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亚课题教学设计

2024-04-10

徐大亚课题教学设计(精选5篇)

篇1:徐大亚课题教学设计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徐大亚 【单位】兴义市向阳路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连加和连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计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和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和连减计算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习用连加和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和连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会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一开火车的形式口算卡片。

2、互相评价。

二、新授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连加:

1、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1)5+2=7 7+1=8(2)5+2+1=8

3、老师想知道5+2+1=8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4、比较两种算法:

异:第(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

同:(1)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两种算法都对。(2)两种方法都是用5+2的结果7,再加上1,得出8的。

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

第(2)种,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并建议学生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5、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6、完成做一做左边的题目。

(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

(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二)教学连减:

1、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

2、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1)8-2=6 6-2=4(2)8-2-2=4(3)8-4=4

对每一种算法都作出分析,重点分析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补充课题。

3、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4、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目。

(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注意教会学生看图,因为这种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三、游戏:

请同学表演,同学们要注意台上同学人数的变化。

1、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走了2个,又走了1个,最后剩下多少个?(生列式计算,订正。)

2、先请4个同学,再请2个同学,再请0个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生列式计算,订正。)

四、练习: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1、P73第1题:

(1)先出示正在跳绳的5个同学,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又走来4个同学,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请同学口答出算式,再填书。

2、分别完成P73第3题左边3道算式和成P74第6题左边3道算式.(都要求画出计算过程。)

五、小测:

同桌间互换小测本,互相各出两道连加、两道连减考同桌,再收小测本批改。

六、总结:

如果回到家,家长问你今天数学学了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5+2+1 8-2-2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自评——互评——师评

篇2:徐大亚课题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徐大亚 【单位】兴义市向阳路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课题】搭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掌握两类事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渗透“符号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的过程,能有序地找出简单的组合数。【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培养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今天美羊羊可高兴了,因为她和喜羊羊他们约好了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美羊羊想穿得漂亮一点,她打开衣柜,拿出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请同学们帮她打扮打扮,你会怎样搭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搭配问题。板书课题:搭配

二、新课讲解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一)、借助活动 体验搭配

1、出示课件 美羊羊想穿得漂亮一点,她打开衣柜,拿出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请同学们帮她打扮打扮,你会怎样搭配呢?注意: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配在一起穿,算一种穿法,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

2、学生猜一猜有几种穿法。

3、把你想的过程记录下来,可以画一画,写一写,连一连,记录的方法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记录清楚,让大家能看明白。

4、展示学生记录单。

(二)、讨论交流记录方法

1、你是怎么记录的?(1、文字,2、画图,3数字,4字母等)

2、展示用不同图形符号表示的方法。讨论用图形符号表示方法简单方便,能把复杂的图形简单地表示出来,还进行了分类

3、及时评价

对学生不同的记录方法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是学生通过对比后得出的评价,不管是那种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与肯定。

4、发现了原来有六种搭配的同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的。学会倾听学会交流你会有新的发现。在研究穿衣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上装跟下装的搭配也是有学问的,课件出示 先确定一件上装,来搭配3件下装,完了;再拿另一件上装来搭配3件下装,这样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就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三)、增加衣服件数来配一配

1、一件上衣配三件下衣,有3种配法,2件呢?再增加一件上衣有多少种配法?继续增加至9件上衣会有多少种配法?

2、换个角度想,从下往上配,一件下衣有几种配法?2件呢?„„有10件下衣有多少种配法?

3、要是有9件上衣,8件下衣,会有几种配法呢?你怎么就配得这么快呢?

板书: 2件上衣 3件下衣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3×2=6(种)

上装的件数×下装的件数=搭配的种数

三、巩固练习

(一)、配早餐

选好了衣服,美羊羊要吃早餐了,看看都有哪些好吃的 ?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1种,想想美羊羊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你记录在白纸上,越快越好。用什么方法记录会更快呢?

(二)、配数字

吃完了早餐,大伙们准备离开羊村去玩了,但村长慢羊羊给它们出了一道数字游戏,要求它们答对了才可以离开羊村。拉动纸条,看看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记录下来。

(三)、小结:

配早餐,配数字跟配衣服是不是一个道理?都是几种事物搭配?(2种)要想知道两种事物搭配共有几种方法,有什么规律?(两种事物的种数相乘)

四、拓展延伸

两件上装,三件下装,如果再加上两双鞋子,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五、总结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衣服主示图 不重复不遗漏 《围绕“三教”思想,探究多元化评价方式》课题——教学设计

篇3:徐大亚课题教学设计

关键词:大亚湾核电站,DEL故障甄别系统,DEL制冷机控制系统

0前言

大亚湾核电站DEL制冷机控制系统由28路开关信号串联组成的一个通路, 当其中一个通道的开关打到开的状态后, DEL系统即会跳闸保护, 而在跳闸后, 如果系统中其他通道出现开关打开状态, 那么就无法区分哪个故障是首发故障, 哪个是后发故障。为解决此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DEL故障甄别系统, 它具备有捕获首发故障、随后故障等功能, 并通过发光二极管来指示故障类型, 便于运行人员监测和区分DEL制冷机控制系统各通路的故障情况。

1 方案描述

1.1 总体设计

DEL故障甄别系统是DEL制冷机控制系统的下游监测系统, 它具备有捕获首发故障、随后故障等功能, 可根据DEL制冷机控制系统通道故障产生的先后顺序来区别显示哪一路的故障信号是先发生, 哪一路信号是后发生。

DEL故障甄别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输入端口。DEL故障甄别系统共有28路开关量输入端口。

(2) 电源模块。DEL故障甄别系统由直流48V电源供电, 经电源模块处理后产生+5V信号。

(3) 报警显示灯。每个通道使用一个发光二极管用来指示该通道的状态并区分不同的故障类型, 首发故障采用橙色灯, 随后故障采用红色灯, 工作正常采用绿色灯。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指示灯提供的信息进行故障分析。

(4) 复位开关。DEL故障甄别系统具有手动复位功能, 由一开关实现。

1.2 设计原则

本设计方案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 高可靠性, 即在运行其间不可以影响其它相关系统的运行, 通过典型可靠的电路设计和选择可靠的元器件等方法来满足;

(2) 准确性, 能够准确捕捉到报警信号, 并且能够准确区分出首出报警信号, 在设计中引入单片机来确保该系统的准确性;

(3) 操作简单, 操作面板简洁可靠, 便于安装, 通过成熟的的结构设计来满足;

(4) 元器件选型原则。

1.3 元器件选择

因为元器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DEL故障甄别系统的可靠性, 所以元器件的选择采用市场上已经得到大量应用和具有高可靠性指标的世界知名厂商的元器件, 并选择工业级或以上级别产品。除此之外, 采购的元器件还应进行筛选测试, 筛选出合格的元器件时行使用。

2 功能设计

2.1 隔离设计

为了确保DEL故障甄别系统的可靠性, 本设计方案对输入信号和电源信号都进行了隔离设计。

2.1.1 输入信号隔离

本设计方案以不影响其它系统为原则, DEL故障甄别系统不参与DEL制冷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只对系统提供的信号进行分析, 为了不对DEL制冷机控制系统产生干扰, DEL故障甄别系统的输入信号采取光电隔离措施。

DEL故障甄别系统提供28路开关信号, 经过光耦隔离后, 提供给处理单元, 对信号进行捕获和分析, 其中28路开关 (提供的继电器上空余的辅助节点) 和48V系统提供电源, 限流电阻连接到光耦的3脚, 与输入端构成一个反逻辑关系, 该反逻辑关系可使输入端继电器触点吸合时, 输出端为低电平, 继电器触点断开时, 输出端为高电平。

2.1.2 电源隔离

系统提供48V直流电源, 电路中选用DC/DC电源隔离模块, 输入48VDC, 输出为+5V。电源模块选用MURATA、TRACO等国际知名厂商的产品。

2.2 输入数据采集模块

经过光电隔离后的信号通过总线收发器HC245将信号引入到MCU处理器, 进行信号分析。这部分电路采用4片HC245进行组建。

2.3 MCU处理单元

MCU为信号处理单元, 分析采集到的开关量信号, 区分出首发故障信号、随后故障信号以及正常信号。并将分析后的结果输出到显示电路, 驱动发光二极管工作。MCU选用51或PIC系列单片机, 该系列单片机市场应用广, 处理速度快, 完全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2.4 显示单元

显示部分采用变光二极管, 一共28只, 分别代表28个通道。发光二级管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会发出红色、绿色以及橙色共三种颜色。红色用来指示其它通道故障, 绿色用来指示通道正常, 橙色用来指示首发通道故障。显示采用动态方式, 最大程度节省系统功耗, 减少DC/DC模块的发热。

电路采用I2C总线扩展芯片, 利用MCU的两个端口扩展出56路端口, 分别与变光二极管的两个阴极端连接。当扩展芯片的某个管脚出现低电平时, 与该管脚相连接的灯即点亮。

DEL故障捕捉系统接入电源后, 通过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线, 通过LED指示灯的颜色可以很明显的判断出DEL制冷机控制系统的故障情况。

3 结论

篇4:大亚湾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新路径

做法及成效

创新试点工作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优化应急资源配置、组建专业化救援队伍、建立信息化应急响应平台、推行救援服务市场化运作”等6个方面内容为重点, 通过推行“六化”举措, 取得了“六新”成果。

多元化参与, 形成统一领导、协同联动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大亚湾石化区在2010—2012年连续发生了3起危险化学品事故, 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出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不顺、应急机制运转效率低等问题。为此, 石化区从4个层面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政企联动、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决策层面。强化区委、管委会对应急工作的直接领导, 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应急管理重大事项由区委、管委会共同负责、共同决策, 应急管理工作力度明显加强。

二是管理层面。优化应急管理组织架构, 成立了由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任主任、职能部门和园区企业为成员的“应急救援联动委员会”, 统筹协调全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管理层级和中间环节进一步减少, 点对点的直接应急指挥进一步加强, 应急响应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是落实层面。组建了石化区业主委员会及石化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发挥政企之间专业资源共享互惠的桥梁作用, 有效解决了石化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大问题, 部署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更加具体, 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四是机制层面。简化应急决策指挥流程, 建立事故征兆发现、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报机制, 设立企业、专家和职能部门应急信息直通热线, 推动企业应急救援互助,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专业性应急救援, 实现政府部门、救援队伍和企业之间的有序联动。

标准化管理, 构建严格规范、系统配套的规章制度新体系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机制。坚持问题导向, 对石化区功能分区、安全间距、区域风险、危险品运输风险、公用工程保障、应急救援能力等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形成《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区域安全评估报告》;制定了《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安全生产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标准》, 实行应急能力考核计分和分级制;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对园区应急能力进行系统性、周期性的综合评估, 为依法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制定应急管理发展规划。编制了《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中长期规划 (2014—2020年) 》, 从应急指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长远设计, 确保了应急管理政策措施的连续性。

三是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围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有偿服务等方面制定了8项规章制度, 解决了有关政策法规在执行层面的具体操作问题。

四是创新应急预案管理。指导企业规范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倡导应急操作流程“专人专职, 一岗一卡”, 实行应急处置措施卡片化管理, 推行应急预案简明化;通过经常性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把预案由“死”变“活”、由“纸”变“实”, 实现政府部门、企业和救援队伍之间应急预案的无缝对接。

科学化统筹, 开创综合利用、优化配置的资源整合新途径

一是整合应急救援队伍。专门成立区石化消防指导中心, 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训练、统一考核、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五统一”要求, 对石化园区应急救援队伍实施联勤联训。通过整合, 形成了以企业专 (兼) 职队伍为基础、公安消防队伍和危险化学品救援专业队为骨干、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为补充、实战型专家队伍为支撑的救援队伍体系, 包括1个公安消防大队、6个企业专职消防队、1个危险化学品救援专业队、1个综合应急救援大队、7个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 全区应急救援力量将近2 000人。

二是整合应急物资。按照“填平补齐、差异配置、统一调度、资源共享”的原则, 对现有应急物资进行分类管理, 优化存储结构, 明确通用性大宗应急物资装备由政府统一采购, 引导园区企业差异化配置应急物资装备, 构建了以园区企业储备为基础、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基地和石化区消防特勤中队应急物资库为支撑、社会资源为补充的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

三是整合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依托区安全生产专家顾问团队, 从园区企业遴选工程技术人员, 从全国科研院所聘请专家学者, 建立了一支涵盖危险化学品、机械电气、特种设备、环境保护、建筑施工等专业领域, 由60多人组成的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专家队伍, 直接参与危化救援基地应急值守和应急指挥辅助决策, 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专业咨询。

四是整合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 投入约10亿元, 实施了21项应急保障配套项目重点工程, 包括建设石化区海陆消防站, 订造海上消防船, 新建16.5 km市政污水管道和4万m3石化区公共应急池, 整合石化区及港区消防供水管网, 实行石化区封闭管理等。目前正加快推进石化区绿化隔离带、公安消防特勤二中队等项目建设。为适应石化区发展需要, 接下来还将投入约20亿元, 建设石化区污水排海管线、区域大尺度空气预警监测系统、海洋环境监测站等项目, 确保园区应急保障设施齐备、功能完善、配套适应。

专业化保障, 打造装备精良、技术过硬的应急处置新实力

一是建成了专业化的危化救援基地。危化救援基地占地2.3万m2, 由国家、省、市、区四级财政及驻园企业共同投入1.8亿元, 于2014年9月投入运行, 综合楼、应急平台、应急培训中心、应急物资库等设施建成投用, 石化区管理服务中心、区石化消防指导中心、石化工业应急响应指挥中心等相关单位进驻办公。依托基地组建了国内第一支由安监部门主导、政企共建的危险化学品救援专业队,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已具备针对石化区内常见、易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开展专业应急处置的能力。

二是配置了一批专业化的救援装备。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 购置了举高喷射消防车、大流量泡沫抢险救援车、举高三相射流消防车、涡喷消防车等10辆国际先进的特种抢险救援车, 配齐了一大批先进的救援装备。全区现有各类消防车68辆、海上应急救援船舶27艘, 其他装备器材6 200多件 (套) , 应急救援装备梯次配备全、科技含量高、适用范围广。

三是实现了专业化的安全应急培训。危化救援基地内建有4 500 m2的培训楼, 具备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模拟演练、救援技能等培训功能, 可满足近200人的培训及食宿要求。应急平台推演室可提供事故模拟推演及应急技能模拟培训。规划建设涉及危险化学品泄漏、流淌火、立体火、回燃等单项科目训练区。危化救援基地还与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 包括挂牌设立驻点工作站, 共享师资、教材、场所资源等。目前, 危化救援基地已具备面向全国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环境安全、救援处置、特种设备安全等培训业务的能力。

信息化支撑, 搭建了平战结合、辅助决策的应急响应新平台

一是实现了应急管理的平战结合。常态下, 可开展应急值守、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测预警、应急法规案例库管理等日常性工作, 为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应急状态下, 具备信息处置、风险评估、远程会商、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 可实现跨部门跨专业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二是实现了园区动态的实时监控。接入了园区全景、园区企业、300路重大危险源及园区道路的实时监控视频图像, 可对50路关键部位视频监控信号进行智能分析。既可及时发现并排除险情, 也可为救援指挥提供事故现场视频信息。

三是实现了模拟推演的高度仿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GIS) , 提供园区环境和化工装置的三维实景, 配合模拟推演系统和化工实训装置, 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开展应急培训和仿真演练。

四是实现了应急响应的移动指挥。购置了移动应急指挥车, 配置了小型移动应急平台, 开发了现场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 可采集事故现场音视频、气象信息、环境数据等, 通过预测分析模型进行研判, 与指挥大厅进行实时传输, 为救援决策指挥提供参考。

五是实现了应急平台的高效互通。纵向与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特殊条件下, 可越级实现事故现场信息的上传和决策指令的下达;横向与区应急指挥中心、公安局、环保局等部门现有应急平台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实现多部门、多层级协同应急。

市场化运作, 推行企办政助、共建共享的应急服务新模式

一是创新推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服务市场化。石化区采取“企办政助”模式开展园区应急服务, 即以惠州大亚湾石化应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危化救援基地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行主体, 与园区企业签订有偿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根据企业占地规模、投资额度、风险等级、“两重点一重大”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 、安全信誉等情况, 提供预防性检查、培训、演练及应急救援等专业服务。2014年10月以来, 该公司已与石化区20多家企业签订了有偿应急救援服务协议。同时, 石化区还开展了应急救援社会化服务试点。区应急办等首批试点单位与8家社会化服务单位签约, 根据协议, 应急状态下, 签约单位将为应急救援现场快速提供应急设备、应急物资、人员、技术等救援保障服务。

二是创新推进园区应急物资储备市场化。通过“以仓代储”方式, 即由石化应急管理公司依托基地应急物资库进行商业运作, 吸引有实力的应急物资生产、销售代理等市场专业主体, 以合作仓储、出租经营等方式参与石化区应急物资储备, 既盘活公共应急物资库的场所优势, 为园区提供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保障, 又为园区企业提供“家门口”式专业服务, 还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用于维系危化救援基地的运行。

危化救援基地运行以来, 已初见成效。石化应急管理公司成功参与了2014年“6·25”石化区甲醇车侧翻事故等应急处理10余次, 特别是2015年2月5日惠东县义乌商品城火灾事故, 危险化学品救援专业队作为唯一一支参与救援的社会专业救援力量, 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派出了举高喷射消防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大流量泡沫消防车等先进消防车参与救援, 还利用应急平台和移动应急指挥车通过3G信号将现场音、视频信息实时传输至国家、省、市应急指挥平台, 为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及时掌握事故现场动态、提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努力方向

虽然石化区的试点取得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 与国家、省、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做进一步努力:

一是着力发挥危化救援基地应急救援功能。依托集成化的应急指挥平台、专业化的应急救援装备、仿真化的模拟化工实训、立体化的应急救援力量、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 进一步加快队伍能力建设, 发挥危化救援基地“立足大亚湾、服务粤东片、辐射华南地区”的功能。

二是着力拓展危化救援基地培训演练业务。建立广东省安全生产培训考点, 依托模拟演练教室、模拟化工实训场、电子沙盘、应急救援设备等, 面向全国拓展应急救援、特种设备、环境保护、电气安全、道路运输等培训及演练业务, 全力打造具有危险化学品行业 (领域) 特色的安全应急培训基地。

三是着力提升危化救援基地科研开发能力。与中山大学、省消防总队合作, 筹建火灾重点实验室惠州实训基地。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消防服务培训学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工学院、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等机构合作, 成立珠三角国际安全应急救援技术中心, 在应急救援实战技术与培训、安全与应急标准、救援模拟演练、消防安全培训、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检测、企业安全技术咨询等领域进行科研开发。

篇5:大亚湾石化物流发展的调查研究

为了准确了解大亚湾当前石化业和石化物流业发展状况,2009年8~12月,“惠州石化物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对大亚湾石化区的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和石化物流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力求在客观分析惠州大亚湾石化物流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石化物流业发展策略。

1 大亚湾石化物流的发展现状

1.1 大亚湾具备了发展石化物流的基础条件

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南部,南临南海大亚湾,现规划总面积27.8平方公里。石化区所在的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在1993年5月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深圳、香港,陆路距香港60公里,海路距香港47海里,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约150公里,距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约70公里。大亚湾已初步形成由深水良港、航空港、铁路、高速公路和光纤高速网络组成的立体交通通讯网络。

随着香港“和记黄埔”正式加盟惠州港的开发和建设以及欧德油储、中外运国际物流、荷兰孚宝、中信物流、中铁公司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相继落户,在大亚湾中转的货物特别是石化产品将日益增多,大亚湾具备了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物流中心的能力和条件。目前初步形成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交相呼应的网络,在澳头港建设了大型原油码头、多个大容积的原油储罐,并在炼油化工区域建立了一些的储存、运转设施。围绕石油石化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形成了发达的公路、水路和管道运输网络。这为大亚湾发展石化物流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未来的大亚湾石化区将发展成为以炼油、石化深加工为主,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为辅的生态工业园区。

1.2 大亚湾石化物流规模逐年增长

近年来,惠州石化产业稳步发展。大亚湾石化区内中海壳牌、中海炼油两大龙头项目已顺利投产,中国海油惠州炼化是迄今为止我国首套单系列最大、专门用于加工重质高酸原油的大型炼油项目,主要生产汽油、苯、丙烯等15大类产品,年生产能力达1200万吨。中海壳牌拥有乙烯等11套世界先进的生产装置,每年可提供230多万吨高附加值石油化工产品。随着大亚湾石化区大型石化项目的纷纷上马和投产,2007年和2008年惠州石化产业增加值达122.6亿元和121.4亿元人民币,石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成熟度持续提高。2009年1~3季度,石化行业完成增加值123亿元,快速增长43.7%,增幅比上半年大幅上升30.3个百分点。而中海油炼化、中海油开氏石化等重点项目的全面投产,是石化行业乃至规模以上工业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成为全市整体工业实现增长的重要支撑之一。石化产业的发展派生出了巨大的社会石化物流需求,刺激了石化物流产业的发展。

1.3 惠州石化物流产业链基本形成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惠州大亚湾石化物流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石化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和石化物流节点空间结构。从上游到下游也是价值链传递的过程。由于石化产业“哑铃型”行业特点,利润集中在上游的原油勘探开采部门和下游的销售企业。石化物流商做好成品油配送等终端配送服务尤为重要。石化区内大部分原油都依赖进口,主要进口地在中东。原油通过海运运抵惠州港,在港口通过管道运输将液体原料运至石化区内,部分固体原料则通过集装箱公路运输运至石化区内。石化区内铺有管道,原油等可直接运至各个企业。由于自营物流普遍,各个企业都利用自己的仓库、油罐等仓储设施进行仓储业务。另外,Oiltanking(欧德油储)等一些专业物流服务商也进驻了大亚湾石化区,为石化企业提供公用工程、仓储、终端设施、维修等服务。石化区规划建设的15平方公里的精细化工园区,面向国内外市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石化深加工产品、高新技术材料、专用化学品。因为精细化工业有“隔墙供应”优势,可以有效减少石化企业的运输成本和安全风险。这些石化产品再通过各种运输方式配送到下级销售商或者最终客户。

2 大亚湾石化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营物流占主导地位,物流外包发展不充分

大亚湾规模以上的企业有25家,其中,石化企业18家,公用设施公司6家,专业第三方石化物流公司1家。调查统计,惠州石化企业愿意采用物流外包的比重仅占30%左右,除了普莱克斯、惠菱化成和普利司通等欧美、日资石化企业外包物流业务,石化区内的其他石化企业也有部分物流外包现象,但比重不大。

调查分析表明,制约惠州石化物流业务外包的原因是石化企业对专业物流公司缺乏了解和信任。当前为石化区石化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服务商主要有中远物流、中信物流等大型物流公司和欧德油储这类专业物流公司,但石化企业对物流公司的物流服务不满意率高达56%,而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物流企业服务内容不全、不能提供供应链整合、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作业差错率高等等,担心物流外包会扩大流通成本、造成信息外泄、对物流作业失去控制也是企业不愿采用物流外包的原因。

2.2 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差,服务模式单一

据调查,目前大亚湾大多数石化物流服务内容仅限于局部和单环节。几乎所有的石化物流公司能提供的服务只涉及货代业务、仓储业务或陆运配送业务等中的一个或几个业务活动,而完全意义上能够提供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业务的企业根本没有。即使像招商物流、南方物流、中信物流等本地较大的物流企业也尚未提供一体化的石化物流服务,更不用说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管理。惠州石化物流服务供给的缺陷,导致惠州石化生产或贸易企业无法将物流一体化外包,更无法集中精力有效发展生产、技术和贸易,长此下去会制约大亚湾石化业的发展和石化物流业的优化升级。

2.3 石化物流网络不够完善,物流节点建设需加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惠州石化物流网络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设施网络不够完善。虽然石化区和惠州港交通便利,但是企业反映道路质量需要提高,航道水深和宽度不能满足大型油轮的运输需要。且由于中海油等项目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明显,石化物流企业多聚集在港口、石化区、精细化园区等地。

(2)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滞后。据调查,大亚湾20%的石化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建立了门户网站。但在资金投入上有困难。石化区内企业在信息技术上单独使用EDI,GPS,DSS较多,但企业间合作较少,缺乏相互交流的公共信息平台。而企业普遍认为,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加大对物流信息技术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

(3)物流节点的规划不太合理。实际中物流节点和石化产业的节点基本是重合的。但这些节点在规划时缺乏对物流问题的考虑,随着石化物流需求的增加,一些设计变得不能满足物流需求。如配送平台建立在石化区的中心,这种设计使运输车辆集中到中心区域,造成交通不便,增加运输和环境成本。

2.4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结构有待优化

从事石化物流操作的专业人员,既要理解物流产业的特征,又要了解石化产品的特点。因此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较晚,针对石化行业的物流培训更加匮乏,这就造成了专业人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奇缺,人才难以达到企业要求。

调查问卷显示,27.7%的企业反映企业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人员臃肿且人员成本高,另一方面,石化专业人才、物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又奇缺。而且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流动性大,不熟悉一线工作,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

2.5 行政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实地走访的企业和调查问卷显示,80%以上的企业都希望提高港口管理和政府行政效率。具体问题是:(1)海关手序繁多,程序复杂,希望可以简化程序。应该向上海、深圳海关学习他们一体化办公的经验,把惠州海关现有3个审批部门的职能集合为1个职能部门,由政府建立一个海关报关协调机制,为石化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提供高效的行政服务。(2)海关服务时间短,不够灵活,项目报批时间长。惠州海关的工作时间基本上是5×12小时,而深圳海关是6×24小时,绝大多数企业希望惠州海关能延长服务时间。(3)港口建设比较落后,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当前大亚湾石化产品运输和贸易对港口服务的要求。

3 惠州大亚湾发展石化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加强石化物流行业的规划管理

现代物流对于大多数石油石化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来说,目前还是一个新事物、新观念。不少石化企业的管理者对现代物流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物流只是简单的储存和运输活动,没有充分认识到强化物流建设和管理对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性。所以,应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理论和知识的宣传引导,特别是在管理者中普及有关知识,并应用现代物流知识和技术,做好石化企业的物流发展规划。

同时,加强行业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是当前做好石化物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建议成立惠州市政府石化产业办事厅,该部门对石化发展负责,拥有审批权。石化企业的各项与政府相关业务可在相关部门及时得到回复,从而避免多头领导带来的混乱和职权不清造成的行政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3.2 石化企业逐步实现主辅分离,将物流外包

石化企业物流外包已成为国际石化物流的主流。通过物流业务外包的方式,将企业的薄弱环节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做,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主营业务上,使企业核心能力更加突出,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也使企业能够快速的响应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样,不仅会提高企业产品销量,提高资本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石化企业采取物流外包方式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大亚湾石化企业在选择物流外包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将部分业务外包。就是指企业将物流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外包给社会上的专业公司去做。例如,将物流规划和设计工作外包给物流专家,而企业的物流信息、运输、仓储等业务的实施和管理仍由自己负责。这种外包模式有利于企业根据自己在物流业务中的优劣势采取适宜的外包模式。(2)整体业务的外包。即一条龙外包,将一项完整的物流管理职能工作的全部外包给企业外部的物流服务机构,企业自身物流部门只是作为联络者、协调者和企业代表。采取这种外包方式时最好是选几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竞争,这样可以避免失去对物流的控制。

3.3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综合服务能力

化学品物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发展第三方物流,对企业降低成本、改进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针对目前惠州第三方物流发展落后,石化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的现状,惠州应积极引进服务能力较强的国际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落户大亚湾,同时采取措施培育本土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方式有:(1)对于物流规模和处理能力已相当大的石化企业,可将其主业和物流产业分离,成立专业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再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通过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物流业务也随之壮大,物流资源和管理经验得到持续积累,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企业主业和其他企业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2)对物流规模和处理能力相对差一点的石化企业,可通过与石化系统内或系统外其他企业联盟,进行物流资源的优势整合,迅速壮大物流处理能力,超常规直接发展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政府应采取相关的优惠措施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尤其是专业化的石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并加强市场引导,鼓励其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提高自身的物流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其尽快成长为惠州石化物流市场的主体,更好地满足本地石化企业的物流需求,最终形成石化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

3.4 建立现代石化物流体系,提高石化物流的竞争力

石化企业目前的物流系统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的物资供应体系。在管理体制上仍然维持着采购、仓储与运输、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相对孤立的状态,难以对整个物流链进行统一控制,与现代物流模式相比,现行物流体系明显缺乏竞争力。惠州的石化企业必须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模式改革现行的物流体系,通过物流功能的整合,实现全程物流的统一管理和运作。

调查问卷显示,石化区85%的企业同上游企业都是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与下游企业却是短期或者长期的合作关系。显然供应链的下游企业有更多的变动性,松散性,复杂性。通过对石化产业链的分析,可知石化产品下游销售环节和终端配送是一个利润中心。

(1)构建适合惠州大亚湾石化物流的成品油物流模式。本课题组认为,惠州成品油消耗量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年增长,石化企业对成品油的重视程度应不断加强,并创建迅捷、低成本的成品油物流模式。通过将系统管理思想引入到成品油物流管理中整合资源,对成品油物流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的统筹安排,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总成本的最大合理化。推行地市级石油公司向大型社会用户或加油站直接配送的模式,减少物流环节,实现成品油物流过程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2)优化成品油配送体系。整合物流资源,减少分布零散、规模小、效率低的油库,以骨干油库为核心建立建设配送中心,尽可能使油库、加油站位置靠近炼油厂,关闭多余的、经营不善的油库和加油站,优化配送网络,加强对终端加油站的配送管理。同时,可以在石化企业市场交叉的地区,推行共同配送,以节约大量的收购和新建油库的费用及配送运输费用。

3.5 增加投入,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惠州市政府应加大对大亚湾石化物流的投入,加强物流设施的硬件、软件建设,尽快形成配套的、完善的物流设施和网络平台,为此,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工作:

(1)在精细化工园区建立一个以石化产品需求地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扩大物流配送的有效半径,降低物流成本。

(2)建立固体化工品的公共仓库,面向大亚湾所有石化企业提供物流储存服务,解决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只有液体化工品公共仓库,没有公共仓储设施,企业自建仓库投资大,成本高的问题,实现石化物流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3)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度最高的经济监管区,是我国目前经济领域最前沿的一个政策平台。保税物流园区把港口与保税区成功地整合在一起,并进行封闭操作,这对于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税物流园区的优势就在于“境内关外”,进口货物入港保税、出口货物入港退税,还可在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储存、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供应企业提供辐射国内外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4]目前大亚湾的原油全部进口,随着石化区辐射范围的扩大及辐射能力的增强,将来会有大量的国际物流业务,目前石化企业单纯依靠货代公司代理报关的情况,将不能适应大亚湾石化产业和石化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建立专门的保税物流园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4)强化物流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随着石化产业的发展,大亚湾石化产品通过油罐车运输的数量日益增大,而油罐车的清洗是石化物流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保证石油产品运输的安全及产品质量,可以考虑建设油罐车的清洗设施和服务项目。

(5)构建石化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将石化企业的业务网点与物流设施连成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在整个石化区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终端硬件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投入。需要新投资建设的主要是用于沟通整个石化物流链的系统平台设施,从而将已有的分散在各个石化上下游企业的零星计算机系统连接拓展为一个全行业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保证整个石化物流网络的高效运行。

3.6 引进物流人才,做好石化物流人才培养计划

针对惠州本地石化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石化物流人才匮乏的局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校企合作,石化物流人才储备基地。可以由政府牵头,石化企业与本地唯一的高校惠州学院(有物流管理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三方联合培养的石化物流人才储备基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好处在于:可以促使化工物流业站在物流行业的最前端,以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占领市场制高点;可以促进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实践,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可以确保先进的物流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以最快的速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加强企业内部培训,让企业员工学习石化和物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融合,从而提高工作能力。

3.7 发展绿色石化物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据安监总局统计,化工行业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煤炭和爆竹生产的第三大高危行业,石化物流存在着许多非绿色因素,因为产品与普通产品相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等特性,随着物流量的急剧增加,会形成大量流动的危险源,因此,石化物流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惠州要建成珠三角的旅游胜地,大亚湾石化区毗邻大亚湾旅游区。因此,惠州石化和石化物流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石化物流。惠州市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标准,监督企业严格执行绿色物流措施,并扶持和发展本地的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展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和产业管理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主体促进石化物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减少石化物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石化物流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摘要:随着大亚湾石化产业群的快速成长,石化物流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文中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亚湾石化物流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亚湾,石化产业,石化物流

参考文献

[1]马志光,姚飞.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物流发展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2004,(1):7-11.

[2]李东,张秀萍等.我国化工企业的物流模式研究[R].中国物流学会网,2009,2,23.

[3]高明.石化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探讨[J].化工进展,2003,(4):433-436.

上一篇:茹毛饮血的意思解释是什么下一篇:台湾与大陆关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