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想象的诗歌

2024-05-01

空想想象的诗歌(共7篇)

篇1:空想想象的诗歌

未必是空想想象作文

公元25。

我从那个叫做城市的地方逃了出来,背上背着一个特制的包,里面装着全世界人都想要的东西―不,不是钱,更不是钻石什么的,而是―水。是我豁出命偷来的。

我费尽心思坐上了那个城市最高的领导位置―水源分配员。没错,如果我以水做“人质”,所有的人都会听命于我,可是,这对我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我偷到了水。

这东西宝贵至极,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小时才得到!100升的水,这是联合国给世界统一分配的,而这是他们现在惟一的工作。人们已经不打仗了,地球上已经有近一百年没有硝烟的味道了.每个人在世上和平地与人相处着,但这里危机四伏,只因为一滴水,会死掉近百人。在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没有人不干活,所以没有了货币,人们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到商店里领到东西,什么都行―只有水除外。所以当我偷到这包水时,我必须逃走,因为我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公敌。人们对水的渴望只亚于对生命的渴望。人们已经没有眼泪了―如果有也早让他们舔干了,人们想哭时,就只有无力的于啼,人类已经进化得没有泪腺了。如果不是人类进化到血液中含有与众不同的毒素而用来保护自己,那么每个人都会变成吸血鬼了。

现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机器已经不是能将水反复使用40次的净水机了,而是一种能改造人体使之每年只需要一立方米水就能生存的机器。这儿乎已经是极限,但水仍然十分紧张。所以每个人都为水挖空心思,相比之下,我还是高尚于别人的,只不过比他们聪明一些罢了。

我背着水包走在乡间的路,我做了易容术,没人能认出我。人们急于找到我,并不因为他们恨我偷走了水,而是因为我背上的水―人们已经为了水将恩怨都不顾了。我每12个小时就舔一下包中的水,比城里那些17个小时才能尝到一点点水的人舒服多了,我感到满足极了。

上地己经干涸得碎裂了,海洋早就变成了沙原的盆地。这!没有沙漠的概念,脚下便是干涸的沙土,只要有风,就会吹起沙丘来。气候只有夏季的酷热,却没有雨。天总是晴的,天空仿佛也要干裂了,连一丝云也不见。天气预报只有对风的报道。

这还是一个世界吗?我想。

篇2:想象是诗歌鉴赏的桥梁

一.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古典诗歌出现在读者眼前的只不过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 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之中空山、新雨、秋、明月、松林、清泉、浣纱女、莲花这些只是诗歌中的意象, 但如果发挥想象, 创设诗歌情景, 那么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以下的画面:山雨初霁, 万物为之一新, 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气之清新, 景色之美妙, 是那么宜人;雨后碧空无尘, 松针如洗, 皎洁的月光铺洒在松林上, 涧水清澈见底, 水石相激发出淙淙的声音;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嬉闹的笑语声, 那是洗衣的妇女们结伴归去;莲叶摇动, 渔船返航顺水而下。由于想象, 一幅幅的画面才如此鲜活, 而读者也在想象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不仅体会到了山村的清幽明洁, 而且也能感悟到作者超脱世俗、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

二.架设桥梁, 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 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 抱起稻草, 嘻嘻哈哈, 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 如果不细想, 不想象, 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 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 而且是‘群童’, 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 再一点拨, 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 才会“当面为盗贼”, 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 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 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琵琶行》最后两句:“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 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 架设桥梁, 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青衫”是唐代最低文官的服装, “江州司马”则突出了诗人被贬后的身份, 这正是一篇之主旨所在。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当时44岁, 年龄老大而位卑言轻, 又遭贬谪而投闲置散, 使他顿生美人迟暮、天涯沦落之感。而琵琶女与之相似的遭遇更引发了他的无限感慨, 此情此景, 自然是涕泪纵横, 不能自持了, 凄凉落寞之意在这两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放飞思绪, 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各抒己见, 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解读。

篇3:关于权力分立的空想

【关键词】党权;人代权;行政权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02-02

“一党权独大,七权并立”形象的比喻应该是“一串糖葫芦,党权是核心,棍子是党权(即核心),其糖葫芦是七个并立的权立”分由八人兼任。

1 关于党权的解释

什么是党权?党权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力。虽然没有正式提到过,然而党是我们国家权力中心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我们的党的执政领导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由中华民族的长期的历史的必然选择决定的,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所以党权的存在事实是早就已经存在的了。

为什么党权要一权独大?

首先,结合中国国情,认为权利必须由一个核心,不是独裁的,是权威而民主的党权,是民主集中下的党权。孙中山认为中国在很长时间内,政府只能由党来指导,只能由一党专政“在一国之内,最怕的是有了一个万能政府,人民不能管理;最希望的是要一个万能政府,为人民使用,以谋人民的幸福。”[1]“所谓以党治国,并不是要党员都做官,然后中国才可以治;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中国然后才可以治。”[2] 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坚定地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在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总结中外历史经验教训,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12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2 关于人代权的构建

人代权即是人民代表权,这个权利以后应该逐步加大。在我国应该构建这样的人代权:负责立法,监督政府,并且对政府有质询权和弹劾调查权,也可以拒绝通过政府的决策(即否决权),和谴责权。政府可以3载大会大会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常规决策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府的人事安排,必须有人民代表大会监督,重要政府人员的任命必须通过人大。政府的财政也必须由人人民代表大会监控,财政支出必须报有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才可以使用,人大代表必须宣誓忠于宪法和法律。

人大代表必须有熟悉专业知识专职人员来担任,是常设机构。具体人数视中央和地方情况而定,但必须有任期,全国人大代表每五年改选1/3,任期最高不超过15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市人大代表每四年改选1/3,任期最高不超过12年;县(自治州)人大代表每三年改选1/3,任期最高不超过9年。人大代表当选必须严格,经过专业考试,及重点考查后方有资格成为候选人。任期内,不得兼职,所有候选代表一经选举成功,必须享受超国民待遇,终身高工资、高福利,享有言论免责权,人身保护权,豁免权等。除非有违宪和违法行为,不得强行终止、辞职、和丧失资格。

党员参与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人数,应该维持固定比例,占总人数的38.2%保证党权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的优势。 “关于政权组织,必须坚决地执行‘三三制’, 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切忌我党包办一切。我们只破坏买办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专政,并不代之以共产党的一党专政。”[3]

3 关于行政权的构建

行政权从党权中独立出来,党员不得兼任行政人员,行政人员不得兼任党员。“以党治国的这一说,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所有的党员都要做官,才算是治国呢?如果党员的存心都以为要用党人做官,才算是治国,那种思想便是大错。”[4]

既然党权已經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保持了优势,而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已经有了很大限制,就无须在行政权上再重复保持优势。也能使党从臃沉复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保持政府的高效率。党员从政府行政人员中走出来,避免了行政政有两头出,行政决策能够迅速执行下去,而且党员从行政人员中走出来也会使行政人员得到精简,节约政府开支。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上,从而减少政府的吃饭财政问题。也有利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服务型政府同时必须是民主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

在行政权的构建上,把行政人员分为政务员和公务员。政务员通过选举上任,候选人提名一般由党委推荐产生,但不得是党员。然后经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选举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当选任人须经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任命,然后组阁。政务员有任期,中央称“总理”五年一届,可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大的市)称“省长或市长”四年一届,可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县(市)称“县长或市长”三年一届,可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公务员按照考试、考查择优聘任,终身留任,除违宪违法外,不得辞退。

4 关于司法权的思考

司法权的独力必须要保证,司法权要单独列出来,使之成为和行政权相同等的地位。不受行政权的约束。成为制约行政权利的一种平衡。另外为使不受党权的干涉,现存在的一个更广泛的政法委,应该在司法之下,成为司法一部分。司法权分为两部分,协同运作。一部分在政法委委员会,一部分是现行司法部门的司法权。政法委的权利要隶属于司法权之下,才能保证司法权的力量和权威。长期以来,由于这个政法委的存在,司法权受到很大限制,把它纳入司法权之下。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有序、健康发展。

为保证司法长官、法院院长的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涉,保证法律的公平、公正。所有司法人员都必须是非党员的;选拔的司法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考试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待遇必须得到保证,有人民代表大会专门立法保证待遇;待遇代表大会使司法权的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涉,保证法律的公平、公正,设立的大法官应采取终身制,除非有违法犯纪行为,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使之退位。国家主席、总书记也不能。此外还应该赋予大法官对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质询权,调查权,和上诉人民代表大会的弹劾权。使之能对国家元首的行为有所限制。

5 关于协商权的思考

人民政协应当保留,《政协章程》规定:“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这个是不需要变的。

6 关于监察权的思考

“国家本质上是一种危险的社会机构,为了人民的福祉,它必须拥有强大的权力,但如果对这一权力不加控制和限制,公民的自由就会受到威胁。”[5] ,“良好的政府来自市的权力能够被控制和恰当的定位的一种政治制度的结构,而不是依赖于那些统治者具有特殊的德性。”[6] 可见监察权的存在是有它的必要性的。

监察权也必须独立出来,发挥它的监督效用。使之成为制约行政权及其他权的重要力量。很长一段时间监督权在我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大影响。监察人员也是有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担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挑选,常任制,监察总长最好20年一届,不与党政军首脑选举共进退,保证独立性。至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也要在监察部门之下,成为监察权的一部分。受监察总长的统一领导。

7 关于舆论权的思考

在我国,舆论监督虽然不同于行政的、司法的、纪律的监督,不能直接产生法律和行政的效果,但是具有事实公开、覆盖面广、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震慑力强、处置及时等特性和优势,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起到防腐预警、防腐提醒、防腐揭晓作用。引起政府高度关注,促使司法机关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及时依法严惩。舆论监督虽没有强制力,却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极具影响力。

西方国家新闻舆论虽然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明显的阶级性,但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国家都从法律和制度上给予新闻媒体“独立、自主报道的权利”。

舆论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忠于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工作,享有宪法和法律容许下的自由。独立行使权力,同时受其它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新闻总长须由非党员担任,以保持和党权的相对独立性,但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命,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8 关于教化权的思考

为什么要加一个教化权?确实是维护稳定,丰富国民的精神生活,规范国民生活秩序的需要。

在現代化的今天,大多数人面对复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难免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发生动摇。就需要加强对国民的教化权,共产主义理想是无数革命先烈付出生命代价也要实现的理想,只有加强教化权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教化,才能使社会主义保持其本色,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才能驶向康庄大道。

教化总长由具有先进思想觉悟,高尚品德的共产党员担任,权力由党委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赋予,如果党委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何一方得不到通过,教化权力就是无效的。权力一经赋予就一定要终审制,以保证教化的延续和连续性。教化权对其他任何权力都可以监督,有谴责权,质询权,对于任何对党和国家利益有损害的个人和团体都有权制止,并提出弹劾。为了防止滥用教化权,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但其主要活动是宣传和教化广大国民。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1页.

[2]《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2页.

[3]《毛泽东选集选》,第二卷,第745页.

篇4:李白乐府诗歌的想象特色

李白式的想象是奇幻的, 是瑰丽的, 是变幻莫测的。你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 洪波喷流射东海” (出自《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远观黄河可以想象成丝;“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白发可以想象成雪 (出自《将进酒》)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见《秋浦歌》其十五) , 原来愁可以长三千丈;“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忧友人之心、挂念长安之心是那么诚挚 (出自《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李白的想象真是瑰丽奇幻、变幻莫测啊。当然李白的想象也不是凭空而出, 而是根植于他的生活土壤的。他的得意想象物如大鹏、黄河、苍鹰、长鲸、巨鱼、崇山峻岭、长江大河、苍海雪山……这些东西都是生活中的实有物, 诗人只是利用想象将它变形, 借以突出事物的高、大、险、多等特征。如:《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形容时间的久远;“连峰去天不盈尺”突出山的高峻。出众的想象也总是有根据的。如:美人——鲜花, 白发——霜, 流水——时光, 人生——朝暮间, 雪花——如席……李白的天才想象也都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他那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是他对仙境的极力渲染也是为了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 于飘飘的奇异想象中将强烈的自我充分地表现出来。虽然想象的结果往往构成虚幻, 然而用虚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 往往比真实的再现这种感情更深刻、更强烈、更感人, 虽是理之必无, 却是情之必有。如:“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出自《西岳莲花山》) 李白与仙人上天, 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诗人却因为在天上, 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祖国正受摧残的令人惊心的场面。诗人驰骋于丰富的想象之域,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想象使诗人能站在高岗上统视全局。李白的构思奇特, 正如陆机所说:“精鹜八极, 心游万仞”! (出自《文赋》) ;正如刘勰所说:“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出自《文心雕龙》) 诗歌因为有了想象而显得威力无比。总览他的诗歌, 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 又能领略到那种神奇宏大的美丽想象。

李白式想象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他天才的想象力。盛唐文化, 孕育出无数杰出诗人, 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 李白自称“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 (见《上安州裴长史书》) , “十五观奇书, 作赋凌相如” (见《赠张相镐》其二) , 可见李白不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并且是个神童、天才。他是有着异于常人的天才想象力的, 从他的“霜”上就可见其非凡的想象才能。他的“霜”可以是如霜一样皎洁的月光,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见《静夜思》) ;可以是长长的岁月, “六鳌骨已霜” (见《登高丘而望远海》) ;可以是肤如霜, “足上屐如霜” (见《越女词》) ;也可以是思乡心如霜 (心霜) , 更是愁肠的代名词, 如“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李白的想象极尽才思敏捷之才能。“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出自《秋浦歌》) 劈空而来, 似大潮奔涌, 似火山爆发, 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 真叫人无从了解, 白发怎能有“三千丈”呢?待读到下面的“缘愁似个长”我们才豁然明白, 原来“三千丈”是形容愁之大、愁之广 (愁如发丝是形容愁之多, 丝丝缕缕无穷尽, 忧愁使白发生成, 而要长达三千丈该有多么深重的愁思?) , 十个字, 真是千钧重量悬于“愁”字, 真正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有形的白发、以有量的数来形容那种无影无形的“愁”, 这样的极度夸张怎能使人不惊叹诗人天才的想象力?这触目惊心的孤吟, 使后世人皆识其愤。这种无影无形的忧愁, 被诗人用超凡的想象力将其新颖具体化、物化, 达到了动人心魄的地步。在李白丰富神奇的想象中, 天才的想象力是他创作的动力, 是他成功创作必不可少的素质, 是李白最活跃和充满生机的本领。凭借他独特的想象力, 他的诗歌呈现出的是李白式的想象特色:他用神奇的利刃——想象, 创造出了有别于庄子的另一种非同凡响的大鹏;造出了有李氏专利的黄河。李白笔下的黄河如《将进酒》中, 诗人站在黄河边上看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 忽然心情一动, 联想到黄河之水就像人的生命系列, 一代一代一去不复返, 而黄河之水依旧滔滔滚滚而来, 然而人生是如此短暂, 明镜中的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转眼就是一次生命将逝 (多少对时光的惋惜) , 面对这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联系到生活, 得出结论:人活着为什么要不快乐?再想到天生我才必是有用的, 不然上天为什么给我这样超人的才华。诗人从景到人, 又从表面到内心进行了层层的联系想象, 多少被压缩的灵魂都融进诗里来?李白的想象里常交织着黄河的涛声骇浪和纷纭多姿的往古神话, 如“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 洪波喷流射东海……” (见《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黄河源远流长, 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 一泻千里, 东走大海, 如此壮观的景象就是乘直升机也一时难以穷尽, 作者却以他惊人的想象, 用目光提起黄河的滚滚狂涛向海里倾倒, 自然形成卷舒风云之气的咏叹调。又如《行路难》其一:诗人以酒为发端展开丰富的想象, 诗人的思绪忽而奔向群冰塞川的黄河渡口, 忽而转向大雪封山的太行山麓;忽而是“垂钓碧溪”的姜尚, 忽而是“乘舟梦日边”的伊尹, 最后诗人的思绪又由远古飞向了未来, 展现了一幅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的壮丽画面。诗人的想象冲破时空的限制, 在寥廓的宇宙间纵横驰骋。又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何等大气的想法!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李白用他杰出的艺术想象才能将壮丽的黄河说成是天上来, 漫长的一生说成是“朝暮”之间, 这种极度扩大缩小的想法闪耀着李白智慧的光芒。他把壮大的表现得更壮、把易逝的说得更短, 这就使壮大与短暂之间的对比联想显得尤为强烈,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对比联想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达到了令人惊心的地步, 用“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真是神来之笔, “奇之又奇”。

李白的乐府诗还具有丰沛的情感。美学家认为感情是通过想象来移入对象之中的, 艺术想象活动始终贯穿在整个的形象思维 (创作) 过程中。在李白的诗篇中, 我们可以看到:他有时借大鹏、有时借天马、有时借月、有时借神仙来表现他胸中燃烧的火焰。那雄奇的大自然:从咆哮的黄河到清澈的溪水, 从崎岖的蜀道到秀美的名山, 都是他驰骋想象的辽阔天地。李白诗歌浓烈的感情与丰富的想象是分不开的。他炽热的感情像喷发的熔岩, 像熊熊燃烧的火焰, 像狂飙一样呼啸而来、疾驰而去, 自由奇发, 情思奔放。李白乐府诗歌中的想象是灌注了他的浓烈情感的, 他的艺术想象是以情感作动力的。李白的想象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 他的想象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万端, 离奇恍惚, 纵横变幻。他善于捕捉动人的一瞬, 他有一首《短歌行》, 诗中构想道:“吾欲揽六龙, 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 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 为人驻颓光。”这里没有嗟老叹卑的哀惋, 却用“劝酒”的天真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 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美好的人性, 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李白的诗歌因李白式的想象而具有了奇幻的色彩。“感情是血液,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 奔放的激情鼓动着诗人想象的翅膀, 而想象的飞翔又强化了诗人的感情。”新颖、奇特的想象使李白的诗歌更动人, 更具感染力。新颖、动人的想象, 如《公无渡河》 (又名《箜篌引》) 中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 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公被有雪山样巨齿的巨鲸吞没, 却还要像绢似的悬挂其间, 这简直就是一个死亡狂想曲, 疯狂而又美丽。李白的古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 这不是一个冷漠的观察者所能表现出来的, 是诗人火样的激情加神奇的想象才使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当他的情感比较壮阔时, 神奇的想象复现出的必定是长风、大漠、海洋、长河、苍松、大鹏等诸多雄奇形象。情感一旦成熟, 就极力去寻取某种方式呈现出来。感情好比火, 想象好比风, 风愈吹而火愈旺。普通的、平凡的事物因移入了感情的火, 加上想象这助威助势的风, 就变得炽炽烈烈, 不可收拾了。例如:他热切地抒发自己的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邑》) , 诗人以高飞的震动惊怪的大鹏自喻, 可见其志向的高远。鹏鸟本身是有的, 但没那么大, 只是比一般的鸟大一些, 只因他崇拜庄子式的逍遥鹏, 联系到自己的理想、志向, 他以满腔的热情去想象出了李白式的独具特色的惊怪之鹏, 即使在折翅时犹能扰动沧海之水掀起波浪。

李白的乐府诗有着丰富的记忆形象。李白善于运用头脑中丰厚的文学积累, 重新与现实联系组合成富有新意的东西。他对历史人物是有着偏爱的, 如《白头吟》这里面有阿娇、文君、相如、吕尚、韩凭夫妇。诗人先由鸳鸯两两相伴、不离不弃, 想到汉武帝背弃誓言, 进而联想到文君因相如将背信而赠《白头吟》 (人心原来不如禽情真) , 再由兔丝、女萝的依依来反衬人心不如草, 由“覆水难收”又联想到韩凭夫妇的悲剧。又如“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见《行路难》其一) 中的吕尚、伊尹、宗悫 (què) 这些贤人, 是李白的最爱。诗人喜以飞翔的心灵来塑造他心仪的记忆中的人物, 如屈原、尧、舜、禹、洗耳翁、吕尚、管仲、乐毅、张良、韩信、诸葛亮……多少精魄闯进李白瑰丽的想象中!李白的记忆多是那些美妙传说、神话、历史故事。诗人“言出天地外, 思出鬼神表”。让想象神游, 将历史、神话、传说、梦境与景物组合构成了神异奇特、可惊可愕的图画。如《公无渡河》里的痴而狂的披发老叟偏要渡河;巫山云雨枉断肠的楚襄王;在“吴牛喘月”的环境中劳作的纤夫;禹理百川、杀湍堙洪水……我们似乎看到李白就是那个有坚定信念却壮志难酬的狂叟, 看到了纤夫拖船之艰辛, 看到了那个一心为民的禹……

诗人对于记忆中的事物有着思接千载的联系能力, 如《蜀道难》作品博采各种传说和民谚, 以雄奇奔放的笔调、驰骋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奇丽惊险的蜀道画卷。“噫嘘唏, 危乎高哉!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作者一开始就连声惊叹蜀道的高、险, 用“难于上青天”的比喻突现了蜀道的险峻非同寻常, 一开始就揪住了人心。“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接着用历史传说, 来说明蜀与外界无限长的隔绝是因山险峰高造成的。“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华阳国志》说:“秦惠王知蜀王好色, 许嫁五女于蜀, 蜀王遣五丁迎之, 在梓童, 见一大蛇入穴中, 五人齐拽蛇, 山崩, 五女五丁亡, 山分五岭。”多么神奇的传说!

篇5:冠军不是空想出来的

冰壶像一个有生命的精灵

王冰玉1984年7月出生在哈尔滨。父亲王大军上世纪70年代是冰球队运动员,退役后在哈尔滨体育专科学校担任冰球教练。

1995年,哈尔滨开设全国第一家冰壶培训班,王大军成了第一批学员。当时,冰壶运动对中国人来说完全是个陌生词汇,王大军却对该项运动痴迷不已。

1997年冬的一天,王冰玉放学回家,看见父亲正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外国队的冰壶比赛,她问父亲:“爸爸,中国人将来能和外国人一起参加冰壶比赛吗?”王大军肯定地说:“能!自从我接触了冰壶,就一直期望中国冰壶也能在世界级大赛上拿奖。只可惜我现在年纪大了。”13岁的王冰玉安慰他:“爸,你还有我呢!”

1999年底,哈尔滨体育专科学校筹备成立第一支冰壶队。王大军欣喜若狂,回到家问已读初三的女儿:“冰玉,我们学校要成立冰壶队了,你想不想学啊?”王冰玉痛快地答应了。

2000年初的夜晚,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多度。王冰玉第一次由父亲陪着来到冰球场。这是王冰玉第一次和冰壶亲密接触。她兴奋得一夜无眠,她在日记中写道:冰壶,像一个有生命的精灵,豁然撞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把真本事学到手,何愁将来打败不了几个老妇人呢?”

2003年,王冰玉考入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系。此时,中国冰壶集训队正式成立,王冰玉幸运入选。

进入国家队后,女儿训练强度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身为父亲的王大军十分牵挂。他知道女儿喜欢听歌,于是特意给女儿送了个精巧的mp3,还专门下载了一首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王冰玉将这份礼物视为珍宝,每当训练太苦或心情低落时,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听,从高昂的乐声中重拾激情。

2004年初,在当年度的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比赛之前,中国冰壶队来到冰壶运动非常发达的加拿大进行集训。

到加拿大不久,中国女子冰壶队和驻地一家冰壶俱乐部的女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当对方队员出现时,王冰玉和队友们笑了。对方4个人,都是中老年妇女,有一个队员甚至满头白发,可谓老奶奶了。起初,王冰玉和队友们并没把对方放在眼里,孰料,比赛开始后,王冰玉和队友们才发现,对方配合默契,战术和布局变化多端。而她们则因战术意图不明确,连贯性不好,彻底输掉了比赛。

堂堂中国国家队竟然输给了加拿大的几个老妇人,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一向爱说爱笑的姑娘们默不作声了。王冰玉更是羞愧难当。

王冰玉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听到父亲略带倦意的声音,她知道家里那边正是夜晚。“老爸,我们今天和4个加拿大中老年队员打了场比赛,人家老年妇女把冰壶玩得炉火纯青,我们输了,郁闷死了啊!练了这么多年,连老人都打不过,以后还怎么跟其他强队打啊?我真感觉前景渺茫啊!”王冰玉把心里的疑惑一股脑地端给了王大军,声音都哽咽了。

电话那端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王大军平缓的声音:“冰玉,看来你真的要出息了!”王冰玉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听父亲又说:“因为你将要开始积攒力量了,只要你先放平心态……孩子,要想放平心态,你就要明白,比赛时候,你不该在意对方是老人还是孩子,只要人家水平比你高,你就能学到东西。虽然你练了4年,但咱们起步晚、没经验,连个像样的专业场地都没有。而冰壶在加拿大已经发展上百年了,这就是差距。你们这次去训练和比赛后,把真本事学到手,何愁将来打败不了几个老妇人呢?”

父亲风趣幽默中那一针见血的点拨,让一直情绪低落的王冰玉一下子笑了。此时,王冰玉想起了父亲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要选择梦想,就要先选择坚强。

冠军不是空想出来的

2007年1月28日,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长春开幕。中国女子冰壶队定下了夺金的目标。然而,由于是在家门口比赛,姑娘们在赛前技战术、心理方面准备不足,结果只获得了季军。

主场作战,本应到手的金牌丢了,王冰玉和队友们的心沉到了谷底。回到哈尔滨,王冰玉就给父亲打电话,汇报比赛情况,并问父亲:“我怎么一输比赛就郁闷啊?是不是心态不正常?”王大军知道女儿心里郁闷,便调侃道:“咱爷俩一样,我年轻时候输了比赛也不开心。这方面咱家怎么遗传这么严重呢?都遗传到你那去了。”听到女儿在电话里笑了,王大军的语气才严肃起来:“谁输了比赛心情都不好,这和比赛时的心态是两回事。这次比赛给你个教训,冠军不是空想出来的,是通过赛前充分的准备,然后在场上良好发挥,才能获得的。但你别气馁,这次比赛对你既是个惨痛经历,也是一个转折,正是有了这次比赛,你的心理才会更成熟。下次比赛就会避免这次的失误。你琢磨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爸,我明白了,我们这次就输在了心态上。失误之后,我心里就有些乱,技战术无法正常发挥,几个开放性的击打都没有得分,结果让对手抓住了机会。”女儿能找到自身的弱点,王大军感到欣慰。亚冬会的失利,给女儿,也给整个女子冰壶队上了很好的一课。中国女子冰壶喷薄而发的日子为时不远了。

化蛹成蝶,王冰玉和她的姐妹们开始不断铸就辉煌。加拿大时间2008年3月30日,中国女子冰壶队在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决赛中获得银牌。2009年3月29日,女子冰壶世锦赛决赛完美收官,中国队8比6战胜瑞典队,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这也是中国队在世界A级大赛中首次问鼎。

此后,中国女子冰壶队在队长王冰玉带领下,一鼓作气,拿下了“2011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第一名和“2012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冠军的头衔。每当女儿获奖,五星红旗在赛场上空飘扬时,王大军都会激动不已。同时,他都会在赛后及时地跟女儿交流赛场上经验和教训。为此,王冰玉对未来总是充满梦想,她希望自己能将冰壶运动坚持到2022年。

篇6: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一、想象是诗词美妙意境的体会的关键

意境是诗人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手法创造出具有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要感受诗词意境的美妙当然离不开想象的参与,通过想再现诗词描绘的美丽图画,使本无生机的文字变化成为多姿多彩的画面,更能让学生从想象的画面中感受诗词的美好。例如,《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蜀山高耸云端、山峦起伏的远景画面,飞流直下的瀑布、奇形怪状的岩石、陡峭险峻悬崖的近景图画,也有倒挂绝壁的枯松的特写镜头,还配合着雷鸣般的声响,整个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学生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想象感受到蜀道的峥嵘、高峻、崎岖美妙景象,从而增强对于《蜀道难》描绘奇妙意境的惊喜之情,也在这个惊喜中增加对于这首诗的欣赏和喜爱。 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想象对于诗歌真实意境的理解的重要作用,也能通过这些意境的魅力去抓住学生。

二、想象是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沟通重要桥梁

诗词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是有着精神灵魂的个体。要想学生能够去发现诗词中那些宝贵的东西,通过想象就能让学生试着去感受作者的心境,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真正架起二者之间的桥梁。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在悲凉萧瑟的秋天里,一位长期飘零在外,体弱多病的老人,满头鬓霜却心怀天下,年老体衰却顽强抗争。这样, 一个进入迟暮之年,而又忧心忡忡的杜甫就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了。他似乎在给人们诉说自己历经沧桑的人生和饱经磨砺的苦难。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诗人的心灵,我们也完全可以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诗人把这种复杂而深沉的感情通通都写在诗的字里行间里,我们通过想象,与诗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通过诗句与作者进行了对话。

我们读懂了杜甫,相信他一定明白后世人们的感同身受, 这或许也是他聊以欣慰之处吧。

三、想象能体会诗词的细微之处,加深对诗词细节的理解

我们读诗的时候,往往会大而化之,不求甚解。然而, 诗词的风格不同、特点迥异,有的诗就需要从细节去体会诗的精妙。此时,是想象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把我们从诗中读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再现成画面,不忽略一丝一毫,再细小的情节也会露出端倪。这让我不禁想起了2012年陕西的古诗词鉴赏的高考试题,所选的是晏几道的《思远人》,全诗是这样的:“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其中一个问题是:“‘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就是对诗歌细节理解的考查,其实,只要通过想象,把每一个的句子意思都翻译成画面,而且还是流动的画面。就不难发现,诗人临窗而站,泪如雨下,滴落到砚台里,研成了墨汁, 不仅如此,泪水还飘落到红笺之上,使得红笺也褪去了颜色。 这样,题目就迎刃而解了,这首诗的精妙之处也算是体会到了。由此可见,想象对于细节把握的重要意义。

四、想象还能增加对诗词的融入感,真正能被作品感动

所谓融入感,就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诗词描绘的内容,达到忘我的境界。通过奇妙的想象,把自己融入诗中, 用心去体会,这或许能够得到更真切更不一般的感受,也才能真正被作品打动。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写到“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诗人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诗人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 诗人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这就是一种很好融入其中,看画如此,看诗亦如此。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有相通之处。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诗中,作品的力量也就潜移默化的发挥了作用,读者也就自然而然被作品感动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让我们为插上想象的翅膀,快乐的飞向诗歌的殿堂。用奇妙的想象,去领略诗歌的美妙吧。

摘要: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诗词的美,让学生们真正喜欢它,并为之动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实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我认为在学习诗词中让学生懂得去想象、学会如何去想象,是培养学生感受诗词美妙之处的一个重要途径。

篇7:空想想象的诗歌

那么, 在诗歌教学当中,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比较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诗歌, 从而为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一、依据文本插图, 启迪想象思维

插图是把运动着的具体事物静止地反映在画面上, 图上的每一处, 都具有视觉的形象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课本中的诗词篇目基本上都配有插图, 尤其是现行的教材在插图上的编排更是煞费苦心, 如必修2的《离骚》, 必修3的《蜀道难》, 必修4的《望海潮》、《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登岳阳楼》、《苏幕遮》等课文, 都配上了很形象的插图, 而且这些插图基本上都设计得比较有朦胧美, 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对插图进行精心指导和启发, 就等于找到了一把打开学生想象大门的金钥匙。这种插图是对文本内容的一种补充与丰富, 学生通过插图, 可进一步地创设情境或人物, 并随文本内容不断地生成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解读, 从而启迪语文学习的想象思维。

如在教学柳永的《望海潮》时, 课文中有一幅繁华的古代杭州图, 再配上诗文中的“烟柳画桥、珠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学生自己脑海中就能很快理解这几句诗文, 并把柳永诗文中描绘的杭州繁华图想象出来, 甚至有些学生还能够把图画中的人物生活一一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变成动感的画面。

二、立足文本诵读, 激活想象之源

古语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尤其是诗词, 更应该日日读, 月月读, 通过读来感悟诗情。读书时有感情地投入地读, 对激活整个大脑系统发展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 那样的想象似有源头的活水汩汩而来。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诵读诗词, 在课堂上亦要给学生足够的诵读时间, 让学生放声地读, 忘情地读, 读出诗歌的景, 读出诗歌的情, 读出诗歌的理, 读出诗歌的美。古人那种摇头晃脑的诵读诗文的情态, 让今天的我们怀想起来仍觉得情趣无限。

在古代, “歌而诗, 诗而词, 词而曲”, 音乐本来也是古代诗歌的一部分, 所以古诗文的诵读还可以借助音乐变成唱诵, 特别是现代的学生都喜欢音乐。教材编者在《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虞美人》一课的“相关链接”中附上了其曲谱, 学生通过学唱, 很快融入其情景之中。学生可以找到诗词已配好的曲谱, 也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情感, 选择一些大家熟悉的歌曲曲谱去配唱。曾经就有学生给李清照的《一剪梅》配上了三种不同的曲调吟唱, 让人记忆深刻。

三、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想象空间

在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 放飞想象的翅膀, 激发学生的神思, 从而使他们很自然地理解、领悟知识。在诗歌教学中, 导入语的设计及音乐、视觉情景的创设很重要亦很有效。在教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 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一位能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 斩杀叛逃之首, 亦能跃马横刀, 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 一心欲为朝廷痛杀贼寇, 收复失地的沙场将领, 却只能手持一支羊毫软笔, 笔走龙蛇, 泪洒宣纸, 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他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让我们一起走近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栏杆拍遍, 悲愤无处可诉、无人可知的爱国文人旁, 一起聆听那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声声哭诉、次次表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紧扣文本, 富有诗意的导入语, 一下子攫住了学生的心, 他们在听课时显得格外凝神谛听。而且他们的思绪亦随着老师富有感情的导入而飞到了那个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的江边……

上一篇:野生动物的故事:深山遇熊下一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