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2024-04-08

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通用11篇)

篇1: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滕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开展节前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为保障2011 年“中秋”、“国庆”期间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患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厂矿单位食堂、学校食堂等为重点的专项监督检查。

此次检查采取定点稽查、领导带队巡查等形式,加大了监督检查的力度。重点对餐饮服务单位是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或超范围经营;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是否存在交叉污染、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食品储存时间、温度和熟食卤味、生食水产品等凉菜加工是否符合规定;食品及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食品留样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有效落实;餐饮具清洗消毒和保洁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42家,下达监督意见书41份,提出整改意见210条,积极消除隐患,确保了“中秋”、“国庆”期间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

篇2: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为保证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确保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增强自律意识,积极配合朝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我单位对食品安全做出如下承诺,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一、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认识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置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时刻牢记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制定并实施企业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

二、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显著位置张贴。

三、保证在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前提下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不超范围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四、保证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对患有“五病”的从业人员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并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认真落实进货台帐登记、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

六、落实餐饮具、工用具、容器清洗消毒制度。食堂厨房垃圾做到密闭无渗漏存放,并及时清运。

七、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检查库存食品。不购买、存放、使用亚硝酸盐;不采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

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库房内不存放有毒有害物品或不洁物。

八、熟制加工的食品做到烧熟煮透。

九、改善餐饮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和设施,努力提升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等级。

十、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十一、服从卫生监督管理,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问题在限期内整改到位,保证不重复发生存在的问题。

十二、学生食堂不进行冷荤凉菜的制作销售。

承诺单位:(盖章)

承诺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篇3: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2010年04月08日发布

近期,部分媒体报道“黑心”餐盒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4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烹饪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对餐饮经营单位使用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安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决定在部分省区对一次性餐盒进行监督抽验,科学研判一次性餐盒的安全状况,并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篇4: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进入第二阶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表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环节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包括宣传培训、公开承诺、备案公示等六项任务,要求餐饮单位公开承诺不使用非法添加剂、不滥用食品添加剂,目前全国已有96404家餐饮单位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了公示备案。6月到9月底,将进入着力于监督检查、抽样检验、落实责任、惩治违法等的第二阶段。

上海严查保健食品违法行为

保健食品领域出现的违法行为有食品违法添加、非药品冒充药品等。上海高度重视对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如需上市,需要申请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一般是“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开头,且在相关网站上可以查询到相应信息以及批准的保健作用;保健食品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应作出“不能替代药品”等标识。一些非法企业将卫生许可证号等其他证号代替批准文号“鱼目混珠”等行为是非法的,消费者应谨慎选择。

我国放宽日本输华食品检疫限制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调整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措施,允许日本山梨县、山形县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进口。其中,除蔬菜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及水生动物、茶叶及制品、水果及制品、药用植物产品外,不再要求日方出具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所有允许输华的日本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仍需日本官方出具原产地证明。

上海市烹协试点国内首个

餐饮原料可追溯系统

在上海市烹饪协会举办的“2011上海餐饮采供对接会”上,上海绍兴饭店演示了上海市烹协指导帮助完成的餐饮原料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包括:原材料产地查询、供应商查询、菜肴信息查询等,可以帮助餐饮企业监控和记录菜肴原材料种养殖、检测、生长环境等关键信息,并通过终端查询机实时呈现给消费者,从而实现对餐饮原料食品安全的全程控制。

上海市烹饪协会将在绍兴饭店率先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品牌餐饮企业推广应用这一先进管理软件系统,推动上海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西藏“夏木拉”天然含气

冰川矿泉水盛装上市

“夏木拉”天然含气冰川矿泉水源自西藏的夏木拉神泉,海拔6600米的格拉丹东千万年冰川群,自然融化渗透至地表480米的地下火山岩层,汲取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最后至夏木拉神泉涌出。第一瓶“夏木拉”矿泉水在2009年10月诞生,今年夏天,“夏木拉”天然含气冰川矿泉水将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各大高端市场与消费者见面。

“白猫”新产品体现时尚环保

著名洗涤品牌白猫2006年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合资,新诞生的“和黄白猫”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创新的产品进入“2011中国国际清洁产业博览会”。会上展示了环保型的“白猫”大自然清馨洗衣液、2倍洁净力的“白猫”晶钻洗洁精以及APG天然源配方的“白猫”天然洗洁精。“白猫”一直是浓缩洗衣粉的推广者,因其稀释比例高,可以节约包装成本,减少包装废料;产品系列中均采用无磷配方,确保废水排放无污染,所有清洁剂的环保配方保证产品无残留、对环境无害。

意大利法布芮

阿玛蕾娜野樱桃进入中国市场

“法布芮”阿玛蕾娜野樱桃保留了樱桃的美味,颗颗香甜,是冰沙、蛋糕、点心、意大利软式冰淇淋等最理想的装饰食品。

为庆祝法布芮阿玛蕾娜野樱桃正式进入中国零售市场,意大利法布芮公司于6月在上海举办盛大鸡尾酒派对,并准备了各种搭配阿玛蕾娜野樱桃的精致菜品,展现了野樱桃的独特魅力。盛装野樱桃的瓶子图案由白色与蓝色构成,这是由著名陶艺家加蒂从20世纪初中国装饰品上得到灵感而创作的,可见法布芮的精髓中蕴含着中国元素。

普罗旺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桃红葡萄酒产区

普罗旺斯年产1.7亿瓶美酒,其中89%是桃红酒,产量占法国桃红酒的38%。桃红葡萄酒是普罗旺斯的特产,也是一种无法模仿的艺术,她柔和、浅淡而清澈的酒体,细腻而果味浓郁的干型酒香,充满着浪漫的气息。

篇5: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为全面提升我县食品安全水平,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莒县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莒政办发[2009]41号)精神,结合部门职责,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实餐饮单位、集体食堂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辖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形成监管体系。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监督管理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促进我县餐饮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整顿目标

用2年左右时间集中整顿,使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标准逐步完善,食品行业自律显著加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健全,使我县餐饮单位、集体食堂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一)食品消费环节中的餐饮企业100%具有合法资质。

(二)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卫生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

(三)严格许可标准,提高餐饮单位的准入条件,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扶优汰劣,全面提高我县餐饮单位的整体卫生水平。

三、整顿任务

重点就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集中整顿:

(一)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在餐饮单位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行为;整治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二)餐饮消费环节。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行为。重点整顿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小型餐饮单位。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三)学校食品安全。联合工商、教育部门继续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力度,检查督促食堂经营者执行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餐具消毒等制度的落实情况。部门联合执法,清理整顿学校周边餐饮环境,取缔无证食品摊点。改造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挺升学校食品安全水平。

(四)保健食品。配合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局,打击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查处违规生产经营保健品和伪造、冒用保健品标签标识的行为。严查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形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夸大宣传普通食品功能疗效和保健食品功能的行为。

四、整顿措施

(一)落实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餐饮单位、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集体单位食堂要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的产品,并承

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卫生监督部门要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原料查验、索证、索票和全程追溯制度,鼓励和引导大型餐饮企业积极采用危害分析控制点技术(HACCP)等先进食品安全制度,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加强检验检测。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加大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规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结果发布。完善检验检测手段,重点提高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技术仲裁的能力。建立覆盖全县并逐步延伸到乡镇及以下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报送和管理。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餐饮单位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推行卫生监督公示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监管制度,加大对重点食品、重点环节和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合格食品坚决予以销毁。改进监督抽检手段,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追踪溯源、排查举报线索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执法衔接,联合开展监督抽查,相互通报情况,提高监管效率。

(四)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评议考核,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纠正执法监管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问题。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查处食品安全重大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五)加强餐饮单位行业自律。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抓紧制订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五、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09年6月)。根据职责分工制订本辖区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卫生院要制订本辖区的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做好食品安全整顿的动员部署工作,并于7月 1 日前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报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公室。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制定的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整顿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2011年1至2月)。各乡镇卫生院要对本辖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于2011年1月2 0日前报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县卫生局成立莒县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统一领导,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县整顿工作的技术指导、行政处罚,并负责城区餐饮消

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城阳镇卫生院负责城区以外辖区内的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其他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本辖区的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将食品安全整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配力量,加大工作力度,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完成工作的时限和考核指标,逐级落实整顿工作任务和责任。

(二)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协调指导,与各有关单位加强协调配合,督促和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整顿期间,卫生部门的职能如有调整,要做好工作交接和衔接,按调整后的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三)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整顿的重大意义,及时报道各乡镇开展整顿的措施、进展和成效。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行业自律宣传。同时,整顿工作要注意策略和方法,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强化诚信意识,增强消费者信心。

(四)加强督查和评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开展检查和评估。对整顿工作扎实、效果显著的单位,要给予鼓励;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单位,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县卫生局将不定期对各单位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附:莒县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附件:

莒县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郭维金

副组长:唐永磊

成员:管仁庆 王立欣 李顺波 潘新颖 王增太 王春雷 赵子

明各乡镇卫生院院长

篇6: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服务食品安全工作整改方案

为切实解决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为市民提供一个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的饮食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梧州市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关于对2010年度自治区绩效考评指标扣分项目及公众评议意见进行整改的通知》(梧绩发„2011‟2号)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实餐饮服务单位的主体责任,坚持治理整顿与振兴产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促进餐饮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整改,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单位自身管理水平,强化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者作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合理配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资源,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水平和效能;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进行业 1

自律,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三、整改具体目标

1.全面整顿清理无证经营行为,提高持证率;

2.全面推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严格坚持持《健康证》上岗;

3.建立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制度;

4.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应用风险性评估理论,对餐饮服务单位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及推行信用体系建设;

5.整顿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滥用、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行为;

6.严禁餐饮服务单位使用注水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一次性筷子、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

7、切实开展清理“地沟油”专项行动,严禁餐饮服务单位使用“地沟油”用于加工制作食品;

8、严禁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问题奶粉;

9.及时查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案件,群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

四、整改措施及时间

(一)加强餐饮服务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3.15、局网站、宣传栏、百姓健康大讲堂、政风行风热线、梧州零距离网站、印发《梧州食品药品安全信

息》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基本知识,解答群众在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的疑问,传授养生保健知识,增强群众科学饮食的意识,提高辨别假劣食品的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整改时间:长期

(二)提高行政许可质量,查处无证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建立快速、高效、便民行政许可程序。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完善时限、受理、通知等基本规则。提高行政许可程序公开程度,提高行政许可效率。进一步加大查处无《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的力度。

整改时间:2011年12月31日前

(三)深入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卫生、健康的饮食消费环境。严厉打击餐饮服务行业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学校及周边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问题奶粉清查清缴工作、“地沟油”、瘦肉精、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提升餐饮服务行业安全指数,提高人民群众消费满意度,扩大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

整改时间:2011年12月31日前

(四)完善餐饮服务行业各种规章制度。

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从业人员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食

品进货查验登记、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废弃物管理制度、投诉处理制度、食用油管理制度等制度。重点抓好进货查验登记、索证索票、进货台帐三个制度工作,着力解决我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货台帐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健全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链条与追溯体系,进一步从源头上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把好食品采购进货关,切实消除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隐患,预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整改时间:2011年12月31日前

(五)梧州市餐饮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意识,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促进餐饮服务业加强食品安全自身管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强化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者作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

整改时间:2011年12月31日前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系统干部要以对公众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当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严峻性,增强做好整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对象,不断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

(二)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各相关科室要把整改行动当前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亲自研究部署;分管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指导和监督检查。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改工作任务迅速落实到位。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要大力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假冒伪劣食品识辨知识,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法律教育,提高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资料、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宣传,增强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监督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公众餐饮食品安全消费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篇7: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贵州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核评估的通知》(黔食安办发[2011]5号)及《水城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关于做好迎接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核评估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水食安发[2011]1号)精神,现将本所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水城县卫生监督所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由所长任组长,副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公共卫生监督科。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及时安排部署整顿工作。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整顿效果,建立和完善食品监管长效机制,保障百姓饮食安全。我所明确工作责任范围和工作要求,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内容,要具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餐饮服务单位基本情况调查摸底,二是认真做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三是按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工作目标要求切实加强监管,做到全覆盖,确保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

1三、认真开展整顿工作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餐饮服务提供者757户,从业人员1288人。其中:餐饮服务业708户,从业人员1088人;集体食堂49户,从业人员203人。

(二)监督检查

累计出动卫生监督人员262人次、车辆57台次,监督检查餐饮经营单位229户(餐饮单位178户、学校食堂39户、郊区村民俗旅游接待户12户),无投诉举报案件。

(三)整顿重点

以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景点餐饮服务单位和双水片区、城乡结合部小餐饮店和小饮食店为重点进行整顿,重点检查其无证经营行为,食品及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情况,采购或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情况,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餐饮具消毒情况,废弃油脂使用登记情况,经营场所“脏、乱”情况等。

三、整顿措施

(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规定,规范餐饮服务的许可行为,提高餐饮服务的准入门槛。

(二)加强餐饮服务监管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水平。组织全所卫生监督员学习《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

管理办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全面提升队伍的执法能力。

(三)开展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

1、开展学校食堂专项整治检查。将3、9月学校食堂检查与校园及周边秩序整治相结合,开展学校食品卫生专项检查活动,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检查学校食堂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学校是否建立校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情况等,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2、继续开展餐饮消费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工作。按照卫生部等九部委、局《关于开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的部署,制定了《水城县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长效监管机制》,将餐饮消费环节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作为重点检查内容,继续开展检查。

3、开展餐饮消费环节重点监督检查及抽检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继续开展餐饮消费环节重点监督检查,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餐饮食品的抽检工作。

4、进一步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认真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按时报送信息,到目前为止,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5、制定了地沟油整治方案,开展了餐饮服务环节是否使用地沟油的专项检查。指导餐饮业主与收购废弃油脂人员签订协议书,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

6、问题乳粉查处情况,派出卫生监督员126人次,车辆31台次,检查小餐饮业234户、小吃店214户,未发现使用问题乳粉。

(四)开展节假日期间的专项检查。把开展专项检查作为整顿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餐饮消费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集中开展了餐饮消费环节“脏、乱”整治,重点规范小餐饮、小饮食和流动摊点的“脏、乱”行为;二是开展重点区域的专项检查。以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农家乐为重点,抓好餐饮经营行为的专项检查,集中力量加大日常检查力度,遏制了餐饮经营违法行为。三是做好节假日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以“五一”、“消夏文化节”、“十.一”、“中秋”等为重点,监督检查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督促整改落实,排除安全隐患,保障了节假日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五)继续开展农村餐饮消费专项巡回检查。一是加强了农村餐饮经营者的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卫生意识,让经营不采购、使用和销售伪劣食品;二是发放宣传资料,加强了农村食品卫生知识宣传。

(六)按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安排,做好临时性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

(七)及时报送信息。认真填写《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表》,于每月月底最后一个工作日报送当月信息表至市卫生监督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者文化素质低或文盲,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律管理能力差,台帐登记不够规范,索证索票不够全面。

(二)多为小餐饮店,部份经营场所卫生状况较差,不符合卫生要求,经营者卫生意识淡薄,整改后不能长期保持,“脏”“乱”现象时有发生。

(三)卫生监督机构监受人、财、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制约,给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难以全面监督到位,存在监督盲区或死角。

五、下步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继续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大日常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餐饮消费环节重点监督检查力度和农村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者的自律管理意识,预防或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生。

水城县卫生监督所

篇8: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全市5635家社会餐饮、436家学校食堂、20家建筑工地食堂和279家其他集体食堂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 由4市2区229名现场卫生监督员担任调查员, 集中培训, 统一标准。调查内容包括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索证情况、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合格、是否使用非食品添加剂、是否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数据经核对后输入计算机, 使用Excel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经统计, 我市餐饮单位常用食品添加剂有16种, 分别是乙基麦芽酚、猪骨汤粉、猪肉香精、吉士粉、牛肉精粉、浅色高倍肉精膏、红曲粉、大红色/胭脂红色/柠檬黄、食粉、复合膨松剂、嫩肉粉、松肉粉、面包改良剂、粉红水油两用色素、面包添加剂、亚硝酸盐等。对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分类, 主要为增味剂、着色剂、膨松剂、面粉处理剂、酶制剂、酸度调节剂和护色剂7类, 其中80%以上为复合食品添加剂。未发现餐饮业使用非食品添加剂和不合格食品添加剂情况。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餐饮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知识欠缺

调查发现, 餐饮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知之甚少, 基本不清楚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索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时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限制。随机抽查10%的餐饮从业人员进行闭卷考试, 通过率不足20%。

2.2.2 标签标识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使用的食品根据《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 食品添加剂必须有包装标识和产品说明书, 标识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卫生许可证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保质期限、使用范围与使用量、使用方法等, 并在标识上明确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调查中发现86%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不规范, 尤其未标注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方法, 未明确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个别餐饮单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无任何标识。使用的复合食品添加剂标识全部不符合《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中第19条的规定, 未标示出各单一品种的具体名称。

2.2.3 采购食品添加剂索证、台帐记录不全

统计结果表明, 共有1212家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未按规定索证索票, 占调查单位的19%。多数餐饮业经营者对食品添加剂的索证工作不太重视, 以其用量少为由不要求供应商提供索证资料, 或者认为供应商为熟人, 不好意思每次索证。

2.2.4 使用食品添加剂不规范

监督检查中共有1091家餐饮单位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主要是超范围和超剂量使用, 占调查单位的17%。厨师在操作中将食品添加剂等同于普通的调味品, 基本不按公告名单中的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 使用时不进行计量, 仅凭经验和感觉加入烹饪食物中。

3 讨论

3.1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加。目前, 我国已批准的食品添加剂达23大类, 2000多个品种[1]。但是, 许多食品添加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 必须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生产进行严格管理。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是有益无害的, 但食品添加剂超标使用, 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本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超范围和超剂量不合理使用, 与易智勇等得出的“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超范围和超剂量使用防腐剂等[3]”的结果基本一致。正是不合理的使用、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加上媒体的宣染让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谈之色变。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引导公众了解食品添加剂, 指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合法、规范、合理地生产、使用食品添加剂, 促进食品安全。

3.2 强化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添加剂知识培训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 食品从业人员大多数受教育程度所限, 文化基础水平较低, 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且《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食品卫生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内容多、技术性强, 不可能仅仅依赖从业人员自身的学习就完全掌握其中的重点。在学习法律法规和基本卫生知识的同时, 把卫生标准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宣传培训, 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4]。培训形式要注重针对性、灵活性, 对食品卫生管理员、采购员、仓库保管员、厨师、工作年限低的等重点人群要经常性强化巩固培训, 同时应注意克服从业人员“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等情况, 以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 形成正确的健康服务行为。

3.3 严格执行采购索证制度

研究证明, 餐饮单位采购的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原料直接关系到餐饮消费环节食品的安全, 严格索证管理与定点采购是行之有效的管控原料安全的手段[5]。餐饮单位应按《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建立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应向供应商索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采购的进口食品添加剂如属《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之外的新品种和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 还应向供应商索取卫生部批件。

3.4 及时更新完善规范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和使用标准

2008年6月1日, 卫生部新修订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但只规范了可添加的品种目录, 却没有限制添加品种的总量, 并且许多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没有明确标准。目前, 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 一些含有食品添加剂的新型食品配料如鸡精等层出不穷, 但又缺少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把关。因此, 建议应根据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的原则, 按照《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 及时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进行名单增补和使用要求调整;从建立行业标准入手, 加大投入, 提高食品添加剂安全检测技术水平, 加强食品消费品标准建设, 直至制定国家标准, 不断更新完善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法规和卫生标准体系, 避免因标准缺陷造成监管漏洞。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重点不仅仅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 要强化餐饮业消费环节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和使用,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4 泰州市对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对策

4.1 实行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备案制度

为保证餐饮单位合法、规范、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泰州市对餐饮单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实行申报备案制度。要求各使用单位对已在使用及以后新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动申报, 填写《泰州市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表》, 由现场监督员核查, 结合索证资料, 核定使用品种, 明确使用的剂量和范围后确保安全使用。

4.2 强化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意识

①针对餐饮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缺少的情况, 开设了采购员、仓库保管员和厨师的专项培训班, 同时将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与卫生标准纳入食品卫生管理员和食品从业人员的日常性培训工作中。②推行《泰州市餐饮业常用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指导卡》,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 将我市餐饮单位经常使用的15种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成分、用途、标识、使用量及方法、使用环节、注意事项等印成卡片, 发放至各餐饮单位, 强化使用指导。③要求餐饮单位明确专人负责管理食品添加剂的采购、贮存和使用, 对极少数毒性较大的, 如护色剂亚硝酸钠等是食品添加剂又属于危险化学品的, 要求必须加锁存放专柜内。④将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列入常规卫生监管内容, 修订了日常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 设置了检查专项, 将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固定下来, 有效健全了长效监管机制。

4.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在摸底调查阶段, 监督员挨家逐户对餐饮单位拉网式监督检查, 对使用食品添加剂不规范、不合理的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其自查自纠进行整改, 对整改不彻底, 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不及时进行纠正的, 加大监管力度, 直至实施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此次专项检查活动中, 我市共立案查处21家餐饮单位, 罚款总金额1.6万元, “花钱交学费”让餐饮业经营者深切地认识到必须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以确保公众饮食健康安全。

摘要:目的了解泰州市食品添加剂监管现状, 查找薄弱环节, 旨在提高监管效果。方法泰州市卫生监督所设计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监督员对该市5635家社会餐饮、436家学校食堂、20家建筑工地食堂和279家其他食堂进行调查。结果泰州市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方面主要存在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知识欠缺, 86%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19%采购食品添加剂未按规定索证, 台帐记录不全, 17%不按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结论该市餐饮业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剂量不合理使用是主要问题, 针对薄弱环节, 泰州市卫生监督机构对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明确提出了监管对策。

关键词:餐饮业,食品添加剂,调查分析,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251.

[2]刘伟明.中国绿色食品生产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有机农业与食品科学, 2005, 12 (9) :88.

[3]易智勇, 黄忆明, 朱明元.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现状及对策.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 15 (1) :31.

[4]周群霞, 李延平.江苏省卫生标准应用能力建设现状与建议.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 (2) :116.

篇9: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最末端,餐饮服务食品具有饮食习惯的多样性,食物链的复杂性和安全风险的积累性等特质,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极高的风险和压力。由于来自食用农产品和水产品养殖、食品生产及流通环节的产品均可能作为餐饮环节食品的原辅料,上游环节存在的各类食品安全风险将积累在餐饮环节并有可能引发食品危害事件。餐饮服务环节是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环节。自2004年以来,媒体相继报道了多起涉及餐饮食品安全事件,其中包括“苏丹红”、“瘦肉精”和“口水油”等事件。从相关数据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疾病在餐饮环节中占据了70%之多,因此,加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工作势在必行。

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工作分析

餐饮服务是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即食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从我国餐饮服务的门槛标准来看,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餐饮环节管理水平也比较低,还没有具备一定的安全风险意识,尤其是大部分餐饮环节机构还没有完全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与诚信服务的理念。另外,餐饮食品服务机构在原材料选购以及加工销售、餐具消毒和场所卫生等关键环节上还存在着差距,尤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安全技术的支撑,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消费整个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食品品种比较多,制作工艺复杂,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必然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这些方面:

一是由于相关因素的限制,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工作不能及时对加工后的食品实施监测检验,这是导致无法保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是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制作工艺相对复杂涉及到的材料较多,需要加入大量的调味剂与添加剂等等,也会影响到监测检验工作的开展。

三是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复杂的反应,产生很多不可预测的物质,甚至有些有害成分的浓度较低,这就为监测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是餐饮业涉及到人员较多,这就导致需要监测检验的对象主体增大,由于我国餐饮食品服务监测检验资源和能力极其有限,必然会增加监测检验工作的难度。

新形势下我国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工作的开展

目前,从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危害的现状来分析,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危害来源主要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3类有害物质。生物性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菌(细菌、真菌、病毒)的危害及寄生虫危害;化学性质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体现毒素(人为霉素和天然霉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添加剂等,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安全。

由于我国餐饮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设置不同的标准从而开展餐饮环节食品监测检验工作,进一步把握不同地域危害所形成的必然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餐饮环节食品监测检验工作。监测检验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开展:一是重视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正确获得食品安全知识,强化自我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是不断加强餐饮环节食品监测检验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做好对食品安全危害方面的评估与预测,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四是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食品危害信息的共享。五是,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对相关食品安全监测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

眼下,快速检验正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要重视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快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仅可以节省检验检测资源,满足日常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而且能大大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的效率。

总之,新形势下要不断完善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工作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保障我国餐饮环节行业能够更好的发展,还能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质量。在开展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按照监管措施执行,依据具体条例来开展,以保障餐饮环节食品监测检验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篇10:连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消费环节

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和肉制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的经营行为,严防不合格鲜肉及肉制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不断完善日常监管制度,推进长效体制建设,确保全县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和肉制品食品安全。

二、工作任务

局相关科室要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促进和增强各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采购、使用、加工鲜肉及肉制品行为,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严格执行鲜肉及肉制品采购登记、索证索票和入库查验制度(实行电子监管的餐饮单位要及时录入相关信息),严防无检疫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章猪肉、来源不明及不合格畜禽加工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严禁销售病死、死因不明及腐败变质的肉类制品,严厉打击餐饮服务单位在加工鲜肉及肉制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2月21日-12月31日)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职责分工,做好前期准备和动员部署工作。

(二)排查清理阶段(2011年1月1日-2012年2月下旬)

各地按照确定的工作目标、要求和进度,集中对全县各类餐饮单位及集体食堂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实际情况,确保排查到位,不留死角,对排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坚决依法查处。

(三)集中整治阶段(2012年2月-9月)

针对排查清理阶段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确定整顿治理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时段,采取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严防不合格的鲜肉及肉制品流入餐饮服务单位,积极探索建立鲜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10月-11月)

局相关科室对专项整顿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针对薄弱环节加大检查频次或采取交叉检查方式,督促问题单位及时整改到位,防止出现盲点和反弹。同时,适时对开展专项行动情况,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整顿重点

各相关科室及全县各餐饮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开展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按照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印发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顿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食药监食〔2011〕251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迅速开展整顿治理和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明确整顿目标、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认真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意识,确保整顿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采购管理,严格落实索证索票等制度

局相关科室要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加强对鲜肉和肉制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各餐饮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鲜肉和肉制品采购和验收,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鲜肉及肉制品。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采购的,还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长期定点采购的,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病死、源不明或不合格的鲜肉及肉制品,严禁从私屠滥宰等非定点屠宰企业采购鲜肉,严防不合格鲜肉及肉制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及肉制品采购入库前,餐饮服务单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三)加强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行为

各餐饮服务单位要根据本方案,及时开展全面的自查。对使用鲜肉和肉制品数量较大的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重点单位,以及农村、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局相关科室要进行拉网式排查。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加大监督抽检工作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要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对不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监督整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查处情况。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病死畜禽和使用违禁药物、非食用物质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局相关科室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开展鲜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规标准知识宣传,不断提高餐饮服务单位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及时核查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保护和奖励措施,充分调动群众举报违法违规题的积极性。(五)加强沟通协调,强化信息及时报送

篇11:辽宁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共)

安全制度体系范本

目录

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 2.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3.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4.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5.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6.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7.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8.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9.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0.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制度

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制度体系范本

为方便各餐饮服务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我局制定了制度体系范本,供各有关单位参考。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另行制定制度体系,不宜照搬。

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条 凡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二条 凡患有霍乱,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三条 凡患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四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第五条 从业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各项食品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 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专间操作人员还应戴口罩。

第六条 从业人员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操作时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1、处理食物前;

2、上厕所后;

3、处理生食物后;

4、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5、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6、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7、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8、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如处理货项、执行清洁任务)后。

第七条 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第八条 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必须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可从事食品经营工作。

第九条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第十条 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销售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第十一条 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第十二条 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有关信息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2.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第一条 餐饮单位应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第二条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考核取得《培训合格证明》后,方能从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

餐饮安全管理人员主要承担以下管理职责:

(一)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管理;

(二)餐饮服务单位场所环境卫生管理;

(三)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加工制作设施设备清洗消毒管理

(四)餐饮服务单位人员健康状况管理;

(五)餐饮服务单位加工制作食品管理;

(六)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管理;

(七)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垃圾处理管理;

(八)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确定的其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

第四条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不得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集中培训。培训情况(参加人员,培训内容、课时、时间,考试成绩,授课方式、授课人员等)要形成记录并存档。

3.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第一条 餐饮单位应建立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制定、实施自查计划,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向负责日常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食品安全状况,并明确报告工作责任人。

第二条 食品安全自查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经营情况是否持续符合许可条件的检查;

(二)对许可信息、检查结果记录、量化等级等信息公示情况的检查;

(三)对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制度的检查;

(四)对食品安全管理员及从业人员履行法定义务的检查;

(五)对食品经营场所卫生环境的检查;

(六)对进货查验、原料贮存及清理、食品添加剂使用等原料控制要求的检查;

(七)对食品加工、留样、贮存、运输等加工制作过程的检查;

(八)对设施设备配备及维护的检查;

(九)对餐饮具清洗消毒情况的检查;

第三条 经营场所布局、制作工艺流程、内部管理流程等重 点管理项发生变化的,应当立即组织食品安全自查。

第四条 食品安全自查由负责人或食品安全管理员组织实施,并负责不合格项的整改工作。

第五条 食品安全自查不合格项应当查清原因、立即整改。有证据表明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经营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待问题排查整改到位后方可重新经营。

第六条 餐饮单位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七条 自查情况、自查报告的书面材料应存入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4.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第一条 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第二条 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第三条 植物性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杂草、烂叶。

第四条 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置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加工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有明显标志并分开使用。

第五条 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

第六条 切配好的食品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第七条 加工结束及时拖清地面,水池、操作台、工用具、容器及所用机械设备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做到刀不锈、板不霉、整齐有序,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第八条 在专用洗拖布池或洗拖布桶内涮洗拖布。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

第九条 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第十条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油炸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随时清除煎炸油中漂浮的食物碎屑和底部残渣,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

第十一条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 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第十二条 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凉透后及时冷藏,并标注加工时间等。

第十三条 隔餐隔夜熟制品、外购熟食品必须在食用前充分加热煮透。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

第十四条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各种工具、容器标识明显,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加工后的直接入口食品要盛放在消毒后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第十五条 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干净。不用抹布擦拭已消毒的碗碟,滴在碟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擦净。按规定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理抽油烟机罩。

第十六条 工作结束后,调料品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第十七条 冷食类食品、生食类食品和裱花蛋糕加工应在专间内进行操作。糕点类食品和自制饮品应在专用场所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 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开启空调,使室内温度不超过25℃,并做好记录。

第十九条 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专间。

第二十条 专间的设备、工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消毒,操作过程中注意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第二十一条 加工结束后,做好设备、工具、容器的清洗消毒,清理室内卫生,打开紫外线灯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

第二十二条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5.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第一条 建立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明确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的对象、方法、频次和人员等内容,确保清洗、消毒效果。

第二条 配备与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主要设施应易于维修和清洁。

第三条 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 生条件。加工与用餐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

第四条 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

第五条 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第六条 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第七条 贮存、运输食品,应具有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设备、设施,配备专用车辆和密闭容器,远程运输食品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封闭式冷藏(保温)车。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第八条 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第九条 用于食品加工操作的设备、设施不得用作与食品加 工无关的用途。

第十条 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无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实行分类存放。

第十一条 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第十二条 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卫生、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6.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第一条 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专(兼)职人员应当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食品安全基本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

第二条 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长期定点采购的,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第三条 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 或每笔送货单。

第四条 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第五条 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少量或临时采购时,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第六条 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第七条 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第八条 采购乳制品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第九条 批量采购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 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第十条 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的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

第十一条 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第十二条 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7.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第一条 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第二条 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第三条 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第四条 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第五条 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第六条 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七条 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8.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第一条 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建立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加强废弃物的处置管理,确保废弃物不非法流入食品市场。

第二条 应当配备专门的容器或场所存放废弃物,并使用醒目标识加以区分。液体废弃物、具有挥发性气味的废弃物等应当存在密闭容器中,做到日产日清。

第三条 废弃物的处置应当交由具备合法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索取其经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并签署合作协议。第四条 不得乱倒乱堆废弃物,不得将废弃物直接排放到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公共厕所、公共水域或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者备案的单位或个人处理。

第五条 应建立废弃物处置台帐,如实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以及处置单位等情况,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9.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应急处置程序(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科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抢救。(三)保护现场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四)配合调查

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要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调查部门反映。

三、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10.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制度

第一条 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实行专店购买,并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对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索取并留存许可证、营业执照、检验合格报告(或复印件)以及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应者名称、供应日期和产品名称、数量、金额等内容。采购进口食品添加剂的,应当索取口岸进口食品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与所购食品添加剂相同批次的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第二条 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食品添加剂入库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第三条 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使用台账。食品添加剂出库使用应当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数量、用途、称量方式、时间等,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账实相符。

第四条 设立专区(或专柜)贮存食品添加剂,并注明“食品添加剂专区(或专柜)字样”。

第五条 配备专用天平或勺杯等称量器具,严格按照包装标识标明的用途用量或国家规定的用途用量称量后使用,杜绝滥用和超量使用。

第六条 由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采购人员应当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和相关食品添加剂安全相关知识以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餐饮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与负责食品添加剂采购和餐饮加工配料的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

第七条 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索票、台账记录、贮存及使用等情况。

第八条 食品添加剂专用采购台账、使用台账以及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等要妥善保管,不得涂改、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上一篇:坚持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下一篇:广播电视编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