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记清明散文

2024-04-09

慎终追远记清明散文(精选3篇)

篇1:慎终追远记清明散文

慎终追远记清明散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这几句诗大概是描绘清明时节最好的了。

有的朋友一定会更正说,最好的应该是杜牧的那几句。但是这个重要吗?我想那牧童遥指的去处正该是相约的灯前吧!

酒旗招招的去处已是丝雨涟涟蛙声一片,守候在灯花旁闲敲棋子的人儿啊怎不见相约的人到来……

这大概就是杜牧和赵师秀的清明吧,虽然纷纷细雨让人断魂,但是终归是不寂寞的。过的最不好的大概是苏东坡了!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几个月的丝雨淅淅沥沥早已经淹死了多情的诗意,只留的“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兴味索然时出的.门来“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不禁想到“坟墓在万里”的四川老家,想到一方水土一方亲人,想到小轩窗前梳妆的王氏,想到明月夜,想到短松冈。这样凄清冷寂的时候能干什么呢?“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细细思想,自我来遂州,已过几寒食?

记忆中的清明总是一家人或者一族人杀鸡宰猪到祖宗墓前化帛焚香飘幡祈福,然后分享贡品踏青郊游,虽然是平时几经见惯的大山,但是看到那漫山的白幡争奇斗妍的索玛花又是一番不一样的心情。

小伙伴们在老辈人的督促下匆匆磕上几个响头就风啊马啊的跑得不见了。幼童的心里哪里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经多少人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生活,只看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时候我们便半是神秘半是恐惧的冲回到家里,于是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算是有一个清明了。

这些就是儿时的清明了。

老家在大西南横断山脉的腹地,气候干燥、四季分明,从来没有感受过家家雨的清明,也只偶尔才听到几处蛙声,更不知道杜牧看到杏花村酒旗的激动。想那三杯两盏淡酒只是在祭扫自己内心的惆怅吧!

很多年后,已经不再是一尘不染的山里童年,经世事、达人情的我们开始在清明慎终追远,开始朦朦胧胧的有了不见洛桥人的伤感;开始感受到客居他乡无花无酒过清明的兴味萧然;城市的人们彼此不知道对方,那位乞新火的邻家已经成为了久远的传说,唯独没有变的是晓窗分与读书灯。

很多年没有参加清明扫墓的家祭了,踏青的儿时记忆或者会越来越模糊。

找了时间匆匆上车回到丈人的家里,带上纸烛去祭扫新逝的爷爷,那也是大山之上,密林之中,听妻说过小时候那个山村的喧嚣快乐,但是现在已经只有一些凋敝的老房子和斑驳的老人还坚守在这里了。

坟茔累累的山上已经荒芜了,可能大多数在外谋生的墓主的子孙们已经无暇顾及这些山里的先辈了,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爷爷的新坟清清冷冷的立在那里,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眼前浮现的尽是那慈祥的面容,质朴的动作,眷恋的眼神,永远操不完的心。所有的好都已经想不回来,所有的思都已经是云烟飘散,燃一挂爆竹磕一个头岁岁坟前奠斯人!

生是为子孙,死后启人文。所有的人都在这个时候走同样的路,可能他们真的只是到了一个更好的所在,大概那里很好吧!要不怎么从来不见有人回来!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客中下第逢今日,

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

不堪憔悴更无成。

篇2:慎终追远记清明散文

2013年04月05日03:39中国青年报 我有话说

本报西安4月4日电(纪德政 记者孙海华)癸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今天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殿前广场举行,来自海内外万余名炎黄子孙齐聚桥山,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被誉为“中华第一陵”。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公祭黄帝陵起源于春秋时期,唐代被列为国家祭典,此后一直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公祭典礼在有九五之尊含义的9时50分正式开始,全体肃立,击鼓鸣钟,象征着全体中华儿女崇敬始祖的共同心声,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无限敬仰和无比感恩。

钟鼓声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海基会原董事长江丙坤,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孙亚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以及全国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代表,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代表和各界代表,先后敬献花篮,并向黄帝像鞠躬行礼。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恭读祭文:“回顾壬辰,华夏龙腾。航母护海疆,神九遨太空。十八大凝心聚力,建小康深化改革。树崇俭之新风,尚务实之美德。科学发展,厚养民生。两岸四地,携手共襄,四海龙脉,同宗同梦。蒙初祖之德佑,赖中华之栋梁。民族复兴,可期可待。”

此次清明公祭典礼所采用的新版告祭乐舞,共分为四部分乐章,进一步突出了中华传统祭祀乐舞“庄穆、恢弘、壮丽、典雅”的风范,同时融入现代礼仪文明“辉煌、崇高、明丽、和谐”的新特点。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台湾青年清明黄陵寻根祭祖团”专程参加公祭黄帝典礼,并在桥山举行“思源林”种植活动。

癸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首次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陕西省政府联合承办。

据新华社唐山4月4日电(记者卫敏丽 解放军报记者张天南)4日,民政部清明公祭烈士仪式在位于燕山脚下的冀东烈士陵园举行。民政部、河北省政府、唐山市政府、烈士遗属、驻唐部队、中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缅怀英勇牺牲的烈士。

“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烈士纪念塔塔身正面,朱德同志题写的大字金光闪闪。烈士纪念塔后的墓园内,长眠着节振国、黎耘、苏连存等178位烈士。

雄壮的军乐声响起——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等缓缓走上台阶,向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整理挽联,三鞠躬。

脱帽、鞠躬、献花、敬礼……瞻仰烈士纪念塔的每一个动作,驻唐空军某部政治处副主任邓建军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我们一年至少来两次,一次是建军节,一次是清明节。”邓建军说,虽然距离远,但每次都风雨无阻。大家早早起床,整理好内务,总是第一批到达烈士陵园。

他说:“近年来,我们还邀请烈士陵园的讲解员走进军营,用„红色故事‟激励新兵坚定信念,履行使命,走好军旅第一步。”

初一九班学生吴昊臻手捧着自己亲手做的一朵黄色小花,轻轻放在烈士纪念塔下中间的花篮旁,然后静静地瞻仰,久久伫立。“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思绪见证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心灵受到洗礼。烈士们的事迹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吴昊臻说。

五十四中团委书记李蕊告诉记者,在学校,学习、传承烈士精神已经常态化。自1999年学校争创全国英雄班以来,已经涌现出“李大钊班”“白求恩中队”“赵先友班”“二七团支部”“董存瑞中队”等5个英雄班。据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又是一年清明节。各地迎来群众祭扫高峰。记者了解到,随着多样化祭奠方式的推动,社会各界正在用文明守护清明。

上午,天津市塘沽区参加“都市文明海上集体共祭”活动的78名家属,将片片白菊撒入大海,纪念长眠在渤海湾的亲人。这是天津市民政局殡仪服务总站第三次组织参加海葬活动的家属进行海上文明共祭。位于“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清明节扫墓中,采取鲜花祭祀等文明祭扫的市民群众越来越多。记者在西宁市一些花卉销售点看到,白菊、黄菊等清明祭祀花卉扎成的花束被摆在显眼位置,很多市民前来预定、购买。西宁市城西区政府准备了1万支鲜菊花,免费送给上山祭祀的市民。

“以前每逢清明节,西宁市民常常在城区路口、绿地焚烧冥币、香烛,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起火灾。现在鲜花祭奠悄然成为一种主流,这种方式既环保又文明。”家住西宁城东区的刘先生说。

清明节,西宁市在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城东区设置22处临时祭奠场所。相关部门提前筹备,以鲜花换烧纸的方式,免费为群众送鲜花上山祭奠,很受市民欢迎。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韶山掀起了一场缅怀英烈、文明祭奠的行动热潮。

一台电脑、一段感言、一份音视频、一束献花……韶山市中小学生和许多网友都踊跃参与网上祭先烈活动,用这种文明、环保的方式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韶山各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互联网为先烈敬献鲜花,发表感言心声,一起重温入队誓词,表达对先烈的感念和敬仰。

由共青团韶山市委和消防大队联合举办的“倡导文明祭扫、树立文明新风”主题活动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争做文明祭祀的践行者、环保祭祀的先行者……”清明期间,很多群众都收到了一份文明祭扫倡议书。

在上海,记者近期走访多家经营性公墓看到,倡导绿色、环保祭祀的横幅多处悬挂;“纸钱香蜡换鲜花”的柜台前也吸引了不少祭扫者。与此同时,焚烧奢侈、大型易燃祭品的现象却十分少见。

“我们推出的„换鲜花‟、„祈福卡‟、„时空邮局‟等低碳祭扫方式,尤其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网上祭扫也逐渐有了人气。”上海当地一座墓园的负责人表示。而一位殡葬用品店老板也告诉记者:“和往年清明相比,今年选择买纸别墅、纸豪车等祭品的人又少了些,我们多进了一些鲜花和祈福卡来卖。”

本报北京4月4日电(记者王亦君)4月4日是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各地迎来群众祭扫高峰。根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对全国150个群众祭扫观察点的数据统计分析,各观察点全天共接待祭扫群众785.9万人次,疏导车辆124.5万台次,分别比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了12.1%和54.9%。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逾3万人。由于各地应急准备充分,服务保障到位,群众祭扫秩序良好,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近期全国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为主,将会为公众出行带来不便。同时,今年驾车出行祭扫量大幅增加,导致一些祭扫场所及周边路况拥堵现象严重,车辆疏导任务繁重。预计明后两天清明假期,各地祭扫人数和车辆继续保持高位态势。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提醒公众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低碳文明祭扫,严防火灾发生。

篇3:清明追远客家路

长汀,首府老城遇见厦大

厦门-厦蓉高速-龙岩-长汀

出厦门西行,上厦蓉高速,过完漳州,也过了福建最大的一块平原地形。2008年开建的厦蓉高速起于厦门,向西出福建,穿山越岭直达四川盆地,是连通西南腹地与东南沿海的一条跨省走廊。沿着这条公路西进,车身夹裹在闽西山地间,入眼全是重复式的起伏山陵,满坡林木已经开始披上青绿,沿途偶见狭长平地,被纵横田埂隔成一块块水稻田。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转到205省道,再行十几分钟,到了长汀,这座被新西兰学者路易·艾黎誉为与湘西凤凰齐美的深山老城,是我们此行自驾的第一站。

长汀是客家人聚居区,“客家首府”是长汀现在最致力于推广的名片。早在汉晋时期,就有大批关中与中原一带的客家先民为避乱世而渡江南下,辗转从赣北、赣中进入赣南,在与世隔绝的丛山之间开拓自己的新领地,而与长汀更为亲近的客家先祖,则是在唐末与两宋之际从赣南再东迁,从瑞金进入闽西。

对这里最为温婉的客家印象,是穿长汀而过的汀江与秀气的长汀女子们,而不是让外乡人听起来抓狂的客家话,我在随后的行程中曾尝试跟客家人学上几口简单的顺口词,但是,其困难程度跟闽南语绝对处于同一级别,今天能蹩脚地说出来,可第二天准忘。发源于武夷山南段宁化县治平乡境内的汀江,是客家的母亲河,初春的江水碧绿微漾,宁静的流淌中留下生命契机。

尽管因为地处闽地最西端,且深山老林阻隔外地交通而让长汀在保护传统文化一面比龙岩其他地方做得都好,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堡垒——围屋,在县城已不见踪影。不过,长汀下辖的中复、宣成与涂坊等乡镇还保留不少祖先留下来的恢弘围屋,或砖木或土木结构的府第式建筑由一圈围屋围拢,中间的大院子作为公共空间,水井、小池塘等一应俱全,最多可供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家居住。我们没时间下乡看围屋,倒是在已有八十多年的老骑楼街——水东街感受了一下似在拖拽时代步伐的商业气息,实在是苍老,沿街立面的二层木质结构骑楼与闽南龙海下面的浮宫、白水等地的骑楼街近乎一个样子,破败衰老的气息来自遭受时光侵蚀的老木板门,也来自那些经营五金、理发店、竹篾家具的老人。而在老街弯一处小巷子走进去,却又能别有洞天地见到一些正立于骑楼身后的明清古民居,纷繁讲究的木雕、被系上晾衣绳的石桅杆、石狮守卫的宗祠门楼,似乎又搭建起另外一个更为久远的世界。

县里的博物馆陈列着革命前辈们用过的枪炮铁剑,锈迹斑斑,却庄严肃穆。以前从文本上了解到的长汀作为革命老根据地的空洞形象,隐约都在这间规模偏小的博物馆里得到了充实,虽然已经很难去凭空想象昔日战场的残酷,但英雄,这个早已随着自己年龄长大而日渐远遁的词汇,这时候却在意识里毫无征兆地血肉丰满起来,当然,这里头也许还掺和许多自己对母校,厦门大学内迁旧址的瞻仰与缅怀。

厦大旧址位于长汀城关中区小学内,从兆征路上汀州试院边上的一条缓坡进去,就能见到,“国立厦门大学”的牌匾悬于校门檐下,让人顿生亲切之感。校内的文庙大成殿是抗战爆发后厦大迁来长汀的落脚地,几经修复,站在空荡的殿内,仍有一种书香遗室的满足。据说当时厦大师生初迁,举办运动会,身着运动衣裤的女学生与男同学在街上手拉手走过,谨守祖宗传下的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长汀人,被这“伤风化”的举动吓坏了。可是,几年时间过去,长汀的社会风气向着开放方面迈进了许多。当然,恪守耕读传统的客家人,不管怎样,内心还是欢迎这样象征学识与文化的高校学府的。

红色老区食山味

长汀-古城镇-319国道-瑞金-瑞赣高速-赣州

瑞金,根据地里的小北京

从长汀县城内的西外街转道上319国道,我们向江西境内的瑞金进发,这是一千多年前客家移民从赣南迁往闽西的路径,我们逆着方向从闽西回溯到赣南,试图捕捉一些客家先民们扶着驴马车辗转之际遗留在这段路程中的气息。

山间行驶不到半个小时,在古城镇,这个福建过往江西的最后一道关隘上,我们作了少许停留。古城镇建立在一块狭长的平地上,虽四周都是山岭,但厦蓉高速与319号国道夹镇而过,让它获得了较为便利的交通。在宋代,这里还曾设有驿站,修建了连通闽赣的交通驿道,但时间久远,驿道现今只保存了镇西大隘山凹延伸到井头村长约2公里的一小段,鹅卵石铺就,道路中细草蔓生,行走其间,并没有太深的怀古感触。

再次上车,回到319国道上,半个小时后,红色革命圣地瑞金已在眼前。同样身为客家聚族区,但瑞金强烈而浓厚的革命历史气息部分掩盖了它的客家属性。1931年11月,从江西、福建等地筹得足够金银作为经济基础,并在赣南闽西一带建立牢固的革命根据地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中心,瑞金创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突出这座城市的政治意义,一度将它改为“瑞京”,从此它又成为中国大地上又一个“京畿重地”。

瑞金的城市外观并不出色,与普通的三四线小城无异,城关镇沙洲坝没有起多少高楼,瑞金大酒店立于繁华的红都大道一侧,14层楼作为瑞金的制高点,已能俯瞰全市风光。而不少户外的广告牌,还借着红井名声,打着“喝红井水”的招牌。在城中找一小馆,应付了午餐之后,我们直接前往叶坪革命旧址群。

城东北方向5公里处的叶坪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公园似的保护区内横卧一池方塘,碧油油的水面只能掩映几株临湖的齐房高古榕,而那些革命旧址,就是安静地落座于草坪间的黑瓦黄泥墙的老房子,外观看上去相差不大,内里的陈设也简单,木桌木椅子直接让人联想“艰苦奋斗”的先辈精神,而真正让我们感到精神的也许是那些时不时见到的五角星,以及至今仍刷写在墙上的红色宣传语,“粉碎敌人围剿”,“文化教育必须与劳动联系起来”。

旧址群的功能布局实则是一个小北京,破落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对应的是人民大会堂,子弹头外观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对应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简陋的红军检阅台对应的是天安门城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对应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这些还是雏形的国家机构,在十八年后北上,开始换作另一套建筑形态正式运转。

1933年4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驻沙洲坝,在城西的沙洲坝革命旧址群,仍保留着红井、毛主席旧居等十几个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以及二十多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旧址。

赣州,微观客家文化城

赣州离瑞金一百多公里,但因为全程高速,到达这里只用了一个小时出头的时间。赣州是客家人的摇篮,现今闽西粤东的客家人,多是在唐宋时由赣南迁出,伸枝散叶,在南方不断扩充客家人的走动与居住版图。而赣州的客家人又是从哪里来?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曾描述赣南为“大山长谷,荒翳险阻”,“地旷人稀”,说明北宋时期的赣南地区仍旧丛山密林,人烟稀少,而当时的赣南,已经吸取了从秦汉到魏晋到唐晚期三次因战乱和灾难而南移的中原、江淮以及荆湖人的补充。此后,在元明清及至民国时期,又吸收了几次中原人的南迁与闽西粤东等移民的回迁。现在的赣州,已经与闽西、粤东成为极为稳定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

赣州市中部的赣县在2004年建起一座客家文化城,如果想要系统而直观地了解客家生活与风情,这里已是必去之处。文化城外方内圆的设计感,明显取经于客家人土楼围屋等传统而大型的居屋形态,现代工业打造的建筑外观,给人的水泥感太重,与山野间的土楼相差甚远,但是,只是了解客家文化,就不必拘泥于此。

文化城的城门牌坊十分高大,是气派的六柱五间三层结构,城门真书阴刻的“客家文化城”五个大字涂着金粉,急欲跳脱出整个牌坊的灰色色调。进入广场,再往前即能看到为世界范围内的客家人寻根祭祖而建的客家宗祠,前中后三厅分别为客家文化展、客家族谱展厅以及谒祖厅,宗祠内香烟缭绕,十几位中年人正冒着细雨焚香谒拜,正合了清明节的景。

城内的客家博物馆内藏有不少客家先民用过的生活器具,诸如陶罐、灯盏之类,而沉卧的枪戟弓箭等武器,则反映出客家人在与外族人的生存斗争中残酷的一面,除了这些注重实用性的文物,馆内还藏有不少传统民艺文物,诸如“四不像”石雕像以及有着漂亮木雕技艺的窗棂。而客家艺术长廊,则以诗墙和长卷形式展示着更富生活气息的客家人画面。

从客家文化城出来,天色已不早,但还足够去一览久闻其名的赣州古城墙。章、贡二水在流经赣州章贡区时合二为一,汇入赣江,而古城墙就在江水的汇合处缘江而筑。在唐末初建时,城墙原为土城,却也承担了护城墙的功能,同时,它也起着防洪的作用。后来土城被江水冲毁,到了北宋,时任赣州知州的孔宗翰命人以砖重砌城墙,这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巨砖堆砌,规整巍峨,虽苔痕满布,经明清与民国时多番战事与修整,现仍留存约3600米的长度。沿着城墙行走,五座飞檐斗拱、画梁朱栋的城门楼岿然而立,底下瓮城虚张黑口,似乎昔日军威隆隆的太平军又卷土而来,枪械之声不绝于耳。正沉浸在这种兵戈铁马的幻想中,同行友人撞我一肘子,“走吧!饭点儿到了。”

赣州菜与潮菜、广州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因为先民常住山中,口味也因此而偏咸偏肥,这与多数客居地的口味一致。在临赣江的一家小菜馆里,吃过传统名菜淮南子烧鱼头、盐焗鸡、豆腐皮肉卷后,满足离店,在江边借江风一吹,回酒店休息,准备第二天入粤。

追访粤东客踪

赣州-赣州绕城高速-赣韶高速-梅关古道-珠玑镇-南雄

梅关古道

很早起床,从赣州出发前往南雄,今天的目的地则是大余县南方的梅关古道以及南雄市北十公里处的珠玑镇。在赣韶高速的大余出口转往323国道,南行十多分钟后,即来到梅关古道景区。

梅关古道位于梅岭之巅,恰好在赣粤两省的交界处。在古代,北方人从赣江流域进入岭南,梅关是必经之路,因此,它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塞,也在动辄大动干戈的冷兵器时代显得极具军事意义。现在粤东南雄市名就是来源于梅关古道上的“南粤雄关”,与梅关的关系颇大。在赣南地区的客家人翻过梅岭进入粤东之前,梅关古道所在的梅岭还是两个民族与两种不同文化区域的分界线,梅岭以北是中原汉民族的家乡,而梅岭之南则是古代南蛮族的地盘,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客家人大幅南迁之后,通过摩擦融合而逐渐走入客家文化圈的大背景之中。

买好门票,走入古道,我一边看着手头上的古道介绍资料,明万历年间利玛窦神父曾言梅岭道旁“旅客骑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一边睁眼却只看到行人稀疏寥落之景,不免有些失落,转眼赏梅花,而古道旁遍植的松梅,也早已过了万梅怒放的时节。被国道与铁路夹击的梅关古道,尽完自己的历史任务,看来也确实需要深藏山岭,颐养天年了。

把现存的八百米古驿道走完,来到梅关关楼,站在这座像老城门一样的砖体建筑前,抬眼看,是江西,回头望,是广东,复杂的心绪难以名状,这样的古驿道,何止梅关一处,却牵涉多少路上人车马劳顿,只为在远离乱世的太平日子里,过上平静的生活。

珠玑巷,寻根落脚地

从梅关古道出发南行,不需半个小时即到珠玑巷,珠玑巷的寻根意义对于广东珠三角的客家人来说意义重大,它被认为是客家多姓人口的祖先原居地或迁徙出发地,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珠玑巷里随处可见的姓氏宗祠,其所奉姓氏之多,据说已逾百个。民间鉴定正宗珠玑巷人有个不成文的依据,那就是看你的小脚趾上是不是有两片指甲。

两宋之后,大批从赣南穿越梅关古驿道而入粤的客家先民会在珠玑巷落脚,然后继续往东南迁移,到达土地更为肥沃的珠三角地区。至于为什么会落脚珠玑巷,也有说法。清晨出发的客家先民翻过梅关,花掉大约半天时间,再在坎坷的山路上继续前行二十多公里,刚好能在傍晚时分抵达珠玑巷,于是,在这里停下脚步似乎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在住在珠玑巷的二十多个姓氏人家,几乎都是年逾半百的老人留守,守着幽静的街巷,也守着街巷两旁鳞次栉比的姓氏宗祠。现代人寻根谒祖观念愈见加强,反映在珠玑巷这里,则是时不时就会有外地人燃放鞭炮,拿着族谱进入自家姓氏宗祠,确认找到老祖宗。我们在珠玑巷时并没有听到鞭炮声,但是却为这样一个约合两百米长的老巷子感到很惊奇,它似乎拥有着某种磁力,一直吸引着具有相同磁场基因的外地游子,不远万里回来看一看它。

龙梅客人,大有作为

南雄-244省道-341省道-205国道-龙川县-梅县

龙川,拜访客家人始祖

为了避免走高速重新绕回赣州,从南雄出发,我们向东南贴着粤赣的边界线,走省道来到河源龙川县。河源是客家古邑,这个国内惟一的一个纯客住地级市,其大量客家移民的迁入时间比赣南长汀要晚,大约在宋末与元朝时期,逃避战祸的中原人与赣南乡民被迫逃来这个更南方,而且在当时看来更蛮荒的地方。

龙川县由河源管辖,作为一个纯客县,它的资历恐怕是客家聚居区里最老的,因为,秦朝时的龙川县令赵佗,在前几年被指认为了客家人始祖。

活跃于秦朝时期的赵佗是一位领军将领,他是今河北正定县人,在秦亡后成为了南越国的创建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用郡县制来代替以往的封建制。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任嚣与赵佗二人领兵五十万进军岭南,平百越。四年后,在岭南设置龙川县,赵佗为第一任县令,在位六年时间,因推行“和辑百越”的开明政策而让不少随自己南下的军士与当地土著人通婚结合,这些滞留岭南的中原人成为第一批开拓龙川的外地人,自然也成为资历最老的客家人。

位于龙川县南约十公里,东江河畔的佗城镇是古龙川县城的治所,小镇只有横竖三四条道路贯通,虽落后,但历史算起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佗城原名龙川城,1941年国民政府为纪念这里的首任县令赵佗,把它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在小镇西边的佗城村,村民们姓氏罕见繁多,几千人口却产生一百多个姓氏。

秦时的古迹并不好保存,在佗城的中山街上,有一口看上去似乎有些年头的“越王井”据说是赵佗任县令时所挖掘,但这个说法是否属实,各执一词。而中山街上的南越王庙,虽是与赵佗相关,但建造时间上与秦朝差太远,这是清朝时期修建的。看来,对赵佗这位南下开拓岭南的第一人的研究与瞻仰,在缺少实物遗留的情况下,也只能进入文本领域了。

梅县,豪宅南华又庐

从龙川前往梅县的高速路上,路过南口镇,我们决定在这里下乡参观一座占地达万平米的客家围龙屋后,返回厦门。到达镇上后,已能看到不少样式简单的围龙屋,我们往南再行驶不过几分钟,就到了侨乡村,适才所说的巨型围龙屋“南华又庐”即位于此。

盛春的侨乡村已开始呈现繁忙景象,周围的农田里老农们扛锹修渠,让水稻田能在插秧之前蓄上足够的雨水。南华又庐,深处于一片农田的包围中,方方正正,看上去规整宏伟,外面则以齐人高的院墙来把它与水泥路隔开。这座围屋以上中下堂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再各有四堂,每一堂都自成独立围屋,合起来共有一百一十八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对这种建筑格局,还有专门的说法,就是大型客家建筑中常见的“十厅九井”。

整个住宅对采光与引水也十分讲究,房前种植果树,而主体建筑利用极缓的山坡地而巧妙施工,前部分建成回字形,三面单层瓦房再围住正面的二层楼,中间空地为花圃,便于采光,看上去也有美感;而原来计划从山上引水下来的“自来水”设施,可以将水分支,从后屋进入室内,流经用水区域后再汇集到屋前的集水总渠,进入河流,可惜后来水源处建了水库,再也没有活水下来了。

围屋创建人潘祥初是南洋华侨,在海外赚了钱,回老家置业。而据现在住在南华又庐的潘氏后人讲,他们这一支还与西晋的美男文学家潘岳是同源远祖,潘岳以文章传世,名满天下,被誉为“华国天下”,而北宋名将潘美克南汉定江南,又有“南华节度”之称,这对潘姓人来讲自然是史上荣耀,因此,南口镇的潘氏人早前建了“南华庐”来彰显同族人之功名,潘祥初也爱附庸这风雅,但不蛮横,他的这个宅子建得晚,于是又取巧地将新宅命名为“南华又庐”。这倒也解了我对这建筑名字的惑。

上一篇:集体经济实力下一篇:主题教学中的实践共同体的内涵、特性和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