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期历史复习题

2024-05-01

初三下期历史复习题(精选8篇)

篇1:初三下期历史复习题

初三下期历史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下期历史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下期历史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中考的应试能力。力争中考历史及格率达到65%以上,达优率在40%以上。

三、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两个班,从上学期的教学情况分析,(1)班优生教多,但后进生也多,也就是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学生思路比较活跃,但是学困生厌学情绪严重,且基础知识不够扎实;(3)班整体较沉闷,只有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愿意动脑思考,其他学生遇到问题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自己解决问题比较困难;但(3)班整体素质还可以,只是达优率不高。目前这两个班整体的中考气氛都不浓,没有紧张感和学习的迫切感。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训和教育,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和迫在眉睫的紧张感,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上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强调,反复记忆及训练,再次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拔高训练。

四、复习计划:

(一)复习要求:

1、认真研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切实把握中考历史的方向。

《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是供复习时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内容、要求,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落实知识点。

2、仔细研究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

中考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它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等。基础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了更有效地记忆、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线索,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教科书,熟练使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目录和大事年表,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对比等。

(二)具体工作:

(1)、备课:

针对九年级的复习课,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由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第二步,由讨论思考题组成。针对单元重点和近年来中考的试题,教师设计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第三步:巩固练习。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评,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梳理”、“探究”、“训练”三环节完成。第四步是课后反思。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相互交流,查漏补缺,共同进步。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的不断完善,对九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复习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习题与试卷训练:

科学的布置作业,体现层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力求做到举一反三。第二、要精选习题与试卷。强化训练主要体现以下原则:

①、适量性原则。事实证明,学生所做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做一定量的习题为。九年级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为了在短时间内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适量性原则。要精选习题,让学生获得的学习效益。

②、整体性原则。本学期的复习阶段分为两个轮次。第一轮复习依据中考历史新评价按章节顺序进行知识梳理,指导学生完成每单元的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进行历史专题训练与综合卷测试。选题要突出热点、联系现实,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能力的目的。

③、适应性原则。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

④、梯度性原则。同一年级或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梯度性原则。保证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做到激励尖子生让其吃饱,关注中等生让其吃好,兼顾学困生让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实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4)、研究典型试题及评析,把握命题方向。

研究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明确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试卷讲评要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关注命题意图,了解解题方法,找出解题规律。

(5)、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进行解题方法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构思、组织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测评,让学生了解试题类型、掌握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在练习和考试中都应注意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6)、关注重大纪念、社会热点和时政。

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及世界重大的纪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政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学困生学得轻松。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在设计习题时,注意分层次和梯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三下期历史教学计划2

一、坚持课前检测制度,及时掌握学生识记情况,予以督促。并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本子来完成课前检测。此本上必须有更正的痕迹。对于课堂检测做的非常不好的学生,要单独进行谈话沟通,以尽量保证每个同学不掉队。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学管理力度。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课堂优质的坚强保障。从管理着手,整顿课堂秩序。让我带的班级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风气,促进教学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三、要求学生多动手。比如每节课会针对本节课提出一系列问题,留给学生看书时间,自己作答。对于学生难以完成的问题,我会做以解答。最后再进行拓展。这是在暑期学习当中学到的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教给学生,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完成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识记内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成就感。

四、每单元完了会有知识体系表,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单元知识框架。方便学生进行复习。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完成体系表的内容并妥善保管,以备期末考试用。体系表的内容必须上交检查,以保体系表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五、分成8个学习小组,实行组长责任制。组长负责收取作业本,检查背诵情况,并进行小组比赛。评出优秀组长和优秀小组。小组组长负责制定一个学期背诵任务表,人人过关制,要求每完成一个背诵任务,打钩一个。对于一直不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单独进行教育,单独背诵。确保背诵质量,确保考试质量。

初三下期历史教学计划3

一、目的要求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

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上内容,即是本学期讲授的重点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四、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加强辅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初三下期历史教学计划4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世界现代时期的历史,共21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不好动、不好讲、比较死板。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今年初三情况是:尾巴大,尖子生少且不及格中低分率较高,特别是初三(X)班大批男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毕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7,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准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初三下期历史教学计划5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下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6个单元,叙述世界古、近、现代时期的历史,共49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5-8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下册全授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上册24课,下册共五单元,合计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及措施: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按学校要求完成教学论文一篇。

4、具体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5、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6、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7、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8、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篇2:初三下期历史复习题

二、加强教学管理力度。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课堂优质的坚强保障。从管理着手,整顿课堂秩序。让我带的班级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风气,促进教学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三、要求学生多动手。比如每节课会针对本节课提出一系列问题,留给学生看书时间,自己作答。对于学生难以完成的问题,我会做以解答。最后再进行拓展。这是在暑期学习当中学到的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教给学生,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完成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识记内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成就感。

四、每单元完了会有知识体系表,让学生心中有一个单元知识框架。方便学生进行复习。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完成体系表的内容并妥善保管,以备期末考试用。体系表的内容必须上交检查,以保体系表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篇3:反思初三历史复习

纵观开卷考试的试卷, 感觉呈现出以下的几个趋势。

1、注重基础知识的联系和综合, 突出能力的考查。

2、运用史料和图片设置新情况, 力求试卷图文并茂, 生动活泼。

3、探究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不断增多, 并且注意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4、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 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价值。

一、更新教学观念, 不断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 适应新的评价方式

历史中考的命题虽然日趋多样化、生活化, 并且向开卷考试的方向迈进, 但无论怎样变化, 夯实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宗旨不会改变。中考试题中的70%——80%都是以基础为主, 基础知识是学科能力的载体, 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 学科能力必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考试中也逐步加大了对学生的能力考查, 这就促使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这是历史教学中的一大进步。但中考不同于高考, 中考有相当一部分题还是记忆型的试题, 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虽然开卷考试后学生可以带教材进考场, 但是时间有限, 试想如果每一道题, 学生都去翻书, 那历史考试的45分钟只能完成20道选择题, 题目都未做完, 能力评价从何谈起?因此开卷考试后的复习还必须遵循基础性原则, 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再认、再现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而是全面准确灵活地掌握知识。同时初三学生参加中考的科目一共有七科, 所要记忆的知识点内容相当多, 历史学科作为中学的一门小学科, 学生向来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三年来它的总分也从100分降到了50分。但中考的范围并没有减少, 还有近四本书的内容, 真是浩如烟海, 在其他学科的压力下, 学生排挤历史学科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上完新课后整个中考的复习时间也十分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记住基础知识并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成为关键。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较好的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能力成为中考复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考复习过程中, 我给学生传授的记忆方法主要有表格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加减记忆法、图示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生日记忆法等等。例如:在记忆洋务运动的意义时, 采用关键词和谐音记忆法——先理解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了巩固清朝统治而进行的一次运动, 它的目的是为了让清政府走上富强的道路, 所以我从洋务运动意义中的几句话里面选出了几个关键词, 用谐音的方式组成一句话“走进养鸡 (激) 地 (抵) ”, 来寓意清政府渴望走上富强之路, 其中“走”清政府没有走上富强的道路, “进”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养”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鸡 (激)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 (抵) ”抵制了外国列强的入侵。采用这种方式记忆, 学生感觉记忆起来轻松而且有趣, 意义的要点不容易遗漏, 记忆较为深刻。

在以上复习方法的基础上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有效资源进行复习, 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当成一种重要的手段。心理学家认为, 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 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科学研究也表明, 人们学习时, 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味觉占1%。学习同一份材料, 采取纯听觉讲授, 学生在三个小时后能记住60%;采取纯视觉观看, 三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并用, 三小时后能记住90%。三天后, 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75%。由此可见视听并用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前二者之和。因此, 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 必须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 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复习课中的困难。它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画面, 言简意赅的解说, 及时有效的反馈, 吸引学生听、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 使学生长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而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 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 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制作成幻灯片, 主要采用口头回答的方式来进行复习,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如在复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两次革命的所有发明及发明家, 不至于混淆, 首先让学生回答两次革命分别有哪些成就, 然后又让学生回答相对应的发明者是谁。接着让学生将发明和发明者连线, 等学生回答后, 教师将正确答案展示在屏幕上, 并对学生进行答案讲评。经过以上的这个程序, 学生已经有了起码三遍以上的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并用。一方面让学生提高记忆的效率,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减缓记忆的疲劳感, 特别是一部分有厌学趋向和记忆困难的学生, 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除此还可以把一些练习题用幻灯片和投影仪展示出来, 用练习题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既节省时间, 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但在开卷考试背景下的复习, 除了依旧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外, 同时还要让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知识, 所以要注意复习提问的技巧性, 在提问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 要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 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均离不开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等要素。在给学生复习时, 可从这几个方面换角度的提问学生, 比如在复习五四运动时, 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提问方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指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一次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学生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运动提出了“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的口号?等等, 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学生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二、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

与综合化、生活化、热点化紧密联系的题型主要是材料题和问答题。解答材料题、问答题时要求学生具备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 近三年的中考, 包括开卷考试后的问答题, 已经摒弃以前要求整段记忆历史意义、历史事件内容的方式, 开始化整为零, 以大题里面包括几个小问题的方式出现, 要求的答案也是一两句话或者几个字, 虽然简单, 但是要求越来越高, 所提的问题常常都是相关的几个历史事件的组合, 这种考试趋势是要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并灵活运用, 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 比如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 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台湾关系曾多次出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中, 并在这些考题中加入一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要让这些分散在教材各个部分的内容在头脑中组合, 并准确回答所提问题,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时可采用综合复习方法, 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 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 中国史的相关知识点, 世界史和中国史的相关内容, 均要形成一个整体, 进行专题复习。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 纵向可以复习大化改新、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横向可以复习中国的戊戌变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同时还可以把古代到近代的中日关系进行一个简单的线索梳理, 这样的复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便于回答综合性较强的问答题。

最让学生感到头痛的依然是材料题的解答, 开卷考试后虽然学生可以翻书解答, 但是材料题的答案一般都是要据材料来进行回答, 即使可以找到答案, 一般来讲都是零散分布在书上的各个部分, 所以对材料题的复习, 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以外,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引用和教材重点内容中相关的图画、文献、小字等史料,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特别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观点来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自己动手, 自己动脑。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自己找材料提问、编习题等途径,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其三, 加强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训练, 教会学生审题、解题, 即弄清材料的出处、时间、范围、寻找关键词;弄清材料问什么, 怎么答;认真分析作者的立场、观点, 判断材料真伪;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实质, 简明扼要地进行文字表述。学生在掌握了以上步骤后, 解答材料题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

三、在复习过程中要进行强化训练, 巩固复习

巩固复习主要采用模拟练习等方式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但在这个过程中要精讲, 讲清重点、难点、疑点、易混淆点即可, 以引导学生“会学”, 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切忌“满堂灌”。练要精, 坚决反对猜题押宝和“题海战术”。教师所设计的题目要注意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和时代性。评要细和准, 要能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审题解题、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查漏补缺, 纠偏正误, 反对那种“试卷讲评对答案”的错误做法, 在讲到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 可以举一反三地复习多个历史事件, 以扩大学生复习面, 让他们把历史知识的相关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摘要: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 在中考考试发生变化后, 调整复习思路, 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 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

篇4:初三历史复习策略

一、整体把握,四册教材

历史是有机整体,复习时必须从整体把握,高屋建瓴。在第一轮复习时,我先帮学生整理出一个知识结构图,让他们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框架。比如,初三的内容,我就把它分为几个类型:一是资产阶级革命;二是资产阶级改革;三是三次工业革命;四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世界格局;五是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六是社会主义的探索;七是经济危机。先将它们分类,然后进行类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而初二的内容我则是按照时间段来分的:一是中国近代的屈辱;二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三是中国人民对西方列强的抗争;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成就;四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成果。使本来琐碎的历史事件有了相互间的联系,学生顿时觉得好像知识变少了,课本知识的脉络更加清晰了。这样做,既方便了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加快了学生考试查阅的速度。

二、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不管在什么时候,基础总是最重要的。就像一幢房子,如果基础不牢,那么就算再华丽,也会倒塌。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就算掌握再多的解题技巧,如果对于基础知识不能牢固掌握,最终也是没有用的。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第一步就必须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灵活运用。从这个程度上说,历史开卷考试的背记更为重要和必要。事实上,近两年来我校在“开卷”下的高分(甚至是满分)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在“闭卷”形式下完成的。今年我在完成世界史的教学任务后,就开始了扎实有效的基础复习:即以课本为主,按册分单元系统复习。复习时尽量做到慢、稳、细。具体可采用三种方法:一是按照教材内容,教师把每课的重要知识提纲打印在纸上,教师限时让学生记忆。我们每个班级二十多个学生挨个提问,根据学生本人背题的质量定提问的多少,这样滥竽充数的学生就少了,都积极主动地去记忆。背得快的、老师认为合格的学生,让他们把每课的内容从头至尾看一遍。二是下节课我要对复习的重点知识进行默写。我在批改默写时,会把学生错得较多的知识记录下来,下节课时再跟学生进行纠正巩固。而对于默写较差的学生,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再次找他进行背诵。学生都不愿这么反复被折腾,这样便形成了良性循环。基础知识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光背不练”是不行的。由于中考名校调研这本复习资料是针对我省中考考点编排的,题目的类型和中考的模式完全相同。我每复习完一单元都要抽出一节课检测一下学生的复习情况,三个班级的卷子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批阅完。老师虽累点,但能节省学生时间,并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点的混淆,材料题的理解错误,对题目的审题不清等等。对于上面的题目,进行逐条讲解,对于学生在做题时的疑惑,进行分析点拨解释。对于解题技巧,我通过具体的典型例题进行剖析,以便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做选择题,一定要找出给你的信息点(比如说,一些时间、地点、关键性的词语等等)开始,我先找,让学生注意。到后来,就是让学生自己找,并且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另外,有些题目在一定范围内可作适当的变化或迁移延伸与拓展。

三、专题复习,纵横串联

经过系统、全面的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了,但知识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为了把知识学活,第三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结合课本进行专题复习。在全面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一步使知识科学化,系统化。把以掌握的历史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进行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所谓“横”的联系就是要把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复习。如,复习到中国史时,横向联系同时期的世界史内容,帮助学生理出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异同点。如将中国近代史中的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联系,古今中外的改革等等知识点。所谓“纵”的联系,就是要把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它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复习。比如,对中国抗争史的复习就可以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知识点连起来复习。这样,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一旦遇到综合性的知识考察,就会对他们很有帮助。特别是材料题,一般都是把类似的事件或相关连的事件柔和在一起,它不可能只考一个单一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掌握理解,以至能够灵活运用。

四、编错题集,以史为鉴

教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卷子中的错误记录下来编成错题集。鼓励学生时常翻阅错题集,从中可以使学生回顾史实,对做错的习题多加审视,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做个有心人,学生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要及时记录,也跟学生一样编集成册,每节课前把一些易错题写在小黑板上,强化学生记忆。

篇5:初三历史复习题doc

1、黄赌毒和法轮功等不良诱惑有什么危害?

①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②会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③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抵制不住不良诱惑的原因?

认识能力较低,社会阅历较浅,编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上当受骗 ★★

3、怎样抵制不良诱惑?

①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科技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不为家乡所迷惑,防止上当受骗 ②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③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

4、同不良诱惑作斗争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

5、法律有什么特征? ①国家制定

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有哪些?

在违法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7、一般违法和犯罪的相同点有哪些?

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违法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

8、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联系?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可见,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9、一个人从一般违法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什么启示?

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10违法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两种

第四课 撑起法律保护伞

1、未成年人: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

★★

2、对未成年人为什么法律要给予特殊保护?

①我们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

和好奇心强。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在分辨是非、区分良莠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②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

③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3、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有几种?

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

4、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什么?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5、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

保护未成年饿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只能为波爱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正正受到良好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加入受到民事侵害

①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节等方法解决

②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以便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面对违法犯罪时

①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

⒓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看,可以采用呼救法,周旋法,拨打110报警

③万不得已,也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保全自己。④必要时,实施正当防卫。

7、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是有哪些?

①通过非诉讼途径加以解决(他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②通过诉讼(他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途径,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9、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律师事务所 公证处 法律服务所

篇6:初三历史复习

一:梳理知识要点,狠抓基础知识。(10 – 13周)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要细要慢。依据课本逐册、逐课的全面复习,为

学生提供每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一般是要先从教材

中找到考点,然后分析考点,最后还要强化识记考点。二:专题归纳,纵横串联,关注时政热点。(14 – 16周)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零碎的、孤

立,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所以在这阶段,要归类总结,纵横串联,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密切关注当今与历史有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如构

建和谐社会、西藏新疆民族团结、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史

实、中国与美日关系、国际格局等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进行总结复习。

三:模拟冲刺,以题为纲,查漏补缺,提升解题能力。(17 – 18

周)

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专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

固。精选一些试题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在这一轮的复习中,我们采取如下策略:做好试题的解析工作,解析主要包括试题命制的意图、特点和解题规律,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各种类型试题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和技能。考前至少要做三到四份模拟试题,注重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力争通过本轮达到自我评价及查漏补缺的效果,为学业水平的复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另外,三轮复习在时间的安排上我将按照采用4:3:2的比例进行。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复习也同样没有固定的方法。浅显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篇7:初三历史复习教学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下一阶段复习思路

高淳县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沙志援

当前,我县初三历史学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学校之间呈阶梯状分布、班级之间均分最高是最低的2.44倍、学生之间差距犹为明显。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基础不牢。错别字泛滥,导致丢分严重;许多学生涂卡不规范,甚至不涂卡;不在指定区域内答题,超出限定区域答题;不按顺序答题,小题次序混乱;订正时乱涂乱画;答题不精准,或丢三落

四、或画蛇添足、或答非所问、或网络语言化;书写潦草,书写不规范,不写书名号等。

2.方法不当。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审题能力欠缺,审题不清,学生对题目理解不准确。不能认真仔细地阅读,知识的概括、迁移能力尚待训练。基础知识不扎实,张冠李戴,答案不完整。知识点、得分点把握不住,关键的词、句出不来,历史专有名词的词汇量不够,随意发挥,乱抄书现象严重。相近、相似的知识点,以及历史与思品学科中相近、相似的知识点,分辨不清,不能很好地区分。

3.能力不够。学生分析、论证能力欠缺,表达(描述、阐释)能力欠缺,宏观看待历史、整体认识历史的能力不够。判断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和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表述能力较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许多学生没有正确处理好考试时间分配关系,也没有合理安排好难易题目的解答顺序。答题匆忙、来不及做最后一道题,没有时间检查和复查,来不及涂卡等。

4.训练不足。前一阶段,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发挥学生主动性方面做得不够,学生动手、动脑少了,教师没有给学生一定量的训练。

5.资料不全。教科书、复习资料、备考资料有的不完整、不成系统,有的凌乱繁杂,平时及考试时毫无头绪。

6.指导不得法。总是把“教什么”和“怎样教”作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对于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多,学生的活动少,许多教师仍热衷于对教材讲到、讲全、讲透,没有做到在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下一阶段复习思路

1.教师要细心,要严密复习计划、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不能把学习变成简单的对考试的应付。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严密计划,决不要因为考试检测而随意打乱计划。二轮专题复习,要做到纵向梳理,横向联系。纵向梳理要以专题的主题为发展线索,以“考试说明”所列考点为基础,理清有关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重点突出阶段性历史特征;横向联系重点说明各历史发展阶段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历史规律,使学生能说出得到的启示。

2.教师要有“兼爱”之心,面向全体,重视基础

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生乐学、会学、愿学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分类定位很重要,据某位考试专家统计,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试卷,有70~80%的知识点是年年要考的,而且又有70~80%的试题是比较容易的,因此,要分层教学,对有些同学,我们不能要求过高,要会运用田忌赛马策略,狠抓基本分。我们一定要因材施教,对一部分学生,我们一定要降低难度、放低重心,要“不离不弃”。

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历史考试永恒不变的主题,基础知识是思考、理解各种问题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说,开卷考试的试题,形式上都求新、求变、求花哨,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会落到考点范围之内。60分的卷子,除了有3分或不到3分的题目要靠学生临时发挥,具有开放的性质之外,可以说答案均能在我们县设计的考点解读中找到。2010年历史有264个考点,就象264个

人,学生复习考点就象认人,不能只看衣服、鞋帽,我们只有记住了这些人的面孔、音容笑貌,才能说真正认识了他们。这样,无论他将来穿金戴银、西服革履还是光膀赤脚,我们都能一眼认出他来。

3.教师要使学生能静得心下来,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历史学科考查的四大能力之一,在这里,审题是关键。学生在答卷时,失分的地方不一定都是因为不会做而造成的,学生常犯的错误是:对有些问题想当然,按思维定势理解,不认真读题,遇到所谓“熟题”或“重现题”时,不顾条件与问题的微妙变化,动笔就写,往往是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或心定不下来,刚看了题目的开始,就急于下笔,所犯错误五花八门,文不对题。

要教会学生审题,第一,一定要看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和年代非常重要。第二,找出题中指向性非常明确的“关键词”,一定要将提示语、限定语、设问语分清楚,准确、完整地获得有效信息。第三,要重视标点符号,特别要注意材料中的省略号、分号。对于表格类材料一定要注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不能仅从一个方面来比较。

4.师生都要有恒心,要坚持做好强化训练、针对训练、限时训练

通过强化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沉着不乱的临阵心理、顺畅的手感、熟练的答题技巧。在课堂上,要大做有助于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题目,绝不做偏题、怪题、难题,不搞题海战术。要使学生脱离题海,只有教师先跳进题海,教师要博览群题,要精挑细选,习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在给学生做之前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注意训练的针对性、适度性。将错题及时整理,反复操练,教师要多读各地中考考试评分细则,找出答题的技巧和每一个考点的关键字词,通过适度的训练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强化训练要限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逐步加大题量。选择题训练:讲清训练意图;迅速阅读、理解、判断;限时:15分;在训练中,老师不时提醒时间与作答题量,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并排除来自老师的有意干扰。先速度后质

量;及时分析评讲。主观题:一题限时7分钟;教师提醒时间、进行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两题同做,有间歇1分钟休息;两题同做,无间歇;训练检查修正:限时,提醒方法;讲解时要求格式,要求重新组织答案文字。

5.教师要处处留心,要关注热点问题、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

要关心时事,把握热点。历史离不开现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古为今用是学习历史的一个目的,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在历史考题中体现出来。还不要忽略南京地方特色,周年纪念等。

首先密切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对于已经确定不考的内容,要丢弃。探究性、开放性、灵活性的试题比重逐渐加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积累,多进行探究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运用史料、图片设置情境,图文并茂。这是近年来中考中体现的又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复习时大家要注意图的记忆和识别。必要时可以将《考试说明》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图片在课本中找到,集中起来认识他们,进行专题的复习,同时还要注意历史地图的识别。

6.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信心,调整好学生的心态,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教师在复习阶段和迎考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创设良好的复习氛围,不断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要破除大局已定的观念,下面应该是初中阶段学习效率最高的时期,成绩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一分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一份收获必须付出一份耕耘,使全体学生树立信心。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使他们破除麻痹轻视心理,开卷考试也有区分度,必然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容易误解的地方,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篇8:如何提高初三历史复习效率

近几年来,由于中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力度,减少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降低了分值。因此,一些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 认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提高能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其实,就能力与知识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空中楼阁,忽视能力片面强调知识,知识只能是一堆代工之料。事实上,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必须以扎实的历史知识做基础,即使是解答那些对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论分析性的历史问答题,如果没有全面、准确、扎实地掌握有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则其答案充其量也只是一架没有血肉的骨骼。2012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颁布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程度;重视‘新材料、新情境’;注重考查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初三历史复习必须纠正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必须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我们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地点、人物、数据等只需记忆的“死知识”。历史的基础知识,除基本的历史史实外,还应包括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六部分是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才能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

那么,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怎样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谈谈体会。

一、强调学生精读

在初三复习中应强调学生精读教材,由厚到薄,由薄到厚,认真细致地阅读,不留死角。具体说,精读应包括目录、读章节子标题、读课文正文和小字、读地图和图片、读材料、读句释、读大事年表等。通过阅读,学生能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五本教材和大量的史实。如果能掌握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能够充分地再认再现,就算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能够在中考中得到80%以上的分数。

二、强调教师精讲

在初三指导复习时,教师精讲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发展过程和基本线索。讲历史概念时,首先要讲清楚历史概念包括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物的主要内容、性质、影响、评价等。其中影响、评价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属于概念的外延,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物的主要内容、性质是概念的内涵。教师在讲历史概念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包括哪方面的内容,掌握概念的外延———影响及与相关的概念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次要讲清楚历史概念形成前后的历史环境,在动态的发展中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讲历史结论时,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结论与历史史实的因果关系,对已有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学会在无疑之处生疑,从而透彻地理解历史结论。另一方面,教师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介绍后,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评价、判断后对历史事物下一个正确的论断,历史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讲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时,首先讲清掌握这三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如阶段特征,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表现出的若干历史事物的基本共性。它成为这一时期内历史的突出特点。学生牢固掌握了阶段特征,就能区分不同阶段的特点,认识历史演进的过程,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共性。其次,要求学生在复习完每章内容后,一定要动手总结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讲解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再以近年中考题中的典型题型做示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三、强调师生的画

画,是指画出每章节教材内容的“知识树”,将教材知识变成立体的知识结构图。“知识树”应该体现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与每一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平时不注意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往往机械地背诵零碎的知识点,平面单一线索地把握知识,没有弄清知识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在解答历史试题时,不能从整体上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答案显得零散、不系统,纷纷表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要纠正这种现象,就应该按照知识结构系统复习,具体做法:首先,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将每单元、每课教材知识要点结构化,画出“知识树”。其次,向学生展示教师画的“知识树”。这样,每复习完一个单元、每一课,笔记本上都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这一单元、这一课的知识点,形成结构图。课后,学生可以将散碎的知识点不断填画到“知识树”中。在复习阶段,我们一定要强化学生知识结构的概念,让学生学会:看这一知识点时,联系它的前因后果,思考与它相关的内容,将每个知识点画入“知识树”中,并用练习题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上一篇:“非常周末”启动仪式策划书下一篇:做简单自己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