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收费状况调查

2024-05-23

第三方支付收费状况调查(通用6篇)

篇1:第三方支付收费状况调查

第三方支付收费状况调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曾经高举“免费”大旗的第三方支付如今也开始收费了。通过拉卡拉向部分银行信用卡还款需缴纳手续费,快钱、支付宝等机构推出的转账汇款功能也打出了收费牌。那么,消费者在生活中常用的公共缴费、代购车票等支付业务是否还可享免费转账?

转账1信用卡还款

除拉卡拉外均免费

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信用卡还款无需手续费,这是网上流传已久的省钱小窍门,但目前通过拉卡拉还款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一免费大餐了。

记者了解到,通过拉卡拉向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除深圳外全国其他地区)的信用卡还款,客户每笔交易要缴2元的手续费。在持卡人还款时,每笔手续费从借记卡账户中一次性扣除。据悉,这2元钱手续费将分摊给付款行(即借记卡发卡行)、银联、拉卡拉公司等。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拉卡拉偿还信用卡,实际上是借助银联渠道完成了一笔跨行交易,每笔都是有成本的。只不过各家信用卡发卡行为鼓励持卡人使用这个渠道,一直以来都在替客户垫付这笔手续费。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曾表示,拉卡拉的收入一是来自于向银行或用户收取的交易手续费;二是来自于向便利店收取的加盟费。该公司八成交易来自于信用卡还款。2010年的交易额达到200亿元以上,但年收入仅为1.6亿元。“赔本赚吆喝”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拉卡拉模式或许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部分项目从免费到收费的必然趋势。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通过支付宝、快钱、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所有银行的信用卡还款都是免费的。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同更多银行合作,推动还款网络化,提供多样化的还款入口,使网络还款更加方便快捷。正是因为还款网络化且免收手续费,消费者可以告别排队等候还款的烦恼,可以节约时间。

转账2转账及汇款

均收费

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量成倍增长,使用人群迅速扩大,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出现了跟银行“抢生意”的苗头,其中就包括转账、汇款业务。例如支付宝、快钱都推出了跨行转账业务,使用者只要登录平台,在跨行转账业务中输入收款银行名称、收款人姓名、付款行名称、卡号、付款人姓名、转账金额等内容,就能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对方银行账户,堪比银行卡之间的转账。

这一业务虽然方便,但并不是免费的。如快钱跨行转账手续费0.5%,每笔最低5元、最高50元,允许多次付款,每笔付款额最高1.5万元。

支付宝的跨行汇款业务根据到账时间、会员种类分为四种收费标准。其中,普通会员选择次日到账的,服务费率为0.25%,最低0.9元/笔、最高50元/笔;若选择2小时内到账,服务费率为0.5%,最低1元/笔、最高50元/笔。金账户会员若选择次日到账,服务费率为0.175%,服务费下限0.9元/笔、上限35元/笔;选择2小时内到账,服务费率为0.35%,服务费下限1元/笔、上限35元/笔。另据了解,支付宝跨行转账业务目前正在优惠期,使用者有3次免费体验机会,转账时服务费全免,有效期到今年12月31日。

银联平台的同城跨行转账,金额不超过5000元的,每笔手续费2元;金额在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每笔手续费3元;金额大于10万元的,手续费8元/笔。异地跨行转账,按交易金额的0.5%收取手续费,最高不超过50元、最低不少于5元。

拉卡拉特有的手机号汇款业务,需要收款人开通手机号收款业务,如此一来,手机号就等同于收款人在拉卡拉的银行账号。任何人使用拉卡拉输入收款人手机号,就能完成汇款。该业务仅支持银联标记借记卡付款。单笔付款限额1万元;1%交易手续费,2元起,单笔40元封顶。交易手续费由付款人承担。

转账3第三方平台账户间转账

均收费

“跨行转账本来就要缴手续费,就跟在银行转账一样。不过,我可以通过支付宝把钱打给亲友,不就免费了吗?”网购达人小琴表示。记者了解到,目前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之间转账,节省转账手续费的这条捷径已然行不通了。

例如通过支付宝的“我要付款”业务将资金划拨到对方的支付宝账户,也是要缴纳服务费的。根据规定,支付宝金账户用户每月的免费交易流量为2万元、实名认证用户每月的免费交易流量为1万元、非实名认证用户每月的免费交易流量为1000元。如果用户的交易量超出以上金额,超出部分就要按0.5%付服务费,服务费最低为1元/笔、最高为25元/笔。

支付宝的“我要收款”、“付货款”、“送礼金”等账户之间转账的交易也是要记入交易流量的,若超出流量,也要按照0.5%收取服务费。

拉卡拉近期推出的新一代便携式个人终端拉卡拉超级盾除了具备手机充值、购买游戏点卡、缴纳公共事业费等功能之外,还可以为财付通、支付宝充值,为支付宝交易付款,这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资金划拨。

记者了解到,使用者若想通过拉卡拉超级盾给支付宝充值,需要先购买充值码,手续费按交易金额的1%收取,2元起、10元封顶;给财付通充值的手续费按照交易金额的1%收取,手续费2元起步;为支付宝交易付款的手续费按交易金额的1%收取,2元起、50元封顶。

转账4生活缴款

均免费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繁琐的公共事业缴费已经成为居民的日常负担,在一些大中城市,排队缴费难的问题突出,便民支付成为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热点。易观国际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13年中国便民金融服务市场交易量将达到2350亿元。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民缴费业务,只需登录相关页面,按照提示进行非常简单的网上操作,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目前,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拉卡拉等多家机构推出的生活缴费,如水、电、煤气、供暖费、固话、宽带费等民生服务都是免费的。

记者发现,各家机构在开通地域、业务类别上有所不同。例如财付通目前支持上海、重庆、南京等地区用户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手机费、宽带费、固定电话费,但只支持北京地区用户缴纳供暖费。

支付宝可支持北京地区用户缴纳燃气费、供暖费、手机费,但水费、固话、宽带等缴费业务未开通;拉卡拉支持北京、上海、青岛、成都等地区用户缴水、电、燃气费、固话及宽带费用,但不支持南京地区用户缴水费。具体细则需要使用者提前在网上查询。

转账5:代理业务

均收费

除了以上公共事业缴费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今又推出了代理业务。例如,支付宝此前开通了交通罚款代缴业务。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节省去交管部门缴罚款的时间,而且许多异地违章的处理也不必再往违章地跑了,只需在网上便可很便利地完成。

用户只需在登录支付宝后,选择“交通罚款”业务,然后输入车牌号、车辆识别代号的后4位,即可查询到自己的违章记录列表。在确认自己的罚款项目和金额后,用户可将罚金通过支付宝支付到指定账户,即完成了缴费。支付宝目前暂不受理扣分违章。

需要提醒车主的是,该业务需要收取少许手续费,不同城市的手续费有所差别,以北京为例,每单收费19元。用户可以在一单交通违章缴费业务中录入多条违章记录,这样就可以一次性支付并处理。如果车主需要邮寄回执和发票,每个代办订单需缴运费29元(快递)。

此外,火车票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代购,目前财付通代购火车票需要网上支付的费用有预付全额票价、客票代售服务费5元/张,如果是快递送票,需先支付快递费;支付宝代购火车票除了要支付票面价、铁路客票代售点服务费5元/张、快递费,还需要支付网络服务费,服务费是前三者费用的1%。(文/孟凡霞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篇2:第三方支付收费状况调查

—— 蔡振东

简述物业情况时间调查起因(各种存在的问题)提出收费的重要性——(300)

小区的收费情况()缴费情况

分析缴费情况欠佳的原因

怎样解决

篇3:第三方支付收费时代或来临

@吕随启 (北京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在第三方支付转账功能上线初期, 需要进行推广获得更多客户认知, 自然会以免费等策略吸引投资者, 但是微信支付终究也需要盈利, 所以免费午餐减少, 可能是大势所趋。

@陈颖 (南都经济评论员) :微信为何开始收费?或许更大的原因是和网络支付新规有关。网络支付新规或将改变原来包括微信、支付宝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此前的赚钱方式。此次微信转账收费的另一种可能是, 网络支付巨头正在为网络支付新规的出台做准备。

@罗超 (普通网友) :微信此时推出转账收费的政策, 或许是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由于央行将第三方支付的定位明确在小额、便捷的小微支付领域, 不允许第三方支付搞“银行化”“银联化”, 形成巨额沉淀资金。因此, 微信此举或许有意迫使客户减少大额转账, 强调其小额、便民支付的定位, 也正是基于此考虑, 微信的小额转账、红包交易可以不收手续费。

篇4:第三方支付收费状况调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消费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概况

1.互联网时代背景

(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既不是传统金融领域的互联网化,也不是互联网领域简单地向金融领域的渗透。互联网更像是一种金融技术,建立在平等开放自由透明的互联网价值体系之上,它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领域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弊端,比较好地解决了在传统体系下内部交易成本控制的问题,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透明等特点。主要形态有众筹融资、网络P2P借贷、第三方支付三种。

(2)第三方支付定义,意义

第三方支付是指有一定信誉的非银行机构提供的资金交易和流动服务,在服务中第三方机构不参与资金所有权归属,仅是传递作用。它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基本形态。移动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的一种形态,它是指移动设备为载体,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支付,从而达到交换商品或服务目的的一种支付方式。

第三方支付实质是一座桥梁,它联系了消费者,商家,银行,减少了现金使用,加快了资金流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十分多的便利。

二、移动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分类、发展模式

1.定义

移动第三方支付指以移动设备为载体,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支付,从而达到交换商品或服务目的的一种支付方式。在我国,典型代表有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腾讯的微信支付等。此类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频率最高。其优点是有效将用户,银行,商家,移动运营商等主体联系到一起,担当桥梁作用,应用面广泛。

2.移动支付的发展模式-----价值链

移动支付的价值链由用户开始,并结束于线上或线下的商户。移动支付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完成支付。移动终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由手机制造商制造的移动终端和运营商建设的基站组成。手机制造商提供移动网络客户端解决及支付解决方案(如NFC近场通信技术),并为移动软件APP开发者提供平台。

软件方面,基于硬件的智能化软件进一步扩展了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扩展了移动支付使用人群,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市场的扩展,并对硬件制造商提出更高要求,软硬件因此相互促进。

商户是价值链的终点。据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电子支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航旅票务支付,餐饮美食,生活缴费是生活中几个常用到移动支付的场景。在终端商户,移动支付加速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交换,商户为全价值链实现最终增值,同时又从上游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获得增值服务,促进了全价值链的联动。

综上所述,移动支付价值链中的每一个主体都为全价值链的增值做出了贡献。

三、移动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发展

1.总体规模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状况良好。2014年,中国手机银行交易规模达到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1%,仍有较大增长潜力。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在手机银行支付市场占有较大份额。2014,第三方企业支付交易规模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391.3%。支付宝占据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是腾讯的财付通。

2.人群特征

中国移动支付总体呈男多女少,年轻化的两大特点。

使用移动支付的网民中,男女比例约为3:2,年龄段大部分分布在26—35岁这一年龄段,使用用户较为年轻。且用户群以一个较为迅猛的速度在增长。

传统的网上银行支付对于男性吸引力更高,而对于女性而言,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等则有所侧重。移动支付对于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吸引力高,移动支付的使用人群地域分布从沿海向内陆拓展,使用基数增长潜力巨大。

在使用的软件方面,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和第三方移动支付中,支付宝占据绝对优势,银联支付和微信支付占比不足5%,无法撼动支付宝的地位。

3.参与主体及其发展概况

(1)支付宝

支付宝原为阿里巴巴旗下C2C交易平台淘宝网推出的附属支付服务,后拆分成为独立公司。现为中国实力最为雄厚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商。

支付宝最大的特点是与B2C、C2C的深入融合。庞大的用户基数带来了高用户粘性,C2C和B2C平台为支付宝提供了强大的现金流,再者,B2C、C2C的进一步布局影响支付宝的未来发展。

第二个特点是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好。支付宝得到各大银行和信用机构的保障,并建立了用户信息核对机制,对个人信息真实度进行辨认,这有益于安全性和可靠度的提高。

第三个特点是产品的多元化特征。如余额宝等理财产品,蚂蚁花呗等信用产品,这些产品进一步拓展了支付宝的功能,为用户有效利用闲散资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方式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除此之外,支付宝的创新能力令人瞩目。声波,扫码等新支付方式,“空付”等概念的诞生,线下公共交通卡进支付宝等案例,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支付宝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用户资金和信息的保障问题。现阶段支付宝的保障力度仍显不足,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入侵,从而造成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同时,支付宝庞大的用户基数对其服务器要求较高,“双11”、春晚抢红包等活动验证了支付宝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峰承压能力,但在用户基数不断增加的状况下,对服务器的升级和有效管理也势必给支付宝提出难题;现阶段也存在线下合作受阻,合作城市没有得到实惠的尴尬局面。在用户层面,新科技的加入给用户添加了学习成本,这要求支付宝必须找到简洁和高效的平衡点,提高用户体验。

现阶段,支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其敢为人先的商业模式,强大的创新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组成。支付宝在未来一段时间仍会把持霸主地位,得到更大的发展。

(2)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支付产品。与社交软件深度融合,它内嵌于社交软件内,其用户主要是社交软件使用者,初期的主要资金流向是用户间的商户转账,带有浓厚的社交色彩。

微信支付将功能集成于钱包内,呈现出流量入口式的业态。微信支付将手机充值,水电费缴纳等便民服务以及滴滴出行,大众点评,京东商城等第三方服务集成,从而实现社交软件功能的提升。同时,开发出收付款等支付方式,将线下消费和线上支付连接,促进微信支付场景拓展,便捷了用户,提高了支付效率。

在微信支付未来的发展中,依托公众号服务号的B2C电商和依托用户的C2C电商的布局重要性会提高。通过社交软件本身的连通性,微信电商便于在用户中拓展业务,对既有电商如淘宝,天猫等造成冲击。

如今微信支付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并对支付宝霸主地位造成挑战,大有两分行业之势。但如何继续完善自己的服务,切实维护用户权益?这是微信支付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切思考的问题。

(3)Apple Pay

Apple Pay 是苹果公司在2014年与银联联合推出的一款支付服务,2016年春节前正式登陆中国。Apple Pay依靠的是银联及苹果的用户,是以硬件为基础的。在技术层面,Apple Pay以近场通信技术NFC和指纹识别技术itouch为技术基础。

Apple Pay实质是对原有银行部分支付环节的更换升级,对于现有银行利益没有根本性触动。Apple Pay将传统的“磁条卡+签名”模式替换为“动态支付码+指纹”模式,通过抽取手续费实现盈利。

然而,现阶段Apple Pay的推广还是面临的一些问题。首先,在硬件层面,Apple Pay的用户基础是iPhone用户,有一定局限性。在软件层面,Iphone只支持IOS 8以上的系统;同时,现阶段使用场景不足及线下商家人员不熟悉其使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Apple Pay的用户体验。

Apple Pay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对于升级业态,提高市场竞争有促进作用,但如今Apple Pay的盈利模式略显单一,产品生态圈的构建尚未完善,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是未来Apple Pay努力的方向。

四、对移动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建议

1.国家层面

保障移动支付安全的根本举措是建立健全移动支付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细化移动支付服务准则,明确监管主体,量化违法犯罪标准,制定规则红线。在执法方面,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注重研究移动支付犯罪新手段,提出新方法,提高办案效率,,同时,人民银行应完善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机制,联合领导各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确立诈骗洗钱资金冻结机制,有效阻止非法资金流动,切实保障公民财产安全。对于跨国洗钱的手段,国家要加强国际间合作,特别是加强与资金监管力度和税收力度较弱的国家的合作,增进国家间互信合作,打击跨国洗钱行为。在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增加国家掌握的公民信用信息,打击P2P网贷诈骗行为,对诈骗者严惩不贷;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公民的宣传,科普新型移动支付诈骗方式,提高公民防范意识。

2.第三方支付企业层面

根本措施是注重技术建设,提高安全保障体系可靠度,防止和减少由技术失误引发的用户信息泄露和资金损失;同时,做好用户信用度信息收集工作,防控洗钱风险。思想道德层面,注重企业风气建设,提高员工自觉性,树立企业红线意识,防止违法违规事件发生。另外,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利润,但企业必须将获取利润置于法律法规制度内,这要求第三方支付企业经营者提高自身素质,摒弃盲目逐利行为,明确理财产品主体责任。

3.行业协会角度

行业协会必须发挥其特有的桥梁作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行业黑白名单,共享客户信用信息;同时,加强资金风险监察机制和行业基金的建设,解决支付企业资金问题和市场结构问题,防止和减少因备付金等资金链断裂问题引起的企业倒闭和行业信誉下降风险。另外,行业协会必须严格把控入会和退会标准,对行业内企业制定奖惩措施,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和破坏行业规范对行为,对经营守法,创新活力强,推动行业发展的企业予以一定奖励。

除了基础制度的建设,行业协会也要注重整顿行业风气,及时跟进企业新动态和出现的新问题,引领全行业形成不盲目逐利,崇尚创新,遵守法律的良好风气。

4.消费者角度

提高个人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多关注利用新型移动支付手段实行的骗局,保障个人资金安全。同时,在投资之前,兼顾风险和收益,适当选择理财产品,切勿轻信第三方支付企业所提供的理财产品,要理性判断。进行资金转移时,要选择信用度高,服务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处理资金转移。

参考文献:

[1]赵烁, 赵杨. 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 2015(11):81-82.

[2]任曙明, 张静, 赵立强. 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内涵、特征与分类[J].商业研究, 2013(3):96-101.

[3]严圣阳. 移动支付价值链解析[J]. 商业时代, 2014(15):68-70.

[4]孙国茂. 互联网金融:本质、现状与趋势[J]. 理论导刊, 2015(3):44-57.

作者简介:

篇5:第三方支付收费状况调查

邓大胜、李路路、史慧、高晓巍、刘春平、张丽

一、科技工作者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特征明显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队伍保持快速增长,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通过自主选择而不是组织分配来择业,科技人员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一是队伍规模稳定增长。据测算,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006年近4200万增长到2012年近6800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R&D(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从2007年的173.6万人年增长到2012年的324.7万人年,增长了87%。本次调查对355家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医疗卫生机构、中学等用人单位报表汇总结果显示:自2008年以来,86.5%的单位科技人员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14.4%的单位增加50%以上,28.5%的单位增加20%-50%。

二是年龄结构继续年轻化。本次调查表明,2013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6.8岁,其中35岁以下占45.7%,35-44岁占31.8%,45岁及以上占22.5%。与2008年第二次全国调查相比,平均年龄降低0.6岁,35岁以下比例增加7.6%。这一结果与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科技工作者队伍是一致的。据统计,2008-2012年间毕业的普通本专科学生人数高达2851万,仅比1949-2007年毕业生总数3287万少436万。目前,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总数2391万人、研究生在校学生总数172万人,这预示着科技人力资源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科技工作者队伍将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

三是高学历化趋势明显。本次调查发现,2013年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12.6%,硕士占20.9%,本科占48.0%,大专占14.7%。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从2003年的11.4%增加到2008年的25.7%,再增加到2013年的33.5%,说明科技工作者队伍长期保持高学历化趋势。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学历特征尤为明显,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占81.2%、47.6%。在35岁以下组和35-44岁组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分别为37.5%、36.6%,45岁及以上组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1.2%。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张使得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2002年之前累计毕业生总数为76万人,2003年至2007年间累计毕业生达102万人,2008年至2012年间累计毕业生达201万人,表明科技工作者队伍高学历化趋势仍将持续。

四是自主择业比例增加。调查显示,26.8%的科技工作者因为组织分配或调动进入现单位工作,另外近四分之三则是自主选择职业的结果,自主择业比例比2008年增加13个百分点。科技工作者择业时看重的主要因素包括:能发挥专业技能(43.5%),工作稳定(41.5%),符合个人兴趣(29.5%),便于照顾家庭(16.1%)。科技工作者平均工作年限(工龄)为14年,比2008年调查降低0.7年;自工作以来曾经更换过单位的比例为36.0%,比2008年调查高11个百分点,说明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度有所下降。

五是科研人员国际化水平较高。调查表明,6.1%的科技工作者有过一年及以上的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其中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有海外经历的比例为8.3%,高校的科研人员有海外经历的比例为21.7%。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团体的比例分别为4.1%、11.0%;最近三年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比例分别为12.9%、34.8%;最近三年发表SCI论文的平均值分别为0.8篇、2.0篇。

六是科技工作者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支持程度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95.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70.0%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关注国家出台的政策方针。93.9%的科技工作者赞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同时,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近三年中30.9%的科研人员获得过专利,高于2008年调查的21.5%;43.0%的科研人员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其中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人员有成果转化的比例分别为65.6%、47.1%和25.6%。总体来看,广大科技工作者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和人民,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

二、科技评价导向、科技资源分配是科技工作者关注焦点

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对现行科技评价导向、科技资源分配和科研管理、职业发展空间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反映较多,科技工作者生活压力大、平均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幸福感还有待提高。

一是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信心还需进一步提振。对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分别有34.7%、32.4%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信心不足。对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2049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分别有39.1%、33.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信心不足,青年、高学历群体对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信心不足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对自身能力水平的判断并不乐观。74.1%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于2008年的65.4%。69.6%的科研人员认为科技工作者队伍中不安心做科研的情况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这一比例高于2008年的62.0%。此外,85.1%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原创性科技成果少,82.5%的科研人员认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这种情况说明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创新自信还比较缺乏。

三是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尽合理。调查表明,59.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其中科研人员认为评价导向不合理的比例高达68.2%。以发表论文、承担科研项目数量为例,81.8%的科研人员表示发表论文对于完成考核要求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近三年承担过项目的科研人员中,91.7%认为承担项目对完成业绩考核作用非常大或比较大。5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评价制度驱使造成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出现。对现有科技奖励的社会影响,26.2%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示范效应非常明显,同时11.6%认为负面效应非常明显。

四是对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管理问题反映较多。对于政府的科技资源,28.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分配结果不公平,26.6%认为分配过程不公平,25.4%认为资源使用效率不高。63.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存在不合理之处,其中科研人员持这种看法的比例达71.1%。科研人员反映在申报和承担财政项目时曾经遇到的突出问题包括:项目限定的人员费比例太低(59.7%)、申报周期过长(56.1%)、审批程序不透明(50.7%)、申报手续复杂(48.8%)、评审时拉关系走后门(45.4%)、资金到位不及时(36.1%)、结项验收走形式走过场(33.0%)、招标信息不公开(28.0%)、项目经费的违规使用或挪用(16.7%)。

五是期待拓宽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对目前工作总体满意率为54.9%,其中职称、职务晋升(26.3%)、收入(25.2%)、单位学术氛围(32.3%)、单位组织进修培训(28.5%),20.0%的科技工作者明确表示对个人发展空间不满意。17.8%的科技工作者没有职称,比2008年调查高出9.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18.5%、中小企业45.7%没有职称,远超过2008年的10.1%、20.9%。初级、中级、副高职称人员中分别有30.3%、33.8%、22.7%对职称职务晋升不满意。26.2%的科技工作者考虑过更换目前的职业或工作单位,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这一比例分别为31.2%、30.2%,35岁以下青年群体则为30.1%,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流动意愿。

六是生活幸福感有待提高。调查表明,我国科技工作者2012年平均收入为74137元,比2007年的41159元增长了80%,略低于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幅(89%),有30.5%的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收入状况不满意。54.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当地属于中下层或下层,感觉生活很幸福或比较幸福的不足四成(37.5%)。50.2%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或比较健康,低于2008年调查的54.1%,另外38.1%认为一般,11.7%认为自己不健康,表明当前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平均健康状况不容乐观。44.4%的科技工作者感到压力大,其中大学教师、科研人员中感到压力大的比例更高,分别为55.2%、52.7%,49.1%的硕士、58.1%的博士感到压力大。

三、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创造活力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的科技评价制度,必须改革科技资源分配制度,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不断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构成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的主体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生成长的中青年,近八成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明显提高,同时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也十分显著,个人价值取向更为明显。应面向科技工作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采用多种形式精心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力。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以老一辈科学家为主题,通过主题展览、经典剧目、影视作品、传记作品等方式,开展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宣传活动,引发心灵共鸣,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者履行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使科研诚信真正成为对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要求和行为规范。

二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的激励导向。积极改变现有人才评价中过度与论文、项目和经费数量挂钩的现象,鼓励科技工作者更加关注长远、关注经济社会和民生重大需求,努力做出有原始创新、解决重大发展问题的科技成果。确立用人单位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分类评价体系,根据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让从事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科研辅助、科技管理的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尊重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适当延长评价周期,简化评价程序,减少考核活动,鼓励科技人才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注重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基础作用,把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作为科技人才评价重要内容,纳入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营造理性质疑、学术民主、兼容并蓄、奖掖后学的良好氛围。

三要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快科研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根据科技活动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实行更具导向的支持方式,对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活动实行长期、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对产业技术研发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简化项目评审程序,加强事后评估,建立信用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科技人才用于科研的时间。加大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力度,重视对科研基础条件和数据等方面投入,鼓励和支持开放共享,完善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促进承担财政支持科研课题的科技工作者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加快实现科技计划管理过程公开透明,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发挥科技社团等第三方机构客观、中立的作用,对科技管理全过程予以监督和评价评估。

四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分配方式,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确保优秀科技人才收入维持在有竞争力的水平。完善科研补贴制度,改革现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薪酬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和福利保障。鼓励企业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探索实行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折价、股权期权激励等科技人才激励方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等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作用,制定职务技术成果管理条例,提高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中主要发明人的收益比例。通过多种方式,改善青年科技人员的生活条件,减轻生活压力,提高待遇。

五要大力培育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着力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加大对优秀学术传统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推动科技界进一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科学共同体在培育科学文化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对高级研究人员实行学术年假制度,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交流,帮助他们舒缓工作学习压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精心策划节目和报道内容,用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思考引领社会思潮,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增强全社会公众的创新自信和对科技发展的支持理解,培育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社会价值观。广泛开展对优秀科技人物和创新团队优秀事迹的宣传,树立优秀典型,塑造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六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举荐表彰,畅通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渠道。发挥学术交流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支持科技社团举办高端、前沿、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支持科技期刊提升质量和影响力,吸引国际科学组织在华召开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支持国内知名专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团体活动并争取担任领导职务。注重搭建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优秀人才拓展视野、提升能力。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要求,广泛开展面向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建立在职学习长效机制,鼓励科技工作者在“干中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改革科技奖励制度,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同行评价作用,对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科研产出和诚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推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合适的专业领域、合适的条件保障支持下创造出更加丰硕的科技成果,创造更加辉煌的科技业绩。

四、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急盼改善创新条件和环境

青年科技工作者处于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是科技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调查显示,当前我国40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接受系统教育比例较高,总体学历层次高,对我国创新环境和个人发展比较有信心,但他们获得所需的科技资源相对困难,应当引起充分关注。

学术交流机会、职务职称晋升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关注焦点

一是自认在机会均等、自主创新方面限制较多。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中近六成(58.1%)认为自己主持项目数量偏少,显著高于35-44岁、45岁及以上等年龄组的49.0%、38.0%。同时,青年科技工作者普遍反映自己在工作中的自主性不强,只有37.8%的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决定开展工作的方式,低于35-44岁、4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38.9%、44.4%。

二是缺乏学术交流机会。调查显示,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中,39.3%认为工作中的主要困扰是缺乏业务和学术交流,其中反映最强烈的是大型企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2012年曾经参加过学术会议比例为39.1%,明显低于35-44岁、4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50.9%、53.7%。同时,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中逾八成反映参加学术会议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困难和障碍是“缺乏信息,没有机会”(44.6%),“太忙,没有时间”(33.6%),“会议收费太高”(28.4%),“没有差旅经费”(25.7%)。

三是对职务职称晋升和收入的满意率低。调查显示,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对职称职务晋升方面的满意率最低,表示满意的还不到四分之一,对收入的满意率情况也是如此。此外,尽管各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普遍反映收入低、待遇较差、生活压力大,但青年群体的感受更加强烈,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中三成考虑过换工作,其中近六成(58.7%)把收入待遇太差作为更换工作的理由,这表明对经济状况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度,也对他们的创新热情造成了负面影响。

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一要改进现行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加大对基层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力度。要优化科技资源分配,尤其要加大对处于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和早期阶段的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勇于创新创业;鼓励崭露头角、勇担风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公平竞争,加大青年科学基金和青年科技创新计划的资助规模与资助强度,探索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持续滚动支持的机制。

二要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激励青年人才成长。要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现行的人事制度,根据科研规律设计体制机制,实行评聘分开,通过资格认证和职务职称晋升这两种途径认定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水平,结合业绩考核和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实施滚动进编和动态进编,以满足青年科技工作者合理的职称职务晋升愿望和诉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更能体现科技工作者职业特点和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根据科技工作者对科研项目的时间投入和智力贡献引入绩效补贴,打破完全以职称职务级别为衡量的薪酬分配制度。

三要高度关注非公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企业和高科技园区科协系统的作用,由企业科协和高科技园区科协定期向所属青年会员发布学术交流的会议信息,协助企业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同行组织论坛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知识融合和人员交流;要创新学术交流形式,最大限度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为非公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非公企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资讯交流和知识服务;通过发展“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等措施,逐步解决非公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问题。

四要发挥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和人才举荐中的独特优势。要发挥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优势,多为青年人提供成本更低、形式多样的交流机会。呼吁院士专家参加以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学术沙龙,鼓励科技社团重视发现有重大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表彰和举荐等形式使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和职称结构,鼓励功成名就的专家帮扶、提携青年科技人才,并与青年科技人才分享资源。

五、海归科技人员:科研产出水平较高,爱国奉献精神有待加强

海归科技人员是科技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提升我国科研水平、开拓新的科研领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调查中,海归科技人员占样本总量的6.1%,其中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占4.4%,仅有海外工作经历没有留学经历的占1.7%,调查反映的一些现象和特点值得高度重视。

海归科技人员比较看重个人发展

一是海归科技人员回国动机更偏向于个人需要。据调查,海归科技人员当时回国主要源于与家人团聚(45.3%)、国内发展机会更多(33.8%)、报效祖国(26.4%)三方面动机,因不适应国外生活(7.9%)、国内收入待遇更好(4.6%)、国内科研条件更好(3.2%)等因素而回国者很少。其中,35岁以下青年海归科技人员,为了与家人团聚而回国者达49.2%,因为国内发展机会更多而回国者也达36.4%,高于35岁及以上海归人员;但35岁以下青年海归人员为报效祖国而回国者比例(21.7%)低于35岁及以上者(29.6%)。由此看来,海归科技人员回国的动机主要源于个人需要,青年海归科技人员尤为如此。

二是海归科技人员的再出国意愿上升。与2008年调查相比,海归科技人员表示后悔回国的比例从12.3%上升到2013年的18.5%;同时,打算再次出国的比例由17.5%上升为24.0%。从年龄情况看,35岁以下青年海归科技人员对当初回国表示后悔的比例(24.3%)比2008年上升了7.7个百分点,打算再出国工作的比例(34.6%)上升了7.6个百分点,均高于35岁及以上者。从单位情况看,科研院所、中小型企业和高校的海归科技人员打算再出国者比例较高,分别为29.5%、29.0%和26.0%。综上所述,青年海归科技人员、科研院所和中小型企业的海归科技人员再次出国的意愿均较为强烈。

三是个人收入水平和事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海归科技人员的再出国意愿。调查显示,海归科技人员自认为个人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中层及以上者,后悔当初回国的比例只有13.2%;自认为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中下层、下层者,后悔回国的比例上升至24.5%、31.4%。同样,自认为事业发展和工作状况相比5年前“好很多”的海归科技人员,后悔回国的比例只有5.9%;自认为相比5年前“好一些”“没变化”“差一些”“差很多”的海归科技人员,后悔回国的比例则分别为14.1%、29.2%、33.0%、48.3%。显然,对个人收入和工作状况的满意度成为海归科技人员评价当初归国合理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他们再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最主要理由。

激励海归科技人员发挥创新活力,引导树立科技报国信念

一要激励海归人员发挥创新创造活力。贯彻落实好已有的吸引和鼓励海归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推动完善包括创业资助、科研条件、职称评定、落户居留、工商注册、薪资报酬、社会保险、住房申购、子女入学、签证办理等方面配套政策。积极搭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为海归人员在就业、学术交流、创新创业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确保海归科技人员回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建立创业基金、开办创业培训班、组织高新科技项目洽谈活动、提供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为海归科技人员创业服务。

二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海归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组织中央媒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老一辈归国科学家,用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教育影响当代的海归科技人员,引导他们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一批热爱祖国、甘于奉献、成绩突出的优秀海归科技工作者,面向社会大力宣传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科研业绩,切实增强广大海归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为国服务的信心和荣誉感。通过面向海外的电视、报纸、期刊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海归科技工作者中的先进典型和所作出的突出业绩,大力宣传国家在用好用活科技工作者方面的政策,吸引更多海外科技人才归国创新创业。

三要引导海归科技人员正确认识国情,树立科技报国的信念。面向广大海归科技人员,深入宣传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展示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生动实践和进展成效,引导海归科技人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创新自信。深入开展国情教育活动,帮助海归科技人员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重任,激发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的使命感。

四要有针对性地帮助海归科技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挥好欧美同学会、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等学术和联谊团体在联系、团结海归科技人员中的作用,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海归科技人员的意见建议和愿望要求,推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支持在海归科技人员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成立联谊和学术交流组织,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对海归科技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委政府要定期听取海归科技人员的意见建议,支持他们通过创新创业提高收入水平,帮助他们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维护他们的知识产权等各种合法权益。

六、企业科技工作者:能力水平总体偏低,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普遍存在能力层次不高、知识更新缓慢、科研产出少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同时通过提供激励和培训进修机会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激励不足、培训交流机会缺乏制约企业科技工作者整体水平提高

一是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引导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调查显示,由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企业科技工作者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同时,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待遇也未体现出优势,创新激励措施不足且形式单一。在有成果转化的企业科技工作者中,仅60.9%的人从中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分配收益,其收益形式主要体现为奖金(89.4%),技术入股(5.7%)、出售专利或技术(4.2%)和期权(2.3%)等其他形式均比较少见。

二是创业环境不佳,难以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在过去三年中有自主创业意愿的人占26.1%,仅有1.2%的人实际尝试过创业。当被问及创业面临的困难时,74.1%的人表示“缺乏资金”,51.4%的人表示“缺少好的项目”,还有35.1%的人认为“风险太大,没有安全感”,33.6%的人表示“缺乏管理经验”。

三是缺乏培训交流机会,限制了企业科技工作者能力的提升。企业科技工作者反映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扰是“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42.1%)和“缺乏业务/学术交流”(41.2%)。81.4%的企业科技工作者认为目前需要进修或学习,但46.8%的企业科技工作者表示单位没有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只有31.7%的企业科技工作者2012年参加过学术会议,明显低于高校(60.2%)和科研院所(58.5%)的比例。

四是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挫伤了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在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分别有18.5%和16.3%的人表示“领导不重视”是自己工作中的主要困扰,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单位的科技工作者。此外,在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中表示有工作成就感的比例分别为35.8%和32.4%,明显低于高校(43.8%)和科研院所(37.0%)的比例。

五是职业认同感不高,提升自身能力的动力不强。调查显示,63.0%的企业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低,明显高于高校(39.1%)和科研院所(51.5%)的比例。在被问及最想从事的职业时,仅28.5%的企业科技工作者选择“仍从事目前职业”,远远低于高校(47.4%)和科研院所(34.5%)的比例。

如何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

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企业科技工作者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一步提高企业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同时要加快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改革,建立起全社会统一的保障制度,逐步缩小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的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福利待遇差距,使企业科技工作者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

二要建立健全促进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市场体制相适应、与创新业绩相结合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创造者的特殊贡献。鼓励企业建立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加大对科技成果职务发明人和转化推广人员的激励,切实落实相关奖励、分红政策;取消对高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的股权比例限制政策。

三要积极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科技金融政策,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产业,重点解决创业企业初期融资难的问题。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在初创企业中开展培训,提高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

四要鼓励科技社团面向企业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帮助企业科技工作者建立学术交流网络,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满足企业科技工作者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需求。

七、科技工作者对现行评价奖励制度认同度不高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1.不同职业科技工作者看重的成果形式各异,但同行认可是共同标准

一是各类科技工作者看重的成果形式有所差异。比较来看,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推广人员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大学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更看重论文。在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60.7%的工程技术人员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明显高于对专利(18.7%)、论文(12.5%)、著作(3.9%)和软科学报告(1.1%)的看重;57.2%的技术推广人员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明显高于对其他成果形式的看重。56.4%的大学教师最看重论文,高于对新技术与新产品(27.7%)、专利(7.6%)、著作(5.7%)、软科学报告(0.6%)的看重;39.4%的卫生技术人员最看重论文,高于对新技术与新产品(35.8%)和其他成果的看重。在科研人员中,45.6%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其次是论文(38.0%)。

二是同行认可得到各类科技工作者一致看重和认同。调查显示,在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标准中,50.1%认为“获得同行认可”是重要标准,在15个指标中处于首位。其中,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研发活动参与越多,对同行评议的看重程度越高。从职业看,对同行认可的看重程度,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较高,分别为61.3%、58.4%和54.4%,技术推广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较低,分别为43.9%和49.1%。可以看出,同行认可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认同的评价标准。

三是同行认可机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从科技工作者反映的情况看,大家认为同行提名、同行评议是体现同行认可的重要形式,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院士评选、国家和地方各级科技奖励评选中,同行提名制没有得到充分实行,导致公信力不足、激励作用不足;个别部门组织的项目评审、奖励评审受行政力量干预太大,同行评议成为走过场的形式,甚至成为实现领导意志的包装过程;匿名评议原则落实不好,在评议过程中照顾师生、同学、亲戚、朋友等关系,照顾本系统、本单位的利益,重人情、拉关系等现象较为严重;缺少对同行评议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严重影响评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同行评议的核心作用,改进科技奖励制度

一要结合岗位特点,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改变科技工作者考核评价中“一刀切”的状况,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研究类型、不同评价目标,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专业、行业、岗位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针对医疗、企业、技术推广组织科技工作者的评价,要把实践能力和实际业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要淡化政府在科技评价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在科技工作者评价中的核心作用。除了必要的起社会激励作用的评价外,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退出对科技工作者个人评价的工作;应改变政府人才政策的有关做法,把在人才规划、认定、支持、考核上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充分发挥用人机构在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上的自主性,逐步推行“评聘合一”的制度;进一步发挥同行评价的核心作用,创造条件促进专业协会、学会等学术共同体在科研评价上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扶持壮大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推动科研评价的社会化、多元化。

三要推动考核评价方式的科学化,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应建立以产出价值为核心的评价标准,改变论文、论著、专利等评价指标设置中重数量、轻质量的状况,降低科研项目级别和经费数量在职称晋升评价中的权重。倡导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考评和聘期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制度。

四要加快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大幅度减少各级政府的科技奖项,充分尊重学术同行在科技奖励上的自主性,把科技奖励和科技奖励管理的主体转移到科技社团上来;减少综合性科技奖励,强化专业性、行业性科技奖励的权威;扩大科技奖励的范围,针对企业科技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置权威性奖项;逐步实行同行提名制,完善规范评奖程序,增大评奖过程的开放和透明程度,提高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和正向激励作用。

八、科技工作者对财政科研项目管理问题反映强烈,科研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待提高

超过一半的人认为项目申报周期过长,近一半的人反映申报手续复杂和审批程序不透明,还有四成以上的人批评评审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1.科技工作者对政府科技资源配置和财政支持项目经费管理相关问题反映强烈

一是对政府科技资源分配公平性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对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认同度不高,只有28.2%的认为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结果公平”,只有27.1%的认为政府科技资源分配“过程公平”,均不足三成。超过一半(54.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财政支持研发项目申报周期过长,近一半人(49.7%)认为项目申报手续复杂,48.6%的认为财政支持的项目审批程序不透明,43.1%的认为评审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现象。

二是多数科技工作者认为政府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27.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政府科技资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而其他人或不认同或表示“说不清”。近四成(38.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成果不具有转化或应用价值”。

三是科技工作者对财政支持项目经费管理相关问题反映强烈。35.2%的科技工作者指出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资金到位不及时,超过半数(57.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项目限定的人员费比例太低”,有“重物轻人”的倾向。另外,17.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存在“项目经费的违规使用、挪用”现象。

2.完善项目评议制度,改革经费管理机制,提高科研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一要简化申报程序,完善评议制度,提高政府科研项目立项的公信力。要进一步简化政府研发项目申报程序,明确规范项目申请和审批流程,建立各部门统一的项目申报电子化平台供科技工作者动态查询,增强项目审批的透明度。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政府在项目立项环节的公信力,包括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借助计算机智能指派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同行专家的选准率;严格执行专家评审回避和保密制度,防范项目评审中的利益冲突;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加大对项目评审中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倡导认真负责清正廉洁的评审文化。

二要改进政府科研项目经费成本核算和使用方式,建立符合研发活动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人力成本是研发活动的核心成本,因此项目经费成本核算必须充分体现人力成本的价值。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明确区分项目经费中的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根据研发项目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核定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在不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要赋予项目负责人对直接经费开支充分的自主权。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充分体现科技工作者职业特点和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而不是迫使科技工作者在长期承受较低薪酬水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从项目经费中提取部分经费弥补日常生活开支。

三要统筹国家财政和各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要统筹不同层面和不同部门的研发经费管理制度,防止各部门和各单位的经费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互不衔接甚至相互冲突。国家财政部和科技管理部门应联合制定国家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规范,发放和管理政府科技资助经费的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家的统一规范完善研发经费管理办法,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发执行机构应切实担负项目经费管理的具体责任,坚持专款专用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部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一旦发现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

四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政府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资源宏观协调机制,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物资、信息、人才等方面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政府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继续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和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对接受财政资助的研发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和统一归档,将实验过程、数据、结果以及研究的经验教训等信息汇集起来,以适当的方式向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公开,避免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

九、科学道德状况有所好转,学风浮躁问题仍然突出

1.科研环境不完善是学风浮躁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这是导致急功近利行为的根本因素,三分之二以上(68.2%)的科研人员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是我国科研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各类评价过多过滥,使一些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的主要目的是应付各种评价而不是开展学术交流,调查发现,81.7%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其次,我国学术评价制度主要以论文、著作等量化指标作为评价依据,使得科研人员更追求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的数量,忽视了科学研究本身追求真理的核心价值。最后,相对短期的学术评价与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前景之间的联系过于密切,导致部分科研人员铤而走险,催生了学术不端行为。61.3%的科研人员把学术不端行为归结为现行评价制度的驱使,52.5%的科研人员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存在的原因。

二是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不科学导致科研人员多头应付,难以自主规划研究路径。目前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以竞争性课题制为主。虽然资源总量增幅较大,但资源分配主体多样、渠道多样、要求多样、方式多样,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多头申请,在各种题目之间频繁转换。而且,科研人员由于缺乏自主支配的稳定科研业务经费,只好按照变化不定的项目指南设计研究路径,难以沉下心来安排长期、持续的研究项目,导致研究方向多变。

三是现行政策环境不利于科技人员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难以坚持长期持续的创新活动。对我国创新环境,除了“政府鼓励创新政策”得到了61.6%科研人员的认同外,其他方面的评价均不高。72.5%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企业没有确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而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环境建设,作出较高评价的均未超过半数。从调查结果来看,科研人员对我国的创新环境抱有很高的期待,认为良好的创新氛围才是保证科研人员长期持续创新的基础。

四是目前的科学文化氛围阻碍了科研人员创造性的发挥。调查表明,科研人员对科学文化氛围的状况评价不高。70.5%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的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不足四分之一(24.3%)的人认为有“宽容失败的氛围”。对“挑战学术权威的氛围”评价最低,仅有19.7%的科研人员认为目前存在这样的氛围。

2.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优化科研环境

一要端正学术评价的指导思想。应调整目前把学术评价看作政府部门、科研单位行政管理手段的倾向,把对胜任能力、发展潜能、科研产出价值的评估作为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的核心。改变学术评价“一刀切”的状况,建立机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区分,不同类型科研岗位相区分,能力评价、业绩评价、奖励评价相区分的分类学术评价制度,把学术评价与工作评价区别开来;应根据学术评价的特点,完善评价程序,强调同行认可的基础性、权威性作用;应拓宽评价渠道,建立用人单位、学术团体、专业机构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

二要建立既有适度竞争,又能保障宽松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制度和科研机构用人制度。尊重科研工作创造性强、不确定程度高、失败风险大的特点,优化目前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加大稳定支持的比例,提高科研人员在科研方向选择上的自主性。应尊重学术生命周期的特点、科研人员价值观念的特点,改变目前科研机构刚性用人制度,形成进入门槛较高、成长环境宽松、发展机会多样的用人局面。应尊重科研创造的长期性、科研人员成长过程的复杂性特点,避免“论文定终身、项目定前程、职称定生活、成果定荣誉”的赢者通吃状况,为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留出宽松的空间。

三要营造平等、宽容、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唯真、唯新、唯能的科研生态,形成学术面前无上下尊卑、创新机会人人平等的学术氛围;改变科研资源分配中重地位、轻能力,重称号、轻见识,重业绩、轻潜能的状况,扭转过度放大的“马太效应”;要重视科研人员中存在的山头主义、门户主义、本位主义倾向,有意识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人情、关系、权力潜规则;要强化对科研人员的精神激励,避免着眼于非学术目标的恶性竞争;要积极引导舆论宣传,树立新时期具有优良科学精神的科学家典范和楷模,大力营造淡泊名利、作风正派、勇于钻研和吃苦耐劳的科研风气。

四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惩戒力度。应逐步建立在科研资助机构、用人机构间信息共享的科研人员信誉档案系统,形成基于同行监督的学术不端行为长效约束机制;应从规范、公示、教育、调查、处理、惩罚等关键环节入手,形成完整的学术不端行为监督体系;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一些情节严重的行为,可采取对当事人进行免职、停止拨付项目经费、不受理项目申请、停止招收研究生、取消荣誉称号等惩罚措施。

篇6:第三方支付收费状况调查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收费,第三方支付

随着高校继续教育近些年来长足稳健的发展,在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学生拖欠学费的现象也日益严重,欠费学生的比例和金额趋于逐年增长的态势,作为高校继续教育学费收缴工作的执行者,如何改变原有的收费管理模式,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收费模式,已然成为高校继续教育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在网络普及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当下,“网上支付”为高校继续教育收费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通过搭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收费模式,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自主缴纳学费,不断完善收费管理模式,保证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一、高校继续教育收费管理的现状及利弊

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大多采用传统的收费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现金或POS机刷银行卡收费

高校继续教育部门针对学生仍旧主要采用现场现金或POS机刷银行卡的方式收费,现场面对面收费并开具票据是一种最原始和简单的收费方式,有着当场票款两清的优点。但此类收费方式已和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严重不对称,现场收费、开票操作速度慢,在新学期初期极容易造成学生排队拥堵的场面。

(二)委托银行批量代扣学费

学生在高校规定的期限前将足额学费存入学校指定的银行卡中,高校财务部门将收费信息提供给银行,委托银行届时进行批量代扣,扣款结束后银行再将扣款信息返还给高校财务部门。委托银行批量代扣学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常收费的工作量,资金成本较低,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其不足之处就是此方式局限于高校所在地区的学生,高校继续教育还有一部分学生来源分布在外地的各函授站,无法通过此方式代扣学费,还有学生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内存入学费而导致代扣学费失败,委托银行批量代扣学费的情况无法及时让学生知晓,超过学校指定的日期后就要到学校财务收费处现场交费。

(三)通过汇款至学校账户缴纳学费

高校继续教育的学生将学费汇入学校指定的银行账户缴费,其优点是资金相对安全,问题在于学生在汇款时如果没有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会使学校财务部门对账的难度加大。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高校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所谓“第三方支付平台”,指由独立于银行之外的,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机构投资运营提供交易支持的网上支付平台。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高校继续教育收费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录到学校的学生平台系统中,通过学生平台中预先设定的链接跳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学费的缴纳,此时货币资金由学生所用的银行卡账户通过第三方平台转入学校指定账户,付款成功与否该平台都会向设定的指定页面发送付款成功或失败的回执。学生平台根据该回执决定下一步操作,如付款失败则再次生成付款链接,付款成功则在学生平台记录缴费纪录。对于缴纳学费的学生来说,支付平台相当于一个缴费窗口,在核实金额无误后,通过平台所支持的银行卡交费。平台在收到学生缴纳的学费后,资金立即进入学校的指定账户,记录相关的资金流水凭证供学校财务部门对账。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对多家银行卡支付的支持,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学费由指定银行代扣款的方式而言,学生在选择用于交费的银行卡上有更大的自由度。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高校继续教育收费工作中的应用有以下几项优势:(1)学生需要登录学校网站中的学生平台,点击进入第三方支付页面选择缴费项目进行在线支付便可完成学费的缴纳,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金安全隐患。(2)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可以不用安装各个银行认证软件,节约了费用简化了操作;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提供的服务系统,节省了网关开发的成本。(3)第三方支付系统对每一笔学费的缴纳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学校财务部门可随时统计和分析学费收缴情况。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高校继续教育中运用的前景

当今,电子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各行各业广泛渗透,第三方支付的异军突起对高校继续教育收费管理的发展势必产生积极影响。采用第三方支付的收费模式,应用网络收费手段促使学生自主缴纳学费,增强财务收费系统的功能性,将极大提高高校继续教育收费管理的工作效率,全面提升高校继续教育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保证继续教育事业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施英.高校网络收费管理平台建立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3(32).

上一篇:学校禁烟制度下一篇:电器火灾综合治理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