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庭审规范程序

2024-04-22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规范程序(精选7篇)

篇1:劳动争议仲裁庭审规范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规范程序

一、书:请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入庭就座

1、书?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到庭

2、书?被申请人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到庭

3、书?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到

4、书?请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逐一出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律师执业证等。

5、有没有本案当事人的证人,属于证人身份的人请暂时离开庭审现场,去仲裁院办公室等待仲裁庭的传唤。

二、书: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有关人员、旁听人员应遵守下列仲裁庭纪律:

1、不准喧哗、吵闹,未经许可不准录音、录像、摄影和实施其他妨碍仲裁活动的行为;

2、陈述和辩论时须得到首席仲裁员许可,方可依次发言;

3、当事人、代理人、旁听人员应关闭无线电通讯工具;

4、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进行中,未经允许不得中途退出开庭场所。擅自退出的,申请方按自动撤诉处理,被申请方按缺席仲裁处理;

5、旁听人员不得发言、提问、鼓掌。如对仲裁庭活动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

6、违反仲裁秩序的,仲裁员有权警告、制止,没收录音、录像、摄影器材,情节严重的,可令其退出庭审场所或提请公安机关处理。

书:仲裁庭纪律宣读完毕,请问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代理人听清楚了吗?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

三、书: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入庭就座

书:请坐下

四、书:报告首席仲裁员,申请人、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已到庭参加审理,其身份情况已于庭前核查完毕。仲裁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

五、首席仲裁员:下面核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

申请人:,19年月日出生,汉族,住

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

法定代表人:

第三人:

委托代理人:

首席仲裁员?申请人对被申请人、第三人的出庭人员有无质疑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没有异议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第三人的出庭人员有无质疑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没有异议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对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出庭人员有无质疑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没有异议

六、首席仲裁员:经本庭核对,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出庭人员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开庭审理。旁听席中有无出庭证人?如有出庭证人,请退庭,证人不得参加庭审旁听。

七、首席仲裁员:**诉**(案由)劳动争议一案,现在开庭

八、首席仲裁员:本案由**担任首席仲裁员,**、**担任仲裁员,由**主审,**担任书记员(如遇到仲裁庭组成人员临时调整,应加以说明)。

九、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1、当事人有提起仲裁申请、答辩、增加或变更申请请求、撤诉、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公正调解和裁决的权利;

2、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

3、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解释申请回避的权利)

4、当事人有提出主张、提供证据的权利;

5、当事人有自行和解的权利;

6、当事人有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7、当事人有对生效的仲裁书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首席仲裁员?各方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是否听清?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应履行以下义务:

①当事人有遵守仲裁庭纪律和程序的义务;

②当事人有如实陈述案情、提供证据、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

③当事人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义务;

④当事人有自觉履行生效仲裁文书的义务。

首席仲裁员?各方对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是否听清?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均答听清楚了

首席仲裁员:由主审仲裁员主持仲裁庭调查

十、主审仲裁员:现在进行仲裁庭调查。当事人应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反驳对方主张的,也应提供证据(告知有些情形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提供证据应实事求是,不得提供伪证,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十一、主审仲裁员:首先由申请人**宣读申请书,依次陈述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

申委:宣读申请书(略)

主审仲裁员?请问申请人,对你的请求事项及理由有无补充说明

申委:

十二、主审仲裁员:请被申请人进行答辩

被:

主审仲裁员?请问被申请人,对你答辩的主要事项及理由有无补充说明

被:没有补充

十三、主审仲裁员?请第三人进行答辩

第三人:

主审仲裁员?请问第三人,对你答辩的主要事项及理由有无补充说明

第三人:没有补充

(如被申请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告知其在答辩期间提出;如被申请人在答辩中提出反诉,应告知其应于开庭前提出)

十四、主审仲裁员:根据申请人的陈述及被申请人、第三人的答辩,本庭归纳无争议的事实:;争议焦点:

主审仲裁员?对本庭归纳的无争议事实及争议焦点有无补充?有无异议?

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

被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

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

主审仲裁员?结合争议焦点,各方举证质证,由申请人先行举证,每举一份证据,须说明该份证据的来源及证据对象

申:

主审仲裁员?被申请人、第三人,对该证据有无异议

被:

第三人:

主审仲裁员?由被申请人举证

被:

主审仲裁员?申请人、第三人,对该证据有无异议

申:

第三人:

主审仲裁员?由第三人举证

第三人:

主审仲裁员?申请人、被申请人,对该证据有无异议

申:

被:

主审仲裁员:各方是否有证人出庭

申:

被:

第三人:

十五、首席仲裁员:请证人到庭

首席仲裁员:证人,请陈述你的姓名,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并向本庭提交你的身份证件

证人:

主审仲裁员:证人**,你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同时你应履行以下义务:

①凡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②证人应当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证人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证言;

③证人应当如实作证,并如实回答仲裁办案人员和当事人的询问,作伪证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证人不得旁听仲裁庭审理,不得与当事人和其他证人交换意见;

⑤仲裁代理人不得同时为所代理案件作证。

主审仲裁员:证人**,你听清楚了吗?

证人: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询问证人时,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 首席仲裁员:申请证人出庭的一方对证人进行询问

首席仲裁员:对方对证人有无问题提问?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对证人有无问题提问?

(由提供证人一方先行询问,如对证人证言有疑问,仲裁庭进行询问,询问完毕,证人退庭,庭外等候,再由双方对证人证言发表意见)。

十六、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双方如有新的证据,应当在庭审后**日内向本庭提交,逾期不能提交的,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本庭下次开庭的时间为**月**日,双方听清楚了吗?

十八、首席仲裁员:仲裁庭调查结束

首席仲裁员:现在开始仲裁庭辩论,辩论应围绕双方争执的焦点进行,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双方听明白了吗?

首席仲裁员?请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

申:

首席仲裁员?由被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

被: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发表辩论意见

(第一轮辩论结束后,如当事人请求补充的,应当允许,但要提醒其不要重复陈述)

十九、首席仲裁员:辩论结束

二十、首席仲裁员:现在进行仲裁庭调解

首席仲裁员?请问申请人是否同意调解

申: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是否同意调解

被: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是否同意调解

第三人:

(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可以当庭进行,也可以休庭后进行。调解时,可以先由各方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也可以由仲裁庭提出调解方案,然后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首席仲裁员:鉴于被申请人(或申请人)不同意调解,本庭不主持双方调解

二十一、首席仲裁员:双方当事人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如下调解协议(宣布调解结果),本委将于闭庭后**日内送达调解书。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书: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退庭

(如调解不成)

二十二、仲:现在休庭,稍后继续开庭

二十三、(不能当庭宣布裁决结果的)首席仲裁员:**诉**劳动争议一案,经本庭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本庭将择日作出裁决。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书: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退庭

二十四、(可以当庭宣布裁决结果的)仲:**诉**劳动争议一案,经本庭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经本庭评议,现在宣布裁决结果

书:全体起立

首席仲裁员:本案经审理,查明:**。本委认为:**。现裁决如下:**。

首席仲裁员:本案裁决结果宣读完毕

书:请坐下

首席仲裁员:委托代理人如有代理词,请交至仲裁庭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阅读庭审笔录并签字确认,拒绝签字的,记明情况附卷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认为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并由该案仲裁员、书记员签名。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书: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退庭

首席仲裁员:

仲裁员:

仲裁员:

书记员:

申请人:

委托代理人:

被 申 请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篇2:劳动争议仲裁庭审规范程序

一、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入庭。

二、当事人入庭就座后,书记员依申诉人、被诉人、第三人的顺序,逐一核对其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律师执业证等。

三、书记员向出庭人员宣布仲裁庭纪律。

四、书记员宣布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入庭。

五、书记员向首席仲裁员报告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

六、首席仲裁员核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并询问当事人对于对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七、首席仲裁员宣布对出庭人员身份的审核结果。

八、首席仲裁员宣布案由及庭审开始。

九、首席仲裁员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

十、首席仲裁员告知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十一、首席仲裁员宣布进行仲裁庭调查,并对当事人在该过程中的行为作相应的指引。

十二、首席仲裁员宣布先由申请人陈述请求事项、事实及理由。

十三、首席仲裁员宣布由被申请人答辩。

十四、首席仲裁员宣布由第三人进行陈述(答辩)。

十五、各方当事人陈述后,仲裁庭可根据案件事实的发展、申诉请求、答辩理由,理出本案争执焦点,针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可以进行询问,引导当事人举证。

十六、证人应到庭陈述证言。符合条件的,也可以提供书面证言。首席仲裁员对于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先核实证人身份,交待权利义务,然后安排询问。

十七、当事人要求提供新的证据或仲裁庭认为事实尚未查清,确需仲裁庭补充调查的,可以宣布休庭。下次开庭时间,可当庭通知,也可另行通知。需要由当事人补充证据的,应告知其在限定期内提供。

十八、首席仲裁员宣布仲裁庭调查结束。

十九、首席仲裁员宣布仲裁庭辩论开始。应引导双方当事人就本案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事实和证据进行辩论。

二十、当事人没有补充意见的,首席仲裁员宣布仲裁庭辩论结束。

二十一、首席仲裁员宣布进行仲裁庭调解。调解前应当先征询各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的意见。

二十二、经过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将调解协议记入笔录,当事人签字。宣布闭庭。

二十三、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休庭评议并作出裁决。

十四、仲裁庭评议后,可以另定日期宣布或当庭宣布裁决结果。

不能当庭宣布裁决结果的,应向当事人作出交待。可以当庭宣布裁决结果的,首席仲裁员应当当庭宣布裁决结果及事实、法律依据,告知当事人诉权及文书送达等事项。同时,告知当事人对庭审笔录签字等事项。

庭审用语规范

一、书记员:请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入庭就座。

二、书记员:请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逐一出示身份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律师执业证等。

三、书记员: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有关人员、旁听人员应遵守下列仲裁庭纪律:

(一)不准喧哗、吵闹,未经许可不准录音、录像、摄影和实施其他妨碍仲裁活动的行为;

(二)陈述和辩论时须得到首席仲裁员许可,方可依次发言;

(三)当事人、代理人、旁听人员应关闭无线电通讯工具;

(四)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进行中,未经允许不得中途退出仲裁庭。擅自退出的,申请人按自动撤诉处理,被申请人按缺席仲裁处理;

(五)旁听人员不得发言、提问、鼓掌。如对仲裁庭活动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

(六)违反仲裁秩序的,仲裁员有权警告、制止,没收录音、录像、摄影器材,情节严重的,可令其退出庭审场所或提请公安机关处理。

书记员:仲裁庭纪律宣读完毕,请问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代理人听清楚了吗?

四、书记员: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入庭就座。

书记员:请坐下。

五、书记员:报告首席仲裁员,申请人××、委托代理人××,被申请人××(用人单位方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委托代理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已到庭参加审理,其身份情况已于庭前核查完毕。仲裁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

六、首席仲裁员:下面核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

首席仲裁员:申请人的出庭人员依次起立说明自己的姓名、职务或职业以及代理权限。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的出庭人员依次起立说明自己的姓名、职务或职业以及代理权限。

首席仲裁员:第三人的出庭人员依次起立说明自己的姓名、职务或职业以及代理权限。

首席仲裁员:申请人对被申请人、第三人的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第三人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七、首席仲裁员:经本庭核对,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出庭人员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开庭审理。

八、首席仲裁员:××与××(案由)劳动争议一案,现在开庭。

九、首席仲裁员:本案由××担任首席仲裁员,××、××担任仲裁员,××担任书记员(如遇到仲裁庭组成人员临时调整,应加以说明)。

十、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当事人有提起仲裁申请、答辩、增加或变更申诉请求、撤诉、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公正调解和裁决的权利;

(二)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

(三)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解释申请回避的权利);

(四)当事人有提出主张、提供证据的权利;

(五)当事人有自行和解的权利;

(六)当事人有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七)当事人对生效的仲裁文书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

首席仲裁员:申请人听清楚了吗?是否申请回避?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听清楚了吗?是否申请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的,首席仲裁员应当宣布休庭。仲裁委员会主任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决定;仲裁委员会其他成员、仲裁员和其他人员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不成立的,首席仲裁员在重新开庭时宣布予以驳回,记入笔录;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成立,决定回避的,由首席仲裁员宣布延期开庭审理。)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当事人有遵守仲裁庭纪律和程序的义务;

(二)当事人有如实陈述案情、提供证据、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

(三)当事人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义务;

(四)当事人有自觉履行生效仲裁文书的义务;

(五)当事人有按规定缴纳仲裁费的义务。

首席仲裁员:申请人听清楚了吗?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听清楚了吗?

十一、首席仲裁员:现在进行仲裁庭调查。当事人应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反驳对方主张的,也应提供证据(告知如些情形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证据应当提供原件,并且主说明每人证据证明的事实。提供证据应实事求是,不得提供伪证,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十二、首席仲裁员:首先由申请人宣读仲裁申请书,陈述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

十三、首席仲裁员:下面由被申请人进行答辩。

(如被申请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告知其在答辩期间提出;如被申请人在答辩中提出反诉,应告知其应于开庭前提出)

十四、首席仲裁员:下面由第三人进行陈述(或答辩)。

十五、首席仲裁员:根据申请人的陈述及被申请人的答辩,下面针对××问题,首先由申请人进行举证,每举一份证据,须说明该份证据的来源及证明对象(根据审理需要,质证可以分组进行,亦可逐份进行)。

首席仲裁员:被申请人对该证据有无异议?

(被申请人举证的,先由其出示证据并进行说明,然后询问申请人对该证据有无异议。)

十六、首席仲裁员:请证人到庭。

首席仲裁员:证人,请陈述你的姓名、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并向本庭提交你的身份证件。

首席仲裁员:证人××,你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同时你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凡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二)证人应当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证人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证言。

(三)证人应当如实作证,并如实回答仲裁办案人员和当事人的询问,作伪证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证人不得旁听仲裁庭审理,不得与当事人和其他证人交换意见。

(五)仲裁代理人不得同时为所代理案件作证。

首席仲裁员:证人××,你听清楚了吗?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询问证人时,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

首席仲裁员:申请证人出庭的一方(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对证人询问。

首席仲裁员:对方(被申请人或申请人)对证人有无问题?(如有,经仲裁庭允许后可以询问)

十七、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双方如有新的证据,应当在庭审后×日内向本庭提交,逾期不能提交的,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本庭下次开庭的时间为×月×日,地点为第×仲裁庭。双方听清楚了吗?

十八、首席仲裁员:仲裁庭调查结束。

十九、首席仲裁员:现在开始仲裁庭辩论,辩论应围绕双方争执的焦点进行,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双方听明白了吗?

首席仲裁员:由申请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发言。

首席仲裁员:由被申请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发言。

首席仲裁员:由第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发言。

(第一轮发言结束后,如当事人请求补充的,应当允许,但要提醒其不要重复陈述。)

二十、首席仲裁员:辩论结束。

二十一、首席仲裁员:现在进行仲裁庭调解。请问申请人是否同意调解?被申请人是否同意调解?第三人是否同意调解?

(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可以当庭进行,也可以休庭后进行。调解时,可以先由各方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也可以由仲裁庭提出调解方案,然后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二十二、首席仲裁员:双方当事人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如下调解协议(宣布调解结果),本委将于闭庭后×日内送达调解书。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退庭。

十三、(如调解不成)首席仲裁员:现在休庭,稍后继续开庭。

十四、(不能当庭宣布裁决结果的)首席仲裁员:××诉××劳动争议一案,经本庭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本庭将择日作出裁决。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首席仲裁员、仲裁员退庭。

十五、(可以当庭宣布裁决结果的)首席仲裁员:××诉××劳动争议一案,经本庭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经本庭评议,现在宣布裁决结果。

书记员:全体起立。

首席仲裁员:本案经审理,查明:……。本委认为……。现裁决如下:……。

首席仲裁员:本案裁决结果宣读完毕。

书记员:请坐下。

首席仲裁员:委托代理人如有代理词,请交至仲裁庭。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阅读庭审笔录并签字确认,拒绝签字的,记明情况附卷。

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认为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并由该案仲裁员、书记员签名。

首席仲裁员:现在闭庭。

篇3:劳动争议仲裁庭审规范程序

中国共产党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制定了解决劳动争议的办法并建立了劳动争议处理机构。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 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关是由劳资双方代表组成的评判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的劳动厅, 处理方式分为调解、仲裁和劳动法庭判决。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仲裁为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 并且形成了将劳动仲裁规定在劳动法典中的立法体制。

1949年1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了及时合理地解决当时私营企业中存在的劳资争议, 制定了《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 其中对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作了规定;1950年, 劳动部先后发布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和《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 分别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以及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这几个规章的贯彻、落实, 使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当时得到相对的完善, 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1956年以后, 当时主流观点认为劳资争议已不存在, 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可以自行解决, 各级劳动行政机关所设立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相继被撤销, 直至70年代末, 我国基本上不存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非公有制企业增多, 劳资纠纷以及各种新型劳动纠纷不断涌现, 劳动争议的有效处理再次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不断增加的劳动争议, 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 恢复了中断近30年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从此劳动争议仲裁再次成为处理劳动纠纷的核心程序。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改革和应对社会劳动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 完善原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成为现实迫切的需要, 自1993年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出台, 对劳动争议仲裁作了不同程度的完善, 使得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立法上取得巨大的发展。

当前, 我国法律规定了调解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为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 采取“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我国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仍处于核心地位。

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立法目的

在劳动关系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指导性调整后, 主要依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构建来稳定劳动关系, 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劳动者权利, 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预防与解决劳动纠纷, 维护社会安定。因此, 作为劳动争议处理核心程序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立法者赋予其极大的期望。

(一) 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不仅涉及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甚至关涉其生存的基本权利, 也影响到劳资关系的平衡、投资环境的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容易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1) 因此《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通过规范劳动争议仲裁的具体程序, 使劳动争议得到公正及时的处理。2008年颁布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更是在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与受理、开庭与裁决的期限方面作了相应的调整, 如该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从60日延长为一年;第二十九条规定将劳动争议受理期限从7日缩短为5日;第三十条分别缩短了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和提交答辩书的期间;为了及时化解矛盾, 防止久裁不决的现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将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期间自60日缩短为45日, 并规定逾期未做出仲裁裁决的, 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讼。如此一来, 当事人寻求解决纠纷的渠道得到疏通, 即使无法通过仲裁化解矛盾, 也能及时将纠纷诉诸人民法院。

(二) 过滤劳动争议案件, 为法院减轻负担

与普通仲裁不同,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一般不具有终局性, 1987年《国营企业实行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规定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实行一裁两审和强制仲裁制度, 即仲裁是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而后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基本上沿袭了这种体制, 人民法院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时, 未经过仲裁的, 一般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作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 具有过滤及分流劳动争议案件的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各种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频率和数量都在持续增长。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统计数据, 1992年全国劳动争议为8, 150件;1995年为33, 030件;1998年为93, 649件;2001年为184, 111件;2003年为226, 391件;2005年劳动争议案件为314, 000件。 (2) 虽然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起步较晚, 较诉讼程序而言尚不成熟和完善, 但应该看到自从我国正式恢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来, 全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尤其是具有一套完整的组织规定以及程序规范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据统计, 1994年我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9098件, 2004年上升为260471件, 2007年增至44.7万件。 (3) 将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设置为前置程序, 可以充分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长, 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分流劳动争议案件, 从而缓解人民法院司法资源紧张的局面。

(三) 设置三方机制, 保证劳动争议仲裁的公正性

为了确保劳动仲裁的公正性, 《劳动法》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 形成三方机制共同办案。将用人单位的代表纳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是《劳动法》做出的新规定。在此之前, 用人单位代表长期被排斥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之外, 产生了不少弊端, 如在职工因违纪被辞退、开除的劳动争议中, 由工会代表和行政代表组成的劳动争议仲裁庭往往因为倾向职工一方而作出对职工有利的裁决, 损害了用人企业合理的利益, 同时也对劳动争议仲裁的权威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劳动法》规定的三方机制, 由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人员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三方共同仲裁, 保证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体现了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平等。另一方面, 将行政部门的代表引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与劳资双方的代表共同办案, 有利于保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权威公正性, 同时实现行政机关对劳动争议仲裁事项及时有效监管的目的。

三、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实施效果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恢复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中为处理劳动争议, 化解劳资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 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劳资纠纷,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实施效果已不尽如意。

(一)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过滤功能不明显

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 近年来在实践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例如:立案后不能如期审理, 申请人常常被拖得精疲力竭;大量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仲裁后又诉诸法院, 仲裁资源明显浪费。随着《劳动合同法》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继颁布实施,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觉醒, 而且自2008年起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不再收费, 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积极性提高。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 2008年全市劳动争议仲裁中由劳动者提出的仲裁申请要占到案件总量的98%, 同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积极性的提高, 全国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呈井喷之势,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出现了逾期不裁决、仲裁质量低下的现象。2008年上海市全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收到劳动争议仲裁申请73729件, 经审查, 受理64580件, 比上年增长119.1%, 案件数已相当于1995年劳动法实施时的25倍, 年底结案数量为47168件。 (4) 沈阳市2009年第一季度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为2564件, 比上年同期上升255.62%, 待结案件为833件, 比上年同期上升221.62%。 (5) 由于案多人少, 劳动争议仲裁出现严重的积案, 另一方面由于劳动争议纠纷不断的出现新情况、新内容, 而仲裁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却无法跟上步伐, 导致仲裁裁决质量下降, 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 向法院起诉的案件也随之增多。立法者将劳动争议仲裁设置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时, 想为司法机关减压分流的目标已经出现危机。

(二) 三方机制形同虚设

三方机制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国际惯例, 是为了从劳资关系的总体上体现双方权益要求的平衡, 并且在劳动争议仲裁内部能形成互相制衡以达到公平公正的效果。但实际上我国劳动争议三方机制并未起到预期作用。工会代表难以真正代表劳动者的利益, 因为工会组织自身都缺乏独立性, 其人事权、财权都直接受制于其所在单位, 出于自身利益考量, 工会难以全力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另外, 组成仲裁庭的用人单位和工会代表都是兼职仲裁员, 自身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有些不够, 大都按照专职仲裁员意见行事, 所以仲裁效果大打折扣。还有, 由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政府设立, 仲裁委员会主任由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劳动仲裁委员会设立在劳动行政部门, 由劳动行政部门制定仲裁规则, 并负责劳动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运作完全体现了行政机关的特色, 三方制衡作用难以发挥。

(三)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程序的衔接不力

目前, 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增长过快, 通过判决对仲裁裁决改判比例偏高。 (6) 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原因是, 一方面劳动仲裁的质量较低。因为相较法官的选任条件而言, 劳动争议仲裁员法律的聘任条件相对较低, 而且在实践中高学历、法律专业的仲裁员偏少, 这对仲裁裁决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 不仅仅是分清是非, 认定事实, 还需要适用, 依法仲裁;同时仲裁员还肩负着协调紧张的劳资关系, 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这就需要仲裁员具备较高的素质、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扎实的法律基础。在国外立法中往往将仲裁机构设在法院内, 澳大利亚甚至规定仲裁庭裁判所主席必须为最高法院的法官。 (7)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程序衔接不尽如意的另一个原因是两个程序规则的不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作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 作为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程序却适用不同规则, 受不同的法律规制。例如在受案范围、管辖权、事实认定以及实体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法院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裁决经常不予支持。在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起诉到法院时, 法院审理该案件不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约束, 仍需要对案件进行实体和程序方面的全面审理, 不仅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 也延长了劳动争议解决的时间, 与立法者期望的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稳定社会关系的目标不相符合。

摘要: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引起的纠纷, 劳动关系看似平等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 其实质包含了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和劳动者的弱势身份。我国针对劳动争议的这种特殊性设置了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将其作为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前置程序, 以期能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立法目的

参考文献

①徐昕.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M].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年, 第146页.

②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1992年—2005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③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1994年—200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④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08年全市劳动争议仲裁概况.

⑤邹颖, 浅析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中的问题与对策[D].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9年.

⑥范愉, 非诉讼程序 (ADR) 教程[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58页.

篇4:劳动仲裁庭审程序

一、宣布开庭

1、现在开庭

2、XX市XX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现在开庭审理()与()劳动人事争议一案。

二、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

1、现在宣布仲裁庭组成情况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本庭由仲裁员郭XX(独任/合议)审理,由许XX担任书记员。

三、核对当事人身份

1、现在核对当事人身份

2、请申请人说明姓名、性别、年龄、住所(身份证上的信息);请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说明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委托权限

3、请被申请人说明单位全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性别、职务;请被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说明自己的姓名、工

作单位、职务及委托权限

4、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身份有无异议?

四、宣布仲裁庭纪律

(一)宣布仲裁庭纪律:

1、仲裁庭内要保持肃静,开庭时不准随便走动,不准喧哗、鼓掌、吵闹,不得使用无线 1

电寻呼机、手机或进行其他妨碍仲裁的活动;

2、未经仲裁

庭首席仲裁员许可,不得发言、提问;

3、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拍照、录音、录像;

4、仲裁庭内禁止吸烟;

5、当事

人双方在进行辩论中,不准用讽刺、污辱的语言攻击对方;

6、首席仲裁员根据案件情况,开庭时临时规定的其他纪律;

7、对违反仲裁庭纪律的,由首席仲裁员劝告制止,不听劝

告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训戒或责令退出仲裁庭。情节严

重构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机关予以处罚或追究其法律责任。

当事人听清楚没有?

(二)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1、当事人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如下权利: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对权利,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要求裁决的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被申

请人有反驳、承认申请人仲裁请求的权利。

2、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承担如下义务:

有遵守仲裁庭程序和仲裁庭纪律的义务,有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有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的义务,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的义务,有自觉履行发

生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决文书的义务。

当事人听清楚了吗?

(三)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一

条的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本庭组成人员与本案有利害

关系,可能影响本案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本庭组成人员回

避。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申:否

被:否

(五)仲裁庭调查

1、现在开始进行仲裁庭调查。

2、请申请人宣读仲裁申请书。

3、询问有无补充和变更的仲裁请求?

4、请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请求进行答辩。

5、请申请人回答本庭提出的问题。

6、请被申请人回答本庭提出的问题。

(六)举证与质证:

1、现在开始举证与质证

2、根据举证规则的规定,请双方向本庭依次提交证据,说明证据的名称、内容、证明对象。

3、请双方就对方的举证进行质证。首先请申请人进行

质证。请被申请人进行质证。

(七)仲裁庭辩论:

1、下面进行仲裁庭辩论。

2、当事人可以围绕争议的焦点,以证据为基础提出自

己的辩论意见。(注意提示焦点)请申请人先发言。请被申

请人发言。

3、双方意见本庭已经清楚,仲裁庭辩论结束。

4、双方当事人发表最后意见。

(八)调解与裁决

1、现在进行仲裁庭调解。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

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仲裁庭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现在,征询当事人意见,双方是否愿意在本庭主持下进行调解?同意调解的,说出具体调解方案。请申请人先发表意见。

3、在本庭主持下,经过调解,由于当事人未能就调解

达成一致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规定,调解不成的,由仲裁庭作出裁决。本庭将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从受理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对本案作出裁决。

(九)宣布闭庭

1、今天庭审程序已全部结束。

2、请双方当事人在闭庭后校阅庭审笔录,确定无误后

在上面签字。如有遗漏或差错,可向书记员提出补正。

篇5:仲裁庭审程序修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设一名首席仲裁员),另设一名书记员。

(一)查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是否到庭,并向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报告到庭情况。

(二)宣布开庭纪律。

书记员:为了维护仲裁庭的庭审秩序,保障庭审程序的顺利进行,参加仲裁庭庭审的人员应当遵守如下纪律:

1、遵守仲裁庭秩序,保持庭内安静、庄严。不许喧哗、吵闹,不准吸烟。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准录音、录像、摄影和进行其他妨碍庭审的活动。

2、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陈述事实、辩论问题时,必须在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的主持下,围绕争议的焦点进行。未经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允许不得发言。发言应实事求是,文明礼貌,不得进行人身攻击。

3、当事人在仲裁庭开庭后,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中途退庭。擅自退庭的,申请人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被申请人按缺席仲裁处理。

4、旁听人员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理区,不准发言和提问。

5、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旁听人员将携带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关闭或置于振动状态,在庭审期间不得随意接听手机。

6、如有违反仲裁庭纪律的,仲裁员及工作人员有权劝告或制止;情节严重的,可责令退出仲裁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报请公安机关处理;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报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核对当事人及代理人的身份;询问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是否明确;询问双方当事人对参加庭审的对方当事人及代理人的身份是否有异议。

首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3条第二款的规定,现在核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委托代理人姓名职务、代理权限。

申请人,你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所地。

申请人:(回答略)

首席: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职业,年龄,你与原告的关系?

申请人代理人:(回答略)

首席:被申请人,你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所地。

被申请人:(回答略)

首席: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职业,年龄,你与被告的关系? 被申请人代理人:(略)

首席;现在宣读授权委托书。(略)

(先原告后被告,由陪审员宣读。)

首席;申请人,你对对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申请人:无异议。

首席;被申请人,你对对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被申请人:无异议。

(注:当事人身份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民族、工作单位、职业、家庭住址。委托代理人身份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业。)

询问当事人是否有证人到庭(如有证人到庭,请证人在庭外等候)。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经济示范法》的规定,询问当事人是否协议不公开开庭。

——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

二、开庭审理

(一)宣布仲裁庭公开开庭,并宣布案由。

——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经济示范法》第一条的规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现在公开开庭。

(二)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名单。

首席:现在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名单,今天依法公开开庭进行审理,本庭依法适用普通程序,由仲裁员亢梦瑶,刘大伟,赵丽组成合议庭,由亢梦瑶担任首席仲裁员,由书记员宋晓玲担任庭审纪录。

——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

(三)告知当事人在仲裁委员会送达的受理材料和应诉材料中均载明了当事人有关仲裁的权利和义务,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不再向当事人宣读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

(四)询问当事人对仲裁员是否要求申请回避(先申请人,后被申请人)。

首席:如双方当事人对本案合议庭人员,书记员,认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提出理由申请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的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首席:申请人,你是否申请回避?

申请人:不申请。

首席:被申请人,你是否申请回避/

被申请人:不申请。

三、庭审调查

(一)当事人陈述。

1、申请人宣读仲裁申请书

2、被申请人宣读仲裁答辩书

(二)归纳争议焦点。

(三)证据质证。

分两种情况:

1、庭前已经进行证据交换的,可当庭宣读质证意见,并征询当事人是否有新的质证意见补充(但当事人不能推翻证据交换过程中的质证意见)。如当事人没有新的质证意见补充,证据质证程序结束。

2、庭前未进行证据交换的,可按照先由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第三人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再由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第三人对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最后由申请人对第三人提供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被申请人对第三人提供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的顺序进行。质证是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关联性发表意见。——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

(四)审理调查。

审理调查,根据案情需要,按庭审提纲逐条对当事人进行提问(当事人回答后,仲裁员可向另一方当事人询问是否有异议)。提问结束后,仲裁员可传证人到庭作证(先由提供证人的当事人对证人提问,再由对方当事人对证人提问,仲裁员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可依职权对证人发问)。

审理调查结束时,询问当事人是否有新的问题需要向对方当事人进行提问,如有,则按先申请人提问,再被申请人提问,最后第三人提问的顺序进行(提问后,由被提问的当事人回答)。

——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

四、庭审辩论

——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

首席:根据XXX规定,现在进行法庭辩论。

申请人有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申请人代理人:(宣读代理词略。)

首席:申请人对代理意见有无补充?

申请人:没有。

首席:被申请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被申请人代理人:(读代理词略)

首席:被申请人,你对代理意见有无补充。

被申请人:有(补充略)

(一)主持当事人针对对方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按申请人(代理人)、被申请人(代理人)的先后顺序进行辩论。

(二)辩论结束时,按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先后顺序,由各方当事人发表最后的陈述意见(即当事人针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作一简略的表态)。

五、庭内调解

首席:现在法庭辩论终结,根据XXX条规定。现在进行调解。

申请人,你愿意接受调解吗?

申请人:我不愿意

首席:被告,你愿意接受调解吗?

被申请人;我愿意。

首席:调解失败,现在休庭20 分钟,六、庭审结束

首席:现在重新开庭。进行法庭判决。

书:全体起立。

首席:(读判决书略)

篇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庭审笔录

一、宣布开庭

(一)宣布开庭

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_____________诉_____________劳动争议一案,现在开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1条的规定,本庭由_____________(独任/合议)审理,_____________担任书记员。

下面,核对双方当事人身份: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权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权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申请人对被申请人的身份有无异议?

申:有/无。

仲: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身份有无异议?

被:有/无。

(二)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如下权利: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的权利,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要求裁决的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被申请人有承认、反驳申请人仲裁请求的权利。

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承担如下义务:有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纪律的义务,有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有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的义务,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的义务,有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决文书的义务。

仲:申请人听清楚了吗?

申:听清楚了。

仲:被申请人听清楚了吗?

被:听清楚了。

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1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本庭组成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本案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本庭组成人员回避。

申请人是否申请本庭组成人员回避?

申:申请/不申请。

仲:被申请人是否申请本庭组成人员回避?

被:申请/不申请。

二、仲裁庭审理

(一)申诉与答辩

1)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和事实与理由

2)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申诉进行答辩(详见“答辩书”)

(二)调查与质证

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本庭对案件事实部分的调查先告一段落,现在进行证据的质证。质证时,当事人双方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质证按如下程序进行:

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供(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

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提供(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

申请人、被申请人对第三人提供(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

第三人对申请人、被申请人提供(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

仲:现在由证人出庭作证,证人作证时,应当如实向本庭提供证言,不得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不得作伪证,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经仲裁庭许可,当事人和委托代理人可以向证人发问,证人可以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提问。

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当事人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

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根据规定,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本庭通过质证,现对申、被诉双方提供的证据作如下认定:

对申请人下列证据予以认定:_____________。

对申请人下列证据不予认定:_____________。

对被申请人下列 证据予以认定:___________。

对被申请人下列证据不予认定:___________。

除以上认定和不予认定的证据外,对申、被诉双方的下列据,本庭将在闭庭后予以审查认定或不予认定。

(三)仲裁庭辩论

仲:下面进行仲裁庭辩论,双方可围绕争议的焦点,以证据为基础提出自己的辩论意见。申请人先发言。

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调解与裁决

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现在,征询双方意见,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在本庭主持下进行调解?

申:愿意/不愿意。

调解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愿意/不愿意。

调解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在本庭主持下,经过调解,由于双方当事人未能就调解达成一致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2条第4款规定,调解不成的,由仲裁庭作出裁决。本庭将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择日对本案作出裁决。当事人在闭庭后校阅庭审笔录,证实无误后在上面签字。如有遗漏或差错,可向书记员提出补正。

篇7:劳动争议仲裁庭审规范程序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争议处理模式

我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应当双方自愿, 达成仲裁协议。”而在处理劳动争议的实践中却是必须先劳动仲裁, 只有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 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一个劳动纠纷, 因此可能要经过调解、仲裁、起诉、上诉四个程序方能生效。而一般的民事案件, 经过一审及二审程序即发生法律效力。劳动仲裁程序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保护当事人 (特别是作为弱者的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 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但实际操作中却造成了比一般的民事纠纷更复杂的程序, 更长的期限, 使劳动者经不起马拉松的处理方式折腾或者考虑到日益增加的诉讼成本而放弃, 还有的因要兼顾新的工作, 干脆置之不理。因此, 理论和实务界对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的争论一直有之, 究竟是存还是废, 如果仲裁前置不可取, 那么仲裁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我国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应该如何改进, 是否要引入一种全新的模式, 下文都将对此进行一一探讨。

一、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的非正当性分析

(一)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破坏了仲裁制度的理论基石

仲裁作为一种社会冲突的解决机制, 是司法外解决争议的一种最为制度化的形式, 它是平等主体间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 通过理性的契约关系选择的公正、迅速、经济的纠纷解决方式。意思自治不仅是仲裁的立足点和依据, 更是仲裁制度产生、运行的重要原则。可以说, 没有意思自治就没有仲裁制度, 也就不可能有行使仲裁权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法也规定, 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可以仲裁, 且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应当双方自愿, 达成仲裁协议。但是, 我国在劳动争议处理的过程中, 却根据实践中的惯常做法, 将劳动仲裁强制作为劳动争议解决的“前置程序”或“必经程序”, 这显然破坏了仲裁制度意思自治的理论基石, 践踏了当事人的自主选择权。

(二)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与相关立法无法对接

从1993年施行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到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 甚至2008年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未经仲裁, 不得起诉”, 或者“劳动争议, 应当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993年施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 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 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从本条可以看出, 在劳动争议发生后, 只是要求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 调解、仲裁以及起诉的前面仅仅冠以“可以”二字, 也就是说劳动争议除当协商解决外, 当事人可以任意选择调解、仲裁、提起诉讼这三种解决途径中的一种处理劳动争议。该条款显然属于选择性规范, 怎么能在进入司法实践环节后就演变成强制性规范呢?

1995年的《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 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也可以协商解决。”对于三种解决方式的选择依然在前面冠以“可以”二字, 甚至对于协商解决也不再要求“应当”了。第七十九条, 对于仲裁的选择, 法条在措辞上还是“可以”, 而不是“应当”。

甚至是最新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也只是规定:“发生劳动争议, ……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当事人解决争议的几种途径, 法律依然只是用“可以”的法律术语授权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和方式, 而并没有将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或必经程序。

也许有人会将劳动部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作为法律依据, 但是从法律解释的角度而言, 无论运用那一种解释方法, 也不可能将“可以”解释为“应当”, 选择性的授权规范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成强制性规范。 (1)

又有人提出上述三部法律都有一条相同的规定, 即“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认为这样的规定其实隐含了劳动仲裁乃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或“必经程序”。因为按照基本的逻辑推理, 劳动争议当事人只有在先提起劳动仲裁并由此获得劳动仲裁裁决书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以劳动仲裁书作为诉讼依据提起劳动诉讼。笔者认为这样的推理在法律逻辑上根本是不可立足。此条立法本身只是为了弱化劳动仲裁的功能, 意在以司法审查确保劳动仲裁的公允和审理质量。

综上可见, 司法实践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人为的设立仲裁前置程序并无明确的法律依据, 人民法院拒绝受理未经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同样没有法律依据。

(三) 劳动仲裁与诉讼在实际上脱节

既然劳动仲裁作为诉讼的“必经程序”或“前置程序”, 那么两者之间就必然应存在效力上的衔接。可事实上, 无论是法条还是操作上, 两者的衔接仍是一片空白。

《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 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从此条规定可看出, 裁决书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 只有相对终局效力, 任何一方当事人只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即引起诉讼程序, 实行两审终审制。而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的依据仅是案件是否符合主管和管辖的规定。

从劳动仲裁机构与法院在相同案件的处理结果上看, 由于法院和劳动仲裁委员会在设立和适用法律上采用两种不同的模式, 因此司法实践中容易导致法院的判决结果与劳动仲裁结果不同, 从而使大量仲裁裁决失效。

《劳动争议仲裁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 ......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 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法理、法律依据上还是实际操作上, 都无法证明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或“必经程序”。

二、劳动仲裁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笔者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关于劳动争议处理情况的数据, 对2007年到2009年的数据制作了下面的饼形图进行分析, 发现每年通过仲裁调解和仲裁裁决结案的数量都保持在78%到80%, 如果这是对最终结案的结果进行的统计 (由于年鉴并没注明这是否最终结案, 当事人是否对仲裁结果不服提起诉讼的数据是否统计在内, 年鉴并没有详细注明, 因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而提起诉讼的比例占了仲裁裁决案件的20%到30%, 统计年鉴中的“其他方式”结案是否就是进入诉讼阶段后的处理结果, 依然有待查证) , 而且数据完全真实可靠,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劳动仲裁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而且是目前我国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主要形式。仲裁这种作为司法外解决争议的一种最为制度化的形式, 人们之所以选择它, 是因为它能够公正、迅速、经济的纠纷解决方式, 这无疑是目前庞大而复杂的劳动争议案件所寻求的处理方式, 也是有力分担法院诉讼负担的良好途径。因此, 虽然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不可取, 但是劳动仲裁却在解决劳动争议案件中发挥了极其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选择

由于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我国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确遇上了不少困难。于是在2008年施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法开始对一小部分案件实行一裁终局, 试图改变现状, 可是由于法条规定含糊, 可操作性不强, 最终未能对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旧有模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理论界和实务界也一直对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给予高度关注, 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借鉴国外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1.“只审不裁”模式, 即对劳动争议实行单一的两审终审制, 成立专门的劳动法院或者在法院内设劳动法庭, 撤销现有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将其合并至劳动法庭 (法院) 。劳动争议发生时, 当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诉, 从而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减少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诉累。但是这种模式彻底否认了劳动仲裁在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将所有的争端的解决提交到法院, 不仅剥夺了劳动争议双方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权利, 而且可能会造成国家司法权力对公民权利的过分干预。虽说这种模式在国际实践中, 如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已取得良好效果, 但就我国目前不成熟状态而言, 这种主张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2.“只裁不审”模式, 即劳动争议实行单一的“一裁 (或两裁) ”终局制, 成立实体性的劳动争议委员会, 法院不再承担劳动争议的处理工作。劳动争议发生后, 当事人只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经过仲裁委员会的一裁或两裁后, 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即使当事人不服也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快速解决, 又解决了目前存在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与法院之间的衔接问题, 同时也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减轻了法院的审判负担。

3.“两裁一审”模式, 即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 首先向基层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诉, 若不服仲裁裁决可向上一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上诉, 再不服的可向地区中级法院提起诉讼 (一般案件实行两裁终结制, 但是劳动争议标的数额较大的案件可向法院起诉) , 逐级循序解决。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充分发挥了仲裁的优势, 授予当事人更多的自主权, 更有利于实现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的意思自治。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法院在涉及重大法益的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发挥的最终救济功能。但这种模式同样忽略了当事人选择法院解决劳动争议权利, 而且显然是与仲裁的法律特点和国际上“一裁终局”的通行做法相背离,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争议案件强制仲裁前置的弊端, 而且违背了诉讼中二审终审的原则, 有“三审终审”之嫌。

4.“或裁或审”或“裁审分离, 各自终局”模式, 即在劳动争议发生后, 当事人可自由选择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与诉讼程序各自独立, 不相衔接。前者实行两裁终局制, 后者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后不得再向法院起诉, 在选择法院诉讼后不得再申请仲裁。这种模式似乎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 因为这种“双轨制”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既充分尊重了当事人在选择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上的意思自治, 又减少了由仲裁转向诉讼的环节, 有利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快速解决。但事实上, 我们会发现这种模式只是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基础上, 对“只裁不审”模式和“只审不裁”模式的进一步运用, 虽然赋予了当事人充分的选择权, 但是上述分析中“只裁不审”或“只审不裁”模式的弊端仍然存在。同时由于我国民众对法院审判的了解和信任多于仲裁机构,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 人们往往愿意选择法院, 这就可能导致“或裁或审”模式下, 劳动仲裁虚设和诉讼爆炸。此外还有可能出现发生侵害重大法益的劳动纠纷后, 若当事人没有首先选择诉诸法院, 就会导致国家司法权放任对涉及重大法益的劳动纠纷的管辖权的情况。由此可见, 这种模式也并非处理劳动争议的最佳模式。

四、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通过分析, 不难看出任何模式均有其利弊, 关键在于如何衡量取舍。要构建良好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首先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自主选择争议解决方式的权利, 同时要考虑到劳动争议处理的快捷性要求, 还要防止诉讼爆炸, 而且应当兼顾国家对重大法益的必要司法保护和司法救济, 再从中找到它们的平衡点。因此, 笔者认为目前更好的劳动争议解决模式应当是, 在强制小额仲裁和规定特别的审判专属管辖制的前提下, 实行“或裁或审、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双轨制”纠纷解决机制。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具体建议:

1.对于案情简单, 争议标的数额较小且标准明确的劳动争议案件强制仲裁, 而且应当“一裁终局”, 这样不仅能防止大量劳动争议案件涌向法院, 而且有利于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减低当事人维权成本。关于具体做法可仿照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小额仲裁。

2.明确国家司法权对涉及重大法益的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属管辖权。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明确规定争议标的数额巨大或涉及人数众多、影响极大的集体争议案件必须由法院专属管辖。

3.在“或裁或审”模式下, 劳动仲裁应与诉讼程序各自独立, 但并非绝对独立, 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劳动仲裁存在违背程序或其他违法仲裁情形, 并以此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仲裁裁决的, 法院享有司法审查权。

4.强化调解在处理劳动争议纠纷中的作用。从上面图表分析可以看出, 调解在仲裁环节中发挥着与仲裁裁决相当的功能, 因此无论是仲裁还是诉讼, 应当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 把调解程序前置并置于整个仲裁或审判的全过程。尽量以温和方式解决双方争议, 切实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尽力避免矛盾激化, 更要防止因劳动纠纷带来“群体性事件”, 从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与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秦国荣.我国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机制选择---对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的法律批判[J].江海学刊, 2010, (3) .

[2]曹晓勇.关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模式的思考[J].中国劳动, 2003, (4) .

[3]任源.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0) .

[4]佟季.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分析[M].司法统计分析, 2008, (5) .

[5]蔡玉桂.浅议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现状及改革---从仲裁前置程序之视角分析[J].法治与社会, 2010, (10) .

[6]王瑾洁.浅谈中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J].北京市总工会.

上一篇:危险品运输车辆解读下一篇:梦寻尘夏随笔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