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鲁迅作文

2024-04-27

写鲁迅作文(共9篇)

篇1:写鲁迅作文

“先生!”我在心里轻轻叫了一声,鼻子就有些酸楚。其实,这是我第二次站在周家祠堂的门前。

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也是一个初夏,脸上还是红扑扑的我忽然就站在这绍兴城的周家祠堂前。记忆中的我,迈进新台门的脚步是雀跃的,寻找百草园的眼睛是欢喜顾盼的,品尝咸亨酒店的酒是香甜醉人的。在周家祠堂后门外的小运河上,一艘旧旧的乌篷船载着我们三个年轻人,穿过一座座木的、石的小拱桥,驶向了鲁迅儿时的外婆家。

将近三十年过去,一路的风雨沧桑,当年的小辫姑娘早已无法雀跃,周家祠堂早已不再是从前那般轻松游览的胜地。这些年中,我几乎“怕”谈到鲁迅,甚至怕写下“鲁迅”这两个字,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在中国,谁能说不知道鲁迅呢?只是觉得所谓的“狂人”和“阿Q”,“闰土”和“祥林嫂”却都已走远,鲁迅的声音只属于他的那个历史。其实,鲁迅的笔又何曾离开过我们?他所揭露的“国民性”依旧在今天的“看客”身上显现,他所抨击的“精神胜利法”无处不在发酵,今天的闰土还会叫一声“老爷”,执著的“读书狂人”还会呐喊着“救救孩子”!鲁迅的身影,从上世纪走来,他还将走进下个世纪去。

又见三味书屋。轻轻地,我不敢惊醒鲁迅当年上学的小桌,那上面有他亲手刻着的一个“早”字,桌面上有他那小小少年一丝不苟的眼睛。书屋的后面是百草园,当年的草木竟然被换成了一方玉米的青苗,只有那一截矮矮的土墙,还告诉我那里曾留存过少年鲁迅的手印。我不禁仰望苍天,正看见屋檐上密密的野草,它正在风里独自垂看着我等人间“过客”。

篇2:写鲁迅作文

我清清楚楚的记着,他那黄里带白的脸,瘦的真让人担心,头上的头发像一把刷子一样直竖着,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形成他那独特的形象和外貌,他逝世时,许许多多的人都来追掉他,向他致敬,有的都失身痛哭,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花圈和挽联堆满房间,各种各样的人都来了,有工人、学生、青年、老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呢?因为,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我还清清楚楚的记着他小时候很聪明。接下来,我给大家讲几件逸闻趣事吧!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周樟寿,他的老师是一个戴阔边眼镜、待人和气的人,他叫寿镜吾。一次,上课之前,有一个学生偷看了寿先生的考题“独角兽”,后来他就去问周樟寿,周樟寿回答说:“四眼狗。”后来那个人真把四眼狗,来回答老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每一个学生的答案,寿先生都不满意,唯独,周樟寿的答案满意,因为他以古书《尔雅》中的比目鱼来作答。鲁迅先生从小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因此,从小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长大了写下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文章。

篇3:写鲁迅作文

法国作家凡维柯尔高在他的小说《大海的沉默》中借人物之口说:“一只手同脸一样能够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 同脸一样或更好地反映出喜怒哀乐, 因为它更能逃避意志的控制。”由此可知, 作家创作如果在“手”的描写上也下功夫, 照样能够起到“点睛”作用, 让读者窥见人物心灵世界之一隅。我们知道, 鲁迅是画“眼睛”的妙手, 常常叫人拍案叫绝, 叹服不已。其实, 在鲁迅的笔下, 手, 跟人物的眼睛一样, 同样灵敏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灵和性格特征。“写手”艺术和“点睛”艺术在鲁迅作品中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 令人叹为妙绝!下面从三个方面举例。

鲁迅写“手”, 揭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如同样去酒店买酒, 阿Q的动作是:“走近柜台, 从腰间伸出手来, 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在柜台上一扔说, ‘现钱!打酒来’!”孔乙己的动作又有不同:他“对柜里说:‘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几文大钱。”在这里, 鲁迅写的人物不同, 动作描写也就不同:从阿Q的手式——“扔”, 可见其得了不义之财后的得意劲儿和无赖性格;从孔乙己的手式——“排”, 可见其迂腐可笑和假装斯文。《药》中写康大叔:“黒的人便抢过灯笼, 一把扯下纸罩, 裹了馒头, 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 捏了一捏, 转身去了……”这一系列的手式,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康大叔横蛮, 暴戾, 残凶的性格特征。

鲁迅写“手”, 揭示了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药》:“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 掏出一包洋钱, 交给老栓, 老栓接了, 抖抖地装入衣袋, 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系列的手式动作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精神面貌及百般谨慎小心的心理。在《祝福》中写得更加精彩。祥林嫂第二次丧夫丧子, 来到鲁四老爷家, 本想同先前一样勤快, 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但四婶慌忙地说:“祥林嫂, 你放着罢!我来摆。”祥林嫂一听“讪讪地缩了手”, 冬至祭祖时, 她又去拿酒杯和筷子, 四婶照例不许, 祥林嫂“像是炮烙似的缩手 ”!两个“缩”字看似平常, 但仔细品味, 不难窥见祥林嫂此时此刻心灵之一隅。主人态度的急剧变化, 使祥林嫂感到无比震惊, 同时自己身世凄凉之感又汇注心头。第一回已经不许了, 第二回就不拿了吧, 然而, 怎奈祥林嫂心里创伤太重, 麻木了!她怎么知道个中底里?凡此种种, 作者都浓缩在一个“缩”的手式上了。这里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由微知著, 由小见大, 从手的动作在一刹那的表现中, 几笔就推动了人物的内心波澜, 这是一种洞悉幽微的艺术。

篇4:鲁迅教学生如何写创新文章

鲁迅先生等大家安静之后,开始讲课,他先是谈了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极力反对浮夸和没有内涵的文章,最后他说写文章要创新,不要照本宣科要深挖掘,选好角度非常关键。

学生们问怎么能做到呢?鲁迅先生为了形象一点,恰好外面雷雨交加,天气很不好,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天真不好。让大家即兴写一篇文章,明天给大家点评出谁写得最好最有新意。

大家开始写开了,下课前写完后交给鲁迅先生,第二天,鲁迅先生拿着批改后的文章,走进了教室,大家紧张地看着他,希望自己的文章是最好的。鲁迅先生放下手中的文章,从包里拿出来一篇文章,大声地说:“这一篇最有新意,写得最好!”有一个学生问:“一个写天气,能有什么创意?”

鲁迅笑了笑说:“我说写天气了吗,很多人写的是表面‘天,真不好’,写的是天气变化,给人带来的不便;而只有一位同学,她写的是‘天真,不好’——分析的是,靠天真的等待,想推翻压迫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内涵,跳出固有思维不落俗套,从千万相同文章中脱颖而出。会让人眼前一亮,从而成为精品文章。”

被鲁迅表扬的那位女学生,就是刘和珍,她后来被残忍杀害后,鲁迅先生很悲痛,不但写了文章纪念她,上课时连说好几遍再也见不到刘和珍的文章了,可见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写作才华的认可。

篇5:写鲁迅的作文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五十五岁,却写下了无数久经不衰的名著。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被伟大的领袖主席平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而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自己却总觉得做的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伟大的鲁迅总是夜以继日的为祖国的革命事业操劳着。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就深深地意识到‘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中国人。因此,所有人都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在众多的作家群中,鲁迅先生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与其它举世瞩目的文豪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写些短小的结构杂文、小说的鲁迅何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异彩呢?是的,鲁迅先生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个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的清醒与敏锐,他不屈的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做剑、寸笔为枪,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篇6:鲁迅的作文怎么写

国庆节刚放假,爸爸就让我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这几篇文章。我撅着嘴接过书,不情愿地翻看起来。看着看着,我渐渐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这时,妈妈悄悄告诉我,假期里我们全家准备到鲁迅的故乡绍兴游玩。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绍兴。不必说醇香的黄酒、甜美的龙须糖、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也不必说江南水乡的乌篷船、沈园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单是鲁迅故居的百草园就让我迫不及待、心驰神往了。穿过堂屋,我终于站在了鲁迅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中了。高大的皂荚树、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无限趣味的泥墙根似乎在向我讲述鲁迅小时候的淘气。百草园不远处就是三味书屋,看着屋里画着梅花鹿的古画和古朴的桌椅,我耳边似乎听到了人声鼎沸的读书声,”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在这里,文坛巨匠鲁迅迈出了第一步。

第二天,我们去了根据鲁迅文章所描绘的内容修建的鲁镇。在这里,我参观了狂人日记馆,又到当铺当了一回伙计,还在土谷祠看到了阿Q的栖身之所和祥林嫂捐的门槛。当我随着人流走到风情街时,一抬头便看见赌场的屋檐下站着一个人,穿着破衣烂衫,戴着一顶破毡帽,神气活现的`,哈!”阿Q !“我连忙走上前去,学小D一样揪住他的辫子和他嬉闹。告别阿Q,没走几步,在路旁的咸亨酒店里坐着的不是”孔乙己“吗?他穿着长衫,戴着眼镜,青白脸色,一脸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一手端着酒一手拈着茴香豆。我跑过去,拿了他一颗茴香豆,他连忙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摇头说着:”多乎哉,不多也!“”阿毛!阿毛!“只听见一阵呼唤,原来是”祥林嫂“拄着竹棍在找阿毛呢。正当我一愣神的工夫,”祥林嫂“一把拉住了我,原来她把我当成阿毛了……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这次绍兴之行很快就结束了,它让我离文坛巨匠鲁迅先生那么近,它让我离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么近,它让我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人物那么近,我觉得非常充实、非常开心、非常有意义!

篇7:让鲁迅教你写作文

文/鲁迅

现在竟还有人写信来问我作文的秘诀。

我们常常听到:拳师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学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让他称雄。在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非全没有,逢蒙杀羿就是一个前例。逢蒙远了,而这种古气是没有消尽的,还加上了后来的“状元瘾”,科举虽然久废,至今总还要争“唯一”,争“最先”。遇到有“状元瘾”的人们,做教师就危险,拳棒教完,往往免不了被打倒,而这位新拳师来教徒弟时,却以他的先生和自己为前车之鉴,就一定留一手,甚而至于三四手,于是拳术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还有,做医生的有秘方,做厨子的有秘法,开点心铺子的有秘传,为了保全自家的衣食,听说这还只授儿妇,不教女儿,以免流传到别人家里去,“秘”是中国非常普遍的东西,连关于国家大事的会议,也总是“内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但是,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自然,作家的孩子们,从小看惯书籍纸笔,眼格也许比较的可以大一点罢,不过不见得就会做。目下的刊物上,虽然常见什么“父子作家”“夫妇作家”的名称,仿佛真能从遗嘱或情书中,密授一些什么秘诀一样,其实乃是肉麻当有趣,妄将做官的关系,用到作文上去了。

那么,作文真就毫无秘诀么?却也并不。我曾经讲过几句做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无实据”。到这样,便“庶几乎免于大过也矣”了。简而言之,实不过要做得“今天天气,哈哈哈……”而已。

这是说内容。至于修辞,也有一点秘诀:一要朦胧,二要难懂。那方法,是:缩短句子,多用难字。譬如罢,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

我们的古之文学大师,就常常玩着这一手。班固先生的“紫色蛙声,余分闰位”,就将四句长句,缩成八字的`;扬雄先生的“蠢迪检柙”,就将“动由规矩”这四个平常字,翻成难字的。《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有句云:“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自说意思,是儿妇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联较费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用棒子连花和罐一起打坏了。这算是对于冬烘先生的嘲笑。然而他的作法,其实是和扬班并无不合的,错只在他不用古典而用新典。这一个所谓“错”,就使《文选》之类在遗老遗少们的心眼里保住了威灵。

做得朦胧,这便是所谓“好”么?答曰:也不尽然,其实是不过掩了丑。但是,“知耻近乎勇”,掩了丑,也就仿佛近乎好了。摩登女郎披下头发,中年妇人罩上面纱,就都是朦胧术。人类学家解释衣服的起源有三说:一说是因为男女知道了性的羞耻心,用这来遮羞;一说却以为倒是用这来刺激;还有一种是说因为老弱男女,身体衰瘦,露着不好看,盖上一些东西,借此掩掩丑的。从修辞学的立场上看起来,我赞成后一说。现在还常有骈四俪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我们倘去查字典,翻类书,剥去它外面的装饰,翻成白话文,试看那剩下的是怎样的东西呵!?

不懂当然也好的。好在那里呢?即好在“不懂”中。但所虑的是好到令人不能说好丑,所以还不如做得它“难懂”:有一点懂,而下一番苦功之后,所懂的也比较的多起来。我们是向来很有崇拜“难”的脾气的,每餐吃三碗饭,谁也不以为奇,有人每餐要吃十八碗,就郑重其事地写在笔记上;用手穿针没有人看,用脚穿针就可以搭帐篷卖钱;一幅画片,平淡无奇,装在匣子里,挖一个洞,化为西洋镜,人们就张着嘴热心的要看了。况且同是一事,费了苦功而达到的,也比并不费力而达到的的可贵。譬如到什么庙里去烧香罢,到山上的,比到平地上的可贵;三步一拜才到庙里的庙,和坐了轿子一径抬到的庙,即使同是这庙,在到达者的心里的可贵的程度是大有高下的。作文之贵乎难懂,就是要使读者三步一拜,这才能够达到一点目的的妙法。

写到这里,成了所讲的不但只是做古文的秘诀,而且是做骗人的古文的秘诀了。但我想,做白话文也没有什么大两样,因为它也可以夹些僻字,加上朦胧或难懂,来施展那变戏法的障眼的手巾的。倘要反一调,就是“白描”。

篇8:写鲁迅作文

苏教版的教材中, 现代散文大概有五十篇, 占所教篇目的百分之二十六七。《藤野先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散文在频繁更换的教科书中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证明它确实是名篇中的名篇, 可以称之为“经典之作”。

我依据郁达夫的“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 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有表现出来的个性, 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的观点, 确定了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先生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藤野先生。

2.体会鲁迅先生个性化的言语表达。

3. 感受鲁迅先生独特的情感认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研读文章

一、背景资料

(一) 从鲁迅先生的著作中, 我们可以看出, 其学生时代的三位老师———寿镜吾先生、章太炎先生和藤野先生, 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让他铭记难忘。那位读书痴醉时只管自己尽情“拗过去, 拗过去”的寿镜吾先生, 大家并不陌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生动描述。章太炎先生是鲁迅的国学导师,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就是回忆章先生的, 那是鲁迅先生一篇没有完稿的绝笔之作, 是他逝世前忍着极度病痛写的。藤野先生则是鲁迅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位日本医学教授, 一个异国的普通老师让鲁迅先生念念不忘并专门撰文纪念想必是有原因的。我们会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找到答案。

(二) 鲁迅去日本的时候, 日本的国力正逐渐强盛, 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 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了中国的北洋水师, 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气氛。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 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 因此, 他们 (指中国人) 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 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 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 就常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 (为什么不回去流血?还在这里读书做什么?) 鲁迅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 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鄙视和轻蔑中间, 请想一想, 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 怎么能忍受这样的侮辱?

(三)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选择学医的, 因此1904 年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呐喊〉自序》中, 他谈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他说:“我的梦很美满, 预备卒业回来, 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 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是两年后他决定弃医从文, 这是由于那次课堂上看幻灯片的经历。他说:“从那一回以后, 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四)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 年, 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 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 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 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 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 《鲁迅选集》出版, 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 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 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五)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 又过了相当的年数, 很可悲的是, 当时的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所以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 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 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 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时候, 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 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 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 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 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 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选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二、自主阅读

(一) 请给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 阅读本文至少三遍, 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你读书的感受, 做批注。

(三) 本文的叙述结构是比较清晰的, 按在东京 (与藤野先生相识前) ——在仙台 (与藤野先生相识处) ———归国后 (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 的线索自然行文, 围绕藤野先生的“为人行事”把诸多材料有机组织起来, 丰富而不紊乱, 可谓“形散而神聚”。

1.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 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 整体感知课文。

(1) -段, 在___, 表达对______的厌恶;

(2) -段, 在___, 回忆与_______的交往;

(3) _-段, 在___, 表达____对的怀念。

2.速读课文, 练习一下概括能力, 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另外, 本文还延展开来, 写了两个“事件”, 一个可以称作“匿名信事件”, 你能说出另一个吗?

3.作者这样选材, 这样安排结构, 这样表达语言, 有什么效果, 如果是合理的, 是富于表现力的, 合理在哪里?表现力在哪里?

(四)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研讨和练习”的一个题目说起:关于课文, 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 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 标题是“藤野先生”, 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 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 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 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 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第二课时———学写文章

《藤野先生》是一篇记人叙事性散文。文章笔法有致, 去粉饰, 剔雕琢, 朴实自然, 给人以清新之感, 表现了鲁迅散文质朴洗练的风格。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散”而“不散”的结构

(一) 形散:

第一部分:鲁迅写了在东京“清国留学生”白天黑夜不务正业, 寻欢作乐的生活。他们在“樱花烂漫”的大好春光里, 不知勤奋学习, 而是溜达闲逛, 以致使富有爱国主义的作者决定:“去别的地方看看, 如何呢?”这样的起笔似乎离题太远, 与标题”藤野先生“关系不大。

第二部分:

(1) 写了去仙台的路上, 看见“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时的感受, 以及对仙台的介绍:规模小, 冬天冷, 没有中国留学生;

(2) 初到仙台时受到的优待:学校不收费, “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一位先生三番动员自己搬到一家离监狱很远的客点里去;

(3) “漏题事件”和“电影风波”。

这三处是节外生枝的闲笔, 也与标题“藤野先生”不符。

第三部分:

惜别藤野先生后, “总还时时记起他”以及后面“点上一支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一段文字, 表面上看来仍没有紧扣藤野先生, 似乎“结尾不圆”。

(二) 神不散:

(1) 作者写东京环境的污浊以及“我”的憎恶, 无非是从侧面揭示:东京无可恋, 交代作者去仙台学医, 从而结识藤野先生的起因, 为以后突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伏笔。正如欲画花红, 先画绿叶一样, 这些“闲笔”起到了“烘云托月”, 很好地为中心服务的作用。

(2) 日暮里:林贤治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介绍:就怕见“日暮里”三字, 当时想起《离骚》里的“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的句子, 竟升起一种被放逐的感觉。黎孟德在《黎教授教你读鲁迅散文》一书中介绍:实际是写作者耳闻“日暮”之名联想到祖国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 也如日暮一般的情况而增的忧国之愤。

(3) 水户:“水户”是明末思想家朱舜水因反清事败长住日本讲学客死的地方。作者写水户, 增强对爱国者的景仰, 平添救国之志。这两处点染交代了作者和藤野先生结识的思想基础。

(4)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以“物以稀为贵”的好奇心来关心自己, 正好与藤野先生在科学上帮助自己以“平等待我”的崇高品格形成对照, 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5) “漏题事件”和“电影风波”有三个作用:

A.成功地凸现了“我”的形象。

四件往事:我与藤野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

漏题事件:我与日本青年之间———是歧视与被歧视的关系。

电影风波:我与中国看客 (充当示众的材料) 之间———是鄙夷与被鄙夷的关系。

B. 受军国主义毒害, 怀着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也与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 认真教学形成对比, 再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C.交代了作者弃医从文, 离开藤野先生的原因。

(6) 文章的结尾从“我”的角度写出了藤野先生的巨大影响。即透过学生这面多棱镜, 折射出老师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 从而突出老师的伟大。这种艺术折射法写足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能反衬出藤野先生品格的高尚!

文章的主题应该是:歌颂藤野, 怀念藤野, 激励自己。为了表现这一思想, 鲁迅把对藤野先生的歌颂、怀念和自己的思想发展交织起来, 相互辉映, 即透过学生这面多棱镜, 折射出老师的言行以及这些言行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影响, 从而突出了老师的伟大!这种艺术的折射法, 写足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 更能反衬出藤野先生品格的高尚!

二、白描与对比的人物描写

(一) 白描:原指国画中那种纯用墨线勾勒, 不着颜色来表现物象的技法, 文学上借用过来, 就是指那种不多加渲染而用精炼的笔墨,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鲁迅笔下藤野先生外貌、声调和生活方面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他俭朴、勤苦的作风。

1. 外貌: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须, 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黑瘦”是藤野肖像特征;“八字须”是日本人蓄胡子的习惯;“眼镜”是潜心于学术研究者所用之物。文中删去了原稿“高身材”和与学者无必然联系的“大眼镜”的“大”字。这样, 文章就极俭省地刻画出了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

2. 声调: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这种声调正表现出藤野先生是胸有成竹, 不慌不忙的饱学之士。

3. 衣饰: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一方面突出了藤野先生专心致力于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在当时日本的地位。藤野先生是属于当时日本下层知识分子。所以他的生活作风正是他低下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反映。

1901 年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师;

1915 年由于没有学位, 不能在大学任教而离职, 在慈善医院工作一年;

1916 年回乡自设诊所。

(二) 对比:就是在正和反、美和丑的比较中描写人物。

1.受军国主义毒害, 怀着民族偏见的日本青年 (学生会干事的上窜下跳和后面日本学生欢呼“万岁”) 也与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 认真教学形成对比, 再现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2.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以“物以稀为贵”的好奇心来关心自己, 正好与藤野先生在科学上帮助自己以“平等待我”的崇高品格形成对照, 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博大胸怀和正直善良的品德。

3.文章通过“我”在东京以及去仙台路上的见闻和对仙台恶劣环境的迅速适应与清国留学生的对比, 表现了“我”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 把全部心血投入的心理。

4.在漏题事件中, 弱国子民鲁迅在强国留学受人歧视, 日本学生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异国的“闯入者”表示嫉妒和不满也是必然的, 但是鲁迅毕竟可以去斗争。比较之下表现出日本学生器量狭小。

5.在电影风波中, 鲁迅看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 人民不觉醒是民族落后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啊!你作为人类的价值何在?难道只是为了充当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吗?比较之下, 一个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灵魂”, 还有一群是面无表情的“躯壳”。

在文章里, 鲁迅熟练运用白描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成功地刻画了藤野先生和“我”的形象。

第三课时———学改文章

一、文章究竟该怎样修改

(一) 鲁迅先生的经验: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 毫不可惜。”“我写完之后, 总要看两遍, 自己觉得拗口的, 就增删几字, 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 宁可引古语, 希望总会有人懂, 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 是不大用的。”

(二) 惠列赛耶夫的经验:

应该这么写, 必须从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中去领会。那么, 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 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 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 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 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 这要改作, 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 还得加些渲染, 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黄庭坚就从宋祁修《新唐书》的一本手稿中受到过教育。

鲁迅自己的手稿也正是我们学习修改文章的一种很好的教材。仔细研究鲁迅的手稿, 研究他的每一处删改, 就可以得到更多有益的启发, 得到学习写作的门径。

二、细读研讨

(一) 为什么要这样改?

(二) 改过之后好在什么地方?

(三) 不这样改行不行?

(四) 是不是还有别的改法?

(五) 可以去找找鲁迅先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列举几处鲁迅先生的修改实例, 出自《跟鲁迅先生学改文章》, 朱正著, 岳麓书社。

三、拓展学习

(一) 找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连同本文做点比较阅读和研究, 以《鲁迅和他的老师》为题写本周的作文。

(二) 课余收集鲁迅先生的手稿, 继续学习揣摩鲁迅先生的文章修改艺术。推荐书目: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参考文献

篇9:我为什么写《真假鲁迅辨》

鲁迅怎么会有真有假呢?是的,如果你是成年人,那你固然接触过真实的鲁迅,但几乎可以肯定你一定也接触过虚假的鲁迅。你读完这本书就会明白: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虽然鲁迅的影响是很大的,长期以来研究鲁迅、宣传鲁迅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但虚假的鲁迅仍在不断地出现,仍在悠然地徘徊,有时还很活跃呢!还我真鲁迅,是这本书的要义。

还我真鲁迅

这本书的第一辑中,不少文章与鲁迅生平大事有关,也与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编注有关。我以为,新版全集编注的修订是有成绩的,但书信部分和旧体诗部分的一些新编新注,由于受到了一些不应有的干扰,存在着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

(1)“鲁迅茅盾致红军信”(以下简称“鲁茅信”),在“起草人未详”的情况下,是不应编入新版全集的。我已论证了此信未经鲁迅起草或过目或事先知情,它不是鲁迅的文字,就失去了收入《鲁迅全集》的最基本的条件。我认为此事的结论已为大家所接受。

(2)《两地书》原信本不应“粉身碎骨”地编入全集。《两地书》不但每封信的内容前后交叉,不可分割,而且在成书过程中,两人共同编辑、抄写、修改、发稿、校对、版权页上贴许广平印花等,是一部典型的合作著作。它的完整性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是新版全集书信部分的“定稿专家”,不顾鲁迅、许广平生前的意愿和感情,不顾《两地书》版权继承人的反对,将它作了“粉身碎骨”的处理:“粉身”,将鲁迅、许广平的信拆开,剔弃许广平的全部书信;又将鲁迅书信“碎骨”,逐封按时间先后分插到写给其他人的信件中。这样,在新版全集中,已无法找到世上存在过的《两地书》原信本。

(3)对于鲁迅是否遭段祺瑞政府“通缉”这样的大事,应有合乎史实的注释,可是新版全集书信部分的“定稿专家”坚持注释中的错误,还撰文与我争论。我对南京国民政府是否通缉过鲁迅的问题,也作出了明确的回答。鲁迅生平重大史事错失的说法,长期得不到纠正,应该叫停。

(4)许广平整理鲁迅著作的贡献,大半个世纪以来,为广大学者、专家、出版家和读者所肯定和赞誉。可是,在新版全集编注修订工作启动不久,许广平的这些工作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难。在新版全集中竟错误地改掉了许广平所拟的四首旧诗的题目,甚至还连累改了鲁迅亲自定的一首旧诗题目。我写了两篇有关的文章,也已辑入这本书中。

这本书的第二辑是关于鲁迅故居陈列和鲁迅文物研究、整理、出版方面的文字。各地鲁迅故居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修缮、整理、开放的,从无到有,成绩显著。但有的故居的陈设,长期远离历史原貌。鲁迅手稿不断被篡改、造假,《鲁迅诗稿》出版的版次印次已达十余种,但时至今日,还没有出版过一本无错无假的鲁迅诗稿。鲁迅照片至今还没有系统地整理,经过剪贴、造假的鲁迅照片仍在报刊书册上不断涌现,至今还没有出版过一本无假、无错、无漏的《鲁迅照片全集》。

鲁迅爱画,偶尔也绘画。鲁迅的书刊装帧设计,早已有人整理出版,是有成绩的。然而鲁迅之画的有些遭遇,并不比诗稿、照片好多少。有人编了本《画者鲁迅》,首页赫然印着中国画《如松之盛》,却不是鲁迅的作品;确是鲁迅作品的《猫头鹰》,有人竟然发现猫头鹰肚皮上画的是“正在谈情说爱的一男一女”,说这是鲁迅为了表示“血与火”以后“终于要的是和平和宁静”:真是匪夷所思,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这本书第三辑是关于回忆录的。现存关于鲁迅的回忆录,有真实的,有真假杂糅的,有全然虚构的,书中作了实事求是的辨析。第四辑收入的,是十数篇史料考订的文章。第五辑是关于一本书的评论文字。这本书的草率、凌乱和硬伤性错误之多,无中生有的信口开河文字之多,自鲁迅辞世以来,在鲁迅研究和史料性著作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是令人惊讶的。

在了解了这本书的五辑内容后,你一定会深信不疑地感到你确曾碰到过“假鲁迅”,或者在你读过的教科书里,或者在你翻过的鲁迅画传之类的图片集中,或者在你参观鲁迅故居的时候,或者在你偶尔阅读鲁迅诗稿集时。

何来假鲁迅

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弄虚作假的现象呢?为什么“假鲁迅”会在众多场合出现呢?

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当今50岁以上的人,大概还记得我国在不短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在主流意识内有一个强有力的观点: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鲁迅研究当然毫无例外地必须为政治服务。而“为政治服务”,有些人又理解成或规定成是为政治运动服务,是为具体的方针政策服务。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只要有风吹草动,鲁迅都必须冲锋陷阵在前。政治文化领域几场批判运动不必说了,就是农业合作化高潮到人民公社化期间,鲁迅也忙碌。而到了“文化大革命”,哪一场批判没有鲁迅到场?“文革”结束了,鲁迅仍不能安息。大而至于改革开放,具体的至于计划生育,都要请鲁迅当宣传员。近年,“鲁迅与环境保护”、“鲁迅论城市建设”、“鲁迅关注的‘三农’问题”、“鲁迅的‘血与火’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等,又成了某些“鲁迅研究专家”的热门话题。所有这些,美其名为“鲁迅的当代性”,实际上是拿着鲁迅当“万金油”使用,什么地方痒就在什么地方抹一下。早在三十多年前,邓小平就指出:“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21日讲话)时至今日,对鲁迅何尝不存在“完整的准确的认识”的问题?可是在某些专家的笔下,在某些热闹的讨论会上,鲁迅难道不仍然在被支离破碎地“使用”吗?正是在这样的“使用”之下,某些人除了“研究”之外,还“改编”鲁迅、“创造”鲁迅,“假鲁迅”就这样应运而生。由于“当代性”(其实是“当前性”)的需要,牵强附会、捕风捉影、弄虚作假的事,不断发生。

为了“使用”鲁迅,也就有了“神化”鲁迅。有些人认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等文中对鲁迅的高度评价,是对鲁迅的“神化”。我并不这样认为。毛泽东称鲁迅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我认为这是一位政治领袖对一位同时代的历史伟人的评价,是全面的、合适的。但我认为应该允许不同评价的出现。新的评价是否科学、是否合乎鲁迅一生的实际,人们自当作出鉴别。我个人认为,至今还没有出现比毛泽东更全面、更合适的深为人们所接受的鲁迅的评价。在频繁“使用”鲁迅的过程中,鲁迅也就成了万能的“超人”,也就逐渐“神化”了鲁迅。到了“文化大革命”,毛泽东被史无前例地“神化”了,鲁迅也被进一步“神化”。要把鲁迅当作“钟馗”去“提鬼”,“钟馗”不就是“神”吗?世俗中常有一种误解:以为

“神化”是出于对某历史人物太信服、太尊奉、太敬重造成的。其实不然。说到底“神化”即“工具化”。“神化”也是对历史人物的歪曲,也是对历史人物的伤害。有人自我“神化”就是自我“52具化”。“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对“神化”毛泽东的重大突破。正如鲁迅所指出的:历史每前进一步,旧势力、旧思想总会以种种方式通过种种渠道“回潮”。“神化鲁迅”就依然存在。被“神化”了的假鲁迅,依然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不断出现。

在“文革”期间和“文革”结束后很长的时期内,是不许谈论神化鲁迅的事的,评论鲁迅有一套一套的套话,随便议论鲁迅也就成了有政治风险的事。比如鲁迅的亲密战友茅盾,1975年春鲁迅博物馆请他参加座谈会,几天后送来他的发言记录,要他过目定稿。不过七八千字,他“认认真真地修改了三天”,还定不下来。儿子韦韬觉得奇怪,茅盾对他说:“这篇谈话稿虽说由鲁迅博物馆保存,但肯定会流传开去。所以我既要努力忠于历史,又要使他们能够接受,非常难办,很费斟酌。”(见韦韬等《父亲茅盾的晚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从中可见,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茅盾为坚持“忠于历史”的原则费尽心力,有些意志薄弱者就只好去写弄虚作假的回忆录。然而,到了“文革”结束后,茅盾还是因说真话而惹祸。1979年10月,茅盾在答记者访问时,说了句“不要神化鲁迅”,竟遭到围攻式的指责,以后不断挨批达30年之久。2001年有人写了《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茅盾被列为“挑战经典”的第二号人物。2002年5月,有人编了一部书《谁挑战鲁迅》,茅盾又成了“挑战鲁迅”的第二名。2006年8月,有人编辑出版《颠覆与传承》一书,茅盾因这一句话,又成了“颠覆鲁迅”的重要人员。茅盾说了句合乎史实的真话竟闯了大祸,那必然会引来不少的假话和假鲁迅。假鲁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

解析“假霸风”

在频频“使用”和不断神化鲁迅的过程中,相当长的时期以来,在鲁迅研究领域中,在少数的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假、大、空、霸”的作风、学风和文风(以下简称“假霸风”)。这种“假霸风”阻碍着鲁迅研究的正常发展,甚至把鲁迅研究引导到弯路上去。它的特点是:

(1)不赞成认识论的“先有事实、后有概念;有了历史,才有史论”的基本常识。他们主张“观点统帅材料”,主张“史料要为观点服务”。他们常常“主题先行”,不合乎“主题”的史料,甚至恰恰证明“主题”不能成立的史料,就弃而不用,千方百计地搞瞒和骗;根据“主题”的需要,他们片面地“使用”史料,甚至“改造”史料,“创造”史料。这样的例子很多,收入这本书的好几篇文章中都涉及这方面的事例。

(2)重人言,轻史实。学术研究首先要调查研究史实,当事人的言论当然应该重视,但不能把道听途说、无从核实的言论,当作“指导思想”。某些人不是在研究史实上下工夫,却常常企图以某种人言,来封住学术讨论中的不同声音,甚至企图以此来吓唬不同意见的人。例如,“鲁茅信”未经鲁迅起草或过目或事先知情,它不是鲁迅的文字,是不应编入《鲁迅全集》的,这几乎已成了学术界的共识,可是有人竟一再宣称这是“上级领导批准”的。事实到底怎样?用这种办法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压制正确意见,是不是一种霸道行为?

(3)常常企图使用学术以外的力量,来压制论争对方,来封住对方的声音。最常见的就是“打棍子”、“戴帽子”的手段。例如,有的研究者论证“鲁茅信”不是鲁迅的文字,是不应编入《鲁迅全集》的,这本来是一个学术问题,可是有人竟发表文章称:“那岂不成了敌对势力常常攻击我们的‘共产党造谣“欺骗人民吗?”并威胁说:“难道‘革命’居然可以这样无耻吗?”甚至还说:“有的人就是极不乐意看到有关鲁迅和共产党有亲密关系的史料。”在学术性讨论中理屈词穷后,就企图用这些“大帽子”来吓唬和压服论争对方,甚至企图给对方制造政治上的麻烦。这类例子我在文章中已举出不少。

“假霸风”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手段,就是向领导部门写告状信,向报刊编辑部打电话或写信施压,向报刊编辑部的上级领导控告编辑部的“问题”,以借助非学术的力量打击论争对手,打击发表论争对手文章的报刊编辑部。在我国,每个公民都可以向领导部门和领导写信,但反映情况应该属实,而且学术上的争论,难道也要领导来作行政裁决吗?本来是学术争论,往往就变成了人事纠纷,变成了幕后的权势之争。所幸的是现在各级领导已越来越注意作风民主,“一封信可以整到一个人或一批人”的事已越来越少了,甚至是不可能的了。

(4)不断提出很有用心的耀人眼球却经不起推敲的口号。“保卫鲁迅”就是他们喊得最响的口号之一。这其实是一个给论争对方贴标签、往自己身上拉大旗的口号。论争还没有开始,胜券已在他手中:你是“挑战鲁迅”的,我是“保卫鲁迅”的,你还敢与我争论吗?照他们的说法,鲁迅的光辉是靠他们的“保卫”才得以存在,否则早就被人推倒了。在新版《鲁迅全集》出版后,不少人对书信部分和旧体诗部分议论纷纷时,有人又提出了“以圣徒般的虔诚修订《鲁迅全集》”的说法以标榜自己。但是人们很快就发觉这说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观其实践则又是虚伪的。他们一边弄虚作假,一边却又亮出“求真”的旗号。对于这些口号,我已在文中作了评论。

(5)硬伤性错误多。“假、大、空、霸”的东西,几乎都是在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情况下出笼的。而真正的学术研究是需要坐冷板凳的,是要费心费力的。硬伤性错误的造成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不肯坐冷板凳、缺乏学识而出错;二是根据某种“需要”而存心造假。我书中谈到了这两种硬伤。

我主张在学术争论中双方或多方都应摆事实讲道理,而不应相互“戴帽子”、“打棍子”。很长时期以来,我一直感觉到在鲁迅研究领域中存在着“假、大、空、霸”的作风、学风和文风。但我在争论中,从不提及“假霸风”,因为我反复思索,“假霸风”的说法会不会也是一种“帽子”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不少朋友认为,对于“假霸风”的察觉,也是一种认识,为什么不告诉大家,引起更多的人注意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否则怎么解释鲁迅研究领域有这么多弄虚作假的事实呢?我们反对的是政治陷害式的给人“戴帽子”、“打棍子”,并非反对对客观存在的不良风气的揭示,经过认真考虑,我决定提出“假霸风”的存在,并初步地归纳了它的特点,我还因此补写了三篇文章,即《一段争论中有代表性的文字》、《关于(魔祟)必须说的几句话》、《为人写序者的责任》。通过这三篇文章,提供并分析三个“假霸风”的标本,以增加读者对此风的实感的认识。

对于“何来假鲁迅”的问题,我的观察和思考是很粗浅的,应该有更多的人来深

入研究这个问题。这是当代鲁迅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不研究这个问题,鲁迅研究就不可能有新的进展。

重写鲁迅传

抵制和克服了“假、大、空、霸”的作风、学风和文风,大兴实事求是之风,鲁迅研究一定会大大改变面貌,真实的鲁迅一定会走向人民大众,走向青年学生,走向全民族。

我们期盼着真实反映鲁迅一生的鲁迅传的出世。这样的鲁迅传应该在摆脱了“假霸风”后,是面目一新的。

写鲁迅传既不难,又很难。说不难,有些人读三本鲁迅传,就可以写出第四本鲁迅传。当然他不是搞抄袭,不是把精力用在抄袭上耍“小聪明”,搞些改头换面的玩艺儿。因为抄袭迟早会有人揭发的。他把精力用在“吃透”三本传记的内容上,基本事实总是这么些事实,并注意吸取三本传记的长处,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写成第四本鲁迅传。这本传记未必很差,在普及鲁迅生平事迹上,或许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本传记不会有多少学术价值,因为它必然是人云亦云,而且这样的《鲁迅传》或《鲁迅评传》已不止一本了。业内人士一读就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但如果运气好点,或者亲朋好友相帮吹一吹,它说不定还能再版,然而逐渐为读者淡忘是必然的命运。因为同样用这种办法写成的新的又新的“第四本”鲁迅传还会降生,它们也有人吹捧,或配有名人题字,或配有插图,或插印多少张难得的照片,终于把老的“第四本”挤出市场。但是真正要写好鲁迅传又很难,我想至少要做到三点:

(1)坚持以史为本,论从史出。要从最原始的史料开始,掌握大量史料。史实是怎样的就怎样认识,史实是怎样的就怎样写作,杜绝“假、大、空、霸”的作风、学风和文风。

(2)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以清醒的科学的头脑,梳理鲁迅的思想脉络,梳理鲁迅的著作历程,梳理鲁迅的社会活动及生活经历,写出一个各方面丰满的真实的鲁迅。如果对鲁迅一生的认识还是“一团乱麻”,怎么可能条理清楚地介绍鲁迅的一生呢?你总不能像“假霸风”的某些人那样,把“一团乱麻”塞给读者吧。

(3)要具备鉴别真伪的胆识。要明白“假、大、空、霸”的文章、演讲、著作是“媚上”、“媚俗”的礼品,是某些人“研究”过程中不断看风向、看气候、看脸色的结果。对它们的掌声不断、赞声远扬,不但要心动,而且要能洞察幽微。这就需要我们的胆识。在这里,识是基础,是实力;胆是锐气,是精神,是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胆与识是相得益彰的。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胆识,才能使我们抵制“假霸风”,写出真实的鲁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写鲁迅作文】相关文章:

写鲁迅的作文题目04-15

鲁迅高三作文04-14

念鲁迅作文04-19

介绍鲁迅作文05-03

鲁迅的画笔作文05-09

鲁迅故居作文05-15

我看鲁迅先生作文07-18

我了解的鲁迅作文07-19

走进鲁迅作文400字09-25

走近鲁迅作文800字04-09

上一篇:六年级观察日记200字下一篇:企业信用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