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名师教学设计

2024-04-19

落花生名师教学设计(通用9篇)

篇1:落花生名师教学设计

《落花生》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4、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尝试着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尝试着写一写。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我们来听听这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是否说出了其中的原因。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我们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落花生”的。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阅读资料袋了解许地山,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后大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落花生”的含义。出示:有关许地山照片及筛选整理的情况资料。

3、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错的地方。

/ 5

2、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评议读。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准备收获节。③尝花生和议花生。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在母亲的建议下,我们开辟出来种花生。经过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天晚上,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叫上父亲办了个收获节。我们一边品尝花生,一边讨论花生的可贵之处。最后,父亲说到让我们要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出示:全家人过收获节的图片。

4、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5、细读课文时,同学们有哪些想深入探讨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要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呢?桃子、石榴、苹果不是也挺好吃的,为什么让他的孩子们要像花生一样?为什么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当年爸爸的教诲,给许地山后来的影响是什么?他是如何勉励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这篇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什么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同学们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三部分的内容,那就让我们仔细品味。

三、深入品味,感悟表达

1、默读课文,想一想“议花生”这部分内容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三至十一自然段)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十二至十五自然段)从谈花生到论做人。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怎样从谈花生到论做人的。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1)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①出示父亲的话。

/ 5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师生对读的填空。③读读父亲的话,学生讨论有关的问题,教师点拨。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谁能读读描写桃子、石榴和苹果的句子,表达出“爱慕之心”。c、父亲认为花生的哪一样最可贵?为什么是“最可贵”的呢?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对比着读一读,再次感受花生的可贵之处。④同学们之前提出的问题,查看一下解决了吗?

原来父亲把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

⑤生活中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呢?大家观察过吗?(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指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可贵之处,我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在说花生,还说到做人,父亲是怎样说的?

①学生自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做人,他赞美花生默默奉献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应该做这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②教师:对于父亲的话,孩子们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③理解“我”说的话。a、齐读。

b、讨论交流。“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师生对读。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感受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由于落花生的特点就是“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跟社会上那些甘于寂寞、默默无闻的 3 / 5 人有着内在精神的契合。作者许地山就是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从落花生的可贵之处延伸到做人的品格,从而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做人道理,这种表达的手法显而易见,特点鲜明,值得学习。

今天向大家推荐此类表达手法的文章,有袁鹰的《白杨》;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

四、布局谋篇,突出中心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种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做人又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就是为了重点突出作者最想表达的内容──学习落花生的品格。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谈谈你的收获。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教导子女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详略得当。正是由于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4、延伸拓展。

(1)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些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得到的启示吗?

(2)许地山当年真的记住了父亲的话,读读文章的结尾部分。出示许地山的话。

后人的评价: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因劳累过度而病逝。在许地山的文字当中走一个来回,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

5、让我们一起记住许地山的话,齐读。

/ 5

六、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落花生》”,一起来闯关吧!

七、布置作业

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 5

篇2:落花生名师教学设计

那么, 我们究竟如何让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变得有生命力呢?我们可以做何种尝试来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呢?下面就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第八册的《落花生》这一课文来和大家探讨。

《落花生》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 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 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 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针对这篇课文, 我们应把握以下三个关键句来教学:

1.“先让花生活过来”

先让生命存在, 而后才能让生命诗意地存在。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花生活过来”。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些句子, 赋予花生以灵性, 花生不再是一个静静躺在土地里任人挖掘的“物”, 而是一个也具有人生的“物”。那么怎么让花生“活”过来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和“花生”进行一场对话。教师拿出一颗未剥壳的花生, 进行一场“物人交流”, 老师扮演花生, 请一位同学与之对话。对话的内容不受课本限制, 只要是学生所能想到的, 都可以用作对话内容。这个情境设置的重点不是对话的内容, 而是说话的对象, 花生。以看似有些滑稽的场面提高学生们了解花生的兴趣, 从而让孩子真的感觉到花生的生命力。那么, 这第一步“将学生领进门观花生”的目的也就在看似荒谬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

2.“我是花生”

这是课堂最为关键的阶段。花生是有“人性”的物, 这一阶段, 我们就需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花生里的人性美。由此, 便产生了“我是花生”这一概念。意图是让学生进入一个“我是花生”的情境。

3.“寻找花生的朋友”

举一反三, 不是数学应用题的专利。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能在更宽、更广、更深的层面得到知识的升华。学生来到这个阶段, 已经了解到花生具有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那么我们就要来“寻找花生的朋友”, 举一反三地以学生常见的事物为例,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从中悟出的人生道理。如:扫帚默默无闻, 宁可自己一身脏, 也要换环境干净清洁, 具有淡泊名利的精神;蚕, 则可抓住其“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特点, 顺理成章推出其身上所体现的献身精神。甚至是学生桌面上的铅笔盒、橡皮、铅笔、书本等都可用来作为课堂延伸、拓展的素材, 都可挖掘出其体现的品格与精神。

当然, 老师在这一阶段所做的事应当是“点拨”, 所谓四两拨千斤, 以一个“推手”的角色将学生推上一个自由思考、自由发挥、自由想像的舞台, 而不是死板的灌输或传达。这样, “寻找花生的朋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寻找。

篇3:落花生名师教学设计

(一)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能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教学准备

PPT、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这落花生啊,其实就是我们常见常吃的花生,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吗?谁来说说?(学生交流)是的,这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同学们请看,花生在地上开花,花败之后形成子房柄,子房柄钻入土里发育成果实,这就叫落花而生。所以,花生又叫“落花生”。明白了吗?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1.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词语会读吗?(出示词语)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两个小组展示、评价)?全班齐读。

2.大家来看这个字“茅”,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哪个自然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哪些自然段写了吃花生、议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1

吃花生 议花生2—15

(指着板书中的数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学生能说得有详有略。

预设二:学生说不出。引导:大家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其余的自然段都是写吃花生、议花生的,这就是有详有略。

那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学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叫详略得当。

(三)品读文本

1.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示)谁来读?大家看这个词“居然”,什么意思呢?种花生收获了是很平常的事情呀,怎么就意想不到呢?(学生谈理解)透过这个词,你能体会到“我们”心情如何?

大家再看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读一读,平时词语和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隔开,在这里为什么用逗号呢?如果我换成顿号,谁来读一读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再来读一读原来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用逗号不用顿号了吧?对啊,这4个词语代表着4个过程,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花生收获了,大家聚在一起吃花生、议花生,他们在议论花生的什么?(学生交流)请大家默读6~15段,画出描写花生好处的句子。(学生读文、交流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可父亲说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10段)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句子中有个词“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一见桃子、石榴、苹果就产生爱慕之心呢?生谈理解。(出示图片)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桃子、石榴、苹果吗?那花生呢?(出示花生图片)我们来看文中怎么说的?找到描写花生的句子再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花生的果实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鲜红嫩绿吗?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并不好看,用一个词形容:朴实无华(板书)。花生不但没有华丽的外表,它还矮矮地长在地上,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默默无闻(板书)花生虽然不好看,但它仍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果实,正如父亲所说(引读: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就是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既然要说花生的好处,为什么父亲还要提到桃子、石榴、苹果呢?(生说)这是对比的写法,是为了衬托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3.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生: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

师: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用的人。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呢?生说。(出示第13段)

什么叫“体面”?你们看,老师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白衬衫,好看吗?这就叫“讲体面”。那什么是“只讲体面”呢?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

是啊,我们应该做有用的人,引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正是因为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四)学习写法,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借助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大家请看微视频(借物喻人)。你还从身边的哪些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篇4:落花生名师教学设计

一、避免重讲解轻朗读,应以读代讲

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而轻视其语文能力培养的现象,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担心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不了课文内容,因此总是把一篇课文翻来覆去地讲解,直到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课文内容,都能说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整堂课听不到学生的朗读声。当学生缺少朗读时,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不会丰富多彩,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片段一]

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本课分为“种花生”与“议花生”两部分。作者重点是写“议花生”这一部分,一共用了14小节。请大家读一读这14个小节,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自读课文2-15小节。)

生:通过阅读,我认为花生不图外表、默默奉献,我要向花生学习。

生:我也要学习花生的精神,不向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果实学习。

生: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不讲排场。

生:通过阅读,我认为我们不能做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学生的回答局限于课文中所提出的一些思想,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这几小节,边读边与同桌讨论,然后交流自己的收获。

生:我认为我们不能批评桃子、石榴、苹果等水果,它们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了别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现在的社会交际不都是这样的吗?

生:我认为花生有一种不张扬的品质,这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

生:我认为花生的这种品质不好,因为你不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又有谁知道你的优点呢?如果人们不知道土底下有花生,还以为是一棵棵小草呢!

没想到,学生的感受发生了大转变。这时候,我还是没有讲解,也没有设置提纲进行讨论,而是让学生再一次阅读这几小节,再谈感受。

生:我认为无论是桃子、石榴、苹果还是花生,都是对别人有用的果实,只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

生:我认为只要你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就可以了,不要去考虑其他。

在上述教学中,为了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我没有进行分析与讲解,而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并在朗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远比教师的精讲效果要好得多。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反复地、多种形式地读课文,以读来代替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在读中受到熏陶。首先,阅读要有要求。就像上面的案例所描述的那样,三次的朗读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朗读自己有什么想法。其次是有选择地读。对于课文中关键性的及含义深刻的文字,我们要让学生多读,通过读来弄清这些文字的含义。在上面的教学中,对于“种花生”的文字我没有让学生去读,而是让学生反复阅读“议花生”的段落,这样就紧紧抓住了重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避免重识记轻感悟,应以悟助记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这二者统一到教学行为中,不可偏向任何一方。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往往是把现成的语文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识记。这样的教学只重视了学生的识记,而忽略了学生的感悟,更不用说让学生体验了。

[教学片段二]

师:请大家阅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中的多音字。

(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生: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多音字“种”,它既可以读zhòng,又可以读成zhǒng。

师:哪一个是读zhǒng,哪一个是读zhòng?

生:“种花生”中的“种”应该读zhòng,而“买种”中的“种”应该读zhǒng,“播种”中的“种”应该读zhòng。

师:大家同意他的读法吗?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种花生”中的“种”应该读zhòng,但是后面的“买种”与“播种”中的“种”都应该读zhǒng。“播种”如果单独出现的时候,“种”应该读zhòng,因为它包含着翻地、浇水、施肥等环节,但是这一段中已经把翻地、浇水等都写出来了,这里的播种只是把花生种子播到地里面,所以应该读zhǒng。

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把这一段中的三个“种”字的读音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一段中的多音字,自己来探讨、感悟“种”字的读音。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正确理解“种”字在这一段中的不同读法,而且在脑海中形成了“种”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应该怎么读的表象。如果我们不去让学生自主感悟这一段文字,而是硬性地让学生识记“种”字的读音,他们也许就会认为“播种”这个词中的“种”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读第三声。

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识记。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以促使学生的感悟更深刻。否则,即使是让学生识记,那也是高耗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其次是让学生自主交流与感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起大家的争鸣,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避免重个体轻整体,应以整促个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篇文章一个教法,把一个单元中的每一篇文章当作一个个个体来教学。这是不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人教版教材每一单元的课文安排都是一个整体,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我们只有把每个单元都当作一个整体来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片段三]

在教学《落花生》所在单元的课文之前,笔者针对单元导语这样教学:

师:这一单元一共有几篇文章?

生:这一单元一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

师:它们主要是反映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生:它要求我们要读好“生活”这本书,从生活中得到一些启示。

生:它要求我们通过学习本组课文,知道要学会从生活中的现象悟出一些生活道理。

生:它要求我们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与段,来理解这些词句的深刻含义。

学生通过阅读本单元的导语,就可以知道学习本组课文时应把重点放在什么地方,那么在学习《落花生》这一课时,自然就会注意到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促进对课文整体的理解。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从整体出发,实现阅读课的整体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篇文章、某一段落或词句。首先,在教学之前要抓住整体,一个单元开始时抓住单元导语,每一篇课文教学时要抓住文本的中心语句来展开教学。其次,要从整体上理清课文的脉络,这样就可以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从而促进对局部的理解。

篇5:“教学主张”造就名师团队

1. 有自己的教学信条:每位名师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看法、价值判断以格言(座右铭)的形式来表达,即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人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等,能够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2. 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每位名师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思考”“经验”“招数”“做法”升华、提炼为教学主张。即认为本学科的教学最有价值的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并能够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

3. 有自己的教学模式:每位名师有一套能够有效实现自己的教学主张的教学程序(操作模式),含教学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要素、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等。

4. 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位名师能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以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学活动“烙上”自己的个性,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 有突出的教学业绩:每位名师能上一些“名课”,撰写几篇“名文章”,得到同行和领导的认可;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和家长的口碑好。

该项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形成了一批教学主张明确、教学风格鲜明、教学质量优异的名师及其团队,开创了福建省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本期我们撷取五位小学语文名师工程人选的教学主张,以飨读者。

(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篇6:名师的教学主张及其研究

教学主张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教学思想是名师的第一素养。只有经过理性加工和自我孵化,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思考”才能发展成为“教学思想”,教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学信念(教学信仰、教学信条)。

教学主张是名师的“个人理论”。特级教师们在高原期一致的感觉,即“理论的贫乏”。要将“个人经验”上升到“个人理论”,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所行、所见、所得,加工、提炼、升华为理论;另一方面,要用先进的理论反思、充实、引领自己的实践。通过这样的双向互动,名师才能把自己的经验要素转化为充满智慧、可资借鉴、更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因子”。这是教学主张的内核。

教学主张是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的一种反映。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是我们对教学主张的价值、意义进行评判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教学主张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教学主张的理论研究包括:(1)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对名师而言,第一,要了解别人对同类问题研究的成果:了解自己的教学主张是否与其他名师相同或相似。第二,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和比较研究,获取对自己的研究最有价值的论据和素材。这是使资料个性化和课题化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的过程。(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点。一是教学主张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二是教学主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关于理论基础与教学主张的关系, 我们要特别强调“有机性”,即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名师一定要把教学主张最直接、最核心的理论基础找出来, 务求准确、简洁、到位; 要把两者的内在逻辑揭示清楚,使其成为有机的理论体系。三是教学主张的具体观点和核心内容,这是研究的重头戏。(3)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进行论证。我们要拿出一组理由或证据, 证明一个结论或阐述一个观点(教学主张)。第一要有理论性。要讲道理,解释原因,使人信服;要把这个过程的机制和思维展现出来,解释清楚。第二要有逻辑性。如果说理论性要求“言之有物”,那么逻辑性就要求“言之有序”。“序”体现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严密性,以及推论的合理性、证伪的科学性。

教学主张的实践研究包括:(1)教学主张的教材化研究———使教学主张有根有源。现在有的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解读不深。名师对教材的研究首先要达到基本的共性要求,同时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化枯燥为生动、化共性为个性……这就是教学主张教材化的过程。名师要用主张来统领、解读教材,给教材注入主张、思想与智慧;同时,要不断从教材中提炼出体现教学主张的内容与意义,使主张变得厚重、丰富,有根有源。在这方面,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显性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隐形存在变成显性存在。二是结构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零散存在变成系统存在。它要求名师把不同学段、不同单元、不同章节、不同课文里所蕴含的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按照某个思路和线索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系统。三是彰显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微弱存在变成强大存在。 (2)教学主张的教学化研究———使教学主张看得见、摸得着。要以教学主张为教学的导向,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毛孔”,使教学活动烙上自己的个性。名师的个性、风格一定要与自己的主张相融合,否则个性和风格就可能变成没有内核和精神的空壳。 (3)教学主张的人格化研究———使教学主张名师化、精神化。教学主张不但要进入教材、教学,还要成为名师人格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才更令人信服。筻

篇7:聆听名师教诲 借鉴教学长风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示范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61-02

2013年12月7、8两天,学校选派我到北大附中云南实验中学参加昆明中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为期两天的会议,聆听了四位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及其讲座。

一、12月7日上午,韩军老师

韩老师是全国著名中学语文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一等奖获得者。

韩老师上了《背影》的示范课,他带来的讲座是新语文、新课标与高效课堂。

无论是示范课还是讲座,韩老师都在为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传递一个信息“文本要静心地去读,读出自己最接近作者的原意”。

在讲座中韩老师指出当前老师们的三种不好的现象:“1、文本解读不够,多媒体来凑;2、文本解读不够,煽情来凑;3、文本解读不够,外加来凑。”我觉得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尤其是课文太长的时候,放一个课文录音,少则十多分钟如《绿色蝈蝈》(13分钟),多则三十多分钟如《皇帝的新装》(35分钟)。一节课只有45分钟,可是一个范读就占去了很多时间,那么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就会少得可怜。如此少的时间怎么可能练就学生的真本事?

韩老师说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树立的观念是:“1、文本不厌千回读,千回都有千回新;2、语文教育乃情怀,悲悯博大显真魂;3、上课应试本一事,备课就是备考分;4、且深且新且有趣,语文乐趣抓心魂;5、语文课堂要瘦身,语文再长一课论;6、语文观点乱纷纭,咬文嚼字和准本;7、枝繁叶茂成大树,多颂文言扎深根。”

讲座中,韩老师紧扣朱自清和《背影》来分析语文教学的心得:用心、用情才能把语文教好。

二、12月7日下午,吴丹青老师

吴丹青老师,著名特级教师,曾任初、高中语文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学生发展研究中心语文科研员,兼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培计划”中西部远程培训项目2011年度北京大学初中语文学科网络培训中,担任教学团队核心成员。

吴老师上的示范课是《用色彩描绘,用声音表达》,她带来的讲座是为“写”而“读”----诗歌教学漫谈。

吴老师的示范课及其讲座都是围绕诗歌来展开的。用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来评析诗歌教学,上了戴望舒的《雨巷》的示范课。在课上吴老师教我们如何去教学诗歌。在备课的时候,你要明白三个问题:这首诗歌是什么?教什么?和像什么?诗歌的美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教学诗歌的时候要注意五个步骤:朗读——体会抒情性、韵律美和节奏感;品位——咀嚼精美隽永的语言,掌握字词的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你和音乐性;联想、想象——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仿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模仿,学会诗歌;知人论世——挖掘诗歌的深层意蕴。

诗歌教学贯穿初中语文的始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诗歌教学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具体去体会诗中的画,领会诗的内容,需要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吴老师无疑为我们上了一节诗歌教学的成功的示范课。

三、12月8日上午,程翔老师

程翔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附中语文副校长。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初中教材编写工作,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等,曾应邀到全国各省市及香港、澳门、马拉西亚作报告并执教公开课,深受好评。

程老师为我们带来《伤仲永》的示范课,他开展的是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

在示范课上,程老师一直都是处于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到课文里面去学习,抓住朗读,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从对课文的无知到知的提升,包括文言文的字、词、句、篇的理解,都是在程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让学生学有所得。

程老师的讲座是从回答参会教师的疑问开始的,参会教师平时的教学疑问在程老师的讲座上得到答疑。综合程老师的发言,我从中得到以下的启示:1、对所教内容的把握要准确、深刻。只有你准确深刻地把握好所教内容,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2、善于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分析研究并组织发表。积累课堂作品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要对所教文本做深入研究,拒绝浅尝辄止,多而不精。3、要看教育研究的杂志。看别人的教学教研成果,能够成为自己教学理念上的支撑,更全面地掌握课程教材教法。4、课堂教学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推敲,这样就能明白自己的定位。5、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组织教学和启发引导。课堂上老师千万不要奉送答案,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展示学生思维变化的过程,这是学生学习的本质。6、学习的发生:学生产生问题——老师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明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懂文本的意思还需要研究学习的本质。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教什么和怎样教。8、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学会说半句留半句,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9、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的关爱,语文课应该是情感的绿洲不该是情感的沙漠。一个老师要学会爱护学生、保护学生,老师要不断地去强化学生的信心。

程老师的讲座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的盛宴,他讲座的内容涵盖了教学、教研、课内、课外,从各个方面给予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有力的指导。(下接第62页)

(上接第61页)四、12月8日下午,赵谦翔老师

赵谦翔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及香港的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育硕士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客座教授。

赵老师上的示范课是《曹刿论战》,带来的讲座是母语的悲哀。

读,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读,贯穿整堂课。通过自读,抽读,教读,带读,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会贯通。老师始终扮演导学的角色,让学生学习、领会、品味文言文的特色与魅力。

篇8:试论名师教学风格的养成

一、关于教学风格的理解

什么是教学风格?歌德在《自然的单纯模仿、作风、风格》一文中说, “照我看来, 唯一重要的是给风格这个词以最高地位;以便有一个用语可以随手用来表明艺术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1]Shworth和Mosston (1990) 认为, 教学风格是指在达到相同教学目的的前提下, 各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 即教师头脑中内隐的对教与学规则的认知框架。在我国, “风格”最早用于指一个人的风度、品格, 后指艺术特色。教学风格是指教师的教学艺术达到的最高境界。在学者李如密看来,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 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2]

教师是否具有教学风格, 是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是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参数。教学风格具有层次高低之分。这里我们所指的教学风格, 是指教育艺术家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 并通过高度完美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作风等方面稳定、综合地体现出来的鲜明独特的教学个性特点与审美风貌。

研究表明, 教师的教学风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 (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师生关系等方面) , 同时具有多种教学风格并能加以灵活运用的教师教学效果比教学风格单一、缺乏灵活性的教师教学效果明显要好 (Joyce&Hodges, 1966;Yeatts&Strag, 1971) [4]。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多样灵活的教学风格还将有助于包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以便使每一类学生都有机会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来学习, 发挥自己的长处, 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各得其所, 各显其长。因此, 衡量名师的核心标准就是, 看其是否具有独特、稳定及多样的教学风格, 能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想。

二、名师教学风格的养成

名师来自普通教师, 而超越普通教师。德国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K.Jaspers) 曾说过, “他们不是普通人, 而是敢拿自己来冒险的个人。这个冒险既是现实的又必须带有想象力。”[5]名师正是如此, 他们凭着对教育执著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恒定的毅力, 以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抒写着教育的新篇章, 从普通教师中脱颖而出, 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引领者与指导者。

1. 美于读

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言: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此言恰恰成为名师成长的关键词。庄子也曾说, “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可见,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持之以恒地阅读。

教师的“读”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拟出具体的读书计划, 并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比如, 教师要广涉精览以丰富其文化底蕴、拓宽知识结构。除了读有字书外, 还要读“无字书”, 即要“读”人、“读”时。“读”人尤其要解读世界名人的思想, 吸取精髓为其所养, 为其所用。读“时”是指读通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等各时代的教育思想, 把握本质与精华, 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理性, 发展更具方向感。

2. 乐于听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教师要从业师、经师发展为良师、人师, 必然要了解各方对自己的期待与希冀, 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于此, 教师要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胸怀去聆听学生、家长、同行、专家、社会的不同声音。勇于、乐于、善于倾听, 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心声, 把握共性与个性, 捕捉其迸发的思维火花, 这样学生才会被“唤醒”、“激活”, 实现自身主动的建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 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 不知道他的能力, 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 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 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与学习风格来教学, 充分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使之“乐学”、“会学”、直至“学会”。

此外, 教师还要善于去了解家长的期望与困惑, 吸纳同行的优势与长处, 领悟专家的点拨与见解, 把握社会的脉搏与期望, 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总之, 教师可以通过“听”来了解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 把握良好的教育时机,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听”来审视自己, 反思自己, 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与绩效, 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3. 敏于看

古人曾说:“处处留心皆学问, 勤察深思出真知。”教师更应如此。名师并非是“闭门造车”、“孤军作战”之术就能成就的。它需要整合教育群体的优势资源, 需要博采众家之所长、吸收“我师群贤”之精华, 从而开阔教师的专业发展视野,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这里的“看”是指要有敏锐、深刻的洞察力, 要“观其形”、“探其意”而“知其人”, 要在“平凡中觅精彩, 现象中究本质”。比如, 要走近全国知名的教师, 观摩研讨他们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之术, 参悟其成才之道。总之, 通过各种渠道, 学习一切可学之人与可学之处, 从中吸收合理的养分, 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并落实于教学中, 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4. 精于做

教育教学归根结底是实践性活动。教师要将所读、所听、所看、所想具体落实于教育教学活动, 更需要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 教师要躬行践履, 要乐于做、善于做、精于做。“做”是名师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 名师的水平就表征于“做”的效率与效果上。因此, “做”是名师成长的关键条件。

5. 习于思

成为名师, 尤为重要的是能时常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G.J.Posner) 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在经常性的反思过程中, 教师会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自我评估, 通过这种“批判性的控制”, 教师能够超越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经验世界, 将从经验中获得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将显性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的实践经验, 而完成针对自身知识的转化、调整和重组过程。强烈的反思倾向和有意识思考问题的习惯使他们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也直接促进了其自身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因此, 教师要有反思的习惯, 精于反思。反思教学行为, 反思与教育有关的观点, 反思某一个教育现象, 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 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反思的习惯中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实现从教师到名师的飞跃。

6. 勤于写

从某种程度上说, “写”是“做”的提升。“写”可以架通心灵的桥梁、聚焦问题的症结、荡涤现实的尘埃、勾画明天的蓝图, 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教育问题、教育现实、教育明天对话的方式。它可以提高教师反思的能力, 培养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力, 可以将教师感性、零散的教学经验提升为理性的系统的教学理论。

教师的“写”并非专指学术论文的撰写, 它可以是“风行水上, 自然成文”的教学随笔, 可以是“客观审视, 理性深刻”的教学反思, 可以是“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教育案例, 可以是“情节生动, 行云流水”的教育故事。教师通过“写”来实现经验的提升、理论的建构, 从而形成独特、深邃的教学思想。

7. 巧于说

名师有别于一般教师的重要特征还在于能“说”、会“说”、善“说”。“说”不仅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手段, 也是思维再创造的一种方式。“说”可以将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零散知识条理化, 可以把教师的情境性、技巧性、个体性知识转换为普遍化、符号化、社会化的知识, 达到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目的。教学中, 教师通过有限的语言来构建无限的世界, 用巧妙的语言去引导生本对话、生我对话、生师对话、生生对话, 从而促成学生的发展。教师任何角色的实现均依赖于“说”来达成, 教师要勇于“说”、巧于“说”, 加强语言功底的修炼。名师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 需要“读”、“听”、“看”、“做”、“写”、“说”齐头并进, 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之境界, 成长为引领教师群体发展的教练型与裁判型名师。

8. 善于处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师生“在对话中发展”;教师之间的交往表现为“合作中的伙伴”, 教师“在协作中共进”;教师与家长的交往表现为“交流中的朋友”, 家校“在协商中共振”;教师与领导的交往表现为“共事中的手足”, 干群“在理解中支撑”;教师与社会的交往表现为“主旋律中的和谐音符”, 教师“在开放中吸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调动一切可用之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彼此间真诚的对话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 促进学习的发生, 提升学生的生命与人格, 构建起“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之望.文学风格论[M].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12.

[2]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 .

[3]张武升.当代中国教学风格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86.

[4]转引自:贺雯.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1) .

篇9:军中高级将领国内教学名师

穷则思变苦求学

邹逢兴1945年9月1日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下痕村。他的祖父因遭有权势的人伤害早逝,父亲和叔叔从小都讨过饭,一家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解放后,邹逢兴家在土改中分得了土地和住房,父亲务农兼做裁缝,叔叔参加土改工作,后来成了国家机关干部。邹逢兴作为翻身农民的后代,获得了读书的权利。他从小学习努力,不怕苦,经常打着赤脚去上学。他读书勤于思考,爱提问题,肯动脑筋,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习成绩在年级中都名列前茅。他注重养成好品德,热爱劳动,友爱同学和尊敬长辈。每逢星期天、寒暑假、农忙假,他都会做完作业后帮家里做农活。他在吉安高中读书时,先后担任过班长和校团委、校学生会干部,参加过无线电收发报训练、航空滑翔机驾驶等课外学习培训活动,瞻仰过革命圣地井冈山,这为培养他的综合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打下了良好基础。

1964年,邹逢兴高中毕业,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在“哈军工”学习的5年,他完成了从中学生到合格大学毕业生、从普通老百姓到革命军人的转变,这为他后来从事国防科技教育工作和为国防事业献身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业务基础。

三尺讲台洒汗水

1969年7月,邹逢兴从“哈军工”毕业留校任教,1970年随校南迁长沙。他一直在自动控制系工作,先后讲授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自动测控、故障诊断与可靠技术等方面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今年他已年过66岁,在带领国家级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的同时,他仍坚持每周面向本科生上3堂课。人们评价他讲的课有理论、有实际,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例如,他领衔讲授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系列课程,做到了“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统一,使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国内名牌课程之一。2001年以来,这个课程的建设成果先后被评为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书育人,贵在治学严谨,行为端正,任劳任怨。邹教授曾有一段时间身体欠佳,几乎每逢冬春气候急剧变化时都会复发胃溃疡、胃出血,但他没有一次因病而中断教学。有一次,他胃病痛得头冒汗珠,就用手按着腹部坚持讲课。后来,他实在无力支撑,站立不稳,便搬了一把椅子坐下,坚持上完这堂课。下课时,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值班的学员区队长还没有先例地代表全体学员向他敬礼和致谢。

邹教授不但课讲得好,著述也很丰厚。多年来,他把教学心得和科研经验成果加以总结写成著作,编著出版教材35部(套)。其中,属于“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15部,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部,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和军队规划的工科本科通用教材、高中级干部和工程技术干部必读书多部。他1993年出版的《微型计算机接口原理与技术》,获第三届全国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他还有多本教材相继获得国防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二等奖和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中国图书奖、湖南省优秀教材奖。

邹逢兴常说,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四会”,即会想、会做、会讲、会写,不能只满足于照着书本和现成的教学大纲去上课。一定要有改革和创新精神。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率先在本科教学中,进行电子类课程的实验环节改革,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综合设计为主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变封闭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1988年,他又倡导和组织实施一年一度的本科生电子设计与制作竞赛,进一步将实践性环节的改革由课内扩展到课外,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受到同行肯定和教育部重视。后经辐射推广,这一做法逐步演变发展为目前全国两年一度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

名师出高徒。邹逢兴这位“优秀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国家级教学名师,迄今一共带出40多名研究生,还为湖南、贵州、陕西等省和部队院校指导和培养了一批访问学者(中青年教师)。他在校内直接指导和培养的学科学术梯队中的青年教师,有多人已成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和课程组负责人,其他人也成了教学科研骨干。他所带领和培养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与控制系列课程组”,成了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走出科研新天地

几十年来,邹教授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高度重视科学研究,通过科研增强学科底蕴,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并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他是全校最早从事科研的教员之一,先后负责和参与完成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校级以上各级各类科技、教育研究项目30多项。

1973年,也就是邹逢兴参加工作的第4年,他作为电子技术课的辅导教师,随72级工农兵学员一起去上海航天局工厂进行开门办学。当时开门办学的做法是学员一边上课,一边下车间和工人一起干活,向工厂技术员请教一些问题。邹逢兴感到这样收获不大,最好是结合技术改造项目开展教学,效果会好一些。于是,他主动去上海广播器材厂联系,找到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项目——研制“电视机壳生产流水线的数字控制系统”,这是当时工厂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课题。他带着6名学员边学理论边做课题,4个月后他们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又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此事得到工厂和学校称赞,学员们也增长了才干。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铁道部在全国推广内燃机车,取代落后的蒸汽机车。当时我国从罗马尼亚进口了一批内燃机车,在北京地铁和全国各铁路局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转速表坏了,需要修理,但修完后怎么检验是否修好了,是否合符行驶标准,成了一大难题。那时,铁道部派人去长沙,找当时已更名为长沙工学院的全军著名高等学府帮助解难。邹逢兴等受命参与并主持这个军外协作项目——“内燃机车速度表、转速表白动校验台”的研制。经过一年多攻关,他们获得成功。这项科研成果不但在北京地铁和全国铁路系统推广应用,而且出口到朝鲜供平壤地铁使用,获得铁道部和朝鲜方面的高度评价。1978年,这一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负责完成的多个计算机测控、过程控制与管理,以及智能化仪器仪表装置等方面的军外协作项目,均获得了成功,多次获得国家部委级科技进步奖。

nlc202309040013

在自动控制系,他是最早(1987年)申请到国家“863”计划项目的人,也是全国首批“863”项目之一“机器人力反馈依从控制技术与力控制器研究”的主持人。这个项目经“863”专家组验收,评定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后来,这个项目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千金难买感恩情

在荣誉面前。邹教授不为功成名就而居功自傲。他没有沉醉在奖励、掌声和鲜花之中,总是感谢党的培养,不忘团队的努力,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谈吐中,他经常流露出这种情怀。

他回忆自己1993年出版第一本教材的情景。当时要他自己先掏出2万元钱的费用给出版社,教材才能出版,这使他感到为难。这时,多亏自动控制系的领导善解人意,从教学经费中拿出钱来资助,该教材才得以顺利出版。后来这本书成为国内的畅销教材,很多高校都采用。他说,今天想起来,如果不是当时老领导眼光远大,雪中送炭,帮助他走出当初的第一步,也许他自己很难走到今天。

在交谈中,他对2007年受党中央和国务院邀请参加全国60名教育专家组成的北戴河高规格的专家休假活动感触很多。他认为自己只是属于国防科大这一功勋卓著集体的一员,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更是国防科大的荣耀。在休假的第一天,他多年腰椎骨质增生的毛病突发了,腰痛得直不起来,走路不便。医疗组的医生为他推拿、按摩、针灸、拔火罐、贴膏药,进行多管齐下的治疗,使之平时要十几二十天才能康复的毛病,两三天就好了。热情的医生还交待了愈后注意事项。他从内心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爱护与关心。

当把话锋转到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时,邹教授感慨万千。他说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离开家乡多久。思念故土和亲人的情结永难忘怀,特别是年龄越大体会越深。他对祖母、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刻骨铭心,对关心他的成长、资助他上学读书的叔父、堂姑祖母和舅父等人永志难忘。他参加工作之后,常常会抽时间回家去看望他们,每次都买些老年用品和给点钱,一直到亲人辞世。

邹教授十分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每当在电视或电脑中看到江西、赣江、吉安等字眼时,都会细细品味。他为家乡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成就高兴,也为赣江受到流域水旱灾害而担忧。多年来,家乡修桥、修路、修谱,搞公共建设,只要他得知,都会给予资助。他的故乡盛产稻米和杂粮,县粮食局想为下属的一座饲料加工厂研制一条自动化饲料生产线。当地政府派人去长沙求援,找到国防科大。通过邹教授穿针引线,该生产线被争取列入了学校与军外协作的小项目,由学校派出技术队伍帮助设计研制具有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的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配料生产线。按照学校的安排,邹教授带领几位同事承担了这项任务,前后几个月吃住在工厂,从设计到调试,再到投产,顺利完成任务,为峡江县发展饲料加工业、促进生猪生产尽了一份心力。

责编/木艮

上一篇:初三学生简短自我评价下一篇:颐和园旅游后总结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