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

2024-05-08

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精选8篇)

篇1: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

拒腐防变必须守住底线

时间:2014-03-04 07:14:00作者:黄金桥

新闻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新形势下,在致力于“三个并存、两个依然”反腐态势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呈现手握公权的公职人员拒腐防变的精神风貌,即解决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行、法治意识、职业素养、角色操守等问题,当务之急是着重强化各级各类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敬畏心理和底线思维,从而使我国惩防腐败体系中的教育措施更有效,制度实施更顺畅,监督机制更易行。

增强用权有责的责任意识

权力意味着责任,“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是现代社会和法治国家中公职人员履职的基本要求,权力大责任大、权力与责任相匹配也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有权必有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公职人员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相应法律后果负责,因为法律授予了权力,同时也就意味着赋予了责任;二是被依法赋予了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不正当行使,就是失职渎职,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实现这一点,现代国家通过法治化的方式构建了一整套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机制,确保“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的要求不至于沦为空谈,问责制也昭示了这一理念。

正确认识权力,是掌好权、用好权的前提。增强用权有责的责任意识,首先必须认清权力的本质。权力具有腐蚀性和趋向腐败的本性,“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已经为实践所反复证明。其次,必须正视权力的特性。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正确使用权力,可以治国安邦,造福于民;而滥用权力,能使掌权者腐败堕落,则必然祸国殃民。权力的两面性,值得每一个掌权人经常思考和认真面对。再次,必须明确用权的目的。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是用来治国理政、管理社会、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异化为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

增强公职人员用权有责的意识,能够促进勤政廉政建设。勤政就是公职人员忠于职守,勤于政事,认真负责地为国为民做事。勤政是所有公职人员的职业本分,古今中外同此常理。廉政是指公职人员履职时不以权谋私,秉公办事,清正廉洁。我国《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中的13种罪名,就是公职人员违反廉政法律法规所实施的腐败犯罪,实施这些犯罪的公职人员属于典型的贪官。《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所规定的30多种罪名,就是国家公职人员违反勤政法律法规所实施的腐败犯罪,实施这些犯罪的公职人员属于典型的昏官庸官。既不勤政也不廉政而构成腐败犯罪的人,就成为腐败的多面手,集贪官昏官之名于一身,这种现象在目前腐败案例中比比皆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国家公职人员而言,勤政廉政实乃一个很高的履职要求。

常怀自知之明的敬畏心理

现实生活中,一些公职人员对真理无敬畏,对百姓无敬畏,对历史无敬畏,对法律无敬畏,对组织无敬畏,对工作无敬畏,对舆论无敬畏,对人生无敬畏,言行举止缺少现代社会公职人员的气质风貌,更像封建时代的“官老爷”。自从“你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等官员雷语后,公职人员在一些场合说出与其身份迥异、令人惊诧的种种雷语等事件就层出不穷。这些雷语,既暴露出少数官员内心深处的官本位隐秘,也说明一些公职人员没有基本的自知之明,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人为制造了官民对立。

早在1957年,邓小平同志就曾经告诫全党:“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邓小平同志这里所说的共产党员之“怕”,就包含着“敬畏”的意思,至今并没有过时。邓小平同志的“三怕”,是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群众,牢记自己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三个“怕”字,是对所有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警示。怕党,就是要时刻牢记党的纪律,践行党的宗旨,自觉接受党的监督;怕群众,就是要始终维护老百姓的权益,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群众,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质疑,真心接受老百姓的批评;怕民主党派,就是要坚持民主合作制度,慎重对待党外监督。

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这是公职人员练成敬畏之心的基本功。常怀敬畏之心,就能让为官从政者给自己正确定位,激发公职人员自查自省自律的自觉意识,使公职人员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在社会转型时期,公职人员身上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的现实危险性在增加,被诱惑拉拢、被腐蚀利用的“价值”和“机遇”,比常人要大得多、多得多。公职人员只要始终如一地保持敬畏之心,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才能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就能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强化坚守信念的底线思维

总书记多次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应对各种复杂挑战,这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以及对辩证思维的现实运用。

“底线”就是“底限”,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后限度”,是推动事物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关口。“底线思维”(bottom-Line thinking),就是要求人在认识过程中必须注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限度,若无视或跨越这个度,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变成消极的力量,它能促使事物朝着相反的方向或态势发展。有识之士提出:“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

底线思维是一种思维技巧,注重的是对危机、风险、底线的重视和防范。底线思维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它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当下面临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能够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

在反腐倡廉建设问题上,强化国家公职人员拒腐防变的底线思维极为重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行为准则,是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职人员为官从政的底线。底线思维的关键在于,要用法律明辨事物的是非,用道德分清人心的善恶,用党性甄别欲望的取舍,用事实验证问题的真假。面对“四大考验”,公职人员在以下方面要严守底线:一是做人的底线,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政治立场坚定和头脑清醒的明白人。二是处世的底线,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认清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直面治国理政的各种实际难题。三是办事的底线,勤勤恳恳做事,恪尽职守。老百姓遭遇的“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应该是公职人员的耻辱。四是用权的底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秉公用权,牢记“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杜绝把权力变成谋私敛钱财的资本和工具。五是交友的底线,要择善而交,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真正做到不良之友不交、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不净之地不去、不正之风不染。

(作者系湖北省行政学院政法系教授)

篇2:守住“不得体罚学生”的底线

虽然不少 人对田某 因体罚学 生而被开 除感到惋 惜 ,认为处罚过重,但大家都认为,田某体罚 学生小杰 是错误的 。“好老师”田某因一时冲动体罚了学生 , 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令人扼腕叹息。同时,田某的行为,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在没有教鞭的时代,教师如何才能守住“不得体罚学生”这条底线 ?

教鞭, 也叫戒尺。相信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过学的人都不会陌生,甚至记忆犹新。那个时代,教鞭是教师上课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常常抓在教师手 中 ,或高高扬 起 ,或重重敲打在讲桌上。那个时代,教鞭打在手心里或者屁股上的疼痛,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作为惩戒所谓不听话的学生的工具,教鞭成了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将其看成教育的一部分。“不打不成材”“鞭子下出好人”的观念常常挂在家长嘴边。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渐渐被全社会认可,教鞭慢慢从教师手中隐去,最后淡出课堂。如今,在课堂上,再也见不到传统意义上教鞭的身影。没有了教鞭,对教师来说,无疑少了一个震慑所谓不听话学生的工具。于是,一些教师便用起了自己的巴掌,甚至是粗暴的语言。然而,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师德底线,还违反了教育法“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当下,教师所面临的执教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认为,没有了教鞭的时代,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需要用更多的爱来教育和管理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关心和了解学生。如今,互联网、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和过去相比已经大为不同。外界环境变了,学生自然也会随着环境而变化。也就是说,如今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完全不同了,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然而,不少教师却还是原来环境下的教师,其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过去,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变化, 在面对一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容易用传统的理念来处理和解决,这样一来,触碰“不得体罚学生”的底线,就不足为怪了。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多元性从未这样丰富过。这既是好事,也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了难度。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性和不同, 如何面对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 成为考验教师能否适应当下教育教学工作的试金石。面对多元的学生, 因材施教无疑是教师最应遵循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 ,才能防止 因为“一刀 切”导致的 “体罚”事 件的发生。作为教师, 通过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了解, 认真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恐怕是教师应该努力做好的工作。

在教师面前,“后进生”、“学困生”、“顽皮学生”往往是比较容易遭受体罚的群体,原因在于其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或者不听老师的话。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付出更多的耐心、关心和爱心。作为教师,应该从如何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 ,从学生的 实际出发 ,多引导、开导和理解学生,而不是采用“体罚”的手段逼其就范。

体罚,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教育的手段。体罚学生事件时有发生,表明一些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体罚的危害性;没有意识到体罚学生触犯了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同时表明,一些教师还没有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还没有树立起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教学和管理理念。

对于那些接受传统教育,又在用传统教育理念教育当下学生的教师来说,做出改变,转变思想,适应当下教育理念,是唯一可行的选择。简单、粗暴的管理和教育,可以少费心、少付出,也不那么累和辛苦 ,甚至很“管 用”,但对学生 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是难以抹去的,甚至是终身的。

对教师来说,要防止“体罚”事件发生,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执教的 理念 ,增强法制 意识 ,时刻保持 “底线”思维 ,“红线”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加强情绪管控,让体罚远离学生。

作为教师,面对不同时代的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及理念应该不同,要不断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带来的变化,不断学习。教师只有接受新的知识和理念,和学生一起成长进步,把学生当“老师”,和学生做“朋友”,与学生和平共处,不停提高自我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层次,在其眼中,学生才能是可爱的、有闪光点的好孩子。

篇3:守住傻的底线

两年后由于业绩突出,朋友被公司提拔换岗到销售岗位,他成为许多供货商追逐的目标。有的人建议他主动向供货商发出暗示,也有人劝他放心地接受礼品和回扣,然而他一一拒绝了。许多人笑他傻,笑他呆。

他渐渐地被孤立排挤,就像一只孤独地行走在鸡群中的鹤,高高地仰着头,从不迷恋路边的美食。

一次他的同行采购的产品因质量问题影响了公司的效益和形象,公司发现了其中的猫腻,严查违反纪律的采购销售员,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人全被清查辞退,惟独他例外。不久后公司进行全面整顿,朋友被提拔为销售经理,月薪翻了好几倍。

在宣布任职的公司例会上,经理让他谈谈体会。

他说:事业就像一只木桶,底线有很多条,诚信是一条,坚持原则是一条,能力是一条,但我认为傻也是一条,而且是最不起眼最短的一条,如果这条底线断了,其他的底线就无从连接,所有的东西会因此而流失。

朋友的话博得满堂喝彩。

现在朋友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开了自己的小公司,事业有了新的开端,许多曾经被他拒绝的公司、供货商主动和他们开展业务。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傻的恩泽。

篇4:守住高考作文的道德底线

常言道:“文以载道。”文章的思想内容往往是学生真实心理的反映, 是其心灵世界的折射。《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作文要“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 从2001年的“诚信”至今, 都明显有一种重视社会风尚、道德人伦和思想素质的倾向。高考作文命题对道德伦理问题如此锲而不舍地关注, 实际上是为中学生设置了一条“道德伦理”底线, 让其守住一些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原则。但从部分考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 其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中的一些问题令人担忧。

一、一叶障目, 只见生活阴暗面

有的考生置沸腾的生活于不顾, 看不到生活的主流, 看不到山花的烂漫, 溪流的追求, 落叶的潇洒, 青山绿水的温馨、芬芳和可爱。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作文中通篇流露出消极颓废的情绪:或是悲叹人生短暂;或是感慨世态的炎凉;或是伤感命运的不公;或是痛斥世风日下……给人一种前途暗淡、末日将临之感。这样的作文传达的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如下面这篇题为“适应”的话题作文中的片段描写。

进入高三,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拉开了序幕。老师们一个个凶神恶煞似的看着你做试卷, 那样子就像你欠了他债似的;同学们个个都变得自私起来, 买了一本新资料就吃起了独食, 想瞧一眼也不行;平时大家见了面, 都是大眼瞪小眼, 一个个仇人似的……哎, 这样的高三生活让我怎么适应得了?

这位学生由于戴着有色眼镜观察生活, 因此笔下的高三生活, 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他看不到校园的生机和活力、师生间的亲情和友情, 只认为老师凶狠, 同学自私, 学校整个成了一个“魔鬼集中营”。

二、格调低下, 充满低级趣味

在虚、假、伪、诈、欺、哄、瞒、骗等已渗透社会各个角落的情况下, 再加上低级庸俗的影视剧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一些学生深受其害, 他们将一些充满低级趣味的思想带到了考场作文中。例如, 2002年高考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 一位考生写屈原重新选择拜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为师, 通过阿谀奉承担任了钦差大臣一职, 并被皇帝委派去查抄多尔衮的家产。

“报!大人, 多尔衮家中金银财宝价值共五千三百万两, 其他古玩字画不计其数。”屈原眼珠一转:“谁说五千三百万两?明明是二千三百万两嘛。”“对对对, 还是您老人家明察。”就这样余下的三千万两就落入了屈原的腰包。不一会, 多尔衮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被带了上来, 屈原眼睛都看直了, 口水不知不觉地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来人, 把这两个犯妇送到我房里……”就这样, 屈原不费吹灰之力将多尔衮的两个女儿搞到了手。

在这位考生的笔下, 人们心目中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居然成了贪赃枉法、霸人女儿的恶棍, 屈原这一美好形象被糟蹋得体无完肤。

三、胡编乱造, 脱离生活实际

有些学生作文不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但又苦于无米下炊, 于是胡编乱造, 拼凑成篇。下面是2003年高考作文中一篇题为《焦母的忏悔》的作文片段:

“儿啊!娘看了《新婚姻法》之后, 知道父母不能干涉子女的婚姻。我错了, 我向你们深深地忏悔, 希望你们在九泉之下能原谅母亲的过错。”话刚说完焦仲卿和刘兰芝从天而降, 他们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焦母看到他们, 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上前一把抱住他们:“儿啊, 我的好媳妇哎, 娘想你们想得好苦啊!I love you!”原来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早已感动了上帝, 上帝给了他们一次重生的机会。

这段文字, 真令人啼笑皆非。在这位考生的笔下, 焦母的思想转变也太不合情理了吧, 甚至连英文都说上了;更可笑的是, 外国的上帝居然也被中国的爱情故事所打动, 干涉起中国的“内政”来了。

四、矫揉造作, 造伪煽情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真情是文章的灵魂。但也有部分考生“为赋新词强说愁”, 为文造情, 通篇文章充满了虚情假意。请看2002年一篇题为《选择坚强》的话题作文片段。

天那,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一场大病, 夺走了我父亲的性命, 让我哭得死去活来;很快厄运又再次降临, 我的母亲又得了白血病撒手西去, 这一次我的眼里已没有了泪, 流出的都是血。这一切还算不了什么, 不久, 一次意外的车祸又使我失去了双腿……我成了全世界最不幸的人, 但我不会怨天尤人, 我要选择坚强。

这位考生为了达到煽情的目的, 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父母、失去本人的双腿为代价, 真恨不得让全世界的苦难都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 似乎这样的文章就能感天动地了。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徒增笑料而已。

人们常说, 文如其人, 人如其文。要写好文章, 先要做好人。人品决定文品。志趣高雅的人才能写出品位高雅的文章, 志存高远的人才能写出立意高远的文章。情感丰富的人写出的文章富有情趣, 思想深刻的人写出的文章富有理趣。

总之, 考场作文要做到“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就必须守住高考作文的道德底线, 弘扬社会主旋律, 讴歌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关注社会, 关注现实, 聚焦热点, 体现出当代中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篇5:守住做人的底线

老板出差,临走除了交待日常必办的工作以外,还特别叮嘱我照顾好两条白鱼。我精心护理着白鱼,自己刚出道,一定要完成老板交待的任务,这是一次极好的表现机会。一次换水时,我想把假山搬出来洗洗。被水浸过的假山长着一层滑滑的东西,就在搬出鱼缸的刹那间,假山从我手里滑脱了。随着“哗啦”一声巨响,玻璃碎了,水和鱼一起应声落地!两条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白鱼,在地上拼命地挣扎。同事小晴从电脑室跑出来帮我取来塑料桶,等打上水,捞起白鱼,地上全是星星点点的雪白鳞片。小晴说,白鱼恐怕活不成了,我的眼泪立时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那一晚,我彻夜难眠,眼前一会儿是老板盛怒的脸,一会儿是同事嘲笑的面孔,好像在说这个人一点能力都没有!

第二天中午,我饭没吃觉没睡,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鱼缸,把白鱼放了进出,盼望着它们能活下来。白鱼太娇贵了,第三天一早,平时很贵族气的肚皮就翻了上来。看着死鱼,我想到了跑,怕老板回来就更丢丑了。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留下来,处理好这件事,不临阵脱逃。

我不知道那两条白鱼叫什么名儿,只记着它们的模样,双休日跑遍了全城的宠物市场。我两只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市场,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候,终于发现了这种鱼。一问,1100元一条!我拼命镇定,叮嘱老板给我留着,赶紧回去凑钱。我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还差400元,离下月发薪水还有10多天,我只好向小晴借了500元,请她千万替我保密。

就在我把白鱼放进缸的当天下午,老板就回来了,他带着旅途的风尘,一进公司就在大厅的鱼缸前欣赏起了白鱼。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发奖金那天,我听小晴在老板办公室里哭,有几句话清晰地传进了我的耳朵:“为什么扣我的奖金?有人把鱼缸打碎了,白鱼死掉了都没事儿,我不就打错几句话吗?”一会儿,老板让我到他的办公室去,我身体发僵,惴惴不安地去了。老板问道:“你把鱼缸打碎了,白鱼死了?”我嗫嚅地应道:“是。”老板又问:“你自己买的鱼缸和白鱼?”我还是一个字:“是。”老板盯着我问道:“你为什么不一走了之?”我抬起头来,见他神情十分平静,说道:“做人要有信用,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父母和老师从小教给我的做人准则。”老板突然大声说道:“好!”我被吓了一大跳,他黝黑的脸上有了光彩,“我非常欣赏你的理由,下个月你到销售部任经理助理,协助梁经理工作,怎么样?”

我根本想不到结果是这样,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说道:“谢谢!”正要转身出去,老板叫住了我,递给我一沓钱说:“这是鱼缸和鱼的钱,你刚工作哪有什么钱呢。你不知道,我也是受苦人出身,撮食不易呀!”

我知道“撮”是香港话,是找饭吃的意思,我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篇6:守住风险底线

最近, 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 经济形势扑朔迷离, 由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的新兴市场资本外流, 为全球经济增长添加了更多不确定性。8月28日,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 研究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新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会上, 关于经济运行面临“新压力”的信号, 以及“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再次提及, 让人关注。“多变之中须有定力, 挑战面前需要智慧。”针对当前复杂的内外情况和政策部署, 李克强作出了上述判断。对于下一步的政策部署, 李克强提出, 牢牢抓紧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近一两年来由于财政等多种因素的掣肘, 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性和效能有所减弱。尽管积极财政政策是近年来一贯的提法, 随着地方债的大规模发行, “积极”更是有了可行条件。不仅如此,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日前公开表示, 下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中还包括“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近两年来, 中国高层领导人的表态中多次强调“稳”的思维。这意味着, 在稳定发展的同时, 防范风险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在28日召开的会议上, 李克强再次强调, 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 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去年底表示, 未来几年应该把风险防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中国经济由高速转变到中高速的过程中, 是各种矛盾、风险集中暴露的时期。”他强调, 即使其他数据难看一些, 只要守住底线, 不出大风险, 就是很大的成功。他还表示, 所谓“刺激政策”, 实际上是中性概念, 但现在有些被妖魔化了。增长速度下滑了, 该刺激还是要刺激, 但在转型期的大背景下, 刺激是为了托底, 不是为了推高。对于风险, 大家议论比较多的是地方债务风险。目前,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16万亿元, 预计今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将达到86%。根据新华社的分析, 虽然86%的债务率并没有超过我国规定的100%的债务警戒线, 但有人提出, 对当前的债务率要增强忧患意识, 不能盲目乐观, 要保持警惕。“86%的债务率虽未达警戒线, 但不乏地方债务率远超过1〇〇%, 风险不容忽视。”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要警惕平均数背后掩盖的地区差异, 重点梳理甄别高债务率地区, 提早化解风险3由资本市场波动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带来的金融风险, 业界也颇为担忧。朱光耀2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 “当金融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 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他表示, 中国不是唯个采取措施支持金融市场的国家, 面对股市暴跌, 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也曾采取过应对措施。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原委员余永定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 必须首先搞清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在余永定看来, 系统性风险是涉及整个金融体系, 特别是银行体系的风险。8月11日, 央行决定完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 日当天人民币对美兀即期汇率下跌1.86%, 创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并且在12日再度下跌近2%。面对外界关注, 李克强近日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 人民币汇率不具有持续贬值的基础。不可否认, 眼下央行正面临维持汇率稳定与外汇储备下降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日则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不必过于担心。“既然汇率已经接近均衡, 而且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支持汇率基本稳定, 那么经过短暂的贬值之后, 未来一段时间更有可能的是双向波动, 就是说升值和贬值的机会是差不多的。”

篇7: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

初春,桂林,我们不期而遇。是夜,我约他小叙。他不落座,右手斜插胸襟,频频走动。看他这模样,我不禁想起电影《难忘的1919》里列宁激动的样子。

他问:“老贾!你信不?”

“你不说,我咋信?”我期待他发表高见。

“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说到这里,他有些激动。

“你指的是‘朗读’吧!”我作了纠正,说:“你讲的,我信。”

老于所说虽有过激之处,但也不无道理。不少学生读书多年,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提笔不能作文”,学的岂不是“哑巴汉语”?

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可能“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生动”。老于的过激言辞,表明他对当前某些语文课堂的忧虑。

……

说是“老于的忧虑”,其实,也是我的忧虑。

是什么让当今中国小语界的两位泰斗级的大师如此“忧虑”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朗读)”。果真如此吗?笔者曾在9所乡镇中心小学做过一个调查,一篇课文用两三个课时就学完了,能正确流畅的读完全文的只占10%左右,但竟然有超过50%的学生还结结巴巴地读不通课文。“老于”的语气可能真的有些“过激”,但内容却没有丝毫“夸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小学语文工作者的“警醒”和“深思”,乃至大家共同的“忧虑”。

早在1985年,美国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阅读委员会”在《成为阅读大国》的研究报告中,就得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结论:“给孩子朗读,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重要的活动。”“唯一且重要”足以说明“朗读”在美国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小学语文教案,每篇课文教学目标的第一条都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说,这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最根本的任务,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目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核心是读。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可能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生动。因此,学会“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特殊地位,是阅读教学不容突破的“底线”。这样的“底线”大面积地“失守”,直接导致“不少学生读书多年,最终仍张口不会说话,提笔不能作文。”这一点毋庸置疑,更令人心痛!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阅读教学的底线缘何“失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少学校和老师虽然也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真正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加以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的加以落实;第二,长期以来,语文考查重“笔试”轻“口试”,甚至有“笔试”无“口试”,这样的考评机制也直接影响了朗读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三,中国特色的大班额(一个班六七十人司空见惯)给守住这一底线也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扪心自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连这样的“底线”都守不住,夫复何求?那么,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下,如何才能守住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呢?

落实硬性指标,确保朗读时间

要想“收复”和“保住”“朗读”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保证充足的读书时间是前提。而在“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不会读书”这一严峻形势下,必须严格落实硬性的时间指标及与之相应的明确要求。

课前“预读”一刻钟——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

所谓“预读”就是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让学生在自学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预先”读课文,要求比较顺畅地读完课文,力求做到:“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讯学斋规》)这样的预读时间下限是“一刻钟”,也就是最少要读一刻钟,每名同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延长各自“预读”的时间。总之,通过“预读”要把课文基本读顺,读通,读熟,从而真正实现“书不读熟不开讲”。

课中“练读”一刻钟——做到“让读成为主旋律”

“书声琅琅”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显性标志,“朗朗书声”也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少于一刻钟,也就意味着语文课堂上有近乎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因此,必须把教师“讲”的时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压缩,也就是说教师能不讲的坚决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留足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课文,力求做到“诵数(多次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

课后“回读”一刻钟——做到“故书不厌百回读”

“回读”是指学完课文后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这是对课堂“练读”的补充和巩固,是对课内学习的深化和提升,也必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正如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教师必须确保回读“一刻钟”不动摇,鼓励学生经常“回读”,反复“回读”。

如此算来,只要教师认真落实这些硬性指标,一篇教学两课时的课文,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就超过了一个小时,也基本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提出的“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地朗读”的要求,这无疑为教师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依托学习小组,组织朗读活动

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特大班额下,一位语文教师带六七十个学生比比皆是,这的确为全面达成“朗读”教学的目标增加了难度。作为一介书生,教师无力改变班额的大小,但可以变“大”为“小”,化“多”为“少”,把一个“大班”分成“六人左右,好中差搭配”的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依托这样的学习小组组织“朗读”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当众读书的机会

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全班范围内的指名朗读只能让少数学生得到锻炼,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当众读书的时间和机会。久而久之,很大一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当众表达的愿望和激情,成了名副其实的“观众”和“听众”。而在建立了“学习小组”之后,每名同学都能够在自己的组内当众读书,从“观众”变成“演员”,从“听别人读”变成“读给别人听”,这不仅能够克服学生不愿朗读的惰性,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表达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张扬个性,提高朗读水平。

让每一名学生都在交流互动中进步

传统的指名朗读后的交流评价是“一对众”的相互关系,即一名学生“读”,全班同学“评”,结果是要么缺乏“互动”,要么流于形式。而在学习小组内,由于组员只有少许几名学生,当一名学生读完之后,其他同学就可以立即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成功之处,大家共同学习,一起分享;不足之处,大家引以为戒并帮助纠正和完善。这样的交流互动方便快捷,及时有效,有时甚至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让每一名学生都在达标检测中过关

学完一篇课文,必须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达标检测,但仅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显然很困难,而把这一工作交由学习小组完成却是切实可行的。学习小组的成员可以轮流在组内读书,接受小组成员的“考核”,也可以由组长逐一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同时组内其他学生自由练读,准备接受考核。考核合格的,由组长签字或全组成员鼓掌通过;考核暂未合格的,由组长记下姓名,督促其认真反复练习,进行二次考核,从而保证个个达标,人人过关。

紧紧依托学习小组,开展朗读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当众读书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交流研讨的权利,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组内达标,这无疑为守住阅读教学的底线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优化指导策略,提高朗读质效

在当前不少语文课上,教师的朗读指导呈现出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表层技巧的“机械化”指导;二是“放任自流,情不达意”的“放羊式”指导。因此,要想改变学生朗读低水平重复的现状,必须优化朗读指导的策略。

大声为孩子朗读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经常为孩子朗读的老师,他的班级学生的朗读及阅读能力远比其他班级高得多。所以,他在《朗读手册》中对老师和家长呼吁: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语文教师应该大声朗读课文给孩子听。从时间上讲,可以安排在课始,也可安排在课中,还可安排在课尾。从内容上说,可以读整篇课文,也可读一段、一句,甚至可以读一个词语。总之一句话,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堂上,教师入情入境,绘声绘色地大声范读一定会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打动孩子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更重要的是,教师大声地朗读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朗读“渴望”,而“渴望”朗读比任何一种朗读技巧指导都更有效!所以说,教师大声读书在朗读指导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课文录音实现“大声为孩子朗读”。和教材配套的课文录音,一般都由专业人员朗读,字正腔圆,悦耳动听,加之辅以和文本相应的声音和音乐,很容易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反复播放课文录音,就等于免费帮孩子们聘请了一位出色的不知疲倦的“朗读专家”,孩子们浸染其中,耳熟能详,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读书”。可以说,播放课文录音“标准规范”“价廉物美”。

教师大声朗读课文及播放课文录音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和模仿的“标本”和“范例”,是朗读教学中最方便、最朴素、最实用的指导方法,对于善于模仿的学生来说,在朗读训练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为孩子大声读书”被忽视和弱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当然,在“大声读”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让孩子边听边“默读”或“小声跟读”,从而发挥“大声朗读”的最大功效。

引导孩子用“心”朗读

美妙悦耳的歌声缘于发自内心动情的歌唱,同样,动人心弦的朗诵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真情流淌。没有情感参与的朗读是苍白甚至呆板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投入真心,融入真情,入境而读,动情而读。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描绘的情景,身临其境,入境而读。苏教版教材《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描写了巴西塞特凯达斯瀑布由盛及衰的过程,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课文的三、五小节分别描写了“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今日”大瀑布的“生命垂危”。怎样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呢?首先,笔者让学生读读这两小节并展开想象,在自己的大脑中出现“飞瀑图”和“消亡图”。接着,播放视屏展示大瀑布的雄姿,出示图片展现大瀑布的枯竭,通过对比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最后,分别选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和悲惨凄凉的二胡演奏《江河水》给两小节配乐朗读。这样,学生身临其境,伴随大瀑布一起奔腾、咆哮、哀叹、伤心,朗读课文自然就情深意切,真挚感人。

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移情体验,动情而读。课文《生命桥》深情地讲述了一群羚羊被狩猎队逼到悬崖边,老羚羊用血肉之躯为年轻羚羊架起逃生之桥,使得年轻羚羊绝境逢生的故事,赞颂了羚羊群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课文的第二小节讲述了一对羚羊成功试跳,年轻羚羊“猛蹬”老羚羊化险为夷,而老羚羊“猛顶”年轻羚羊却坠入山涧。怎样让学生真情诵读,体会老羚羊的献身精神呢?笔者作了这样三个“层次”的引导:各位年轻的羚羊,假如坠入山涧的这只老羚羊是你的亲戚邻居,你会怎么读?是你的爷爷奶奶,你会怎么读?是你的爸爸妈妈,你又会怎么读?而后,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年轻羚羊”,把文中的“老羚羊”换成“您”来读。于是,伴着悲壮的音乐,孩子们满怀悲痛地深情诵读“当我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您的身子刚好出现在我的蹄下,而我在您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您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落山涧。”这样的移情体验深深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这样的动情朗读让不少学生悲痛万分,潸然泪下。

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如果在朗读教学中你觉得什么东西不容易讲清,那么请你首选音乐,它常常能把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将学生拉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让他们在语言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

鼓励孩子“广泛”朗读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曾撰文指出:朗读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行为。2006年的“柏林国际文学节”上,他参加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朗读会。德国人甚至将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以及他的一些短篇小说翻译成德文在学校、在社区图书馆朗读……

由此,教师应该鼓励并引领孩子进行广泛的朗读:可以读唐宋诗词,可以读童话寓言,可以读新闻报道,甚至可以读读歌词、广告语。一句话,凡是可以朗读的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可以納入教师的视野。也许有人会说,课文还读不好,还去读什么课外读物?殊不知,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大声朗读无疑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提升,坚持不懈地广泛朗读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反之,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实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取得阅读教学大面积的丰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篇8:有所不为——守住一些道德的底线

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底线

总是在网上看到一些抨击中国现代社会“乱”象的帖子,比如:老人跌倒没有人扶,食品安全没有保障,尤其是最近几年新闻里的校园暴力事件,是层出不穷。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中国伦理底线的崩溃,社会价值观的沦丧,道德规范的丧失。

一、底线伦理

以前总会听到一些人说,中国人没有道德,在一个大的基数下,大多数人过的是对自我道德要求相对低的生活。或者说是一个群体效应,使得本来有道德的人也入乡随俗了,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道德行为。那道德又是什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下对某一现象所产生的一定行为习惯,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1. 道德的多重来源

其实,我们所遵守的道德不过是我们每天所习惯了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从内心接受这样做的行为模式,由内在的规范再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而来的。道德的习得来源有多种,大多数来自家庭和社会,其中包括我们周围的环境及我们所接触的人,同时还有这个社会对我们个人的要求。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法律,他是最低级的道德标准,具有强制性。

多年来很多学校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那么就“提高人的素质其本质就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来讲,学校的教育成果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较高的精神境界,一个学生的精神境界或是素养足以表现出其家庭的道德标准。家庭作为一个小小的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有着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以处理其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琐事。那么在这个小社会里,我们的道德标准基本都是从家长那里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把自身的道德习惯传递给了下一代,父母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道德品质,而父母的道德品质除来源于他们所处的阶层,所接触的人或事外,还有最重要一点,是他们内在的已经固化的道德价值观。父母所带给孩子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的习惯,而是一种道德的价值信仰,道德的伦理规范加上人们的价值信仰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

2. 不可再退的道德“底线伦理”

素质、素养,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的教养,或是一个人的道德习惯。当然这里会有高有低,我们不要求所有人都有很高的道德素养,最起码,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底线,即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可以理解为底线道德或底线伦理。“底线伦理”是一种社会伦理,尤其是一种现代社会的伦理,它是指基本的道德义务,或者说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意味着某些基本的不应逾越的行为界限或约束。如果一个社会上的人越来越多地逾越这些界限,这种“恶的蔓延”就很可能造成社会的崩溃。由于这种基本性,它的确还有一种“最后的”“不可再退”的临界点的含义,这样,它在我们道德要求的次序上倒应该是“最先的”“第一位的”。这个理论是何怀宏先生在《良心论》里最先提出的一个理念,并在中国流传、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底线是我们在道德生活中不能再退让的,且能够作为人的最低级的标准。要说“底线伦理”,也就是说,要达到一个普遍的,所有人都能达到的一个道德标准。笔者认为,这个道德标准,要区别去不同的社会、阶层、情况而有所不同。

二、道德与道德信仰

许纪霖先生曾在他的文章中指出,道德可以分为:社会规范伦理和个人德性伦理。社会规范伦理包含“伦理规范”和“价值信仰”。同时这两个概念又有着区别与联系。简单来讲,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是伦理道德的两个部分。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规范伦理的制定,同时也是伦理道德背后的法律支撑,没有了规范伦理的约束,“法”就只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公众如果不认可“法”的规定,就不会去自觉地遵守“法”,从而尽一切可能地逃避惩罚或是冲击伦理和法律的底线。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那么个人的德性伦理与社会的规范伦理就会相互对应。德性伦理要求当今社会的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信仰?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好的价值观?价值信仰与伦理规范是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

1. 内在德性的要求

中国儒家的伦理思想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将“仁”作为一套价值观,需要通过社会伦理之“礼”得以实现。而一个“礼”的社会,又有赖于众人内在的德性。我们可以理解为,要想一个社会实现“礼”就要依赖于人内在的德性。但是在内在的德性要求里,人们很容易把什么是“善”,什么是“应该”,什么是“好”和“正当”这一系列的价值核心标准变得模糊、不确定。而这时,对内在的德性的要求就使得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指导内在德性的、目标性的价值信仰。

当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改变,有些人把“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什么是光荣与耻辱,缺少知耻感。没有羞耻感、放弃最基本的规范伦理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律明确规定的伦理依据在没有了正当的规范伦理的支持后,也只能变成空壳。使得这些道德与法律变成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并不被人们所认可,从而没有内化为自发的、自觉的良知。虽然法律和道德已经规范细化到了生活中,但很多规范、制度并不是民众所真正信仰的,如果没有有效的行政监管,人们会毫无顾忌地触犯法律,而不去承担相应的良知谴责和道德的责任。

2. 发自内心的信仰

那种发自内在的、自觉的良知,就应该如人生的信仰一样,需要我们坚守。信仰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而道德信仰也同样是我们道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魏长领先生就曾对道德信仰做过研究。他说:“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和奉行,具有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道德行为的动力功能、道德信仰的价值定向功能、凝聚功能等,对道德的信仰如果超出了一定的度,走向狂热、迷信和盲从,就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人生中,没有信仰就会迷失方向,缺少奋斗目标,很难想象,没有了道德的信仰,我们会有怎么样的内在良知,但同样,我们也不能过度的迷信和盲从内心的那份道德信仰,它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道德的信仰体现着人格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有怎么样的道德理想和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理想,从而得到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我们的社会从来就不缺少拥有崇高道德信仰的人,在冰冷的湖水里救人后默默离开的大娘,地震中将学生护在身下的老师,勇斗歹徒的青年。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传统美德的典范,它要求我们做一个有“善”的人,然而当我们渐渐长大,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屈服于社会,遇到麻烦不再用以前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而是随波逐流,用另一套道德标准来生活,在这样一个双重标准的社会里,我们又如何才能守护住自己的良知。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可以来权衡良知,而只有个人的态度。

3. 有所不为,现实道德的一种要求

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的儒家传统思想也并不是乏善可陈的,并不缺乏优良的道德,我们缺少的只是那一点点的坚持,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完善的道德信仰。在道德信仰的指引下,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提升道德境界,做到知耻、知善,不去触碰那个道德的底线,法律的禁区。其实,只要每个人都少做一件或是不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一点,有所不为,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

有所不为,不是让我们得过且过,而是建造一个正派的社会,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社会,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与制度,整个社会相对稳定有序、发达,市民守望相助的社会。一个正派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君子社会那么要求高的社会,他不会让每个人都如谦谦君子,但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必须坚持的底线原则。所以,有所不为,将成为我们今天应该追求的一个目标。坚持“有所不为”守住一些道德的底线,那些贪污、受贿、腐败、毒疫苗也许就不会再出现。

参考文献

[1]何怀宏.底线伦理的概念、含义与方法[J].道德与文明,2010(01).

[2]许纪霖.如何重建中国的伦理与信仰[J].商周刊,2014(7).

[3]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06).

上一篇: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作文下一篇:山区小水电工程建设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