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会计制度设计作业

2024-04-22

2023会计制度设计作业(共6篇)

篇1:2023会计制度设计作业

《会计制度设计》形成考核作业册

作业一

1.搜索查询题:答: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令第33号,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同日,财政部财会[2006]3号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2010年财会[2010]21号将财会[2006]4号文中35项准则废止,现在继续有效的13个);也是同日,财会[2006]4号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

2.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答: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报告目标;(2)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3)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4)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会计制度设计范围的具体要求:(1)会计制度设计的层次性;(2)会计制度设计的全面性;(3)会计制度设计的针对性;(4)会计制度设计的内部控制导向性 确定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会计制度设计程序既要满足会计制度设计范围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又须顾及会计制度设计方式。会计制度设计通常是由指定的机构以特有的组织方式来完成的。指定机构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比如丰富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坚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储备与实务操作能力等。

3.企业会计实务有时会出现与对外财务报告设计初衷相违的现象有哪些?答:对外财务报告设计初衷是为更好地向其使用者提供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获得对其决策有用、准确的信息,但事实上企业会计实务有时会出现与对外财务报告设计初衷相违的现象,最常见的是财务报表未能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以及所有者变动情况,有的更为严重的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虚假、不真实而是经过企业管理当局粉饰后的财务报告。产生原因包括:相关者间的利益不同,内部人利用其自身的控制地位,扭曲初期设计流程,编制虚假公司业绩报告,以满足内部人的利益取向。

对这些现象的思考和对企业对外财务报告设计的反思包括:强化对内部人的道德约束,加强外部法律监管力度,加大惩戒力度;在内部还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流程设计运行的自我评价,以实现初期的设计目标等。

4.在我国财政部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之前,答: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某一时间段内的经营成果,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两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变动结果,这种变动结果部分可以通过利润表解释,但是利润表只能衡量企业获取利润的大小和来源。因为利润表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所以不能说明企业从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数量,而现金恰恰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几乎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与现金有关,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无利润甚至亏损,但是如果没有现金,企业将不可能持续下去。因此现金流量信息对投资者的未来决策至关重要,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企业的现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希望企业能够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列报作为基础来构建了现金流量表内项目的具体排列,即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分类表述,按收付实现制的会计确认原

则,以具体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从“营业收入”开始,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逐一进行分析。很显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这一大类的第一个报表项目就应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受到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主要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等项目。

现金流量表的具体列报方式不能与会计账簿体系相对应,因此在每类业务活动内部的具体报表项目构成上就采用了直接法编制方式,而经营活动还同时使用间接法。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差量情况的总称。其经营活动是其最主的部分,它主要记录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职工工资、上缴税金等活动中的现金流动状况。

5.在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答: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该表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设计原则是充分披露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结果及其根源。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涵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综合收益概念,所谓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综合收益包括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两部分,其中,前者是企业已实现并已确认的收益,后者是企业未实现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用公式表示如下:

综合收益=净利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净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均单列项目反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在内容上应包括所有者权益具体构成项目的变动结果及增减变动产生的根源,因此其采用了矩阵的形式列报。一方面是列示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是按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来源对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另一方面是按照所有者权益各具体组成部分及其总额列示交易或事项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根据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提供比较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因此,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就各具体构成项目分为“本年金额”和“上年金额”分别填列。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或股东,下同)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示。

第三十条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净利润;(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三)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四)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五)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六)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6、分析企业设计财务报表附注的原因?说明财务报表附注的设计内容?(10分)答: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所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其原因是有些交易和事项并不能完全符合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的特征,相关信息无法列入表内,但同时这些信息又对报表的使用人非常有用。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定量与定性信息相结合,以实现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企业经济事项完整进行反映,从而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其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排列和分类,顺序披露信息,便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也更好地实现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其三是与财务报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以有助于使用者相关联使用信息从而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

表外附注信息披露方式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脱离账户体系,这也保证了财务会计语言的一致性与可比性(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追溯证明)。同时这也表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框架的核心还在于账户体系,即使现今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看似越来越多,但并没有脱离其本原。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列举了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应当按顺序披露的主要内容与方式,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及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内容。

二、制度设计题(40分)资料:

在江苏苏州有一家制药厂,企业会计制度包括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国家统一规定的法律、法令等,这些内容体现着企业的严格遵从性;第二部分是企业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制定的内部办法、规章等,这些内容体现着企业会计制度的可设计性。当然在设计企业会计制度时,对上述二部分内容均需在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基础上的有效执行,因而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就是将规范企业会计活动的各项内容有机地制度化并使之得到有效执行的过程。对该公司的会计制度设计也包括上述两个部分,一是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二是在成本效益前提下,设计相关会计制度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置形式是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匹配的,因为企业会计工作的核心就是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会计组织机构设置包括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大中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集团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内部核算制会计组织机构四类形式。

该公司的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与公司的规模和管理上具体要求的不同,设置相应原会计组织机构。当然如果上述公司规模不大,也可采用创新会计组织方式,如会计外包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两种较为成熟会计组织机构设置方式。对上海销售部可利用网络会计信息化制度设计,结合金融服务网络,设置与该销售部规模相适应的会计机构与人员

会计工作岗位划分及职责确定则是完成工作流程的基础。是每个会计岗位及相应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岗位设置提出了基本原则与示范性要求:一是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应当符合内部牵制的要求;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由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需要确定。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8条明确了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在会计人员控制方面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二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轮换,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提高综合工作能力,以便于各岗位会计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如果该公司是国有企业其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会计法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

会计基础规范第六条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作业二

1.自制原始凭证如何设计?

答:在设计具体格式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格式大小;内部位置安排;联数;版式 2.你认为企业应如何设计无形资产业务内部控制?

答:设计适当的无形资产业务内部控制,其要点包括以下几项:(1)取得无形资产与组织验收,确定权属关系;(2)使用与保全;(3)技术升级、更新换代;(4)无形资产处置

3.你认为企业应如何设计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

答:固定资产业务内部控制设计要点:(1)取得与验收;(2)使用;(3)维护;(4)改造;(5)清查;(6)处置

二、制度设计题

(一)案例资料

在几年前,发生过一起典型的出纳员贪污、挪用公款案。这是一个国有小企业,财会部门设置有财务经理、会计、出纳三个岗位。其中出纳员是一个从职业高中毕业没多久的年轻女孩„..答:此案违反了岗位责任控制制度如下规定: 出纳人员不得同时负责总分类帐的登记 和保管.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 专用印章不得有一人兼管 出纳人员

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 计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出纳人员应与负责现金的清查盘点人员 和负责与银行对帐的人员相分离.(二)案例资料

W公司是医药制品公司,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除考虑价格因素外,还要注重质量要求。W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是通过招标方式进行的,采购部门首先从建立的供应商档案中确定参加招投标会议的供应商„„„.答:一般生产企业存货业务流程可分为取得、验收、仓储保管、生产加工、盘点处置五个阶段,包括取得存货、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原料加工、装配包装、盘点清查、销售处置等主要环节。存货业务内部控制总体措施应包括如下要求:(1)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而严格,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存货请够依据应当充分适当,请购事项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3)存货采购、验收、领用、盘点、处置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对存货预算、供应商的选择、存货验收、存货保管及重要存货的接触条件、内部调剂、盘点和处置的原则及程序应当有明确的规定(4)存货成本核算方法、跌价准备计提等会计处理方法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证制度的规定。

(三)案例资料

A公司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 答:

一、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可取之处为:

1.该公司的销售制度较好地运用了不相容职务分工控制。将销售作业中客户甄选、客户信用调查、接受客户订单、核准付款条件、填制销货通知单、发出商品、开具发票、收取货款及会计记录等不相容岗位所涉及到的销售人员、信用管制人员、营管人员、财务人员、储运人员进行了分工。

2.该公司建立和健全了信用管制系统。信用管制系统的建立,保证了销售成果的有效性,避免了坏账的发生,实现了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3.该公司采用了电脑系统授信额度确认的权限控制。电脑系统授信额度的确认,提高了销售业务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查阅的方便性。

该公司采用的这些内控制度有利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监督。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可减少销售业务中可能出现的低效率和侵吞企业利益的行为。

二、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缺憾之处为:

1.分离制度的执行中还不够彻底,因为销售部门、营业管理部门与储运部门同属一个领导管理,尚存在作弊的隐患,因此,在相关业务的牵制上还不够严谨。2.应收账款的管理上还应加强事后管理,应建立询证函制度及时准确与客户对账,以免给个别业务人员提供可乘之机,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准确和可收回性。

(四)案例资料

某化工厂使用一种主要原材料,经过四个车间连续生产大量甲产品。由于主要材料含有各种化学元素„..5

答案略 作业3

一、分析说明题 1.说明长期借款制度核算制度的设计要点: 答:(1)长期借款筹资方案的提出与论证

(2)通过可行性论证的长期借款筹资方案在企业内部按照分级授权审批的原则进行审批,重大筹资方案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须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的应当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

(3)与有关金融机构洽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借款合同并据此办理借款业务。

(4)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用款

(5)按照借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

(6)提前归还贷款应当与贷款人协商

2.所有者权益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要点包括哪些?

答:(1)权益资本筹资有严格的程序和法律约束,同时还受债权人权益的制约,因此,所有者权益业务内部控制的核心是确保权益资本的筹资合法合规

(2)尽管所有者权益业务体现了较强的稳定性,但涉及面广且复杂,包括了投资协议、合同、业务章程、利润分配决议与分配方案、会计处理程序等方方面面

(3)各类所有者权益业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审批与决策控制制度,以实现各类所有者权益业务在各个环节上都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4)所有者权益业务作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来源,应当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5)需要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策程序并由相关相关监管机构或部门(单位)审批的股权筹资,要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并对审批过程进行完整的书面记录 3.说明收入与费用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答(1)各项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规定的标准,杜绝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

(2)各项费用、成本的确认应当符合规定,杜绝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以及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

(3)利润应该由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筹够成,杜绝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以及编造虚假利润

4.试说明对企业期间费用控制进行制度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制定严格的预算标准(2)对费用预算进行分解(3)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4)企业应当根据费用预算和支出标准的性质,按照授权批准制度作规定的权限,对费用支出申请进行审批。(5)对于未列人预算的费用项目,如确定需要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申请追加预算(6)会计本门或人员在办理费用支出业务时,应当根据经批准

6 的费用支出申请,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7)企业应当建立费用支出内部报告制度,实时监控费用的支出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8)企业应当建立费用考核制度,对相应的费用责任主要进行考核和奖惩。(9)企业应当加强对费用的监督检查,明确监督检查人员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检查工作。

一、(一)制度设计题 资料

某企业的工资核算岗位职责规范如下:

第一:负责办理公司员工工资入卡工作。其中,每月第5个工作日前根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工资发放明细表按照银行规定格式进行数据„..答:按现行规定,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这些,对企业来说,都是因职工提供服务而对职工产生的义务。

为了核算企业支付和应付给职工的各项劳动报酬,企业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贷方登记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发放或支付的职工薪酬的数额;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该科目应设置“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如:“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等。

(二)资料

某公司于2006年10月8日创立并营业,是由甲、乙、丙三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独立法人,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其中甲方出资40万元„„.答:1.依照《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部门的规定,优化企业组织构架,进行业务整合,并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协助企业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符合股票发行条件和要求 2.3.4.5.6.7.董事会应当依法就股票发行的具体方案、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及其他必须明确的事项作出决议,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授权部门(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制作申请文件,由保荐人保荐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报

企业应当在股票核准发行之日起的一定时期(比如我国为6个月)内发行股票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授权部门的有关规定编制和披露招股说明书

企业委托股票承销机构销售股票,销售完毕后将股东缴款单及股东名册缴企业证券部门,企业证券部门审核后登记股东名册并将缴款单送会计本门

会计部门收到证券部门转交的缴款单和银行收款单后,经审核由出纳编制收款凭证

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收款凭证和有关单据交企业证券部门 8.9.企业证券部门在股东名册上登记收款日期,并将收款凭证和有关单证交会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企业办理变更登记及时向社会公告

10.企业证券部门应定期向证券交易机构索取流通股东名单,其他股东有变动的,应及时更新有关信息并进行公告和变更登记

(三)资料

甲公司对从事销售与收款业务方面规定:按市场营销管理制度要求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为了增加销售过程中的灵活性,授予销售业务人员比较大的折扣政策、付款政策等权限。„.答:1.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组织销售与发出商品流程应当科学严密,销售政策和信用管理应当科学合理,对客户的信用考察应当全面充分,销售合同的签订、审批程序和发货程序应当明确3.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应收装款的催收管理、往来款项的定期核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依据、还账核销的审批程序、销售业务归口管理与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构成了企业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基础工作

作业四

一、1.分析说明题

阐述责任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分析说明说否所有公司制企业都有必要设计责任会计制度

答:责任会计制度设计目标:(1)设置责任主体,落实经济责任(2)编制责任预算,分解经营目标(3)完善责任预算,监控责任实施(4)编制责任报告,考核责任业绩 责任会计制度适用于现代企业分权管理模式,分权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视为内部组织机构配置相应决策职能,在确保职责完整的同事充分调动个职责部门主观能动性

2.说明企业责任中心如何确立?企业责任中心的制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概括说明企业责任中心的制度实施要点?

答:责任中心设计原则:(1)决策权与执行权相统一原则(2)决策权与责任制相匹配原则(3)责任绩效的可确指与可计量原则(4)责任中心层次性原则

内容:(1)成本费用中心设计(2)收入中心设计(3)利润中心设计(4)投资中心设计

责任中心设计师责任会计制度的起点与核心。责任中心是责任会计的具体核算主体,相对独立并有着各自明确的责权利范围,企业要为它们在授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条件

3.你认为内部结算制度设计是否必要,并说明理由

答:内部结算方式是指内部结算应采取的手段,内部结算方式设计既要满足往来结算的要求又要简化手续。考虑到企业与外部单位间的市场化结算方式绝大部分是依托银行完成的,只有少量是钱货两清,因此,内部结算方式可以建立在内部模拟银行结算方式设

计,这不仅有利于强化银行结算管理观念与适应市场交易结算实践,也降低了全新核算方式设计带来的学习成本与可能的技术风险 4.简述责任会计核算与报告设计的内涵?说明责任会计核算与报告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核算与报告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答:责任会计是在重新设定会计核算对象并以责任预算作为考核标准的会计信息加工,与财务会计制度有着内在逻辑关系,责任会计核算模式设计有两种基本思路供选择:一是借助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另一个是独立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而建立自身核算方式。责任中心在将其发生的成本、收入以及责任中心间相互结算或转账的经济业务记入各自责任会计账户后,要定期据以编制责任会计报告,从而对责任中西实际绩效与责任预算进行评价与考核。责任会计报告视为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完成情况的总括性文件,又称为业绩报告或绩效报告 5.会计信息化是对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的完全替代,因此与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等内容。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答:(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

(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4)账簿格式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并且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总账账页的格式有传统三栏借贷式总账和科目汇总式总账,后者可代替前者;明细账的格式可有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

6.简述企业会计信息化权限设置设计要求?说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与原来手工化下权限设置设计要求的差别之处

答:措施:(1)建立信息系统相关资产的管理制度,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2)成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构(3)按照国家相关发露法规以及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制定信息系统安全实施细则(4)有效利用IT技术手段,对硬件配置调整、软降参数修改严格控制(5)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系统运行于维护管理,应与其签订正式服务合同和保密协议(6)采取安装安全软件等措施防范信息系统受到病毒等恶意软件的感染和破坏(7)建立系统数据数据定期备份制度(8)建立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于维护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9)积极开展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工作,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系统安全问题并加以整改。

二、制度设计题

资料:

某大型煤矿集团中,有采煤煤矿、洗煤厂、焦化厂、坑口发电厂等。当企业集团内部各单位之间存在交易时„

答:部结算价格,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计盈亏”的价值尺度,是实行内部模拟市场、模拟法人运行的基础,也是进行合理分配的经济杠杆。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结算价格系统,对原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工具、配件等物资和劳务制定合理的内部交换价格,对于实行成本控制,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单位之间的经济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结算价格系统

1.内部价格按管理方式的划分。内部结算价格管理方式可分为指令性价格、指导性价格、协商价格。

指令性价格是指不准随意升降,在企业内部强制执行的价格。为保护各核算单位的经济利益,算实现“平等交换”,在企业内部对独家经营、没有竞争对象的产品或工作,必须制定并执行指令性价格。

指导性价格是指在规定的基本价格基础上允许有适当浮动幅度,在企业内部指导指令的价格。为建立内部机制,鼓励竞争。降低成本,在企业内部对存在竞争对象的产品或工作,应制定并执行指导性价格。同时,为保证内部结算价格体系的协调和统一,便于价格的管理,对指导性价格可以在确定中准价格的基础上,规定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协商价格是指由物资或劳务供需双方价格。在企业内部,对部分产品或工作。如小型电器修理、二零星制作等,可不制定统一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

2.内部结算价格按综合程度划分。内部结算价格综合程度可分为单项价格和综合价格。单项价格是指按工种、工序分别指订的以劳务为主的结算价格。在执行分工种个人计件工资制时,单项价格时用以计算计件工资的基础。

综合价格是对包括多个工种、工序制定的以劳务为主的结算价格。在采用综合计件工资制时,综合价格是计算工人劳动报酬依据。

10

篇2:2023会计制度设计作业

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2012 业会计学(注会方向)级2010210421员景鑫龚翼靖文君石子田刘彦云年 11月7 日

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

一、公司概况

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系经江西省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发行联审小组赣股[2001]7号《关于同意发起设立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由景德镇市焦化煤气总厂(现已改制变更为景德镇市焦化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亿威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泉州三安集团公司、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景德镇市华意物资公司五家股东共同发起组建。2001年7月12日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资本为5,400万元。2006年9月15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股数3500万股,募集资金25,900万元,股本总额8900万股。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002068,股票简称“黑猫股份”。

二.经营范围

公司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炭黑及其尾气、硅材料、工业萘、轻油、洗油、脱酚

油、粗酚、蒽油、中温沥青、燃料油、盐酸、次氯酸钠(有效期至2012年8月

10日止);对外贸易经营(实行国营贸易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除外)。所属行

业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炭黑产业世界排名第四。

三.内部控制制度

(一)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目标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通过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达到或实现各项经营管理目标。

2、建立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抑制舞弊现象的发生,保证公司资产和经营活动的安全。

3、建立良性的公司内部经营环境,确保公司运作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管理制度的规定。

(二)内部控制制度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公司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其经营活动,不能进行违法经营,更不能借助内部控制来从事非法活动,或通过内部控制来逃避国家法规的监管。

2、有效性原则。有效的内部控制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实现其为提高经营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遵守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的目标,内部控制必须有效,也就是说它必须与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各部门的特

点相适应,必须能发现和化解公司生产经营所遭遇的风险。公司制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要与单位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既要体现公司规模特点和管理水平的差异要求,也要体现经济发展和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这正是内部控制的生命力之所在。

3、审慎性原则。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公司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公司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公司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任何制度的建立都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4、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应该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如果内部控制的全面性达不到,则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内部控制必须渗透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涵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不能留有任何死角。

5、及时性原则。公司新设立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种类或者开拓新的市场,必须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首先建章立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然后再进行相关的业务活动。

6、独立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部门必须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部门,直接操作人员和直接控制人员必须适当公开,并向不同的管理人员报告工作;在管理人员职责交叉的情况下,要为负责控制的人员提供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7、成本效益原则。是公司行为决策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在保护资产完整、信息真实、公司目标实现等方面都会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内部控制的构建和运行是会发生成本的,如内部控制的构建成本、内部控制运行中的人力和物力支出、不适当的内控措施对公司产生的不良影响等。建立内部控制必须遵循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既不能因内控制的缺陷对公司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一味追求完善而无节制地产生支出。

(三)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内部监督。

(四)公司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是所有者监督、影响经营者重大经营决策的机构,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公司经营方针、筹资、投

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并依据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履行职责,依法行使公司的经营决策权,激励和约束管理层行为,同时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监事会为最高监督机关,监督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上述机构均有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议事规则或工作制度,对其权限和职责进行规范。

2、合理的内部组织机构

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地设置公司内部管理职能部门,并制定部门职责文件、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之间的责权关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部门工作机制,也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此外,公司下设审计部直接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保证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流程控制

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建立了一系列的流程控制体系,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严格规范地实施了流程控制措施。对运营中发现的新问题,能够及时地讨论总结并对流程进行修改完善。

4、财务会计控制

公司已按《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及其补充规定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公司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控制涵盖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稽核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等方面。公司在财务方面建立严格的内部审批流程,清晰地划分了审批权限,实施了有效的控制管理。在会计系统方面,公司建立了规范、完整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了重要财务决策程序与规则;规范了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明确了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能够为公司管理层和治理层及时提供相关经济信息。

公司选用用友财务管理系统软件,按业务流程设置权限,形成严密的会计监控体系,符合企业内控需要。公司切实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聘用了充足的会计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5、募集资金管理

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对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的事项做出规定,防范了募集资金的使用风险,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该项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良好,募集资金的存储与使用均符合法

律法规和《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能够做到专户存储、三方监管,使用募集资金的审批、支付等手续完备,独立董事、监事会、保荐人有权随时对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公司严格按照规定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开披露。

6、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

公司通过制定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等明确了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披露标准、信息传递、审核及披露流程等,对公开信息披露和重大内部事项沟通进行全程、有效的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能得到较好地执行,在制度中规定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部门、责任人及义务人职责;明确了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标准及重大信息的范围;信息披露的报告、审核程序和披露办法以及保密规定;信息披露相关文件、资料的档案管理;投资者关系活动等,确保了信息披露公平。

7、关联交易

公司制定了《关联交易决策制度》,对关联方和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审批权限和决策程序等作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与关联方的交易行为,力求遵循诚实信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8、重大投资

《公司章程》明确了投资权限,对重大投资的内部控制遵循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保障了投资效益的实现。

9、对外担保

《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了对外担保审批权限、决策程序,特定情形的对外担保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0、内部审计

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监督是营造公司内部守法、公平、公正的内部环境的重要保证。公司已单独设立内审部门和配备专职的内审人员,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并制定了《内部审计管理制度》。通过内部审计,公司能够及时发现有关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落实整改措施,促进公司强化管理,提高内部控制、内部监督的有效性,进一步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公司内部形成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11、法规、制度的培训

公司注重对管理层和员工有关法律法规、公司制度方面的培训,增强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培训(包括公司内部培训和外聘专业人士、咨询机构进行培训),在公司内部系统中发布书面培训材料、组织参加外部培训等,有效地增强了公司运行的合法、合规性。

(五)公司内控制度的监督

公司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依法履行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

公司通过监事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监事会发现

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协助其工作。

公司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对重大关联交易进行审计等。

公司通过审计办公室,根据年度内部审计计划,严格执行对公司各职能部门、经营单位的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制度检查。检查公司存在的管理漏洞及执行不力的环节,梳理了公司经营及管理上的风险,最大程度确保了公司的有序经营、有效管理。

(六)内部控制的总体情况

公司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能够适应公司管理的要求,能够对编制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的保证,能够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供保证。本年度公司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总体评价

(一)优点:

公司内部控制在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检查监督等各个方面规范、有效,基本上符合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要求。公司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已基本建立健全,能够适应公司管理的要求和公司发展的需要,能够对编制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的保证,能够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供保证。公司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二)不足:

篇3:2023会计制度设计作业

一、环境成本管理引入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 环境成本界定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提出“环境成本是指, 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 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从这一定义来看, 环境成本主要是由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引起的, 它以企业的环保责任为中心, 将企业对环境的负荷影响和预防、改善措施支出作为其主要的核算对象。

(二) 环境成本特点

环境成本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支出呈上涨趋势。随着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的约束力不断增强, 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且处理污染物的方法与技术日趋复杂, 这些因素使得企业的环境成本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二是费用发生时点不均衡。环境支出并非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而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一次性。三是潜在成本剧增。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 并由企业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且这种代价有扩大的趋势。四是计量困难。环境成本产生于生产过程中, 属于现实的、客观的成本, 但又常常以无形的、未来的、或有的形式表现出来, 计量非常困难。

(三) 引入作业成本法必要性

环境成本的特点表明环境成本的计算、控制等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成本核算范围。如何将环境成本从间接费用分离出来并加以确认和计量, 并准确分配给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就成了环境成本计算的关键。而作业成本法的提出就是为了改进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 为企业提供更多、更相关、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具有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两大功能, 有利于揭示企业各环节发生的成本支出, 以满足企业经营控制的需要。因此, 在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引入作业成本法, 是一项现实的选择。

(四) 企业环境成本制度框架

从管理会计学角度来构建企业环境成本制度框架, 有利于为企业的环境决策提供准确的环境成本信息。企业的环境成本制度框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即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前者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什么是企业环境成本, 企业环境成本如何量化, 企业环境成本如何分配。后者是一种全程综合控制, 由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组成。

二、作业成本法下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一) 基本指导思想

作业成本法认为, 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 资源消耗成本。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环境成本管理, 则有: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 资源消耗则影响环境。所以, 作业可以看成是产品与环境成本之间的桥梁, 其将与产品有关的生产要素转换成可能的环境污染。

(二) 一般核算流程

具体包括:

(1) 对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进行分析, 将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经生产到废弃回收的整个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 并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环境成本进行归集。判断能否成为环境成本有两条重要标准:一是企业的作业或事项是否与环境保护活动有关;二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作业或事项是否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这是依据环境成本的核算范围和特有属性决定的。

(2) 确认作业并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 以资源动因将上一步归集的环境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库。在此, 有可能两种环境成本共同构成一个作业成本库。作业是为了特定目的而消耗资源的活动或事项, 成本动因是识别一项活动能否作为作业单元的重要标准, 如果一项活动的成本动因是唯一的, 那么, 可以将其视为一项基本的作业单元, 能够确认为作业成本核算的对象。

(3) 确立作业成本动因。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是作业耗费与最终产品产出相沟通的中介。在这里要对造成环境成本的作业进行分析, 以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如排污费可能与排放量、排放的有毒物含量、处理不同排放物的成本等有关, 选择标准是成本动因与产生的环境成本相关。

(4) 计算产品成本。企业的产品有多个, 则其所归集的环境成本就需要根据成本动因分配率分配到各个产品的作业成本中。

三、作业成本法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

(一) 基本原理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环境成本综合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全程系统控制。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中, 作业成本法贯穿始终, 作业分析与作业改进是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

(二) 一般控制流程

主要包括:

(1) 企业环境成本事前控制, 是指在企业发生环境作业前对影响环境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规划和审核, 确定标准物流成本。其主要任务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 制定企业环境作业成本预算。预算编制路径为:先确定预算年度预计产品 (服务) 销售量, 据此确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各环境成本作业的预算作业需求量;根据资源动因率和其他相关条件确定单位作业费用率;再根据前两项资料计算汇总预算年度资源需求量, 完成费用的作业基础预算。事前控制要求综合考虑企业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把未来可能的环境成本支出纳入产品成本预算系统, 提出各种可行方案, 然后进行价值评估, 选出最佳方案, 以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事前控制从根本上确定或改变环境成本的发生方式, 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管理控制方式。

(2) 企业环境成本事中控制, 是指在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 对环境作业成本的监督。主要工作是:从技术经济方面来考虑产品成本问题, 跟踪产品的生产过程, 监督和控制环境成本的发生;记录、统计整理第一手成本数据资料, 为成本控制考核提供依据;对环境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分析, 努力发掘新的能够调整和改善环境成本水平的因素;协调各个成本责任中心的关系。在作业成本法下的企业环境成本事中控制是按照作业中心, 甚至是单项作业进行的, 有利于分析差异在哪个环节出现, 便于管理。

(3) 企业环境成本事后控制, 是指在环境成本形成之后, 对实际环境成本的核算、差异分析和绩效评价, 主要包括作业分析与作业改进。具体有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根据作业成本核算结果分析哪些作业是不必要或不增值的, 并将其删除;二是对关键增值作业进行重点分析;三是将作业成本与先进成本水平进行比较, 找出差距, 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四是从整个企业角度, 分析作业之间关系, 查找问题, 提出优化建议。

参考文献

[1]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篇4:中职会计公开课课后作业设计探析

关键词:公开课;作业;企业化;开放性;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712

会计作业作为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手段,是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经常看到,在中职会计公开课上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精彩,课堂上教学效果也是可圈可点,但课后作业设计却少有创意,显得虎头蛇尾。笔者对近四年“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的会计公开课的作业布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公开课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乏明确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到怎么样给学生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可是很多公开课,由于大多是借班上课,教师为了课堂完整性怎么样也得布置作业,这个时候执教者往往是口头要求学生做好复习预习工作,并且完成配套练习等等。其实有时候根本没有说清楚到底要求学生预习哪些相关知识,复习哪一块重点内容,做完配套练习交给谁,公开课老师怎么检查学生到底做没做,学生如何知道自己预习和复习的方法正确与否,作业完成情况到底怎么样。

林老师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第六章第一节内容时将教材内容做了处理,由原来的“筹集资金的过程”更改为“投入资本和资本公积”这一内容,公开课上重点介绍了企业接受各种实物资产及货币资金投资时的账务处理,简单介绍了接受投资时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以及“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经济业务,整堂课的侧重点是“实收资本”账户”,并未对“资本公积”做课外的拓展和延伸。课堂结束时作业布置:1、配套习题集P78实训一、二(企业接受实物资产、货币资金投资时的经济业务);2、预习下节课内容。这样布置作业就可能造成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和听课教师都无法辨别“预习下节课内容”到底是预习“资本公积”账户的其他内容还是要预习第六章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其次,课堂上都是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来处理业务,而课后作业只是要求完成文字表述的经济业务。课内外没有做到统一性,更谈不上拓展和延伸。

(二)设计缺乏创新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能给学生带来收获的。有些公开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乏对所授知识的系统处理,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自己编题,作业形式往往较为单一和死板,没有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张老师在讲授“供应过程的核算”时,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分组合作,成立模拟企业,根据订单采购材料,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课堂结束时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基础会计配套练习册P55,实训二(采购一种材料过程中会出现的几种情况)。从企业化的角度来说,整堂课教师从头到尾都没有展示过原始凭证,只是用文字表述经济业务,而且只讲授了采购一种材料过程中所会发生的一些主要情况。那么企业如果采购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而运费只有一笔要怎么处理呢?企业真正发生这些业务时的原始凭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记账凭证要怎么写?这些问题在作业布置中都没有体现。

(三)难度缺乏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到作业的难度是否适中,每个学生是否能够较为独立的完成。再优秀的班级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何况是普通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有些公开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忽略了学生课堂上的不同反应,或者表象上说是“分层”布置作业,而实际根本就没有起到因材施教的原则。

周老师在讲授“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这一内容时,把筹资渠道、投资者以及投资方式都做了介绍,并且进行了各類型业务的账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中规中矩,课后布置的作业:1、思考: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何在?请同学们做好预习工作;2、课后作业:习题集54页,实训一(跟书本例题表述类似的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简单经济业务)。显而易见,周老师作业设计意图是让每一个学生先完成思考预习工作,然后再做配套练习,并没有顾及到不同能力的学生需要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才真正适合学生的胃口。

二、公开课课后作业设计的几种建议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作业布置亦是如此。针对公开课上作业要达到的不同目的,笔者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种作业布置方式。

(一)企业化

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要“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要“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设计企业化作业,让学生在企业的模拟会计岗位上实践性地实现“做中学”,必定能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实现学生与会计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增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供应过程的核算”这一内容,教材都是文字表述的经济业务,建议教师上课时对教材做出适当处理,整节课可以用一个案例的原始凭证贯穿始终,最初呈现一笔完整的关于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然后变换条件,引出款项未付和材料未到两种情况,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角色,最后两分钟时教师展示两张原始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运输公司发票),教师分析拓展题,提出问题:两种材料共同负担的运费如何处理?这样抛出问题不但巩固了当堂课的知识点,还为下节课运费的分配埋下伏笔,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好好钻研。教师同时布置基础题作业:以教师印发的供应过程中相关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填制记账凭证。将习题册上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企业化的相关会计凭证,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开放性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设计作业要尽可能地创造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下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放性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作业完成某些既定的任务,而且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不断成长,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能力,追求“能力有个性,技术有专长”。

复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法的计算”这一内容时,建议课后作业采用开放性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出题比较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参考书本或者寻求同学帮助指导出题)。比如学生A出题,然后要找到学生B做题,由A批改,最后由A将题目、答案以及批改情况附带AB签名的练习纸拍照上传到教师给定的QQ群号或者微信号(每一个同学都要完成AB的角色后由A拍照上传)。公开课教师总结后可以把情况汇总反馈给原任课教师,好的题目备用,建议任课教师在以后的考试或者练习中出现。

(三)层次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再加上进入职业高中学习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都很大,各种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地学习。公开课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树立“弹性”意识,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层次性多一点、统一性少一点的作业。

《基础会计》中“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这一内容书本上是用简化的账页形式来进行平行登记,授课时,建议将教材做处理,课上让学生动手登记真正的账页,即“原材料”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课后作业设计如下:

1.巩固题:根据所给企业某月资料登记“原材料”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设计意图:巩固“原材料“数量金额式和三栏式的账簿登记

2.提升题:根据所给企业某月资料登记“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设计意图:尝试负债类型的账页登记,尤其注意考察学生借贷方向的把握

3.拓展题:找找还有哪些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它们的账页分别是什么格式的(结合书本第五章账簿的内容)?(一周后QQ群上可以交流)

设计意图:为今后会计账簿的学习奠定基础

作业按难度不同分为巩固题和提升题,其中巩固题为比较简单的必做题,提升和拓展则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水平由学生选择完成。这样布置作业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体,进行分类达标,学生尽可以在大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作业。学生无论能力高低如何都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都有信心,有兴趣亲自动手尝试,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语

公开课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起到示范与引领的作用。同样,会计公开课的作業形式也应与平时有所不同。由于公开课作业的延续性较小,因此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在课后基本没有教师进行反馈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实现,是否可以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布置的会计作业既能围绕学习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都能得到相对应的强化和反馈,又能促进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兴华 . 作业布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宁夏教育科研,2013(03).

篇5: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

8.2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8.3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9应急救援

9.1生产管理部门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9.2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10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向所在镇政府、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

11考核: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环科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并处100元以上的罚款:

11.1未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11.2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

11.3未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的。

11.4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或者方案未经审批擅自作业的。

11.5有限空间作业未检测或者监测,未实行专人监护作业的。

篇6:会计制度设计网上作业答案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批复》(国函[1992]178号]的规定,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由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含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

项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新会计准则01号存货

新会计准则02号长期股权投资

新会计准则03号投资性房地产 新会计准则04号固定资产

新会计准则05号生物资产

新会计准则06号无形资产

新会计准则0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新会计准则08号资产减值

新会计准则09号职工薪酬

新会计准则10号企业年金基金

新会计准则11号股份支付

新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

新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

新会计准则14号收入

新会计准则15建造合同

新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

新会计准则17号借款费用

新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

新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

新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

新会计准则21号 租赁

新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新会计准则23号金融资产转移

新会计准则24号套期保值

新会计准则25号原保险合同

新会计准则26号再保险合同

新会计准则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新会计准则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新会计准则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新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

新会计准则31号现金流量表

新会计准则32号 中期财务报告

新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

新会计准则34号 每股收益

新会计准则35号 分部报告

新会计准则36号关联方披露

新会计准则37号金融工具列报

新会计准则38号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其中:新会计准则01号 存货 具体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

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

(二)通过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 号——建造合同》。

第二章 确认

第三条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第四条 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章 计量

第五条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第六条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

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第七条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八条 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第九条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一)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二)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三)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第十条 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处理。

第十一条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

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二条 收获时农产品的成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确定。

第十三条 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对于已售存货,应当将其成本结转为当期损益,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也应当予以结转。

第十五条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4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第十六条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

变现净值计量。第十七条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

基础计算。

第十八条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第十九条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

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第二十一条 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章 披露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存货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

(二)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以及计提和转回的有关情况。

(四)用于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二、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共四十八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存货监盘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 证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会计估计的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管理层声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2号——银行间函证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3号——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2号——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3号——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11号——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01号——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第4111号——代编财务信息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

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明确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制定

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

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第二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第四条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

见:

(一)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二)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五条 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第三章 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

第六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第七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八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第四章 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

第九条 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

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第十条 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各项审计准则。

第五章 职业怀疑态度

第十一条 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

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第十二条 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

警觉。

第六章 合 理 保 证

第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

取合理保证。

第十四条 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导致固有限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二)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三)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四)为形成审计意见而实施的审计工作涉及大量判断;

(五)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

第十五条 审计工作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担保。

审计意见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的保证。

第七章 审计风险和重要性

第十六条 被审计单位在实施战略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

重点关注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经营风险。

第十七条 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第十八条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

种错报的可能性。

第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但没有责任发现对财务报表整体不产生重大

影响的错报。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已识别但未更正的单个或累计的错报是否对财务报表整体产生重大影响。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相关,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二十条 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并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但难以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认定。

第二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包括向项目组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利用专家的工作或提供更多的督导等。

第二十二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和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

高。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

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第二十三条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准则自2007年1月1 答:关于××公司财务部门所制定的原始凭证填制要求不全面。

应当补充:(1)各种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不遗漏和简略,需要填一式数联,各联内容必须完全相同,联次也不得缺少。

(2)必须符合手续完备的要求,业务经办人必须在原始上签名或是盖章,对凭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

(3)各种原始凭证都必须连续编号,防止事过境迁,记忆模糊,出现差错,难以查清。

(4)如果书写错误,应按规定手续注销,留存,重新填写,并在错误凭证上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保存,不得撕毁,以免错收错付或被不法分子窃取现金。

答:(1)该帐薄属于分类帐。

(2)根据管理费用的特点,该帐薄月末不应有上年余额,累计结算凭证和对方科目等栏目。

(3)管理费用明细分类帐应采用多栏式帐页,而不应采用三栏式帐页。

上一篇:看荷花作文100字下一篇:关于离别为话题的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