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2024-05-11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福建省上杭县顺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上杭县顺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我公司自2012年5月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至今,认真执行福建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考评标准,扎扎实实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1)确定了本公司的战略方针与目标,为公司员工指明企业发展方向,大大鼓舞员工斗志,奋发向上,为积极完成目标而努力。

(2)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明确了职责。在总经理担任组长的直接领导下,明确各成员以及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职责划分明确,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3)标准化建设按照福建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考评标准(十六项标准)进行自查、整改。

(4)标准化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5)公司发文下达标准化工作计划,并积极认真加以落实。

(6)

1、有明确的岗位工作目标;

2、工作标准内容相互协调,各负职责,职责权限明确;

3、有岗位资格要求;

4、有检查考核要求。

(7)工作标准的检查与考核:

1、编制了《员工奖惩管理办法》与《考核办法》。

2、有明确的检查、考核部门、时间要求。

3、有编制考核记录表。

我公司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至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对照福建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考评标准,我们已符合三级标准化水平,但由于我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时间不长,还有许多地方做得很不够,值得进一步去完善,去改进。请各位领导多向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

上杭县顺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1日

篇2: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本标准化建设工作已告一段落,下面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做以初步总结。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及《黑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的要求,我校全面启动、实施了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程。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在硬件建设方面,我校按照上级领导和《黑龙江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的要求,先后投入资金,建设了标准化图书阅览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体育室、卫生保健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室、体育器材室,按规定标准补充了各专用教室的设备设施;更新了部分教师办公桌椅和学生课桌椅;突出校舍、校园人文特色,有计划地有步骤的开展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升级了仪器设备,构建简单校园办公网络体系,形成了校内办公,交流,资源共享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整体办学条件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办学理念进一步更新。

在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后,我校领导班子思想超前、目光敏锐、审时度势,结合我校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重新梳理、提炼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杜绝了办学的随意性和在低层次徘徊的局面。我们“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和“关爱生命,学会分享,赏识进步,追求卓越”的办学方针充分彰显了我校深厚的学校文化积淀。新提出的“环境优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和“明德、明学、明礼、明事,尚礼、厚德、求真、创新”的校风,校训,体现了学校培养未来需要人才的先进思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3.教学常规进一步规范。

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我校领导和教师积极确定教学研究工作主题,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有效促进了我校基础教育内涵品质的提高。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基,在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工作、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教学等方面狠下功夫。组织多元化的研修方式,在教学上拓展新方法,抓实、抓好、抓细。上课、备课、作业批改各个环节,全部建立规章制度,用制度加强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我校根据《黑龙江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试行)》中关于教师培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研究等评估要点要求,对我校教师提出共性的指导意见,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个性化需求,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实行不同的培训方案,多措并举,注重实效,使所有教师较快地适应不同岗位要求,加大师资培训提高力度,主动创造条件,使教师本科学历达到80%、培训达标率达100%,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我们学校不仅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存在的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部分教师的认识还要再提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质量的竞争与特色的竞争,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在教学特色上还缺少深层思考,没有梳理提炼,用少数学生的艺体活动来代替学校的特色,使所谓的特色既没有广泛性,又没有生命力。有的地方贴进学生“近一点、矮一点”寓教于乐的少。

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还要多琢磨,如何形成体系,确立什么内容,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能力的目的。

③.部分过程性档案材料还不够规范、不配套,表明常规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对于存在的问题,我校已制定出了以后的工作方针,主要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社会影响大,经费投入多,持续时间长。这就要求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强化责任,合力推进。

②.把握关键,突出重点。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内容丰富,涉及办学条件、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就是狠抓建设标准的落实,突出重点就是大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特色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确保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突显学校鲜明个性、拓展办学境界的立足点。

③.强化培训,确保质量。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复杂、千头万绪,对于学校领导者和全体教师来说,没有高超的业务能力做保证,要高质量地推进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工作计划,组织专门的硬件建设、内涵建设培训。同时,我们还将邀请教育督导部门的领导到我校就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作专题辅导,确保相关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

④.加强督导,确保落实。

篇3: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随着环境监测地位、作用、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 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功能得到了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 各个省市都在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关于印发〈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试行) 〉的通知》, 逐步深化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 将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了目标责任状以及环保工作考核内容, 推动各级监测站自身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 很多的省、市、县站普遍达到或超过了标准化站规定的监测项目的分析测试能力。

2 环境监测站建设工作中的局限

随着我国入世, 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开始面临着对国外检测机构开放的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 国内很多部门和行业监测站由于工作或管理需要, 也开始介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 给环保系统的环境监测站带来了压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 环境监测站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环境监测站的职能一直没有法定化, 监测立法是环境监测工作之本。缺乏规范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的法律法规就会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缺乏工作立足点。目前, 由于没有专门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 使得环境监测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等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使全国的监测管理体制、监测人员管理模式以及监测经费保障方式等不统一和不到位, 给环境监测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也造成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最终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在实际工作中, 笔者感到很多地方仅仅考虑到了对环境监测能力的硬件建设, 对于软件建设方面的考虑较少。软件建设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质量管理工作无法跟上监测能力的提升速度

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 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 监测硬件技术基础薄弱, 监测工作任务低水平重复, 监测科研工作缺乏经费支持, 都制约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提高。

2.2 人员素质不能够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的监测工作要求

一方面, 部分环境监测站存在人员老化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 老环境监测人员普遍能力和学历不高, 在低水平的环境管理工作要求下可以满足工作要求,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更高层次环境管理的要求, 环境监测技术和环境管理水平突飞猛, 老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能力已经远远无法达到要求, 同时由于体制的问题, 老环境监测人员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另一方面, 很多环境监测站在环保局中的地位不高, 或者由于领导对环境监测工作存在偏见等问题, 进入环境监测系统的人员未能把严, 近些年来有部分新进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即使经过认真培训, 有时也无法胜任环境监测工作, 不仅无法为环境监测工作服务, 而且由于占用了人员编制, 很多可以胜任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却无法为环境监测服务。

2.3 工作经费落后于环境监测能力的提升

环境监测一直缺乏长效、稳定的财政保障平台, 这一点对于市县两级环境监测站来说尤其突出。由于国家对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标准中的硬件有要求, 环境监测部门根据标准化的要求, 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了大量的专项资金, 配备了大量的环境监测仪器, 但是这些专项资金都没有包括人员培训和仪器的配套使用资金。这样一方面由于人员的能力问题限制了环境监测仪器作用的发挥, 另一方面, 由于工作经费的匮乏, 也可能会造成监测能力的浪费。有的环境监测站购置了监测仪器, 却苦于使用资金匮乏而长期无法使用。

3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都是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工作之一。我国应立足国情, 借鉴国外经验, 在《全国环境监测条例》中明确界定什么是环境监测行为, 将环保系统的环境监测行为定位成环境保护行政监督行为, 将环保系统的环境监测机构定位成行政监督性单位纳入行政序列, 将环境监测人员按技术类公务员管理, 监测经费由财政保障。环境监测站可以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 大力强化监测基础能力, 抓紧做好环境监测项目的储备, 尽快改变目前监测条件简陋、能力不足、设备老化、应急手段落后的局面。

目前, 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沿用旧的“块块管理”模式, 由于受地方利益的驱动, 反映环境质量和环保业绩考核时, 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监测机构按行政区域设置, 监测任务和工作要求都一样, 肯定是难以合理反映区域差异, 同时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往往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 环境监测工作却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 这样必然会造成环境监测数据难以满足按自然区域系统 (如流域、海域) 开展污染防治和进行跨 (行政) 区域环境管理的需要。

笔者认为,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 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服务, 解决人员、经费等制约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问题。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环境监测技术一体化建设

环境监测系统内部要理顺关系, 形成合力, 做到全国、全省或全流域环境监测工作互相配合。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实现“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否则只能盲人摸象, 只看到局部, 看不到总体;只看到表面, 看不到实质。

另一方面, 国家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网络的投入, 建成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海域、噪声、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等环境监测网络等方面的一体化网络。

由于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工作还是各自为战, 每个省市级环境监测站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自己的质量文件, 自己的工作记录, 自己的工作技术路线, 虽然各有特色, 但是也造成监测结果有时有不统一的现象, 对于国家标准规范的理解也存在有不同的理解。作为一个统一于环境保护工作之下的技术部门, 如果自身的监测结果都自相矛盾或不能自圆其说的话, 又怎么能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国家应该就建设监测业务、信息传输和管理网络提出一体化的目标, 并积极着手开展工作。

3.2 环境监测工作制度化建设

为了避免由于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等造成环境监测工作而各自为战的后果。环境监测工作要形成全国性的制度, 克服地域差异、资金差异、人员差异等困难, 在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装备、环境监测工作程序、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报告等方面形成统一, 统一要求带来的团结, 也是规范。

3.3 环境监测工作专业化建设

环境监测工作其实是有专业化要求的, 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 同时为了保证第三方公正性的要求, 并不能隶属于地方环境管理部门, 否则可能就会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 无法提供准确、公正的监测数据, 也降低了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另一方面, 环境监测部门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把监测人员入口关, 保障监测机构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落实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大力开展监测技术培训, 不断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只有积极的发展监测技术水平, 提高监测能力, 全面地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监督、技术服务, 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水平与变化趋势, 发展现代环境监测, 实现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向自动监测系统监测, 注重从无机污染物向有机污染物监测发展, 从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从单一监测分析技术向多种监测分析技术联用发展, 以发展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技术、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生态监测技术为核心内容, 不断提高与完善环境监测能力, 以技术立站, 以科技立站, 环境监测站才能适应城市规模与城市功能的巨大变化,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环境管理的需求。

4 结束语

我们环境监测部门只有紧密围绕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以“技术支持、技术监督、技术服务”的职能目标为宗旨, 努力提高环境监测的能力与水平, 不仅提升监测硬件建设水平, 同时要大力加强环境监测站的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 我们环境监测部门才能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 为环境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忠标主编《环境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

篇4: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关键词】标准化工作体系;动态标准;信息技术

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力企业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同时营销体系标准化建设也逐渐受到了企业相关人员的重视,但是在我国的电力营销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也给电力营销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带来了很多的障碍,所以一定要将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放到战略的高度上,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电力营销企业的健康发展。

1.营造实用的电力营销管理标准化工作体系

1.1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工作标准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需要面对很多不同的客户,同时它还是客户和供电公司之间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其所面对的事务也是非常繁杂的,很多事务都需要依靠工作人员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来完成,但是电力营销企业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能力不是很强的员工在工作中就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新员工来说。只能跟老员工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所以熟悉业务的速度也相对较慢。通常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会在进行验表工作之前比业务水平一般的工作人员多做几项工作,首先他们会确认电表和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差池,其次是检查电表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一定要严格的对其自身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检查。只有做好细节上的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供电的服务质量。

电力客户的数量不断增长,而且客户对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员工自身的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只是依靠几个技术上非常熟练的员工是非常难以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的。所以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应该总结出相应的标准和规定,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工作的具体操作进行有效的规范,只有让所有的员工都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去行事才能更好的保证电力营销企业自身的服务质量。

1.2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动态管理模式

在制定标准之前一定要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市场当中的主流趨势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制定的标准也无法一成不变,第一,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疏忽,需要及时的补充,第二,电力营销活动本身也存在着非常强的复杂性,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还会有不同新的任务,所以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新的变化和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动态管理的质量。

2.依托信息技术建立高效实用标准化的工作体系

2.1建立收集、传递标准信息的网络

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个符合供电企业发展情况的信息化平台,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对信息进行搜集和处理,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全面的网站,在网站的主页上可以分版块对现有标准进行刊载,同时还要注意针对一些不能公开的信息,要采取对应的保密措施。

网站的论坛也是收集意见和建议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相应的手段去征集意见,高层要充分的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之后一定要充分的借鉴其他的工作方式对意见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修整之后,刊登在网站的主页上。论坛的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促进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2.2电力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应相辅相成

目前我们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被独立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之外,甚至被独立在实际工作之外,实用性较差,往往成了企业的一件摆设。应妥善处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实际工作之间的依存关系,充分地依托信息技术,完善企业标准,以成功地实施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使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1电力信息化建设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的电力行业信息化,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各省市电力企业独立规划和运作,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加之复杂的专业应用使得同一企业各职能部门只根据自身的需求单独立项,开发功能单一、开放性较差的专用系统,往往使一个电力公司内同时运行着很多较为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功能不同,开发工具不同,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的不兼容,最终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信息孤岛”。电力营销作为客户与供电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桥梁,就不可避免地遇到如何从这些信息系统中抽取有价值信息的问题。

而成功实施ERP系统的企业,不是单纯地将各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必须首先理清企业的业务流程,对之进行优化、重组,最后才能实现企业资源管理操作的自动化。其中业务流程重组(BPR)在电力行业中尤其显得不可或缺。

2.2.2电力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关系

(1)电力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互相依赖。BPR与企业标准化体系目的是一致的,即建立合理的工作标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也许可以认为,BPR是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另一方而,我们又必须依托信息技术来加快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提高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水平,换句话说,标准化体系建设也是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电力信息化建设与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互相促进。电力营销工作具有极强的动态特征,标准将在实践中不断地被提高和优化,并且要求标准的实施和实施情况的反馈都要非常及时和准确。标准化工作的内容被纳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后,使得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得以极大地提高。此外,信息系统还能够为标准化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进一步促进标准化工作的高效开展。

实用、动态、高效的标准化工作体系,也将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化建设中需求分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而营销信息系统也应达到能够及时、高效地作出动态调整的要求。

3.结语

电力系统的发展中,电力营销企业作为最终面对客户的一个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力营销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建立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电力营销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质量,从而也使得我国的电力行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顾荣生.电力ERP突遭冷遇[N].网络世界,2003.

[2]谢云明,张昌厚.电力市场营销分析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09).

篇5: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本项目自20xx年8月2日开工以来,xx公司统一部署、认真组织、落实xx项目部严格按标准化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指导各工区的工地建设、施工过程、施工管理。目前xx高速质量可控,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现将近一年来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标准化建设开展情况:

(一)工地标准化

在xx公司的指导、监督下,xx高速xx项目部将已通过审批制定的《项目部标准化建设方案》下发至各工区,用于指导各工区的驻地建设及各类标志牌的制作,努力促进xx高速驻地建设标准化,各类标志标牌统一化。此外,xx公司还要求XX项目部还制定了工地试验室,预制场建设、钢筋加工厂等建设标准,并组织了验收团队对工区的工地试验室建设,预制场建设、钢筋加工厂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墙等进行了统一检查验收。目前,xx高速各工区的驻地建设环境优美整洁、制度完善、各类图表美观大方,工地现场标示标牌齐全。

(二)施工标准化

1、xx公司严格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监督指导XX项目部的施工过程,通过分部分项施工工序技术交底,使全线参建人员深入了解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xx公司在xx高速公路上还推行了分部分项工程首件制度,对首件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分析和总结更好的指导后续施工过程,杜绝了质量通病,提高了工程质量。

3、xx公司在全线实行了两级监理管理模式,由两级监理对XX总承包中心试验室、XX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各工区试验室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抽检。工区工地试验室严格按规范要求对工区的施工材料、工程实体进行检测,XX总承包中心试验室对工区的施工过程进行抽检,目前,xx高速公路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检测合格率都达到规范要求。

(三)管理标准化

1、xx高速路线长,管理难度大,xx公司结合本项目特点,制定了《工程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进度管理体系》,对XX项目部的施工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为加强各工区的管理,并要求XX项目部制定了《管理办法汇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进度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层层落实责任,确保xx高速公路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满足合同要求

2、为了切实有效的落实、执行xx公司的各项指令、办法,高效、优质的建设好xx高速公路,xx公司共委派了6名工程经验丰富的业主代表常驻工地现场,负责及时协调、解决工程上的各种问题。另外,XX项目部以每3个工区设置一名管理代表(共6名),XX段、XX段各设置一名现场工程师(共2名)用于强化总承包项目部对工区的管理,监督指导工区的施工过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在本项目所有参建人员的全体努力下,xx高速公路建设正有条不紊的开展。

3、由xx公司首次创新,将GIS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于xx高速工

程建设项目,全线共建立了全覆盖的GIS视频监控系统,对关键工程、关键部位进行全过程监控,通过系统反应工程进展的详细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及时调整,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确保xx高速关键工程的正常进行。

二、成功经验

在xx公司的大力支持、指导下,XX项目部管理人员积极深入的贯彻实施下,施工一线人员的全力配合下xx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对这一年的工作我们归纳很简单“统一标准、严格落实”,严格按《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四川省高速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导的意见》,努力做到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过程标准化、项目管理标准化。从提高参建人员的思想意识入手,推行xx高速标准化建设。

三、不足

当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些许不足,特别是部分一线人员质量、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不佩戴安全帽、不拴安全带等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将加大对一线人员的技术交底及提高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放过任何死角,使xx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更上一台阶。

篇6: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2011】

2011年12月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在市教育局领导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我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保障得力。一年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学校硬件标准化建设,优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将2011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做以简要总结:

一、整体规划,重点突破

为了给全体师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我校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基础建设,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2011年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1、装修了多媒体会议室,争取了专项资金14.5328万元用于多媒体教室的装修,在此项工作的实施工程中,严格履行了各项手续,同时更得到了局领导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装修后的多媒体教室和原有的多媒体电子系统尽显和谐。

2、购置桌椅400套。此项工作得到了市校产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其中300套桌椅有校产办提供,也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经费,新桌椅的装备极大地提高了课桌的标准化,同时更是缓解了原有部分桌椅给学生带来的安全隐患。

3、装备图书5000册。市团市委和局义务教育科给予了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分别捐赠图书2000册和3000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室藏书品种单一,知识匮乏的局面。

4、暖气并网到供热公司,效果明显。

三、工作反思

1、图书室面积狭小,建议扩大图书室的使用面积,并逐步增加藏书的数量和品种,市校产办已经统计校图书的缺口,争取三年内达到学生20册的目标。

2、操场硬化未能实施,市里领导、局领导考虑到西教学楼存

在安全隐患,已经立项校安工程翻建,操场一并建设,计划三年内达到15000平方米的学生活动场地。

3、体育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极待解决,无标准的环形跑道,受

区域地理位置限制,200标准的环形跑道都没法设计,运动设施更是少的可怜,篮球和排球应该各装备六套设施,现只有一套。乒乓球无,至少建20个室外台面。

4、各种功能室建设的年代久远,设备老化(多媒体电教室除

外)根本无法正常发挥其有效作用,极待解决。

5、应该加大对软件的投入力度,致力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水准

和能力素质。

篇7: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本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已告一段落,下面我将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做一个初步总结。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主要成就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在硬件建设方面,进行了校舍维修、教学仪器配备和设备的添置工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修缮了校舍,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科学探索试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同时购置了大量音体美器材,更新了教师办公桌椅和学生课桌椅。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整体办学条件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②.办学理念进一步更新。

在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后,我校校长思想超前、目光敏锐、审时度势,结合我校三年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重新梳理、提炼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杜绝了办学的随意性和在低层次徘徊的局面。

③.教学常规进一步规范。

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我校领导和教师积极确定教学研究工作主题,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有效促进了我校基础教育内涵品质的提高,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并给予高度赞扬。各班都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基,在教学管理、教学常规工作、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教学等方面狠下功夫。组织多元化的研修方式,在教学上拓展新方法,抓实、抓好、抓细。上课、备课、作业批改各个环节,全部建立规章制度,用制度加强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上级教研人员的高度肯定。

④.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我校对教师提出共性的指导意见,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个性化需求,对不同年级教 1 师实行“绿色通道”方案,多措并举,注重实效,使所有教师较快地适应不同岗位要求,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我们学校不仅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存在的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部分教师的认识还要再提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质量的竞争与特色的竞争,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在教学特色上缺少深层思考,没有梳理提炼,用少数学生的艺体活动来代替学校的特色,使所谓的特色既没有广泛性,又没有生命力。有的地方应付检查的多,贴进学生“近一点、矮一点”寓教于乐的少。

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还要多琢磨,如何形成体系,确立什么内容,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能力的目的。

③.过程性档案材料不甚规范。部分材料都是突击后补,不规范、不配套,表明常规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④.一些设备配套没有完全到位,已到位设备因缺少专业教师利用效率还不高。对于存在的问题,我校领导已制定出了以后的工作方针,主要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社会影响大,经费投入多,持续时间长。这就要求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强化责任,合力推进。

②.把握关键,突出重点。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内容丰富,涉及办学条件、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就是狠抓建设标准的落实,突出重点就是大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特色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确保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突显学校鲜明个性、拓展办学境界的立足点。③.强化培训,确保质量。

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复杂、千头万绪,对于学校领导者和全体教师来说,没有高超的业务能力做保证,要高质量地推进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工作计划,组织专门的硬件建设、内涵建设培训。同时,我们还将邀请教育督导部门的领导到我校就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作专题辅导,确保相关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

④.加强督导,确保落实。

篇8:标准化建设助推优质服务工作

1 根据标准化要求重新制定规章制度

该局在工作实践中发现, 随着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 一些优质服务方面的制度规定与实际工作已不相适应, 制度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重建设、轻执行”的现象较普遍, 制度意识不强, 有些制度在基层供电所得不到有效落实。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 该局确立了“先梳理完善, 后强化执行”的工作思路, 参照《河北省标准化供电所管理模式》, 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优质服务《走访客户制度》、《客户首问负责制》、《故障报 (抢) 修值班制度》, 使优质服务更加条理化、制度化, 推进了优质服务工作。

2 规范供电所的故障报 (抢) 修管理

供电所根据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工作要求, 结合实际制定出本所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实施方案, 并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完善的事故抢修制度, 设立抢修值班室, 实行24 h抢修值班, 每班原则上不少于3人。组建事故抢修队伍, 配备通信和交通工具以及足够的备品、备件和抢修工器具, 满足事故抢修服务的需要。接到从调度中心、95598等渠道转来的故障报修, 值班人员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向所长汇报, 安排抢修任务。在现场抢修处理完毕后, 及时反馈处理情况或告知客户, 同时记录客户对抢修服务的评价意见, 并将值班记录、工作传票等报 (抢) 修资料归档。所长定期对值班情况和值班记录进行检查与考核。

3 加强供电所客户接待及投诉举报管理

3.1 客户接待及投诉举报管理

供电所所长是客户来信来访及投诉接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供电所的接待及投诉管理。供电所根据局制定的《客户来信来访及投诉举报制度》、《意见箱开启管理制度》, 在营业场所设立意见簿、意见箱, 公布服务举报电话, 客户可通过来信、来访、填写意见簿或拨打95598热线等多种渠道进行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的案件及时处理, 受理查处率要达到100%, 投诉、举报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如果是确认供电所工作失误造成的差错, 给客户造成影响的, 应及时向客户表示歉意, 并予以纠正, 并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同时对客户的投诉和举报, 必须按照规定严格保密。

3.2 客户接待及投诉举报工作的具体要求

对接到客户的一般投诉举报, 应向客户致谢, 能当即解决的问题应予以解决;对接到客户的重要投诉举报, 应详细记录有关情况并向客户致谢, 还应立即向所长和县供电公司相关部门报告, 按规定进行处理;对不明确或一时难以答复的问题, 应及时做好记录, 立即报告所长, 并向县供电公司相关部门报告, 按规定进行处理;对因客观原因无法在承诺期限内答复客户的事项, 应热情、耐心、诚恳地做好解释工作;对上级转交的投诉举报, 在规定时限内调查处理, 做好记录, 回复客户后, 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县供电公司相关部门报告调查结果与处理意见;值班、接班交接双方每天定时对营业场所的意见箱进行开启, 查看有无客户信件, 如有客户信件, 接班人应立即交给所长审阅, 由所长填写《意见箱信件办理记录》, 并进行处理。客户意见处理完毕后, 所长应组织相关人员在一周内对客户进行回访, 填写《客户回访记录》。对投诉举报案件, 受理查处率要达到100%, 投诉在4个工作日、举报在8个工作日内答复客户处理情况。

4 积极做好走访工作

供电所每年走访不同类型的客户不得少于100人/次;对书面和电话咨询、投诉的事件, 处理回复率必须达到100%;对以书面形式咨询、投诉的客户, 上门回访率不得低于受理数的50%;对政府、人大、政协交办的函件、提案中所涉及用电方面问题的客户, 处理回复率必须达到100%, 且上门回访率不得低于受理数的80%;书面回复后, 上门回访时间不得超过15天。对客户的故障报修、新增业扩办理完毕后, 在一周内应主动回访;所长每月至少2天定期接待客户;特殊客户上门服务每月不少于10人/次。

5 加强春秋检等计划停电工作的管理

篇9: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关键词:项目监理;主要目的;问题;基础工作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71-2

1 项目监理部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项目监理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是增加技术储备;二是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防止风险发生;四是继续教育培训等。

①增加技术储备,是指通过项目监理部的标准化建设活动,以及对项目监理部工作标准的宣贯,可以进一步提高监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在同类工程项目得到有效应用。项目监理部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主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效的技术标准、规范,监理人员需要认真掌握和有效应用,解决工程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积累工作经验,及时总结工作教训,通过同类项目的重复使用,便于更好地处理问题,合理解决矛盾,提升监理人员技术素质。②提高工作效率,是指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使得人员工作行为更加规范,进一步做到各负其责、互相配合,避免扯皮现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通过严格遵守、执行工作标准,使得监理人员的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工作程序更加合理、顺畅,岗位公平程度进一步提高,岗位贡献率进一步上升。③防止风险发生,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作行为标准确定后,员工严格遵守、执行,进一步防止违反规章制度现象的发生,并且通过风险识别,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风险的产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风险种类多种多样,风险时刻都有发生的可能。通过风险的识别,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可将风险降到最底。风险识别、风险预防措施需要规范化、程序化,只有这样,风险预防措施的运用,才会更加准确、得当、及时。④继续教育培训,是指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在实践中提炼其精髓,以教育训练的手段充实人的思想,通过持续改进,使得建设活动进一步升华。

通过再继续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提高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水平。

2 项目监理部标准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项目运作过程的程序化、指令规范化

我们在通常管理中,运用管理语言进行标准化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模糊认识。在对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对螺丝的紧固,通常用扭矩进行质量控制描述,使得操作性减低,标准化建设中,用对螺丝拧几圈来达到质量要求,增强了工序的可操作性。在管道工程建设中,在对管沟开挖的质量要求中,通常用放坡比来进行技术控制描述,使得对操作层的技术要求增加,降低了操作性。在标准化建设中,我们对管沟开挖的质量要求,用对沟深、沟底宽度、地面宽度的技术控制,现场只需要一把纲卷尺即可。项目标准化建设,就是运用简捷、操作性强、易理解的技术语言,完成对复杂的技术要求的有效控制。

2.2 项目运行过程的针对性

项目运行过程中,提高针对性,使过程控制更加有效。在某项工作中,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就明确了该项工作的标准,然后,按工作程序依次执行,就可得到更好的落实效果。

项目监理部的各项工作指令,通过系列的标准化建设活动,使得针对性更强,有利于贯彻落实,通过制定有效、可行的工作标准,贯彻有效的技术标准,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落实效果,提高了人员的管理水平。

2.3 项目管理过程的检查

项目监理部的标准化建设活动的好坏,通过监督、检查,得到有效的执行;通过一定形式的评估、总结,得到完善、改进;将成熟经验进一步贯彻,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

在工作标准中,明确由谁来检查、什么时间检查、检查什么项目、检查的标准是什么、检查的结果由谁来识别、落实等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查效果。通过检查结果分析、分类,可以对工作缺陷进行弥补,对工作失误进行纠正。

2.4 项目负责人素质的提高

做好项目监理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要切实解决好负责人的素质问题,提高项目总监(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项目总监(项目经理)的作用异常重要,总监(项目经理)是项目监理部工作的核心,是现场直接指挥者和决策者,负有重大技术责任。

通过实践,我体会到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在项目监理部的工作中,至少要具备三种素质:

①政治素质。作为项目监理部的负责人,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要自强不息,顽强进取,坚持原则,公正管理,善于协调项目各方之间的关系,团结同事,使得监理部全体人员具有向心力。②技术业务素质。总监(项目经理)必须胜任监理部的业务领导工作,具有一定的职业资格,遵守职业道德,具有丰富的技术业务和经验。③管理素质。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应具有项目管理经验,对人员、设备、物质等能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总监(项目经理)素质的提高,确保全面完成项目管理工作,是做好项目监理部标准化建设的关键。

3 抓好项目监理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做好项目监理部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抓好监理部基础工作的落实。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是衡量项目监理部的标准化建设成败的尺子,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才能进一步理解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及时性,才能使标准化建设活动不走过场,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长期工作经验,应从三个方面抓起。

3.1 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规章制度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监理人员的分工必须明确,职责要准确,工作程序要通畅,规章制度要合理、全面。在工作中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不用感情代替原则。只有严格遵守岗位纪律,对完成岗位职责进行检查监督,才能更好地执行规章制度,才能把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3.2 严肃劳动纪律,杜绝事故隐患

劳动纪律的有效执行,是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遵守规章制度是项目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项目监理部要认真教育员工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杜绝项目运行隐患。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识别风险的能力,把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隐患降到最底程度。

3.3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凝聚力

做好项目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树愿景、立标杆,将传统的工作经验与现实中经验结合起来,使项目监理部运行始终处于满足项目需要的最佳状态;进一步提高项目监理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完成项目监理任务,创建一个和谐的项目监理部的形象。

在项目监理部的标准化建设活动中,宜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深化工作。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定合理的约束机制,有效控制人的行为规范;②制定营地建设工作标准,创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③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使监理部的工作有章可循;④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⑤规范基础工作,克服基础工作中的习惯性不足,通过执行严格的制度、标准,使得基础工作的可操作性更强。⑥加强标准化建设中的统计工作,使得标准化活动中不仅定向、定性,而且能定量。没有准确的定量分析。定向、定性就失去了科学的依据。做好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发挥监督、指导作用。

我们通过项目监理部标准化建设活动,深深体会到,项目监理部的标准化建设,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需要坚持持续改进的指导方针,需要溶入和谐社会的宗旨要求,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使标准化建设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

参 考 文 献

[1] 李全云.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关系浅谈[J].建设监理,2007(01).

上一篇:治理择校乱收费和教辅材料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品管部内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