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的由来历史

2024-04-22

儿童节的由来历史(精选8篇)

篇1:儿童节的由来历史

儿童节的由来历史(国际)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的屠杀--利迪策惨案有关。1942年6月10日,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篇2:儿童节的由来历史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每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时候,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我的节日。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欢乐。可是你是否明白这“六一”节的来历?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共同节日。

六一儿童节的详细来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 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 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此为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官方说法。

篇3:清代狭邪小说的历史由来

一、人物形象内容之由:荫《红楼》之泽

关于狭邪小说的起源,鲁迅先生认为其是继承了明清世情、人情小说的余绪。他以一个文学家的眼光站在史学家的高度,综合了清代狭邪小说的兴起发源、艺术特色、人物内容的塑造,对晚清狭邪小说作了概括:“《红楼梦》方板行,续作及翻案者即奋起,各竭智巧,使之团圆,久之,乃渐兴尽,盖至道光末而始不甚作此等书。然其余波则所被尚广远,惟常人之家,人数鲜少,事故无多,纵有波澜,亦不适于《红楼梦》笔意,故遂一变,即由叙男女杂沓之狭邪以发泄之。”(1)“虽意度有高下,文笔有妍媸,而皆摹绘柔情,敷陈艳迹,精神所在,实无不同,特以谈钗黛而生厌,因改求佳人于倡优,知大观园者已多,乃别辟情场于北里。”(2)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狭邪小说的评价不高,认为其是续《红楼梦》的热度,表现人情,但为求创新,故另辟蹊径,专论“百里”、“勾栏”等龌龊之事。

诚然,《红楼梦》对狭邪小说的影响不可不谓之深远。事实上,随着清代《红楼梦》的盛行和出版行业的发展,《红楼梦》可谓直接间接、明显或晦涩地影响着同时代的文士作家。成书于光绪四年(1878年),俞达所著《青楼梦》,以书名都比照《红楼梦》,以此为书中主人公注入自己的身世色彩,描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小说主人公也效仿贾宝玉和林黛玉,皆是金童玉女转世人间。再说魏安仁所著《花月痕》,在开篇第一回就述说作品人物精神的独特:乾坤清气间,留一二情种,上既不能策名于朝,下又不获食力于家,徒抱一往情深之致,奔走天涯。所闻之事,皆非其心所愿闻而又不能不闻,所见之人,皆非其心所愿见而又不能不见,恶乎用其情(3)。这典型模仿自《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再说《品花宝鉴》,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梅子玉风流倜傥,身世显贵不逊贾宝玉,虽出身显赫却不是纨绔子弟,和伶人交往未存半分轻薄之意,他将杜琴言视为知己,爱其才貌、品行。杜琴言和梅子玉坎坷的同性恋情悲剧,实质上和贾宝玉、林黛玉如出一辙,只是佳人变作了男儿身。

可以说,狭邪小说在一定程度上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红楼梦》的启发,《红楼梦》的横空出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古典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等书接连出现,不难看出清朝乾道咸时期《红》学热。

二、情节模式之由: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旧瓶装新酒

1.才子佳人小说模式

在狭邪小说的内容上,鲁迅先生也认为,特别是前期的狭邪小说,写作模式还未跳脱出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他在杂文《论睁了眼看》一文中直言:“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艺术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了。”(4)可见鲁迅把狭邪小说简单归结为佳人换成妓女,才子换成恩客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有一句经典论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他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在时空的历时、共时狭邪小说从古至清发展到高潮是有其长时间的历史文学中自身积淀下来的内涵。

2.才子佳人模式小说的历时发展

妓女小说可以说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小说题材。但时代在变化,时代的人文、历史特色也相应反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

妓女题材的传奇小说在唐代多表现为对“情”的追求。唐传奇小说秉承了唐人的浪漫因子,不管是大团圆结局,譬如《李娃传》,还是悲剧的展现,如《霍小玉传》、《李师师外传》都把妓女对“情”的追求、执著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气节、品行当是妓女典范。唐传奇中塑造的妓女,如霍小玉、李师师之流,虽然出身卑微,却皆是至情至性的女性。

传奇小说包括妓女题材的小说发展到了宋代,因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多表现为对“理”的克制。秦醇所作《谭意歌传》开始把妓女题材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用明代学者胡应麟曾试图加以说明,他说:“唐人以前,纪叙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艳殊乏。盖唐以前出文人才士之手,而宋以后率俚儒野老之谈故也。”宋代小说开始不那么“传奇式”的展现妓女题材,所以在《谭意歌传》中我们看到了妓女开始有了从良的愿望,并且开始对“礼”有了追求。作品里意歌不愿倚门卖笑,一心追求从良,与茶官张正字两情相悦后便决定以身相许,后因其低贱身份不容张母所纳,独自抚养孩子,以至张氏正妻死后才得以重续良缘,但其要求张生以媒妁之礼待之。这时候的妓女形象,比之唐代的热烈奔放,多了一份内敛、克制。

妓女题材小说再发展至明代,妓女形象又开拓了一个新层面。由广为人知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中都可以看出此时的妓女较之前代妓女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进步:人的意识的觉醒。杜十娘千万珠宝早已衣食无忧,可她宁愿携千万珠宝自尽也要保存自己最后的人格,不容负心汉所玷污的真挚情感;辛瑶琴美色与才气并重,多的是男性争相追逐,但是她宁愿下嫁貌和财皆不惊人的卖油郎,只为求得一份真挚的爱情和平淡稳定的生活。

三、结论

每一个时代有独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而文学作为社会变迁记载的一种形式抑或是载体,是文人不堪社会现实口诛笔伐的工具,它真正秉承“源于生活”的创作模式,所以妓女小说题材发展至清代,又因为其特有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至顶峰,冠之以“狭邪小说”之名。

马克思把文学比喻成一种活动,把对文学的创造和对文学的欣赏看做是人的生活活动,而这种活动的特点即为“自觉”。也就是说,文学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自觉的创作的一种活动。正如黑尔格在《美学》中说道:“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要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浩瀚历史中发展下来几经变革的狭邪小说,当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承载的一定的社会话语权。当然,于今天而言,不论把狭邪小说当成一种文学小说流派,还是管窥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变化,它都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研究价值。

摘要:“狭邪”,原指弯弯曲曲的小巷,由于古时妓女的居住地大都是狭窄又曲折的小巷,后来专门用“狭邪”代指妓女的处所。鲁迅先生最早在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为其命名,从而自成一类小说派别。近年来,随着狭邪小说研究的兴盛,狭邪小说兴起的成因也成为学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母题文学为视角,从小说内容、情节模式等方面探讨清代狭邪小说的历史因缘。

关键词:狭邪小说,清代,历史由来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魏安仁.花月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陈森.品花宝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二版.

[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0.

篇4:婚纱的历史由来(等十则)

1499年法国路易十二与布列塔尼的安妮举行婚礼,新娘的结婚礼服是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婚纱。传统婚纱一般为白色,采用白色的传统可追溯至1840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婚礼。当时女皇穿着白色婚纱,拖尾长达18,不少新娘希望 穿着类似的婚纱,这传统就一直流传至今,而拖尾的长度也有新人富有的象征,1980年代英国黛安娜王妃结婚时的礼服约有480。在维多利亚时代以前,婚纱可以是各种除黑色(表示哀悼)或红色(与娼妓有关连)以外的颜色,白色婚纱代表内心的纯洁及像孩童的天真无邪,后期则演变为童贞的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20年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使婚纱的风格大异从前,短裙设计的婚纱出现。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婚纱的制作转为简单朴素,或是向亲友借现成的婚纱,许多母亲也会将自己的婚纱当作传家宝,让自己的女儿在结婚时穿上自己结婚当时的婚纱。

北京天桥的由来

天桥的“桥”因天子得名。据说:“因为石桥位于前门与永定门之间,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去天坛祭天途经的御道。御道上的这座桥,供皇上使用,皇帝又称天子,因此人们称作天桥,也俗称龙鼻子,因称前门为龙头,桥两边的河沟为龙须沟。”

据史料记载,天桥地区在元、明及清前期是一片水域沼泽地带,不仅妨碍了庶民的南北通行,而且阻隔了封建帝王赴南郊祭天之坛的道路,故此修建一座石桥,为天子祭天必过之桥,故名之曰“天桥”。

天桥的准确位置,在今天的天坛路西口、天桥南大街北口、前门大街南口的四条交通要道的汇合处。

那么,天桥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中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将这条路上原来铺的石条一律拆去,改建成碎石子的马路,天桥也改建成矮矮的石桥。1929年,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就将天桥的桥身修平,但两旁仍有石栏杆。1934年展宽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就将天桥两旁的石栏杆全部拆除,天桥的桥址不复存在。”

民国年间的北京五大庙会

在我国,因庙为市的集市形式出现很早。北京的庙会,传说是起始于辽代,未见确证。有准确记载的庙会以元代白云观最早,明代庙会普遍兴起,清代又有发展。

北京最早的定期庙会是明代的都城隍庙庙市。民国年间出现了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花市五大定期庙会之说。

清代有“东富西贵”之说,是说富人多住在东城。隆福寺所以成为诸市之冠,早期的主顾主要就是这些富人。隆福寺庙会每月12天,大月13天,成为开市天数最多的庙会。

护国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重修以后开庙设市,很快就取代了都城隍庙,成为西城最大的庙会。人们根据隆福寺与护国寺在京城的方位,俗称为东西两庙。两庙规模大、商品丰富,一直是京城最大的两处庙会。

当代庙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白云观为代表的,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庙会;二是以地坛为代表的,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传统庙会、但有文物古迹作为依托的庙会;三是龙潭庙会为代表的,既没有历史文化传统、也没有文物古迹依托的庙会,属于创新庙会。

可口可乐(Coca-cola)的由来

人们普遍认为,喝可口可乐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可口可乐是美国人独创的可乐类碳酸饮料之一。它的发明者叫约翰·潘柏顿,是一位药剂师。最初把它用作治头痛的药水。后来,他发现这种药水很好喝,于是萌生了制成饮料的念头。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就制成了目前配方的饮料。因为潘柏顿以苏达水、古柯叶和可乐果等为原料,制成这种药水,故命名为可口可乐(Coca-cola)。潘柏顿以2300美元的价格把“可口可乐”的商标和制造及销售权卖给了另一药剂师柯勒。柯勒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可口可乐公司。

可口可乐的配方一直是可口可乐公司最高级的机密,据说掌握在7个人手中,只有这7个人凑齐,才能知道全部配方。

“柯达(kodak)”商标的由来

“柯达”是英语的中文译名,关于柯达的英文名称还有一段曲折的来历,在“柯达”商标形成过程中遭受许多的非议和许多的称赞,道路坎坷。

1988年,“柯达”这个名字首先在美国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从此,“柯达”这个商标就一直印在伊斯曼柯达公司的产品上,不但成为法定的而且成为具有声望的商标。美国伊斯曼公司的创造者乔治·伊斯曼当年曾经说,如果有人认为kodak是外国名字的,那完全是谬说,“柯达”是非常地道的美国名称。1906年,伊斯曼又说,“柯达”纯粹由几个字母组合。1920年乔治突然在《系统杂志》中声明:我喜欢K这个字母,它表示一种事物突出的部分或尖端。我用5个字母组成一个词,前后都有K,中间任选其它三个字母,最后拼成kodak。他认为,“柯达”字母少,不易拼错,具有生气和个性等特点。毫无疑问,一种商标绝不仅仅是来自字典中的某个单词,应该有所创造。

“六必居”的由来

六必居开业的时间是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至今已有473年。六必居店堂内挂有一块横匾,相传是明嘉靖时武英殿大学士严嵩所书。清嘉庆以后不久成书的《燕京杂记》中已有记载:“市上专门名家者指不胜数。如城外‘日俭居’之熟肉,‘六必居’之豉油……‘六必居’三字,相传为严嵩书”。这块匾在几次战火和动乱中屡遭劫难,但终于被完好的保存下来,成为书法家关注的历史文物。

何以称“六必”?经查阅《礼记》等古籍考证,原是为保持酿造食品特点的优良质量,提出六个必须达到的工艺规程。以此定名为六必居。它以选料严格,做工精细,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驰名久远,享誉中外。

“桑塔纳”的由来

由中德合作、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桑塔纳”轿车非常知名。不过这个名字却是来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山谷的名字。该山谷以出产葡萄而闻名于世。但在这山谷里,还经常刮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当地人把这种旋风称做“桑塔纳”。1981年,当第一辆新型轿车从西德大众公司生产出厂时,公司立即决定以“桑塔纳”为其车名。意在希望大众公司生产的这种新车型轿车如同“桑塔纳”山谷一样闻名于世,像“桑塔纳”旋风一样风靡全球。

“奥迪”的由来

奥古斯特·霍希1909年离开自己位于茨维考的工厂时也留下了霍希的名称权。随后他建立了新公司奥迪公司(奥迪为霍希的拉丁译名)。世界经济危机迫使霍希公司、奥迪公司、DKW公司和万德雷尔公司于1932年合并,成立汽车联盟。四环徽章象征着共性和各自品牌的独立性。今天只有奥迪这个属于大众公司的品牌保留了下来。

“宝马”的由来

这个以巴伐利亚州旗为主色的徽章是一个旋转的飞机螺旋桨,并指明了该汽车制造商的“前身”:古斯塔夫·奥托飞机制造厂。“一战”后,战败国被禁止生产飞机发动机,克诺尔制动器有限公司接管了这家工厂。1922年,原所有人之一卡米洛·卡斯蒂廖尼购回该公司生产摩托车,1928年兼并Dixi公司后也开始生产汽车。

本特利(宾利)的由来

篇5:儿童节的由来作文100字

盼望着,盼望着……“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

我告诉你,“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吧:1942年,德国法西斯用枪杀了一个村里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和所有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屋子等全被烧光,好端端的村子就这样被毁了。1949年11月,帝国主义为了纪念这些儿童,决定将6月1日定为儿童节。我国原将4月4日定为儿童节,后来用6月6日代替。美国的儿童节是4月1日,俄罗斯是6月1日,新加坡是10月1日……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一定更了解儿童节了吧?相信你们也更喜欢儿童节了!

篇6: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了,小朋友们一定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兴高彩烈地度过自己的节日。可是,你知道“六一儿童节”是怎么来吗?不是很清楚吧?那么我就根据我所理解的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各国儿童的友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执委会,正式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篇7: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六一儿童节了,小朋友们一定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兴高彩烈地度过自己的节日。可是,你知道“

六、一”儿童节是怎么来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1949年12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上,中国和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代表,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迫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全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教育权等基本权利,会议规定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通令,规定“

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各国儿童的友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执委会,正式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这就是六一儿童节的由来,你们知道了吗?

篇8:儿童节的由来历史

枪的起源历史久远, 《绍代丛书·甲集·兵杖记》载“实録曰黄帝与蚩尤战即有枪”。古代的枪是一种刺杀长兵器, 不利于近搏, 多用于大兵团战阵, 根据李签《太白阴经》记载:两军对阵时, 持枪刺敌;宿营结寨时, 树枪为营, 因此, 枪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格斗兵器, 有“百兵之王”的美誉。除古代战争之外, 武术中的枪被称为“百兵之贼”或“百兵之首”, 《长枪说》中讲“枪乃艺中之王, 以其各器难敌也。”而真正意义上枪的出现却是从唐朝才开始, 无论从形制构造还是枪法的套子演练都已日趋成熟, 到了宋朝出现了岳飞三十六沥泉枪、杨家梨花枪等为代表的枪术。明代程宗说:“古人尊枪为艺中之王, 盖亦以长技无踰于此”, 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也谈到枪法:“变幻莫测, 神化无穷”。对于这样一种历史发展中不得不提的兵器和武术演练中的枪术, 在历朝历代的更替中, 只有零散的记载某个朝代或者某家枪法的文献书籍资料, 而没有清晰的枪的演变历程。笔者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对枪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 并归纳出枪的历史演变脉络, 以供参考。

2 中国古代枪的历史由来与各时期枪的形制演变

枪的历史由来已久, 自古说法不一, 但都大同小异, 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即以有之, 当时处在石器时代以石刻成, 直到黄帝冶炼矿石后, 开始以铜做兵器, 在古车战时代, 将士除了利用长兵、弓矢之外, 惟有矛最为适宜, 故矛有丈八之称, 枪之由来, 也就是当时的矛, 春秋晚期出土的越王石矛和吴王夫差铜矛都是最好的证明。但在枪之前还有与枪的形状、材质、特点等相似的殳、戈、戟、矛等兵家器械, 随着历史发展的推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戈、戟、矛等兵器的社会用途和军事用途逐渐减弱, 逐渐演变成实用性和军事战场上杀伤力更强的枪。对此, 于志均也认为“戈首先被淘汰出局, 然后戟被淘汰, 矛也演变成为枪。戟和矛在西汉时期还在使用。这些都为出土的西汉铁戟和铁矛所证实。东汉出土的骑士佣手持铁戟, 表明戟一直延续到东汉。这种矛、戟同用的状态直至晋代。唐代, 基本上不再使用戟, 而被长枪和刀所取代, 以枪为主。宋沿唐制, 军队的装备, 枪是长兵器的主要代表, 而且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1]

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 可用于钩、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 垂直装柄, 其内刃可用于钩割, 外刃可以推杵, 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戈由“援”和“内”两部分组成。“援”上下两刃, 前有尖峰, “内”上有用以穿绳的孔用来装柄。为了防止钩啄时钩和柄脱落, 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 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 胡上亦有“穿”。戈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商周和秦汉时期, 后来随着车战形式的减少, 戈的军事用途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演进而成, 是一种戈、矛合一或戈、斧合一的长柄兵器, 基本制式是戈、矛联装在木柄上, 柄前安置直刃, 一侧枝生横刃, 具有钩、啄、刺、割四种功能, 杀伤力强于戈和矛。李光惠、李光建在《略论中国古代冷兵器———戟》中指出:“戟, 古书中也称‘棘’, 是一种融合戈和矛两种兵器功能为一体的兵器, 既可前刺, 亦可横击与钩杀的一种格斗兵器。戟一般都是由锋、援、胡、内、搪五部分组成。按样式和大小可分为方天画戟, 青龙戟, 钩镰戟等长戟, 以及双戟, 短戟等。”[2]另据《考工记》记载, 王昭禹释戟篇:“冶氏戟, 广寸有半, 内三之, 胡四之, 援五之, 倨句中钜, 与刺重三锵”。

矛又叫槊, 分为马槊和步槊, 是一种直刺、扎挑的长柄武器, 《释名·释兵》:“矛, 冒也, 刃下冒矜也。”矛的造型锋利、尖锐, 有刃, 有些矛形制细长, 宛如一把剑, 有的矛则很短很宽, 刃的曲度也很大。但大多由身和骹两大部分组成, 有两刃, 两刃中间突起的部分称为脊, 脊下延称为骹。”矛是我国古代兵器史上使用最久的主要兵器之一,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用兽骨和石头磨制加工成简单的矛, 作为自卫工具, 这就是最早的石矛和骨矛, 西周有了青铜矛, 西周和春秋时代矛发展为两种形制, 一种是适合车战的长柄矛, 一种是搭配步卒士兵的短秘矛, 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矛, 两汉武帝时矛的长度缩短, 重量减轻, 出现了“手矛”和“双矛”, 晋代时开始向枪转变, 唐代时矛和枪并存。

枪在经历了殳、戈、戟、矛等的演变之后, 最终在唐代成形并得到普遍的使用。枪:“它是一种在长柄上安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 有三部分组成。枪头:由枪尖和枪头简连结而成。枪头为铜质或铁质, 古时以铜制, 形式多样。枪杆:又称柄或把, 一般分为前、中、后三段。枪杆多用木制之, 稠木最佳, 合木软轻次之, 白腊杆更次之。枪杆后端要粗, 愈向枪头愈细, 枪杆要直而不曲, 细而不软。枪缨:枪头下的装饰物。”[3]有关枪的形制在《苍颉篇》中也提到“枪, 谓木两头锐者也。”在枪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时期其在外形、制式、种类、用途等方面也是有差异的, 其功能和用途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

唐代的枪可以具体分为漆枪、木枪、白杆枪和朴头枪四种, 据《事物纪原》记载, 唐朝时期的白杆枪, “制同而铁刃, 上缀朱丝拂”, 在铁头的的木杆上缀有红缨, 这表明唐代长杆枪的形制已与当今并无多大差异。《唐六典》介绍, 唐代的四种枪中, 漆枪是骑兵使用的长矛, 就是类似于夷矛发展来的;一种是木枪, 即较短的步兵使用的矛;另外两种是白杆枪和朴头枪, 分别给羽林 (禁卫军) 和金吾 (负责皇帝大臣警卫的武官) 使用的。此外, “枪在唐代仍是最主要的军事武器, 在唐朝李荃编纂的《神机刺敌太白阴经》卷四中详细记载了唐代步兵所装备的各种武器, 其中包括枪12500杆、弩2500张、弓12500面、各种箭70万支、佩刀10000口、陌刀2500口等, 其中枪是首当其冲, 是当时军队必备的重要武器之一。”[4]《武备志》也称道:“阵所实用者, 莫若枪也。”

宋朝时期枪以木为杆, 上安枪头, 下装铁魛, 骑兵用的枪头, 侧面有倒钩, 杆上有环, 如双钩、单钩等枪。在宋代枪仍是重要的军事武器, 有关枪的种类《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记载:步、骑兵用的枪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宬项枪、锥枪、梭枪、槌枪、太宁笔枪九种, 称之为“枪九色”。[5]宋朝以使用枪而著称的人物中, 有手持丈八铁枪的民族英雄岳飞, 李全等, 其中《宋史·岳飞传载》:“岳飞与金人战于太行山, 擒金将拓跋耶鸟。居数日, 复遇敌, 飞单骑持丈八铁枪, 刺杀黑风大王, 敌众败走。”

明朝时期, 枪的外形和构造等方面还是沿用宋朝时期枪的特点, 而有关枪的制作和选材《戚继光·长枪解》有一段描述:枪杆, 稠木第一, 合木轻而稍软, 次之。要劈开者佳, 锯开者文斜易折, 攒竹腰软, 必不可用。北方干燥, 其竹不可用, 木杆可用, 东南竹木, 皆可通用。明朝时“枪头较小, 形制简单。程冲斗在《耕余剩技》中说‘……枪头不过两, 以轻便为妙也’。当时, 在器械的选择上, 更多地是从实践角度考虑的。”[6]明朝是各路枪法的集大成时期, 主要的代表人物如戚继光、唐荆川、程冲斗、吴殳等一大批武术技击家和枪术家。

清朝时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等短暂的和平繁荣时期, 因此枪的使用已经逐渐从军事战场转变到民间, 枪的种类繁多, 装备于八旗和绿营的有长枪、嫉形枪、笔形枪、钩形枪、钉枪、矛形枪等, 到清末, 经战争的淘汰, 种类繁多的长枪趋向于单一化, 枪头一般为扁形, 圆底, 筒外加数个铜箍, 其外形接近矛头。清代枪的尺寸渐短, 五尺五寸称步下枪;七尺称花枪;八尺二寸称中平枪。此外尚有一丈二尺的大枪, 一丈六尺的大杆子, 一丈八尺的矛。

3 中国古代枪术的历史演变脉络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朝历代的逐次发展, 至唐代时枪术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一击一刺, 而是具有了多样化的技能特征, 套路练法趋于成熟。其既是一种凶狠的作战武器, 与军事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又是一种优良的训练器械和雅致的杂技道具, 应用较为广泛, 健体功能明显。这一发展阶段的枪术主要分两种, 最主要的一类是“兵枪”, 其技能技法主要用于军事格斗;另一类则是在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岳飞三十六沥泉枪、杨家梨花枪为代表的枪术, 也就是武术套路枪的雏形。

发展到宋代, 有了官方修著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 其中记载了宋代枪术的繁荣状况。“宋朝在枪的使用中, 尤其是北宋开始, 是在军队中有专业人负责训练, 这样保证了枪术的使用效果和流传, 从而使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的水平得以提高。同时, 在器械的使用和制造方面, 北宋时用专门的汴梁坊负责制作兵器, 如枪、刀等, 兵器的质量得以提升。这样整体上奠定了宋代整体武术的较高水平, 同时枪作为战时重要的长兵器, 是与少数民族作战的重要器械, 因而其发展更是受到侧目。正是在北宋官方军事教育的基础上, 发展到了南方, 市民社会的繁荣, 使得武术在民间广泛流传, 同时军事斗争的需要继续促使武术的使用和教育继续加强。因而, 最终在南宋出现了如岳飞三十六沥泉枪、杨家梨花枪为代表的枪术水平。在使用中, 能够应战时需要配合步兵、盾牌等不同的组合方式, 而且套路繁杂、效果简洁, 水平很高。”[7]为接下来的枪术向民间的转变和各派枪法的迅速显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明清时期枪术发展的主要变化是分化成“兵枪”和“游枪”。“兵枪主要还是用于军事格斗, 明朝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长枪说》中说:‘开大阵, 对大敌, 比场中较艺、擒小贼不同。堂堂大阵, 千百人列队而前, 勇者不得先, 怯者不得后。’”[8]关于军事用枪的练习, 戚继光认为, “枪施于行阵, 则又有不同者, 何也?法欲简, 立欲疏。非简无以解乱纷纠, 非疏无以腾挪进退。左右必佐以短兵, 长短相卫, 使彼我有相依之势, 得以舒其气, 展其能, 而不至于奔溃。”程冲斗在《耕余剩技》中也说, “深思临敌便捷, 渴望长胜者, 无过于大砍大辟为上, 大封大辟, 有类于击地之常情, 而借地之势, 反易于起扎, 且扎入有力, 是便于持枪换枪也”。由于明代社会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 促进了这一时期武术运动的发展。据资料证明, 这一时期的武术运动, 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林立, 不少有识之士, 积极钻研武艺, 或言传身教, 或著书立说, 其数量之多, 内容之丰富, 是自秦汉以来前所未有的。同时技术上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不仅内容丰富多采, 推陈出新。这一时期为“游枪”向武术枪的过度阶段, “游枪”, 即在枪法比赛的“游场”进行的枪术演练套路, “游枪的枪法动作细腻, 变化复杂。无论是动作内容、练法、要求, 乃至风格, 都和兵枪很不一样, 它是在枪法提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用于比赛的枪法。”[9]吴殳在《手臂录》中说, “枪本为战阵而设, 自为高人极深研几, 随使战阵之枪, 同于嚼蜡”;“初时不重实阔大, 为无体, 无以临阵;后来不轻虚紧小, 为无用, 技不造极, 游场受侮于人”。[10]这句话的意思, 温力教授认为是, “游枪”源于兵器枪法又高于“兵枪”。这里的“游枪”指的是武术的枪法;“兵枪”指的是兵器枪的枪法。吴殳的论述明确的阐述了从兵器枪法到武术枪法的沿递过程,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武术枪在明清时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涌现出了杨家枪法、峨眉枪法、八枪母六合之法、马家枪法、沙家杆子、程宗枪法等, 各家枪法有相同之处, 更有不同的各自特色。如“杨家枪法虚实、动静分明, 进退速度快, 由于出枪较长, 临阵处于优势。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卷五《军器解》中说戚家军用‘杨家法, 初则用之南方杀楼, 全赖于此。此利在其长, 楼刃短, 即所用精英, 然未及我身, 彼已受束’。在他所创著名‘鸳鸯阵’十二人中, 就有四名长枪手。但杨家枪法步法较死, 故戚继光又提出‘今用彼之拿法, 兼我之进步, 将枪收短, 连脚赶上, 且勿杀他, 只管定他枪, 同无敌矣。’”[6]而马家枪法是以“杨家枪法为根本, 兼用棍法”发展而来, 步法较灵活, 对身法要求也高, 提出了“臂以助腕, 身以助臂, 足以助身”的练习要求, 这对后世习枪者是很有启发之处的。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和西方列强的入侵, 许多枪法因失去了传人而被动失传, 给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造成重大损失。

4 总结

本文在回顾与总结了枪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进程后发现, 首先是在经历了殳、戈、戟、矛的演变后形成枪, 以及在各时期外显物质层的变化;其次是在唐代以后的发展历程中, 枪也由单一的军事用途逐渐演分为战场上的“兵枪”和民间传承演练的“游枪”;最后是在明清时期, 随着中国武术的盛行与发展, “游枪”的内容形式日趋多元化, 清朝灭亡后“兵枪”退出历史舞台, “游枪”逐步演进为“武术枪”进入人们的视野, 成为现在大家知晓的无论是外显形制还是套路演练形式的枪。

摘要:枪是中国武术当中主要的长器械之一, 富有“百兵之王”的盛誉, 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战场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格斗兵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对枪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进程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从商周、先秦战国时代的殳、戈、戟、矛到枪的形成, 从唐代到宋、明、清各时期枪的形制、特点、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梳理;以及唐代以后枪术的发展与演变, 从“兵枪”到“游枪”、从军事用途的减弱到民间社会的盛行等进行介绍, 客观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枪“从无到有”、“从有到丰”的脉络历程。

关键词:枪,武术,历史由来,演变进程

参考文献

[1]于志均.桓侯八枪——苌氏太极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5.

[2]李光惠, 李光建.略论中国古代冷兵器——戟[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9 (3) :86-87.

[3]李通国, 刘树军.试论从兵器枪到武术器械枪的演变历程[J].搏击·武术科学, 2005 (11) :14-17.

[4]郭绍林.唐代的练兵活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

[5]《武经总要》前十三集卷.

[6]李绍成, 王文刚.析明代枪术发展之特点[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4 (4) :119-123.

[7]张谨.论宋代枪术运动在河南的发展[J].兰台世界, 2012:83-84.

[8]戚继光.《纪效新书·长枪说》.

[9]温力.从“兵枪”和“游枪”看武术与军事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6:79-82.

上一篇:学习党的十八心得体会下一篇:咏七夕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