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作文

2024-05-03

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作文(通用8篇)

篇1: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作文

第一次读鲁迅的书便是《朝花夕拾》。在这部书里,我看到的并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豪情壮志,而是一些描写生活锁事的回忆性散文。有的是鲁迅先生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有的是记录了鲁迅先生背井离乡的求学历程的,让我认识到一个和善的鲁讯。

第二部书便是《呐喊》。是的,在这部书里,反映了令一面的鲁讯,让我原本的认识显得十分浮浅。他,一位瘦削的老人。他带领了全中国人民一起发动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呐喊。多少当代青年受到他的`影响,他们的儿辈们也受到他的鼓动,现在我们也将同样受到了这位影响世界的文学巨匠的熏陶。

鲁迅先生所著的书,无论什么出版社,精装版的、简易本的,上面的封面上的图案,并不是天花乱坠,没有太多附属品,即使是字体,也是平平常常的黑色字。看过一本鲁迅先生的书的封面,是一个青铜制成的铁锹和长枪,背影是寥寥几笔淡雅的印迹,是鲁迅的简朴?是鲁迅大无畏?渐渐单单。

简单中包含者不平凡。

篇2: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作文

①像先生这样懂得所谓人情世故而且知道旧社会很深的上了年纪的人,怎么能够跟青年人做朋友而且有亲密的关系呢?

②也许有人不了解,其实先生跟别人一样,在年纪轻的时候喜欢跟年轻人做朋友,不同的是他由壮年到老年,还是喜欢跟年轻人做朋友,跟年轻人在一起,他也显得年轻,而且跟年轻人一样地纯真。

③对付敌人他可以利用他那些关于旧社会的.知识,可以利用他那些人情世故;对待青年他却非常天真而且善良。

④以前,他同他的学生孙伏园一起旅行陕西厦门广州他看见孙伏园体弱便常常自动地替孙伏园打铺盖卷这一类帮助年轻朋友的事在先生的一生中其实是很多的。

⑤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地爱护青年,我记得有一回,有人请先生吃饭,几个有地位的人在席上一致指摘一个青年编辑的缺点,先生不满意这种缺席裁判,不待席终便拂袖而去。这个青年编辑就是《译文》期刊的编辑黄源。

⑥这以后《译文》停刊了,黄源也失了业。他为了《译文》复刊的事情四处奔走。他常常去看先生,有一回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了,我觉得很难过。这是很自然地说出来的。

⑦正因为先生对每一个青年朋友这样深切地关心所以在柔石等五位烈士牺牲以后他会写出像为了忘记的记念那样充满悲愤的文章

1.给文中第④⑦段空白处补上标点。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终:①最后,末了②人死 ③从头到尾的整段时间④到底⑤ 结束,完结

(1)先生不满意这种缺席裁判,不待席终便拂袖而去。( )

(2)期终考试结束了,寒假生活开始了。( )

(3)终有一天,台湾要回到祖**亲的怀抱。( )

(4)富士山山顶终年积雪不化。( )

3.文章第①③段中人情世故都加了引号,它在本文中特指什么?

4.读句子,体会带点词的含义,谁说你的理解。

(1)我记得有一回,有人请先生吃饭,几个有地位的人在席上一致指摘一个青年编辑的缺点,先生不满意这种缺席裁判,不待席终便拂袖而去。

(2)有一回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了,我觉得很难过。这是很自然地说出来的。

5.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

1.④、、,,。,,。⑦,。

2.(1)⑤(2)①(3)④(4)③

3.懂得旧社会的世态炎凉,对反动派充满仇恨。

篇3: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作文

1 肖文中说, 他是在《中国企业文化年鉴》中看到我的《企业文化基因及其再造》一文的。实际上, 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公开提出比这个时间要更早一些。早在1994年, 我开始研究同仁堂文化, 为同仁堂悠悠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和“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深厚文化而感动, 隐约感到, 一个企业经久不衰的背后, 肯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于是在学习、感悟中把同仁堂文化的内涵提炼为“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八个字, 请赵朴初先生题写并作为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和品牌核心价值定格下来。我认为同仁堂发展背后那种神秘的力量就是“仁德”精神, “仁”的本质是爱, 大爱之德才有诚信之举, 才能赢得民心, 最终走上长寿之途。这是我最初对企业文化基因的朦胧认识。1998年, 在全国“区域性企业文化”研讨会上, 我做了题为《积极开展区域性企业文化的研究》的发言, 已经注意到, 不同地区的企业, 其文化一方面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地域文化有直接联系。比如, 北京企业与上海企业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和风格, 其差别性明显地与“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影响有关, 这种地域文化因子是形成企业文化“基因”的土壤。1999年, 我在撰写《企业文化》一书时明确写道:“一个企业不光是生产利润的机器, 它作为一个生命肌体, 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积累着自身的精神文化财富。”2001年, 我作为三一集团顾问与其高层讨论、提炼“三一文化”, 挖掘三一集团初创时所确定的“三一” (即“创建一流企业, 造就一流人才, 做出一流贡献”) 愿景内涵, 深为三一集团在这种文化引导下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这不就是一种文化“基因”吗?2002年9月, 在“中关村文化研讨会”上, 我作了题为“中关村的企业文化基因”的专题发言, 提出了中关村正在孕育着十余种新的文化基因, 引起较大反响, 中新社为此发了报道, 称“北京中关村正在发起一场企业‘新文化运动’”。至此, 企业文化基因问题在公开场合正式提出。以后, 我又分别在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学习十六大精神,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 (2002) 、“第三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2003) 、第二届中国企业文化年会 (2003) 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第三届年会——2004北京高层论坛”上, 分别发表了“关于企业文化基因问题”、“企业文化基因与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基因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基因及其再造”等主题演讲。历经十多年的渐进思考, 2004年正式在《上海企业》第7期上发表了《企业文化基因论》一文。以后分别发表了《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基因与企业健康》和《什么决定企业健康》等文章, 进一步阐述了文化基因对企业健康的决定性影响。《企业文化基因及其再造》一文是我2004年撰写的。

文献探索表明, 2000年8月, 许项发、张丹在《理论与现代化》发表了《试论知名品牌的文化基因及其效应》一文, 注意到了名牌中蕴含的文化基因问题。2001年10月9日,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约翰·威克斯和查尔斯·加伦尼克题为《企业文化与文化基因》的文章, 谈到文化基因的选择、保留和变化等演变过程问题。但在国内明确提出“企业文化基因”的完整概念, 我的《企业文化基因论》一文应是首倡。

企业文化基因概念的提出, 既是实践的感悟, 也受到几篇理论文献的影响。一是1989年伊查克·爱迪思 (Dr.Ichak Adizes) 所著《企业生命周期》 (Managing Corporate Lifecycles) 一书, 该书揭示了企业成长与老化的本质, 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引导企业变革的规则;二是1997年阿里·德赫斯 (Arie de G eus) 所著的《长寿公司》 (T he Living Company) 一书, 该书通过对壳牌等长寿公司的研究, 发现长寿公司背后有4个要素:即对周围环境敏感、凝聚力与认同感强、宽容、财政保守, 因而创立了长寿公司模式;三是1998年肯·巴斯金 (Ken Baskin) 所著的《公司DNA:来自生物的启示》 (Corporate DNA:Learning from Life) 一书, 该书探讨了企业应当如何运用生物在获知和适应生态变化方面的设计原理, 在当今的“市场生态”中存活下去的问题。这几篇重要文献构成企业文化基因学说的理论来源。

2 纵观肖文, 肖坦先生提出与笔者不同观点, 即与笔者商榷的地方,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在逻辑上十分相关的问题上:

第一, 企业是不是一种生命?

第二, 文化是不是企业生命的基因?如果是, 文化基因是否可以改变?

第三, 文化基因是否是决定企业生死盛衰的根本原因?

第一个问题, 企业是不是一种生命?

在肖文看来:“人不同于动植物, 社会组织也不同于有机物, 简单地、机械地把生物学的概念和原则搬到社会科学领域, 用有机物种的发展原因来解释社会发展和组织发展是不科学的, 在论述上也往往不能实现逻辑的自洽和道理的圆融。”这段话表面看起来有一定道理, 但深究起来, 确有否定某些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之嫌, 不能以此否定企业的生命属性。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有需要、有感情、有思想、有追求、有理想的有机生命个体, 由若干有机生命个体, 通过一定目标和协作契约结合在一起组建的企业, 是人的复合体, 理应具有生命属性, 具有个体生命几乎所有的生命体征。企业也有需要、感情、思想、追求和理想;也有喜怒哀乐, 经营成功会兴高采烈, 经营失败会垂头丧气;企业也有产生、存续、消亡的生命过程;也有应激性、适应性, 也有新陈代谢, 能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企业也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或激进, 或稳健, 或保守等等, 怎能说企业不具有生命属性呢。

近些年来, 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企业生命问题的文献汗牛充栋。我们把企业视作生命, 不是“简单地、机械地把生物学的概念和原则搬到社会科学领域”, 而是基于仿生学、生态学、生物学等科学的发展与跨界交叉应用。

先看仿生学 (Bionics) , 1960年由美国科学家斯蒂尔 (J.E.Steele) 首先提出的仿生学说, 原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进行发明创造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 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 用以发明、创造新技术, 该学科为人类开辟了向生物界索取灵感的崭新道路。用仿生学研究企业, 形成了以研究企业生物型机制并模仿生物原理进行企业结构与功能设计, 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企业仿生学。企业仿生学可以为我们找出企业本质和生物本质的同源性, 其结构本质上是细胞结构, 其功能本质上是细胞的新陈代谢, 因此它们有共同的基因和共同的发展规律。

再从生态学 (Ecology) 角度看, 企业是由人们设计、组建和管理的具有生物性、智能型和人格化的物质转换系统, 其生存与发展必须与外部生态环境相适应。企业具有生命属性, 具有肢体、思想、活动以及类似的生态特点。比如, 企业经营中所拥有的实物资产以及相应的组织结构就是其肢体, 这些肢体接收到大脑以及中枢神经网络——“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指令时, 就会做出相应反映。同时, 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像人一样具有自身坚守的一套理念、价值与行为规范。

从生物学 (Biology) 角度研究企业生命问题, 在学术界已经达成诸多共识。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L.V.Bertalanfeg) 提出了生命是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有序系统。现存的物种都是在长期的竞争中适应环境的优胜者, 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与合理性。美国学者韩楠 (M.T.Hannan) 和弗里曼 (J.H.Freeman) 也认为, 组织在环境中是否能够生存, 和生物的适者生存规律是相同的。日本明治大学藤芳诚一提出企业蜕变理论, 指出企业同生物一样, 不进行蜕变就不能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企业的出现以及演变发展, 完全符合生命的一般特征。挖掘企业的生命内涵, 有助于建立有机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性。从进化角度看可以更准确把握企业的进化过程、进化规律和进化机制与动力。美国伊查克·爱迪斯 (Ichak Adizes) 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 阐述了企业“老化”的本质, 从“灵活性”与“可控性”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企业的成长与老化。他认为, 企业同生物体一样, 年轻时充满了灵活性, 较容易做出变革调整, 但由于控制力不一定很强, 因此其行为难以预测和把握;而企业老化时, 可控性增加了, 但灵活性却减少了;如果太老了, 控制力也会减弱乃至丧失。颜滨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人的生存方式, 即包括企业家在内的所有员工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物特征。”“为什么公司短命的多, 长寿的少?无序的多, 有序的少?企业家累的多, 轻松的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组织结构缺乏科学性, 难以产生生命功能。企业可以按照母子公司基因密码, 建立仿生企业管理模型, 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繁殖’与‘免疫’的自组织功能。”

综上所述, 从仿生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有关研究成果看, 尽管不能把企业严格定义为生物个体, 但对企业生命属性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一切生命都有基因, 企业作为一种生命现象, 也一定有它的基因。这是我们研究企业文化基因问题的逻辑起点。

第二个问题, 文化是不是企业生命的基因?如果是, 文化基因是否可以改变?

肖文明确提出:“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基因, 基因是先天获得的, 文化是后天建立的, 基因是不可改变的, 文化是可以改变的。”并且引述了《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 (Thomas L.Friedman) 的一段话:“是的, 文化很重要, 但是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不是人类的基因, 既然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领导人是不断改变自己的治国方针的, 那么文化也是可以改变的。”“文化不仅仅对社会的发展很重要, 而且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可以改变的。文化没有渗入到我们人类的DNA中, 它们是每个社会中地理环境、教育水平、领导人能力和历史经验的综合产物。既然形成文化的各个因素可以发生变化, 文化本身也可以改变。”肖文的逻辑很简单, 文化可改变, 基因不可改变, 因此文化不是基因。

让我们看一看基因的特性。基因, 也称遗传因子, 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是生命的密码。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基因具有物质性 (存在方式) 和信息性双重属性, 它既能够忠实地复制自己, 又能够发生突变, 或给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或使物种增强适应性。

2001年, 美国《自然》杂志发表了由美英德法日中六国科学家共同描绘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自此, 人类终于破解了生命的密码, 找到了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种种研究新进展表明, 人类将可能攻破基因修复或修改的难题, 也就是人类可以改变基因, 攻克癌症, 延长寿命, 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繁衍后代。然而, 人类除了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遗传基因外, 人是具有不同思想、感情、信仰, 会以不同方式思考、行动的特殊生物, 决定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还有另外一种基因, 即文化基因。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遗传的, 文化基因的遗传往往由家族扩展到一个组织或群体, 直至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基因相对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而言, 是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 主动或被动, 自觉与不自觉而置入人体内的最小信息单元和最小信息链路, 主要表现为信念、习惯和价值观等。文化因素 (或因子) 浩瀚如海, 不是所有的文化因素 (或因子) 都能成为基因或起基因作用。一般来说, 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具有基因性质。企业作为一种生命现象, 不同于单个生物体, 不具备生物基因, 但显然具有文化基因。

在达尔文 (C.R.Darwin) 进化论基础上, 人类学家探讨诸如社会起源、文化发展等问题, 形成了广义进化论。广义进化论认为, 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这两个过程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上世纪80年代, 美国生物学家威尔逊 (E.Wilson) 提出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观点, 他认为, 从性质上讲, 文化进化是以拉马克主义为特征, 即文化进化依赖于获得性状的传递, 相对来说速度比较快;而生物基因进化是达尔文主义式的, 依赖于经过几个世代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因而较为缓慢。文化基因的传递可以是纯粹遗传的, 也可以是纯文化的。此外, 还可以通过基因——文化的方式传递, 同时兼有两者的某些特点:一方面, 文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制约和指导;另一方面, 文化发明的压力又影响着基因的生存, 且最终改变着遗传纽带的强度和韧力。我们注意到, 文化进化总是由低级到高级, 进化过程即是经过不断竞争, 淘汰落后文化的过程。在企业中, 文化基因往往以一种不均衡的方式分布着。当新的概念出现时, 它们有先有后、或多或少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当一种新的做法在局部被证明成功时, 它可能扩散到其他部分, 也可能不扩散。某些文化基因传播的范围大于其他的文化基因。优秀企业文化是各种文化基因相互竞争的累积结果。

肖文引述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无可厚非。这里且不谈《世界是平的》一书屡遭争议, 仅就这段话来讲也不严谨。托马斯·弗里德曼说文化不是人类的基因, 只是就人类的生物基因而言, 从人类的社会性来看, 文化无疑是基因, 文化不但有、而且深深地渗入到我们人类的遗传基因中。托马斯·弗里德曼说文化“是可以改变的”, 这种“文化”既包括“后天习得”的文化, 也包括“先天遗传”的文化, “后天习得”的文化可以改变, “先天遗传”的文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改变。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基因包括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基因和文化基因。

第二, 构成企业的基因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 而是文化基因。

第三, 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虽然改变较难, 但并不是不可改变。

第四, 文化基因有同生物基因某些共同的遗传规律, 也有自身的特征, 因为它是“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所形成, “先天遗传”部分是企业创立阶段形成的, “后天习得”部分显然是在成长中养成的。文化进化, 是文化基因遗传和文化创新互相推动的结果。

第五, 企业不仅存在文化基因, 而且这种基因是可以改变的。其中“后天习得”的文化基因, 是企业创立后的经营中不断沉淀积累下来的, 其改变相对容易。“先天遗传”的文化基因, 包括企业创立时从母公司、老股东那里传承下来的基因, 也包括创业者当年所崇尚的理想、信仰、价值以及所形成的作风、行事风格等因素留下的文化烙印, 还包括第一代管理者和员工在艰苦创业中形成的精神、传统、语言习惯与行为方式等。这些“先天遗传”的文化基因往往根深蒂固, 影响深远。其改变往往是要借助某些特定的时机、事件, 如主要领导人更迭、企业重组和组织变革、重大技术与市场创新等, 借助企业内生的文化力量和外部力量, 推动文化基因的“突变”和进化。

总之, “企业文化基因”学说是成立的。即文化是企业生命的基因, 文化基因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个问题, 文化基因是否是决定企业生死盛衰的根本原因?

肖文认为:“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文化具有覆盖性广的属性, 所以人们在总结事业成败的经验教训时, 总能总结出几条文化原因, 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把文化当作一只筐, 什么都往里面装, 并且把它上升到‘决定’企业前途的高度, 说成组织发展的‘规律’, 这就是一种‘文化决定论’⋯⋯”“企业文化很重要, 但是决定一个企业生死盛衰的原因很复杂, 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 既有政治的、经济的、地缘的原因, 也有市场的、技术的、社会的原因, 要作具体分析, 决不仅仅是文化一个原因, 更不是决定的原因⋯⋯”

实际上, 基于第二个问题的论述, 我们论证了文化是企业生命的遗传基因。既然肖文中承认“基因可以决定人的生老病死”, 以此推理, 文化基因自然对企业生死盛衰起决定性作用。不过, “决定性作用”并不等于说决定企业生死盛衰“仅仅是文化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 企业存在生命周期。企业有生有死, 是客观规律。但我们也注意到, 企业寿命有长有短, 且差距很大。调查资料表明, 全球约80%的企业寿命不超过3年, 只有10%的企业寿命超过8年, 其中有2%的企业寿命超过40年。每年倒闭的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20%〜50%。比较而言, 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较长, 2012年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5.6年, 百年企业达24792家, 占比达到1.7%, 其中7家老字号企业超过1000年历史。美国大企业平均寿命40年, 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5年, 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7〜8年。

为什么企业寿命长短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企业生死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依笔者看, 影响企业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 尤其是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 使大批没有适应能力的企业纷纷倒闭,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正所谓适者生存, 优胜略汰。但基于文化基因理论, 文化基因优劣对企业寿命是重要的, 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生死有一定规律, 其中, 优秀的文化基因或因环境改变不断被优化了的文化基因, 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决定因素之一。

企业不像其他有机生物, 目前其他有机生物还无法摆脱自然法则的支配。企业是人造系统, 由人设计, 也可以由人改造。企业对环境的选择具有自主性, 即总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 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以增强主动适应性, 避免死亡。人们对企业的设计与改造以及企业对环境的选择, 都是在某种文化基因的驱使下进行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可遗传的文化基因, 对于这些可遗传的文化基因的再造, 是增强企业生命活力的必要手段。许多企业没有走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就中途夭折, 除大自然和国家政治、军事等带来的不可抗力, 即客观的“意外因素”外, 不管是人、技术、财务, 还是产品、市场因素导致的企业死亡, 均与文化基因的遗传和创新有关。企业不管是财务的危机、市场的危机, 还是信用的危机, 都是表面现象。因为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源于企业“大脑”的驱使, 都受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支配。反过来, 企业成功也有很多机会、机遇和偶然因素, 但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中, 抽象掉各种偶然因素, 我们观察基业长青的企业, 也会发现成功绝非出于偶然, 企业需要人去掌控, 经营需要人去驾驭, 机遇需要人去捕捉, 风险需要人去规避, 企业的任何一项决策行为和市场行为无不受到文化的引导和制约。不管是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中总结的美国成功企业的“八大特质” (即采取行动, 接近顾客, 自主和创业精神, 以人为本, 亲身实践、价值驱动, 坚持本业, 组织单纯、人事精简, 宽严并济) , 阿里·德赫斯在《长寿公司》中发现的长寿公司背后的“四个要素”, 还是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发现的百年不衰的企业所共同遵循的“三条原则” (即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 都是对成功企业优秀文化基因的最好概括, 都说明优秀文化基因之于企业基业长青的决定性影响。

从理论上讲, 只要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文化基因, 不断改变自身不利健康的或过时的文化基因, 与时俱进, 保持与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都具有无限延续性。企业在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后, 可以通过转型、创新等方式实现再生, 由原来的成长曲线转跳到一个新的曲线上, 从而开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单个企业或其局部的死亡, 也不意味着企业生命的终结, 由死亡企业可以衍生出新的生产要素集合体, 即新的企业。企业的转型、创新与涅更生, 表面是物质的转变和组合过程, 本质上是文化基因的延续、突变与再造过程。

篇4:对鲁迅先生《雪》的赏析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雪和雨给人的感受是有差别的。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人,童年的鲁迅自然对暖国的雪和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而对于一个多年在北方生活的人,成年的鲁迅对北方的雨和雪又有自己的不同感受和品味。

一、江南雪:虽美,但短暂

文章一上来并没有写雪,而是从江南的雨写起:“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是自然之实,但是作者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来写,流露出对江南雨一丝一缕的遗憾,还有一点点抱怨和不满。对于冰冷的、坚硬的雪花,作者好像充满了期待。

虽然变不成梦中的雪,但江南的雪也有自己的魅力,作者自然流露出了赞美和喜爱之情——“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鲁迅对江南雪的赞美多么直接,多么慷慨!可见欣赏之意,热爱之情。鲁迅先生的比喻更是奇妙,贴切,精彩!江南的雪美,和着早春的美景,雪后的江南简直就是一副奇妙的画,一首绝妙的诗。

美和艳,是江南雪的突出特点。江南的雪自然给喜爱大自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欢乐。江南的雪不够刚,不够厚,不够硬,虽美,像处子的皮肤,但毕竟太薄太嫩,经不起日晒,经不起风吹。对这种柔弱之美,作者虽然欣赏,但是并不眷恋。江南的雪就像江南的水一样,柔柔的,纤纤的,太媚、太艳、太女人气。她不能给人斗志,不能给人力量,不能给人勇气和胆量,她给予人的是一种担心和后怕,是一种瞬间就可能消逝的美丽。

像一个柔弱的处子,虽然滋润美艳,但是毕竟太柔弱,太纤弱,没有力量,没有硬度,经不起折磨,经不起考验,经不起摔打。江南的雪骨子里就没有那种刚性和雄性。因为没有力度,没有厚度,没有冷度,所以很容易失去自我,很容易消逝,无论如何你也挽不住,留不住,她瞬间就会消失,不知不觉就没有了。这种昙花一现的美,人们除了惋惜之外,还有什么呢?尽管人们喜欢,尽管人们热爱,可是那遗憾往往更让人牵肠挂肚。

二、朔方的雪:蓬勃昂扬,敢于献身

江南的冬天冷不起来,硬不起来,缺少冬天的真正滋味兒,所以对江南的雨,不抱希望,没有过多的奢望,除了遗憾之外,连幻想都没有。

朔方的雪,狂野、奔放,有一种北方男子汉的品格和精神,给人一种雄性的力量:“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是朔方的雪,这是给与了我们无限幻想的雪。这雪不惧怕,不含糊,不胆怯,不妥协,不忍让,勇敢顽强,她有韧性,有信心,有勇气,有斗志,有一股特别的雄性之美。

在狂风面前,如果像南方的雪那样,就不知被吹到哪里,吹成什么样子,就不知变成了什么。朔方的雪之美,美在坚强,美在顽强,美在抗争,美在力量,美在蓬勃地奋飞,美在不停地旋转,美在向上的升腾。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就是一个斗士,他不自卑,不畏惧,不退缩,敢于斗争,勇于斗争。他的性格成就了他的追求和梦想,他眼中的北方的雪,就是一种不屈服的斗士,鲁迅读懂了北方的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找到了知音,产生了共鸣。这雪不就是在战斗的鲁迅吗?

北国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是雨的化身。雨死了,是为了变成坚硬的雪。雨必须死掉,也只有死掉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和狂风斗争,才能用自己坚硬的躯体和黑暗斗争、抗争。这是雨的追求,这是雨的理想,这也是革命家的鲁迅的追求。不惧黑暗,敢于牺牲自我,“粉身碎骨浑不怕”,这就是鲁迅,这就是没有奴颜媚骨的鲁迅。这雪,就是鲁迅,就是像鲁迅一样冲在斗争前沿的广大战士。

牺牲自己,这个代价太大了。可是雨不怕,不犹豫,不畏惧,不留恋。所以,雨死了,慷慨地死了,变成了美丽的雪,变成了顽强的雪。雪是雨的魂,是雨的魄,是雨的灵魂,是雨的精魂。不怕死,也是雨的精魂。雨化成了雪,雪在替雨战斗。雨没有死,雨依然在战斗,只不过变了形式,变身成了坚硬的雪而已。雨的生命在延续,雨的灵魂在雪身上。这是北方的雨,和永远也变不成雪的南方的雨不同。空中飘飞的不是雪,是雨的精魂,是雨的替身。

作者,这哪里是赞美雪,而是在赞美北国的雨。北国的雨比暖国的雨,幸运,有福气,能够变成坚硬的雪,而不是变成瞬间就消逝的雪,该是多么幸福,多么荣幸。

作者喜欢北国的雪,也喜欢北国的雨。喜欢雪的雄性、坚硬和顽强。作者渴望成为坚硬的雪,渴望成为一种能够奋飞的雪。这北方的雪,完全是在恶劣的环境下逼迫而成的。北方的环境特别恶劣,如果没有特别的能力,是很难生存下去的。那严寒,那狂风,那一切的一切都会毁灭人,都在摧残人。雨不得不变成雪,就像南方的雨不能变成坚硬的雪一样,北方的雪想有一点温柔,有一点美艳,那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刚烈,只能坚硬,只能顽强抗争,只能献身自己。作者对雪的赞美,就是对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赞美。

篇5:鲁迅先生对现世的意义

我想,鲁迅这两个字,至今还常被人诵之于口、笔之于书,原因之一,怕是因后世之人在行事、遇事时,会时常自然不自然的联忆起他的一些文字之故吧。这不,高考一结束,我就想起了先生在《论睁了眼看》里的“瞒和骗”来。

前不久,在得知今年高考有“26个省份(其中也包括笔者所在的省)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消息后,我就一直忧焦着。以前,在对比喻北京人有个五百来分就能进北大、清华,而外地人就是有个六百来分也难进这两所学校的事时,还有个考题不同,标准不一的理由。现在一统一,标准就一样了,理由也就没有了。再要有不同,要么就是公开的不公不平,要么就只能是政策性照顾。公开的不公不平,当然不能要;而“政策性照顾”,其对象也只能是贫困落后地区,再怎么也照顾不到首都北京的人的头上。如果要硬加强施,别地人即使不说什么,作为首善之区、享受全国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北京人,也会在内心过意不去的。

杞人忧天,总是发生在无知小人中的事。这不,高考一结束,我心里的忧虑和焦急就顷刻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是自嘲和自怨。原来是我的理解出了差误。“统一”者,是“出题”的统一,就是把原来的由各省或地区的出题权统一到教育部,教育部“统一”出了A卷的A题,B卷的B题,C卷的C题,“统一”的26省份,仍然是A省份考“统一”的A卷,B省份考“统一”的B卷。考题仍然还是不同,标准也还仍然是不一致,所以北京等发达都市的考生仍然照旧可以以低分进入北大、清华。绕了个360度的弯,仍又回到原点上来了。地球仍是圆的,太阳仍是从东边出。“嘲”和“怨”仍然还是冲着自己的易于被瞒和被骗。

篇6:走近鲁迅先生的作文

鲁迅,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从小学开始就接触鲁迅的文章和各类歌颂他的诗文,但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太遥远,使我们无法想象。今天学习了《鲁迅自传》,又一次更进一步了解他的生平,我对鲁迅的了解才又近了些。

鲁迅,一个从深沉的黑夜里,高举熊熊火炬,勇敢的杀伐过来的战士的形象:倔强的头发,冷峻的横眉,如炬的目光,浓黑的胡须,还有那令人生敬的嵯峨的气度。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封建的思想文化,封建的道德伦理,成为几千年沉积下来的一种可怕思想,成为影响人们思想的一种可怕痼疾,而鲁迅却能在如此的环境中学习并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真谓之为我们的榜样,也正是因为鲁迅看到这种可怕思想对人的羁绊,所以才弃医从文,决心医治人们的想法,挽救落后的国家。

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他是绍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国文的根底在当时一般白话文学作家里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杂感)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的。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又一本的`杂感集。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北洋军阀执政若干年,谁又能对现状满意?问题是在,光是不满意又当如何?我们的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真是百孔千疮,怎么办呢?慢慢的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不失为一个办法。鲁迅如果不赞成这个办法,也可以,如果以为这办法是消极的妥协的没出息的,也可以,但是你总得提出一个办法,不能单是谩骂,谩骂腐败的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而鲁迅的最严重的短处,即在于是。

鲁迅一生曾经用过156个笔名,写了近千篇杂文,34篇小说,10篇散文,23 篇散文诗,73首诗歌,共二百多万字;辑录、校勘古典文学作品和有关研究古典文学的著作,共约八十万字;翻译介绍外国文艺理论等作品共约三百一十万字。总共约有六百万字。

同时,鲁迅很注意哺育青年一代。在他一生中,亲自接待过约五百个青年来访,亲手拆阅过一千二百多个青年来信,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现收集到的信有一千多封,共约八十万字。如果再加上散失的二千五百多封信和他二十五年的日记,以及其他书信等,那么鲁迅在短短三十年间,总共写下了一千多万字。平均计算,每年写三十三万多字,每月写二万七千字,每天写九百多字。

此外,在党领导下的一些政治活动中,由他签署、参加的宣言、声明、通电有三十一次。鲁迅编辑的报刊、杂志、丛书约四十种,介绍古今中外的艺术目录十五种,并为青年作者写了序或跋的书约五十五种。为青年校阅、编选、介绍书籍五十四种。据不完整统计,鲁迅的作品已经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思想自由、先进的时代,而很多人却不懂得珍惜幸福。不好好学习,或打架斗殴,或沉浸在网络中不能自拔……我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鲁迅那个年代,不用被那种迂腐的思想束缚,不像今天,可以自由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们拥有着如此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珍惜现在优越的环境和幸福生活。把握好每一个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回报向鲁迅一样,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美好生活的人们。

篇7: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作文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朴素的鲁迅先生。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总觉得很亲切、很自然。鲁迅先生不像别人用华丽的词语来修饰文章,他用贴近生活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的鲁迅。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关心人民的鲁迅先生。对青年,他是多么的关心。关心新一代的成长,关心新一代的未来。对中老年人,他像朋友一样对待。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拉车夫脚受伤了。鲁迅先生仔仔细细地为他包扎伤口。在那个年代,拉车夫是受人嫌弃与鄙视的,可鲁迅先生对百姓如对亲人的。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勤劳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视时间如生命一样宝贵,为了人民的生活,鲁迅先生常常早起、晚睡,鲁迅先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在《一面》中作者6次描写了鲁迅先生的瘦,那是为人民忙碌而形成的。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爱书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书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鲁迅先生的书看起来都像新的一样,鲁迅先生最讨厌别人在书上乱写乱画,把书折了、撕了。鲁迅先生在看书前是要把双手洗干净的,桌子也要抹干净的。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直率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说话从来都不拐弯抹角,有话直说。虽然这样的性格容易得罪别人,可是总不会欺骗自己的。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个……

哎!千言万语也描绘不完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篇8:论鲁迅先生的《祝福》

一.祥林嫂的生命史

祥林嫂生命的第一阶段———出生时期。生为女性, 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伦理、道德的强化, 程朱理学, “三从四德”、“贞妇”、“节烈”的绳索桎梏等着她。

祥林嫂生命的第二阶段———生存时期。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她对自己不可改变的性别身份的尊严、自由、价值的否定的过程。“祥林嫂”, 就成了她永远的身份标志。“从一而终”的女性人生观, 在祥林嫂这里, 具体化为“从祥林而终”。而祥林的突然辞世, 不仅使得祥林嫂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就是她精神上的“从”, 也没有了一个具体的实在物。但“从一而终”的生命信念不能改变, 于是, “从”变为“守”, 要守住自己曾经有过的, 现在已经没有了的那个“一”。这叫“节”, 是不能失去的,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已经深入进祥林嫂的灵魂深处。正值盛年的女人, 要钳制住自己正常生命的欲望, 忍受住正常生理需要的煎熬, 那得需要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已经内化为祥林嫂自律力量的封建伦理、道德, 就有这样强大。它就使得祥林嫂甘愿以这种革除自己天理欲望的方式, 来消尽自己生命的时光。当婆婆把她卖给另一个男人, 无疑是对祥林嫂“从一而终”人生信念的轰毁。她拼死反。她逃跑, 她要撞死。“从一而终”是对她身体生理的摧残, 而逼她再嫁, 则是对她心灵精神的毁灭。

依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 祥林嫂和贺老六婚后的那段生活, 应该是幸福的。一个女人, 有疼爱自己的丈夫, 有活泼可爱的儿子, 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状态;是祥林嫂在脱离了 (虽然不是自愿的) 那种“从一而终”的礼教生活后, 才能得到的一种美好生活。当然, 悲剧祥林嫂是不会在这种美好中享尽自己天年的。夫丧子亡, 极其沉重地打击她之后, 将她推进了更为深重的精神灾难的深渊, 将她推到了生命的尽头。

祥林嫂生命的第三阶段———死亡时期。死亡之前的祥林嫂在贫困中饥寒交迫。身体之外, 在风雪交加的时节, 她沿街乞讨,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以乞讨活命, 而破碗中却是空空如也。身体之内, 她间着挣扎无果的绝望。她惧怕自己死后被阎王锯开分解的结局, 于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赎“罪”, 用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捐门槛”, 但是, 鲁四老爷的态度明白的告诉她:没用!死后也不能得到安宁, 她没有了任何解脱悲惨痛苦的路。最后, 在惊惧、恐怖之中, 在死后的寂寞、冷酷之中, 祥林嫂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步———死亡。

二.悲剧的起源

祥林嫂的悲剧当然首先起源于她的奴隶性格。

鲁迅先生是深刻的洞悉中国传统文化者。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 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 外国人, 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 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老调子已经唱完》)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 所以, 他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 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 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作为一个善良、朴实、勤劳的贫苦农村妇女, 祥林嫂平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 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但她身上的奴隶性格害了她。

《祝福》中, 祥林嫂唯一的一次笑是当柳妈提到改嫁的事时, 她自然地想起了和贺老六短暂的幸福, 更忆起了他们的孩子阿毛, 于是, 她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会心的笑, 是对过去那段美好生活的深情的怀念。但这笑的背后消解了祥林嫂曾经激烈反抗的意义。奴隶性格再一次占了上风。新丈夫“有的是力气, 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 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 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 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 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

这极难得的一笑, 又是那样的短暂。当柳妈盯着祥林嫂的眼睛,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 立刻敛了笑容, 旋转眼光, 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 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地说。“再一强, 或者索性撞一个死, 就好了。现在呢,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 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 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 分给他们。我想, 这真是……”

于是, 祥林嫂崩溃了。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 再一次表明她的奴隶性格信服了神权迷信, 要以门槛作为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好赎了自己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封建势力的高压与愚弄, 就是这样残害, 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

三.悲剧的根底

祥林嫂的悲剧应该归罪于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对人的残酷精神虐杀。但在对祥林嫂的悲剧进行解读时, 我们或许会问这样的问题:

祥林嫂的悲剧与鲁四老爷有直接的关系吗?鲁四老爷一家并没有意要欺凌祥林嫂, 他们倒是如数给祥林嫂工钱, 而且最初也不乏同情心, 先是虽然“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还是收用祥林嫂做女佣;后来祥林嫂再度守寡后, 虽然很是忌讳, “起初还踌躇”, 但听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后, “眼圈就有些红了”, 仍然继续收留了她;对祥林嫂后来迟滞的劳作, “已颇有些不满了”, 但也并没有怎样苛待她, 只是不许她插手祭祀活动。

再看着鲁镇上的一般群众, 你也很难说他们对祥林嫂有什么明显的恶意。但只因为祥林嫂寡妇再嫁, 他们和祥林嫂交往时“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 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其后她的不幸遭遇虽然一度使人们“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但最终“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 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之所以嘲笑她, 是因为她的“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即便是柳妈, 她与祥林嫂同为女佣, 你也很难说她给祥林嫂讲阴司、阎罗大王的故事是为着折磨祥林嫂。她也许倒是真诚地为祥林嫂担心呢, 还给祥林嫂想了一个捐门槛以赎罪的办法。

丁玲在谈到《祝福》时曾说:“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在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 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假如是这样, 那就只是人的问题, 换了一个人祥林嫂也会幸福起来的, 但鲁迅就不是写这些, 不是写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他是写封建吃人, 写旧社会吃人, 只要是封建统治着的地方, 祥林嫂就是没有出路的。……这样的作品, 一句教训人的话都没有, 可是你读了后能够不深深觉得封建可怕吗?” (《跨到新的时代来·“五四”杂谈》)

祥林嫂的悲剧更深刻的来源在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 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 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他还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说是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 其露出的1/8是意识部分, 而淹没在水面以下的7/8是无意识部分。也就是说, 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 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他的得意门生荣格继承了他的学说, 并对他的无意识的构成内容作了全新的修改。荣格认为, 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 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 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 简单地说, 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 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祥林嫂在她的生命即将终止之前,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偶然性的革命性的追问。祥林嫂的追问“是在遵循旧的社会规范作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 才对大家认为天经地义的合理存在表示怀疑的。就是说, 封建礼教在其合理性 (不要忘记, 其最初形成时, 是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的) 完全丧失殆尽, 在最虔诚相信它的人被它通到绝路上时, 才迫使其不得不怀疑它、反抗它, 在这同时, 也就最终敲响了它的丧钟”。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最初并不是从理性上开始的, 而是在个体感性生命被逼到绝路上时, 以一种个体感性的形式出现的。所以, 祥林嫂并没有以一种明确的理性认识来反抗、怀疑封建礼教,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是否会进入地狱, 是否会与死掉的一家人见面。但正是通过这种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形式, 才真正真实地体现了社会发生的最初的但却是本质的变化与变革, 只是在我们过去的观念中, 总以为最初的社会的变革、革命是在一种清醒的理性指导下进行的, 我们也就因此而忽视了祥林嫂对集体无意识怀疑、质询的革命意义, 也就因此而忽视了阿Q那“如果中国真正发生了革命, 我的阿Q也只能是革命者”的一面。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这种社会、时代的最初变革, 是在中国本土上发生的, 有着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最深厚的社会土壤。我们看这篇小说, 这种质询、怀疑是由祥林嫂发出的, 而不是由从观念层面上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我”来发出的, 虽然“我”深知鬼魂、阴司的有无。那也就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质的变革, 不是仅仅在观念层面上就能够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其质上的变革,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将中国人的感性生命完全窒息, 而不得不在生命窒息前的质询、怀疑中而被迫发生。

上一篇:新招聘员工入司体检管理办法--试行稿下一篇:观阁镇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