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下单元测试

2024-05-09

八年级英语下单元测试(精选6篇)

篇1:八年级英语下单元测试

Unit1

1.免费2.使用某物做某事3.在家通过电脑学习4.活到200岁5.在一百年以后6.更少的空闲时间

7.将会有更多 / 更少的污染。8.更少地使用地铁9.拥挤10.在大学

11.你认为萨利五年后将会成为什么? 12.住在一所公寓里13.乘火箭飞往月球

14.住在太空站15.爱上 …16.作为一名记者17.独自生活18.养一只宠物鹦鹉19.去滑冰

20.看上去很精神21.穿套装22.在工作日期间23.在周末24.穿着更随意25.在一张纸上26.赢得下一个世界杯

27.获奖28.做着玩29.从现在起二十年内30.为…工作31.穿校服上学32.飞往月球度假

33.预测未来34.做预言

35.实现, 达到36.其中最大一家电影公司的总裁37.在一些科幻小说电影

38.在未来39.帮助做家务活40.成百的41.与…做一样的事

42.尽力做某事43.使某人做某事44.有某人 / 某物正在做某事 45.看起来更像…46.做简单的工作47.一遍又一遍48.不想做某事49.厌倦50.有更少的工作要做51.许多不同的形状52.一些…, 其他…53.帮助做某事54.电动牙刷Unit2

1.不让…进入2.想要某人做某事3.太大声播放CD片

4.与某人争吵5.过时的,落伍的6.时髦的,流行的7.给某人写信

8.打电话给某人9.一张球赛的票

10.某物使某人感到惊讶11.怎么了?

12.电话谈论此事13.付款14.挣钱

15.找一份兼职工16.向某人借某物

把某物借给某人

17.向某人索要某物18.青少年论坛19.为某人买某物

20.请家教21.与…一样22.不昂贵23.与我有一样的发型

24.需要帮助25.发现,查明26.其他的每个人27.做错事28.心烦, 沮丧29.知道该做什么

30.把某物忘在某地31.运动服32.邀请某人做某事33.生某人的气34.考试不及格35.通过考试36.与某人一样年龄

37.与某人相处(融洽/不好)38.把某物归还给某人

39.与某人打架40.给某人建议41.请你做…,好吗?42.课后活动

43.足够…

44.从…到…45.直到…才…46.迅速地吃晚饭

47.是到做某事的时候了.48.格林一家49.尽可能多地填满孩子们的生活50.处于太大的压力中51.抱怨(做)某事52.参加课外活动小组

53.没什么新鲜的54.好象要做某事55.看到某人做某事56.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57.了解58.把…送到…去59.各种各样的…60.把…和…相比

61.发现/认为做某事很…62.为某人计划某事63.在一方面64.在另一方面65.需要时间和自由来放松66.自己做事情Unit3

1.在…的(外部)前面2.在…的(内部)前面3.在理发店4.睡懒觉5.电话聊天6.淋浴出来

7.从… 出来8.剪发9.航天博物馆10.在某地降落11.沿着街道走12.报警13.起飞14.有一次不寻常的经历15.跟随某人做某事16.某人感到惊讶17.在上个星期天早晨9点18.你在开玩笑!19.爬树20.恐惧21.(从…)跳下22.朝某人喊叫23.(外来物)在树上24.(本身长)在树上25.骑自行车26.警官

27.一份报纸

28.跑开, 逃跑29.喊某人的名字30.在车站外31.绕着…走

32.想到做某事33.往外看34.发生了什么事?

某人发生某事35.起床36.飞往…的航班37.在诊所38.在汤姆家39.生病住院40.赢得金牌41.在历史上42.最重要的事件之一43.在美国现代历史上44.在这天45.在…城市46.听说47.日常活动48.40多岁49.在操场上

50.叫某人(不要)做某事51.一起走路回家52.沉默地53.(某事)发生

54.在更近代的时期55.世界贸易中心56.对某人来说有了意义57.不是所有的…58.在月球上行走

59.成为太空中第一位中国宇航员60.进入太空61.绕地球的飞行(n.)62.绕地球飞行(v.)63.民族英雄64.全世界Unit4

1.为某人开一个惊喜聚会 2.生某人的气3.不再4.带一些饮料和零食 5.说三种语言6.一个令人兴奋的星期7.首先8.做家庭作业9.把某物传给某人10.带口信给某人

11.为某人捎口信12.把某物(连续)传递给某人 13.我设想(不…)14.被期望, 被认为… 15.努力工作的16.在某方面做得好17.一切如何?18.很遗憾于做某事 19.健康保持健康

20.期末考试21.收到成绩单22.变得紧张23.别紧张.24.做得还行25.在…方面过得艰难27.这学期

28.某人做某事感到惊讶 29.真实的31.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

32.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是不对的.33.抄别人的作业34.做你自己的作业35.和某人大打一架36.养成一个坏习惯37.克服它(某事)38.改变某人的生活

39.对某人来说听起来像是有意思的事40.北大毕业生41.当一名志愿者

42.在一个为期一年的项目中43.在中国乡村地区

44.对某人来说是一种新的经历 45.海拔2000米以上 46.使某人做某事47.同意某人的决定

48.…和…49.经历不同的事情

50.在…和…之间没有不同点51.无能为力

52.开阔某人在…方面的眼界 53.外面的世界

54.给某人生活一个良好的开端

55.给某人的生活一个好的影响56.某事结束57.回到…

58.在做某事之后59.从事…60.做完某事61.保护 “地球母亲”

62.处于危险中Unit 5

1.过得开心2.组织聚会活动3.让某人进入4.不让某人进入5.半数的学生6.为聚会制定的规则7.把他们带走8.从其他学校带朋友来 9.叫他们离开10.在聚会期间11.学校大扫除12.环游世界13.上大学14.挣许多钱15.因…而出名16.作为….(身份)而出名17.受教育18.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19.似乎像…20.将能够21.靠做某事)谋生22.做你爱做的事情23.捐钱给慈善机构24.一直关注着你25.到处追随着你26.给生活带来麻烦27.靠体育运动来谋生28.一份危险的工作29.受伤30.做某事很困难31.事实上32.与….对抗, 反对33.加入俱乐部34.成为一名律师35.移动电话36.进行足够的锻炼37.吃太多的午餐38.看太多的电视39.嘲笑某人40.将发生什么事?41.正在发生什么事?

什么时候是举行聚会的好时间?

请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

如果你没有身份证,老师不会让你进入。

如果你带食物来聚会,老师把它带走。

如果你从其他学校带朋友来,老师会叫他们离开。

他作为一名演员而出名。

北京因长城而出名

你知道他是否会来吗?

如果你成名了,全世界的人民将认识你。

如果我成了一名律师,我将能够帮助人们。

他靠卖报为生。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 将去公园。1.怎么了?

2.踢足球3.为了…4.以下的三件事5.提高英语6.开窗

篇2:八年级英语下单元测试

(时间:100分满分,100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磬口(qìnɡ)眩目(xuán)污秽(huì)驰骋(chěnɡ)....

B.滋润(yùn)姮娥(hãnɡ)迸射(bânɡ)一撮灰(zuǒ)....

C.浸没(jìn)胭脂(zhǐ)飞窜(cuàn)胆怯(qiâ)....

D.忏悔(chàn)踌躇(chú)掩藏(cánɡ)号叫(háo)....

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我曾从海中拖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朔雪罗汉。

C.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退尽了。

D.在天边的矿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3.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朔方:北方。霁:雨或雪后转晴。

B.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馈赠:赠送礼品。

C.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稽首:一种礼节,见面轻度点头。

D.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4.下列句子中加黑成语使用欠妥的一项是()。

A.一个人办事应学会干净利落,不应该拖泥带水。

B.他一贯盛气凌人地欺侮人,因而人人都恨他。

C.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D.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_____,______。

A.那是音乐是诗是自由是跳舞

B.那是自由是诗是音乐是跳舞

C.那是跳舞是音乐是自由是诗

D.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6.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上填写最恰当的一组动词是()。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______,在日光中灿灿地______,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______大空,使大空旋转而且升腾地______。

A.奋飞 发光 弥漫 闪耀 B.飞舞 发光 布满 闪耀 C.奋飞 生光 弥漫 闪烁 D.飞舞 生光 布满 闪烁

7.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格最多的一项是()

A.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B.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D.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8.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鲁迅笔下的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情感的氛围。B.《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不可能与风暴。雷电完全融为一体,这只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而已。C.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迷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大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

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9.暴风雨即将到来,海鸥、海鸭、企鹅的毒现各是怎样?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刻画它们的丑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第一段中加粗字的含义。这一幅景象象征了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二两段对波浪的精彩描写表现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海浪与乌云等的剧烈搏斗中,海燕表现怎样?(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把“闪电”比喻成什么?“闪电”象征了什么?“大海与闪电”的激战象征了什么?激战的结果怎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采的时候,小屋置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大阳。大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丁,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的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大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5.作者列举了洗手时,______、______、_____;躺在床上时,_______、______来具体描绘时间的飞逝,也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描绘时间的飞逝,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掩着面叹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分)18.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9.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文章在叙事写景的前提下,能出现少量的抒情议论句。

答案与提示

1.D提示:A.眩xuàn B.润rùn 撮cuō C.脂zhī 2.D提示:A.托 B.塑 C.褪 D.旷 冽

3.C提示: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跪下,叩头到地。4.B

5.D提示:此题可从词义的递进关系来理解。6.C

7.D提示:用了拟人、排比、对比三种。

8.B提示:此题要结合全文主旨和写作背景来辨析。9.(1)“呻吟”“飞窜”“恐惧”“吓坏”“胆怯地躲藏”。(2)这是一群形形色色的假革命或不革命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它们惊恐万状的丑态。(3)与海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悔燕的高大形象。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10.(1)“暗”,写出云块浓厚;“低”,形容直逼海面;“压”表现出乌云凶暴。(2)“黎明”前黑暗的社会环境。提示:此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1.

(1)写出了波浪的乐观精神与战斗雄姿。(2)显示出了大海的力量. 12.“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这些都回应了上文,加深读者印象。从“叫喊”到“大笑”、“号叫”,更显示其欢快、洪亮、豪壮;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示其敏捷、勇猛。绘形绘声地进一步把海燕藐视反动势力、敢于斗争的乐观主义精神与英勇战斗的雄姿突现了出来。

提示:此题要抓住关键动词分析海痛的形象特点。13.

(1)把“闪电”比喻成“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2)“闪电”象征了气焰嚣张的沙皇反动势力。(3)“大海与闪电的激战”象征了阶级斗争的激化。

(4)结果:沙皇反动势力最终必将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14.表达了海燕作为“胜利的预言家”的无比豪迈的情怀。

提示:此题可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语气语调,揣摩句中的感情基调,并结合文意来综合思考。

15.吃饭时 默默时 伸手遮挽时 和太阳再见时 掩面叹息时 时间无时不在匆匆逝去

提示:此题可抓住句中关键词作答。

篇3:八年级(下)物理综合测试

1.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A.单纯的实验方法B.单纯的推测方法

C.数学推导的方法D.实验加推测的方法

2.关于厨房中物理现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

C.洗碗时“油花”漂在水面上,其原因是油的密度比水小

D.一小勺盐放入满水杯中,水未溢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B、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D、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4.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吸管有孔B.大气压偏小

C.吸管太细D.吸管插得太深

5.如图1,杠杆的两端各挂质量相等的钩码几个,杠杆水平平衡,若将悬挂点同时向O点移动2格,则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D.无法判断

6.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的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的不竖直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7.张涛在暑假用钓鱼杆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如图2所示,对钓鱼过程的下列几种解释,不正确的是()

A.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B.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C.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杆的拉力会增大

D.钓鱼杆是一种费力杠杆

8..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500N的小车,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前移动了5m,在这一过程中()

A.车受到的阻力是600N B.车受到的阻力是100N

C.拉力对车做功500J D.重力对车做功2500J

9.如图3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盐水、水和酒精,它们液面的高度相同,其中烧杯底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A.盛盐水的烧杯B.盛水的烧杯

C.盛酒精的烧杯D.三者一样大

10.用同一滑轮组分别把100N和2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如果两种情况下的额外功相等,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的总功不相等B.两次的机械效率相等

C.所做的有用功相等D.用于拉绳子的力两次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比较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___块的质量大;比较相同质量的铁块和铝块,___块的体积大。(ρ铁>ρ铝)

12.运输飞机一边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一边往地面投放救灾物资,在这个过程中,飞机的动能___,飞机的机械能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4.在教室里用如图4所示的喷壶喷洒药液时,先要用设置在喷壶上的打气筒向内打气,然后打开阀门,药液就会喷出。向壶内打气,目的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大气压强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喷洒药液后,在教室周围也能闻到药液的气味,这是由于___所致。

15.如图5所示,是一条小鱼在吐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浮力将变___,压强将变___。

16.如图6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的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17.如图7所示,城市街道上的路灯离地面都是很高的,如果路灯坏了,电工师傅可以坐在如图的修理车上的吊箱里靠近路灯进行修理。该车________(填对应的字母)部分是一个杠杆,使用此杠杆的好处是_____。

18.如图8所示的水压机,它是根据_______原理工作的。若活塞B的面积是A的面积的104倍,现作用在活塞A上向下的压力FA=50N,则活塞B上能举起重物重力最大为________N。

19.一艘小船底离水面0.5m,水对船底的压强为_____Pa;若船底有一面积为2cm2的小洞被木塞堵住,水对该木塞的压力为_____N。

20重为25N的木块,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则拉力做功为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J。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 1.画出图9中浸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以及容器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22.如图10所示汽车上有一个箱子,请画出汽车启动时箱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23.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四、探究实验题:(24题6分,25题5分,26题7分,27题5分,共23分)

24.小强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记录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1)小强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________,液体向________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5和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还跟_____有关,且___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以上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应用了________的重要的物理方法。

25.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12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

26.如图13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2)本实验中通过_______来判断钢球的动能的大小。(3)让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_。(4)利用此装置还可以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需选用_______不同的钢球,并让这些钢球分别从斜面上_____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木块上。

27.某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1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1)如果你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计算分析,就会发现他的实验结果是违背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于:________________。

(2)图15是测力计的放大图。结合图19你会发现导致实验结果违背物理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可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五、综合题(28题6分,29题7分,36题8分,解题时要有必要的说明并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共21分)

28.汕昆高速公路册亨﹣兴义其中有一隧道长4km,小汽车以100km/h的速度通过,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如果小汽车油箱装满油的容积是10-2m3,质量7.1kg,油的密度是多少?如果油的深度是20cm,油对油箱底所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29.我国目前研发了一种太阳能汽车,深受人们青睐,该汽车的质量为1200kg,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300cm2,在一次实验中,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min,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汽车所受重力的0.1倍(车内人员质量不计,g取10N/kg).求:

(1)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实验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实验中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4)请说出太阳能汽车的主要优点(只要求说出两点).

30.2014年中俄开展了海上联合军演,展示了我海军先进的装备,中国的导弹驱逐舰郑洲号是我国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满载时排水量为7500t.试求:(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1)该舰满载时所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2)若该舰从长江口驶向大海,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该舰的某声呐系统在海面下20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一、选择题

1.D 2.D 3.C 4.A 5.B 6.B 7.B 8.C 9.A 10.A

二、填空题

11.铁;铝12.减小;减小13.20;上浮14.大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或分子运动或扩散现象)15.大;小16.小于;乙17.OAB;省距离18.帕斯卡;5×105 19.5×103;1 20.50;0.

三、作图题

四、探究实验题

24.(1)1(或2或3);4;5(2)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3)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4)控制变量

25.(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A、D、E(或D、E)(3)2.4

26.(1)速度(2)木块被推动的距离(3)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不同(4)质量;同一

27.(1)有用功大于总功(2)拉力应该是0.8N错读成0.4N,(3)83.3%

五、综合题

28.分析:(1)已知路程与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轿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2)已知油箱装满油的容积可知油的体积,又知其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油的密度;

(3)已知油的深度,又知油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出油对油箱底所产生的压强。

解:(1)由v=s/t得小汽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2)油的密度:

(3)油对油箱底所产生的压强:

答:所用的时间是0.04小时;油的密度是0.71×103kg/m3;油对油箱底所产生的压强是1391.6Pa.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和液体压强的计算,综合性较强,但都属于公式的基本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9.分析:(1)利用固体压强公式直接代值计算,注意水平地面时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

(2)求汽车牵引力做的功,得先用速度公式算出汽车运动的距离,由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即:牵引力F'=f;

(3)汽车牵引力做功功率可直接代值计算;

(4)符合题意均可。

解:(1)汽车的重力:G=mg=1200kg×10N/kg=12000N。

汽车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12000N,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由v=可得,汽车在30min内通过的路程:

汽车运动时的阻力: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

所以牵引力F'=f=6000N,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4)优点:节能、环保、无污染、无噪声等。

答:(1)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4×105Pa;

(2)实验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是4.32×107J;

(3)实验中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2.4×104W;

(4)太阳能汽车的主要优点有节能、环保、无污染、无噪声等。

【点评】:本题通过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考查了重力计算、压强、功、功率、平衡力等。包含了力学的一些重要计算.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拔高难度。

30.分析:(1)已知驱逐舰满载时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m排g求出驱逐舰受到的浮力大小;

(2)若该舰从长江口驶向大海,都是漂浮,受到的浮力不变,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海水的体积(浸入海水中的体积);

(3)知道某声呐系统在海面下的深度和海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受到海水的压强。

解:(1)驱逐舰受到的浮力:

(2)∵驱逐舰从长江口驶向大海,都是漂浮,

∴受到的浮力不变,

答:(1)该舰满载时所受到水的浮力是7.5×107N;

(2)若该舰从长江口驶向大海,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7281.6m3;

(3)该舰的某声呐系统在海面下20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2.06×105Pa。

篇4:八年级英语下单元测试

1. 阅读微型语段,回答(1)—(4)题。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liàn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gài是不行的。(选自课文《端午的鸭蛋》)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A.东_______B.子_______

(2)按拼音写汉字。

A.liàn[ ]囊B.大gài[]

(3)请在田字格内写出两个与“囊萤映雪”词义相近的成语。

(4)请谈谈你了解了“囊萤映雪”这一典故后的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忆课文有关知识,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云南的歌会》字里行间洋溢着沈从文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B.《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我们从中品尝到了人生的滋味。

C.萧乾的《吆喝》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D.冯骥才的《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

3. 请在下面语段的“□”内填写恰当的短语,以展示歌会酬和的方式。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选自《云南的歌会》)

4. 某理发店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美丽从头开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请说说其中的妙处,然后根据这一职业的特点,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仿照句中加横线的部分,补全句子,要求句式相似,意旨相通。

我爱读书,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全诗句,并指出它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面四个句子中,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沙场秋点兵 B.零丁洋里叹零丁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闲来垂钓碧溪上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陕北民歌“信天游”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过去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再现。过去和现在,陕北民歌“信天游”都以它那高昂的气势、悠扬的旋律和催人泪下的真情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民歌“信天游”同样面临着危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艺术的时尚化追求,更使得陕北民歌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已被确立;2005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1)阅读了上面的材料后,小明和萧军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应该保护“信天游”,保护传统文化;萧军则认为时代总是在发展的,总会出现新的艺术形式,不需要保护“信天游”。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回答9—11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9. 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段用了很多笔墨描写景色,这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选段的场面描写在写作方面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端午的鸭蛋》选段,回答12—18题。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2. 依次填入文中“□”内的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绕灌扔抵B.绕装丢顶

C.缠装扔顶D.缠灌丢抵

13.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端午节的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反映了家乡人怎样的心理与追求?

风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与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既然文题为《端午的鸭蛋》,作者为什么用大段文字来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对施放“黄烟子”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燃放的炮仗。B.用以熏除室内的害虫。

C.用来避邪。D.给小孩练习写字。

16. 这段文字写家乡风俗是从成人还是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选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对过端午节,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外美文《坐歌堂》,回答19—24题。

坐歌堂

张喜洋

在川西北农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坐歌堂”。

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众多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早早聚在女方家的院子里,摆上十几桌酒席,在四川叫做吃“十大碗”。顾名思义,“十大碗”就是每桌限定十个菜,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四川的传统菜,像扣肉、东坡肘子、墩子肉等。这些菜都是厨师用竹制蒸笼蒸出来的,空气中弥漫着四川特有的咸菜香。土制的高粱酒香在席间弥漫,混合着菜香味儿,夹杂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渗和着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婚庆气氛格外热烈。孩提时代的我,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十大碗”刚一散席,只见三四张八仙桌往堂屋正中并排一放,两边都摆上长条木凳,供大家围坐。这时,出嫁女由村中两个年龄较长的姑娘陪伴着坐在八仙桌的最上方,“坐歌堂”节目就要开场。

“坐歌堂”开场时有个规矩:大家得合唱一首歌,由村中比较有威望的长者主持,随后他宣布:“‘歌堂’开始,‘东方红,太阳升……’预备起!”黑夜中的山村被悬挂的煤油灯照得通明,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因此,当时村里的男女老少没有不会唱《东方红》的。

虽然没有任何伴奏,但是这朴素的歌声余音绕梁,在充满浓雾而又潮湿的夜空中穿行,久久回荡在山谷中,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接下来,便开始你一首、我一首竞唱。往往这首歌的最后一个字还没有唱完,那首歌在另一个角落里已开始唱了起来。歌唱者不分男女,不分尊卑长幼,不设任何奖励,反正谁的歌唱得最多,嗓门儿最亮,谁得到的掌声就最多。歌曲类型不限,不管老歌新歌儿歌,只要你不停地唱,争着唱、抢着唱,就可以通宵达旦,乡亲们越是掌声雷动、呐喊声声,主人家就越高兴,也越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时大家因为一首歌谁先唱、谁后唱竟然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大家并不真正生气。那热烈的场面,绝不亚于港台明星的演唱会。

还记得当年奶奶唱的那首古老的川西北情歌:“陈妹儿生得一枝花呀,花呀,李哥儿看了很爱她呀,爱她呀,爱她就爱她呀,请到我家耍,说来就要来哟,我在家里打草鞋呀,打了三双零一只呀,伊儿呀儿哟,把草鞋打好了呀,我就接你到我家呀……”

长大成人后,我一直在南方的城市间穿梭,十余年没回家乡参加“坐歌堂”了,想必乡亲们“坐歌堂”的热情一定会不减当年吧!

19.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坐歌堂”开始的时候,大家合唱《东方红》,寄托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章结尾写奶奶唱情歌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孩提时代的我,为什么“觉得那就是农村最美好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男女老少合唱《东方红》的时候,作者说“这里便开始成了歌的海洋”,这样写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本单元结束后,任课教师组织了“到民间去采风”的活动,请把你“采撷”到的“风”写下来,与同学们共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从以下文题中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作文(1) 题目:我家乡的__________节

写作前请先补全题目。要体现出家乡过这个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作文(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

陶行知认为“健康先健心”。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1)A. j€靚B. ju€鄋(2)A.练B.概(3)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牛角挂书悬梁刺股(写出两个即可) (4)略。2. D3. 见景生情 互嘲互赞4.这则广告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表明经过理发后人就会变得美丽,另一方面暗指重新开始。这一广告语指出了理发的作用,强调了理发的必要性,获得了形式美、意境美的效果。对联:换新颜从头开始,改旧貌以剪收场。5.略。 6.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元稹的《离思》。 7. C 8.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1)示例:①我认为应该保护。因为“信天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之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我认为不需要保护。因为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信天游”也有其局限性,如果它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被自然淘汰。(2)略。

二、9. 山路漫歌10. 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动人的场景,使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与山鸟的鸣唱相应和,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11.示例:场面描写要做到点面结合。12.D13.风俗有: 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⑥放黄烟子;⑦午饭要吃“十二红”。心理与追求:避邪祛灾,祈福吉利、美食健体、喜庆红火。14.写家乡端午的其他风俗是为下文写咸鸭蛋作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恋乡情结。单是故乡一个小小的鸭蛋,就让作者难以忘怀了,何况其他呢!15. B16. 从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使家乡风俗更显淳朴,使文章更生动有趣,更有人情味。17. 流露出对淳朴欢乐的童年生活、对丰富奇妙的家乡习俗的怀念之情。18. 略。19. 排比;增强语势,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写出了婚庆的热闹气氛。20.不但营造出“坐歌堂”的气氛,而且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怀念、感激之情。21. 将文章情节推向高潮,增添了文章的情味。22. 因为“坐歌堂”表现了淳朴的民俗风情。2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参加合唱的人员多,歌声高,热情饱满。24. 示例:贴春联;闹花灯;吃年夜饭。

篇5:八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测试题

Once there was a father and a son. They were ill-tempered (坏脾气的) and never gave way to 1

One day the father decided to ask some friends to dinner in his house. He 2 his son to buy some meat in town. When the son got what his father wanted, turned 3 and walked towards the town gate. Just then a man was coming from the outside. The gate wasn’t 4 enough to let two men in and out at the same time. But 5 of them would give way to the other. They 6 straight face to face inside the gate hour after hour. But the father was worried. “ What shall I do? My son hasn’t 7 yet. I can’t wait any longer.” He wanted to know what was the 8 with his son. So he left his friends at home, and went to town to look for his son. “ You may first take the 9 home for my friends. Let me stand against him

10 .” He said to his son when he knew what had happened.

( ) 1. A. one B. another C. other D. others

( ) 2. A. hoped B. told C. let D. wished

( ) 3. A. down B. over C. back D. off

( ) 4. A. long B. wide C. high D. narrow

( ) 5. A. either B. all C. both D. neither

( ) 6. A. stood B. went C. lay D. been

( ) 7. A. gone B. bought C. returned D. been

( ) 8. A. wrong B. accident C. thing D. matter

( ) 9. A. meat B. dinner C. bread D. money

( ) 10. A. politely B. instead C. safely D. kindly

IX. 阅读理解:

Xia Ming’s Letter and the Answers

Xia Ming was worried about his study, so he wrote a letter to a magazine:

Dear editors,

I’m a slow student in my class. Most of my classmates are much better than me. So I get very stressed out. It’s difficult to keep on working hard and it’s really not fun. And I think although I spend much time studying for the tests, I can’t get good grades. My father gives me some help sometimes. He tells me not to worry about it. But 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do?

Xia Ming

Two readers read the letter from the magazine and here are their answers:

Dear Xia Ming,

Many famous people are not so good at the age like you. Edison, the famous scientist, had a bad headache for his studies when he was a 12-year-old boy. But everyone knows that he did a lot for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Newton had the same story like him. You should take it easy, then try your best. 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Thumbelina

Dear Xia Ming,

When you are feeling stressed out, just smile and take a deep breath, you should believe tomorrow is anther day.

Mr Unsmart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 ) 1. Xia Ming worried about ____.

A. his classmates B. his life C. his study D. his father

( ) 2. Thumbelina gave ____ examples in the letter.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 ) 3. Thumbelina wrote about those famous people ____.

A. to make Xia Ming feel better B. to make Xia Ming laugh

C. to show how much she knows D. to sow that she dislikes them

( ) 4. Which is NOT true?

A. Xia Ming doesn’t have fun studying at school.

B. Xia Ming’s father always helps him with his study

C. Smiling can reduce the pressure.

D. Edison is well-known in the world.

( ) 5. “ Tomorrow is anther day.” Tells us ____.

A. It’s the weekend tomorrow.

B. Xia Ming can get good grades tomorrow.

C. Tomorrow is different from today.

篇6:八年级英语下单元测试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东( )西( ) 东( )西( )

南( )北( ) 南( )北( )

左( )右( ) 左( )右( )

三、把不可以搭配的字划去,可以搭配的组成词语写在括号里。

上一篇:发改委 人代会报告下一篇:2020年在全区村(居)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讲话范本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