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2024-05-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精选8篇)

篇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经济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植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内需,广大农村潜力巨大。因此,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政策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农村处于劳动力绝对过剩和无限供给的现实,完全依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惠及到农村的前提条件下,针对农村土地分散现状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自由流转,能够实现土

地集中,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笔者认为这一发展模式具有远期可行性,但不是一蹴而就,围绕这一目标,必须从政府政策方面实施创新,逐步过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然水到渠成。

实现农村公共物品资金投入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格局

2006年,在全国农业税取消这一背景下,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农村内部综合配套改革的复杂问题,这也是在建设新农村中层次最深、环节最多、难度最大的改革创新。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乡镇政府的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三大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资金问题。资金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本着努力提高农业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格局。

首先,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严格按照《农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事,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其次,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为减轻农业发展资金过度依赖国债的现实,可考虑与中央财力增长基本相适应,逐年增加一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建设,确保中央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再次,考虑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一根本原则,从发展新农村的角度把政府在农地转让中的收益预留一部分用于支援农业发展。最后,由于目前存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各部委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上各自为政,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等现象,整合使用支农资金亟待解决。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方面则表现为:一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体系,继续完善农业信贷体系,逐步增加农业信贷规模。二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三是把来自于农村的邮政储蓄用之于农,实施支农资金的良性循环。

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实现农民增收

打造村镇项目和产业平台是目前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民增长的关键,更是实现农业规模的路径选择。村镇企业发展的项目和产业导向初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链条的延展最好以本地的农产品作为上游输入品,生产技术含量低,操作工艺简单的最终消费品,这样可以形成产品的成本优势。而有条件的村镇可以依托龙头企业,利用进一步的专业分工延长产业链。村镇企业的项目选择和发展初期是个艰难的过程,必须依靠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导向。政府可采用财政投资补贴的方式,吸引农民和其他社会主体投资农业,这样既能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引导全社会投资方向,又可以避免政府直接投资造成的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既有一定公益性、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建设项目,这种方式优点尤为突出。同时,政府要尽快制订和出台有关政策和办法,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和推广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均可实行财政投资补贴政策,吸引和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增加农业投入。

构建高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服务体系相应的。农业生产过程等同于工业生产过程,其产前、产中、产后跟工业的供、产、销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服务。服务组织的形成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带来的风险,各个服务组织不应只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应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服务渠道和多种服务方式相互竞争的格局。各种服务组织可以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发展横向联系,从而形成多形式、多成份、多层次的组织和机构,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联的社会化综合服务网络,最终逐步建立以县级职能部门为龙头,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为骨干,村级服务体系为基础,民间自我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层次、综合性社会化服务体系,覆盖农、林、牧、副、渔各行业,贯穿产、供、销各个环节。如指导构建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的优良品种、科学的耕作、栽培、饲养的方法以及植保防疫治病等环节的农技服务体系。构建包括适用各种农事作业的机械、发挥出机械化的高效低成本的改善劳动条件的农机服务体系。构建包括如何用好当地水资源、发挥水利设施的效益、节约

又合理用水等环节的水利服务体系。构建帮助农户进行经济分析、选择投资少效益高的产业方向的农经服务体系。构建包括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的加工储存、销售等产前产后的服务、促进农民个体经营活动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供销服务体系。构建包括信息的搜集、鉴别、传输等帮助农民选择高效益的经营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减少生产经营上的盲目性的信息服务体系。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制度创新

实现土地制度的创新

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土地产权不清晰,这使得农户对土地的长期经营缺乏信心,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规模经营。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土地的股份合作制来实现产权制度的创新,即采取创办股份制农业合作企业,进行土地合作经营,将目前主要按人口承包到户的土地,按其质量分成大小不同的股份入股,年终按股权多少来分配口粮和剩余产品。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十六大报告指出,在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我们可以采取委托发包、自由流转、反租倒包、招标承包、承包权入股、使用权拍卖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以抵御经济全球化对农村经济的冲击。

教育制度创新

农村教育制度创新的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者和农村居民的素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因为在基础教育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不可能发展科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高效农业,减少农村剩余人口的盲目流动,必须加速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教育;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把农村教育的实效性和阶段性有机结

合;把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技教育相衔接,把农业高等院校建成农业科技的实验场所,允许科技人才下乡创业。

户籍制度创新

现在户籍制度虽然开始放松,但户籍所代表的身份却丝毫没有改变。实际上,户籍制度改革关键在于是否给予农民国民待遇的问题,所以现阶段应该取消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在城乡之间自由择业。本文认为取消居民身份证,代之以公民身份证,以此彻底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歧视,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加快农村的非农化步伐。

组织制度创新

在政治方面,加快推进村庄民主建设,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真正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经济方面,尽快制定、颁布有关法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确立农民在经济合作组织中的法律地位,在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的初始阶段给予税收和贷款的优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在现阶段,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生活无着落的农民,主要是无地或无劳动能力或年老而无子女的农民,但国家财政尚无法承担大部分农民的生活保障。随着户籍制度的取消,农村中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将会移出农村社会,原来由家庭承担的养老任务势必要转嫁给社会。因此,建立以农村社区为主的养老模式就成为当务之急。可以考虑把农村政府垄断征占土地所产生的收益,建立土地基金,土地基金上市所产生的增值收益,定向的用于农村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先用于无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再逐步和(贫困)农民社会保障挂钩,特别是和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农民社会保障挂钩。

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涉及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项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农村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只会欲速则不达。最恰当的方式是:一是中央成立专门的新农村建设培训机构,召开新农村建设研修班,负责培训外派人员及当地农民选出的指导者,并组织指导制定出各地及至各村的建设规划。二是制定新农村工作考核目标责任制,同时要做到统筹兼顾,防止实际操作中片面追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个别指标。现在农民最需要的是寻找致富门路,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三是认清新农村建设工作评估主体应该是农民。新农村建设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农民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防止出现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篇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党和国家的农村方针政策是大学生村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考查的内容之一,下面知鸟教育人事考试网就其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作出如下归纳: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来看,我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心内容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又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村是我国最辽阔的地域但又是最穷的地域,因此,实现工农业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本世纪起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从实际看来,我国农村居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处于较为困难的状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主要是考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关键是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在于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在变化中协调,收入在稳定中提高,生活在发展中改善。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差距还都比较大,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我们建国以来甚至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向城市倾斜、向工业倾斜的政策,是造成今日农村相对落后的一个基本原因。这虽然在一定时期有其必要性,然而到今天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这更要求我们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上得当,把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好,尽快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才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就会增加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甚至出现社会动荡。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篇3: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内涵

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意味着法治建设的内涵和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有关物质文明方面的要求,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有关精神文明方面的要求, 而管理民主是有关政治文明方面的要求, 这些并没有从法治的角度解读“新农村”的内涵。[1]在新农村在法治的视野中究竟应当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也就是说, 在这种法治下的“新农村”应该有哪些内涵,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为前提, 以宪法所致力于构建的宪法秩序为基础的社会状态。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 实际是要建立一种共同体的社会生活秩序。这种社会生活从领域上看,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并力求它们之间的协调。“新农村”一定是现行宪法所建构的宪法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以宪法秩序为基础的社会状态。也就是说, 在法治背景下, “新农村”的法治建设应当致力于秩序的构建, 即以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为制度前提, 以法治国为目标取向, 在农村社会领域建立起一种法的规则和秩序。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致力于法治治理模式的转变。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以法律为主, 道德、宗教为辅助调整手段, 且法律、政策与各种村规民约相一致的农村治理模式, 应当努力改变依靠行政手段或道德约束进行调节和治理的现状。也就是说, 在法治背景下, 新农村应当是一个以法律为主要调整手段, 主要治理模式的农村。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致力于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政治民主是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要求, 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走在农村政治、文化发展之前的, 致使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本身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新农村法治建设应该尽可能地致力于这三者的和谐, 并力求民主的真正实现, 这既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基础, 也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任务。

(四) 在法治意义上, 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意味着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领域的和谐。这就要求在谋求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和谐的基础上, 关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和谐性与协调性。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农村的经济发展是走在政治、文化发展之前的, 并以经济为突破口来拉动政治、文化的发展。于是, 相应地造成了经济的发展超前于政治、文化的发展, 致使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本身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在法治的背景下, 新农村建设应该尽可能地致力于这三者的和谐。这既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基础, 也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任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价值和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涵盖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文化等方面。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 既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提出, 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需要。毋庸置疑, 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是法治化的新农村。没有农村的法治化, 就不可能有农村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公平与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离不开法治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保障。目前,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中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 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 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法治建设仍然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法治水平较低, 亟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价值。

“法治”是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 一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2]。作为一种最为理想的社会治理方式, 法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法治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引导, 法治必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式和主导力量。

1. 法治是发展新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实质就是法治经济, 要求以法制来指引, 规范和保障其健康运行。要促进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则必须要有健全的“三农”法律体系保驾护航及法律引导、规范和保障[3]。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缺陷, 也需要法制来调节和弥补, 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农村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化、多元化, 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立法、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交易规则的呼声日渐高涨。

2. 法治是完善新农村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核心是依法对国家进行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需要加强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而民主政治制度必须通过宪法和法律来确认和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强化村民自治,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等方面的法制规则。通过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 切实保障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不断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为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政治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3. 法治是实现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没有农村的稳定, 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农村的稳定与否, 关系到整个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否顺利建成与新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否息息相关。而要实现新农村的社会稳定, 最为有效的手段便是法治。法治以其权威性、明确性、稳定性的理性机制将影响新农村社会安定的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 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平衡器。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意义。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它是指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有序过渡。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 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法治意义。

1. 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加强我国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

当下中国社会呈现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模式和状态, 与之相对应, 我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法治模式和框架。法治是二元结构的。适用于发达地区的法律在农村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实施, 原因在于城乡具有极大的社会差异, 致使农村社会中的许多法律是缺位的, 或者说虽然有法律但也是虚置的。农村社会的法律需求与法律供给之间存在的错位是由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法治需要基本统一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 如果没有统一的社会基础, 法律就不能在不同领域和地区形成统一的状态。所以, 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就必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逐渐改变城乡分治的传统治理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是在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统一的社会基础。所以, 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基础性的工程。

2. 农村的法治建设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不仅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农村, 而且应该是法治的农村。为此, 在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每一个社会生活领域, 都要建立起相应的法的制度, 树立相应的法的观念。同时, 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成就和成果都需要用法律固定下来。所以,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农村法治建设也应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就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进程而言, 存在诸多滞绊因素, 一些突出问题与不和谐因素日益明显, 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法治建设步履蹒跚, 法治水平依然较低。总体而言, 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农村立法机制欠完善, 执法体制不健全, 缺乏争议解决机制。

在农业立法上, 立法内容不完善, 农业立法不能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农业生产经营制度、产权制度、流通制度、分配制度等内容的立法不完善;农业立法层次低, 基本上是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层次上, 缺少较高法律效力的农业法律, 规范性、可操作性差。[4]

(二) 农村法治观念淡薄, “人治”意识传统浓厚, 造成乡镇政权职能错位问题。

任何一级政府, 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 但在“重显绩, 轻潜绩”思维影响下, 对乡镇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以税费收取、计划生育等方面为主, 这些本属“法治”范畴, 但侵犯农民权益、损害群众利益的诸多事端却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凸显了在现阶段农村浓厚的“人治”色彩, 基层政权、村民组织不能较好地依法办事。这样不仅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 而且削弱了乡镇政权领导经济发展的精力和能力, 基层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急需提高。

(三) 农村社会治安存在不稳定问题, 形式严峻。

这主要表现在:首先, 农民犯罪率居高不下, 各种纠纷解决不及时, 导致小纠纷演变为大案件、民事纠纷演变为各类刑事犯罪;再次, 由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赌博、涉毒涉黄等各种不良现象抬头, 给农村治安埋下隐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基础的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

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展望

如上所述,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法治突出问题和现象, 也存在着诸多滞绊因素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垫定扎实的基础, 努力实现农村法治化, 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农民生活改善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因此,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应具体做好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 制定和完善农村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

法律制度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法治为龙头、以法制为重点,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 健全完善新农村法律制度。目前, 我国现有农村法律制度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 难以为调整纷繁芜杂的农村社会关系提供统一的规范性标准。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 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立法, 在内容和结构上对国家保护、支持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做出全面而具体的制度安排。农民的社会、经济权利缺乏有效的保障, 这类权利和自由是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的环境权、平等受教育权等均欠缺实质性的法律保护, 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 急需通过完备的法律为农民提供更为有力的保护。

(二) 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民和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和村民的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通过深入持久的普法工作, 广大干部群众就能够进一步树立依法自我管理的意识, 进一步提高依法自我管理的本领, 正确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正确履行村级民主管理的责任, 从而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重任。

(三) 转变执法观念, 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独立职能, 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法的规范化运作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在我国, 由于受传统执法观念的影响, 导致执法效率低下, 违法乱纪现象层出不穷, 尤其是在尚处于法治化初期的农村地区更是面临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尴尬境地。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基层政权执法观念的革新与转变。首先要确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活动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有法定授权、遵循预设程序并严格限定在权限范围内。否则, 权力的行使便丧失合法性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要求政府执法须改变过去忽视、冷落法律的反常现象, 坚持树立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其次还要崇尚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抛弃传统的官本位思想, 确立民本位思想, 崇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的重心, 努力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利益需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

参考文献

[1]刘茂林.新农村建设若干法制问题思考.载上海法学网.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32-334.

[3]严颂, 何跃春.论法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及进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

篇4:新农村建设的政治意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设计2010年的中国的时候,以非常醒目的第一位置,重笔浓彩地为中国勾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无疑,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许多研究者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讨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如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等等。这些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但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的研究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社会地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运动的主题是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建立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体制:因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资金和人才极为缺乏,只能把现代化建设的资源集中于城市,以城市为中心来展开现代化建设。这种以城乡二元体制为制度基础、城市优先的现代化,实际上也是一种“统筹发展”,在现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是一种无奈和必然。

于是,在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时代,城市是中国社会的中心,作为中国人口最大部分的农民,被排除在现代化运动之外,基本上处于社会的边缘。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尽管农民通过农业积累和剪刀差为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和推进提供了资金,但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城市,并主要为城市居民所享有。在社会政治关系中,农民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却长期缺乏足够的话语权。

一系列的社会制度,把城市和农村区隔为“城乡二元社会”,国家不仅以不同的户籍制度管理这两个社会,而且社会法律制度明确规定了城乡居民在人格上的不平等。2006年1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的一那场车祸的处理结果是一个略嫌极端却也典型的例子:在重庆市遭遇同一车祸的两个城市女孩都得到20多万元赔偿,给另一名农村户口的少女的赔偿却不及她的有城市户口的同学的一半。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农民——2003年12月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于是农民孩子的命就贱了许多。

中国农民的这种社会地位表明,中国现代化在以往的发展阶段上,第一,它是“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社会整体利益的某种物质性的需要,而不是作为社会成员个人的需要,特别是农民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往往被忽视和不被尊重的。第二,它是一个片面的“统筹”发展,是不全面的,本身蕴涵着种种复杂的矛盾,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不协调、社会关系的不和谐。

随着这种社会关系中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到21世纪初,作为改变这种“旧”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了,中国现代化开始进入城乡并举、以农村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阶段。这样一个现代化建设阶段,无疑是一个社会关系调整和重建阶段:它将取消社会的城乡二元体制,让农民不再成为社会边缘人;让中国农民也能够分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让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平等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权利,从而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重建执政党和农民的关系。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党,主要是靠革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组织农民,帮助农民解决土地问题,然后在农民的帮助下夺取了革命胜利。执掌全国政权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在城市现代化建设阶段,在相当长时间里,仍然是依靠农民的支持以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起动资金的。然而,党的各级组织的领导者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就是“以城市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民和农村越来越被忽视,特别是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在相当程度上与农民无关。现在,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个历史阶段,党的工作重心将从城市转向全社会,农村和农民将会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因此,党和农民的关系必将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建设新农村要推进党的建设,那么重建党和农民的关系,应当是新农村建设中党的建设的核心。

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重点和关键环节,那么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党必将随着建设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的完成,而最终完成自身从“革命党——建设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完成政治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作为现代政党组织,其基本职能应该是整合、疏导、概括和表达公众的利益要求,而农民在中国一直是人口的大多数,应该成为社会政治最重要的力量,那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既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提出“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领导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党必须发挥好概括和表达农民的利益要求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党也必将逐步在农村建立和完善发挥作为政党组织的职能作用的体制机制,从而在全社会建立和完善政党政治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完成党向执政党的根本转变。同时,中国共产党曾经和农民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使中国共产党在农民中形成了极为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把作为“一盘散沙”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也应该能够发挥这一优良传统,形成党和农民的新型的感情关系。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重建国家和农民的关系。

在解放前几乎整个中国历史上,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一直是一种“主仆”关系:国家始终是至高无上的,对作为社会成员的农民处于支配地位,而农民始终是国家政权的工具,从未有过“主体”的地位。

在中国,国家的这种地位首要地是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像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是一种“治水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国家有能力组织力量建设大型公共水利设施,从而开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因而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国家权力对自然和社会资源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绝对控制能力。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基本上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但这种“私有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私有制,事实上国家对土地资源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即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如此:尽管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宣布了土地的农民“私有制”,但国家权力推动的“合作化”很快就改变了所有制。在现阶段,名义上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受到法律保护,但最近一些年,许多地方政府却可以随意征用农民土地。有许多学者在讨论土地所有制改革,提出了各种设想,而实际上采取什么所有制仍然是首先满足国家需要、由国家意志决定的。在农业社会里,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如此,农民只能附着在土地上由国家权力所支配。

现在,在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民的政治权利、分享各种社会资源方面的权利是不完整的;在物质生产方式中,由于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等原因,我们还必须坚持以小块土地作为生存保障的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也是不完整的;在文化上,由于国家人事制度和市场制度的双重作用,使农民中的各种人才流入城市,农民本身成为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社会群体,他们中相当多数的人不仅作为劳动力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作为公民还缺乏权利意识。

篇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发挥财政支农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财政支农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始终不渝地把解决好“三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财政;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处于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职能,加快城乡的协调发展。农业是国民经经济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只有发展好农村,建设好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来说,国家财政所能提供的资金还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要求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和使用上,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既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特别是要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中心,充分体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职能,尽可能多地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资金投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合理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二、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粮食直补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支持力度;加大良种补贴力度,良种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播种面积恢复性增加,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而且还提高了粮食优质化率和良种覆盖率,提高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粮食单产水平,促进了优质粮食产业带的形成。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

1.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紧迫任务。针对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了财政支持的重点。即重点支持农村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支持农田水利、防病改水工程,不断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加强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及建沼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所以必须加强财政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的人居环境。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性资金、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改造,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二是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增加农村沼气池

建设投入,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通过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农牧区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尽快解决农村生活燃料问题。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和体现,而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村镇离不开必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针对广大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化生活贫乏的实际问题,公共财政要充分发挥其公共职能,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确实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大力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中心及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着力解决“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通过加强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4.加强农村村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生态良好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国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污染现象也较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针对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中国要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一是加强农村村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改变广大农村的脏、乱、差局面,使新农村变成“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的美好家园。二是尽快完善农业环保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增加投入,依法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三是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支持农村“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借鉴国际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以及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

1.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而要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必须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加大对农村基本医疗经费的投入,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2011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其中,原有120元中央财政继续按照原有补助标准给予补助,新增80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补助80%,对中部地区补助60%,对东部地区(含京津沪)按一定比例补助。扩大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缓解农村居民重大疾病费用负担;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一卡通”试点工作;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平稳运行。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这既是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水平。

五、(一)加大农村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

和推广应用。一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要求,重点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二是支持重大和重点农业技术成果及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三是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尤其是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四是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二)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目前,中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型农民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还较低,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劳动技能还不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一是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抓好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二是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三是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强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的本领。

六、推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建设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普遍做法,也是中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以及提高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各级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甚至允许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在财政与金融政策强有力的共同支持下,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辐射带动效应。

二是加大对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化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开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继续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工程,积极培育农产品中介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

三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农村流通领域中基础设施等公益性改造项目,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逐步解决农村买卖难问题。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农林经济管理1班

翁明秀

20093007

篇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我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

从实际来说,2006年1月1日国家财政开始实行免收农业税,延续了两千六百多年的“皇粮国税”历史终结。但虽然目前中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目前农村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68元以下,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农村近5000万刚刚脱贫的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巩固温饱的难度很大。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各项内容紧密相联,要完整地予以把握。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要突出生产发展的中心地位。只有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上狠下功夫,新农村建设才算抓住了根本。

2、联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篇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作者:冯德亮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

几个方面:

1沼气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发展,其宗旨是要增强农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当前,我县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是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沼气,可以在解决群众生活用能的同时,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岭东村全村共有122户,596口人,目前,已建成高标准“一池三改”模式户62个,全部投料启动并正常运行,户均养猪达到11头,有86%的沼气池在冬季产气量保持稳定。自用上沼气后,做饭不再烟熏火燎了,端锅两手也不黑了,村里不见粪堆了,苍蝇明显减少了。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每户每年可节约煤电、化肥等开支近1000元,年可以出栏肥猪30多头,又可收入4000多元,两项合计,共可增收5000余元,而且仅需一个家庭妇女劳动力。通过算帐,村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建设沼气是一条脱贫之路,致富之路,小康之路。

2沼气建设能改善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贯彻统筹协调的原则,既要体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又要体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发展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就必须整洁、美观。目前,我县农村虽然在实行村村通后,解决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但仍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现状,厕所简陋,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粪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发展农村沼气,同步进行改圈、改厨、改厕,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的标准,有效地改善

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3沼气建设能实现乡风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把着眼点放在提

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其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项目,又因其效益显著,能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将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列中去,增加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模式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种养、加工等庭院经济项目,这样可以大量消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社会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又提高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利用率。种养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和经济基础,促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农民在模式建设中,逐步树立起商品的信息观念、时效观念、价值观念和市场观念,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有力的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普及推广农村沼气,在搞好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去年10月,农业部批准了我县为2005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县,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县农

村沼气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我们坚持做到了“五到位”

3.1宣传到位

沼气是个新事物,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因此,解决农民思想认识问题,使广大农民增强沼气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发展农村沼气的关键。为此,我们专门印发了“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3000份,将其张贴到了各重点村并发放到各重点户手中,广泛宣传沼气建设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宣传沼气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中的重要作用,使干部和群众都认识到,“一个沼气池就是一个大液化气罐、一个有机肥料厂、一个垃圾处理站、一棵摇钱树”。采取领导带头搞示范、新闻媒体搞宣传、群众现身说法、专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课、组织召开现场会、农民互相交流等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编发农情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县和全国各地沼气建设动态,为广大群众了解沼气、发展沼气、利用沼气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将沼气建设的国家补助政策、我县鼓励措施、建设标准、实施方法、步骤以及建后管理、综合利用、安全使用等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每村都有一个“精通人”,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同时,通过组织人员到古郊乡岭东村、六泉乡西井头村、崇文镇神山头村等沼气示范村现场观摩,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发展沼气的积极性,真正把政府推动与农民自觉行动有

机结合起来,加快沼气建设的步伐。

3.2组织到位

为确保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县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列入了对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考核的主要指标。专门成立了“陵川县农村沼气建设领导组”,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农业、计划、财政、畜牧等相关单位的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负责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各重点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党委一把手为沼气建设领导组组长,政府一把手是沼气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是直接责任人。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把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作为一项事业来抓,把思想认识

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上来,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紧紧抓在手上。

3.3责任到位

3.3.1建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包重点乡镇,四大班子领导包其它乡镇责任制,实行了单位与重点村“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帮扶单位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帮扶单位为所帮扶的村出谋划策,解决实际

困难,从施工物资或资金方面给予了扶持。

3.3.2县政府与乡镇政府、重点村村委会分别签订沼气建设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乡镇政府派专人包村蹲点,负责任务落实,具体监督和指导村委工作;项目村村委具体确定建设农户。通过这些举措,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农民建设的沼气建设工作机制。“沼气建设领导组”和“两办督查室”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导检查,并采取随机抽查和组织验收等形式进行目标考核,考核办法执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完不成沼气建设任务的单位、乡镇、村及个人,撤消其年终评奖资格,并追究责任。

3.4管理到位

为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建设质量,我们实行了重点村村委会、沼气技工分别与建设农户签定沼气工程建设协议和沼气工程施工协议,明确了各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约束了各方行为,做到了建设有协议、补助有依据、结算有凭据。在沼气建设中采取了统一池型标准,统一安排沼气技工,统一供应建池材料,统一建设模式的“四统一”措施,要求各建设户在修建沼气池的同时,必须配套建不小于15m2的猪圈,养猪不少于10头,在确保沼气池长期正常运转和使用的同时,通过沼气建设带动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建池

户的收入。

3.5服务到位

为了使农村沼气事业能健康发展,杜绝沼气建设出现“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的现象,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使农户能建得上、管得好、使得住、用得久,多方面地发挥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让农民持久得到实惠。切实解决沼气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户做不了、政府管不了”的问题,我们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按照“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网络化服务”的思路,扶持成立了“陵川县富民生态能源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从事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种养业的物资和技术服务,并鼓励各沼气用户自愿入股加入合作社,形成以合作社为中心,广大社员为基本的沼气服务网络,全面推行建前培训、建中指导、建后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力求以服务促

篇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当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时代,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新的历史转型时期, 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 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被摆到了十分突出的地位。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是整个国家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没有农村的小康社会, 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社会。不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问题, 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从“三农”问题的关系来看,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以来, 我国开始了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同样更离不开科学理财的方式, 离不开各理财机构的服务和支持。

当农民家庭收入在不断增加的大好前景之中, 人们对理财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与此同时, 农民家庭理财的合理性、理财方式的科学性及金融机构的完善也将是三农问题中需要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农民科学理财将会是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新兴问题,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二、科学理财的含义和目标

(一) 理财的含义

“理财”一词最早见于《易.系辞下》, 宋王安石变法以后成为经常使用的经济范畴。“理财”作为一种专业, 最早见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报端。一般人谈到理财, 想到的不是投资, 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 理财是理一生的财, 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包含以下涵义:

(1) 理财是理一生的财, 不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而已。 (2) 理财是现金流量管理, 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钱 (现金流出) , 也需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钱, 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财。 (3) 理财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因为未来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 包括人身风险、财产风险与市场风险, 都会影响到现金流入 (收入中断风险) 或现金流出 (费用递增风险) 。

(二) 科学理财的含义

所谓科学理财, 是指人们在可承担的、必要的风险下, 运用正确的财务分析程序来对个人的财务计划、投资策略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以实现用时间来换取财富的合理增值, 达成自身的生活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合理确定理财目标。每个人理财的最终目标都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是在理财过程中, 都希望能让自己有限的资金经由正确的理财规划积累成大额财富, 以便实现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理财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因而必须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设立不同的子目标。

二是合理确定目标报酬率和风险承担能力。科学理财要求人们根据自己现有条件和对日后生活的期望值, 确定自己的目标报酬率和风险承担能力, 通过对报酬率和风险承担力的衡量, 确定适合自己的可行的目标报酬率。

三是合理的资产配置。无论人们拥有多少资本, 适当的资产配置永远是必要的。不同的理财产品, 有不同的报酬率和风险, 有效率的投资组合, 可以降低投资的价格震荡, 但是不必牺牲投资报酬率。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要求

2005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 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 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 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 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 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 衣食住行改善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 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 是农民素质的反映, 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崇尚文明、崇尚科学, 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 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 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 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 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 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衡阳县的经济文化背景及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衡阳县位于湖南省中南部, “居南北要中, 扼两广咽喉”, 是位于湘中南地区的一个农业大县, 衡阳县总人口113万, 农业人口80.38万, 农村劳动力56.41万人, 有富余劳动力22万人, 其中18至28岁的10万人。绝大部分劳动力具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全县以双季稻以主,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很丰富。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既有自身的难题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行, 该县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这一战略思想, 开展了蔬菜、湘莲、瓜果、药材、湖之酒等经济作物的区域建设, 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 全县发展优质稻40.6万亩, 种植玉米、高梁、大豆等高效旱粮作物10.3万亩, 种植棉花、香瓜、西瓜等高效经济作物18.36万亩, 种植蔬菜36万亩, 形成了以优质水稻、优质旱粮、优质棉花、优质油菜和商品蔬菜为五大主导产业, 名、特、优、新产品大放异彩的崭新生产格局。农村建设发展变化很大, 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皆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成果和实实在在的对老百姓的实惠政策。一改过去农村穷、苦、累的面貌。近几年来, 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先进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林改工作先进县、全省水利为民办实事先进县、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县、全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能源工作先进县、全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县等殊荣。

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取得了可喜成绩, 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还有很大差距, 不容乐观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说乱占土地、农业设施不完善、农业污染、农民素质低、思想保守, 农民的精神享受不够丰富, 农村教育师资缺乏, 尤其是农村脏、乱、差的不文明现状等等仍然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五、农民传统理财观念、方式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期, 我县各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发展平衡。其经济形态是多层次的, 经济价值观是多元的。农民传统理财思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勤劳致富

我国自古就把“勤劳朴实, 吃苦耐劳”作为立身之根基、持家之要诀、治国之法宝。“勤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在过去, 人们把“勤劳”与“致富”联系在一起, 意思是要想致富, 必须要勤劳耕作, 家里的财富积累是靠勤勤恳恳地干活一分一分地积累起来的。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如果老百不懂技术, 不懂文化, 仅靠“勤劳”去死做, 不会理财, 不讲科学, 是很难做到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新形象。

(二) 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家庭美德之一, 在整个中国社会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时至今日, “成由俭, 败由奢”仍是被广泛引用的一条古训。它要求我们平时要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这种崇尚节俭的思想一方面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平衡了积蓄与消费比例, 稳定了国民经济;但另一方面, 也会限制消费对生产的作用, 使生产停滞不前。这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不利于人的身心发展和素质提高。

(三) 低风险理财

主要表现在农耕时代的“稳种稳收”的思维惯性, 喜欢从事简单明确的经营活动, 害怕投资于高风险项目, 这是农民“天然的”保守本分, 惧怕风险的理财思想的体现。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 现在相当一部分人农民外出务工,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但却怕这怕那, 瞻前顾后, 错过了一些大好的投资创业的良机。有些农民的知识化程度不高而民族忧患意识又相对较强。他们对现代金融知识、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经济规则等方面的知识往往是比较缺乏, 信用观念淡薄, 对价值运动、资金增殖和货币信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限制了人们的视野, 影响到信贷资金的运用, 直接影响了扩大再生产。这些情况说明农民的理财观念要彻底转变, 突破传统的理财思想, 认真学习和树立现代科学理财的理念, 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 老三套理财

如今, 农民生活越来越富裕, 但由于农民传统观念、农村金融市场滞后等原因, 家庭收入除了正常合理的消费以外, 所拥有的金融产品较少, 主要是储蓄这种资产。农民在资产迅速增长的同时, 由于理财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 其理财基本上还是多年不变的三个“老出口”:一个是存银行, 赚点利息;另一个是民间借贷, 通过亲戚朋友放贷给周边需要钱的人;第三选择就是盖房, 不少富裕的农户将积蓄反复用在新盖、翻修房屋上。

六、科学理财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农村已进入了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举措: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允许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等。这些都将给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 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将会更全面更直接。所以科学理财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更为重要, 农民传统理财思想的推陈出新已经迫在眉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实现, 归根结底是让农民口袋里的钱多起来。只有让农民把自己的积蓄进行合理的投资, 民农手中的嫌钱多了起来, 对“钱生钱”就会很有兴趣。因此科学理财已成了很多农民的心声。所以, 对农民家庭理财进行研究,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通过科学理财, 可以有效的、合理的处理和运用钱财, 让自己的钱财花费发挥最大的效果, 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为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第二, 通过科学理财, 可以将多余钱的资金进行合理的投资, 使之产生最佳的财务收益, 也就是达到钱生钱的作用。这既是生产发展的基础, 也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

第三, 通过科学理财, 可以从财务的角度进行人生规划, 利用现有的经济财务条件, 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源价值, 促进文明乡风的建设及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建设。

第四, 科学理财要求农民家庭每个成员都要重视理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去学习科学理财的知识, 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和文化, 这样就可以达到人们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满足科学理财的基本条件,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总之, 科学理财可以根据农民家庭的现状合理选择理财方案, 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最终体现。从宏观方面说, 就是农民合理科学理财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财富的增加。从而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综上所述, 理财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经济价值观。理财思想是历史的、发展的。它必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农民理财思想源远流长, 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们对于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建设, 对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理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必须重视而不可小视。这其中既有政治问题, 又有经济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 又有失败的教训。所有这一切, 都需要我们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的同时继续向前发展, 在新时代赋予其更为深广的意义和内涵, 建立有自身特色的科学理财思想。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 更有针对性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和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不同的理财观念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入了高峰期,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农民理财的条件与环境发生了变化, 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理财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日显重要, 农民理财观念的更新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传统农民理财方式、观念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提出科学理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更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关键词:科学理财,意义,新农村建设,挑战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理财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云南为例.肖兰.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

[2]人个理财亦需规划.中国工会财会.2012.11

[3]科学理财问题初探.陈岩.地方财政研究.2009.6

上一篇:高一家长会发言稿精选集总下一篇:英文参考文献期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