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文学作业

2024-05-05

圣经文学作业(精选8篇)

篇1:圣经文学作业

愿爱与善洒满人间

——读《圣经》部分故事有感

文学院2011级11班 201102441119 李瑶

宗教信仰是一个人的人生自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知道宗教是以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神灵为共同特征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正如在中国民间很多人信奉佛、菩萨、神仙一样,外国人大多信仰上帝,他们的主。这些神圣的存在,是“爱”与“善”的化身,是他们力量与温暖的源泉。

《圣经》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无论是否是教徒,我想这本书都是值得被翻看的。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也能加深对基督教这一大宗教的认识。或许因为自己不是基督教徒的原因,初读圣经甚是迷惑:上帝的存在不是应该拯救万民于水火么?那为何死亡与矛盾却无处不在?上帝是爱人类的,但是却常常因为人们违背他的意志而惩罚人类,如亚当夏娃的故事、上帝怒淹大地的故事等。这不免让人想到了中国封建统治,君王是爱臣民的,但当臣民违抗了他,那么臣民必受惩罚。

在上帝“博爱”的名义下,似乎善于恶都在进行着,让人觉得故事很矛盾。上帝为了试验亚伯拉罕是否敬畏神,让他老来得子,却又让他献上最疼爱的独生儿子以撒,来燔祭以表忠贞。亚伯拉罕这样盲目的信奉用今人的眼光来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的,他对耶和华虔诚不已,以至于牺牲自己亲人的生命。但是细想想,若是值得你信奉的神,不是应该保佑你全家幸福安康么?所幸上帝只是为了考验他而已。我觉得即使选择了宗教信仰,但也不要因为信奉而造成了盲从。

我们宁愿相信,宗教里那些善良、仁爱的东西。

随着深读《圣经》里的故事,最让人震撼的是耶稣的故事。耶稣应该是圣经故事中集百善与爱为一体的化身。但是耶稣的故事中依然有让人不明白的地方,上帝派耶稣来拯救人类,而耶稣一路却受尽苦难,被鞭打得体无完肤直至最后被钉上十字架三天三夜,最后上帝又让耶稣复活了。难道真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怎样,耶稣身上的闪光点在于“爱”。

耶稣因圣母玛利亚感孕而生,是上帝的儿子。在那时常人的眼里他似乎已经化为了无所不能的上帝,在基督徒眼里,他就是信仰。但是耶稣又是非常人性化的,他善良、正直、淳朴、勇敢。他希望人们爱自己的友邻,他恳求人们停止战争,他讨厌人们互相残杀。他爱自己的母亲,爱家庭,爱朋友。他在参加村子里的活动的同时传教,他不赞成别人考逃避生活拯救自己的灵魂,哪怕现实处处都是荒凉、暴力和混乱。耶稣在传道过程中对穷人的体恤与关怀让人看到了熠熠闪光的“爱”。现世或许是不安稳的,但耶稣以他那淳朴而伟大的胸怀贡献出了一剂医治创伤的良药。这味药就是“爱”。耶稣一路所遭受的苦难让人心生悲凉与同情,看到那些得志的坏人让人心生愤怒。可是耶稣所传达出的爱意,让人觉得这才是世间最该存在的东西。

读了《圣经》,体会最深的,还是一个“爱”字。《圣经》说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

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读完这段话让人不禁汗颜,这样的大爱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了的。或许这也是我们只能是凡人的原因。这样的大爱,让人想到了摩西——一个希伯来人的后裔。或许这便是注定,让他意外的被埃及公主从约旦河中捡到并抚养长大。他拥有了身份、地位,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当他得知自己并非真正的王子而是属于穷苦的希伯来人家族时,他没有试图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是选择了放弃高贵的王子之位,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正确人生轨道,肩负了自己的使命。这样的摩西让人震撼于感动,试问有几人能舍得下荣华富贵去承受苦难?或许只有这样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成为上帝选中的人吧。

摩西身上体现的爱是真正的大爱,宁愿放弃所有尊荣,但求无愧于心;哪怕受尽苦难,也要完成使命拯救万民。这一点“大爱”与耶稣的爱是相通的。《圣经》中的这些爱,应该是最感动人也是最让人接受的东西吧。

个人觉得,宗教信仰既然最初是人们为了从苦难中超脱出来而臆想的,那么更应该是充满爱与温暖的了。圣经里有句话说“我们在主里面,主在我们里面”,这不就是说主与大家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困难或是遭遇不幸,便会像上帝祷告,祈求上帝的保佑与祝福。那么现实生活中上帝与主真的存在么,关于神圣的信仰问题我们不作猜想。心灵医师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曾说过:“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会吸引那样东西的那种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得到想要的东西。”后世人信仰上帝,是觉得上帝会赐予自己力量,殊不知这种力量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圣经》上说:“一切东西都是教人为善的。”或许作为非信教徒,《圣经》中有很多我们读不懂或是不能理解的。但这本“伟大的书”里,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里面的“爱”与“善”。这点与儒家学派的“仁者爱人”是相通的。若世间人人都是善良之人,便不会有那么多的黑暗与浑浊了。至少我们可以从个人做起,凡事包容,凡事忍耐,用爱去融化冰冷,做一个向善的人。正如《圣经》所说,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

愿爱与善洒满人间。

篇2:圣经文学作业

引言:《圣经》是一部历史的史书,是一部的经典作品,是西方社会流传最广、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宗教领域,渗透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文学界历来公认《圣经》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在英美文学中更是形成特有的“圣经现象”,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又独一无二的影响。《圣经》同时也是英语文化的重要支柱。对这一现象进行研讨,能加深我们对《圣经》对英美文学影响的认识。

《圣经》既是一部记录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同时又是一部内涵深邃的哲学著作。《圣经》(The Holy Bible),由《旧约篇》和《新约篇》两部分组成。《旧约篇》谈的是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新约篇》说的是耶稣的生平和基督教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在英美文化传统形成的过程里,它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同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和希腊文学一起,共同构筑了世界文学大厦的四根支柱。

篇3:《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 直接引用《圣经》中的人物

许多英美作家会把《圣经》中的人物直接拿来用到他们的作品里。这种引用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也给文学作品增加了一定的深度。威廉·莎士比亚是善用《圣经》中典故的大师, 在其众多剧作中直接引用了来自于《圣经》的人物名称, 例如《亨利四世》的第一幕第二场中, 约翰·福斯塔夫说自己“是像约伯一样穷的”;《威尼斯商人》中女扮男装的鲍西娅被称作“但尼尔”。作者借用《圣经》中的名字提及了他们的典故, 从而衬托了说话者当时的心情, 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引用《圣经》中人物的用法不仅使作品平易近人, 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使作品本身具有了更加深邃的文化内涵。

2. 直接引用《圣经》中的故事

17世纪的英国伟大诗人弥尔顿创作的三部著名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分别取材于《圣经》故事中的《创世纪》、《路加福音》和《士师记》。弥尔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圣经》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是他丰富的创作源泉, 并已成为他生活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的美国作家惠特曼被称作“亚当的诗人”, 他的《草叶集》中有一章叫做《亚当的子孙》, 该章16首诗用“亚当在伊甸园”这一传说贯穿起来, 使诗意混融, 艺术结果完整。从其每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 伊甸园传说渗透其精神和文字。

在这些作品中, 作者往往打破传统的束缚, 发挥奇特的想象力, 巧妙地运用传说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服务。许多《圣经》人物和典故被赋予新的含义, 成为重要的象征手段。比如弥尔顿把魔鬼撒旦描写成盖世无双的英雄, 赞扬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独裁、残忍的上帝。弥尔顿笔下的撒旦如同他本人一样追求自由, 蔑视专制压迫, 成为清教革命者的象征。而惠特曼笔下的亚当也不再是“堕落”的象征, 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富于浪漫气息的彩笔, 刻画了一个纯真而富有进取精神的亚当, 使其成为人类原始的纯洁的体现。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这些作品中, 同时也赋予《圣经》中人物新的形象和意义。

3. 直接引用《圣经》中的句子

有些作品的名称直接来自于《圣经》, 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 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 押沙龙》和《去吧, 摩西》等等。“日头出来, 日头落下, 急归所出之地”是《旧约全书·传道书》第一章第五节的一句话, 《太阳照样升起》这个题目便取自此处。海明威把一种虚无主义的思想引入小说, 描绘了一幅现代荒原幻境。他认为人在现代社会中微不足道, 任何努力都是于事无补的挣扎。《押沙龙, 押沙龙》取自《旧约全书·撒母耳记》, 《旧约全书·撒母耳记》讲述的是一段父子、兄弟、兄妹自相残害的故事;《去吧, 摩西》取自《旧约全书·出埃及记》, 这句话是上帝嘱咐摩西去埃及以及搭救身为奴隶的以色列人时所说的话。作者通过直接援引《圣经》为题目来为故事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4. 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入作品的情节或人物性格中

当读者阅读英美国家的著作, 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模式:一个人思想堕落或罪戾深重, 但经过落水或淋雨后, 灵魂便得到洗涤而恢复纯净状态。水在基督教中的意义非凡。在基督教的教义中, 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因而要用水除去与生俱来的罪, 以此求得新生。这一传统源于施洗礼的约翰。洗礼是上帝施行恩典的一种工具, 让基督徒在众人 (包括上帝、人、魔鬼) 面前承认自己与耶稣基督出死入生, 承认自己是基督徒。因而, 水的象征意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海明威的《向武器告别》等作品都采用了这种方法。主人公经过水的洗礼之后, 得到“灵魂的再生”或“新生”。

《圣经》是世界文学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在世界尤其是英美流传最广、影响巨大的文学名著。英美国家的许多作家善于利用《圣经》故事、基督教教义等为自己的作品增加深度和意蕴, 因此, 要真正地理解这些文学作品, 读者必须认真阅读并且熟悉《圣经》。《圣经》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古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 也是西方、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宝库。它的思想和哲理已成为人们意识的组成部分, 它的语言也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宗教领域, 渗透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迄今未减。

摘要:古希腊的神话、基督教的《圣经》和亚瑟王传奇是英美文学的三只伏流。《圣经》, 一本记录古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 已经成为西方、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宝库。作家们或者直接引用这些故事作为创作素材, 或者把这些神话传奇故事的寓意融入自己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它所体现的基督教文化以其生动、形象和深刻的表现形式反映在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中, 从题材、思想、典故、文体等方面均对英美文学产生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化。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宗教领域, 渗透到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关键词:《圣经》,英美文学,素材宝库

参考文献

[1]常耀信, 《漫谈英美文学:英美文学史考研指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7.

[2]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12.

[3]《莎士比亚全集》, 梁实秋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远东图书公司。2001, 7.

[4]翟士钊, 《美国文学选读》,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

篇4:《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圣经》 英美文学 影响

在《圣经》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其在内容包含了文化、经济、政治、历史等诸多个方面,其如同希腊文明一般,同时也成为欧美文学创作的一个可贵素材宝库,是欧美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圣经》在英美文学中产生的影响具有深远。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圣经》。本文主要从英美文学作品的标题、题材、人物刻画、创作理念等方面对《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的影响进行浅析,旨在促进读者能够更好的欣赏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

一、《圣经》与英美文学关系的起源

在西方国家,基督教文化的产生最初起到的作用是对新兴国家和民族进行引导和庇护。到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然后文艺复兴运动逐渐波及整个西欧,西欧各国和民族均受到基督教文化的重要影响。在文艺复兴运动过程中,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均在西欧各国得到推广,各国逐渐认知该种文化,并学习该种文化。在这个时期中,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分别在两个地方兴起。北欧和中欧将这场运动称为“宗教改革”,而南欧和西欧则将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其实质上为存在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思潮发展,二者均是由于基督教教会日益腐败,对人民的剥削日益加重,人性受到严重压制而引起的暴动。所以,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二者间存在不可割裂的联系。在名义上,该场文化思潮表现为对基督文化的反对,但是随着其不断壮大和发展其实还是离不开基督教文化,甚至还需要借助基督教文化的温床。但是其充分结合了新社会现实和新的历史条件不同程度地对基督教文化进行了摒弃和填充,除去了基督教文化的部分内容,增添了部分新的,与社会发展及时代背景更加符合的文化内容。《圣经》既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同时又是西方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的重要支柱。所以,英美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必可避免地会受到《圣经》的影响。不管是美国文学还是英国文学,二者的发展和壮大均离不开《圣经》的引导,离不开宗教文化。因此,英美文学的发展离不了《圣经》。

二、《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产生的具体影响

1.对英美文学作品题材产生影响。在众多英美文学作品中均是以《圣经》里面的相关内容作为题材来进行文学创作的。在《圣经》中蕴含有丰富的内容均可成为文学创作的材料。在部分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均是直接选取《圣经》的素材来进行文学再创作,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文献作品。例如,英国的著名诗人弥尔顿就是直接选用《圣经》中的《创世记》作为材料创作出了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在弥尔顿的真个童年几乎均是处在浓郁的基督教文化環境中,因此,其成长过程中深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圣经》里蕴含的丰富内容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在其作品《失乐园》中,弥尔顿充分发挥文学想象力,在字里行间渗入个人思想,颠倒基督教的善、恶,塑造了一个另类的撒旦和上帝形象。其将个人思想赋予撒旦身上,将撒旦塑造成一个敢于和权势进行抗争的英雄形象。上帝则极为残暴,将其塑造成一个暴君的形象。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可发生,撒旦的个性主义体现为对权威的质疑和对自由的追求。但是,受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上帝在众多英美文学创作家的心中是绝对权力的象征。因此,在《失乐园》中,弥尔顿虽然赋予撒旦勇于对抗权威的勇气,但是撒旦并未对上帝的权威产生质疑。

2.对英美文学作品情节及人物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相当大一部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塑造均深受《圣经》中的故事、人物影响。美国著名作家麦尔维尔的作品《白鲸》中,主要是对人和宇宙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索,同时探讨人是否可以对自己的命运进行掌握的问题。在作品中的主人公哈伯船长多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其实就是《圣经》中的《旧约·列土记》所讲述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亚哈做事一意孤行,其不顾他人反对娶异教徒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因为他的这一举动为国家带来灾难。但是在战场上,亚哈却是一个威武勇猛的将军,其三次成功地将亚兰王的进攻打退。尤其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亚哈化妆成为一名普通士兵,勇猛杀敌,身受重伤之后还站在战车上抵挡敌人的进攻,直至身亡。而在麦尔维尔的《白鲸》中,哈伯船长执意要扑捉大到将他一条腿要掉的白鲸,但是他的执意因强烈的复仇欲望演变成为偏执狂,最后发展成为对自然,对宇宙的所具有的客观规律进行挑战,最终导致他自己和全体船员均走向死亡。但是他在面对困难是表现出来的顽强和勇敢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视死如归的气概却让人肃然起敬。由此可见,哈伯船长的原型就是亚哈。

3.对英美文献中主导精神产生的影响。《圣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博爱精神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在英美国家,基督文化作为文化的根基存在。基督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博爱精神,基督教所推崇的博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和相爱,人与人应和睦相处。在耶稣的博爱精神里,博爱不是单纯的指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同时还包含爱自己的敌人。在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就是因受到《圣经》中博爱精神的影响而进行创作的,其讲述的一个关于爱和美的故事中始终贯穿着博爱精神。在这部作品当中,主要是通过凯普莱特家族与蒙太古家族存在的家族恩怨和这两个家族中儿女们产生的情感展开描述。作品所有体现的是原本美好的生活却因仇恨遭受破坏,但是作品的结局却又展现出“和谐”的景象。作者创作该部作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表达一种乐观、积极的精神和态度。其将圣经中所倡导的博爱精神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主张通过博爱来化解罪恶。在作品中,两个主人公罗密欧、朱丽叶虽然在最后均成为殉道者。但是他们之间所追求的爱情却最终能够将两个家族中存在的所有仇恨化解。此外,在美国作家霍桑的作品《红字》、英国作家斯宾塞的《仙后》、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中》均无不渗透着圣经倡导的博爱精神,这些精神全面、深刻地渗透到众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同时,英美很多文学作品也通过情节的塑造、故事的描写等,将圣经中的博爱精神进行淋漓尽致地展现。

三、结束语

《圣经》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其更是英美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英美国家广为流传,并对英美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在众多英美文学创作者均喜欢将《圣经》里的基督教教义、人物、故事、标题、词句等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因此,文学阅读者想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蕴和深度就必须先熟悉《圣经》的内容和寓意。同时,《圣经》作为一部记录古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也决定其成为英美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基本素材。《圣经》所蕴含的哲理、思想已经成为人们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也深刻的影响到人员的日常生活,甚至渗透到社会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其必然会对英美文学产生长久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田颖慧.圣经——英美文学的素材宝库[J].文学界,2012,10.

[2]段雯.《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初探[J].文学教育,2014,15.

篇5:文学名著作业

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鲁滨逊•克罗索所乘坐的船在途中不幸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只身漂流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孤岛上。为了生存,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工具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枪支和简单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养了宠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鲁滨逊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我会尽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没有成功,但他从来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他最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华”的住所……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付出了无数汗水、克服了许多困难才换来的。这样的生活对于那时的鲁滨逊来说,可以算得上豪华了。相比那些遇到问题便退缩的人来说,鲁滨逊是多么的坚强啊!

其实,现在的很多人都是那些遇到问题便退缩,不敢勇敢面对困难。不仅如此,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不要说冒险了,连小小的家务也不让小孩子做,天天总是说:“我的小宝贝啊,你读好书就行了,其他的就等爸爸妈妈做就是了。”读书固然重要,但生活的小事也不能忽略。想一想,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如果你连家务都不会做,你能生存到吗?读完这部著作后,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像书中的鲁滨逊那样在大海遭到风暴,我能向他那样与风暴搏斗,最后逃离荒岛获救吗?恐怕我早已被那大海所淹没,被鱼虾所吞食;如果我漂流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我会劈柴吗?会打猎做饭吗?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呢!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奇迹,取得最后的胜利

篇6:英语文学教学作业

When it comes to the Plot of the story , “Early Autumn” is little more than a slice of life.Many years later, a pair of broken lovers coincidently met each other in the street.After a simple conversation.they left separately.Facing Bill‟s indifference , Mary realized, the situation was hopeless, although she had been thinking about Bill and still loved him.After all, time could change everything.They both had their families and their own life.Maybe ,it didn‟t make any difference to Bill.but as for Mary, this was an eternal pain.2.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this part includes appearance , social status,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attitude to each other.After the author simply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he called the reader‟s attention to Washington Square where a brief encounter happened.The story present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by means of conversation.The brief conversation did show emotional undercurrents beneath the calm surface of Mary.First, they changed in appearance.In the eyes of Mary, Bill was still young.but for Bill, Mary looked old.Second, they had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Bill was a lawyer in a prestigious law firm, but Mary was an ordinary worker in the bursar‟s office.Third, their marital satisfaction was different.When Bill asked her about her husband, Mary was unwilling to speak of him, but Bill spoke of his family with love.Most importantly, their attitudes to each other were different.Mary was emotional, and she had been thinking about Bill and still loved him.Her memories were unforgettable, especially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 “Then she remembered she had forgotten to give him her address—or to ask him for his—or tell him that her youngest boy was named Bill, too.“ is moving , but Bill was indifferent, though he was friendly.When the bus came, he left without hesitation.4.Scene rendering Several times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scene on Washington Square, the passing people, the falling leaves, the chilly weather, the dusk and the lights.Did he want to tell us where and when the story took place? What other effects do such descriptions achieve? This is about scene rendering.The scene rendering was very important, which set off the change of the heroine‟s feelings.The passing people: “A great many people went past them through the park.People they didn‟t know.” “People came between them outside, people crossing the street, people they didn‟t know.Space and people.”

In a big crowd, it is lucky for people to meet each other;however, occasional events may completely cha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Many years later, what if they meet again? It‟s not easy to continue their love.Maybe, it is impossible.The falling leaves: “The leaves fell slowly from the tree in the Square.Fell without wind.She felt a little sick.” The scene made the picture more heavy.Mary‟s excitement was disappearing slowly.The falling leaves and the chilly weather were a kind of reflection of Mary‟s feelings.The word“ sick” implied both psychological envy about Bill‟s happy family and physical discomfort because of the autumn dusk.As for the lights, “Suddenly the lights came on up the whole length of Fifth Avenue, chains of misty brilliance in the blue air.”

“The lights on the avenue blurred, twinkled, blurred.” “misty brilliance “ seemed to be contradictory.In fact , which showed Mary‟s inner conflict and struggle from excitement to disappointment.In the same way, “blue” had a double meaning, which showed the dusk and Mary‟s sadness.5.Linguistic description The Linguistic description falls into three stages: I.extremely excited II.disappointed

III.awoken

First ,she was extremely excited.These sentences can be found in the story: “Yesterday, walking across Washington Square, she saw him 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

“Bill Walker,” she said.He stopped.At first he did not recognize her.Unconsciously, she lifted her face as though wanting a kiss, but he held out his hand.She took it.“I live in New York now,” she said.“Always wondered what happened to you, Bill.”

“Married yet?” “Sure.Two kids.” “Oh,” she said.Next, the word “Oh,” showed her disappointment.This was a transition of the feelings.Finally, Mary became awoken, knowing that the days were gone.all was impossible.„Suddenly she shrieked very loudly, “Good-bye!” ’ But the bus door had closed.6.Conclusion: The story provides no moral lesson about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but an opportunity for the reader to relive a small episode of daily life.This story seems to be a pity, but just a true reflection of reality, which makes the reader involved, as if to see someone around, or even himself.In the middle of the crowd, we met some people, looking forward to some stories, but starting is often the end of the story.We go back to our respective orbits.As for the tragedy of a woman who lives in the memory of the past , different reader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My interpretation is as follows:

篇7:港台文学作业

曲阜师范大学09文学院2班

2009140147

刘露露

【摘要】:李昂的《杀夫》是台湾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一方面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出现了所谓“性解放”、“性疯狂”等现象,与此同时,封建制度的枷锁依然束缚着女性的肉体与灵魂,封建的婚姻依然阴魂不散。李昂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以女性的批判精神创作了她极有影响的代表作《杀夫》。在创作上李昂借鉴鲁迅问题小说模式,并有所超越。她以女性少有的理性,直接揭露社会弊病。该作品在今天对促进女性主义觉醒和抵制男性专权方面具有进步意义。正是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台湾文学的地位。

【关键词】:李昂

女性主义文学

林市与祥林嫂

阿罔倌的受虐者与施虐者的双重身份

李昂的小说《杀夫》是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杀夫》是被称为台湾文坛“怪杰”的女作家李昂的力作,取材于《春申旧闻》上记载的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的一则社会新闻《詹周氏杀夫》。《杀夫》1984年获得台湾联合报中篇小说奖大奖,并以强劲的冲击力引发了台湾文坛强烈的震撼。李昂的文笔犀利,目光敏锐,行文切中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充满女性少有的理性。小说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台湾鹿城北角的陈厝村,父母双亡、被叔父收留的女主人公林市长大成人后嫁给了陈厝的屠夫陈江水。与其说是嫁,不如说是卖,林叔像卖牲口一样,把林市卖给了年近四十的光棍屠夫陈江水。陈江水娶了林市,但根本不把她当人看,他所奉行的兽性哲学是:我给你饭吃,你就得和我睡觉。林市到了陈家以后,失掉了所有做人的尊严与自由,成了陈江水泄欲的工具。但为了活命,不得不屈从于命运,听命于男人。终于,当陈江水对林市进行性虐待时,林市在精神错乱的情况下,用陈江水的杀猪刀将他说杀死。而林市自己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被处以死刑。

一 李昂

台湾文坛有施家三姐妹,大姐施淑,写文学评论;二姐施叔青,写现代诗与留学生文学;小妹施叔端写小说,都是文坛高手,其中三姐妹中以施叔端名气最大,她就是以《杀夫》闻名于世的李昂。

李昂,原名施淑端,1952年生于台湾彰化县一个商人家庭,在本乡就读小学,中学。她的父亲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家庭的心熏陶对她走上文学之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她1970年考入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系,1974年大学毕业,次年赴美留学,1977年获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戏剧系硕士学位。1978年返回台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李昂在中学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时就发表了处女作《花季》。大学期间,她创作了反映小镇风土人情的鹿城系列小说九篇和另一个短篇系列,《人世间》。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短篇集《混声合唱》,《人间实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了中篇小说《杀夫》,《暗夜》,短篇集《爱情实验》,《她们的眼泪》,《一封未寄的情书》等。199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迷园》。其中短篇小说《人世间》和中篇小说《杀夫》曾分别获《中国时报》小说奖,《联合报》小说奖。李昂的小说大都以女性为中心,通过勇闯“性”禁区探索所社会问题。她的创作大致分为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和从美国回台后的三个时期。

早期即高中时期的创作,受到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影响较大。如李昂自己说“早年我以存在主义,心理分析做背景,大写现代小说。”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表现少男少女朦胧不安的性意识,以及对自我的追寻。这个时期的作品总体来说还不太成熟,由于过分注重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本身的思想深度。显得有些单薄。主要代表作短篇小说集《花季》。

第二个时期即到台北上大学前期间,创作了《鹿城故事》,包括6个短篇。《人世间》,是李昂小说转型的标志,逐渐由“西化”转到现实中来,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也逐渐深入。《人世间》是一篇描写大学性问题的小说。批判了大学教育中有关性教育的疏忽,青年学生在性问题上的迷茫,学校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第三阶段,由美留学归来,李昂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台湾的女权运动,以及亲身感受到的西方强烈的女权意识,铸成了李昂作品中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李昂在她的“自我访问”中说:“由阅读中我发现妇女在人类史上的从属地位,以及妇女一直缺乏自信,没有勇气真正去开发属于女性自身的特质,以至于人类历史上被公认的‘女性特质’的,永远只限于温柔,敏感,体贴这些所谓‘女性美德’。事实上女性决不是如此,只要我们有信心,我相信应该有一条创作路线,既可以是伟大的,也是女性的,而女性文学也不再只被认为是小品,闺秀。”这段话是李昂女性文学的宣言,1983年,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写出了把男人拉下神坛的女性主义文学——《杀夫》。二 女性主义文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迎来了继“五四”运动以来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男性的权利话语中逐渐清晰的女性话语权的形成。最先觉醒的女性,率先撕裂了几千年来束缚在女性身上的“传统服饰”——传统女性形象,以史无前例的女性新面孔与姿态,理直气壮的拿起原来只属于男性专利的笔“进入文本”。于是女娲的“女儿们”开始挑战男性话语霸权,把男性从高高的神坛摔下,不在相信女性是亚当的“肋骨”的传说,开始“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写我身”的女性革命。80年代台湾女作家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李昂就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员。李昂的《杀夫》——是一部女性书写的女性著作。作品以极其凌厉的姿态宣告了女性对男权中心社会的反抗。她所杀的这个夫,不只是女主角的夫,还有男权社会加诸於她的限制,它包括了经济剥削、身体的束缚等,是一切父权、夫权、男权的象徵。陈江水对他妻子所做所为,如视妻子为性的发泄物,为所有物,并对她实施经济压逼,连林市以其初夜所获得的铜钱,购买小鸭豢养,以求经济自主的企图,都被陈江水剥夺了。陈江水可以说是代表了父权社会的典型邪恶,李昂赋予林市觉醒的能力及变动勇气,让她跳脱传统妇女角色,不再典型化的劣势者。透过林市杀夫的彻底抗议行为,《杀夫》其实是彻底表达女性自求解放的作品。李昂在十几年前安排杀夫的结局,公然挑战旧社会价值观,备受争议。她是一位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站在女性立场来看男女不平等问题的作家。所有大男人主义加诸於女性身上的迫害都要被终止,女性也要认真正视自我的需要,恶性循环要停止运作,就像林市挥刀斩去过往多不平等一样。

一句话,这个被杀死的“夫”,其实也就是师长,兄长,丈夫,情人等,他们就是传统女性依赖的和生活的主心骨——男子汉,就是世世代代的女性膜拜的

那座偶像。如果说“上帝死了”等同于“男子汉”在女性理想中的消退,那么李昂做到了让“上帝”死于女性之手的突破。通过“杀夫”,“完成了女性于父权意识下被缚,自缚,缚人的三重生存困境的寓言”。女性不再承认亚当的统治地位,也不再匍匐在亚当的脚下,她们冷笑着,鄙夷着,数落着亚当的种种不是,在这讨伐声中,亚当从云端一头在栽倒下来,从此丧失了曾经高高在上统治女性的美好感觉。三 林市与祥林嫂

李昂的《杀夫》很受鲁迅《祝福》的影响。林市活脱就是另一个祥林嫂的命运再版。而从李昂在文中所写及的“无意识的杀人团”,几乎可以确信是从鲁迅那儿获得灵感。但林市与祥林嫂又有不同之处。

鲁迅的《祝福》塑造的祥林嫂和李昂的《杀夫》所塑造的林市,都是封建社会下典型的被践踏、遭迫害女性,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原因就是整个扭曲的封建社会,但两人的形象既有相似又有所不同。

封建礼教和迷信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封建礼教及迷信思想支配着的人们自觉不自觉把祥林嫂往死路上推的人,导致了祥林嫂的肉体和精神遭受到严重摧残,并使她最终沦为乞丐,被活活饿死、冻死、吓死。而造成林市悲剧的则是封建社会中的男权主义,以及男权社会加诸在她身上的限制,它包括了经济剥削、身体的束缚等,并且最终死在男权主义的重压之下。

虽然林市和祥林嫂两人都深受封建社会的迫害,但是他们两人对于封建社会压迫的反抗是有所不同的。从小说《祝福》和《杀夫》的对比中,可以得出一个中国妇女的进化论,那就是,祥林嫂对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捐门槛上,而林市却最终拿起杀猪刀来反抗压迫。

从祥林嫂到林市,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中被压迫的女性发出反抗,而从这两人的反抗的传承中,也为今后的女性的自身解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 阿罔倌的受虐者与施虐者的双重身份

《杀夫》如果从探讨探讨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从这个角度来看,被肢解的丈夫陈江水也是个受害者。封建礼教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须到了阿罔倌们的手里,才能成为杀人工具。

在这个小说中,李昂用了非常多的篇幅进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浓墨重彩地介绍了鹿港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菊娘显灵等鬼魂传说以及各种民间祭拜神鬼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封建迷信的氛围,塑造了一个操持封建礼教的屠刀杀人于无形的未亡人阿罔倌的形象。

在那物质和精神极度贫乏的年代,封建礼教作为社会公德束缚着女人,使她们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正当需求,“守寡”成了唯一的选择。于是年轻时就守寡的阿罔倌,可以说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从这个角度来说,阿罔倌是受害者。“事夫如事天”的封建枷锁牢牢捆住了年轻的阿罔倌,让她的青春在孤独中消逝。

但时间的沉淀,让阿罔倌的面目变得可狰,渐渐由一个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而且一步步把林市逼上了绝路:一面不由自主地躲在矮墙后偷窥陈江水凌辱林市的过程,从中得以“望梅止渴”,一面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提点林市性的可耻,将林市受到丈夫折磨时发出的叫唤和呻吟说成有伤风化败坏男人名声的淫荡,并到处宣扬,使她的痛苦成了妇女们笑谈的资本。

两片薄薄的嘴唇,一口白森森的牙齿,像一把无形的杀猪刀神出鬼没杀人于悄然无声中。这就是李昂笔下的阿罔倌。即使是对自己的儿媳,也绝不容情。用顾本嬷的话说“说人嘴这么坏,像刀切菜。”四个字就把一张恶毒的嘴形象地表现出来。当代表着公众舆论的“说”和“被说”者之间变成手里的“刀”与砧板上的“菜”的关系时,后者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同儿媳妇和彩的一次吵架中,阿罔倌被指守寡“守到阿吉的眠床上”,她的伪道德假清白的面具被当众撕下。这个把林市的“淫荡”判了游街的人,一面既想留下一个清清白白做人作为对后辈言传身教的楷模形象,一面又抵挡不住诱惑要偷吃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可能宣告破产。“贞妇”的道德面具被自己的媳妇当众撕下后,“白头失守”的阿罔倌顿感“一生之清苦俱非”,当晚上吊自杀,被陈江水、林市所救后,还魂为一个更为凄厉的恶鬼到阳间来。从此一个“七窍流血,眼睛全往上翻只见眼白,舌头突出一尽多长,紫红肿胀的直挂到胸口”的吊死鬼阿罔倌的形象赫然出现在林市的生活中,纠缠不休。

林母的被沉江、陈江水的被屠宰、林市的被枪毙,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诅咒,阿罔倌被封建礼教妖魔化的同时也在对别人施以妖魔化的咒语。无形的加害比起有形的加害来要加倍的可怕,那是从精神到肉体的毁灭。受封建礼教迫害的阿罔倌,队同样命运的林市没有丝毫同情,而是一步步把她推向崩溃与死亡的深渊。

这就是女性主义作家李昂与她的充满女性主义精神的作品《杀夫》。

篇8:浅谈《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圣经,英美文学,西方文学,深远影响

1 前言

西方英美文学发展的两条源流分别为古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和古希伯来的基督教教义传统, 基督教文化是在认真总结了希伯来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而这期间基督教文化也对古希腊文化进行了选择性的学习和总结。在整个基督教文化的教义经典中占据着皇冠明珠位置的传世经典无疑就是《圣经》了。《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宗教教义经典, 更是基督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结晶, 从更长远的文学发展角度来看, 《圣经》也是古希伯来各路文化的融合总汇, 因此对其文学价值的考量也是不可限量的, 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因此, 作为西方英美文学的两条溯源,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

十九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说过, 在英国历史中最近的三百年里, 所有的宝贵的、最好的、一切的生命体和英雄人物的命运总是和《圣经》交织在一起, 从而造就了伟大的历史时空文化, 也是伟大的事实存在。而对于《圣经》的历史地位最具说服力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于《圣经》的肯定, 一组数据能够很好地说明, 在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 对于《圣经》中的人物提及达到80多个, 《圣经》典故的引用达到了300多个, 由此可见《圣经》作为重要的世界性文学著作和历史资料的重要历史地位。

2 对《圣经》和英美文学关系的追根溯源

西方新兴的民族和国家在最初一千年里, 都是在基督文化的庇护下进行着文明的进步, 直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西方各国才逐渐去学习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这个时期, 在不同的地区兴起了两种文化运动, 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 这是一种文化思潮发展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在中欧和北欧称之为“宗教改革”, 在西欧和南欧则被称之为“文艺复兴”, 两者爆发的背景都是基督教会的腐败, 对人性进行压制, 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因而基督教义就和人文主义就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文艺复兴虽然反对的是基督文化, 但其又是在基督文化的温床上发展成长的, 只不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添加了新的文化内容。

俗语曰,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圣经》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重要的宗教经典, 正因为其是西方英美精神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圣经》不仅仅是宗教教义, 也是关于文学、政治、哲学的经典名著, 同时更是古代西方人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准则和日常遵循的法律标准。英国文学的发展是如此, 美国文学形成与发展亦不用说, 因为美国文学成长正是得益于基督教清教徒的地域转移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人类最初的文字明确记录生活方式时, 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几乎存在着孪生般的相似, 《圣经》的创作, 亦类似于我国春秋经典《诗经》的创作, 都是人民大众口口相传的素材记录和再加工, 亦是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 所以《圣经》保持着一贯的质朴、清新和健康的艺术创作风格, 在内容方面, 分别创作了神话、英雄传奇、史诗、戏剧、历史散文、小说、诗歌不同的文学体裁, 这几乎涵盖了我们现在所有的文学创作形式。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盛行, 《圣经》的传播也被西方读者广泛地接触和认可, 甚至作为启蒙读物被纳入了西方教学体系当中。西欧各国的语言整理和规范化都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在西方各国, 《圣经》已经被普及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其中的文学典故更是为英美文学家所关注。许多大文豪都是受到《圣经》的熏陶才走上文学之路的, 例如诗人雪莱最初研究的就是《圣经》文学, 其夫人在《伊斯兰的起义》中介绍到雪莱经常研读《旧约》中的约伯记、雅歌和以赛亚书, 以此来打开文学创作的思路。

英美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都庆幸自己受到了《圣经》文化的影响, 因为这部文学巨著为文学家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 更重要的是, 《圣经》的文学精神已经深深地埋入了英美民族意识的深层, 从而外化为民族的文化精神。相对于古罗马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创作影响更深远、更彻底, 几乎内化到西方民族的民族气质当中, 文学创作的《圣经》化在所难免。

3《圣经》对英美文学的深远影响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的手法和词汇应用上, 下面我们通过介绍《圣经》对莎士比亚和海明威两位文豪作品的影响来进行典型举例分析。

(1) 《圣经》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 其文学创作和《圣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文学创作中, 莎士比亚将《圣经》典故进行了频繁和巧妙的运用;从而使其作品深受《圣经》中仁慈、博爱、宽恕精神的影响。

首先, 莎翁在引用《圣经》典故时, 都会进行精心的化用, 所运用的技巧真是令人称绝, 典故的应用能够达到与剧情浑然一体的程度, 毫无棱角可寻, 贴切自然, 令人叹为观止。莎士比亚出生于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背景的高阶层家庭, 从小就接受着新教教义的洗礼, 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终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和剧作家。当别人依旧沉溺于父母的怀抱当中时, 年幼的莎士比亚已经被《圣经》中的神话故事所深深地吸引, 那时他就贪婪地吮吸着这部文化巨典的精华, 这就为其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莎士比亚深谙《圣经》中的故事典故和教义词汇, 据称他所掌握的英文词汇甚至超出了整个后世词典的词汇范围。因此, 在创作中, 修辞之工巧, 词汇之丰富, 文思亦渐随升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和《圣经》的关系早已引起文学界的关注, 后世学者梵戴克曾经对莎士比亚文学中引用典故做了细致的统计, 平均每部戏剧当中, 莎士比亚引用《圣经》的典故达到了十四次。

在戏剧创作中, 因为恰到好处地引用《圣经》典故, 使得剧情中的人物形象情趣盎然, 形神兼备, 从而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形象韵味。例如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的创作中, 好人安东尼奥放债从不收利息, 形象人物夏洛克为此不得不降低自己的高利贷利息, 从此无比地嫉恨安东尼奥, 将其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 千方百计来算计安东尼奥。在戏剧中第一幕第三场的剧情中, 高利贷夏洛克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诡辩, 就自以为是地引用了《创始纪》中的典故, 将其贪财而不择手段的小人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表现出了夏洛克的极度贪欲。在文中, 莎士比亚形象地描述夏洛克这样的心态:“希望我的钱能够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快快地发财生利息。”莎士比亚通过巧妙地引入《圣经》的典故, 从而将人物心理深刻地刻画出来, 突出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圣经》如影随形般地融入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之中。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 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纵使谁能禁止《圣经》的发行, 完全禁毁了它, 使它永远绝迹于人间, 然而《圣经》的菁华和精神, 它的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大的教训, 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 仍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 (朱维之, 1992)

其次,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主题中, 最突出的思想是仁慈、博爱、宽恕的精神, 这是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鲜明特征。基督教是宣扬爱的宗教, 在《圣经》中关于仁慈、博爱、宽恕的训诫比比皆是。在《加拉太书》中有这么一句话:“For all the law is fulfi lled in one word, even in this:‘You shall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因为所有的律法结合起来形成一句话:爱人即爱己, 所以我们要通过彼此的爱心来服侍对方) 这样的教义对于真正的基督教徒莎士比亚无疑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中, 无处不体现着博爱的思想, 在其早期的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 这种思想体现得更为直接和明显, 从而这部剧作被誉为“传世不衰的‘爱’与‘美’的赞歌”。这出悲剧通过开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家的世仇与儿女之间生死恋反映出邪恶仇恨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冲突, 虽是悲剧, 却处处体现出“和谐”之光, 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用殉情的方式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世仇, 从而表达出乐观向上的昂扬精神, 这也正与《圣经》中“用爱来融化一切罪恶”的思想暗合。同样, 在《威尼斯商人》中所体现出的精神也是仁慈、博爱和宽恕。剧中的安东尼奥正是以基督教义塑造出了典型的理想基督教徒形象。

(2) 《圣经》对海明威作品的影响

《圣经》不仅对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美国的大文学家海明威。在海明威的作品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老人与海》, 这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遣词造句最能够体现出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如果将《老人与海》与《旧约》进行比较, 也许很难发现其中的联系, 但是如果将其与1611年钦定本《圣经》放在一起比较, 就会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相似之处在于两本著作的“文体风格”极具可比性, 所谓的文体是指著作中句子结构和词法应用风格, 两本著作所体现的风格都是用词简洁, 句子结构简短。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 用词的简洁直接受到了《圣经》的影响, 使用的句型基本上都是“somebody do something”, 例如下面这段话:

The old man unhooked the fish, rebaited the line with another sardine and tossed it over.Then he worked his way slowly back to the bow.He was hed his left hand and wiped it on his trousers.Then he shifted the heavy line from his right hand to his left and was hed his right hand in the sea while he watched the sun go into the ocean and the slant of the big cord. (刘从如, 2006)

引用的这段话描述的是老渔夫和鱼僵持的场面, 从描述的语言来看, 这个语段没有出现一个复杂词汇, 所运用的词汇例如:unhook、work、wipe等, 都是极具可操作性的动作。从句型上来看, 都属于“somebody do something”的句型结构, 这似乎也印证了简单的即是完美的。

在《圣经》中, 语句的特点和《老人与海》的语句特点及其相似, 下面几个语句就能很好的说明:

And the God made the firmament, and divided the waters which were under the firmament from the waters which were above the fi rmament, and it was so. (1:7)

And God made the beast of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cattle after their kind, and every thing that creepeth upon the earth after his kind, and God saw that it was good. (1:25)

And the Lord God planted a garden eastward in Eden;and there he put the man whom he had formed. (2:8) (刘从如, 2006)

这些句子描述的是上帝在创造万物时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 句子中所使用的动词都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简单词汇:make、form、create、put、plant等。而句子结构几乎与《老人与海》中的句子结构如出一辙, 都是“somebody do something”的句型结构。当然, 在作品内容对比中, 上帝和老人桑提亚哥都是虚拟世界的人物, 人物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一个是以无可争议的力量对这个世界进行打造的万物之主, 而另一个人物只是用一张渔网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老渔夫。但是当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大量运用“somebody do something”“上帝式”的动作描述, 每个句子汇聚在一起, 就无形之中赋予了老人上帝般的精神力量。

当深受英美教育的读者在读到《老人与海》的时候, 慢慢地会发现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圣经化”, 将老人的举动和上帝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从而赋予老人一种光辉形象。这就是海明威的写作艺术, 而这种艺术的直接来源便是《圣经》。当人们感叹《老人与海》感动和改变了多少人的时候, 也从另个一个方面说明了《圣经》对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

4 结语

当然,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不是仅仅通过两位大文豪的作品就能完全说明的, 更如英国杰出诗人约翰·弥尔顿、小说家约翰·班扬、法国悲剧作家拉辛、大诗人拜伦、德国文豪歌德、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作品都深受到《圣经》的影响。《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宗教巨典, 不仅仅起到教义宣传的作用, 将背景放在英美文学发展的历史角度上,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了。

参考文献

[1]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M].上海:上海书店, 1992 (64) .

[2]刘从如, 吴向军.《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简论[J].海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6) .

[3]叶海燕.从美语、英语差异看美国看美语固有的活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2 (1) .

[4]金丽.圣经与西方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圣经文学作业】相关文章:

圣经 论文题目05-04

圣经天使范文05-17

圣经宽恕范文05-17

英文词汇 圣经04-25

[转]销售圣经04-29

圣经励志名言05-07

诗经圣经论文题目05-04

圣经中天使范文05-21

圣经john概括06-21

圣经生态学04-17

上一篇:网络流行的职场励志语录下一篇:经典英语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