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

2022-08-06

第一篇: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

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党支部2011年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

工作总结

*******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厂党委关于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有关部署,以建立实施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为主要途径,以推行党建工作质量管理审核和认证为重要手段,在分场内部大力开展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工作,有效促进了分场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2011年工作总结

强化学习认知,掌握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方法。为确保党建工作标准化能够有效开展,分场党支部书记和内审员率先通过参加厂部举办的党建标准化管理培训班、政工例会、网站、宣传栏等多种渠道,深入学习标准化管理相关知识。通过对党建工作标准化系统学习,理解和掌握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方法,尤其是“5W1H”管理、PDCA循环、“凡事必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记录、记录必考核、考核必有效、有效必鉴证”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等标准化思想和理念。并对照厂部下发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对“资源、产品、顾客、设计与开发、监视和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标准术语同党建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管理实践一一对应起来,方便开展后续工作。

强化宣传引导,规范开展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为让党建工作标准化更加深入人心,分场党支部尤其注重在党员中的宣传引导,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党课学习等途径,让广大党员正确理解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明确标准化建设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目的。此外,分场党支部专门为每一位党员配发了统一的党员记录本,要求分场党员严格按照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质量手册程序要求进行记录,支部书记亲自为大家讲解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让所有党员能够更快速地掌握其方法和过程,确保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在分场内部有效、规范开展。

强化特色创新,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在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化学分场党支部结合厂部下发的质量手册认真进行对照实施,完善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流程,规范记录表格,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根据分场工作实际,在严格执行标准化要求的基础上强化特色创新,将党建工作与厂部及车间的任务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车间内部开展了“创先争优、共创和谐环境”党员奉献日活动、“提效增盈,从我做起”、“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分场和谐稳定氛围,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

强化整改落实,实现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闭环管理。分场党支部严格按照PDCA循环的方法,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数据分析等手段,不断进行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改进、自我评价、自我创新,及时进行整改,让党建工作精确“归位”,体现出“规范运作、过程控制、检查考核、持续改进”的运作要求,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扎扎实实地落在实处,实现闭环管理,确保党建工作科学系统、有序运行,形成长效机制。

二、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个别党员对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认识不够,不能正确理解其积极意义。

二是对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学习不够深入,有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到,致使分场党建工作出现了不符合项。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党员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学习。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分场全体党员对贯标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不仅支部书记和内审员了解和熟悉整套体系文件,其他党员也应熟练掌握文件,能够自觉按照体系文件要求,认真完成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二是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问题整改。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并及时加以整改,确保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是加强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建设“四好”班子和“五 带头”党员队伍的活力源泉,确立与企业改革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政治工作理念。积极融入部门中心工作,修订党务工作相关制度,通过发挥党支部、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协助行政做好各项目标的完成。

第二篇: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工 作 汇 报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老柞山金矿学校

二〇一二年十月

老柞山金矿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们,您好!

首先我代表金矿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道一声您们辛苦了。下面就我校标准化学校的创建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老柞山金矿子弟校是一所科、校合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创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生均校园面积48.8平方米;建筑面积2667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0.9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8.1平方米。

本学年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6人。小学122人,初中124人。小学最大班额34人,最小班额16人;初中最大班额34人,最小班额26人。

我校在编教职工35人,其中校领导3人,校工2人,专职教师30人。其中小学11人,大专学历11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中级职称9人,占81.8%,初级职称2人,占18.2%;中学19人,大专学历11人,占57.9%,本科学历8人,占42.1%。学历达标率为100%,高级职称3人,占15.8%;中级职称13人,占68.4%;初级职称3人,占15.8%。

教师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8人,占25.8%;40---49岁15人,占51.6%;30---39岁6人,占19.5%%;20---29岁1人,占3.2%。平均年龄为44岁。

二、上级主部门和社区领导的重视是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石 昔日的老柞山金矿学校,钢窗锈蚀,腐烂变形,夏不遮风雨,冬不御严寒。楼盖渗水漏雨,内墙皮爆皮剥落,水泥地面凹凸不平,暖气片锈迹斑斑; 2

教师办公桌椅使用了二十多年,七扭八歪;设备老化,物品不全。全体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坚守着,拼搏着。

今日的老柞山学校,窗,变成了保暖性能良好的塑钢窗;地面和墙体,变成明亮的地砖、墙砖;暖气片整洁明亮;办公桌椅焕然一新;微机室、多媒体、物理室、生物实验室、音、体、美活动室、班班通、样样齐全,各种物品充足,满足需求;夜晚的柞山校园明亮如昼。如今的校园成为柞山的一道风景。

(一)企业和社区领导始终把柞山的教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抓。老柞山金矿于2004年11月实行了企业转制,由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股份企业,实现了政、企的彻底分开,文教、卫生、公安划规到社区,与企业完全脱离。而社区是靠上级财政拨款来维持的。在资金十分紧张的状况下,矿党委采取压缩办公费和差旅费,把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三年来共投入资金234万进行办学条件的改善。在其它农场这234万算不了什么,可在我们矿,那可是勒紧腰带,咬紧牙关挤出来的。

2009年投入资金近10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教师培训教师节奖励。 2010年投入资金15.9万元,安装了监控设备2.37万元;教师培训2.228万元;维修2.58万元;购置各种教学、办公设备6.462万元;走廊文化1.76万元;教师节奖励0.5万元。

2011年投入资金121.107万元,其中校舍维修99.46万元,校园文化建设2.377万元,多媒体室9.93万元,会议室1.46万元,教师办公桌椅2.28万元,教师培训3.4万元;教师节奖励2.2万元。

(二)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为老柞山的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老柞山金矿教育的发展是在分局教育局的领导、支持、关心、抚持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真对老柞山金矿学校的现状,分局教育领导多次亲临学校,现场办公,协调社区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化,教育局督导室多次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2012年截止到8月份,在教育局的协调下,管理局为金矿学校投入96万元,新建了微机室、物理实验室、每个班级都安装了班班通、添置了亮化工程;更新了化学实验室、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科技活动室的设备和设施;新增添图书770册。

我矿虽然是民营股份制企业,但社区和企业领导把教育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通过上述的投入和建设,使我校的整体办学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抓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教师编制数少,教职工多都承担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但广大教师凭着不放弃、不气馁、不服输的工作劲头,多年来连创佳绩。教师队伍涌现了许多的优先模和感人而平凡的故事。其中获得总局级优秀教师4人次。县域优秀人才5人次。管理局级优秀教师5人次。管理局级优秀辅导员1人次。管理局级优秀团员1人次。学校领导班子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被管理局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

社区和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拓宽教师培训渠道。中、小学教师全员参加了新课改教训;2012年学校自筹资金1.46万元,在总局教育局的协调帮助下,选派两名小学教师赴哈师大附小脱产培训21天,选派两名中学教师赴哈尔滨市秋实中学脱产培训21天,通过各种培训拓宽了教师视野,增强了教师业务能力,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夯实了基础;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

业务能力,我们选派老师到周边兄弟学校进行讲课、听课、评课互动活动,此举既提高了老师的业务能力,又丰富了老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增进了与兄弟学校的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区领导和学生家长的认可。金矿学校连续三年被管理局授予“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连续两年在全局作典型经验介绍。几年来学校不断强化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使学校朝着有内涵、有品味、有质量、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四、以质量求生存 以声誉谋发展

(一)以德育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狠抓德育和体育,促进智育发展是我校多年来的办学思想。在抓德育教育时,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为基础工程来抓,学校结合当地学生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同时学校成立了网络化的管理体系,其中主要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通过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团队会的职能作用来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水平,同时我们也把课堂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求教师们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用生动的课堂教学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通过课堂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尤其是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以及经常开展警校共建活动,达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目的。多年来我校学生没有出现一次严重打架斗殴事件,更没有出现一例违法犯罪案例。加强学生的学法研究与指导,多年来以新课改为契机,我校研究使用三导式的教学方式(即在情感上诱导,在学法上指导,在知识上引导),贯彻和落实学习常规,提 5

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构建校园文化核心出发,以班报、板报、校园广播,每天送学生一句话,每周送学生一个故事为载体,以大型活动为契机,以日常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渗透和营造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打造一个个师生参与的平台,从守纪教育月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周,从学雷锋日的公益劳动到每周五的卫生扫除,从文明班级的创建到各类星级标兵的评选,从每周一次的班会教育到少先队活动,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及旗下讲话,每月一期的黑板报,从心理健康讲座到法制教育进课堂教育活动,从值周每天站岗、值勤到班主任们的早来晚走,努力创设以人为本,人人参与,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其成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康,学会合作的富含激情与个性的健康土壤。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师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努力我们逐步形成了校园歌手大赛,体育运动会,学校篮球赛,综合艺术节,校园环境志愿者活动等板块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校园文化格局,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规范健全的规章制度为主体的校园思想文化及优美、静雅、和谐为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格局,与此同时,我们把政治课的每课主题及地理课的世界之最、语文课的古诗词、英语课的常用词语、学生佳作欣赏作为学校隐性校本课程开发布置在走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走廊文化格局,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以学论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方式发生着质的改变,正是基于此,按照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培训——新课堂这样的一个脉落,在教师专

业素质提高方面先后开展了新课程相关培训,校本研修及岗位练兵三个专题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把以学论教,作为核心理念,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教的是否合理,是否理想的试金石,坚持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考察老师的教,在活动中我们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及行动研究的方法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教学特色,通过三年的努力,全校涌现了一批教学能手,学科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不同学科形成了不同教学风格,如数学学科以问题设计为核心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还有理化组的透过生活看问题的课堂教学风格,以及不同学科都在运用的三导式的教学方式,三年来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老师们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心得,同时我们也总结出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几个方面:即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流中发展自己,坚持反思教育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坚持尊重同行,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坚持投入教育研究,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三年来我们一直把关心教师,赢得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把目标激励,活动促进,压担子作为队伍建设的主要办法,学校尽力为教师搭建平台,并把制度建设和人性化关怀有机结合,做到管而有度,理而有节,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服务育人的意识,我们把正行风、树行象作为师德建设的主要工作,同时我们又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建立了教师间、师生间及教师与家长间的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支师风正、师心慈、师仪端、师学勤、 7

师业精、师品高的教师队伍,得到社会家长的好评,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成长的舞台。坚持学科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今年我校共有21名中小学生运动员代表金矿参加了全局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共取得了3个第一名、4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2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小学团体总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美术多篇作品获得国家多项大奖,文艺节目丰富多彩,每年一台文艺汇演,一展师生风采,花式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生机勃勃。小学开展“弟子规”教学,每班每周一节德育课,全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我校学生不但有丰富的知识还有健全的人格。,

五、层面管理与网络管理相结合。

(一)细化教学管理,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来,我们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科研管理、校务管理、安全管理一整套管理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设稳定的柞山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本。在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一是层次管理和网络管理相结合,做到层网并建,使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二是强化职能,深入一线,实时掌握教学情况。三是强化制度约束,细字当头,体现人性化管理,情字当先,既避免了制度上墙,人性靠旁的局面,又密切了干群关系,从而为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管理氛围。我校认真贯彻和执行教育方针,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标准化学校建设,作为推进学校发展的落脚点,通过总结学校 8

发展的历史过程,反思学校办学育人的特点,在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师生、主动发展、文化引领、彰显特色的学校办学育人核心理念,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出了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走进教师快乐家园的教师发展目标,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提出了健康活泼、德峻智渊的成长目标,同时我们还明确了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育人环境,突出办好特色的工作主线,以上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提出,不但使学校能处在思想管理的氛围中,同时也奠定了学校文化基石,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凝集力量,丰富内容,最后把学校的办学优势,通过文化引领变成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

各功能室的管理做到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使用时做好记录。

(二)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和谐校园。校园安全重于泰山。我校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安全工作,明确人人都是安全责任人,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状,完善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控救灾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定期进行遇险疏散演练,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构建和谐的校园。

(三)学籍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学生转学、休学、复学、升级制。学校学生无辍学现象。

(四)教师测评本土化。真对教育局下发的《教师考核方案》,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校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增加了一些条款和考核内容,使教师的考核测评本士化,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制度。积极改革评价制度,形成了科学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体系。学校管理达到学生满意、老师满意、家长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执行力强的管理运行优势。

六、学校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老柞山金矿特殊的体制造成的原因,尽管社区党委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有限的教育资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只能完成常规的教师培训,难以拓宽领域,至使大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难以得到全面提升,形成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全面滞后;消耗性教学设备,特色发展所需的配套设施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和更新,制约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使金矿的办学条件与兄弟场的差距日渐加大。

(二)金矿学校组建于1990年,底蕴比较浅,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思想意思、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具有第一学历师范专业的教师只有4人,其余均为第二学历和再进修,全校教师共33人,其中女教师25人,年龄偏大,由于身体、家庭、思想意识等原因,也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们学校在创建标准化学校的道路上经历了曾经的迷茫,继而的执着,和现在的顿悟,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如果说这点成绩就像冬天里的一朵梅花,能给各位领导带来一点点的春意,那么我们相信有领导的关怀、信任和支持,在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给您带来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

老柞山金矿子弟学校 二0一二年十月十八日

第三篇: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

汇报材料

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

2013年9月

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 标准化建设工作

汇报材料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辽宁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评估验收标准》,现将我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创办于1988年。学校座落在凌源市铁北二街22号。学校占地面积28130平方米,建筑面积6013平方米,操场面积12780平方米。学校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绿色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有95人,专科学历达36人,全部能胜任初中教学,中教高级教师97人,中教一级教师35人,省骨干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29人,县教学能手7人,县学科带头人4人,全部充实在教学第一线。学校现在30个教学班,在校人数1659人。

学校视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多年来始终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内强素质,外塑现象,坚持“三个一切,两个成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宗旨,秉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理念,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为培养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以情感人,科研兴校”的管理思路,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学校荣获国家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学校、朝阳市五星级学校、 朝阳市教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绿色学校、凌源市模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关爱下,硬件办学设施不断得以完善。配备了多媒体教室7个,微机教室2个,电脑126台、图书室1个、实验室4个、仪器室4个,音体美器材室1个,为师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大部分教师都经验丰富、业务精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极其重视校本教研。各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公开教学,然后组织公开评课,说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应用于日常教学和管理。

学校十分重视美化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致力打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宣传栏当老师。学校特别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近年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安装了监控设备,每周班会课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经常组织检查校园安全隐患,实行全天候教师值日制度,并及时登记在案,由安全领导小组及时予以排除,确保了有史以来的校园安全重大事故的零记录。

二、工作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创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是我校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一项工作,因此我们成立了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质量,创造性完成本职工作。力争一举成功,取得验收的圆满成功。

组长:王月薪 副组长:邢文山

成员:李传海 吕海燕 孟广芝 曹文山 闫国宜 高连奎 王艳茹 李梅梅 刘佳秀 徐超 李士文 赵永朋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我校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办学目标明确,制定了《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3—5年发展规划》。规划布局充分征求教职工意见,结合校情进行整体设计。完成了教学楼的维修工作;新建了门房和警务室;实现了班班通;网络建设基本完成。

(2)办学经费:市级财政预算内经费实现了逐年增长,学校教师工资中省市规定的政策性津贴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到位,没有挤占、挪用公用经费的问题。办学经费逐年增长。所拨专款专用,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3)校园校舍:学校占地面积2813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6013平方米生均用房面积3.67平方米;运动场地12780平方米,生均8.23平方米。

(4)图书室:学校图书室中有学生图书1万9千余册,生均12.52册。

(5)信息技术装备:学校先后对校园网进行建设,初步形成了校园区域网、校园广播等系统,学校建有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7个,配备计算机126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7.4台,其中学生用机100台,办公用机26台,全部计算机上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加强交流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几年来,我校积极对外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学习,老师们以高度的创新精神投身实践,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对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科学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改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播向重学生发展转变;二是由重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三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四是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五是由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转向了对教师、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2)强化管理,健全组织,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我们结合本校特点,构建了“导学案加四步走”教学管理模式。

(3)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在管理体制上,学校建立了年级负责制、学科目标责任制和班级目标责任制。业务骨干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每周至少听评课2节,分工包教研组和年级组,参加分管教研组的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全体管理人员齐抓共管,人人有目标,层层有责任。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教师的集体备课、作业批改、听课、月考、教学反思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公布。

(4)、加强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效率

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是学校实现特色化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为确保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认真学习新课程、反思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分别对新教师、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提出培养计划,鼓励他们快速成长,早日成才;学校建立完善了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工作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校本教研制度,规范了教研集体备课活动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了听课评课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教学科研制度;制定了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和评选校内教学能手制度;制定了学生学习规范与课堂常规等。在校本教研落实上,形成了“机制调动、骨干带动、同伴互助、个体内驱、校际联动”等五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做法。

4、加强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校长1名、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副校长4名、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2名,全部大学本科学历,班子成员学历合格率100%。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有争先创优意识,在学校中有较高的威信,各成员都经过相应的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均能胜任1—2门学科教学,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真正骨干。我校领导班子一贯奉行“民主、廉政、团结、务实、创新”十字方针,班子成员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班子成员决不搞特殊化,凡事都要走在教师前面。每月的工作都能做到工作前有计划和部署,工作中有措施和落实,工作后有核实和反馈。

(2)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131名教师,职生比为1:12;中学高级教师97人,中学一级教师35人,生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0.068个;本科学历教师95人,专科学历教师36人,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0.08个。省级骨干教师1人,朝阳市骨干教师29人,专职体育教师4人,专职音乐教师2人,专职美术教师2人,全校教师数量按编制配齐,学历达标,结构合理,岗位明确,教师业务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力量。

三、找准问题,明确方向,继续努力

多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德为纲,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问题须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改进。

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亟待改善,由于学校是按20世纪八十年代标准建立的十八班型学校,现已扩充到三十个教学班,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拥挤,面积不达标,绝大多数教师在

二、

三、四层楼原来的中厅办公,教学楼四个楼层的八个水房也拆去水管改作办公室,楼内消防已经属于虚设,供水管道已经切断,个别教师还没有办公地点,各专用教室面积小,数量严重不足,没有地理、书法、综合实验等专用教室;多数计算机和仪器设备老化,达不到标准化建设的需求;运动场地为300米跑道的土操场,场地面积不足;师生厕所一直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旱厕,与学校的建设标准不符。

2、教师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全校三十五岁以下教师只有五人。

3、教师的激励机制缺乏,由于教师年龄老化,许多教师工作缺乏热情,职业倦怠。

4、在为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上还需加倍努力。今后学校在教师培养培训以及青年教师引进上加大力度。

经学校认真的自评自查,最后得分为79分,扣分为21分,扣分主要是因为基础设施硬件不达标,没有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合格标准。

今后的打算

1、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

2、不断深化办学理念,使办学理念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促进教师是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4、由于学校硬件建设的实际困难,学校将努力争取社会的力量,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使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5、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学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同时在学校各项内涵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争取在几年内使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整体学校文化,把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办成凌源市的窗口学校,为百姓造福,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凌源市第一初级中学

2013年9月

第四篇: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标准化建设工作

进展情况的汇报

前期阶段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公司企管部部主动牵头,负责做好本单位农电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部署、贯彻落实和检查督导工作。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和管理办法,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确保相关部门和专业协调配合。

二是编制计划,明确工作进度。要求各单位统筹农电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编制合理的工作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细化各项措施,掌握工作进度,积极组织实施。公司于2008年12月上旬印发了《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农电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是组织培训,引导员工参与。各供电所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工作,使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对标准化建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主动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各项流程、标准更加贴近实际。

为了使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与农电标准化建设,安全性评价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在2009年3月18日至20日,从各专业所、供电所抽调部分技术人员,供电所副所长,对三大块内容对部分进行了整合、梳理,力争各项工作有序

1 衔接,2009年3月25日上午,由企管部组织,分管领导和各部室、各专业所人员参加了关于标准化建设资料建设的碰头会。 存在问题:

1、在将标准化建设与创建一流县供电企、安全性评价等相关资料结合过程中,对部分内容的梳理结合的不好,造成工作难度较大

2、供电所人员的思想转变问题,部分供电所职工对供电所整合有抵触情绪,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给专业化作业带来不利因素。 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农电管理制度。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是基础。我公司在4月份月前建立一套种类齐全、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标准化体系,努力实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监督”的目标。

二是大力推进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流程标准化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是企业高效运转的基础,也是农电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一阶段公司完成了县级供电企业规范设置工作,为统一管理流程,推进标准化建设创造了条件。下一阶段要以农电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细化岗位职责,提升管理水平。

三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实现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要求符合实际等目标,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监督,确保工作质量。公司要定期统计、发布各部门农电标准化建设开展情况, 公司各部门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对县公司的管理职能,确保各项计划得到落实。

附件:《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鄂托克前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农电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五篇:标准化建设工作整改方案

六月下旬教育督导室对我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县级综合督导评估。评估组依据《依安县教育局2015年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听取学校自评报告,查看校园校舍和装备设施,听取教师课堂教学,查阅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对学生进行各种测试和问卷调查,查阅教师教案问卷调查、座谈,观看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形式,采集到大量评估信息,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评价,形成了初步的评估意见,认为我学办学水平已基本上达到了县《评估方案》主要指标的要求,同时,指出了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为我校的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对此高度重视,评估组离校后,学校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召开了领导班子会、中层干部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和领会《评估方案》精神,针对评估组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精心部署整改工作。 1.深入学习《评估方案》,进一步提高对整改工作的认识。

接受县级办学水平的督导评估,不仅是对学校现有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一次检阅和鉴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校走

展机遇。经历了这次督导评估后,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主人翁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加强,专家们对学校办学水平的高度评价使我们倍受鼓舞。我们更加深切认识到,我们离示范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后期的整改任务还很艰巨。为此,我们首先召开了领导班子会和中层干部会,认真学习、深入讨论研究《评估方案》,深刻领会其精髓;继而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全面贯彻评估组的提出的建议,落实整改工作。

2.认真研究督导建议,进一步明确创建整改工作目标。评估组提出了全面、科学阐释办学理念、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加强校园软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及整改建议,每项建议都有明确的要求和高屋建瓴的举措指点。我们必须针对这些建议逐条梳理,逐项整改。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再接再厉,团结拼搏,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扎实地做好创建整改工作,力争在半年左右时间整改到位,以更新的姿态迎接回访。

3.成立整改专班,进一步明确整改工作职责。为进一步加大创建整改工作力度,提高创建整改工作效率,学校成立以校长张兆青为组长的创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照督导建议,制定整改方案,研究整改措施,排好整改日程,及时整改,及时督办,狠抓落实,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一)全面科学阐释办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升办学水平,引领学校发展。学校将采取举办讲座、开展讨论等形式,组织全校教职工边学习、边讨论、边实践,确定了“教育为首、教学为主,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开展“仁德施教”活动, 即:教师以宽厚、仁爱之心去影响、教育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既是对教师师德的要求,又符合学校德育为首的办学要求。在仁德施教的教育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以促进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特长,突出教师的特长,凸显学校的特色,让学生、教师、学校共同进步。为使办学理念入耳、入脑、入心,逐步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学校要求人人知晓办学理念,要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首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师德修养的提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处处实施德育,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心理健康阳光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积极构建活力、创新、高效的课堂模式,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

(二)抓住创建合格学校契机,大力推进高效课堂。 1.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常规教学。

①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新课改的相关理论,认真总结前几年课堂教学改革和近一年来推进高效课堂的经验,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使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到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推进高效课堂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②加强领导,强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研究的落实。 成立由校长、分管副校长及各学科骨干组成的“高效课堂建设研究小组”,集中学校的主要领导力量和教学骨干,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深入课改第一线,了解课改动态,研究课改问题,促进课改稳步健康有效地开展,为新课改的推进提供咨询。“研究小组”制定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研究高效课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指导高效课堂建设的具体实施。

“高效课堂建设研究小组”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次,以便及时了解高效课堂建设动态,研究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实行推门听课、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情、学情,了解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研究开展情况;收集教师、学生遇到的困惑,并组织人员对困惑分析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及解决办法;优化

学生的评价等工作。

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常规教学的监控与指导力度。每月教师常规的检查,每学期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都必须有检查,有记载,有通报,有活动总结。

2.加强课题研究,深化高效课堂建设。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改的核心工作,今后,要在努力转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培养模式上下功夫。通过贯彻《规划纲要》及课改的精神,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建设研究。

一是要求教师深入学习、践行“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学生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高效课堂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两个作用,形成不同科目、不同课型、不同教师的教学模式及课堂特色。

二是营造“乐学”环境。通过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学思结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知行统一,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能力培

;注重因材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三是注重合作学习。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广小组管理与小组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通过教师对小组整体性的学习过程和成效评价、小组内的互帮互促与互评,以教学评价促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帮助和最大的进步,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进步。

四是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精心设计导学案,精选习题,减少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进一步规范学校的作息时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

五是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方式,切实抓好教学评价改革。 严格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命题立足基础,立足学生实际,难度控制在学生考试合格率达到80%以上;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每学期都必须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纳入学生的档案,同时作为学生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

严格学生作业数量。学生作业一定要按要求执行,不得随意多布置,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合作,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学生成长评价。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成长评价

学生互评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以评价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在原有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中,采取教师自评和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教书育人、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校将把教师的素质提高工程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硬件。首先,要加强校本培训力度,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的基本功训练、现代教育理论、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等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通过校本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其次,通过开展师德活动,榜样引领来带动广大教师思想素质的提升。三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的活动,让教师了解更多的科研动态,来提高育人者素质。四是大力推介老师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增长教师的才能,带动教师群体的发展。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创德育品牌。

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将进一步规范德育工作,把学生的良

持经常化、系列化、生活化。学校将依托省级课题德育“五项专题”的研究,深化德育工作的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树立德育品牌意识。

(四)多方争取,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将根据督导评估组的意见,通过内部压缩开支、外部争取资金的办法,对学生的活动场地、教学设施、住宿就餐条件等进一步改善,力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三、突出重点,加强督查,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1.突出整改重点。在整改过程中,我们将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学校办学理念、践行办学理念;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研究;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重点整改带动和推动全面整改。

2.加强督查力度。①制定整改日程表,进行定期督办或不定期检查;②加强对重点、难点工作的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整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整改到位。

新发中学 2015.6.25

上一篇:栋号长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电话邀约客户的技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