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2024-05-05

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共9篇)

篇1: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公共场所集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总则

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制定本规范。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集中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各主要构成部分清洗方法、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设备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专业清洗工作,其它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可参照执行。术语与定义

3.1 空气处理机组

输送、净化和调节空气状态(冷、热、湿)的设备及组件。

3.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积聚的污染物、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污染物,以及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处理。

3.3 专用清洗设备

用于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机械设备、工具、器械和风管内污染物采样设备等的总称。

3.4 机械清洗

使用专用清洗设备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

3.5 专业清洗机构

从事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中央空调冷却塔清洗消毒技术要求

4.1 清洗方法的要求

集中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应采用机械清洗方法。

4.2 清洗过程的要求

4.2.1工作范围

风管清洗范围包括: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范围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空调冷却水塔。

4.2.2 现场检查与准备

专业清洗机构应查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关技术资料,对需要清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定适宜的清洁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并根据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情况和本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清洗工作计划和清洗操作规程。

4.2.3中央空调风管清洗

采用专用机械清洗设备将中央空调风管内的可视污染物有效地输送到捕集装置中,严禁操作人员进入风管内进行人工清洗。风管的清洗工作应分段、分区域进行,在风管清洗工作段与非工作段之间、进行清洗的风管与相连通的室内区域之间应采取有效隔离空气措施。

4.2.4 部件清洗

采用专用工具、器械对部件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部件均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部件可直接进行清洗或拆卸后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部件应恢复到原来所在位置,可调节部件还应恢复到原来的调节位置。

4.2.5定期清洗应当首先将冷却水排空,然后对冷却塔内壁进行彻底清洗,做到表面无污物。

当冷却水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时,应首先采用高温或化学方法对冷却水和塔壁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塔内的水排空,并对冷却塔内壁进行彻底清洗。

4.2.6清洗作业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

清洗过程中应采取风管内部保持负压、作业区隔离、覆盖、清除的污物妥善收集等有效控制措施,防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内的污染物散布到非清洗工作区域。

4.2.7 作业出入口

清洗机构可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不同部位的作业出入口进出人力和机械,进行相应的清洁与检查工作。必要时可切割其它出入口,并保证施工后将其密封处理。

4.2.8 消毒处理

必要时应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设备、部件进行消毒处理。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需要清洗并消毒时,应先进行系统或部件的清洗,达到相应卫生要求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应选择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对风管及设备损害小的消毒剂,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进行冲洗与通风,防止消毒溶液残留物对人体与设备的有害影响。

4.3 清洗效果及安全措施的要求

4.3.1 清洗效果

风管清洗后的积尘量应达到每平方米风管内表面小于1.0 克,部件清洗后应无残留污染物检出。

消毒后的风管内壁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去除率应大于90%,致病菌不得检出。

4.3.2 清洗效果的检查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由经培训合格的清洗机构检验人员按照有关卫生要求进行自检。必要时由卫生学评价机构对清洗消毒效果进行检验。

4.3.3 清洗效果的影像资料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应使用机器人将所有清洗过的风管内部情况录制成录像带或光盘等影像资料。

4.3.4安全措施

清洗机构应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制定安全制度,清洗现场应设置安全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清洗施工人员及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并保护好环境。

4.3.5 污物处理从中央空调风管系统清除出来的所有污物均应妥善保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4.4 专业清洗机构的要求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工作的专业机构应符合附录L的要求。4.5 专用中央空调清洗设备的要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主要清洗设备应符合附录M的要求。5 清洗标志已清洗并经检验合格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以悬挂中央空调通风清洗标志

篇2: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本文由地源热泵提供。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风管系统(简称:通风系统)清洁程度的检查、工程环境控制、清洗方法、清洗后的修复与更换、工程监控和清洗效果的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被尘粒和生物性因子的污染,对空气过滤无特殊要求的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风管系统的清洗。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6803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 术语 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 18204.1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除采用GB/T 16803中的定义外,还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衬套 lining 指粘附于通风管道内表面的玻璃纤维或者其他编织物等隔热、隔音材料。3.2 空气处理机组 air handling unit

输送、净化和调节空气(冷、热、湿)的机组。3.3 生物污染物 biological contaminants 细菌、真菌(霉菌)、病毒、动物皮屑、昆虫、花粉和其他生物性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衍生物。3.4

接触式真空吸尘器 contact vacuum 带有刷子的吸气口通过软管与便携式收集装置连接的吸尘装置。刷子头直接与清洗表面相接触。3.5

污染物 contaminant

通风系统内部不应该存在的任何物质。3.6

隔离区 containment area

在检查和清洗过程中所设置的作业空间,以便避免污染物转移到其他相邻区域。3.7

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风管系统air duct system in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用于处理和输送空气的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3.8 机械搅动装置 mechanical agitation device 用搅动方式来驱除通风系统内污染物和碎屑的机械装置。3.9 机械清洗 mechanical cleaning 对通风系统内部不该出现污染物和碎屑的物理去除。3.10

空气负压机 negative air machine 是一种装有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风机驱动设备,用来收集尘粒、容纳尘粒和控制作业区压力。这个设备的排气口可不必通到建筑隔离区外部。3.11

非多孔材料 non-porous materials 通风系统中不被水和空气渗透的材料,如铁片、铝片或聚合物等。3.12 多孔材料 porous materials 通风系统中被水或空气渗透的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管衬板、木材、混凝土等。3.13 视觉清洁 visibly clean 目测通风系统内表面无粘结物和碎屑的状态。3.14 湿法清洗 wet process cleaning 应用水或液态化学药剂清洗通风系统及部件的方法。4 通风系统的检查 4.1 检查时间

应定期对通风系统清洁程度进行检查。检查间隔应不低于表1的规定。对于高湿地区或污染严重地区的检查周期要相应缩短或提前检查。

表1 通风系统清洗检查时间间隔(单位:年)建筑物用途分类 空气处理机组 送风管 回风管 工业 1 1 1 居室 1 2 2 小商业 1 2 2 商业 1 2 2 卫生保健 1 1 1 航运业 1 2 2

4.2 检查范围

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管道系统部件与管道系统的典型区域。在通风系统中含有多个空气处理机组时,应对一个典型的机组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不能对室内环境造成损坏。在怀疑有污染发生时或少量的污染物危及敏感区域环境时,应该采取环境控制措施。

4.2.1 空气处理机组

应含空气处理机组的所有组件,包括过滤器和空气旁路、加热和制冷盘管、冷凝水盘、冷凝排水 管、加湿系统、隔音材料、风机和风机室、调节板、密封垫和整体装置等。4.2.2 送风管

应含送风系统中的典型部分,包括控制器、混合室、回热盘管和其他内部组件。4.2.3 回风管

应含回风系统中的典型部分,包括回风管、调节阀、回风空气增压器、空气混合增压器和格栅等。4.3 微生物污染物检查 应对通风系统中的生物性污染程度进行检查,包括微生物污染物情况以及空气处理机组、加湿器和 其它典型部位的微生物孳生情况。

如果通风系统装有加湿器或当地气候为热湿环境,每年应至少检查两次,并对送风空气微生物进行 检测。4.4 检查人员

检查人员应熟悉被检查的通风系统,具有室内环境采样操作的经验,并熟悉现代空调通风系统风管 清洗程序及相关标准。4.5 需清洗的条件

当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时,应对通风系统实施清洗。a)通风系统存在污染:

1)系统中各种污染物或碎屑已累积到可以明显看到的程度;

2)或经过检测报告证实送风中有明显微生物,微生物检查的采样方法应按照GB/T 18204.1的有关规定进行;

3)通风系统有可见尘粒进入室内,或经过检测污染物超过GB/T 17095所规定要求。b)系统性能下降:

换热器盘管、制冷盘管、气流控制装置、过滤装置以及空气处理机组已确认有限制、堵塞、污 物 沉积而严重影响通风系统的性能。c)对室内空气质量有特殊要求:

人群受到伤害,如证实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免疫系统受损的居民建筑,特殊环境,有敏感建材或 重要处理过程的建筑。工程环境控制 5.1 通风管道保持负压

在整个清洗过程中,风管内部应与室内环境保持一定的负压。压差可以通过空气负压机或真空吸尘 设备来实现。对排出的空气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空气负压机或真空吸尘设备应尽量接近清洗检修口,与通风系统连接后方可运行。为了维持所需负 压,通风系统其他开口应临时密封。正在清洗的通风系统中,如果需要安装相应的检修口,应在负 压条件下完成作业。

如无特殊设计,空气负压机不应用于收集大量的碎屑尘粒。5.2 作业区隔离

应对清洗作业区进行隔离,在作业区与建筑物其它区域之间建立一个屏障,以减小作业区外空气中 悬浮尘粒的增加和对其它区域交叉污染。5.2.1 一般情况的隔离

一般情况的隔离应用于没有微生物污染物的民用、工业、商业、航运建筑物的通风系统清洗。一般 情况的隔离应采取以下措施:

a)保护性覆盖:应对作业区进行干净的、保护性的覆盖。

b)防护性换气:在保证通风管道开口处为负压的情况下,应对作业区所处于的室内空间保持连续 性的换气。

c)设备保护:对真空吸尘装置和空气负压机的运输和存放进行保护。所有从室内进入通风系统的工具、设备及部件应进行湿式擦拭,并用装有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吸尘器进行清洗。5.2.2 特殊情况的隔离

特殊情况的隔离应用于存在微生物污染或严重危害物的各类建筑,尤其是卫生保健建筑通风系统的 清洗。特殊情况的隔离应采取5.2.1的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a)保护性覆盖:应对超出作业区的室内地板、设备和家具进行覆盖。

b)作业区隔离:应对作业区的地板、四周及顶蓬采用0.15mm防火聚乙烯或它的替代物进行隔离,隔离物的衔接处应严格密封。

c)负压:隔离区域应保持适当的负压。负压应尽可能地阻止尘粒扩散出隔离区。负压装置排出的 气体应经过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若负压装置不是直接排出室外,应确认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可靠 性。

d)隔离拆卸:在移动或拆卸隔离物之前,应对其内表面进行湿式擦拭或用高效空气过滤真空装置 清扫。5.3 清洗装置

应对带入作业区的工具、设备和器械进行清洗。所有带入作业区的设备应保证在安全状态下运行。在整个清洗过程中,应限制由于缺乏卫生知识、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潜在交叉污染。5.3.1 卫生和安全性检查

在有严重的微生物孳生或已知通风系统内部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或是在卫生保健、有严重危害 物等特殊建筑内进行的清洗工程,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对清洗装置进行卫生和安全性检查。5.3.2 运行状态

所有清洗装置都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应符合相关性能和安全标准的要求。5.3.3 真空吸尘设备过滤器

在有严重的微生物孳生或有害物的建筑内进行清洗工程时,当使用真空吸尘设备在建筑内向外围排 气时,必须使用对0.3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达99.97%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在工作开始以前应对使用 的高效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效率确认。5.4 烟火探测设备

清洗工程不应该损害、改变或者破坏位于设备当中或直接连在通风系统上的烟火探测设备。在需要 临时修改、变更、停用或重新使用烟火探测设备时,应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和规定执行。5.5 建筑增加与减压

对建筑物增压和减压时,压力的动态变化将会产生潜在的危险或有害后果,应考虑通风系统清洗工 程对建筑环境增压或减压所造成的影响。5.6 化学制剂的使用

通风系统清洗和修复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应对通风系 统和人员造成损害。5.7 污染物处理

从通风系统中除掉的污染物应进行封装,以防止交叉污染,并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或地方规定进行分 类处理。

清洗过程中用过的真空吸尘设备在改变位置或者从系统中卸下时都应预先密封。应在建筑物外面或 者负压隔离区打开被污染过的真空吸尘设备。5.8 工程计划

应对通风系统清洗工程制定工程计划。工程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总体监控计划; b)工作范围;

c)相应的采购和工作任务; d)施工时限;

e)工程的工作人员数量; f)工程进度表; g)设备的验证; h)工程将使用的方法; i)使用的清洗剂; j)安全计划; k)其它文件。5.9 周围空气净化

在通风系统清洗过程中以及清洗结束后,应对普通住宅以及商业、卫生保健和特殊用途建筑的房间 空气进行净化。

净化过程中要求每小时应至少换气4次,将作业区室内尘粒浓度降低到GB/T 18883规定的要求。5.10 有害挥发物

清洗工程开始以前必须确认所使用的化学药剂的类型和挥发的气体。应尽量控制挥发物的扩散,使用户和工人不受伤害。5.11 通告

在使用杀虫剂、清洗剂、涂料和密封剂之前,必须通知被清洗的建筑物业主或其授权的代表。通知 内容包括清洗过程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气体。6 通风系统的清洗 6.1 机械清洗方法

可使用真空吸尘设备、高压气源、高压水源和其他设备将粘附的颗粒与碎屑移除并有效地输送到收 集装置。

在机械清洗以前或清洗过程中不应使用任何密封剂、涂料和粘结剂。对于多孔材料允许使用密封剂 作为临时措施。6.1.1 真空吸尘设备

机械清洗过程中应使用连续运行的真空吸尘设备。真空吸尘设备应有足够大的功率以保证碎屑的吸 入和室内环境的保护。6.1.2 机械搅动

机械清洗要求机械搅动装置将粘在通风系统表面上的碎屑剥离,使碎屑能传送到真空吸尘设备。6.1.3 接触式真空吸尘器

接触式真空吸尘器应使用高效空气过滤设备,并在通风系统的指定区域内运行。6.1.4 湿法清洗

高压冲洗、蒸汽清洗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湿法清洗过程都不应该对通风系统部件造成损害。通风系 统的多孔部件不应使用清洗化合物或者水进行清洗。

空气处理机组在湿法清洗以后不应残留化学成分。湿法清洗产生的废水应在作业区进行封装,并按 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6.2 部件清洗

应对空气处理机组内表面、挡水板、凝结水盘和冷凝水管、风机、排气扇、风管以及盘管表面和组 件等所有有污染物沉积的部件进行清洗。对于直接清洗困难的区域应开设检修口进行清洗。若空气 处理机组的加热和冷却盘管之间有无法清洗到的地方,可将盘管拆卸或移出后进行彻底清洗。所使用的清洗方法应保证通风系统所有部件达到视觉清洁要求。

清洗后,应将调节阀、百叶风口、格栅、扩散器和其它气流调节装置恢复到原位。

在清洗电加热盘管时,盘管的电源应断开,并锁定或悬挂标识。对于湿法清洗,仅允许使用非腐蚀 性清洗剂,盘管在重新使用前应洗掉化学制剂并彻底干燥。开设的检修口应满足清洗和修复的需要。6.3 玻璃纤维部件的清洗

应采用装有高效过滤器的接触式真空吸尘设备或者其他适当的设备对玻璃纤维部件进行彻底清洗。玻璃纤维在清洗中不应变湿。

使用的清洗方法不应对玻璃纤维部件产生损害,并使部件达到视觉清洁的要求。6.4 生物污染物的清洗 6.4.1 清洗方法 应通过机械清洗方法对通风系统表面进行清洗,以除去尘粒、碎屑、营养源和表面污染。清洗后的表面应达到视觉清洁的要求。6.4.2 被污染多孔材料的更换

宜更换被生物污染的多孔材料。位于多孔材料之下的非多孔材料基底在安装新多孔材料前应进行清 洗。

6.4.3 被污染多孔材料的清洗

当被污染的多孔材料不可能更换时,作为临时控制措施,应对没有更换的多孔材料表面应进行清 洗。

6.4.4 表面处理

使用涂料或密封剂等进行表面处理只是作为一种临时的控制措施,以恢复材料表面的整体性。杀虫剂、消毒剂的使用和表面处理应在表面清洗合格后进行。杀虫剂、消毒剂和涂料应严格按照生产商说明书使用。7 清洗后的修复与更换 7.1 材料的修复与更换

清洗后当材料部件的表面明显出现尘粒或气味,并对进入通风系统的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时,应 对材料进行修复。

隔热隔音玻璃纤维衬套和其它明显老化(如出现剥离,磨损,破碎和撕裂等)的隔热隔音衬套区在 清洗合格后可用相应的修补材料修复。对不可修复的材料应进行更换。7.2 外部绝缘材料的修复

由于清洗作业需要移开外部绝缘或防结露材料时,应在清洗工作结束后和空调系统重新运行前对这 些部位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有效功能。7.3 记录

应及时记录原有的损伤或清洗过程中发现的老化以及需修理的通风系统部件,并呈交给被清洗的建 筑物业主或其代表。8 工程监控

在敏感环境或含有有害物的建筑中进行清洗,或用户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宜实施工程监控措施。具体监控措施见附录A。9 清洗效果的检验

9.1 检验要求

在通风系统清洗之后、系统各部件投入使用之前,应对清洗效果进行检验。清洗效果检验方法有目 测法和称重法。9.2 目测法

对于多孔和非多孔部件应使用目测检查法来判断通风系统是否达到视觉清洁的要求。当内表面没有 碎片和非粘合物质时,可以认为达到了视觉清洁。9.3 称重法 9.3.1 擦拭取样

将磁性取样框贴在风道内表面检测位置上,用无纺布擦拭取样框所包围的风道表面,然后通过无纺 布擦拭前后的重量差,对风道清扫效果和风道内的污染情况进行评定。9.3.2 使用器材

a)擦拭取样框,取样框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B; b)无纺布;

c)密封式塑料袋(120mm85mm); d)精密天平(±O.0001g); e)一次性塑料手套; f)画线笔; g)称量托盘; h)保管箱; i)记录表。9.3.3 检验方法 9.3.3.1 检验前准备

a)将一片无纺布分成4等份,将每两份放入一个密封袋中(每袋称为一套),在密封袋上填写检测点 和检测位置的编号,存放1天后使用。

b)将每套无纺织物放在称量托盘上用精密天平称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擦拭取样前的重量。9.3.3.2 现场检测

a)将磁性取样框固定在风道的检测位置上。b)用2片无纺布将取样框内的残留灰尘擦拭干净。c)将2片取样后的无纺布放入塑料袋内进行保管。

d)应在清洗前的检测位置上做标记,以防止将此位置被选作清洗后的取样位置。9.3.3.3 实验室测量

a)将取回的各套无纺布放在天平上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取样的重量。

b)求取各套试样的平均重量差,然后将其换算成每平米的数值,将此值作为残留尘粒量。9.3.4 判定指标

残留尘粒量应在1.0g/m2以下。9.4 检验规则

应在清洗过的通风系统内随机抽取3个检测点(回风管1点、空气处理机组2点、送风管2点),在每 个检测点的管道内表面的上、下和一侧各取1个检测位置,求其总平均值,总平均值达到9.3.4所规 定的要求则检验合格。工程监控

A.1 概述

宜对通风系统清洗工程制定监控方案。

监控方案的制定过程应有建筑物业主或其代表的参与。在制定方案中应考虑以下问题: -系统清洗过程中对用户和施工人员的保护; -精密设备、建筑材料和隔离区的保护; -保护和停用建筑安全控制装置。A.2 工程监控方案内容

典型的工程监控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清洗工程负责人在工程预备会上的记录; -清洗工程所需设备的型号文件;

-确认清洗工程所需设备到达作业区前的卫生状况;

-室内环境状况的监控,以使清洗工作不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隔离区隔离有效性的监控;

-检查进入作业区的化学药剂和材料是否通过认可; -检查安全设备的使用;

-根据工程规范和本标准监控清洗效果; -记录已清洗过的区域;

篇3: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行业标准《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标准》编制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于2009年9月10日在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智超副研究员主持。

在前两次商讨的基础上, 本次标准编制会议对《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与会专家和参编企业代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主编单位会后将对标准做进一步完善, 随后向社会发布, 更广泛地征求意见。

目前, 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对中央空调定期清洗作出强制性规定。据悉, 上海市拟定年内出台《上海市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要求在世博会前, 上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或将接受一次强制性的清洗。《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标准》的编制将使空调清洗服务更加规范、透明。另外,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办的中央空调清洗职业培训也正在进行。

篇4: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关键词:管道清洗机器人 PWM调速 RS-232串口通信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用空调通风设备日益增多,保持空调清洁成了困扰很多城市特别是高层建筑的突出问题。目前,对于空调通风管道的清洁,国内尚没有合适的自动化工具,而采用人工清洁的方式危险性大、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清理期间产生的粉尘极易对工人身体造成危害。管道清洁机器人是可以替代人工成功解决空调通风管道清洁的有效途径。

2 管道清洗机器人功能和技术特点

2.1 管道清洗机器人功能

管道清洗机器人是清洗通风管道的主要设备。管道清洗机器人有着其它管道清洗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是用户认可一个清洗公司是否具备清洗资格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管道清洗机器人采用机械清洗方法,即通过机器人携带高速旋转的毛刷进入管道击打管内壁,除去附着的污垢。管道清洗机器人不仅可以清洗和清洗效果的检查,还可以进行管道探伤等。

2.2 技术特点

①该管道清洗机器人适用于非等径、变截面复杂管道环境,既可用于矩形截面,也适用于圆形截面通风管道的管道清洗或检测。

②机器人最大能越过9cm高的台阶和爬30度的坡度。

③矩形管道高度适应范围可达300mm~600mm。

④机器人既可安装圆管清洗毛刷也可安装矩形管毛刷,更换毛刷简便快捷。

⑤本机器人借助以计算机为平台的视频图像采集,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的显示和录制。

⑥检测机器人与清洗机器人合二为一的设计,降低了客户采购成本与使用复杂度,只需更换相应模块便可以实现两种机器人的功能。

⑦机器人主要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使用寿命长。

3 管道清洗机器人硬件系统组成

面向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检测和清洁的管道机器人技术是一个新颖的课题,虽然现在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单位和公司已经做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成功的面向市场,但在功能和对管道的适应性上均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于空调通风管道截面形状、尺寸、布局互不相同,而且管道内部环境较为复杂。因此,设计一种能适用于各种管型、管道条件、作业方式便于操作和调整的管道清扫机器人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电机控制驱动模块包括步进电机驱动和直流电机驱动。两个模块采用分组控制的策略,分别控制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的速度与运转方向。这种控制方式有利于电机之间协调运作,提高系统的集成度。主控板以motorola公司生产的8位M68HC11A1微控制器为核心,实现对运动的控制和数据的通信。主控板的设计在分析同类型管道机器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中控制和模块化控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以一个微控制器为核心来完成数据收集、运算分析和命令发送等功能,并分别控制步进电机组和直流电机组的运转。同时采集电机的电流和速度参数,反馈给上层主控芯片。这种控制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任务单一化和系统集成性问题。这种设计在硬件系统不进行改动的前提下,既可方便实现控制系统的功能改进和升级,同时,由于主控板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也可实现较低层次的自主控制。PC机为机器人高级智能控制提供后台运算支持,如机器人的视频采集系统,外部设备的动作控制等。通信系统针对通信收发双方性质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本机器人采用的方式有RS232串口通讯方式,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管道清洗机器人系统的硬件组成

4 结束语

本课题研究的是用于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洁的机器人单片机控制系统与通信系统设计。针对机器人管道内的工作环境以及检测与清扫的作业任务,设计并制作整个硬件系统,并做出相关的理论说明。

参考文献:

[1]广茂达能力风暴个人机器人操作手册.

[2]张洪涛.地面机器人结构光道路识别方法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4):15-17.

[3]Suzumori , K.Miyagawa , T . Kimura , M . Hasegawa , Y . Micro inspec

篇5: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洗方法

中央空调的使用主要存在与大楼中,也就是日常我们办公以及大型的娱乐休闲场所等地方。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央空调的使用更是普遍。然而,目前面临着的不是中央空调的使用问题,而是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洗问题。

越来越多的大楼普遍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等进行有效的调节,来满足人们对室内工作环境的要求。但由于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系统不能得到及时清洗而引起的空气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在迫切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要求提高工作、居住、场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特别是空气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急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常见的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具体的介绍一下:

1、机器人清洗方法可使用真空吸尘设备、机器人控制系统、高压气体和其他辅助设备将粘附在管道内壁的灰尘,清出管道。

2、电动软轴清洗方法在小型控制器驱动下,清洗窄小而多弯的支管道,实现自动正反转,自动拐三道弯以上,清洗长度在18米,其特点是外皮为可自润滑的塑料或橡胶材料护套,里芯是可长距离传递动力扭距的特型金属软轴。

3、人员清洗方法 由于风道尺寸比较大,使用清洗设备的效率就不是很高。因此,我们采用做好防护的人员进入风道清洗,采用的设备是意大利原装进口真空吸尘器,3个马达强劲吸力,吸尘管的长度可达30米,可快速的完成。

4、机组清洗方法 高压冲洗机组冷热换热器、凝结水盘、过滤网、风机叶轮,用干毛巾把表面擦拭干净,并把机组内的杂物吸出。

篇6:定期清洗消毒空调及通风设施制度

为保证室内空调使用高效、卫生,特制定本制度;空调首次开启前清先一次,空调频繁使用过程中,每月:

1、关闭空调电源,拔去插头,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打开空调表面面板,取下过滤网,露出散热片;

3、扳去专用消毒剂喷头顶部保险片,充分摇匀瓶罐;

篇7:《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Hygienic Specification for HVAC System 1. 总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预防传染病通过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传播、控制空调系统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特制订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预防传染病通过建筑物空调系统传播的卫生要求和管理要求,空调设备部件清洁消毒及检验检测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建筑物中采用的空调系统,其它建筑物中采用的空调系统可参照执行。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9663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9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 9670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

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7220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

4. 术语与定义

4.1 公共场所 Public Place 供公众共同使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有围护结构并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的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具体类别遵照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4.2 空气调节 Air Conditioning 提供空气处理的手段和方法,净化或纯化空气;通过加热或冷却、加湿或除湿来控制其温度和湿度并提供足够的室外新鲜空气进行通风。

4.3 通风 Ventilation 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为某一房间或空间提供室外新鲜空气以满足室内人员和生产过程的需要。

4.4 空调通风系统 HVAC System 用于空气调节和室内通风的各种设备、装置、管道等的总称。

4.5 空气传播性传染病 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或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的法定或新发传染病,尤其是能够通过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传播的传染病。

4.6 空气净化 Air Purification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使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病原微生物、气态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

4.7 消毒 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空调系统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4.8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空气动力学当量质量中位径为10微米的颗粒物。

5. 建筑物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

5.1 新建和改建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

5.1.1 新建和改建的空调系统应具有在空气传播性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急处理措施与应急运行能力。

5.1.2 新建和改建的空调系统新风量应满足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的要求,新风采气口的设置应保证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

5.1.3 新建和改建的空调系统新风采气口的设置应远离建筑物排风口和开放式冷却水塔。

5.1.4 新建和改建的空调系统在必要时,应做到不使建筑物内各房间、各区域的空气在空调通风系统内相互混合后再进入到送风系统。5.2 空调系统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要求

5.2.1 空调系统配备净化消毒装置时,不宜选择化学消毒方法,应选择可以连续对空气进行净化消毒的物理方法如过滤、静电吸附、紫外线等。

5.2.2 空调系统的过滤网、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宜采用抗菌材料或表面进行抗菌处理。其使用的抗菌材料应达到表1的要求且抗菌性能的耐久性应与相应的空调系统部件的有效寿命相一致。

表1 抗菌材料卫生要求

项 目 指 标

溶出性

抑菌晕环£0.5cm 大肠杆菌抑制率 ³90%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 ³90% 5.2.3 空调系统风管、送排风口可以加装空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需安装压差指示表(器),净化装置的性能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净化装置性能的卫生要求

装置性能 指 标 阻 力 £ 50Pa 净化效率 > 50% 净化寿命

净化效率下降<10% 5.3 运行时期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

5.3.1 空调系统开启前,应对系统的过滤器(网)、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进行全面检查、清洗或更换。

5.3.2 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5.3.3 空调通风的机房内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5.3.4 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凝水及送风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冷却水、冷凝水、送风卫生要求

系统部位 项 目 要 求

冷却

冷凝

冷却水、冷凝水中 军团菌 无检出

可吸入颗粒物(PM10)£0.15 mg/m3 挥发性有机物(TVOC)£0.30 mg/m3 细菌总数 £500 cfu/m3 真菌总数 £500* cfu/m3 £1000* cfu/m3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 无检出

臭氧(O3)£0.16 mg/m3

注:*相对湿度³80%RH的天气全年少于100天的地区取500,相对湿度³80%RH的天气全年多于100天的地区取1000。

5.3.5 空调系统冷却塔应保持清洁、定期清洗。经监测发现冷却水、冷凝水达不到表3卫生要求或存在卫生问题的,要立即对有关设备、装置进行清洗、消毒。

5.3.6 经监测空调送风达不到表3卫生要求的,应首先对空调系统进行卫生评价,然后按卫生评价结果对空调系统新风管、送风管、回风管、空调箱等通风系统和有关设备、装置实施相应的维修、清洁(洗)、消毒等措施。

5.3.7 空调系统需要清洁消毒时,应先进行系统或部件的清洁(洗),达到相应卫生要求后再进行消毒处理。

5.3.8 空调系统的净化装置应经常检查,达不到表1的卫生要求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5.4 空气传播性传染病流行期间空调系统的卫生要求

5.4.1 空调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应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可能通过空调系统传播的应急预案,当发生可能通过建筑物空调系统传播的传染病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5.4.2 当建筑物内发现空气传播性传染病病例时,应及时对所涉及区域的空调系统采取有效隔离控制措施。关闭相应的空调系统,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5.4.3 无病例的建筑物内的空调系统

5.4.3.1 以循环风为主,新、排风为辅的全空气系统宜采用全新风运行。空调机组只有送风机的,应封闭空调机组的回风口;空调机组既有送风机又有回风机的,应关闭空调回风机至送风通道的混风阀;使空调通风系统按全新风方式运行,无法全新风运行的应采用安全、有效对回风或送风进行连续的消毒处理。

5.4.3.2 采用专用新、排风系统的空气-水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应按最大新风量运行。

5.4.3.3 在空调系统运行时,室内应合理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应同时开启消防排烟风机向室外排风。

5.4.3.4 空调通风系统的过滤器(网)每周清洗或更换一次,过滤器更换时应先消毒后更换。

5.4.3.5 空调通风系统的表冷器、加湿器、新风机组、冷凝水盘应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5.4.3.6 空调通风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应每周轮流清洗消毒一次。

6. 卫生管理

6.1 公共场所的设计和建设单位负责新建、改建公共场所空调系统达到有关卫生要求,并按有关规定报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和卫生验收或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2 公共场所经营者对本场所内的空调系统在使用期间的卫生状况负责。

6.3 公共场所内空调系统所使用的净化消毒装置与材料、消毒剂等应有专门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6.4 公共场所应建立完整的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制度和维修、清洁、消毒、卫生评价、检查记录或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负责实施。

6.5 公共场所经营者负责组织对本场所内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凝水、送风、风管、净化消毒装置及其它相关系统部件进行检测、评价、清洁与消毒。6.6 公共场所经营者负责对本场所内的空调系统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公共场所空调系统卫生状况进行定期监督和不定期抽查。

6.7从事空调系统清洁(洗)工作、卫生评价与卫生检测工作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质认证。

7. 卫生检验检测

7.1 空调系统军团菌的检验分析方法见附录A。

7.2 空调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方法见附录B。

7.3 空调系统送风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见附录C。

7.4 空调系统送风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见GB/T18204.1-200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

7.5 空调系统中消毒装置、消毒剂等消毒效果评价方法见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

7.6 抗菌材料溶出性检验方法见附录D。

7.7 空调系统卫生评价技术要求见附录E。

7.8 空调系统清洁技术要求见附录F。

8. 本规范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篇8:中央空调系统管路化学清洗的研究

1 制冷管路系统化学清洗的必要性

在制冷系统中, 制冷剂利用本身的相变来传递热量, 从而使制冷机组产生冷量。在传统的压缩式中央空调中, 大部分制冷系统使用氟利昂制冷剂。虽然氟利昂本身对金属并无腐蚀性, 但当有水存在时会产生冰堵, 影响的系统运行, 同时水使氟利昂分解产生卤氢酸会直接腐蚀金属。因此, 水应该及时清除。此外, 当有腐蚀产物存在时, 最好也采用化学清洗方法。例如, 在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中, 制冷工质为溴化锂水溶液, 如果制冷剂系统中有空气进入时, 会生成碳酸锂, 碳酸锂沉淀时可以堵塞吸收器中的管簇, 从而降低了机组的性能。另外, 在清洗系统时, 加入的缓蚀剂铬酸锂也会对金属产生腐蚀, 因此, 进行制冷管路的化学清很有必要。

2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化学清洗

2.1 化学清洗的分类

化学清洗通常分为循环法和浸泡法, 化学清洗是通过采用化学药剂的作用, 使被清洗设备中的沉积物稀释溶解、疏松、脱落或剥离。在工程实践中, 化学清洗一般和物理清洗配合使用。化学清洗按清洗方式可分为循环法和浸泡法。循环法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利用清洗槽和循环水泵等设备, 形成闭合回路来清洗液管路, 沉积层等不断受到新鲜清洗液的化学作用和冲刷作用而溶解和脱落。浸泡法适用于一些难以清洗的制冷设备, 这些设备不适合用采用循环法, 主要采用浸泡的方法对系统管路进行清洗。

2.2 化学清洗的优缺点

对于中央空调水系统, 化学清洗可以使物理方法难以清除的沉积物能够彻底清除, 还可以进行不停机清洗, 以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进行。但是化学清洗也有缺点, 化学清洗易对金属产生腐蚀, 产生清洗废液, 容易发生二次污染, 在经济上, 化学清洗相对物理清洗的费用较高。

2.3 化学清洗的一般步骤

化学清洗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冲洗→加入药剂 (系统杀菌清洗) →碱洗→淡水冲洗→酸洗→酸洗后淡水冲洗→漂洗→中和钝化。淡水冲洗的目的是用大流量的淡水冲洗掉系统中的灰尘、泥砂和污垢, 同时检查临时系统的泄漏情况。冲洗时, 水的流速以大于0.15 m/s为宜, 也可以反复清洗。冲洗完毕后, 排尽系统内的冲洗水, 必要时也可以进行热水冲洗, 水温控制在55~80℃, 在此温度下会提高系统管路的洁净度。

3 对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化学清洗方法的研究

3.1 杀菌灭藻与碱洗

杀菌灭藻清洗的目的主要是清除系统内的微生物, 同时使设备表面附着的生物与杂质剥离脱落。然后排除冲洗水, 注水充满系统后启动循环设备, 清洗的同时加入适当的化学清洗剂进行循环清洗。碱洗也是化学清洗的主要步骤, 碱洗主要是为了除去系统内的油污, 以保证酸碱中和, 在进行酸洗时,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注水充满系统后启动循环泵, 同时打开加热器进行加热, 温度控制在55~80℃, 加入碱洗药剂, 维持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循环清洗。在清洗过程中, 应利用测量仪器对洗液的碱度、含油量进行测量。碱洗后要进行水冲洗, 主要是为了除去系统内残留的碱洗液, 同时带走剩余的杂质。碱洗液排出后, 还要及时注入温水冲洗, 使系统呈中性或微碱性状态, 当酸碱度达到一定要求时, 水冲洗即可结束。

3.2 漂洗与中和

漂洗是化学清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利用酸洗液清洗管路系统中的的浮锈, 使系统内铁离子的浓度降低, 以保证清洁效果。漂洗需要低浓度的酸溶液进行酸洗。在清洗过程中要测试漂洗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值、铁离子浓度等。运用测试工具测量铁离子的浓度趋于平缓时, 就可以结束漂洗。预膜的目的是让清洗后尤其是酸洗后处于活化状态下的新鲜金属表面上, 或其保护前受到重大损伤的金属表面上, 在投入正常运行之前预先生成一层完整而耐蚀的保护膜。

在金属表面上形成能抑制金属溶解过程的膜成为电子导体膜电子导体膜的溶解度很小, 使金属阳极的溶解速度保持在很小的数值上, 表面膜又称为钝化膜。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完整钝化膜的过程, 叫钝化或钝化过程。金属设备或管道经过漂洗后, 其金属表面则处于十分活泼的活性状态, 它很容易重新与氧结合而被氧化返锈。因此, 若设备或管道在清洗后暂时不使用, 则需要进行钝化处理, 然后加以封存。

4 酸洗的清洗实例

现对某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进行化学清洗, 利用酸洗液与水垢和金属氧化物进行化学反应, 生成可溶性物质, 然后通过水循环去除杂质。为抑制和减缓酸溶液对金属管路的腐蚀, 在酸溶液中需添加适当的缓蚀剂。具体操作方法是, 先对系统进行淡水冲洗, 冲洗水排出后, 将配制的酸洗溶液用清洗泵打入系统中, 确认充满后用泵进行循环清洗。为了清洗彻底, 要及时切换清洗液的循环方向, 并在最高点放空和底部排污, 以避免产生气阻和导淋堵塞, 影响清洗效果。在清洗过程中, 应每35分钟使用测量仪器测试酸溶液中酸的浓度、温度和PH等。当酸碱中和达到平缓时, 即为酸洗终点。此时要借助专用的酸碱测定工具来测定。清洗完毕后, 将酸洗液排出, 并用大量的水对全系统进行开路清洗, 变化清洗环路的顺序, 使沉淀在管路内的杂物、残液能及时排出。冲洗过程中, 应每隔15min用专用的测量工具测定一次排出溶液p H值, 当接近中性时及时停止工作。

参考文献

[1]曲云霞, 张林华.固态硅酸盐被膜缓蚀剂在热水锅炉及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篇9: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关键词:中央空调;清洗;方法

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间,虽然人们在研究工作场所预防职业病当中就已经开始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认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知道了特定污染物与疾病的关系,但是那时候主要针对工厂车间,随着建筑结构的封闭化和室内办公人员的增多,所暴露出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逐渐开始认识空调与室内环境质量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1中央空调系统的危害

由于室内空气被污染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佳,引起了病态建筑综合症,表现为眼睛发红、流鼻涕、嗓子痛、困倦、头痛、恶心、头昏、皮肤瘙痒等,严重时还会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例如当今流行的“SARS”。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央空调的送风管道更成了室内空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所造成的人体健康危害和疾病可达几十种,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疾病的性质、致病的病原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急性传染病(如军团病、SARS);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肺炎、加湿器热病等);“病态建筑综合症”。其中 “军团病(Legionellosis)”,在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发生过,死亡率5%~30%。

2中央空调系统清洗的分类

中央空调系统清洗主要分为内、外清洗两大类。内清洗包括冷冻、冷却水循环系统,外清洗包括冷却塔填料集水盘清洗、空气交换器外表面清洗、通风管道系统清洗。对节能来说主要是水系统(包括冷水机组的蒸发器、空调机组的表冷器)、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管、冷凝器、冷却塔填料)的清洗,对环保卫生来说主要是通风管道系统、末端配件(空调机组的表冷、加热、加湿器、过滤器,冷凝水管、水盘,送、回风口等配件)的清洗。

3中央空调系统清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3.1中央空调系统清洗的方法

一是空调水系统的清洗。因为空调水管内表面附着的主要是Ca2+、Mg2+、Fe2+等化合物即水垢,属中性。采用8‰~10‰的中性除垢剂、缓蚀剂、镀膜水溶液清洗三遍。第一遍连续循环12小时,第二遍连续循环6小时,第三遍连续循环1小时,并及时检测水质及水管表面情况。一般情况下清洗三遍都能清洗干净,对于长期没有清洗的空调水管在清洗第三遍时应适当延长清洗时间。

二是冷却水系统的清洗。因为大部分冷却水系统是开式循环系统,冷却水与空气长期接触,空气中的CO2、SO2、NO2、O2等气体便会溶解于冷却水中并呈现酸性及强氧化性(如冷却水泵的叶轮出现气蚀现象),久而久之,冷却水管、填料表面、集水盘形成一种含有嗜肺军团菌、b—溶血性链球菌、藻类、O2+的等致病微生物附着物,严重的腐蚀水管、污染环境(冷却塔附近下酸雨)。因此清洗时采用若酸性清洗剂,采用5‰的弱酸性除垢剂、缓蚀剂、镀膜水溶液清洗三遍,清洗程序同上。

三是通风管道系统的清洗。通风管道系统的清洗是清洗工作中的关键难点,因为通风管道一般在吊顶内,即使不在吊顶内因为风管都是密封连接的,也很难清洗,常采用机械清洗方法。现在常见的清洗方式是从机组的帆布软连接处将检测机器人或气动机器人放置在通风管道内,通过管道外的机器人操控箱控制通风管道内的清洗机器人,对于含尘量较多的管道系统还得用风管集尘器彻底收集管道中的垃圾,以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四是表冷、加热、加湿器表面、冷凝水盘内表面、送回风口的清洗。表冷、加热、加湿器、送回风口的清洗不但能提高空气品质,而且还有极强的节能效果。常用的清洗方法为采用气喷式清洗剂,再用高压水或空气进行吹扫,使污浊物迅速溶解并被吹扫掉,然后再用低压水进行冲洗干净。

附着在表冷器外表面的污染物含有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翅片清洗后大部分流入冷凝水盘,长时间积存会造成水盘的二次污染且伴随异味。因此冷凝水盘清洗也不可忽视。冷凝水盘清洗常用的方法是在冷凝水盘上喷洒清洗剂,然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

3.2中央空调系统清洗应注意的问题

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前应对通风、水系统中的生物性污染程度进行检查,包括微生物污染物情况以及空气处理机组、加湿器和其它典型部位的微生物孳生情况。当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时,应对中央空调系统实施清洗:

首先,通风系统存在污染:一是系统中各种污染物或碎屑已累积到可以明显看到的程度;二是或经过检测报告证实送风中有明显微生物,微生物检查的采样方法应按照GB/T18204.1的有关规定进行。

其次,通风系统有可见尘粒进入室内,或经过检测污染物超过GB/T17095所规定要求:一是系统性能下降:换热器盘管、制冷盘管、气流控制装置、过滤装置以及空气处理机组已确认有限制、堵塞、污物沉积而严重影响通风系统的性能; 二是对室内空气质量有特殊要求:人群受到伤害,如证实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免疫系统受损的居民建筑、特殊环境、有敏感建材或重要处理过程的建筑。

再次,冷却塔清洗消毒:定期清洗应当首先将冷却水排空,然后对冷却塔内壁进行彻底清洗,做到表面无污物。当冷却水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时,应首先采用高温或化学方法对冷却水和塔壁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塔内的水排空,并对冷却塔内壁进行彻底清洗。

第四,系统清洗完毕后还要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测:风管清洗后的积尘量应达到每平方米风管内表面小于1.0克,部件清洗后应无残留污染物检出。消毒后的风管内壁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去除率应大于90%,致病菌不得检出。冷却水、冷凝水及送风系统中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

最后,系统清洗和修复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应对通风系统和人员造成损害。对于风管系统清洗应注意采取防尘土、防二次污染问题。尽量采用电动机器人清洗风管内表面,同时喷洒消毒剂。对于表冷器外表面、冷凝水盘、送回风口清洗应注意防止漏水问题,尽量采取防溅水措施,防二次污染问题。

上一篇:XX版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下一篇:申办规划用地报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