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

2024-05-04

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共7篇)

篇1: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

《申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资料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月26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区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发现,他们订阅的当日《邯郸日报》被开天窗。

峰峰矿区冀南商城订阅的24份《邯郸日报》,3月26日这期也全被开天窗,多数商城职工对此很不理解。他们说,过去从未发生过此类现象。报纸因何被剪、剪下什么内容,事先没人通知,事后也没人对他们做出解释。据当日送报发行员称,剪报是矿区宣传部让发行站做的至于剪掉什么内容不清楚。据了解,峰峰矿区教委、贸易局等单位订阅的《邯郸日报》也遭此厄运。

那么,3月26日《邯郸日报》被剪掉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呢?记者先后两次赴邯郸调查此事。记者找到一份当日完整的报纸,经过对照发现,该期报上第二版整版刊登了“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简要事迹”和评选选票,被剪掉的内容正是选票部分。记者发现,在22位“优秀公仆”候选人中,峰峰矿区某单位领导位列其中。峰峰矿区宣传部文卫科负责《邯郸日报》本地发行站工作,据该科科长张秀生称,3月份《邯郸日报》在矿区发行36叩份左右,3月25日矿区宣传部通知发行站,将区直机关订阅的《邯郸日报》选票部分剪掉,一共剪报500份左右。

峰峰矿区宣传部负责人解释,剪掉部分选票是宣传部研究决定的,事前曾通知报纸投递员在分发报纸时向订户说明情况,可能由于工作不力,造成一些群众误解。这位负责人说,宣传部保留选票主要为了集中投票,提高评选回票率,但不影响宣传优秀公仆先进事迹。

事实上,峰峰矿区部分群众对宣传部截留选票的举动十分反感。冀南商城一位负责人说: “公仆选票登在报上,就是让群众去评,事先剪掉选票起什么作用。”一些群众反映,在没有通知订户的情况下,随意裁剪报纸是对订户合法权益的侵害。

公仆选票被截留事件已经引起邯郸市有关部门关注。4月12日,记者再次赴邯了解处理情况。据了解,“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是由邯郸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纪委三家组织评选的,评选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邯郸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为了提高评选效率,基层宣传部截留选票是不妥当的,他们已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并在近日拿出处理意见。该负责人说,邯郸市已经搞了两次公仆评选活动,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在《邯郸日报》公示 候选人事迹和刊登选票,就是为了体现评选的公正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邯郸市纪委宣传教育室负责人说,选票代表民意,基层发生截留选票是评选活动中的偏差,并不是组织者的初衷。邯郸市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每两年一次,每次10名公仆当选,他们都是邯郸市公务员队伍中的杰出代表。评选活动弘扬正气,增强广大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思想,截留选票行为给公仆评选活动抹黑,纪检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截留选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摘自《北京青年报》)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以邯郸市委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宇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 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 性。(30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 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

四、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区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发现,他们订阅的3月26日的《邯郸日报》被开天窗,报上被剪掉的内容是“邯郸市第三次优秀人民公仆”评选活动的选票部分。据报道,剪掉部分选票是当地宣传部研究决定的。但这一行动引起了群众的晋遍反感。2.答案提示

(1)截留选票是不妥当的,要立即停止,并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2)责令当地宣传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将被剪掉的报纸进行回收,重新把完整的报纸送达订户手中,并进行说明和道歉。

(3)全市有关部门要从这一事情中吸取教训,规范自身的行为。3.答案略

篇2: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

1.【答案提示】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业贿赂在工程建设、教育、医药购销、企业采购几方面的表现,突出了商业贿赂的危害:

(1)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失灵,造成经营者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

(2)造成物价虚高,特别是工程建设、医药购销等垄断企业实行高定价、高回扣,加重了国家和群众的负担,败坏了社会道德和行业风气。

(3)导致部分工作人员接受贿赂,破坏了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破坏了国家廉政制度建设。

2.【答案提示】治理商业贿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反商业贿赂需要协同作战”。各执法、司法部门要加强配合,通力合作;

第二,制定《反商业贿赂法》;

第三,对存在商业贿赂现象的机构要加强制约;

第四,必须让市场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

第五,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第六,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第七,建立与完善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体系;

第八,完善举报制度;

第九,建立健全商业贿赂高发领域的行政监管体系;

第十,构建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

3.【参考例文】

标本兼治,割除腐败的毒瘤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常抓不懈。商业贿赂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严重危害到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廉政制度,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必须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首先,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针对现行法律规定不够完善,给认定和查处商业贿赂犯罪带来困难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修订《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建议,加快制定《反垄断法》,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惩治商业贿赂违法犯罪的法律规定。加强有关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工作。有关立法工作应注意与我国批准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和其他国际条约相衔接,充分发挥法律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交易活动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及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联合管理制度,建立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有关治理商业贿赂的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完善会计制度,坚决纠正做假账行为。健全金融管理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减少现金交易,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

其次,深化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健全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电信、电力等行业改革,改善资本结构。深化工程建设市场管理改革,完善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试点。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改革,清理规范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推动行业组织通过制定行规、行约以及行业标准对企业等会员行为进行约束。

最后,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企业自律机制。企业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人员的管理,加强对生产经营、采购销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加强企业内控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以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制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严格遵循公平竞争规则。企业坚持依法经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要带头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商业贿赂。

篇3: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

2. D (“结余”指结算后余下,“节余”指因节约而剩下;“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轻率”指说话、做事随便,未经过慎重考虑;③句用“既然”才能与下文中的“就”构成因果关系,用“从而”除表示结果外,还表现出上下句间紧承的关系)

3. B (“天马行空”比喻才思横溢,气势豪放。A. “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清楚有序而无遗漏;C. “令人汗颜”是使人惭愧的意思,不符合原文中要表达的“令人吃惊”的意思;D.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4. B (A. “污染”“严峻”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污染形势”“严峻”;C. “用过的”属于成分赘余,应去掉;D. 语序不当)

5. A (第一处与第二处体现出递进关系;第三处的“仅有的几枚银币”与“贫儿”对应;第四处的“古鼎”与“暴发户”对应)

6. D ((1) 中的“秋水”和“泥涂之龟”都出自《庄子》;(2) 中的“沧浪”出自屈原的《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3) 中的“生门”“卦象”源自《易经》)

7. C (把“学术娱乐化”仅仅定位在书籍出版上,缩小了范围)

8. C (A. “在这个意义上”是指启蒙大众,改变大众心中某些固有的东西;B. “为大众搔痒”是贬义的,指讨好、迎合大众,将学术娱乐化;D. “学术通俗化”并非在大众面前保持崇高而神圣的地位)

9. D (A. 应是“学术通俗化”的一个例子;B. “夸大梁山好汉的负面影响”的说法有误,实际并未夸大;C. “不学无术”的说法在文中无根据)

10. D (强加因果,对“水浒气”的理解也有些偏狭)

11. A (“赢”意为“剩余”)

12. C (A. “之”,前者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后者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 两个“其”都为代词,前者意为“我们”,后者意为“他”;D. “而”,前者表假设,意为“如果”,后者作连词,连接“得”和“族灭”两个动词)

13. B (②是亲戚邻里某些人的闲话;③是说与别人比尚不足;⑤是说自己保持志气)

14. C (咸丰同治年间与“道光之末”的遭遇并不构成对比关系)

15. (1) ①凭借个人的心力做生意,不是丢人的事,胜过当官的人盘剥百姓养肥自己。

②比较你自身的今昔生活,你也算是苦尽甜来、否极泰来了。

(2)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16. (1) 花鸟漂泊流落

(2) 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在《渡湘江》中使人怀想京国,徒添“边愁”;在《绝句漫兴九首(其一)》中则因难以驱遣“客愁”,而使诗人嫌春色太过殷勤。

17. (1)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 天生我材必有用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术业有专攻

18. ①后悔虚掷光阴。②生活琐碎无聊,失却恬适的读书情趣。③唯美的爱情虽已远去,仍让人惆怅。④人生必须作出选择,难免会有遗憾。(答出3点即可)

19. 人物形象:美丽聪慧,超尘脱俗,追求独立自由的新女性形象。

自己的看法:一个纤尘不染的女孩,小心呵护一个古典、唯美的梦想,她的一声轻叹,都是对那些视爱情为交易的红男绿女的灵魂拷问。(或:在人间而不食烟火,要么是神话,要么是故作姿态。她所以选择离开,或者是不得已,或者是不愿意,或者是缺乏勇气。)(言之成理,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20. 选择荆棘:放弃理想,接受平庸的生活,最终获得世俗的幸福。这是一条世俗人生的道路。

选择花树:执著追求,为最美好的理想燃烧生命,只在乎过程而不在乎结果。这是一条理想主义者的人生道路。

21. ①以古典诗句作标题,增添了文采,颇能夺人眼球。②简洁而意蕴丰富,“落花”既写实,点明四月暮春景致;又写虚,透着一份落寞。③内容上能统摄全文,既涵盖了开头有关抑郁心绪的交代,又照应中间的人生寓言,更暗示了后几段那个爱情故事的结局,非常贴切。

22. (1) “嫦娥一号”睁眼看月

(2) 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

23. 没有一条相同的河流,却流进了同一片海洋

没有一副相同的喉咙,却都把友谊的音符传唱

24. 只有不受外物左右,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真味,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25. 略。

【《别弟文》参考译文】

光绪八年十月,我的弟弟从喀什噶尔回湖州,我招待他饮酒,告诉他说:

我们家原本寒微贫穷,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已经是特别好了。大富户中道衰落,还剩下千两银子的产业,便忧愁得不能活下去;穷人得到十两银子作为资本,便处处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生活环境有异、生活方式不同。你这次远行,除了回家的盘缠之外,还剩余几百两银子,难道不是穷人的雄厚资本吗?用这些钱在市场上经营各种货物,贱买贵卖,追求经商的利润,一年的收获,足够养育妻子儿女。凭借个人的心力发财致富,不是丢人的事,胜过当官的人盘剥百姓养肥自己。

我记得道光二十九年,咱父亲去世,我十五岁,你九岁。家中没有一箱衣、一贯钱,租赁房屋居住,按月交纳房租。那年又大闹粮荒,米价涨了十倍。咱母亲早晨起来就坐着缠丝,常常干到半夜,得到一百文钱,买米煮粥,掺些菜根、豆末子,母子才能吃个半饱。我心疼母亲的勤苦,流泪督促自己发愤学习,读书不熟练就责备自己,甚至咬破手指,血迹斑斑洒在书本上。你也拾柴挑水,烧火做饭,有空就坐在母亲身边,也学缠丝。亲戚宗族,害怕我们开口借钱,不敢来我们家,母亲也告诫我们不要与他们来往,担心惹他们讨厌。有的人甚至议论说我们的先辈好施舍财物,不为子孙考虑,以至有今天的穷困。他们特别嘲笑我读书,说我糊口谋粮都忙不过来,还想当秀才,真是自讨挨饿。

后来家境渐渐变好,可咸丰十年,贼寇又来作乱。我跟随赵忠节公守城,至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人吃马肉,煮牛羊之皮充饥。五月,城被攻破,我背着母亲逃难,挖野菜充饥,母子二人到了十月身上仍没有一丝棉絮。你被贼寇抓去差点死了,脱逃回家,身体和脸色被折磨得没有人样。这时的饥寒交迫可比道光末年,但颠沛危险、忧伤困苦又超过了那个时候。从前管仲曾告诉齐桓公说:“希望您不要忘记在莒国的日子,我也想着在堂阜的囚徒生活。”所以,你与别人比较,当然是不够富足;比较自身的今昔生活,也算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了。

篇4: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

(三)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从1999年起,中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今后还会继续增长。有专家统计,按照70%的一次就业率,今年250万毕业生中将约有75万人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岗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介绍说,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与往年持平。以北京为例,2002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有8万人,2003年超过10万人,2004年达到14万人。据有关部门对北京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三分之二高新技术企业统计,今年的需求岗位有3.9万个,估计未统计在内的中央驻京单位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岗位有1万个,这一数字与往年需求岗位持平,预计今后也不会增加太多。因此,今后几年内北京地区的就业形势将十分紧张。2.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高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偏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就业难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广州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副处长李鹏飞介绍说,广州需要的计算机、英语、财会等12个专业毕业生占需求的63%,已经饱和的专业有建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这些学生就业很难。3.记者在广东、上海等地人才招聘会上看到,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因此,只招聘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4.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单位用人机制陈旧,难以吐故纳新。这些单位里,人员素质不高,编制却满满的,无法吸纳大学毕业生,这种情况在边远地区尤为严重。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必须有人事制度改革作为配套,用人制度不进行改革,将严重制约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

5.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从90年代初即建立了“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已基本确立。上海市教委学生处的田垒认为,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由政府的教育、计划和人事部门管理,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主渠道是各类招聘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这一工作模式面临着较大压力。广东、上海、北京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反映,现在学生就业信息资源需要整合,教育、人事、劳动部门基本各自为政,相互沟通的较少,使就业信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此外,网上求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求职方式,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严重滞后。6.记者采访中发现,就业流向“扎堆城市”、职位选择期望值过高,导致众多毕业生自我失业。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抱守“非大城市不去”的观念,使东部沿海和西部中心城市大学毕业生“人满为患”,而急需人才的基层和西部越来越少人问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马太效应”导致就业难。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85.3%的大学生首选就业单位是“城八区”。广东工业大学调查显示:90%的毕业生首选留在广东,其中80%要求留在广州、深圳两地。记者在广州、上海人才市场看到,一些应届毕业生开口就问月薪几千,待遇如何,除了京、沪、穗、深等大城市,地市一级的单位都不愿意去。

广东教育部门人士认为,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迅速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变化必然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而一些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就业意识却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这种状态不变,就业的路必然越走越窄。

7.虽然目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全面部署下,各地各高校普遍采取切实措施,针对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广东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清华大学面向在校师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选修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入手,积极推行“本科生就业导师制”,采取“结对子”的方式给高年级每个学生安排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就业方面的系统指导。

8.有关专家认为,以下三个因素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一是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在良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必然会增加。以上海市为例,由于上海GDP连续10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1年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比上一年增加了1.2万个岗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比上年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这两年还在增加。专家认为,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中国完全有能力使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北京、上海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使大量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一些专家指出,城市里的下岗职工能够保持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三是小城镇建设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不仅能够吸纳大量离开土地的农民,还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三、申论要求

得分评卷人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0分)要求:(1)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2)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臵(作答在其他位臵上的一律无效)。(3)字数不多于500字。

得分评卷人2.假定你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报告”。(满分60分)要求:(1)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2)条理清楚,语言通畅。(3)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臵(作答在其他位臵上的一律无效)。(4)字数不多于2000字。

四、参考答案

1.根据给定资料,由于以下七个矛盾,致使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二是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高职生增长比例失调的矛盾;三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学科建设滞后的矛盾;四是用人单位的职业要求与毕业生实际能力的矛盾;五是人事制度僵化与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矛盾;六是就业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与现行工作模式的矛盾;七是社会提供的岗位和薪金与毕业生过高的期望值的矛盾。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面临着转机。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各高校普遍采取切实措施,针对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同时各高校也已经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这将改善毕业生的供应状况。而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建设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又将改善社会和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会趋向良好、协调、健康的状态。2.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报告

今年我国有大学毕业生250万人,2005年将达到340万人,这是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的成果,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发展的标志。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显示,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为70万人,2005年将达到75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牵动了中央高层领导和各地党政一把手的心,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从教育部到各省市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5%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么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呢?

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计划经济下,大学毕业生全部由国家“统包统配”,而在市场经济下,国家不再对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了,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走上就业市场化之路,即大学毕业生由人才市场、就业市场来调节,配臵就业。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及就业市场却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由此产生了三大矛盾:

一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我国正处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才市场的建立还比较滞后,对毕业生的包分配取消了,但毕业生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或很不健全,很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灵,供需渠道不畅,常常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每年数十次的供需见面会像赶庙会一样,拥挤不堪,成功率不高。二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教育具有滞后效应,从招生到就业至少相隔4~5年,可学校的招生、专业设臵、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没有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加上一些地区和学校又盲目招生、盲目设臵专业等问题,以致毕业生就业时供需失衡,专业结构失衡。三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意味着各类人才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然而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很多人缺乏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仍然等学校安排,等用人单位来招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出路不是找市长,而是找市场。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要建立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多渠道的人才市场:教育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劳动部门的人才市场,以及各中介机构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各类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都要有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设立大学生就业专门窗口和大学生人才库,设立用人单位的信息网,便于双向选择;还应建立和完善省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供需见面。

二是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是高等学校产出的主要“教育产品”,从学校招生时就要考虑这些“产品”必须有出路,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学校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设臵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即早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人才;要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和毕业生信息系统,与人才市场联网,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广泛的就业信息。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教育。

三是大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要改变陈旧思维,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各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努力增强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利用见习、实习、社会考察、社会实践等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毕业生要瞄准人才大市场,不要只盯住市场的一角,而丢掉广阔的市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西部地区等都是择业的好地方。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享乐。

篇5: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申论模拟试卷(五)参考答

来源:中公教育

一、“给定资料”介绍了当今我国国民阅读缺失的现状,请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参考答案】

我国国民阅读缺失关键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行体制阻碍了国人阅读习惯的养成。首先,封建社会的思想高压和文化专制致使中国社会缺乏阅读传统;其次,应试教育导致读书工具主义泛滥,功利阅读长盛不衰;再次,压力激增下的浮躁心态使得国人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最后,教育水平相对低下导致部分人无法进行深层次阅读。

二、“给定资料2”提到“即使我们不为‘微阅读’唱赞歌,它也一样会来临。‘微阅读’正在改变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生态。”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对“微阅读”的看法。(15分)

要求:全面、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

“微阅读”时代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的,随着数字阅读接触率的增加,其昭示的不仅是阅读载体的更新换代,更是在这种载体变革中潜藏的载体内容变化带来的阅读方式改变,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一方面,“微阅读”有存在的合理性,“微阅读”作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日常社交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扩大知识面,传播新观点,已经成为传统阅读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地沉溺于“微阅读”,会使国民逐渐失去学习、思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以懒惰、钝化为特点的“浅思维”,而某些碎片化信息甚至会影响部分人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完善。因此,我们需要在被“微阅读”控制和驾驭之前,通过对它合理应用,实现对它更加科学的管理和驾驭。

三、结合“给定资料”,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15分)

要求:准确全面,对策可行。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

问题:一是缺乏国家立法保障,使公共图书馆经费总体下滑,队伍建设和管理服务等方面没有法律保障;二是各级图书馆普遍面临馆舍和设备老化、馆藏陈旧且更新不足、技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术条件和资源保障能力落后等问题;三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量大幅增加,使得人员编制结构性不足;四是公共图书馆设置布局缺乏统一规划,网络体系尚不健全。

建议:一是加大公共图书馆法规建设力度。以法律的形式对公共图书馆运行发展所涉及的问题予以调整规范,从制度层面保障公共图书馆履行职能。二是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各级图书馆应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数据库,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特色和网络优势,扩大馆藏资源。三是加速人才引进及培养。改革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努力造就一支技术熟练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四是加强统筹规划,构建完善的图书馆网络体系。加强各级图书馆服务网点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统一协调的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建设。

四、假如你是××省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结合“给定资料”,请拟写一份《××省关于开展2013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20分)

要求:内容全面,切实可行,语言得体,条理清楚。500字左右。【参考答案】

××省关于开展2013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 各市(州)新闻出版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现将本省开展2013年全民阅读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全民阅读是一件关乎国民素质、关乎综合国力、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育、巩固一批“书香”品牌,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阅读活动。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书香节”、“读书节”、“阅读季”等活动,围绕“感恩报恩,书送关爱”、“让阅读成为时尚”等主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促进良好阅读风气的形成。

三、依托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阅读需求。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推动全民阅读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家,不断丰富阅读活动内容。

四、继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全民阅读中的公益活动。鼓励开展各种捐书助读活动,重点保障贫困地区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

各级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认真制订本地2013年全民阅读活动工作方案,并于××月××日前上报我局。

××省新闻出版局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年××月××日

五、参考“给定资料”,以“全民阅读”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1000~1200字。【参考例文】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 筑牢中华文化根基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创造源泉。从文字的出现、纸张的发明、印刷技术的不断革新,到今天世界范围内各种介质并用的出版业高速发展,都可以看到阅读使人类精神文明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曾殷殷叮嘱后人:“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仅寄托着一个家族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希望,更寄托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走向辉煌的追求。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励志、养性、立德,是对人生的磨炼和意志的考验;阅读能提升个人素质及品位;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作用的发挥;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则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国民阅读水平更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全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重要环节。中央号召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建设学习型社会,阅读是目的,也是实现途径。阅读既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风气,从一定意义上讲,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学习型社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不仅对个体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的学习热情。因此,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是至关重要的。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全民阅读是一项基础工程、长期工程。近年来,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许许多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阅读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必须切实肩负起引导全民阅读风尚的职责,继续协调社会各方面,从而形成合力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创造一个全社会关心阅读、倡导阅读的良好文化生态;要培育和巩固一批“书香”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导向作用;要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书助读等公益活动,保障贫困地区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要创新全民阅读活动的载体形式,使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热爱读书的习惯蔚然成风。

世慕昔贤境,书爱众香薰。文化强国,阅读是根基,阅读已经不仅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民族的复兴、社会的和谐与全人类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阅读遍华夏,书香满中国,伟大的中华民族终将迎来中国梦梦想成真的灿烂曙光!

“更多详情请进江西南昌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jx.offcn.com/?wt.mc_id=bk15115 也可加入江西中公教育官网微信平台:jx.offcn 或加入新浪官方微博:江西中公教育”

篇6: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通货膨胀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集中反映了我国通货膨胀的诸多原因。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如下: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形成巨大的通胀压力。

二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国内贸易顺差使经济体中流动性过于充裕。

三是城镇化进程与要素价格改革使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以及资源能源价格逐步上升。

四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造成输入型通胀。

五是我国经济结构失衡使农产品价格和投资品价格持续走高进而推升通货膨胀。

六是高素质劳动力短缺、低素质劳动力过剩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2.根据“给定资料2”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对于农民来说,物价上涨是把双刃剑”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指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也对农民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粮价合理上涨对农民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乃至粮食安全都具有正面效应;另一方面,随着物价的上涨,饲料、生活必需品等价格也在持续上涨,逐步吞噬着农民挣来的“辛苦钱”。

二、某市将召开一次关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让利于民的会议。会上,某领导要就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做主题发言。请结合“给定资料2”,为领导拟一份发言要点。(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近几年,我市各种农副产品呈现了集体涨价的局面。表面上看这些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实际上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农民生产生活的成本也在提高。因此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让利于民,就显得尤为重要。

让利于民,保护农民利益,我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长效的农产品价格保障体系。制定最低收购价、最低保护价、最低补贴价等。

其次,打造直产直销产业链,一头攥住市场,一头连接农户。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建设,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是持续提高农民收益的最佳途径。

最后,政府对农民的种销提供指导性、可行性意见。加强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的监测服务与引导,适时进行价格调控。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使农民获利。

三、假定你是某市中小企业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简要分析通货膨胀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提出缓解这些影响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领导参考。(20分)

要求:

1.对影响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page]

· 最新推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网络辅导简章

· 最新推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密训提分训练营

【参考答案】

消极影响:利润空间缩小,资金流通困难;成本增高,债务加重;用工存在缺口,抑制企业顺

畅经营;人民币持续升值,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企业出口业务。

缓解这些影响的具体建议:1.节支降耗,提高竞争力,既包括人力节支,又包括原材料和设备节支。2.实行“阳光工程”降低采购成本,例如“招标”采购。3.完善提价策略,避免竞品乘虚而入,保证企业利润。4.整合产品,发展中高档产品,在品牌战略指导下的产品结构调整无疑是中小企业在通货膨胀压力之下的一个解决途径。5.加强原材料储备机制提高资源储备期。6.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抵御力。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我国将走在世界„产业换挡‟的前列。”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例文】

借助通胀之手 倒逼产业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GDP排名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本身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通货膨胀就是其中一个问题。这是2011年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伴随着去年粮食猪肉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也随之开始。

引起通胀的原因是复杂的。从国内方面来说,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攒了一些问题;投入市场的纸币较多;城镇化进程与要素价格是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的中长期因素。从国际方面来看,国外热钱的输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输入性通胀,也加剧了我国的通胀。

对于我国来说,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为我国经济发展制造了一些障碍,造成了我国物价的上涨,人民购买力的下降,但是这也正好是倒逼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好时机。

抑通胀、调结构,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将带来一大批产业升级,催生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通过发挥财政政策结构调整的功能,利用减税和贴息的办法推动某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产业发展。

抑通胀、调结构,需要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以更大的力度推动节能降耗工作,控制高耗能行业生产,降低重点耗能行业能耗,加强能耗评价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同时要严格市场准入,限制审批高耗能产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大力发展低耗能、高效益产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抑通胀、调结构,需要实行灵活、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全社会资金宽松有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点、民生工程、民间投资等鼓励性投资方向和投资主体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篇7:申论试卷参考答案十

2. D (since we started to work in the company 是we have known each other since we started to work in the company的省略形式)

3. B (forgetful(健忘的)需要remind(提醒),而非inform(通知),warn(警告),instruct(命令,指导))

4. B (you don’t have to表示客观上没必要做某事)

5. D (根据句意,此处应用形容词的比较级,且为特指,故其前加定冠词the)

6. C (sure, go ahead是习惯用语,表示允许对方做某事)

7. B (the water is running表示水正在流)

8. C (put to use in April, 2007相当于时间状语从句when the road was put to use in April, 2007)

9. D (句子的主语是inspectors,谓语动词为一般将来时,因此疑问部分应为won’t they)

10. D (此处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为his computer software,指物,故引导词为which)

11. D (在so...that 或such...that 引导结果状语从句时,当so或 such 位于句首时,主句应采用局部倒装形式)

12. A (本句是强调句型,句中用了spend...in的句型,in被省略,repairing the old clock在句中充当介词in的宾语)

13. C (that引导的从句一般不作介词宾语;it不引导宾语从句;which必须给定选择范围才能用。只有what符合要求,可引导宾语从句,且在宾语从句中作主语)

14. B (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

15. A (last在此表示否定,有“最不喜欢的”之意)

16. A (make out意为“看清,分辨清楚”;see through意为“看穿,识破”;look out 意为“小心,当心”;put out意为“扑灭(火焰)”)

17. D (them在从句中作prove的宾语)

18. A (due to表示按原计划安排或预期,相当于expected to)

19. B (however相当于no matter how,意为“无论怎样”,后可接形容词或副词)

20. C (be second to 为固定短语,意为“次于”)

21. B (与belonging形成对比的,应该是一种因无家可归而产生的孤独(loneliness))

22. A (根据句意,对无家可归的小孩来说,Mary给予的是一个新家)

23. D (根据句意,对Mary来说,这一做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传统)

24. C (host 意为“主持(会议等)”)

25. A (根据前句可知,此处指刚刚领养了孩子的“新”任父亲)

26. B (根据下文可知,这朵玫瑰存在了20多年,自然是“褪色的”(faded))

27. D (不知道自身的天赋或特长,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因此会有worthless 的感觉)

28. C (句意为“带来(brought)了生命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29. A (根据下一句话可知,选项应为“被爱”(loved))

30. D (根据第六段可以得出答案为unconditionally(无条件地))

31. B (与文章第三段中的what was possible for me形成呼应)

32. C (be proud to 意为“为……感到自豪”)

33. A (start out表示开始的情况)

34. D (know表示“知道,明白”)

35. B (symbolize表示“象征”)

36. D (beginning表示新的生活的“开始”)

37. A (remind表示“提醒”)

38. C (tie...together表示“把……维系在一起”)

39. D (leave表示“使……处于一种状态”)

40. B (besides在此处表示递进,用来加强语气)

41. C (文章讲到了作者用钱为启发物进行的教育活动改变了讲座的气氛,由此推断,作者一开始觉得很难跟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说话,主要是由于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

42. A (从第三段I think I honestly touched some of them可知,作者是通过他的关切和诚挚感动了这些学生)

43. B (由文章第三段最后一句Finally I closed with telling them no matter what happens,someone out there really cares about them and is pulling for their success可知,无论发生什么,总有人会关注他们并且将他们引向成功,这说明了人间有真爱)

44. C (由文章第一段的首句可知,作者按预定计划给当地一所高中学生作报告,对象是少年妈妈和学校中犯事的学生,故作者应为一位社会工作者)

45. B (根据文章第一句话可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给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一个光明的前景)

46. C (从第四段中可看出,Spiliotopoules认为,根据雅典的经验,北京要提前作好设施用途的转变计划)

47. A (boost表示“提高,促进”)

48. A (受益于奥运会的举办,雅典的旅游业有了很大发展)

49. A (从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But now everything was shadowed with fear可知,作者对前途深感渺茫)

50. B (从文章第二段可看出,既是眼科医生也是雕塑家的Ron非常同情作者的遭遇,意欲鼓励他)

51. B (由文章第三段的a young man in a wheelchair等内容可知,这些学生是非常特殊的群体,都是残疾人)

52. C (由文章末尾可知,相同的遭遇让作者决定通过这种形式与学生同甘共苦)

53. A (通过四人各自的描述和本文开头的介绍可知,Miss Seventeen是一档电视节目)

54. B (由于和相处三年的男友分手,Amber想要学会自立)

55. D (四个人中,只有Connie对她的专业举棋不定)

56. A (由文章内容可知,女孩们可在Miss Seventeen这个节目中相互交流)

57. B (由全文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人造手臂的力量)

58. D (由文章第二段第一句Scien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studying ways of increasing the power of the human hand, or rather of its muscles可知,答案为D)

59. A (由文章第三段可知,每只人造手每次可举起450千克,也就是说,双手每次可举起900千克,故举起2,500千克的任务需3次完成)

60. C (由文章第四段可知,“HandiMan”这种人造手力量大,操作方便,甚至可用无线遥控,故答案为C)

61. E62. B63. A64. D65. F

66. reach67. disturb 68. beyond69. owner70. alone

71. whether72. improving 73. equal 74. graduated 75. memories

76. √77. hold →held 78. But → And

79. was后加so 80. 去掉for 81. free →freely

82. with →in 83. America →American84.praises →praised

85. 去掉the

【One possible version】

From June 1st, 2008, China will ban ultra-thin plastic bags from supermarkets and stores. Recently a survey has been conducted about our government forbidding the use of plastic shopping bags.

70% of them are in favor of the ban.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as many as 3 billion plastic bags are used every day in China, causing a severe waste of resources. Secondly, the ultra-thin plastic bags get easily broken and are left abandoned everywhere, ending up as litter. Worse still, the low rate of recycling results in the badly polluted environment.

On the contrary, 30% of them are opposed to the ban. For one thing, it is inconvenient to the consumers if the supermarkets don’t supply plastic bags. For another, having to pay for plastic bags will put economic pressure on customers and add trouble to the management of supermarkets.

上一篇:物业客服作业指导书下一篇:周末给客户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