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

2024-05-09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共9篇)

篇1: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

党群关系是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所有政党如此,对共产党更是如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保持密切而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目标。中国共产党有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当然,群众工作象党的全部工作一样,需要随着执政、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改革创新,建立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

一、党群关系是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

政党是代表民意参与政治的组织。执政党则代表人民执掌公共权力。因此,在政党的所有特性里面,首先就是政党的代表性。几乎所有的政党都声称代表人民的利益,都力求得到人民最广泛的支持。人民的支持是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西方多党制下的政党比较注重与其基本群众的制度化的联系,经常通过各种民意调查来关注自己受到民众支持的比例,因为民众对政党的支持比例最终都会反映到下一次选举上来,直接决定该党是否能够获得执政地位或者能否继续执政。

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基本上都有依靠和领导群众通过革命夺取政权的历史,在革命时期保持着与群众的密切而良好的关系,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执政的时间比较短,其执政行为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比较大,传统上往往在强调不能脱离群众的同时,反对党群关系上的尾巴主义。同时由于选举制度上的不健全,群众在短期内对执政党的约束机制很难及时的表现出来。因此,如何克服执政党的干部脱离群众,保持执政党和群众的经常联系,如何保证我们的政策真实反映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需要认真研究。

二、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目标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提高执政能力和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在阐述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时候,胡锦涛同志完整地表述了增强执政科学性和执政合法性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和先进性建设成效的衡量标准: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曾庆红同志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否先进,必须通过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来体现、来检验,衡量一个政党的进步与落后,最终要看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执政能力与政党执政的科学性和执政效率密切相关,执政能力是执政科学性和执政效率的体现。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与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密切相关,政治学所谓的执政合法性的基本意义就是人民对执政者的认可和支持。可以说,执政合法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应当把建立密切而良好的党群关系,不断增强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目标。

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执政党的建立和运作必须建立在对社会发展潮流要求的基础上,执政党应该有科学的和为人民接受的执政理念,执政党的政策是大众公共利益的真实反映。第二,政党的执政行为应该遵行民主和法治的程序,应该具备程序上的合法性。程序合法是对实质合法的保障,人民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只有在程序合法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才可以通过选票等指标量化。第三,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归根到底来源于政府的良好政绩,体现为执政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有效作为。执政以后,作为党的先进性基础的党群关系面临权力腐蚀的考验。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权力对领导干部和执政党具有强大的腐蚀作用,有可能导致执政党脱离群众,甚至在执政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减少对群众利益的关注甚至损害群众的利益。这是一个政治常识。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多次对这个问题有过一针见血的论述。邓小平同志指出,执政党更有条件脱离群众。江泽民同志提出,要防止执政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西方观察家也对国内的腐败问题很关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托尼?赛奇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由腐败问题造成的内部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承担了越来越大的社会不公或者社会不和谐。社会不公与权力腐败相互强化,不断恶化党群关系。

新挑战决定新课题。清醒地认识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挑战,有助于明确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问题何在,风险何在、机遇何在。把防范和遏制权力腐蚀作为重点,从党的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等方面有的放矢地设计和部署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执政条件下密切而良好的党群关系。

三、建立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时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做好经常性工作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加以推进;要建立新形势下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向前进。毫无疑问,这段论述同样适用于党的群众工作。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同样应该把集中教育整顿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同样应当建立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心声、代表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第一,适当运用集中教育的形式,解决积累的党群矛盾。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把适当的集中教育与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相结合,阶段性地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清理和解决积累起来的党群矛盾,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群矛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个比较好的传统。有学者认为,正是有了这个传统,使得我们党同苏共相比,积累的矛盾相对较少,一些由于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积累起来的党内矛盾,也不断得到解决或缓冲。

这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得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执政党意识和群众观念得到明显加强,集中解决了影响党群关系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增强了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的信心和认同感。

在一党执政、党内外民主仍然不足,缺乏比较充分的竞争机制和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情况下,适当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样的集中教育整顿,仍然是解决党群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不断积累起来的矛盾的一种必然选择。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消除社会上对先进性教育和群众运动的偏见以及党内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

第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和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没有相应的制度,就没有任何长效机制。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的制度化。相比思想教育而言,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不是简单的建章立制,更主要的是建立规范党员行为的激励和制约机制,是党员在这种制度下的一种适应和学习。制度更多的不是存在于党的规章制度文字表面,而是体现为党员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的行为预期。在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中,要明确认识政治号召和政治规范的区别,着眼于制度规范的实效。

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相比于集中教育整顿这样的短期措施来说,其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能够经常性的解决经常产生的党群矛盾。相比竞争性的政党体制,长期执政的政党,由于缺乏充分的权力制衡,密切联系群众的压力和动力则相对稀缺。我们不主张西方那样的多党制,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吸收其政党制度中的一些工具性的经验,建立起执政党的民主机制。例如,通过在官员产生过程和决策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采用考试、选举等方式来选择从政人员,在公共决策中走群众路线,让有关专家和相关利益集团参与决策等,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实现民主和提高政治体系的支持度和效率的效果。

在传统的政治教育和整党整风的实际效果不断递减的情况下,更多的从引入竞争机制和

权力制约机制的角度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的比重,应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执政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

第三,用先进性建设理论指导和统领执政党的群众工作。用先进性建设理论指导和统领执政党的群众工作,要求在党的群众工作中,贯穿“代表”的意识、发展的意识和变革的意识,要以能否提高执政能力和增强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作为党的群众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

具体来说,首先要吸收国内外思想成果,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建设,增强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的时代性与科学性。

其次,党的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应该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党组织应有专门的部门做更多的群众工作。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又最容易被忽视,这恐怕是社会上一些非法宗教和政治势力不断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执政条件下的群众工作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是否变质。世界上很多党都有专门的群众工作部门,地方上也有一些服务群众的新经验,值得借鉴和总结。

再次,要健全群众诉求的表达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充分发挥人民代表、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信访部门的作用。要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选区群众,及时了解并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密切党同各民主党派人士参政人士的联系,努力为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创造条件。还要发挥人民团体的作用,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更好地发挥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其在做到上情下达的同时,更多地发挥下情上达的作用和维护其所在群体权益的作用。

正在兴起的公民社会是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重要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党要积极培育、引导和管理公民社会。必须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对公民社会的科学控制和引导。公民组成的各种组织和政党的性质不同,两者之间不形成组织隶属关系,所以需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把社会组织作为党组织的一个下级部门来对待的行政性的控制方式。这种行政命令控制的办法很容易导致组织的官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控制的结果,不是拓展了党与民众联系的渠道,而是堵塞了这些渠道。

最后,要建立群众工作的应急机制。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解决。要避免作风生硬、方法不当引起群众不满和抱怨。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事件的发生。对部分群众的某些过激行为,不能简单地使用强制手段压服,要以理服人,依法管理。

篇2: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

(区国房局-XX)

通过深入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论群众工作》一书,我对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古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期,加快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积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实践课题。结合我们单位近年来的群众工作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深入了解民意,才能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出发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是实现新世纪、新目标、新任务的要求,把群众的呼声、需要、满意、利益作为我们办事的第一信号、第一选择、第一标准、第一原则。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更重要的是首先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要什么。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把各项决策和工作建立在了解、顺应、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无视、偏离、违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1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臵,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不可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

二、只有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才能拥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素质

从古至今,高尚的品德就为世人所推崇。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强我们的党性修养,加强个人素质,把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持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群众的工作越做越顺,越做越扎实。

作为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要模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努力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各种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认识群众工作的出发点。

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便民服务机制。要提高引导群众的能力,建立群众民意沟通和诉求机制。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解决思想问题要靠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要建立定期和不定

期民情恳谈机制,畅通民情上报渠道,要善于与群众平等交流,听取群众的各种意见,对正确意见虚心接受,对不同意见认真考虑,对错误意见进行教育和引导;要坚持做到亲民、务实、清廉,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要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基层干部来说,维护稳定始终是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如何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首先要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具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见微知著,沉着应对,善于经常分析、把握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要准确掌握群众的所求、所思和所忧。其次,要注重党的理论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善于运用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去解决问题。

三、只有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把握做好群众工作的努力方向

坚持群众路线,必须解决好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这个大问题。困难的地方,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工作推不开的地方,要么条件艰苦,群众生活困难。要么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对干部作风有意见,要么少数干部确实侵害了群众的合法利益,导致群众有意见,如果不能很好地理顺群众情绪,任凭怨气发展,极易造成群众上访,危害社会稳定。作为干部面对这些情况,决不能回避矛盾,怕见群众,更不能一味压制,所以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奋斗、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的这些好传统、好作风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最好办法,也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工作中的新情况,这既是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要求。

要建立基层干部定期下访制度,下基层,变上访为下访,化消极为积极。要全面把握矛盾的性质和重点,处理矛盾要力戒简单化,要及时发现矛盾苗头和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扩大化和复杂化,把矛盾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只有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构筑做好群众工作的坚强保障。

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也充分的反应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果一个政党腐败,势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的好处都是建立在剥夺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滥用手中的权利去获得非法所得。最近,重庆在打击文强黑恶势力的同时,牵连出一个又一个的贪官,这说明我们政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迫在眉捷。

如果我们的政党是一个以截取人民的利益为目的,不站在人民的高度去解决民生问题,我们又怎么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怎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因此,我们要根据

形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好党风,使得我们的政党值得人民信任,为他们能够实事求是的办好事,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只有这样,有了值得人民信任的政党,我们才能的到人民的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也能很好的做好群众工作。

五、只有善于集中民智,才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是领导干部的力量源泉。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和发挥出来,形成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进行决策和推进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大。党员干部只有真心实意的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甘当群众的学生,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因此,要相信群众的力量,多与群众打交道、多了解民情,只有这样才可以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把群众的愿望和需求转化为工作的要求,同时,通过查找不足,把它转化为工作的动力。问民情要做到“干部要下去,民情要上来”。“干部要下去”是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基层干部要在吃透上级决策的基础上,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民情,切实弄清群众在想什么?在盼什么?做到既吃透上情,又把握下情,并把上情和下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智慧和诉求集中起来,从中寻找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工作动力。“民情要上来”是关键。任何事物的发展总会有矛盾,并且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好问题,圆满化解矛盾,首先必须清楚问题和矛盾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搭建平台广开建言渠道,让群众敢于讲真话。要充分发挥民情信箱、热线电话、网络媒体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全方位、多渠道了解群众困难和呼声,搭建起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利益大分化、信息大流通、文化大交织、科技大发展的特殊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深层次矛看日趋凸现,广大群众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及党员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当此时刻,认真分析和研究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篇3: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思考

群众工作是党的执政之基, 也是党的发展之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 以此党要巩固自己的指正地位就必须要强化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调动群众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需要群众的支持, 党的基础建设也需要群众的拥护,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一文中所指出的,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性标志, 是“三大法宝”之一, 是我们党在革命年代战胜敌人、在和平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重要的武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作为党的干部, 尤其是新时代党的干部, 一定要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立足于群众的角度服务于群众、融入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才能保证党的执政得以长远发展。

近年来,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 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于党与群众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八大之后,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确定一系列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 应该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1 面对面了解民情

了解民情就是党的干部要走出机关, 深入到群众中去主动的了解群众的真实生活, 面对面的与群众进行交流, 尤其是深入到贫困地区了解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问题, 请求群众的意见, 积极参与到实践调查中。面对面了解民情:一方面要从思想上重视人民群众, 树立平等的观念, 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摒弃传统的高姿态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乐于与群众交流, 尊重群众, 将尊重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因此党的干部在与群众交流时不要总是站在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与群众进行交流, 而是要把群众看做是自己的朋友、亲戚甚至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到群众的意见与想法, 才能将群众中最真实的情况了解清楚;另一方面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贴近基层、深入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党的任何决策都是建立在充分的时间调研基础之上的, 就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 如果作为党的干部尤其是某一地区的执政干部, 如果不能深入到群众中间, 就会导致做出的决策不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也就不能将党的决策很好的执行下去。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日益严峻的背景下, 人民群众受到西方意识的影响比较大, 为此需要党的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间, 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 因此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医院工作为例, 随着近些年医患矛盾的不断加剧, 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医患矛盾冲突, 而有效解决这些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一名医院政工工作人员则要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 降低医患矛盾冲突:首先作为政工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到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中, 了解医护人员工作的坚信, 了解他们的工作想法, 通过深入了解可以清晰的知道医护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 以此有目的的开展政工教育。比如政工工作人员通过深入基层科室, 可以知道医护人员的想法, 并且在下一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其次政工工作人员也要深入到患者中, 通过患者可以了解到患者对医院的意见与看法, 进而可以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提高患者的就医环境,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以此降低与避免出现医患矛盾。比如我院定期会开展患者就医问卷调查,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 总结与分析医院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且有效的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建措施, 通过实践近些年我院发生医患冲突案例的概率已经很低了。

2 手拉手解决难题

手拉手解决难题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一要有为群众解难题的意识。党员干部要意识到, 一个群众的事情, 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 而对群众自己来说, 则事事牵动人心, 件件都是大事, 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 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要善于办惠民、富民、安民的民生小事, 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工作当“家业”,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要有为群众解难题的本领。当然作为党的好干部除了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够, 还要具有为群众解决难题的能力。在当前各种矛盾突出的时代, 党的干部一定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因此干部要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优势, 善于发挥群众的力量与积极性, 有效地应用群众的力量解决群众问题, 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提高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这就要求干部善于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深入一线, 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听真话、明真相、掌实情,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 形成正确判断, 及时总结各地新探索新做法, 将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在更广范围加以推广应用。必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实践我们知道当前大量的纠纷都是利益性的矛盾, 而并非属于对抗性的矛盾, 因此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当前的矛盾冲突焦点。尤其是医院矛盾冲突中更多的属于利益性矛盾, 是患者家属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不了解所导致的, 更多的属于误解, 就要求干部善于用辩证思维和联系的、发展的观点, 客观理性地分析群众反映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 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 多管齐下地服务教育群众, 协调利益冲突, 将纠纷协调在萌芽状态, 将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

3 心贴心关爱群众

心贴心关爱群众就是党的干部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真心实意的关心群众, 将群众的切实需求放在心上, 干部要带着深厚的情感从事群众工作, 时时刻刻将群众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真正做到群众的我贴心人与知心人。心贴心关爱群众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坐实。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坐实是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也是践行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 在当前我国高度惩治腐败和构建经济新常态发展的环境下, 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树立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 将自己的本职做好、坐实,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要求。一个连基本工作都不能做好的干部根本谈不上为群众服务, 何谈心贴心的关爱群众;其次干部在具体的工作要投入心力, 投入感情。干部在群众工作中要投入足够的精力与感情, 因为群众工作无小事, 只有全心全意的将群众的事情摆正重要的位置, 才能保证群众做好。比如在医院群众工作中, 政工人员一定要从群众的实际角度出发, 积极了解职工干部的实际情况, 多关心贫困职工。例如去年我院某职工突发疾病, 本身该职工的家庭条件就不富裕, 突如其来的疾病给该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为此我院党委立即对其开展帮扶活动, 组织全院职工为其募捐, 及时帮助该员工度过了难关。总之作为党的干部要真正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切实摆正位置, 杜绝不良作风。要千方百计消除群众的疑虑, 化解群众的心结,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赢得群众的信任, 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融为一体。

摘要: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党的执政之基, 做好群众工作是当前政府应对各种问题的根本, 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形式日益复杂的环境下, 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做好群众工作,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要面对面了解民情, 手拉手解决难题, 心贴心关爱群众。

关键词:群众工作,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邸乘光.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认识新阐述——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论述[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5) .

篇4:有关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转型期;群众工作;社会心理

一、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群众思想的变化

当前,群众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一些消极思想情绪,比如怀疑、失望、不满、攀比、逆反、从众等。群众思想方面的变化和问题是与社会转型密切相关的,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首先,应该把群众工作、群众思想放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去考察。存在决定意识,群众思想产生变化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的变化,群众思想问题背后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不解决,群众工作就无从谈起。其次,群众思想中的一些消极情绪与我们的教育和正确引导不够是有一定关系的,党是先锋队,要引导和模范带动群众,当群众思想产生问题的时候首先要从党自身找原因。要教育和引导公民对个人和整体、权利和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和纪律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能讲人个不管整体,要权利不讲义务,要民主不讲法制,要自由不要纪律。

二、正确及时地引导群众的社会心理

群众的心理健康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转型期,一些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轻者造成公众方向迷失、信仰危机、社会冷漠、自我逃避;重者会使公众社会认同度降低,亲社会行为减弱,反社会行为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正确及时地引导群众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尤为重要。首先,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们积极社会文化心理的养成,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群众。其次,整个社会特别是媒体要弘扬正能量,正确报道社会热点问题,如腐败问题、假冒伪劣问题、扶贫解困问题、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包二奶问题等,因为社会热点是人们的利益、认识的交汇点,最能影响人们的心态。其三,建立健全思想引导机制,加强心理导正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群众心中积怨, 消除不满。社会不满是一种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通过一定的载体传播而与相同社会处境者产生共鸣,容易引发社会群体的愤慨或恐慌。

三、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利益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厂家、商家用各种方法宣传、诱导、拉动人们消费,铺天盖地的各种广告把人的“胃口”越吊越高,但是现实中又满足不了。所以我们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利益,要使群众明白: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而且在任何时候,物质利益满足的程度只能和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相适应,脱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过高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是做不到的,如果群众没有这种正确认识,那么一旦物质利益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就会产生失落感和不平衡感,给我们做群众工作带来抵触情绪。所以要引导人们脚踏实地地生活,鼓励和倡導靠自己的奋斗去争取和实现美好的生活,不要诱发人们不切实际地对高期望值的追求,不要诱发人们的超人欲,不要助长投机风气。

四、把相信群众和教育群众统一起来

相信群众与教育群众并不矛盾,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相信群众就是要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这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七年十月十三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相信群众的同时我们党还有一个责任就是教育、引导、组织群众,这两个方面要统一起来,这是做群众工作的最高境界。毛泽东是做群众工作的典范,他一方面讲要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要给群众泼冷水;另一方面又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克服其很多落后的东西。在教育群众时,要根据群众最讲实际的特点进行,不仅要给群众讲大道理,还要给群众讲利,用利益打动人心往往更有效。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够解决的马上就办,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解释清楚;对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行为要敢于抵制、善于批评。

五、加强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指的是人文精神的关怀或人道主义的关怀,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真心地关心一个人的生存和命运,其核心是关心人、尊重人。做群众工作,要加强人文关怀,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组织的关怀。人文关怀,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使群众工作具有更强的渗透力。例如,某县原来容易发生泥石流,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妇女儿童老人,一旦发生泥石流家庭难以自救。县委书记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这个问题,要求全县的乡镇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到其所在的乡镇每个角落去发现问题,哪个角落容易发生泥石流,哪条小路是逃生小道,平时一旦发生危机该在哪个地方集中,谁来吹哨子,谁来引导,每个月都要训练。从那以后这个县就很少死人,而且很多农民的父母逃生出来以后,外出打工的农民都给乡镇长寄锦旗,感谢共产党救了他们家人的生命。这是最好的群众工作。

六、学会和不同阶层沟通

做好群众工作,要学会与不同阶层的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现在有一种现象,有些领导干部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年轻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因此,说什么话,如何说话,怎样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学会“入乡随俗”,努力学习群众的语言,说老百姓能够认同的话,讲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理,让老百姓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二要根据对象的情况,找准交谈的入门处,沟通彼此之间的情感,然后再逐步转向正题。例如,农民一般都具有淳朴的思想感情,同他们进行交谈,切忌油腔滑调,华而不实,用语应通俗、简洁、形象,不要用那些半文不白,甚至艰涩难懂的言词,更不要用那种“酸溜溜”的“台词式”的词句。同文化修养较高的人沟通与同文化修养较低的人沟通,交谈内容、交谈方式和交谈水平也会大不一样,我们要学会用他们熟悉的方式与其交流,这样才能“交”流,也才能沟“通”。

七、结语

总之,党员干部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好群众工作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工作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分析和了解当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群众这些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要把解决群众的这些实际问题作为加强群众工作的落脚点。同时,深入实施好民生工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的民生需求,关注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住房等热点问题,着力解决好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杨根乔,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挑战、问题及对策,中州学刊[J],2013年 .

篇5: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党中央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要求,说远一点是确保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的根本性保证,说近一点是我们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促进我们团场连队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再近一点,也是提升我们自身能力和职位的根本保证。因此,新时期新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我们对老百姓的感情深不深,关键看我们的宗旨意识强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具体行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的父母妻儿,我们自己的兄弟姐妹,包括我们自己,其实都是老百姓,而且组织培养我们的唯一目的,也就是要为老百姓做事,所以我们对老百姓充满感情,为老百姓做好自己份内的事,那是天经地义的。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对老百姓有没有真情实感,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完全可以作为检验我们宗旨意识是否牢固的唯一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能不能带着真感情,深入到群众当中,与群众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发自内心地体会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精通政策。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中,必须做到讲政策,用政策教育群众,在政策固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对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努力做到用发展的理念、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来解决问题。群众工作一方面要抓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工作重心下移,机关干部下沉,切实加强群众工作,好政策加上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才会产生巨大收效和积极的社会影响。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为民解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回顾党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与群众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发展史。但是现在的群众工作同以前比,不去论条件好坏,也不去论能力大小,单就同群众的感情就差了很远。也就是说,少数基层干部根本没有同群众亲密接触。事实上,绝大多数老百姓很厚道、很听话。只要感情深,牛肉能敬神。只要我们把功夫下在做群众工作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依之以法,再大的难题也是可以克服的。其实做群众工作并不难,一要加强联系同群众“亲”;二要解决突出问题让群众“认”;三要严格要求自己使群众“服”;四要完善民主管理让群众“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让群众动员对参与进来,各项工作就一定能落到实处。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关心群众。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切实关心群众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必须解决群众生老病死等具体困难,这是做好群众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当前,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变化。要把群众工作做到实处、抓出实效,就要与时俱进,研究并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认

真解决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这个矛盾,引导群众不断进步。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还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群众生活困难这个层面上,必须更多地关注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利益。如果各级政府的工作能较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顺应民意,深得民心。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讲求方法。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小处着眼、把握全局,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自觉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作为“第一抓手”。还要深入开展大排查、大下访、大回访、大调解,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这些制度落实了,各种矛盾纠纷完全可以在基层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转变作风。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印象怎么样,关键还是要看我们的干部怎么样。当前,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少领导干部与群众接触的机会本来不多,加之新形势基层工作职能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干部不屑做群众工作、不愿做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不想做群众工作、不敢做群众工作和不去做群众工作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干部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块试金石。现阶段,部分群众的意见不在于上面的政策,而在于基层干部的作风。群众工作要加强,关键在干部作风要沉下去。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二是要明确工

篇6: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1)牢记党的宗旨,深入群众能力强。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李强正是因

为“和百姓贴得紧密”,通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所以能做好群众工作。

(2)(2)坚持群众路线,组织群众能力强。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能否有效

地组织群众,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要有效地组织群众,就要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李强正是因为能“替老百姓着想”,“<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深得百姓的拥护。

(3)(3)注意工作方法,沟通群众能力强。

群众,就要把党和政府的意志为群众所掌握,同时又要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党和政府决策的依据。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善于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力量。李强正是由于比较注意工作方法,遇事注意与大家沟通,所以能够做好群众工作。

(4)“>(4)作风亲民务实,服务群众能力强。

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李强正是由于能“替老百姓着想”,所以能够做好群众工作。

(5)”>(5)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矛盾能力强。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随着

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现出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要像李强一样,遇到纠纷也能耐心解释”,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站稳群众立场,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这策,多办利民之事,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深入群众、组织群众、沟通群众、服务群众、及时化解矛盾,才能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胡锦涛同志提出,既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又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对待群众工作要像材料中的李强一样,做到深入群众而不是脱离群众,服务群众而不是与群众争利,宣传群众而不是与群众相对立,团结教育群众而不是无原则地迁就一些落后的思想情绪,特别是要适应群众而不是让群众来适应领导。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通过发扬民主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决策时诚恳咨询请教,部署任务时热心解疑释惑,落实工作时认真倾听意见。要全面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第二,通过办实事好事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党员

篇7: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群众工作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做好当前这个时期群众工作,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

一、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点

伴随着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上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矛盾。从盐山镇开展工作中受理的各类诉求信访事项看,群众工作近两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矛盾内容复杂化。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利益诉求与政治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合理要求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是矛盾的基本特征。一些信访群众不能正确地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盲目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越闹越受益、不闹没利益”的不良心态,而且,群众诉求内容相互之间的政策关联性增强,涉及部门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

二是反映形式多样化。一些群众不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到指定的接待场所按程序逐级反映问题,而是动不动就进京上访、非法上访或到地方政府机关聚集上访;一些群众还择机上访,每遇重大节日和重大政治活动,上访活动明显增多。

三是利益诉求群体化。群众诉求虽然内容广泛、各有侧重,但绝大多数仍然是具体经济利益诉求,而且出现了诉求相同或相近的利益群体。从当前群众的信访活动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邻里纠纷、涉法涉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

四是潜在问题凸显化。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的改革深化阶段,各种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集中在现实的同一个时空中,经济体制改革的遗留问题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问题集中显现。从信访工作情况看,一些诸如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障群众合理诉求等热点问题凸显出来。

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一)要顺应民意

民声是老百姓的诉求,民意是老百姓的心愿,民心是老百姓的期盼,民情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先了解民意。当前老百姓最大的民意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对国家兴旺的关注。说实际一点,老百姓最想的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最盼的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最高兴的是社会安宁,工作安心,生活安定;最愁的是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最急的是一些干部不关心冷暖,有忧难解、有冤难申。因此,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必须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让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和利益,更加顺应民意。

(二)要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富民,就是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力求做到村村有特色产业;二是着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改善饮水、上学、居住、行路、就医条件,为群众供较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使之安居乐业;三是把国家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惠及千家万户;四是抓好公共安全,为群众创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要抱着深厚的感情开展群众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基层干部特别是镇

村干部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才能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开展工作,就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当群众有诉求反映时,要有一张笑脸,递上一张椅子,送上一杯热茶。当前,在开展群众工作时,特别需要一种换位思考。就是要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判断,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真正引起群众的共鸣。要把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要关心群众生活,切切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

(四)要狠抓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促进干部职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八不准制度”,做到 “全员服务”、“全天候服务”和“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依法履行职责的法治意识,真正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使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要讲实话,出实招,为盐山镇群众办实事,求实效。

(五)要建立工作机制,拓宽工作渠道

篇8: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一、新形势下对于群众工作的理解

群众工作是共产党人的第一工作,会做群众工作,走进群众、了解群众、亲近群众,成为“群众领袖”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功。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方针,因此,群众工作就是我们党的一种工作方法。我们党的根本工作在于动员、领导和组织群众,因此,能否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并到群众中去,这就成为衡量党的具体工作的内容、方法与成果的根本标准。党对于群众的工作主要表现为领导工作,因此,领导作风鲜明地体现了对群众的态度。群众可以通过领导作风,感受出党的执政理念、执政风格,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因此,我们做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党群关系上的根本性要求和体现。

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几点建议

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克服“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工作方法,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探讨与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

1、提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做群众工作,首要要学会做自己的工作。群众工作既是党进行领导的基本方式,又是党进行自我提升的基本手段。既然群众工作是一种高度依赖于人的工作,对领导者本人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一,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比如要廉洁奉公、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一个不能自律的人难以去约束别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其二,具备现代思想素质。一个不具备现代思想素质的人很难去做一个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人的工作。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不是数人头数出来的人,而是一个一个充满思想感情和需求的活生生的对象。其三,具备较好心理素质。总之,要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对老百姓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郑板桥做官颇有政声,他爱民惜民,对劳苦大众的疾苦时时挂在心上。他曾写过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他的爱民思想。

2、健全制度。其一,健全了解民情制度;其二,健全集中民智制度;其三,健全化解民困制度;其四,健全珍惜民力制度。比如,天津市和平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引入中介组织参与行政审批服务。由此,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优胜奖。

3、方法层面。一是要勤于深入群众,体察群众的安危冷暖。了解实情察民意,汲取群众的实践经验,解决群众的困难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情的有效办法,是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保障。深入开展“驻村入户”等访民工作,进乡村入社区,上田间下地头,访村干部、低保户、受灾户、致富户、乡土人才、老党员、老退伍军人、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放下架子与群众一起拉家常、聊生产、话发展,直接倾听群众呼声,虚心征求群众意见,做到知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基层组织所急所忧所困,知社会矛盾症结所在,知利民富民发展之策。

二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员干部务必要树立多为群众办实事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特别注意从解决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办实事必须从解决民生入手,逐步建立基本公平和适度普惠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优质适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从制度上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生存条件和福利保障,如积极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统筹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指数诸因素,适时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流动困难人群救助管理制度,及时缓解困难群众突出性、暂时性困难;在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多的村镇帮扶建设“空巢老人托养中心”和“留守儿托育所”等,让群众从一件件具体实事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是要心灵沟通听民声。当前,群众工作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味沿用以前行政命令、说服教育式的方法已不切合实际,必须变单向管理为心灵沟通,通过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共同的心里想法产生共鸣,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最大限度地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利用网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是新时期党和群众心灵沟通的桥梁,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要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特别是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利用。

四是要公平公正聚民心。只有办事过程公开透明,群众心情才会愉快舒畅;只有办事结果公平公正,群众心里才能信服满意;只有群众普遍满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要有群众信服的公正结果,党员干部就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秉公有权,切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流于形式和厚此薄彼、优亲厚友。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推进政务工作公开透明运行,努力做到凡是应公开的政策法规和服务项目、内容、程序,都全面向社会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减少群众的顾虑和怀疑,确保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样我们说话办事才有号召力,才能让群众信服,让群众满意。

参考文献

[1]祝灵君,齐大辉.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1.

篇9: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

【关键词】电力公司;群众工作;重要性;措施

在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和家庭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逐年增大,对供应电力的电力企业来说即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机遇来自巨大的电力需求,挑战来自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从外部讲主要来自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电力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约束和督促。企业内部挑战来自企业决策是否正确,能否通过合理的机制充分调动电力企业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成为新时期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形势下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对企业和职工都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电力企业生产效益、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三个方面。

1.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人不同于机器,人是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因此电力公司群众的行为受到个体思想价值观念的支配,他们拥有价值观念和对公司规章制度的认识将影响着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和对公司的认同能提升群众工作的积极性,而消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对公司缺乏认同将严重影响群众工作的积极性。根据我对电力企业随机做的150人调查研究表明,65人认为企业没有做好群众工作,占调查总人数的43.3%,根据其他人反应的情况这些职工在工作中表现并不积极并时有抱怨。因此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应该做好员工的群众工作,让他们热爱本职工作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2.提升电力企业生产效益

新形势下我国早就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员在运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企业的生产效率。只有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良性发展,当然电力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除了和技术更新提高生产效率有关外,还有生产要素中职工群众的工作状态有直接关系。当电力企业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就能让群众安心本职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技術部门一丝不苟做好本职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危害和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失。对于服务部门会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口碑,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最终会提升电力企业生产效益[1]。

3.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在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利益,比如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企业职工因奖金业绩也会产生一定的利益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好这些矛盾必将破坏企业内部的安定团结,挫伤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可能会出现消极怠工,甚至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一旦这些情况出现轻则会影响电力企业内部的和谐,让企业丧失了凝聚力,重则会酿成事故,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破坏。因此电力企业应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化解群众之间或群众与公司之间的矛盾,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二、新形势下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的策略

新形势下做想做好电力公司群众工作应通过建立企业文化、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发挥工会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开展。

1.建立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学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培养群众对电力企业的认同感,让员工对企业领导的决策增加相互了解,并认真的执行决策,这些过程不是只依靠行政手段能决定的,必须借助于建立适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同后,会提高员工对企业领导决策的理解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最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电力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第一,提高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只有企业领导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部署和落实,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效率。第二,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电力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并不是随便念几句口号,帖几个标语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有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作为后盾。第三,电力企业应根据企业特点创建特色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特点,电力企业自身有自身的生产经营要求,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人云亦云建立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只有让电力企业文化建立在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2]。

2.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

有些电力企业的群众工作难做的原因是没有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或者有了制度也不去执行,长此以往形成规章制度的缺少或形成虚设。领导在处置群众问题时往往根据个人的心情和与群众的私人关系,这样导致群众与企业领导之间有误会和隔膜,不利于搞好群众工作。如果电力企业建立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一切工作以规章制度办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在做群众工作时让大家心服口服,有利于群众工作的开展。电力企业可以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来提升工作责任感。通过建立请假销假制度能杜绝其它员工不必要的怀疑和猜忌。由此可见电力企业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能保障电力企业的群众工作更好的开展。

3.发挥工会的作用

新形势下为了保护职工的权益和便于企业与职工的沟通交流,大多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扎根在职工群众中,其组成既有群众代表又有企业代表,工会能把企业决策的初衷和难处通过工会组织向职工传达,让职工群众理解企业决策的依据,减少职工群众对决策的误解和抵触,这本身就在做一种群众工作。工会也可以把群众的困难和合理要求传达给领导层,及时修改甚至撤销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总之通过工会组织的工作在企业高层和企业职工之间建立一种沟通渠道,这种渠道本身就是在做群众工作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工作。

三、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必须提升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电力企业应做好群众工作。电力企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种系统化、协同化的过程。在开展电力企业职工的群众工作过程中,只有相关部门发挥应有的职能并配备合理的制度和职能部门,才能保障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丽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措施和方法[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年06期.

上一篇:理解男朋友忙的说说下一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