要合法、真实、完整。合法是指准予扣除的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必须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真实是指确属已经实际发生并能提供合法有效凭证证明的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完整是指应当按照时间顺序,以清单形式逐笔如实申报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

第五条 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合法有效凭证具体是指:

(一)支付给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二)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三)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四)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

第六条 纳税人应根据取得的扣除项目合法有效凭证逐一填列《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在进行营业税纳税申报时,除按现行规定申报报表资料外,同时报送《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的电子信息。《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在申报系统中直接填写。

第七条 纳税人应按规定建立并如实登记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台账,按纳税归属期单独统计核算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金额。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扣除:

(一)扣除凭证内容与实际发生情况不符或虚开的;

(二)扣除项目金额核算不清的;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纳税人应按以下原则计算当期计税营业额:

(一)纳税人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业务,相应的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金额在实现收入时扣除。

(二)纳税人转让金融商品业务,可在同一会计末,将同一大类金融商品在不同纳税期出现的正差和负差按同一会计汇总的方式计算并缴纳营业税,如果汇总计算应缴的营业税税额小于本年已缴纳的营业税税额,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但不得将一个会计内汇总后仍为负差的部分结转下一会计。

(三)纳税人从事除上述

(一)、

(二)款以外的业务,按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扣除同类业务相关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计算计税营业额,应扣未扣的部分可结转下期抵扣。

第九条

税务机关应加强营业税差额征税的信息化管理,做好合法有效凭证的信息比对工作,逐步实现网络比对。

第十条 纳税人应在次年5月31日前,向税务机关报送分项目扣除金额汇总情况的自行审核报告或提供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

第十一条 税务机关要建立税负预警制度,坚持管查互动、以查促管。对税收负担异常、税负偏低的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评估发现有重大问题的,移交稽查部门稽查。稽查部门应将稽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本办法报送纳税资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三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各市、县(市)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1:

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

1、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简称货航)开展客运飞机腹舱联运业务时,国航以收到的腹舱收入为营业额;货航以其收到的货运收入扣除支付给国航的腹舱收入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球筒、机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对建设方提供的这些设备,其设备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中。

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价值,具体设备名单的范围按省地税局浙地税函〔2004〕436号文件规定执行。

5、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计税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6 、邮政电信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邮政电信业务及其他服务并由邮政电信单位统一收取价款的,可以扣除其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7、单位或个人开办快递业务,如与邮电单位合作开办,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短信公益特服号“8858”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9、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公司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开展的“短信捐款”业务,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公司该项业务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0、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为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的捐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1、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8858”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2、电信单位跨地区、跨网通信业务。对电信单位发生的跨地区通信业务,可按其取得的本地网全部话费收入加上从其他地区网分割回的话费收入减去分割给其他地区网的话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对电信单位发生的跨网通信业务,可按本通信网全部话费收入加上从另一通信网分割回的话费收入减去分割给另一通信网的话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3、电信部门以“集中受理”方式为集团客户提供跨省、市、县的出租电路业务,由受理地区的电信部门按取得的全部价款减除分割给参与提供跨省电信业务的电信部门价款后的差额为计税营业额。

14、通过手机特服号“9993”为中国红十字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红十字会捐款后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5、电信单位销售的各种有价电话卡,由于其计费系统只能按有价电话卡面值出账并按有价电话卡面值确认收入,不能直接在销售发票上注明折扣折让额,以按面值确认的收入减去当期财务会计上体现的销售折扣折让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6、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10660888”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捐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7、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10699966”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8、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10699999”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9、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就其向CDMA用户收取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所属网络资产分公司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0、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应就其向TD-SCDMA用户收取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分公司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分公司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分得的TD-SCDMA业务收入按照“邮电通信业”税目缴纳营业税。

21、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10699996”为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华侨文化基金会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就其向电信用户收取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取得的电信收入按照“邮电通信业”税目缴纳营业税。

23、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4、经中国人民银行、原对外贸易部(现为商务部)、国家经贸委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经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以及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以上所称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包括由出租方承担的货物的购入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和借款的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

25、金融企业从事受托收款业务,如代收电话费、水电煤气费、信息费、学杂费、寻呼费、社保统筹费、交通违章罚款、税款等,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委托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保险人将其承保的以境内标的物为保险标的保险业务向境外再保险人办理分保的,以全部保费收入减去分保保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7、准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代收的以下资金项目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具体包括:按规定提取的证券结算风险基金;代收代付的证券公司资金交收违约垫付资金利息;结算过程中代收代付的资金交收违约罚息。

28、准许证券公司代收的以下费用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为证券交易所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代理他人买卖证券代收的证券交易所经手费;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代收的股东账户开户费(包括A股和B股)、特别转让股票开户费、过户费、B股结算费、转托管费。

29、准许期货经纪公司为期货交易所代收的手续费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

30、准许证券公司上缴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准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主承销商代扣代缴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

31、私人住宅、小卖店以及其他单位(即公用电话兼办人)利用其自用电话兼办公用电话业务,以其向用户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邮电部门的管理费和电话费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2、从事货物运输代理业务未参与运输劳务的,应按“服务业-代理业”征收营业税,以其向客户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承运者的运输费用及其他代办费用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3、非电信单位在代理公用电话、手机充值卡等业务过程中,将部分业务分给各个代办点,非电信单位从委托方收取价款后,再转付给各个代办点手续费。对代理单位按差额征收营业税,即以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支付给各个代办点手续费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对代办点,按其取得的实际收入征收营业税。

34、从事物业管理的单位,以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全部收入减去代业主支付的水、电、燃(煤)气、维修基金以及代承租者支付的水、电、燃气、房屋租金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5、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为计税营业额。

36、 纳税人从事广告代理业务的,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包括媒体、载体)的广告发布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37、对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为计税营业额。

38、外事服务单位为外国常驻机构、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其营业额为从委托方取得的全部收入减除代委托方支付给聘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和交纳的社会统筹、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9、航空公司包机业务,其计税营业额为向旅客或货主收取的全部价款减除支付给航空运输企业的包机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0、单位和个人举办展览活动,以其取得的收入扣除实际支付的场地费、展台搭建费、广告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1、勘察设计单位将承担的勘察设计劳务分包或转包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取得的勘察设计总包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的勘察设计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2、代理报关业务,以纳税人向委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海关、检验检疫、支付预录入等单位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支付海关的费用包括税金、签证费、滞报费、滞纳金、查验费、打单费、电子报送平台费、仓储费;支付检验检疫单位的费用包括三检费、熏蒸费、消毒费、电子保险平台费;支付预录入单位的费用包括预录费。

43、单位和个人转让其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土地使用权的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4、单位和个人转让抵债(包括法院判决)所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抵债时该项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5、单位和个人销售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不含个人购买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非普通住房和超过2年转手交易的普通住房)。

46、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各种产权转移、股权转移、兼并、分立、整体拍卖、改制等非购置所得的不动产,如销售的不动产有原购入凭证的,计税时可按规定给予扣除。

47、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抵债(包括法院判决)所得的不动产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作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8、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仓储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49、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附件2: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

年 月(期)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

填报单位(盖章): 上月(期)序号 转入抵扣金额(1) 收款方名称

其中本月

凭证号开具日抵扣抵扣金(期)转入下码

项目 额 (2) 月抵扣金额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

/

/

/

单位:至角分

当月(期)实际抵扣金额(4)=(1)+(2)

-(3)

备注(填列记账凭证号码、合同号等相关内容) 当月(期)发生的抵扣凭证项目及金额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年6月23日印发年6月23日印发打字:胡一鸣校对:税政一处

李晓丽 2009

2009

第三篇: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2012年全省税收调查工作的通知

(正式文件正在流转中)

各市、县(市、区)地方税务局(不发宁波),省地方税务局直属税务一分局: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的通知》(财税〔2012〕43)要求,现就做好2012年我省税收调查工作明确要求如下:

一、调查范围的确定

2012年全省税收调查分为企业调查和企业集团调查两项任务。

(一)企业调查范围。企业调查的对象分为抽样调查企业和重点调查企业。抽样调查企业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抽取确定,名单已在日前下发各地。重点调查企业由各地按规定的选取条件(见附件1)确定,主要服务于税制改革、政策调整和税收管理分析。为便于数据的分析应用,各地在确定重点调查企业时,可以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重点营业税行业的全部企业纳入调查范围。

各地在确定重点调查企业时要注意以独立缴纳营业税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在确定重点调查企业名单时,各地要及时与当地国税部门加强沟通联系,避免重复调查。

(二)企业集团调查范围。企业集团调查名单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今年我省共调查76户企业集团,名单已在日前下发各地。纳入调查的企业集团主要是中央企业集团、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家重点企业、国务院主管部门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以及年营业收入和年末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团。企业集团调查表由企业集团总部汇总(合并)所有下属成员单位进行填写。名单以外但符合上述标准的企业集团各地应自行纳入调查范围,并将增加的名单报省局备案。

由于抽样调查企业、重点调查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确定,均关系到调查数据的典型性、代表性甚至有效性,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调查企业范围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调查指标体系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反映调查企业属性的企业信息表、反映企业税收财务等数据的企业表和反映调查企业提供增值税、营业税的应税货物、劳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货物劳务表。

2012年,基于实际工作需要,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调查指标和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优化了信息表相关指标,细化了土地增值税等六类财产行为税指标,调整了企业所得税指标。各地组织开展调查时要着重关注这些指标变化情况,重点加强调整内容的培训。

(二)企业集团税收调查表指标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税收预测指标、主要财务指标、税收指标及各项收费指标,需要企业集团填写2011年度和上一年度的情况。

2011年度全国税收调查表(信息表、企业表、货物劳务表)和2011年度企

业集团税收调查表已在日前下发各地。

三、数据填报注意事项

数据质量是税收调查工作的生命和关键所在,各级地税部门要高度重视,指导好基层税务分局和纳税人按照有关要求完成调查表的填报工作,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和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1、充分利用《税友龙版》和《税友2006》税收调查取数模块采集数据。税收调查表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税友龙版》和《税友2006》数据库自动取数,其余指标再由企业填报。各地要进一步深化应用《税友龙版》和《税友2006》税收调查取数模块功能,减少人工录入,避免重复劳动,切实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2、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各级地税部门在调查工作中的任务主要是确定调查企业范围、宣传调查的必要性、解释填报口径、通知企业修改错误、安全按时上报数据及其说明等,力求录入数据与企业填报数据一致,确保企业填报数据符合填报说明的要求,努力提高调查数据的应用水平。

3、严格按照填表要求填报。各级地税部门要认真指导企业按照“填表说明”规定的口径、取数来源进行填报。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填表说明的问题,应及时通知企业修改,地税部门不得自行修改数据。

4、正确认识审核公式的作用。调查软件中审核公式的设置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判定标准,不是唯一标准。如果企业实际情况与审核提示信息不符,要尊重企业实际,不能擅自修改;但必须要求企业填写审核说明,随同数据上报。

5、努力在基层把好数据“质量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数据误差,今年与任务一并下发的参数包括重点用于审核数据质量的测算表,供各级地税部门使用。各地应采取积极措施,认真组织培训,保证基层熟练操作,确保录入、审核工作的质量,把差错消除在调查企业和基层税务分局。各级地税部门要尽快将调查任务层层布置落实,给基层税务分局和调查企业多留时间。基层税务分局在安排税收调查时,应尽量将此项工作与所得税汇算清缴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便纳税人的填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6、重视企业所得税等新调整的指标体系。对于今年新调整的指标,各地要正确掌握并对企业辅以必要的指导。为调查企业所得税当年实际入库数,便于与调查企业年度所得税实际入库总收入进行比对,所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含分支机构)均需填写“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就地实际缴纳所得税额”指标。

四、全省税收调查数据汇审时间安排

各市局应于2012年6月25日前完成全市数据的汇审工作,全省税收调查数据集中汇审初定于2012年6月底进行。全省汇审时,各市局要提交以下材料:调查数据(包括企业调查数据和企业集团调查数据)、调查工作情况说明(包括调查户数情况说明、逻辑性审核合理性审核未过的情况说明、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各地还须上报以下材料:《2011年度纳税人户数统计表》(附件2)、《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完成情况表》(附件3),并对其中的抽样调查企业和企业集团调查

情况作专题说明(具体要求见附件4和附件5)。

五、认真完成工作总结和分析报告

调查数据全省汇审后,各市局要对全市2012年的税收调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总结中要对调查范围的落实情况进行说明,报告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调查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税收调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011年度调查数据收集完成后,各地要根据本地工作需要和数据特点及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应用,各市局要选择一篇优秀分析报告上报省局。分析报告要避免就数据论数据,要结合宏观数据、征管数据以及调研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要积极研究企业税源税收变化趋势,研究跟踪税收政策变化对收入的影响;要结合重点税源监控工作,充分挖掘重点税源监控和税收调查数据结合应用的价值。省局今年仍将利用税收调查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具体承办的地市可将研究成果作为上报省局的分析报告。

各市局应在2012年10月15日前将工作总结和分析报告上报省局,其中工作总结须以正式文件形式通过公文处理系统上报,分析报告以工作总结附件形式上报。

各级地税部门要加强对税收调查的组织领导,实施定员、定岗管理,保持牵头部门、调查人员相对稳定,全面做好基层税务分局和企业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把调查工作做实、做好,确保2012年全省税收调查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附件:

1.重点调查企业调查范围的基本要求

2.2011年度纳税人户数统计表

3.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完成情况表

4.抽样调查企业调查情况说明提纲

5.企业集团调查情况说明提纲

[附件下载]

第四篇: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下发《存量房评税工作流程》的通知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税政三处

税三便函〔2011〕2号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下发《存量房评税工作流程》的通

各市、县(市、区)地方税务局(不发宁波)

推进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的税收征管工作(简称存量房评税工作),将进一步促进存量房交易评税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水平。

2011年开始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税友龙版》房产评税模块。为指导各地顺利开展此项工作,按步骤做好前期准备、数据采集和测试、征管应用、数据维护和管理等各阶段工作,省局制定了《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存量房评税工作流程》,现下发各地,希参照执行。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

存量房评税工作流程

第一部分总体原则

为推进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的税收征管工作(简称存量房评税工作),促进存量房交易评税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水平,2011年开始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税友龙版》房产评税模块。

在本地开展存量房评税工作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数据采集和测试、征管应用、数据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步骤。为指导各地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流程,希各地参照执行。

第二部分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

1、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转发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进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浙地税发〔2011〕5号)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并按时上报。

2、成立组织机构

各地要尽快建立工作机制,成立存量房评税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实施小组。

3、进行前期培训

省局将组织各地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前期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评税工作规程、具体工作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等。

各地可根据工作需要,组织相关业务辅导。

4、编写工作方案

根据浙地税发〔2011〕5号文要求,各地编写工作方案并按时上报。

二、数据采集和测试

1、政府采购

(1)编制采购文书

根据项目的技术、服务等要求,按照政府采购文件规范,形成采购文书,文书中需明确数据采集范围、完成时限、数据内容要求、数据更新要求等事项。

(2)实施采购

按程序实施采购,确定房产评估公司,做好数据采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数据采集

(1)制定评估技术方案

由房产评估公司根据政府采购要求和省局下发的《存量房评估基础数据采集标准》(见附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评估技术方案。

评估公司在制定评估技术方案时,应明确评估对象的范围、采用的评估方法、需要采集的数据、价格测算时各种参数的选取等事项,应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使制定出的评估技术方案全面、客观。

评估技术方案最终应由当地税务机关确认后实施。

(2)实施数据采集

根据确定后的评估技术方案,评估公司必须严格按政府采购文件及数据采集标准等各项要求实施数据采集和归类整理。

(3)形成初评价格

数据采集和整理完成后,评估公司应根据事先制定的估价技术方案和采集的数据,对估价对象进行价格测算,形成全部估价对象的初评价格。

(4)组织专家验收

各地应组织财政、房管、国土、物价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对采集的数据和形成的初评价格,进行验收。经审核验收合格后,采集的数据和形成的初评价格可正式用于税收征管。

3、数据的模拟测试

将采集的数据和初评价格导入《税友龙版》房产评税模块,进行模拟测试,目的是对各项功能和参数进行调试,以符合本地化要求。

(1)导入、审核

将评估公司提供的初评价格和房屋各类属性信息导入《税友龙版》房产评税模块,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审核,对差异数据进行修改或剔除,对缺失的字段数据应要求评估公司进行补充。

(2)功能测试

房屋初评价格和属性信息导入并审核后,对《税友龙版》房产评税模块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测试要求另行制定。

(3)领导小组验收

测试完成后,报领导小组验收,经验收合格后,系统可正式用于存量房交易环节计税价格评估核定工作。

三、征管应用(具体征管办法另行下文)

1、申报征收

在申报征收环节将《税友龙版》房产评税模块产生的核定价格与纳税人申报价格进行比较,按照孰高原则,取较大值为计税价格,征收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对申报价格低于评税模块产生的核定价格的,告知纳税人后无异议的直接按核定价格征收,持有异议的转入价格争议处理。

2、争议处理

对纳税人提供正当理由的,经征收机关查验并被采纳后,可重新核定计税价格据以征税。对纳税人无正当理由或有正当理由但仍对征收机关重新核定的计税价格有异议的,经纳税人申请,可由征收机关指定具有公信力及资质等级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复评并据以确定计税价格。

四、数据维护和管理

1、新增数据导入

税务部门定期将申报中发现的新增数据(包括遗漏楼盘和新增楼盘)提供给评估公司。评估公司应及时进行数据采集、价格初评等工作,将房屋的初评价格和属性信息提供给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将提供的新增数据及时导入系统。

2、评估价格动态调整

(1)采用批量数据分析法(最小二乘法)进行价格动态调整的单位,根据计税价格和市场价格(挂牌价格)变动情况进行调整,税务人员定期将计税价格、市场价格(挂牌价格)导入系统,对当期的评估价格进行调整。

(2)采用观测点法进行价格动态调整的单位,根据观测点价格变动情况进行调整,税务人员定期将评估公司提供的观测点房屋的评估数据导入系统,对当期的评估价格进行调整。

3、审核、修改、确认

税务机关须定期召开系统例会,分析系统运行情况,对当期产生的评估价格进行审核、修改、确认。

4、日常数据维护、统计

系统日常运行阶段,税务人员须及时对各类差错数据进行修改,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按工作需要和相关制度对各类修正系数进行调整。税务人员根据工作要求定期应用系统中的统计功能,生成各类报表,供领导分析参考。

第五篇:浙江省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地方标准

社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 一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社会单位。 二

建设要求

(一)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 单位应按以下要求开展防火检查、巡查:

a)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 b) 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防火检查;

c)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其他单位每日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防火巡查;

d) 员工每日应进行岗位防火检查。

2、单位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b)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c) 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d)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e)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水源是否完好;

f)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值班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 g)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 h) 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i) 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l)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 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 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d) 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况; e)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4、

员工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 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 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e)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

因工作需要确需动用明火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到场监护,并进行下列内容的防火检查:

a) 是否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动火资格,动火监护人是否在位; b) 动火地点与周围建筑、设施等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动火地点附近四周是否有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

c) 电焊电源、接地点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d) 焊具是否合格,燃气、氧气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放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 e) 动火期间的灭火应急措施是否落实。

6、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7、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8、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1、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2、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 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 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 b) 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 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3、火灾确认后,单位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 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 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 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c) 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d) 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e) 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三)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1、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

2、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配备相应的火场疏散逃生装备、器材。

3、单位应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4、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5、火灾无法控制时,单位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四)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消防安全明白人应熟知以下内容:

a) 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 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 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2、单位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3、单位应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在明显部位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志。

4、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5、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员工应达到以下要求: a) 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 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 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 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方法; e) 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6、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以下消防安全标志或图示:

a) 消防设施标志。如:在消防设施、器材附近适当位置,用文字或图例标明名称和使用操作方法;

b) 提示性标志。如:在显著位置设置单位总平面图,楼层、房间设置疏散指示图;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c) 警示性标志。如:在危险场所或重点部位设置禁止性标志。 标志的图例和设置位置见附录A。

7、人员密集场所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三 验收

1、 单位应按照本文件组织验收;单位验收合格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申请验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应组织验收。

2、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按以下方式进行: a) 组织验收人员对单位进行检查;

b) 按第二条第(四)款第5项b)c)d)e)的要求随机提问5至15名员工(少于5人的全部提问); c) 随机设定起火点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查看处置初起火灾的情况; d) 检查档案资料、记录;

e) 检查单位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情况。

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合格: a) 未依法取得消防行政许可、备案,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b) 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

c) 未按要求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的,发现火灾隐患不整改的;

d) 现场演练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形成第

一、第二灭火力量的,不能正确引导人员疏散的; e) 未按本文件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

f) 提问员工回答准确的人数低于被提问员工总数80%的。

4、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验收合格的单位,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出具“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合格凭证”。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实施细则

一、软件建设要求

(一)制度类

1.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 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 单位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4. 单位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5. 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6. 消防水泵房管理制度

7.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8.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9. 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

10. 志愿消防队管理制度

11.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12. 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二)记录类

1. 单位防火检查记录(单位负责人每月、部门负责人每周)

2. 每日防火巡查记录(重点单位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

3. 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负监管职责的部门向隐患部门下发)

4. 火灾隐患报告书(发现人向归口管理部门或管理人报告)

5. 火灾隐患登记本(火灾隐患的历史记录)

6. 重点部位、危险场所临时用火记录

7. 重点部位、危险场所动火审批表

8. 消防设施、设备检测报告书

9. 建筑电气、防雷检测报告书

10. 职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记录(普通员工培训使用,上岗、转岗前必训,在岗的每半年一次)

11. 专业人员培训记录(责任人;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培训使用)

12. 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消控室值班操作人员填写)

13.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记录(重点单位每半年、一般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

(三)职责类

1. 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2. 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3. 志愿消防队队员职责

4.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

5. 疏散引导员工作职责

二、硬件标识要求

(一)主出入口、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

1. 主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人员密集场所使用)

2. 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设置图示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疏散逃生路线和消防器材位置

3. 每个消火栓箱、灭火器箱及附近张贴使用方法

4. 在每层的疏散楼梯口固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引导员,为其配备火场引导疏散逃生装备、器材(手电筒、荧光棒、手持扩音器、简易防毒面具)

5. 在电梯口或电梯内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志

(二)消防控制室(值班室)

1. 悬挂《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消防报警信号处置程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逻辑关系》、《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2. 在消控室内放置“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3. 悬挂拨打“119”火警电话应讲清楚的主要事项

(三)消防水泵房

1. 消防水泵房内悬挂《消防水泵房管理制度》、《消防水泵房启泵流程》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 一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易燃易爆场所。

二 建设要求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车间负责人对本部门、车间每周至少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2、易燃易爆场所及其内设部门、车间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b) 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使用和完好有效情况;

c) 灭火设施、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各类灭火用药剂、材料、油料等是否齐备充足; d)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e) 压力容器、管道、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f) 是否与居住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是否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g) 工艺装置和管道的色标和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好、醒目,各种设备、管道、阀门及连接处有无跑、冒、滴、漏;

h) 电气线路、设备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有无违章使用情况等; i) 有无违章动火情况;

j) 消防值班(控制)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及巡检记录情况; k) 库房储存物品的下垫、堆垛和养护管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l)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情况; m)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易燃易爆场所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生产和使用场所可以结合工艺巡检进行防火巡查。

4、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动火、用电有无违章;

b) 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 c) 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 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e) 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 f) 库房储存物品外包装是否完整; g) 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5、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6、员工班前、班后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动火、用电有无违章;

b) 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 c) 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d) 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 e) 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7、因工作需要确需动用明火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到场监护,并至少进行如下检查:

a) 是否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动火资格,动火监护人是否在位; b) 动火地点与周围建筑、设施等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动火地点附近四周是否有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

c) 动火检修的容器设备是否经过清洗,是否经检验合格;

d) 焊具是否合格,燃气、氧气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放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 e) 电焊电源、接地点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f) 动火期间的灭火应急措施是否落实。

8、进行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时,检查巡查人员应根据工艺特点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9、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10、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11、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1、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根据本单位的特点,配置堵漏、防毒等抢险救援装备。

2、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向企业专职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队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在1 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 使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

b) 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和值班人员; c) 采取控制泄漏、防爆炸、防毒、防蔓延等措施。

3、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向“119”报警,并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在3 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 控制室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消防设施设备,通知相关车间(控制室)启停有关设备; b) 通讯联络组按预案通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急组织人员(灭火行动组、堵漏组、安全救护组等)到场扑救,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传达火场指挥员的指令;

c) 灭火行动组立即佩带个人防护装备器材,使用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 d) 堵漏组穿着专业防护服装实施堵漏作业; e) 疏散引导组组织人员、物资疏散; f) 安全救护组负责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g) 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1、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2、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必要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易燃易爆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a) 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 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 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2、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3、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员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4、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单位员工应达到以下要求: a) 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 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 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 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e) 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5、易燃易爆场所应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附录A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三 验收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验收应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执行。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友情下一篇:中考成语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