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优秀作文

2024-05-20

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优秀作文(共11篇)

篇1: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优秀作文

每天上学,便能看到那一朵朵绽放在路边的野花。花虽不艳丽,但每次经过还是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每天上学时的点滴,那牵动我思的日日夜夜,早已让那片不起眼的野花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注意到他们,确是在一场初冬的大雨中。雨来得急,即使是撑起了伞,却还是被淋得像只落汤鸡一般。在旁的屋檐下躲雨时,不经意的一瞥,让我发现了藏在路边的它们。随不强大,但依然敢在大雨中挺起头颅,直面大雨,没有半点要退缩的意思,抬起的头一次次被雨点打压下去,却又一次次的直起腰来,以骄傲的姿态面对着大雨,彰显出它不败的气质。

此后,每当我经过它们,我的目光总会不自觉的被它们吸引过去。

某天,当我再次路过那里时,却不见它们骄傲的身影,取代它们的却是一坨被翻开的泥土,但那天在正好遇到些挫折,没有了这些野花的示范,总感觉我也和它们一样,被一坨泥土挡住了通往外界的路。

直到寒冷褪去,春天到来的时候,再一次不经意的望向那里,却发现原来的泥土之上再一次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花随不变,但它所释放出的清香却比上一次的更加浓厚。它是那样的弱小,却又是那样的强大,从泥土中绽放出来,这需要在那黑暗中摸索多久才能重见光明啊。

但它依然坚持了下来,并在钻出泥土后贪婪的吸食着阳光,疯狂的生长。我知道,这是一个弱小的生命在向世界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它以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带领着我一起走出迷茫,走出困境,去面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不知从何时开始,路边那片野花,将它那执着的力量烙印在我心中。它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信念,激励着我,让我懂得了生命就该如此执着,哪怕身处困境,哪怕一败涂地,即使只有一丝力量,也要让它执着的奋斗出属于它自己的成功。

那片野花,虽不起眼,但它依旧引领着我。

因为我知道,那不仅仅是属于生命的力量,也更是一种为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

篇2: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优秀作文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同一阶级、同一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由于受到社会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迷茫困惑、失衡甚至失落的现象。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祖国的前途关心,能够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然而,现实中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脆弱等理想信念问题。具体表现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理想信念迷失。部分大学生政治淡化倾向明显,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持冷漠态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在道德取向上,从注重奉献转为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诚信意识淡薄。在职业选择上,更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认为社会只是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

(二)重物质利益,轻理想信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利益关系、社会阶层等日益复杂,由此形成复杂的多元化思想观念,诸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时有表现。一部分大学生抛弃远大理想抱负和追求,相反更多地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如何让自己赚更多的钱,如何当更大的官,拥有更多的权力和金钱。

(三)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一些大学生以为对市场经济、社会现实已经充分认识,他们只看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公的、腐败的和丑恶的现象。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中,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和发展潜力,没有用辨证发展的眼观去看待,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失去信心,产生动摇。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体系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挑战,一些西方不良观念借机涌入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较大冲击。

(二)国内市场体制与竞争压力的影响。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市场经济表现出的物欲至上的导向,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

三)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大学生理想的确立。当今时代,网络信息的方便快捷确实大大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然而,网上信息良莠并存,加上国内外别有用心的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甚至对社会热点、难点进行炒作,误导舆论导向,对人生观与价值观还没完全确立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其影响可想而知。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一些大学生的成才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从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能运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导致理想信念在选择中出现问题。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探索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

(一)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

校园先进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的孕育作用。要充分利用校报、学刊、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介,加之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倡导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努力宣传先进,树立典型,使同学们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理想信念上的错误观念。积极的、先进的校园文化会使学生富有美好的理想与追求,精神面貌上表现出昂扬向上的状态;而消极的、落后的校园文化则会使学生无所追求、无所抱负 ,精神面貌上表现出颓废懈怠的状态。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时代在发展,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指导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单独强调社会理想或个人理想都是不合理的。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深化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自觉把个人理想、前途、利益融进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成才的实际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关注与关怀中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就业方面,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己、冷静地进行择业,树立“从基层做起”、“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成才”的就业成才观。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识

理想信念不仅是文化、教育和信仰的问题 ,更是实践的问题。离开了社会实践,理想信念既难以真正地树立,又常常会沦为空想或幻想。因而,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广泛的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积极主动地走向和融入现实社会生活,真正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学校和社会也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些机会和场所。总之,只有社会实践才是理想信念生成和实现的根本途径,大学生也只有亲自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最终确立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四)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要引导学生运用反思、总结等方法,加强自我修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寓教育于学习、实践和娱乐中。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众组织的作用。比如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群众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 ,一方面可以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 ,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生动活泼的学生群体活动中,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篇3: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优秀作文

所谓“活动教学法”, 就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 通过教师完善的主导, 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 以活动为基础, 激发起积极的思维活动, 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以活动促发展, 达到真正的“主动发展、全面提高”之目的的教学。把这种教学法寓于作文教学, 正如时雨春风, 使得令学生望而生畏的作文课变得其乐融融, 生机盎然。那么, 如何落实这一行动策略, 把作文课上活呢?

一、让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

1.活在于画

作文课上如果能结合写作内容让学生画上几笔, 无疑给学生服了“兴奋剂”。融合了美术的作文课使他们觉得生动有趣, 他们对写作内容的理解才会更主动、更认真、更深刻。在画图的过程中, 他们的想象力、理解能力以及绘画能力会得到同步发展, 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极为有利。在让学生抓住特点描绘人物外貌时, 不妨让学生先配插图, 使他们在画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人物特点之所在。只有画得入微, 才能写得传神。

2.活在于赛

打擂台式活动是训练智力活动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重视活动形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迅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活跃状态。一位教师在指导《钉纽扣比赛》作文时, 每人课前准备一块布、一根针、一段线、几个纽扣。课上按老师的要求比赛, 看谁钉得好、钉得快, 然后作文。可写钉扣的方法过程, 也可写感受、体会。这个活动较新鲜, 学生兴趣浓, 观察体会就深刻, 写作效果也好。

3.活在于辩

辩论能够增长人的才智, 锻炼人的口才。在指导学生写课文读后感时, 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词语含义的不同理解, 对某一故事情节的不同看法, 对某一人物性格的不同分析加以辩论。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争辩的越激烈、越投入,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深刻, 写出来的读后感才越有品味。

如此根据学生对变化的事物或过程感兴趣的心理特点, 在他们的写作过程中适当安排一些活动, 便能触动他们思维的“兴奋点”, 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教学也一定会生动精彩。

二、让准备拥有活动的色彩

1.活在于做

要写的东西, 倘若让学生先亲自去做一做, 那一定会加深他们的感受。写《放风筝》, 让学生先做一做、放一放, 那份喜悦, 那种兴奋, 那样心旷神怡, 有谁能比他们体验更深, 感情流露更自然?写《包饺子》, 为什么不让他们先去品味一下包饺子的乐趣呢?融知识、趣味于一体, 很受学生欢迎。

2.活在于养

小学生很喜欢小动物, 对课本上描写动物的文章, 他们表现出很深的兴趣。但如果让他们写小动物, 那可真有些难为他们了。假使教师建议在教室里开辟一个“生物角”或者要求他们回家进行小饲养、小种植, 他们一个个不喜出望外才怪呢。别以为这只是让他们“玩”, 饲养、种植里面有知识、有学问, 能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这时再让他们写小动物, 定是“下笔如有神”。

三、让教师形成活泼的风格

1.广闻博识是活的前提

在各门学科中, 语文的综合性最强, 内容蕴含面广, 所以语文教师既要掌握语文学科所涉及的各种知识, 又要具备与语文学科相邻的学科常识, 同时还得对古典诗词、名人名句、伟人典故、轶闻趣事、文坛掌故、古今中外名著有所了解, 并恰到好处地穿插于作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如, 一位教师曾组织学生浏览生态园, 去时学生兴趣盎然, 回来后听说要写游记顿时垂头丧气。这时,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生态园, 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花, 能叫出哪些树名?听到哪些鸟叫?”“你听到水声想到哪些词?”“你知道雕刻上的传说吗?”这些问题涉及植物、动物、历史, 学生很感兴趣。

2.能说会写是活的关键

(1) 能说。语言贫乏、干瘪无味、缺乏新颖性, 是教师语言的大忌。有位教师教《挑选文具盒》, 先后设计了两个导语, 先是:一位朋友托我代购一只文具盒, 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女儿。可文具店里那么多文具盒, 真不知挑哪只好。请你帮我推荐一种。在分组活动和各组代表推荐之后, 又出现了一次导语:刚才同学们向我推荐了各种文具盒, 谁能把自己推荐的文具盒从外观到实用性讲得更具体, 我就买谁推荐的那种。这样, 学生有新鲜感, 热情高涨。 (2) 会写。语文教师不仅要写好教学论文, 还要写一些随笔、杂感或者诗歌、小说等, 尤其是要写“下水文”, 才能对作文有真切感受, 才能由此及彼, 预料学生在拓宽内容上有什么障碍, 在文学表达上有什么困难。这样, 作文指导更能突出重点, 作文讲评更有的放矢。

3.贴近童心是活的完善。 (1) 命题要揣一颗“儿童心”。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 宁可低一点、小一点, 不搞一刀切。 (2) 指导要用一种“儿童调”。要把导师的架子放下来, 要用商量口气, 商量写什么, 怎样写, 怎么改, 如何评等等。 (3) 评改要借一双“儿童手”。叶圣陶先生主张学生要“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因势利导, 利用小孩子喜欢“挑毛病”的心理特点, 借一双“儿童手”, 让他们通过作文的“互改”去发现问题, 提高能力。

摘要:在指导学生写课文读后感时, 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词语含义的不同理解, 对某一故事情节的不同看法, 对某一人物性格的不同分析加以辩论。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争辩的越激烈、越投入,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深刻, 写出来的读后感才越有品味。

关键词:活动,境界,生动精彩,想象

参考文献

篇4:职业院校学生人生理想追求分析

关键词:人生理想 人生追求 人生观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重大突破,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职业院校为国家培养输送出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学生的个人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并势必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成才之路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在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已经成为需要社会与教育者共同关注与重视的问题之一。在职业教育中了解这一情况,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为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教育应该成为现阶段职业院校学生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一、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人生追求的新情况与新特点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在科技日益进步,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生活学习方式的大环境中,学生们的思想大都比较活跃,接触新鲜事物较快。但他们缺乏社会实践,对现实生活还没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对于自身人生追求的把握也不清晰。随着学生生理与心理方面日趋成熟,内心的敏感程度和思想上独立意识逐渐增强。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着学习与就业的共同压力,他们成长和成才需求同样强烈。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总体向好,但学习的信心不强,意愿和动力不足。与此同时,社会上对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边缘化”的印象,这使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自我认知偏差,导致部分职业院校学生陷入一种从“不努力”到“不被认同”到“不自信”,再到“不努力”的恶性循环。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在青春期人生追求中出现了新特点与新情况。

1.职业院校学生对人生追求的认识相对浅显、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接触的事物与信息丰富多样,他们的思路相对开阔,想法比较独特,但他们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和问题,认识比较表面、狭隘,导致他们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准确、不清晰。对当前存在的有些社会现象迷惑不解,对人生观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

2.职业院校学生人生追求的情感不够深厚、意志较脆弱

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都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希望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祖国的未来发展统一起来。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一些“职业教育被边缘化”的观念,使职业院校学生的心态浮躁起来。他们认为到头来还是一个职业院校毕业,不被认可。还导致学生容易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在求学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产生了不求上进、妄自菲薄的态度。

3.职业院校学生人生追求的激励相对缺失、动力相对不足

现阶段职业院校学生从小受到的溺爱与庇护较多,使他们的价值观念错位以及性格上依赖性强。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的困难,更加剧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失落感和自卑感。由于种种原因,外界现实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激励相对缺少,还存在少数打击、挖苦的负激励,致使部分学生失去了人生追求的内外激励。

上述概括出了职业院校学生人生追求中存在部分的问题。由此可见,要在职业院校学生追求人生理想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二、如何加强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理想教育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理想,是职业院校学生在正确的科学人生观指导下,从社会实际出发,在努力克服外在条件的局限和内在条件的限制情况下追求自身美好人生的目标。

当今,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理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最高理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奉献力量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基本理想;认真工作,为人正直,幸福地度过人生的现实理想。所以,在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时,要联系客观实际,把握好层次与分寸,并且落实到人生践行之中。因此人生理想教育应做好如下几点:

1.提高教育者的育人意识

注意提高教育者的育人意识,明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人生理想教育的重要与紧迫性,努力提升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的影响力。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求学阶段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重要时刻。学生们的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容易受环境影响。他们的情绪体验带有两极性,同时受社会对职业教育偏见观念的影响,学生们的心灵承受着多重心理压力。职业院校需要唤起每位教师的育人意识。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教育,也要将人生意义、目的和人生追求等,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到教育教学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自身的教书育人职能和学生自身的状况结合起来,正确引导。这就要求全体教育者,在教书育人时要针对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系统地采用丰富的形式和多样的方法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同时要注意教育方法的创新。

2.明确学生的人生理想

注意明确学生人生理想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主动将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社会、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自己的前途时常感到迷茫,学习缺少动力,人生目标不明确是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栋梁。同时,国家为职业院校制定的一系列具体政策,从制度上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成才指明了方向。要使学生意识到,只要学有所成,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就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可以成就自己的人生。

3.使人生理想教育的内容具体化

注意教学过程中使人生理想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从专业入手,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情感,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人生理想。职业院校的鲜明特点需要教育者将人生理想教育内容具体化为专业理想教育,充分展示相关专业的人生理想教育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从事的专业的重要作用,了解本专业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可,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认真学习。要紧密联系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开阔专业视野、坚定成材信心、激励努力学习,让他们既看到大有可为的人生前程,又着眼现实始于足下,坚定他们大有作为的决心。

4.丰富人生理想教育环境

注意教学中丰富人生理想教育环境。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追求是多样化的,职业院校学生面对的社会提供的发展机会是全方位的。教育者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结合人生理想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养成良好人生追求的意识、意志与精神。这要求教育者转变观念,立足现实,真诚尊重学生,耐心地教育学生;并通过学校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学生创造实现理想的优质条件,使学生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来实现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三、小结

职业教育是一项适应未来需要的事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的实用技术与管理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导职业院校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实现技能成才的人生理想是现阶段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长远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篇5:理想追求的作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也许是为了金钱,也许是为了名誉,也许是为了整个人类,甚至是整个自然和整个宇宙。

从前,我没有理想,只是认真地完成了我的学习任务,仅此而已。那时,我不会花太多时间想象或描述我的未来。即使有,也没有结果。那时,我没有梦想,但我努力工作。但是上帝喜欢捉弄人。在漫长舒适的生活之后,他会给你带来一场风暴;我最亲爱的祖母去世了。当时,她死于一种不治之症。我想起来已经一年多了。当我提到这件事时,我的心平静多了。我的一个理想,或者说理想,在这个时候扎根在我的心里。虽然这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但我会为此而努力。

事实上,这个理想很简单,那就是学好科学知识,长大后成为对人类有用的人。这听起来比做起来容易。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它变成现实。

看看国内外任何时候的所有成功人士。他们不是都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很多吗?居里夫人发现;镭在失去丈夫的现场。爱因斯坦小时候不是被称为弱智吗?很多人因为梦想而成功

追求理想,我们需要毅力“没有人会轻易成功”是对的。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所走的道路永远不会平坦宽阔。会有风和雨,甚至闪电和雷电,还有荆棘。有些人可能会退缩,但他们不能。如果他们退缩,他们就没有期望,即使他们离对方只有一步之遥。记住,我过去也失败过。当时我真的很沮丧。当我准备放弃时,有人让我记住:除非你放弃,否则你永远不会失败。

是的,一群奔腾的马怎么会因为滑倒而不能前进呢?即使他们身上沾满了泥巴,即使他们身上有伤疤,发出嘶嘶声,他们也会扔下蹄子疾驰而去!

篇6:理想与追求的作文

贝多芬不惧怕任何危险。(作为音乐家,他迷失了双眼,但坚定地站起来,孜孜不倦地完成了他的创作。最终,黄天不负众望。他的作品《命运交响曲》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他的精神是也是现代青少年的楷模……

追求是一种艺术,懂得追求的人,也一定是懂得艺术的人。

追求是多么耀眼一句话,懂得追求的人,也是懂得放弃的人。在利益面前,他们必须学会放弃。追求如火柴,梦想如烈火。只有学会追求,才能创造梦想。追求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都证明你是否懂得追求、懂得放弃、懂得创造……

梦想属于每个人。它充满生机和活力,像精灵一样在人脑中自由游荡。同时,它也充满了人性的自私,为了实现梦想不择手段,为了实现梦想伤害身边无辜的人,为了实现梦想而陷害他人谋取私利。这样的人,更准确的说,是可耻的人。人不配做梦。梦想属于敢于实践的人,属于不自私的人,属于勇敢的人,属于不畏困难的人,属于能够把自己奉献给别人的人……总之。,梦想只属于有志之士。

追求梦想的第一原则是超越自我,克服一切阻碍我抱负的困难。他们就像我们脚下的绊脚石。稍不留神就会跌倒,所以我们要狠狠地踢开那些绊脚石。

篇7: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优秀作文

德育教育篇

德育与思政研究 DOI 编码 : 10.3969/j.issn.1007-0079.2010.06.073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6期 总第157期 初探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杨卫平黄馨馨 朱效传摘要 :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 的精神力量,它会给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变化,加 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关键词 : 大学生 ; 理想信念 ; 人生追求 作者简介 : 杨卫平(1965-),男,广东梅县人,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党委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 思想政治教育、高 等教育; 黄馨馨(1982-),女,辽宁大连人,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 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006)基金项目 : 本文系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 “我校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与研究”(课题编号 : 20082110)的研究成果。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长期以来,大 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为增强教育实效,摸清在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笔者所在课题组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对该校大学生进行了关 于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状况的调查。共发放问卷 450 份,回收 437 份,回收率 97.1%。调研内容集中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政治 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等方面,意在对存在于 大学生理想信念上的缺失、迷茫等突出问题进行规整、引导,并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1.重视物质利益,理想信念淡化 当前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如图 1 所示,有 29.98% 的学生认为是理想信念淡薄,有 26.77% 的学生认为是 考虑个人利益较多,功利思想浓重,有 24.03% 的学生认为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有 21.51% 的学生认为是思 想作风涣散,有 10.98% 的学生认为是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这 些数据表明 :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其价值观 念、理想追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 另一方面受到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影响,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大理想的占 50.57%,欠缺在普通学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 占 30.43%,欠缺关心时政,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占 26.77%。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很多都认同奉献精神、社会责任 感、国家和集体利益,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更加注重个人专业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加关注个人健康、幸福、名誉、地位、前途、发展、爱情、家庭等,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关心不够。3.重视个人价值,公德意识不高 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有 59.04% 的学生认为是社会适应 能力与道德素质的高低,有 27.69% 的学生认为是知识与能力素 质的多少,11.67% 的学生认为是关爱他人,有 助人为乐,6.64% 有 的学生认为是权力、名望、金钱。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追求方面,如图 2 所示,有 44.16% 的学 生选择成就一番事业,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有 33.18% 的学生 选择自由发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有 24.71% 的学生选择拥 有完美幸福的家庭,仅有 6.18% 的学生选择顺其自然或是没有。图 2 大学生人生追求情况统计 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拥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较强的能力,就 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至于德行修养问题,做到遵纪守法就可以了。当代大学生崇尚知识能力,重视生活图 1 大学生思想问题状况统计 理想的确立和追求,看不到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在人生与成才 道路上的积极作用,忽视道德修养、忽视规范,社会公德意识 不高。4.重视理想现实,政治信仰动摇 一个国家、社会的政治理想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两个 159 2.重视个人理想,社会责任缺失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价值体系。如何 辨证的对待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被调查者在理想信 念方面认为自身最欠缺的前三个方面分别是 : 欠缺共产主义远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6期 总第157期 德育与思政研究想领域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会更多更直接地反映到高等院校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一些消极落 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各种错误思潮以及腐朽思想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渗透和影响,使一些 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 向扭曲,缺乏为国家、为民族发展作贡献的远大目标和应有的 社会责任。2.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弱点 首先,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未 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天 职只是学习,很多人过着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的生 活,这往往易于使他们形成自私自大、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害怕 艰苦、贪图享受等心理。这些心理不可避免的会在其人生价值 观及理想信念中反映出来。他们是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 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从小生 活在人为的 “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 的磨练。由于这种情况,原来比较直接的 “理想目标”的教育,就不太适应对现实了解不深的这些大学生的情况了。如果说过 去只要为人们描绘一幅美丽的远景目标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理想 的话,那么现在更加重要的是让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们了解 现实,学会脚踏实地地为理想而勤奋工作。其次,当代大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对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 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纷繁复杂的社 会环境中,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 分析判断社会现实问题,容易导致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中出现问 题、出现偏差。最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欠缺。就广度而言,他 们的实践更多地局限于人际交往、学习、成才、就业等方面,实践面相对狭窄,实践内容单一 ; 就深度而言,他们的实践仅 仅接触到个人生存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而较少涉及深层次的 层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 “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 信念,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 由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 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了一个新的低潮 ; 由于市场经济给社会主义 信仰造成的冲击以及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 对重大现实问题及理论阐述滞后性,造成社会主义理论在一定 程度上的混乱 ; 由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发展,较 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存有 怀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5.重视理想目标,明确程度上存在差异 在对理想的明确性问题上,年级差异突出,如图 3 所示认 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非常明确”的大一学生所选比例最高,有 46.00% 的学生选择非常明确,二年级有 30.00% 的学生选择非 常明确,三年级有 28.00% 的学生非常明确,四年级有 32.61% 的学生非常明确。不同年级的学生对 “人生理想”的确定程度 是不同的 :大一学生心中有一番实现宏图大志的激情与信念,理想比较明确和坚定 ; 到了二年级,面临角色转变带来的种种 不适和学业、才干、能力、人际等方面困扰,理想会模糊,甚 至可能迷茫、动摇 ;

三、四年级,大学生各方面都相对成熟、稳定,通过自我教育和修正,理想逐渐清晰明了。值得深思的 是,“不知道”的选项中,在 四年级学生所选比例最高 43.13 %,这是教育工作中亟须给予帮助、引导的地方。图 3 大学生对理想的明确性情况统计 道德标准、价值标准等理性层次的问题,极少触及社会发展的 深层次问题。这种社会实践水平的局限,决定了大学生在理想 信念问题上,常常困惑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显现出强烈 的 “自我性”,对社会价值理念层面的深层问题缺乏理性的思 考和把握。3.信息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和 信息技术使各种信息快速传播 ; 原来在 “象牙塔”中进行理想 信念教育的方式,就很难适应处在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以及各 种信息冲击之下的现代大学生了。如果说在过去只要我们把正确 的东西告诉大学生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帮助他们 识别各种观念和信息 ; 如果说过去我们只要引导他们向往真善 美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还必须让他们对假恶丑有免疫力。

篇8: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优秀作文

但阅卷过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文质俱美的佳作太少,能翻出新意,写出深度的文章更少。另外,近一半以上的文章写乡情,选材之集中,令人惊诧。

笔者细究作文考题,发现浙江高考作文正遭遇着一系列现实困境:

一、命题思想与学生生活实际碰撞没有火花

珍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有生命的文章,这是高考作文对思维独立性、自主性提出的要求。

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几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达到了内部的高度协调一致,江苏的“好奇心”、上海的“他们”、浙江的“触摸都市/感受乡村”,都是从命题上给考生设限,其目的是逼考生把视线转向现实、转向生活。这样做的结果是使那些口袋里放几个古人故事就可以应付一切考题的势头被有效扼制。2009年浙江作文考题的命制也将这种“面对现实、关注生活、感性思考”的理念融于其中。考题试图让学生通过“绿叶对根的深情”的解读,引导其关注生活,写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考题主体是一首歌词,让考生“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作文。这样的命题形式,考生必须先解读歌词表达的“意”,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做文章。

《绿叶对根的情意》是一首1987年的老歌。面对这首老歌,60后、70后因为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历,会觉得很自然,很亲切,甚至因共鸣而泪下。80后、90后却会感到有点别扭,有点陌生,尤其是90后考生,面对比他们年纪还大的词曲,甚至觉得这题目土得掉渣,老得掉牙!听惯了周杰伦、方文山的他们,不仅很难享受到来自歌词文学情韵的快感,还可能陷入一种空洞无语的茫然中。很多考生从思乡入题写,也是为应试而勉为其难。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那一方土地上,很少有几个学生真有过背井离乡的人生经验,所以他们只能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到古典诗词中去找寻思乡之情。其结果是,在通篇的华丽辞藻、思古幽情背后看不到作者自己。

有一篇《落叶归根》的文章,这样写家乡:

“家乡在地理意义上地属江南。它虽然也有青石板,也有厚厚的青苔,却注定不会迎面走来一位丁香般的姑娘,也不会发生郑愁予诗中过客马蹄声叩开三月思妇窗扉的美丽错误。那该属于三月的江南。至于家乡的三月,虽然多雨,却野性张扬。不信请看路旁人家院落中的月季开得那般肆意,那般灿烂,不知‘庭院深深’的含蓄。而那些丈夫出海打鱼的妇人们,也趁着雨天放下家务,在微雨中聚会饮酒,不懂凝眉的怅惘和太息般的目光。”

作为语文老师,看到这样的文字,会感叹此考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更感叹其用戴望舒、郑愁予、李清照诗词构建的文化场景的和谐宁静。但是,细读之后,总让人觉得没有真切感和现实感。过度的隐喻使家乡符号化,这家乡是属于江南的,属于诗词中的文人墨客的。而真正属于考生的、能触动人心灵的真切的内心感受完全被遮盖。

再看另一篇题为《脉脉乡情》的文章: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

家乡因了那“清晨那晶莹的露珠”,那“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那“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那“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而真实迷人。所有思古幽情的固有概念被化散为生动活泼、扑面而来的视觉感受,让人心潮起伏,让人为作者从心底流淌出的真情落泪。

两篇作文,出现如此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对生活是否有真切的个人体验。

我们常说:“生活即语文”,“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描述生活”。如果一个作文题目远离考生,那就意味着它远离生活。很显然,200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既珍视体验又远离生活实际的矛盾,使大部分学生无法点燃创作热情的火花。

二、共性要求使学生创作个性遭遇缺失

不人云亦云,不甘于平庸,写新鲜的文章,写有个性的文章,写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这是高考作文对思维创新性、深刻性提出的合理要求。

清代的李渔也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之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欲使一篇文章脱颖而出,创新精神是诸要素中最强大的力量。

高考作文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能让大多数学生吐露心声,这是个基本准则,作文题目如能完成这个任务,就是很好地落实了“共性”的要求。但是高考作文还具有选拔的功能,还要让学生在共性的基础上凸显出个性,方能见微知著、擢拔人才。2009年浙江卷作文出题者的本意是体现考题的人文关怀,能让大多数学生吐露心声,这符合“共性”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共性的要求也使高考作文遴选考生的区分度受到影响,写作能力高的考生与写作能力低的考生得分趋近,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在诸多的考生作文中,有一篇题为《皈依那份敬畏》的作文,被公认为是最深刻的佳作。现将文中两段摘录如下:

“现在看来,物质利益的大潮又把我们引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正犯着一种将文化颠覆过来的毛病。我们的心日益迷离,我们的根又在何处?行走人生中,我们的目光又停在何方?”

“皈依那份敬畏,找到心灵的根,我们方能步履从容,化蛹为蝶。文化良知这棵树需要我们一起来呵护。如果环境有些许污浊,就让我们用敬畏和坚守来净化空气,这种文化道义,我想义不容辞,这才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笔者认为,该文得满分的理由:一是对绿叶与根的关系作了全新的解读,当代社会中的全体成员成了“绿叶”,“文化”就是我们的“根”;二是作者不仅有直面现实的勇气,而且在文中洋溢了抨击时弊、匡扶“文化道义”的赤诚。这两点刚好与文章的创新性和深刻性要求相符。但是这么多的考生作文中,只出现很少几篇这样的极富个性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这种现实的困境是引人深思的。

三、高定位与低认知难以协调

清人刘熙载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关注人文、提高认知,让高考成为提升学生素养的一次精神之旅,一直是浙江高考从自主命题以来的自觉追求。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同样渗透“情理兼重”这一价值取向。

《绿叶对根的深情》这首歌词,体现了命题人对“情感”的关注。考题试图引导学生从关注外在的人生世态向自身的心灵层面转移,引导考生懂得感恩和回报。这首歌,除可以解读为“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爱戴”“学生对老师的知恩图报”,还可以解读为“游子对故土的感激眷恋”“华侨对国家的回报感恩”等。这些诗性追求跟新课程教材内容紧密呼应。苏教版教材“月是故乡明”(必修一)“祖国土”(必修三)这些专题中的一大批课文,应该可以为此题的写作提供思想的营养和表达的借鉴。

另一方面,该歌词中有绿叶与根的二元关系、辩证关系。根滋养抚育了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昌茂;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根对自己的呵护。这种“二元结构”的考题特点,命题的原意是既有利于构建丰富的文意,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绿叶对根的深情”也可以将笔触深入,思考文化与传统的关系,思考现实与历史的关系。这一理性追求也和新课程改革对应。《论语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课程,都试图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入反思,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但阅卷时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考生,能对父母、老师有感恩之心已经很不易了,对祖国真有大爱的,为数不多;另外,受单一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能真正静下心来,反思传统文化、对接传统文化精髓的考生,更是少之又少。

让笔者更觉遗憾的是,假话作文、空话作文在考场中畅通无阻,大行其道。如果说写套话作文可能导致一代人不会写文章,我想,写假话作文、空话作文则可能要导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徒有口舌而没有头脑的“奴才”。浙江卷作文题高远的定位,不仅不能兜住学生低认知的现实底子,还给假话作文、空话作文以机会,这也许是命题者没有预料到的悲哀。

篇9:追求理想的人性

一、古典主义气质

“悲剧,是一种哲学性的诗,被称为最崇高最深刻的艺术,誉为诗意的冠冕和顶峰。在特定的时代,女性则是悲剧的主要载体[1]。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女性——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等,虽然容貌出众,多才多艺,但最终没有获得美满的归宿。“自古红颜多薄命”,也许,正是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为她们增加了一道神秘,瑰丽的光环。从而使她们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并最终幻化成为人们对美的理想化追求。

纵观琼瑶笔下的女性人物,许多美丽的女子的命运都印证了“红颜薄命”这句话,她们为了让身边的人获得更多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用柔弱的双肩去承担所有的不幸,她们用最真诚、最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每一个人,甚至是对自己充满敌意的人,然而,悲惨的命运总是不会放过她们,让她们伤痕累累,或是心力交瘁,或是孤独终老,使其人生留下许多遗憾,给读者留下一声声叹息。

琼瑶小说中这些女性不幸的身世遭遇往往会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难能可贵的是,她们那坚定的意志和永不退缩的精神力量,使人感到她们的可敬、可爱,从而使这些人有迷人的光环,从她们身上,读者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正义终将战胜黑暗的坚定力量,这些女性为爱情付出的种种努力都最终得到了回报,这是作者对她们积极追求爱情所给予的肯定,也是对人间真情的肯定。

二、捆绑之苦

作者为女性情感解放的呐喊在《烟锁重楼》中有更加深刻,更加清楚的表达,女主人公夏梦寒,就是一位在封建礼教,世俗观念和“自由恋爱” 的新思潮的冲突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女性形象,在她的身上,有着传统中国女性对封建礼教、世俗观念的顺从、妥协的一面,也有着追求爱情自由,向封建礼教抗争、叛逆的一面,她性格中的矛盾构成了她形象的多重性与命运的必然性。

曾家的少奶奶夏梦寒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性形象,这是琼瑶塑造的知书达理、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代表。她的婚姻,是身不由己的婚姻,使哥哥觉得很有面子,所以,还未等到秋凉,便趁着暑气操办了她的婚礼。整个婚礼由哥哥一手操办,直到上花轿那一刻才轮到她出场,在整个婚姻中,她只是一个配角,一切都由别人掌握。可是,她仍旧对她的婚姻、婚礼、丈夫以及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遐想。这是她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她性格中最真实的一面。她性格中最本真的另一方面是善良,这一点体现在她性格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中。

梦寒是一个矛盾与复杂的女性形象,她的矛盾与复杂一方面来源于封建礼教与世俗观念对她的影响和束缚,另一方面来源于她内心的善良与责任感,而这些,都促使他在面对有违“礼教”的爱情,在面对她那名存实亡的婚姻时,忽略了自我的感受,忽略了爱情的存在,而更多地注意到“我该怎样”才能顺应世俗的观念和适合她的身份。但是,她又是一个不断思考着的女性,她的思考让她明白了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样处于这种封建婚姻中的女性的地位的可悲仅仅是一部生儿育女的“机器”!在妥协与反抗的矛盾中,她一步步转变,最终从软弱妥协到勇敢抗争,最终冲破封建礼教与世俗观念的压迫与束缚,赢得自己爱情自由的权力。

与这些陈腐观念、封建礼教相对应的是新思潮、新观念的出现。当白沙镇的百姓还在对“门当户对”的婚姻和“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顶礼膜拜时,欧美各国的妇女运动如火如荼地进得着,并不断地传入中国,“自由恋爱”之风盛极一时,经常外出经商的江雨杭与在外求学的卓秋阳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礼,对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抗争,并把这一思潮传授到梦寒与靖萱的杨想中,使她们敢于向封建礼教、世俗伦理观念相搞争,最终获得了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权力。让人们不得不感叹“世間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然而,这些女性又都是伟大的,她们不断的反抗不公平的命运,当处于无奈的境地时,勇敢的做出牺牲,为了别人的幸福,独自承受着痛苦。她们是最柔弱的女性,有是最坚强的女性,在柔弱的外表,有一颗坚强的心。任何困难都不能把她们打倒,也不能改变她们善良、高尚的灵魂,因此,她们也得到多数读者的同情与赞赏,这些女性一个个都那么清纯可爱,脱尽了世俗气,她们的人生虽然短暂,虽然坎坷,却焕发出永难磨灭的迷人光芒。

爱情,是一种激发人奋进的力量,但对男权社会的女人来说,被爱情所激发的常常是牺牲自我多于肯定和确立自我,在爱情中发现的是作为妻子作为情人的自我,并不是真正自立自强的自我。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创作倾向性,看到她对那些或柔弱,或坚强女性的肯定与赞美。正如琼瑶自己所说:“相信人间有爱,这就是我人生执着的一件事吧!不管战争、烽火、时间、空间……往往把兄弟姊妹,父母儿孙隔在遥远的两地,而爱是人类永远毁灭不了的东西!我就为这个信念活着吧!就为这信念保持着一颗易感的心吧!”[3]正是对人间真情真爱的执着追求,让琼瑶始终怀有少女般纯真的情怀,她笔下所呈现给读者的,始终是一个澄明、清澈的世界。

篇10:追求的理想中学生优秀作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和信念追求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我们走过了懵懂无知的儿童时代,青涩稚嫩的少年时代,来到了成熟稳重的青少年时代。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充满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群体。大学生理想信念根植于现实社会,又是一个人的人生奋斗目标、精神支柱和成功动力。因此,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时代赋予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篇11:追求理想话题作文

追求理想话题作文1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有时候,我喜欢随身带一个小本子,一枝铅笔,一个橡皮。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躲在角落里画连环画,一幅幅,画完了,就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欣赏我的涂鸦作品,自己偷着笑。

记得一次,大家都来我家吃饭,吃饭之前,我就跑到阳台上,欣赏自己的画儿。我一页一页地翻着看,不知不觉就笑出了声,大家听到我快乐的`笑声,就寻声找去,看见我正站在阳台上看着自己的作品,也偷偷地躲在我身后看起来,我听到背后有动静,就把头向后一转,看见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看我的作品。

我就“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嘴里还嚷嚷着:“就是不准你们看我的作品,干吗不经过我的同意呢?”然后,我就赶紧拿着我的小本子溜走了。妈妈了解情况后,温和的对我说:“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你为什么哭了啊?”我委屈地说:“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嘛。

”妈妈耐心的开导了我。我就说:“我怕他们取笑我嘛。而且我画的也不是很好呀,我可不想尝被取笑的滋味儿。听到这儿,大家都开口了。哥哥先说:“我们看见你笑得那么开心,都还以为是阿衰或者豌豆呢!又想没有那么小的,就很好奇,所以才看的。

”姐姐也说:“你再让我们看看吧,就一会儿嘛!”“就是,再给我们看一会儿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勉强答应了大家。大家看完以后,有的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有的翘起大拇指夸奖我:“真棒!”从他们的言行中,我感到了画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长大后立志要当一名画家,我要用我的画笔画出祖国迷人的风景:雄伟的长江三峡;壮观的兵马俑;高耸入云的黄山;秀丽的桂林山水,坚固的赵州桥;金碧辉煌的故宫;神奇的敦煌石窟……以此来表达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追求理想话题作文2

春天的梦想是抽出一片片嫩叶,夏天的梦想是发出一束束阳光,秋天的梦想是落下一片片叶子,冬天的梦想是撒下一朵朵雪花。谁都有自己美好的梦想,憧憬着未来的梦想。我一直梦想做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教师是既受人尊重,又对社会有贡献的职业。

记得有一次,隔壁家的阿姨要出去一趟,我帮助照看一下她刚上学的女儿萌萌。我非常乐意,这可是我练习与别人沟通的好机会。萌萌正在房间里写作业,我就到房间里坐着。

过了一会儿,她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就过来问我。我看了看这道题,就和她讲解。我讲了一遍,她听不明白,于是,我又和她讲了一次,她还是不懂。我生气了,大声说:“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我都和你讲了两次了!”萌萌听了,满脸委屈,顿时,豆大的泪珠流了下来。也许是被我吓哭了。

“我的理想不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吗?”我想,“我怎么可以这么没耐心呢?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还能有什么成就?”我静下心来,温柔地对小妹妹说:“对不起,刚才是姐姐不对,原谅姐姐好不好?”萌萌点了点头。我笑了,“是呀,当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有耐心,不能乱发脾气。我要做一个有耐心善解人意的好教师。”经过耐心的讲解分析终于将这道我认为简单的题目给萌萌“消化”。看着她“吃饱”了的样子,我更加感受到了这个职业的伟大了。

有人说,老师如一支蜡烛,牺牲自己,把光明献给了别人;老师如拉动风筝的线,为我们指正方向;老师如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心中的黑暗;老师如一支粉笔,散播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却渐渐的消磨自己。但是,当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时,她就会感到自豪。憧憬未来,树立自己的梦想。我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怀着勇攀高峰的决心,就一定可以把握着我的船舵驶向成功。

追求理想话题作文3

有的人喜欢山水田园派的居所,有人喜欢林间陋室,有人喜欢现代化的房屋,有人喜欢竹林深处的环境但我理想中的居所应该是处于青山绿水之中的别墅。

树林里又许许多多的鸟儿,清晨便是小鸟动听的歌声把我叫醒;打开窗第一眼看见的是小河,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游来游去,吃完早餐,你可以拿一本你喜欢的书,一边钓鱼一边看书,夏天的时候还可以去河里游泳呢;连绵起伏的大山上是茂密的森林,春天时桃花、梨花都盛开了,一眼望去,红的、白的,红得似火,白得像雪,非常美,还能闻到迷人的花香。

室内装修也不用太过于豪华。我的客厅只不过有一张桌子,几张舒适的沙发,一个电视机,桌子上有几瓶花,哦,对了,卧室床头柜上必须有花,清晨起来就可以闻到花香。书房里有各式各样的书,全是我喜欢的,还有一副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房屋虽然摆设很简单,但是功能很齐全,我有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我给他取名叫Tony,他可以为我端茶倒水,我不在家的时候,还可以照顾客人。还有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还有能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空调、冰箱等等各种必需品。

虽然我有人工智能了,但也不能什么都由它们来做,它们毕竟也不能全部代替人类。之后我又开垦了一片土地,种上岁寒三友松、竹、梅,这样我冬天的时候也不会寂寞了。再种上一些水果:西瓜、桃子、柚子等等,这样就能随时吃上新鲜的水果了。我还要养一只狗和一只猫,可能它们老是会打架,虽然有些烦,但它们也能为我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我每天起来可以浇浇花,钓钓鱼,爬爬山,喂喂我的猫和狗。还可以画画,我是比较喜欢中国画的。爬山的时候从高处俯瞰下面的景色一定是非常美的,还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奇妙体验。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依山傍水,我长大了一定要住上我的理想居所。

追求理想话题作文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五彩斑斓的理想,工人、教师、警察、医生每一个理想都那么美好,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执着。为了理想,每个人都努力不懈地去实现,把瑰丽的理想成为现实。童年的我是多么天真,多么幼稚。而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生物学家,成为中国的达尔文,像他一样的世界着名的生物学家,为世界的生物科学做出贡献。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你要当生物学家呢?这个目标多难实现呀!”我想当生物学家,纯属是平常慢慢积累下来的兴趣.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蚂蚁搬家,每次看到成群结队的蚂蚁井然有序的在路中穿行时,我就十分好奇,并且每次看完蚂蚁搬家,都会下雨。这就令我更奇怪了,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说:“蚂蚁搬家就是为了避雨,它们知道要下雨。”我越听越好奇,十分想研究蚂蚁,从此,我对生物研究就一发不可收拾。

俗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为了实现理想也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要仔细观察周围,并且要随时保持着好奇心,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关于动物方面的小知识、小常识,我觉得积累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事物也充满了好奇。比潮湿处的苔藓,土里的小蚯蚓,我都研究过。在前几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用显微镜让我们观察微小世界,这又燃起了我的好奇心,观察蚂蚁的脚会怎样呢?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但只要你肯学,再多的知识你也能学到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就像一条鱼,在广阔的前途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选择哪一条前途,是由我自己选择的。但在这个前途海洋,能全无**,但我充满信心,我有信心冲破各个难关,去追求我的理想,实现我的理想,为祖国。

追求理想话题作文5

小时候,我们说过最多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因为我们认为,科学家象征着无穷的智慧。在我的年龄有一些增长后,我又希望自己是一名老师,因为老师值得让人学习,让人尊敬

理想,就是我们的那盏灯!点燃理想之灯,我们就有了前进的勇气。再大的风,再大的雨,我们都能迎着风雨前行。在漫漫人生的路途中,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但我始终把理想紧紧的抱在怀里,贴在心坎。

现在的我渐渐长大,我的理想也越来越清晰明朗。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追求,理想不一定要伟大。我希望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出类拔率,倾尽全力来回报为我付出了千辛万苦的父母,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我希望我的家人因为我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和幸福。这就是我的理想,很平凡,但却不卑微。

只有奋斗,只有拼搏,理想之灯才会亮出绚丽的色彩,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温暖他人。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们,都知道丑小鸭的故事,变成天鹅是需要多么强的坚持和努力,没有任何东西轻而易举就能够难到我们的!我会为实现理想而实战到底,再多的曲折和痛苦也阻止不了我前进。没有任何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我相信我的努力会换来命运的奖赏。

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为一时的失败而痛苦时,便想想自己的理想,你就有了面对失败的勇气。给自己点一盏灯,当你因害怕前方的黑暗而不敢向前的时候,想想自己心中的那盏灯,它一直为你照明

过去的光阴再也不会回来,我为以后的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它指引我去奋斗和创造,没有人可以帮我,除了为理想战斗,我没有其他的选择。对于我来说,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黎明在回望那些曾为理想艰苦打拼的人们,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向他们一样,用心血浇开人生绚烂的花。

人生的路,因为有了这盏灯便不再黑暗,生活,因为有了这盏灯而不再单调,再黑,再远,再难的走路我们都不会胆怯了!我们的青春会因理想而更加精彩,给自己点亮那盏理想之灯吧!

上一篇:市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下一篇:打破思维定势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