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内容

2024-05-12

工程管理内容(精选11篇)

篇1:工程管理内容

工程管理业主工作内容

基于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依据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文件及相关规范,通过连续地对建设过程的控制管理与组织协调,使建设项目按照预定的质量、进度及投资范围内顺利完成。

对工程建设过程的控制及管理协调的内容大体包含:质量、进度、投资、合同及安全文明管理,沟通与协调

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方面,制定本公司的质量、进度、投资目标管理方案;审核监理单位相关控制的监理规划、细则、目标控制预案等;站在建设方立场上审查承建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控制质量、进度、投资自始至终处于合同约定范围内。

质量控制日常工作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

对建设参与人的审查,包括:①项目管理组织到位情况(监理单位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②岗位人员的技能水平及上岗培训情况③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能否满足约定质量的要求,④现场施工人员实际施工效果评价

一、对投入于工程的材料检查:①抽查监理对进场材料的报验情况(是否及时真实、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齐全)②材料复试情况(频次是否满足、取样能否真实反映材料质量状况、不合格状况的处理方案)③材料再加工质量抽查

二、对施工方法的检查:①审核施工方案②审查监理质量控制方案③质量控制流程合理性审查④施工方法对质量的保证程度有无欠缺⑤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工程开工前)

三、对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①组织设计中的机械设备到位情况能否满足保证质量及进度的要求②投入机械的性能是否良好,有无及时维护不能保证正常运转③机械专业操作人员的岗位情况检查(有无定位、持证)

四、对施工环境的检查:①项目建设管理机制能否良性运转,各参建单位内部沟通是否顺畅②参建公司间沟通有无障碍(甲方、乙方、监理、设计)③监理的监控力度是否到位④信息传递是否畅通及时⑤外部环境沟通是否顺畅(建设主管部门)

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方面:

依据:合同约定的总体进度计划、分解的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

1、通过核对周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及周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对总体进度计划的保证力度,分析目前进度状况,分析进度提前及滞后的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检查监理进度控制措施,督促监理做好进度控制工作

3、检查施工单位的投入情况(包括对投入的人员、机械设备、周转及施工用材料、管理组织的检查)综合评价投入保证进度的力度,对不足的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方面:

1、参与工程计量,真实反映上报计量的工程量

2、根据合同约定及计量结果,如实签批工程进度付款申请

3、严格控制合同外签证,对发生的合同外签证要会同监理一同计量,真实反映签证情况。

4、谨慎处理工程索赔,把好建设单位签批关,通过监理或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监督并发挥监理在处理索赔中的有利条件,争取做到不赔或少赔。

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方面:

1、合同的收集:收集所签的合同,认真研究合同,争取做到本方不违约。

2、通过现场检查,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承建商提出解决办法及时解决。

3、监督监理单位对合同管理的执行情况。

4、根据现场进度情况及时签定甲方分包项目的分包合同。沟通与协调

1、例行会议沟通,掌握需要甲方协调解决的事宜并及时解决.2、通过现场检查及各方的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出现的矛盾。

3、外部关系协调,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的主要协调方向,包括对设计的协调和对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协调(质监、安监、建设局监察部门等)

安全文明卫生

1、管理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地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文明工地施工标准,其他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

2、熟悉条例规定的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做好相关工作(及时移交合同约定的相关资料、即使办理安全生产建设方应提供的资料等)

3、审核监理对安全文明生产方面的规划及实施细则,并督促实施,检查监理安全管理台帐。

4、检查项目的安全文明管理组织是否良性运转,并能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5、日常抽查:①监理方和施工方的安全管理检查记录②现场三宝四口情况检查③对投入使用的机械用具检查④脚手架检查⑤施工用点检查⑥文明施工检查⑦现场卫生状况检查

篇2:工程管理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角度: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

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是为了实现投资的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是从业主角度的造价管理。

工程价格管理,属于造价管理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分两个层次。在微观层次上,是施工企业的在掌控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挂历和调控,一级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同时,政府投资的公共、公益性项目在今后仍然会有相当份额。因此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不仅承担一般商品的调控职能,而且在政府投资项目上也承担着一定微观主体的管理职能。这种双重角色的双重管理职能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大特色。区分两种管理职能,进而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标,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篇3:试论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即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 属于检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工程成本管理, 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

2、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以收定支", 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 加强合同管理, 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 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3、目标管理原则:

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 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 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

5、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成本是指公司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

6、节约的原则:

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 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提高施工项目科学管理水平, 优化施工方案, 提高生产效率;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 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

二、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工程质量好与坏, 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工程项目建设, 投资大, 建成及使用时期长, 只有合乎质量标准, 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 发挥投资效益, 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 满足社会需要。

工程质量管理, 要求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 工程质量好与坏, 以预防为主, 手续完整。并以全过程多环节致力于质量的提高。这就是要把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 以事后检查把关为主变为预防、改正为主, 组织施工要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 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 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找出来, 发动全员、全过程、多部门参加, 依靠科学理论、程序、方法, 参加施工人员均不应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都处于受控制状态。

三、安全生产管理

近年来, 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发, 建筑工程开工面积不断加大的同时, 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 也越来越多, 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损失, 同时, 也给我们这些工程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做好工程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就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 完善机构。

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 企业法人代表必须意识到安全生产不但关系到企业的信誉, 而且关系到国家财产及施工人员生命的安危, 必须贯彻执行好“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生产、效益、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2、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加强对

生产管理层人员培训, 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

3、健全制度, 严加防范。

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使与生产有关的任何人、任何部门都负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 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 施工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施工后做好保养、维修工作, 消除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针对工

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分析, 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 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患,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 必须根

据分项工程的具体情况, 用书面形式向施工人员就操作方法、安全预防措施等作全面的技术交底, 使施工人员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自觉增强安全意识, 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6、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每个分项工程均配备安全员, 依据《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结合现场情况逐项检查评分, 确保安全措施落实无死角。

参考文献

[1]刘铁民主编:《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6年。

[2]章俊:《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探讨》, 《机电信息》, 2005年第7期。

篇4:浅谈工程管理工作内容

【关键词】 工程管理

一、基于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

依据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文件及相关规范,通过连续地对建设过程的控制管理与组织协调,使建设项目按照预定的质量、进度及投资范围内顺利完成。对工程建设过程的控制及管理协调的内容大体包含:质量、进度、投资、合同及安全文明管理,沟通与协调 。

(一) 质量控制

1.对建设参与人的审查,包括:(1)项目管理组织到位情况(监理单位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2)岗位人员的技能水平及上岗培训情况;(3)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能否满足约定质量的要求;(4)现场施工人员实际施工效果评价。

2.对投入于工程的材料检查:(1)抽查监理对进场材料的报验情况(是否及时真实、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齐全);(2)材料复试情况(频次是否满足、取样能否真实反映材料质量状况、合格状况的处理方案;(3)材料再加工质量抽查。

3.对施工方法的检查:(1)审核施工方案;(2)审查监理质量控制方案;(3)质量控制流程合理性审查;(4)施工方法对质量的保证程度有无欠缺;(5)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工程开工前)。

4.对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1)组织设计中的机械设备到位情况能否满足保证质量及进度的要求;(2)投入机械的性能是否良好,有无及时维护不能保证正常运转;(3)机械专业操作人员的岗位情况检查(有无定位、持证)。

5.对施工环境的检查:(1)项目建设管理机制能否良性运转,各参建单位内部沟通是否顺畅;(2)参建公司间沟通有无障碍(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地勘);(3)监理的监控力度是否到位;(4)信息传递是否畅通及时;(5)外部环境沟通是否顺畅(建设主管部门)。

(二)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方面

依据:合同约定的总体进度计划、分解的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

1.通过核对周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及周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对总体进度计划的保证力度,分析目前进度状况,分析进度提前及滞后的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检查监理进度控制措施,督促监理做好进度控制工作。

3.检查施工单位的投入情况(包括对投入的人员、机械设备、周转及施工用材料、管理组织的检查),综合评价投入保证进度的力度,对不足的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

(三)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方面

1.参与工程计量,真实反映上报计量的工程量。

2.根据合同约定及计量结果,如实签批工程进度付款申请。

3.严格控制合同外签证,对发生的合同外签证要会同监理一同计量,真实反映签证情况。

2.通过现场检查,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承建商提出解决 办法及时解决。

3.监督监理单位对合同管理的执行情况。

4.根据现场进度情况及时签定甲方分包项目的分包合同。

(四)沟通与协调

1.例行会议沟通,掌握需要甲方协调解决的事宜并及时解决。

2.通过现场检查及各方的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出现的矛盾。

3.外部关系协调,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的主要协调方向,包括对设计的协调和对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协调(质监、安监、建设局监察部门等)。

(五)安全文明卫生

1.管理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地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文明工地施工标准,其他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

2.熟悉条例规定的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做好相关工作(及时移交合同约定的相关资料、即使办理安全生产建设方应提供的资料等)。

3.审核监理对安全文明生产方面的规划及实施细则,并督促 实施,检查监理安全管理台帐。

4.检查项目的安全文明管理组织是否良性运转,并能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5.日常抽查:(1)监理方和施工方的安全管理检查记录;(2)现场三宝四口五临边(“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安全网;“五临边”指: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情况检查;(3)对投入使用的机械用具检查;(4)脚手架检查;(5)施工用点检查(6)文明施工检查;(7)现场卫生状况检查。

二、设计单位的项目管理

设计单位的项目管理是指设计单位受业主委托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后,根据设计合同所界定的工作目标及责任义务,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所进行的自我管理。设计单位通过设计项目管理,对建设项目的实施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全面而详尽的安排,引进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形成设计图纸和说明书,以便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和验收。由此可见,设计项目管理不仅仅局限于工程设计阶段,而是延伸到了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三、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

施工单位通过投标获得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并以施工合同所界定的工程范围组织项目管理,简称为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包括工程施工质量(Quality)、成本(Cost)、工期(Delivery)、安全和现场标准化(Safety),简称QCDS目标体系。显然,这一目标体系既和整个工程项目目标相联系,又带有很强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自主性特征。

(一)施工项目管理特点

(1)施工项目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由业主或监理单位进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施工阶段管理仍属建设项目管理,不能算作施工项目管理。

(2)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的周期也就是施工项目的生产周期,包括工程投标、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施工准备、施工及交工验收等。

(3)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长时间进行的有序过程之中按阶段变化的。管理者必须做出设计、提出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并使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

(4)施工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施工活动中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和人际关系等关系。

(二)施工项目管理的程序

施工项目管理的程序应依次为: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投标书并进行投标,签订施工合同,选定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组建项目经理部,企业法定代表人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经理部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项目开工前的准备,施工期间按"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管理,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进行竣工结算、清理各种债权债务、移交资料和工程,进行经济分析,做出项目管理总结,报告并送企业管理层有关职能部门,企业管理层组织考核委员会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兑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奖惩承诺,项目经理部解体,在保修期满前企业管理层根据"工程质量保修书"的约定进行项目回访保修。因此,必须通过强化组织协调的办法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及成本目标的实现,如何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完善的管理理念,强有力的管理制度,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与执行力。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项目,就是由一个个管理者汇成的河流,只有大家都努力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才可能汇入奔腾的江河,建设好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卢振强,论现代工程管理现状及建议[J],科技资讯,2008,17.

篇5:于工程合同管理内容

合同性文件包括:招标文件及附件、投标书及附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2)熟悉和研究工程建设施工合同文件,全面了解和明确施工合同各条款,负责施工合同的二次交底,二次交底应面向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各班组负责人及分包单位负责人。

(3)参与项目分包合同、分供方合同的谈判、评审和签订,审核并留存分包方的资证、信誉、产品质量鉴定等尽可能完善的资料,经审定合格的分包方纳入合格分包方名册,并提交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4)负责对各类合同的履约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违约的原因、责任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每月按时向公司书面汇报合同履约情况。

(5)对合同履行中发生的变更、违约、争议事宜进行协调处理,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6)每月28日整理和汇总工程的工期签证、经济签证等资料,登记汇总结果并上报公司。

(7)在各类合同管理中,注意预防相关方的索赔,收集有利证据,做好索赔与反索赔工作。

(8)对合同文件进行分类、编号管理,保证合同文件不丢失、不损坏、不失密,并方便使用。

(9)接受上级各部门的合同管理情况检查,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篇6:工程管理内容

本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宏观经济分析;(2)行业分析与区域分析;(3)公司分析。其中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各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经济指标又分为三类:先行性指标(如利率水平、货币供给、消费者预期、主要生产资料 价格、企业投资规模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将先于证券价格的变化;同步性指标(如个人收入、企业工资支出、CDP、社会商品销售额等),这些指标的变化与证 券价格的变化基本趋于同步;滞后性指标(如失业率、库存量、单位产出工资水平、服务行业的消费价格、银行未收回贷款规模、优惠利率水平、分期付款占个人收入的比重等),这些指标的变化一般滞后于证券价格的变化。除了经济指标之外,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债务政策、税收政策、利率 与汇率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等。

行业分析和区域分析是介于宏观经分析与公司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分析,行业分析主要分析产业所属的不同市场类 型、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以及产业的业绩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区域分析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公司分析是基本分析的重点,公司分析主要包括 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比较、组合、分解,求出新的数据,用这些新的 数据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全、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妥善、企业的业务前景是否光明。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标有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的 偿债能力、公司的资金来源状况和公司的资金使用状况。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垂直分析法 考试大收集。

(2)公司产品与市场分析。包括产品分析和市场分析两个方面。前著主要是分析公司的产品品种、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产品的销售量、产品的生命周期;后者主要分析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竞争能力。

(3)公司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分析。

优缺点

基本分析的优点主要有两个:(1)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证券价格的基本走势;(2)应用起来相对简单。

基本分析的缺点主要有两个:(1)预测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对短线投资者的指导作用比较弱;(2)预测的精确度相对较低。

适用范围

篇7:工程管理内容

4.所有在线运行的机、电、仪表设备、管道、溜槽、阀门、钢结构、构筑物设备及设施的操作点检、润滑、设备卫生的清扫、紧固和巡检工作。

5.生产设备设施具体日常维护工作范围 1)设备本体表面卫生的清洁。

2)不需要开盖的设备润滑及补油工作。3)设备M18以下螺栓的紧固(含M18)、补全紧固(电气设备除外)。

4)设备的简单调整。如非起重设备的制动器调整、下料口翻版、阀门开度调节等。

5)工艺设备的维护、清理、疏通等。

6)检修单位在检修实施中需生产方配合的作业。如上下线车辆时人工推车、更换皮带时人工拽拉、校秤时配重的搬运等。

7)若检修方在主体项目作业中,涉及生产方自施(如:加油、设备运行前生产调试等)的项目,则由生产方实施。

8)凡涉及需电焊工配合作业及其它特种作业的不划给生产操作方实施。

9)若工作量大,生产方无力承担的自施项目,在检修工日指标控制范围内经主管设备专工审批同意后,方可委托检修方实施。

10)机械式压力表的更换。

11)DN50(包括DN50)以下的管道法兰拆装及阀门(不含安全阀、液压阀)、垫子更换。

12)阀门盘根更换、紧固,泵的盘根紧固。13)工艺管道的清洗疏通,除尘吸风口的密闭。14)用手钳、铁丝实施的捆扎作业。

15)带式输送机皮带跑偏调整 16)皮带轮传动带的更换。

17)空压机、汽包、分水过滤器定期的排液。

18)设备的零星保温捆扎作业(2米以下、直径0.2米以下)。19)所有距平台2米以下的照明、皮带通廊内照明更换。

20)电动机、操作箱、柜外观清洁卫生。现场电缆桥架无需借助登高设备的卫生及积雪清理。

21)仪表气源管路的定期排液(仪表给排液清单和标准)。

10.所有生产运行设备的巡检、开停、倒机操作及防冻操作及事故处理。

11.设备及设备周围由于生产而产生的物料、灰尘的清扫和清洁。12.将操作点检、润滑(所有手动手涂润滑、集中润滑实际润滑效果)、清扫、紧固和巡检中发现的各类设备异常按规定要求记录提出异常信息。

13.对工业构筑物、钢结构、溜槽等的检查和管理。

14.协助配合点检方和检修方完成设备的日修、定修、事故抢修相关检修作业(检修时间协调、检修安全交底、检修停电挂牌及检修结束确认和摘牌、检修后验收试车等)。

15.在安全作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执行设备相连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开关、热继信号复位、拉闸、合闸、挂牌等操作,执行所属设备检修作业执行停电检修工作票制度。

16.对各种仪表参数进行记录并确认仪表的指示在正常范围内(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开关的正常、异常位置、设备的开停指示、阀门的开闭状态、液位的上下限等)发现异常时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及时记录并通报。

17.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班,内容包括:设备点检、润滑,运转的异常信息,原有缺陷劣化加剧变化情况,运行参数的异常变化,故障处理情况及停电检修工作票等。

18.在中、夜班和节假日,应对本责任区域现场资材(如:各类钢板、型材、皮带、露天设备、备件、电焊机、氧气、乙炔瓶、低压照明设备、配电室安全操作工具等)进行看管交接班。

19.应对所属区域各类检修作业是否执行安全票证进行检查确认。对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安全交底并进行检查确认。对检修过程中的操作监护。

20.对生产设备出现的异常信息及时给分厂当班生产调度(或作业长)通报,对点检员及相关检修人员到位时间,异常故障的处理过程做好记录;岗位操作人员应如实记录、反映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现象,设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立刻停机等措施,避免设备出现损坏事故。21.参与审核检修施工方案,组织生产方对完成的检修项目进行质量验收。

22.参加各类与生产方有关的设备事故分析会,并根据事故原因及责任对照考核标准考核落实到责任人。

篇8: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内容分析

一、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 决定着整个工程的完成情况。加强对市政施工的质量管理,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人员管理, 明确部门职责。

人是工程的实施者, 也是质量的创造者, 所有的工程施工都需要施工人员来完成, 因此, 加强质量管理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使其在整个施工过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意识。另外, 还应明确各个施工部门的职责, 建立一支纪律性强的施工队伍, 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2. 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

建筑材料的优劣对市政工程的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 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决定的。因此, 所有的市政工程建筑材料必须出自正规厂家, 并具有相关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检验合格书;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 还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不符合施工要求或者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 坚决不能将其用于市政工程施工中。

3. 设立质量监控中心, 加强常规性检查。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 相关人员应对所有的施工项目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做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事前控制。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按照市政工程的施工流程操作, 并对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和分析, 以保证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是工程施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其实质就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都有施工人员的参与, 因此增强其安全意识十分必要。常见的方法有定期召开安全教育大会;规定所有的施工人员只有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 未参加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能上岗等。

2.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也是影响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新引进的机械设备, 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于已经投入到操作中的设备, 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以避免因设备老化而发生故障或引发施工事故;在对较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作业时, 还要配备临时指挥人员进行指挥。

3. 加强对其他安全设备的管理。

在施工现场的所有出入口, 均要设置安全标志;所有车辆在进入施工现场后, 都要减速慢行;在夜间加班施工时, 还要在施工现场增加照明设备;所有电器设备都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检查和维修, 以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 在施工现场, 还要指定专门人员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 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安全。

三、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整个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每一项工程都是围绕着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来进行施工的, 工程的成本、工期和质量三者有机联系, 密不可分。

1.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的方法和施工的顺序等, 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不断调整方案,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施工情况, 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2. 控制人工费和材料费。

要尽可能地发挥技术人员的技能, 减少窝工、浪费等现象;同时,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在材料费上, 要尽可能节约材料采购费用, 不断改进、完善材料采购和运输等方面的工作;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 应对材料进行合理的保管, 避免因保管不当而使材料发生变质, 从而不能用于工程施工中;为严格控制材料费, 应建立项目成本责任制, 使每一位管理者和施工人员都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以便在施工中不因单方面强调质量而忽视成本。

四、工程施工项目的工期管理

工程施工项目的工期管理, 即要按照合同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工程施工建设的任务。要保证工程施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就要设立专门人员对工期进行整体把握, 做好进度计划, 对人力和物力进行合理安排, 并保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按照进度计划组织施工;还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 对工程方案随时进行调整, 以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五、结论

篇9:工程管理内容

摘要:随着信息量以爆炸般的速度在急剧增长,当前在信息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不再是信息匾乏,而是缺少时间和精力来对如此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与操作。本文探讨了在内容管理系统中内容分类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分类 方法

0 引言

随着信息量以爆炸般的速度在急剧增长,当前在信息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不再是信息匾乏,而是缺少时间和精力来对如此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与操作。因此内容的分类不仅有利于更快捷地实现内容的查询,而且有效的分类方法同样有助于对纷杂的信息进行组织与归类,有助于人们缩小查询的范围,节省时间和精力。可见内容管理对内容分类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分类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人工分类、自动化分类以及人机结合的混和方法三种。显而易见,人工分类是最容易被想到的。但是这种方法显而易见的过多的依赖于个人,且成本太高。并且当内容量过大的时候,单单依靠手工方法进行分类也不太现实,很容易成为系统的瓶颈。因此,人们更加关注于自动化分类方法。现在主要应用的自动化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自动化分类方法

1.1 基于规则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需要由对相关内容极为了解的专家创建与维护一套规则用于将某篇文档划分到某个类中。专家使用If-Then的规则形式组织归类的相关概念。规则能够支持复杂的操作,而且建立在规则之上的决策树也相当准确。规则衡量了一个给定的文档是否符合某个主题的判断标准。显然,建立这样一种规则并不容易,并且专家对相关内容知识的了解程度也相当重要。

1.2 基于自然语言的学习算法: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分析文档的内容区分文档并将文档进行分类。由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及语言独立的操作性等特点,正在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分类方法。这种方法通过选择文档的表示方式或可能的格式,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对内容的分类,可以被应用到文本文档或文本片断的分类中去。

1.3 语义分析:这是以从文档中提取关键的概念作为分类与检索的基础。语义分析过程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一系列的语言算法以及语言独立的统计技术的实现。当用户对系统中收集的信息进行查询时则触发该过程的第二阶段,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查询需求以及可视化的分类结构呈现给用户个性化的、相关的查询结果。

1.4 模式匹配:这种方法是指寻找经常聚在一起的一组词或词组的过程。一个主题可能通过语义分析进行处理。其他的识别模式还包括词在文档当中的出现频率、词的位置、词与词之间的亲近程度以及相关词的聚类。模式匹配方法具有语言独立的特点。

1.5 聚类分析:这是通过识别内容中的共性元素将内容划分为相似内容子集。每篇文档可以看作一些内容的合集,聚类本质上就是将每一袋中的相似内容聚为一组。

以上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没有哪一种单一的分类方法是十全十的。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方面。所以,现在人们往往采用混合的分类方法。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

2 基于聚类分析的分类方法

聚类分析是一种解决分类问题的探测性的数据分析方法。它的目标是把人、事务、事件等聚为组或类,每一类描述它的对象所属的类。该方法是通过建立一个对象间的相似性度量,使得类间的相似性尽量小,而类内的相似性尽量大,从而得到在某种判别准则之下的最佳分类,这种分类的结果未必使用简单的概念就可以描述的。换言之,其分类的标准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假设特征向量由n个特征参数x,x,…,x组成聚类分析按照一定的准则,将这些特征向量点划分为若干个群。聚类也用于将一个内容的集合划分为子集,也就是类。每一类内的对象之间都比该类对象与属于其它类的对象之间具有更大的相似性。

芬兰学者T.Kohonen提出一种可以使得输入信号映射到低维空间,且保持相同特征的输入信号在空间上对应邻近区域的学习方式,称为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 SOFM)也称Kohonen自组织神经网络。

Kohonen自组织神经网络是一种前馈型网络。在这种类型的神经网络中各神经元接受前一层的输入,并输出给下一层,没有反馈。节点分为两类,即输入单元和计算单元,每一计算单元可有任意多个输入,但只有一个输出。前馈网络可分为不同的层,第I层的输入只与第I-1层的输出相连,输入和输出节点与外界相连,而其它中间层则称为隐层。

前馈型网络,由于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除了具备以下主要性能,因此采用Kohonen自组织神经网络来实现内容的聚类。①对输入数据有聚类作用,并可用聚类中心代表原输入,起到数据压缩作用。②保持拓扑有序性,输入中特性相似的点映射后在空间上是邻近的。③分布密度匹配,原数据中分布密的区域在映射图上对应较大的区域,分布稀的则对应的区域也较小。

自组织网络采用没有指导的学习过程,不必给定应有的输出,训练数据只有输入而没有输出,网络只靠输入模式本身的特征,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自行修改单元连接的强度,使权矢量在输入向量空间中的分布近似于样本的分布。这也就是为什么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来解决内容的分类问题的原因和依据,因为在对内容进行聚类前,可以分成什么样的类以及不同的内容归属的类别本来就是未知的。

3 实现的步骤及方法

在此研究一种利用智能技术得到内容的分类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人或统计工具对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将文本内容以标准化的特征向量表示,然后利用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实现内容的自动聚类。现将对文本内容进行聚类的方法与步骤简单描述如下:

3.1 用标准的矢量形式表示文本内容。要实现内容的自动聚类,首先要把待聚类的内容集用标准的矢量形式表示出来。由于给不同的文本内容建立关键字是可行的,而且关键字又是最易于代表文本内容语义的,因此可以通过文本内容的关键字作为中间桥梁将内容表示成标准的矢量形式。用标准的矢量形式表示文本内容,这是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内容的自动聚类的基础。

3.2 选择样本文档。Kohonen网络采用的是无监督学习算法,因此在通过该网络对内容进行聚类前需要选择样本内容作为训练集,使自组织网络学习如何对内容进行聚类。样本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

3.3 初始化网络的输入节点、输出节点以及连接权值。将以n个关键字或文本特征表示文本内容的n维矢量作为输入向量,同时生成含有m个输出节点的二维映射。

3.4 将代表文本内容的特征向量输入到网络中。

3.5 在输出节点中选择最佳匹配节点。计算输入节点与所有的输出节点权值的接近程度,选择距离最小,即输出节 点权值与输入值最接近的节点作为获胜节点。

3.6 调整权值。调整获胜节点及其邻域的节点的权值,从而使这些输出节点的权值与输入值更接近。

3.7 标注代表不同类的输出节点。不断重复以上过程,学习算法结束后,各输出节点的权值显示了聚类中心,将不同的类加以标注,以示区分。经过训练的网络可以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对新的文本内容进行聚类。

3.8 对分类结果中包含大量输入样本的类别,递归应用以上步骤,继续在大类下划分更小的类。

经过以上过程便可以得到文本内容的分类结构,该分类结构可能是类与类之间相互独立的结构,也可能是层次结构。基于这种由智能聚类得到的分类结构,我们便可以利用经过训练的网络用同样的方法实现对不同文本内容的分类。

参考文献:

[1]朱爱华.基于语义网格的内容管理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01).

篇10:物业巡视管理内容

一、物业巡视管理的必要性

1)防范于未然。通过有效的巡视,将治安、消防等隐患消除。2)杜绝违章装修。交违章装修施工消除于萌芽状态。

3)加强工作监督,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变员工的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4)确保公共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5)检查管理处的清洁、绿化、保安工作质量。6)增加与住户的沟通机会。7)实施空置房的管理。

二、物业巡视的内容 1)治安隐患的巡视。

2)公共设施设备安全完好状况的巡视。3)清洁了卫生状况的巡视。4)园林绿化维护状况的巡视。5)装修违章的巡视。6)消防违章的巡视。7)空置房的巡视。

8)利用巡视机会与住户沟通。

三、物业巡视的方法

物业巡视的方法应包括“看”、“听”、“摸”、“调查了解”等。

1)“看”:通过观察来发现物业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2)“听”:从设施设备运行时的声音判断是否有故障。3)“摸”:通过用手触摸感觉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

4)“调查了解”:向住户或员工调查物业及公共设施设备的使用状况。

四、物业巡视的频次

一般情况下,物业状况巡视每日一次。清洁状况巡视每日一次。装修施工巡视每日至少一次。空置房巡视至少每日一次,其他方面巡视每两日一次。

五、房屋本体巡视流程 1.检查水、电表

检查水、电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记录损坏的水、电表情况。当水表在无人居住的情况下运转时应关上该单位闸阀,预防水浸事故,并在该单位门口贴上相关告示。当发现电表异常运转(如倒转、有盗电嫌疑)时,应在《巡视登记表》中予以记录并及时报告公共事务部主管。

2.巡视楼梯间

1)检查走廊灯、楼梯灯是否正常,门、窗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2)检查梯间墙身、天花板是否出现剥落、脱漆,墙、地面瓷砖是否完整无损。3)检查消防栓是否标识完好、配件齐全。灭火器是否有漏气或过期、失效现象。消防通道防火门是否关闭。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灯是否完好。消防疏散通道是否堵塞。防盗预警设施及消防报警设施是否完好。

4)检查卫生状况是否良好。

3.巡视逃生天台

1)检查逃生天台门是否能随手打开(严禁上锁)。

2)检查天台护栏是否完好,避雷针、电视天线、隔热层是否完好。3)检查有无违章占用逃生天台现象。4)检查雨水管是否通畅。5)检查卫生状况是否良好。

4.巡视电梯

1)检查电梯的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响动。2)检查安全标识是否完好,电梯按钮等配件是否完好。3)检查照明灯及安全监控设施是否完好。4)检查卫生状况是否良好。

5.巡视大堂、门厅、走廊 1)检查各类安全标识是否完好。

2)检查公共设施和照明灯及垃圾箱是否完好。3)检查卫生状况是否良好。

6.巡视装修住户

巡视家庭装修施工住户,预防出现违章装修现象。在巡视中发现楼梯间弥漫石油气味、焦味时应立即对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当原因不明时应立即告知保安部进行检查。

7.巡视方法及要求

1)先走到楼房屋顶,从上至下逐户巡视。

2)巡视要求两人成组进行,以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3)注意刷卡签到或在签到本人签到。

4)发现损坏情况必须当日填写《公共设施设备报修记录表》。

5)对装修施工巡视要求每日记《装修施工日记》,详细记录住户的施工状况。

8.紧急情况的处理

发现住户家中有异常情况时,除特别紧迫情况外,严禁进入住户家中,更严禁擅自打开住户门锁进入住户家中。紧急情况需要进入住户家中抢救或避险时,应至少邀请公司员工之外的第三方如业主委员会委员、隔壁邻居等人员作证后,再进入住户家中,但事后应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并留存记录。两人以上并至少有一人是主管干部时方可从事上述入户抢险。

9.巡视记录

巡视完毕,应将物业巡视的相关状况逐项记录在《巡楼日志》中,不允许只填写“正常”两字,要求有两名同事共同签字。

六、公共配套设施设备巡视的流程 1.巡视水、电、气、通信设施

1)检查室外设施有无破损现象,各种管线有无渗、漏、滴、冒现象。2)检查室外设施有无生锈、脱漆现象,标识是否完好。3)检查室外消防设施是否配件齐全、标识完好。

2.巡视公共文体设施

1)检查雕塑小品是否完好,是否有完全隐患。2)检查儿童游乐设施是否完好,有无安全隐患。

3)检查绿地、绿篱及乔、灌木是否有枯死、霉病现象,是否有黄土裸露现象,长势是否良好。

3.巡视道路、广场、公共集散地

1)检查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有违章占用现象。2)检查标识、路牌、警示牌是否完好。

3)检查各类雨、污水井盖是否完好,照明灯、装饰灯是否齐全。4)检查卫生状况是否完好。

4.巡视停车库、停车场、自行车棚、摩托车场

1)检查防盗设施是否完好。2)检查停放的车辆是否有损伤现象。3)检查各类标识是否完好无损。4)检查卫生状况是否良好。

七、物业管理区域环境巡视

1)检查小区内是否有乱张贴、乱拉线等现象。

2)检查是否有损坏公共设施、违章制造噪音、污染环境、高空抛物现象。3)检查是否有违章饲养家禽、家禽等现象。4)检查卫生状况是否良好。5)巡视方法及要求为: a)逐项检查,严禁抽查。

b)编制好巡视路线,提高工作效率。c)注意刷卡签到或在签到本上签到。

d)发现损坏情况必须当日填写《公共设施设备报修记录表》。

八、对巡视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流程

1)物业管理员巡视时发现有上述问题出现时,如本人能进行规劝、阻止、处理的,应予以立即解决。否则及时将问题记录在《巡视记录表》中,巡视回来后报告部门主管解决。

2)各部门主管负责人视情况按下列方法处理。

a)属公共设施设备破损丢失的,按本系列教材之一《物业管理标准作业规程》中的《报修管理标准作业规程》处理。

b)属管理处其他部门员工工作不力造成的,应通知其他相关部门主管前往处理。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应在一周内解决(有特别时效要求的,必须按时效要求处理)。特殊情况需经管理处经理同意后可适当延长。

c)属住户违章造成的问题,应按《公众管理与住户违章处理》一章有关内容处理。3)对巡视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公共事务部主管应及时向管理处经理汇报,由管理处经理处理。

4)巡视中发现问题处理完毕后公共事务部管理员应现场验证,处理的过程和验证的结果均应有完整的记录,并经相关人员签字认可。

篇11:银行管理内容

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

金融创新包括三个层面的“创新”: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金融创新能够有效提高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推动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B 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需要遵循如下一些基本原则:

1.合法合规原则 2.公平竞争原则 3.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4.成本可算原则 5.风险可控原则

6.信息充分披露原则 7.维护客户利益原则 8.四个“认识"原则 C 金融创新与客户利益保护:

银行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直接拓宽业务领域,创造出更多、更新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金融创新活动中,银行需要特别注意从审慎尽责、充分信息披露、引导理性消费、客户资产隔离、妥善处理利益冲突、客户教育六个方面来保护客户的利益。

合规管理

A 合规管理的相关概念:

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管理部门,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设立的专门负责合规管理职能的部门、团队或岗位。B 合规管理的目标: 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合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C 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其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合规政策;

(2)合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资源;(3)合规风险管理计划;(4)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5)合规培训与教育制度。

内部控制

A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B内部控制的目标 :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原则: C内部控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3.制衡性原则 4.适应性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 D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1.内部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旦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银行管理》-风险管理

2015年8月14日来源:233网校评论 分享到 我的做题记录

A 银行风险的种类: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和战略风险九大类。

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B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1.资产风险管理阶段 2.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4.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C 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体现了面向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等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银行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不同风险类型,公司/机构、个人等不同客户种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的风险都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其优点是可以大大改进风险一收益分析的质量,在银行系统内实现风险管理理念、目标和标准的统一,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的全面化、系统化。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每个业务环节都具有潜在的风险,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哪一个环节缺少风险管理,就有可能出现损失,甚至导致整个业务活动的失败。

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为了有效地识别、计量和监控风险,银行通常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无论是董事会、管理层,还是业务部门,乃至运营部门,每个人在从事岗位工作时,都必须深刻了解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主动地加以预防。D风险管理流程:

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步骤。一般来说,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承担了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的重要职责,而各级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担风险控制、决策的责任。1.风险识别

有效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风险因素、风险的性质以及后果,识别的方法及其效果。风险识别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即了解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分析引起风险事件的原因。2.风险计量

风险计量是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 3.风险监测

风险监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可以将风险在进一步加大之前识别出来;二是报告银行所有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以及所采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的质量与效果。4.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资本管理

A银行资本的概念与作用 1.银行资本的概念

从不同的角度看,银行资本的定义不尽相同。银行通常在三个意义上使用“资本”这个概念,即财务会计、银行监管和内部风险管理,所对应的概念分别是会计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1)会计资本,也称为账面资本,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权益。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和少数股东权益。

(2)监管资本,指银行监管当局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促进银行审慎经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而规定的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

(3)经济资本,指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银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资本量。它用于衡量和防御银行实际承担的损失超 2.银行资本的作用

银行的突出特点是高负债经营,自有资本较少,银行资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银行正常经营对长期资金的需要。(2)吸收损失。

(3)限制银行业务过度扩张和承担风险。

(4)维持市场信心。市场信心是影响高负债经营的银行业稳定性的直接因素。(5)为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B监管资本的要求及管理:我国监管资本的构成

1.核心资本:(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5)少数股权 2.附属资本(1)重估储备,指商业银行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时,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正差额部分。若中国银监会认为重估作价是审慎的,这类重估储备可以列入附属资本,但计入附属资本的部分不超过重估储备的70%。(2)一般准备(3)优先股(4)可转换债券,指商业银行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条件可以转换成商业银行普通股的债券。(5)混合资本债券

(6)长期次级债务,指原始期限最少在5年以上的次级债务。次级债务是对银行收益和净资产的请求权次于其他债务(如银行存款)的债务。经中国银监会认可,商业银行发行的普通的、无担保的、不以银行资产为抵押或质押的长期次级债务工具可列入附属资本,在距到期日前最后5年,其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每年累计折扣20%。如一笔10年期的次级债券,第六年计人附属资本的数量为100%,第七年为80%,第八年为60%,第九年为40%,第十年为20%。3.扣除项

C 经济资本及其应用: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

商业银行要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资本;二是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前者称为“分子对策”,后者称为“分母对策”。当然,银行也可以“双管齐下”,同时采取两个对策。

1.分子对策 2.分母对策 3.综合措施

上一篇:科研工作计划书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题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