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硬_洛阳兴-2011年洛阳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毛万春讲话(摘要)

2024-05-08

作风硬_洛阳兴-2011年洛阳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毛万春讲话(摘要)(通用2篇)

篇1:作风硬_洛阳兴-2011年洛阳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毛万春讲话(摘要)

作风硬 洛阳兴

---2011年洛阳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毛万春讲话(摘要)

为什么要抓作风

抓作风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期”。一方面,一些国家或经济体经济受到重创;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化危为机、危中求机,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等领域实现了技术革命、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从而抢占了发展先机。从国内形势看,今年,各地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通过加快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进而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从河南形势看,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运作层面,洛阳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融入,实现更大的担当。要努力当好一个示范,就是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按照我市“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发展布局,靠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来做大、做强、做优自己,进而呼应周边、联动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洛阳示范板块。要突出打造两大品牌:依托“一五”期间国家布局在洛阳的7个重大工业项目和历年来打下的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靠全面创新、产业升级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依托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河洛文化源头的特色和优势,靠河洛文化的传承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所有这一切要想变成现实,关键在落实,而落实就要靠过硬的作风来保障。

抓作风是实现目标的需要。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洛阳“十二五”进行了思考和谋划。一是明确了总体目标,就是“福民强市”。二是明确了总体发展布局,就是“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三是明确了基本定位,就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四是明确了基本路径,就是产业兴市、创新活市、精神立市、依法治市。五是明确了基本保障,就是围绕“福民强市”目标形成的科学发展、平安建设、环境创优、效能提升、企业增效、安全生产六大指标考评体系和群众诉求反映事项办理机制。六是明确了工作重点,就是“一抓三创”。以上这六个方面,已经在全市干部中初步形成共识,变成现实的关键仍然在落实,仍然要靠过硬的作风来支撑。

抓作风是推动工作的需要。从去年第四季度“福民强市”目标考评体系的结果分析看,与去年第三季度相比,一些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升降幅度比较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实际推动工作的力度不同、作风转变的程度不同。这足以说明,作风建设对“环境创优年”的极端重要性,更足以说明作风建设对实现“福民强市”目标、实现洛阳振兴的极端重要性。

抓什么样的作风

从大的目标讲,检验作风建设好坏的衡量标准,就是跨越发展是否走在前、群众满意度是否在提升、“福民强市”目标是否能实现;具体讲,就是2011年“六场攻坚战”中,作风保障是否真正有力、是否真正给力、是否真正发力。

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根本原因在发展环境、在干部作风。我们要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还要迎头赶上甚至后来者居上,关键仍在于转变作风,核心在于增强“三种意识”、弘扬“三种作风”。

一要增强机遇意识,弘扬奋发有为之风。当前,洛阳有三大机遇需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第一个是国家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定为“十二五”的主线,为我们经济转型特别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二个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洛阳有更大担当和作为,为我们靠“三化”协调发展当示范进而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三个机遇也是最大的机遇,就是当前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精神状态很好、大家攒足了一股劲,都不甘落后、要奋勇争先,这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要增强忧患意识,弘扬哀兵必胜之风。因骄而败、因浮而败、因漂而败、因躁而败的例子不胜枚举;相反,能够始终保持忧患与清醒进而“知不足而后勇”、最终实现转败为胜的例子,同样举不胜举。我们既要居安思危,更要居危思危,从而实现化蛹为蝶、凤凰涅槃。

三要增强攻坚意识,弘扬迎难而上之风。越是矛盾多、问题多,越是困难大、风险大,越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勇气,越要有敢于碰硬、敢打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韧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真正弘扬这三种过硬作风,坚决打赢今年的“六场攻坚战”。

要靠过硬作风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必须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优化环境破难题,二是招商引资上水平,三是抓好示范带全局。

要靠过硬作风打赢经济转型攻坚战。关键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一要在转变发展理念上下工夫。我们要牢固树立“在加快发展中更加注重加快转型”的理念,切实增强经济转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双赢。二要在提升发展和融合发展上下工夫。只要我们瞄准全省、全国、国际上同行业最优标准来提升,按照产学研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等路径来推进,我们的企业就会更有竞争力,就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三要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下工夫。就长远来讲,我们必须挖掘洛阳在文化、文物、旅游等方面的独特潜力,让文化、文物、旅游变成洛阳最具优势、最有特色的朝阳产业,让“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个城市品牌名副其实。今年要突出抓好两件大事。一要按照“突出特色、国内一流”的原则,全力办好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二要抓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龙头。这个龙头,就是龙门石窟及其周边、白马寺及其周边、关林及其周边的整体保护与开发,更是位于新区拓展区也就是未来的伊滨新区的国际牡丹文化产业园。四要在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上下工夫。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的路线图有五步:今年牡丹文化节前要初见成效;今年7月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迎检前要有实质性进展;今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目标;再用两年时间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到“十二五”末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市。

要靠过硬作风打赢机制转换攻坚战。要集中做到“五抓”。一是抓认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去进行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只能是死路一条。二是抓领导。市委、市政府各位分管领导、各县(市)区主要领导,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三是抓操作。主要是遵循四个操作规则:职工满意,阳光运作,因地制宜,各得其所。四是抓提升。对于已改制的企业、事业单位,要围绕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确立,加强规范和提升工作。五是抓调整。对极个别没有充足的正当理由、却一直顶着不改的单位及其主管领导,我们尽量只换思想不换人、先换思想后换人,重在提升认识、转变观念、解疑释惑,但实在不行只好不换思想就换人,决不能让个别人成为改革改制的“绊脚石”。

要靠过硬作风打赢城建提升攻坚战。要抓住三个“牛鼻子”。一是突出特色,就是“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宜居城市、带状发展”。二是突破瓶颈,就是要继续破解规划、水系、文物、土地、拆迁、资金等影响中心城市做大做特的六个瓶颈问题。三是搞好创建。搞好创建总的原则是:硬件上多策并举,软件上唯分是夺,特色上争取加分,确保今年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一举成功。成功的关键在“两手抓”:第一手是全民创建,整个创建工作都要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真正给群众造福;第二手是全方位监督,搞创建要靠民意调查机制来推动,对于在那些死角死点上存在的脏、乱、差、蚊、蝇、鼠、厕、黄、赌、毒等问题,市县两级还要用好上级暗访、有奖举报、媒体曝光等手段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

要靠过硬作风打赢民生改善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四管齐下”。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二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四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靠过硬作风打赢环境创优攻坚战。作风建设是环境创优的根本保障工程,必须做到“两个贯彻始终”。一要把深化认识贯彻始终。在消极腐败和干部作风建设上,我市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庸、懒、散、软“四种顽症”上,整治的标准就是“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软立规矩”。“四种顽症”是环境创优的大敌、作风建设的大敌。大敌当前,必须打倒,这不仅要成为全市干部的共识,更要成为全市干部的决心,各级领导尤其要带头执行、立说立行。二要把解决问题贯彻始终。各地各单位都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最好,对照先进找差距,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交叉进行的原则,围绕发展、为民,坚持求实求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突出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抓作风

洛阳要顺利实现福民强市目标,根本取决于靠作风的真正转变来营造宽严有序的发展环境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作风的真正转变则最终要靠广大干部思想方法的转变和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方式的转变。抓作风,要坚持“五个贵在”。

贵在遵循两大规律。一是群众满意规律,就是要求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全过程和落脚点都要看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我们干的所有工作都要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来衡量;我们想问题、干工作,都要始终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都要始终坚持群众反映的事无小事、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就是各级党委、政府最急需要解决的事,都要始终坚持群众反映的事一天也不能耽误、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失职。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纵观全国、全省,先进地区之所以比我们先进,就在于市场经济发育的程度比我们成熟,市场经济法则的运用比我们娴熟。阻碍我们发展的桎梏,从主观上找原因,根本问题还是向市场经济学习不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够。我们要老老实实补市场经济发展不够这堂大课,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贵在坚持继承发展。具体到洛阳,坚持“四个重在”,关键要形成“四势”。一要形成继承发展、持续发展之“势”。就是要持续好洛阳“十一五”发展的好势头,持续好洛阳“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特别要持续好今年“六场攻坚战”的良好开端,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不动摇、不折腾、不摇摆。二要形成率先发展、提升发展之“势”。要提升工作水准,全市各地、各单位、各企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都要用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眼光的水准来考量,拉高标杆、力争上游。三要形成统筹发展、合力发展之“势”,就是把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凝聚起来、统筹起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四要形成为民发展、福民发展之“势”,就是从根本上把发展的目的搞清楚,把发展和为民有机地统一起来,更要把“福民强市”目标对各地各部门的要求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

贵在把握工作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干任何工作,必须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把解决问题作为最高原则,必须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用好这一工作方法,关键是做到“必须一丝不苟地就事论事,又不能仅仅简单地就事论事”。所谓“必须一丝不苟地就事论事”,就是干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牢记“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牢记“落实之要、贵在执行”的理念;所谓“又不能仅仅简单地就事论事”,就是要注重举一反三,尤其是作为各级主要领导更要注重抓纲带目、注重从制度机制上寻求治本之策。运用好“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还要特别注重党务、政务、村务、企务公开。

贵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今年是市、县、乡党委换届之年,这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对我们的一次政治大考。要实现“选好人、正风气;换好届、促发展”的目标,主要是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五重五不简单”选人原则。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年龄、文凭取人;重德才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二是落实“两公一程序”工作流程。首先是领导出于公心,其次是注重群众公认,最后是严格程序,不折不扣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动作选好干部。三是严肃铁的纪律。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和五个一律”的换届工作要求,坚决防止和整治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贵在强化精神立市。全市各行各业的基层干部、广大群众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分子,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和洛阳几十年发展中形成的争先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正是“洛阳精神”的集中展现。当前,我们必须在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弘扬三种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和团队精神。如果这三种精神真正在全市各级干部中率先垂范、进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我们的作风就会转变,我们的环境就会优化,工作中的瓶颈就会破解,全市人民就会拥护,福民强市的大合唱就会形成,洛阳就会实现振兴。

篇2:作风硬_洛阳兴-2011年洛阳市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毛万春讲话(摘要)

——在全市2011“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毛万春

(2011年2月9日)

同志们: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作风硬,洛阳兴”。为什么这么讲呢?是因为作风建设历来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的“传家宝”。回顾历史,我们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够战胜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靠的就是 “延安作风”打败了 “南京作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为什么仅仅经过32年时间就跃居世界第二?靠的就是敢闯、敢试、敢冒的作风杀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血路”,这就是作风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对当前的洛阳来讲,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洛阳2011年的目标能不能全面完成、“十二五”的规划能不能顺利实现,更关系到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运作层面后洛阳能不能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这就是市委、市政府在春节后第一天就召开 “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并把干部作风转变作为核心内容的根本原因所在。随后,郭市长还要安排部署第一季度及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牡丹文化节筹备、国家文明城创建等工作,请大家用“环境创优年”的标准一并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要抓作风?

原因主要有三条。第一,抓作风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从国际形势看,金融危机已经两年多时间,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一些国家或经济体受到重创;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化危为机、危中求机,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等领域实现了技术革命、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从而又抢占了发展的先机。从国内形势看,今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各地以壮士断腕和“臵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通过加快结构调整、经济转型进而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从河南形势看,前不久,温家宝总理视察我省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运作层面。洛阳如何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融入,实现更大的担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提出,要“努力当好一个示范”,就是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按照我市“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发展布局,靠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来做大、做强、做优自己,进而呼应周边、联动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洛阳示范板块。我们还提出,要“突出打造两大品牌”:第一个是依托“一五”期间国家布局在洛阳的7个重大工业项目和历年来打下的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靠全面创新、产业升级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这要成为洛阳的一个品牌;第二个是依托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河洛文化源头的特色和优势,靠河洛文化的传承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要成为洛阳的另一个品牌。春节前夕,省委卢展工书记来洛阳考察慰问时,对洛阳要在中原经济区中“努力当好一个示范、突出打造两个品牌” 的定位和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但是,所有这一切要想变成现实,关键在落实,而落实就要靠过硬的作风来保障。

第二,抓作风是实现目标的需要。在 “十一五”任务已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情况下,洛阳“十二五”如何有更大的作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谋划。一是明确了总体目标。这个总体目标就是 “福民强市”,具体要求是“两个高于、两个确保”,所谓“两个高于”就是经济、社会、生态建设主要指标和协调发展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幸福指数的提升和对各级干部的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所谓“两个确保”就是确保社会稳定大局绝对不出大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绝对不出大的问题。二是明确了总体发展布局。这个总体发展布局就是“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所谓“一中心”就是指中心城市区,包括洛北老城区、洛阳大新区、洛阳至偃师城乡一体化推进区;所谓“五组团”就是吉利、新安、孟津、宜阳、伊川要加快与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抱团发展、向心发展,通过城际快速通道连接,构建半小时经济圈;所谓“四支撑”就是充分发挥汝阳、嵩县、栾川、洛宁的潜在优势、后发优势,形成洛阳整体发展的强力支撑。三是明确了基本定位。这个基本定位就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四是明确了基本路径。这个基本路径就是产业兴市、创新活市、精神立市、依法治市。五是明确了基本保障。这个基本保障,就是围绕“福民强市”目标形成的科学发展、平安建设、环境创优、效能提升、企业增效、安全生产六大指标考评体系和群众诉求反映事项办理机制,俗称“6+1”考评机制。六是明确了工作重点。这个工作重点就是“一抓三创”,一抓就是抓项目建设,三创就是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和环境创优。以上这六个方面,已经在全市干部中初步形成共识,如何变成现实?关键仍然在落实,仍然要靠过硬的作风来支撑。

第三,抓作风是推动工作的需要。从去年第四季度“福民强市”目标考评体系的结果分析,为什么与三季度相比,一些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升降幅度那么大?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实际推动工作的力度不同、作风转变的程度不同。

一是从县(市)区科学发展指标考核结果看,位居倒数第二位的吉利区,29项指标中超过17项指标位列各县(市)区第10位之后,其中 5项指标排在后3位,两项得分均居最后一位,造成排名从去年三季度的第11位后退到了第16位。倒数第三位的老城区,29项指标中超过20项指标位列各县(市)区第10位之后,落后指标占到了全部指标的70%以上。其它县(市)区位次波动也比较大,比如:洛宁县从第4位后退到了第10位;嵩县从第8位后退到了第12位。作为衡量科学发展的主要指标、下滑比较快的县(市)区,需要主要领导认真反思一下。

二是从公共安全感指标考核结果看,排在倒数第二、第三名的分别是瀍河区、高新区,排名后移较大的有宜阳县、伊川县等。从乡(镇)办的公共安全感看,排在后10名乡(镇)办中城市区占了9个。这一结果,与第三季度相比仍然是城市区明显低于县城、乡镇,这说明城市区办事处的工作力度与居民对公共安全的期望值差距甚大。

三是从环境创优指标考核结果看,总体上讲,群众对 “五小”门店治理、农贸市场管理、养犬管理等问题满意率较低。市直委局排名中,民调排名下滑幅度较大的是市检察院、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满意率最低的四项指标分别在市教育局、市中级法院、市文广新局、市商务局,其中市文广新局的“网吧治理”满意率仅为32%、市商务局的“工作效率” 满意率仅为35%。

四是从效能提升指标考核结果看,群众满意度靠后的是市直有关部门、公共服务单位。行政执法部门中,市旅游局列倒数第二位,主要是内部管理不严。市直有关部门中,市委群众工作部、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位列倒数第二、第三位。公共服务单位中,中石化洛阳分公司、中石油洛阳分公司列倒数第二、第三位。总体上讲,公共服务单位的得分较低。希望公共服务单位要通过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在这方面你们的潜力还大得很。

五是从重点企业指标考核结果看,前100名企业构成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企业个头不大。2010年全省有8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0亿元,洛阳没有一家企业进入,我市销售收入最高的企业是中石化洛阳分公司,销售收入为448亿元;二是利税率偏低。前100家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47.4%,但利税率仅为11.8%;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偏少。前100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8家;四是“双高”企业偏多。前100家企业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36家;五是服务业企业严重不足。前100家企业中,除建筑及房地产外,现代物流、现代信息、现代金融等服务业企业所占比重极低。市场如战场。企业作为洛阳发展的主力军,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想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需要我们决策致胜、创新致胜,更需要有过硬的作风来实现经营管理致胜。

六是从安全生产指标考核结果看,2010安全生产考评一票否决的县是伊川县和宜阳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我讲两句话。第一句话,安全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底线,绝对输不起;第二句话,抓安全生产要注重时效性,当前和整个春季天干气燥,农村工作既要抓好抗旱,更要抓好森林防火。

七是从群众诉求问题解决机制看,信访工作综合排名位居后三位的分别是老城区、偃师市、瀍河区,与第三季度相比,龙门管委会、栾川县等位次后退。希望所有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真正把信访工作上升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的高度,真正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依法、依政策、依规定、依理、依情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这是“福民”的最基本要求。

以上分析,就足以说明作风建设对“环境创优年”的极端重要性,更足以说明作风建设对实现“福民强市”目标、实现洛阳振兴的极端重要性。

我讲的第二个大问题是:抓什么样的作风? 抓什么样的作风,讲的是抓作风的基本内容,这也是检验作风建设好坏的衡量标准。这个内容应该很清楚:大的目标就是跨越发展是否走在前、群众满意度是否在提升、“福民强市”目标是否能实现。具体讲,就是我们确立的2011年的“六场攻坚战”,作风保障是否真正有力、是否真正给力、是否真正发力。为了讲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心中有数。借此机会,我先给大家通报一下2010年洛阳在全省、全国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名次”:一是从生产总值看,去年,我市的经济总量是2321亿元,仅为长沙的51.6%、郑州的58%;我市的增速为13.2%,低于长沙2.3个百分点,低于合肥3.8个百分点。二是从财政指标看,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亿元、增速为18.1%,绝对值比郑州低244.8亿元、增速低10个百分点,绝对值比合肥低117.4亿元、增速低25.3个百分点。而且,我市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量去年被南阳超过,下滑至全省第三位,这可以叫“洛阳财政支出丙河南”。三是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看,我市增速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仅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更低于全国3.5个百分点,而工业投资增速则低于全省5.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则低于全省5.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1548.8亿元、增速21%,总量比郑州低883.7亿元、增速低0.9个百分点,总量比合肥低1401.4亿元、增速低4.1个百分点,总量比长沙低1330亿元、增速低7.6个百分点。四是从城乡居民收入看,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63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70元,低于郑州1737元、低于合肥1412元、低于长沙5708元;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568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9元,低于合肥1120元、低于南昌1513元、低于太原1931元、低于郑州3545元、低于长沙5526元。五是从群众满意度看,在2009年7月份全国文明城暗访测评排名中,洛阳在全国地市级创建城市中排第8名,而在2010年7月份的排名中却下滑至第23名,一年下滑15个位次,在我省则被许昌、新乡等市超过。

正视问题,更要正视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准问题,更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原因固然有许多方面,但根本原因在发展环境、在干部作风。那么,我们要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而且还要迎头赶上甚至后来者居上,关键仍在于转变作风,核心在于增强“三种意识”、弘扬“三种作风”。一要增强机遇意识,弘扬奋发有为之风。当前,我们洛阳有三大机遇需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第一个是国家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定为“十二五”的主线,为我们经济转型特别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二个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洛阳有更大担当和作为,为我们靠“三化” 协调发展当示范进而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三个机遇也是最大的机遇,就是当前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精神状态很好、大家攒足了一股劲,都不甘落后、要奋勇争先,这是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二要增强忧患意识,弘扬哀兵必胜之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对一个县(市)区、一个部门还是一个企业来讲,因骄而败、因浮而败、因漂而败、因躁而败的例子不胜枚举;相反,能够始终保持忧患与清醒进而“知不足而后勇”、最终实现转败为胜的例子,同样举不胜举。因此,我们既要居安思危,更要居危思危,从而实现化蛹为蝶、凤凰涅槃。三要增强攻坚意识,弘扬迎难而上之风。越是矛盾多、问题多,越是困难大、风险大,越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勇气,越要有敢于碰硬、敢打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韧劲。大家要记住:“狭路相逢勇者胜”。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而言,我们只要真正弘扬这三种过硬作风,就一定能打赢今年的“六场攻坚战”。那么,这六场攻坚战具体怎么打呢?

(一)要靠过硬作风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项目建设是科学发展的直接体现和有效载体,是六场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就必须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优化环境破难题。当前,项目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三大难题”:第一是审批难。比如,老城区一个投资8亿元左右的博勋苑项目,由于个别部门办事效率低下而搁臵三年,直到去年12月才解决。第二是落地难。比如,南车集团的城市轨道车辆项目,曾经因为瀍河区一户居民的安臵工作不到位,导致项目拖延几个月不能进场施工。第三是推进难。无论是我市的社会公益类项目还是一些重大产业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周边社会治安环境不好、业主叫苦不迭,甚至长期阻工、停工等现象。瀍河区塔西村原村主任马好强以所谓“代表群众利益”的名义,先后28次阻碍恒大集团项目施工,给我市的发展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去年11月,政法部门对马好强等违法犯罪分子依法进行了抓捕,大快人心。很多群众认为,抓了马好强,洛阳“扫黑除恶扫痞”的“第一枪”真正打响了,洛阳项目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春天”真正到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必须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精神,在全市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坚决、干净、彻底、全部地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马好强们”绳之以法,还洛阳发展环境一个“艳阳天”!二是招商引资上水平。招商引资是抓发展、上项目最有效的途径。市委、市政府一季度还要专门召开大会进行部署,下一步,关键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全面提升水平上下工夫。去年,郑州引进富士康项目时,从谈判到签约仅用了1个月时间,企业入驻相关手续仅用了3天时间,从企业入驻到第一个项目投产也仅用了1个月时间,综合保税区从申建到获批更是仅用了3个月。富士康老总郭台铭先生被打动,主动提出五年内要在河南创造5000亿元的产值。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靠快捷的效能、过硬的作风争取洛阳出口贸易加工区今年早日获批建设,争取越来越多的国际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像富士康进郑州一样来洛阳投资兴业。三是抓好示范带全局。春节前,市委常委会分别确定了今年的十大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大示范项目和“十二五”的十个重大前期项目,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市里要通过抓重大示范项目,在破解土地、资金、环境等难题上,为全市项目建设树样板、立标杆;另一个目的是引领带动各地、各部门、各企业把足够的精力真正放在项目推进上、放在项目环境优化上。

(二)要靠过硬作风打赢经济转型攻坚战。经济转型是洛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要真正打赢这场攻坚战,关键要在四个方面下工夫。一要在转变发展理念上下工夫。这是经济转型的前提。转型发展,首先要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加快发展更要靠转型发展,只有在转型中加快,加快发展才有支撑,加快发展才能更良性、更健康、更持久。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在加快发展中更加注重加快转型”的理念,切实增强经济转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双赢”。二要在提升发展和融合发展上下工夫。这是经济转型的方向。只要我们瞄准全省、全国、全世界同行业最优标准来提升,只要我们按照产学研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等路径来推进,我们的企业就会更有竞争力,就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比如,201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仅为6.1%,这与我们拥有600多家科研机构、12家国家级科研院所、4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4所本科院校的优势很不相称,而这也正是我们靠机制转换、产学研融合发展来形成倍增效益、乘数效应的最大潜力所在,而这还正是打造洛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这一品牌的最大优势。再比如,我们可以抓住省里将洛阳定为花卉生产核心区的机遇,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靠融合发展使一产这个弱势变强、三产这个短腿拉长,成为洛阳发展的新的增长亮点。在这方面,17个县(市)区和龙门管委会都要培育典型、真正积极推进。三要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下工夫。这是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更是洛阳经济发展的新品牌。就长远来讲,我们必须挖掘好洛阳在文化、文物、旅游等方面的独特潜力,让文化、文物、旅游变成洛阳最具优势、最有特色的朝阳产业,让“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个城市品牌名副其实。就今年而言,要突出抓好两件大事。一要按照“突出特色、国内一流”的原则,全力办好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所谓“突出特色”,就是要更加突出洛阳的河洛文化特色、牡丹文化特色,让特点真正“特”出来;所谓“国内一流”,就是以牡丹花会首次上升为文化部和河南省“省部联办”的契机,切实办成一个大气、实效且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节会,而在文化活动等方面还要力争达到一定的国际水准。二要抓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龙头。这个龙头,就是龙门石窟及其周边的整体保护与开发;这个龙头,就是白马寺及其周边的整体保护与开发;这个龙头,就是关林及其周边的整体保护与开发;这个龙头,更是位于大新区拓展区,也就是位于未来的伊滨新区的、占地3600亩、投资37亿元的国际牡丹文化产业园,这个文化产业园要与市行政副中心建设、洛阳师范学院和驻洛部队127师整体搬迁一道,确保上半年在伊滨新区开工。四要在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上下工夫。这是经济转型的本质要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抓手,更是民心所向的福民工程。我们要把国家对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性政策,视为洛阳经济“臵于死地而后生”的极佳机遇,堵疏结合,顺势而为。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的路线图有五步。第一步,今年牡丹文化节前要初见成效;第二步,今年7月创建国家文明城迎检之前要有实质性进展;第三步,今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第四步,再用两年时间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第五步,到“十二五”末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市。此项工作由沈庆怀、李国刚同志任“前敌总指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成功,全市人民不答应。

(三)要靠过硬作风打赢机制转换攻坚战。机制转换是“六场攻坚战”中的“难中之难”,我们绕不过去,但是只要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春节前改革改制试点单位的初步成效更使我们坚信了这一点。当前,在机制转换上,我们要集中做到“五抓”。一是抓认识。我国的改革改制已经进行了32年,为什么去年下半年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还提出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去进行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只能是死路一条。试想一下,到了现在,如果国有、集体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还吃大锅饭,还端铁饭碗,还搞平均主义,还这样低效益、低效率,到最后的结果不就是死路一条吗?这个认识必须统一。二是抓领导。老大难、老大难,老大用心就不难。市委、市政府各位分管领导、各县(市)区主要领导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目前,县(市)区的改革改制进度明显慢于市里,到现在为止,栾川县、伊川县、宜阳县、伊洛工业园区未来也叫伊滨新区连2011年的改革改制方案都没有按时上报,希望县(市)区尽快跟进,更希望新年伊始,市县两级都要把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很紧。三是抓操作。主要是遵循四个操作规则:一是职工满意,就是要切实把职工权益放在首位,实现职工受益最大化,这是南昌企事业单位改制两年任务半年完成的真经。二是阳光运作,就是全过程、全方位地公开透明,真正防止“猫腻”。三是因地制宜,就是成熟一个、改制一个,改制一个、确保成功一个,有些不具备条件的,要创造条件促其成熟,最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四是各得其所,就是所有涉及公益类事业单位改制后,财政对该行业、该系统拨付经费的总量和增幅都不能减少,行业、系统改制以后的剩余资金、资产,原则上作为行业、系统专门基金,用于所在领域的发展。四是抓提升。对于已改制的企业、事业单位,要围绕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确立,加强规范和提升工作。需要指出的是,依托资本市场推动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有利于实现企事业单位股权多元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更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今年我们要力争有五家企业上市,今后要力争使更多的改制企业成为上市后备队的生力军。五是抓调整。对极个别没有充足的正当理由、却一直顶着不改的单位及其主管领导,我们尽量只换思想不换人、先换思想后换人,重在提升认识、转变观念、解疑释惑,但实在不行只好不换思想就换人,决不能让个别人成为改革改制的“绊脚石”。

(四)要靠过硬作风打赢城建提升攻坚战。特色城镇化是实现“福民强市”的战略重点、核心引擎,更是“三化” 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打好城建提升攻坚战,要抓住三个“牛鼻子”。一是突出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宜居城市、带状发展”。所谓“文化为魂”,就是以河洛文化传承为纽带,把昨天洛阳、今天洛阳、明天洛阳的元素、符号、印痕串联融合在一起,靠城建打造独具文化魅力的特色洛阳;所谓“水系为韵”,就是依托洛阳伊、洛、瀍、涧、黄“五河穿城”的优势,把洛阳打造成“北方水城”、“中原的威尼斯”;所谓“牡丹为媒”,就是依托“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盛誉,大力发展以牡丹为代表的花卉苗木、鲜花切花、盆景盆花,形成城在花中、花在城中的“现代田园生态城市”;所谓“产城融合”,就是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着力推动产城互动、产城一体;所谓“带状发展”,就是靠项目向产业集聚区、农民向新型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这“三个集中”,靠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创业就业体系这“六个一体化”,打造市区到偃师的带状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通过多策并举,让全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宜学、宜商、宜业、宜游。二是突破瓶颈。就是要继续破解规划、水系、文物、土地、拆迁、资金等影响中心城市做大做特的“六个瓶颈问题”,达到“全国一流、全省最好”的标准。这方面,我们要用“它山之石”来攻洛阳之“玉”!比如,在破解拆迁瓶颈上,放眼省内外,一个城市每年拆迁面积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平方米的比比皆是,临沂市5年拆迁7000万平方米、济南市两年多拆迁2000万平方米,石家庄市一年拆迁1700万平方米,而我市2010年旧城及城中村仅完成拆迁100多万平方米,还不如郑州一个区拆迁面积大。我想,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和谐拆迁、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找到拆迁户、业主、政府规划“三满意”的平衡点,2011年的拆迁工作就一定能够后来者居上。再比如,在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瓶颈上,靠经营城市理念,2010年福州市城建投资270亿元、合肥市203亿元、常州市240亿元、昆明市甚至高达1100亿元,而我市去年仅为38亿元。对这些外地的真经,需要我们真学、真用。三是搞好创建。实践证明,成熟的城市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以全国文明城创建为龙头的城市创建的根本原因所在。搞好创建总的原则就是:硬件上多策并举,软件上唯分是夺,特色上争取加分,确保今年创建国家文明城一举成功。需要强调的是,能不能一举成功关键在“两手抓”。第一手是全民创建。因为在国家文明城考评中,主要指标是群众满意度,只有洛阳人民给我们的打分高于其他创建城市,文明城的创建目标才能实现。所以,整个创建工作都要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真正给群众造福。第二手是全方位监督。我们搞创建,要靠民意调查机制来推动,实践证明这一机制能够总体反映各地创建水平,必须长期坚持。同时,对于在那些死角死点上存在的脏、乱、差、蚊、蝇、鼠、厕、黄、赌、毒等问题,市县两级还要用好上级暗访、有奖举报、媒体曝光等手段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请市文明办总牵头,自即日起,全市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专栏都要与110便民平台链接,设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监督台”。对上级暗访、有奖举报、媒体曝光中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及时整改,并真正举一反

三、标本兼治;对影响全市创建整体推进的,还要严肃追究。

(五)要靠过硬作风打赢民生改善攻坚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发展。如何使民生改善更得民心,如何使发展成果更惠民生,需要我们想清楚、搞明白,更需要我们真重视、下大力。打好今年的民生改善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四管齐下”。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这是民生改善的基础。2010年我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仅为48%,低于全省13.5个百分点,更远远低于沿海先进城市80%、90%的水平,这是我们的差距,更是我们的潜力。下一步,我们要更加牢固树立“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理念,更好地落实“放手、放心、放胆”的方针,更加注重给予民营经济与国企、外企一样的平等地位、一样的国民待遇。按照这个路线图抓落实,我市的民营经济就会真正由今天的“生力军”变成明天的“主力军”。二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这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更是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的治本之策。与温州、宁波等全民创业的先进地区相比,我们洛阳缺的不是创业资源、不是创业人才,而是浓厚的创业氛围。所以,我们既要树立、宣传各行各业的创业典型,更要从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给创业者更多的阳光、雨露,更多的土壤、养分,激励和支持全市所有具备创业能力的城镇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军转干部、企业职工、科技人员迈开创业大步,走上创业之路,成为创业主体。我们要努力做到:洛阳成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之日,就是真正靠全民创业改善民生之时。三要大力发展三产。这是改善民生的最大潜力所在。对洛阳来说,大力发展三产有三大好处。一是有利于促进创业。三产大多是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具备创业门槛低等特点,适宜百姓创业;二是有利于扩大就业。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员占全部新增劳动力的56.2%,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三是有利于结构调整。到去年底我市三产占GDP比重仅为31.8%,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需要靠拉长三产“短腿”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如此“三赢”之举,我们喊了多年,关键要真抓实干啊!四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是改善民生的“晴雨表”、“温度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买房难、买房贵”、“物价高、涨得快”等热点难点问题,我们既要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更要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通过加大改革改制工作力度来盘活教育、卫生、住房资源的存量,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来扩大教育、卫生、住房资源的增量,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靠“四两拨千斤”来增加吸纳各类社会资本投入的能量,通过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来提高市场秩序的质量,从而把群众反映的“难点”变“亮点”,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价有所稳”。

(六)要靠过硬作风打赢环境创优攻坚战。环境创优是前五场攻坚战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作风建设则是环境创优的根本保障工程,必须做到“两个贯彻始终”。一要把深化认识贯彻始终。春节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省委卢展工书记在省纪委六次全会上,讲话的核心都是如何围绕科学发展、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解决干部作风问题,讲了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显性腐败,要通过加大查办大案要案的力度,向腐败分子做坚决斗争的决心。同时更讲了隐性腐败、消极腐败也就是干部作风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个毒瘤滋生蔓延,更会腐蚀党的健康肌体,更能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而要向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全面开战,要对影响科学发展的顽症进行标本兼治。结合洛阳实际,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提升认识,更要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消极腐败和干部作风建设上,我市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庸、懒、散、软“四个字”上,整治的标准就是“四句话”,也就是“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软立规矩”。关于 “庸”的问题。有的干部甘当“太平官”,思想上因循守旧,工作上墨守陈规,缺乏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胆略;有的干部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拖、见矛盾就躲,只求“官帽”不丢,不求工作出新,更不求工作出彩。庸官最大的特点是抱着“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的信条,大错不犯、误事不断。对于这样的干部,我奉劝一句话:当干部,心态要平静,但工作决不能平庸。市委要在疏通干部出口上加大探索力度,真正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关于“懒”的问题。有的干部心懒、手懒、腿懒,作风疲沓,纪律松弛,不要说主动到企业和群众中解决问题,就是企业和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也是臵若罔闻,不是当成家里的事立即办、马上办、主动办,而是推来拖去、扯皮不断,不少事情半天就能办成却让企业和群众一等再等。关于“散”的问题。一些干部嘴上讲政策、讲条文,但是,对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工作不推不动,更不去创造性执行,甚至满腹牢骚、消极应付,习惯了我行我素,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根本不知道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致使不少工作雷声大、雨点小,打了水漂。关于“软”的问题。这在我市的干部队伍中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表现更为突出,一些领导干部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怕得罪人,不敢抓、不敢管、不敢坚持原则、不敢碰硬;一些地方和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好人主义严重,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为官哲学,把“批评与自我批评” 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对本地本单位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该批评时却包着、护着,岂不知最后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岂不知姑息反而养奸、“宽是害、严是爱”,好人主义不知道坏了多少大事、坏了多少规矩,更害了多少干部。以上这“四种顽症”,是消极腐败的集中表现,是我们环境创优的大敌,是我们作风建设的大敌。大敌当前,必须打倒,这不仅要成为全市干部的共识,更要成为全市干部的决心,各级领导尤其要带头执行、立说立行。二要把解决问题贯彻始终。提高认识是为了正视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如何解决?只有拿起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作为锐利武器,只有按照“三讲精神”也就是只讲自己不讲别人、只讲问题不讲成绩、只讲主观不讲客观,才能真正正视问题、才能真正找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把“环境创优年”分为学习提高、集中整改、建章立制、巩固提升四个阶段,一季度一个阶段,每季度召开的“福民强市”考评结果通报会就是活动的阶段总结和转段会。因此,各地各单位在活动全过程,都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最好,对照先进找差距,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交叉进行的原则,围绕发展、为民,坚持求实求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突出解决什么问题。

以上所讲是“六场攻坚战”的作风保障,这是抓什么样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请同志们铭记:六场攻坚战,作风是检验,世上无难事,实干能破难。

我讲的第三个大问题是:如何抓作风? 这是能否抓好作风建设最关键的问题。这里,我想突出强调一下,用干部思想方法的转变和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方式的转变来确保作风真正转变的问题。洛阳要顺利实现“福民强市”目标,根本取决于靠作风的真正转变来营造宽严有序的发展环境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作风的真正转变则最终要靠广大干部思想方法的转变和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方式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干部思想方法和领导方式的转变,就抓住了干部作风建设的总纲,就能够纲举目张。具体讲,要坚持“五个贵在”。

第一是贵在遵循两大规律。这两大规律,一是群众满意规律,二是市场经济规律。遵循这两大规律,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对我们的根本要求,更是我们确立的“福民强市”总体目标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真正按这两大规律办事。关于遵循群众满意规律,就是要求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全过程和落脚点都要看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我们干的所有工作都要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来衡量;我们想问题、干工作,都要始终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都要始终坚持群众反映的事无小事、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就是各级党委、政府最急需要解决的事,都要始终坚持群众反映的事一天也不能耽误、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失职。为什么我们制订目标不仅要考虑富民,还要考虑安民、惠民、亲民,福民还要看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综合满意度?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坚持办好“十大福民实事”、为什么我们要通过110服务平台整合来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各种合理诉求?就是让大家真正树牢一个理念:那就是“只有拥有群众,才能拥有一切;只有赢得群众,才能赢得一切;如果失去群众,就会失去一切”。大家要铭记:成就我们事业的,是我们的广大群众;如果我们被打倒,则是因为我们脱离了群众。瓮安、陇南、定州、孟连的深刻教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所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是千年古训,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铁律。关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是我们党从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中得出的唯一正确的结论。32年的改革开放证明了一个真理,中华民族要复兴,中国要富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到小平同志强调不要搞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论、“发展才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在探索如何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实践证明,它的根本路径,就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加深认识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纵观全国、全省,先进地区之所以比我们先进,就在于市场经济发育的程度比我们成熟,市场经济法则的运用比我们娴熟。回顾我们洛阳的发展也是这样,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有生机、就有活力、就有生命力。反过来,阻碍我们发展的桎梏,从主观上找原因,根本问题还是向市场经济学习不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够。比如,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总量盘子不大,我们在结构调整上面临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不优,我们在机制转换上面临的微观经济主体也就是企事业单位机制不活,这“三大问题”说到底,还要从是否真正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中找原因,还需要老老实实补市场经济发展不够这堂大课,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第二是贵在坚持继承发展。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根本要求,它的实践要领就是“四个重在”,也就是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具体到洛阳,坚持“四个重在”,关键要形成“四势”。一要形成继承发展、持续发展之“势”。就是要持续好洛阳“十一五”发展的好势头,持续好洛阳“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特别要持续好今年“六场攻坚战”的良好开端,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不动摇、不折腾、不摇摆,决不搞“黑瞎子掰玉米”、决不能掰一个丢一个。要牢记: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福民强市”目标不放松。二要形成率先发展、提升发展之“势”。就是要提升工作水准,全市各地、各单位、各企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都要用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眼光的水准来考量,拉高标杆、力争上游。三要形成统筹发展、合力发展之“势”,就是把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凝聚起来、统筹起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四要形成为民发展、福民发展之“势”,就是从根本上把发展的目的搞清楚,把发展和为民有机地统一起来,更要把“福民强市”目标对各地各部门的要求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

第三是贵在把握工作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干任何工作,必须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把解决问题作为最高原则,这就必须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三具”,就是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两基”,就是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力。用好这一工作方法,关键是做到“必须一丝不苟地就事论事,又不能仅仅简单地就事论事”。所谓“必须一丝不苟地就事论事”,就是干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牢记 “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牢记“落实之要、贵在执行”的理念。围绕提升执行力,确保都必须有具体的人来抓具体的事,都必须有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都必须有工作责任制、首位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所谓“又不能仅仅简单地就事论事”,就是要注重举一反三,像李瑞环同志讲的那样:“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要从机制上找原因”,尤其是作为各级主要领导更要注重抓纲带目、注重从制度机制上寻求治本之策,而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要运用好“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还要特别注重党务、政务、村务、企务公开的问题。因为只有公开,才能让群众知情、才能让全社会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只有公开,各级公仆和公务员才能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主动和自觉、才能不敢懈怠;只有公开,社会才能公正,社会才能真正不断进步。如何全方位、全过程公开,如何打造“阳光洛阳”,请市纪委书记刘应安同志继续总牵头,要作为“环境创优年”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这里,我还想强调一下基层基础问题。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办、村组和社区居委会的干部身处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非常不容易,我们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尽可能少地指责和处理。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既没有完整准确地领会上级领导的意图,又不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更不注意工作方法,对上级的意图囫囵吞枣、肢解扭曲,布臵工作不切实际、简单生硬,缺乏针对性,人为地使上下级处于对立状态,使基层常常处于“高压”之中,处于无所适从、哭笑不得的境地。基层干部对此怨声载道,敢怒而不敢言,只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群众反感、使自己两头受气、使工作走样、使好事不能办好。比如,在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中堵得多、疏得少甚至只堵不疏的问题;再如,在碧水蓝天工程实施中治理排放污水、排放黑烟上要么一关了之、要么放任自流的问题,等等、等等。此类问题比比皆是。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真正转变领导方式,真正使“上级围绕下级转、机关围绕基层转、干部围绕群众转、一切围绕解决问题转”成为自己的新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歪嘴和尚念歪了经”的问题。

第四是贵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如何才能进一步端正我们的干部路线呢?这就需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这是落实党的干部路线的基本要求,更是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的检验标尺。今年是市、县、乡党委换届之年,这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对我们的一次政治大考,而上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给我们出的考题只有一道题目:就是“选好人、正风气;换好届、促发展”。这道考题如果是100分的话,我们要力争拿95分以上,最低不少于80分。谁低于60分,就是不及格,就必须给上级党委和人民群众有一个负责任的交待。如何确保考出好成绩呢?主要是三条。一是坚持选人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五重五不简单”,也就是: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年龄、文凭取人;重德才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二是落实工作流程。这个流程就是“两公一程序”,首先是领导出于公心,领导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不搞亲亲疏疏,不搞小圈子,因为有亲的就有疏的,有圈内的就有圈外的,尤其是作为主要领导,更不能塞“私货”、有“自留地”。其次是注重群众公认。由于领导干部视野的局限性和部分干部的两面性,仅靠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出于公心还不够,再出于公心也不一定能把一个干部完全看清、选准。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特别注重社会各界的公认度,把干部推向群众,让社会评判,确立能够体现跳起来摘桃子的工作目标,让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最后是严格程序。就是不折不扣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动作选好干部。三是严肃铁的纪律。这个铁的纪律就是中央提出的“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和五个一律”的换届工作要求,主要是严禁拉票贿选、严禁买官卖官、严禁跑官要官、严禁违规用人、严禁干扰换届,坚决防止和整治可能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尤其是对封官许愿、违反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突击提拔调整干部、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违纪行为,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要发动群众举报、抓准典型,一经查实、一律顶格追究。只要我们始终遵循这三条,我们就一定能向上级党委和全市人民缴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五是贵在强化精神立市。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更是我们提出把正在提炼的“洛阳精神”当成立市之本、并作为“福民强市”目标基本路径之一的根本依据所在。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革命为了人民、革命依靠人民,我们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一己私利,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从建党到今年90年间,仅洛阳籍和在洛阳牺牲的先烈就有三万多名。正是靠着这种献身精神、牺牲精神,才有了新中国,也才有了今日新洛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同样是为了人民、发展同样要依靠人民,而我们洛阳市各行各业的基层干部、广大群众中同样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分子。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被誉为“党的好女儿”、全国人民广泛学习的赵春娥同志,新时期基层干部学习的好榜样杨岳同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李虹同志,前不久刚刚当选2010年“感动洛阳”的十大人物等等,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不正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吗?更有洛阳几十年发展中形成的争先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这不正是“洛阳精神”的集中展现吗?不正是洛阳人民身上精、气、神的集中凝聚吗?我想讲的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西部地区的洛阳来讲,如果说,这些精神对广大群众我们更多的是在倡导的话,那么,对全市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是基本要求了。当前,我们必须在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弘扬三种精神。一是奉献精神。既然是公仆、是公务员、是干部,就应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能半心半意甚至虚情假意,就应当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就应该有“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境界,因为这是我们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全市人民对我们的根本要求。否则,就不配当公仆、当公务员、当党员、当干部。二是担当精神。担当精神,就是敢于负责、能够负责的精神,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要责随职走、心随责走,要全心、全责、全力去推动、去完成,要倡导困难面前有责任、责任面前无困难,这就是担当精神。三是团队精神。常言说,“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既需要“单兵作战”、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更需要“协同作战”、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对我们来讲,无论是推进“福民强市”的总体目标,还是打赢今年的“六场攻坚战”,决不允许“堡垒内的战斗”,决不允许前方冲锋陷阵、流血挂彩,后方指手画脚、扰乱军心,更不允许说三道

上一篇:ecfa产证办理注意事项下一篇:中国故事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