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024-05-04

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精选8篇)

篇1: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倡导青少年树立 生态文明观念之我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论述,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念的普及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青少年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因为他们今天是国家的小主人,明天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在我区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增强生态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对于建设生态校园、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全球背景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人类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一面,过度地开发资源,导致全球环境恶化,从而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和生产、消费方式,形成深刻的观念变革,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转变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这一观念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环境教育的普及,生态意识教育很快被世界各国提上了国民教育的议事日程。

尽管环境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普及全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促进青少年绿色教育行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环保教育体系缺失、内容不完整,没有把环保教育作为基础知识的内容渗透到教育体系中,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即使在零星的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环境知识的传授,但往往只停留在环保的宣传层面上,没有对青少年加强环境价值观教育和环保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青少年参与环保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青少年认为,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是政府部门的事,生态环保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也有部分青少年虽然对环保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技能和方法,他们参与环保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化、表面化水平;更有少数学生在学校声言是环保小卫士,出了校门却乱扔纸屑,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表现也屡见不鲜。因而,当前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态环保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意识反映了尊重、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它是 基于青少年对生态知识的掌握,又积极地反作用于自身的行为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就是使其从思维方式上思考生态问题,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节能的良好行为习惯,使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获得全面提升。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思维的养成在于教育,中小学开展生态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生态思维,以生态价值观作为抉择行为的唯一标准。

中小学生态意识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凸显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两个维度,围绕绿色意识、节能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主题教育,为学生树立科学自然观、健康生活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自然观是指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道家倡导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伦理观、老子主张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说天人是合一的。这种科学的生态思维方式要求教师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的时候,引导学生不仅把大自然看作是对人类有用的资源,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把大自然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具有与人和谐相处、同存共荣的“内在价值”,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以实际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保持良性的交往互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健康生活观是指与人的衣、食、住、行紧密联系的消费观,要求人们在选择生活方式时做到基本消费适量、舒适消费适度,不把个人的身心愉悦建立在消费膨胀的感官刺激上,反对奢侈享受和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学校的生态意识教育要引导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视再生资源利用,从选择生活方式做起,树立适度消费观。

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意识教育,中小学是主阵地,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学校要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可以组织家庭课堂或进行家访,对家长进行生态环保教育,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共同努力,增强生态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和提高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着眼于人的素质发展,强调人的行为自觉和自律,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处共荣。

中小学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不止于课堂上的生态知识教育,更重在对学生生态行为的引导。所以,生态文明教育要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同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告诉我们,生态文明行为必须从小培养,否则必定是积习难改。

良好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与青少年成长的阅历、参与 的实践和直接体验分不开。学校开展生态体验主题教育,教师通过调研访谈、个别谈心,聚焦班级学生成长中忽视的生态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生态体验教育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没有预防的心态之下感受生态直接体验,醒悟自己的行为后果,从而在深刻反思中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态文明习惯,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绿色文明活动,引导学生接近自然、重新认识自然,培养对大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认同与热爱的情感。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当奈尔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认为,如果人们对自然有着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产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节假日开展“与绿色同行”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教育效果。青少年跟随家长一起去春游、踏青、吃农家饭、赏原野春景、植树,使青少年感受到大自然的春色,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绿色乐趣。

生态文明行为要从小事做起,使青少年深切感受到“生态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脚下,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能时时处处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倡议中小学生自带水杯上学,这样就可以尽量少用瓶装纯净水,以节约能源消耗和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保教育要注重事物、事实教育,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引导青少年在植树护林、爱鸟、垃圾分类、限制使用塑料袋等实际行动中真正培养起维护自然生态的意 识,从而建设美好家园。

三、创建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即绿色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是一种状态、一个过程,而不是终极结果。因此,生态校园强调环境管理,在创建良好生态校园的过程中,要充分调查本校环境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认清校园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找有利的切入点,整合生态和非生态的教育资源,以利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庭和社会不相和谐的突出问题,切实推进生态校园建设。

1.提高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

中小学开展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首先要有较好的生态文化素养。其中,教师的生态道德、生态法律修养是基础,生态学识是重要条件,生态教育能力是关键。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以良好的生态人格和文明修养影响和教育学生,才能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逐步形成,进而影响未来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改革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

中小学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既有生态文明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更要开设研究型的环保课程,培养学生对生态环保的学习兴趣,使绿色教育进课堂,进而将绿色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意识。而且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生 动、形象地传播生态环保知识,科学探索生态文明的创新价值,使生态文明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达到入耳、入脑。

3.营造节能环保的绿色氛围

中小学的重要任务是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有远大志向、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许多中小学依靠“环保小卫士”,检查校园水电、纸张、粮食以及学习生活用品等资源使用情况,并把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及时向学校报告,以便学校领导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资源浪费现象,也有学校设立班级节约监督员,其主要职责是:发现同学有浪费资源现象时,及时劝阻;对有浪费倾向性的苗头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并组织开展节约心得交流活动。一些学校在班级黑板报和壁报上,表彰班上同学的好人好事,还有的学校把青少年的节约行为记录在成长手册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这一系列做法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了绿色成长环境。

节约和保护环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进行下去,使我们祖国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要使一代一代人能持之以恒,中小学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了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基础,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就有了保证。

篇2: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一、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全球背景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人类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一面,过度地开发资源,导致全球环境恶化,从而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和生产、消费方式,形成深刻的观念变革,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转变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这一观念的转变过程伴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和环境教育的普及,生态意识教育很快被世界各国提上了国民教育的议事日程。

其实,生态的涵义始终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交往互动的状态。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呈现良好的趋势。党和政府一贯重视生态环保工作,早在1972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他在会上重申了中国政府始终重视治理和保护环境的一贯立场,以后又多次批示和讲话,要求社会各个方面重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周恩来总理的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都无法落实,使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遇到干扰,无法顺利推进,相反,全国各地导致环境恶化的事件却频频发生。一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面规划环境保护工作才真正启动,而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内容,后又相继在上海等地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试点工作。其中,除了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有关课程外,还编写了乡土教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次在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中提出开展环境教育,要求在普通高中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进入新世纪,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将环境意识培养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将环境意识作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于是,从2004年开始的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已正式吸纳环境教育,并且将具有环境意识作为体现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由此可见,环境意识是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生态环保教育不仅能够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而且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

尽管环境教育已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普及全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促进青少年绿色教育行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环保教育体系缺失、内容不完整,没有把环保教育作为基础知识的内容渗透到教育体系中,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即使在零星的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环境知识的传授,但往往只停留在环保的宣传层面上,没有对青少年加强环境价值观教育和环保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青少年参与环保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青少年认为,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是政府部门的事,生态环保教育与自己关系不大;也有部分青少年虽然对环保充满热情,但由于缺乏技能和方法,他们参与环保活动也只能停留在概念化、表面化水平;更有少数学生在学校声言是环保小卫士,出了校门却乱扔纸屑,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表现也屡见不鲜。因而,当前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态环保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意识反映了尊重、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它是基于青少年对生态知识的掌握,又积极地反作用于自身的行为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就是使其从思维方式上思考生态问题,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节能的良好行为习惯,使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获得全面提升。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思维的养成在于教育,中小学开展生态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生态思维,以生态价值观作为抉择行为的唯一标准。

中小学生态意识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凸显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两个维度,围绕绿色意识、节能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主题教育,为学生树立科学自然观、健康生活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自然观是指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道家倡导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伦理观、老子主张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说天人是合一的。这种科学的生态思维方式要求教师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的时候,引导学生不仅把大自然看作是对人类有用的资源,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把大自然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具有与人和谐相处、同存共荣的“内在价值”,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以实际行动促使人与自然保持良性的交往互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健康生活观是指与人的衣、食、住、行紧密联系的消费观,要求人们在选择生活方式时做到基本消费适量、舒适消费适度,不把个人的身心愉悦建立在消费膨胀的感官刺激上,反对奢侈享受和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去年夏季高温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倡“夏季穿衬衫开会”,这就是提倡节俭、朴素与文明,这样不但节约空调能源,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方便。为此,学校的生态意识教育要引导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视再生资源利用,从选择生活方式做起,树立适度消费观。

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解读,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内涵包含两个核心内容,一是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的能力。因此,在学校开展生态意识教育时,首要任务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节约文明,建设生态文化,共建可持续发展校园,共享可持续发展校园的成果。

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意识教育,中小学是主阵地,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学校要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可以组织家庭课堂或进行家访,对家长进行生态环保教育,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共同努力,增强生态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和提高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着眼于人的素质发展,强调人的行为自觉和自律,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处共荣。

中小学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不止于课堂上的生态知识教育,更重在对学生生态行为的引导。所以,生态文明教育要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同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告诉我们,生态文明行为必须从小培养,否则必定是积习难改。

良好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与青少年成长的阅历、参与的实践和直接体验分不开。学校开展生态体验主题教育,教师通过调研访谈、个别谈心,聚焦班级学生成长中忽视的生态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生态体验教育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没有预防的心态之下感受生态直接体验,醒悟自己的行为后果,从而在深刻反思中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如在上海市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温馨教室”活动,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创作班歌、班训、班徽,制作富有特色的班级网页,建设班级文化,为学生提供“绿色家园”、“生态班级”,让学生在自己亲手装点的教室中学习生活,感受班集体的温暖,这种班级文化氛围必然能够融洽师生关系,呈现和谐、友好、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使学生享受更多的原生态的温馨与愉悦。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态文明习惯,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绿色文明活动,引导学生接近自然、重新认识自然,培养对大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认同与热爱的情感。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当奈尔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中认为,如果人们对自然有着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产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判断被实践佐证,1998年启动和实施的“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经过七年努力,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通过学科渗透、综合实践、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受益学生达数百万人次,并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地建立了野外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如上海“绿色小尖兵”在新年前夕向全市中小学发出“绿色倡议”,提出两项具体要求:一是保护森林和水资源,开展“减卡救树”活动,因为每制造4000张贺年卡就要消耗一棵大树,而且造纸过程中排出的废水还会破坏水资源,污染农田。这一创造性的建议使中小学生理性地对待贺卡的使用,减少了木材资源的浪费。二是积极动员家长,坚决抵制食用蛇、青蛙等有益动物,保护生态的多样化和自然生态的平衡。由子这些建设绿色家园活动的倡议具有开创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的积极响应。

利用节假日开展“与绿色同行”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教育效果。今年第一次实行清明放假,不少青少年跟随家长一起去春游、踏青、吃农家饭、赏原野春景、植树,使青少年感受到大自然的春色,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绿色乐趣。可是,如今有些中小学为了避免学生意外伤害发生,取消春游活动,使学生失去丰富的绿色人文内涵的滋养,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生态文明行为要从小事做起,使青少年深切感受到“生态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脚下,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能时时处处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如格致中学学生倡议自带水杯上学,这样就可以尽量少用瓶装纯净水,以节约能源消耗和缓解水资源短缺。又如从本学期起,上海中小学实行免费书本供应,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和教育学生爱惜书本,循环利用教材,减少资源浪费。可见,生态环保教育要注重事物、事实教育,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引导青少年在植树护林、爱鸟、垃圾分类、限制使用塑料袋等实际行动中真正培养起维护自然生态的意识,从而建设美好家园。

三、创建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即绿色学校。国外教育行政部门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标准来评定学校教育教学上的各项工作,这些评定要求既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育、师资培养、学校管理,也包括学校计划实行、远景规划以及计划实施、评估等各项环节,这是学校优化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欧洲在学校之间设置有动态的“绿色学校奖”,每两年更新一次评奖标准,以此推动绿色学校建设。我国绿色学校建设是在 1996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提出这一目标的。每四年评奖一次,现已有上万所学校被命名为“绿色学校”。其实,所谓绿色学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建设是一种状态、一个过程,而不是终极结果。因此,生态校园强调环境管理,在创建良好生态校园的过程中,要充分调查本校环境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认清校园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找有利的切入点,整合生态和非生态的教育资源,以利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庭和社会不相和谐的突出问题,切实推进生态校园建设。

1.提高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

中小学开展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首先要有较好的生态文化素养。其中,教师的生态道德、生态法律修养是基础,生态学识是重要条件,生态教育能力是关键。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以良好的生态人格和文明修养影响和教育学生,才能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逐步形成,进而影响未来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改革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

中小学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体系,既有生态文明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更要开设研究型的环保课程,培养学生对生态环保的学习兴趣,使绿色教育进课堂,进而将绿色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意识。而且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传播生态环保知识,科学探索生态文明的创新价值,使生态文明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达到入耳、入脑。

3.积极支持生态环保社团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要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环保型社团是建设生态校园的重要路径。每年3月9日,全国开展“保护母亲河日”活动,倡导青少年珍爱生命之水、共建生态文明。如上海市闵行区的“节水行动”,就是组织中小学社团和志愿者在当地的吴泾公园内打捞该段黄浦江上的垃圾,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学社团还参加上海“保护母亲河绿色工程”领导小组主办的保护水环境的创意实践大赛,以诗歌、小品、情景剧、PIT教程等形式,通过街道、周边社区和中小学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建立了青少年生态社团注册备案制度,设置总额1000万元的青少年生态社团的资助基金,用来支持青少年生态环保类社团活动。上海市向明中学的学生在泰国国际发明展上夺取四项与环保节能相关的科技作品金奖,被国外专家评为“创意新颖、想法独特、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这是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团队精神所取得的环保创造发明的优秀成果。

4.营造节能环保的绿色氛围

中小学的重要任务是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有远大志向、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许多中小学依靠“环保小卫士”,检查校园水电、纸张、粮食以及学习生活用品等资源使用情况,并把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及时向学校报告,以便学校领导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资源浪费现象,也有学校设立班级节约监督员,其主要职责是:发现同学有浪费资源现象时,及时劝阻;对有浪费倾向性的苗子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并组织开展节约心得交流活动。一些学校在班级黑板报和壁报上,表彰班上同学的好人好事,还有的学校把青少年的节约行为记录在成长手册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这一系列做法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了绿色成长环境。

篇3:生态文明:观念比较与实践检讨

生态文明,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是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的综合和良好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 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的选择。与工业文明相比, 生态文明所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更深远意义的平等, 即人与自然的平等, 当代人之间的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

二、生态文明理论沿革

(一) 中西生态文化的历史观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如以老庄为代表的服从自然说和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这就是说, 人、地、天是在相互制约中存在和发展的, 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人不能违背它, 只能与它和谐相处。汉、宋以后, 老子的思想和《周易大传》的天人协调思想逐步融入“天人合一”的观念, 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天人合一思想发源于周代, 到宋代达到成熟。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是自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 “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 地养之以衣食, 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 合以成体, 不可一无也。”[1]就是说, 人与天地同为万物之本, 与天地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的活动能够影响自然的变化。大儒程颢认为, 宇宙的根本原则是生, 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大流, 人与万物都在此生生大流之中, 息息相通, 原属一体。

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而且是自然界中最优异的部分, 因为人有知觉、有道德, 能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造和利用自然。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是这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因素。

第二, 自然界有其普遍的规律, 人要服从这普遍规律。中国古代思想家也认识到, 自然界有内在的普遍规律, 人应该服从这样的规律, 在以辅助者的身份引导自然朝人类需要发展的同时, 也使一切生物都能普遍的生长。张载说:“一物而两体, 其太极之谓与!阴阳天道, 象之成也;刚柔地道, 法之效也;仁义之道, 性之立也。三才两之, 莫不有乾坤之道。”[2] (《正蒙·大易》) 这句话的意思是, 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是贯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这实际上是用他自己的语言阐述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 人性与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也应是一致的。

第三, 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谐调。《周易大传》论天人协调时, 主要从人类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去调整、引导自然处着眼。宋代哲学家接受了这一观点。同时, 宋代哲学家更从本体论和道德修养角度论证天人协调的人生理想。张载、程颢都认为, 人与天地万物本来是一体的, 但因为私欲作怪, 人往往只以小我为我, 而不懂得天下无一物为非我。因而, 他们主张通过道德修养, 达到人与天地万物本来一体的自觉。

如果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那么西方文化则更多地强调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以至西方的学者们都不屑于讨论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他们讨论最多的是人类如何征服和改造自然。如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认为, 人们追求科学的目的, 就是为了在行动中支配自然。法国的笛卡尔和德国的歌德也有与培根相似的观点。

西方文化中的上述思想, 对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也有其明显的片面性, 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一, 夸大了精神和思维因素在征服和战胜自然中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笛卡尔和培根一样, 认为生产形式的改变和人对自然的实际统治, 是思维方法改变的结果。”[3]这种倾向, 被德国哲学家费希特以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二, 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以为只要通过科学技术征服、战胜了自然, 人类就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但事实的发展并没有证实这一论断。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征服和战胜自然的成果, 往往不能施惠于人类的大多数, 还有可能带来灾难。于是, 随着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有一些西方的思想家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他们认为,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人心的堕落, 希望回归自然, 过一种淳朴的生活。

其三, 忽视了占有和征服自然可能引起的来自自然的报复。黑格尔和恩格斯对此提出了批评。黑格尔认为, “对自然的实践态度一般是由利己的欲望决定的;需要所企求的, 是为我们的利益而利用自然, 砍伐它, 消磨它, 一句话, 毁灭它……但人用这种方式并不能征服自然本身, 征服自然中的普遍的东西, 也不能使这种东西服从自己的目的。”恩格斯则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而要正视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

概略而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征服、战胜自然思想的关键区别在于, 前者认为人在自然中处于辅助参赞地位。人既要改造自然, 也应适应自然, 人类活动的目标不是统治自然, 而应是把自然调整得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4]。与之相反, 西方文化“天人二分”、改造战胜自然的观念导致了“修天以顺己”、“无厌求得”的生活态度, 它不主张人类克制自己的欲望, 而力图通过改造自然索取自己需要的物质财富。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 它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 构成彼此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

1.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一种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形式, 它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自然、人、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揭示出,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伴随着自然界的发展一起发展起来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每一个因素都既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各种因素或成分之间保持正常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这一系统中的生物及其有关因素就能正常存在和发展, 否则, 生态平衡就无法保持, 生态秩序就会混乱, 人类和一切生物的生存就会出现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多次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认为没有这种和谐就没有人类物质生产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于死亡而必须不断与之交往的人的身体”[5]。在马克思看来, 人类是自然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子系统和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能量的交换关系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本质。

2. 实现生态文明有赖于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孤立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是把这种关系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思考, 指出:劳动使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把人与人、人与自然联系起来, 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自然环境虽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但是, 这种作用不能不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同样的或相似的自然条件,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三、生态文明经验检讨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新中国的建设者也走过了一些弯路, 有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新中国建立之初, 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帝国主义的封锁和中苏关系的破裂等内外因素的制约,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不得不把生存和自卫放在第一位, 因而制定了“以粮为纲”和“以钢为纲”的政策, 即全党全国不惜一切代价大抓粮食和钢铁生产。这一政策在“大跃进”运动中被推向极致。在运动中, 全国上下亿万群众以满腔热情干了许多在今天看来明显违背生态文明原则的事情, 如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毁林开荒、砍树炼钢铁等。在人口问题上, 毛泽东不仅听不进马寅初等人关于节制生育的正确建议, 反而认为人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所以不但没有节制生育, 反而鼓励生育, 从而造成了至今我们仍在“享用”的20世纪50年代的生育高峰带来的人口压力。在今天看来, 这显然是一个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因素。

应该承认, 尽管我们可以用种种主客观理由来为当初的做法解释开脱, 但是, 它所造成的后果则是严重的和持久的。20世纪90年代, 江泽民总书记在特大洪水面前动情的演说以及朱镕基总理拿着补偿款劝说村民退耕还林的场景, 可说是“子偿父债”的生动演绎了。

思想认识的进步往往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思想解放新局面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指导思想迅速摆脱了旧文化旧观念的束缚。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日益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求真务实精神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与时俱进风格。这一风格无疑也生动地表现在我们对生态文明的提倡之上。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新目标,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研究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中西生态文明的观念比较, 评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 对我们今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念比较,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钟肇鹏: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43-45

[2][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9:56.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428.

[4]王燕京.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136

篇4: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也是世界范围的普遍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人和自然的新关系,建立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人类社会的新文明。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远意义

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突出。人类生于自然,依赖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从西方国家开始的工业革命,建立在廉价能源和廉价资源的过度消费的基础上,使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天气增多,等等;都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蜕变正从局部的区域问题演变为影响全球的生态危机,从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事实证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不仅仅是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讲它是一个包括社会制度和发展理念在内的社会问题。因此,人类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重新构建一个符合自然规律、与自然友好、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我国的工业化则是在能源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为紧缺资源的条件下开始的。因此,自然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十七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国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就正式成立了专门保护机构,加强管理保护。尤其是近些年来,制定了很多专门性的、综合性的条例法规、标准、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整体而言,由于种种原因,“消耗大于补给,支出大于投入,污染大于保护”,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崛起,人民要幸福,我们就必须改变高消耗低效率的西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同时,我国现存的资源总量、土地总量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清自己污他人”的老路子。

一言以蔽之。正视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全球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立足中国实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科学内涵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走可持续的道路。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的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和观念建设,而且还包括生态意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概括起来,大致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要全民实施清洁生产;三要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不仅要重视生态问题,而且要主动处理生态问题。要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内容和出发点之一,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二是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三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四是推进生态民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和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十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绿化祖国、美化家园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要重视和加强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一切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二要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三要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四要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文明。

建设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道德、法律规范约束和推动生态文明实践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

首先,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因此,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必须依赖有效的、长期的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并使其成为一种道德自觉,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与法律意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它不仅包括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生态保护技能等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但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凸现和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的日益提升,在我国有必要将其纳入到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再教育体系之中去。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危机意识,超越自私和浅薄的视野,自觉地做“大自然的守法公民”。加强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行为和风尚。“从娃娃抓起”,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生态环保观念和道德的、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教育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应当呵护自然、反馈自然、美化自然,为子子孙孙留下一个不遭受任何破坏和污染的美好生态家园。

当然,生态文明教育除了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和再教育的体系,实行正规教育,还必须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实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及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基地建设等多种教育形式,来扩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使生态文明意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一种浓厚强大的生态文明社会舆论氛围。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约束机制建设。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规范约束方式,包括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同样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用一种全新的眼光认识道德规范与法律的关系,实施德、法并举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约束机制。

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的、职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观基础,坚持生态公正、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和适度消费的原则。

健全的法律体制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维护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道德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法律,虽然可以将人们的生态行为强制性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约束和制止道德底线以下的违规行为,但决不能代替道德的社会调试功能。只有将法治与德治相统一,才能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自觉意识的社会公民,从本质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切生态失范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社会生态文明程度。

最后,要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活动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和直接推动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切方面都必须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克服实践活动的这种异化状态,遵循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的价值观,自觉调整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要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成为人们的自觉生产实践,而且要使“健康、科学、文明”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行为。同时,党的意识形态机构特别是各种媒体,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的传播渠道,增强宣传力度,为生态文明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应通过各种研究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力度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同时集中力量推行生态治理工程,诸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等;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物质条件。

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具有多种形式。要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但是必须强调,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应当是具体的、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虚拟的。生态文明的各项主题实践活动,都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与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研究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形态及其途径选择,通过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协调运转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扬起智慧的风帆,驶向历史的明天,创造新的生态文明。

篇5: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胡总书记在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

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得到了我们党的充分关注。这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气象科技工作者赋予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自然灾害不断增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这一方面是地球系统自然变化规律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人类活动,特别是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的结果。因此,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就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切实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对此,我们气象部门责无旁贷、责任重大。

我国目前的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频发的污染事件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这些都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大规模发展化工业和轻工业,造成的水源污染和大气污染,时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资源节约、治污减排已经成为当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不再把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当作“政绩”进行考核,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这些突出问题,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理念是发展经济的抓手,是体现民生的窗口,也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篇6: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主题班会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学风、班风、室风是立校之本、治学之基。为进一步加强“三风”建设,以“三风”促校风,不断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进同学们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爱国、爱校、爱家意识,帮助同学们树立自立、自律、自强意识,营造严谨务实、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使全班同学自觉养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良好风尚。所以经决定在班上开展一次以“倡导文明学风,树立文明班风,建设和谐室风”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二、活动时间:2012年5月21日晚上7:00

三、活动地点:待定

四、活动对象:航海11-1班全体同学

五、活动目的: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使同学们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加强班风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通过加强室风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营造安全、整洁、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六、活动宗旨: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坚持“以班风带室风,以室风育学风,以学风促校风”的原则,切实加强“三风”建设。

七、活动准备:

1、文艺委员提前收集好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准备好小游戏、PPT等。

2、组织委员安排人员到位,负责好各自的工作。

3、由宣传委员提前在教室将主题写好,组织人员布置教室。

4、班会结束后,由组织委员安排人员打扫教室。

八、活动流程:

1、会前介绍,主持人致辞。

2、主体活动:(PPT上。)

九、经费预算:

气球:5元

彩带:6元

胶布:2元

合计:13元

航海11-1班

篇7:树立正确荣辱观念争做文明大学1

民族,并用行动为祖国出国作贡献。

其次,我们该以诚实守信为荣,诚信是什么?农民说,诚信是秋天里结出丰硕的果实;工人说,诚信是辛勤劳动产出的优质产品;老师说,诚信是师生间纯洁如玉的情感。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人而无信,为如其可也”。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将是这个国家和悲哀。因此,我们必须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再次,我们该以积极进取为荣,一个人若无目标,就如茫茫大海中的孤舟,一个人若不前进,便是幽幽死水的浮萍.我年轻的心灵、年轻的血液、年轻的憧憬,正处在这求学的好时机,要确立实际的目标,踏实地朝目标迈进,不要在乎你前进的步子有多小,只要你是在前进并坚持不懈,相信你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该以团结互助为荣,团结凝聚力量。这一道理道理己不再用任何事例来证明。团结是每个人的事情,它事关你我,事关国家,事关每个人的命运和荣辱;互助是彼此坦诚地伸出援助之手,在别人需要和时候,伸出你热情的手,在你需要的时候,抓住别人热情的手,这样和团结,这样的互助,会净化我们的校园,净化我们的心灵,净化我们社会,愿我们记住:给别人一份帮助,让自己收获一份快乐!

篇8: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73-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并且指出,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新的文明形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转变为行动的指南,更好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一、我国生态问题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策的指引下,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们片面注重经济的发展,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导致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峻。

我国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白色污染严重。人类为了方便生活发明了塑料袋,这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论焚烧或者掩埋都难以很好地分解。据统计,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在100万吨以上,废弃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这样大量的废弃塑料作为垃圾被埋在地下,还会给本来就缺乏的可耕种土地带来更大的压力。第二,水污染严重。某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造成地下水污染,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岌岌可危。据监察部的统计显示,我国近10年来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达到1.4亿。水利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库水源地水质有11%不达标,湖泊水源地水质约70%不达标,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约60%不达标。第三,大气污染严重。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排放的尾气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给人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是近两年城市的雾霾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如果没有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就会导致生态问题。地球虽然有巨大的生态承载能力,但是“所有的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都是相对稳定的,通过自我调节而围绕某个中心点波动。如果人类活动的强度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它就可能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①在我国尚未如此重视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之前,人们一味地从自然索取,导致了在尚未充分品尝经济发展的果实就品尝到了环境恶化的恶果。造成这样的结果,与不同利益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索取自己所需的资源有关,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利益的冲突和博弈,他们的行为与目标离不开利益的驱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就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是普遍性,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又存在不同层面的主体的利益的不同,这之间必然发生冲突,这是特殊性。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支配自己利益的观念的不同,不同的主体选择了适应自己高消耗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了生态问题日益严峻。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制度,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

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遵循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而形成的新的观念,它的树立和强化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是人们在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系列的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活动方式,生态文明观念是一个国家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思想基础。先进的生态文明观念是价值取向,是实现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构建生态环境的思想前提。②

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想要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发展,需要每个人转变原有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树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观念,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因此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对错误的观念的有力驳斥

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每一项事业进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很多否定的声音,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如此。

有人认为我国现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社会的“原生态”,这是一种倒退的观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的进步,而将希望寄托于回到过去的那种与世隔绝的自然的绝对“原生态”是不现实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对自然不作为,而是一种更高形态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的文明。陈学明教授指出:“按照启蒙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与生态文明而不是与工业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③所以,将生态文明等同于不作为的“原生态”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现在还处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阶段,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认为生态问题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地解决,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消极的观念是不可取的。还有些人认为,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各个方面限制资本的发展,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并不冲突,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益本身,更是直接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尽力避免市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单纯追求经济的错误观念。

(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当前发展的迫切要求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导致了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过去的“向自然宣战”,转向如何处理好自然的关系,转变过去那种把增长简单地看作就是发展的想法,形成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以GDP论英雄。

人们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消费欲望膨胀,高消费意味着高浪费,即意味着需要向自然索取更多而满足人们的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唯利益至上而忽略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护自然。这些错误的观念都需要改变,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如果放纵这样的观念的滋生,则生态文明建设难以更好地落实。所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是我们当前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从理论到实践: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精神成果的一种形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公民的参与程度,而且也包括政府对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力度,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我们在提及生态文明观念时,往往只从公民的角度出发,而忘记了政府和企业,必须明确政府和企业也是落实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载体。

第一,转变政府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是高消耗、高污染,这是一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面对我国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政府必须转变原有的那种传统的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面考虑、统筹规划。

转变政府的发展理念也包括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转变过去的单纯以GDP的多少评价干部的工作绩效。温家宝在第六次全国环境大会提出“三个转变”,其中就包括将牺牲环境来获取GDP的增长转变为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由GDP转变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在经济、政治、社会道路、世界观、人生观等制度、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并使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各级政府的决策中。④总之,通过各种形式转变生态文明观念,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执政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其承担的生态责任的多少、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生态正义感,在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行使正当的权力,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我国这些年发展的理念和企业固有的唯利是图的特点的影响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承担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后果。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课题组在2010年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显示,仅以企业自身就其与社会相关信息的披露状况分析,以100分为满分,中国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在华外资企业100强的环境指数平均得分14.95分,在三类百强企业中得分在20分以下的有216家企业。这就要求企业要主动承担起在发展中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引进先进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开发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转变过去那种利益至上的陈旧观念,树立起兼顾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念,继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能获得更持续的竞争力。

第三,改变公民生态价值观念,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受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普通民众在面对生态问题时往往很冷漠,被动接受环境恶化的现象,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不高,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这种错误的生态价值观念是不可取的。公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主要的群体之一,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培养公民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非常重要。

建设生态文明对政府和企业来说就是要变革制度,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对普通的公民来说就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关注生态问题,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虽然是一句随处看见的口号,但是却是要公民从心底里转变过去的观念真正做到转变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另外就是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它们之间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因而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选择绿色的消费产品,追求保护环境、低碳环保的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对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协作,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

注 释:

①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5.

②邬巧飞.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维度[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③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出版社,2008.27.

④卢风.生态文明新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78.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8.

〔2〕程样国,黄平槐.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人的发展新境界[J].求实,2007(12).

上一篇:《套色剪纸》教案下一篇:元旦文艺汇演主持词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