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2024-05-22

医疗市场调研报告范文(通用6篇)

篇1:医疗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一、市场概况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东部和东南部同越南接壤,北部与老挝交界,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毗邻,西南部濒临暹罗湾。柬埔寨国人口约1,481万,20xx年7月,柬埔寨完成了第三次国家选举,国内政局得以稳定和巩固。在过去的十年间,柬埔寨政府通过不断的努力,构建出一个亲善的市场经济氛围,通过了对外直接投资开放的政策。世界银行20xx年3月公布的东亚太平洋经济报告显示,柬埔寨20xx年经济增长7.8%。20xx年柬埔寨贸易额达到了160亿美元。但柬埔寨国内医疗行业的发展依然非常缓慢,大部分医疗设备和制药产品无法满足本国国民的需求。近年来,中南半岛医药、医疗市场进口需求量增长迅速,在短短几年时间已吸引了不少的中国企业积极开拓这一医疗及制药产品市场,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尤其是近十年来柬埔寨经济发展稳定,医药、医疗设备需求市场前景日趋看好。

目前柬埔寨的医疗状况在一个关键的状态:30%的柬埔寨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且没有相对先进的卫生和健康保障的生活环境之中,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平均每1000个中95个死亡),而且由于财政上的困难,使得大量地方民众要想得到相对优质的医疗和保健,确实是一件非常有限和奢侈的事情。虽然柬埔寨是一个发展较快的亚洲国家,GDP年增幅约为5-6%,但是柬埔寨公共医疗系统效率极其低下,而私有健康保健机构近年来却正取得快速发展。经调查,柬埔寨85%的医疗消费都来自于全国最顶尖的私人医疗机构及私人医院的病人。每年医疗、医药类产品约占进口总额的37-38%。

柬埔寨医疗体系薄弱主要体现在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薄弱、没有良好的薪酬职称和大量国民对医疗体系的不信任。据调查,凡家资殷实或从政人员,无论大病小病均赴泰国及越南进行医疗,只有在特殊急诊无法上飞机的情况下选择在柬埔寨本地的医疗机构进行初步处理,且一旦情况允许,会立即转往国外医疗。柬埔寨国内仅有一所国立卫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主要培养各种基层医护人员及护士,本地医护人员不具备除普通外科及初级药理学之外的其他更多技能,国内大多医生只能看懂X光片,且这些知识并不是在卫校学习所得。

柬埔寨国内没有肿瘤医院,亦没有相关的核医疗体系及法律法规。在核医疗领域可以认为市场尚未形成,属于医疗空白区。本次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的调研内容中,除基本问题之外,所有核医疗内容在调查医院中均表示完全没有开展该类型业务,同时也完全不清楚在柬埔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允许的条件前提下,是否可以顺利引进该方面的医疗技术,目前市场不很明朗。

在实地调查中,对于投资开设医院,部分中资医院相关负责人员认为市场前景很广阔,推荐开设医院的地域以金边市、西港市、暹粒市、马德旺市及磅湛市为主,最优先推荐金边市,因为金边市有约300万常住人口,目前金边市所有的知名医院(如下调查对象总结中会详细解释)其医疗条件、医护力量水平及综合实力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需求,甚至没有一家具有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可以认为综合医疗条件的低下已经成为日渐发展的柬埔寨经济中的短板,而且对于开设医院无需设置过多高端的医疗器械,只要重视从业人员的医疗水平,并通过长期合作机制培养出具有一定诊治病的人才队伍就可达到和满足基本要求。

二、调查对象总结

自5月30日收到相关情况调查委托后,我们就开展了相关资料的收集与调查方案的制定。截至20xx年6月8日,共调查了金边市公立和私营医院7家、专科医院2家共9家医院,以下按照实力由强到弱进行总结(专科医院及血站参考最后),以期帮助委托方更好的了解具体市场情况。

1、综合医院

(1)金边市甘密医院:甘密医院是由法国援建,是目前柬埔寨技术力量第二、器材最多、床位最多(200张)的综合性医院,拥有X光机、CT、核磁共振、体外碎石机、B超、心脏彩超及体外循环机。目前床位使用率常年仅有20-35%左右。该医院技术力量近年来几乎没有发展,且有退化趋势,因为法国已逐步撤出其专家和常态轮值医生。对我们的核医疗项目不感兴趣。

(2)金边市皇家柬埔寨医院:皇家柬埔寨医院建于20xx年,目前仅南楼投入使用,北楼仍在规划之中。皇家柬埔寨属于高端私人医院,目前是柬埔寨技术力量第一、器材较多,床位第二(160张)的综合性医院,全部建成后预计床位能够超过400张以上。医院目前拥有X光机、CT、核磁共振、体外碎石机、B超、心脏彩超、骨密度测量仪及红外乳腺检查仪等设备。各科室主任、主治大夫及普通大夫中,有69人是相关领域博士毕业生,其中整形外科从日本聘请有博士,急诊科从法国聘请有博士。其急诊、骨科、牙科、消化科是其特色科室。希望我们能够提供相关核医疗设备方面的资料,以便对该技术领域的.治疗原理和综合情况进行了解。

(3)金边市陆军总院:金边市陆军总院成立时间比较长,目前综合实力正在增长之中,具有床位120张,优先军人就医看病。近年来柬埔寨与中国关系良好,由中国军方赠送了大批设备,其中包括:CT、核磁共振、B超、心脏彩超等,但是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核磁共振仪器只有在中方医生巡诊时才开放。该医院目前不接受除中国援助之外的其他医疗设备。

(4)金边市僧侣医院:金边市僧侣医院拥有床位80张,主要面向僧侣及公众,医疗设备一般,仅有X光机、CT、B超;其医疗水平也一般。其价格低廉,是主要的穷人看病医院。对我们的核医疗项目不感兴趣。

(5)金边市龙华医院:医院成立于,是柬埔寨第一家政府核准的中资医院,同时是柬埔寨中国商会、香港商会、澳门商会的定点医院。现有床位50张,具有X光机、CT、B超及体外碎石机等设备。医疗人员技术水平中等偏上,在对一例颈部骨折、一例小儿惊厥的处理中名声大噪(均上过当地新闻),目前日病患问诊保守在20-30人,大多为中国人。对于核医疗,他们接受免费试用但是希望更重要的是要有技术人才配套。

(6)金边市中新医院:现有床位35张,具有X光机、B超,就医价格低廉。对我们的核医疗项目不感兴趣。

(7)金边市宏恩医院:该医院由前龙华医院院长创建,现有床位25张左右,有X光机、B超等基础医疗设备。对我们的核医疗项目不感兴趣。

2、专科医院

(1)金边市儿童医院:柬埔寨唯一一家儿童医院,有床位80张,常年人满为患,一号难求。技术水平中等偏上,具有X光机、CT、B超等设备。对我们的核医疗项目不感兴趣(因他们认为不能应用于儿童)。

(2)金边市糖尿病诊疗中心:该中心为他国援助。但是柬埔寨糖尿病并不属于常见病,所以目前基本属于用于宣传、为来访病人发放药物的一个诊所式机构。

三、市场分析与展望

目前核医疗市场尚不很成熟,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各医院也没有达到迫切希望引进核医疗作为医院治疗亮点的需要。目前时机尚不成熟,需要在媒体及其他领域的大力宣传与推广条件下,等待合适时机入局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四、几点建议

(1)如有希望推广核医疗的愿景和想法,可以首先在龙华医院及皇家柬埔寨医院小规模试水。

(2)如欲修建医院,最佳地点可选在金边市和西港市。西港市据了解目前没有一家像样的医院,但是不建议建设高端医院,一般的综合性医院即可。

篇2:医疗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投入的逐年加大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对全区特别是我院的医疗现状作了一个全面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医疗机构设置情况

全区卫生系统共设置区、街道两级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3个,街镇场区卫生院15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590人,区、街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设置病床1458张。全区卫生系统房屋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2亿元,有价值万元以上各种医疗设备370台套,其中百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10台件。

我院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53张,设有11个病区23个临床一级科室,6大医技科室和14个行政职能科室;开展西医、中医各科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到黄陂、红安、黄冈、麻城等邻近县(区)市。并且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现有在职职工640人,其中卫技人员507人,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183人;拥有万元以上设备120余台件,其中美国GE双排螺旋CT、阿克松彩色B超、康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彩色电子胃镜、日本进口血透机、腹腔镜等设备在武汉市区级医院中处于先进水平,医疗设备总价值达到3000余万元。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注重专科建设。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骨外科、神经内科已成为本地区知名专科,能开展开颅、中上段食道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肺叶切除、部分肝叶切除、椎间盘摘除、脊柱矫形、子宫全切带盆腔清扫、乳突根治等复杂重大手术。每年均有3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上,2~3项新技术获市、区科技进步奖。06《平律复方治疗病灶性心律失常临床与实验研究》科研课题经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被评为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07年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我院通过管理评审被命名为“二级优秀医院”并顺利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的认证。

由上述情况可见,我区各医疗机机构特别是我院无论是设备、设施还是医疗技术水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

(二)近5年来全区医疗服务状况

近5年来,特别是在2004年底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近年开始的标准化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开始以来,我区的医疗服务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人民群众特别是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得到了较大的保障,农民开始享有较多的优惠政策,医疗服务网点遍布全区各个角落,使得我区大部分农民群众有条件且能够看得起病,有的甚至可以花小钱诊大病。全区各个医疗机构业务工作量也因此开始大幅增长,有的街镇卫生院业务收入还实现了翻番,这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政策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全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状况正在逐步得以改善。

我院作为全区医疗行业的龙头单位,近5年来,按上级领导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更新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降低药品价格,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得我院的各项工作指标也有了明显提高,现将相关的医疗服务各项指标列举如下:

人民医院相关医疗服务数据

由此可见,全区卫生系统,特别是我院在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业务工作量也正在逐年同步明显增长。老百姓有病大都能够走进医院并看得起病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各项医疗费用仍呈增长趋势。我们对本院相关数据指标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与比照,发现在逐年增长的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占了较大的比例,而实际的服务费用与治疗费用在我院的不断调控下还有所下降,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另外,由于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大家对医务服务的要求开始逐年提高,对服务项目、服务水平与服务内容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许多新的仪器、新的疗法、新的药物开始不断投入使用,从而使得我们的服务成本也大幅提高,这是医疗费用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患者有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花小钱照样是可以看得好病的。正是由于还存在着上述诸多原因,部分老百姓所谓“看病贵”的问题还有待在未来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采取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已经解决了部分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基层卫生条件底子差,发展不平衡,财政投入又相对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势必使整个卫生系统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卫生事业补助政策兑现难。

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投入资金有限,并且有的配套资金不能兑现。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要求,区财政对全区卫生系统投入的卫生事业费和各项配套经费应达到4200万以上;2005年,全区卫生系统区财政预算只有1373万元,即使按卫生系统在编在册人员算,人均卫生事业费年均不足5000元。近几年来,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没有保持与财政支出同比例增长。没有必要的财力作为后盾,各医疗单位的就诊环境、设备、设施、后勤保障都将无从保证;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医务人员何以安心工作?在此条件下若想搞好医疗服务谈何容易!

(二)街镇卫生院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

从总体上看,我区街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而且大部分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查显示:全区3590名医务工作者,从职称来看,高级仅占6.7%,中级占28%,初级则占59% ;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占43.6%,中专或高中占35.6%,而街镇卫生院高级仅占0.3%,中级占7.8%,初级则占31.5%。目前街镇卫生院在职临床医务人员中职前本科生、专科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专业人员学历职称层次低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另外,街镇卫生院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整体人员臃肿,另一方面卫生技术人才匮乏。

存在专业从业人员明显不足。这就使得我区基层特别是农村人民群众仍然存在一定的就医因难。

(三)设备设施缺乏或落后。

在基层医院,特别是有的街镇卫生院,设备还相当的落后,有的辅助检查只能做最基本的血尿常规;有的手术室简陋异常,全部手术过程在同一房间里完成;有的连基本的急救设备都不曾备齐。这样的条件是很难为病人服好务的。

(四)区人民医院的实际困难。

我院作为行业龙头,也是全区医疗技术的指导中心,虽然在人员和设备、设施方面比街镇卫生院状况要好,尚可以基本满足常见多发病及少数疑难病症的诊治,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实际困难,一直制约着我们更好地向前发展和更好地为病患者服务。

首先,病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我院医疗实际发展水平的矛盾渐趋显著。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也必然地要求医疗服务水平相应提高。但作为一所二级医院,其发展与进步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地域、人力、财力、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等。只有各方协作并形成合力,才能使我们的医疗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另外,由于医院建筑、布局、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仍较陈旧和落后,在全市乃至全省同级医院中仍显滞后。全院各病区床位普遍偏少,每到疾病高峰期,经常人满为患,一方面不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设施不到位也易出现医疗差错与服务不到位从而引发纠纷,也因而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

还有就是外部医疗环境欠佳和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对医院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停尸闹丧、恶性纠纷时有发生。一是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二来限制了医学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创新被认为即是“试验”,所谓“无据可考”的东西更会让“扯皮”者有机可乘。当前,这些不良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着,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如果不尽快予以解决,要想真正提高全区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将无从谈起。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大力改善就医条件,添置必要的设备,特别是对

经济相对薄弱街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财政上要予以倾斜。

(二)加快基层全科医师培训与资格认证的步伐。逐步提高街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一级医疗部门人员素质。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培养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就业,对志愿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实行提前定级,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助。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三)对中心医疗机构更要加大投入,促其发展,继而带动全区卫生系统向前发展。在财力上、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全区疑难、重危、复杂病例大多集中在我院,全区近70%的医疗服务是由我院来承担的,只有不断完善设施、改良设备、激励进取,才能使其真正的成为我区名副其实的龙头,成为全区真正的学术、医疗科技和业务指导中心,从而为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完善配套政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标准,服务规范,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医药分家,实行药品托管制度。通过托管来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民。全国许多医院已经走在了前面,而且试行的效果颇佳。许多的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好举措。

(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行力。一切依法办事,切实维护好全区整个医疗行业安全的工作环境与良好的工作秩序,为各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六)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实事求是地评价整个医疗行业,纠正当今社会的不良舆论导向。给医院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七)更加深入地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为基层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制度保证。

篇3:关于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的调查报告

医疗旅游是一种新兴高附加值的旅游业态,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医疗旅游是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在海南, 创新旅游业态,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医疗旅游业, 成为“十二五”时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但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海南的医疗旅游业如何发展?这就需要先了解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有针对性地解决海南医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促进海南医疗旅游的发展。

2 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 并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来海南旅游的外地游客, 问卷发放主要采取旅游景点随机发放和导游随团发放相结合。发放的景点遍及海口和三亚以及一些市县。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345份, 去掉海南本地游客作答的问卷25份, 回收有效问卷共320份。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目前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现状

(1) 目前海南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虽然三亚中医院是国内较早从事医疗旅游服务的医院, 并且吸引了大量俄罗斯以及中亚一些国家的患者, 具有相当的国内外知名度, 但从总体上说, 海南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

从调查情况看, 目前外地游客仍主要将海南作为传统旅游的目的地, 而不是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如在问到游客“您此次选择海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 ”的问题, 有63%的游客选择“海南空气好, 景观好, 适合休闲度假”, 有43%的游客选择“欣赏海南独特的热带风光”, 而选择“海南的热带气候和新鲜空气适合慢性病的康复”的只有13%。而在问到“您有没有听说过‘医疗旅游’时, 有64%的游客表示没有听说过。游客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以及旅游时间长度数据也证明了游客只是将海南作为传统旅游的目的地。在调查中发现, 45岁以下的游客占调查总量的75%, 其中30岁以下占39%;55岁以上只有14%。由于年轻人居多, 所以在问到“您的身体状况如何”的问题时, 有59%的游客回答身体状况很好, 有亚健康问题的占24%, 罹患慢性疾病的只有17%。从游客在海南旅游的时间看, 游客在海南的停留时间七天以上的只有22%, 七天以下达78%, 其中四天以下占55%。而如果是寻求医疗旅游服务, 时间则往往要超过一个星期, 甚至长达数月。可见, 游客是将海南作为观光、休闲度假的目的地, 而不是将其作为改善健康的旅游目的地, 海南的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

(2) 海南医疗旅游潜在客源市场前景较好。虽然目前海南的医疗旅游市场还远未形成, 但在调查中发现, 海南的潜在客源市场前景较好。

海南是一个旅游胜地, 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 这将会为医疗旅游的发展奠定客源基础。从地域上看, 目前海南的国外游客主要来自亚洲和欧洲, 亚洲以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日本为主, 欧洲游客主要来自俄罗斯, 占海南全部外国游客的35%。 (1)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 是海南华侨集中的地区, 虽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与海南自然环境相近, 医疗旅游业较发达, 但如果海南发展特色医疗项目, 也可以利用天然的血缘关系开拓其在东南亚的市场。除了东南亚国家外, 俄罗斯、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是位于高纬度、冬天寒冷的地区, 海南可以利用其位于热带的有利条件开展针对高纬度国家的医疗旅游服务项目。

本次调查的游客中, 内地游客占96%, 与海南旅游委2010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 这也意味着大陆是海南最大的医疗旅游客源地。中国地域广阔, 大部分地区位于中高纬度, 冬天寒冷, 所以海南成为国人冬天度假的胜地。另外,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如在问到“如果条件允许, 您希望在海南既旅游又通过当地的医疗服务改善身体状况吗”, 有90%的游客给出了肯定回答。根据海南旅游委的数据, 海南省2010年过夜国内游客数量261.59万人, 那么希望在海南通过医疗服务改善身体状况的国内游客就有235万人, 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可见, 接近客源地是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最大优势条件。

本次调查发现, 老年人群将是海南医疗旅游业一个稳定的客源群体。虽然目前老年人游客比重不大, 只有15%, 但老年人更需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且老年人有时间, 尤其是退休老人, 也有经济条件做长期的旅游疗养。调查中在问到“您退休后希望来海南长期 (每年至少三个月) 居住吗”, 有57%的游客表示退休后来海南长期居住。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这一群体将越来越大。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2010年中国内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增至1.78亿, 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3.26%。到21世纪中叶, 老年人口比重还将增加1/3。所以老年人将成为海南的一个比较大而稳定的医疗旅游服务需求群体。

(3) 中医医疗服务更受期待。根据患者所需医疗服务的不同, 可以将医疗旅游服务划分西医疾病治疗服务 (包括手术整容) 和传统医学的康复保健服务。提供西医重大疾病治疗服务的医疗旅游市场的形成主要是一些医疗机构凭借着一流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吸引异地 (国际) 患者慕名前往而逐渐形成的。提供传统医学的康复保健服务市场则更依赖于人们对于传统医学的态度、特色的服务项目以及优质的自然环境条件。而海南一流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中医养生康复保健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南也因此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而人们对我国传统医学的态度非常有利于发展传统医学的康复保健服务。在调查中发现, 绝大多数游客对中医持肯定态度。如在问到“您对中医的态度”时, 有83%的人认为“得看具体病情, 中医对慢性病和亚健康的康复有效, 西医对急性病治疗有效”, 另有6%的游客表示“中医能治病, 只看中医”, 只有11%的人表示“中医不能治病, 只看西医”。在问到“如果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 您认为应该发展哪种服务”, 有85%的人选择了“中医养生康复保健”, 有15%选择“西医重大疾病治疗”。这表明了随着亚健康人群和罹患慢性疾病人群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中医医疗服务改善身体状况。可见, 相对于西医重大疾病治疗, 外地游客更期待海南发展中医养生康复保健服务。如果海南开发出一些特色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 则海南医疗旅游市场前景将很广阔。

3.2 海南发展医疗旅游存在的问题

(1) 医疗缺乏吸引力。这表现在海南医疗水平低, 医疗市场不完善, 缺乏特色医疗项目等方面。

医疗条件是发展医疗旅游业的重要条件, 海南的医疗水平低成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的重大障碍。近年来海南的医疗设施和设备得到很大的改善, 许多设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但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在调查中发现, 75%的游客表示虽有医疗需要但不会选择在海南获得医疗服务, 究其原因, 其中有35%的游客认为“海南医疗技术差、服务差, 信不过”。在问到“您认为如果海南想发展医疗旅游业, 当前应该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多选) ”, 有70%的人认为海南“应当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可见, 医疗水平是制约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医疗市场不完善也是制约海南医疗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民营医疗机构在长期经营中缺乏诚信, 竞争无序, 失去患者的信任, 再加上民营医院往往不是医保定点医院, 因此患者心理上往往倾向于公立医疗机构。在调查中有53%的游客认为提供医疗旅游服务的医院应为公立医院, 27%的游客选择公私合营, 14%的游客选择国家所有私人运营, 只有8%的游客认为在海南提供医疗旅游服务的医院性质应为私立医院, 这些数据表明了患者心理上较倾向于有政府背景的医院。然而, 尽管患者信赖公立医院, 但公立医院也存在问题。一些公立大医院仍然存在环境差、态度差、过度服务、滥开抗生素等问题。在虽有医疗需要但不会选择在海南选择医疗服务的游客中, 60%的游客是因为海南的医疗市场不完善。其中25%的游客认为医疗市场混乱, 担心受骗;16%的游客认为海南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9%的游客担心医疗保险不能报销。因此在与国际接轨方面, 海南在医院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以及医疗体制改革方面还需要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特色医疗项目往往会吸引游客慕名前往, 而且也会由于产品差异而避免出现竞争对手。海南的特色中医医疗虽开始在国际上产生影响, 但远没有成为著名的品牌产品。在调查中有35%的游客认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应开发出特色的医疗服务项目。可见, 缺乏特色的医疗服务产品品牌将是影响海南医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海南旅游产品层次低, 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 海南的旅游形象有待提升。海南旅游产品发展多年, 但旅游产品层次低, 不能满足游客的高端需求;另外, 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虽然旅游业发展多年, 但并没有赢得良好的旅游形象, 投诉纠纷时有发生。在调查中有38%的游客认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应该建立良好的旅游业秩序。

(3) 医疗与旅游缺乏有机结合。医疗条件和旅游资源是发展医疗旅游业的两个重要因素, 但还需两者的有效结合。在泰国、印度等国家, 一方面, 开展医疗旅游服务的医疗机构为吸引患者提供多种旅游服务项目;另一方面, 旅游部门和机构熟知各大医院的医疗项目和技术水平, 向外推荐本国的医疗服务以吸引大量国际患者。如新加坡在旅游局之下设立“国际医疗组”, 专门负责营销和推广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业务, 使新加坡抗衰老美容闻名全球, 并以健检便宜著称。目前, 海南的医院还比较专注于传统治病的医疗模式及过去医疗机构所担任的任务, 没有把医疗旅游当做自己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些大医院甚至没有为外国客人提供服务的意识。如海南有大量国际游客, 但很多医院竟然没有英文标志的指示牌, 外国患者去医院就医非常不方便。另外, 一些医院的个别服务项目虽然治疗效果不错, 却缺乏旅游部门有效的推介。目前, 海南的医疗和旅游有待于有机结合起来提供医疗旅游服务。

3.3 建议

(1) 增加海南医疗吸引力。首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海南医疗水平。近年来海南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医疗水平, 如通过人才培训、人才引进、建立与国内知名医院与海南医院的合作帮扶关系、放宽港澳台资入驻医疗市场限制等。在此基础上, 海南还应进一步推进医疗改革和开放, 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 如放宽外资合资办医的比重, 甚至允许外资独资办医等, 引入著名国际品牌连锁医院进驻海南以较快地提升海南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其次, 进一步规范医疗市场, 尽快推进海南医院通过JCI国际标准认证。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 也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只有取得了国际标准认证, 才能得到国际患者的信任。同时JCI标准也是商业保险机构支付医疗保险费的基本条件, 只有获得认证的医疗机构才能获得国际医疗保险赔付。通过JCI认证是发展医疗旅游的重要条件。亚洲各国医疗机构都有很多家通过JCI认证的医院, 海南至今还没有一家医院通过该认证。所以推进海南医院通过国际JCI认证是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重要条件。

最后, 尽快开发出特色医疗项目。海南可结合自身的环境资源优势开发出特色医疗服务项目。调查表明一些特色项目还是很有前景的。对于问题“如果条件允许, 您希望在海南享受什么医疗项目 (多选题) ”, 选择森林氧吧+中医疗养康复的有27%, 选择温泉+中医疗养康复的有24%, 选择温泉+中医美容项目的有15%。由于海南游客众多, 所以这些特色服务项目都将有较大的消费群体。因此海南可将中医与海南的温泉资源、海岛阳光、清新空气结合开发出一些特色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此外, 有50%的游客希望在海南享受新鲜空气+适当体育运动项目康复, 因此可以开展一些适当体育运动项目。考虑到老年人将是海南的稳定客源市场, 而且近年也有许多北方省份的老年人来海南越冬, 可以先开发出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康复保健养生医疗服务。黎医是海南的特色医学, 黎医特色医疗服务产品将会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

(2) 开发旅游新产品, 提升海南旅游形象。旅游业发展除了进一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之外, 应该尽快开发出新产品。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一些有条件的旅游机构可以结合医疗服务, 开发出养病、养生、养心、养智等新市场, 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如可以针对大量来海南越冬的北方老年人群体, 建立老年人中医疗养院;可以针对爱好运动的群体开发出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 等等。

(3) 建立相关组织机构, 促进医疗和旅游有机结合。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需要医疗机构和旅游机构彼此主动的相互融合, 但这种整合也需要相关组织机构的有力推动、规范、管理和监督。为此, 可以借鉴新加坡、中国台湾等的做法, 在海南省旅游委下设专门机构扶持、监管海南医疗旅游业的发展, 并向海内外推广海南医疗旅游服务业。另外, 应成立海南医疗旅游协会, 制定行业管理规范, 协助政府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做好政策引导和协调服务;增进医疗旅游相关行业之间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 促进医疗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等等。

另外, 为了推进海南医疗旅游业的发展, 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如制定医疗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针对私人企业的税收信贷优惠;建立医疗人才流动机制;通过医疗改革使海南与更多的地区实行异地医疗报销制度, 等等。

参考文献

[1]孟卓.医疗旅游医院新金矿[J].当代医学, 2004 (11) :27.

篇4:医疗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养生Spa市场调查结果

近几年,养生Spa的数量没有什么变化,Day Spa的数量有增长,而医疗Spa的数量略有波动。估计美国共有800家养生Spa馆。这是根据110家经鉴定以养生Spa为主营的Spa馆回复的填写完整调查表得出的结论。2003年养生Spa的市场规模与2001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养生Spa的服务项目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养生Spa馆提供营养咨询和减肥项目减少了,现在只有58%的养生Spa馆提供这两项业务,而2001年这一数字为73%。但是,这两项业务仍然是养生Spa馆最赚钱的项目之一。同样地,电解/热解治疗项目(目前为8%,2001年这一数字为19%)、反射疗法(现在为70%,2001年这一数字为79%)、瑜珈、太极和其它锻炼项目(现在为35%,2001年这一数字为41%)等在养生Spa馆的业务量在上升。

养生Spa财务收入良好的状况没有大的变化,较高百分比的养生Spa馆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现在为31%,2001年这一百分比为28%)。但是,年收入超过5万美元的养生Spa馆占全部养生Spa馆的百分比从2001年的1%跃升至现在的7%。另外的好消息是45%养生Spa馆的年收入20%以上来自零售额。较高比例(34%)的养生Spa其20%以上收入成为利润,这也许受到零售额与业务收入的比例影响造成的,但更大的可能会随着单一经营者的业务量而变化,因为90%以上的养生Spa馆雇佣5个或5个以下的专职雇员。

养生Spa、医疗Spa和Day Spa的比较

一般说来,Day Spa馆的规模比养生Spa馆和医疗Spa馆的规模都大。Day Spa馆雇佣全职员工的数量高于养生Spa馆和医疗Spa馆。Day Spa馆雇佣的独立合同工比医疗Spa馆雇佣的独立合同工多,但是比养生Spa馆雇佣的独立合同工少。这三种Spa之间的最大的区别是每周接待顾客的数量相差很大:Day Spa馆每周平均接待233位顾客,而医疗Spa馆和养生Spa馆每周接待顾客数量分别为71人和68人。但是,当Day Spa将接待更多顾客的时候,医疗Spa馆新吸纳的顾客与养生Spa馆和Day Spa馆相比在Spa馆内的消费更高。Day Spa馆中最赚钱的业务包括按摩、面部美容、头发护理、指甲修护和热蜡脱毛等。

医疗Spa市场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我们估计全美国大约有500家医疗Spa馆。这是根据70家经鉴定以医疗Spa为主营的Spa馆寄回的完整调查表得出的结论。正如前所指,即可以用所提供的业务区分三种不同形式的Spa,这三种典型的经营模式分别为:

1.Day Spa馆的治疗室用于从事医疗类服务,如激光脱毛、光子美容和肉毒素注射等。

2.作为一个独立部门,在几间治疗室内更多的医疗操作,如激光脱毛、光子美容、祛除脂肪团以及面部脱皮等。

3.临床皮肤护理模式既不属于Day Spa也不属于医疗Spa,它是在轻松环境提供医疗服务和舒缓减压治疗。

提供医疗服务的Day Spa馆介绍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Dana Point的雷尼尤·莱瑟Day Spa馆(Reniu Laser Day Spa)就是一个以提供医学护肤服务闻名于全美国的Day Spa馆。雷尼尤·莱瑟Day Spa馆的面积为3100平方英尺,环境优雅怡人。其中的竹林居(Bamboo Room)完全采用斐济岛的模式进行了装修和装饰。顾客可选择全套Spa服务,包括具有鲜明特色的Pohaku按摩(Pohaku Massage),即全身涂满椰子油,并辅以热石按摩,时间75分钟;瑞典式按摩(Swedish Massage);一种欧式面部美容(European Facial)或尊贵面部回春驻颜美容(Epicuren Rejuvenating Facial);指甲修护和足疗以及热蜡脱毛等。就医疗项目而言,顾客可以选择高频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 IPL)面部美容、激光脱毛、肉毒素注射以及激光静脉疗法等。顾客可以选择定期做Spa微晶脱皮术或增强型医疗微晶脱皮术,后者包括超声波和电流两种刺激,这两种物理疗法的结合功效显著,人们因此称之为微型除皱美容仪。

雷尼尤·莱瑟Day Spa馆主鲍勃·乌斯狄克(Bob Oosdyke)声称,“全部的Spa治疗项目均为斐济原汁原味技艺,即使用直接采用斐济岛的天然产物。Spa的理念完全源于斐济岛,甚至各种医疗项目也具有更多的斐济风格.”

乌斯狄克说:“Spa业务收入和医疗美容的收入约各占本Spa馆年收入的50%”。他使出全身解数吸引即将举行婚礼的新娘们以及热衷无害面部除皱美容的女性到他的Spa馆。12间房每天9个小时、一周7天的工作,全职和兼职的人员共22人,业务进展得如此之好,乌斯狄克希望不久就可以做特许经营了。

医疗实践和医疗Spa

皮肤学家布鲁斯.卡茨经营的朱瓦护肤和激光治疗中心(Juva Skin & Center)经扩大经营规模和扩充服务项目后成为纽约市最早成立的医疗Spa馆之一,新的名称为朱瓦医疗Spa馆(Juva MediSpa)。朱瓦医疗Spa馆看上去就像是一座顶级Day Spa馆,装修精美,环境优雅,馆内播放舒缓的音乐,还有技艺高超、团结合作的员工队伍。与Day Spa馆的区别在于它所提供的服务仅限于护肤和按摩服务,没有诸如指甲修护和足疗、美容类服务等,而且一切医疗服务皆强调疗效第一。

另一个实例就是由医学博士米歇尔·普·戈德曼和他的夫人黛安娜· 约克-戈德曼共同经营的La Jolla医疗Spa馆(La Jolla Spa MD)。La Jolla Spa馆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提供从欧式面部美容到最新推出的人们称为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的非侵害皮肤护理疗法等。光动力疗法是用光动照明器发出的蓝光照射涂敷20%浓度氨基乙酰丙酸进行皮肤美容。氨基乙酰丙酸是一种光合成药物,既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18小时内氨基乙酰丙酸被人体癌前皮肤细胞吸收,并被光动照明器发出的光破坏,但对周围健康皮肤的损害极小。该Spa馆内还提供海藻裹肤和热蜡脱毛等Spa项目。

皮肤治疗护理模式的Spa馆

篇5:医疗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浅谈贫困地区如何最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近年来,关系民生民本的医疗卫生事业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加快,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药卫生网络不断健全,各项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各项惠民政策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同。但作为贫困地区,卫生医技人才的严重短缺,就地就近看不了、看不好病,一直是群众看病“难”的一个顽疾,也是导致群众看病“贵”的最直接因素,更是群众最渴盼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贫困地区卫生医疗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贫困地区受地域、体制、机制束缚和投入所限,多数卫生医疗系统经营相对比较困难、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这不但造成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且留不住,而且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总体来讲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一是无学历和中专学历人员多,本科学历人员少;二是无职称和初级职称人员多,中、高级职称人员少;三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相对较多,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极少。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面“人才”难引进,很多专业技术岗位是“有岗无人”。贫困地区由于交通条件普遍不便,基础条件普遍落后,总体人口普遍不多,医院业务收入普遍不高,因此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与富裕地区差距十分悬殊。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本区域以外真正有能力和水平的卫生医疗人才都不愿意到这种地方应聘、就职,甚至是本区域内人员毕业后都不愿意回来上班。所以,贫困地区的县、乡医疗机构虽然按相关规定核定了人员编制,设置了相应的临床医技科室,但由于外面人才引不进,现有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差距等因素影响,目前县乡医疗机构多半是“有岗无人”,特别是乡镇更为突出,多数是有业务科室门牌设置、有专门业务用房,唯独没有专岗人才。

(二)现有“人才”难留住,很多专业技术岗位是“专岗不专”。多数贫困地区硬件严重滞后,软件先天不足,财力十分薄弱,其地域本身不具备人才聚集能力和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地现有人才,特别是专业岗位和科室带头人为了更高的追求、为了更好的生活,都纷纷辞职、离岗到更大的城市、更好的环境、更丰厚待遇的大医院应聘就职,从而导致部分专业科室没有真正业务过硬的专业人员负责,没有真正的科室专业医生临床诊治,专业设备没有真正的专业专职人员操作,专业科室找不到真正的专治医生,疾病患者得不到合理适度有效治疗。

(三)系统编制人数已配满,但职责履行难到位,多数医疗机构是“有人无为”。外面人才引不进,现有人才留不住,但卫生医疗机构科室总要按规定设置,患者总要有人医治和护理,所以多数医疗机构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有降低门槛招聘医技人员和护理人员,从而导致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都得不到充分有效救治,甚至是部分一线临床医师没有相应执业资质,这不仅给群众造成看病“难”,同时严重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

二、贫困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前重点是要改变医疗人才队伍结构现状,加强医技人才队伍建设。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改革,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健康和幸福的重大民生工程。因此,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不但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和落实好中省市医改政策精神,而且还要结合地域实际,加强调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特别是作为贫困地区,要通过改革解决好群众“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的现状,重点是要解决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要让群众能就近、就地看到专业医生,并且看好病,不再为患上一般病就必须辗转到其他医院和地区才能看好。也就是说能就近就地看得了、看得好病,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地区“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一)把握关键招人员,做到宁缺勿滥促发展。卫生系统进人关键是要进“人才”,而非单纯进“人”。为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同时也对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如何核定进行了明确规定,各级卫生和人事部门也都在积极争取和落实这一政策。特别是上级领导对人员重新核编和到位情况高度关注,甚至是作为医改任务予以下达,下级业务部门对空编人员的招录也是积极主动。为此,笔者认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单位在严格执行上级人员编制政策,积极重新核编的基础上,切勿盲目按空编总数一次性全部招录(安置)到位,避免形成招非所需,编满岗齐人多病难看的局面。更造成如有机会招聘外来“人才”时,却又因编满招不进,留不住。

作为贫困地区,在对空编人员进行招录过程中,一是在招录标准上,不能因为交通、环境等各种客观因素,对所需专业技术人才降低招录标准,甚至是以护理、行政或一般工作人员职数占专业技术人员编制,致使群众看病仍然“难”,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二是在招录方式上,要由原来单纯人社局考试录用改为参加国家相应专业考试,具有相应资质且通过业务水平考核,由卫生局根据所需情况上报人社局,再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审核,而后录入正式在编人员,真正做到招之所需,招之能用。

(二)立足实际抓培训,提升服务能力解民忧。针对当前贫困地区医疗机构人员外面人才难引进,现有人员“专岗不专”、“有人无为”的现状,各级医疗机构要履行好各自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内部挖掘潜力,加强对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和培养,逐步提高医技水平。

一是抓好管理干部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选聘好“领头羊”是关键。在现行体制和贫困地区卫生院环境有限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院长目前是无人愿干,同时无人能干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为此,要特别加强对家庭居住所在地就在其工作所在地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待时机成熟予以选聘,这样即可以解决因远离家庭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困难,又可以杜绝工作在他乡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态,还可以增强在本地为熟人服务不得不做好的干劲。

二是抓好医技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医技能力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特别是针对当前医疗卫生队伍中人员素质不齐、综合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高等现状,一方面要规范行为加强在岗在职常规培训,提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所需脱岗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三是抓好区域内技能的交流和帮带。为了改变群众看病就医“舍近求远”的现状,每个乡村卫生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实现医疗资源相对均等化尤为关键。但受地域、人口、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要实现医疗资源均等目标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相关制度和机制先行。要将职称评聘、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升等都必须到基层(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或边远县(乡)服务多长时间,并帮带业务能手多少名,成效和反响好与否怎么办,作为硬件条件予以规定明确,进而形成长效机制。

(三)科学管理建机制,激发工作热情惠民生。目前,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人员工资财政都予以了最大限度的保障,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予以保障,在这种体制下,如何保证不养懒人,并最大程度激发工作人员干事热情,避免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一是要制订科学的岗位设置和岗位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工作。要通过本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符合卫生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单位的活力。二是要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深化卫生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收入分配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和医务人员收水平挂钩。全面落实绩效工作,保障基层医务人员收水平不降低。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合理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篇6:医疗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一、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瑞典位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东部,东北毗邻芬兰,西部与挪威接壤,南部与丹麦隔海相望,东邻波罗的海,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已超过900万人,是北部欧洲的重要国家。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本着为每个公民提供经济“安全网”的指导思想,实行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所有公民都有权利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并由国家承担各种风险。社会保障的内容除养老、医疗、失业、伤残、生育保险外,还有儿童津贴、遗属津贴、单亲家庭津贴、住房津贴和接受教育培训的津贴;除现金津贴外,还提供医疗等照料服务,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国民解除了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后顾之忧。瑞典社会保障目前采取的是现收现付的基金模式,但专门的社会保险税已不能满足支付,还必须靠政府从国家税收等其它方面给予补充。2001年,瑞典全国用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的总开支相当于gdp的36%,其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总支出(不含失业保险)约3610亿克朗,相当于gdp的16%。社会保障支出的具体情况是:养老金支出1740亿克朗,占48%;医疗保险1140亿克朗,占32%;家庭和儿童福利支出540亿克朗,占15%;其它保险支出94亿克朗,占2.6%;管理费支出85亿克朗,占2.4%。

瑞典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比较统一,社会保障从立法到各项待遇的支付,涉及国会、卫生和社会事务部、劳动部等部门。国会在瑞典社会保障立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会中有专门的社会保险立法委员会,社会保障的每一个法案在国会讨论表决之前,先由社会保险立法委员会讨论。委员会的成员由各党派人士、专家组成。由于委员会和议会中执政党占多数席位。所以,一般来讲在委员会中获得通过并取得一致意见的法案,在议会中会获得通过。

二、瑞典医疗保险(亦称健康保险)的有关情况瑞典医疗保险制度的参加者主要是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以上(1995年规定的收入标准为6

000克朗)的在职者或已经登记的失业者,到外国工作不超过1年的瑞典人也可以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在瑞典受雇于外国雇主的外籍人,如果有意在瑞典工作1年以上,同样可以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津贴的支付从被保险人因健康问题失去劳动能力的第15天开始,每周支付7天,有工作收入的养老金领取者,医疗保险津贴的领取天数180天。医疗保险津贴标准存在阶段差别,从患病的第15天到第365天,医疗保险津贴标准为其原来工资的80%,从第366天起,医疗保险津贴标准降为其原来工资的70%。普通患病雇员患病时间为2-3天者,由雇主支付其原来工资的75%作为健康津贴,患病时间为4-14天的雇员,由雇主支付其原来的工资的90%作为健康津贴。自营就业者及其他符合医疗保险领取条件者,患病后的第2-3天,由医疗保险基金为其支付健康津贴,支付津贴的标准为其原来月平均收入的65%,第4-14天的支付标准为其原来月平均收入的70%。医疗保险健康津贴每天最高领取标准不得超过587克朗。

瑞典父母保险制度规定,父母保险津贴的领取者,需要在产前至少已经参加父母保险制度240天。父母保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自孩子出生日开始计算,出生后前60天的津贴标准为父母原来工资的90%,此后300天的标准为父母原来工资的80%,再往后的90天的标准为每天60克朗。每一子女出生时,领取父母保险津贴的时限至少不能少于450天。

瑞典医疗保险制度和父母保险制度由国家社会保险局统一管理,地方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实施。瑞典医疗保险和父母保险法令明确规定,所有医疗保险和父母保险津贴都应纳税,医疗保险与父母保险津贴的标准随每年收入基数的调整自动调整。

三、几点思考和启示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19世纪初,至今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百余年的发展中,瑞典社会保障制度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遵循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普遍原则与坚持本国特色相结合。在社会保障财政来源方面,瑞典政府财政资助和雇主缴费所占比例最大,被保险人个人缴费所占比例很小;在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的主要机构,主要社会保障项目由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则在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作用,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如失业保险,实行自愿性保险原则,这些自愿性社会保险项目主要由各种自愿性社会保险组织管理,中央政府相关部门仅对其进行监督。

二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动努力与公民的广泛参与相结合。瑞典社会各阶层不仅能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可以参与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和管理,使瑞典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基本上能够为民所谋,为民所知,为民所行,这有利于瑞典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措施更好地贯彻实施。如瑞典上世纪80年代以来颁布的保健法、病假工资法案、提高健康保险津贴标准等法案,都是经过广泛征求国民意见,经国会多次讨论后施行的。

三是在社会保障的责任和权利的关系方面,瑞典经历了一个比较强调政府责任,到逐步强调雇主责任,最后发展到争取实现政府责任、雇主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协调和平衡的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政府财政补助在瑞典社会保障财政来源中所占比例最大,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障费所占比例居第二位,雇员缴费所占比例处于第三位。这反映出瑞典政府在社会保障中承担主要责任,这种过度的国家责任成为瑞典“福利病”的重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以后,瑞典开始社会保障改革,政府财政补助在社会保障财政来源中所占比例稳中有降,雇员个人几乎不再缴纳社会保障费,而雇主缴费所占比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到90年代中期,瑞典试图通过激进的改革措施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保障制度责权利方面的偏差,通过调整社会保障筹资模式,增加个人缴费比例,谋求政府、雇主和雇员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责权关系的基本协调,消除瑞典福利病的根源,收了初步效果。

通过对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考察,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进一步加深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瑞典的社会保障计划相当庞大,费用支出惊人,纳税比例居世界前茅。尽管各国不少人士对其制度有种种非议,但不管怎么说,近百年来瑞典是世界上最安定的国度之一,总的讲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是可观的,用瑞典人的话说,把钱花在福利上,比把钱花在监狱上要好得多。相比之下,尽管我国政府近几年来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但总的来讲还应继续加大,特别是对医疗保险,中央财政还没有直接进行过补助。从近期看,起码对困难群体的大病医疗救助,包括中央财政在内的各级财政,都应该适当予以补助,以解决困难企业和职工的实际困难,维护社会稳定。

2、社会保障的发展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瑞典的福利社会以“三高”著称,即:“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水平的维持最终要由全体国民来承担。这个度如果掌握不好,将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瑞典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瑞典的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5%迅速增长到60%,从而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瑞典模式发展成“瑞典病”。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瑞典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才开始逐步摆脱“瑞典病”的困扰。这个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汲取。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保障水平必须注意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既要稳步推进,使人们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又要统筹兼顾,不能由于片面追求社会保障的高水平而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

3、要努力增加公众对社会保障的参与度和认知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在普遍实行劳资集体协议制度以及社团主义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政治特征下,瑞典社会各阶层对社会保障的参与和了解程度是比较高的。从我们在瑞典与一般民众,包括司机、导游的接触看,他们对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待遇的给付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不小差距的,还有不少工作要做,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让广大职工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医疗保险分会考察团

上一篇:电气维护巡检制度下一篇:辩护词贩卖毒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