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过河污水管网施工

2024-04-29

廊桥过河污水管网施工(通用6篇)

篇1:廊桥过河污水管网施工

xxxxx建设项目

x x 过 编制: 审核:

河 污 水 管 网 施 工 方 案

年 月 日

0

审批:

目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四、质量保证措施....................................................4

五、环保措施........................................................5

六、防汛措施........................................................5

七、过河管沟大样图(附图一)........................................6

污水管网纵向断面图(附图二).....................................7 施工平面图(附图三)..............................................8

廊桥过河污水管网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甲方变更通知和施工图纸要求

(2)《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19472.1-2004);

(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二、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xxxxx

设计单位: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xx 施工单位:xxxxxx 建设地点:跨秀湖廊桥

本工程为xxxxx建设项目工程,接甲方通知新增过河污水管网。本工程W-2~W-3段管道穿过秀湖,此处需做河道围堰工程。

原廊桥施工该处河道围堰还未挖除,现按图纸设计桩点位置,将原廊桥施工河道围堰进行翻移、扩宽、加固。

三、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依据施工图进行管网放线工作,将甲方给定的水准点引至管线位置附近并设立固定桩为测量标准,用全站仪及钢尺丈量方法准确划出开槽线、各折点位置。放线过程中把暴露的各种设施及地下的障碍标记清楚。放线后由甲方、监理验线检验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确定围堰占用河道范围,确定管道穿河位置,在河道两侧管道中心线位置设置固定桩,确保管道沿设计走向敷设。

2、现场整理

清理岸边杂物,平整场地。绘制平面图,计算出围堰控制点坐标。选定围堰

翻挖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翻挖位置。

(二)施工方法

1、围堰施工

(1)围堰的施工流程

填筑堰体→理坡→至顶标高达到+1~2m(原河床+1~2m)

(2)填筑堰堤时,为保证围堰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抵抗河水的压力,堰堤应筑成向迎水面拱的弧形,拱起高度为2 m。

(3)围堰距离管道沟槽1.5m,高过水面1~2m,上部宽为2.5m,底部宽为6m,堰堤外侧坡比1:1,堰堤内侧坡比1:1。

(4)围堰施工时,密切注意上下游河水水位变化,准备4台口径为100mm水泵,随时准备抽排河水。

2、沟槽开挖

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详见管道开挖断面图),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泥岩及风化层按1:0.50(高宽比)坡率放坡开挖。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

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

3、主要基础处理措施

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Mpa(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沟槽在填方地段、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4%。

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度按相关设计图说。

4、管道安装

本次设计双壁波纹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19472.1-2004)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

管道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焊接时焊口处内外壁应做补充防腐,满足防腐要求。采用Q235B碳素钢板卷焊,质量和规格应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的规定。d500钢管公称外径为530mm,壁厚=9mm。

所有管道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Q235B碳素钢板的安装主要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技术要求,还必须符合相关专业规程。

5、测试与试验

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

HDPE管的双橡胶圈承插接口和电热熔带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

6、沟槽回填

管道、涵洞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明)或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当检查井在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周围采用砂石回填,回填宽度不小于40cm。

回填材料及压实度应严格执行本设计相关设计图说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

四、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实行项目管理制。在健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完成公司下达的工程质量合格目标。

2、各级施工人员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施工前会审,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并做好现场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施工中努力作好动态控制工作,保证质量目标、进度目标、造价目标、安全目标的实现。

4、现场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

5、制定工作检查验收制度,班组之间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加强分项工程质量复核工作,消除工程不良隐患。

6、隐蔽工程需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且所有隐蔽工程均应填写隐蔽工程验收,且应向甲方提供隐蔽工程施工及自检记录。

7、回填前先抽、排干水,挖除淤泥;表层疏松土层应清除,分层回填碾压密实。

8、位于填土区以下的下水管道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

9、严把施工材料关,不合格材料坚决不许进入施工场地。

10、坚持培训上岗制度,工程项目管理及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11、及时做好工程各类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

五、环保措施

施工过程及施工过后围堰土方及淤泥外运(外运至甲方指定弃土场嘉陵厂火工车间),运输卡车需要通过市政道路,我项目部将对驾驶员进行专项交底,避免粘土掉落污染市政道路。在工地周围道路上安排专人负责,清理路面。

六、防汛措施

1、遇雨天时,如雨的大小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可照常施工。

2、机电设备在雨季使用时,应加强检查,防止漏电,触电事故发生,同时做好防雷避雷措施。

3、回填时,应做好排水工作,并做好排水沟集水井配备抽水机械,同时做好地面排水工作,防止地面水流基坑内。

过河管沟大样图:附图

(一)污水管网纵向断面图:附图

(二)施工平面图:附图

(三)

篇2:廊桥过河污水管网施工

一、总体要求

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明晰责任、严格监督、统一要求、差别管理、突出重点、统筹实施”八项工作原则,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工作规范体系,推动解决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逐步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入河排污口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受纳水体—入河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为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20xx年底前,要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制定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启动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20xx年底前,基本完成所有入河排污口整治,形成管理体系比较完备、技术体系较为科学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及监督管理体系。

20xx年底前,完成所有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完成省级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工作。

二、开展排查溯源

(一)制定年度实施方案

按照市级牵头抓推进、县级具体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市生态环境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指导,统筹推进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承担组织实施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主体责任,组织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分工、经费保障等,分解落实责任,为本行政区域排查整治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全面推进排查整治工作。20xx年度具体实施方案应明确无人机航测、现场排查、监测、溯源、整改方案制定等具体内容和完成时限,在20xx年8月31日前印发实施。20xx年和20xx年年度实施方案须于当年1月31日前印发实施。年度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后要及时报市生态环境局备案,由市生态环境局统一向市政府报告工作情况。

(二)组织排污口排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应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通过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和人工实地勘察等手段,对排查范围所有“口子”进行全方位调查,摸清掌握各类排污口的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建立入河排污口名录。排查范围分为重点区域、一般区域和其他区域。重点区域为绵阳市行政区域内,涪江干流江油至三台段以两侧现状岸线为基准向陆地一侧延伸2公里,涪江干流平武段、安昌河、芙蓉溪、凯江、梓江、魏城河、通口河、平通河、秀水河、干河子、青竹江干流以两侧现状岸线为基准向陆地一侧延伸1公里,包括所有人工岸线(城镇岸线、渔业岸线、临江工业岸线、河堤岸线、特殊用途岸线等),自然岸线(滩涂、湿地等)和河心岛。上述流域沿河2公里范围内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以岸线向陆域一侧延伸覆盖整个园区。重点区域排查具体范围可根据产业布局、排污特征等实际情况适当扩大。一般区域为除重点区域外,绵阳市行政区域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且流经人口集中、工业集聚、排污问题相对突出、环境风险高、生态敏感脆弱区域的河流干流以两侧现状岸线为基准向陆地一侧延伸500米,包括所有人工岸线(城镇岸线、渔业岸线、临江工业岸线、河堤岸线、特殊用途岸线等),自然岸线(滩涂、湿地等)和河心岛。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以外的为其他区域。

(三)确定排污口责任主体

各地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政府兜底的原则,逐一明确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建立责任主体清单。对于难以分清责任主体的入河排污口,市生态环境局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溯源分析,查清入河排污口对应的排污单位及其隶属关系,确定责任主体;经溯源后仍无法确定责任主体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园区管委会作为责任主体,或由其指定责任主体。责任主体负责源头治理以及入河排污口监测整治、规范化建设、维护管理等。

(四)同步监测研判排污状况

按照“边查边测”原则,与排查阶段的人工现场核查、疑难点攻坚排查同步开展。监测工作分为现场快速检测和异常点位人工重点监测,通过监测,全面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水质、水量、污染物种类。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排污许可相关要求,按照“谁排污、谁监测”原则,督促指导排污单位对本单位废水开展自行监测,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对入河排污口开展自行监测,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监督监测。入河排污口监测必测指标为pH、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其他特征污染物监测指标根据需要增加。有监督性监测或者在线监测数据等有效数据的入河排污口,可直接使用其监测数据。重点和一般区域既上岸查污染源和排污口,又同步开展相关河段水质监测,准确掌握流域水环境突出问题及成因,推动实现精准治污。

三、实施分类整治

(一)明确入河排污口分类

根据《入河(海)排污口命名与编码规则》(HJ1235—20xx),将入河排污口分为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口、其他排口等四种类型。医疗机构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参照工业排污口中工矿企业排污口管理。

(二)明确整治要求

按照《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整治总则》规范和“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按照“一口一策”原则制定全市整治方案,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开展整治。整治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稳妥有序推进。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排污口的整治,应做好统筹,避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确保整治工作安全有序;对确有困难、短期内难以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的企事业单位,可合理设置过渡期,指导帮助整治。建立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通过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取缔、合并、规范,最终形成需要保留的入河排污口清单。取缔、合并的入河排污口可能影响防洪排涝、堤防安全的,要依法依规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排查出的城镇雨洪排口、农田退水口、沟渠、河港(涌)、排干等,结合黑臭水体整治、消除劣Ⅴ类水体、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等统筹开展整治。

(三)依法取缔一批

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内设置的入河排污口,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或市级相关部门依法采取责令拆除、关闭等措施予以取缔。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避免“一刀切”,合理制定整治措施,确保相关区域水生态环境安全和供水安全。

(四)清理合并一批

对于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生活污水散排口,原则上予以清理合并,污水依法规范接入污水收集管网。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各类开发区内企业现有入河排污口应清理合并,污水通过截污纳管由园区或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或各类开发区外的工矿企业,原则上一个企业只保留一个工矿企业排污口,对于厂区较大或有多个厂区的,应尽可能清理合并排污口,清理合并后确有必要保留两个及以上工矿企业排污口的,应经市生态环境局审核同意。对于集中分布、连片聚集的中小型水产养殖散排口,鼓励各地统一收集处理养殖尾水,设置统一的入河排污口。

(五)规范整治一批

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按照有利于明晰责任、维护管理、加强监督的要求,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对存在借道排污等情况的入河排污口,要组织清理违规接入排污管线的支管、支线,推动一个排污口只对应一个排污单位;对确需多个排污单位共用一个入河排污口的,要督促各排污单位分清各自责任,并在排污许可证中载明。对存在布局不合理、设施老化破损、排水不畅、检修维护难等问题的入河排污口和排污管线,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入河排污口位置和排污管线走向、更新维护设施、设置必要的检查井等措施进行整治。入河排污口设置应当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在明显位置树标立牌,便于现场监测和监督检查。

四、严格监督管理

(一)加强规划引领

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规划区划,要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入河排污口布局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关于入河排污口设置的规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将入河排污口设置规定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严格审核把关,从源头防止无序设置。

(二)严格规范审批

工矿企业、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依法依规实行审核制。对未达到水质目标的水功能区,除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外,应当严格控制新设、改设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可能影响防洪、供水、堤防安全和河势稳定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应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入河排污口审批信息要及时依法向社会公开。

(三)强化监督管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根据排污口类型、责任主体及部门职责等,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统筹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协作,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行使入河排污口设置、污染排放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水利部门负责根据河道及岸线管理保护要求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城市垃圾填埋场排污口排查整治;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指导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排污口排查整治;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指导农田退水口、大中型灌区排口、水产养殖排污口、畜禽养殖排污口排查整治;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指导医疗机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等措施,依法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等要求。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工矿企业、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开展监测,水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地方应适当加大监测频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将排查出的农业排口、城镇雨洪排口及其他排口纳入管理,研究符合种植业、养殖业特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探索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开展城镇雨洪排口旱天污水直排的溯源治理,加大对借道排污等行为的监督管理力度,严禁合并、封堵城镇雨洪排口,防止影响汛期排水防涝安全。

(四)严格环境执法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大入河排污口环境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入河排污口或不按规定排污的,依法予以处罚;对私设暗管接入他人排污口等逃避监督管理借道排污的,溯源确定责任主体,依法予以严厉查处。要督促指导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定期巡查维护排污管道,发现他人借道排污等情况的,应立即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并留存证据。

(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要配合建设全省统一的入河排污口信息平台,适时启动全市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信息录入工作,管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设置审批、日常监督管理等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加强与“三线一单”、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建立排污单位、排污通道、入河排污口、受纳水体等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加强支撑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市级牵头抓推进、县级具体抓落实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市总河长制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作用。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相关责任,及时跟进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紧盯目标任务,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衔接,健全长效机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日常监督管理,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落实整治责任,确保排查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二)严格考核问责

建立激励问责机制,将入河排污口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考核内容,对在入河排污口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行为的,依纪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地方、部门和人员责任。

(三)加强公众监督

篇3:廊桥过河污水管网施工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市政污水管网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由于城市雨水和污水的收集和排放都需要通过市政雨污水管道来进行, 所以市政污水管网的施工质量就越发的重要。但在长期的市政工程实践经验中, 很大一部分市政污水管网由于在施工中留下了隐患, 从而导致其存在着诸多的排放问题出现, 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市政污水管网施工的深入分析, 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及治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1 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1.1 施工前准备

由于城市内无论是地形还是地下管道都较为复杂, 所以在雨污水管道施工前需要做好全面的考察, 通过对施工周围环境及地质条件的现场勘察, 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使施工中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交通和通信等的影响。而施工技术人员也需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及时发现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灵活的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1.2 沟槽开挖控制

沟槽开挖是雨污水管道施工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所以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 而且还在确保施工中各项技术指标都要与规范要求相符合。由于开挖沟槽时极易受到地质条件、地下水、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对这几种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处理, 确保开挖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另外沟槽开挖完成, 还要严格控制其暴露时间, 避免在长时间暴露下导致沟槽发生变形。

1.3 管道安装

污水管道施工时是在地下进行敷设, 这就需要管材能够承受住地面压力, 而且还要具有较好的抗侵蚀性和抗冷冻性。所以在进行管材选取时要确保管材的质量要与规定的标准要求符合, 而且还要对管材进行内、外压力的试验, 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同时管道接口的质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污水管道的铺设长度和接口进行有效控制, 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管头出现缩进的现象, 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管道渗漏现象的发生。

1.4 闭水试验及温度调控

当管道两个接口对接完成后需要进行闭水试验, 从而对其不否存在渗漏现象进行检查。对其出现渗漏情况的, 需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复, 然后再重新进行闭水试验, 确保管道无渗漏现象发生。同时管道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冷热分布不均, 在长期冷热不均作用下, 极易导致管道出现裂缝, 所以利用灌水检查, 不仅可以对管道急剧温度的变化起到缓解作用, 而且可以对管道整体温度变化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1.5 沟槽回填

在市政污水管道施工时, 只有当管道内其他隐蔽性的工程都施工完成, 而且达到规定的验收标准, 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沟槽回填工作。在进行沟槽回填时, 需要在管道两侧同时回填,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一侧回填对管道带来的侧压力, 而且还有利于管道受力的均衡性, 降低了管道发生位移和变形的可能性。在对沟槽回填时, 要对回填土进行严格控制, 避免一些建筑垃圾及淤泥等混杂在回填土内, 同时还要对沟槽内的积水进行清除, 在沟槽内无积水的情况下进行回填, 确保回填的质量。

2 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方法

2.1 管道发生位移、变形

管道发生位移、变形现象的原因可分为三点。 (1) 基底受到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影响, 施工过程时未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造成管道基础拱起或者下沉。 (2) 管道设计与施工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污水管道设计者在设计时疏忽了规范要求, 或者管道基础尺寸选择不合理, 施工单位施工误差等造成管道发生位移和变形。 (3) 在施工过程中, 某些因素导致管道受力严重不均匀, 引起管道发生位移和变形。为了防止管道发生位移和变形, 首先, 在开挖前对施工地段的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的高程进行探测, 根据测定结果确定相对应的施工方案。对设计、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 重视测量放线工作, 聘请经验丰富者或者工程师进行校对。施工过程中,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 还要对实地地段重复测量、复核。

2.2 检查井渗水、漏水

由于地基不稳定, 受力不均匀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 检查井垒砌砖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井抹面时洒水不充分或者厚度不均匀等因素都会导致管道与检查井之间出现裂缝, 致使检查井渗水、漏水。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夯实地基, 使其至少满足基础应力要求。砖砌检查井时, 选用达到设计要求的砌砖, 垒砌时对砌砖进行充分浇水湿润。抹面砂浆时, 对检查井面洒水至湿度适宜, 抹面厚度均匀。

2.3 管道流水不畅、堵塞

管道流水不畅, 甚至堵塞的原因很多, 在管道施工安装过程中采取一定措施又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雨污水管道施工过程中, 管道中残留大量的建筑杂物和沙硕, 而且没有对其进行清理;或者对管道进行闭水试验后, 管道内的封堵没有拆除;再或者排水管道坡度不均甚至倒坡等都会导致管道流水不畅、堵塞。因此, 在管道施工安装前, 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泥沙等;闭水试验结束后, 必须对封堵进行清理, 清理要彻底、不遗漏;排水管道标高必须遵循图纸设计坡度施工, 并要对其反复进行核对, 防止出现倒坡。

2.4 管道接口漏水、渗水

在长期的管道问题的分析中, 管道之间、管道与检查井间的接口处漏水、渗水是经常见到的。控制接口的宽度可有效地防止管道的渗漏, 因为接口宽度过小导致砂浆填塞过少, 使接缝无法形成有效的粘结带;或者节缝宽度过大, 砂浆强度达不到标准强度, 导致管道渗漏。对于刚性接口对接时, 管道接口必须清洗干净并且保持湿润, 接口缝隙内砂浆应满足规范要求。对于沥青、橡胶密封圈等柔性接口, 管道接口不仅需要保持干净而且还要干燥。沥青接口的控制比较容易, 保证沥青填充饱满、与管壁粘结牢固、表面平整均匀不发生空鼓、折皱。对于橡胶密封圈接口, 在施工时通过中性润滑剂的作用, 使橡胶密封圈正确安装、不发生扭曲和脱落。

3 结束语

在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 市政雨污水处理是较为棘手的问题, 而且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的不断增加, 市政雨污水处理更是面临着严竣的压力和挑战。所以需要设计人员科学合理的对市政污水管网进行设计, 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确保市政污水管网的质量, 为城市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程妙枝.市政雨污水管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中华民居, 2011 (8) :31-32.

[2]冯如安.综述市政雨污水的管道施工及防治[J].中华民居, 2012 (4) :78-79.

篇4:大型住宅小区污水管网施工技术

关键词污水管网;顶管法;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2-0122-0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型住宅小区,但是现有的污水管网施工却总是不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一旦污水管网出现堵塞,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建筑系统的正常运转。本文将就大型住宅小区的污水管网的设计施工展开探讨,提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

1概述

排水系统成为市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肩负着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收集和输送任务,被称为城市的“血管”。污水管网的结构稳固和功能保障是城市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根据长期污水管道施工总结出顶管法。这种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容易控制,不影响道路交通,可以穿越铁路、公路、河流,而不需要进行拆迁工作,可以减少工程造价。

顶管法施工是一种非开挖敷设管道的技术,其施工原理是在管道的沿线按照设计的方案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内设置坚固的后座,吊进油压千斤顶以及要顶进的钢管或混凝土管,接好照明、泥浆管、油管等管线,然后用油压千斤顶缓慢顶进,通过压浆系统使管节周围形成泥浆套,管道在泥浆套中滑行,在顶进的过程中边顶进边排土边调整,直至将钢管或混凝土管顶至接收井内。

2顶管法施工工艺

1)安装管节。安装管节前,首先要对地面上的管节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管节的管长、管壁厚、管径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不得在工程中使用。进行安装时,首先要对工具管进行安装和顶进,再将钢筋混凝土管在导轨上安装好,对正管口按着设计层数垫上油毡,最后在管内用涨圈支撑牢固;最后进行管节的下吊,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工作坑内严禁站人,等到管节接近导轨时,工人才能将管节稳定并就位。当管节落在导轨上后,要对管节和导轨的连接进行检查,确保管壁和导轨的接触性能,如果发现有悬空、翘起现象,要进行合理的改正,以保证管节的安装质量。

2)挖土。当管节安装完成并进行质量验收后,就可进行挖土工作,首先将管内低压36V照明电线及其他管内延伸的各种管线安装完毕后,然后进行管前挖土,这是保证顶进质量及防止地面沉陷的关键,如果开挖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管位的正确性,可见需要对管前周围的超挖进行严格控制。根据规范要求,当正常进行顶进时,管端上方允许有≤15mm的空隙,以减少顶进阻力;管端下部135°中心角范围内不得进行超挖,开挖时要保证管壁与土壁相平,也可留有10mm厚土层不挖。根据该工程工作面土质及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开挖过程不得扰动地基土,及时顶进和测量,挖出的土要及时运走。

3)顶进。当管节安装完毕后,就可向前顶进,一般采用千斤顶将管节沿导轨方向和已挖好的土洞向前顶进。顶铁的布置可采用单行传力方式,在钢筋混凝土管口设置环形顶铁。把主顶油缸的推力较为均匀地分布到钢筋混凝土管端面上,同时保护管端面。

在顶铁的安装中不得有偏心和错位,其要求为:一定要平直的连接纵向顶铁,不得在安装中出现弯曲和错台现象,以防止产生偏心荷载;确保管道轴线和单行纵向顶铁的中心线一致;当纵向顶铁与管端面相接触时,要使纵向顶铁中心线通过管壁厚度的中点,即管壁的平均半径;纵向顶铁与横向顶铁要相互垂直,连接紧密;在管端面和顶铁之间安装衬垫,可以提高接触面的均匀性,衬垫材料可以选择油毡;顶铁完整完毕后,就可进行顶进,在管前端挖好土洞;开动油泵,千斤顶开始先压缩后背和压紧顶铁,之后再顶进管节,当千斤顶油塞外伸到临界长度,立即关闭油泵,停止顶进,退回活塞杆,然后安装顶铁继续顶进。

3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地面沉降。当管顶土层土质不稳定、土体松散、有地下水存在等情况时,可能出现地面沉降问题,为了在工程中避免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在进行挖掘过程中,需要检查管前方挖掘面上的土体是否稳定,要根据土体的稳定性来决定挖掘深度和顶进间隔;再者还需要检查工作坑及接受井周围的土体是否稳定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支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稳定现象,要进行采取措施,对于以及发生地面沉陷的问题,要在沉降处进行灌浆处理。

2)防突泥、突水。在众多的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顶管施工,可能会遇到突泥、突水等情况,尤其在江湖众多的区域。对待这种情况,需要做好防范措施:①在施工之前,需要设计勘察单位做好挖掘地段的地质勘察,确认施工现场是否存在突泥、突水等不良地质情况,并整理成数据,为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做计划;②在施工中要保护好泥浆,防止泥浆从上层或洞口流失,尤其注意地下水压力的变化,要实时观察,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挖掘面的稳定;③在挖掘过程中,要实时监测泥浆的密度和性能,确保所使用的泥浆满足施工要求,同时还要注意泥泵的流量和压力,以保证泥泵正常工作;④挖掘时,要保证地下水的水位,一般至管底要至少小于0.5m,以确保管道内的干燥,并要防止其他水源流入到顶管管道;⑤当管道停止顶进时,应采取防止洞口止水圈漏水和防止管前塌方的措施。

3)管道顶进过程中的测量、纠偏控制。管道顶进过程中,需要对中线进行测量,看是否与设计吻合,如果发生偏差,就要采用挖土法进行校正,做好纠偏控制。通常在顶管施工中,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将控制点设置在不宜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的地方,顶管施工采用土压平衡式工艺,采用封闭式顶进,因而对地面的沉降影响较小。在顶进过程中,管道外围的扰动空隙则通过压触变泥浆加以有效的填充,减少土层损失。在穿越地下建筑物时不准停机,控制切土口角度,适当放慢顶进速度以减少土层损失。

4)管节爆裂。当混凝土管质量过大或顶进中没有控制好加载,导致加载偏心,这些问题都容易造成管节爆裂。一般管节还未进洞时,容易在管节与接触的管口处出现加载偏心。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增大边圈承压面积,或在管壁与顶铁间增加缓冲垫等手段。当管节出现爆裂,无法找到原因,可能是管节的质量不合格或不稳定,这样必须拆除原有的管节,换上新的管节。

5)防中毒、窒息。管道出现开裂或顶裂是常见的情况,一旦出现管顶开裂,管道内的污水和毒气可能顺着管道进入作业面,对作业人员产生威胁。为防止中毒和窒息的发生,这就需要施工中做好防中毒、防窒息措施,可以引进先进的检测手段,辅以机械通风,这样一旦出现有毒气体,就可以采取防范措施,如开启机械通风,排出毒气。当有毒气体的含量下降到安全标准后,方可下井进行施工;在下坡顶管过程中,应及时排出管内积水,控制管内的湿度,从而使管道内的含氯量提高,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

4结语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顶管施工法进行施工,避免了开挖中穿越公路、铁路、河流等构筑物,可以提高污水管网施工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廉虎山.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技术,山西建筑,2006.

[2]马博如.顶管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点,建筑安全,2007.

篇5:污水管网冬季施工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方针,以改善崇明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有效管控污染物排放,切实筑牢长江口生态屏障,维护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情况

本次整治中,生态环境部交办我区1043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我区在前期排查、监测、溯源的基础上,确定了依法取缔、清理合并和规范整治三种整治类型。其中,2个排污口纳入清理合并、971个排污口纳入规范整治,另有7个排口信息重复、45个排口非排污口、18个排口点位现场无法查证。

三、工作目标

依托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结果,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逐一明确排污口类型、整治措施和计划节点,通过实施“一口一策”整治和问题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有序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治理,形成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的长效机制。

四、整治原则

(一)逐一分类,明确主体。对照生态环境部交办的排污口清单,根据排污口成因逐一分类,按照“谁设置、谁整治、谁出资”原则,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和行业主管部门,形成责任清单。

(二)科学谋划,分类要求。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原则,针对排污口排查、溯源、监测情况,明确各类排污口整治要求,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推进各自管理领域范围内的排污口整治工作。

(三)一口一策,精准治理。有关单位充分履行治理主体责任,有关乡镇政府充分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结合排污口类型、监测结果、主要污染源等现状,通过实施“一口一策”整治,确保实现精准、规范、长效治理。

五、职责分工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属地责任意识,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等要求,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公司园区、上实集团、光明集团等责任单位依法履职、齐抓共管,按时完成整治工作。

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区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的监督管理,具体协调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督促工业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等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成排污口整治;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并推动各责任主体做好排污口整治。

区水务局督促指导城镇雨洪、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污水、沟渠河港等排污口整治,以及明确责任主体为区水务局的各类排污口整治。

区农业农村委督促指导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田退水口等排污口整治。

区交通委督促指导内河港口码头排污口的整治工作,落实本部门养护的道路雨洪排口等整治。

区经委配合区生态环境局、各乡镇政府、公司园区,指导有关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成排污口整治。

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督促指导有关居民社区排污口整治。

区财政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区委、区政府要求,保障长江入河排污口相关整治工作经费。

各乡镇政府、公司园区和城投集团、地产集团、光明集团、上实集团等责任单位根据“一口一策”整治要求,对相关排污口实施整治和规范管控。

六、整治要求

(一)依法取缔。巩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清拆整治成果,青草沙和东风西沙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千人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等入河排污口,一旦发现,应及时依法予以取缔(纳入本次整治范围的1043个排污口中未发现此类排口)。

(二)清理合并。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工业、生活、港口码头等排污口,其排放的污水能够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有效处理的,原则上应纳管后封堵。对于因管网建设滞后或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收集范围内的工业、生活、港口码头等污水无法纳管处理的,应制定管网建设或者新增污水处理设施的实施计划,明确实施主体、完成时间。鼓励规模化种植退水口(50亩及以上,以生产企业、专业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责任主体较为明确的种植区域退水口)以及集中分布、连片聚集的水产养殖散排口等设置统一的入河排污口。上述排口清理合并后,应及时拆除排口相关设施或封堵入河排口及距排口第一窨井节点。

(三)规范整治。按照达标排放、有利于明晰责任、有利于维护管理、有利于环境监督的要求,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长江、黄河和渤海入海(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分类规则(试行)〉〈长江、黄河和渤海入海(河)排污口命名与编码规则(试行)〉〈长江、黄河和渤海入海(河)排污口标志牌设置规则(试行)〉》(环办执法函(20xx)718号)等文件要求,对长江入河排污口实施分类命名与编码,制作“二维码”并树立标志牌。

1.青草沙和东风西沙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保护区域

(1)经济果林以及蔬菜旱地退水等排污口需规范整治。有条件的区域优先将排口引出保护区排放;不具备外引条件的,应采取湿地净化、生态沟渠滞留净化或生态拦截等措施,加强冬作绿肥种植以减少裸露地表水土流失,并定期检测,保证排污口排水水质不劣于排入水体水质。

(2)千人以下未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污水排放口:应纳入污水处理厂或集中就地处理,并定期检测,保证排污口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无法落实整治的排污口纳入依法取缔范畴。

(3)沟渠、河港等:各责任主体开展定期检测,镇级及以上河道应整治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以年均值计),村级河道和其他河道水体稳定消除劣Ⅴ类,通江河流水质年均值还应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标准。

(4)其他排污口:如存在非雨天排水的,应开展水质检测并溯源落实污染源整治;明确为雨水排口的,通过树立标志牌等措施落实整治;小范围内汇入同一水体的多个排污口,同类型应合并优化并集中落实规范整治。无法落实整治的排污口纳入依法取缔范畴。

2.其他无特殊保护要求的区域

(1)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排污口、港口码头排污口:落实雨污分流、污水达标排放或纳管等要求,并按照现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求的实施范围安装自动监测设施。

(2)城镇雨洪排口:晴天有污水流出的分流制城市雨水排污口,应查找雨污混接原因,在保证防洪泄涝、城市安全的前提下,开展雨污混接错接管网改造。

(3)规模化种植退水口:全面推广科学施肥等绿色生产方式,优化生产布局,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农田氮磷流失,鼓励规范退水口设置。

(4)沟渠、河港等:各责任主体开展定期检测,通江河流水质年均值应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标准,后续长效管理中存在年均值不达标情况的,责任主体应鉴别超标原因,制定整治方案,及时整治。

(5)其他排口(含未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生活污水排污口、非通江河流、小微水体等):应结合本区域河道整治要求、清洁小流域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统筹排口规范整治工作。如为长期无水或废弃管网排口,在保证防洪泄涝、城市安全的前提下,需封堵拆除、限期取缔。

(四)销项档案。各排污口责任主体应按照“一口一档”要求整理形成排污口整治销项档案,相关材料应包括排口的整治要求、整治前后对比照片、监测数据、整治完成情况等相关佐证材料。

由区生态环境局定期联合各类排口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核查,对完成整治的,及时做好排口销项。整治过程中,若国家或本市出台新的整治标准及规定,按其规定执行。

七、时间节点

20xx年12月底前,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分类命名与编码,树立排污口标志牌。各责任主体持续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并将本年度已完成整治的排口销项报告交区生态环境局归档。

20xx年底前,按照“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基本完成各类排口整治工作。各责任主体每月20日前将排污口整治完成情况及完成整治的排污口销项报告交区生态环境局归档。

20xx年底前,重点对工程改造难、整治期限长的排污口开展整治攻坚收尾,全面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各责任主体于当年11月底前将完成整治的排污口销项报告交区生态环境局归档。

八、保障措施

(一)严格责任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思想认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依据职责分工,全面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细化责任和措施要求,落实人员和资金保障,扎实推进各项整治任务,坚决杜绝履职不力、进展迟缓、虚假整改等问题。

(二)加强沟通协调。构建有效协作的工作格局,加强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交通、房管等多部门的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扎实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

(三)及时整改销号。各部门、各单位应按时完成整治任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并加强长效管理,防止问题回潮反弹。

篇6:雨污水管网施工合同

甲方: 乙方:

依据《合同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守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着建设工程施工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工程地点:颖河路与韶山路交叉口向北80米。现场条件,具备施工条件。

二、工程承包范围及承包方式

1.承包范围:该范围内的雨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纸中所包括的内容:管道敷设、检查井、土方工程等。各单项应包括设计及施工工艺标准所包含的一切工作内容。

2.承包方式:包工包料(除管道、化粪池、井盖外)。施工图纸内全部工程包工包料,一次包完。如出现不可遇见变更,变更部分及甲方认可后协商解决,按实调整。

三、合同价格和付款方式

1.工程总价款人民币(大写)玖万叁仟元整(¥93000.00元),采用总价一次承包(合同总价包含所需材料、施工器具、机械、辅助材料及用品、人工等费用)。

2.付款方式:完成工程量后,验收合格10日内付清总工程款。

四、合同工期

1.开工竣工时间:开工日期: 年 月 日;竣工日期: 年月 日。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 天。

2.施工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况,可以顺延工期,期限应甲乙双方及时协商,并以书面形式确定。(1)由于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被迫停工;(2)由于甲方提供的施工现场、水电、道路未通、障碍物未拆从而影响施工因素。(3)因甲方变更计划或施工图,而不能施工。(4)在施工中因非正常停水、停电而造成的工期延误。

五、工程质量

本工程质量必须达到相应级别的验收标准。乙方施工的各项工程、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标准的合格要求或甲方要求,否则乙方承担返工及延误交工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一切责任。

六、安全要求

乙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安全法规、环保卫生法规,严格按照行业管理规定对现场员工、农民工进行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任何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事故和责任全部由乙方承担。

七、双方责任和义务 1)甲方

1.甲方指定 为甲方工地代表,负责合同执行; 2.为乙方提供图纸、相关资料、书面情况说明及必须的书面交底; 3.对乙方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检查、办理验收、变更等手续; 4.为乙方协调施工中的用水、用电,水电费由甲方负责。5.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向乙方支付工程款。2)乙方

1.现场指派 为工地代表,负责合同执行。2.负责施工项目的全面实施;

3.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管理,负责成品和半成品保护; 4.接受并配合甲方所委托建立单位的监督管理;

5.接受工地所在地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复核; 6.按照进度要求,由甲方和监理单位报审工程进度计划及相应的进度统计报表;

7.遵守执行有关环保法规及施工场地交通、施工噪音、施工现场卫生管理规定,按政府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文明施工;

8.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和安全文明、质量管理措施及保障制度; 9.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工作,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 10.乙方必须及时清理已经施工完的施工现场,否则甲方有权自行安排,费用从乙方工程款中扣除;

11.本工程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发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等规范、条例,遵守甲方的现场管理规定; 12.乙方应接受甲方追加的工程任务;

13.乙方不得对本工程进行分包,否则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八、工程变更及结算

1.原则上没有变更,除甲方指定追加任务,双方可以签字确认。2.结算方式:合同总价一次承包。结算时只合同变更双方签字确认部分款项。

九、争议与违约

1.合同执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但不能因某项工程争议而影响其他分项工程的施工、结算;

2.合同执行中如因甲方原因造成工程延误、返工时,工期顺延;因乙方原因造成工期延误,每超过 天,乙方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 元。因甲方原因由甲方按照要求支付乙方损失,因乙方影响工期的乙方自行承担责任和费用。

3.因乙方对施工图纸、合同、通知等理解错误造成的一切后果,均有乙方承担;

4.乙方未按照甲方计划施工,甲方有权拒绝支付进度款。

5.当乙方施工进度跟不上甲方要求时,甲方有权对乙方承包范围内的工程进行切除或清退出场。

十、质量保修

1.保修期内,如发生施工质量问题,乙方应按照国家和本市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保修。如属于乙方责任又未按期达到现场,甲方有权雇请第三方维修,所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2.凡是乙方未按照规范或设计要求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因乙方使用的设备、原料等因素不合格引起的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保修并承担经济责任。

3.因甲方或自然因素造成工程质量损坏,由甲方负责维修材料和乙方维修费用。

十一、其他事宜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同签字盖章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工程事宜全部结束后,本合同自然失效其法律效力。

上一篇:投标失败原因分析下一篇: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