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

2024-05-04

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精选9篇)

篇1: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

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平顺县行政审批的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行政审批管理制度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对保留项目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

(一)行政审批公示制度。具有行政审批项目实施权的股室,应将现存的行政审批事项在规定的办公场所逐项公示。公示的内容应当包括:行政审批项目及其依据,主管股室及其负责人,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人员、联系电话及其地址,行政审批申请人应具备的资格和应提供的材料,行政审批的条件,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程序、流程、审批时限及其审批申请书格式文本,收费依据及其标准,其他应让当事人明了的事项。

(二)行政审批操作规范制作制度。为了防止和避免行政审批工作的随意性,现存行政审批项目应逐项制作行政审批操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审批申请人的资格和应提供的有关材料、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限、收费、监督

方式及其他。上述内容,凡是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规定不明确或者没有规定的,要按照合法、合理、便民、高效的原则作出具体统一的规定。

(三)行政审批程序流程制作制度。根据行政审批事项的性质、特点以及重要或复杂程度,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股室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必须把法定程序具体化,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流程。对由多个股室实施的审批事项,要确定一个股室对外及牵头,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减少审批环节。

二、行政审批服务承诺制度

实行行政审批核准事项“五公开”:即审批内容、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五公开。实行“五办制”:即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制,做到进一个门,找一个人,盖一个章,行一个文,方便基层,方便群众。服务人员必须做到“四个一”:即一副笑脸、一张凳子、一杯热茶、一腔热情。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现象,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办事效率。

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每位机关工作人员都是首问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在答复单位或个人来机关咨询时应文明礼貌、热情服务,做到应依法提交的材料“一口清”,在审查后退回的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时,做到提出的问题

“一次清”,不因工作疏忽让单位或个人不必要的往返。

实行限时办结制,局机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办理。

三、行政审批监督检查制度

(一)行政审批监督制约制度。

1、实行行政审批责任制。审批工作要确定主管领导和监督机构具体负责(一般由局监察室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监督任务。

2、强化内部监督。加强审批过程中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的岗位监督,机关内部上一级领导对下一级领导的层级监督。建立重大审批事项集体决定和回避制度。把行政审批列入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内容。

3、充分发挥监察室专项监督作用。把监督检查审批行为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源头上根除腐败的治本措施来抓,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负责检查实施行政审批的情况,受理对违法违纪审批行为的检举、投诉、控告,并依法作出处理。

(二)行政审批项目的跟踪监督制度。建立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下放后的跟踪监督制度。行政审批股室履行行政审批设定和实施职能状况的跟踪监督制度和行政审批股室对被审批人执行行政审批事项活动情况的跟踪监督制度。明确

监督职责,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情况要作详细记录。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监督人正常的工作秩序,不得收取费用,不得接受被监督人的宴请或者获取其他利益。跟踪监督的结果要作为依法处置的依据,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四、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并实行行政审批责任制,明确审批权限,严肃审批纪律,严格责任追究,真正把违法违纪审批责任追究落到实处。

(一)明确规定需要责任追究的违法行为或违纪行为。行政审批股室或者审批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纪律、法律责任:

1、擅自设定行政审批事项或变相恢复中央和省、市、县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的。

2、对依法应当审批的不予审批,对不应当审批而给予审批的。

3、违法审批,滥用行政审批权、徇私舞弊、违法收费、为部门及个人谋取利益的。

4、违反审批程序,多头、重复审批,超越审批时限,而造成后果的。

5、对依法应当举行听证会或应考察无误后作出行政审批决定,而不这样做且造成严重失误的。

6、不履行监管职责、监管不力、对被审批人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7、违反行政审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

(二)责任追究的具体办法。行政审批责任追究主要应当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国家公务员法》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追究党纪、政纪、法律责任。通过严肃有效的责任追究,建立权力与监督的制衡机制,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对负有审批责任、监督责任及审批后监督责任的各个方面的违法行为或违纪行为,县教育局纪检监察部门将根据审批责任人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及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责任追究。

二○一○年六月十八日

篇2: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

关于印发《泰顺县县城规划区内私人建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泰政发〔2008〕67号(2008年6月30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府直属各单位:

《泰顺县县城规划区内私人建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县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泰顺县县城规划区内私人建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对县城规划区内私人建房的审批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2004〕234号)、《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浙土资发〔2005〕94号)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私人建房是指县城规划区内住民在已依法登记或审批的房屋用地上新建、改建、扩建以及享受农村经济分配的农户因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而在其户籍所在行政村集体土地择址新建居住房屋的活动。

第三条 县城规划区是指《泰顺县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年)》确定的罗阳镇规划控制区(含《县城新城区分区规划》范围内控制区)。

第四条 在县城规划区内进行私人建房活动,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办理用地、规划许可等相关审批手续。

第五条 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建设局是县城规划区内私人建房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县房管、公安、环保、文化、水利、工商、消防、环卫、城建管委办等部门和罗阳镇政府根据职责分工,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 私人建房必须符合罗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泰顺县县城建设规划,切实做好排水、通风、采光、施工等方面与相邻方的关系。

第七条 农村村民利用集体土地建房的,必须严格执行一户一宅的规定。

第八条 坚持集约、合理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周边荒地,在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由分散建房向中心村、中心点聚集,鼓励集中成片建设新村或农民联户建设多层住宅,原则上不得单家独户兴建住宅。

第二章 新

第九条 新建对象为县城规划区内罗阳镇各行政村的无房户、危旧房户、住房困难户等 1 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的农户。已享受搬迁安置、灾后重建等建房政策的,不列入新建对象。

住房困难户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的家庭。第十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农户,可申请新建房屋。

(一)申请建房户为农业户口,参与户口所在行政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并拟建房用地属申请建房人户口所在行政村集体土地;

(二)申请建房户没有任何出售、出租、赠与或以其他形式转让住房(建筑物)的;

(三)申请建房户必须是无房户、危旧房户或住房困难户。包括下列情形: 1.申请建房户一直借(租)他人房屋的;

2.申请建房户原有老屋经县级以上(含县级)文物保护主管部门认定属于文保单位且无法拆除改扩建,确又无其他住房的;

3.因规划控制需要,申请建房户原有老屋拆除后无法改扩建、重建,确又无其他住房的; 4.申请建房户未审批农村私人建房用地;或者以全体家庭成员作为一户审批建房用地后,确因家庭人口众多(5人以上,以户籍为准),且常住人口中因结婚(以领取结婚证书为准)造成人口增加使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低于25平方米,确实需要分户建房的。

(四)对第(三)项第2、3目所列情形,在安排建房指标时,申请建房人必须与罗阳镇政府签订书面协议,在征用征收其原有老屋用地时,不再安排用地。

第十一条 新建房屋用地不得安排在县政府确定的控制范围内。控制范围包括云寿线两侧和老城区所有地段沿街的第一退(排)、桃花园小区至原弹药仓库所有地段、马头岗小区、塘角、青草湾地块、城西小区至白云橡胶厂(泰庆路两侧)、三插溪水电站职工宿舍北侧至泰一中地块、城东小区已征规划范围、南外村Y和Z地块已征规划范围、新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地块及有土地权属纠纷地块。

第三章 改扩建

第十二条 改扩建包括改建、翻建、加层、升高和改变主体承重结构的大修。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房屋改扩建。

(一)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

(二)受市政建设影响需要改建的;

(三)房屋经鉴定,属D级危房的。

第十四条 除D级危房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进行改扩建。

(一)位于严格控制区内的;

(二)位于道路规划红线内的;

(三)占用河道、高压供电走廊、公用绿地的;

(四)压占地下管线或者依附防汛墙的;

(五)改扩建后加剧影响道路交通或消防安全的;

(六)位于按照规划实施并已建成区域的;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禁止改扩建的其他情形。

严格控制区是指新城区、城北路延伸地块、县长运公司周边地块等(详见附图)。

第十五条 有第十条所列情形之一但已依法领取权属证件并经有资质鉴定机构鉴定属于D级危房,居住人无其他住房又难以易地建房的,可以进行改建,但建造时不得超过原住房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第十六条 对已获得土地使用权证老宅改扩建的,因规划等原因确需凑用少量用地的,参照县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部门有关业务规定执行。

第四章 指标控制

第十七条 私人建房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用地面积在省、市、县规定的户限额范围内;

(二)建筑层数原则上控制在5层以内,人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50平方米,底层高度不得超过4米,其他层次高度不得超过3米。

第十八条 私人建房原则上不得超出原住房占地边界,但原边界畸零不规则或压占城市道路规划红线、消防通道的,在符合用地凑用面积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经县国土资源局同意凑用和县规划建设局核准后,可以适当调整建房占用红线边界。

第十九条 私人建房建筑间距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泰顺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有关标准。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对象,在申请建房人征得县规划建设局确定的受影响相邻方的书面同意意见后,经县规划建设局核准,可以适当调整间距。

第二十条 农村私人建房申请人家庭居住人口按申请建房之日常住户口计算,其中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独生子女,按2人计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计入家庭居住人口:

(一)他处有住房且居住不困难的;

(二)因入托、入学等原因,落户在申请建房人家庭的,但其父母另有住房的。

第五章 建房审批

第二十一条 申请私人建房的,由申请建房人持经其户口所在行政村和罗阳镇人民政府审查的意见书,向罗阳国土资源所、罗阳规划建设所分别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常住户籍证明。申请建房人进行改扩建活动的,还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原住房用地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明;

(二)有相应资质设计单位设计或复核的设计图纸。

除前款规定外,属危房的,需提供危房鉴定证明;属加层的,需提供有资质房屋结构鉴定单位出具的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书。

第二十二条 对申请新建的,由罗阳国土资源所牵头,罗阳规划建设所、罗阳房管所、罗阳镇政府配合,对申请建房人的家庭人口、用地和房屋出卖、赠与、转让及符合城镇规划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在申请建房人户口所在行政村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罗阳国土资源所进行汇总,申请建房人持相关材料到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建设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对申请改扩建的,由罗阳规划建设所牵头,罗阳国土资源所、罗阳房管所、罗阳镇政府 3 配合,对申请建房人的家庭人口、用地和房屋出卖、赠与、转让及符合城镇规划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在申请建房人户口所在行政村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罗阳规划建设所进行汇总,申请建房人持相关材料到县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三条 从农村私人建房用地指标中安排切块指标,用于县城规划区内私人建房。对已选定集中安置用地或统一规划安排用地的,不再零星安排建房用地指标。涉及占用农用地建设用地指标的,在下达罗阳镇切块指标中统筹解决。

罗阳镇人民政府根据申请建房人住房困难程度、建房需求程度、建房能力等因素,将建房用地指标安排到村。同时,有关行政村应当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将建房用地指标落实到户。

第六章 建房监管

第二十四条 私人建房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设计(含套图),并经县规划建设局评审确认。委托设计时,申请建房人应提供由县规划建设局出具的建筑设计要点,包括建房规模、造型、层高、层数、立面和色彩等。

第二十五条 申请建房人应申请县规划建设局进行现场放样,完成基础建设后申请复验,经复验无误后可开工建设。

第二十六条 申请建房人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在6个月内开工建设;无法按期开工的,申请建房人可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期10日前向县规划建设局申请延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期满自行废止。

第二十七条 私人建房竣工后,申请建房人应申请县有关审批部门进行验收。县有关审批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在法定工作日15日内予以验收。验收合格的,县规划建设局应发竣工验收认可书。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建设局要切实加强私人建房执法监察,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

第二十九条 对未经审批擅自动工建设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理。对擅自改变批准建设位置、建设红线、用地规模、建筑风格等许可要求的,必须立即停工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不予办理产权登记。

第三十条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申请建房户提供有关虚假证明、批准建房用地、违反程序审批的,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党政纪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其经济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附件:1.泰顺县城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图

2.县城严格控制区图(县城老城区控规图)

3.县城新城区分区规划控制区图

4.用地凑用面积业务规定(节选)附件4用地凑用面积业务规定(节选)

六、关于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面积标准问题

农村村民宅基地面积使用标准(包括附属用房、庭院用地),按照2002年7月1日施行的《温州市农村村民宅基地管理办法》(市政府第60号)执行: 1、6人以上为大户,使用耕地的,不得超过125m2;使用其它土地的,不得超过140 m2;使用荒地荒坡的,不得超过160 m2。2、4至5人为中户,使用耕地的,不得超过80m2;使用其它土地的,不得超过100m2;使用荒地荒坡的,不得超过120m2。3、3人以下为小户,使用耕地的,不得超过60m2;使用其它土地的,不得超过80 m2;使用荒地荒坡的,不得超过100 m2。

十六、关于有合法权源的老屋改建凑用面积限额问题

篇3: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

关键词:行政村档案,管理,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 既是长期的发展方向, 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 也是历史的选择, 实施并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 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档案工作在其中所发挥作用的领域也非常广阔。泰顺作为山区县, 做好档案工作, 服务于泰顺新农村建设, 意义非常大。我们作为档案工作者, 一方面要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另一方面要结合上级的部署, 脚踏实地, 以甘于奉献的精神, 立足于泰顺实际, 努力发挥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泰顺县行政村档案工作现状

笔者对泰顺县行政村档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据调查显示, 目前泰顺县510个行政村建档率仅占20%, 其中会计档案统一实行集乡代管, 其他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则较为混乱。在泰顺县510个行政村档案管理人员当中, 有496人没有经过档案业务培训学习, 383人是初中毕业, 394人年龄超过45岁, 他们文化底子薄、年龄偏大、档案知识薄弱、业务素质低, 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

二、泰顺县行政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 通过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实践看, 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经济条件好与经济条件差的档案工作存在着很大差异。但综合起来看, 情况不容乐观, 有的行政村档案管理工作几乎瘫痪, 文件材料残缺不全, 门类单一, 有的行政村档案成捆堆放, 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料流失于个人手中, 档案资料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状况的存在, 不但不利于村庄的长远发展, 也给村庄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埋下了隐患, 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领导认识不到位。

行政村的领导是一个村的核心, 村领导的思想认识决定了一个村的发展方向。多数村领导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不强, 不仅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 而且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觉得档案袋里不出政绩, 档案里也出不了粮食, 增加不了农民的收入, 不建立行政村档案村里照样能发展, 造成了这项工作的薄弱。

2. 档案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

有的行政村虽然配备了档案人员, 但绝大部分是村干部兼职档案工作, 档案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缺乏, 再加上责任心不够强的原因, 应归档的文件没有及时归档整理, 或者归档好的文件材料残缺不全, 使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发挥和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3. 文件材料形成量少, 不规范。

一般来说, 行政村档案材料大体上有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管理方面的十多个类型。这些文件材料, 是农民生活情况的真实记录, 是广大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保证, 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情况的重要信息资源。而大多数行政村在归档时, 收集的大多数是乡镇下发的文件, 而涉及本村自身工作中形成的文件相当少, 除与乡镇或村 (村民) 签订的一些合同外, 几乎没有形成其他文件材料。从档案中反映不出村“两委”、村组织工作职能以及行政村的历史面貌。文件材料不规范, “三笔一纸”、任意用纸、规格不统一的现象严重。

4. 档案整理欠规范。

有的行政村虽然保存了一些档案资料, 但没有根据上级档案部门关于农村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 制定适合本行政村实际的规范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等制度, 没有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完整的收集起来, 档案的归档范围及管理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零乱分散地保存在历任村干部家里, 谁经手, 谁保管, 一人一只箱, 一年一包账, 档案基础工作非常薄弱。

三、加强泰顺县行政村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要改变泰顺县行政村档案工作滞后现状, 推进泰顺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笔者认为需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突出档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村级档案是行政村历史和发展的真实记录, 反映了农民生产生活和村务活动的基本面貌, 健全村级档案工作, 对于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应从加强领导入手, 从基础性、长远性的高度把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加强宣传, 争取领导重视很重要。有人说“档案工作老大难, 老大支持就不难”, 这话确实不虚。大多数行政村档案处于“三无”状态, 无库房、无装具、无专人保管。要想改变这种状态, 必须首先提高村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的档案意识。这就要加强宣传《档案法》、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 宣传档案为提供工作查考、解决纠纷、产生经济效益的典型事例。同时村档案员要做到勤汇报、多宣传, 努力提高领导的档案意识和法制意识。 (2) 纳入考核, 完善督查机制很重要。档案工作要想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必须争取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并完善督查机制。这样即使基层工作千头万绪, 也会使他们说起来也好, 做起来也好, 忙起来也好, 都不得不要。 (3) 讲究方法, 提高服务意识很重要。全县村经济条件、档案工作基础、档案人员素质都不一样, 情况复杂。我们必须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不能一刀切,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档案员我们必须多讲解实际操作少讲理论, 多讲村级建档如何与农民、农村的利益息息相关。并且要耐心讲解, 以情动人,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 抓业务培训, 提高行政村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和档案意识。

做好档案工作, 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 针对村档案工作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业务水平不高的情况, 应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村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增强他们的档案意识和重视程度。 (1) 拿出专门时间, 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 无偿培训新上岗基层档案工作人员, 重点学习村级档案归档范围、整理方法、实际操作技能等内容, 为圆满完成各自的档案工作任务打下坚定的基础。 (2) 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 在组织、农业、水利、林业、民政等许多部门和单位每年的培训中, 增设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 (3) 针对一些档案人员已具备一定的档案基础知识, 但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 应采取以会代训, 现场观摩, 互相交流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 提高其业务能力。

3. 坚持“以人为本”, 开展村级档案服务工作。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而实现这个目标的的难点在农村, 重点在农民, 这既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档案工作的开展就是要一切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紧扣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开展档案服务。 (1) 要建立村民档案, 要将村民自然情况、受教育程度、收入、健康状况、就业情况等内容全部记录在案, 并且要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服务。 (2) 要及时收集和完善国家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规章, 包括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等文件, 向农民提供利用, 使农民做到心中有数, 有效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 要建立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他们盲目地涌向城市, 由于信息缺乏和无一技之长, 很多人失望而归, 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 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 并与劳动部门联合, 将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力市场结合起来, 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大力开发村级档案信息资源, 不断创新利用工作的方式方法。

我们要抓住建设新农村的机遇, 通过多种途径, 充公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 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提供服务。尤其要注重发挥档案的科技信息作用, 为部分村民解决技术资料、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困难, 指导农民科学生产, 增加收入, 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奠定基础。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努力将村级档案室建成农民致富的信息中心和农民接受教育的基地。二是档案室要利用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公布致富信息和有关农民致富的方针、政策等。三是鼓励有条件的村编写《村史》、《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等编研材料。四是为及时准确地提供利用, 各村除编制案卷目录外, 还应编制多种内容的专题目录。

总之, 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使村级档案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池汉珍.浅析新时期村级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OL].http://www.lqda.zj001.net.

[2]程大荣, 陈彩娟.加强村级档案管理提高村级档案服务功能[EB/OL].http://cj.zjgsu.edu.cn/zk/2007/zkw1/ms.doc.

[3]胡振萍.拓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服务新领域[J].中国档案, 2006, (11) .

[4]何章高.着力开拓镇村两级档案工作[J].浙江档案, 2002, (12) .

[5]李金海.抓好村级档案工作之我见[J].浙江档案, 2001, (1) .

篇4: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

关键词:行政管理;高校;效率提升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通常是指运用国家权益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也是指一切企业、事物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而教育行政管理效率通常是指在完成教育部任务的基础上,投入的工作量与得到了工作效率比例。现代管理是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不论是理论界提出的“经济人”假设 和“社会人”假设,还是后来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都试 图从人性的角度讨论对人的管理的有效性。不论是泰勒、法约尔还是梅奥和马斯洛,都是围绕管理效率这个核心,都渗透着 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方法,力争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社会组织 的凝 聚力,最终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 的内容、方法和结果等是有区别的,但在提高效率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此,借鉴组织管理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对 改变我 国教育行政管理 的落后状态,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是很有意义的。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对象

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管理活动,主要的管理内容为后勤、科研、教学辅助以及党政几项,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是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对象有以下几点。

1.后勤人员

后勤人员通常由后勤部门所属的相关企业干部以及工作人员组成,由于从工作性质与特征与其他的管理对象有较大的差别,因此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随着社会化的实施,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通常实行企业化管理。

2.教师

教师属于高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对象,专业素质较高,多数教师在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方面的觉悟较高。因此对于教师的管理应当从尊重教学规律的角度出发,不可使用不专业的人员来管理,否则将会影响管理的效果。

3.教辅人员

教学辅助工作人员通常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教务人员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等,由于教辅人员数量有限,构成较为复杂,包括转岗教师、人工以及干部等。

4.学生

学生是高校内接受教育的对象,且接受过不同教育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生等),但学生都有一定的共性,即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世界观与价值观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心理不够成熟等。对于学生群体的管理应当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管理,如此才能够使管理的工作的开展。

5.行政干部

行政干部在高校内部数量较少,行政干部通常拥有双重身份,面对学生时是管理干部,是教育行政的决策人,同时又需要接受上级领导与部门的管理。

上述这些人员构成了不同的管理层析,形成了高校行政管理的连接结构。

二、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传递信息的方式较为落后

高校行政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接收上级文件,下达任务最后落实任务。虽然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多数情况下还是依靠校园内网页进行宣传公布的,如此便减轻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压力,提升了行政工作的效率。但在日常工作中,多数较为琐碎的事务还是依靠纸质文件或者会议传达的.在高校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尤其是校级党政机关与各个学院的沟通,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校内网通知或是下发纸质文件进行沟通,较容易导致各个院校的负责人对于文件内容理解不透彻,出现一个问题多个理解的问题,增加工作负担。此外,上报的数据以及文件的格式也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影响行政人员的日常工作。

2.岗位配置不合理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岗位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一些部门长期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而其他一些部门则是超负荷的工作,长此以往,造成了工作不对等的情况,影响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阻碍了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行政岗位设置不合理造成的,目前各大院校对于行政岗位人员的确定主要是按照定编定岗的制度,只考虑到了部门设置与工作的分类,并未考虑到实际工作量的情况,因此就出现了工作不对等的情况。

三、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方式

1.健全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提升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还存在内部管理体制僵化,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各大高校应当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聘任制度。按照目前高校的改革情况来看,首先应当改变用人制度,转变“终身制”,实行“岗位管理”,建立与市场竞争机制相吻合的观念,遵循“合约管理、公开招聘”等原则,强化岗位聘任制度。

2.增强行政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培养

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应当以人为本,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人水平的高低,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将努力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充分的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当对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与业务素质进行培养,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行政管理干部应当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尤其是“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业务素质包括行政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等,按照管理对象的不同的特点与层次,提升办事效率。

四、结束语

提升教育行政效率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点,虽然目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较低,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行政管理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更好的为高校服务。

参考文献:

[1]史慧武,李海云,李建军,邵慧彬.完善省市共管的市属公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03);34一37

[2]王丽萍,张日新.高校行政管理运行现状及改革探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2);25一28

篇5: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

泰顺县水利局

2009年12月8日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四年,也是全面实施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在省、市水利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泰顺县水资源管理工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杜绝在水资源审批和管理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社会服务能力,合理配置、有效监控水资源,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2002年新《水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为水资源管理走向新的领域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2006年4月《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条例》的实施,又为水资源管理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平台。面对水资源管理中的新机遇和新要求,今年我局的工作着重从继续加大水资源的管、监、控、宣,即管理上台阶、监督有行动、控制有措施、宣传抓机遇为主导,用“管住地下水、控制地表水、保护饮用水、利用废污水、合理配置水”,逐步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总结今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一是注重取水许可管理。严格 — 1 —

按照取水许可程序颁发取水许可证,对老的取水用户及时催办取水许可证,新的取水申请严格核实其取水范围、取水点和取水用途,全县共签发取水许可证149本,其中小水电140本,农村饮用水9本,从未发生因取水许可而引发的水事纠纷。二是加强档案管理。对每个取水用户的取水申请、图纸和设计文本都一一造册登记和存档,作为办理许可证的核准依据。三是加强水域调查。我县于2007年委托浙江华东水电测绘有限公司做了泰顺县水域调查,该文本作为我县水域状况的主要依据,完成后,每年对水域情况的变更都进行补充,实行动态管理。四是推进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提升水资源管理手段,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是我县2009年制定的工作目标之一,今年6月份开始水资源管理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目前已安装县城取水自动计量设备,计划在3年内完成全县各建制镇的饮用水水源取水自动计量设备的安装。

(二)规范收取水资源费。全县投产小水电140座,分布在东西长61.65公里,南北宽56.55公里的崇山峻岭中。今年雨量偏少,截至09年10月31日,全县平均降雨量为1727 毫米,总发电量3.21亿千瓦时,发电总收入1284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42万元,减幅为5.2 %。我县对发电取水的水资源费征收采取分电网收取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对上本县电网的128座水电站,我局同县供电局签订协议,由县供电局统一代扣,征收率100%;对上温州网的6座装机容量在5000千瓦以上电站,我们通过查—2 —

阅其账目核定水资源费应征缴数额,征收率100%;对4座上文成网、2座上苍南网的电站,我们同文成和苍南供电局联系,核实其年经营情况,基本足额征收。全县共征收水资源费421万元,比上年征收的442万元减少21万元,减幅为4.75%,减收的原因是今年雨量偏少,发电量减少。

(三)加强水法宣传。3月22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是集中向社会宣传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普及水法律法规的良好时机。今年,我们围绕“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主题,开展了四项活动:一是在泰顺电视台宣传播放水法宣传电视系列片《人·水·法》(第二部),并在部分频道采用滚动宣传口号的方式进行宣传;二是邀请县长在电视上发表电视讲话;三是出动宣传车辆深入到县、乡、村、组巡回宣传《水法》、《防洪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四是在县、乡主要街道悬挂过街横幅标语10幅、印发宣传资料2000份,同时在我县东西两侧58省道和52省道入口设立永久性大型广告牌。通过宣传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严肃查处,和谐执法。针对当前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提前做好防范,尽量避免水事纠纷的发生和冲突升级。做到有案必接,有案必查,科学执法,及时调解水事纠纷。全年发生水事纠纷2起,经过及时、科学的调解实现第一时间平息,没有发生水事纠纷冲突升级和上访等不良社会现象。

(五)强化行政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建设法制政府,我局对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依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行政执法职权进行了逐项分解,并明确了相关机构和岗位的执法责任,并建立健全了本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配套制度。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泰顺县的水政水资源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提高。

1、水资源监督管理有待强化。具体表现在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三项法律制度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重发证、轻年审现象较为普遍,虽然年审率较高,但年审内容不够规范,要求偏低,质量差。

2、水资源保护工作面临新形势。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还较薄弱,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取水户状况、取退水状况、节水状况、水资源保护状况等都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信息资料,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基础资料更是缺乏,水资源监管仍处于粗放管理状态,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和措施。

3、水行政执法需要加强与规范。近几年来,水事纠纷案件呈多发态势,我们的水行政执法工作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透明度和公开性不够,重审批,轻监管,办事程序、规则烦琐,可预见性也不够。同时还存在有法难依、执法不严的现象。—4 —

4、水政监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水政监察机构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性差,绝大多数不是法律专业和水政水资源专业毕业的人员,虽然通过培训、学习和执法实践,但与所担负的工作任务还有很大的差距。碰上疑难问题不敢大胆突破,底气不足、办法不多、怨气不少、成效不大,这都直接影响着水行政执法的效果。二是装备比较落后,难以适应当前的执法要求

三、2010年工作计划与安排

篇6: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

2009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

工 作 计 划

2009年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四年,也是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巩固已有成果,改进存在不足,为顺利实现“五五”普法目标做准备的关键年。为进一步加强我局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系统工商干部的执法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自律意识和群众知法维权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围绕全年中心工作,结合本市实际,现制定我局2009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法治理念、服务科学发展、引导法治舆论、创新普法方式,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法治工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抓好“法律六进”和依法治理活动;不断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按照职能分工抓好依法治理工作,保障和促进我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广大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全系统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增强工作实效

1、明确普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

(1)系统内部普法。适应工商职能转型的需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工商建设这个主题,组织全系统特别是基层干部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加强工商法律法规宣传,特别是要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水平,确保准确理解、熟练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认真做好国家工商总局《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等规章和省市局关于返乡农民工 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提高全市工商系统执法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执法监管水平。认真落实《新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09业务学习和法制培训计划》,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10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建立自学制度,每个干部全年自学法律知识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学习笔记不少于3000字,力求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继续组织人员参加市局开展的“管理能手”、“维权能手”、“办案能手”、“服务标兵”评选活动,宣传行政执法的先进典型,努力形成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新局面。(2)社会普法。一是发放宣传材料。编印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宣传材料,面向经营者和消费者发放。二是举办法制培训班。与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举办法制培训班,做好有关市场准入、市场交易、消费维权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继续在门户网站上办好“法律法规”、“信用公示”等栏目,做好工商行政管理新法新规的宣传工作。通过深入广泛的工商法律法规宣传,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自律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的提高。四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宣传单、告示栏等,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积极开展执法干部下基层,食品安全知识进商场、进超市、进城乡食品店及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增强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提高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参与食品 3 安全监督的积极性,为《食品安全法》的施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以“法律六进”活动为抓手,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单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商法律法规“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等“法律六进”活动。“法律六进”活动是形成法制宣传教育整体化、学法用法社会化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开展此项工作。一是开展以“五五”普法读本为基本内容的学法活动,组织公务员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训、法律知识考试等法律进机关活动,进一步落实市局党组集中学法等制度,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意识和水平。二是以国家总局行政执法证换证为契机,开展全员培训活动。三是结合各单位实际,开展“以案说法”等形式多样的法律进基层活动。四是与个私协、消协联合举办法制图片展,发放普法读本与资料,进行法制宣讲、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乡村、法律进企业活动。

3、加大“三大节日”主题宣传工作力度,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社会影响力。各单位要以消费维权、食品安全、商标权保护以及市场准入、市场交易等法律法规为重点,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面向社会和广大消费者,采取印发资料、送法上门、上街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形式,做好工商法律法规知识宣 传,弘扬法治精神,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普法方式,深化普法宣传

各单位要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和工作载体,拓宽普法宣传领域和渠道,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协作,开办工商普法宣传专题、专栏,增强普法宣传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时,要充分利用门户网站,通过在线咨询、以案说法、专题研讨等形式,做好网络法制宣传。联合有关单位采取法制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演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扩大社会影响。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工商

1、加强法治工商建设,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按照《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全市工商系统法治工商建设,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明确法治工商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工作要求,转变执法观念,完善执法机制,加强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执法监督、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法治建设,推动全市工商系统法治化进程。

2、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三制”。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对执法依据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梳理更新执法依据,明确工商执法职责。根据 机构设置、职能调整和人员变动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执法机构、执法岗位,配备执法人员,进一步完善各个执法机构、岗位和人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创新落实行政执法“三制”的工作载体;二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要修改完善考评工作实施细则、考评标准,改进考评方式,强化对一线执法机构和人员的日常考评;三是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大行政执法责任的追究力度,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为切入点,查处通报一批责任追究的典型案件。

3、完善规章制度,做好基础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做好市局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和“立、改、废、留”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规章制度,促进依法治理工作。

4、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改进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工作;二是认真落实行政复议和解、调解、听证、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复议意见(建议)书等法定制度,强化层级监督,化解行政争议;三是统一使用国家工商总局新修改制定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等执法文书,做好有关案卷的立卷归档工作。

(四)大力推进依法治理,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和健康的消费环境

篇7:平顺县教育局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制度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在扶贫工作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惠民新路。易地搬迁工程将脱贫致富、生态恢复、社会发展等多项目标协调一致,对推动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平顺县2010-2012年移民扶贫搬迁工作总体概况 申报思路

移民搬迁工作于2009年开始在平顺县正式开花结果。作为试点工程,我县发改局于2010年正式启动这项工程,结合一年的实践工作以及社会反响,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移民搬迁工作给我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强有利改变;通过不断的下乡调研倾听心声和多次的开会探讨理论求证,在县委、县政府的督促和指导下,我县发改局在2011年的规划方案设计中加大了对搬迁人口的申报力度,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工作的同时我们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更是收获了宝贵的经验,移民搬迁工作不同于以工代赈等单项工程,其涉及的全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逐户摸底、联合考察、项目申报、协调困难等环节缺一不可,这项工作是与广大老百姓打交道,不定因素大多,调节困难大,本着‚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的原则,在与上级部门沟通和实地勘察后,我县在申报2012年项目时适当地减少了搬迁工作量。

工程进展

2010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苗庄、青羊、虹梯关、阳高四乡(镇)10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422户1397人,规划占地总面积134亩,新建住房422套,总投资2941.3万元,其中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695万元,省配套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69万元,市配套12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057.3万元。建设年限为2010年——2012年。

截止目前,160户完成房屋主体(青羊镇33户、苗庄镇52户、阳高乡66户、虹梯关乡9户),开挖地基250处,完成投资1800万元。

国家扶贫搬迁工程资金695万元、省配套69万元以及市配套120万元已经全部到位,目前已下拔各乡镇启动资金260万元(青羊镇90万元、苗庄镇50万元、阳高乡90万元、虹梯关乡30万元)。2011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西沟、石城等6乡(镇)28个自然村561户2000口人,新建住房561套,建筑面积47264.74平方米,总投资4394.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资金1000万元,省配套资金160万元,市级地方政府债券配套资金80万元,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3154.2万元。建设年限为2011年6月—2013年6月。目前该项目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待批复,各项目单位均已开工,正值开挖地基、基础设施阶段,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1000万元以及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60万元也已到位,目前已下拔各乡镇启动资金120万元(杏城镇120万元)。

2012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在石城、虹梯关、杏城、东寺头4乡(镇)实施,涉及11个自然村92户329口人,分别迁入石城镇源头新村、虹梯关乡虹梯关新村、杏城镇杏城新村和东寺头乡神龙湾新村,共计4个新村。项目估算总投资696.3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易地移民搬迁工程资金164.5万元,省配套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26.3万元,县、乡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505.5万元。目前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

工作计划及注意事项

目前2010年各项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为保证工程进度,该启动的资金均已启动,一部分工程已经接近尾声。2011年的项目能开工的也已经开工,不能开工的也已着手前期准备。随着天气的变冷以及总体工作部署,我们下一步工作就要加大验收和督查的力度,以保证工程进度心中有数、资金使用清晰明了、工程质量切实达标。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我县已经开展了两年多,在工作我们时刻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规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办理程序,完善各种手续;二是时刻监管资金使用情况,账目一定要清晰,拒绝糊涂账乃至假账;三是要形成良性的阶梯管理机制,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并加大督查力度,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发展前景及创新思路

发展前景 移民搬迁不是简单地让贫困群众挪个生活环境,而是要让所有搬迁群众搬到一个适合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新村;不是让群众单纯地领取国家的搬迁资金,而是要实实在在帮助大家建起符合各项规定以及自身意愿的家园;更不是彻底放弃原有的贫瘠土地和废弃房屋,而是更进一步的进行土地整合、规划,实现每块土地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前期搬迁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搬迁后的配套工作才是异地移民搬迁工作的精髓所在。在搬迁工作中,县委县政府要求国土、水利、教育等多个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政府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一定要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帮助农民在新环境中更新致富理念、在新环境中拓展致富途径、在新环境中加强环境保护、在新环境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新环境中巩固干群关系。

创新思路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群众居住比较分散,有些贫困地方就地搬迁或者附近搬迁的难度比较大,而且意义也不是很明显。在移民扶贫搬迁工作稳步开展的同时,大家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经多次研究,为响应我县的‚大县城‘一城两翼三中心’‛战略和最大程度体现移民扶贫搬迁工作的真正内涵,发改局领导班子在听取了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吸取了其他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经验后,决定在县城周边村庄建设移民新居,把全县部分贫困人口迁入新居。这种创新工作思路既配合了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又能实实在在解决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篇8:平顺公司线损管理的做法

1 加强线损理论分析,做好线损实测和计算工作

为保证负荷实测与理论线损计算顺利开展,在市公司要求选取25个典型配电台区基础上,对全县所有配电台区进行理论计算,要求各供电所及时更新电网基础数据和设备台账,认真核对线损采集数据,做好线损实测和计算工作。同时,对理论线损与统计线损相差较大配电台区进行分析,要求各供电所依据理论计算分析结果查找电网薄弱环节,制定电网技术降损措施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

2 加大低压台区管理力度,实行人员轮岗制度

以平顺公司来说,380 V层级线损电能量约占整个线损电能量的40%;再者,380 V层级用户多、用电分类杂,可以说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低压线损每降低1个百分点,将节省约40万k Wh电能量。针对供电所线损管理人员变动、业务不熟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覆盖到各供电所的线损管理业务技能及相关业务轮岗制度。供电所人员通过轮岗每天对台区采集率、线损率情况进行汇总,对线损异常台区进行登记(分别为小于0或大于等于20%),同时分析台区线损异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采集率较低,反馈给计量班提升采集成功率;如果确实是线损原因,则线损专责会同供电所相关人员对台区进行排查,杜绝因为违约用电引起的线损异常。通过轮岗制度既使得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又可以实时监控低压线损情况。通过以上做法形成了低压台区的闭环管理。

3 创新分析方式,精确查找原因

目前现行抄表周期为1个月,由于有不同期电能量的影响和用电大户生产的波动,在没有10 k V实时监控线损的条件下,确定一条线路10 k V线损率是否有异常将至少需要2个月,这样一来将对以后追补电能量造成一定影响。平顺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当月异常线路实行缩短抄表周期(5—10天),在同一个时间节点内对变电站出线表、10 k V线路所带专变用户、台区总表同时抄表,这样能消除不同期电能量影响,较早确定线路线损是否异常,再通过营销稽查平台、电能量采集系统对可疑用户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营销稽查平台获取用电大户用电能量的异常波动后,通过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表计、电压、电流的实时情况,发现电压缺相和电流零值以及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的用电客户,及时到现场查明原因,及早解决问题,避免了电能量漏记、少记,对10 k V线路管理形成闭环。

4 调整三相负荷,使台区结构趋于合理

篇9:发达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发达国家更为突出。一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将对其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文中将浅谈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以美、英、法为例)的现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中总结出一些对我国教育管理制度有借鉴作用的地方。

“教育行政是国家权力部门为实现特定的目的,根据一定的政策,对教育事业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现代教育行政是随着现代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西方各国教育掌握在宗教团体和私人机构手中,国家和地方行政机构没有直接参与教育事业。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渐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 下文将浅谈一下19世纪下半叶以后的欧美发达国家(以美、英、法为例)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并结合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希望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对我国有借鉴作用的地方。

世界各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大体可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和地方合作的混合制三种模式。侧重中央集权制的有法国、中国等;侧重地方分权制的有美国、加拿大等;中央和地方合作的混合制的有日本、英国等。中央集权制是指由国家对教育进行直接干预和监督指导,地方办学须遵守中央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地方分权制是指教育主要由各地自行办理,中央政府仅处于指导和资助的地位;中央和地方合作的混合制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目前,世界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倾向于放权、分权,而实行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则倾向于集中、统一,这两种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是逐渐走向中和的。

美国

“美国教育的行政管理,是在力求切合本国实际,广泛汲取各国经验的主导思想之下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而对欧洲各国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美国并未人为地选择并全力效法之,而是在实践中迂回探索,不断协调改进的。”在教育行政管理制度上,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美国1791年的《人权宣言》指明:“宪法未曾给予联邦或未曾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都保留给各州人民。”这句中虽未见教育一词,但教育恰好属于两个“未曾”的范围,这便成了教育分权的法律依据,联邦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负主要责任,不得削弱各州在教育方面的权力,以州为主体,州、地方与联邦政府共同负责的政体,责任的划分很明确,即州负主要责任,地方负具体责任,联邦政府负协调责任。总之,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以州为主体的。

美国实行地方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历史上,北美殖民地初期,因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移民们便在各自的村镇办学,独立战争前,新英格兰地区已形成一种学区教育行政制度,各类教育事务由各学区自行决定,这种学区制后逐渐遍及全国;独立后,美国1789年的联邦宪法对教育却只字未提,其原因是当时在欧洲和美国,教育是由私人、教会、慈善团体等非官方机构主办的,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即已形成教育由地方主办的传统;此外,美国建国初,人们担心联邦政府走向中央集权,因此将教育看作是地方的权力。但从5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加强国家集中领导教育的影响,企图克服地方分权所产生的矛盾和弊端,要求加强联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作用,终于在1979年10月,美国联邦教育总署升为独立的、内阁级的部,但在行政管理职能上还没有根本改变。

“总之,对美国联邦教育总署及今天教育部权力的限制,既是联邦宪法传统观念决定的,又是基于美国的政治体制,分层管理规律和美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考虑的。”美国的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较符合美国国情教育特点和分层管理、因地制宜原则的,能很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英国

“英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既保留了英国教育的传统,又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与变革,”形成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其实近代英国实施的也是地方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自伊丽莎白时代以来,教育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个人的事情,不属于国家职责,教育长期由教会、尤其是国教会把持。但到19世纪初,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干预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干预教育,使工人阶级子女接受一定的初等教育,从经济上是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而且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地位,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把教育领域的斗争作为政治领域斗争的一部分,迫使政府承担其保证国民受教育的部分责任,此外,随着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大量教育需求的出现,此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其特点是从随意的、受个人因素影响的向有组织、制度化、系统化的连续干预转变,1839年英国政府成立了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组为教育局,这是英国政府第一个教育管理机构,1899年成立了由国会直接领导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统一了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管理,主要任务是分配教育经费、视察学校,至此,英国政府对教育的干预一步步加强了。但总体来看,英国教育仍属于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混合制教育管理体制。

法国

法国的近代教育管理制度属于典型的中央集权制。1789年法国大革命成功以前法国并没有一套成型的教育管理制度,当时法国没有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教育主要由教会和私人办理,巴黎主教实际上控制了法国各级各类的教育。

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兴起,众多思想家看到了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纷纷要求打破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家,建立国家的教育制度。1808年,拿破仑出于当时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需要,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教育行政首脑机构---帝国大学,该“大学”由内政部托管,但自主权比较大,实际上是法国第一个教育部,从此奠定了中央集权为特点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后虽然教育管理的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中央集权制的基本原则一直被沿袭了下来。

1982年以后,法国决定将教育权力部分下放,并采取了一系列非集中化措施,国家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有了很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育的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以及中央和地方合作的混合制是近代随着公共教育体制在各国的建立而出现的,其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由于历史、社会的诸多差异,近代各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很难说哪种制度更好,关键在于一国实行的教育行政制度是否符合本国国情,只有符合国情的才是较理想的。

教育行政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各有利弊。中央集权制优点在于:能充分发挥中央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政令的统一、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全国教育事业的协调统一,更好地实现国家的整体利益;有利于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保证国家的重点人才需要;有利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其弊端在于: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机关缺乏自主权,束缚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整齐划一的学校模式,没有照顾到各地区的差异,不能充分与各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容易脱离地方实际,不利于培养人才的个性化;机构臃肿,中间环节过多,权责界限不明,行政效率较低。地方分权制恰恰可以克服中央集权制的弊端,它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有利于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有利于调动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有利于建立相对灵活的学校机制,形成特色学校。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保证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地方各行其是,易引发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不能有效地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会相对削弱,不利于中央政府在整体上对国家进行规范化管理,不利于全国教育的统一规划与发展。

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制的这两种教育管理制度的国家更倾向于中和,以弥补其制度中的不足,中央集权制倾向于放权,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地方分权制则学习中央集权制的长处,更倾向于集中、统一。这种相互借鉴的趋势在当代各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中尤为突出。一国实行何种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并不是人为确定的,是与一国的历史、经济发展现状、文化水平、政治制度息息相关的,不过各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对调整自己的制度,以更好地契合本国实际,更好地促进教育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通过了解上述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轨迹,能发现一些共同特征和规律,这些对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将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以下几点特征:(1)当下各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是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起来的,各种制度各有千秋,因此可以在保持本国教育管理制度总体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借鉴别国教育制度好的方面为自己所用;(2)一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生搬硬套是行不通,只有符合国情,才更好地能促进教育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3)纵观近代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可以看出,国家对教育的干预程度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资也逐渐增加,因此我国在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的同时要坚持国家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始终坚持国家在宏观方针政策上对教育的主导作用。

我国自近代以来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属于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看,教育国办是我国数千年传统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特色,这必然会深深影响着后来的教育管理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新政府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仍实行中央集权制;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高等教育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中等与初等教育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改革开放之前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总是处于放权与集权的循环之中,往往是‘一放即乱,一收即死,中央和地方权力很难达到平衡。”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逐步简政放权,加强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教育放权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应看到,“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又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城乡对立二元分立由来已久,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充满了异质性。在这样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权威体制难以统一社会的各种力量,促进均衡发展;同样,在这样一个国家,在这样充满异质性的文化社会中,没有因地制宜的分权体制,难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4因此我国政府在进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应坚持“放权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统一。”5这才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只有首先符合国情,该教育管理制度才能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下册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我的“女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