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教师培训总结

2024-04-21

小学学校教师培训总结(共6篇)

篇1:小学学校教师培训总结

一年来,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在县局和进修学校的指导下,提出了“重校本、强研讨、促提高”的校本教研理念,重点开展了“教师在合作中成长,小专题小研讨,并在培训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继续以有效教学为主题

学习《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和新课标新版内容,开展主题性教研活动,以多层面、多形式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的研究,继续做好了学科团队命题竞赛,探索实践“轻负高质”的学科教学。XX年3月2日县进修学校语文辩课活动在我校举行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活动;3月13日县小学英语学科素养提升工程教学活动在我校举行,翁雪静老师在活动上教学《pep6 unit4 what are you doing? a let’ s talk》一课时;4月11日语文组举行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朱丹和李纯芳同上《棉花姑娘》;4月10日数学组举行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陈铁珍上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4月24日数学组举行了同课异构活动由叶露露、卢素静、朱臣素同上《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9月25日数学组举行践行轻负高质,打造有效课堂研讨活动,朱臣素和戚温娴同上《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并由县师训员南欲晓做指导。9月21日语文组举行践行轻负高质,打造有效课堂研讨活动,杨丽娜老师上三年级《盘古开天地》一课时,邹建微老师上二年级《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并由县教研室徐贤烤老师做指导。

2、加大师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开学初我校就根据教研室和进修学校的安排,组织各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任课教师参与县、市级培训,观摩和研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参加相关的教材辅导,努力做到对所教的本册教材心中有数。本年度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有120人,其中有15人参加县、市、省级90学时培训,参加培训学习的老师人数达105人次左右,5次派老师参加杭州的千课万人活动,参加老师有40人次;班主任培训2次共有25名班主任进行了培训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XX年5月份县教坛新秀林建秀对语文老师作了略读课文怎么教的培训。11月各教研组组织学习了新版课程标准解读活动。12月13日我校在电脑室举行了信息技术培训,任大奇老师做了对日常电脑使用的维护和保养作了解读。

3、组织规范,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本年度组建了10个备课组,根据校的具体安排,10个备课组各举行三次集体备课活动;三大教研组一如既往利用每周一次固定的活动时间进行分组教研活动,有课改专题交流,探讨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有校级公开教学和评课活动,有引进名师指导老师们教学;有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光盘活动,我们边看边学,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共有90老师举行校级以上的公开研讨教学活动,他们以同课异构和集体备课的方式,采用“试教-互评-再试教修改-精品课”这样的磨课方式进行,这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了因循守旧、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工作,促使教师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听课:一般教师听课已达15节以上,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听课在20节以上。

4、利用联片教研平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往年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和积极参加县级以上研讨课。本年度我校举行桥下中心片多校联谊教研活动共进行一次,XX年4月份举行我校与桥头中心数学联片教研活动,共推出二节数学课,我校吴盈盈老师上了三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和全素娥老师作了主评。XX年11月13日举行了桥头中心和桥下中心联片语文教研活动,我校邹建微上了五上《慈母情深》一课时;11月29日我校举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上午我校老师朱丹上了《红领巾真好》、邹建微上了《我是什么》、吴萍萍上了《月光曲》各一课时,下午由县优秀教师葛颖颖上了《狮子和鹿》、县名师单志明上了五年级儿童小说导读《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最后由徐贤烤老师作点评;12月19日下午永临学区小学“数学广角”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在桥下中心阶梯教室举行,这次活动的主题为:小学数学有关“数学广角”的课堂教学研究。并邀请了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员南欲晓来指导,有永临学区副主任张泰源和小学教研员徐呈省老师以及桥下中心、校区和徐岙小学的数学教师共有30名参加了活动,第一节由桥下中心卢素静老师教学二上《简单的排列组合》一课时,第二节由徐岙小学卢圆圆老师教学三上《搭配问题》一课时,而后南欲晓老师针对这两节课,跟听课老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上述各次活动老师的课或讲座做得很出色,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有了这样丰富的培训教研活动,为年轻的教师搭建了施展教学才华的平台。

5、加强教科研,切实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学校教科研工作按计划有效开展,教师积极参与。本年度他们撰写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参加各级比赛共有20篇获奖,XX年上学期获全国一等奖1篇,全国二等奖1篇、市二等奖1篇,县级一等奖2篇、二等奖有3篇,三等奖有4篇,3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XX年下学期省级发表一篇,县一等奖2篇,县二等奖3篇,县三等奖5篇。

6、壮团队。

各学科以教育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强教研大组建设,培养骨干教研力量,发挥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在教育教学上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鼓励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构建“名师+优秀团队”的师资队伍格局,提升了全校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带动全校各层面的有效教研。XX年学期英语教师翁雪静在县公开教学了《pep6 unit4 what are you doing? a let’s talk》和《pep4 unit6 at the farm》二课时,英语教师叶倩在县公开教学了一课时。5月18日戚小青老师在县德育研修班活动上公开教学了主题班队课《好习惯伴我成长》,张俊老师作了主题为《养良好习惯育幸福人生》的讲座,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在6月份县小学语文新课程低段识字教学儿歌征集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老师两名,二等奖的老师三名,三等奖的老师四名。XX年5月份教师参加教师素质提升说课比赛1人次获县一等奖、2人次获县二等奖、1人次获县三等奖。XX年上学期组织教师参加县骨干教师评比荣,评为县骨干教师2名,县骨干班主任1名,学区骨干教师4名,骨干班主任2名。有4名老师被评为学区书写和征文比赛优秀指导师,5月份王翔老师参加县学区课件制作评比语文《西门豹》荣获县二等奖,学区一等奖,朱浙荷老师参加县学区课件制作评比英语《pep2 unit5 where is my car? a talk》荣获县三等奖、学区二等奖,其他两位老师课件荣获学区二等奖。XX年下学期9月份教师参加县小学读书征文比赛获县一等奖1名、获县三等奖1名;10月份教师参加优质课评比,获县一等奖1名、获县二等奖1名、县三等奖2名;12月份翁雪静、叶倩、朱浙荷、吴程程参加县学科素养比赛获英语和信息技术团体县一等奖。[page]

虽然学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一是由于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还不能充分利用骨干教师和名师等教研资源,不能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让教师接受更好的教研,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二是对校本教研的案例和资料还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未能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教学、学校管理及德育方面的案例库和校本教材。

篇2:小学学校教师培训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和镇教办“关于组织教职工暑期集中学习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技能,更好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现将今年暑期我校教师集中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有序组织。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接到上级关于组织教职工暑期学习的通知后,学校立即召开了行政会,研究布置学校暑期集中学习工作。

1、成立暑期集中学习领导小组

组长: 田宽远

成员: 姚善真 马留

2、严肃纪律,确保学习成效。

广大教职工明确了学习目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期间都作好了笔记,学习结束后写好了一篇感想。全校职工积极参与,顾全大局,服从安排,积极认真地参加政治学习。在每天的集中学习中,人人都在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笔记。在每天下午的自学时间表中,均按时学习、按要求作好笔记。在分组讨论中,发言积极、具有针对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无一人请假,全体教职工无迟到、早退和缺席现象。

(二):学习内容全面具体。

学校领导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地、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的系列文件、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崔庄小学绩效工资发放办法》、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还组织广大教师结合学校改革、发展思路,以及如何依法治教、如何为我校教育作贡献、如和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如何正确评价师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三、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我们坚决把改进从教思想,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行动指南。按区教育局关于暑期学习的通知精神,我校认真地学完了上级要求学习的所有内容,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通过认真学习、积极讨论,统一了教职工们的思想,提高了教职工们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1.教师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通过对法规制度的学习,教师们更进一步地增强了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性,在依法治校、依法从教、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等方面转变了观念,增强了意识。引起了个别在教育教学中曾存在不规范言行教师的高度重视。教职工们纷纷表示,只有依法办事、依规管理,教育事业才能快速发展,教育不正之风才能及时纠正。2.树立科学育人观念。组织教职工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学习促进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式和方法,促进了教师专业提高,进一步帮助教师了解把握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

趋势。绝大多数教师认真反思了一年来自己的工作,认识到加大教学管理、强化课改意识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教学中必须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3.教师责任意识明显好转。

在联系本校和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认识到学校的安全工作人人有责,涉及到我们每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它即是一项政治工作,又是一项经济工作,认识到那种对学校安全工作置之度外,与己无关的认识,对安全工作只找客观原因一贯推御责任的行为,对安全工作只注重形式,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老师们认为学校安全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需要全体教职工都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才能做好,为此充满了信心。

总之,本次暑假学习,任务明确,安排周密,教师分组讨论踊跃发言,集中学习落在了实处,教师都感到受益匪浅,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

崔庄学校

篇3:小学学校教师培训总结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培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

一、前言

自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 ( Freudenberger) 1974年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来, 很多西方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职业倦怠现象, 并重点研究了教师这一特定职业中的倦怠问题。在中国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大、知识更新快、人才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群体成了高压力的群体,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 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2004年12月,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了“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课题, 调查结果显示: 职业倦怠现象正在中国蔓延。其中, 公务员群体的倦怠比例最高, 教师职业倦怠排在第三位。

对于中小学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来说, 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生, 还是他们的“客户”, 他们不仅要作为一个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还要为公司留住这一“客户”。这就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能够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作出有建设性的计划, 使其在短时间内看到学习中的“效果”, 还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 使“客户”能在短时间内喜欢上自己, 愿意和自己一起学习。两者相结合会让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倍感压力, 长期承受双重的压力, 职业倦怠也会随之而来。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 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一词又称作“工作倦怠”“职业枯竭”, 对其概念的界定以及处理方法一直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从对工作倦怠状态的理解角度出发, 可将其概念归纳为两类: 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前一类定义将工作倦怠看作一种心理状态; 后一类定义则将工作倦怠看作一种心理过程。

教师职业倦怠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积极关注, 美国教育协会 ( NEA) 主席麦克古瑞 ( W. MCGuire, 1979) 感叹:“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 教师已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

2. 教育培训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笔者认为, 职业倦怠的这一概念表述以及各种观点表现不仅仅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身上有所体现, 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教育培训学校兼有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 因而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既有一般学校教师注重教学的特点, 也有企业员工注重服务的特点。他们要承受作为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双重压力。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还要强调对于“客户”的服务, 得到其认可。而他们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工作做起来更为艰难, 工作成就感降低, 长此以往就很容易使身体和情绪陷入极度疲劳的状态, 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教育培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 一) 作为教师方面

1. 教师教学成果的延时性和间接性

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延时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一方面, 教师的工作成果只有通过学生及其发展的这个中介才能反映出来; 另一方面, 教师的教学成果很难及时显现出来, 只有经过一个阶段通过测试性的途径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 这就是教师教学效果显现的长时性、间接性、延迟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而言, 由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家长才把孩子送到培训学校接受额外的教育, 希望在短时间内看到孩子的进步, 但是由于教学成果的延时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孩子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改变, 这就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流失, 这无疑加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巨大的工作难度和压力会让教师产生非胜任感和低成就感, 即不能胜任工作的主观认识, 这就是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

2. 教学方式的个体性

由于教育培训学校是以赢利为主要目标, 所以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口碑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水平, 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授课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 课程的开发和内容的安排也严格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 教学方式个体性。这一性质和特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同事和外界之间充分的人际交往和沟通, 引发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职业孤独感”, 这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 二) 作为企业员工方面

1. 教师在组织中的人际情绪压力

工作倦怠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服务行业, 早期研究假设, 那些有情绪压力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更容易产生倦怠。研究证明, 情绪因素确实是解释工作压力之外引起职业倦怠的额外变量。而教师正是这样一种职业, 尤其对于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师来说, 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些在学习中有问题的学生, 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 情绪压力无可避免。

2. 教师在组织中的职业发展机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谢恩教授认为, 每个组织成员都是抱着一定的期望加入组织的, 希望借助组织来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层次的需要。职业发展的机会大概包括三个方面: 1职位或工作内容的发展或变更; 2可以获取的职位或工作内容的能力; 3为员工做职业规划的合理性及实际可操作性。

很多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一定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会导致员工职业压力的增强, 特别是在职业升迁的过程中由于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等原因, 很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和敌对情绪。职业发展机会缺乏, 导致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员工离职率上升。

( 三) 双重角色压力

1. 工作职责

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主要职责包括教学、教研、课程研发三部分, 每一部分都包括多种工作任务。在教学方面, 主要负责授课、教材编制和教学设计等工作, 这是教师的核心职能。可以看出, 相对于公办学校的教师, 教育培训学校教师不仅要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师的基本职责, 更强调教材、教案的更新和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第二部分是教学研究, 主要包括研究考试命题思路、总结做题规律、更新教学案例等。一是使教学过程适应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 二是能使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后一部分是课程研发, 因为培训学校具有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 课程是培训学校的产品, 教师是教育培训学校的研发人员, 因此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要对培训市场环境极为敏感, 不断开发新课程, 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 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教师工作职责, 更为重要的是要时刻以学员和家长的需求为核心, 既扮演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扮演服务者的角色, 根据学生参加培训班的目的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 创新讲课模式, 他们的工作更强调创新性、实效性、服务性等特点。

2. 绩效考核指标

我们以新东方为例, 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新东方的绩效考核指标是十分系统的, 主要有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教学艺术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有广博的学科知识、清晰的授课思路, 能深入浅出地分析教学内容。

总之, 教育培训行业的教师更强调独特性、创新性和高效性。这是由其教师和服务者的双重身份决定的。相比于公办学校的教师,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更强调教学内容、教案的合理设计和教学艺术的把握。

四、如何改善教育培训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 一) 作为学校方面

1. 构建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

针对教育培训学校教师面对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之教学成果显现的延时性和滞后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师职业成就感缺失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构建教师教学工作的即时正向反馈渠道, 尤其要构建教师教学过程的激励机制。一是要增加教师工作中的激励性因素,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是设置一些阶段性的奖励, 使教师及时了解和感受到自己教学的进步与成绩。

2. 教师要融入其中, 体会教学工作的乐趣

彭文晓认为教学工作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教师的幸福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和教学相长两个方面。正如孟子所言: “君子有三乐, 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最后一乐就是讲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流以及课后教学反思, 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正如《礼记·学记》所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知识能力提高的过程, 这样会增强教师的满足感, 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 二) 作为企业方面

1.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个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充分重视沟通的重要地位。针对培训学校教师因自身压力而产生的不满情绪, 企业管理者应尽快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很方便地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除此以外, 培训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员工交流活动, 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共同的努力, 如果因为工作繁忙, 同事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很少, 这样容易出现隔阂, 从而影响工作, 因此管理者要为员工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展教师内部的集体教学研究等活动, 在教研中各位老师可以各抒己见, 相互评课, 加强交流。

2. 帮助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规划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8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 25岁以下的人群中有近四分之一出现工作倦怠, 其次是25岁~35岁的人群, 为21.94%。可见年轻员工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于教育培训学校这样以年轻员工为主的企业而言, 帮助员工设计合理的职业规划, 减轻员工因工作迷茫而产生倦怠的心理, 培养他们的工作忠诚度, 降低离职率, 可以说是教育培训学校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 三) 找准角色定位, 缓解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给角色扮演者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力不从心、左右为难。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相对于公办学校的教师而言, 除了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之外, 他们还是企业的员工。如果他们在角色的扮演中不适应或者遭遇角色冲突, 会给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压力, 不能妥善处理的话, 就会使他们心力交瘁, 从而引发职业倦怠。为了使教育培训学校教师有效地进行角色调适, 进而缓解其职业倦怠, 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学校或企业组织管理方面

学校的管理策略、组织与行政上的安排、同事之间的关系及课程的安排与设计等都是角色冲突的来源, 进而也是职业倦怠的诱因, 为此我们要给予教师更为从容的课前准备时间, 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促进学校和谐气氛的构建, 设计更为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 让教师更多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 肯定教师的成就, 明确教师的职责。

2. 教师个体进行角色适应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表现不同的角色行为。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 这样有利于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而在课下, 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企业员工的责任。当多重角色难以调和的时候, 教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要选择最有价值的角色来承担, 至于一个角色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 该角色对个体意义如何; 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会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后果; 周围人对于你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为此教师要对多种角色进行鉴别与权衡, 承担更有价值的角色。这样可以使自己避免角色冲突, 减少职业倦怠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4) :81—84.

[2]李冬梅.中小学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三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2.

[3]Maslach C, 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sperienced burnou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biour, 1981 (02) :99—113.

[4]闫海燕.威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现状及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5]褚远辉, 陈时见.从教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看教师的“职业倦怠”[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01) :103—110.

[6]赵玉芳, 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01) :80—84.

[7]逢娜.教育培训行业教师胜任素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篇4:基于学校的小学教师培训研究

受现行体制的制约,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课程学习与将来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基本脱节,他们从学生角色走向教师角色,可以说是从头开始。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更新知识结构与理念,故步自封,也会影响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职后培训势在必行。

认真分析,不难发现目前小学教师所接受的培训实在令人担忧:就学校而言,在职培训就如同空中楼阁,没有“接地气”。一是教师中真正能接受培训的人少之又少;二是所谓的继续教育,采用网上学习的方式,大家为了拿个分数,下载软件,“时间动人不动”,效果等于零;三是教研部门组织的培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四是90%的教师没有明确的成长目标与发展规划,缺乏自我培训的内部动力。教师的在职培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但各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一年搞不了几次教研活动,有的话也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

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诉求的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如何走出教师职后培训的困境,提高培训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教师讨厌培训的原因

培训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什么不受教师欢迎呢?我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走访广大一线教师,找到了教师“厌训”的真正原因:

第一,工学之间的矛盾。教师所能接受到的短期培训,大部分都在工作期间。外出培训时段,学校安排代课教师来管理班级或讲授课程。培训回来,教师还得“补作业”——批改因外出期间所落下的作业以及学生知识方面的欠缺,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受训教师的负担,使他们不想去参加培训。

第二,培训效果不明显,教师不乐意参加培训。

1.培训课程设置不合“口味”。培训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课程过于“理想化”,甚至是一厢情愿,不了解教师真正的培训需求,有时就是绣花枕头——好看不中用,这也就是教师不愿参训的主要原因。

2.培训师资过于“高大上”。一些专家脱离实际,讲起理论来滔滔不绝,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不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这样的培训不“接地气”,教师感觉收获不大,不想去接受培训。

3.培训的形式过于单一。教师获得的培训和教研服务大多遵循相对单一的“传授——接受”范式进行,例如专家报告、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师徒结对以及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开展的信息服务。这样的培训,受训教师只有被动地“接收”,完全没有了主动性,因此更没有了积极性,“人在曹营心在汉”,玩手机的、聊天的、看杂志的大有人在,这样的培训,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二、提高培训质量的策略

“基于学校的小学教师培训的研究”课题开展两年来,我们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成人学习的心理规律,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调动了广大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与内驱力,激活了他们内在的参训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培训的实效。

1.准确定位

培训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一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是教师。因此,培训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要站在参培者的角度来设计与实施培训工作,一切以教师的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来制定培训方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校依据教师自己制定的专业成长近远期规划与培训愿景,分层次、分批次地组织培训。培训前,进行充分的学情调研是关键。学校通过交流、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初步设计培训方案,之后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最终确定具有针对性、务实性的教师感兴趣的培训课程。

2.行为跟进

(1)课程设置“要务实”。对于受训教师来说,课程就像是菜肴,应该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努力做到“因需施培,因师施培”。2014年12月30日,我承担了两天的甘肃特岗教师的培训任务。因为缺乏前期的调研准备,我只能根据自己地区青年教师的愿望与水平,进行课程安排。内容包括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流程;如何说课;完整的教学展示;学会观课、议课等。等到了会场,经过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我才意识到我的“课程”实在是遥不可及,严重地脱离实际。因为,所谓的特岗教师,大多身处条件相当艰苦的偏远山区,往往一个学校就一两位教师,既是校长,又是后勤主任;既是语文教师又是音乐、美术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保教员。那样的环境,怎么进行学科教研?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又该去哪里观课、议课?说课又有谁会听?面对这样的学员,我及时调整了培训目标,重构培训课程,如改原来的“教师职业规范与道德修养”为讲述“我的教育故事”,授课教师与学员互动交流,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在故事中达成教学目标。培训中,我的任务更多的是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研修氛围。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我的教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这也正是“教学相长”的道理。正是因为我及时调整了课程内容,才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2)培训师资“有水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广大一线教师最喜欢的培训师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他们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榜样就在身边更容易学;排在第二位的是高校的学科专家,他们站位很高,拥有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能打开教师的视野,带给教师最新的理念;最不受欢迎的就是领导,所谓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教师喜欢“有水平”的人为自己授课,不会觉得浪费时间,而且“听着过瘾”。我们在安排教师培训时,充分考虑教师的感受,聘请的培训教师一定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

(3)培训形式“多样化”。谁都不喜欢墨守成规与一成不变,培训亦是如此。如何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培训就是通过“外在的有限的给予激发教师内在的无限生长”。培训的终极目的不是教给教师多少现成的知识、多少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看学员是否习得了自主研修与合作研修的思想与方法,是否获得了自我反思与自我超越的理念与精神,是否产生了持续改进与专业成长的动力与愿望。从这个目标出发,培训时就会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

3.及时反馈

很多的培训,就是“一锤子买卖”,讲完完事,效果如何不去评价。离开了及时的反馈,组织者心中无数,授课教师心中无数,培训效果也就无从考评了。在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后,每次培训结束,我们都会跟踪进行回访或是对培训的满意度做个问卷调查,以便后期改进,实现了培训工作成效的螺旋式上升。

三、教师喜欢的校本培训模式

自主学习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师提供自学教材,教师自学教程,然后反思实践,写出学习体会,最后接受评议。这种培训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且自由度较大,最终的评议也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有自评、有同伴互评、学校领导评议及专家评议。

专题讲授式:聘请专家就教师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培训,一般以讲座的形式来进行。例如,“教师职业规范与道德修养”,请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使受训教师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案例研讨式:学校里的培训,教师比较喜欢以案例的形式来进行。某位教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大家以此为靶子,进行研讨,之后提出修改意见,授课教师进行二轮、三轮执教。这种培训模式中,专家的作用尤其重要。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器。离开了专家的引领,教师有可能就在原地打转。

课前研讨式:根据“木桶”原理,努力克服年级教师中的“短板”,加强课前研究,强化把“课本教厚”的理念,确立“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三段式教学思路,实现了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呈现上升趋势。在几次全区统一测试中,我校成绩都遥遥领先,这些都得益于课前研讨。

访问式的培训:目的性强,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门全天向教师开放;“推门课”及时了解教师教研教改现状,真实可信;“过关课”给年轻教师压担子,促其尽快成长;“汇报课”交流听课学习成果,推广经验,全体受益;“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教师提供可供借鉴的样板;“研讨课”倾听不同的声音,最终达成共识。

菜单式的培训:这种培训模式类似于“自助餐”,教师各取所需,针对性强,因此,实效性也最高。这样的培训对培训师要求很多,也很高,唯有如此,方能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可谓任重而道远。实践证明,基于学校的教师培训,起点低、易操作、效果好。它可以大大弥补上级相关部门所组织培训的不足,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培训的模式也一定是更为多元的、高效的。

(作者单位: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工业街小学

篇5:小学学校教师培训总结

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学校支教工作总结一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对“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的意见》,以及资中县教育局2006年对口支教工作计划,我镇分别于汶川县绵池初级中学、水磨小学、雁门小学、威州小学结队对口交流。2017年,我镇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直接指导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有力地支持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圆满完成了2017年对口支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认识

20xx年,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切实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努力为加快民族地区“两基”攻坚,提高教育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实行工作责任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了相应的协调联系制度,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规划和目标,做到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机构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经费落实。

二、明确责任,切实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目标

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我镇文江小学派教师到汶川县绵吃中学任教,汶川雁门小学、威州小学、水磨小学分别派领导干部到我镇中心学校、西街小学、红光小学挂职锻炼,通过各种形式的援助方式,按照“业务指导,物质资助”的支教原则,对口支援工作以智力支援为主,为受援学校多办实事,加强在课改和教学、教研方面的交流,为民族地区带去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手段和管理理念,逐步改善受援学校办学条件。

三、落实措施,突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效

(一)切实做好支教教师的选派工作。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今年我们继续选派了文江小学年轻优秀的教师邓荣到绵池中学支教,临行前,中心学校和文江小学分别召开了支教教师座谈会,对支教教师从政治和业务上进行辅导和帮助,并按要求落实好有关待遇,保证支教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支教效果。

(二)、继续开展高水平的帮教活动。

我们围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重点帮助民族地区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模式和手段,提高教育管理和科研水平。对前来我镇挂职锻炼的三位领导分别安排到教导处、教科室、网管中心上班,同时安排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网管中心负责人有计划地指导和和培训他们,并安排挂职干部参加了我镇市县语言文字示范学校验受工作,参加了市级示范幼儿园验收工作,绿色学校验收工作,参加了全县语文、数学十佳教师教学比赛,远程教育教学比赛,参加了全镇中小学、幼儿园“五优”教学大赛,市县中小学教工、学生综合运动会,以及我镇教学视导工作,并送挂职干部到成都参加全国首届少先队班团队会现场教学比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今年分别与汶川的兄弟学校进行了互访,中心学校校级领导3月到汶川绵池中学、水磨小学、汶川幼儿园进行了参观访问,慰问我镇在汶川的支教教师,与学校领导交流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还安排一幼、二幼有关领导教师到汶川幼儿园指导他们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创建工作,汶川威州小学校长刘星一行8人还专程到我镇参观访问,参观了我镇红光小学、西街小学、一幼、二幼、三幼,还参观了资中文庙、内江大千纪念馆。在中心学校召开座谈会,就支教工作,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改革工作交换了意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进了与民族地区校与校之间的友谊,促进了两地学校的发展。

(三)、加强教育对口支援的信息交流和宣传报道工作。

我们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的定期报告和简报制度,及时上报有关工作情况、数据资料和宣传报道材料,加大对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事迹突出、成效显著的人员和单位,今年无论是我们选派到汶川,还是汶川县到我们镇挂职锻炼的同志都被评为优秀支教工作者和优秀管理干部。做好相关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的积累工作,并把这些材料挂在校园网上。今年分别与汶川的兄弟学校进行了互访,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调研和督查。在认真总结对口支援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探索持续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新思路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口支援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和督查等工作。

资中县重龙镇中心学校

乡村小学语文教师学校支教工作总结二

寒往暑来,光阴荏苒。凝望房前的绿树,经历了秋的飘零,冬的沉睡和春风细雨的轻抚,在夏的气息里又一次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绿树悄无声息的变化告诉我,一岁的光阴即将匆匆漏尽。我在高阳的一年支教生活也将。

最近几周,周五回家的时候,在一点一滴的收拾宿舍的东西,望着来时空空荡荡的宿舍,到堆满了杂物的,当自己把物品一件件放进行李中时,一年来在这里度过的点点滴滴,像一幅画卷一样在记忆之门打开: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习惯,其中有快乐,也有迷茫,有彷徨,有怀疑,也有许多的思考。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不知道,一年的支教时光是否让自己变得成熟,但一年的支教时光让我明白自己未来在从教生活中的教务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为一个老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一、在思想上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国家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支教学校老师,做到爱支教学校和自己的学校一样。全心全意搞好教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

二、在教学工作上

一、首先,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

二、教学上,我想是我在高阳一年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因为我是中途接手班级,刚开始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刚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如果笔记,自己不抄写在黑板上,学生不会记,记笔记也没有重点,还有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要是让学生自己讨论,举手回答的话,那是一个漫长的沉默等待,同时很多的学生都是等待答案,而自我学习的意识十分的薄弱,对于我来说前面不是自己带的,一时对于这样的状况,很难适应,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也是陌生的,我的教学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难适应的,于是在和班主任沟通和学生沟通后,自己在不断的调整,尽量以学生为主,改变自己的方式,同时也在慢慢的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多和学生,和班主任,和其他支教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这里学生的各方面的状况,想他们请教一些适合这里孩子的教学方式。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他语文老师一起考虑;积极认真学习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尽可能完美地结合,积极、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

3、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积极的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和听课活动,在听课中认真做好记录。通过多听课,想这里的老师学习,在学习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4、组织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针对课堂沉闷的现象,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只叫几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5、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对于个别好学的学生,进行了课余辅导,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分小组,进行责任制的小组互助学习,以及一对一的好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的培养,培养他们的语文素质,例如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练硬笔书法,朗读等。

7、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刚接触自己带的两个班级时,发现孩子们的自己学习的意识十分的差,自我思考问题的意识也和薄弱,都是等待老师等答案,还记得刚去上课的时候,在八年一班,我提个问题叫学生思考,一看底下的学生自己差点晕倒,大部分都在那发呆,只有几个在思考,后来说,谁思考好的来回答,可没一个人举手,而很多的学生在底下叫着几个孩子的名字,说有他们来回答,但我没有采取,等了一会,我说是不是不会也没人回答,教室一片寂静,当时自己不知原因就在哪等,看着时间一分一分的消失,可还是没有人回答,于是自己对于这样的课堂开始发怒,后来学生说老师不要等了,你不主动叫名字的话,是没有人起来回答的,因为以前的老师都是叫几个好生,大家已经习惯了;还有发现自己在上课讲到重点是,既然没有一个人在记笔记,看到这自己都傻了,后来问你们怎么不记啊,他们的回答是:老师你没把它写在黑板上,我们不知道要记啊!那一刻感觉自己面前的不是初二的学生,而是刚刚入学的孩子。在知道情况后,我开始放慢自己的教学脚步,和调整自己的一些方式,并开始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让他们只知道记笔记,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培养,一些答题技巧的掌握,等等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双方在经历了两到三个月的磨合和碰撞,终于开始互相适应对方,上课的气氛,也开始变得活跃,不会在冷场了,学生也不再是只会记笔记,而开始学会思考了。

8、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因为自己不是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不是很多,同时由于自己又是支教老师,刚开始发现要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不是很容易,于是就利用自己是语文老师这个便利,叫学生写周记,和学生进行交流。刚开始,学生都是几行,甚至有的是几个字,但自己都是认真的回答,为了鼓励他们,自己有时在留言上,比他们写了还多,慢慢的学生的周记也在变长,并和一些同学开始了心和心的交流,甚至有些学生告诉我,他们慢慢的喜欢上写周记。

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适应后,我们从最开始的陌生,磨合到现在的相互理解适应,这个自己在教学上,特别是面对在新的环境,和中途接手的班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现在自己一年的支教时光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苦涩,有抱怨,但也有快乐,有喜悦,最终在愉悦的心情中结束了自己的支教生活,但一年的时光,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的思考,教育部实行支教的目的是为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平衡,可自己在经历了一年后,深深的发现,城乡教育不仅没有平衡,而却还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就是学生对老师的适应和老师对学生的适应。例如我接到两个班,去年也是支教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我明显可以感觉的到,学生不喜欢这种方式,他们抱怨,自己初中三年都在适应新老师,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可是但每次当完全适应的时候,马上就要结束,又要适应新的了。

二、支教在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成熟的,实际现在我们很多的条件,都不能和支教相配。例如老师在支教学校的住宿,吃饭等生活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交通等,就像自己一到星期一,我就会今天会不会有没有车啊,怕错过上课,周末的时候也是,怕没车,无法回家。还有就是经济的问题,以现在我们的工资,和现在的消费水平是不成正比的,例如自己去高阳,每个月都要多花400元的生活费,像我们二级一个月才1600,如果是有家庭的,那生活又会怎样呢?我想只能是每天过着月光族的日子了。而如果一个乡镇中学的老师来城里,没有地方住,要住房子的话,以现在的房价,那每个月的花费又会是多少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又怎样让我们认真的从事教学工作呢?当这个方针的执策怎么在批评我们没有认真教学的时候,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些问题呢?

三、还有就是老师对支教学校人文环境的适应问题。实际上每一个学校,在历史的前进过程中都慢慢的形成了自己学校的一些独特的认为环境,这些环境,让我们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就像学生说的,当我们适应了也就是要离开的时候了。有时,我们会听到支教学校老师对我们的评价,有好的也有负面的,说句心里话,有几个人不想把工作做好,可是不是你想了就能完成的,因为还有很多现实的因素。例如在问题学生上。和很多的支教老师交流过,对于问题学生,我们都是无法全身心的投入。现在教育中的各种矛盾,一处理不好就会升级,特别是在教育问题学生方面,由于我们是支教老师的身份,在这方面更是特别的敏感,相对于教学成绩,在学生的管理上,我们都是抱着,希望自己一年的支教生活能平安的结束,不要发生意外,就是成功的了,在这些意外的面前,自保或许是最好的了,平安或许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一些问题学生是不公平的,而对于我们的批评难道是公平的吗?

岁月无痕,但我知道自己这一年的时光,不会是没有痕迹的。因为它真实的在我生命中,成为了我的记忆。或许自己的这份总结,会和其他的几十份一样,在几年后成为一堆废纸,变得泛黄,也没有人翻阅过,但这一年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历程,无论这中间,我有过这样的情绪,我都想认真的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篇6:阳光学校寒假小学教师学习会总结

县教育局党办:

为切实加强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民办教育新形势,,根据县教育局2号文件《关于举办寒假教师学习会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2012年2月3日至5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为期三天的短暂培训。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现将我校几天的培训工作小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接到县教育局《《关于举办寒假教师学习会的通知》文件后,我校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成立培训领导小组。按照通知精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注重培训内容,讲求实效

本次培训,根据计划安排,领导小组各成员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从胡锦涛、温家宝的讲话,李长春的报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叶志平事迹报告,钱学森、陈鹤琴教改启示,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工作经验交流,班务工作经验交流,教学工作总结,新课标学习,信息技术,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面,系统化的培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在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叶志平的先进事迹让教师们尝到了心灵的”大餐”。吉利民校长讲解的团队精神,从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等不同方面,深入浅出,既让大家理解了团队精神的实质,又鼓舞大伙的干劲,振奋了人心。

三、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反思相结合在培训学习期间,除了每天集中学习之外,还给教师们留出一定的讨论、思考时间,让教师们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及时总结反思,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教师们的讨论、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中可以明显感到教师三天来富有成效的培训收获。

四、存在的不足

1、时间短,培训内容的面比较宽泛,有些内容落实不够具体。

2、个别教师对培训学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主动性欠缺。

五、今后的打算

1、继续按县教育局精神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2、加强校本培训力度,切实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师驾驭教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请专家讲解,适时让教师外出学习,开拓视野,将培训学习内容由形式内化为自觉地行为,发挥培训效率的最大化。

4、加强与教师交流沟通,最大限度满足教师们最想学习的内容,及教师之所急。

5、注重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尽可能让教师“解放思想”,以健康、积极、阳光的心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

上一篇:龙吟计生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自纠自查报告下一篇:幼儿教师个人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