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2024-05-03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精选12篇)

篇1: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周敏庆

张学勤书记在林区企事业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八个抓”在林区引起极大反响,怎样把握“八个抓”,怎样认识“八个抓”,怎样落实“八个抓”是摆在我们科级干部面前的重要议题。作为一名基层单位工会主席,我就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明确一个主题----抓好服务。抓好服务是学习、落实“八个抓”实践大基本保证。我们基层工会首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确立活动主题:“服务森工公司、服务职工群众”,目的是工作内容更有针对性,更有吸引力,工会通过服务,能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工作及生活实际, 为生活困难的职工排忧解难,切切实实地主动去帮助职工群众,服务于职工群众。

确立了服务理念,工会工作的思路会更开阔,工作的领域会更丰富,工作效果会更显著。工会工作中确立服务的理念。

二、明确一个目标----抓好调研。深入调研是学习、落实“八个抓”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工作水平,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围绕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拟定的调研课题,深入基层工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积极开展《林业经济转型的调研与思考》、《关于本单位企业职工容易形成上访因素的情况调查》、《职工稳定工作的情况调查与思考》等调研活动,并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为林业局决策依据。

三、明确一个定位----抓好工作。找准工作定位,抓好工作是学习、落实“八个抓”统筹工会全盘工作的首要问题。工会工作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困难职工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帮扶服务。开拓渠道,拓展平台,全心全意服务困难职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促进构建和谐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为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职工打造了一个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平台。

四、明确一个思路----抓好破题。抓好破题是学习、落实“八个抓”的主要途径。在广泛征求干部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制定整改措施。一是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信息、送信心的“四送”活动,让职工感受到温暖和真情。二是对困难职工的帮扶行动。三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权行动。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要自觉接受林业局党委的领导,主动争取行政的支持;二是要紧密围绕林业局的中心工作;三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四是要依法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稳定;五是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不辜负企业的重托,不辜负广大职工群众的信赖,再接再厉,努力把工作更上新的台阶。

篇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保障和改善职工民生是工会主动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工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会牢牢把握着力保障和改善职工民生这一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民生工作大局中的优势作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2011年以来,……工会把推进民生发展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尤其是在两项关于民生的重要工作中发挥了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今年的棚户区改造和矿业开发工作中,职工代表参与到方案制定、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中去,使职工在一开始就有机会、有资格、有条件提出有利于职工的建议和见解。棚改工作的惠民政策、实施方案及矿业开发项目的立项均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使职工代表参与民主决策时能充分表达意愿和行使权利,激发和增强了职工代表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做到了重大决策事项必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强化了科学决策,推进了民主管理。

通过棚改工作,使林区广大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有了全面改善,别了吃水难、行路难、如厕难的时代,清除了冬季烧材取暖的防火安全隐患,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和木材逐年减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林产业成为新时期工作的重点。矿业开发是......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的切入点,通过搞好矿业开发,为企业增强了发展动力,为职工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民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篇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一、搞好工会宣传工作就要从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

新闻宣传工作强调要将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二者虽各有所侧重, 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就工会工作而言, 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就是各级工会组织关心的事情。工会宣传工作要在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二者的结合上有所作为。职工的问题涉及面广, 影响大, 任何一件涉及职工的事情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可以说, 工会宣传与工会工作密切相关, 与全国亿万职工紧密相连。树立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 展示中国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关注广大职工的生存状态, 切实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 是工会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就像我们经常会说到的那样, 同一个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而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用平民化的视角观察到的、用普通职工喜欢且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的、能够引起广大工会会员共鸣并对其产生影响的, 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的工会新闻。工会新闻, 不仅是一个关于新闻题材的专业性概念, 而且可以体现从业人员对待职工、对待新闻的立场和态度。就工会新闻报道的全局而言, 它涉及许多重大题材, 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职工的作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 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维护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设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等。做好这方面的报道, 做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必将为工会组织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新闻故事化是搞好工会宣传的现实选择

工会报道中的重大主题需要有效的新闻手段来实现, 而在众多的新闻手段中, 新闻故事化无疑是一条现实的途径。从新闻传播效果的角度看, 新闻语言要努力追求与受众理解上的一致性, 从而使受众对新闻的接收转变为正确的接受。作为大众传播的报纸, 面对千百万的读者, 语言只有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才能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因此, 必须强调, 新闻应该让故事唱主角。故事最能吸引人, 细节最能打动人。要让工会新闻报道“活”起来, 具有感染力, 单凭结论性的概括以及没有精彩事件作为支撑的枯燥数字堆砌是远远不够的。工会工作就是与人也就是与职工打交道的, 无论是送温暖行动、送清凉活动、金秋助学活动, 还是职工维权行动, 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行动等, 可以说, 各种各样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我们要做的就是, 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 让这些发生的新鲜事件转换成版面语言, 呈现在读者眼前。在接近性中, 利益的接近又是最能吸引人的。从群众需求的角度入手, 工作性报道无疑就获得了一个最佳的视角。当然, 我们提倡做故事化新闻, 并不是超越事实本身的文学创作, 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离开了事实就无所谓新闻。新闻报道必须以社会中的真人真事为报道依据, 不仅“新闻五要素”要准确无误, 而且对所有构成新闻的情节、人物、语言等均负有如实记录的责任, 不得作任何夸张、想象、扭曲或改变。

三、主动整合媒体资源, 强化新闻媒体和工会媒体的结合

目前, 各级工会组织或者拥有自己的报纸、期刊, 或者拥有自己的网站。有的工会组织还开辟了地域性的手机新闻平台。主动有效地整合现有媒体资源, 既要充分利用这些工会组织的报刊、网站手机新闻平台, 在不同层面、不同地区传播工会业界的声音, 又充分运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为工会宣传服务, 让主流媒体在工会重大宣传战役和重大新闻报道中“唱主角”, 不断拓展工会宣传渠道, 形成舆论合力。

积极建立新闻媒体和工会媒体联合宣传机制。工会领域的传统媒体———报纸、期刊, 也面临着订阅量下滑、读者减少、广告经营乏力和报刊整体影响力下降的不利局面。与业外综合性网站相比, 工会网站虽然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稍逊一筹, 但却得到了迅速发展。近期工会手机新闻平台的出现, 又为工会信息传播开启了全新的一道门。目前的情况是, 工会不同媒体间虽然也存在一定意义上的互动和联动, 但基本上还是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因此, 根据报纸和刊物的不同特点, 有效整合同行业报纸和期刊的各自优势资源, 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形成梯次宣传效果, 通过一体化、分层次的传播方式, 形成工运报刊的整体宣传效应。同时开展报刊与网络的融合和联动。实施报刊和网络一体化发展战略, 报刊和网络一体化运营模式, 报刊和网络一体化经营范式。一体化的结果是报刊和网络资源共享、人才共用、报网合一, 实现新闻生产、传播的集约化经营。

参考文献

[1]毛朝阳.做好新时期工会新闻宣传工作[J].中国工运, 2009 (11) .

篇4: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全面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巩固阶级基础,党委和政府要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和手段

党的执政根基在人民、力量在民心。新形势下,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进一步发挥和凝聚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永葆我们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任何时候,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不能动摇,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不能削弱,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不能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赋予工会更多资源和手段,团结最广泛的职工群众,凝心聚力,固本强基,筑牢党的执政基石。这是加快科学跨越的现实需要。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9年度人物,“中国工人”成为榜上唯一的一个群体,中国工人坚毅、自信、乐观的微笑成为中国精神的象征,感染人心,传遍世界。2009年,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工人汇聚的强大力量,推动了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率先复苏。加快科学跨越步伐,就是要进一步调动好、保护好、引导好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使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发挥工会作用的内在动力。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想使工会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展现出更大的作为,必须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如果没有资源、没有手段,工会就难以有所作为,联系职工、团结群众、维护权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全党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给工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更好地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多压担子,党委和政府要全力支持工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给工会去办,充分发挥了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既赋予有形资源,也赋予无形资源,确保工会有物质基础也有社会地位。市委在赋予工会有形的物质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无形资源提升工会的影响力。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制度,政府与工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工会组建、困难职工帮扶、农民工维权、职工活动中心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为我市工会工作在全省有位置创造了条件。2008年,市总工会荣获“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把市职工活动中心纳入全市重点工程,分期拨付20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工会于2003年在全省率先实行工会经费地税代收,并根据工会重大活动开展情况追加工会活动经费。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有关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充分听取工会的意见和建议,使工会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中有话语权。积极支持人大一线工人代表及政协工会界委员的推荐工作,223名一线工人当选县级人大代表,协商产生了133名政协工会界委员,畅通了职工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渠道。二是既赋予更多资源,也赋予更多事务,确保工会有资源办事也有更大的作为空间。“有为才有位”。我们给工会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让工会参与到全市中心工作中来,通过服务大局争取资源、获得地位。把市总工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交通建设大会战、“企业服务年”成员单位,要求市总工会利用劳动竞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劳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优先作为市劳模人选考虑。支持工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共同约定行动”,督促企业落实职工各项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支持工会开展农民工“双向”维权,与闽粤等省多个市建立了联合维权机制。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广泛开展“四季送”即“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等系列帮扶活动。成立职工维权公益律师团,对困难职工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广泛开展“十万职工大练兵、万名职工大比拼、万人技能大提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直接晋升职级,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造创业的激情。2009年,全市职工开展技术革新项目9294项,职工发明创造项目72项,获国家专利项目52项。三是既赋予必要资源,也突出自身建设,确保工会有工作条件也有工作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加注重发挥工会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工会争取资源、发挥作用的能力。吸纳工会参与社会稳定、企业改革改制、安全生产、再就业等涉及职工权益的领导小组,为工会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搭建平台。探索“党工共建”有效形式,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积极支持工会率先在全省进行基层工会主席职业化试点工作,推动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切实筑牢工会基层基础。加强班子建设,注重从综合部门和经济部门选拔干部充实到工会领导班子,把工会干部交流提拔到党政综合部门任职。近年来,市总工会提拔为副厅级的有2人。

发挥主力军作用,展现主人翁风采,工会要自觉组织广大职工为科学发展建功立业

篇5: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组织更是重要的基层群众组织。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社区的社会管理地位将更加重要,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不断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整合政府有关部门在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政府各部门不得将应用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于那些由社区组织承担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给社区组织承担。

二、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妥善解决社区居委会开展有关服务所必需的房屋、设施和经费,积极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各项便民服务,使社区居委会的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加强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社区居委会服务居民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梳理、整合各类呼叫热线,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呼叫网络。

三、加强社区人员队伍建设。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成员和各类公益岗位人员及聘用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经常开展对社区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人员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鼓励社区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提-1-

高社区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四、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活动,制定各类社区服务工作标准并监督执行。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挪作他用。认真解决在社区服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健康发展。

篇6: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分发挥工会的重要作用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头等大事,也是工会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工会一定要把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去部署和落实工会各项工作,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胜利的历史中,发挥好组织、引导

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

要组织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建功立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各级工会要广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工人运动主题,最大限度地焕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扎实推进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立足本职岗位,学赶先进模范,勇于自主创新,争创一流业绩,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要正确引导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打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职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工,帮助广大职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社会。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推进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创新宣传职工、教育引导职工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教育,引导职工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调整,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

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要始终坚持把竭诚服务职工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精神,深入职工,了解职工;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帮助职工,服务职工,构建起完整的职工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不断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真正把工

会建设成为广大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要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增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主动性,毫不妥协地同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使工会维权的声音更响、力度更大;推动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职工权益机制,使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用科学方法提高维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增强维权效果,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实实在在的维护,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

篇7: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大力推进班组建设

杭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第一汽车公司 高永祥

摘 要:本文以新形势下公交运营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特征为切入点,阐明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推进班组建设的六个方面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需要关注和把握的问题,是对公交运营企业班组建设工作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工会组织;班组建设;作用;探索

杭州公交第一汽车公司是杭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最大的运营企业,现有运营车辆1097辆,运营线路88条,员工2483人,其中司、乘、线调人员2263人。在推进“公交优秀”建设进程中,企业班组建设秉承优良传统并不断发扬广大,涌现出K16路“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Y9线“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为杭州城市建设和公交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杭州共建“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政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力度加大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的快速发展对班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工会在班组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形成行政主抓、工会推进,党政工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班组建设再上新台阶,是企业工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班组是直接组织员工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搞好班组建设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思维更加活跃,班组运营生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班组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1.2加强班组建设是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迫切需要。“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和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的实施,为公交发展提供了难得

— 1 — 的机遇,对员工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公交优秀”,人才保证是关键。必须充分利用班组建设这一平台,以提高素质为核心,打造高质量的员工队伍。

1.3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班组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者,是生产技术创新的源头。只有建设创新型班组,组织员工立足岗位,围绕运营服务各个环节持续改进创新,才能不断降低消耗,增加营收,提高质量,提升效率。

1.4加强班组建设是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重要途径。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加强党群联系,构建和谐企业,无论是完成企业生产任务,还是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无论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还是工会开展的各项 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班组建设工作搞好了,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增强,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广大员工的力量就能凝聚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上来,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就能在企业落到实处。

2把握公交运营企业班组建设的特征

公交运营生产不同于一般产品制造、服务业的车间流水式作业生产,公交运营是以线路为单位进行的,具有单兵作战、点线运营,员工分散、动态作业,组织控制力相对较弱的特点。车组(一般只由两名司机组成)无法体现班组应有的组织、协调、管理职能,因此,公交运营企业班组建设亦即运营线路建设。公交线路运营的特点,决定了班组建设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2.1教育管理见缝插针。公交司、乘、线调人员的工作是随线路运营时段同 步进行的,“起早摸黑”、连轴转是一线员工的工作特点,其他行业行之有效的“班前会”教育形式,在公交运营企业并不适用。因此,除了必要的员工大会、集中学习、培训外,日常大量的宣传教育是靠文件传达、简报、黑板报宣传和干部职工即时的、面对面的沟通来实现的。

2.2制度执行重在现场。线路运营是为乘客提供位移服务的不可重复的特殊 过程。公交运营企业安全行车、规范服务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都必须在运营现场得到贯彻和落实,线路运营质量也必须在现场得到管理和控制。“车轮转,干部在”、“平峰进车厢,高峰驻站点”依然是目前线路运营管理的主要形式。

2.3身边典型更有实效。安全行车、规范服务经验的推广,具有极强的环境背景和可操作性。因此,在树立比、学、赶、帮、超的先进典型上,既要“拿来

— 2 — 主义”,主动学习像北京李素丽那样的公交服务先进典型,又要眼睛向内,注重 树立和学习本地、本企业的先进典型。树立司乘员工身边的先进典型,能实现即时交流,相互促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和谐“小家”弥足珍贵。相对于企业工会的“职工之家”,线路就是一 线员工身边的贴心“小家”。随着公交的发展,外地员工逐年增多,一线青年员工所占比例日渐扩大,他们思维活跃,但自控能力也相对薄弱,任何思想、情绪上的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到线路运营生产。必须运用班组建设强有力的“短、平、快、灵”的思想工作机制和对员工生产、生活细致入微的亲和力,尽最大努力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营造一线员工温馨、和谐的“小家”,稳定队伍,促进生产。

3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推进班组建设

3.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班组管理机制。为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进一步推进班组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企业应成立班组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班组建设的规划、指导、督查和考评工作,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车队组成党政工团及民管委成员、线调员、线长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小组,负责本车队班组建设工作的日常管理。线路组成由线调员、线长及党、团员、生产骨干参加的线路管理委员会,现场运营生产由线调员组织实施,线长由不脱产的一线行车人员担任;线管委负责本线路安全行车、规范服务的预警教育、督导警示和考核管理,即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开展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同时,要制定覆盖每一车组、每一员工的“班组建设工作方案”和“规范化班组评价标准”,对线路运营生产、质量和基础管理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线调员、线长津贴、员工专项激励及线路创佳评优相挂钩,完善和健全班组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3.2从创建文明站房入手,美化环境,优化班组人员配置。公交站房是线路运营调度、司乘员工工间休憩的场所,也是一线员工“小家”的所在地。要结合文明站房建设,加大投入,统一站房设计布局,统一配置宣传、生产、生活设施,开辟员工休息室,辟建班组建设专栏和职工园地,搞好候车廊、回车道及周边绿化治理,改善线路运营环境,增强员工“建家、爱家”意识。要根据公交区域化运营、管理需要,从提高生产效率、激发员工生产积极性出发,优化组合车组和 线路员工,选拔一批有责任心、有管理意识的线长,并运用激励机制调动线调员、— 3 — 线长的积极性,使优化组合的车组、线路更具团队协作精神与创新潜能,促进生产效率、劳动效率的提高。

3.3工会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推动班组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认真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按照上级工会各时期中心工作要求,围绕企业目标,组织全体员工开展“我为企业做贡献”、“安康杯”、“五优五比”竞赛活动和“巾帼建 功”、“六杯赛”等主题活动,树好身边典型,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加强 工会干部、职工代表、民管委成员《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现代企业管理及企业规章制度知识培训,提高维权意识和维权水平;完善“工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班组建设信息沟通平台和对话机制,促进班组工作信息化建设。

3.4健全班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班务公开,构建和谐、民主“小家”。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各级工会要把推行班务公开、实行班组民主管理作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构建和谐型班组的切入点重点推进。线路重大事项必须经线管委共同研究。要结合民管委工作,制作“班务公开栏”,做到班组制度上墙、管理透明、议事民主,实行员工工资分配、考级评比、成本核算、违章考核“四公开”;办好“职工之家”,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征集和落实员工合理化建议;根据线路运营特点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从资金、场所、设施、管理上为员工打造精神文化乐园,满足员工多层次需求,努力构筑员工温暖、和谐、民主的“小家”。

3.5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针对公交运营车辆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引进的情况,组织员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通过岗位练兵、岗位培训、师徒结对和技术创新活动等形式,引导班组员工立足岗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造优业绩,争当“职业技能带头人”,努力提高线路整体创新能力;认真贯彻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加强运营服务过程监控,不断提升线路运营质量;建立内部学习交流制度,积极开展群众性QC攻关活动,大力推广节能降耗、安全行车操作经验,解决线路运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鼓励员工岗位成才,通过提高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岗位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3.6以典型带动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工作的指导与交流。为充分掌握情况,及时了解班组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工会领导及班组建设机构成员必须经 常深入到车队、线路进行调研,与基层干部、职工面对面交流,了解班组建设情况,指导班组开展工作。在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向外单位班组建设先

— 4 — 进经验学习的同时,注重内部班组建设先进经验的交流学习,在内部刊物上开辟班组建设交流专栏,编制《班组简报》,并通过形式多样的研讨会、现场交流会等形式,交流班组建设的做法、经验,宣传典型班组和员工的先进事迹;组织线调员、线长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4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4.1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是班组建设的有力保障。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党政工团达成共识,形成分工明确、有序运转、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班组建设才能真正抓出实效。

4.2工会发挥自身优势,是班组建设工作的有力推动者。工会工作要从围绕 中心服务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布署,就必须发挥工会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切入点,做班组建设工作有力推动者。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把职工之家建设和职工素质提高工程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班务公开、劳动竞赛、技术攻关、创建活动等有特色、有实效的载体,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企业班组建设深入开展。

4.3班组建设的着力点要钉在提高员工素质上。班组管理实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加强班组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班组员工的综合素质上,通过岗位培训、互帮互学、技术比武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创新管理素质,从而使班组建设更上层楼。

篇8: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情, 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种现代教学手段对初中历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可以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新课导入环节, 教师传统的方式就是三言两语解决问题, 这样的导入方式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情趣导入, 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生动性, 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时, 有教师选取了影片《甲午风云》中海战激烈的场景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的目光集聚到了历史教学中, 为整节课的教学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历史教学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完全将教学信息展示出来, 缺少得力的演示手段, 此时, 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时,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长征背景与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补充了专题片《中国革命之之星火———长征》, 通过专题片的介绍, 让学生对长征的历史背景具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并通过影片再现, 对长征的艰难卓绝具有了直观的感知, 对于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具有了进一步感知, 对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发掘教材蕴含情感, 营造浓厚历史氛围

历史教材是一份人类改造世界的总结, 不同时代、事件、人物的交汇, 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各种浓厚的主观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充分发掘出这样的情感因素, 为历史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教学“君主集权的强化”内容时, 一位教师巧妙运用了凤阳花鼓的文艺表现形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氛围的营造,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这位教师事先安排几位学生编排了凤阳花鼓节目, 在教学中进行演唱表演:“谈凤阳, 说凤阳, 凤阳原是好地方, 打从有了朱元璋, 十年反倒九年荒”, 以花鼓说唱入手,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将学生的思绪带进明朝的时代背景, 进行深入的发掘, 使学生明白, 在明朝时代, 虽然集权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但是这种集权的强化已经成为了中国封建时代走向没落的标志, 使明朝的腐败状况进一步恶化, 使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统治基础的动摇埋下了不可避免的隐患, 最终导致了李自成等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 教学成效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激发历史学习动力

历史教学评价环节, 情感因素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将情感充分融入到教学评价之中, 尊重学生人格与自尊, 多发挥鼓励作用, 注重激发出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 激发历史学习动力。教师首先要坚持激励性原则。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与闪光之处, 都要加以肯定, 运用激励的手法提高学生的成功体验感知。这一点对于班级学习后进生而言, 显得更为重要, 这批学生因为容易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在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之后, 更能够激发其内心的学习动力, 让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内在要求。其次, 教师还要发挥分层要求的作用。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方面的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评价上面应该采取差异化评价标准,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 侧重于拔高要求, 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 则适当降低学习要求, 通过这样的方式, 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处于“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能够看到成功的希望。另外, 教师在评价方式上, 还要能够兼顾到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 许多教师在历史学习评价上面就采取了“学习努力程度+学科测试成绩”或是“学习考试成绩+学习评价”这样的方式, 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状态与成效, 更加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拓展历史教学空间, 提升历史教育成效

篇9: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会;和谐;建设

一、工会组织是构建和谐大型国有企业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工会建设能够引导广大员工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理念。现代企业文化需要企业管理者与广大企业员工不断的精心培育,工会可运用宣传教育的组织优势,积极倡议企业管理层,不断地将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现代经营理念、价值理念、创新理念、文化理念以及人生世界观等,灌输给广大企业员工。也可以在广大员工中发掘出经实践证明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在员工中间形成一种共同的信念,这种共同信念的建立,就会形成企业团队主流文化精神。要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现代企业文化,需要企业领导层、工会组织与企业广大员工共同不断的努力、相互长久支持。

(二)大型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在建立现代企业文化中的担当起重要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残酷,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企业要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起适合我国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在建立现代企业文化中,需要动员广大的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工会组织的性质和地位代表了广大员工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工会组织广泛参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必要性和不可替代的性质。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着维护广大工人阶级基本权利、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和密切联系群众三大方面的光荣传统,在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工作中,工会组织完全可以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三)加强大型国有企业工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工人阶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同时,建筑工人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支有生力量,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比如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铁路工程建设施工单位——项目部(指挥部),是维护和谐铁路建设的基层单位,既是推进和谐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争当模范建筑企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部(指挥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理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加强建筑企业工会建设能够提升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基层调查,可以发现,一些建筑企业在工会工作展开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与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的还不相适应,如:职工大会代表的选举,基层工会领导的选举,基层的企务公开等,缺乏应有的民主性,职工的民主投票变成一种形式,企务公开朦胧化,甚至有的企业基层工会领导也不投票选举,由上级领导直接落实,没有采纳职工的意见,造成基层领导不懂生产、技术的现象严重化,极大制约基层优秀人员的发展,造成参建职工主观能动性大大下降,这是导致建筑企业工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下降重要原因。

二、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铁路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一)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施工建设开展工作。各级工会紧密结合重点工程建设、阶段性进度指标的特点,组织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工人先锋号”等等创建活动,为各条战线又好又快发展建功立业。大力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树立先进典型。

(二)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切实表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组织是党领导和开展工人运动的产物,具有高度的政治性、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工会组织中一定要有农民工代表,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牢记工会组织的属性,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主动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坚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肩负神圣职责,切实表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保障职工的民主政治权益。一是健全完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务公开制度,特别是创造性地发挥职工代表作用,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工作,以多种形式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二是建立完善了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是适应劳动关系的新变化,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大力建设职工之家、职工小家,促进企业和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努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广大职工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

(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注重强化工会干部学习,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把搞好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我们把在工会组织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具体化,提出新形势下对全体工会干部的七条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走在改革发展的前列、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保持同职工的密切联系、真正成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等等。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工会组织,坚持工会组织的高度统一。坚持做到有施工单位就有健全的项目部(指挥部)工会组织。建设项目拓展到哪里,工会组织就建立到哪里;大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不断改进作风。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生机活力。

(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工会作用。工会组织在建设和谐企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是否牢固?是否充满活力?一是要大力推进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把重点放在发挥基层工会作用上,按照“建家”标准,不断完善工会工作台帐,建立职代会、企务公开等制度,让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继续广泛开展“建职工之家,创星级工会”活动。二是要发挥工会优势,增强工会组织活力。组织职工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重要抓手,在组织工会活动中坚持推陈出新,做到常规活动不间断,特色活动出精彩,不断扩大职工群众的参与面。三是工会组织应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工会需要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要当好参谋,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会的职能作用。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创建局面。

(五)把握两项原则。首先,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工会组织要敢于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说话、办事,一切工作围绕职工做文章。要因势利导,引导职工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新观念,使职工认识到,正处于改革发展中的企业,会出现诸多新问题,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利益矛盾只有在理性和合法的方式下才能得到解决,应共同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其次要把握服务为本的原则。企业的工会工作要始终坚持为促进企业工作的大局服务,为职工服务的原则,围绕服务开展工作。工会要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竭尽所能地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

三、结束语

篇10: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技工学校 孟吉业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学校中的作用,是与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对工会组织的期盼,也是时代发展赋予工会的重任。为此,学校工会组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围绕发展中心,促进学校加快发展,在夯实构建和谐学校的物质基础上下好功夫;二是突出维护学校稳定,强化发展机制,在落实构建和谐学校的本质要求上下好功夫;三是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学校的能力上下好功夫。

一、围绕中心,促进发展,在夯实构建和谐学校的物质基础上下好功夫

构建和谐学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没有经济为基础,构建和谐学校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经济充分发展作支撑,和谐学校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实现学校和谐,根本的是要保证学校和谐发展,而和谐发展只有通过学校拓宽培养领域、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层次等方面的发展壮大才能实现。因此,工会要在构建和谐学校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这个中心,积极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首先,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努力把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为学校发展壮大做贡献上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发挥潜在的工作能力,教育和引导员工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促使员工立足本职、干好工作、爱岗敬业,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多作贡献。

其次,要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各项技能竞赛。在工 作思路上,要把技能竞赛放到整个学校工作的大局中去考虑,将竞赛目标与学校、职业、从事的工种目标和工作重点联系起来,改变传统技能竞赛中存在的随意性过大、技术含量偏低、整体性效果差的倾向;在竞赛的形式和内容上,应讲求针对性,紧贴工作实际,达到干什么比什么、用什么精什么的目的,进一步激发员工从业、敬业、爱业、乐业的热情和工作主动性;在工作格局上,应改变过去那种由工会唱“独角戏”的局面,构建起由党政领导、部门配合、工会运作、学校为主、员工参与的技能竞赛新格局。

另外,搭建平台,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一是争取学校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对高技能员工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二是利用员工业余活动场地和学校教学、实习条件和信息网络资源,举办员工技能培训班,努力提高员工技能素质;三是联合相关部门搭建展示员工技能的平台,如定期举办不同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建立“技术培训、技术比武、技术帮带、技术晋级”四位一体的运作机制,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二、突出维护,强化机制,在落实构建和谐学校的本质要求上下好功夫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学校稳定也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本质要求。学校工会组织要把维护职工利益与维护学校发展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员工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以往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发扬成绩,开拓创新,在构建和谐学校的进程中,发挥好工会组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纽带的独特作用,维护好学校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要在促进建立新型劳动关系上下功夫。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和谐的基石。学校在全省煤炭职教系统中率先实现了平稳改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运作,当前学校正处于 2 快速发展、壮大晋升的转型期,学校融资成分、组织形式、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关系和效益的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改制后的各类矛盾处于凸现期。学校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作为员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加强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研究,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在工作理念上,要改变就协调而协调的思想,努力营造员工关心学校、学校关爱员工的和谐氛围;在工作定位上,既要成为学校发展的推动者,又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更要成为劳动关系矛盾的协调者;在维权策略上,要坚持依法维护与以情沟通相结合,努力追求学校效益与员工利益的双赢共进;在维权方式上,工会应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加强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提出可操作性的主张或建议,推动相关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减少并杜绝肆意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努力营造学校和谐氛围,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二要在维护好员工的具体利益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学校工会要善于借力,借助人大、政协、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大对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同时要加大对弱势员工家属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坚持标本兼治、扶家贫与扶智志相结合,注重择业观念的教育引导,加强技能培训,并通过工会帮扶困难员工促使其培养就业能力,增强自身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工会要运用送温暖工程这一载体,加强与学校党政的协调和沟通,力求通过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实现政策帮扶;加强对员工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员工树立起法制观念,促使员工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学校的能力上下功夫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单凭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学识、能力和水平,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更需要实干精神和精干才 3 能。工会要在构建和谐学校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在提高能力本领上下功夫。

篇11: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各地,人们都关心有关中国创新的一个问题:中国会领导还是会追随世界创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科学技术大部分时间都是领先世界的。正如历史学家李约瑟在其著作中描述的那样,中国科学技术文明在很多领域都是富有建树的。

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就远远落后,只是近些年才追赶上来。现在变革发生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前景复杂。中国历来都擅长借鉴他国技术,作为一个“快速的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在某些领域,中国依然走在了技术知识的前沿,中国人公开发表的研究数量的增长是惊人的。现在,中国依然高度依赖世界其他国家的创新驱动,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较低端,但其自身研发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25%的研发人员,许多中国跨国企业在研发费用的支出和研发结果方面名列前茅。

一份来自英国内塔斯创新基金会的新报告,试图解释中国未来的研究能力和创新领导力问题。它采用了最新的学术分析方法,并与来自中国和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创新型企业领导者、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归纳总结中国的创新路径,但研究结果大多不令人满意,因为这些研究依然依赖于各种关系的分析,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国内事务与全球事务的关系,基础设施硬件与文化伦理的关系,本土人员创造力与海归的企业家精神的关系。

吸收创新技术

然而,内塔斯的报告显示,中国独特的创新路径正在显现。中国能够成功地将自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外国知识技术结合起来。

由此,中国制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把航天员送进了太空,并研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度被批评为模仿西方同业巨头的科技公司——如腾讯和百度等,也日益得到认可。这些例子表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讲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并不是一个从进口创新到自我创新的直接路径,而是一个相对模糊的中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其他各国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是互相融合的。

把中国刻画成为一个吸收型国家,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研究和创新条件,已经达到了能够有效吸收和利用国外理念、观点的阶段。中国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越来越强。中国企业能够迅速吸收创新理念与技术,并加入自己的创新和价值观,成功实现二次创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

在此过程中,如何吸收和重新理解来自外部的创新理念至为关键。在吸收一些经典研发成果时,创新更多地体现为内塔斯所谓的“隐藏创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一些创新并不能用传统研发指标衡量,如流程、组织模式、技能开发等方面的创新。但这些创新包含了对收获这些创新支出收益至关重要的补充性投资。例如,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公司的研发支出只占全部创新投资的13%。

传统创新指标的局限

目前,中国每天在创新上的花费大约是50万美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每天接收的专利申请,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数据显示,中国的科技研发仍在快速增长,且各行业的产出都在普遍增长。例如生物材料行业,过去15年的行业产出增长了15倍。中国在大多数行业领域的影响力低于世界水平,但在某些行业,如工程学和数学等,影响力已接近世界水平,在农业领域的影响力更在世界水平之上。

因此,在评价中国的创新优势和劣势时,要采取一个审慎的态度。可以理解的是,中国领导人可能非常郁闷,因为中国的专利数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但中国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大幅提升。

创新政策

创新政策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经验,在其他发达国家获得成功的创新政策,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因此,政策制定者除了不断创新创新方法外,别无选择。那些机敏的、能够快速学习的政策制定者,就会是成功的政策制定者。

最近,内塔斯与曼彻斯特创新研究所对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虽然对创新政策评估制度实行多年,但因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创新政策中究竟哪一点有效,知之甚少。

至少,能使政策制定者快速、有效支持创新的政策,应该得

以推行。未来创新政策和项目应该基于以下几点:1)更好的数据;2)更有效的实验;3)应该承认判断的重要性。

更好的数据

除了成果产出量和研发支出等传统衡量指标,要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获取及时信息仍然是不可能的。新的分析技术,能让政策制定者获取更为及时的数据,追踪一些“隐形”部门,更合理地衡量初创企业的进步。这些企业的变化通常很快,难以通过传统系统记录。

更有效的实验

许多创新政策能够通过实验得到更好的评估,例如随机控制实验。在这些实验中,他们尝试新的创新政策,并提前预期其成败。从190多个智能城市项目,到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是知识创新的大实验场。

判断的重要性

数据和实验是有用的工具,但是它们的作用有限。内塔斯研

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经验。第一,创新系统是复杂的,最好使用定性分析。第二,创新政策最重要的是执行,如何执行往往比执行内容更为重要(作为对比,例如税收政策,超过一定能力之外,政策本身比执行更为重要)。

这意味着,判断创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复杂的政策干预,最好通过精细化的案例研究评估,而不是通过定量分析。所以,保证利用具有良好判断力的人员和管理得当的机构执行创新政策,有时会比制度设计本身更为重要。

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支持创新的政策方式,以驱动经济增长,解决社会问题,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带来的机遇。(完)

篇1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工会组织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组织体系健全、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职工意愿,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探索有效途径,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发挥独特作用。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时,要担当起职工利益诉求的代表者,发挥好协调管理的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源头参与,推动政策、机制建立健全。

工会要从党政工作大局出发,把一切社会管理活动放到社会管理全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协助并推动党政创造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的机制建设和政策完善。

要进一步扩大一线职工和农民工在人大、政协中代表、委员的比例,加大立法制定和执法监督的力度,建立健全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的作用,积极推动和参与涉及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政策的制定、修改、完善。督促政府建立健全维护职工群众权益的各项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政主导的维权、保障、统筹协调等各方面机制,从源头上有效化解矛盾。

工会要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政策制定。工会参与社会政策制定体现职工对社会政策的参与权,扩大社会政策的透明度,提高社会政策的有效性。把职工最关心、最

现实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问题作为工会政策参与的重点,通过工会组织优势反映职工的利益诉求,准确表达职工意愿,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社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主张。

二、协调协作,多方满足社会需求。

工会是联系党政与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充分发挥沟通协调的职能优势,在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自身能动性。

工会要与政府、社会组织和其他相关部门协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有效促进社会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政府与工会是主导与协同,全局与局部,宏观管理与具体参与的关系,要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密切合作,各尽所能。工会要主动争取政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资源,提高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层次,提高参与效率,提升参与水平。

协调劳动关系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工会所扮演的角色是劳动关系中的劳方代表者、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者,职工参与管理的组织者,集体谈判的当事者、劳动争议处理的参与者和劳动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工会必须把握劳动关系的本质,积极促进劳动关系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商共谋、机制共建、利益共享。要

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报、预警、预防和调处机制,劳动关系矛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促进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

三、维护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履行维权的基本职责,是工会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根本基点,是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工会组织既是企业依法行使职权的支持者,又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要突出维权职责,加大维权力度,要使手段更具体,方法更讲究,效果更明显。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职工基本劳动经济权益为重点,在落实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劳动关系和谐。

要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为载体,大力推进企业建立起职工工资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努力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健全协商主体,规范运作程序,把握关键环节,强化履约监督机制,提高协商质量,不断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帮扶救助,发挥服务社会作用。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工会要发挥服务者的作用,将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

工会要健全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为职工谋利益、争权利、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要为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利益保护,在代表他们具体利益、反映他们相关诉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让职工群众共享“职工之家”的温暖。要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党政完善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制度,督促企业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

要广泛开展如“送温暖”、“金秋助学”、“农民工援助行动”等工会品牌活动,完善服务帮扶工作长效运行机制,突出日常帮扶救助,打造为职工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平台,推动帮扶救助阵地前移、服务下沉,把帮扶工作向社会最基层延伸,向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

五、教育引导,增强职工主体参与意识。

职工群众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力量,包括职工在内的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激发职工的社会主体意识,增强职工主体参与意识,是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工会要促进职工与其他社会群体互动,自觉当好构建社会和谐的实践者、推动者。积极发挥工会“大学校”的功效,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调动发挥职工积极性和

创造性,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共创伟业、共谋发展,增强职工履行民主权利与义务的责任,提高职工在民主制度下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规范职工参与的行为和秩序,提升职工参与的层次和水平,是社会管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上一篇:高师教育学课程培养人文素质的教学实践论文下一篇:《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理解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