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创新包容心得体会

2024-04-08

共建创新包容心得体会(精选3篇)

篇1:共建创新包容心得体会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倡导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2014年11月12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朱竞若、吴绮敏、李伟红、杜尚泽、赵成)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怀柔风光旖旎,雁栖湖畔草木青翠。上午9时30分许,前来与会的20位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陆续抵达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迎候在那里的习近平同他们一一握手寒暄。

习近平指出,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年来,见证了亚太发展的历史成就,亚太发展也赋予亚太经合组织新的使命。今天,我们聚首雁栖湖,讨论亚太经合组织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强合作、展翅齐飞,书写亚太发展新愿景。

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大力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我们应该全力推动改革创新,挖掘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通过结构调整释放内生动力。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全体成员。

习近平就此提出4点主张。第一,共同规划发展愿景,把在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推进互联互通、谋求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的重要共识转化为行动。第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妥善应对流行性疾病、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第三,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将亚太经合组织打造成推进一体化的制度平台,加强经验交流的政策平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开放平台,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平台,推进互联互通的联接平台。中方将捐款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第四,共同谋求联动发展,加大对发展中成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扩大联动效应,实现共同发展。未来3年,中国政府将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用于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能力建设项目。

习近平指出,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让我们以北京雁栖湖为新的起点,引领世界经济的雁阵,飞向更加蔚蓝而辽阔的天空。

各经济体领导人围绕主题,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3项重点议题展开讨论。

习近平指出,要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新愿景,为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采取务实行动,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不断加大对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的投入。要拓宽战略视野,展现政治勇气,把握好平衡,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实现亚太经济创新发展、改革、增长,巩固全球经济引擎地位。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沟通和规制衔接,促进人民友好往来,深化双边、区域、国际各层面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亚太全方位互联互通。

习近平强调,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是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中方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积极参与有关合作,共同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大家的合作之路、友好之路、共赢之路。

各经济体领导人一致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要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各方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有关倡议和主张,高度评价中国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繁荣、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感谢中方为举办本次会议所做的出色工作。

下午4时,会议落下帷幕。习近平致闭幕辞,对会议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指出与会各方回顾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展望了亚太长远发展愿景和方向,并就会议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大力加强亚太伙伴关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批准全球价值链、供应链、能力建设等领域重要合作倡议;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结束;加快创新和改革步伐;共同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加强交流互鉴;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拓展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会议发表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

会议结束后,习近平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会议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习近平指出,这次会议是亚太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的又一盛会。会议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预期目标,各方对此感到满意。我们决心发扬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精神,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会议期间,习近平同与会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共同种植亚太伙伴林,体现各经济体对保护环境的重视和对绿色发展的追求,预示亚太合作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 人民日报 》(2014年11月12日 01 版)

篇2:共建创新包容心得体会

50年前,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 完成世界首次载人空间飞行。它标志着人类在历经陆地、航海和航空后, 将足迹扩展到宇宙, 进入了载人航天的新时代, 开启了人类文明新纪元。

50年间, 人类航天历程充满惊喜、震撼, 也有悲壮、伤心。空间探索, 加强了人类对宇宙、天体和地球本身的认识, 空间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大地勘测、资源调查、防灾救灾, 空间科学和技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希望和空间。进入21世纪, 随着外空探索领域拓展, 外空活动商业化趋势日渐显现, 外空活动主体趋于多元。

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 各国应致力于外空领域的包容性发展, 以外空活动惠及全人类为目标。

在人类与外层空间的关系方面, 外空领域包容性发展, 要蕴含对空间环境的包容。人类探索和利用外空, 应与空间环境相协调, 维护外空环境, 建立外空发展秩序。

在世界共同探索外空过程中, 包容性蕴含着对各国的包容。世界各国, 不论大小强弱, 都应平等拥有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为此, 各国应积极加强平等互利、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 尤其应当使更多尚未具备空间能力的国家参与外空领域的发展, 享受空间技术的成果。

此外, 从人类自身来看, 太空探索包容性还蕴含着对全人类的包容, 这种探索拓展人们的视野, 将使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入。

随着人类太空探索的发展, 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它们关系到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各个国家的权利义务, 需要各国共同制定和遵循的法律和规则进行约束。国际社会应致力于依法建设和谐外空, 完善现有外空法律体系, 同时要防止外空军备化、武器化, 更要避免在外空开展军备竞赛。

探索和利用外空的活动, 要为全人类谋福利。因此, 国际社会应加强互利合作, 使空间科技的进步惠及各国,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共同建设和平、发展、合作和法治的和谐外空。

篇3:共建创新包容心得体会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纵览人类发展史,那些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都是城镇化成熟、城市发达的国家;那些正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城镇化道路。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人口增长了60倍,城镇化率从3%提高到52.1%,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城镇居住和生活,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范围内城镇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新一波城镇化浪潮正在形成。据联合国、世界银行有关资料测算,2014年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增加24.6亿人,其中APEC经济体将增加6.1亿人,占24.8%;APEC经济体的城镇化率将从61%提高到77%,由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转向平稳成熟阶段。可以说,今后三、四十年是APEC推进城镇化合作的重要时机。

城镇化合作已成为APEC合作的前沿领域。2013年,APEC巴厘岛宣言正式将城镇化纳入亚太未来经济增长的新领域。2014年,APEC北京峰会批准了《共建APEC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倡议》,首次明确了APEC城镇化合作的方向。2015年,APEC建立城镇化合作工作机制,习近平主席倡议的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为亚太地区开展城镇化合作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将推动APEC城镇化伙伴关系由虚入实、由浅入深,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本届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的主题是“城镇化与包容性增长”。将城镇化和包容性增长这两个人类历史中的重大命题紧密连接起来,目的就是要将包容性增长的要求嵌入到城镇化的全过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使所有居民都能公平分享城镇化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进程。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2015年末的7.7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我们也注意到,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特别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等问题,大量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还难以享有同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完全融入城镇社会,提升城镇化与包容性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去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今年3月,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些都体现了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们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使城镇常住人口能够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我们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积极培育中小城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进而承载更多的进城人口。我们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城镇化红利惠及十几亿人口。应该说,中国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正是对包容性增长精神的很好体现。

女士们、先生们,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处于城镇化不同阶段,呈现出政策多元化、需求多样性、优势互补性强的特点。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之间开展城镇化交流、对话与合作,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同迎接新一波城镇化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共同应对环境、资源和社会治理等领域新的挑战。可以说,开展城镇化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今天,来自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经济体的政府官员、城市市长、企业家、学者和媒体代表首次齐聚一堂,围绕亚太城市互联互通、城市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创新这三大主题,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城市更新和改造、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中小城市发展等具体领域,分享各自城镇化的历程和政策实践,交流成果和经验,研讨难题与困惑,我相信,通过沟通和交流,我们将碰撞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发掘出更多深化合作的机会。为此,我以为,应从城镇化和包容性增长的论坛主题出发,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间,推动建立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城镇化伙伴关系。这里,我提3点倡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各成员经济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城镇化过程中推动包容性增长,探索多样的实现路径和模式,加强学习和借鉴,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进步。

二是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推动多层面的对话交流,分享并推广成功经验,推进多主体的务实合作,扩大彼此间的投资贸易,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深化亚太城镇化伙伴关系。

三是以务实高效为原则,创造城镇化进程中的合作机遇,鼓励成员经济体的各级政府、城市、企业、研究机构、民众参与到城镇化合作中来,开展城市结对,推动相关投资贸易,吸引凝聚亚太城镇化所需的要素资源,增进各成员经济体人民的友好交流。

女士们、先生们,

在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城镇化伙伴关系过程中,我们真诚欢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参与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共享城镇化发展红利。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城镇化率为56.1%,今后三、四十年还将有数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这将会激发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形成庞大的市场空间。除了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需求,中国还将为全体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这包括: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让全体居民公平享有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快绿色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加快城市信息网络宽带化和智慧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城市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等等。

中国欢迎包括APEC成员在内的世界各经济体参与以下领域的城镇化建设: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交通通讯、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区域间城市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能技术在城市管理、城市治理和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数据应用的新模式,充分运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优势,加强对市民的社会化服务,实现智慧家庭、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系统化的整合。

三是绿色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模式、绿色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城镇、紧凑型城市。

四是城市更新和改造。改造城市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和危旧房集聚区,突出城市特色,传承城市传统风貌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住宅、商业、办公、文化等不同功能的有机结合。

五是推进城市发展创新。创新城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机制,优化城市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

上一篇:雕与刻的乐趣教学反思下一篇:斋公岭小学关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_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