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鲁迅

2024-05-02

评鲁迅(精选6篇)

篇1:评鲁迅

评鲁迅

毛泽东曾经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也是最杰出的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学观与现代派的调和者。他以俯瞰超拔的目光、人类文明的目光关照灾难深重的民族,以欧化的艺术改造传统,他不像前几年的“现代派”那样只重皮毛外壳,他在适度照顾中国读者的同时显示自己思想与美学的先锋性。

在语言上,<<阿Q正传>>显示出鲁迅先生的格调,例如,阿Q向吴妈求爱, 与小D相互抓辫子等出的描写语言,都看到了描写对象的某个被特别突出的可小部分,具有滑稽的讽刺力量,还有作者不是穿插一些诙谐的议论,例如,在第四章中阿Q调戏小尼姑后关于中国精神文明的评论, 以及描写阿Q思念女人后走着关于女人是``祸水”的议论,都写得妙趣横生,辛辣而有力的讽刺封建思想观念,使<<阿Q正传>>闪烁着鲁迅卓越的杂文色彩。

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最后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

历史终将证明,鲁迅即使不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伟人,也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第一伟人。郁达夫在鲁迅死后曾说,一个不知道尊崇伟人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长叹憾。郁达夫是看到了鲁迅生前所受的攻击、污蔑和中伤的;而且也看到他死后所得的评价,哪怕是肯定的评价也未能惬心贵当,故而发出了如此的感慨。他不及看到鲁迅死后半个多世纪围绕着鲁迅的一 切,而且这一切还将继续下去,直到围绕着鲁迅而生发的一切公私恩怨为历史所刷淡。到那时,对伟人的一切咒骂、中伤、曲解纷纷剥落,成了伟人巨像下的尘埃,甚至累积成小丘,倒反而会化为这座像的自 然景观中的一点点缀,即使只能供游人践踏,总还不失是历史的沉渣。

篇2:评鲁迅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鲁迅作品群文读写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鲁迅作品是经过历史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是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典范,鲁迅是一位真正的语言大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包含4篇关于鲁迅的课文,配套主题丛书《俯首甘为孺子牛》汇集鲁迅相关文章29篇,反映了鲁迅的方方面面,这课只从鲁迅作为文学家角度来看。淡淡数笔,却能以少胜多,形神毕现,类似“白描”,这被鲁迅称为“作文秘诀”。怀揣“秘诀”阅读鲁迅系列作品,学生读写能力得到提升,精神生命得以滋养。

【教学目标】

1、浸润名家作品,从经典文段品味作家写法;

2、回归现实取材,在仿写中找到表达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对鲁迅作品中白描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从鲁迅印象中读出“美术家”鲁迅

“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节选自主题丛书六上第五册第4课《回忆鲁迅先生》

师生共读文段。

师:猜猜这段话是谁说的?读了它,你对鲁迅产生了怎样的印象? 生:对着装有讲究,有品位,有艺术眼光。

“鲁迅先生于文学外尤注意美术。”

——节选自主题丛书六上第五册第21课《先生人格不凡》 师:我们到这篇文章里找证明,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这么说。看来,研究鲁迅,懂其文字仅得一半,美术里有他精神世界的另一半。【设计意图】

鲁迅先生评价指导萧红着装是生活中鲁迅的一个经典画面,课的起始,用一个有趣的话题带学生亲近鲁迅,读出鲁迅的有趣,有品位,读出鲁迅对美术的热爱。白描原是美术的画法,鲁迅将其运用到写作中,鲁迅的文章与美术密不可分。

二、运用色彩组合,构筑画面,抒发情感

我们看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的这段描写——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少年闰土》

学生朗读。

师:这是鲁迅先生用文字画画,想象画面,美在哪里? 生:用“深蓝”、“金黄”、“碧绿”这些表示色彩的词。

师:鲁迅笔下的场景,与其说是用语言表述,不如说是用画笔涂抹。置身此情此景,鲁迅会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速读全文,体会这段景物色彩的描写对于抒发情感的作用。

师:可以是欢愉,因为小伙伴闰土来了,教给小鲁迅无穷尽的新奇的事,关于童年的美好呼之欲出;可以是淡淡的忧伤,因为这些美好的画面只出现在回忆里。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暗的眨眼。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

——节选自主题丛书六上第五册第13课《补天》

师生共读。

师:圈出色彩词,体会颜色的运用。你见过这样描写天空和浮云吗?什么感觉? 生:奇幻!开天辟地的壮观!

师:奇绚的色彩组合中能读到鲁迅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礼赞。

复习品读萧红的《火烧云》。

师:原来颜色可以运用得如此准确。“梨黄”、“茄子紫”„„思物就能知颜色。你们也能试着将几种色彩组合在一起,构筑一幅画面,表达情感吗? 学生仿写。学生作品1——

生:亮绿的小草钻出黄湿的新土,蔚蓝的天空下飞来几只雪白的云朵,蹦跳着寻找金灿灿的太阳和暖橙的气息。

„„

师:在这色彩缤纷的画面里,老师体会到同学们的欢欣雀跃。【设计意图】

体会鲁迅作品文中有画,景中有情的表达效果。号称“白描圣手”的鲁迅在色彩运用上颇为讲究,有唐代诗人李贺之风格。此刻的“有色”是为下个环节从“无色”中体会鲁迅白描写法来做铺垫的。

三、隐去色彩,物像并置,亦能创造精彩

师:增加难度。这回,把颜色词都隐去,也能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

不信,你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见到桃花,就读出了粉红;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大漠,就看到了黄茫茫一片。师:还有我们熟悉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是中国传统山水诗画中常见的物像并置,诗情画意中,抒发了一个飘零游子倦于漂泊的愁肠。

师:这些诗句不着一点色彩,却能把绚丽的美景印刻在我们心里,这就是白描的魅力。《好的故事》中,鲁迅先生把家乡常见的物像并置在一起,创作了一幅写意山水画。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个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节选自主题丛书六上第五册8课《好的故事》

师:你见到了哪些物像?

生:乌桕,新禾,野花,鸡,狗„„日光,萍藻,游鱼。

师:十几种物像并置在一起,不加粉饰,就依次罗列,也能见到颜色。生:见到事物本身的颜色。生:见到一幅江南水乡风情画。师:我见到了两幅画。

生:一幅是水平面以上的,一幅是水中的倒影。

师:看似普通的物像罗列,无形容,无装饰,不着色彩,我们却能看到一个,甚至几个多彩的画面,平淡中见其丰富的内涵。【设计意图】

主题丛书上的经典段落是好例子,教师要带着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反复地诵读,由浅入深慢慢体会作家这样描写的妙处,悟出作家写作的动机,寻得作家“白描”的写作秘诀。

师:请尝试修改习作1,删除颜色词,添加物像,呈现画面,也会同样的精彩。从作品1删除颜色到作品2——

生:小草,新土,天空,云朵,太阳……扑鼻而来暖春的气息。从作品2可添加更多的物像到作品3,画面更丰富——

生:小草,新土,天空,云朵,太阳,红花,蝴蝶,细雨„„扑鼻而来暖春的气息。

景中如果加入了人,画面会更添生机——

生:草丛,野花,浅池,牧人,毡房,马群,骑马上天上,最美的旅行。设置倒影,画面叠加—— 生:„„

移步换景,多幅画面—— 生:„„ 现实取材,自由仿写——

生:桌子,椅子,讲台,黑板,书架,灯,头顶吱呀作响的风扇,普通的教室,难忘的校园。

……

师: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童年之精神写不出,那桌那椅那长廊那操场那跑道以写之。鲁迅先生的美术,除在有色中绘制绚烂的景象,于无色中也抒质朴的情怀。【设计意图】

删除色彩词,从有到无,体会白描之简洁;添置更多物像,让画面内容变得丰富;有了人的加入,画面更添生机;设置倒影,移步换景,绘出多幅画面;现实取材,发散思维……逐层递进,学生在不断修改、创作中,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总结:鲁迅先生就是这样脚踏在文学的船上,开启美术的路径。一笔之中诗画俱现,一文之间字图穿梭。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向鲁迅先生学到的作文秘诀。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围绕一个语用点,我从三十多篇与鲁迅相关的文章中精心选材;整堂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主线清晰、扎实推进。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始终关注学生,及时点拨、引导;能真正体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理念。在小练笔时,应该给学生更加充裕的时间进行仿写创作和展示,以展现更加丰富的生成。

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 谢佳芮

电话:*** 听谢老师的课,我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南宁听她执教《刷子李》,重点与学生探讨冯骥才作品的风格特点,令我耳目一新。这次,她依托教材《少年闰土》等群文的片段,教学生鲁迅的作文秘诀——白描,又使我眼前一亮。

很佩服她深厚的文学素养,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洒脱大气;为教好这堂课,从三十多篇与鲁迅相关的文章中精心选材,巧妙整合,用独到的视角挖掘“白描”这样一种写作手法,匠心独运。整合之功力毋庸置疑!

整节课,她围绕着“白描”这一目标,先让学生读《回忆鲁迅先生》,使学生对鲁迅与“美学”产生联系;再由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中色彩的描写及鲁迅学生萧红《火烧云》中有关颜色的描写,让学生悟到色彩描写之精妙,并随机仿写色彩描写的句子;然后问题一转,让学生读《渔歌子》和《天净沙 秋思》,领悟只写物象也能体现画面感的绝妙,从而懂得何为“白描”,“白描”的作用是什么;最后,再让学生把先前写的句子去掉色彩,只留物象,深入感受白描之妙。紧扣目标,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非常好地阐释了什么是“学习”。听了她的课,我也学会了什么是白描,白描的用途是什么。这样的课是有发展的课,有生成的课。

从谢老师提交的这个教学设计来看,她已自己删掉了原本讲课时一些环节:如,用白描写法写景之外,还可用白描手法写人等。这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短短的40分钟一堂课,目标一定不要太多,再好的东西吃多了学生也是受不了的,一课一得就已经非常理想了。

篇3:评鲁迅

现在有些杂文依然是严肃有余而幽默不足,批判有余而美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由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首倡的杂文“闲适格调”就特别值得借鉴。

一、“闲适格调”的手法和技巧

有人把林语堂的“闲适格调”看作内容上表现“闲情逸致”,语言上则一味“自然平和”。这种看法未免失之片面,或者说未能理解和把握这种格调的实质。林语堂在《人世间》发刊词中曾经阐明,他所倡导的“闲适格调”,不是指思想内容和描述对象,而是指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所谓“格调”,就是笔调;所谓“闲适格调”,就是一种带有闲适特点的个人笔调。大量阅读林语堂的杂文之后,他的“闲适格调”可作如下两方面的归结。

(一)平中见奇的杂谈琐议

西方将散文分为小品文和学理文,认为小品文闲适,学理文庄严;小品文下笔随意,学理文章法分明;小品文不妨杂谈琐议,学理文则为题材所限而谨言慎行。因此,西方人称小品文为个人笔调(Personal style),也可译为“闲谈体”或“娓语体”。总之,杂文的“闲适格调”,就是一种清闲安逸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色。这种格调自然适于叙写山间明月,江上清风,身边琐事,闲情逸致。但是除此之外,也完全可以用于暴露丑态,戳穿伪善,抨击时弊,斥责罪行。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攻击假恶丑必定要义愤填膺,怒火中烧,慷慨激昂,骂语连篇。当然,这样做非常痛快、非常解恨,但是如果篇篇如此,那也未免单调。杂文也完全可以采用闲适的格调,表面上是山间明月,安然祥和,实际上却是地火汹涌,义愤填膺;表面上是江上清风,清闲安逸,骨子里却是狂风怒号,慷慨激昂。这样的行文方式比起骂语连篇,自然更有情趣。这种杂谈琐议,之所以被称为“平中见奇”,其“平”,在于表面上的清闲安逸;其“奇”,则在于骨子里的慷慨激昂。

如林语堂《谈言论自由》中的一段文字:

《伊索寓言》一书,专门替鸟兽造谣,谤毁兽类与人类一样的奸诈。假定鸟兽能读这种故事,他们也不会懂得。比方狐狸看见树上葡萄吃不着,只有走开,决不会无聊地骂酸葡萄。惟有人类才有这样的聪明。

文中说人类“聪明”,不过是运用反语,实则是以人类和兽类相比,讽刺人类的虚伪。林语堂此处或有实指,却并不明言,让读者去联想那讽刺的对象;他也不直言在这一点上“人不如兽”,反而刻意夸奖人类。语言是平和的,讽刺却有些辛辣。

(二)绵里藏针的针砭讽喻

所谓“针砭”,原是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这里是借指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所谓“讽喻”,不是讽刺,这是一种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讲明道理的修辞手法。针砭用的是小小的银针而不是投枪,讽喻相对来说应是温和的,而讽刺却是犀利的。

所谓“闲适格调”,就意味着一种恬静的心态、一种平淡的语气、一种温和的语言;而不是亢奋的心态、冲动的口气、激昂的语言。文章的内容可能并不恬静平和,而作者却完全可以采用这种相对温和的格调对假恶丑进行揭露和批判。作者并不怒骂,怒骂就意味着正颜厉色的抨击;也不嬉笑,嬉笑就意味着笑谈戏言的嘲讽。“闲适格调”则意味着一种柔中带刚、绵里藏针的行文手法。如果同味觉相联系,那么,正颜厉色的抨击会使人感到辣,笑谈戏言的嘲讽会使人感到苦,而这种恬静平和的漫谈,则使人初始感到淡,而后却感到余味浓厚。

林语堂在《谈言论自由》一文中举例“猫叫春”,认为猫是“非常自由,很有魄力的”,反衬人类在求偶时就不会有如此的自由了。即便有,也断无如此的魄力。作家笔锋一转,说中国的老百姓“痛时只会回家咒骂,而且怕人家听见”,这分明是批评当时的政治生活不民主,人们没有“喊痛的自由”。但作家并不用诸如“独裁”“专制”“压制民主”等极端的字眼去抨击当局,而是用一种淡泊的态度、幽默的文笔娓娓叙谈,这正是所谓的“娓语体”。读者仿佛可以窥见那“绵里”隐藏的“针”的影子了。这种抨击,并不是握着匕首,猛刺过去,使论敌遍体鳞伤,而是稍稍闪动一下“针”的锋芒,使对方感到隐隐作痛。这些文字,虽然是一种平和的中性的言辞,但是,难道我们不能从这种恬静平和的讽喻中感到一种坚硬、愤懑的指斥吗?

林语堂一篇杂文中还有一段题为《言论系讨厌的东西》的文字:

中国向有名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又谓知人秘事者不祥,又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由此可以推知言论是讨厌的东西,岂容你自由?所以好言人是非者,人家必骂为狗:“狗嘴吐不出象牙。”只有称赞颂扬人的,人人喜欢,奉为象。政府所喜欢的,也是守口如瓶的顺民,并非好喊痛的百姓。比如此刻有侦探在坐,必认为林某人讨厌,而认守口如瓶之诸位是比我好的国民。……

所谓“言论是讨厌的东西”,这是当局者的看法。作家这段文字,意在抨击当时的社会没有言论自由。“政府所喜欢的”,“只有称赞颂扬人的人”,起码“也是守口如瓶的顺民”,而“并非好喊痛的百姓”。对于没有言论自由,甚至不许“喊痛”的社会,作家自然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他并不用激烈的言辞予以迎头痛击,却是以清闲安逸的笔调,以说“风凉话”的形式,给以旁敲侧击。这种笔调和形式给予批判对象的虽然不是切肤之痛,以至于使其生出彻骨之恨,但也使其感到小小的不自在,感到自己的世界并不十分美好。

林语堂议论时政而且内容颇为敏感的另一篇杂文是《论政治病》。作家写道:

……在要人下野电文中比较常见的,我们可以指出:脑部软化,血管硬化,胃弱,脾亏,肝胆生石,尿道不通,牙蛀,口臭,眼红,鼻流,耳鸣,心悸,脉跳,背痈,胸痛,盲肠炎,副睾丸炎,糖尿,便闭,痔漏,肺痨,肾亏,喇叭管炎……还有更文雅的,如厌世,信佛,思反初服,增进学问,出洋念书,想妈妈等(毛病就在古文的不是,“养疴”二字若不是那样风雅,就很少人要生病了。)……总之,人世间上可有之病,五官脏腑可反之常,应有尽有了。只有妇科不大有,其理由是中国女子上台下台者尚少,不然一定子宫下坠,卵巢左倾……

政坛上重要人物(即文中所谓“要人”)的凡此种种病症,其实往往是一种托词,是一种勾心斗角的手段,这其实是一种“政治病”,“是他们政治上斗争的武器及失败后撒娇的仙方”。有趣的是,作家不厌其烦地列举了那么多的疾病,而有的病并不见得就有,比如“卵巢左倾”等,这些都是为了说明政坛上的“要人”为了与政敌较量而挖空心思,胡编乱造,扰乱视听。林语堂这一段犹如相声一般的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好像不是在写文章,却像是好友之间的闲谈、神侃、东拉西扯。原来,杂文也是可以这样写的!杂文完全无须板起面孔训人,瞪起眼睛骂人,而完全可以用一种轻松活泼、信马由缰般的语言来论事说理。

以上两点,应是林语堂“闲适格调”的具体表现。

二、“闲适格调”的价值和局限

林语堂的杂文,往往牵涉严峻而敏感的话题,大多表现政治内容,而作家却都以清闲安逸的文字来表现,反映了他特有的格调。可以说,林语堂在鲁迅的匕首、投枪之外,在杂文的园地里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丰富了杂文的艺术手法,这应是其“闲适格调”的价值之所在。

但是,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推崇鲁迅及其杂文,于是,林语堂的杂文及其“闲适格调”就不被重视,甚至遭到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甚至以鲁迅“划线”:赞同与追随鲁迅的作家,便是革命作家;反之,便是反动作家。林语堂便成为批判对象。

鲁迅和林语堂在当时都是著名杂文家,同时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职任教,又同时经历了当局枪杀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的“三·一八”惨案。事后,二人为了悼念自己的学生,分别写出《记念刘和珍君》和《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两篇著名杂文。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就可见两位杂文家文章格调的不同。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文字,是愤怒,是控诉,是锋芒逼人,是长歌当哭。现引录两段于后: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的杂文,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面对论敌那丑角般的表演,他会写出嬉笑式的文章;面对论敌残暴的行径,他便失去了嬉笑的情绪,而只能给予严斥和怒骂。面对自己所器重的学生“无端在府门前喋血”,他只有痛惜、震惊、愤懑,面对反动当局的暴行,他毅然痛击、怒斥、冷嘲热讽。这是一篇感情深沉的悼文,也是一篇锋芒犀利的檄文。

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一文,也写得情真意切,认为刘女士“称为中国新女性而无愧”“可称全校革命之领袖”。文中也表达了作家的哀痛之情和对自己学生的怜惜。此文最后一段如下:

刘杨二女士之死,同她们一生一样,是死于与亡国官僚瘟国大夫奋斗之下,为全国女革命之先烈。所以她们的死,于我们虽然不甘心,总是死的光荣,因此觉得她们死的可惜,却也死的可爱。我们于伤心泪下之余,应以此自慰,并继续她们的工作。总不应在这亡国时期过一种糊涂生活。

与鲁迅的文章相比,这篇文章毕竟缺少深情,缺少锋芒,缺少深刻的思辨。不同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精神境界和理论深度,必然表现为其文章的深浅、优劣以至于成败。这里,倒不是说林语堂文章是浅薄和低劣的,而是说,题材相同的两篇文章,鲁迅写得更为精彩。

面对同一题材,不同的作家固然可以采用不同的思想风格和语言风格,而且有时同样能取得上佳的效果,使得文章显得异彩纷呈。但应当注意的是,内容和形式的搭配应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内容和任何形式都能适当搭配的。作家一旦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很难超越它,这实在是可悲的事情!不论面对什么题材都统统采用一种固有的风格,那就未必能写出佳作。一个作家应以不同的风格驾驭不同的题材。风格的多样化才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

林语堂的“闲适格调”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问题在于,如果用同样一种风格去应付各种题材的写作,那么写出的文章就有高下之分了。前述他与鲁迅面对同一题材而写的那两篇文章之所以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原因就在这里。也就是说,若“闲适格调”运用不当,就会影响文章的质量。

当然,林语堂也有自己的苦衷,面对当局的暴行和青年的鲜血,他何尝不想严斥和怒骂,但在那文祸惨烈的岁月里,他起初也有锋芒毕露的激昂,后来因为明哲保身,也只有将锋芒收敛了许多,而终于无奈地选择了“闲适格调”。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在其自传中写道:“我初时的文字即如那些学生的示威游行一般,披肝露胆,慷慨激昂,公开抗议。”这显然是指他20世纪20年代收入《剪拂集》的那些小品文。自传又道:“那严格的取缔,逼令我另辟蹊径以发表思想,我势不能不发展文笔技巧和权衡事情的轻重,此即读者们所称的‘讽刺文学’。我写此项文章的艺术乃在发挥关于时局的理论,刚刚足够暗示我的思想和别人的意见,但同时却饶有含蓄,使不至于身受牢狱之灾。”“在这个奇妙的空气当中,我已经成为一个所谓幽默或讽刺的写作者了。也许如某人所说,人人太悲惨了,因此不能不世故圆滑,否则将要闷死。”“这一路的滑口善辩,其中是含有眼泪兼微笑的。”

这无疑是指林语堂20世纪30年代采用“闲适格调”所写的抨击黑暗政治和社会弊端的小品文。他对自己文章格调的转变是深感痛惜和无奈的。其实,这种痛惜和无奈,即便有胆有识的鲁迅也不能免除。林语堂所讲的“如某人所说”的“某人”,极有可能就是指鲁迅。20世纪30年代左翼作家曾对林语堂在其创办的《论语》《人世间》《宇宙风》中提倡“性灵”“幽默”“闲适格调”提出尖锐的批评,其中不免有些过火,但鲁迅对这一问题的批评还是切合实际的。鲁迅对林语堂杂文的“闲适格调”深表理解,他自己在杂文写作中也往往“先行抽去有些骨头”并为此痛惜而无奈。而林语堂20世纪30年代的杂文之中,“哈哈地”吐闷气者颇多,而“为笑笑而笑笑的”也不少。其实,鲁迅的杂文也并不都是“匕首”和“投枪”,恐怕此类作品尚未占其半数,此外,也有“哈哈地”吐闷气者,也有“为笑笑而笑笑的”,也往往采用“闲适格调”。此种格调虽为林语堂首创,却为众多杂文家所采用,可见此种格调的生命力之强大。

林语堂的“闲适格调”应当肯定;准确地说,应当有条件地肯定。我们经常赞赏“文学的百花园”,这是指文学文体的多样性。其实,就某一种文体来说,也应是一个百花园。比如杂文的写法,除匕首投枪之外,还可以杂谈琐议,还可以针砭讽喻,还可以闲聊神侃,还可以吐闷气,还可以只是“笑笑”,还可以说俏皮话,还可以……

篇4:鲁迅遇“鲁迅”的启示

原来冒名顶替“鲁迅”的人是一位小学教师,真名“周初仁”。当许、章两人找到他时,他眉飞色舞地介绍:“我就是鲁迅。敝人小作《彷徨》已经印发八万份了。全国书局已经上架售罄,请二位看后不吝指教。”两人听后哑然失笑。拱手告辞。

回去后,许、章两人将“鲁迅”所见所闻如实写了一封长信,邮寄给了鲁迅。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鲁迅在1928年4月的《雨丝》杂志回应了这件事,标题是《在上海的鲁迅与杭州的鲁迅启事》,文中幽默风趣:

“让我非常欣慰的是,中国另一个姓周。名鲁迅的先生和我同时代不期相遇了,应该值得庆贺。中国同名同姓之多。这是没有办法更改的。但让我很感兴趣的是,通过他的自叙,有一大半和我一样的经历,就像影子和人体重叠般的默契。这让我很为难,到底我是人体,他是影子;还是我是影子,他是人体,至今我自己都糊涂了,分不清。那位杭州的‘鲁迅’,曾经给一位大学生写过这样一首诗歌:‘我来君寂居,唤醒谁氏魂?飘萍山林迹,待到他年随公去。’署名竟然是‘鲁迅游杭吊老友曼殊句’。这首诗歌细细品味,有失高明之处一二,硬是替着曼殊说‘待到他年随公去’,也未免太专制了。‘去’呢?自然一天要‘去’的,然而去‘随’曼殊去,我这個上海的鲁迅做梦都没有想过。另外我再次强调:我之外,今年至少还有一位叫‘鲁迅’的和我对视中,但那个‘鲁迅’的言语和行动,和我曾经印过一本《彷徨》而没有销售到八万本的‘鲁迅’无关……

事后,许、章两人特地赶到上海,问询鲁迅如何处置那个冒牌货,是否告官把他抓起来。鲁迅哈哈大笑:“随它去吧。不必追究,到此为止!”

一场冒名顶替的风波就这样云淡风轻,一笑泯江湖。鲁迅靠宽厚仁慈的姿态,用幽默的方式撰文化解了这场意外,让世界回归祥和安静之中,这是鲁迅为人处世精彩妙笔,也是一个人涵养滋润的人生风采。

篇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

我带着一颗学习的心走进了卢璐老师的课堂。卢老师一手隽秀的粉笔字,精炼的问题,犀利独特的语言,豪放派的朗读将鲁迅先生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中时时带领学生反复回味着这个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揭开作者灵魂深处的伤痛,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结构浑然天成,天然去雕饰。

卢老师还能抓住重点词语深入开掘,并渗透写作方法指导。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卢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救助车夫”这一段,课文里一连出现了许多个动词,卢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到“半跪”一词,然后再指导学生到课文中去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就这样跪了许久?这一跪,跪出了什么?(学生创造性地说:跪出了怜爱、跪出了同情……)半跪,跪出了“爱”。这一细节的敲打,鲁迅伟大的人格精神跃然于课堂,如汩汩甘泉直沁学生的心田。

我和卢老师在一个办公室里共事,我看到的不只是她课堂上的精彩,我还看到了一位青年老师渴望进步、追求理想的一颗炽热的心,她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试课,一次又一次地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教案。

篇6:评鲁迅

读不读鲁迅,似乎不成问题,因为每一个接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都一定读过鲁迅的文章,篇数还不算少,中小学教材里选入了鲁迅的多篇散文和小说。但这种阅读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更何况在学习过程中,许多人读鲁迅的体验并不是很好。我们所说的“读不读”鲁迅,指的不是作为教材的阅读,而是另一种自主的自发的、更高层次的阅读。作为学生,除了教材,你还会读几篇鲁迅的文章吗?作为成人,你还会把鲁迅作品纳入到自己的阅读书目当中吗?

多年前人人读鲁迅、只能读鲁迅的那种“盛况”其实是不正常的,但转眼之间全社会没几个人再读鲁迅,似乎也是挺令人惋惜的。幸运的是,仍然有一批人在研究鲁迅,在用各种方式推动人们阅读鲁迅,老一辈的有钱理群,中年的则有孙郁、陈丹青等人,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努力,从更新颖的、更接近这个时代的角度去重新阐释鲁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书籍,譬如《心灵的探寻》、《鲁迅遗风录》、《笑谈大先生》,都是难得的好书。

阎晶明先生的这本《鲁迅还在》也是这样的书籍,他结合自己的“鲁迅阅读心史”谈了怎么读鲁迅的问题。为了摆脱以前过度拔高乃至神化鲁迅的错误,新时期以来人们提出了“平视鲁迅”,而阎先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读鲁迅,“须仰视才见”。当然,他所谓的“仰视”并不是拔高鲁迅,不是否定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而是在承认鲁迅思想和文学高度的前提下,去探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与精神世界。我以为,这种阅读鲁迅的态度是客观的,也是必需的——平视鲁迅,你觉得自己够格吗?

这本书里收录了十余篇“读鲁迅”的文章,可以算得上是作者的阅读笔记。他仰视鲁迅,同时选择了很“接地气”的解读角度:关于鲁迅的吸烟史和生病史,从鲁迅一生的生活习惯去了解他的性格与情感世界;关于鲁迅和他生活的城市,把鲁迅放在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中去考察;关于鲁迅和藤野先生、和青年烈士、和年轻作家的交往,从事件、细节的考证中,发现鲁迅性格的坚韧与柔软……角度独特、材料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阎晶明先生说“鲁迅还在”,是基于这样三点判断:一是“真正的经典不会被撼动”,一是“鲁迅思想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还有一点是“鲁迅思想活在人间”。这样的判断是可靠的,我们这个时代,和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差异;我们国民性当中所传承的基因,依然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虽然鲁迅早已远去,但他必须“还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评鲁迅】相关文章:

鲁迅的读书方法,鲁迅的读书故事04-09

故乡鲁迅04-12

雪鲁迅04-13

鲁迅介绍04-17

鲁迅作品04-20

鲁迅版本04-22

鲁迅祖父04-24

还原鲁迅05-04

鲁迅资源范文05-16

鲁迅散文范文05-16

上一篇:天棚打磨劳务合同下一篇:铸件公司技术中心项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