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教学反思

2024-05-07

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教学反思(通用3篇)

篇1: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教学反思

《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教学反思

课文写的是“我”三年前与一个腿残疾的孩子——小豆子交朋友的事。因为喜欢小豆子捡到的一条小狗,“我”就把狗藏在砖堆上;小豆子寻找狗从砖堆上摔了下来,最后小豆子不仅没有责怪“我”,还把小狗送给了“我”。此事使“我”深感内疚。

上好一堂的课的关键是教师先备好课,教师必须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对文本有深入的解读。通过反复地诵读教材后我发现:小狗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一条线索,又是他们友谊产生波折的原因,还是小豆子对朋友宽容、真诚的象征。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还是复述课文内容,经过前面一个单元的训练,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复述课文的本领。所以,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我确定了教学的主体思路。即在学生搞清楚我忏悔的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课文的复述。

教学中,“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事,让我感到忏悔的问题,牵出课文讲到的几件事,在学生边交流中,边归纳板书“我” ——偷、藏;小豆子——捡、缚、找、送,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他们看着板书进行复述,有了之前说话训练的铺垫,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有所提高。

课文的教学围绕“忏悔”一词展开,课题中出现了“忏悔”,先学习生字,再用换词法理解它的意思。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后,教学中又先后出示“悔恨交加”和“又愧又悔”,这两个词的意思都和“忏悔”相近,课文从头至尾洋溢着作者的忏悔之情,最后又回到课题: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条狗让我永远忏悔?有的学生一下子说不上来为什么是永远,这时,让学生再回到课文,读第一小节和相关句子,就能悟到这里用“永远”这个词的用意了。体会了作者的忏悔之情后,让学生说说我听了小豆子的话会说些什么,再学习给小豆子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时,学生对作者的心情一定体会更深切了,从中渗透品德的教育。由于书信的格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接触过一次,因此先用儿歌形式复习一下,也把音乐元素整合在课堂中。写信时老师给出格式,只要把主要内容表达清楚就行,不拔高难度。

顾静蔚 2017.4

篇2: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教学反思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本课出现的词语: 忏悔、不知所措、悔恨交加、又愧又悔。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简要地复述课文。

3. 懂得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学会宽容,懂得谅解。

重点和难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忏悔”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简要地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家里养过小狗吗?你对小狗是种怎样的感情?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与狗有关的课文。

出示课题:20 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1) 师: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2) 学习生字:忏 理解词语: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你能换一个词语来说说吗?(找近义词)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课题中怎么有个“逗号”?(用人物的语言作为课题)

2)一条狗为什么让我忏悔?

3)我做错了什么事要忏悔?

4)我为什么会永远忏悔?

5)课题中为什么要有一个“哦”字? 随机板书:我 狗 说明: 本篇课文的课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存有不少问题。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一般的课题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而这里有一个逗号。而且,在换词理解了“忏悔”的意思后,由“忏悔”一词也引发出很多问题。在读完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疑问,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探究能力,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4、师:课文中除了提到“我”、“狗”还提到了谁呢?(小豆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还提到了谁? 交流板书:小豆子

2、师:小豆子是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孩子。 学习生字:患、痹。 理解词语:小儿麻痹症。 (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骨髓引起的,患者多为1∽6岁的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严重的会瘫痪)。

说明: “小儿麻痹症”是一个医学专用术语,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在讲解时应结合生活实际,或结合课文中的小豆子的情况加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3、师:我、狗和小豆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自己轻声读读课文,完成填空。 三年前,我把小豆子( )来一条狗( )在高高的砖堆后面。小豆子在到处( )狗时,由于受到我的惊吓受了伤。但她并没有怪我,反而把狗( )给我,我觉得( )。 交流板书:捡、藏、找、送、悔恨交加、又愧又悔。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师: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忏悔”就是“后悔”的意思,那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会后悔呢? 再读读课文第2-4小节,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并出示句子

① 我便去偷出狗来,藏在高高的砖堆后面。

a、理解交流:(赌气,故意的)。

b、指导朗读。

② 我急忙大吼一声:“你下来!”她被我一惊,从砖堆上滚下来,拐杖丢了,手也擦出了血。

a、想象说话: 我心想:_______________,急忙大吼一声:“你下来!”她被我一惊,从砖堆上滚下来,拐杖丢了,手也擦出了血。 b指导朗读。

③ 我吓得不知所措,竟丢下她逃走了。

a、理解词语:不知所措。

b、想象说话: 我吓得不知所措,心想:_____________,竟丢下她逃走了。

c、比较句子:我吓得不知所措,竟丢下她逃走了。 我吓得不知所措,丢下她逃走了。

你觉得哪句好:“竟”是什么意思?(由于害怕套逃跑了。)

d、指导朗读。 说明: 这一部分着重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是建立在真正体会了作者的情感基础上的,因而在这里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当时的我在看到小豆子爬上高高的砖堆上面时心里想什么,急忙大吼一声。在体会到了作者是非常担心小豆子会发现自己把狗藏在砖堆后面才大吼一声后,学生才会读得有感情。 在理解了词语“不知所措”之后,再让学生说说当时想些什么,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心情,同时更加深了对“不知所措”的理解,为朗读好句子做好铺垫。

3、把三句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4、正是由于我的一错再错,才使得小豆子受了伤害,两星期后才痊愈,所以我——指PPT:(板书)悔恨交加。 说话训练: (逐步出示) 因为( ),( ),( ),所以( )。

5、有感情地朗读第2-4小节

6、师引读第5节前半部分:两星期后她才痊愈,我悔恨交加,心想她再也不会原谅我了。 理解痊愈:病好了,健康。

7、引读第5节后半部分:可是一天早晨……我真的不怪你。 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豆子”的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宽容

8、师:是啊,小豆子的话让我十分感动,觉得——板书:又愧又悔。 (理解词语:羞愧, 后悔) 所以我才会忍不住大哭起来。 想象说话:我一边哭一边会说什么?

9、现在,你对课题理解了吗? 重点理解:哦(醒悟了),永远忏悔

10、积累句子: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不会宽容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奈 说明: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这篇课文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宽容,结合课文内容,积累两句相关的名人名言,可能学生不会一字一句地记下来,但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了宽容的种子。

四、复述课文

小朋友,这两个单元我们都在训练复述课文,接下来,老师又要考考你们了。 出示

1、可以看着板书讲一讲课文中的内容。

2、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说一说。

说明: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还是复述课文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各人的表达能力也上下不一,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复述课文,必须给学生一些提示。这里给了学生三个不同的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其中一个要求来完成,让复述课文不再一成不变,变得生动,多样起来。

3、全班交流,出示填空

五、拓展训练

师:这是一件三年前发生的事,直到今天,我的心中还充满了感慨,还时常想起小豆子,想起这件事,并且让我永远的忏悔。现在,就请你们做一回课文中的“我”——星星,给小豆子写一封信,把自己三年来的心情告诉她。

六、总结

“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从“忏悔”中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对于别人不肯借的东西,不能强求。朋友间要懂得珍惜与宽容。

板书设计:

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篇3: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教学反思

1.欣赏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 感受作品表现的意境、A- BA的结构形式和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

2.积极参与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跟音乐模唱苗族飞歌的曲调。

3.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和体验苗族独特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学唱苗族“飞歌”。

1.师:小朋友们, 老师放假到南方旅游, 那里的景色可美了!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大山, 到处都飘扬着这样的歌曲。 (教师范唱飞歌曲调) 2.情境模唱, 学生初步感受“飞歌”音调。3. (出示旋律图形谱) 老师把这首乐曲中最主要的几个音符写出来, 请学生跟着老师唱, 并用手势帮助唱准音符的高低。4.初步感受飞歌中的特色音b3, 跟着音乐模唱。5.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飞歌”, 要求特别关注色彩音b3, 并跟着音乐哼唱。6.了解这段旋律就是苗族特有的“飞歌”。7.结合短片, 简介苗族。

(1) 头上和脖子上都有漂亮的银饰。 (2) 居住在西南的大山里。 (3) 飞歌是苗族人最爱唱的山歌。

设计意图: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用“回声”来模唱“飞歌”的旋律。通过画图形谱和对比演唱, 初步了解“飞歌”中的骨干音和色彩音, 并能跟着音乐模唱。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飞歌”, 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 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 进一步熟悉“飞歌”的音调。

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细化欣赏“飞歌”主题。

1.师:今天, 老师推荐给大家欣赏的是《苗岭的早晨》, 它是根据苗族飞歌的音调创作的。飞歌的旋律就藏在当中,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听到飞歌的旋律就跟着哼唱。2.引导学生关注小提琴的音色, 引出乐器, 了解乐曲的演奏形式是小提琴独奏。3.简单了解小提琴: (1) 认识小提琴的外形。 (2) 了解小提琴有四根弦, 最里面的1弦最细, 最外面的4弦最粗。 (3) 跟着老师或同学学习拉奏小提琴, 再次体验小提琴优美的音色。4. 分组演奏小提琴与钢琴, 体验两种乐器的相互配合的效果。

设计意图:模仿小提琴演奏, 初步了解小提琴的外形和音色, 了解弓与弦的粗细, 为后面的欣赏做铺垫。通过模仿小提琴与钢琴的互相对答, 感受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熟悉“飞歌”主题。

欣赏全曲。

1.师:下面我们完整感受乐曲《苗岭的早晨》, 听听飞歌出现在乐曲的什么地方, 出现了几次。引导学生参与“飞歌”的欣赏。2.老师出示色块、图形和线条, 引导学生用色块、线条和图形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3.通过学生在黑板上贴图形, 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结构为三段体。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飞歌”已经相当熟悉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欣赏全曲, 借助“飞歌”出现的次数和位置, 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音乐结构, 并尝试用图形、色块与线条表现乐曲的ABA三段体结构。

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1.欣赏第二乐段的第一主题B1, 并与第一乐段进行对比。2.引导学生跟着音乐拍手, 并用图形谱加以引导。3.边拍手边加上“535”唱一唱, 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该段乐曲中的“飞歌”主题。4.请男同学在双数小节加上“嘿嘿”的呐喊声, 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5.完整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了解第一主题B1在第二乐段中出现的次数, 感受小提琴与钢琴的完美配合。6.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第二乐段第二主题B2的图形谱) 引导学生跟着图形谱欣赏音乐。 (1) 聆听主题B2开始的比较低的三个音符, 了解是用小提琴的粗弦演奏。 (2) 一边模仿演奏一边唱出句首的三个音符555和111, 了解这段旋律仍然是由飞歌的曲调变化而来的。 (3) 加入响板和铃鼓等打击乐器参与演奏。7.完整欣赏《苗岭的早晨》, 参与音乐演奏。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二乐段的欣赏加入了演唱、律动、图形谱和打击乐器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在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拓展延伸。

1.拓展欣赏含有“飞歌”的音乐片段:

女声独唱———《苗岭飞歌》 (阿幼朵)

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女声独唱———《苗岭的早晨》 (吴碧霞)

2.师:老师这里有几段音乐, 你们听听当中有没有“飞歌”的曲调藏在里面, 听到后举手告诉老师。

3.结语:今天我们欣赏了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还听了好几首含有飞歌曲调的音乐作品。同学们对飞歌的旋律一定已经非常熟悉了。课后, 希望同学们到网上下载这些音乐作品来听一听, 体验飞歌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2.设计意图:这个环节, 教师让学生听了三首含有“飞歌”主题的音乐作品, 一是作为检测, 二是再一次让学生了解飞歌独特的主题, 三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学反思

《苗岭的早晨》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这首乐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苗族的飞歌明朗高亢, 多连续的上下跳进, 节奏自由舒展, 往往是几个密集的音符后突然放开, 任意延长, 展现出站在苗岭上纵情高歌的律动特征, b3的运用给旋律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作曲家保留了原曲中苗族飞歌的音乐语言, 同时吸收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 结合小提琴的抒情特性进行创作。这首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被编入多套教材, 我选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对欣赏该乐曲保持“持久的兴趣”, 如何让他们能够熟悉和再认“飞歌”的旋律, 是我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参与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

1.情境导入, 初步感受“飞歌”音调。好的“导入”, 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即将学习的作品的内容和意境中去, 做好学习的思想准备。根据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征, 我在课堂伊始, 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小朋友们, 老师假期里到南方旅游, 那里的景色可美了!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大山, 听, 大山里到处都飘扬着这样的歌曲。 (教师范唱飞歌曲调) 接着通过做“回声”的小游戏, 情境模唱, 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苗族“飞歌”的音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导入法使学生如临其境, 它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2.参与音乐实践, 强化音乐感受。新课标指出,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 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 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

由于三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容易分神。因此, 我设计了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反复聆听、模唱飞歌的旋律。如, 运用图谱解决“飞歌”学唱的难点, 把飞歌中最主要的几个音符按照高低写在山的图形上, 直观展现旋律的高低, 引导学生较准确地演唱;请学生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飞歌, 让他们跟着模唱等。在欣赏乐曲的第二乐段时,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拍手, 并用图形谱加以引导。然后再加上“535”唱一唱, 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该段乐曲中“飞歌”的主题。请男同学在双数小节加上“嘿嘿”的呐喊声, 将音乐的情绪推向高潮。欣赏第二主题时, 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边画图形谱边欣赏音乐。主题开始的三个音符比较低, 是用小提琴的粗弦演奏。教师通过模仿小提琴演奏, 一边演奏一边唱出句首的三个音符555和111, 感受这段旋律仍然是用飞歌的曲调变化发展而来的。最后, 再请学生加入响板和铃鼓等打击乐器参与演奏。

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关注母语文化, 开阔音乐视野。在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 首次出现了一个词语———“母语音乐文化”。目前, 世界音乐文化研究重点趋向本土母语文化, 重视母语文化的音乐教育, 是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是由55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民族各个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组成的。这也是我选择《苗岭的早晨》作为教学内容的初衷。

在这堂课中我紧紧抓住苗族最有特色的“飞歌”音调, 让学生了解“飞歌”是苗族人最爱唱的山歌。通过模唱和参与音乐活动, 不断强化学生对“飞歌”的感受, 让“飞歌”深深印在孩子的脑海中。在课堂教学的最后, 我给学生听了三首含有苗族“飞歌主题”的音乐作品, 一是作为检测, 了解孩子是否记住了“飞歌”的主题, 尤其是色彩音的出现, 能否准确辨别出来;二是再一次让学生聆听“飞歌”独特的旋律, 加深对“飞歌”的印象。三是让学生聆听不同作品中的“飞歌”旋律, 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音乐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欣赏音乐作品, 我们也让学生简单了解了苗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下册 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2教案 沪教版04-26

忏悔誓词04-15

童年忏悔范文05-17

读忏悔有感04-22

贪官忏悔语录05-14

佛忏悔文范文05-16

大学忏悔书05-09

忏悔作文300字05-28

忏悔作文800字06-01

迟来的忏悔范文05-19

上一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下一篇:公司领导生产基地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