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爱国主义

2024-04-26

第二章爱国主义(精选8篇)

篇1:第二章爱国主义

第二章 继承爱国主义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时代特色

难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关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难点: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关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第1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2.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七子之歌--澳门》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宪法中明文规定:“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宪法中明文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指责。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图片欣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根植于这一片土地,符合这一特定的社会的发展也最能打动这里人民的心,所以优秀传统要继承,一些内容要与日俱进地发展

4.爱自己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因而爱国主义就必然包含着爱国家的政治内容。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1)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2)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3)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祝福避趋之)第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第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第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眠恩仇)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的哥白尼、美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 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渴饮血,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选自《苏武牧羊》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示 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慷慨就义。他为世人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作用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的有凝聚作用。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中华民族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巨大原动力。(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的有评价作用。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的爱国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有目共暏的,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

第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全体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第二,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需要。第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客观需要。第四,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的创新。2.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创业的艰辛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未来国力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可以为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迅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它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在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有一席之地,占有新的制高点,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对中国来说,创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发展稳定的大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其中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最基本的利益,包括主权、领土的完整需求,另外独立自主的发展需求,能源的利用需求等等是更高层次上的国家利益。案例《课堂上的交锋》:

是的,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并且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尊重。课堂互动

请点评以下两个观点: 祖国不可爱,我就不爱国。我很爱祖国,但祖国不爱我。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第一次真正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每个中国人正确处理个人对民族、个人对国家,民族对民族、民族对国家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意识包括:

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 国防献身意识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 第二,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 第三,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

课堂互动:

“知我中华,爱我中华”三分钟演讲会

活动目的:通过演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操作步骤:

(1)每个学生在围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主题,进行思考和酝酿,然后完成一篇三分钟演讲稿。(2)以班级小组或寝室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交流,推选出其中若干篇有代表性的演讲稿,再次进行补充修改。

(3)利用上课时间,组织一次三分钟演讲比赛,由各小组或寝室推选代表进行演讲,最后评出一、二、三名给予奖励。

[教学小结]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介绍了爱国主义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等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为祖**亲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思考]

1、你认为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日本的这种弯曲历史、公然挑衅别国的行为?

3、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应付日本给我们提出的挑战?? [教学资料库]

1.案例:课堂上的交锋

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

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 “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同学。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2.《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3.齐白石与《螃蟹图》: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占北平后,齐白石先生见北平艺专已被汉奸卖国贼所把持,就愤然辞去教授职务,并在家门上贴了一张告示:“画不卖与官僚,窃恐不祥。“从此闭门谢客。不仅如此,他还用笔作武器,与汉奸卖国贼进行斗争。他曾画过一幅《螃蟹图》,上边写着:“看你横行到几时?”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的仇恨。

4.做坚定的爱国者

2001年4月3日,日本政府不顾全亚洲人民的反对,宣布审查了一年多的、2002开始使用的几种日本中学教科书全部获得通过。在这些教科书中,把二战时日本的侵略战争说成了一场正义的战争,弯曲了历史。把“侵略”说成是“拯救”,并否认了对其它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的杀害行为。对此全世界都表示了强烈的抗议,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并对其表示深切的忧虑。

篇2:第二章爱国主义

答: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为思想基础的。它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即批判地继承了中西方千百年来人本思想的优秀成果,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诉求。其内涵比以往任何人本主义思想更丰富、更深刻、更科学。

2、简述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以人为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源远流长、历史弥新的重要思想,是人类文化遗产中值得关注和珍惜的精华之一。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产生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智者学派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18世纪,反对封建神权专制,强调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19世纪20年代,提倡以人为中心,提倡个性的解放,宣扬人的理性,提倡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在我国古代,以人为本首先是从治国理政角度提出来的,以儒派创始人孔子为代表,在人类文教历史上开创了最早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内涵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启发式,对话式教学尊重学生个性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

答:(1)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普罗泰式拉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2)被马克思誉为“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的伊壁鸠鲁提出了一种“个人快乐主义”的教育思想。

答:人本主义教育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他并不重视认知的,也不握有所谓“正确答案”,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教师就应如同罗杰斯所描述的那样,他应是一位“促进者”。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或“教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在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我与你”,即“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当人,而不是当作物看待,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自己主动探索,而不是把学生看作一个对象,需要外在得导引和灌注知识,人本主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

答:(1)在教学目标中突出以人为本。(2)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3)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4)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5)为学生提供宽松、友爱、理解和鼓励的学习环境。

答:(1)真诚一致;(2)无条件积极关注;(3)同理心。

答:(1)多向性。(2)主动性。(3)发散性。(4)多样性。(5)怀疑性。(6)综合性

第三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答:创始人,皮尔士;推广者,詹姆斯;集大成者,杜威。

答: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教育本质观可以归纳为三个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实用主义教育的目标关注哪两个方面?

答:实用主义教育的目标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从个体的发展出发强调教育对个体经验的改造;二是从社会的发展出发强调教育对社会经验的改造。

答:杜郎口中学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学习,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 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种“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少量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主要是让学生交流。主动参与到其中。

答:“思维五步法”:1.感动困难;2.困难的所在及其规定;3.可能的解决方法之暗示;4.由对暗示之含义的推理所做的发挥;5.进一步进行观察和实验,以便接受或否认它,即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结论。

6.结合实际,谈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代主义。

答:陶行知进一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在课堂建设的实践中,他提出了学校课程编制的设想和计划,即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力”为追求,遵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由此破除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原则的课程传统。晓庄学校的根本教学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如在“晓庄科学社”中,学生自行研究,做些专题讲演,以采集、制作生物标本为主,并设立社会、农事、形艺,音乐、数理化、医药卫生、儿童文学等组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突出特征是实践性,并在总结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指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第四章

(1)科学知识教育。

(2)科学方法教育。

(3)科学态度教育。

(4)科学精神教育。

(1)明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2)改革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

(3)强调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

(4)创新科学教育的评价体系。

(5)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1)要摆正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科学教育在充分尊重教育自身规律、要求的同时来关照社会的发展。

(2)要摆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3)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4)要处理好尊重科学与唯科学主义的关系。

4、简述美国的“2061计划”。

“2061计划”是指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工程。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

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启动了“2061计划”,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

其指导思想是:“2061计划”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技知识非常薄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科技扫盲;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制定一个示范性、指定性的基本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希望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据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从而使下几代人具备科学技术的基础素质。普及科技教育不是盲目地增加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根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一般来说,人们对STS教育的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STS教育强调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其次,STS教育强调科学原理用于解决个人和社会实际问题的技术,技术是科学物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最后,STS教育是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改进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为目的一种文化战略。

第五章1、2、答:在我国的学校中对于公民教育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①广义是指在学校中,为了使所有公民都具有良好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它主要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②狭义的角度看,是存在某种争议的,学校公民教育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公民”或者“思想品德”等科目,是指学校教育中所有有益于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这个社会的范畴可以从社区逐步发展到国家、世界。

3、答: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①政府及其职能;②政治体制的基础;③民主在政府中的体现;④美国与世界事务的关系;⑤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4、答: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①形成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形成自己的权利意识和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③能够履行责任;④能够批判地接受社会价值观;⑤提高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过程的能力;⑥获得广泛的普通知识和基本的学术能力;⑦形成对以上内容的反思能力和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5、答:

1、在美国,从幼儿园起即开设社会课程,贯穿于从小学到高中12个学年。

2、美国十分重视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甲乙渗透,而且在课外活动中丰富公民教育。

篇3:第二章爱国主义

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作品揭晓, 台湾作家齐邦媛的《巨流河》获得头奖, 它以冲淡、简洁的文笔, 通过对自己和父母两代人在一个大动荡、大变动时代亲身经历的回忆记述, 在个人、家庭与国家、民族苦难命运的纠结分合中, 表现了一个赤子的家国之痛和故园之思。张承志《匈奴的谶歌》、筱敏的《成年礼》、李娟《阿勒泰的角落》获提名奖。评委们认为, 本次散文奖入围作品比上一届更广泛, 涵盖面更宽, 体现了在场主义散文奖的全球华人散文大奖的视野, 无论是在申报的热烈程度、程序的严密性, 还是在奖金额度的提升上, 本次评奖都有大的提高;虽然获奖作品诗性色彩浓厚, 但就整体精神指向而言, 仍然有着深刻的人文批判立场, 体现了在场主义散文“当下性、介入性、精神性”这三个基本要求。《文学报》记者采访了其中五位历经两届评选的评委孙绍振、陈思和、丁帆、周伦佑、刘亮程, 他们就这次评奖的总体印象, 怎样理解散文创作中的诗化倾向, 如何凸显“在场主义的”的写作理念, 散文理论建构该作何努力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篇4:第二章爱国主义

关键字:单元整体教学 职高英语 活动设计

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要把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历史课教育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八荣八耻”的明确要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11年暑假开学,我由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升职”成了一名七年级班主任。我班的学生来自全县许多乡镇,鱼龙混杂。开学的第三天,两名男生因椅子问题便大打出手,大骂父母声不绝于耳,不但椅子被摔坏,而且教室的玻璃也被打碎好几块。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我深思:作为七年级的学生不爱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的班集体,不爱自己的学校,将来能爱自己的国家吗?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吗?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班主任,我应在处理好第一课堂教学、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以下简称二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利用历史优秀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人物,他们的言行和高贵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在教学中充分把握住了这一点。如在学习民族英雄戚继光驱赶倭寇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时,我利用二课组织学生讲有关戚继光驱赶倭寇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小故事,观看相应影视片,并组织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既学到了历史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利用优秀文学作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以鼓舞,能给人以深刻教育。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体现爱国的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素材。如在讲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南宋杰出诗人陆游的时候,我在二课利用他们的优秀作品来突出他们的爱国之情,先让同学们从分析作品入手,从屈原的不朽抒情长诗《离骚》中,同学们分析出了屈原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感情表达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同学们分析出诗人渴望祖国统一,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并对学生分组,进行朗诵对抗赛,学生积極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既复习了文学知识、锻炼了朗诵能力,又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代教学媒体的广泛应用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学生在二课观看电视剧《北洋水师》部分录像,使学生从中了解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一些将领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如叶志超、李鸿章等,同时反衬出一些爱国将领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左宝贵、邓世昌等。从中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增强了学生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决心。这样的形式比传统上课说教式的方式更直接,更有说服力,学生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更为深刻。

四、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我县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的牺牲地,在县城西侧伊逊河畔坐落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董存瑞烈士陵园,我校每年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学生参观或以其他方式来缅怀烈士。如今年为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64周年,县里组织了纪念烈士诗歌大赛,我利用二课进行组织,有不少同学从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中写出了发自内心的诗篇。

五、利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加之近一段时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钓鱼岛之争,让同学们既兴奋又愤慨。9月24日至29日,我校组织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全校共有1498名同学完成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开展期间,我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充分利用二课组织每位学生通过中国文明网、央视网的首页点击“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签名寄语栏目,进行签名寄语。通过此次活动表达了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

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展示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

在第二课堂展开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还为喜欢展示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很多同学开始为大家唱他们自学的爱国主义歌曲,有的同学为大家讲爱祖国、爱家乡的小故事,有的同学将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画进图画中,还有的同学甚至于下载了一些爱国电影或动画推荐给大家看,开始时,大家需要在加分竞争的情况下参与。慢慢地,我们的历史第二课堂由老师找资料,安排活动,慢慢变成了学生安排;由老师唱主角,慢慢变成了学生唱主角。尤其在今年庆祝建党91周年的联欢会上,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表演,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当然,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在今后的历史第二课堂中还可以从爱父母、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爱社会等多角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班主任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时,应该加强组织管理,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活动与学习关系的能力;还应该多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在活动中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有表扬与奖励机制,形成竞争氛围,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自觉产生爱国之情。

篇5:第二章爱国主义

一、判断题(10X2=20)(20 分)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2.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3.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4.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提倡爱国主义。(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5.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都具有相同的内涵。(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6.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社会意识形态。(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7.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思想信念行为是根本冲突的。(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8.爱国主义是以世界和民族为本位的价值取向。(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9.当前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与人才。(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10.爱国主义是制约人们行为、调整个人与国家和民族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2分)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二、单选题(20X2=40)(40 分)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2分)A 爱党、爱人民政府 B 爱社会主义 C 拥护祖国统一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 D

2.爱国主义的基础是()(2分)A 爱国情感 B 爱国思想 C 爱国行为 D 爱国言语

答案: A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2分)A 团结统一 B 爱国主义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答案: B

4.时代精神的核心是()(2分)A 改革创新 B 理论创新 C 制度创新 D 科技创新

答案: A

5.以下不属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的是()。(2分)A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D 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答案: D

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为核心。(2分)A 爱国主义 B 理想信念

C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D 遵纪守法观念

答案: B

7.()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分)A 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 B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C 爱国主义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统一

答案: B

8.中国公民的爱国主义应坚持的立场和态度是()。(2分)A 爱祖国 B 爱人民

C 爱祖国灿烂文化 D 爱社会主义

答案: D

9.爱国主义包含着()、()、()三个基本方面。(2分)A 情感、追求、义务 B 思想、义务、追求 C 情感、思想、义务 D 情感、行为、思想

答案: D

10.下列哪一选项反映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2分)A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C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D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答案: A

1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2分)A 国家 B 民族精神 C 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答案: A

1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2分)A 追求远大理想 B 爱国主义

C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D 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答案: B

13.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是我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2分)A 深化改革开放 B 保持国家和平、稳定 C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 D

14.()曾经说过一段非常著名、并常被人们引用的话:“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2分)A 列宁 B 毛泽东 C 斯大林 D 邓小平

答案: A

15.民族英雄(),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2分)A 郑成功 B 文天祥 C 岳飞 D 邓世昌

答案: A

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的诗句。(2分)A 范仲淹 B 陆游 C 顾炎武 D 韩愈

答案: A

17.()是国家的核心利益。(2分)A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 科教兴国

C 大力发展生产力 D 可持续发展

答案: A

18.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2分)A 理论创新能力 B 制度创新能力 C 科技创新能力 D 文化创新能力

答案: B

19.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2分)A 自己家庭 B 自己的事业 C 世界的发展 D 社会主义中国

答案: D

20.我国在推进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上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A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答案: B

三、多选题(10X1=10)(10 分)21.关于爱国主义,表述正确的是()(1分)A 爱国主义是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B 爱国主义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 C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D 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E 爱国主义高于民族主义

F 爱祖国与爱国家的含义是一致的 答案: ABCDE

22.现时期,继承爱国传统与弘扬民族精神,体现在()(1分)4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都有整体性 B 时代精神必须以民族精神为依托 C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现代创造 D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活力源泉 E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F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勤劳勇敢

分)(2

答案: 4BCD

23.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1分)A 国防忧患意识 B 国防目标意识 C 国防价值意识 D 国防责任意识 E 国防法制意识 F 国防献身意识

答案: ABCDEF

24.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几个鲜明的特征()(1分)A 先进的阶级性和高度的科学性相结合 B 具有明确纲领和目标 C 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力量 D 与国际主义相一致 E 与民族主义相一致

答案: ABCD

25.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主要表现为()(1分)A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开拓进取、百折不挠 D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E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答案: ABCDE

26.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分)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E 爱国主义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答案: ABCD

27.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1分)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 爱自己的国家 E 爱自已的家人

答案: ABCD

28.爱国主义的特征()(1分)A 情感的真实性 B 信念的坚定性 C 影响的深远性 D 行为的实践性 E 语言的丰富性

答案: ABCD

29.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的统一。(1分)A 归属感 B 认同感 C 尊严感 D 荣誉感 E 名誉感

答案: ABCD

30.爱国觉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升华,是常常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1分)A 观念 B 思想 C 理论 D 审美 E 行动

篇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重点

这样的认识论理论有两个根本缺陷:①只从直观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是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把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完全颠倒了。②在这样的认识论理论中,认识主体的作用被完全排除在哲学家的视野之外。

P60:

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P61:感觉、知觉、表象定义:

感觉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知觉是指多种感觉组合成的整体,它能够反映出对象的具有可感知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征。

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P61概念、判断、推理定义:

概念 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判断 是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判定与断明的思维形式。

推理 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

P64: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是指真理是主体对客观实际的一种思想或观念的反映形式,尽管它有其客观的内容,但却不是客观实际本身,它属于认识领域;

其二是指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命题或命题系统对事物的指称、描述和断定来表达的。只有关于客观事物的命题和断定才有真与假、正确与错误之分。

P65:坚持唯物主义真理一元论

第一,真理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的,即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第二,符合的指向是唯一的,即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相反;

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对于一个具有确定的具体范围的认识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

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必然坚持:

真理本身无阶级性

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

P6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绝对真理指真理的绝对性。

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真理绝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而不是主观自生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第二,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不相符合的认识,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三,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获得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复杂性的正确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的属性。

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宇宙的某一领域的某一过程或方面的正确认识,而不是无限宇宙的全体的认识,因而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和有限的,具有相对性。

第二,相对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对象的一定方面的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其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具有相对性。

第三,相对于人类的认识能力的本性来说,虽然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但每次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P67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意义

第一,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对待真理和使用真理(不把真理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不实用主义地肢解和使用真理)。

第二,避免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错误

第三,以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P74

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而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则起着错误的规范和导向作用。

P76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

——“实际”是客观的、全面的,又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反对主观主义。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我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的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P77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

2、实事求是是融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①坚持了唯物主义。

②坚持了辩证法。

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④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P78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具体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过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

2.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1)要坚持调查研究,反对“唯书”、“唯上”。

(2)要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主体自身素质。

(3)要有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P78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 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 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第一,体现时代性。

第二,把握规律性。

第三,富于创造性。

P7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世界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结合。

(1)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

(2)理论的作用离不开实践的作用。思想理论的力量只有当它们被作为实践力量的人所掌握,运用于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实践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发挥出来。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为什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又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

(1)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2)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其实质是提高人的素质。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活动状态。

必然王国

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

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自然主人,社会的主人。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篇7:第二章爱国主义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教学目的] 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教学难点] 1.认识的本质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教学手段] 讲授为主,讨论、多媒体为辅。[教学时数] 9课时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即中国传统哲学讲的知和行的关系上,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回答。旧哲学都有缺欠,没有能够正确解释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而要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个认识论原理大家不易理解,因为大家根据自己经验会说,我的知识、认识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课堂,来源于书本。这不错。我们这里要问的问题主要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直接是怎么来的,来自何处,而是问书本上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是从哪里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最终来源的意义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书本肯定是在人学会实践之后才有的。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这一类已经包含在实践中了。因为实践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已经把主体的思考活动包括于其中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呢?(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因为实践需要人去认识世界。譬如,人缺水,需要打口井,打井的实践会得出认识哪里的地下有水,哪里地下没水。有了这种需要,人才去认识,通过认识产生出知识。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 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选集》第4卷,第732页)西方近代大多数科学和技术发明都是在工厂中发现的,而不在大学中。由于农业生产实践较简单,没能提出认识自然的更深入的需要,因而导致中国科学在近代的落后。进入近代市场经济社会后,社会实践要求人们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统一尺度进行生产,这大大促进了科学发展。

(2)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真切地接触认识对象,从而能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改造对象中,对象的本质才能展现和暴露出来,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这种实践中是这样,这样以来,人就可以形成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一句话,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既能产生感性认识又能获得理性认识。

(3)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对学习书本知识的人来说总不是真切的,不是很受用的。只有你经过亲身实践后得来的知识才是真切的,受用的,是“真知”。孙悟空为什么不背上唐僧翻个跟头直接到西天取经呢?而要经过千难万险呢?因为真理要自己亲身来体验才是“真知”。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没有必要事事都去实践,这没必要,也浪费时间。对个人来讲主要还是要通过书本、报纸、课堂、交流来获取知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叫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 流”不是“源”,直接经验才是“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对于个人来说“好奇心”、“求知欲”、“理论兴趣”对于认识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很难设想对事物没有“好奇心”的人会有重大科学发现。但就整个社会的知识来说,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呢?(1)实践为人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新的问题,新的指向物。要求人去解决,在解决这些课题、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得到了发展。譬如,古代埃及的几何学比较发达,是因为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冲毁土地后又要丈量土地、规划田亩,丈量土地的实践需要便促进了几何学发展。几何学的英文原意就是土地丈量术。在埃及的古墓中保存有用小绳丈量土地的图画。中国现在搞市场经济,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中国社会实践向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经济学家解决此课题就能推动经济知识的发展。当然,认识有相对独立性,不少课题是从理论的内部产生出来的,但人们在研究它时也要考虑它的实践意义。

(2)实践创造出推动认识发展的新工具和新手段。实践创造的射电望远镜可以使人看到更远的天体,实践创造的高能加速器可以使科学家看到物质内部的基本粒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家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物体。正是实践所提供的物质手段和技术条件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发达国家科学发达的原因之一是有先进的物质实验手段。一些留学人员不回国的原因是国内的物质实验条件差。冯友兰说五四出国留学的人回到国内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用武之地就是实验室,而那时中国极少,这就难以推动中国科学发展,也不能使人尽其才。实践对认识的动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是越干越能干,越干越聪明。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要有一个客观可靠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实践,没有实践检验,人很难最终判定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判断真理的标准问题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人的预期目的达到了,主观认识若与客观事实向符合,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内容。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满足理论兴趣,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就整个认识活动来说,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改造世界,即为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王夫之 以上四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四点启示:

A、为了促进知识、科学发展必须关注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课题,积极地解决这些新问题,新课题。如果离开了实践中的问题,那认识就缺乏现实动力。

B、知识、科学要发展就必须关注人的需要,围绕人的需要的满足来研究问题。因为实践作为认识的动力和目的,都同满足人的需要相关。在此价值和知识是统一的,善和真在实践中是统一的。关心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就会逻辑地出现认识活动。价值和知识的关联中介是市场经济(社会关系)。因此,必须注重中介,即市场经济。

C、知识和科学要发展必须把实验和逻辑结合起来。实验就是实践,逻辑就是认识形式。实践使认识形式获得了唯物主义解释,因而可以大胆主张认识形式的能动作用。实验提供认识内容、材料,逻辑组织,整理材料,二者的结合就是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缺少的就是实验和逻辑,因而必须重视二者及其结合。

D、不能因强调实践的作用而忽视“好奇心”、“理论兴趣”的作用,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理论兴趣”。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的主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认识的客体

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面对同一种认识,不同的哲学家会形成很不相同的看法,甚至相反的看法。譬如,不同的哲学家面对“世界万物的共性和本质是物质”这一认识,有的哲学家说这种认识是靠不住的,因为有限的人根本没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相反,有的哲学家则认为这种认识是靠得住的,有限的人是有能力认识无限的世界的。这样就产生了不可知论和可知论的对立;有的哲学家说这种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相反,有的哲学家则说这种认识只能来源于人的头脑。这样就产生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有的哲学家说人只能消极被动地反映外部世界,相反,有的人则说反映是能动的,其中有人的创造作用存在。这样就产生了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因此,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看法。

A、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面对同一种认识,唯物主义认为它是人脑对认识对象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它是在人没有感觉之前人头脑中就有的。这就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什么是反映论和先验论

人的认识和别的事物一样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认识形式,也叫认识框架、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另一部分是认识内容,就是认识形式、框架中所包含的东西。人 的认识的实际过程是人头脑中的认识形式把外部材料进行加工包含于自己之中,形成认识。就是说认识是认识形式和认识内容的结合。在研究认识的过程中,唯物主义者比较关注认识的内容,由此容易走向反映论,而唯心主义则比较关注认识的形式,由此容易走向先验论。

(1)什么是先验论? 所谓先验论,是指把人的认识形式、认识能力看作是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是人先天就有的或头脑中固有的东西的认识理论。柏拉图的“回忆说”、“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都属于先验论。康德认为,人的感性认识形式和知性认识形式(因果范畴、必然性范畴等)都是人先天固有的整理感性材料的能力。的确,认识形式对于现在的个体人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先于个人经验的特征,这一点唯心主义看到了,但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形式不是先验的,它是人类在亿万斯年的长期反复实践中内化、积淀而成的。就是说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形式不是先验的,是建立在物质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先验论的错误在于把认识形式不分个体和人类全部先验化了。先验论的功绩在于发现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方面,即认为人的认识形式对感性材料具有加工整理使之形成知识的作用。这一点被马克思主义所强调和继承。

“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毛泽东

(2)什么是反映论? 所谓反映论,是指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人的头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理论。一般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反应。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还认为认识形式也是建立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基础上的。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也就是说,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但反映论可以分为两种,即消极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消极反映论只强调反映的模写性,能动的反映论除强调反映的模写性之外,还强调反映的创造性。

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

为什么在对认识性质的看法上会形成先验论和反映论两种相反的观点和理论,其原因主要在本体论上。在本体论上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先于物质(主要指逻辑的先后),先于人的感觉经验。认识是一种意识,因而认识先于外部认识对象,认识形式先于认识内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先于意识,那自然物质也先于认识了。由此形成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即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指“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论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是指“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论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就是认为先有物质世界的存在,然后有人对物质世界的感觉,再后有人对感觉进行抽象概括而来的思想。被反映者先于反映者而存在。物先于感觉和思想,那感觉和思想就只能来源于物了,这样就必然得出认识是反映的看法。当然,在唯心主义者来看,物先于感觉的看法本身是要论证的。贝克莱就认为感觉先于物,他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唯物主义是用常识和实践来证明物先于感觉的。如在常识中生活中贝克莱总不能去吃面包的感觉吧,他得吃面包本身。所以唯物主义同生活常识和实践有着密切联系。“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就是说先有人的思想,然后有感觉,再然后有物质世界。这里的“思想”主要指认识形式。上面我们说过,就个人而言“认识形式 ”(思想)具有一定的先在性,但就人类来说认识形式(思想)则不是先在的。唯心主义由此必然得出先验论的结论。不过对于先验论不能全盘否定,它强调认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被马克思所赞扬和继承。

总之,认识论和本体论是密切相关的,即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相关的。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因为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论也会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因为本体论是认识的结论。这就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性。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面对一种认识,特别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哲学家们常常会问这种认识可靠不可靠,真实不真实?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人的表象和概念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的问题。这是认识论中长期争论的问题,在此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什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什么是可知论

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特别是整个世界及其本质是可以认识的,肯定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的表象和概念能正确地反映世界的认识理论。

(2)什么是不可知论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的本质,特别是整个世界的本质不可能认识的理论。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和德国哲学家康德。休谟并不是认为所有东西都不能认识,而是认为超出人的感觉范围之外的东西不可认识,感觉范围内的事物还是可知的。难道人不知道杯子里的东西是不是水?碗里的东西是不是饭?连这都不可知了人还能活。所以不可知论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可知。休谟认为感觉之外的东西不可知,如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因为上帝看不见,摸不着。精神和物质也不可知,和上帝是一样的。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体,只能认识有限的东西,不能认识无限的宇宙大全。不可知论是一种认识理论,但这种认识论有非认识的目的和意图。它的非认识的目的和意图就是想为信仰、价值等人文精神留出地盘,空地。它认为知性、认识不能无限扩张,占领信仰、价值地盘。它想给科学、知识划定一个范围使它不得越界。

2、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有力工具

辩证法可以从理论上驳斥不可知论,因为它主张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同时它把整个世界和认识看作是过程,认为人能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认识整个世界及其本质。黑格尔的辩证法作用之一就是要回应康德的不可知论。黑格尔把从知性到理性,从对有限性、多样性的认识到对无限性、统一性的认识变成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片面到全面,从贫乏到丰富的漫长曲折的矛盾发展过程,在此漫长过程中,人可以达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这意味着每一个具体历史时期的人的认识都有局限性。)除了辩证法之外,恩格斯认为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工具是实践。因为:1.认识和对象、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2.实践能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可以创造出各种认识工具和认识手段,扩大人的认识领域,加深人的认识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可知性,并不否认认识的矛盾性和相对性,也决不是说人们有朝一日能够穷尽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因为整个世界在时空上是无限的。可知性原理只是说,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总之,只有坚持辩证法和实践才能坚持可知论,放弃了辩证法和实践就放弃了可知论。下面我们将进一步看到辩证法和实践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地位。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共同之处,这就是他们都坚持反映论,区别在于前者的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后者的反, 映论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两种反映论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以下两点: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认识的基础。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脱离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他们离开实践考察认 识问题,把主客体的关系没有看作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式的反映。镜子对于对象既不会选择也不会创造,因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反映。与此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这样对认识主客体及其关系都有了新的看法。认识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改造的对象,认识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才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这样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反映就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了。因为当人抱着改造对象的态度在改造对象的过程中认识对象时就必然出现这些情况:A.认识具有了选择性。因为任何的认识活动都具有选择性,人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认识对象。改造对象就是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人只注意认识和能满足需要相关的对象,这就出现选择。B.认识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因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C.认识具有创造性。因为实践要求知道事物的未来和理想状态,这就需要主体创造。选择性、揭示本质、创造性都是认识中能动性的表现。另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必然要把价值和认识结合起来,把美和真结合起来。因为“改造”对象就包含着要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理想在内。这就是“革命的反映论”中“革命”的含义。所以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是价值和认识相结合,美和真相结合的认识论。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在辩证法看来,认识的运动过程就是不断地解决主体和客体,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和谬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等矛盾的过程。由于矛盾观念引入认识过程,所以感性认识可以飞跃到理性认识,这样人就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了。由于过程思想的引入,认识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无限发展的过程,人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只能展示于这个无限的过程中。这样就回应了不可知论所提出的问题。

总之,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过程,所以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样反映就成为摹写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反映,成为价值和认识相结合的反映,总之成为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相结合的认识论。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区别于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消极被动反映论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那么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怎样形成认识呢?人在实践的过程中首先用感觉器官观察对象,由此形成感性认识,然后用在以往的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形式对这些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理性认识,然后再把这种理性认识放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可见,认识的运动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过程。认识过程是由两次飞跃构成的,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运动过程。

“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个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毛泽东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包括两个认识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含义: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始,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接触事物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

特征:感性认识的特征是直接性和形象性。直接性是说感性认识是在人和认识对象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学家的感性认识很少,因为他没见过古代社会。形象性是说,感性认识中保留着认识对象的形象。因为客观事物是具体的形象的,因而,由此获得的感性认识也应该是具有形象性的。

内容:感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

形式: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人要形成感性认识首先需要借助感觉的形式,就是要用眼看、耳听等。如果不借助感觉,那感性认识是无法形成的。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看到的、摸到的、听到的、嗅到的等等;知觉比感觉要高级一些。他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是感觉的综合。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望梅止渴,就是过去吃没滋市的感觉和直觉在人头脑中的回忆。表象有一定程度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从而成为感性认识通向理性认识的通道或中介环节。

地位作用: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2、理性认识

含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把握到。

特征:, 理性认识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已经不是认识者直接面对对象了,人可以坐在房子里通过符号来理解对象。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一般性本质的认识,已抽掉了事物的外部形象。

内容:理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律。

形式:理性认识的主要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 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判断是对事物的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是否有某种属性的断定。判断把概念中潜存着的对立统一部分,如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既区分开来又统一起来。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推理表现为判断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地位作用: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从认识发展的阶段性上看,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低级阶段。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上的,因而理性认识要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理性认识的形成来看,理性认识是要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制作而形成的,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没有加工制作的材料,因而无法形成。从理性认识的内容来看,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必须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感性认识所包含的现象中有本质存在,理性认识正是从感性认识中或者说透过感性认识而发现事物的本质的。因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主观自生的东西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从感性认识自身来看,它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未深入到事物内部去,这 种认识是肤浅的,因而有待于深化。从认识的任务来看,认识是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成认识的任务,就必须使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否定感性认识的直接性、表面性,提取抽象其中一般性本质性的东西,形成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经验到理性的飞跃。

“悟性不能直观,感觉不能思维。唯有二者联系,始能发生知识。”-----康德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在认识的实践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首先,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其表现是:人的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的方向;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平。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63页)“理解”就是理性认识,它影响着感觉的深浅和水平。感性认识的结果要运用语词,运用理性形式来表述。这就是感性认识中所渗透的理性认识。同样,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总是渗透着感性认识。其表现是: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内容;理性认识要以具有声音和文字的语言、符号形式为手段。理性思维活动表现为一种语言、符号的操作过程。人们在说、写的过程中进行理性思考活动。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法)

(三)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还表现在感性认识可以过渡和飞跃到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和方法。这些条件和方法是:

1、必须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基本前提。这是对感性材料的要求。“丰富”,是从量上对感性材料的要求。一星半点,鸡零狗碎的感性材料不足以上升为理性认识。“真实”,是从质上对感性材料的要求。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感性材料更不足以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以获取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人脑这个加工厂要有优质充足的原材料才能制出好产品。

2、必须运用理性思维及其正确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是实现飞跃的正确途径。“加工制作”的一般方法就是毛泽东讲的“十六字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更具体的思维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比较、分类、类比、统计、理想化、从抽象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逻辑思维方法。不会运用这些方法而是要从感性认识上达于理性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验和逻辑是认识科学发展的两大基本因素。实验提供材料,逻辑加工材料。西方科学近代以来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实验和逻辑两大因素的结合。伽利略开重实验之风气,笛卡尔等人重逻辑;二者的结合推动了西方科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实质上就是强调实验和逻辑的结合。当然,在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中除了逻辑思维方法外,还有非逻辑思维方法,如想象、直觉、灵感等。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形成后,认识的过程还没有结束。因为这种理性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检验,同时,认识的目的还没有实现。要完成认识的任务和实现认识的目的,就必须实现第二次飞跃,这就是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一)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需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重要性。对此可以从认识和实践两方面来分析。

1、从认识方面看,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本身的要求。从认识的目的来说,人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指导自己的实践而认识,因而认识如果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那认识的目的就没有达到,认识和实践就没有统一,知和行就没有统一。一个人花了很多心血去认识规律,但认识了并不用,其意义不大。中国人讲学以致用,就是讲理论要指导实践。人不光要坐而论道,而且在起而行道。有了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这样的理论意义不大。同时,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对实践发挥能动反作用,才能显示出理论、认识的价值和意义。再者,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其是否具有真理性才能得到检验,认识才能得到发展。

2、从实践方面看,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实践本身的要求。人的实践是在一定的认识指导下的实践,实践只有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成功。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就是盲目的,是会失败的。

(二)由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第二次飞跃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有的第二次飞跃也以失败而告终。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的第二次飞跃就肯定是失败的。因而要成功地实现第二次飞跃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途径。

1、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第二次飞跃要能取得成功必须选择正确的理论。大家会问,认识未经实验检验怎么能知其正确与否呢?我们说理论在未经实践检验之前可用逻辑证明来论证其正确性,即用逻辑的力量来说明认识的正确性。当然该理论是否是真理,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2、要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性认识,理论都是一般性、普遍性的东西,而实践具有具体性、特殊性。特殊的实践怎样体现一般的理论,一般的理论怎样才能具体地指导实践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解决这个课题,第二次飞跃才能取得成功。这个课题其实是很难解决的,这是第二次飞跃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3、理论须为群众所掌握。

实践的主体是群众,因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作为实践主体的群众必须能理解、掌握这种理论。如果群众对理论不了解、不懂,那理论就很难回到实践中去。因此必须用理论武装实践主体。儒家理论对中国实践作用很大,是因为它掌握了群众,古代社会通过“三字经”等启蒙教育已深入人心,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要让群众掌握理论,理论就得通俗化。如邓小平理论就有很通俗的表达,如“猫论”,“两手都要硬”,“扭住不放”,“换脑筋”等等。这样使得群众不难理解。

4、应建立实践理念。

所谓实践理念,是指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的蓝图。实践理念的内容把认识和需要结合起来,即把真和善结合起来。列宁在转述黑格尔关于“观念是„„作为认识和意志的真和善的观念”的思想时写道:“观念是〔人的〕认识和追求(欲望)„„”(《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165页)

5、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如果能作到以上几点,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就能成功地实现。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只完成了一次循环,而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也就是说认识运动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循环进行多次才能完成。譬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从1808年至今的近200年时间里就经历了由实验到认识,从再实验到再认识的多次循环,才形成了比较正确深刻的认识。当然还不能说这个认识现在完成了,还要进行循环。

(二)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着的,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尽头,这一点决定了人的认识的无限性,就是说上述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永远不会完结,人对世界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化全面。人只能无穷地接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但不能完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于整个世界人永远有尚未认识的东西存在。世界就像一个无限美好的东西在永远吸引着人去追求它,但永远也追不到。这使人想起《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哲学的“爱智慧”之意亦与追求无限的目标相关。“爱”的特征是不为某一已达到的具体目标所封限,而一直扑向那无限的对象。“智慧”的内容也是无限。

(三)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求得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具体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相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历史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这就是今天说的与时俱进。因此,在实践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应和具体的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既反对左的东西,又反对右的东西。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中”观念是一致的。

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样不断反复。这一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同认识论的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过程原理完全一致的。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意见又回到实践中去。因而认识论和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认识理论和历史观的一致性。认识从实践中来,而实践、劳动是历史的基础,社会历史就是实践、劳动活动的展开。因此,说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实际上就是说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历史活动。认识是要在观念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社会历史是要在现实领域、物质生活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如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是真理。

A.真理是认识。就是说真理是属于思想意识领域的东西,不是外在于思想意识领域的东西。纯粹外在于人的思想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叫真理,只有它如实地进入到人的思想认识中来才能叫真理。

B.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是认识中的正确认识,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真理是用思想形式组织起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认识。就是说,真理的形式是思想,是用思想形式把认识内容组织起来。思想形式的形式是语言。思想形式仅仅是真理的形式,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所说的“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的观点显然是只看到了真理的形式层面,没有看到内容层面,因而是片面的,主观主义的。真理虽然属于思想意识但具有客观内容。

(一)真理和谬误

1、真理和谬误相互对立:

谬误是标志主客观不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性质是相反的,二者之间是有明确界限的,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把真理和谬误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理和谬误的区分是很难的,没有很高的认识能力是难以达到的,但不能因此而说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2、真理和谬误相互统一:

真理和谬误产生于同一个认识过程,因而真理和谬误总是纠缠在一起的。真理和谬误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伴而生,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说,真理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同其对立面谬误密切相关。

(1)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

这是说,真理的产生离不开谬误。真理的产生过程是人运用认识形式对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组合、编排、抽象、分类。在此过程中人可能出现多次的组合、编排错误,其中有一次编排对了,那就产生了真理。对认识材料的编排,组合进行了多次才产生真理,说明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怕犯错误就难以获得真理。

(2)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这是说,真理的存在离不开谬误。在对同一事物进行认识时常常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在这些多种不同的认识中有真理有谬误,人们通过对这些不同的认识进行比较、发现、鉴别出真理来。没有多种认识的比较,只允许有一种认识,真理是无法显示的。譬如,关于社会主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经过比较我们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真理性质,如果不比较这个结论难以得出。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启示我们,首先要让谬误存在,让各种认识都存在,然后才谈得上比较,如果不让谬误存在那真理就很难存在。因此思想自由,百花齐放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追求真理所必然要求的局面。思想自由体现在学术研究上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不同于学术民主。学术民主是用投票的方法选择谁的观点正确,学术自由则不理会投票。200个人搞研究我是其中之一,我没有必要和199人保持一致,这叫学术自由。

(3)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和谬误都存在,这叫百花齐放,齐放是并存,都存在,但都存在是不够的,还需要斗争、争鸣,这就是百家争鸣。争鸣就是各家、各种观点相互对话、辩论。各种观点对话、辩论的结果会分出真理和谬误。就是说谁是真理,谁是谬误,不是在斗争,对话前就确定的,而是在斗争,对话结束后才确定的。如果在争鸣之前就确定了真理和谬 误,那对话就没意义了。

(4)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首先,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第一,真理是具体的,它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第二,真理是一个过程,主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如果事物变化了,历史向前发展了,还固守过去的真理,那真理就转为谬误了。第三,真理是全面的,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因此,如果把真理体系中的一个原理从体系中抽出来,那么,这个原理就由真理转化为谬误了。其次,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第一,把超出了特定范围和条件的真理再恢复其范围和条件,谬误就又转化为真理了。第二,错误认识是正确认识的前导,人们从错误认识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得到正确认识,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第三,在批判谬误中发现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真理是人对已得到的理性认识的一种评价。就是说,面对已经获得的理性认识,人们要问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是真理还是谬误?如果是真理人就可以坚持它,甚至可以为它而牺牲,如布鲁诺,哥白尼等。如果不是真理那就不值得坚持,更不值得献身了。这就涉及到什么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这是真理论要研究的问题。认识是不是真理要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满足人的需要涉及到价值问题。真理和价值,即真和善是人的实践活动应遵循的两大原则。真理所涉及的是物的尺度,价值所涉及的是人的尺度,如何在实践中把二者综合起来,即把真和善、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重大而困难的问题。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二)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虽然属于思想意识的领域,但并不能因此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

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意识的客观内容。上面指出,真理作为认识是有其思想形式,语言形式的。思想形式如概念、判断、理论等,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些主观的思想形式,语言形式并没有使真理的内容变成主观的。唯心主义者认为,认识的思想形式、认识形式会改变认识内容,因而真理不可能是客观的,这显然是不对的。

真理之所以是客观的是因为:(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思想形式并未改变真理内容的客观性。(B)真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真理的基础和检验标准是实践,实践具有客观性,它保证着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人要追求真理,推动真理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发现和解决两种矛盾,一种是真理和它的对立面谬误的矛盾,另一个是真理自身内部的矛盾,即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矛盾。真理内外两个矛盾的不断解决,是真理发展的基本途径。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不是谬误,真理中包含着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这是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在同谬误相区别的意义上说的。但是,当我们确定了真理不是谬误时,我们千万不能狂妄自大,我们又必须看到,这个同谬误相对立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局限性,因而应抱着谦虚的态度去发展它。就是说仅把真理和谬误区别开来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地去发展真理。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也叫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客观的统一,其内容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具体来说,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涵义:

第一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主客观的统一在其所适应的范围内是不可否定,不可推翻的,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这一性质可以使我们对真理产生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可以使我们心有存主,理智上有所执守,不去随波逐流。而那些不相信真理绝对性的人会失去思想的坚定性的,他们心无存主,随波逐流,游谈无限,可谓“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第二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主观向客观的接近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人类认识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人对无限发展的整个世界的完全认识虽然不能在某一天达到,但人对它的接近的努力和方向是无限的。主观在向客观无限地走近、接近,这是绝对的。绝对真理存在于无限的时间过程中,而不是存在于某一有限的时间点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使我们能够把真理和谬误区别开来,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使我们在思想中对真理具有坚定信念,但不能因此而走向独断论。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真理同时具有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也叫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近似的、不完全的。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方面的涵义:

第一,从范围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整体中某一部分,片断的正确反映。真理不是对整个世界或宇宙大全的认识,任何真理都不能穷尽对无限世界的认识。这一点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局限性。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起一个问题,就是前面的第一章不是说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不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么,既然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的局部的正确认识,那么世界观何以成立,哲学何以成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入辩证法。辩证法认为有限和无限是统一的,人们可以从有限过渡、飞跃到无限,从部分过渡飞跃到整体。因此,我们虽然直接认识的是局部世界;但可以由此飞跃到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当然,不承认辩证法的人,认为这种飞跃是不合理的。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哲学是否可能的问题。

第二,从程度上看,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正确认识都是近似的。就是说,主观和客观的符合只是一定程度,一定水平上的符合,不是丝毫不差的符合。这表现出真理的相对性。因此,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3)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个方面,两种特性,它们像同一硬币的两面,统一于客观真理。就是说,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离开相对性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同样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是不存在的。因而二者总是统一的。三角形内胶合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

第一,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受相对真理的制约。例如,在平直空间范围内,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真理是个相对真理,因为“平直空间范围”表明它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但我们说绝对真理就存在于这个相对真理之中,就是说在平直空间范围内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是不可推翻的,主观是符合客观的,因而是绝对的。绝对真理如果离开了一个一个这样的有条件的相对真理,那它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上面这个例子同样说明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

第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可从两方面理解:(1)人们不断地发现相对中 的绝对和绝对中的相对,使真理的绝对性不断拓展和深化。(2)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或转化为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好像水滴,绝对真理好像长河、无数相对真理的水滴,可以构成或转化为绝对真理的长河。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辩证统一的主体性基础。这个主体性基础就是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就人类来说,其认识能力具有至上性,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就每一个个人来说,人的认识能力是非至上的,其认识能力是受自身和时代条件限制的。

第四,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辩证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反对绝对主义真理论,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真理论。绝对主义真理论只看到真理的绝对性一面,看不到真理的相对性。它在理论上会造成独断论和思想僵化,在政治上往往走向专制主义。相反,相对主义真理论只看到真理的相对性一面,看不到真理的绝对性一面,这样会导致主观主义和诡辩论。二者的共同缺点是割裂了相对和绝对的统一,都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思想史、哲学史上、生活中常常是从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又从相对主义走向绝对主义。

(B)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这就是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态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又具有相对性,因而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其加以发展。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既然是统一的,因而就必须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应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的作法。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问题是对认识的评价问题。就是说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我们所获得的这个理性认识是不是真理,需要评价。要评价理性认识是不是真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真理,就是说要有个评价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真理的本性。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因而,理性认识如果达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即解决了认识中主客观的矛盾,那它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真理。在此真理是评价认识的尺度。认识和真理的本性(主客统一)相符合是真理,否则不是真理。现在的问题是,用什么来检验主观和客观是否一致?就是说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一)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是认识论中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也可以说是政治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在哲学史和文化史中,唯心主义者主张用主观的东西作检验真理的标准。如贝克莱把真理标准看作是“集体知觉”。苹果是不是红的,大家感觉到是红的就是红的。笛卡尔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概念的“清楚明白”。西方中世纪评价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圣经》中的教义。中国古代社会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圣人之言”,即孔子说过的话。“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文化大革命”中是以“最高指示”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家口袋里都装着“红宝书 ”(《毛主席语录》),随时可以拿出来对照。当然也有不同意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人,如王阳明、李贽。王阳明说:“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这是以“心”为标准,仍然是主观标准论。

旧唯物主义者主张用“实验”、“实践”来检验真理。如狄德罗说:“除了实验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第408页)当然,旧唯物主义对实验、实践的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哲学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可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

(二)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因而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就是检验主观和客观是不是统一、符合。这样就必须有一个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连接起来,沟通起来的中介、桥梁、纽带,因为纯主观的东西和纯客观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纽带只能是社会实践。因为实践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中既有主观性的东西,同时又有客观性,因此能将主客观沟通起来。加以对照,看两者是否符合。如果时间的结果和人的主观认识相一致,人们的预期目的达到了,证明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相反就不是真理。

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特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特别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使实践有资格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直接现实性是说实践的结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的摆在人面前。人对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客观地摆在面前的东西是相信的。认识是观念的东西,它究竟对不对,在观念领域内往往难以确定,而一旦将其放到实践中去,转化为直接现实的实践结果,认识的正确与否就能得到检验。例如,铁丝能不能导电,农药能不能毒死人等认识如果只在理论范围内争,君子动口不动手,那是难以得出正确与否的结论的,如果作一实验,把铁丝接上电源立刻就能知道铁丝能导电的认识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强调的是实践结果的直接现实性的优点,这个优点的实质是能把观念的,理论的转变为客观的、直观的、可感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有“眼见为实”的说法。实践结果的直接现实性就使得人能“眼见为实”。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就在于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列宁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但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实践标准本身时,又应看到实践标准自身的矛盾性。这个矛盾就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或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

(三)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性

“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纳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列宁

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二者的统一。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

什么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呢?它是指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唯一性和最终性。就是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此外没有别的客观标准,一两次实践不能证明认识的真理性,但实践最终能证明认识的真理性。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

这是指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和具体实践的局限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往往不能

一、两次完成而要经历一个多次进行的过程。具体的实践由于受历史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否证某一认识的真理性。例如,关于人类起源于猿的认识,现在的实践无法复现猿变为人的过程,因而,不能充分地证实这一认 识的真理性,只能大体上、部分地证实其真理性。如“狼孩”不能有人的意识,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确有作用。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统一。只有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才能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只有坚持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才能反对教条主义、独断论,“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实践标准的这一辩证特性告诉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既要有所执守,又不要拘泥僵化。既要心有存主,又要“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三、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人类活动不仅遵循真理原则,而且遵循价值原则。那么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原则和真理原则呢?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怎样呢?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

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客体能满足主体需要就对主体有价值,否则就无价值。

价值具有客观性:(A)价值必须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B)人的需要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价值具有主体性:(A)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B)在价值的主体性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追求真理,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在主体的行为观念中,内含着人类活动所特有的作为其实质内容和最高目的的基本原则,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总要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根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的思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

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方面,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方面。真理原则要求人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即按照客体尺度规定主体活动;而价值原则要求人的思想和行动保证人的需要和利益,即按照人的内在尺度使客体为主体服务。

第二,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目的性原则。人只有尊重客观条件按规律办事,目的才能达到,否则会失败。人的活动又是以某种价值为目的的,满足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动机和动力。所以价值原则是目的性原则。

第三,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多样化原则。所有的人的活动都要服从统一的客观规律;而不同主体的需要又是五花八门的,是多样的。

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第一,真理与价值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第二,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根据就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两者互为前提,相互适应,又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第三,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坚持真理与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是统一的。真理只 有一个,坚持真理也就是要坚持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来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看待问题,是学习目的,也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实际上,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并存,是社会发展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应该看到,不同观点的切磋、社会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而任何国家、不管其经济结构和社会思想多么复杂多样,都要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现在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这样。也就是说,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是客观的,但不等于不要价值的导向。换句话讲,社会现实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恰恰更需要社会价值的引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导向。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现实社会价值趋向及其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人类创造世界的基本活动有两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人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人们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那么,什么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呢?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即把尊重客观实际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结合起来。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人们必须科学对待实际,首先,尊重客观实际,忠于客观实际,不带任何的主观色彩。全面地与时俱进的看待主观实际。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一句话,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尽管事物是客观的,但事物的规律是深藏于内部的,要透过复杂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规律,就必须要把科学态度和辩证的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实事求是还体现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是认识必然性,使人们在改造世界中获得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对必然认识得越多、改造世界的活动就能获得更多的自由。

2、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而思想路线是认识论的具体体现。革命的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事业就胜利,否则就受挫。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发展真理。人们是否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践才能加以确定,离开实践,究竟是实事求是呢还是自以为是那时根本无法判明的。另外,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实践 的过程中,人们还会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规律,从而把实事求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怎样才能做到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呢?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调查研究,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必须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先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毛泽东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2、要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提高人自身素质;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除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核心是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自觉坚持实事求是。

3、要有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勇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实事求是实质就是坚持真理,但由于人们面临的环境是复杂的,面对复杂环境,人不仅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愿意坚持真理,而且,还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不怕丧失个人利益,不怕被打击报复。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无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要改造世界就必须要正确认识世界,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才能掌握客观规律,增强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因为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历史上,实践创新呼唤着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促进着实践创新。随着人类认识由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的发展,理论的作用日益明显。列宁讲“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这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典型作用。同样理论的威力也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也才能得到展示。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篇8:第二章爱国主义

关键词:教育,内涵,第二课堂

一、深刻理解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内涵

集体主义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 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是指高校根据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时代要求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生活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对大学生施加系统的教育影响, 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 具有高尚的集体主义情感, 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的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就是要在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同时增强大学生对祖国人民的情感, 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搞得好不仅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 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反之, 若大学生集体主义受不到重视、得不到很好发展, 势必会进一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效果。

二、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存在问题

(一) 教育内容陈旧

一方面, 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原有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内容在谈集体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及对大学生的要求时, 缺乏一种和大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的具体化内容, 这其中更缺乏根据不同大学生的特点及思想道德实际而制定的层次性内容。另一方面, 教育的内容与时代发展的结合性不够紧、同步性不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 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表述方式、要求与当前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表述和要求相差无几, 培育内容写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成果少。

(二) 教育方法呆板

一是过度重视课堂理论的灌输, 轻视了其他途径的教育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集体情感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二是现代教育手段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高校的集体主义教育与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还远远不够。三是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中实践锻炼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把集体主义观念情感转化为实践行动的措施少。

(三) 个别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言行起负作用

部分家长集体主义意识淡漠, 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强调要把自我利益的实现放在首位, 甚至有些家长还亲自上阵帮助子女争名夺利, 这些言行极大的阻碍了大学生集体主义的形成。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集体主义意识, 课堂讲述与实际行动不一致, 以个人利益为重, 不听从集体领导, 不服从集体安排, 使大学生对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的信度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 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对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理论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被一笔带过或被其他教育内容所冲淡、替代, 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对集体主义教育不管不问。二是对教育的实践锻炼不够重视。致使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的理论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有效结合。三是相关制度和措施不完善。学校没有专门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更没有为提高大学生集体主义实践能力而组织活动的物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二) 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

结合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 在经济信息网络全球化发展中如何制定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对象、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安排教育过程等完整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理论并不多见, 多的只是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

(三) 市场化、网络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和传播, 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呈现价值取向功利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信度, 增加了对高校集体主义教育的难度。

(四) 有效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制度不健全, 没有专门的关于集体主义教育的明文规定, 通过怎样的方法途径如何去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制度规定;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手段, 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表现好的集体和个人缺乏明确持久的奖励制度和评价标准;三是学校系统教育也不够完善, 从而造成了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军奋战的局面。

四、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第二课堂的培养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求培养或拓展多方面的技能与素质。

(一) 发挥榜样示范带动效应

一是发挥好家长的示范带动作用。制定出一定的家长与学校交流制度, 定期与大学生的家长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交流。让家长在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同时, 也是家长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积极配合教育, 在言行上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促进大学生良好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发挥教育工作者的榜样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学习, 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教育工作者有稳固的能够切实成为学生榜样的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而奋斗奉献的实际行动, 从而通过教育工作者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大学生, 不断把这种信念付诸于行动。激发教育工作者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热情。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和体验到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带动作用。三是发挥好党团组织及优秀学生干部的影响感染作用。要求学生干部在维护集体班级利益上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引导其他同学做出正确的行为。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同时能够积极的为班级中每个成员个人正当利益的获得服务, 不仅让每个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而且也从学生干部身上获得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启迪。

(二) 与班集体建设结合起来

一是完善班级组织制度建设。班级是大学中的基本组织单位, 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重要群体, 也是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基本阵地。要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的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的精神, 积极完善班级组织制度建设, 选出集体意识较强、又愿意为大家服务的优秀干部, 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 同时制定出明确的有利于维护整体利益、鼓励先进、督促后进的准则和规定, 使集体主义建设有制度的保证。二是发挥班集体的服务作用。在维护班集体利益的同时注意重视个人的发展和利益的实现,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服务功能, 使集体中的成员由集体为我我为集体的情感体验, 并注意发挥集体力量解决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三是充分利用班级活动。通过举办班级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为他们提供一切条件、鼓励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参与, 使大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胜利的喜悦, 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奉献的热情, 在潜移流的影响下垦定集体生义观念,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通过集体主义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的结合,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集体的情感体验, 可以强化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倡导活动

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环境, 它可以为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提供文化氛围, 也可以提供场所和机会。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氛围对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增强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制定校园文化的各种守则规定、章程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明确是非善恶并能够给自己的生活行为时时提醒, 避免各种不良思想行为对他们感染的机会, 这也有利于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二是经常地举办集体主义教育文化活动。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 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 提高他们为祖国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自豪的感情, 并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消费观念加以正确引导, 使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增强自身抵御不良侵蚀的能力。

总之,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育, 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 探索有效途径和对策, 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和解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流.从“因材受教”到“因材施教[”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6)

[2]张存库.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0)

上一篇:那龙小学六一游园活动方案下一篇:民事诉讼法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