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作文

2024-04-09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作文(精选6篇)

篇1: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作文

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份真情作文700字

远远地就望见1路车开了过来。汽车一路摇摇晃晃地挪动着,终于如耄耋老人缓缓停下了脚步。前车门刚打开,在车站等的早已不耐烦的人们就都争先恐后地往前挤,仿佛再晚一秒,世界末日就来了。我也随着人流往前拥,好不容易挤上车,车就启动了。

夏天的风是闷热的,里面掺杂着汗水的味道,车内不断传来大声讲话的声音。在连续多个急刹车之后,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罐被摇晃过的可乐,之前吸入的汽车里浑浊的气体在胃中翻腾得像是要往上涌。我紧皱着眉头,深呼吸,深呼吸……旁边的老爷爷似乎发现了我的异常,赶忙帮我打开车窗,企图让风吹走车内浑浊的空气。

我深吸一口气,感觉果然好多了。再回过头去感谢那个老爷爷,才发现他怀里还抱着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大概是他的`孙子吧!男孩的脸红扑扑的,正睡得香甜。他坐在老爷爷的腿上,老爷爷一手擎住男孩的腿,防止他从腿上滑下,另一只手刚好可以把从窗口斜射进来的阳光遮住。我怦然心动。那一刻,我真的好想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份真情。

男孩的身体向左微倾,因为没有物体支撑,我很担心他会磕到头。而老爷爷确乎也发现了,他只好小心翼翼地侧了一下身子,生怕惊动了男孩,用后背为他挡住阳光,空出一只手,给他在空中支起了一个“柔软的枕头”。我看到老爷爷的额头已经沁出豆大的汗珠,而男孩却浑然不觉,仍沉沉地睡着,而老爷爷的胳膊就一直举着,举着……如此深沉细腻的爱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男孩嘴角微挑,难道他的梦也如现实般美好?

到站了,我下了车,我不知道那个老爷爷是不是还在保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地举着,但我猜他会的,我猜只要他的孙子在睡,他就愿意永远为他的孙子遮太阳。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顺着我的脸淌下,咸咸的。我想对小男孩说,一定要珍惜你的拥有,去用心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份真情。我从来没有受过爷爷的疼爱,因为他去世得太早,早到我都没有摸过他的手,你是有多么幸福哟,宝贝。

篇2: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作文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我与地坛》读后感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用一个词简单地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今天夜里,我捧起了这本书――《我与地坛》,开始了心灵的洗礼......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如熏人欲醉的海风;如令人心折的白雪。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更使我有想哭的触动。 这本书是史铁生对自己二十岁时的回忆,二十岁的史铁生总是无法感受到那一次次的母爱,母亲的付出并未换来他的`感动、感恩。在他二十九岁人生的顶峰时,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使他失去了双腿,当时的他一下子被命运击昏了头,日益暴躁的脾气给母亲带来了身心上的折磨。他一次又一次地跑上地坛,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在背后为他流泪,可这一切他浑然不知...... 直到母亲去世,史铁生仿佛长大了,他的眼睛更加明亮,透视过去的一切,此时的他被以往的母爱所感动,可来不及了。他怀着悔恨的心情写下了这本书,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告戒我们要“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 “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诗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总是光华灿烂。”我要说:“太阳就是太阳,如果你懂得感动,太阳便富有光华和温暖了。”

篇3: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动作文

2008年5月12日前夕, 一纸《关于对我院30年护龄护理工作者进行表彰的决定》的通知下发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各科室, 通知的内容如下:

为了贯彻实施《护士条例》, 弘扬老一辈护理工作者为护理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经医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 对胡灵芝等29位从事护理工作满30年的护理工作者予以表彰, 同时颁发“30年护理贡献荣誉证书”和纪念奖杯, 望全体职工向她们学习, 立足本职, 为医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她们的名字是:张均匀、毛利君、李翠英、刘志如、胡灵芝、葛增媛、邓书英、周必伟、杨承志、易曼萍、韩宇平、梁秀成、谭辉玉、夏利清、陈燕飞、李金华、易丽莉、李雨中、陈远谧、唐满玉、王淑兰、李桂娥、张桂秀、池素贞、王燕平、曾德莲、张邦宁、冯志华、李汝珍。

这些在护理岗位上已经30年的护士顿时眼睛湿润了。30年的岁月, 如同白驹过隙, 怎么一下子就30年了呢?

2009年3月, 记者走进了湖南省人民医院, 与这些30年护龄的护理工作者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

回想三十年我们依然年轻

我是1977年9月来省人民医院工作的, 在这30多年里, 先后从事过五官科、普外科、妇产科、脑、胸外科、急症科、注射室、老干科, 到现在的门诊换药室。在每个科工作都得到了锻炼, 业务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 30多年来, 从没有出过任何责任差错和事故。

想当年, 一个曾经的黑发青春少女, 如今已是白发五龄人。经过岁月的风风雨雨, 看到省人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四层楼旧楼到如今二十四层新大楼的建成;过去的黑胡同已是宽敞明亮的走道;每个候诊大厅黑夜如同白天, 还有鲜花点缀;每个部门都有彩电和电脑;有中央空调冬暖夏凉;病人就诊的同时还可以观看彩电, 让他们有在家的感觉……

这些变化, 是我们一代接一代的院领导及全体职工艰苦创业, 共同努力, 才把一个非常落后的医院发展成为现在的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这里也有我们护士姐妹的一份功劳, 让我们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

想过去, 上晚夜班一上就是七天一个轮回, 半夜起床真的难过得想哭。那时环境真差, 没有空调、电视, 甚至没有电扇, 天气热时只能用棕叶扇扇风。冬天靠烤煤火取暖, 还常常靠用手电筒照明抽血打针抢救病人。下水通道时常堵塞, 我们就卷起衣袖扎起裤腿用手去挖通。我们还要时常参加上山下乡医疗队, 抗洪抢险突击队, 总之只要有安排, 哪里需要, 哪里工作最忙, 我们就到哪里去工作。

回忆过去, 最让我最开心的是看到抢救医治好的病人康复出院。

但最让我遗憾的是, 护理了一辈子病人, 可自己的爸妈离开人世间, 却没有在他们身边。每每想到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和孝心, 就感到万分悲痛和难过。但我们的职责是在医院, 岗位在医院, 虽然没有尽职去护理自己的父母亲人, 但我们是在抢救病人的生命, 这就是职业道德, 这就是我们要弘扬的南丁格尔精神。

让我最痛苦的是抢救病人无效, 病人离我们而去。

08年“5·12国际护士节”, 医院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 让我代表全院护士发言。正当我们无比高兴欢庆节日的时候,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了。

我多么想上前线去救助伤员, 可要求的是年轻的专业外科护士。几天后, 医院要接受50名四川灾区的伤员, 需要志愿者, 我就积极报名参加了。

我被分配接待一对年轻夫妻, 女的叫梁丽, 23岁, 骨盆及右上肢骨折。她的先生是左上肢骨折, 同来的还有她妈妈、婆婆和9个月大的小男孩。他们夫妻被推进病房时, 竟然还不知道对方还活着。

当他们相聚在眼前 (49床、50床) , 可谁都无法站起来, 连牵手都非常困难。灾难发生后还未相见过的他们, 见到儿子, 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们想抱儿子可是却无法相抱。为了让他们夫妻重逢牵手, 我和另外几名志愿者以及新闻记者共同将床抬移过来。终于牵到手时, 他们俩再也忍不住, 眼泪夺眶而出。我们也哭了, 但我们又笑了。

那些日子, 爱心志愿者川流不息的带着许多用的吃的探望他们, 我们省委张春贤书记带领省委领导也专程前来看望他们。那几天我们虽然很辛苦, 但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康复出院的日子, 是我最难忘的日子。

还让我感到欣慰的是, 在医院创“三甲”过程中, 本人积极参加创三甲的活动, 努力学习积极考试, 百题填空中拿奖, 还代表70年代以上的护士参加了“创三甲”复查的考试。

30多年的护理工作, 使我感受到医院这个大家庭, 要靠全院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像建一座房子一样, 需要许多建筑材料, 而我们护士就是其中的一块块砖和瓦。

回首走过的人生岁月, 我为自己能做一名护士而感到骄傲。护理是一门崇高的事业, 需要我们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虽然, 我们的工作被社会所理解和认可的程度还不够, 但我想, 我们应无愧于这一袭白衣, 无愧我们的职业良心。

每当想起30多年来的日日夜夜, 好像又找回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感觉到自己依然年轻。

希望年轻护士将老一辈优良传统发扬下去

我1983年由沅江基层医院调入湖南省人民医院, 1990年担任儿科护士长。

对于从事工作的这几十年, 回忆起来觉得护士工作真的非常辛苦, 付出了很多的劳动, 承担了很多的压力。

记得当时, 我们儿科病房40多个床位, 还有5个新生儿抢救床位 (因为那时还没有专门的ICU病房) , 却只有10个护士。科里的护士最多的晚夜班一年达到了150~160个, 节假日基本不能休息。那时又没有现在的高科技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和静脉注射泵之类的, 像生命体征监测和海俄辛静脉注射每15钟一次这样的治疗都是完全靠护士手工完成……

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得到的回报相比之下是微薄的, 但我们的护士没有一个抱怨和退缩, 对我的工作也非常支持, 同事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工作都很积极主动, 让我很感动, 否则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 是很难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

虽然那时的护士长也不像现在有职务津贴, 还必须上具体班, 比普通护士更辛苦, 但我所想得更多的是科室病人的需要和作为护士的一份责任。

记得有一次深夜2:30接到科室电话, 要去抢救病人。我只得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邻居家, 快速参与抢救, 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回家时才知道孩子一夜未睡, 一直哭着叫妈妈……

我们这些平凡的护士, 以柔弱之躯承载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劳、委屈及对家人的愧疚啊!但让我觉得欣慰的是, 我们的工作和付出是充满价值的。

一位姓童的肾病综合症的患儿, 20年过去了, 他们一家还是会经常和我联系, 说一些感激的话之类。虽然我们在物质上的得到的回报很微薄, 但看到病人康复和孩子们痊愈后纯真的笑脸, 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同时也觉得护士工作是伟大的。

医院也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护士。08年的5·12护士节, 当我带着大红花, 站在领奖台上, 接过院领导授予“30年护龄特别贡献奖”的奖杯的时候, 的确心潮澎湃。在感叹祖国巨大腾飞的同时, 也为我们医院和护理事业的发展感到振奋!

在这里, 作为一个有着30年护龄的老护士, 我希望我们的年轻护士能勤奋努力的工作, 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将老一辈优良的传统继续发扬下去;同时希望各级领导能更多的关心护士身心健康, 多支持我们的护理工作, 为护士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深造机会, 将更多的新技术、新理念运用于临床,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为医院建设出力!

心中充满了不舍, 希望有更多的护理杰出人才涌现

我是一名手术室护士, 无影灯陪伴我走过了33年的护理工作生涯。

我见证了我院外科手术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取得飞跃式进展的微创腔镜手术、器官移植术等, 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 节约了医疗资源。

以前患者对手术室的印象总是充满着陌生和恐惧, 对手术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 今天, 随着手术室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充满人性化, 手术室护士也走进病房, 进行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 让病人得到了尊重, 也感到了温暖, 也就能更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我的同事戏言, 做一个合格的手术室护士, 必须站得、饿得、熬得。大型手术从早上八点可能一直做到凌晨, 中间必须克服饥饿、内急、疲倦等等困难, 这对于我们来讲是家常便饭了。不仅如此, 手术室护士在休息的时候还必须随时做好应对急诊手术的准备。

有时连轴接台手术做到下午六点, 刚回到家, 饭做了一半, 电话响起了, 科室同时来了几个急诊手术病人, 把炉灶的火一关, 丢下爱人与孩子直奔手术室。有时干到半夜, 第二天还得精神抖擞的上白班。

我在手术室的这30多年, 没有请过半天事假、病假, 还经常帮同事顶班、代班, 同事们都说我是手术室的“110”。

我很珍惜这份工作, 认为要做好这份工作, 才对得起医院的培养, 对得起病人对我们的信任。是啊, 病人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给我们, 还有什么能比这份责任更重大呢?为此, 我们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肩上的这种生命之重, 处处勉励自己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工作。

在手术室多年的工作锻炼, 培养了我精干的办事风格, 同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的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我那因中风已瘫痪的父亲。老父卧床三年来没有出现褥疮, 并在逐渐地康复中。

我感谢我的专业, 让我寻找到我的工作乐趣和人生价值。

明年我就要退休了, 即将离开与之相守相伴30多年的工作岗位, 心中充满了不舍, 但我仍然充满信心的希望有更多的护理杰出人才涌现;同时, 也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够充分认识我们护士, 理解我们护士, 尊重我们护士, 关爱我们护士。

感恩的心——感谢医院, 感谢让我成长、让我荣耀的护理事业

时间过得真快, 不平凡的2008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 冰灾、5·12地震、奥运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同时也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而我, 更是感慨万千, 我为能够在这么好的国家生活, 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这么好的单位工作而感到无比的幸福。

我于1972年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农村, 并获得去卫校学习的机会, 于1976年在益阳卫校毕业, 走上了护理工作岗位, 当上了一名梦寐以求的白衣天使。

在30多年的护理工作生涯中, 我见到了很多优秀的护理前辈和同行, 比如益阳地区人民内科护士长聂集芬老师为烧伤患者献皮, 多次为手术病人献血;本医院的吴湘珍老师、康静芝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为护理事业默默奉献, 为病人辛苦操劳。

她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 也没有豪言壮语挂在嘴边, 但我每天都被她们所感动, 也时刻以她们为榜样来要求自己:任劳任怨, 不怕脏不怕累, 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 吃苦在前, 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 把同事当成自己的姐妹。

组织和领导也并没有忘记我这样平凡的护士, 给了我非常多的荣誉, 如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等等。

更让我感动的是, 1996年, 我心爱的儿子意外去世, 医院和同事们给予了我莫大的关怀与支持, 让我有了勇敢生活下去的勇气, 并化悲痛为力量, 把这种感恩的心变为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党、回报社会。

回首我走过的这30年人生岁月, 我为我能做一名护士而感到骄傲。

护理是一门崇高的事业, 需要我们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虽然, 我们的工作被社会所理解和认可上还欠缺一些, 但我想我们都会无愧于我们的称谓, 无愧我们的职业良心。

面对即将要离开的心爱的工作岗位, 有很多的不舍, 但我会继续关注医院的发展和护理事业的成长, 希望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职业的崇高与骄傲在无数的小故事之中

我于1974年12月毕业于湖南省卫校护理班, 同月分配在湖南省人民医院, 从事护理工作。1977年破格升任病室副护士长。1998年晋升为副主任护师。

我先后担任过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大外科科护士长等职务。2000年医院开始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 内部规定凡满40岁以上的护理人员不能参加护理领导岗位的竞聘, 本人只得难舍地离开了护理岗位, 成功地竞聘到了门诊办公室主任, 任期五年。2006年由于医院工作需要, 改聘为预防保健科科长职务至今。

几十年来我干一行爱一行, 不论在哪个岗位上, 一直坚持一个理念, 即是“虚心学习, 刻苦钻研, 吃苦耐劳, 尽职尽责,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及做好本职工作, 其为人处事、工作态度均得到了领导及同志们的认可。现将我护理生涯中的几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故事一

我在心血管病房工作了十九年, 收治的是心血管、呼吸道、肾三科合住的内科病人, 时任病室副护士长。由于病人数量多, 危重抢救症也很多, 是医院最忙碌的病室, 一个班同时抢救几个病人的现象真不少。

1980年11月的一个晚上, 正是我怀孕八个月时的最后一个晚夜班 (当时医院内部规定怀孕满八个月后才能不上晚夜班) , 约九点半时, 一位患尿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突然呼吸心跳停止。

值班的是一位云南部队来院进修学习的医生, 业务技术还欠熟练。我因工作多年, 经验相对要足些。我拖着沉重的身体, 毫不顾忌, 迅速熟练地组织着抢救工作, 包括亲自运氧、上氧、注射、输液及心肺复苏等操作。

当时住在本病室的多位中老年的女性患者看到我在给病人做心肺复苏, 急得直摇头, 示意我不能去做, 会影响腹中胎儿。我当时只想到时间就是生命, 一定要争分夺秒把病人抢救过来, 根本没考虑其他的事。我只得向那些病人轻轻点头, 对她们的关爱表示感谢。

抢救成功后, 把一切后续工作安排好, 回到办公室整理病历, 我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此时才感觉到全身很疲劳, 肚子也不太舒服。但我更为又一次挽回了一条生命而感到欣慰。

病人及家属由此十分感激、敬佩我这种忘我救人的精神。在外观看抢救过程的其他病人后来对我说, 当时他们真为我捏了一把汗, 很为我担心, 希望以后我能尽量避开这种紧急情况。

故事二

1981年, 我在中外合资的心内、胸外病室当护士长。病室收治了一位边远山区来的19岁胸外科患者, 由于家境十分贫困延误了治疗, 致使病情加剧, 体质虚弱。为了进行手术治疗, 家里变卖了唯一的耕牛和房子。住院期间, 他为了节约费用, 只能用从家里带来的一些咸菜和辣椒送饭。

而正在候手术期的某一天, 病人不慎丢失了随身携带的一百多元生活费, 为此他十分伤心, 哭个不停。当我得知情况后, 从心底里同情怜悯他, 又想到他马上要经受一场胸外大手术, 体质太差营养跟不上的话恐会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于是就从家里每天带一些可口的饭菜和营养品给他, 还给了他二百元零用钱, 希望我的关心和安慰能稳定他的情绪。

但是相对高额的手术费用仍然无法解决, 于是我发动全病室的医护人员募捐资助他。大家都很积极踊跃, 共计募捐近八百元, 在当时来说这也是一笔可观的费用, 而科室还减免了他一部分治疗费用。那次手术很成功, 病人恢复得也不错。出院时他的父母流着泪水, 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深表谢意。

三个月后父亲带着儿子来医院复查, 见到我时竟双双跪下, 向我深深地三鞠躬, 并从家里带来一麻袋尚未成熟的小西瓜送给我们全病室的同志, 以谢我们的救命之恩和关爱, 当时在场的人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故事三

那是1990年秋末的一天, 我当时任胸外、脑外病室护士长。

那天下午病室收治了一位外地的高位截瘫的中年男性患者。我一到病室就听到了他那痛苦不堪的呻吟声和哭叫声, 原来他已8天没有排出大便了, 肚子胀得浑圆, 极度难受。虽然医生采取了一系列治疗措施如灌肠和药物治疗等, 但都没有效果。我更是着急, 亲自帮他进行腹部按摩和穴位刺激, 却依然没有作用。万般无奈下, 我毅然戴上手套, 沾上石蜡油给他进行肠道润滑和探查。手指进入肛门后触及到像石头般的坚硬物体, 在未确定硬块的性质之前, 我只能凭着感觉耐心细致地检查辨别。待最终确定硬块为结石性大便后便慢慢用手指将其分离成小颗粒拨出体外, 同时用另一只手为病人进行腹部按摩。

当排出小颗粒累计约500克时, 病人终于可以自主排出积聚肠腔内已久的大量大便了。尽管通风良好, 但刺激的恶臭气味在整个病房内仍久久无法散去, 我更是被熏得头晕目眩, 恶心难受。

但看到病人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 我顿时忘记了身体的不适, 格外的高兴。家属十分感谢, 嘴里不断念着“救命恩人, 永世难忘”, 病人则流着泪在病床上双手向我作揖以表谢意。

以上类似的故事在我的护理生涯中不知发生了多少, 无法计算。

在这30年中, 我曾经多次有机会离开护理岗位, 从事较为轻松舒适的后勤辅助科室或医技科室的工作, 但我真的不愿离开我所热爱的护理工作, 也不愿离开那些对我们充满信任和希望的病友们, 更难舍护患之间那朴实诚挚的生命之交。

我热爱我的工作, 我一生忠于护理事业, 我为她的发展壮大而不懈地努力过, 我无怨无悔!

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别人, 帮助别人, 这本身就是光辉的、伟大的

我1974年毕业于湖南省卫校护理专业, 刚开始分配在五官科, 1978年调入小儿科工作。

儿科有“急上加急, 重中之重”的特点, 小儿病情变化快、病情重, 再加上儿童的年龄因素沟通存在困难, 与医护人员不合作、家属要求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突然的出现在当时还很年轻的我的面前, 我也有过忐忑不安, 但依然坚定地告诉自己, 这都是工作的需要, 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地适应儿科的工作。

儿科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技能就是小儿静脉穿刺。儿童血管小而细, 又不合作, 尤其是面对一些营养不良、腹泻脱水、过度肥胖、慢性疾患的儿童。为了攻克这个难关, 我拿出解剖书学习小儿头皮静脉位置、走向、特点, 并经常向老师们请教, 在她们操作的时候仔细观摩, 下班后就在自己身上扎针进行练习。

经过刻苦的练习和不断总结经验, 我终于练就了“一针见血”的过硬本领。这个本领使我在多年的儿科护理工作生涯中受益匪浅, 不仅多次成功解决了院内乃至院外的小儿穿刺难题, 同时也得到了病人家属的一致好评。

有一次, 从外院转来了一个急性中毒性痢疾的患儿, 因为重度脱水, 已进入昏迷状态, 瘪瘪的血管让参加抢救的护士们犯了难, 扎了好几针都未成功, 大家都很着急, 这个时候迅速建立的静脉通道就是孩子的生命通道啊!她们叫来了我帮忙, 我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对小儿静脉特点的熟悉手感寻找血管, 然后进行穿刺, 快速地进行了静脉补液, 患儿转危为安。

1989年, 我升任为儿科护士长, 成为一名基层护理管理者。我对科室的护士姐妹们说的最多的是踏踏实实做事, 老老实实做人, 并时刻以身作则, 竭尽自己的能力当好护士们的主心骨、领头羊。

儿科的工作比其他的临床科室更辛苦, 压力更大, 我理解这一点。因此, 只要有抢救病人, 哪怕再忙, 我也要参加;哪怕再晚, 我也会出现。当然我也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团聚, 与朋友欢乐的快乐时光, 但换来的是患儿的安康和同事们亲密无间的友谊与信任。得失之间, 我认为患者利益是第一的, 科室利益是第一的, 医院利益是第一的。

我这30年, 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护士而感到卑微, 感到失落, 感到抱怨, 我总是觉得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 做了我应该做的。

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别人, 帮助别人, 这本身就是光辉的, 伟大的——这就是我, 一个老护士的工作感想。

让我们共同期待, 我们的护理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1971年护校毕业, 穿上白衣当了护士, 从此便开始了守卫健康与生命同行的神圣工作。

和所有的护理同行一样, 我也经过了新奇、困惑、思索、坦然等对自身职业的复杂情感, 但做一名合格的护士, 意味着一贯的付出, 一生的平凡, 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信念。

我是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第一任护士长。在学术带头人、著名肝胆专家吴金术教授精益求精、钻研业务、对患者和对医学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潜移默化之中, 受到的感染、得到的感动颇多。

我们医院的肝胆科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发展到了今天的八个护理单元。在吴金术教授的带领下, 全科人员克服人手少、病人多、任务重等困难, 加班加点, 团结协作, 形成了医院引以为傲的“勤奋、严谨、开拓、创新”的肝胆工作风格。我们还誓言, 将这样的工作风格不断发扬光大, 代代相传。

在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 因为疾病的关系, 患者一方有时会有烦躁情绪和对抗行为。近年来对护理人员的诋毁事件和人身攻击也时有发生, 让“身处火线”的临床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受挫, 因此, 对自身职业价值会产生一些迷茫。

此时, 作为一个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老护士, 想以亲身经历告诉同行们, 我们的职业是伟大的、崇高的, 也是可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

记得在1991年, 我们收治过有一位尿毒症患者, 他面对身体的痛苦、家庭的重负, 对生活失去信心, 多次自杀未果。我和同事们经常鼓励他、安慰他, 帮助他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后来这位病人成功地进行了肾移植手术, 直到现在还健康的活着。现在的他也会经常地来看望我们, 或打电话问候我们, 说我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我们这样告诉自己, 哪怕只有1%的希望, 也要为病人去做100%的努力。虽然有时候会碰到刁难和责难, 但他们都是病人啊, 只要我们细心、耐心地去解释、说服和沟通, 他们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是在帮助他, 就一定会理解我们的。

虽然为了我们的事业, 为了我们的病人, 付出了劳动和青春, 经受了一些误解和委屈, 但是我们的劳动和青春换来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我们的误解和委屈换来了千家万户的笑语欢声, 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快乐和充实呢!

这30年,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 也是我们医院发展壮大的30年, 更是我们护理事业旧貌换新颜的30年。

2008年5月12日, 《护士条例》的颁布, 护士们深受鼓舞, 倍感振奋;同时, 发展专科护理和专科护士的培养等等举措也为我们职业发展和个人规划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

我想对护士同行们说, “白衣天使”的桂冠承载的是人民的健康与生命的重大责任, 需要我们在安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也要刻苦地学习和钻研业务, 树立护士的良好职业形象,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这是一个洋溢着激情、充满着机会的时代, 让我们共同期待, 我们的护理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只要肯干、能干, 带给你的将是不断提升和展示自己的机遇和机会

时间如白驹过隙, 从卫校毕业到医院的情景恍若昨日, 三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

我1974年毕业于湖南卫校, 分配到湖南省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1980年, 我被派往中山医学院附属一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体外循环进修学习, 回院后创建了体外循环监护室, 并负责培训我院体外循环专业护士, 这些填补了湖南省人民医院体外循环护理的空白, 也为医院心胸外科手术开展、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0年, 院领导让我担任烧伤整形科护士长, 组建医院第一个烧伤整形病房。当时病房都是临时租借在省儿童医院内, 病房布局、设备添置、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人员的配备和培训等等都很欠缺, 可谓白手起家。

但我做到了以身作则, 凭借严格的管理, 逐步实行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 使病房在医院每次质量检查中名列前茅, 受到了院领导的多次赞赏。

1993年, 我担任了门急诊科护士长, 当时是医院最年轻的科护士长。在上任短短几个月内, 我就改变了门、急诊脏、乱、差的陈旧面貌, 使医院门急诊护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4年医院创“三甲”, 我负责全院医生、护士操作培训与门急诊供应室的工作, 在严格、艰苦的训练和努力工作之中, 统筹管理, 为医院等级评审顺利拿到了门、急诊以及供应室两张“过关门票”。

在此期间, 我还曾被派遣至安化烟溪医院负责帮助创“一甲”上等达标工作。该院地处贫困山区, 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质量相对较差。我在那里克服了一系列艰苦生活带来的困难, 带领护士们进行各方面的改进, 狠抓护理质量的落实与管理, 使该院的护理质量从之前的全县倒数第一名一跃成为全县第一名。

护理事业是伟大的, 崇高的, 但我们个人是平凡而普通的, 我们做的是本职工作, 我们只是在履行做人的良知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在烧伤整形科工作时, 曾收治一位大面积烧伤患者。这个患者很特殊, 他是一位劳教人员, 是修路时沥青烧伤。他来的时候全身黑糊糊的, 无亲人、无陪护人员, 所有的基础护理全靠我们护士。

我们并没有因为他是一名劳改犯人而对他有半点的歧视。我们给他把全身的柏油、沥青进行清洗后, 再创面清创、换药。每次换药至少都需要1到2个小时, 经常是累得腰酸背疼, 汗流浃背。科室里的同事还每天给他送饭、擦澡等等。在他出院时, 他握着我们的手说, “我自小就无人关爱, 从没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像你们这么好的人, 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做人, 来报答你们。”

为了我们的工作, 为了我们的病人, 我们的确付出很多, 可每次一想到通过我们的护理, 能让病人恢复健康, 回归社会, 尤其是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理解, 护理工作所带来的一些心酸、委屈、伤病等等都可以抛诸脑后, 可以忽略不计, 取而代之的是对护理职业本能的、由衷的热爱和激情。

在工作的这三十年里, 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多的关怀和支持, 也荣获过不少的荣誉, 如多次荣立卫生厅和医院的“三等功”, 被评为“优秀党员”等等。

我的成绩都是点点滴滴做出来的, 没有半点的虚假和做作, 因为我一直认为, 护理是严谨的、务实的, 需要每个护士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需要有爱心的奉献、责任心的约束和良好的护理理论和过硬的临床技能。

我希望年轻一代能立足临床、深入临床。护理工作是充满丰富内涵和良好前景的职业, 只要是肯干的、能干的, 就一定会有不断提升和展示自己的机遇和机会。

后记

走出湖南省人民医院, 凝望着矗立于长沙闹市之中, 可以停留直升飞机的急诊手术大楼、电子遥控的立体停车库, 以及犹如一条河流那样流动着的病患、医护人员的身影, 回味着适才这些看起来琐碎、平淡的话语, 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沧海桑田!30年, 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对国家来说, 2008年, 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对新中国的护理事业与一代护理人员而言, 30年, 的确可以承载许多许多。

虽然所表彰的29位30年护理人员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面对面的只有8位, 但是, 可以想象, 另外的21位, 不, 凡是从护理岗位上退下来的人员, 她们都会津津乐道她们几十年的护理生涯的。

她们都是平凡的人, 如果不是我们的杂志开设“我这三十年”的栏目, 或许我们很难见到她们的名字、她们的音容笑貌。

记得歌星成龙与周华健曾经在《真心英雄》这样唱道: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篇4: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

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音乐、一部电影中的一个片段、一部电视剧中的一个情节,都可以让人深深感动。许许多多的事物让我们激动不已,心潮起伏。让我们感念感恩,陷入沉思,让我们怀念逝去的时光,畅想未来。

感动的时候,外面的世界是无声的,你所能听到的只是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只有回荡在内心的感人的旋律;感动唤醒你麻木的神经,激活你全身的细胞;感动给你温暖,给你力量,涤荡心灵;感动让你真实地感受时空的浩翰与亲切,把你带入一片纯净、明朗的天空,让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地震撼!所有的假、丑、恶被真、善、美驱逐出境,卑劣的嘴脸被高尚的灵魂唾弃,抛得老远……

当一个人静静回首那些感动时,你会觉得自已的生命因这些感动而变得更加丰厚而美丽,就像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清澈荡漾的水面泛着金色的波光,永远向着前方流去。

有感动的生命是温馨的,活跃的,色彩斑斓的;没有感动的生命是无趣的,单调的,暗淡无光的。试想,如果不能将自身融入社会,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只是太看重自己的成败,如果太过计较个人得失,如果太过在意他人目光,而拒绝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不去用心感受世界,关心别人,更不去为他人付出,任何人不会感动你,你也不会感动任何人,那么我们就会像飘浮在半空中的一片孤云,失去根基,一直寂寞空虚,那样的人生将会是怎样的乏味,怎样的悲哀呢?

我们生在这个大千世界,注定要和千千万万个人一起共享一片阳光,共踏一方土地,共呼同一种空气,这是我们命中注定的缘分。既然是缘分,就要去珍惜,我们应该怀着一颗纯洁的心,一颗诚善的心去做好分内的事情,去感知世间的万物。

有人说:“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我们的心念意境,如能时常保持清明开朗,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是美好而良善的。”“以一颗赤子之心,与天地灵光相沟通,体验世界的丰富和生命的诗性,体验灵魂的超越和自由,体验爱与幸福,体验光明与温暖。这是我们生命的一种能力,一种状态,甚至这就是生命的本身。”这些言语是岁月的积淀,是心灵深处的感动,是情感的升华,是生命的意义,是思想的精髓!当然,漫漫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幸,但它却可以让我们懂得更多,学会更多,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而更加深刻。

体验不到苦难的心灵是肤浅的,体验不到幸福的心灵是苍白的,因为无数真切的感动,我们的生命才无怨无悔!

篇5:中学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作文

你或许已经错过太多太多了,可能你也受过被良心天天谴责的日子,不过你现在是否依然整天碌碌无为,在整日的游手好闲?不要在这样了,让我们登珠峰看时间风云,让心中的灯帮你照亮前方的道路,让我们拿着那早已经遗忘的课本,去在走一串脚印,去脚踏实地的走,在来称一次自己的收获是否有所加重?让我们在来把握住今后的每一分钟。

如果你视时间如粪土,在把父母的钱如粪土一般挥霍……那么你将是个“乞丐”躲在这个世界上最肮脏的角落……看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美好。

篇6: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记叙文

每个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坐上了生命的驿车,驶向终点。一旦它停滞不动,生命也就随之消失了。我们坐在驿车上的那段时间,也许只是短短的一瞬,也许要经过漫长的许多年。人生路的尽头,谁也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抓紧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做时间的主宰者,就显得犹为重要。

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有一回,他为了创作一部新作品,便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中。可是,外面不断有人来邀他去赴宴,出于礼节,他不得不去,为此浪费了许多时间。最后,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又把胡子剪掉,这样,他就不好出去会客,留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埋头创作,把又一部巨著奉献给人们。

维克多·雨果的成功是因为他作了时间的主宰者。正是因为他珍惜那一分一秒的时间,把时间贯注在他所从事的创作事业上,他才有一部又一部巨著问世。

时间,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显得弥足珍贵。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总是先背诵一段这样的祈祷词: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

珍惜时间,请从眼前开始,从今天开始。今天是未来的开始,未来是今天的延续。走向美好的未来,必须争分夺秒地抓紧今天。向往辉煌的未来,必须更加热爱、珍惜宝贵的今天。

上一篇:广宁县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方案下一篇:小学班级管理小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