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医院眼科发展规划

2024-04-07

十三五医院眼科发展规划(通用8篇)

篇1:十三五医院眼科发展规划

“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盲在内的视觉损伤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威胁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盲协会(IAPB)提出“2020年前消除可避免盲”的全球性战略目标。根据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体要求以及WHO《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全球行动计划》决议,为继续推进我国“十三五”期间眼健康事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防盲治盲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和省市级防盲治盲管理体系、技术指导体系和服务体系,构建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眼病防治工作模式。主要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遏制:在“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引导下,2015年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已超过1500,较“十一五”末期提高了56%;我国活动性沙眼、沙眼性倒睫患病率远低于WHO确定的致盲性沙眼流行区标准,证明沙眼在我国已经不是公共卫生问题。眼科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县医院眼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约90%的县设有眼科医疗机构,其中约90%可以独立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眼科医务人员参与大人群眼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增强。调整成立新一届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和省级防盲技术指导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群众对眼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眼病防治工作依然任务艰巨。我国仍然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年龄相关性眼病患病率提高,青少年屈光不正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贫困人口白内障致盲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眼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基层眼保健工作仍需加强;群众爱眼护眼的健康生活理念还需继续强化。

“十三五”时期是推动我国眼病防治工作的关键期和机遇期,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升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眼健康事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人人享有基本眼科医疗服务、逐步消除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作为开展眼病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眼病防治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统筹规划,加强资源整合,并将其作为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政策举措,继续加强县级医院眼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眼科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可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将防治引起盲和视觉损伤的常见眼病与加强基层眼科服务能力建设相结合,推广眼病防治适宜技术与工作模式,不断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各级责任主体,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取得实效。

(三)工作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构建上下联动、紧密衔接的眼病防治工作网络,不断提升眼病防治服务能力。建立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参与眼病防治相关工作。

2.县级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90%以上的县有医疗机构能够独立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

3.开展眼病防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4.进一步提高CSR,到2020年底全国CSR达到2000以上,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5.重点在儿童青少年中开展屈光不正的筛查与科学矫正,减少因未矫正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每个县均有合格的验光师提供验光服务。

6.进一步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探索建立适宜工作模式。

7.巩固消除致盲性沙眼成果。

8.普遍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培训,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和致残率。

9.开展低视力诊疗、康复工作,建立眼科医疗机构与低视力康复机构的合作、转诊工作机制。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开展眼健康宣传教育与工作。

1.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眼病防治健康教育,根据不同人群和不同眼病特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其他新媒体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普及眼健康知识,增强公众眼病防治意识。

2.提高白内障、未矫正屈光不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眼病防治和低视力康复知识的知晓度。

3.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全国爱眼日、世界视觉日、世界青光眼周等健康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深入报道广大眼科医务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为贫困群众解除眼病、重见光明的生动事迹,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眼病防治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防治导致盲和视觉损伤的主要眼病。

1.继续做好白内障患者复明工作,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白内障复明工作。增强白内障复明意识,大力提高白内障手术数量和覆盖率,完善白内障手术质量评价和术后随访制度。

2.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倡导儿童和青少年的科学用眼,推动屈光不正的规范化筛查、诊断与科学矫正,提高验光矫正服务的整体水平。

3.加大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防治力度。以分级诊疗制度为基础,探索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诊断、转诊与治疗的有效模式。加强眼科与内分泌科的合作筛查与诊疗。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的规范化水平。

4.推广应用《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继续加强对眼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的医务人员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诊断与治疗水平。

5.巩固消除致盲性沙眼的成果,监测沙眼患病情况,引导群众增强沙眼预防意识,防止沙眼流行复燃。

6.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老年人、0-6岁儿童视力检查工作。

7.加强对眼病防治适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对眼病防治措施开展卫生经济学研究。

8.推进低视力康复工作。三级综合医院眼科和眼科专科医院应普遍提供低视力门诊服务,有条件的医院要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建立眼科医疗机构与低视力康复机构的合作、转诊工作机制。

(三)完善眼病防治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国家、省(区、市)、市和县、乡、村两个眼病防治工作网络, 明确各级眼科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眼科、设有眼科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任务和要求,构建适合我国国情、较为完善的眼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全面、公平、可及的眼科医疗服务。

2.鼓励城市三级医院眼科、眼科医院与县级综合医院眼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纵向合作,提升眼科诊疗和眼健康服务整体水平。

3.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医院等工作为契机,大力推动县域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其作为基层眼科医疗服务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提高常见眼病诊治与急诊处理能力,落实眼病分级诊疗。

4.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眼病防治工作,探索建立基层眼病防治工作模式。将初级眼保健服务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

5.加强眼科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眼病防治机构、低视力康复机构的沟通协作,建立医、防、康复相结合的合作机制。

(四)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

1.开展眼病防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继续医学教育作用,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组建师资队伍,制定培训大纲、课程体系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分级分类对眼病防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

2.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防盲技术指导组和眼科专业学协会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基层眼科及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

(五)加强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

1.开展眼病防治相关的医疗资源调查和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持续有效监测主要致盲和视觉损伤眼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及顺位变化情况,全面评价眼病综合服务能力。

2.不断完善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进一步加强对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有条件的省份要加快建立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协同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3.探索信息化技术在眼病预防、诊断和随访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提升基层眼病预防和诊疗水平。

(六)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

1.把眼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健康扶贫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要求。加强与残联、教育、民政、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安排,细化分工,保障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各级防盲技术指导组的能力建设,开展绩效考核,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

3.完善鼓励非政府组织、民营医疗机构、慈善团体、企业和公民个人参与爱眼护眼宣传教育和眼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眼病防治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眼病防治工作,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探索建立眼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工作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依据本《“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本地区的工作规划,形成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眼病防治综合示范区,以点带面,推进眼病防治工作。

(三)实施考核评估。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制订《规划》的评估考核方法,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区的评估考核方法,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

篇2:十三五医院眼科发展规划

2016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为加快我院发展步伐,不断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合医院实际,以及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趋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创“二甲”医院为目标,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全面加强干部职工素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内涵建设、科研建设、医疗服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医院新的跨越。

二、总体发展目标

目标1:形象建设。在巩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级文明单位”基础上,争创“二甲”医院。

目标2:基础建设。加快传染楼建设力度;总投资1740万元,完成总建筑面积6432㎡的医院综合治疗楼建设。

目标3:规模发展。到2020年,床位设置力争达到1000张,增加200张;临床病区达到32个,新增加传染病区、介入治疗病区、肿瘤治疗病区、肛肠治疗病区等;探索建立集“住院、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医院发展新模式;规划内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亿元。

目标4:设备投入:“十三五”期间我院医疗设备总投入预计500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新技术项目开展及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的购置,同时兼顾更新常规必备医疗诊断设备的购置。拟购置3.0超导磁共振一台、大型C臂机一台、直线加速器、彩超、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

目标5:效益指标。门诊人次年均增长20%;出院病人年均增长20%;手术量年均增长15%;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十三五末收入力争达到3.5亿元;年度综合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

目标6:质量建设。五年期间,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疑难病症好转率≥90%;外科病人手术达6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医院感染率≤10%;医院感染漏报率≤10%;甲级病历率≥90%,无丙级病历;处方合格率≥95%;基础护理合格率≥95%,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5%;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每百张床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5%;平均住院日≤11天。目标7:人才队伍。培养或引进10名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骨干或核心作用的重点专科带头人;筛选20名35岁左右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硕士研究生或优秀本科生作为学科和管理后备人才;五年内引进硕士研究生15名,本科生60名。

目标8:专科建设。以完善构架、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强化优势为导向,形成在本专科关键技术、特色技术及适宜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省、市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群。到“十三五”末,力争创建3到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目标9:科研创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不少于120项;每年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增加20%以上,力争达到140篇。

目标10:信息建设。以数字化医院建设为总体目标,以服务临床和科研为重点,建立数字化医疗图像信息自动传输信息化系统。以医院网站为平台,提供就诊预约、检查结果查询、健康保健咨询、远程医疗等服务。

目标11:文化建设。围绕医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价值观念整合、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流程科学和团队精神构建的系统工程,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医院软实力。目标12: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以及团队学习和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考核任用和管理监督体系,构建执行有力、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学习型、学院型、人文型、效能型医院建设。

目标13:职工利益。提高干部职工幸福指数,改善职工工作、生活和住房条件,在医院收入增加的同时,逐步实现职工收入和待遇稳步提升;建立完善劳模、先进、突出贡献人员疗养以及职工旅游、带薪休假等福利机制,让职工共享医院发展成果。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协调发展

1、积极完善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以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改革为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抓好层级管理,完善考核体系,调动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探索现代绩效与薪酬的实现方式。加强综合目标管理和经济核算,突出绩效管理,坚持收入分配向医疗主体、关键岗位和业绩突出者倾斜,发挥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

3、积极推进后勤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提高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最大限度挖掘节支增效的潜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继续做好重点人才的选拔工作。探索吸引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的机制和引进人才的标准,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条件和环境。按照学科建设需要,有计划引进人才,突破性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积极做好各类人才储备,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2、加强人员教育和培训。建立和完善院、科人才培养计划和考评体系,建立以自我提高、重点培训、参加教学科研、开展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培训网络,多种渠道加强培训,坚持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进修相结合,普修、专修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多种形式,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外出进修深造。有计划安排中层干部到外院对口轮训。加快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到2020年本科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50%,并有硕士学位护士。

3、加强“名医”人才队伍建设。结合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把引进、培养、宣传、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名医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4、加强业务教学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业务教学工作体系,提升医院业务水平。

5、拓展合作空间与规模。鼓励开展多渠道、多载体、多方式开展交流、协作、共建,引进社会优质资本办医,拓展医院发展空间。

6、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把人才发展作为医院第一资源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才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强势。

(三)全面推进专科建设,提升医院技术品牌实力

1、科学制定专科建设战略。按照“突出重点,发展特色,带动一般”的思路,本着三个梯队建设目标进行建设。对于拥有一定优势和形成较大知名度的专科,采取“重点支持、创建品牌”的策略;对于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同时又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的专业,采取“加大投入、促进发展”的策略;对于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于形成特色的专业,采取“适度扶持,逐步成熟”的策略。

2、创新专科建设管理机制。推行科主任任期专科建设目标责任制和重点专科建设包保责任制,把重点专科建设目标和任务按照院领导成员、职能科室、创建科室三个层次进行分解,签订包保目标责任书,创建周期内一年一考评,考评结果与包保专班人员利益挂钩。

3、加强薄弱专科科建设。针对发展较弱的临床科室,找准专科定位,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专科发展计划、加快急需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基本设备的更新和配套,与上级医院实行科间协作,聘请名誉主任或专家等方式,不断培植技术优势,促进医院专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内部资源高效整合,提高医教研质量和水平

1、整合门急诊资源。建立科学的门急诊管理工作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从专科设置及专家出诊上、从市场需求及特需服务上、从诊疗流程及便民举措上、从服务质量及诊疗环境上、从病人信息资料传输及方便利用上、从节省患者就医成本及减轻患者负担上,大力挖潜和拓展门急诊服务空间,提升门急诊的功能与效益。

2、整合设备资源。重点是把好“进”和“用”两个环节,科学规划,系统管理,有效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

3、整合人力资源。以梯队建设为核心,探索跨学科、跨专业人力资源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能。

(五)深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拓宽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1、细分服务市场,重推服务举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引入客户关系管理,设计实施病人关怀系统,针对性地提供人性化服务,满足各层次需求。着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费用控制,为患者减负。大力实施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让人文关怀释放出强大的服务潜能。

2、利用县医院品牌优势和特色,通过联合、托管等形式开辟新的医疗服务点;建立乡镇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确立合作指导和双向转诊关系。重视对乡镇、村室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医疗支持,承担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积极做好医疗下乡等工作。

3、加强医疗急救建设与管理,注重急诊急救人员配备与培训,加大硬件升级力度,提高应急能力和抢救成功率。

4、做大做强健康产业。跨越式开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医学健康体检业务领域和范围,积极探索亚健康干预、功能康复领域的路子,打造优势,形成亮点。

5、开展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化管理,根据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建立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与国内多家著名大医院联网,对疑难急重症患者进行远程、异地、实时、动态会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进一步完善医院功能。在稳定规模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医院承载能力,在加强以医疗服务设施为主体的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医疗市场需求,加强多元化医疗服务,特别是特需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探索建立集“住院、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医院发展新模式。

(六)推进思想文化建设,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加强医院党的组织建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发展。

2、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坚持以提升干部职工素质为核心,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软实力”。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以及信访举报、投诉处理、行风评议、内控监管制约机制,加强监管力度。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化医德医风学习和教育,建立完善医德医风考评、自查自纠、行风评议等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坚决纠正违规违纪行为,严厉惩处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大力推进以“服务人性化、技术高新化、管理规范化、环境优美化”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各类“先锋岗”、“示范岗”、“文明岗”、“文明家庭”等细胞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部门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持续抓好计划生育、消防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医院”。

6、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本着“科学、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职能科室,优化结构,强化职能。建立健全机关人员目标管理、监督考评、轮岗交流、使用选拔和竞聘淘汰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篇3:十三五医院眼科发展规划

编制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 应遵循一定的框架思路,从概述、现状分析、形势发展要求、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思路、实施路径和计划、远景展望、投资估算、成效分析等几大内容分别加以阐述。

1从医院信息化发展形势与差距分析入手,制定医院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

认清形势、 了解差距, 是制定目标和规划的起点和基础。分析信息化发展形势,应从社会宏观到医院微观、从国家顶层设计的上端到医院末端、从技术到服务、从医院外部到医院内部,全面分析医院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找出不足和差距。

医院外部, 从国家战略层面、 医疗体制改革的形势发展,卫生计生委、社保等政府职能部门对医疗机构信息化工作要求的层面; 从人民群众对生命全周期健康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层面;从医院所处的行政隶属关系或地区政府对构建医院信息化要求的层面;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引领医疗业务应用领域的扩展和提升的层面, 分别阐述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差距。同时,通过对目标管理的方法,把本院信息化水平与HIMSS评级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电子病历评级要求,以及信息化水平先进的同行医院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差距和改进目标。

医院内部,要做详细的现状与差距分析。从信息化基础设施、业务应用、集成整合、数据利用、信息治理5个方面分别分析。重点是临床医疗和患者服务的新需求和不足;大规模的多业务、跨系统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对医院信息化应用提出的需求和挑战;医院决策能力智能化、互动化等角度的差距与不足以及云、大、物、 移等新技术引领医疗业务应用提升方面的差距与不足等等。

2提纲挈领,提出医院信息化总体发展目标和思路

信息化总体发展目标应以精炼、 概括的语言进行描述。总体目标是医院信息化规划的核心表达、 最高纲领。例如某医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提出:以业务和管理需求为导向,以前沿技术为支撑,以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为保障,全面建成实用、共享的医院信息网络体系,为实现医院“一型四化”现代医院战略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最终实现患者和员工满意。

总体目标下应有具体目标。例如: “ 十三五” 期间, 全面建成 “BJ**H-143”信息化工程,为医院实现“一型四化”三级甲等现代医院战略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143”即:建成一个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医院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建成临床服务、健康管理、运营管理、科研教学等4大业务应用,提高医院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安全防护、标准规范、信息管控等3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HIMSS七级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电子病历七级水平。

3一体化信息平台将是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重点

医疗业务的复杂性以及医院本身的个性化管理需求,导致没有一家信息化厂商的解决方案适合于一所医院的所有业务领域。过去医院通常采用 “单点最优”的建设策略,选择每个领域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形成了多个异构系统在医院各自独立运行的情况。虽然实现了部门效率的提高, 但组织的整体效率并没有随着信息化投资的增加而同步提高,既不能保证资源和数据的有效共享,也不能支持业务运营的一体化。因此,打通异构系统间的障碍、重塑医疗流程、实现贯通医院内外医疗信息的大数据分析成为推动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的动因, 也具有现实的价值。

4明确方向,业务应用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十二五”以来,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医院的高度重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得到医院内外的一致共识。 信息化在医院的应用逐步深入,全面支撑医院业务运营。信息化从技术驱动开始向业务和战略驱动转化。临床医疗和信息部门在业务与管理创新方面的合作日趋紧密,信息与业务的一致性大大提升。

信息在医院业务的应用,可以概括为5个层次:信息采集→信息传递→ 信息共享→信息分析→信息利用。考察信息化在医院的发展水平,要参考一定的标准。目前公认的标准就是美国HIMSS评级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电子病历评级。

5契合时代,适应“十三五” 信息化建设的“新常态”

2015年,国家“互联网+ ”战略对各领域信息化建设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技术具有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协同整合多方资源的优势。未来, “互联网+ ”将重新定义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思路。“互联网”与“医疗”相结合,是由互联网发起的外部渗透转变为由传统医疗势力主导的破茧变革, 从外围的流程领域进入到核心的诊疗领域的数字化革命,通过引入日趋成熟的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从效率质量、个性化和预测性等多方面提升核心医疗服务,深刻影响医院的医疗模式和服务模式,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朝着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流动、成本控制,增强服务集约化的程度和监管的有效性方向发展,最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5.1新技术带来的新应用将推动医疗业务创新和业务应用走向深入

信息网络将成为支撑医院正常运转的必要基础设施,以及医院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得传统意义的数字化医院建设,被赋予无边界、无时限的新内涵和外延。传统封闭的内外网概念不断被突破,以患者为中心的院内外就医流程优化驱动相关应用延展融合。与此同时,面向百姓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个性化精准医疗、医保控费等潜在需求,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医院建设迈向深入。 “十三五”期间,新的技术将会和应用创新进一步交错互动、 螺旋式演化,解决信息化现存的难题,推动业务创新和信息化应用持续走向深入。 未来几年医院信息系统将进入移动应用时代,物联网及智能管控技术将会更深入地应用。

5.2发掘医院信息系统的综合效能成为新共识

医院信息化的价值是通过信息系统的综合效能来体现的。医院信息化应该在建设全面和专业的信息系统前提下,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数据的高度融合、应用的高度智能、流程的高度优化。智慧医院建设需要围绕中心业务重构信息模型,需要梳理内在联系,建立相互关联的数据链,打通数据孤岛。未来的信息化,应该是 “智能”的,体系完善的知识库和规则库,通过统一的接口和业务系统相连接,为医疗业务插上智能的翅膀。

5.3保障医院各信息系统协同工作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新课题

早期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仅供单个专业科室使用,互不相连。随着系统的增多,“信息孤岛”、“系统时间不同步”等诸多问题很快浮出水面,系统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受到空前挑战。一方面,多个异构信息系统、 多种类的智能设备、多功能的自助设备的协同工作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医院由传统的单体向集团化发展,相应配套的信息系统也随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三是原先被动的服务于临床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和引领业务, 医院开始重视信息化对业务的优化、 协同、改进和带动作用。大型医院动辄成千上万台终端,数十上百个信息系统,保障各业务系统长期可靠、准确、高效地协同运行,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新课题。

5.4重视资源和数据的深度利用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新内涵

如果说信息系统是医院的 “ 血管”,那么信息资源和数据就是“血液”。由于数据始终是贯穿信息化的核心, 所以信息化要释放效能, 必须依靠网络,让数据资源在更大范围充分流动和利用。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其在管理决策科学化、支撑临床科研、改善患者服务方面的应用价值将逐渐显现。

6深度思考,科学编制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

6.1以创新为主线指导规划制定

无论是政府还是医院,未来几年都会面临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业务流程的挑战。能否将共性的信息化技术与个性化的业务模式结合以创造出新的业务能力是未来信息化规划的重点,也是评价医院信息化规划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6.2以总体架构方法为指引加强整合

以先进的企业架构理念为指导, 梳理和优化医院的业务、应用、数据和技术架构,通过先进、前瞻性的架构设计来牵引业务需求,同时引领新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为业务创新、 系统建设和整合、信息治理优化提供基础,使信息化工作真正走向正轨。

6.3以新技术引入为手段更新传统信息技术架构

新技术可以带来新的可能, 新技术也为解决旧有难题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等新技术主要应用在互联网企业中,使得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远远超越传统组织。 在 “ 十三五” 期间,新技术将会向医院扩展,网络医院会成为传统医院功能的强大补充, 新技术将会推动医疗业务和医疗流程创新。

6.4以数据分析应用为重心提升信息化应用层次

随着医院数据量的累积和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的成熟,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从关注系统实施向关注数据分析方向转化。医院要做好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有如下几个关键点:第一, 扩展数据来源,整合多种渠道、多种类型的数据源;第二,引入低成本、 易操作的数据存储、分析工具,为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提供技术基础; 第三,加强数据的治理和管控工作, 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作, 在全院范围内优化数据标准,健全元数据、主数据管理,增强数据的一致性。

6.5以治理机制完善为保障提升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 医院存在信息保障能力低、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信息利用程度差、信息支持能力转化为医院业务和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究其根本却是管理问题。如果不能从信息治理上进行革新,仅在技术上着力,投入再多的资金也可能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套科学的信息治理机制和先进的信息治理理念。信息技术与信息治理体系是信息化建设的 “两翼”,两翼齐飞才能做好信息化工作。“十三五”期间,信息治理方面应重点完善:(1)信息化组织—— 重点优化企业架构、信息技术标准、 信息需求管理等岗位;(2)信息需求管控机制——以企业架构为基础进行信息需求的治理优化;(3)信息成本管理机制——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满足日益高涨的需求;(4)信息风险管控机制——遵从外部法律法规;(5)加强信息安全管控,尤其是新信息技术的安全管控;(6)健全数据治理机制,重点完善数据标准化和数据质量管理机制;(7)完善信息运维机制, 尤其是“混合云”技术下的运维机制完善。

摘要:医院信息化在医院深化改革、创新体系建设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编制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应遵循一定的编制思想和原则,符合医院整体业务发展目标,遵循国家信息化技术政策和路线标准;应遵循一定的框架思路,从概述、现状分析、形势发展要求、信息化发展目标和思路、实施路径和计划、远景展望、投资估算、成效分析等几大内容分别加以阐述。

篇4:“十三五”规划三个问句

今年是“规划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亦是“十三五”筹划。

当下的宏观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国家战略必须成为新增长极,如何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此加以充分谋划、有效布局,且如何增强规划在下一个五年中的可执行性,均是棘手问题。

总体上,“十三五”规划将面对三个问句:一是如何说清“走出去”的钱从哪儿来,国内需求和“走出去”资金如何平衡利用?二是能否一改之前对投资忌讳莫深的态度,科学理顺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系?三是如何确定“十三五”期间的GDP增速目标,做到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

三个问句回答好了,下一个五年或许会走得更稳、更扎实。

“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十三五”区别于“十二五”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国家对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态度、方式的改变。

早年,我国强调韬光养晦,经济活动与境外国家之间存有一层“防火墙”,即便提倡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但始终与外界存在隔绝。期间,我国走过一段漫长的“引进来”岁月,并在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开始尝试抵御“引进来”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冲击。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思索“走出去”寻找新增长极这一新课题。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抵御冲击,而是如何“走出去”影响世界,展现大国风范,扛起大国责任。

这其中,资金问题可谓主要难点——“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去年北京APEC会议召开至今,我国在全球合作以及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中“许诺”出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安排。但事实上,我国境内大到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小到农民工子女教育、医疗改革等民生工程,都对资金充满了渴望。由此,“十三五”规划该如何平衡好资金的内外需求?

最热的答案,莫过于动用我国现有的近4万亿元外汇储备,强化其多元化投资。

因此,注册资本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就由外汇储备、中投公司和进出口银行、国开行共同出资,其首期100亿美元资本金中,外储投入65亿美元,为最大出资方。同样,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其中国出资部分也基本由外储“扛大旗”。

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中投公司以外储注资成立时,其2000亿美元注册资本是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来分期注入的,而非凭空派生货币。

但现今各种战略性资金安排或很少依照上述规矩,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均有外汇储备直接注资。

毋庸置疑,“走出去”意在提升综合国力、寻找经济新增长极,但目前国内还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医疗和教育改革等诸多民生问题,应当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综合考量。

当下,建议多以财政资金为种子来引导民间资本、商业资本进入,避免顾此失彼。

再看投资的重要性

“十三五”规划涉及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应该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实现多目标发展和“走出去”的夙愿,还需要提振决心和信心,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多目标发展进行很好的梳理,使其成为有效的奋斗方向,而非空谈。

这其中,核心目标还在于稳增长,尤其五年规划这一中长期指导意见,更应强调增长、强调供给。

近两年来,一部分人对投资一词避而不谈,“恐投症”蔓延,转而寄希望于以消费来提升内需,忽略了投资在中短期稳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缺乏投资,消费是无源之水,只能维持经济发展现状。经济要增长,依赖于能否实现和促进必要的投资。

例如,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就非常重要,既需要政府的组织和规划,也需要通过PPP等形式来加大民资参与;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民生建设亦非常关键,需要更多的市场化规则,在政府给予扶持基金等方面,更多交由市场来选择,一改过去“政府决定赢家”的做法。

再例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亦需要进一步投资,且规模不可小觑。

改革开放初期,为降低工业化的实现成本,我国走过一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五小企业”的历程,上马了一大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和小火电企业,隔断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原本相辅相成的关系,造成了两者长期不配套的特殊国情。

这使得作为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推进难度骤升、“补课”成本攀高,大量民生投资亟待落实。

因而“十三五”规划中,既需要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还需要解决投多少、谁来投、投向哪里等关键问题。投多少,关乎宏观结构调整;谁来投,要捋顺政府与民间投资在不同领域的轻重占比;投向哪,则是既要契合国家对外战略又要顾及民生工程的平衡艺术。

GDP增速的困惑

“十三五”规划中,GDP增速目标如何确定也是难题之一。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对外表示,从实现“十八大”提出的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的要求来看,如果2015年GDP增速能够实现7%,则“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速必须达到6.56%左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总值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多数估算认为,“十三五”期间GDP增速或在6.5%底线之上,但超过7%的概率不大。

篇5:医院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和谐医院,适应建设二甲医院要求,特制定《........人民医院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一、医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扣“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提升管理”的主题,坚持以强化职业修养,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以大力培育医院精神,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医院文化氛围为重点,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彻实履行卫生行政职能为从发点,不断推进医院文化创新,为医院实现内涵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院文化建设的全局,树立“尊重生命、关爱健康、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思想,强化员工“品德优先、尽职尽责、敬业为本、团队第一”职业素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职工搭建发展平台,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实现个人价值与医院发展的有机统一,同时确保医院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2、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按照总体要求,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医院文化,增强医院凝聚力,树立医院的整体形象。三是坚持系统性原则。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按步骤地从基础工作抓起,在观念、制度、行为、物质等各个层面上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逐步建立....人民医院特色文化。

四是坚持实践性原则。医院文化来源于医院实践,又服务于医院。医院文化要与医院的发展战略和医院工作实践紧密融合,体现和渗透到医院的科教、医疗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等各种实践活动之中,体现和渗透到医院管理及相关制度之中,转化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促进医院向决策科学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形象优良化轨道发展。

三、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1、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医疗卫生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反映医院优势特色的文化体系。

2、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自身医院文化特色,使人民群众从就医环境、诊疗方式、服务态度上能够切实感受到独特的医疗服务。

3、通过医院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医院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四、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医院院训宣传教育。教育引导职工牢记“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崇德精医、开拓发展”的院训,凝聚职工思想、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把职工自我发展和医院共同愿景实现结合起来,激励广大职工为....广大老百姓健康而努力工作、不懈奋斗。

(2)实践医院宗旨,树立和巩固医院价值观。引导职工深刻理解和掌握“尊重生命、关爱健康、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医院宗旨内涵和实质,在工作中自觉坚持和实践医院宗旨。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素质与觉悟,把自我价值追求与医院价值观统一起来,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健康服务。

(3)弘扬医院精神,升华医院文化理念。在医院内和社会上叫响“艰苦创业、严谨求实、救死扶伤、团结奉献”的医院精神,使医院精神成为职工思想、行为主旋律,细化、深化医院精神宣传和教育,使医院精神深入人心,在实现医院战略目标中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深入探讨“勤俭办院、质理立院、人才建院、科技兴院、依法治院”办院理念,“品德优先、尽职尽责、敬业为本、团队第一”人才理念,“患者满意、职工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经营理念,“患是至上、质量取胜、追求卓越”服务理念,使其在医院发展中得到全面体现和深入贯彻落实。

(4)结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把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职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5)结合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医院和职工的文明素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占领医院文化主阵地,进一步提升医院和职工的文明素质。健全和完善精神文 明创建工作制度,广泛开展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科室和文明职工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1)大力开展学习型医院建设活动。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全院上下形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刻苦钻研、拼搏实干的良好风气,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格局,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学习研究型干部职工队伍,使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明显好转,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加强员工素质培养。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使医院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穿着装束、精神风貌、风度气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并具有我院特有的“精、气、神”,能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对医院产生信赖和忠诚。

(3)认真履行法定义务,维护患者各项权益,完善种便民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医护人员一切以患者利益为从发点,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具有和谐气氛的医疗服务。大力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健康知识宣传,切实为广大老百姓服务。(4)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展示医院良好形象。大力开展积极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重大节日纪念庆祝活动、节日慰问活动、送温暖活动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医院凝聚力,展示医院良好形象。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1)建立和实施现代化医疗业务管理制度。着眼于医院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以保证病人健康为核心,按照现代医院管理要求,优化服务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院规范科学的医疗业务管理制度,推动医院科学决策,增强管理效能。不断完善科学管理指标控制体系,加强医院目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医院事业不断迈上更高台阶。

(2)健全和完善干部职工评价激励机制、量化考核机制和教育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加强后备干部、后备人才培养,优化人才资源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对医院发展支撑。通过有力政策措施增强医院对人才吸引力,不拘一格地吸收和重用医院发展所需要各类人才。(3)建立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将医院文化美好的愿望规划传递给全体员工并落到实处,美好愿望才可能深入人心,令人信服并最终化为现实。为职工成长搭建广阔平台,让职工成长与医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机会。为职工排忧解难,医院党支部、工会、妇委会、团支部、部门科室负责人要多了解、关心职工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尽量为职工排忧解难,才能使职工把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4、加强外显文化建设

(1)加强医院环境建设。以建立“温馨医院”为契机,不断进行工作现场综合治理,美化工作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为职工提供良好工作氛围,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增强职工对医院认同感和自豪感。(2)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增加CT、C臂、核磁共振、电子胃镜等医疗设备,不断夯实硬件条件,提高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医院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管理现代化,提高医院安全生产和技术水平,提高医院效益和医院核心竞争力。

(3)加大服务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解决我院水压不够、个别房屋漏水等基础设施问题,统一标示标牌,建立职工文化生活场地、场所和基本的设备、器材。

五、方法步骤(推进计划)

医院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即启动部署、深入推进阶段、创新提升阶段。第一阶段:启动部署(2016 年—2017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前面医院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并宣传贯彻新的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医院文化建设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创建温馨医院”、“创建二甲医院”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新的文化建设规划。此阶段工作重点工作是进一步宣贯医院文化理念,并加强全员的学习和灌输,全面履行公立医院行政职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第二阶段:深入推进阶段(2018 年—2019 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医院文化建设总体要求,奋力推进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形成文化管理医院的运行机制。此阶段要达到员工风貌大改观,优质服务大提升,制度建设见成效。第三阶段:创新提升阶段(2020 年)

这个阶段基本完成医院文化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形成具有........人民医院特色的医院文化模式,固化成果,创新提升,全力打造医院竞争新优势,实现医院发展新跨越。此阶段工作重点包括:总结新经验,形成医院文化建设评估报告,制定未来新的文化建设规划。

六、医院文化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全院各科室要在医院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划要求,对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办公室承担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其他各科室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注重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医院文化建设的合力。通过构建协调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医院文化建设水准。

2、制定配套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各科室要围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提出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分阶段、分步骤认真组织实施。按照规划的任务要求,认真制订工作计划,作为规划的细化和延伸,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建立规范的中期评估和修订机制,及时总结分析规划进展情况,随着环境变化,及时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项目进行适度修订、充实完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促进医院文化建设成果的巩固与发展。

篇6:医院病案统计科十三五规划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医院管理模式和服务功能结构的改变,病案统计管理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病案统计工作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病案统计工作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教科研的医院管理工作,为了使医院更快更好发展特制定出病案统计科在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与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未来5年本小组积极引进新的人才,完善科室建设,人员设备齐全是保证病案质量管理的基础。

二、病案统计组有提高医疗卫生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资料,它科学、完整准确的反映了医疗、护理工作质量,不仅是医疗质量集中的体现,还是确立疾病诊断和拟定治疗方案不可少的依据,对提高医疗质量的技术水平、评价医疗业务能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未来5年,要切实保证病案质量,使医院各项医疗质量指标、技术水平达到标准。

三、为保证病案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提高全体病案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通过持续教育或参加培训班等形式,增强病案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推动病案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医院定期组织病历书写规范、格式以及计算机操作的培训,使我们实习、进修、和新分配的医生掌握病历书写的要求,培训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病案书写缺陷。使医疗质量得到整体提高,为医疗质量的管理打好坚实基础。

五、实现“量身定制”病案流程管理系统,借鉴先进医院计算机软件模块功能,进一步开发病案网络管理的多个子系统,建立病案流通系统子系统,借阅与示踪子系统,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大服务提高病案的利用效率,减轻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改善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增加安全性,最终达到病案流通中“0”丢失,保护患者及医院利益。

六、加强病案首页的信息利用,保证病案书写质量,规范病案借阅管理制度,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与管理质量,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的病案文化。

七、病案质控统计任务:

①病案质控统计意义重大:没有高质量的质控统计就没有科学的管理、医疗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信息系统虚假短缺、统计失真、分析不准,最终导致决策错误、医院运作不良甚至瘫痪。

②质控统计意义非凡:病案首页质量反映了科主任的管理质量;病历书写、病程记录的质控统计反映了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单的阳性率反映了辅助科室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质量

③进一步提升出院病案的内涵质量

④质控统计目的: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主动寻求最合理的治疗流程,保证医疗安全和合理费用,如进行病种成本核算,减少住院天数、合理检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室管理水平,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消除病案常见缺陷如患方的隐瞒、虚构、遗忘,医方的补录、延迟、修改。保证病案的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

以上就是病案统计组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相信通过所有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实现。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增砖添瓦,努力奋斗!

2016.01.05

篇7:十三五医院眼科发展规划

十三五中国医院建设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

医改精神是未来医院建设发展的趋势

2015年5月6日国办发[2015]38号《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十九)优化城市公立医院规划布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要求。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要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公立医院优先配置国产医用设备。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这是国家2015年第二次“叫停”公立医院规模盲目扩张的强力措施。

一、医院建设发展现状

十多年来,医院建设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医院基本设施和服务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医院就诊条件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公立医院盲目扩张规模,从补偿性扩张发展为冲动性扩张、从大医院蔓延到市县级医院,公立医院扩张难以自制,必须由政府来踩刹车。

建设发展中存在问题

(1)部分地区公立医院无序扩张:规模越建越大3000床、4000床、5000床、7000床、10000床?

(2)医院建设项目急于开工:随意变更设计、扩大规模、追求豪华装饰、大面积玻璃幕墙,项目管理粗放型,存在“三超”现象(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

(3)医院建设项目节能设计薄弱:节能设计不到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少,个别医院项目竣工后就面临节能改造。

(4)医院自筹资金贷款搞建设:借债负债运行,医院背上沉重负担,医院资产负债率举高不下,影响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原则。

(5)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国家标准)迟迟未发布,影响推进实施。

(6)缺乏刚性的区域卫生规划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政府审批、监管薄弱。原因分析

(1)政府监管缺失,缺乏刚性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公立医院新增床位必须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2)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

(3)缺乏有效的医改政策引导:看病难、老龄化,社会医疗需求快速增长。(4)医院之间盲目攀比:追求床位规模、竟相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等粗放式扩张发展。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5)公立医院存在逐利机制问题。

(6)医院建设管理模式落后:缺乏有效制度和监管机制,没有按批准的规模和概算限额设计,随意变更设计,缺乏有效造价控制。

(7)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标准)尚未发布:缺乏相关配套的支持政策,影响医院推进实施。

二、医院建设发展背景

医院未来建设和发展,必须根据国家医改精神,以及本地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和医改试点方案的要求,结合国办发【2015】14号《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的要求来谋划和实施。

这是公立医院未来建设发展趋势的政策信号,我们分管医院基本建设的院长必须明白这一重要发展背景,这对医院未来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建设管理模式带来新的思考。

(2009年-2015年)国家精神汇总 2009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提出: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形成规范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机制。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

2010年2月

卫生部、中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保部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

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2011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提出: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适度的原则,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优化配置公立医院资源。重点加强新区、郊区、卫星城区等区域和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防控、老年护理、康复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2012年1月

国家卫生部《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提出:

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管理,明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重点加强薄弱区域、领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2014年6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特急明电《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2014-32号)中提出:“为进一步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引导公立医院注重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现科学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特通知如下:

一、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审批

二、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标准

三、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

四、严格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2015年3月30日

国办发【2015】14号《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对未来5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行了全面规划。

《规划纲要》重在调整结构、系统整合、促进均衡,重点任务是解决“办什么、办在哪、办多少、办多大”等问题,以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规划还明确,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不合理增长,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要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并选择单体规模过大的公立医院开展拆分试点。

2015年5月6日

国办发[2015]38号《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十九)优化城市公立医院规划布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要求。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要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公立医院优先配置国产医用设备。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和超标准装修。”

2015年7月24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开展超过1500张床位医院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对辖区内新增床位后达到或超过1500张床位的公立医院,各省(区、市)卫生计生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要及时填写备案表,上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中医类医院同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这是国家2015年第三次“叫停”公立医院规模盲目扩张的强力措施,是未来医院建设发展趋势的信号。

2015年8月27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其网站通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违规建设情况:该院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医技综合楼工程,严重违反了基本建设程序要求,暂停该院今后3年内基本建设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项目立项审批以及基本建设、维修改造等方面的中央资金安排,不得参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推优等。这是国家2016年首次通报“叫停”医院违规建设的强力措施,是未来医院建设发展趋势的重要信号。

国内外著名医院的床位状况

图表 2013国内最佳医院排行榜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美国排名前三位的三家医院概况

第一名、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1864年建院,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之一,在医学研究领域处于领跑者地位,虽称为诊所,但实际上是一所综合医学中心。2014-2015年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位居第一。该院床位1132张,年门诊人数200万人次,出院人数13万人次。11个专科排名全美前三名。

第二名、美国麻省总医院(MGH),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最大附属医院,1811年建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多次全美医院排名第一,2014年-2015年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位居第二,该院床位947张,年门急诊人数144万,出院人数4.7万,住院手术人数4.1万。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癌症、消化道疾病、心脏病、器官移植、血管疾病五大研究中心世界闻名,是美国开展医学研究项目最多的医院,科研经费预算5亿美元,员工总数20000余名。

第三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HH),1879年建院,曾连续21年被评为全美第一医院,在2014年-2015年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位居第三,该院床位951张,年门急诊人数60.1万,出院人数4.6万,住院手术人数2.1万。15个专科排名全美前六名,五个专业位列全美第一,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儿科等专业诞生地,基础医学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员工总数8500名,其中医务人员3060名,注册护士2550名。

图表 国内外医院床位发展趋势对比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三、医院建设发展方向

未来公立医院建设发展趋势,必须把握医院发展方向,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调结构、转机制,医院从追求规模向注重内涵质量转变,使医院建设理性发展,同时,需要政府、医院、设计等共同努力,实现医院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标准化管理。趋势之

一、强化政府责任:

1)实施刚性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2)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投入政策;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3)加强规划引导和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避免公立医院无序扩张;4)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标准和贷款行为;5)实施公立医院建设项目竣工绩效评估。2 趋势之

二、强化医院责任:

1)公立医院要贯彻国家精神,把握医院发展方向,坚持科学发展,破除逐利倾向。2)医院要明确功能定位,转变医院发展模式,从粗放型管理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质量转变。

3)医院要提升服务水平、质量和效率,重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4)医院建设理性发展。3 趋势之

三、推进绿色医院建设: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国家标准将发布,加快绿色医院建设步伐,加强政府财政的支持,在医院改扩建的项目建设中,医院和设计师遵循“四节一环保”的理念,开展绿色节能设计,避免项目竣工节能技改又开始,确保新建医院是绿色、节能、高效的绿色建筑。

《绿色医院运行评价标准》作为行业标准2014年已发布,医院运行管理有了参考评价标准,医院在实现医院绿色、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中积极探索,取得新经验。趋势之

四、医院建设标准化:

实施医院基本建设标准化管理,把基本建设控制规模、控制投资作为工作目标,加强四方面管理。

1)医院对建设项目造价标准、建设规模等严格按批准的投资计划,严格实行限额设计。2)医院建设项目强化投资监理,严格变更设计管理,造价控制,防止过度装饰,实行动态监管。

3)医院建设项目加强招投标管理,严格设备、材料等选型和价格控制。4)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格制度,规范项目管理。

篇8:十三五医院眼科发展规划

评审会上,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任云介绍了规划的编制情况,规划编制支撑单位汇报了规划的主要内容。评审组对规划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评议,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和意见。

评审组认为两个规划以国家、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了网络强国、宽带中国等战略要求,在总结和评估四川信息通信业和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基础上,立足四川省发展环境和阶段特征,提出了四川信息通信业和互联网行业“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规划“十三五”期间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及相应的政策措施。规划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符合编制要求和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四川“十三五”期间信息通信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管理能够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评审组一致同意通过两个规划的评审,进入审批发布阶段。

省通信管理局局长邢海英在总结讲话时指出,编制两个规划是四川省信息通信业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四川,服务和支撑四川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他要求规划编制组充分吸纳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在规划修订完善过程中要有效衔接《信息通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及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使规划有效支撑四川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助力我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同时,要对规划中制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具体专项任务和工作举措,做到有领导负责,有部门牵头,有专人落实,并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上一篇:典点OA——企业协同办公的好帮手下一篇: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