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育的一点感悟

2024-05-17

我对教育的一点感悟(通用9篇)

篇1:我对教育的一点感悟

一、现有状况分析

不觉新人来到我们研发已近一年,这一年里,同一批人员,有的已经很快适应了环境,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能为研发工作独挡一面,成为某一方面的小专家;有的尽管前期不太适应,但是通过指导和修正,业已慢慢进入了工作状态,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步但当起某一方面的研发工作。。。。

同一时期进来工作,为什么他们现在的能力和状态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通过的相处和分析,我发现凡是进步快的同志有如下特点: 1.

勤奋,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经常会主动留下来加班; 2.

钻研,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会主动学习各方面的资料,勤做实验,用事实去验证; 3.

和领导和同事及时主动沟通,集思广益,争取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加快研发进程; 4.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牺牲精神,不达目标绝不停息。

反之,那些成长慢或者还没有融入研发工作的同志则具有以下特点: 1.

工作没有目标,精力分散,很多的时间花在网络上,偷偷的看视频; 2.

工作推卸责任,把工作没有进展的原因推卸到工作难度太大,或者资源不够,而自己却又不主动的去争取资源;

没有长期为研发乃至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充分的打算,或者说来研发的目标比较低下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远大的理想,外界任何一个小的干扰都会让你三心二意,因而知识的学习没有系统性。工作时用到的知识永远是你现有知识的综合,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不去勤奋实践,很多的时间花在网络上,视频上,能力怎么可能突飞猛进呢? 3.

和同事和领导的沟通不主动,甚至避让,怕领导检查工作; 4.

更关注生活而不是工作; 5.

比较在意自己的付出;

两种一对照,问题显而易见,研发工作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在开发任务面前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绪清晰,有条不紊,遇到困难不会退,遇到挫折不气馁,需要有团队精神,需要有化解矛盾和困难的勇气,智慧和决心,要有相当强的心理素质,因此人员的素质和心理状态是决定性的。上进的同志,稍微带一带,成长速度很快,不主动的同志,工作起来举步维艰,带起来很吃劲,心情也受影响。

为了提高研发效率,我们开发了管理软件,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但是,软件和制度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问题的根还是出在人上。应该讲,目前研发部门的软硬件条件和和技术水平,可以让一批想在电子技术嵌入式领域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干出骄人成果的。但是现实情况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研发部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尤其是人员素质问题。为此我们在上海参加研发管理培训的时候也咨询过专业人士,他说了一句话:小草永远也长不成苍天大树。所以请各位想想,你现在是小树苗呢,还是草种子?是树是草取决于你是否有强烈的向上成长的愿望,取决于你是否有千方百计吸取土壤养料的勤奋,取决于你对的人生价值的判别,认为现有的土壤值得你扎扎实实定下根来,做一棵这片土壤上的大树。想成为大树的,我们一定创造条件让他(她)成长为大树,如果注定是草种子,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优胜劣汰。

二、我对研发人员的期望:

1.必须是职业的,勤奋的,忠诚于研发事业的,愿意为研发无条件付出,具有志愿者一样的强烈的奉献精神和责任心; 2.必须是主动的,有狼一样的进攻意识(华为的企业文化),为了达到研发目标会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个人的技能,整合各种资源; 3.必须有团队意识,经常主动和各方沟通,能帮助他人,也经常获得他人帮助; 4.最好有一定的艺术、文学修养,研发是一门创造性的工作,艺术是创新的源泉,好的艺术修养会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同时研发也是枯燥的,好的文学修养会在任何时候激励你的斗志,让你知道离成功的顶峰的距离,怎样度过最难的时候; 5.必须有好的道德修养,达到成功的路很多,永远走充满阳光的那条; 6.良好的个人修养,卫生健康,懂礼貌和谅解,大度和睿智,用智慧和微笑同你的同事相处,用尊重和服从和你的领导相处,领导手里总有你想不到的资源,你和领导的关系决定了你是否有可能被分配到这些资源,信任信任,只有领导相信你的人(包括能力和忠诚),才会任命你新的职务。7.主动付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收获和付出永远是平等的,只是收获会迟一些到来,很多人往往没等到。。。没有通过考验,前功尽弃。。。8.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多做记录,多做笔记。凡是只要可能,就尽量做好做透,做到极致,人家没想到的,你也做到了,做得让你的同事佩服,让你的领导赞叹,让你的对手折服,让你的顾客感动。。。这样的人,走到哪都会无往而不胜。9.工作和生活兼顾,才上班,工作是重点,一定要有所建树,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先栽树,以后有的是时间乘凉,这个同收获和付出时一个道理。工作的前三年是你建业的黄金三年。。。这三年会积淀你以后的很多成功因数。。。鲁迅有段话:不要因为过多的花前月下,把我们的人生目标都忘了。。。10.多读书,尤其是名人传记和历史书,会让你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这些道理可以让你超前体验人生,却避免了他人的失误。。11.少发牢骚,多做实事,领导希望你在改变现实,而不是在评价现实; 12.企业里会有许多考验,任何时候都是在考验你的耐心,忠诚,敬业精神,所以很多行为装是没有用的,领导一眼就看穿了,除非你一直装下去。。。最后变成了真的,不装都不习惯了。。。。

其实,这些道理也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所必须的要求,同时也是人在社会上立足所必须的。

三、以后研发工作的一些建议:

1.直接进入研发的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应适当降低,提高进入门槛,延长考察期,首先进入生产一线工作3各月,充分考察是否敬业,牺牲精神,和同事和领导的沟通能力,个人的学习适应能力,个人是否有远大的志向,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企业状况,底层工人的辛苦,把个人价值观调整到合理的适应现实的水平上来。2.

适当增加已有工作经验人员的入职比例,让一批有社会工作经验,懂得工作艰辛,有工作能力,肯为研发付出但又找不到合适位置的人员加入到研发来。3.

保持一定的淘汰率; 4.

用管理系统管理研发工作,并制定出量化的考核指标,作为收入分配和晋升、淘汰的依据。

四、再论能力和勤奋以及其他:

1.笨鸟先飞早入林,对事物的认知是和事物对大脑的刺激频率和时间成正比的,一个事情经常去做,时候经常去琢磨,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对事物认识深度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错误,不断修正才达到的。如果人不勤奋,把过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工作之外的地方,那就自己切断了实践这个重要环节,水平和经验永远得不到提升,能力的提升跟谈不上了,接着就是职务,收入上的提升,说到底就是个人在社会上竞争力的提升。不去提升你的核心竞争力,成天沉迷于网络还有其他事物,是否有点舍本逐末呢?

2.个人定位决定工作的态度,思维决定习惯,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影响你的核心竞争力。

3.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和环境。

以上就是我对研发工作的一点看法和感悟,纯属个人从业多年来的一些工作和做人上的总结,不多修订中,纯属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原创人。欢迎交流!

篇2:我对教育的一点感悟

我对阅读教学的一点感悟

—— 武进区九里小学吴建新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强调:“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因此,可以说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有位老师提出“享受语文享受学习”,真该为这个观点鼓掌叫好!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及精神世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认识我们的主体——学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还有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的《珍珠鸟》一课比较成功的体现了这一点,他通过抓重点句,通过各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去感悟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有幸听特级 1

教师的阅读教学观摩课,发现他们对阅读教学有些共识:

首先,教师加强范读。教师通过范读把文中的神情理趣

韵味,通过声调的高低强弱缓急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对课文深入了解,另外加强对学生美读的指导,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读出激昂,委婉处读出

委婉,悲愤处读出悲愤,愉快处读出愉快。教师惟妙惟肖的范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纷纷模仿教师的朗读,甚

至读得非常陶醉,读得声情并茂。因此,在教学时善用范读,能让学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字的旋律美,激发学生积极地

仿读和创造性朗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机会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

分析,朗读片段,借助表演等,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语感。

(二)强调阅读实践,注重阅读个性化

美国作家毛姆说过的一句话:“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让阅读教学成为一种“悦读”教学,让各学段的孩子都能真的在教学中“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感

受到“阅读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一种享受”,应该说这是阅读

教学改革所要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欲让孩子感受读之乐

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文本,与“语文亲密

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要留

足充分的时间,指导他们自读感悟,不要过早地介入孩子的自由阅读,不要过多地采用诸如“齐读”等整齐划一的朗读

方式,以免影响他们的自在阅读,这样孩子才可能真的“沉”

入文中,享受到较为自在的自由阅读的乐趣。杭州市拱宸桥

小学的王菘舟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让学生

充分地读,读出了情感和韵味。第一课时,他引读课题4次,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自由朗读和默读全文3次,引领学生进入潜心会文动真情的课境;细读词句,把握形象;

品读文眼,把握主旨,指导部分同学诵读书中重点段共6次。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读7、8、9三段和篇末碑文3

次以上,还有其他形式的读,让学生拥有充裕的读的时间。

而且每次读都有具体的目标,要求逐步提高,最后读出对英

雄的崇敬之心、赞美之意、缅怀之情,也读出了独特的感受、体验,读出了学生的个性与自由。

所以,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真正充分地、自由自在地阅读,这是展开教学、让他们获得乐趣的一个前提。阅读过程是阅

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

烈的个性特征。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

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

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

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

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

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

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

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

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

1、引导学生尊重阅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交流。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注重类的教育,忽视了学

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现象。表现在课堂中要求班级所有

学生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流,并主观地期望达到同一

目标。是提问的,便用口述方式回答,是练习的,便用答案的形式表达。而且学生的答案要符合教师的答案,不符合的便被无情地否定,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自己的语言

思维陷阱,这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个性化阅读尤其强调

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

法国思想家狭镇罗普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

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动、也就不能成其为人。”有了丰富的想象

力,在阅读中,对课文的情景就能具体理解,并能浮想联翩,且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在阅读活动中,教

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不能把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体验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尊重阅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交流。否则,个性化阅读无从谈起。

2、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探究性、创造性地

解读文本。

“接受美学”的理论观点认为,面对文本,读者也是作

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与作者的地位和作用相当,读者对文

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过程。任何阅读

都不能是“清白的阅读”,都必然加进读者自己的“前理解”,因此,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

义,而且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

全一样。朗读感悟是一个立体感受、多元发展的过程。学生

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语言转化、情感体验、语

感积累、多元智能发展的过程。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而人们又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

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

对话,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三)扩大课内阅读量,拓展阅读教学时空人类社会已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首先是信息化的挑战。

反映新知识的印刷物以空前未有的速率递增。因特网信息技

术更是以目不暇接的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人们的阅读必须是快速、高效和广泛的。然而,作为21世纪的新一

代,目前在小学6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300来篇,仅几十

万字而已。这怎么能培养学生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呢?

随着新大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贯彻,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充分运用课外信息,将目光兼及到课堂之外的无限

领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已

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通过学习新大纲,我们清醒地认识

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光靠课文的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

然是不行的。因为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信息相比较,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接受大量的课外信息,扩大阅读面,应

该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梯。

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有位老师执教《九寨沟》一课之前,让学生运用“预习法”,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在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好收集和课文相关的一些信息。有些学生收集的相关的信息,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甚至是老师也不知道的。要向拓展阅读教学时空,还有许多方法:如“扩大法”,扩大的课外阅读内容应该是和课文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的阅读十分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扩大阅读量往往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对课外阅读尚未形成习惯的现实,由课内到课外的“过渡”还是必不可少的。又如“捆绑法”,就是根据课文的某一方面的特点,选相似的课外读物来看,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办法,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选另一篇《寒门立雪》。

篇3:我对教育的一点感悟

一、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许多农村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师的观念中。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员的事。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无关, 可做可不做;即使搞心理健康教育精力也有限。仅仅解决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没有必要搞心理辅导。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落到实处。

2.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许多农村小学校长, 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 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采用品德教育的方式, 以批评教育、惩罚教育为主要教育方法, 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导致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还有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 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问题, 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措施,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部分教师不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本身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3. 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农村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成就动机与耐挫力、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 认知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2) 情感上的问题。很多小学生在情感调节上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 喜怒无常, 一会儿兴高采烈, 一会儿悲观失望。情感调节有问题的学生。对沉重的打击可能无动于衷, 而受一次小小的挫折却悲痛欲绝。这类学生情感淡漠, 甚至对同学对朋友对亲人冷漠无情, 以至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忧郁和莫名的焦虑。 (3) 应考综合症问题。学校、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值过高, 学生在考试前后由于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悸、心慌、胸闷、情绪紧张、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不敏捷、思想混乱、思路不清、再认与回忆发生困难, 甚至还有口干、腹泻、恶心、呕吐、痛经、双手发抖、大汗淋漓等现象, 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现象。 (4) 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当前农村的小学生人际交往情况却不容乐观, 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冷漠古板、心胸狭窄、怯于交往, 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带来情绪上的失落和苦闷并影响学习。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 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

当代社会竞争加剧,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极为严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黄色书刊、色情网站、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都给小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动因。目前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过高。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苦闷和压力;父母关系的不和、离婚、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过分溺爱、过分严厉, 都会造成孩子不健康的心理。

2. 学校认识偏差。

一些农村小学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出于上级要求、形势需要, 所以消极等待简单应付, 即使是名义上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开设心理辅导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辅导热线、建立心理健康信箱、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 但由于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缺乏正确的认识, 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有些学校, 为应付检查, 甚至弄弄虚作假, 名不符实地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 学生本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篇4:我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感悟

首先,教师要领悟素质教育的宗旨,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中提倡的“以人为本”不能成为一句口头禅,教学时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课题;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们不能将这些观念淡忘进而摒弃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一味地只想拿高分,而忽视对学生人格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写作的思想内容和选材上,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规定。教师千万不能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就给作文定好格调,让学生用一些切合主题的材料来提高作文的精神含量,而應鼓励学生抒发自己心灵的真情,畅谈个性化的人生感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教会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平凡的生活,既要看到生活的美好,又要看到生活的丑陋,不能仅凭自己单纯的好恶情感来书写生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要谈那些空洞陈旧的“大我”意识,要努力学会表现思想内容上的“自我”。这样才能彰显出学生的真实情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再者,在写作的文体上,教师不要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加以束缚,要鼓励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尝试着进行创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定式,而且要突破写作文体的模式,诸如常用议论文,就不要按固定的“三段论”方式进行写作,教育学生不盲目跟从固有格式,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同一作文题目如果从不同的角度便可以用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来书写,学生只要灵活应用各种文体,就可以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轻松自如地将自己内心创作激情释放出来,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篇5:我对孩子教育的一点心得体会

贵校征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心得体会的举措非常好,这对于全方位了解孩子,使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非常有益。家庭教育的成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如何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家长必须注重和深究的课题。现借此机会谈几点我对孩子的教育心得。

一、重视孩子的管理教育。在孩子的管理教育上,我曾走入过误区,只是单纯地向孩子灌输,一味训诫,实践证明,这样教育的效果很差,而且使孩子产生反感,往往以懈怠的方式相对抗,从孩子哪儿了解的实际情况越来越少,沟通困难。意识到以后,我及时转变了方式,每当他犯了错误,有了缺点,一般不做严厉批评,而是帮他分析原因,站在他的角度指导如何去改正。有了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但不轻易许愿。我还帮他确定切实可行的努力目标,时时督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体会生活的辛劳,理解家长对他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支持孩子的社会交际,让孩子多和人接触,特别是和同龄的孩子多交往,锻炼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现在我的孩子已有很大的进步,我和孩子的沟通也顺畅多了。

二、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孩子并不是靠哪一个单方面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融为一体,密切配合,经过多方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效能。教育孩子,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保持信息上互通,方法上互鉴,教育上互补,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我的孩子反应快,但不踏实,概括分析能力较差,还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时常犯错。鉴于此,我除了在学习上对他督促指导外,尽量抽时间向老师和熟识的学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经常以各种方式与老师联系,将孩子在家庭的表现告知老师,求得老师的支持和配合,同时了解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以积极配合。另外,关注孩子接触的生活中的人和事及电视中的戏剧冲突,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目前已取得显著效果。

三、淡化维权意识,指导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委屈和不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样样顺心的,总会碰到各种挫折、委屈、不公正,增强忍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孩子的综合素质之一。当孩子遇到委屈和不公时,我尽量不越俎代庖去干涉,让他从自身多找原因,同时站在对方角度反向分析思考,确定对方的目的和出发点,并适当地指导他自己去处理,以提高他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对待老师的一些过重的批评和指责及处理方式,我首先让孩子明确老师的出发点是让他深知错误的危害性,是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只有坚决改正,才能进步,然后反省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做一个宽容、诚实的人。

以上是我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几点心得,希望能与贵校和广大家长们交流,共同为孩子的发展谋求更广阔的园地。

篇6:我对教育的一点感悟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教育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学习和知识获取的重要手段。今天的教育技术备受社会关注。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达成人们的共识,并且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人才创新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

育技术已经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发展,在这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历史,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影响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现代教育技术学在电子技术、传播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和影响下,已成为正在崛起的现代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教育技术学是在长期的教育积淀中,不断吸收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和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具有无可怀疑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正在影响着教育的各个领域,传统的教育观念、理论、内容、模式、管理和体制正在发生着变革。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应用,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大,教育技术正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技术、流媒体以及网络技术使我们的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利用技术,我们可以把浩瀚的宇宙、微小的分子、原子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技术,学生不用走出教室,就可以遨游五洲,跨越四海。我们可以利用语音识别技术来进行外语教学;我们可以创建虚拟现实的会话界面来锻炼口语;我们可以录制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然后可以重播。可以说,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拥有的数字资源几乎覆盖了所有相关的领域。然而面对丰富的资源,我们的心灵似乎已经麻木,变得无所适从,更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拥有这么丰富的资源,而我们学习和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历史的教训使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这种热潮。

此外,伴随着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发生了什么?很多教育研究者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原则,创造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教育技术应用模式,但是我们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实验来验证他们在学习方面的效果,所以目前我们还没有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在各种教学设施中使用特殊的技术就能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当然抱怨、发牢骚不是解决之道,一个学科缺乏思考只能说明这个学科还十分幼稚。对于我等教育技术专业的小鱼小虾,静下心来看看书、做点实事才是求学、为人之根本。

利用技术提高教育。很多人已经盲从这样一种观点:“技术能够使教育更美好”。诚然,技术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环境建设与改善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技术并不是学习的全部,学习本质是“变化”。我不记得这句话是出自哪位学者的口中,但是,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学习包括态度、信仰、能力、知识结构以及技能等多方面的变化。当这些变化相对稳定,并可以观测时,我们就说学习发生了。而这个状态只是一种相对的稳定,会继续发生变化。技术引进到教育中,是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因素的影响来改变学习。所以技术引入教育,就有两种可能,既可以促进学习,也可以防碍学习。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而技术的贬值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所以当高新技术引入教育中时,一旦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在90年代中期,一些学校盲目大批引进计算机,而更多学校的计算机实质上成为学校的一个装饰品。耗资几十万,仅仅是供来宾参观,仅仅是学校的点缀。这种“奢侈”的点缀品不能再出现在我们的学校。

同时,教育者们也已经认识到,在信息时代,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眼光要长远,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的信息化进程,要宏观计划,整体把握。所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必将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我们要从一个区域的角度出发,对设备的引入,设备的利用,教师的培训,教育资源的建设等等进行整体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所拥有的资源,才能提高投资的回报和效益。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每种教学方式都有一席之地。我们现在要做的并不是去打倒和消灭传统的教学,而是要如何将过去几百年班级授课制中所探索出的好的经验和现在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新型教学方式相结合,更好的为学生学习服务。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学习。所以,对“学习”机制的理解必将会影响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方式,这一点,我们可从教育技术发展的历程得以证实。当我们将“学习”理解为“刺激——强化”时,我们利用媒体技术改变承载学习信息的载体和信息的呈现方式;当我们将“学习”理解为学生的主动意义建构时,我们利用技术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可见,对“学习机制”的研究极大的影响了教育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

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人类的学习方式和环境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高效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新兴技术来促进人类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学习”机制的认识。而我们以前所揭示的“学习”机制只是它的冰山一角,“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的动态系统,网络和多媒体的介入使得这个系统更加复杂,能否掌握这个动态系统的规律,必将会影响

教育技术地发展。所以,继续探索和研究“学习”的机制,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学习”机制,是教育技术专业不可忽视的一块领地。

历史是透视现实与预测未来的镜子。历史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很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面向未来。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如果离开历史的继承、断绝历史的联系,势必延缓其发展速度,甚至导致畸形发展,最终必将失去其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可以总结经验和发现规律,使教育技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更好地面向未来。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术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来促进学习。

其次,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时至今日,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各种学习理论虽然各执一端,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内走向了融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而各尽其力。人们不仅关注个体的学习心理,还对学生之间如何协同与合作、如何基于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等进行着系统的研究。

第三,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和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协作将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特色。包括教育、心理、教学设计、计算机技术、媒体理论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研究和实践,开放式的讨论与合作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学科重要特色。

技术是全球化的通行证。技术是超越各种语言的世界语,人才通过技术这种全球通用语言,可以跨越文化背景的障碍,加速全球化进程。技术又是经济转机的关键。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教育决定人力资源的质量;发展知识经济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而教育技术是不是或缺的手段。技术还是文化融合的钥匙,东方文明存在技术发展先天不足,西方文明则出现技术发展的弊端,把技术应有于教育,可能改变原有文化形态,产生新文化。

由此可见,教育技术是教育的制高点这一论断出现提十分及时,切中要害地指出了今天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技术是教育学不可割的一部分,把教育技术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教育技术整合进教育学,是未来教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了解教育技术,无以从事教育学研究。而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技术应用于生活,融入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推动新文化。

技术的进步,可能造成教育的革命,而并非专为教育而出现的新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些技术转化的工作,属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历史上造纸和印刷术取代竹简和帛书,促成教育的革命巨大突破的可能性。

从七十年代开始,教育技术作为独立的科学概念和专门理论逐渐形成,并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领域和新兴的专业实体已为社会所承认。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一直把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现代化作为一项政府行为予以规划和管理,这就为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可靠依据,但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使教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教育改革实践充分证明,要进一步实现教育最优化,教育技术仅仅停留在媒体技术阶段是远远办不到的,因为在媒体技术阶段,教学手段的研究重点只是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这不过是教育技术的一部分。教育手段现代化要在教育最优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就必须研究整个教育系统,研究教育的全过程,从整体角度研究怎样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何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等。这样在对教育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系列活动中,才能为实现教育最优化进一步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必定存在历史的弊端,但它是“喜新不厌旧”的,对新思路、新方法有着天生的敏感,只有不时地把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才能将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扈中平,刘朝辉.《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山东教育出版社

高洪源.《人才摇篮的忧思》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篇7:教育孩子的一点感悟 2

----------------高辉

如何教育孩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算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猛然问起这个问题,还真是难以说得清晰透彻。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一个乖巧听话,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孩子,总是让哪些调皮捣蛋,学习马虎,成绩落后孩子的家长羡慕不已:“你家孩是怎么教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绞尽脑汁,努力搜寻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感悟到教育孩子。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努力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孩子离开母体的保护来到世上就被各种各样的危害所包围,对各种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又感到恐惧,父母是他们心中万能的守护神,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孩子面前,我们尽可能地克制情绪的波动,避免争执的发生,让孩子有家庭安全感。多向孩子示爱,一个抚摸,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更不吝啬:“宝贝,爸爸妈妈爱你”。“你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这些话语,让孩子沐浴在充满温馨爱意的阳光雨露中,懂得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从小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令行禁止,有错必纠,不让孩子产生疑问,一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次不可做上次可做呢?教育孩子待人要和蔼可亲,见面要主动打招呼,做到彬彬有礼。

外出游玩时,我们时刻注意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木,爱护环境。教育孩子地球是我们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它,同时我们经常与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心。

其次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在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学和自律的能力。学习是一种求知的欲望,是一种成就的幸福,千万不可扼杀孩子的欲望,造成孩子厌学的心理。作为家长要始终抱着一种中庸的观点,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从不要求拔尖,只要上课注意听讲,功课能够独立按时完成就可以了。成绩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多鼓励、少斥责,提出要求,寄予希望,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解疑答惑、认知的基本出路,从而养成我要学习,我爱学习的自觉性。

篇8:我对教育的一点感悟

一、地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创新。而地理素质教育就是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思想。在地理学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 还应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基本素质和综合发展能力, 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性学科, 是学生通过大量实践学会的, 不是教师讲会的。因此教学中应坚持“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实践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体验学习”, 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内化所学知识。这是素质教育的生命线, 也是灵魂。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 也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地理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 地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就要从“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向“兴趣和能力并重”转变,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拓展视野,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不断学习和探索教育科学的新规律、新内容、新方法, 以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教育。

(二)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 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要自始至终努力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愉快自然地学习, 寓教于乐, 在互动实践中要满足学生的“成功欲”,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 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实践。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学习热情倍增, 他才想学习, 学得快乐。

(三) 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 融洽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自己深深感到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性, 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师生情感是基础,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既是教与学的关系, 又是朋友, 民主是前提, 课堂上尊重学生,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但教师又要严格要求;愉快是催化剂, 在愉快的心情下, 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学习, 思维才能活跃。

(四)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重视完整的人格教育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主张因材施教, 发展个性。学生的发展是地理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地理仅靠听是不够的, 关键在于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个性, 并将知识、能力、个性和目标统一起来, 达到个体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五)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下的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我们要将录音、录像、语音室、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这些教学方式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能让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因其高效、快速、直观、生动等特点, 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 提高教学效率。

三、正确认识“应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把教育目标任务更多地定位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考试技巧的训练, 以升学考试为目的,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够重视。而素质教育则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身心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宗旨。我市自2006年来把地理学科纳入为中考学科后, 地理课堂就变成了教师教, 学生记, 仍采用记忆层面的“告知”、“平面化的呈现”等灌输式教学方式, 一味地应付考试,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地理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学习被动、消极、低效, 缺乏想象的空间, 思维狭隘。教师难教, 教学效果较差, 势必影响到未来国民的地理素质和科学素质。

篇9:我对学生教育的一点体会

记得刚调入新校时,我半途接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同事提醒我说,我班有个超级宝贝,她初一时就会化妆,上学很会撒谎,也不怎么听老师话,而且会与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每个任课老师对她都感冒,尤其是会与原班主任对着干。我听了以后,真的是整个人都傻了,初一就这样,那以后还了得。对于我这个没有什么经验的班主任来说,这个难题真是太大了。我深深的思索,我该如何面对。我决定不动声色地先进行观察、侧面了解黄瑶,后来发现她很有上进心,学习还行,而且在同学心中比较有威信,还特别喜欢被人表扬。于是我就利用她的这些特点,让她负责管理班级中午的静校工作,她做的很认真,也挺有效的。对她的工作,我及时加以赞赏,并不时地找她交流,有时特意找她征求班级里的一些建议,与她套近乎,可能是被我的诚心和信任感动吧!她也渐渐地把她的一些想法和经历也与我交流,从中我了解到,她初一的表现,主要是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与缺乏爱与关注所致,她妈妈是做生意,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很少管她,现在更少,和妈妈一星期也就见一两次面。开学初,她并没有特别的事发生,一些小细节问题,提醒一下,她都能马上改变。在班会课上,我有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这样一句话:“你们的过去有多坏或有多好我都不想了解,那都成为历史了,我在乎的是你们现在。”

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一天下午放学时,我接到政教处的电话,说她被抓到了政教处,原因是她要找人打初三的一个女学生。我听了真的是火冒三丈,想起她以前的“劣迹”,气不打一处来,很想劈头盖脸地骂她,但我强压住怒火,见到她是,问了一句:“是不是真的要打人?”她说:“老师我没有要打人。”我心里真的很复杂,我想相信她,但心里却存在一些疑惑。于是冷静地看着她,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而且我想不管她犯多么严重的错误,她终究是个孩子,到学校来的目的就是接受教育,老师有责任去完善他们行为和思想。再者,万一我错怪她的话,一定会伤害她的自尊,也许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洛克在《教育漫谈》中也曾这样说过:“教育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洗刷不掉的。”鲁迅也说:“恶意的批评,如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情,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因此,在教育批评学生时我总是提醒自己要慎而又慎,遵循教育的初衷。后來了解这件事确实不是真的,是她与别人有意见,别人害怕她会打她,才说她要打的。我知道一个思想后进生转化并不是件易事,所以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对她有偏见,相信她的本性还是善良的,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待她。我觉得应该与她的妈妈好好沟通。我与她的妈妈面对面交流了很长的时间,与她一起探讨她初一的一些表现及原因和她开学以来的一些良好表现以及她心里的一些真实的想法与看法,劝其妈妈对她的进步要及时表扬,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她,与她交流。孩子太小,她缺少父爱,可能更需要享受母爱。与她母亲多次交流后,她妈妈对她越来越关心她。她改变了许多,班级工作更加负责、卖力了,也没惹事,反而成为我的得力助手。面对她的变化,我心中涌起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后来我还特意让她先入团,以此激励她,她真的没有让我失望,同学们以及任课老师都觉得她变化很大,越来越好了。

上一篇:信访维稳工作情况自查报告.doc下一篇:安全心连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