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2024-05-17

2011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共3篇)

篇1:2011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渝中区2011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 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2011年,我所在区委、区府和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规定,按照重庆市卫生局《2011年重庆市卫生监督重点检查实施计划》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区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组织开展了渝中区2011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落实责任

我所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安全工作,多次召开了所办公会及相关监督员工作会议,通过认真分析我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法律、技术上的薄弱环节,研究具体工作意见,一是制定下发了《2011年重庆市渝中区公共场所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实施计划》;二是落实了工作责任,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纳入科室全年目标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定期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

二、加强培训,强化法律意识

为保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进行了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召开了2011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会议,对2010年公共场所卫 生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部署2011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二是组织公共场所单位负责人开展了业务培训;三是组织卫生监督员进行培训,统一检查方法和内容,确保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突出工作重点、务求工作实效

我们以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设施设备运转情况、卫生档案、清洗消毒方案、清洗消毒录像资料为检查重点,对辖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专项检查,共出动车辆6台次,人员42人次,共计检查52家单位,其中饭店、宾馆29家、商场14家、影剧院、体育馆4家、沐浴场所5家。其中能出具专业公司清洗消毒资料的有43家,卫生学评价检测报告的有14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督促其整改落实。同时组织开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抽检工作,本次共抽检空调总数4件、除一家单位中央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严格执行国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关法律法规,督促公共场所各单位加强卫生管理,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完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措施,为全区人民的卫生安全提供保障。

重庆市渝中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二0一一年十月九日

调风管内积尘量超标外,其余各单位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篇2:2011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2014-4-14 11:27:13 新闻来源:环境卫生监督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流行,保障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等相关法律、规章和卫生标准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陕西省境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监督管理。

第三条 县(区)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本规范的实施。第二章 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监督 第四条 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范围

(一)卫生管理档案;

(二)设施设备及其运行状况;

(三)卫生监督监测。

第五条 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管理档案的卫生监督

(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竣工图;

(二)相关卫生管理制度;

(三)设施设备清洗、消毒记录;

(四)卫生监测报告、卫生评价报告、卫生监督笔录及意见书等;

(五)从业人员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记录;

(六)集中空调系统故障、事故及特殊情况记录;

(七)集中空调系统卫生应急预案。第六条 集中空调系统设施设备的卫生监督

(一)新风系统;

(二)空气处理设备;

(三)空气输送设备;

(四)空气分配设备;

(五)开放式冷却塔;

(六)防控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设施设备。第七条 新风系统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现场检查新风口的设置情况,新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的地点,远离开放式冷却塔等污染源,禁止从机房、楼道、吊顶等处吸取新风;

(二)有新风机房的,现场检查新风机房清洁情况,禁止存放杂物;

(三)现场检查新风管道和送风末端,新风管道应直接通向送风末端,通风系统使用时,新风阀门不应关闭,送风口应无堵塞;

(四)现场检查新风口防护网、过滤器的设置及其清洁状况;

(五)现场检查集中空调新风系统运行情况。第八条 空气处理设备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现场检查风机盘管(空调箱)内的冷凝水接水盘和排水管。冷凝水接水盘表面应无污物、无积水,排水管应保持畅通,禁止与污废水管道系统直接连接;

(二)现场检查风机盘管系统(空调箱)连接风管内表面清洁情况,应无粘结物、碎屑等;

(三)现场检查过滤器表面清洁情况,应无积尘和破损;

(四)使用空气加湿装置的,应检查加湿器蓄水槽水质更换记录,现场检查加湿器内有无杀菌装置及其工作状态。第九条 空气输送设备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现场应用专用仪器检查各类风管内部污染状况,应无积尘和各类异物,必要时可抽样监测。

(一)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此项工作应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符合附件1的相关要求;

(二)操作规程应符合附件2的相关要求。第十条 空气分配设备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现场检查送风口、回风口和过滤网表面清洁情况,应无积尘与霉斑;

(二)现场检查送风口、回风口的位置及分布,应设置合理,不应短路。第十一条 开放式冷却塔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设置有开放式冷却塔的应远离公众通道,有消毒剂投入口,除雾器应正常运转;

(二)开放式冷却塔启用前应清洗、消毒并有记录;

(三)检查冷却塔中冷却水消毒情况,现场检查投加药剂的种类、名称、剂量、投加时间等内容及记录;

(四)检查冷却塔水面、塔内表面和塔池底部的清洁情况,应无藻类、浮游生物、积垢和底泥等。第十二条 防控空气传播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应急设备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一)采用新风方式运行的,现场检查回风应急关闭和新风装置情况,能够正常运行;

(二)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现场检查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情况,能够正常运行;

(三)配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现场检查其运行情况,能够正常运行。第三章 卫生学评价机构的卫生监督 第十三条 卫生学评价机构的基本要求

(一)陕西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实验室。

(三)检测项目应当获得省级以上实验室资质认定。

第十四条 卫生学评价机构的人员、质量管理体系、设备要求及卫生学评价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WS/T395-2012)的相关规定。

第十五条 卫生学评价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考核,由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实施。考核程序与要求见附件3。第四章 集中空调清洗消毒服务机构的卫生监督

第十六条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应由专业机构完成。第十七条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服务机构基本要求

(一)陕西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应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工作场地。

(三)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第十八条 清洗消毒服务机构的人员、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专用清洗消毒设备及工作开展情况,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2012)的相关规定。

第十九条 清洗消毒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考核, 由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实施。考核程序与要求见附件3。

第五章 卫生监督 第二十条 工作职责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工作,制定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工作的技术指导、督查与考核。

(二)指导被监督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培训;

(三)负责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投诉举报与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承担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日常监督检查和现场监测;

(五)承担辖区内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与上报。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规范下列用语含义

(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二)集中空调系统清洗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leaning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颗粒物、微生物。

(三)集中空调系统消毒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isinfecting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空调风管、冷却塔、表冷器、风口、空气处理单元和其他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以及冷却水、冷凝水、积尘中的致病微生物。

(四)专用清洗消毒设备 special equipment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清洗设备、工具、器械,风管内定量采样设备和净化消毒装置、消毒剂等的总称。

(五)专业清洗机构 professional cleaning organization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清洗、消毒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篇3:2011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2013年对长兴县内装备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宾馆酒店和大型商场开展卫生状况调查。2011年为14家, 2012年为16家, 2013年为17家, 3年累计47家, 均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

1.2 方法

每家单位抽取1套空调系统, 每套送风口及风管内表面抽3~5个采样点, 共采集样品539份。检测指标为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 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积尘量, 冷却水军团菌和冷凝水军团菌。

1.3 评价标准

各检测指标按卫生部 (2006) 58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进行评价。送风中PM10≤0.08 mg/m3,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均≤500 cfu/m3, β-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风管内表面积尘量≤20g/m2,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均≤100 cfu/m2;冷却水、冷凝水中均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1.4 统计分析

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性描述分析, 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送风系统检测结果

共采集送风系统样品217份, 其中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检测62份、74份和81份。PM10不合格4份, 不合格率为1.84%;细菌总数不合格63份, 不合格率为29.03%;真菌总数不合格49份, 不合格率为22.58%;217份样品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2011与2012年及2011与2013年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风管内表面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共采集风管内表面样品235份,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检测为70份、80份和85份。其中积尘不合格2份, 不合格率为0.85%;细菌总数不合格27份, 不合格率为11.49%;真菌总数不合格18份, 不合格率为7.66%。不同年份风管内表面检测结果比较, 2011年与2012年细菌总数及2011年与2013年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 (1) 2011年与2012年比较, χ2细菌=4.03, P<0.05, χ2真菌=6.41, P<0.05; (2) 2011年与2013年比较, χ2细菌=6.61, P<0.05, χ2真菌=8.26, P<0.01。

注: (1) 2011年与2012年比较, χ2细菌=5.72, P<0.05; (2) 2011年与2013年比较, χ2细菌=11.25, P<0.01, χ2真菌=8.92, P<0.01。

2.3 冷却水、冷凝水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

共检测冷却水42份, 其中2011年检出嗜肺军团菌1份, 2012年及2013年均未检出;检测冷凝水45份, 未检出嗜肺军团菌。

3 讨论

近年来,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构成的污染隐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11-2013年通过连续3年对长兴县宾馆酒店、大型商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卫生状况调查发现, 47家公共场所, 有27家存在不合格现象, 检测合格率为57.45%, 主要不合格指标为积尘、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等。这一结果显示, 目前长兴县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仍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 应加强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规范管理工作。

经调查, 2011年以前公共场所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并不重视, 甚至从不清洗。近两年来, 随着卫生部门加大宣传培训与监管处罚力度, 大部分公共场所均自行定期清洗或委托专业清洗机构进行清洗,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集中空调的送风质量, 各项指标连续3年的检测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 且2012、2013年宾馆酒店、大型商场合格率均较2011年有明显提高。由于清洗费用昂贵, 以及部分空调系统检修口、过滤网等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不便于彻底清洁消毒, 从而降低了公共场所的清洗频率及清洗效果, 不能真正达到《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1]的要求。

从此次调查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最高, 为100.00%, 说明目前β-溶血性链球菌在长兴县宾馆酒店、大型商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尚不存在污染。2011年采集13份冷却塔水水样进行军团菌检测, 结果有1家冷却塔水样中检出嗜肺军团菌, 2012-2013年采集冷却水与冷凝水中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2]。在各项检测指标中, 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最低, 尤其是送风系统中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 可能与集中空调系统通风管道设计不合理、清洗消毒不彻底有关[3], 应成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污染控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2]陶静, 洪亮, 张静, 等.上海市集中式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污染现况分析[J].临床医学, 2010, 23 (3) :664, 665.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大集结下一篇:特别的英语课记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