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3-01-13

第一篇:落花生公开课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___落花生

公开课教学——

《落花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南雅小学

王善才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等一系列活动,十分自然地揭示了主题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设计理念: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四年级初始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提出真问题,并教给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此品析关键词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行文的好处、妙处,使学生真学、真想、真收获、真提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词语和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4、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5、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3、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查资料了解花生果实形成的过程。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尝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

教学过程:

一、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2、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题

师: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段资料,咱们一块来看一下。(出示课件: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回顾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读两组词语(多音字、轻声词),正音。

3、读句子:“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考察“后园”、“茅亭”的读音、含义;检验是否掌握轻声的读法(吩咐),是否能读通本文中较长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2、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3、小结

师:你看,在同学们的合作下,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真了不起!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指板书齐读)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生答略)

师: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那么课文哪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

四、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学生谈收获。

3、学生质疑预设:收获后为何用“居然”? (合作解疑)

4、指导朗读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

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哪!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来。

五、设置悬念,布置作业。

1、师: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回来了。一家人吃花生、谈花生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摘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回顾“种花生、收花生”,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花生的意外收获令我们惊喜万分,母亲是个有心人,高兴之余,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一起过一个收获节,一方面让我们品味到花生的香甜,另一方面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一家如何边吃花生边谈花生,继而又如何谈论到了人生的?

二、质疑解疑,品读研析“吃花生、谈花生”。

(一)发现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吃花生、谈花生”部分,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二)、质疑解疑 (生默读课文后自由质疑)

1、预设一:爹爹的到来为什么很难得?

师:你问得多好,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

师:快速地翻一翻课后的资料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师补充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父亲也来了,所以说——(生:实在难得)

师: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2、预设二: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个可贵指什么?

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知道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问题提出来了,靠谁解决?(生:靠自己)

师:我最欣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为了更好地读书思考,老师这儿有个友情提示,先围绕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批注在旁边。写完了可以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

(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

交流: 生:我觉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贵,父亲就是要我们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

师:有两个词我特别喜欢: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谁能读读这段话?

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

3、预设三:也许有些同学这样认为: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好吃,又善于展示自己,也很有用处,也愿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对不同见解,也应肯定。 师: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吗?——摇头了。不是。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儿!你说苹果要是长土里去那还叫苹果吗?

师:刚才这个孩子的发言有一点我很欣赏,就是她发现了父亲其实是在拿花生跟和它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比,干什么?(生:作比较)

师:聪明!对比啊!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 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默默地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练习读,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4、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我”对父亲的话,听懂了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这样的人或物?结合实例来说说。(如清洁工、老师、蜡烛、春蚕、太阳等)

6、父亲的这次谈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7、许地山确实把父亲的话印在了心上,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他曾经说过:(课件出示: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学生朗读。

8、是的,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许地山的资料,让学生朗读体会许地山的成就。学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许地山油然产生敬佩之情?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重点写谈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他是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叫“借物喻人”,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尝试着用一用。

2、同学们,许地山在这个收获节上可以说收获颇丰,品尝到了花生的香甜,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还在父亲的引导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谈话的教育,这就是生活的教育。同学们,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记住: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四、小练笔。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你想对落花生说些什么呢?是想再一次的赞美它?还是要给它一些另外的建议?请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种花生

收花生

不图虚名 落花生

(借物喻人)

吃花生

默默奉献

议花生

教学反思: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四年级初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课堂伊始,我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练习题问题,再将解决问题的权力大胆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合作、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中间教师顺学而导,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想学、要学的欲望,真正做到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但是,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提问,不是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这时,我们应因势利导,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得好的学生则及时表扬。同时,对勇于提问的学生,老师要用语言、眼神、手势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

总之,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等待老师发问的被动学习心态,能促进积极思考意识的形成。改变原有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才能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这正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追求的。

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落花生公开课

公开课《落花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继续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的学习。

师:咱们回忆一下,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共写了几件事?

二、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师:这篇课文最主要的内容讲的是哪部分内容?(议花生)

师:你怎么知道重点讲的是议花生?翻书看看,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占了多大的篇幅?共有多少自然段?(3—14自然段)

师:那我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种花生、收花生得用多长时间呢?书中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可课文又用了多大的篇幅来写种花生和收花生的呢?也就是说,不是主要内容是次要内容,所以就可以略写,议花生是主要内容,所以就要详写。

课件一

三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师:那就让我们快速地阅读

1、2自然段,哪句话最精炼?用最少的语言写出了很多的内容。(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师:作者用了短短8个字写出了几个月的事,真的很精炼。请人读出这种精炼的感觉。(生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姐弟几个什么样的心情?

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惊讶)

师:从那个词感受到的惊讶?(居然)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很意外?(时间比他们想的还要短,又是荒地,又是第一次种,没经验,结果种出来了,意外不意外? )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好不好?

2、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过渡: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到那天晚上的收获节吧!

3、学习课文重点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3—15自然段,有什么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开始吧!

(生默读课文,寻找自己的疑问)

师:看大家都读得差不多,把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谁呢??

生:天色不大好为什么父亲也来了?

师:父亲和孩子吃饭很平常,为什么用“难得”? 猜猜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

师:是,他跟我们平常想的一样,父亲可能工作很忙,忙什么?提示,快速的翻一翻课后的资料吧,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你说。(他的爸爸是一位爱国志士。)

师:可能在忙什么?

师:介绍当时背景: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呢,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天色还不大好,父亲也(来了)所以说,(很难得)

师:是的,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为什么说它最可贵?)

师:谁说花生的话是最重要的,是父亲.那天晚上我们谈论了什么?(花生的好处)花生都有什么好处?怎么谈论的?分角色朗读。

为什么说它最可贵?先得知道什么最可贵,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呢?

师:读课文的第十自然段,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的批注在旁边。如果有想法了,可以和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看一看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生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请生读第十自然段,其余的同学找出描写花生的句子。

师:老师刚才听同学读得有点心痒痒,我也想读,可以吗?

师读第十自然段,其余的同学找出描写桃子、石榴、苹果的句子

师:谁来说说,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我觉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贵,父亲就是要我们做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

师:谁能读读课文的原文呀?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

课件二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用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那对桃子、石榴、苹果的评价呢?

(桃子、石榴、苹果,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吧就说花生,说桃子干什么呀?

(因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都非常漂亮,而且是挂在高高的枝头上,这样像做人,如果像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张扬自满,这样我觉得很不好。)

师:其实呀,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挂在枝头,其实也就是炫耀吗?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你说这苹果要是长土里,那还是苹果吗?摇头了,不是。父亲其实就是在拿跟花生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对比)

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是那么的朴实无华。一个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够这么默默的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好不好?

课件三

(生齐读: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父亲说花生可贵是在于它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可贵,这正是父亲为什么说它最可贵的原因。课文读到这里,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不是。)

师:你们摇头了,说不是。不仅仅是在说花生,是在干嘛?你说。

(是在讲做人的道理。)

师:在讲做人的道理。哪句话明白告诉我们在讲做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说说吧。(我从这句话里的不好看,读出了花生不计名利的高贵品质。)

师: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师:是的,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做人要外表可以丑陋一些,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

师:他的意思是说外表丑一点没关系,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给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那天晚上,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话了吗?(明白了)

少年许地山也正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他说

课件四(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什么是体面?(体面就是只讲以貌取人!)

师:还有补充的吗?(体面就是外表的东西好看,体面就是不要只看一个人的外表怎么样,要看他的内心美不美。)

师:读读这句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这句话是讲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没有。)

师:讲体面是没有错,关键是不能什么?(不能对别人没有好处。)

师:再次强调“只”(不能只讲体面。)

师:对了,不能只讲体面,不能只讲究外表光鲜好看,只顾自己生活的平实安逸,而要做有用的人,是的,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生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再请一生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那么孩子们什么是有用的人呢?(生讨论: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就是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好,能举个例子吗?哪些人是有用的人?(默默奋战的人。)

师:哪些人?哪些行业?(警察、义工、清洁工、老师······我觉得我们要做给别人雪中送炭的人,我们要默默的给别人奉献,不能图虚名。)

师:刚刚大家说了不少,其实呀,在生活中有很多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他们都对这个社会有用,我们做人就要做——

生:有用的人。

师:不要做——

生: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老师也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到处都是满满一屋子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抗日战争时间,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喊,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著名作家郭沫若评价他说,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和竞逐,及其恬淡。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他曾说,读出来吧。

课件五

师:读得特别好,孩子。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将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了吗?你知道?(生:因为他要提醒自己,时刻要做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师:说的多好,他把落花生的品质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

师:借物喻人。(板书)

孩子们,在生活中,你愿意做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

讨论做人的道理

四、延伸拓展、小练笔

师:作者由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又领悟到了什么?拿出你的笔,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落花生》课后反思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落花生》这篇课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议花生”这部分内容。

我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父亲与作者的对话内容进行探讨,交流,感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这是作者听了父亲两次议花生后的感悟。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理解了花生的可贵之处后,再让学生体会这句话的内含,就容易了许多,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接着我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是有用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 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渗透人生价值观教育。随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有哪些人像落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感悟到的“清洁工”、“邮递员”、“警察叔叔”、“ 教师”······等工作都是都是很普通的,但他们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再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你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本节课有亮点,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本节课学生对于课文的重点句子理解其意,但联系生活实际说却感觉困难;我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及时的做出点评;备课时自己在对“花生有些什么好处”这方面准备不充分,课外知识准备没有到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在本节课中遗憾的是设计中的多形式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不明显,读少了,读得不到位,读得不精彩的感觉。

《落花生》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语言平实质朴,所蕰含的道理深刻,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不凡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那些内容是详写的,那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四、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衡量语文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我还主体地位于学生,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五、说学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了给学生“点金术”,授之以渔,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用读、思、说、议、悟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准备

一堂课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师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在上课之前我要求学生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许第山的资料;教师也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成教学。

七、说课时安排

根据这篇课文的容量,我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下面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八、说教学流程

一、激发阅读兴趣,分清主次。

1、我在让学生感知全文后,分清课文中哪部分为重点内容,哪部分为次要内容,找到本文的第一个特点:主次分明。

2、、指名朗读第一段,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居然”

3.教师小结:一片荒地,在姐弟几个的呵护下,在不经意间,竟然长出花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请学生各自朗读这一段,读出惊喜之情。

二、激励质疑问难,引导读中感悟

1、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部分,重点精读众人议花生的那一段。我请同学们先口头说说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并用主要的词语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了,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父亲议论了几次落花生,又是怎样议论的呢?

3、指名读,齐读父亲说的第一段话,思考:父亲说花生的什么可贵?

4、让学生理解是花生的品质可贵,让学生找出原文读一读。

5、思考:父亲说花生就花生吧,扯上桃子、苹果、石榴干嘛呢?

6(让学生理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是那么的朴实无华。一个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够这么默默的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

7、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8、指名读、齐读、精读父亲说的第二段话,进一步领悟父亲的话是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的做人的道理。

(外表丑一点没关系,但是要做个有用的人。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给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9、背诵父亲说的这段话,你还有什么话要说?(鼓励质疑,发表见解)。

10、学习重点句“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1、理解词语“体面”、

知道不能只讲体面,不能只讲究外表光鲜好看,只顾自己生活的平实安逸,而要做有用的人。

12、理解“有用的人”,并结合生活举出实例,感悟做人的道理。

13、师介绍许地山的生平事迹,理解作者为什么取笔名为“落花生”。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讨论,感受道理

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把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六),小练笔

作者由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又领悟到了什么?拿出你的笔,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五、说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 收 尝 议 主次分明

朴实无华

借物喻人

默默无闻

是在盲目地读书

第三篇:《落花生》优质课 教学过程

《落花生》教程

刘明霞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还是许地山的笔名。介绍许地山。对这笔名有疑问么?

2.引出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板书课题。进入课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

1.回顾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读两组词语:

1、多音字;

2、轻声词(本课出现较多)。正音。

3.读一个句子:“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考察“后园”、“茅亭”的读音、含义;检验是否掌握轻声的读法(吩咐),是否能读通本文中较长的句子。

(三)初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多音字、轻声词,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

2.指名回答。

(四)再读,品词析句,领会道理。

1.默读课文,就一个标点、一个词、一句话质疑,做标记,把想法简单写在空白处。

2.自由质疑。简单的随机解决,较难、有探究价值的,整理归纳于黑板上。

预设:

(1)收获后为何用“居然”?

(2)父亲来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

(3)为什么父亲说花生埋在地里“最可贵”?

„„

引导学生就父亲谈论花生的话发现问题,并作为重点问题留待解决。

4.合作解疑。提示: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其他资料;大胆猜想。问题较多时,重点问题必答,其他问题可选择讨论。

5.全班交流。

预设:

(1)居然?空地、荒着,年幼的我们,种出花生

实属意外惊喜,同时也显出花生的生命力强。指导朗读。

(2)很难得?父亲忙于公务。指导朗读。来不是为吃花生。为下文埋下伏笔。

(3)最可贵?——是说什么可贵?为什么“最可贵”?最,有比较。和之前我们兄妹说的比:有诸多好处,却深埋土里;和桃子等比,平凡、不起眼,默默孕育果实,供人挖掘收获。点出“借物喻人”。明白父亲前来的良苦用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

此外,结合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简略处不简单,朴实处却深刻。

这一环节放得开,实际形散神不散,重点仍在理解父亲的话,同时又使学生学得活、学得真。

(五)存疑,结课。

父亲说“你们要像花生”,可不可以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我”到底有没有理解父亲的话?又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六)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可否像桃子等?可让学生讨论,说真话,讲理由。

教师可做类似小结:如果只是外表好看,不做正事,什么用也没有,可取么?

——不可取。过渡:我们来看看少年许地山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这句话的。

(七)理解“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体面”什么意思?讲体面有错么?只讲体面呢?不能,要有用。怎样就是有用?举例。

(八)了解父亲的话对许地山的影响

结合课文结尾及许地山生平,明白许地山为何以“落花生”为笔名以及这笔名对他做人的影响。产生敬佩之情。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九)写字。

观察“吩、咐”及“榨、榴”,指导书写。学生自己观察仿写其它字。

(十)课后小练笔。

第四篇: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质课

新城区名都小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15、落花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揣摩重点段的含义,学习落花生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以致用,试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拓展完成一个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揣摩重点段的含义。

2、学以致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把道理运用在生活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和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尝花生,主要写议花生)

2、明确学习目标:

①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②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把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 / 4

新城区名都小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3——15自然段,有什么不懂得地方用“——”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分析获得: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 (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②

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配乐)师范读、全班读: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④

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师:讲体面,对吗?但我们做人决不能“只”讲体面,做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人?(自由说:医生、老师、军人„ „)

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师:老师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有用的人,引入许地山的资料,引读许地山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教师小结: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父亲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

2 / 4

新城区名都小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用。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四、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创设情景:“我”的大学有一个同学叫小宁,“宁”是淡泊宁静的宁,我们班里绝大部分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教职工子女,只有她的妈妈是清洁工,因此她感觉很自卑„ „

你能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做人道理来鼓励一下小宁吗? 教师寄语:同学们,老师也希望你们可以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虽然外表不一定很体面,但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人。(因时制宜:也可以说既要讲体面,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3 / 4

新城区名都小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

本课已经讲了第二遍了,把课文中的重点段“第十段”语句进行分析了以后还是存在问题,还有很多没讲透的地方,例如:第一句只讲了“承上”,而丢了“启下”,桃子和石榴这部分的价值观也渗透的不是很好,在课上,应该让学生多说,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在表演,备学生没有备充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上还要慢慢反思和改进。

一堂好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一堂好课应该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能力、个性和人格的培养,这正是需要我努力探索与实践的!

4 / 4

第五篇:五年级上15课《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居然、石榴、爱慕”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十自然段。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并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T:认识这个吗?其实花生还有一个名字就是“落花生”,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课文就是《落花生》,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那么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

2、出示落花生生长过程的图片,教师讲解: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我们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关于他文后有一个介绍。请大家读一读“资料袋”,说说从“资料袋”里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想问的?就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个别读,正音----齐读----划词语)

2、在预习过程中你都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全班正音(注意空地、买种、播种、吩咐、便宜)

4、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怎么样分段?板书

(三)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齐读第一大段,思考: 怪、开辟、居然的近义词

种花生和收花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为什么收花生时会非常意外?

2、分男、女生齐读第一段读出惊喜的语气

3、自由读第二大段(2至15段),找出“议花生”这一大段话中写了花生的哪些好处。花生还有另外哪些好处?

4、T: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5、默读第一次,看图完成表格,体会最可贵处。齐读,思考:父亲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6、指名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7、作者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用波浪线划出来。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四)总结全文

1、T:文中最后一句提到“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了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纯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2、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分角色朗读“议花生”,找找周围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为写课后的小练笔做准备。

《落花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解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那些内容是详写的,那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重点难点的确定均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衡量语文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我还主体地位于学生,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五、说学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了给学生“点金术”,授之以渔,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用读、思、说、议、悟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准备

一堂课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师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所以在上课之前我要求学生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许第山的资料;教师也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成教学。

七、说课时安排

根据这篇课文的容量,我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下面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八、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设疑入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小草》,让学生说说心中小草的形象和品格,再想想有哪些植物和小草一样,自然导入落花生。在了解作者后发问:“许地山”为什么取名叫落华生呢?设下疑问,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巧解字词,理清脉络。 虽然已是五年级学生,但我认为字词的学习仍不可放松,而且要稳扎稳打。所以,我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课堂进行生字词检查,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记忆生字词,理解生字词。之后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一,配合多媒体课件理清文章脉络。

三)分清主次,学习质疑。

“学贵有疑,疑则生进”。我在让学生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后,仔细、认真的读重点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 抓住重点,释疑解难。

这一环节设计是一个亮点。我们常说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怎么解决问题。

我出示了课文的重点语段,让学生读,配合了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的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体会花生特点。(不炫耀自己的好处)并通过情感朗读,体会父亲对花生的赞赏,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像花生一样的人。从而逐个击破学生提出的一个个疑问。让学生真正学会了自己提出问题,通过研究探讨解决问题,尝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

上一篇: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下一篇:两会期间信访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