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力资源管理目录

2024-05-02

0人力资源管理目录(精选6篇)

篇1:0人力资源管理目录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篇:人力资源规划(1。。16)

第一章:规划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规划 人力资源流动比率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人力资源规划的流程编制 可供选择的模式

人力资源规划的考评

过剩人力资源的管理

第二章:供求预测 需求预测的变量 替换单法 供给预测 德尔菲法

短期预测方法 分合性预测法 计算机模拟法 经验预测法 描述法 模型推断法 上级估算法 随机网络模式法 统计预测法 长期预测方法 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

第二篇:工作分析与设计(1。。77)

第一章:工作分析

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述 工作分析的目的 工作分析的作用

工作分析的程序

工作分析和其他人力资源工作 岗位分析 职能分析 工作问卷

工作分析表

工作分析问卷调查表 工作分析信息的种类 工作说明书

工作说明书范例一 工作说明书范例二 工作说明书范例三 工作说明书范例四 人事主管岗位职责 主管岗位职责 劳动工资员岗位职责 第二节:工作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法 工作实践法

功能性职务分析(FJA)关键事件法 观察法 面谈法

任务调查表

问卷法

职务分析问卷(PAQ)秩序分析法 典型事例法

工作日志法

第三节:职务分析系统 职务分析系统 职务分类系统

职务分析问卷系统

第二章:工作设计

第一节:工作设计概述 劳动环境的测定 岗位测定 工作设计

工作设计模式 工作日写实

第二节:工作设计方法 工作扩大化 工作轮换 工作专业化 工作丰富化

第三章:工作评价

第一节:工作评价概述 工作评价 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原则 岗位评价的特点 岗位评价系统 工作评价表

工作评价总结表 第二节:评价标准

第一讲:劳动环境指标标准

高处作业的分级标准

接触电离辐射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接触粉尘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接触高温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接触局部震动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 接触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接触噪声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 井下、露天作业分级标准 其他化学性有害因素的评价标准 其他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评价标准

第二讲:劳动技能指标标准

品种质量难易程度的评价标准

处理预防事故复杂程度的评价标准 技术知识的评价标准

看管设备复杂程度的评价标准 操作复杂程度的评价标准

第三讲:劳动强度指标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的评价标准 工作班制的评价标准 劳动紧张程度的评价标准

劳动姿势的评价标准 工时利用率的评价标准

第四讲:劳动心理评价标准

择业心理的评价标准 择岗心理的评价标准 岗位位置的评价标准

第五讲:劳动责任指标标准

质量责任的评价标准 产量责任的评价标准 管理责任的评价标准 看管责任的评价标准 消耗责任的评价标准 安全责任的评价标准

第六讲:指标标准的指标和内容

第三节:评价技术方法

第一讲:分析方法

要素比较法

评分法

因素比较法

第二讲:非分析方法

分类法 排列法 点数法

配对比较法 点数加权法

工资市场调查

第三讲:方法改进 描述法 图表法 决策层次法 传递评价法

直接统一意见法 常规方法的改进

自主决定的时间跨度法

第四节:岗位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讲:岗位评价指标体系概论 岗位评价指标的确定 岗位评价指标的选择的原则 岗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第二讲:指标含义

劳动责任 劳动技能 劳动强度 劳动心理 劳动环境

第三讲:指标确定

选择岗位评价指标的方法 A、B、C分类权重法 专家调查权重法

第三篇:招聘与录用(1。。102)

第一章:招聘概述

员工招募、调配 招聘制度

员工招聘与录用办法 员工岗位聘用办法 管理人员招聘制度 训练中心管理办法 招聘的内部因素 招聘的外部因素 招聘事项表 招聘进程表 招聘结果表 录用通知书 招聘数据库

招聘的备择方案

第二章:招聘流程

招聘目的

人员招聘录用程序 招聘工作的承担者 招聘计划 招聘信息 招聘策略 招聘评估

第三章:招聘渠道

第一节:内部招聘 企业内部招聘

内部人员求职申请表 第二节:外部招聘 企业外部招聘 证明信 广告招聘

雇员搜寻公司 外部人员求职申请表 选择率

第四章:招聘测试

第一节:笔试 笔试

纸笔测试 试卷设计原则 知识测试 第二节:面试 面试

面试程序 面试的方式 面试设计 面试计划表 面试的准备 应聘报名申请表 面试通知 面试的过程 面试技巧

面试评价量表 面试成绩评价 能力面试 随机回答 压力面试

论文答辩

公司员工试用协议

第三节:综合测试

第一讲:能力测试 人格测试

文书能力测试 认知能力测试

心理运动能力测验 技能测试

一般能力测试 特殊能力测试 区别性测验

第二讲:智力测试

智力测试

智力测试的条件

工业企业常用的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诊断测验法

第三讲: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 个性测试 职业兴趣测试 自陈量法 投射法

心理实验法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表(MMPI)第四节:模拟测试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原则 情景模拟的操作程序 公文处理 角色扮演 系统仿真 辩论

即席发言 与人谈话

无领导小组讨论 第五节:测试效果的测量 有效性 可靠性

测试效果的测量 第六节:评估中心 评估中心 证明人 个人信息 笔迹学法

第四篇:培训与发展(1。。152)

第一章:培训

第一节:培训概述

第一讲:培训概念

培训

培训的目的 培训的原则 培训的作用

第二讲:培训相关管理活动

公司员工教育实施办法 教育训练委员会组织规程 员工训练的基本原则 培训与全面质量管理 培训与企业战略 培训与企业文化

第二节:培训需求调查

第一讲: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预测 培训的需求评估

培训需求评价的作用 个体因素的需求评价 知识技能的需求评价 胜任特征的需求评价 组织气氛的需求评价

基于意图的培训需求评价

第二讲:培训准备

培训计划的制定 培训规划表

培训课程规划表 培训准备工作要点

第三讲:培训实施

培训的实施阶段 培训途径

第四讲: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表

培训评估调查表 培训结果的评估

职工培训效果的评估

第三节:培训模式

咨询型模式

持续发展型模式

“国家培训奖”型模式 过渡型模式

开发新的模式 系统型模式

学习型组织模式 阿什里德模式

第四节:培训方法

第一讲:管理人员培训方法

演示法 程序教学

处理文件训练 工作轮换 会议方法

基于计算机的培训 角色扮演

经营管理策略 课堂教学 实习

小组培训 行为模仿 训练和辅导 案例研究 小组讨论

第二讲:操作工人培训方法

在职培训 模拟

学徒培训

技工学校培训

第三讲:其他培训方法

新进员工指导方法 迎新介绍 职前培训 新职工教育 脱产教育培训

推销干部的训练手册

推销人员对顾客态度对应练习手册 消费品工作人员培训教材

百货公司新进销售员训练教材 工业品工作人员教育训练教材 人力资源开发方法的使用频率

第五节:技能培训

第一讲:交流技巧培训

自我了解 积极倾听

口头交流技巧 领导才能 领导技巧 培训者能力 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 系统方法 写作技巧 忠告 主见 创造力

第二讲:企业语言培训

语言服务的应用 企业语言培训 语言策略学习开放式学习

第六节:培训表格

新员工培训计划表 新进员工职前培训表

新进职员教育研修日程表

内定新进职员的职前教育日程表 新进职员研修事项检查表 新进职员教育内容检查表 新进职员教育成果检测表 新进职员研修报告

新进职员培训成果检测表

(一)新进职员教育成果检测表

(二)新员工培训成绩评核表 员工培训计划表

(一)员工培训计划表

(二)员工培训记录表 员工培训报告书

在职训练学员意见调查表 团体训练申请表

在职训练费用申请表 在职训练测验成绩表 在职训练实施结果表 在职训练结训报表 研修报告

训练成效调查表

训练计划汇总表

从业人员在职训练资历表 个人外部训练申请表

第二章:员工发展

第一节:职业计划

第一讲:职业计划

职业计划

职业计划的影响因素 组织职业计划的内容 个人职业计划

个人职业计划的制定

第二讲:职业设计

职业设计的影响因素 特性--因素论

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一个新职业道路的步骤 职业决策模型理论

社会学派职业决策理论 职业选择发展理论 职业变动模式理论 职业道路

第三讲:职业管理

作业员考绩表

生产部员工年终考绩表

第四讲:职业设计与职业管理

职业设计与职业管理

职业设计和职业管理原则 职业设计与职业管理的特征 职业设计与职业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职业辅导

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方案的设计 职业发展的途径

职业发展计划的实施技巧 个人的职业发展

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 妇女的职业发展 职业辅导 在职辅导

职业辅导的基本原则 每日辅导的技巧 绩效改进计划书

第三节:职业生涯发展

第一讲:职业发展概述

职业期望 职业选择

职业工作能力

职业工作能力开发 自我事业发展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的成功

第二讲:职业发展理论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霍兰德人业互择理论

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第三讲:职业阶段管理

--初期职业阶段管理

组织的主要任务

个人进入组织时的任务

--中期职业阶段管理

中期职业问题

个人能力和事业特征 个人总生命空间特征

中期职业生涯个人开发的任务 个人的心理特质

--后期职业阶段管理

职业后期阶段个人的任务 个人职业特征 个人心理特征 家庭特征

第四讲:职业锚

--职业锚概述

职业锚

职业锚的功能

--职业锚开发

职业锚的个人开发 组织对职业锚的开发 提高职业适应性的方法

--职业锚类型

自主型职业锚 创造型职业锚

管理能力型职业锚

技术职能能力型职业锚 安全型职业锚

第五篇:绩效考评

(1。。79)

第一章:绩效考评概述和理论

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的原则 绩效考评的程序 绩效考评过程模式 员工考核

员工考核管理办法 公司考勤制度

员工绩效考核表一 员工绩效考核表二 比例控制考评 印象评判技术

系统评价理论 目标一致性理论 层次结构分析理论

硬评价与软评价相结合理论

第二章: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第一节:权重体系

第一讲:权重确定方法

权重

确定权重的原则 权值因子判断表法 专家直观判定法 层次分析法 排序法

第二讲:常见权重体系

科学研究人员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 企业人事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

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研究人员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

第二节:评价指标体系

标度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第三章:绩效考评的实施

第一节:硬评价方法 硬评价方法 数学模型法 专家评分法

第二节:软评价方法 综合评分法 FHW方法 软评价方法 德尔菲法

第四章:绩效考评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

每个人员自身比较分析 不同类型人员的比较分析

同类人员部门之间的综合比较分析 第二节: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分析

纵向比较分析案例分析 第三节:综合分析

偏差调整 全面综合分析

主观误差 综合分析

第五章:世界各国绩效考评系统

第一节:美国

第一讲:业绩鉴定的方法

--定向过去的鉴定方法 核查表 定级尺度 强制选择法 实地调查法 比较评估法

业绩测试和考察法 固定行为分级尺度法--定向未来的鉴定方法 目标管理 自我鉴定 评估中心 心理素质鉴定

第二讲:业绩鉴定的准备

业绩标准的确定 业绩衡量 定级者的偏见

第三讲:业绩鉴定的执行

训练评估者 评估交流

第二节:日本

第一讲:日本人事考核要点

能力评定与中间项 考核的期间和动机

不同考核人员的方法选择

第二讲:几种独特的考核方法

交流的基本结构 三次连环考核法

克服自我防卫本能的考核办法

第三讲;人事考核结构

人力考核的构成 能力构成与发挥

业绩考核与人事考核的关系 第三节:新加坡

第一讲:评估方法

以人为中心的评估方法 以工作为中心的评估方法

第二讲:新加坡的评鉴中心

评鉴中心的角色

评鉴中心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程序 评鉴中心的工作成效

新加坡员工考核表 员工特殊事项纪录表 初级员工评估报告 高级职员评估报告

第七章:绩效考评表格

考绩总表 职员考核表 职员考绩表 员工考绩登记表 工人考绩表

生产部员工年终考绩表 公司员工考核表

(一)公司员工考核表

(二)技术单位的人事考绩表格(A)技术单位的人事考绩表格(B)

营业、销售人员的人事考绩表格(A)营业、销售人员的考绩表格(B)业务单位、一般职员的人事表格(A)

业务单位、一般职员的人事考绩表格(B)管理人员的人事考绩表格(A)管理人员的人事考绩表格(B)重要干部的人事考绩表格(A)重要干部的人事考绩表格(B)间接员工考绩表

第六篇:激励

(1。。109)

第一章:激励概述

第一节:激励基本概念 激励 薪资管理

激励的基本原则 激励的作用

第二节:激励理论基础 需求层次理论 X理论 Y理论 Z理论 超Y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复杂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决策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ERG理论

第三节: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 员工激励机制 组织目标体系 诱导因素集合 个人因素集合

激励机制作用性质 激励机制的设计

激励机制模型中的三条通路 激励机制的运行模式

激励机制运行中的信息交流

第二章:薪酬

第一节:工资

第一讲:工资表格

工资

工资等级数目 工资等级线 工资级差

工资定级和升级 工资标准的确定 工资升级增资

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人事费总额法 新员工职务、工资核准表 员工工资职级核定表 操作员工资卡 工资登记表 工资等级表 工资扣缴表 工资统计表 工资预算表 工作出勤表 工资标准表 员工工资调整表 员工薪水调整表 公司薪水调整表 工资表

(一)工资表

(二)工资调整表

(一)工资调整表

(二)工资分析表

第二讲:绩效工资制度 绩效工资制度 自我评估 评估报告法 图解化评分法 多人比较法

第三讲:其他工资制度和表格

公司工资制度方案 计件工资制 计时工资制 职务工资制 职务工资制流程 岗位技能工资制 技术等级工资制 结构工资制 经营者年薪制 年功序列工资制 年资工资制 并存型职务工资 保密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控制表

(一)计件工资控制表

(二)计件工资计算表 计件工资调整报告单 计件工资幅度调查表 计件工资每日报表 计件薪核定通知单 计件薪计算表 第二节:奖金 奖金制度 奖金标准 奖励类别 奖励条件

奖励总额的确定 奖金分配方法 奖金效果评估

工作奖金核定表

(一)工作奖金核定表

(二)主管助理人员奖金核定表 间接人员奖金核定表 操作员奖金分配表 生产奖金核定表 利润中心奖金分配表 某公司奖励申请单 某公司奖惩制度 某公司处罚纪录 第三节:津贴 津贴制度 分红制度

房屋津贴给付办法

营业、保养人员交通津贴支给办法 第四节:薪酬调整

PRP方案

薪酬水平调整 薪酬结构调整

开发型薪酬管理方案 员工奖励与惩罚条例

第三章:雇员福利

集体福利 个人福利 雇员福利 雇员福利基金

福利管理方式的创新 公司福利制度方案

公司福利委员会同仁福利存款借款办法慈善基金设置及管理办法

公司员工子女教育补助金支给办法 员工补助金给付办法 员工储蓄存款办法 员工购置住宅奖助办法

员工家族生活补助费支给办法 员工优利储蓄办法

员工优利储蓄存款作业准则

第四章:社会保障

第一节:社会保障体系 雇员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结构 第二节:社会保险

第一讲:社会保险概述

福利制度 社会保险基金 雇员社会保险

雇员社会保险的特点 员工保险办法

第二讲: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基金 雇员工伤保险 工伤事故的认定

工伤致残程度的评定及保险待遇 员工公伤补助费支给办法

第三讲:疾病保险

医疗管理办法 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雇员疾病保险

特约医院医疗贷款办法 门诊医药费补助办法

员工健康检查办法 员工医疗补贴规定

第四讲: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基金 雇员生育保险

第五讲:失业保险

雇员失业保险

第六讲:死亡保险

雇员死亡保险 旅行意外保险 从业人员抚恤办法

第七讲:养老保险

退休制度

职工退休福利基金办法 员工储蓄及退休福利基金计划 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历史沿革 我国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二 我国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一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纵向平衡的积累式 纵横交叉的部分积累式 横向平衡的现收现支式

第七篇:劳动关系

(1。。18)

第一章:劳动关系概述

劳动关系及其法律特征 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力

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地位作用

第二章: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书 劳动合同履行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劳动合同履行其他问题 劳动合同变更 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的终止 员工申诉管理

第三章:劳动争议

诉讼 调解 仲裁

劳资协商制度 企业劳动争议

企业劳动争议的特点 企业劳动争议的种类 实施原则

员工抱怨处理制度

第四章: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

员工申诉程序 集体合同的内容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集体合同的履行 集体合同的变更 集体合同的终止 集体谈判的程序 集体谈判的结构 集体谈判过程

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

第八篇:企业内部沟通

(1。。12)

第一章:冲突管理

第一节:组织角色冲突

角色和角色群 角色之间的冲突

个人和角色之间的冲突 个人内心冲突 组织冲突

角色期望发出者内在的冲突 角色期望发出者之间的冲突

角色互动模式(Role-Episode Model)第二节:人际冲突管理

人际冲突 人际冲突管理 妥协 回避平滑 强迫 合作

第二章:人际沟通

第一节:有效沟通 参与 交流

交流的手段 有效沟通的障碍 有效沟通的管理 第二节:沟通渠道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渠道

向上沟通渠道 向下沟通渠道 水平沟通渠道 第三节:沟通形式 文字形式 口语形式 非口语形式

篇2:0人力资源管理目录

监控管理制度汇编

(2017年 度)

目录

1、调度中心副站长安全生产责任制………………………………1

2、调度中心通讯维修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

3、调度中心监控维修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

4、调度中心监控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4

5、嘉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5

6、嘉阳煤矿调度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办法…………………………15

7、嘉阳煤矿工业视频监视系统管理办法…………………………23

8、嘉阳煤矿人员监控系统管理办法………………………………25

9、嘉阳煤矿无线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办法…………………………29

10、嘉阳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异常情况汇报制度 ……………33

11、安全监控系统和电话通讯系统管理职责划分 ………………35

12、调度中心档案管理制度 ………………………………………37

13、调度中心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38

14、调度中心监控员值班、交接班制度 …………………………40

15、嘉阳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故障报告登记制度 …………………41

16、监测信息及监测报表审阅、汇报制度 ………………………42

17、法定计量标准使用维护制度 …………………………………43

18、检定室周期检定制度 …………………………………………44

19、检定证书及证书检验制度 ……………………………………45 20、嘉阳煤矿监测监控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46

21、嘉阳煤矿瓦斯异常情况汇报程序及处理办法 ………………49

22、防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数据中断管理制度 ……………53

2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55

24、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管理制度 ……………………………57

25、调度中心设备管理制度 ………………………………………59

26、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管理制度 ……………………………61

27、嘉阳煤矿监测监控维修人员值班制度 ………………………63

28、调度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64

29、嘉阳煤矿调度中心维修员管理制度 …………………………66 30、监测监控系统设备仪器标校、维护、检修制度 ……………68

篇3:装备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构建

武器装备在论证、设计、制造、生产和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及在研制、定型、批检等阶段的试验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关于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作战使用性能的试验数据。随着装备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数据总量呈指数式增长, 数据维护管理难度增大, 数据集成与共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数据资源建设已成为制约装备试验信息系统效能发挥的瓶颈。

为满足各级业务管理部门、试验与鉴定系统各业务部门对装备试验数据的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的需求, 需要对各类装备试验数据进行全面梳理, 分类组织, 整体规划,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 形成组织有序、结构规范、数据完备的资源目录体系, 提供统一的资源发现和资源定位服务, 并以目录体系为依托, 建立长效共享机制, 为一体化装备试验信息系统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一、装备试验数据资源的现状

1.1 数据资源来源广泛, 种类繁多。试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由被试装备系统和试验实施与评价系统组成。被试装备系统包括目标探测系统、火控系统、火力系统、武器平台及保障系统, 在这些分系统及其部件的研究、设计、生产、检验、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会形成各类数据资源。试验实施与评价系统由指挥、总体、测试、测控、靶标及环境模拟、勤务保障等分系统组成[1], 在试验实施与评价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试验数据。以装备试验场为背景, 试验数据可分为试验资料档案数据、测试录取数据、观测数据、处理数据、环境物理场数据、模型与仿真数据、计量标校数据等。各类数据资源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分析和评价被试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作战使用性能, 同时为检验和验证试验实施与评价系统的效能提供数据支撑。

1.2 数据资源分散管理, 缺乏有效的共享服务机制。各试验业务部门以本部门试验业务为主体, 建成了各自的业务数据库及应用系统, 在各自的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各部门试验数据管理松散、数据发布迟缓、数据交换效率低下, 由于均以服务于特定的业务应用为主, 试验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及应用系统中, 没有形成完整的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视图, 建立数据关系明确、层次清晰地试验数据资源体系, 使得试验数据缺乏有序组织与有机融合。由于缺少数据接口规范、传输高效的数据汇交归集机制, 还没有形成分级管理、安全共享的试验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使得信息资源的发现、检索和共享存在困难。由于试验数据资源的标识、分类和表示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原则和规范, 建立统一规范的试验数据标准体系, 使得共享数据无法理解和有效使用。因此, 现有的分散的试验数据资源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科学价值, 还不能融合全部有价值的数据深入评估被试装备系统以及全面检验试验实施与评价系统的成效。

1.3 数据资源爆发式增长, 缺少有效的知识发现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武器装备以及试验实施与评价系统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2], 试验数据资源的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 数据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各试验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程度越来越深, 数据共享共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各自的试验业务系统功能很强大,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 缺少数据集成、数据挖掘、数据服务、数据可视化以及信息检索等数据资源进行多次开发的必要手段, 使得试验数据的利用率低, 试验数据转化为试验信息或知识的能力明显滞后, 成为制约试验信息系统效益发挥的瓶颈。

二、建设试验数据资源目录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2.1数据集成与共享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装备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各试验业务部门为满足本部门业务处理和管理的需要, 建立了众多本部门业务专用的业务应用系统。由于各个机构是按照职能来组织各个部门的[3], 不同的部门使用不同的业务应用系统协助完成本部门规定的职能, 致使许多关键数据封闭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 形成“信息孤岛”。然而, 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业务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部门的职能不断向外延伸和相互交融, 需要将众多的“信息孤岛”集成和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实现数据的无缝流动和共享。

为给试验与评价系统提供最全面、最准确的数据信息, 从总体上把握被试装备及试验与评价信息的状况, 必须从全局的高度、综合的角度整合各类试验数据资源, 形成为试验指挥决策、被试装备系统评价提供支持服务的数据共享机制, 使试验与评价系统内各级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试验进展[4], 客观研判被试装备系统状态, 做出科学调度和决策。

2.2数据协同与共管的需求。试验与评价系统对被试装备系统进行试验与评价的过程中会涉及多个试验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一方面, 各级业务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需求, 需要采集、处理和存储管理本部门的试验数据, 同时试验管理部门也需要掌握各业务系统的试验进度、完成情况和试验结果, 并且根据试验与评价活动的数据信息进行辅助决策, 有效组织试验实施。另一方面, 各级业务部门开展自身的试验业务过程中, 需要对相关业务领域的试验数据信息进行查询、引用、对照。因此, 有必要对全系统试验数据及试验信息进行集中管控, 提供试验数据共享、共管与协同的工作环境。

2.3数据交换的基础。由于装备试验数据和试验信息分散在多个业务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中, 因此, 基于网络进行跨部门的试验数据和信息整合[5], 建立快速发现、定位和检索的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 是实现装备试验数据资源高效共享的关键。以装备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为基础, 搭建统一的试验数据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 使各级业务部门及技术人员拥有相应的权限准确获取需要的试验数据, 实现跨部门试验数据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三、试验数据组成及来源

3.1 试验数据组成。试验数据资源由试验文书、随机 (弹) 资料、测试录取、试验观测、处理数据及报告、航保气象、电磁环境、模型与仿真、声像资料、标校等数据组成。

3.2 试验数据的来源。试验数据的来源主要有机关、研究所的试验文书资料, 装备研制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及被试装备的随机 (弹) 资料, 技术阵地和发射阵地的测试系统提供的测试录取数据, 测量控制系统提供的光、雷、遥、卫星、摄录等测控数据, 靶标与环境模拟系统提供的靶标及干扰特性数据, 数据处理系统提供的实时指控信息、处理结果及报告, 勤务保障系统提供的航保气象和电磁环境数据, 试验仿真系统提供的模型和仿真数据及报告 (如图1) 。

四、构建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

4.1 研究目标。按照统一的装备试验数据标准体系, 对现有试验数据资源进行梳理加工、组织整理、内容描述与范围定义, 突出试验数据资源的统一建设、集中管理、充分共享和高效应用的总体思路, 建立试验数据资源收集管理、信息发布、交流共享和开发应用的长效机制, 构建面向武器装备试验领域, 要素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 提供统一的数据资源发现和定位服务, 搭建统一的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 为一体化装备试验实施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4.2 系统架构。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整体架构包括支撑标准、试验及关联数据库、元数据库和资源目录等四部分 (见图2) 。

4.2.1 支撑的数据标准。支撑数据标准包括:元数据标准、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试验数据资源元数据由元数据描述、核心层与扩展层组成。核心层与扩展层则由元数据元素组成。试验数据资源核心元数据包含必选和可选的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各7项, 如表1所示。

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是简化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处理和数据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 统一的数据分类与编码有利于实现装备试验信息系统的共享和互操作, 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试验数据资源选取试验类型和试验数据源作为分类面, 采用面分类法划分试验数据的第一、二级分类, 如表2所示。

4.2.2数据集。各试验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集及关联数据库是建立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的原始数据来源, 包括目前分布于试验与评价系统相关的各业务应用系统及系统中存储的试验数据、试验专用装备资源、仿真中心数据、科研成果、后勤保障信息、情报资料、试验规程及其它数据资源。

4.2.3元数据库。元数据库包括数据资源元数据库和服务资源元数据库。元数据是根据装备试验数据资源的特点, 制定描述试验数据资源的统一规范, 并依据标准规范提取试验数据资源及相关业务应用系统中的各项数据属性和功能属性, 汇总形成描述试验数据资源的元数据库。其中, 数据资源元数据库存放描述文本、图片、数据集 (库) 等试验数据资源的内容、结构、数据项、数据范围等属性特征;服务资源元数据库存放描述应用系统、业务系统等服务资源所必需的功能、运行环境等属性特征。

4.2.4 资源目录。在元数据库的基础上, 对试验数据资源进行分级、分类和格式标准化, 形成数据资源的有序组织, 包括数据资源目录和服务资源目录。数据资源目录基于试验数据资源元数据库建立, 对试验数据资源形成有序组织, 便于数据资源的查询、控制和管理;服务资源目录基于服务资源元数据库建立, 对服务资源形成有序组织, 便于服务资源的查询、控制和管理。

五、资源目录服务的实现

资源目录服务对用户而言实际上是对数据集元数据的查询, 并以适当的形式返回结果。在装备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中, 目录服务除了查询功能外, 还需要完成试验数据资源数据集 (库) 元数据的采集和编目, 元数据汇交和资源目录管理的功能。

5.1 元数据采集。由于试验数据资源的分布性和专业性, 元数据的采集通常由各业务节点或专门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对数据资源的必要信息进行抽取采集, 编目形成元数据。

元数据采集需要符合统一的元数据标准, 采集功能主要包括:1) 具有元数据元素赋值的功能, 支持自动或辅助方式的元数据元素赋值;2) 具有数据资源分类的功能, 依据分类标准自动或辅助完成类属关系的建立;3) 具有元数据检查功能, 完成是否满足完整性和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查;4) 能够按标准格式输出元数据。

5.2元数据汇交。元数据的汇交过程包括基于元数据标准的审核过程和以分类与编码标准为依据建立分类及从属关系的注册过程。元数据汇交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主动模式是将各业务节点或专业领域采编的核心元数据自动汇交到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中心, 并对提交的试验数据资源元数据进行审核, 通过后, 由元数据注册系统注入到共享元数据库中。被动模式是由数据资源目录中心主动到各业务节点或专业领域的元数据库中提取最新修订的核心元数据, 审核通过后注入到共享元数据库中。

5.3目录管理与服务。试验数据目录中心的目录管理功能实现汇总目录的更新与维护, 管理和监控目录服务器的服务地址和运行状态, 实时记录和统计数据目录的变化和访问情况, 调整和优化数据资源配置。

试验数据目录中心的目录服务功能包括目录发布和目录检索。目录发布通过Web动态网页, 以树状目录列表的形式展现到客户端。数据检索是通过资源目录体系中数据集元数据的查询, 实现对元数据描述的数据资源的发现和定位, 并将查询结果展现到客户端。

目录管理与服务功能集成到一个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试验数据资源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通过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中心的目录服务器实现对试验数据资源的发布与服务[6]。

六、总结

本文分析了试验数据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现状, 结合试验数据的管理需求[7], 探讨建立试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 提出了研究目标、目录体系架构和实现的服务功能, 为推动试验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利用, 实现一体化的试验数据管理作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榜林, 岳全发, 等.军事装备试验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9.

[2]戴建伟, 吴照林, 等.数据工程理论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 7.

[3]沈红军.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构建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 39 (3) :121-124.

[5]曹大岭, 邢廷炎, 等.电子政务中数据目录规范化编制流程及实现机制[J].计算机应用, 2011, 31 (1) :196-198.

[6]高飞, 金志刚, 刘晓晶, 等.基于struts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7, 15 (9) :1226-1228.

篇4: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设计

关键词:高职教育信息资源 目录体系 特色资源

当前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建设都是参照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缺乏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和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实际水平与状况的建设意见。因此,依据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标准,探讨和确定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的建设方案对提高和改进高职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职教育在教学形式上,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而且还有大量的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保证学生能获得各方面的能力,除了提供各专业“实用、够用”的各类型学习资源外,还要特别提供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应用技能的资源类型,如虚拟实验、职业资格、职业技能、校企合作等,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新技术知识和各种最新动态、相关职业生涯和背景前沿等。

一、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目录的概念及作用

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对分散在各高职院校、各领域、各地区的高职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可统一管理和服务的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目录,为使用者提供统一的高职教育信息资源发现和定位服务,实现高职教育信息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信息服务的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教育信息资源具有信息量大、增长快速、存放分散、表现形式各异等特点,这为信息资源的查找和共享带来了困难。随着教育信息资源數量的不断增长,各教育组织内部的资源管理建设已逐步展开,但这并没有解决各个教育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问题,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的现象,各个组织机构内资源管理日趋完善,但缺乏统一管理与利用。建立教育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能够保证多领域、大范围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实现系统内的资源优化组织。

二、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类型分析

高职教育教学资源除了常规的电子教材、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外,还要具备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例如包括虚拟实验室、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项目化教学工作任务包,基于工作流的教学和实训资源等,能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需要来营造职业工作情景、反映真实工作过程,并逐步尝试开发体现顶岗实习、在岗培训等职业特点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以适应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本要求。高职教学资源建设应以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作为建设研究的基础和灵魂,优化及整合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从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效力。

因为高职教育不仅具有常规的一些教育信息资源,还包括一些高职特有的、稀缺性的一些教育信息资源,所以种类繁多的高职教育信息资源需要从不同角度,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分类,具体分类将在下文重点规划介绍。

三、信息资源目录总体架构

基于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以及教育资源共享的总体构想,将教育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分为三个子系统:编目系统、目录管理系统和目录服务系统。

在编目系统中,通过目录抓取工具,在目录中心对各教育部门、市属大学的资源信息进行抓取,按照元数据标准抓取后的目录数据记录将被赋予唯一ID标识,分类工具对目录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满足发布的要求,最终将编目好的目录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进入待审核状态。

目录管理系统对抓取到的目录数据进行自动校验以检验目录数据的有效性。通过检验的目录数据进入发布审计流程,由数据管理员启动发布过程,将目录数据进行发布,从而完成发布过程。未通过检验的目录数据则等待管理员进行手工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进入发布过程,不通过可以进行手工修改,或者直接将本条目录数据删除。

目录服务系统实现目录数据的发布、发现和获取。数据发布主要是将数据及相关信息从数据的生产环境发布到数据的共享环境中。在分发服务体系中,需要分发的数据一般都是经过加工和整理的规范化的数据,即目录数据。在数据生产环境中采集整理的数据必须通过相关的管理审核和技术处理后才能够被分发,这个处理的过程就是数据发布。

目录服务系统通过发布与查询服务器将目录数据按照多种分类方式发布到教育目录中心网站,供使用者进行浏览、查询。发布方式为在Web页面展现数据,并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教育资源目录体系通过目录数据编目、目录数据管理、目录数据服务三个业务流程,完成了从教育信息资源提取目录数据到目录数据发布的整体业务。在这些系统的设计中,目录数据的分类是基础和前提,下面依据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的CELTS相关标准,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建设的现状出发,进行目录数据分类设计。

四、目录数据的分类

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CELTS-42标准中对于资源分类的内容,我们按照以下四种方式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资源类型分类、资源格式分类、适用对象分类、资源级别分类。

1.资源类型分类:参照参考文献《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中表6.2 CELTS-42资源类型目录分类词汇表,对高职教育资源类型分类如下:

[]论文;报告;研究报告;文件;文献索引;指南;常见问题解答;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与学的参考资料;系列文献资料;非正式稿资料;工具书;百科类资料;文学作品[BG)F]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学习材料单元。量规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对某个学科学习效果评价的工具集合。学习工具与模板包括教具、学具以及教学方法的模板。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2.资源格式分类:参照参考文献《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中表6.3 CELTS-42资源类型目录分类词汇表,对高职教育资源类型分类如下:

3.适用对象分类:同样参照参考文献《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中表6.3 CELTS-42资源类型目录分类词汇表,结合高职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高职教育资源类型分类如下:

专业级教学资源为用户提供专业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应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专业介绍、行业标准、专业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办学条件等内容。

课程是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支撑环境。将源于企业的项目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通过专业课程整体方案设计,以学习单元为单位开发课程学习“要素学习包”,这些要素可以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演示录像、任务工单、学习手册、测试习题、企业案例等。

素材教学资源是专业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资源的素材提供地。按照媒体类型分类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主要包括:图片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虚拟实训素材、企业案例素材、课件素材、习题素材等内容。

拓展教学资源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的拓展教学资源(又称为高职特色教育资源),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建设不同相应类别,是高职教育信息区别于普通高校信息资源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等类型。

职业资格认证是推进“双证书”制度的核心要素,是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学生展示职业综合能力的舞台,是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就业是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关注的焦点,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落脚点。由此可以看出,以上四项各专业学习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和就业的意义重大。因此,在教育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内融入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服务和就业信息服务四个功能模块,不仅是丰富资源库,为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人员提供信息支持。更重要的是对高职教育信息职业进行重新归纳和整合,结合高职教育目标需要,突出高职特色,并为各高职教育资源的使用者提供服务。

(1)職业资格认证资源

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高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相结合,提供既满足高职专业能力要求又符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教学资源,促进“双证书”制的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平台、职业资格认证考务指南、职业资格认证样题库等。

(2)职业技能大赛资源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三、研究结果与数据、材料分析及结论

1.语言水平对知识传递和教学质量保障影响分析

通过使用李克特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语言水平对知识传递影响的主观认同的同时,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以可以代表相应语言水平等级的测试成绩为标准)得出使用英语和汉语授课时,不同语言对知识传递的影响。李克特量表的选项为:非常不认同 1;不认同 2;不确定 3;认同 4;非常认同 5。

根据对语言能力自我评估表反馈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在英文授课专业里,教师和学生对自身英语语言能力都有较高认可度,对另一方的英语语言能力认可度也同样较高。而在汉语授课专业中,因为所有教师的母语都是汉语,而学生的母语都不是汉语,所以不光教师和学生对自身汉语语言能力的认可度分歧较大,对另一方的汉语语言能力认可度也体现出了较明显的差异。从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也不难发现,由于汉语在许多方面都较其他语言难很多,尽管有些学生的汉语水平已经很高,学生将汉语作为语言工具应用到专业学习中时的自信心和使用英语的学生相比还是略差一些。

2.授课语言对知识传递的影响分析

调查对象对以下问题作答。从回答中总结共性最高的三个答案用于分析。

英文授课专业:

a. 如果你的语言能力达到母语水平,你最期待的课程的变化是什么?

b. 如果老师(学生)语言能力达到母语水平,你最期待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的改变是什么?

c. 你认为自己在语言上最应该提高哪方面能力?

中文授课专业:

a. 如果你的(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母语水平,你最期待的课程的变化是什么?

b. 你认为自己在语言上最应该提高哪方面能力?

通过对象对问题的回答的研究可以看出,不管是中文授课还是英文授课,学生和教师都关注如何利用语言这一工具更准确更有效率地对知识和思想进行传递。对于英文授课专业来说,由于学生和教师在语言能力上更加接近,双方的语言能力能够进行基本专业知识内容的传递,但双方期待的更加活跃的课堂效果、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以及更加准确高效的表达和理解力还需要以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基础。对于中文授课专业来说,学生和教师在语言能力上的不平衡导致学生认为语言能力是学好专业知识的瓶颈。这一方面成为学生不断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动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在语言的使用上会根据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水涨船高。

四、实证举例

1. 文化霸权对英文授课的积极影响

“文化霸权”指的是强势国家与弱势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的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外来文化入侵。这种“文化霸权”在专业知识领域体现的尤其明显。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路由器(Router)、集线器(Hub)、子网掩码(Subnet Mask);数学课程中的代数(Algebra)、乘方(Power);商学课程中的破产(Bankrupt)、利息(Interest)等专业技术名词,它们都属于外来词。不管这些外来词属于音译词还是意译词,从汉语学习和词义理解的角度,这些词都会让学习者“难以消化”[3](p73)。因此,在汉语授课课堂中,专业课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定义之前,首先要充当汉语教师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这些专业词汇的理解问题。然而,专业课教师并不一定适合充当这样的角色,这也印证了为什么在中文授课专业中学习的学生多认为词汇量是自己最应提高的语言能力。然而,当使用英语将这些专业词汇传递给学生时,词义理解障碍就不存在了。这一方面是由于英语的“文化霸权”长时间影响了其他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汉语较其他语言异质性较大,给学习者带来较大的语言学习困难[4]。例如,经济类课程中的“破产(Bankrupt)”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ench”和拉丁语“-to break”两个词根组合。这一词源不广泛仅适用于印欧语系,还作为外来词出现在部分非印欧语系地区语言中,例如属于汉藏语系的印尼语。而“破产”一词在汉语中早有使用,未受外来语影响。在新HSK考试中,“破产”一词为HSK五级词汇。

2. 英语思维方式对英文授课的积极影响

英语和汉语的重大区别是两者的思维方式的区别。与印欧语语法相关系的是推理式的思维方式;而与汉语结构相联系的是直觉性隐喻式的思维方式[5](p56)。因此,将中国式的智慧知识以英语的思维方式传递出去是英文授课成功的关键,也是英文授课相比汉语授课的最大优势。

如何才能用英语传递中国智慧呢?作为一种语意型语言,汉语的语法并不像英语那样注重形式、语法结构和组织规律,其语义是隐含在语言内部的。因此,越是具有“意脉”的内容,其语言就越是隐晦、模糊。对于使用英文授课的教师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汉语内容中的抽象、概括的语义转化成为英语中严谨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的例子。

對于教学实施者来说,如果有较强思维转化能力的教师和好的教材的支撑,英文授课将极大地减少学生学习时因为语言所带来的思维模式不同而导致的理解困难。通过近两个学期教学评价中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评价环节的反馈不难看出,那些能够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带入现实生活中的或能够将知识与学生的有限认识相结合的教师普遍被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化课程中,仅通过定义解释“床”与“榻”的区别时,学生并不理解两个定义上相似的东西为什么一个高一个矮,但如果能够将“榻”结合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实际用途加以举例说明,则学生不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榻”之所以低矮是因为它常备用在室外或为了从火炕取暖,还身临其境般地分享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抛开学习理论与认知理论,仅从思维转化角度看,多利用现实世界中具有可比性或参照性的例子对模糊的含义进行勾勒并将其实体化就是成功的思维转化。事实证明,思维转化是保证英语授课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使用英语传递中国智慧的关键因素。

五、结论

通过对英文授课专业下师生的研究以及对英文授课专业运行的亲身体验不难看出,英文授课对保证知识传递、保障教学质量以传播中国智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办好英文授课专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语言学、课程专业角度,结合学生所属文化背景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好发挥英文授课专业的优势,为我国来华留学事业和教育国际化的远大目标出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年鉴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朱红,马云鹏.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思维:来自全英文授课国际研究生教育实践的探讨[J]. 大学教育科学,2012(6).

[3] 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M].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6.

[4] 李泉.关于“汉语难学”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2).

[5] 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5:二甲复审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目录

5.2.1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对各项护理工作有统一、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有考评和监督

1)《护理人员管理规定》。2)《护理岗位说明书》。3)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资料 4)全院护理人员信息表

5)护理部考试记录、满意度调查结果

6)护理部对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的落实有追踪、评价及改进资料 7)绩效培训后的追踪与评价,并有相应的整改措施与效果评价 5.2.2对各级护理人员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1)《护理人员执业准入制度》 2)《护理岗位资质准入审批表》 3)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资料 4)《护理岗位资质准入人员名单》 5)《护理岗位资质准入审批表》

6)对护理人员资质管理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持续改进 5.2.3有聘用护理人员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并有执行记录(医院无聘用人员)

5.2.4有全院护理人员名册、薪酬、享有福利、参加社会保险等信息,落实同工同酬

1)《职工福利待遇制度》

2)护理人员奖金发放、福利发放、加班费发放明细表 3)护理人员离职率统计表

4)财务部门各种薪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发放表 5)护理人员对薪酬和福利待遇满意度》95% 6)护理人员对薪酬和福利待遇满意度调查

7)《护理人员对薪酬和福利待遇满意度》95%调查,追踪评价及持续改进资料 5.2.5护理人员能够获得与其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与医疗保健服务

1)《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务部、感染办、护理部联合)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的有关规定》 3)职工带薪休假及医疗保健管理规定 4)职业健康体检资料

5)医院护理人员带薪休假落实情况 6)科室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及使用情况 7)职能部门对相关制度落实的追踪评价资料

5.2.6有护理单元护理人员人力配置的依据和原则,并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1)全院护理人员分布表、床护比。2)护理部制定护理人员调配方案。

3)科室准备:病区护理人员排班、分工表。

4)每位护理人员平均负责病人数≤10人,体现能级对应。5.2.7:有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 1)科室、护理部有《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规定与实施方案》 2)对储备人员有培训、考核资料 3)储备护理人员名册与调配记录

4)有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配演练、持续改进

5.2.8: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的绩效考核办法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

1)护理部及科室有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含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

2)2016年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与评优、薪酬挂钩

3)医院和科室有对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的调查资料,询问护理人员对绩效 考核方案的知晓率》80% 5.2.9:有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和考评

1)《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 2)《护理人员外出培训、进修制度》 3)2014~2016年全院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4)2014~2016年医院护理人员培训落实记录

5)《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人员情况汇总》 6)医院准备:护理人员外出进修、会议、学习培训、经费登记 5.2.10:落实专科护理培训要求,培养专科护理人才 1)2014-2016年医院专科护士培养方案。2)2014-2016年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3)开展专科护士日常训练所需的师资,设备设施。4)专科护士培养师资名单。5)专科护士培训证书 6)院内专科培训资料

篇6: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箱(目录)

第一章 组织设计范本

· 组织机构图范本 …………………2 · 股东会职权范本……………………3 · 董事会职责范本……………………4 · 监事会职责范本……………………5 · 总经理办公室职权范本……………………6 · 企划部职权范本……………………7 · 市场部职权范本……………………8 · 销售部职权范本……………………9 · 客户部职权范本……………………10 · 技术开发部职权范本……………………11 · 生产计划部职权范本……………………12 · 供应部职权范本……………………13 · 物管部职权范本……………………14 · 机电设备部职权范本……………………16 · 财务部职权范本……………………17 · 审计部职权范本……………………19 · 投资证券部职权范本…………………20 · 人力资源部职权范本…………………21 · 行政部职权范本…………………24 · 总务后勤部职权范本…………………26 · 品质管理部职权范本…………………27 第二章 岗位设计范本

· 高层管理岗位设计范本…………………29 · 营销系统岗位设计范本…………………30 · 财务系统岗位设计范本…………………31 · 行政系统岗位设计范本…………………32 · 人力资源系统岗位设计范本…………………33 · 生产系统岗位设计范本…………………34 · 质量管理系统岗位设计范本…………………35 · 策划管理系统岗位设计范本…………………36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范本

· 岗位设置管理流程…………………38 · 人员编制管理流程…………………39 · 增加编制申请流程…………………40 · 用人申请流程…………………41 · 公司内部招聘流程…………………42 · 公司外部招聘流程…………………43 · 新员工入职流程…………………44 · 劳动合同管理流程…………………45

· 新员工试用期满转正流程…………………46 · 岗位轮换流程…………………47 · 员工工作调动流程…………………48 · 职务任命流程…………………49 · 考勤管理流程…………………50 · 员工加班申请流程…………………51 · 员工请假管理流程…………………52 · 员工出差管理流程…………………53 · 绩效管理工作流程…………………54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章 · · · · · · · · · · · · · ·

· 员工绩效考核流程…………………55 薪酬方案审批流程…………………56 工资发放流程…………………57 员工奖励流程…………………58 员工申诉流程…………………59 培训管理总体流程…………………60 培训计划流程…………………61 培训方案制定流程…………………62 培训教材准备流程…………………63 培训用具准备流程…………………64 培训实施流程…………………65 培训效果评估流程…………………66 岗前培训流程…………………67 单位部门专项培训流程…………………68 外派培训管理流程…………………69 培训资料管理流程…………………70 员工辞职审批流程…………………71 员工辞退审批流程…………………72 员工离职交接流程…………………73 人力资源管理表单范本

人力资源决策权一览表…………………75 员工人数及费用动态统计表…………………76 员工每日动态统计表…………………77 员工每月动态统计表…………………78 每月人事变更统计表…………………79 员工工龄动态分析表…………………80 人力资源规划表…………………81 人才库人才信息表…………………82 人员补充申请表(范本1)…………………83 人员补充申请表(范本2)…………………84 人员编制调整表…………………85 人力资源部招聘计划书…………………86 月份人员需求估算表…………………87 人员需求估算表…………………88 应聘登记表…………………89

· 初试记录表…………………90 · 复试记录表…………………91 · 应聘人员筛选比较表………………… 92 · 招聘工作报告表…………………93 · 试用标准…………………94 · 员工入职试用表…………………95 · 新员工试用结果通知单…………………96 · 员工培训计划表(范本1)…………………97 · 员工培训计划表(范本2)…………………98 · 新员工培训计划表…………………99 · 员工职业培训档案…………………100 · 员工培训意见调查表…………………101 · 外派培训统计表…………………102

· 培训申请表(团体申请)…………………103 · 培训申请表(个人申请)…………………104 · 受训人员报告书(范本1)…………………105 · 受训人员报告书(范本2)…………………106 · 培训经费申请表…………………107 · 职前教育计划表…………………108

· 新员工培训成效考评(范本1)…………………109 · 新员工培训成效考评(范本2)…………………110

· 新职员岗位实习指导重点表(各类新职员通用)…………………111· 新职员岗位实习缺点检查表(各类新职员通用…………………112)· 职员培训前行为分析表…………………113 · 学员培训成绩登记表…………………114 · 受训人员资历表…………………115

· 员工培训感性认知测评表…………………116

· 员工培训实绩测评表…………………117 · 员工培训后工作作风测评表…………………118 · 职员培训后行为分析表…………………119 · 培训报告书…………………120 · 各部门培训统计报表…………………121 · 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统计表…………………122 · 奖惩呈报表…………………123 · 奖惩登记表…………………124 · 奖惩公告表…………………125 · 部属每月工作评价表…………………126 · 月份工作项目考评表…………………127 · 员工每月考评成绩登记表…………………128 · 员工每年考评成绩登记表…………………129 · 员工历年考评成绩登记表…………………130 · 员工日常考评成绩排名表…………………131 · 年终考评评分表(领导干部用)…………………132 · 年终考评评分表(一般职员用)…………………133

· 文职人员考核表(管理层)…………………134 · 文职人员考核表(基层文职)…………………135 · 文职人员考核表(营销人员)…………………136 · 文职人员考核表(制造人员)…………………137 · 无记名民主考评表(管理人员用)…………………138 · 员工晋升考评表…………………139 · 分类指标考核分值表…………………140 · 绩效改善计划表…………………141 · 辞职申请表(范本1/非作业人员通用)…………………142 · 辞职申请书(范本2/工人专用)…………………143 · 离职申请书(辞职、辞退通用)…………………144 · 工作调动申请表…………………145 · 停薪留职申请表…………………146 · 免职通知书…………………147 · 工作调动(升职、降职、兼职)通知书…………………148 · 离职人员面谈记录…………………149 · 辞退通知单…………………150 · 离职移交手续清单(范本1)…………………151 · 离职移交手续清单(范本2)…………………152 · 中、高层管理者离职移交清册…………………153 · 退休申请书…………………154 · 离职证明书…………………155 · 抚恤金申请表…………………156

· 调资申请表(个人申请)…………………157 · 工资调整表(人力资源部用)…………………158 · 新员工定薪表…………………159 · 工资登记表…………………160 · 工资计算表(按日计薪人员适用)…………………161 · 计件工资计算表(按件计薪人员适用)…………………162 · 工资定额调整表…………………163 · 业绩奖金核定表(管理人员、营销人员适用)…………………164 · 业绩奖金核定表(生产人员适用)…………………165 · 工资汇总统计表166 · 工资发放表167 · 员工每日出勤登记表…………………168 · 签到簿…………………169

· 考勤日报表…………………170 · 员工出勤统计表………………… 171

· 加班申请表(非生产类人员适用)…………………172 · 加班申请表(生产作业类人员适用)…………………173 · 员工请假单…………………174 · 出差计划表…………………175 · 出差申请单…………………176 · 出差派遣单…………………177

· 出差资料交接清单…………………178 · 差旅开支清单…………………179 · 出差报告书(非营销人员适用)…………………180 · 出差报告书(营销人员适用)…………………181 · 员工人事档案卡…………………182 · 人事通知单…………………183 · 人事通报表…………………184

· 从业人员登记表…………………185 · 管理人员一览表…………………186 · 员工提案卡…………………187 · 提案收集表…………………188 · 提案记录表…………………189 · 提案初步鉴定表…………………190 · 提案实施跟踪表…………………191 · 提案成果鉴定表…………………192 · 人力资源管理表单登记表…………………193 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本

·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本1)…………………195 ·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本2)…………………211 ·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本3)…………………223 第六章 人力资源培训范本

第七章 职务说明书范本

第八章 员工手册范本

· 员工手册(范本1)…………………238 · 员工手册(范本2)…………………255 · 员工手册(范本3)…………………266 · 员工手册(范本4)…………………281 第九章 人力资源素质测评范本

· 心理素质测评/性格倾向测试…………………289 · 心理素质测评/自信心测试…………………292 · 心理素质测评/意志力测试…………………294 · 心理素质测评/自律能力测试…………………296 · 心理素质测评/成就欲望测试…………………297 · 智能素质测评/问题处理能力测试…………………300 · 智能素质测评/创新能力测试…………………302 · 智能素质测评/人际交往能力测试…………………305 第十章 绩效考评指标运用范本

· 财务类考核/资金筹集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10

· 财务类考核/货币资金使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12· 财务类考核/存货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13 · 财务类考核/固定资产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19 · 财务类考核/无形资产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23

· 财务类考核/成本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27 · 财务类考核/期间费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36 · 财务类考核/销售及应收款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40 · 财务类考核/投资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45 · 财务类考核/效益规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48 · 财务类考核/财务报告和分析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50 · 财务类考核/审计监察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52 · 营销类考核/营销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54 · 营销类考核/市场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58 · 营销类考核/销售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62 · 营销类考核/客户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68 · 营销类考核/促销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72 · 营销类考核/营销队伍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76 · 营销类考核/产品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80 · 营销类考核/品牌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84 · 生产类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88 · 生产类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394 · 生产类考核/制造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00 · 生产类考核/成品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06 · 生产类考核/质量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10

· 生产类考核/设备及工具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17 · 生产类考核/生产安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22 · 生产类考核/技术开发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29 · 行政人事类考核/组织设计管理/考核方法…………………433 · 行政人事类考核/人力资源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34 · 行政人事类考核/文书档案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38 · 行政人事类考核/行政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41 · 行政人事类考核/行政财产物资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43 · 行政人事类考核/行政后勤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47 · 行政人事类考核/会议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50 · 行政人事类考核/差旅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52 · 行政人事类考核/提案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56 · 行政人事类考核/企业文化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59 · 行政人事类考核/企业战略与规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63 · 行政人事类考核/奖惩管理考核/考核方法…………………467 · 分类考核汇总表…………………470 · 个人综合考核表/非生产类职员考核…………………471 · 个人综合考核表/生产类职员考核…………………472 · 个人综合考核表/助理人员绩效考核表…………………473 · 个人综合考核表/部门副经理考核表…………………474 · 副总经理及以上人员考核表…………………475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范本

· 工作分析调查表范本…………………477 · 劳动合同范本…………………481

上一篇:《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案设计下一篇:横向课题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