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学生发型

2024-04-13

男学生发型(通用12篇)

篇1:男学生发型

每个人的脸型不同,在发型和服饰选择上,就都有一些区别,那一些圆脸的男性,在发型选择上,也是有着一些不错方式,不过要注意的是,对男圆脸发型选择上,都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否则对自身各方面,也是没有任何帮助,那男圆脸适合什么发型呢,也是比较多。

对男性在发型选择上,完全都是可以根据自身形象进行选择,这样对男性气质提高,也是有着很好的帮助,那男圆脸适合什么发型呢,都是有着一些不错的选择。

男圆脸适合什么发型:

圆脸男生不合适太长刘海的短发,那样会让圆脸脸型看起来更小,一款天然的男生短发发型,凌碎感的描绘,淡淡的染发也不失潮流与时髦,并且与圆脸也很符合。

疏松的秀发让整个外型显得格外的丰满不单调,微长的刘海帮你润饰一下脑门,黑色的秀发更有男人味呢。

圆脸男生看起来也很心爱哟,圆圆的脸蛋,肉嘟嘟的很萌!这款男生短卷发发型更显得潮流又心爱,将圆圆的脸型拉长,改进了圆脸的视觉效果。

朋克式男生短发合适于各种脸型,与圆脸搭配起来不只美观能够还很显潮,这款发型也极好打理,平常中随意用手就能够抓出这样的作用。

若是感受圆脸有些胖,那这款长刘海短发能够起到小脸的作用哟,长至脸中部的刘海能够包裹半边脸起到小脸型作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男圆脸适合什么发型呢,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这些方式都是很适合男性选择的,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这些发型设计的时候,也是要注意男性是身高、身材,这样使得男性这些发型不突兀,对男性形象提高有着很好帮助。

篇2:男学生发型

年 龄: 1986年XX月XX日 工作经验: 四年以上

身 高: 173 cm 婚姻状况: 保密

体 重: 55KG 现居城市:XX

户 籍:XX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工作经历及求职意向

月薪要求:面议期望职位:发型师

希望工作地区:XXX 希望就职行业:发型师

求职方式:全职职业状态:随时

工作能力及专长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能吃苦耐劳,与人沟通能力强,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学校:无

所学专业:发型师毕业日期:未填写

第一外语:英语熟悉方言:

教育培训经历

20XX.6--20XX.6 XX高中

联系方式

固定电话:022XXXXXXX

篇3:男学生发型

关键词:自发型科技创新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

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近市场, 更贴近企业, 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 而不是“学术型”人才。要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有相对应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而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的建立为此种校园文化的传播及发展提供了一块非常好的试验田。

我校在高职院校中的龙头地位已保多年, 在学生自发型科技创新组织建设方面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高效务实的组织管理模式, 浅析一二, 以飨同行。

一般的学生创新组织均由专业老师牵头, 开展的各项活动多数以老师申请的课题或项目为依托, 学生自主决策, 主动创新的少, 久而久之就变成老师的小跟班, 潜能受到很大抑制。我校的学生创新组织在经过多年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后, 终于形成一种崭新的的学生创新社团管理模式——自发型管理模式。

所谓“学生自发型科技创新组织”就是学生自发组织的, 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科研主题, 在学生中间具有一定影响力, 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 并在各项创新技能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科技兴趣小组。这种组织和团委、学生会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 他们有很大的自主权, 从社团的建立、招聘、制度的制定、工作计划、与企业的合作等一系列的事情均由学生自主管理, 老师只是协助和建议, 并最大限度的提供绿色通道。例如我们的软件创新工作室、计算机创新工作室、计算机学会、机器人协会等学生自发组织的创新社团不仅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更突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特点, 所有的制度都渗透着企业化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并为以后自己的就业夯实基础。新型的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办出自己的水平, 必须塑造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那么高职院校究竟应该建设怎样的校园文化呢?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不应该建设普通高校的那种“学术型”的校园文化, 而是应该建立一种企业化的校园文化, 这里所说的企业化是指诚心为企业周到的服务, 尽可能广泛的贴近企业, 向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虚心学习等多方面的意思。这是一种“技术型”的校园文化, 是真正适应高职院校办学方针的一种校园文化, 而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科技创新社团正是传播这种文化的最好载体。

开展产学研结合, 狠抓实践教学, 一直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 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一线的职业岗位 (群) 或技术领域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依靠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制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进行课程开发, 是学校适应市场的切入点, 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 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毕业生, 为企业提供服务, 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同时, 企业也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产学研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著追求的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一直以来, 高职院校都是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和企业联系实现产学研结合办学理念的比较多, 包括各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老总带着项目进课堂等等, 都是从学校层面在操作这件事情, 学生完全是被动接收, 如果将“产学研结合”的思想应用到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科技创新社团中来, 由学生亲自主持和参与整个项目筹建的全过程, 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我校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率先打破了传统的学生组织管理模式, 融入新的理念,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紧紧跟随企业的步伐, 和他们齐头并进。

首先, 学生要自己去联系企业取得一定的合作机会, 一旦有项目带进社团就可以让社团的成员大展拳脚, 从了解企业文化到新项目培训, 再到拟定合作方式, 最后协商好获利分成到签订合同, 每一个环节都有学生自己负责。

然后, 学生可以根据项目需要向学院提出相应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同时还拥有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 招募新人或兼职的权利。在此期间, 学校要尽可能的通知各种职权单位大开绿灯以确保学生的创新工作畅通无阻。

接着, 学生可以要求所接项目的企业负责人来校给参与项目的学生做项目培训, 同时可以宣传他们的企业文化, 互利互惠。

最后, 学生可以用完成的项目向学院申请选修学分或相应的必修学分, 完成项目的报酬完全由学生自己支配, 当然这就要求学生组织要有绝对健全的行政管理制度, 老师可以在财务管理方面给予适当的协助。

这一整套流程的具体实施, 让我校的学生科技创新组织迅速成长, 在几年的各项科技类的大赛上和与企业合作举办的多种活动中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由于学生要自己寻找合作项目, 所以首先他要学会交际与沟通方面的各种技能, 包括心理承受力的磨练和培养, 有些学生开始的时候不能适应这种实战性的工作方式, 经常打退堂鼓, 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就要发挥的恰到好处, 既能指点迷津, 又能鼓舞士气, 这种管理模式也会让指导老师很有成就感, 而不是总在为学生做些事务性的服务工作。学生在同企业的直接联系中, 更能深刻体会到企业用人的宗旨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并亲自给自己的社团成员做讲解和培训, 让大家每接触一个项目就能对相关的企业背景耳熟能详, 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信息储备。目前, 我校的学生创新组织通过所接企业项目申报每年诸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多项科技类的比赛中, 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不仅为校争了光, 更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增添了砝码。

自发型学生创新社团的蓬勃发展,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这个充满活力, 既能锻炼人又能发展人的优秀组织中来, 由于这种组织不是纯学术型的, 它兼有企业文化的底蕴在里面, 因此让高职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 因为这才是最贴近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文化, 对他们最具实用性和吸引力。

目前, 我校的这种自发型学生创新组织的管理模式还在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特别是在学生组织凝聚力和创新力的有机统一、学生代际交替与自我拓展方面还要做更深入的总结和研究, 希望能进一步的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卢明德.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2]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篇4:学校有权规定学生发型吗?

作为学校的主体,学生有没有自主选择发型的权利?对学校出台的与学生相关的规定,学生有没有参与和发言权?学校有没有权利规定学生的个人行为?学校的行为边界在哪里?

学校有没有权利规定学生的头发长度?从法理上来说压根没有。有律师表示,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发型由个人自主决定,学校没有权利进行强制干预。当然,学校可以在校规中提倡或明确禁止某种发型,使学生符合其身份,但如果强制学生剪某种发型,当事人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申诉或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也就是说,目前中小学在头发问题上的各种校规,严格来说多半有违宪成分。

但即使如此,许多学校还是习惯性一刀切,逼男生剪平头,逼女生留短发,甚至理直气壮,将违规者公然示众、强行剪发或予以处分。

是什么让他们对头发的长度孜孜以求?难道仅仅是为了校风?如果目的仅限于此,那么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的规定要求即可,又何必整齐划一,规定男生必须寸头,女生必须冬菇头呢?

这首先是一种对“整齐划一”的迷恋,这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我们的父辈身上更可算是根深蒂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国家都沉醉于走方队、团体操的整齐宏大,追求着装的统一。这种整齐划一还意味着一种控制,是权力的体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清除精神污染”这样的运动,比如男性不能留“飞机头”、长鬓角,不能穿喇叭裤和紧腿裤。许多城市甚至组织人力上街蹲点,见到违规者立刻揪住,就地剪發或剪裤子。直到领导人提出“清除精神污染”要有界限,不要干涉穿衣打扮,并提出“我国的衣着还是单调的,不要把刚刚出现的活泼多样又打回到古板、单调状态中去”,运动才告一段落。

如今,这种针对成年人的发型和着装控制已不存在,但在中学里却愈演愈烈,校方往往打着“端正校风”的旗号干涉学生。这一方面是因为对“整齐”的迷恋、对权力的迷信,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学生的心智并未成熟,是缺乏反抗力量“软柿子”——当然,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兴起,新一代自主性的加强,反抗之声已是此起彼伏。

通过控制发型体现权力,实现肉体和精神上的双层钳制,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最典型例子当属满清入关时的“留发不留头”。如果我说如今的许多中学校长和学生家长一脑子“留发不留头”的遗毒,他们必然会否认,认为我是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扯到一起。但从动机和行为而言,二者真的有本质区别吗?都是规定他人发型,而且只准服从,不准反对,如有不从,立刻来硬的,只不过清朝统治者以屠城杀人为手段,如今的校长只能拿起剪刀胡剪一通罢了。

以广西这位副校长的行为为例,他在校内公然剪去学生头发,甚至还通过校园广播“召唤”师生围观,这与批斗游街何异?这压根不是教育,而是对学生的极大羞辱,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原本就与父母见面少,心理或多或少可能存在问题,遭遇副校长的当众羞辱,恐怕只会让他们的心理出现更大的问题。许多孩子误入歧途,起因就是逆反心理。从这一点来说,赞成“暴力剪发”的家长也无知到了极点,他们以为强行剪掉孩子头发,就能让孩子专注学业,却不知道二者之间根本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许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叶克飞)

篇5:关于我校学生发型的意见

近一段时间,关于学生发型的问题,在同学们当中引起了比较广泛的讨论。现在,我代表学校表明态度。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条规定,中学生应该“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珠海市第十中学校规》第1条规定,凡珠海十中学生“不许染发、染指甲,不许留长指甲,不许佩戴首饰。男生不许留长发、怪发;女生不许烫发、留怪发,女生的长发要束起来。”

根据以上规定,学校目前不会强行要求女生剪短发,但是,留长发的女生必须按照校规的要求,将头发全部扎起来,不允许那种扎一半,留一半遮住半边脸的所谓“贞子发型”。

学生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学生的爱美之心以及张扬个性的追求,学校是鼓励的,但是学校反对学生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把时间浪费在穿着打扮上面。也要清楚“个性”与“怪异”不同,不要把“怪异”当成“个性”。“贞子”是日本恐怖电影《午夜凶铃》中的一个恐怖角色,是电影塑造的鬼怪形象,拿这样的形象来代表冰清玉洁的中学生,显然不合适。

学校虽然不会强行要求女生留短发,但是,学校鼓励和提倡女生留短发,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女同学在自愿的基础上留短发。学校提倡学生剪短发,但不提倡男生一律剪成“小平头”,女生一律剪成“蘑菇头”,关键是符合“朴素大方、漂亮整洁”的标准。学生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希望每一个十中学生都具有荣誉感,让外界觉得十中的学生“朝气蓬勃,青春阳光”。

学校认为,初二5班对女生提出剪短发的要求,尽管在方法和节奏上有欠妥之处,但出发点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是从根本上关心爱护学生的表现,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希望同学们多些理解。

我们欢迎并关注同学们在帖吧上发表意见,对绝大多数同学在帖吧上的表现予以肯定。但个别不尊重老师和低级趣味的现象,学校坚决反对。希望同学们在帖吧上多交流学习的话题和健康的校园生活,抵制歪风邪气,保持珠海十中帖吧的干净,使珠海十中的贴吧成为活泼、丰富、有档次的校园论坛。

珠海十中 庹进波

篇6:中学生着装、发型规范细则

学生文明礼仪——着装、发型等规范细则

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款(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第2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和《中学生守则》第九条“不比吃喝穿戴”的规定,为更好地塑造良好中学生文明形像,特细化对学生服装、发型、随身物品和妆饰等规范要求。

一、学生服饰要求:

穿戴整洁、朴素大方,要求所有学生进校穿校服;在教室不穿拖鞋,女生不穿高跟鞋;禁止穿奇装异服。

1、学生进入校园必须穿校服,保持校服整洁,体现青春朝气、文明大方形象。

2、夏季男生上衣不能只穿背心进出教室,女生穿裙子以膝盖以下为准,冬季不戴怪异的帽子(如滑雪帽、时装帽等)。

3、体育课或运动会期间禁止穿皮鞋,提倡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除在寝室外,校园和教室内不准穿拖鞋;

二、学生发型要求:

不烫发,不染发,不留披肩发,不留怪发。青春、阳光、有精神

1、女生:提倡剪短发(短发应整齐、顺贴,不得修剪成各种奇怪样式),不许留披肩长发,长发一律扎起来,做到刘海儿不遮盖眉毛;不烫发、不染发(黑色除外)、不扎小辫。

2、男生:理平头寸发或其他短发型(要求是:前不遮眼,侧不盖耳,后不过领),不许剃光头或留长发,不许烫发、染发(黑色除外)或留怪异发型

三、学生随身物品和妆饰等其他要求:

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简洁、精神,朴素、大方。

1、男、女生一律不准佩戴各种项链、戒指、手链、耳环饰物、挂件饰品(含佛珠、佛像等):不准带手机进入校园;除书包外男、女生不准背、戴时装包。夏季午休不能背包进入寝室。

2、女同学不涂抹浓妆,不涂口红、纹眉,以抹淡浅护肤品为宜。男、女生一律不准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准涂抹香水。

四、学校督查考核办法

1、校领导带班督查:当天值班校领导带领处室领导要深入到校门口、寝教室进行督查,发现后记录在案,于第二天进行反馈通报,并计入年级量化考核成绩之中。

2、年级、班级直接督查:年级利用集会时间直接进行现场抽查,发现后要督查学生及时纠正。班主任每天进班后要及时检查,发现后立即督促整改,对于学生拒不改正者可要求其家长领回整改。

篇7:男学生发型

网友:我发现,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服装和发型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这样合理吗?

专家:学校该不该对学生的着装和发型进行统一规范和严格限制,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和看法目前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我们认为,此举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学校也应注意把握好其中的“度”与方法,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让学生着装规范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最基本的功能是便于管理,也为学生的出入安全提供方便。教师可以通过校服判断学生的身份,便于对学生的表现和纪律性进行良好的监督。学校的保安人员也可以一目了然认清学生的身份。

学校规范学生的仪表,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校风,同时也能营造一种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对学生服装与发型的规范,是对学生“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的基本要求,不仅能有效预防学生穿奇装异服,也能避免学生在服饰上的攀比心理。当学生统一身穿校服出现在校园时,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有序管理和良好的秩序,也能促使学生产生自我归属感与约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在时尚潮流被日益追捧的时代,学生对审美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如果学校一味地要求学生统一发型,采用强硬的方法对学生的服装和发型进行限制,可能会忽略学生的感受和意见,也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校在选择校服、校服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审美观念进行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学校也应注意校服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切忌借校服之名牟利。

篇8: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实验研究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滨州学院在校大学生80人,其中体育专业男生50人,平均年龄20.4。非体育专业男生30人,平均年龄21.6。受试对象基本情况表1。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此次研究使用的仪器是人体成分分析仪器,由于采用的是多个电极和多种频率的电流,所以测试准确性高,数据可靠,操作简单,易得取数据。1.2.2数理统计法。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成分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示成分指标之间有显著差异。1.2.3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年有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论文、书籍、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并收集相关的信息,进行研究对比。

2.结果与分析

2.1测试结果

2.2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状况分析

2.2.1蛋白质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的蛋白质含量高于非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2水分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的水分含量高于非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3骨骼肌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的骨骼肌含量高于非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4脂肪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的骨骼肌含量低于非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5腰臀比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的腰臀比低于非体育专业的男大学生(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6其它指标含量。根据表2显示,体育专业男大学生人体的骨质、基础代谢率、体质%、肌肉含量、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相比(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对象是在校男大学生,是把进行过系统训练的体育专业男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2.3.1蛋白质含量差异分析。力量训练不仅能够增加肌肉蛋白质。训练负荷不断增大,血红蛋白数量也会不断上升,更好的为机体提供充足氧气。2.3.2水分含量差异分析。水是机体中含量最大组成成分,水在人体生理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分解具有重要作用。2.3.3骨骼肌含量差异分析。耐力训练是一项有氧运动训练,经过长期训练使肌肉面积得到不断增大。2.3.4脂肪含量差异分析。脂肪作为能源物质供能跟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也有联系,中强度的运动跟长时间运动才能使脂肪供能,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脂肪都不会作为能源物质的。2.3.5腰臀比含量差异分析。脂肪细胞释放的游离的脂肪酸不断增多,并通过静脉血进入肝脏,使得肝脏的生理过程紊乱,对脂肪的代谢不断降低,使得脂肪不断的囤积,腰臀围是脂肪堆积的主要部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蛋白质、水分、骨骼肌含量低下。3.1.2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脂肪含量偏高。3.1.3学生大三、大四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加强锻炼意识。3.1.4增加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加强锻炼。3.1.5学校应多种渠道宣传体育精神与健康知识的普及。3.1.6加快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

3.2建议

3.2.2非育专业大学生应加大运动的强度与运动的训练量,锻炼应是长时间的运动,这样才能更好的消耗脂肪,抑制脂肪的堆积。3.2.3高校必须注重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教育学生经常开展体育运动,特别对大三以上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养成自我锻炼意识的教育。3.2.4体育专业学生除了完成正常训练以外,还要提高自我积极性;非体育专业学校应多开设公共体育课,适当提高锻炼强度,应积极参加不可懈怠。3.2.5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晚会、讲座等多种途径进行运动知识普及,让当代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体育运动。3.2.6尽量加大体育活动场地建设,让大学生能够在适当的锻炼场地运动。

参考文献

[1]杨建雄,刁素建,尹琴,王哲英.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人体成分的比较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64-66.

[2]万琼,陈玉群.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及机能比较[J].江汉大学学报,2006,34(2):91-93.

[3]马静,夏颖,刘静,唐志红.摄人不同谷物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2):43-44.

篇9:学校该不该干涉学生的发型

对于学校该不该干涉学生发型的问题,向来就存在很大的争议。

学校为何要统一学生发型

@苏明利(中学教师):学校要求学生留短发,是为了防止学生过分攀比、打扮。有些学生上学前“鼓捣”自己的发型,一弄就是近一个小时;有些女生的刘海盖过眉毛眼睛,几乎遮住了半个脸,上课时频繁用手梳理或甩头,不但难以看清黑板,还会影响学习效率……

@杨和忠(某高中德育处主任):学生就应当有学生样,只有通过规范有序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规定学生的发型标准,要求学生行为有礼,容止有度,精神饱满,是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塑造高尚情操的需要。

@杜 金(某初中校长):学校规范学生的发型,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定位自己。就像部队对军人,公安系统对民警,体育部门对运动员等,都有相应的发型要求。这是各行各业的需要,并不违背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精神。学生留的发型,就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份特征。

强行规定、过分统一似没必要

@刘 洋(时评人):如果个别学生确实太过张扬,留怪异的长发、戴耳环、染五颜六色的头发,学校出台规定整治一下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是留大众可接受范围内的发型,学校何必过分在意呢?况且留何种发型原本就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学生脸型不太适合剪短发,学校强行让学生剪掉,这也太不人性化了吧?

@Mary飒飒(高中女生):学校总是打出“为了我们好,方便学习”的理由,但有时管得太细了。例如我们女生,梳个马尾辫,不一样可以体现整齐、干净,何必一定要剪短发?按学校规定剪出来的发型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不但扼杀个性,甚至可以说是无视我们的审美要求。

@张韵文(心理教师):发型不是评判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唯一标准,学校不应对学生的发型作出过细的要求。“平头”“运动头”并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审美观,学校“禁发”规定是对学生权利和个性的不尊重,即使学生向学校妥协了,但心中也会感到十分不快和无奈,反而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影响学习。

@盛大林(时评人、媒体人):强行执行统一的发型规定,实际上反映了某些学校的教育理念还相对落后。发型要统一的短发,穿衣要统一的校服、解题必有标准的答案,甚至连思路都要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是循规蹈矩、唯唯诺诺,没有个性、缺乏创新,不会独立思考、不敢怀疑权威。

重在教育引导

@常海宽(大学讲师):我觉得还是要重在教育引导。学校可以建议学生留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发型,但不一定非得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学校里,学生基础不一样,兴趣不相同,个性有差异,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盲目搞“统一”,甚至强行让学生剃头剪发,无疑会引发学生的反感。

@辛成坚(教育学博士):学校与其制定各种规范,引来学生不满,不如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让学生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型。为此,学校应该多实施美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系统、鲜活的审美能力。

@路 风(形体设计师、公司形象顾问):学校可通过组织关于发型文化方面的讲座,从文化、审美层面来探讨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发型,介绍发型与年龄、发型与礼仪的关系,然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什么才是学生正确的审美追求,既让学生了解了相关文化知识,又对仪表美有了较好的认识。

把握好管理的分寸

@芦 丁(教育网站编辑):在尊重学生个性、符合基本审美的前提下,学校应该把握好管理的分寸,不片面追求整齐划一,不强制推行唯一标准,更不可通过“扣操行分”“纪律处分”等方式“威胁”学生。只有通过科学、合适的教育方式,逐渐引导学生衣着打扮得体、行为举止文明,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篇10:男学生发型

关键词:女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比较

0 引言

一向乖巧的女生也会旷课;寝室半夜K歌喧闹的挑起者也会是“她”, 在活动中常常出现女汉子保护男神的情况;走在校园里, 时常会听到女生爆粗口;女生主动追求爱情, 演绎公共场所向男生求婚的一幕, 如今女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时常冲击着长期以来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惯性思维。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个人意识和外在规范作用的结果, 这一结果的呈现, 能够比较有效地检验高校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效果。为此, 科学分析当前女大学生的行为习惯, 对教育培养女大学生有重要意义, 作为校方有必要及时掌握动态, 适时了解差异所在, 这对高校有效培养女大学生有积极作用。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配额抽样方法, 于2014年11月对浙江、福建、四川、黑龙江四省2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问卷调查和非结构访谈。本调查中充分考虑年级、专业、性别、家庭住址 (城、乡) 、独生子女 (与否) 等因素对调研结果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有所平衡, 共发放问卷1800份, 实际回收1636份, 有效问卷1575份, 有效率为96.3% (详见表1) 。

1.2 研究方法

依据社会学、行为学和统计学制卷原理, 设计出《高校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邀请了相关专家审阅、指导,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与量表两部分内容, 基本信息5题, 量表包含学习行为、生活行为、社交行为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3题, 共9题, 并事先随机抽取了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预调查, 对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单双号分半相关统计分析, 得出分半信度系数为α=0.837, 表明问卷信度较高。本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 访谈调查为辅, 运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文件, 进行数据分析。

2 实证分析

2.1 学习行为习惯女大学生在遵守上下课纪律方面有待提高, 课余时间很少用于学习, 但完成作业情况较好

调查结果表明 (详见表2) , 59.6%的女生可以经常 (包含经常和一直两项, 以下同上) “按时上下课”, 89.0%的女生可以经常“完成作业”, 34.4%的女生经常“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可见, 女大学生不遵守上下课纪律, 课余时间很少用于学习, 但认真完成作业情况较好。

注:P<0.05﹡P<0.01﹡﹡P<0.001﹡﹡﹡.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男女大学生在按时上下课 (63.520﹡﹡, P<0.01﹡﹡) 、认真完成作业 (16.934﹡﹡﹡, P<0.001﹡﹡﹡) 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详情如下:79.2%的男生和59.7%的女生认同自己能够经常按时上下课, 女生明显低于男生。可见, 在按时上下课的的行为上, 女生的表现明显弱于男生;74.8%的男生和89.0%的女生能够经常认真完成作业, 与男生相比, 女生经常认真完成作业行为更好, 表明女生比男生更重视作业完成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这一项中, 54.4%的男生和52.0%的女生从不在课余时间学习, 反映出男女生学习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行为较少, 动力不足, 学习积极性不高。总体来看, 男女大学生完成作业行为较好, 女生在按时上下课方面颠覆了通常对女性乖巧、听话的认识, 需要引起注意, 加强引导。从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行为看, 男女大学生均表现较差, 有待提高。

2.2 生活行为习惯女大学生公共场所能够得体着装, 按秩序排队, 但生活作息规律性比男生更差。

调查显示 (详见表3) , 94.0%、86.2%的女生经常“公共场合着装得体”、“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 47.2%的女生经常“生活作息有规律”, 可见女大学生公共场所着装得体, 并积极准守社会秩序。展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但在生活作息方面缺乏规律。

注:P<0.05﹡P<0.01﹡﹡P<0.001﹡﹡﹡.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男女大学生公共场合着装得体 (117.682﹡﹡﹡, P<0.001﹡﹡﹡) 、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 (16.180﹡﹡﹡, P<0.001﹡﹡﹡) 问题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说来, 82.2%的男生和94.0%的女生经常在公共场合着装得体, 与男生相比, 女生经常在公共场合着装得体的行为显著高于男生;81.3%的男生和86.2%的女生经常在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相比之下, 女生的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略高于男生, 但从调查情况看, 仍有8.8%的男生和5.7%的女生从不准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影响大众对大学生的整体评价。总体看来, 男女大学生在公共场所着装得体、按秩序排队情况较好, 但在生活作息规律方面男女生均缺乏规律性, 且女生更有待加强。

2.3 社交行为习惯女大学生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者道谢, 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 社交过程中礼貌有加, 在参加公益活动方面女生比男生更积极、主动。

从调查数据上看, 80.9%、72.3%的女生经常“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道谢”、“主动与亲友联系”, 19.6%的女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说明女大学生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道谢, 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 社交状态积极, 礼貌有加, 能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注:P<0.05﹡P<0.01﹡﹡P<0.001﹡﹡﹡.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参加过公益活动 (36.115﹡﹡﹡, P<0.001﹡﹡﹡) 、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 (22.876﹡﹡, P<0.01﹡﹡) 等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详细分析, 在本研究中从不参加过公益活动的男生31.6%和女生24.9%, 女生比男生践行公益活动的情况好;38.3%的男生和72.3%的女生主动与亲友联系, 女生在与亲朋好友联络情感方面显著高于男生。总体来讲, 女生与亲友交往积极主动, 且对他人给予的帮助表达谢意。男生在主动与亲友联系方面较被动, 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方面, 男女生均展现出热心公益, 乐于奉献的良好状态。

3 结论与对策

对男女大学生行为习惯对比研究发现:女大学生不遵守上下课纪律, 生活作息缺乏规律性;相比男生女生在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者道谢和主动与亲友联系方面表现积极;男女生认真完成作业、公共场所着装得体、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者道谢方面做得较好;在自主学习方面男女生均表现欠佳。

3.1 与男大学生相比, 女生行为习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

生物学认为, 男女两性在大脑发育与激素分泌上的不同引发了体态、行为、情感、智力等方面差异。据此, 传统社会学认为社会性别不平等, 是不同性别之间原本就存在生理差异, 迫使社会性别的分化成为必然。在本研究中, 女大学生公共场所着装得体、主动与亲友联系等行为, 均可能是男女大学生生理差异在行为上的体现。正是由于性别上的生理差异, 长期以来形成社会对两性特征的共识, 女大学生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身份认同, 尽力规范行为习惯, 努力实现社会对女女大学生的角色期待。

实际上, 高校对男生的规范管理要严格于女生, 如在课堂点名抽查, 宿管夜间抽查等管理方式上, 检查重点在男生, 而并非女生, 致使女生出现放松懈怠的习惯。“根据加拿大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 (Erving Gofman) 的“拟剧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空间可分成“前台”与“后台”两个不同区域, 前台中的行为是受规范制约的角色表演, 后台中的行为则是自我的真实呈现。”[1]而高校这样的管理方式, 将女生原本前台的行为转变成后台行为, 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情况下, 规范制约对于女生产生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 高校应对女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加以调整, 进一步规范制约女生的行为, 以避免因为认识偏差, 导致行为习惯教育培养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甚至导致管理纰漏, 存在安全隐患。

3.2 女大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外在约束对女生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作用

在本调查中发现, 34.4%的女生经常用课余时间学习, 59.7%的女生经常按时上下课, 89.0%的女生可以经常完成作业, 结合访谈分析, 女大学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很少用于学习;在课堂上, 特别是在教师对女生要求不严格的课堂上, 女生不遵守上、下课的纪律的情况不少, 而对于责任到人的作业, 女生基本能够完成。由此可见, 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但在制约因素具体、到位的情况下, 对女生的学习行为会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如何帮助女生设定学习目标, 有效引导其及时预习、复习,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践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高校教学工作重点研究的内容。最近一项研究发现, “当前高校师生交往互动较低。”[2]所以, 高校应以师生互动为切入点,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师生关系、改进学习方法, 改变学习习惯, 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学习, 增加学习动力,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同时, “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同伴互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明显高于与教师和辅导员互动的作用, 且同伴互动对学生成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非常显著。”[3]高校应充分发挥主动学习、乐于助人的学生的作用, 合理宣传、积极构建以“先进带后进”的学习风气, 促进浓厚学习氛围形成, 引导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3.3 女大学生行为习惯发展趋向双性化

在本研究中与男大学生相比, 女生在按时上下课和生活作息有规律行为有违常理;在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生活作息有规律和主动向为自己提供服务者道谢的行为中与男生比较无显著差异, 说明女大学生在行为习惯有有双性发展的趋势。“曾有研究证实, 从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看, 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三足鼎立”, 各约占三分之一, 单性化 (典型的男性化与女性化) 已成为少数人群, 表明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淡化。”[4]女大学生行为习惯与长期以来界定的女性化标准有差异。

女大学生行为趋向双性化在高校培养中各有利弊, 但女生行为趋向双性化的程度与当前女大学生同性恋趋向加重的关系引起笔者注意。“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珉教授对全国高校进行调查, 在心理上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 而女生占16%。”[5]时隔十余年, 这一群体的数量有增无减。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 2011年全国高等教育学校 (机构) 学生数据:专科、本科学校的在校生共计21, 446, 570人, 研究生1, 404, 942人, 博士生246, 319人。”[6]再按照潘教授的调查测算, 我国高校同性恋者, 特别是女生中同性恋者数字惊人。“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行为、内部因素和环境影响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决定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是环境, 并特别强调了社会文化、榜样等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7]

当前, 社会上, 部分女影星、歌星等演艺人员和公众人物中性服饰及行为举止示众于各大媒体, 引发关注, 引领时尚, 以至于社会女性, 包括女大学生争相效仿。家庭中, 多数女大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 父母称呼、教育方面性别引导较少, 甚至受传统重男轻女文化影响, 而背离性别教育的正确方式, 以至于女大学生行为趋向双性化。虽然目前无论从政策法规上, 还是从社会认同上, 对同性恋都有客观上的认识, 但是仍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所以无论从家庭教育、社会引导还是从学校培养上, 要进一步关注女大学生行为中性化程度, 性别认识的引导, 以避免进一步推进女大学生同性恋程度恶化。

参考文献

[1]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第三章“区域与区域行为”[M].黄爱华, 冯钢,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2]朱红, 文东茅, 许锐.高校师生交流的生态学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02) .

[3]朱红.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06) .

[4]刘电芝, 徐振华, 刘金光, 张姣, 黄颀, 李宇青.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 2009 (12) .

[5]潘绥铭.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67.

[6]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201012/113591.html.

篇11:一个大学生的男保姆生涯

现在找份工作不容易,降格以求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知识化、技能化的家庭保姆同样能体现人的价值,挣得很高的薪水。干得好。月薪达到五千多元的情况并不少见。当有人问起杰做家庭保姆是否也是为了赶时髦时,他说:“不,我需要这份工作。当我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竞争一份更好的职业时,我需要一种调节,需要一个中转站来积蓄力量。因此,我选择做家庭保姆。”

这是一个比較特殊的家庭,老人年近六旬瘫痪在床,还带着一个5岁多的小孙子。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做副食批发生意,极少回家。为了照顾家里,也曾请过士保姆,但由于男主人每天早晚有“散步”的习惯,需要人背出背进,女保姆显然很难胜任。还有那个小孙子,特别顽皮,照看他比照看一头小牛犊还累。最终,男主人选择了请男保姆。

杰的到来,很快与老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每天早晚,杰背男主人到附近的公园去转一转,坐一坐。其余大部分时间就待在家里。三顿饭也非常简单,基本只用电饭锅和微波炉就可以了。老人年轻时爱好文学,一生的文学梦从没幻灭过。如今老了,眼睛坏了,但与杰侃起文学来仍然没完没了。杰闲着的时候,就坐在床边给老人朗读最新的文学作品。对于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的见解和体验给老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然而,老人那个顽皮的小孙子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小家伙根本不把这个年轻的哥哥放在眼里,他的小房间根本不让这个“陌生人”进去,出去玩也不让杰跟着,看见杰就瞪眼睛、抡拳头、吐口水。杰被弄得既尴尬又恼火,心想,我就不信一个堂堂大学生摆不平一个小顽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思考,杰终于摸准了小家伙的脉。他从街上买回一个漂亮的小足球,凭着自己在校足球队练就的功底,在楼前草地上将足球玩得花样百出。小家伙终于被吸引了过来,刚开始只是站在旁边愣愣地看,越看越佩服这个保姆哥哥,就忍不住跟着一起玩,并很快认杰做了大朋友。杰喜欢画漫画,没事喜欢找张纸随便勾上几笔。结果这些涂鸦之作全被小家伙当宝贝收了起来,小家伙也成了一个小画迷。在省城举办的一次少儿书画作品大奖赛上,小家伙的画还得了奖。

杰的付出与劳动赢得了老人的尊重与赞许。原先讲好的酬劳是每月3000元,后来老人主动提出给杰加薪,每月的酬劳加到4000块钱。杰在这家勤勤恳恳地干了一年,临走前还交上了一个在某大公司干文秘的女朋友。当人问起这个白领女孩为什看上男保姆杰时,女孩毫不掩饰自己的心中所想,她说:“我不看重他现在的职业,而看重干这份职业的人。干过家庭保姆的男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极强,而且大多具有爱心、责任心和很强的吃苦精神。这样的人今后无论在哪儿都会更有竞争力,也会成为一个好丈夫。”

如今,杰已到省城一家颇有名气的杂志社当编辑,回首那段保姆生涯,他感慨地说,这种职业很锻炼人,我感谢这段经历。

篇12:男学生发型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影响大学男生学习健美操的因素为研究对象, 以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男生作为调查对象。

文献资料法。查阅2007年以来与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籍。

调查法。设计“影响我院男生学习健美操的因素”的调查问卷, 从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2011级抽取21个班级200名男生发放问卷, 共计200份, 回收200份, 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00份, 有效率100%;通过与学生和健美操教师的交谈了解健美操教学等方面的情况。

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需要, 通过Excel软件, 对数据进行检验和统计。

逻辑分析法。对文献及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分析。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男生学习健美操的现状

通过对健美操教师的访问, 发现女生对健美操有浓厚的兴趣, 而男生则多选择篮球、羽毛球、台球课程, 仅个别男生选择学习健美操。从调查来看, 男生与女生学习健美操的比率差别较大, 学习健美操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差异, 详见表1。

2 男生学习健美操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 影响男生选择健美操课程的主要因素有6个, 详见表2, 归纳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 主观因素

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绝大部分的男生对健美操不感兴趣, 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健美操的原动力, 这是影响其学习健美操的根本原因。因此, 积极培养男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是改善现状的根本条件。二是认识水平。大部分男生对健美操概念的认知不清, 详见表3;绝大部分男生对健美操缺乏应有的了解, 详见表4。这说明存在认识误区。三是自信心。健美操通过运动者的表现力给他人以感染。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 也就谈不上感染别人。男生对学好健美操自信心不足, 是影响男生学习健美操的重要原因。

(2) 客观因素

第一, 自身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学习各项运动技术的基础。普通高校男生正处于青春期, 力量和速度素质不成问题, 但随着肌肉增粗、骨骼增大、内分泌增多, 协调性有所下降, 而健美操对协调性有一定的要求, 他们学习动作容易出现僵硬、脱节等现象, 在调查中有一部分男生认为自身素质和接受能力较差, 不适合上健美操课, 难以达到合格标准, 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第二, 学习氛围。虽然开设了健美操选修课, 也举办过不同层次的健美操比赛, 但男生参加的人数很少, 主要是校园内已形成了“健美操是女生专利”的氛围。此外, 学生选课存在从众或跟随心理。由于缺乏氛围, 健美操在男生中没有市场, 影响了健美操教学的开展。

第三, 教师因素。从事健美操教学的多为女性教师, 而绝大部分的男生则表示在女性教师面前放不开, 因此教师的性别对学生选择健美操课程也有影响, 这是男生不愿学习健美操的原因之一。其次, 女性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更倾向于女性化的动作, 对于男生来说, 学习难度偏大, 要求的协调性更高, 这对于喜欢健美操的男生会弱化他们的行为。因此, 在健美操的教学中, 应改进现有的授课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感。在实际教学中, 把传统教法中以“灌输法”为主、练习形式以“集体化”为主、技术规格上要求“统一化”的模式, 转变为教学方法以“启发式”、“引导式”为主, 练习形式以“分散自由式”为主, 使学生在健美操课中有足够的学习空间;内容的选择及编排上应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适合男生的内容, 比如踏板操、搏击操等, 进而提高他们对健美操的学习欲望。

第四, 教学场所。教学场所是教学的基本条件, 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如果场地条件保障不了, 会使得那些对健美操感兴趣的男生也渐渐淡化了对健美操的热爱, 而那些不了解、不喜欢它的男生就更谈不上去发展了。

三 提高男生学习健美操兴趣的对策

1 提高男生对健美操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一是通过多媒体展示健美操表演和比赛, 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男健美操运动员的表演和比赛, 使这些运动员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使他们也能喜欢健美操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二是通过宣传栏, 介绍健美操的起源、发展、基本技术技能, 让更多的男生对健美操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三是开展讲座, 介绍关于健美操价值、评价、种类等知识, 让男生充分认识到健美操的锻炼价值, 提高男生对健美操的认识, 从而接受健美操。四是教师进行指导, 消除健美操是女生专利等误区, 提高对健美操的认识, 增强健身意识, 注意一开始教学内容不能太难, 要循序渐进, 多加鼓励和赞赏, 使他们更有信心,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2 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动作上先从简单到复杂, 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 原地动作到行进间动作, 从集体动作到单人练习, 日积月累, 使男生的协调性随着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其他身体素质的提高而逐步地提高。其次, 教师可以将各种舞蹈组合、健美操动作组合及专门发展协调性的动作组合等贯穿于教学的准备活动、形体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和成套动作训练之中, 学生的协调性随着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其他身体素质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随音乐反复地练习动作, 以达到音乐提示动作的自如阶段, 多次地反复强化练习, 建立暂时性的神经联系, 进而形成运动动力定型, 听到音乐就能联想到动作的条件反射, 从而改善和提高男生的动作协调性。

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健美操教学要引进男教师, 使男教师的刚阳之气得以在健美操中发挥, 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力与美结合的活力与美感。学院或部里要组织不同层次的健美操比赛, 并且规定集体项目必须由男、女生混合组队参赛。在每年的大学生艺术节中可将健美操列为一项赛事活动, 且规定必须有男生参加。这样, 在准备参赛的练习和参赛过程中学生就能了解、认识并逐渐喜欢上健美操。在大学校园里营造一个练习健美操的良好氛围, 让选修健美操课的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有利于健美操课教学的开展, 有利于健美操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4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科学、合理地选择新颖的教学内容及灵活、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求激发男生参加健美操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其能力的形成。在检验锻炼效果时, 应注意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 这对他们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往往有少许的进步或成功而得到较高的评价时, 会促使他们有更高的热情和兴趣去进一步地学习。

5 完善学校健美操场地设施

场地设施是教学的基础条件, 学院应不断对健美操练习场地设施进行完善。加强学院场地设施管理制度建设, 合理利用现有的体育运动场地, 用现有的条件对健美操练习场地加以改善;同时, 增加必要的健美操学习器材, 让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得到条件保障。

四 研究结论与建议

非体育专业男生绝大多数喜欢篮球等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 而对于观赏性强的健美操课程则很少选择, 健美操基本上成为了女生专利项目。影响大学男生学习健美操的主观因素是缺乏兴趣、认识存在误区、自信心不足。客观因素是自身身体素质差、学习氛围缺乏、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适宜以及教师性别问题。

所以, 应大力宣传健美操, 安排男教师讲授健美操课, 正确引导男生认识健美操, 革新传统思想。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让学生对健美操有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 养成自觉进行健美操锻炼的习惯, 应成为健美操推广的重要目标。应想方设法, 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同时增加必要的健美操学习器材, 让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得到条件保障。在大学校园里营造一个练习健美操的良好氛围, 让选修健美操课的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 有利于健美操课教学的开展, 有利于健美操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海波, 罗小玲.影响非体育专业男生学习健美操的因素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杨智玉.影响我校男生不喜欢健美操课的因素分析与建议[J].新余高专学报, 2007.

上一篇:“七一讲话”学习心得下一篇:促改革 求创新 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