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2024-05-06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共6篇)

篇1:《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教会文学

又称为僧侣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主要指的是当时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基本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作品取材于《圣经》,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以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统治。代表作保罗的《伦巴德人史》等。

2.流浪汉小说

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的。作品通过主人公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赖子》。

3.大学才子派

大学才子派是指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创新。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其中以马洛成就最高,著名悲剧《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4.福斯塔夫式背景

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落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

5.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

6.维特热

维特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主人公,由于他追求自由平等,渴望情感解放,要求挣脱封建束缚,但又由于自身的软弱狭隘,缺乏坚强意志,找不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无力改变事实而痛苦绝望,维特的性格正反映那个时代年轻一代成长中的烦恼,所以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强烈共鸣和反响,被翻译成欧洲各国文字,风靡整个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

7.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到80年代德国发生了一场全国范围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运动的主力军是一群青年知识分子,为摆脱封建束缚突破德国社会的阴郁的气氛,他们强调“天才”,要求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在创作上,从民族历史和民间文学中来选取题材,发扬民族风格赞成卢梭“回归自然”的口号。运动名称来自克林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理论旗手是赫尔德。代表作家席勒《阴谋与爱情》、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1

8.湖畔派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批诗人从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蛰居到英国西北湖边,寄情于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歌咏自然,具有强烈的抒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是最早开创浪漫主义的诗人,代表诗人华兹华斯、骚塞和柯勒律治,《抒情诗歌谣集》是浪漫主义奠基作。

9.拜伦式英雄

是拜伦在东方故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与社会对立和命运抗争高傲孤独的叛逆者形象,他们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高傲倔强,愤世嫉俗,向往自由,忠于爱情,表现出对专制制度不妥协的精神,但他们的反抗点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终以悲剧告终。因为他们都有拜伦身上具有的英雄主义,因此称为拜伦式英雄。

二.简答题

1《伊利昂纪》体现的战争观

① 没有道义是非; 写的是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的故事,来源于“不和的金苹果”争

夺海伦的希腊女子而引起的。

②②歌颂战争双方的氏族英雄; 例如希腊人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下特洛伊城,表

现奥德修斯的机智聪明。

③③描写战争,但并不鼓吹战争。这部史诗主要描写战争,但是作者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叙述战争,看待战争。

2.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思想上:

1、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生活,颂扬了奴隶制初期形成的心得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以及一夫一妻制。

2、表现了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3、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研究希腊史前社会的高贵文献。

艺术特点:

1、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剪裁得当,两部史诗是英雄传说的总汇,荷马能够广征博采,汲众家之长,避众家之短创作两部史诗。

2、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奥德修斯是智慧和勇敢地化身,不和女神的蓄意挑拨,天后,爱神和智慧女神爱慕虚荣,互相嫉妒。

3、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

4、叙事特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作者以古希腊的历史为线索,通过优美语句,形象的比喻将巨著呈现出来。

3.《俄底浦斯王》命运冲突

古希腊悲剧重点表现人和命运的冲突,被被称为命运悲剧。《俄底浦斯王》中心人物是英雄而不是弱者,他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努力抗争,而不是消极顺从,并且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自我惩罚。

他的悲剧不是有意杀父娶母的结果,而是毫无动机,在竭力摆脱

4.《神曲》的两重性

思想上:

新:(1)谴责了城邦党派纷争,渴望意大利和平统一。

(2)揭露了现实抨击教会和封建统治者的恶德败坏。

(3)肯定现实生活的价值,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推崇古代文化,表现初步的人文主义思想。

旧:(1)从世界观上来看,在诗中维吉尔和贝娅特丽丝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神学高于

哲学,信仰大过理性。

(2)在对诗歌中人物的态度上,但丁是矛盾的。例如对情侣相爱被杀的态度上。艺术形式上:

(1)在结构上严谨匀称,整个长诗分为三部,每部三十篇,每部精心设计,这种设计是中世纪神学对数字的解释。

(2)运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

(3)使用意大利民族语言来写作(中世纪之前规定使用拉丁文写作)

5.人文主义文学特点

(1)以人为中心反对神的权威

(2)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的人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4)崇尚理性反对愚昧

(5)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6.薄伽丘《十日谈》进步思想表现

(1)抨击天主教的罪恶,揭露神职人员的虚伪

(2)批判禁欲主义,强调人欲的天然合理性,表现一种无所不在,无可避免的人性的力量

(3)宣传个性解放,表现人文主义者新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7.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性格的两重性:

一方面是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他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脱离实际,热忱与幻想,行为荒诞(大战风车,冲杀羊群);

另一方面,堂吉诃德又是一个严肃的悲剧人物,在荒诞可笑的行为背后,有着高尚的动机和崇高的理想。其实,他是一位可敬的理想主义者。

堂吉诃德的学识渊博,只要不提骑士道,他的谈吐都非常高明,头脑清醒,热情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平等,反对阶级统治)

堂吉诃德的形象代表一种理想和现实脱节,事与愿违,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文学典型。

8.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和艺术成就

创作分期:

第一时期:历史剧、喜剧时期喜剧(10部):基本主题:歌颂爱情和友谊。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吝啬鬼”形象(夏洛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第二时期(全盛时期):悲剧和悲喜剧时期。基本基调:。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的揭露。

第三时期(晚期):传奇剧时《暴风雨》基调:平静,和谐

艺术成就:

(1)情节上具有生动性、丰富性,故事曲折,反映的生活有广度,以哈姆雷特为例,故事曲折,哈姆雷特表面疯疯傻傻,克劳狄斯表面和颜悦色;情节上多条线索发展,一条主线两条副线

(2)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3)创作方法上,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重性。

(4)语言具有丰富多彩,个性化形象的特点,例如哈姆雷特装疯时的说话,奥菲娅的9.哈姆雷特的忧郁和延宕表现

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得形象,他的忧郁是忧郁理想的美好和现实黑暗的结果,他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但是面对父亲被杀,母亲另嫁,使他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忧郁的原因。

行动上的延宕:一心要复仇的哈姆雷特,在报仇的路上却迟迟不肯动手,而是拖延和犹豫不决,这是由于他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雷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

10.古典主义的思想特征

(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作品拥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把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作为典范,要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主张“三一律”)

11.《伪君子》艺术特色

1遵循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情节单纯集中:都是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时间:24小时之内;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个布景,就是奥尔贡的客厅。

2全剧结构严整紧凑,喜剧冲突集中。人物形象鲜明。主要人物到第三幕才出场,通过开幕人物的议论,暗示了他的作为、欺骗、影响和权威。答尔丢夫第一次被达米斯揭露未被赶出反败为荣,第二次桃丽娜采用桌下计,又未能走他。一波三折,最后在大家抱头痛哭时出人意料的被抓走。

3喜剧还有机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民间闹剧:打耳光、隔墙偷听、风俗喜剧悲剧:几乎家败人亡。

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答尔丢夫:语言矫揉造作,长篇大论的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桃丽娜:犀利、明快、生动的语言显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12《伪君子》达尔杜弗的形象分析

1是个典型的宗教骗子,主要的特征是表里不一和伪善。达尔杜弗的形象集中体现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伪善本质。

2达尔杜弗的伪善、凶狠、贪婪无耻的表现,生动地表现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宗教伪善的危害性。例如他对奥尔贡说任何东西也不要爱恋,而自己却贪吃贪睡,不肯错过任何享受的机会。剧本不但层层剥下了达尔杜弗伪善的外衣,使其本相毕露,并且指出了他的险恶用心和严重危害,即霸占奥尔贡的妻子、财产,把奥尔贡赶出家门。

3达尔杜弗的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切中时弊,把批判的锋芒直指教会以及打着宗教幌子进行秘密特务勾当的“圣体会”。达尔杜弗在欧洲已成为伪善者的同名词。

13浪漫主义特点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着力描写歌颂大自然。对卢梭的回归自然的崇尚,描绘异丽的自然景象。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善于运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胜的情节

14以《悲惨世界》为例,分析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如:冉阿让被监禁19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2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

3坚持乐观向上的信念。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4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

三.论述题

1.《浮士德》浮士德一生追求的五个阶段有何意义?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关系,及思想内容。思想内容:

① 建立和表达了一套完整世界观体系──以性善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泛神论世界观;②再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3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五个阶段:

(1)追求知识阶段

(2)爱情悲剧

(3)从政失败

(4)追求美

(5)事业悲剧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魔鬼梅菲斯特并不是西方传统悲剧的反面人物。在戏剧冲突,他是主要人物浮士德的对立面,他与浮士德打赌,致使浮士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但是并不是只起着毁灭善与美的恶的化身,他又是激发浮士德永远向上、追求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2.《红与黑》分析

副标题“1830年纪事”红”指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军装,代表资产阶级的力量。黑”指教职人员的黑教袍,代表封建社会反动力量。书名象征: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突出了小说的政治意义。

思想内容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于连的形象分析:

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1 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在贝尚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

悲剧命运的总结。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篇2:《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最早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定义的是:高尔基。

2.左拉的《萌芽》是在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反映工人阶级罢工斗争的作品。

3.斯丹达尔的文艺理论著作《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宣言。

4.巴尔扎克擅长从经济角度表现现实。

5.福楼拜是第一个用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

6.罗曼罗兰的《母与子》标志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结束。同时代表他思想发展进程最高水平。

7.罗曼罗兰从1931年《向过去告别》转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8.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是第一部正面表现劳资矛盾,工人罢工的作品。

9.简。奥斯汀被称为“英国小说之母”。

10哈代的第一部性格与环境小说是《绿荫下》。

11.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12.《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同时也是俄国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同时是一部诗集小说。

13果戈理的《死灵魂》被别林斯基评价为“文坛上化时代的巨著”。

14.最能表现屠格涅夫对艺术的真挚诚实的态度的是他的散文诗。

15.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作家是:契诃夫。

16.契诃夫的作品《变色龙》中最大的反动军统是:奥楚蔑洛夫。

17.《套中人》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主人公是别里科夫。

18.瑞典的作家拉格洛夫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

19.易卜生的作品《玩偶之家》中的人民公敌是:斯多克芒医生。

20.欧文被称为是美国文学之父,他的《见闻札记》成为美国文学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21.美国第一部废奴小说是:海尔德列斯《白奴》。

22.马克吐温的第一篇小说是:《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

23.海鸣威的“冰山理论”是在《死在午后》中提出的。

2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首先在法国发展。

25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是1830年斯丹达尔的《红与黑》。

26.《红与黑》的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27.《茨冈》标志普希金创作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

28.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有20部长篇小说,它的副标题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29.斯丹达尔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政论小说的作品是:《阿尔芒斯》。

30.最著名的废奴文学是:斯托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二、多选题。

1俄国文学上三大文艺理论家分别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

3.《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不足在:(1)文笔有些粗糙;(2)风格稍显滞重。

4.罗曼罗兰的传记作品有:《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甘地传》。

5.英国文学史上前期的代表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后期代表作家有:哈代、萧伯恩、高尔斯华绥。马克思对前期作家群评价很高,说他们是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6.英国维多利亚四女杰:夏洛蒂、艾米莉、安妮、盖斯凯尔夫人。

7.狄更斯的代表作《双城记》中的主要人物有:梅尼特医生、厄弗里蒙侯爵、路茜、得伐

石、得伐石太太(狄尔丝)、查理斯。伐尔那、卡尔登。

8.《双城记》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伦敦。

9.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性格与环境小说)有:《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

10.普希金的南方组诗(南方长诗)有:《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茨冈》。

11.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有:《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12.最能体现梅里美创作风格的作品有:《高龙巴》、《嘉尔曼》。

13.果戈理《死魂灵》中的五个地主是:玛尼罗夫、科科罗潘契加、罗士特来夫、梭巴凯维奇、泼留希金。

15.十九世纪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物种进化论。

16.美国现实主义有两种倾向:微笑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微笑现实主义的代表人有:豪威尔斯、欧亨利。詹姆斯;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马克吐温、诺里斯、克莱恩。

17.俄国文学三巨头: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屠格涅夫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猎人笔记式”也叫“小玻璃瓶式”、六部长篇式、“悲剧性爱情中篇式”。

三、名词解释。

1.于连式英雄:他们出生于中小资产阶级,有才华有抱负,但受至压抑无法发挥,于是起来反抗,他们目空一切,孤军奋斗,但若能起得名义,地位、金钱,就可能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于连是这一形象第一人物,具有开创意义。

2.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矛盾的世界观的产物,也是巴尔扎克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对历史规律进行再认识的结果,它包括巴尔扎克的九十多部小说,塑造了二千四百七十二个人物形象,包含三个部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它是一部包含着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

3.托尔斯泰主义:它是托尔斯泰晚期时所形成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实现博爱精神,这种思想体系具有麻痹人民,帮助反动统治的作用,因而在本质上是反动的落后的。

4.迷茫的一代:是被帝国主义战争所摧残的一代青年,他们怀着光荣神圣爱国之类的思想参加战争,却发现战争是骗局,是灾难,于是理想破灭,内心痛苦,忧伤彷徨,他们厌恶战争,反对战争,但除此之外,对一切都感到茫然,《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亨利就是迷茫一代的典型代表。

5.冰山理论:是海鸣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冰山在海面上动非常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冰山有八分之一深在海面上,而有八分之七在海下面,因此在他的文学作品也要像冰山一样,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而让其余的八分之七在水下,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且耐人寻味;它的主要内容是简洁凝练,含蓄深沉、优美的散文化风格,并且具有象征意义。

6.社会问题剧: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使矛盾尖锐突出,启发观众思考和引起争论,从而引导人民起而改革社会弊端。

7.多余人形象: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文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他们是贵族知识分子,受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开始觉醒,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不甘心沉沦,不站在政府一边,但他们受旧意识的影响,有利己主义思想,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没有走上革命的道路,浪费了青春才华,他们高傲孤独,忧郁痛苦,是反动政府和人民都不需要的多余的人。代表人物有: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罗犘夫。

8.废奴文学:是十九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前身,其基本内容是揭露美国奴隶制的罪恶,宣扬废除奴隶制的文学。

9.土壤派: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民是土壤,人民反对革命,因此在俄国不存在革命的土壤,会必须需要用基督教的教义忍耐、宽恕等来改变社会现象。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答:(1)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当代社会风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再现现实,而《红与黑》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2)大量的揭露社会矛盾,深入揭示阶级斗争(A.小说描写的政治密谋黒会在历史上却有史实;B.小说大力突出金钱的作用和金钱的毒害)。(3)开创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典型形象(于连式英雄形象)。(4)开创了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的创作手法。

2.《红与黑》中的“红”与“黑”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1)红指拿破仑军队的军服,象征军功,于连所生活的时期是复辟时期,他的思想跃进,共和军、拿破仑象征革命,因此红象征军功,革命。(2)黑象征宗教人员所穿的道袍、复辟势力,象征反革命。斯丹达尔的意图是用“红”与“黑”来象征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之间的斗争。

3.《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答:思想内容:(1)贵族阶级日益衰亡;(2)资产阶级日益得势;(3)批判金钱罪恶。艺术成就:(1)现实、历史、哲理的高度结合;(2)人物环境的有机统一;(4)多种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A.精确的外貌描写;B.个性化语言的使用;C.用夸张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4)“人物再现法”的独特创造。

4.福楼拜的创作特色。

答:(1)着重揭露社会风气;(2)真实描写人物环境;(3)冷静解剖人物心理;(4)刻意追求完美形式。

5.《包法利夫人》中的人物形象。

答:(1)爱玛:在当时社会风气(空虚、鄙俗、腐朽、堕落)的腐蚀和逼迫之下堕落毁灭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2)赖昂:情场星秀。

6.为什么说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答:因为她内心洁白无瑕。(1)她不以外貌作为生活资本;(2)没有虚荣心,不羡慕富贵荣华;(3)勤劳善良;(4)对感情真诚。

7.果戈理《死魂灵》中的五个地主形象。

答:(1)玛尼罗夫:丧失了生活能力,寄生虫式的地主;(2)科罗潘契加:为求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贪财省俭的地主;(3)罗士特来夫:兽性十足,流氓无赖,地方恶霸式地主;(4)梭巴凯维奇:凶恶、狡猾、资产阶级化的地主;(5)泼留希金:处于垂死阶段的俄国贵族地主典型。

8.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离家出走的意义何在?

答:(1)宣扬妇女解放思想;(2)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法律、道德、宗教以及小市民的庸俗自私。(娜拉是一个善良真诚,勇于追求独立自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9.《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答:(1)出色的心理刻画。(2)追溯手法的运用。(3)社会问题的独创(A.把社会生活与舞台艺术有机结合;B.重在提出社会问题;C.充分表现出讨论这一特点)。

10.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答:(1)揭露道德沦丧,批判拜金主义,如《遗产》、《珠宝》;(2)讽刺庸俗虚荣,反映世态炎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3)反映下层人民悲惨命运,赞扬其优秀品质,如《西蒙的爸》;(4)揭露卖国行径,如《羊脂球》。

艺术特点:(1)选材典型,题材丰富;(2)客观冷静,自然朴素,大多采用白描手段。

(3)简洁明快,含蓄深刻;(4)构思精巧,结局不凡,常常采用疑笔造成悬念,用悬念抓住读者。

11.斯丹达尔小说的特色。

答:(1)政论性;(2)心理描写,深刻细腻进行人物剖析;(3)创造了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2.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基本思想,艺术特色。

答:基本思想:(1)资本主义恶势力和伪道德造成农村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2)体现了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和悲观主义基调。

艺术特色:(1)结构完整,情节集中;(2)充满生命力的田园风光;(3)强烈的对比;如苔丝纯洁与雷的丑恶进行鲜明的对比,鲜艳明快与黑暗明沉。

五、论述题。

1.《复活》的简介——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

答:(1)对当时俄国社会方方面面进行批评表现在:A.对司法机关和法律制度的批判,如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他们两人最后都获得了精神上的复活。B.对政府和官僚阶层的批评。C.对官方教会的批评。D.对地主私有制的批评。E.对社会风气的批评(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F.彻底否定俄国现实。揭露范围广大,批判程度最强。(2)独特的双线结构。两条线索平行发展,最后拱顶相合,主线: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列文——古提(奥布朗斯基——杜丽)一条描写反映城市上流社会生活,一条写农村庄园地主生活。通过第一条线索否定社会现实,列文线索探索社会出路。因此《复活》可以说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最高成就。

2.比较英法俄三国的批判现实主义特征的不同。

答: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有:A.思想内容方面(1)反映现实揭示矛盾,注重细节真实。(最基本特征:再现现实)(2)暴露黑暗,批判罪恶,宣扬人道主义。B.艺术特征(1)重视环境影响,塑造典型人物,丰富人物画廊。例《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属于个人主义奋斗者。另一类是人道主义。(2)扩大描写范围,拓展艺术手法,完备长篇体裁。(比以前文学更广阔,使文学具有更大的容量,力量深刻;进一步发展各种艺术手法,如心理、语言、行动等;长篇小说以主题人物形象塑造为核心)。

又因为各国的实际国情不一样,导致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又有不同的特点。

【1】 因为法国在十九世纪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及当时出现拿破仑崇拜等等因素,所

以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呈现不同的特征:A.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B.批判金钱罪恶。C塑造个人奋斗者形象。

【2】 英国因为是最早完成资本主义的国家,因此它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呈现不同的特点:A.注重劳资矛盾,反映工人状况。B.关怀小人物命运。(如小资产阶级的小官吏、小市民、人民等等)C.浓厚的改良主义和温和的人道主义。D.道德说教突出,感伤色彩浓郁。E.注重描写田园风光,表现出怀旧悲观情绪。

【3】 俄国因为受长期的农奴制占统治地位,因此它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英法国又有

很大的区别,在俄国不存在批判现实主义而是自然主义派,而自然主义派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批判现实主义,它的特点有:A.与民主革命运动密切联系,这是与其它国家最根本的区别。B.充分运用讽刺手法。(运用最普遍,最深入,把讽刺手法看着是不是单纯的文学表现手法,而是一种有力的政治斗争武器,且形成完整的传统,从果戈理开始到契诃夫结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深刻。)C.具有系统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作指导。(如三大理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3.美国作家海鸣威的独特创作风格。

答:(1)主题是“迷茫的一代”,他的作品就是表现迷茫的主题,如《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2)通过“硬汉子”形象,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最为代表,他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鸣威二三十年代所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战士等 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他综合运用了写实、象征、意识流手法和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绘画艺术中的点染等手法,塑造出像桑提亚哥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3)冰山原则的运用,冰山原则的内容是简洁凝练、含蓄深沉、优美的散文化风格,且有象征意义。A.如《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特别是在《永别了武器》中体现最为突出,在小说的结尾在医院亨利的老婆难产去死,在进入手术室那一刻,他与护士的对话,他在知道妻子死去的时刻的神情等等都体现出海鸣威的语言运用简洁凝练,不用比喻、夸张、议论、解释、说明等,尽量避免有形容词,直接叙事,不发表任何言论。B.经常使用象征的手法。如在《老人与海》中,马林鱼象征人类追求的幸福,大海象征社会,狮子象征勇气力量,鲨鱼象征社会邪恶势力,老人与鲨鱼的斗争象征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斗争,等等。

篇3: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导航

由于广泛自由的关照视野、丰富深邃的内涵涵盖、多样灵活的写作手法、隽永凝练的文字语言等带来的对考生各种素养考查之便利, 文学作品还将继续受到中考命题者的特别青睐。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的“评价建议”部分指出:“ (阅读) 根据各学段的目标, 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 可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纵观2011年各地中考, 文学作品考查点依据课程标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筛选、概括类

此类题目属于考查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思路结构、主旨观点及感情倾向、写作特色及写作方法的整体把握的能力。主要侧重于考查把握文本重要显性信息的宏观有机再现能力。

如淮安卷第13题:“文中写了王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 明确问题指向, 看是内容理解的还是方法分析的, 是概括观点的还是分析表现的, 问题涉及的文本区域, 是篇章段落的还是重要语句的, 等等, 然后将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归纳组织概括, 舍枝节, 排干扰, 抓要点, 不遗漏, 一定可以得出准确全面的正确答案。

二、理解、评析类

此类题目侧重于考查文本隐性信息的挖掘探究能力。文学作品讲究形象、生动地反映生活、表现作者, 话不说透不说满是其主要特点。关键人物的品性特点、关键事物的意义作用、深蕴其中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别具匠心的材料安排手段手法, 都应该成为阅读文学作品思考理解并评品的对象。

如宿迁卷第18题:“说说下面三个句子中加点短语的不同含义。”需要强调的是这三个句子中加点的短语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联系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进行理解、体会, 领悟加点词在对应语境中的含义。

该题中加点的词相同, 但语境不同, 其含义也就不同, 它们依次分别是指:突出事情发生时间的偶然性;突出陈乐平岗位工作的平凡;强调陈乐平身份的平凡。若只笼统答出“平凡”的含义, 而不答具体的区别, 那就远未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这类题目中尤其要关注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题。

如扬州卷第19题:“请你结合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 对这对老人作出评价。”

解答这种题首先需要站立着阅读文本, 防止只见树木, 剑走偏锋, 抓不住主要特征。还有就是要蹲下身子对重要词句设置问题﹑仔细研磨, 尤其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细节。如针对“轻敲”一词就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老人为什么要“轻敲”各家的门?研磨一下, “老人有较好的修养, 有礼仪, 尽量不打扰别人”的答案自然就出来了。有时还要结合人物的身份、所处的环境做细致分析。而文中有些关键句, 还会有意无意地把较为明确的重要信息泄露给我们。如上题中第 (2) 题如果抓住文中“义务巡逻”“刚……就……”, 再抓住“‘急促’设疑:老头为何急促吹响哨子?”进行分析, 就可以得出老人“反应敏捷, 为大家尽心尽力做好义务巡逻”的性格特点了。

三、鉴赏、品味类

这类题目主要指向文本字词句等的细部, 主要包括对含蓄蕴藉词句含义的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妙词妙句的赏析等。

如盐城卷第18题:“‘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 意蕴丰富, 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 (1) ‘做客’有什么含义? (2) 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随着青青口中“做客”一词的出现, 不仅眼镜叔叔的眼睛湿润了, 我内心最柔软的一角也被触痛了!但若不结合全文理解“做客”一词的丰富意蕴, 是不会有这种震撼的。本文“做客”非普通意义上的“做客”, 而是“家人做客”, 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鉴赏、品味类考题形式多样, 角度多变, 但答题总有一些规矩不可改变。比如赏析句子, 一般应遵照下面的公式, 亦步亦趋地写出答案。句子赏析=识别特点+阐述作用+结合内容。识别特点即识别句子类型或运用的手法, 如是否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描写句、抒情句、哲理句、修辞句、整散句;阐述作用即尽可能用专业术语讲清楚上述各类型句子的特定作用, 如中心句的概括凝练、点睛句的深化主题点明题旨、过渡句的承上启下、描写句烘托渲染、抒情句的情感倾向、哲理句的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修辞句的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整散句的整齐和谐或错落有致等, 有时还要谈及语言风格, 如自然简明、含蓄深沉、幽默辛辣等。

四、感受、体验类

这类考题旨在体现鼓励考生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 表达独特的感受或体验的新课标精神。答题时赞成开放性的创见, 讨厌人云亦云。它几乎都在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出现。

如宿迁卷第21题:“陈乐平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 谈谈你的看法 (50字以内) 。”

该题的评分标准是:谈启示2分, 联系生活或结合文本2分, 谈看法2分。所以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观点明确, 不可模棱两可。要有理有据, 不可只说套话空话。要紧扣题目要求, 不可放任自流。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总是在“变”与“不变”中彰显其魅力, 使万千考生绞尽脑汁。如果我们能透过文本和试题外在纷繁的现象, 以研究规律替代盲目做题, 高屋建瓴鉴赏文本的情致理趣, 审题上“意而能致”, 表述上“言而能论”, 那就能达到“庖丁解牛”的化境, 游刃有余了。

篇4:高考文学名著复习策略

一、走出名著阅读教学误区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现状是学生的阅读积累有限,特别是进入高三以后,复习时间有限,而名著阅读任务重。误区之一:有的学生认为高考语文名著考试中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可以碰运气,不必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原文,只需要突击复习辅导资料,做做强化选择试题,背诵现成的简答题资料。误区之二:有的学生认为时间紧,名著阅读量大,不如直接看现成的影视剧来得直观有效。误区之三:部分教师越俎代庖,以教师的阅读和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帮助学生梳理名著作品中的故事梗概、重要的内容情节,直接印发现成的资料让学生背诵,使学生忽视对原著的详细阅读。如2010年江苏卷文学名著选择题A错误项:

《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而《阿Q正传》原文是:“他忽而有了主意,到静修庵去革命。谁知赵秀才与假洋鬼子也‘咸与维新,抢在阿Q之先来到这里,砸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偷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阿Q悔恨自己不该睡着,又怪他们不招呼自己,责备他们不知自己已投降了革命党。”如果对名著的事件和情节记忆不清,不去细看原著细节,只停留在看大致的故事梗概和背诵汇编的现成资料,或者仅仅去看《阿Q正传》的电影是很难辨析清楚的。因此要想提高高考文学名著考查的得分率,必须走出名著阅读教学的误区。

二、回归学生主体地位

江苏等省份将文学名著纳入了高考范围,并在考试说明中明确了当年考查的篇目范围,但是由于时间紧,阅读量大,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复习变得急功近利。教师帮助学生整理主要情节,印发汇编而成的文学名著简答题,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积累,却在根本上忽视了学生近距离阅读原著的切身体验,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影响高考文学名著考查结果的真实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具体的名著阅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东西。学生可以主动阅读名著原著,也可以配套阅读各类辅导资料,还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剧补充名著阅读,但必须抛弃被动地背诵和阅读各类资料汇编及教师编成的简答题资料的单一做法。如2010年江苏卷考题: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

这道简答题的诗句没有在名著《红楼梦》中出现,四句诗出自聂绀弩的《咏黛玉》。最后两句中的“别院”,指的是“别处院落”,也就是宝玉娶亲的地方笙箫漫天,月影西斜。《红楼梦》原著中有这样的细节交代: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因此这道简答题涉及的两件事是“黛玉辞世和宝玉宝钗成婚”。要解答这道题,如果只是停留在教师提供的简答题汇编上肯定不行,如果学生缺少主动阅读原著的积累,根本无法解题。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记忆法启发我们,必须要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复习和自测。我们在名著阅读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学会用简洁恰当的语言叙述故事,写出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受,对原著重要事件或细节处进行评点,还可以读一些与名著有关的鉴赏和评论。同时及时复习,经常自测,滚动记忆,乃至师生间的交谈争论,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高考文学名著复习,必须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回归原著文本地位

高考文学名著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原汁原味的名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积累自己的语文素养。如2012年福建卷文学名著选择题C错误项:

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觉慧不听觉新的劝告,执意要办下去。

选择项中的《黎明周报》并非觉慧创办,觉慧只是参加其中的工作,祖父责骂的是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该选项从事件发生的顺序来看出现了情节替换,学生若不认真阅读原著,就不能辨析出来。再如2013年江苏卷考题: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和司棋的箱子里发现男子的可疑物品。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这道简答题的参考答案是:入画的主子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司棋的主子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未熟读《红楼梦》原著的考生们直感叹“考得太细”、“考得有点怪”。由此可见,高考命题关注了名著原著的细微处,教师必须引导高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著。

因此,考生不要一味地读微缩版或删摘版的名著,也不要仅仅从影视等渠道去了解,其实改编的影视剧在情节安排和人物的刻画上与原著会有些微的出入。认真仔细地通读原著全篇,对最主要的故事情节脉络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对名著的主要艺术特色也要有所了解,还要在自己阅读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式阅读,适当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本身并写出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纵览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在复习迎考中师生必须走出名著阅读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主体地位,要舍得花时间去反复阅读名著原著,在阅读和评点中全面获得文学修养,在高考名著阅读考查中展示自己真正的实力。

篇5:外国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填空

1、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1).古希腊文学。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伊索寓言》为著名寓言故事。希腊“古典时期”,戏剧、文艺理论全面繁荣,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著名的古代文艺理论著作。2).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在文学体系和文学形式上与古希腊文学基本相同,但亦有所创新。最著名的作家有西塞罗、维吉尔和贺拉斯。

2.古希腊戏剧起源于.3.薄伽丘的《十日谈》是典型的4.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福斯塔夫是历史过渡时期中过渡性小人物的真实写照,莎士比亚通过这类典型人物的行动和冲突,展示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反映了封建关系崩溃时期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

5、17世纪古典主义的剧本创作遵循“”的规则。

6.歌德狂飙突进运动中的第一部喜剧作品是

7、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作者多方面用了。

8.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拜伦在他的《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的统称为“拜伦式英雄”

附录

1.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是《红与黑》是作。

2.中世纪法国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是

3、.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指的是

4.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的《特洛亚妇女》、《美狄亚》。

5.希腊喜剧。与《阿卡奈人》。

二、选择(请大家自由发挥吧)

三、名词解释

1十四行诗:①十四行诗是欧洲文艺复兴后广泛运用的一种抒情诗体。②意大利的诗人彼得拉克成了运用十四行诗体最主要的代表,汇集成《抒情诗集》.③莎士比亚的诗作是一座高峰,他改变了彼得拉克的格式加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主题更为鲜明丰富。

2、堂吉诃德①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②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正面喜剧形象。堂吉诃德读骑士小说入了迷,外出游侠,干了一系列发疯胡闹的蠢事,但在不接触骑士道的时候,他是一个心胸高尚的人文主义学者。在他身上存在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矛盾,由此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带有悲剧意味的喜剧性格。堂吉诃德具有坚持正义、反对邪恶、救世济人、忘我斗争的优秀品德。然而他脱离实际,主观主义,一心想模仿过时的骑士道,单枪匹马救天下,在游侠中给别人造成危害,使自己成为笑柄。③堂吉诃德的典型意义在于教育人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做到动机与效果,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才能把事情办好,达到预期的目的。堂吉诃德最重要的优秀品质是理想主义,为了理想坚持斗争。

3、《伪君子》①《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欧洲古典主义喜剧中成就最高的作品。②莫里哀在剧中全力塑造了一个伪善者的典型形象答尔丢夫。答尔丢夫集一切虚伪之大成,答尔丢夫个性最突出的标志是欺骗和伪装,其伪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险狠毒。③历史意义:答尔丢夫的虚伪衬托出了教会的虚伪荒淫,暴露了宗教骗子的社会危害性,显示出作品强烈的反宗教倾向。④现实意义:高度概括了不同时代的伪君子特征,暴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答尔丢夫成为“伪善”、“伪君子”的同义语。

4、哲理小说①哲理小说是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②作家借小说形式表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具有鲜明的议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具有纯理性的特点,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③哲理小说包括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

5、感伤主义文学① 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②其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③它被称为前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先声。

附录:

1、荷马史诗①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均以特洛依战争为配景。②荷马史诗的主题是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③荷马史诗充分了浓重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④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豪人物,结构卑鄙,结构完好,比喻富余。它不但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良作品,也是钻研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莎士比亚化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3.“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最早萌芽于《恰尔德?哈洛尔德》。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

4.人文主义伏伊格特首先将“人文主义”一词用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的中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对抗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性;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第四,用户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5.古罗马三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三大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集《歌集》和文艺理论著作《诗艺》,他的“寓教于乐”等主张对后代欧洲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奥维德的代表作是诗体故事集《变形记》,这是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汇编。

6.骑士文学①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②骑士文学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大类。《破晓歌》《特里斯丹和绮瑟》。骑士叙事诗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意义,在艺术手法上也为近代长时代。

7.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具有鲜明的特征:

1、在思想倾向上,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否定禁欲主义,赞美现世生活;批判蒙昧主义,颂扬文化知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建立中央王权的统一国家。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世界,作品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注意从矛盾冲突和发展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打破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代之以活生生的语言。

3、在文学体裁方面,以歌颂真挚爱情的抒情诗取代讴歌精神恋爱的宗教赞美诗;以适合反映人间生活的小说排斥宣扬天国幸福的圣徒传和梦幻故事;以表现各国社会矛盾的民族戏剧冲击神秘剧和宗教剧。

8.三一律① “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②“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简答题

1、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代表作及其创作特色。

①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戏剧结构极其简单且发展缓慢,人物形象单纯高大,是理想化的性格,但人物性格一般是静止的,缺少发展;悲剧语言雄浑庄严。②索福克勒斯被称为“希腊悲剧中的荷马”。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对戏剧的贡献是打破写三部曲的传统,注重戏剧结构的完美紧凑,在一部剧里写一个有头有尾,扣人心弦的戏剧故事。善用对照、突转手法。③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对戏剧的贡献表现在创作手法,一是写实性,二是心理分析。

2、《神曲》思想与艺术的二重性。

《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既是中世纪文学的总结,又是近代文学的序曲。

㈠思想上既有中世纪神学世界观旧思想的烙印,又表现了但丁自己进步的政治思想倾向,显露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新思想的曙光。①揭露、抨击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恶德败行,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教会、教皇,主张正教分离,对当时的神权统治大胆否定。②谴责城邦党派纷争,渴望意大利和平统一。③暴露了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曙光。对古希腊文化、先贤圣哲表示敬仰和热爱。强调人的现实活动,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才能、智慧、自由意志、进取。肯定了世俗爱情。

㈡艺术上①梦幻形式、象征手法。三界中的人和事大都直接来自现实生活,诗的象征手法富有实际意义。②结构严密、完整、匀称。③人物形象和场景描写真实具体。④运用本民族语言(意大利民族语言)创作,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3、结合《巴黎圣母院》谈谈雨果特色的浪漫主义艺术。

《巴黎圣母院》集中、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鲜明生动地体现了雨果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①“想象、多变、幻想”与离奇的情节、非凡的人物。②“丑就在美的旁边”与多层次对照描写。③强调作家要自由地抒发主观感情,雨果他把心灵看作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和源泉。

附录:

1.简述荷马史诗的英雄形象、战争观念、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㈠英雄形象:勇敢、尚武、英勇、顽强、战斗不息、智慧过人

㈡战争观念:史诗把战争当做既光荣又有利的事业,对战争双方都作了热情的歌颂,没有涉及今人关于战争的道义是非观念,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

㈢艺术特色:①主题明确、中心突出。②结构紧凑,安排巧妙。③人物形象丰富,个性鲜明突出。④叙述明晰、快捷、生动和灵活中不失沉稳与庄严。⑤诗句流畅、自然、生动、优美,比喻丰富多彩。

㈣文学价值:荷马史诗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杰作,是欧洲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荷马史诗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优秀作品,是城邦时期公民教育的重要材料,是我们研究希腊史前社会的一部宝贵文献。

2.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1)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贪色的恶棍。(2)恶行败露时,立刻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图置他人于死地。(3)他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者与法律、宗教、官府、宫廷联系密切,是伪善社会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3.简谈“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运用。

(1)人物外貌美丑对照;(2)人物内心善恶对照;(3)下层和上层两个社会对照;(4)两个王朝和两个国王对照;(5)两个法庭和两种审判对照。

4简述《浮士德》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最突出的特点。

用辩证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浮士德是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人的对比。

5.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本来面目。第二、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第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第四、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第五、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走向成熟与繁荣。

6.简述于连形象

①出身平民阶层,生性高傲;社会地位低下备受歧视、常受父兄虐待;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了他自尊、倔强、反抗心理。②阅读卢梭和拿破仑的著作,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自由、民主、平等构成了他的精神世界,他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③渴望凭借自己的意志和才干,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做一代青年的英雄人物。个性刚强、充满激情、富有毅力。

五、论述分析题:

1、结合作品《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亨利四世》等谈谈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

①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戏剧是反映人生的镜子。莎士比亚根据现实主义原则来写剧本,借用现成的故事或剧本,反映英国16世纪的社会生活。这一创作原则也成为后代现实主义作家广泛遵循的原则。②情节生动丰富:莎氏的情节常常是几条平行的线索交织在一起,由此显出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比如《威尼斯商人》有三条情节线索,《哈姆莱特》也有三条复仇线索。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均有父亲被杀的仇恨。《仲夏夜之梦》的情节线索多达四条。③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莎氏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概括了特定阶层以及人类的某些共同特征,因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群像。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从人物行动与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表现人物做什么、怎样做;人物性格还围绕着戏剧冲突和情节的展开在发展变化。④语言丰富多彩:莎剧有多少人物,就有多少不同的性格化语言。每个人物说的话都与他的性格一致,本性一致。

2、分析浮士德与靡菲斯特形象,揭示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㈠浮士德既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也是当时欧洲先进知识分子的艺术反映。它的内涵极为丰富。①浮士德是“善”的代表。他追求的是美的事物,又体现出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某些思想与行为特征。②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求之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超越了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③浮士德身上的这种“灵”与“肉”的矛盾,“善”与“恶”的斗争,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④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㈡靡非斯特是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消极、否定精神的象征。他以恶的面目出现,对世界万物和人类生活持否定态度。象征了歌德哲学思想中的“否定”。①他既是天帝所代表的至极肯定的对立面,也是浮士德所代表的具体肯定的对立面。他是至恶与具体的恶之统一体,体现着“恶”的观念的概括性与广泛性。②这个形象又是极其复杂的,他与过去传说中的魔鬼有着显著的不同。他非常机智灵活,观察事物极其敏锐。他对当代的逻辑、法理学、神学、哲学、医学、消极浪漫主义诗歌及诲淫诲盗小说等的揭露淋漓尽致;对宫廷的荒淫、教会的贪婪、金钱的罪恶的批判一针见血。③体现了歌德对“恶”的理解的现代性和复杂性。

篇6: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三一律:答:“七星诗社”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文主义作家有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代表前者,拉伯雷代表后者。皮埃尔·德·龙沙(1524—1585)出身贵族,写过许多爱情诗,成为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以他为首的“七星诗社”对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成为古典主义的先驱。拜伦式英雄:答:1812-1816年,拜伦创作了一组“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耶》和《科林斯的围攻》,作品富于叛逆精神,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组诗中的主人公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反抗社会制度的叛逆者,他们都有不凡的才能和力量,但在社会中却找不到用武之地。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无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在这些主人公身上明显具有诗人的生活的印迹和个性气质,所以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并且在欧洲的一代青年和民主人士中引起强烈共鸣。

“多余人”形象:答:“多余人”形象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独有的系列典型人物,大多是出身贵族的青年,既不满现实,又无所事事,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赫尔岑语),只能作一个社会的“多余人”,这类人物的鼻祖是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接下来有莱蒙托夫的毕巧林、赫尔岑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的罗亭等,这类人物形象发展到后来,如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进步因素已荡然无存,预示着贵族阶级的腐朽没落。

流浪汉小说答案: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一般采用自传体形式反映社会现实,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广阔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交织在一起,人物形象的塑造比较突出。西班牙最有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复调”小说:答: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创设的概念。陀氏是世界公认的心理描写巨匠,他善于通过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诸如梦境、内心分裂、反常心理等精神状态,挖掘人物的心灵,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多重性。他还采用“复调”小说的方法叙事和塑造人物,形成了多主角、多中心的人物体系。

魔幻现实主义答: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发端于20世纪30-40年代,60年代后成为拉丁美洲小说创作的一个主要流派,它对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有所借鉴,又深深植根于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大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在创作中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揭露社会的黑暗,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经常出现于小说情节中,时序关系常被打乱,叙述富于跳跃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等。

新小说派答:新小说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法国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热衷于对“物”作细致的描写,有“物本主义”倾向;刻意追求结构的“新”,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规范;大胆进行语言革新,运用表现视觉的和描写性的词汇进行文学创作。娜塔丽·萨洛特(1902—)的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是新小说派的宣言书,她的代表作是《无名氏肖像》(1948)。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橡皮》(1953)开了“物本主义”小说的先河,代表作是《窥视者》(1955)。米歇尔·布托尔(1926—)的《变》(1957)和克洛德·西蒙(1913—)的《弗兰德公路》(1960)都是新小说有代表性的作品,西蒙的创作发展了新小说的表现手法。

人文主义答:14世纪至17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初是指14、15世纪兴起的那些人文学科而言的。人文主义,顾名思义,即主张以人为本,它有四层基本内涵:

1、用人性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论;

2、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强调幸福在人间而不在天堂;

3、用理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

4、在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因为强大的王权有利于抑制封建势力,保护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对外掠夺活动

存在主义文学答案:存在主义文学20世纪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善于描写世界与人生状态的荒诞性,表现人在绝望境地中的精神自由;有很强的哲理性,使文学趋向哲学化。法国的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创作的鼎盛

期是40年代后半期到60年代,这期间他独创了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境遇剧”,这种戏剧在舞台上展现人物的境遇,以及在特定的境遇中,剧中人所进行的自由选择。阿尔贝·加缪(1913—1960)也是重要的存在主义作家,其小说《局外人》(1942)塑造了“荒诞的人”形象,《鼠疫》(1947)对荒诞哲学作了形象诠释。此外,美国的诺曼·梅勒、索尔·贝娄以及英国的威廉·戈尔丁等也是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

超验主义答:超验主义是产生于美国19世纪30至40年代波士顿地区,并具有广泛影响的一股浪漫主义改革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挑战传统的理性主义和怀疑论哲学,特别是挑战作为清教主义理论基础的加尔文思想。代表人物是爱默生、梭罗和霍桑等人。1836年起,他们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后来被人们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的团体,不定期地就哲学、神学、文学等领域内的问题展开讨论。1840年,爱默生与富勒共同主编的一份名为《日晷》(Dial)的杂志出版,它是这个超验主义团体的思想理论刊物,几乎所有主要的超验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在上面发表过自己的理论文章和诗歌、散文作品。

“二希”文化答“二希”文化是指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Hellenism & Hebraism)的合称,它们构成了整个欧洲文学发展的基因。古希腊文学体现了个体本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的人本意识,成为欧洲文学的文化内核之一。古罗马文学继承了古希腊文学的传统,但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服从于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后来的古罗马文学中理性化的文化观念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契合,形成了尊重理性、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基督教人本意识,它是以后欧洲文学的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文学史家朱维之教授曾形象地把“二希”文化比喻为哺育西方文学成长的两个乳房。

“湖畔派”诗人答案:“湖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末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反感,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和得名“湖畔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于1798出版,这部诗集的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社会问题剧答案:“社会问题剧”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一系列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的剧作。《青年同盟》(1869),这是易卜生第一部用现代口语体散文写成的现实主义的“轻松的社会问题喜剧”,此后他写了大量的力作如《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4)、《群鬼》(1881)和《人民公敌》(1882)等。

废奴文学答案:在美国独立革命到南北战争时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废奴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成为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的重要主题,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早期废奴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有爱默生的著名诗篇《波士顿颂》,朗费罗《废奴篇》诗八首,梭罗在的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等等。废奴文学以反对美国南方的蓄奴制和反映黑人悲惨生活为主要内容,希尔德烈斯的长篇小说《白奴》和斯托夫人的《汤姆大伯的小屋》是废奴文学的主要代表,尤其是后者,对社会发生了重大影响,斯托夫人曾被林肯总统称为“引起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七星诗社答案:“七星诗社”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文主义作家有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代表前者,拉伯雷代表后者。皮埃尔·德·龙沙(1524—1585)出身贵族,写过许多爱情诗,成为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以他为首的“七星诗社”对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成为古典主义的先驱 感伤主义答:感伤主义是18世纪后半期的一个思想和文**流。得名于劳伦斯·斯特恩游记《感伤的旅行》。它主要是因事而引起的情感抒发,其中不论写人物心理还是谈论叙述者自己的心情,都描绘得准确、生动和细腻。虽然斯特恩并非置理性于不顾,但是他追求感情经历能带来的愉悦,力图从感情中得到精神的慰藉,在这点上他开了浪漫主义的先河,这就是为什么感伤主义是18世纪理性主义向19世纪浪漫主义过渡的一个中介。

意识流小说答案:意识流小说流行于二十世纪20—40年代的法、英、美诸国,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1871—1927)、爱尔兰的乔伊斯(1882—1941)、美国的福克纳(1897—1962),以及英国女作家伍尔夫(1882—1941)等人。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内在真实性,它的主观性和非理性是非常突出的。从这个原则出发,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本身,反对作者自己出面叙述故事,主张“作家退出小说”。意识流小说要求以作品中某个或某些特定角色的内心世界为中心,按角色的性格、思维方式、表达

方式和特定的客观环境的要求来组织作品的内容。它具体的描写方法主要是感官印象式的“自由联想”与内心分析型的“独白”与“旁白”,而这两种方法往往在作品中交替使用。40年代以后,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种流派已不复存在,但意识流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却被许多不同倾向的作家所广泛采用。

俄国“自然派”答案:19世纪30、40年代,果戈理(1809—1852)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现实主义,确立了俄国文学中“自然派”(即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外套》等中短篇小说、讽刺喜剧《钦差大臣》(1836)和长篇小说《死魂灵(1842)。在果戈理受到反动文人的攻击时,革命民主主义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1811—1848)挺身而出,为果戈理辩护,论证了“自然派”必要性和进步意义,他认为,“自然派”的特点就是真实地描写和批判农奴制社会的黑暗面,以下层社会的人为主人公,反映人民的疾苦,它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人民性和独创性,这是俄国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学。

荒诞派戏剧答案:荒诞派戏剧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法国而后广泛流行于欧美各国。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和40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文学都对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荒诞派戏剧在内容上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诞不经;在艺术手法上则打破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机械重复的戏剧动作和前言不搭后语的枯燥语言来从总体上突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这一流派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和作品是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威塞克斯小说答案:“威塞克斯小说”是英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哈代的系列小说。哈代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

1、罗曼史和幻想小说;

2、机敏和经验小说;

3、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属于“性格和环境小说”的《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6)等7部作品是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狂飙突进运动答案:“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深入发展,它发生在1770年—1785年之间,因这场运动的参加者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1776)而得名。这场运动在反封建和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方面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纲领的制订者,青年席勒和歌德则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的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挑战的叛逆精神”(恩格斯语),代表作有《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剧作《葛兹?封?贝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深刻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时代精神。

“跨掉的一代”答案:“跨掉的一代”。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热衷于描写暴力、随落、吸毒和犯罪等颓废生活,用消极或“脱俗”的方式反抗社会;蔑视高雅文学,追求语言和表现技巧的创新。“跨掉的一代”在思想倾向上有颓废性,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创新。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的《在路上》(1957),艾伦·金斯堡(1926—)的《嚎叫》(1955),威廉·巴罗斯(1914—)和格里雷里·柯尔索(1930—)等。

自然主义文学答案:自然主义文学首先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而把这一理论首先应用到文学上的是文艺评论家泰纳。左拉(1840—1902)是自然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他受到龚古尔兄弟对人进行病理分析的小说启发,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创作理论,在《实验小说》(1880)、《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881)和《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中,左拉强调采取纯客观的描写态度反映现实,要求文学成为单纯记录各种平凡琐细事物的照相机。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从遗传学和生理学去解释人的思想活动和社会现象。主张作家应超越政治和道德,否定文学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作用。

黑色幽默小说答案:黑色幽默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小说流派,其名称源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有海勒、冯内古特、品钦、巴思、巴塞尔姆等,他们在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创作中表现世界的荒谬、社会对人的异化、自我挣扎的徒劳;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在艺术上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严谨结构和叙事原则,将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剪接在一起,笔法则富于反讽意味,语言经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和固有的词语搭配习惯。

填空题

1.“感伤主义”是18世纪后半期的一个思想和文学流派,得名于斯泰恩的《感伤的旅行》。

2.马尔克斯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词的题目是_《拉丁美洲的孤独》。

3.阿兰罗布格里耶的小说___《橡皮》__开拓了“物本主义”小说的先河。

4.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是_神人同形同性_

5.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最初发表于_1857_年。

6.“透过粉饰,我发掘地狱”;“给我粪土,我变它为黄金”是恶魔诗人_波德莱尔_的诗句

7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的是《俄狄浦斯王》_。

8.柏拉图称:萨福为 “第十位文艺女神”。

9.被歌德认为是“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的是喜剧作品《伪君子》。

10.荷马史诗取材于古代关于(希腊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

11.华兹华斯为_《抒情歌谣集》所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12.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性格和环境小说”(“威塞克斯小说”)。13英国感伤主义文学中的“墓园诗派”这一名称源于_格雷的代表作《墓园挽歌》。

14蒙田是欧洲文学史上_随笔_这一体裁的创始人。

15《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运用了_“对位式结构_的神话模式。

16.彼特拉克的诗作__《歌集》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为欧洲近代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7列宁盛赞___列夫·托尔斯泰______的创作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18除了《路加福音》,路加还有一部杰作__《使徒行传》_被选入《新约》

19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_狄德罗_是《百科全书》的主编。

20:《贝奥武甫》是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流传迄今的最完整的一部史诗。

21、《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关系以爱斯美哈达为中心形成了一个_圆心__结构。

22、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的觉醒与崛起的是作品_《百年孤独》

23、华兹华斯为_《抒情歌谣集》___所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24.狄更斯的成名作是《匹克威克外传》

25.“我为这样做,整整用了两幕,准备我的恶棍上场”,这句话出自_莫里哀__为其一部著名的喜剧作品所写的序言。

26托尔斯泰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

27维吉尔的_《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28“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雪莱名作___《西风颂》_中的诗句。

29彼特拉克的《歌集》,主要以__十四行诗(商籁体)形式著称。

30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擅长采用__“复调”小说的方法叙事和塑造人物,形成了多主角、多中心的人物体系。

31“为艺术而艺术”是___唯美主义_文学流派的艺术口号。

32.感伤主义这一名称源于_斯特恩___的代表作《感伤的旅行》。

33歌德晚年的抒情诗代表作是_《西东合集》_,抒发了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多方位的体验和探索。34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____狄德罗________是《百科全书》的主编。

35《复活》塑造了“忏悔的”贵族的典型__聂赫留朵夫__________

36庞德的《地铁车站》只有俳句式的两行:“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却被公认为意象 派的压卷之作。

37英国感伤主义文学中的“墓园诗派”这一名称源于__:格雷___ 的代表作《墓园挽歌》。

38《新爱洛绮斯》的作者是_卢梭___。

39《贝奥武甫》是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流传迄今的最完整的一部史诗。

单选题

亨利·菲尔丁的小说(B.《汤姆·琼斯》)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结构最完美的作品。

雨果在(A.《九三年》)这部作品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

点。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书名来自莎士比亚戏剧(B.《麦克白》)中的一段独白。

《费德尔》的作者是(C.拉辛)。

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B.埃斯库罗斯)有“悲剧之父”之称号。

桃丽娜是(D.《伪君子》)中的人物。

《巴马修道院》的作者是(A.司汤达)。

(D.《变形记》)是卡夫卡的荒诞主题的代表作。

(C.《禁闭》)是萨特的“境遇剧”的代表作。

“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B.《西风颂》)中的句子。

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C.欧里庇得斯)有“舞台上的哲学家”之称号。

(A.《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

但丁最早的一部作品是题为(B.《新生》)的诗歌和散文合集。

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B.埃斯库罗斯)有“悲剧之父”之称号

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形象的是小说(A.《勒内》)。

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D.萨福)

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的作品是(B.《百年孤独》)。

戏剧(D.《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戏剧的胜利。

玛丝洛娃是(C.《复活》)中的人物

多选题

1、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是C.索福克勒斯D.欧里庇得斯E.埃斯库罗斯

2.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它主要由(B.《伊利昂记》C.《奥德修记》)两大史诗组成。

3、荒诞派戏剧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法国而后广泛流行于欧美各国,代表性剧作家及作品有(A.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C.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4、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是A.《哈姆雷特》C.《奥赛罗》D.《麦克白》E.《李尔王》

5、弥尔顿的三大诗作均取材于《圣经》,它们是A.《失乐园》B.《复乐园》D.《使徒行传》

6、巴尔扎克“风俗研究”的分类整理方法又分为的六个场景是。A.私人生活场景B.外省生活场景C.巴黎生活场景D.政治生活场景E.军事生活场景F.乡村生活场景G.城市生活场景

7、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有(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E.拉伯雷F.塞万提斯)。

8、拜伦的一组“东方叙事诗”塑造了著名的“拜伦式英雄”,这包括(A.《异教徒》B.《莱拉》D.《海盗》E.《巴西里耶》F.《科林斯的围攻》)。

9、“湖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末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下属于“湖畔派”的诗人有(A.华兹华斯B.柯尔律治C.骚塞)。

10、“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独有的系列典型人物形象,他们是(A.毕巧林B.别里托夫C.罗亭

11、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有(A.《玩偶之家》B.《社会支柱》D.《群鬼》E.《人民公敌》

1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一组“东方叙事诗”,包括有(A.《异教徒》B.《阿比托斯的新娘》C.《科林斯的围攻》D.《莱拉》E.《巴里西耶》F.《海盗》)。

13、欧里庇得斯创作的代表作有(B.《美狄亚D.《特罗亚妇女》)。

14、古典主义要求戏剧创作严格遵守“三一律”即(B.情节C.时间D.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15、哈代创作的“性格环境小说”代表了他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主要作品有(A.《还乡》B.《卡斯特桥市长》C.《德伯家的苔丝》E.《无名的裘德》

16、莫里哀的《伪君子》的艺术特征有。

17、拜伦的一组“东方叙事诗”塑造了著名的“拜伦式英雄”,这包括(A.《异教徒》B.《莱拉C.《唐璜》

D.《海盗》E.《巴西里耶》F.《科林斯的围攻》

18、巴尔扎克“风俗研究”的分类整理方法又分为的六个场景是(A.私人生活场景B.外省生活场景C.巴黎生活场景D.政治生活场景E.军事生活场景F.乡村生活场景)。

上一篇:行政工作经验总结下一篇:建筑公司个人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