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5-23

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共8篇)

篇1: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日期: 2014-05-27 ]

本文已被浏览过 6789 次

雨花台区司法局 张磊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愿望,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大计。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基层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法治的成败.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就必须采取有效对策,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一、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法治是一个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要素, 基层法治系统正常运转首先依赖于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健全、完替。目前, 在基层法治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 诸多要素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这些要素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顺利进行①。

(一)立法方面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 立法的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法的贯彻、执行、遵守、适用、关系到法的实现和实效, 直接影响到法治的进程。由于立法观念陈旧, 程序、体制不科学, 技术落后, 以及对立法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基层立法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1、一些基层关系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 造成法律盲区的出现。如目前我国基层集体经济中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有利于促进基层的经济发展,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 导致其发展缓慢。

2、一些法律、法规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基层的客观实际情况, 造成这些法律、法规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我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可是在基层索要彩礼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一来, 一但发生这方面的纠纷, 如按法律规定办事, 就可能造成农民对法律的不满, 甚至对抗法律的执行。如按村规民俗办事, 则又会损害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 这就造成这些法律、法规在执行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3、一些调整基层事务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 缺乏可操作性。在减轻基层负担的一些法律、法规中规定, 解决基层负担的问题由行政机关解决。而实际上, 行政机关本身就是负担的制造者和实施者, 减少基层负担就是要减少他们的财政收入, 除非良心发现, 否则很难想象这些机关及其领导能真正依法办事,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维护基层利益。

4、基层仍然存在大量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村规民俗。一些村规民俗规定: 女子出嫁后, 土地承包权将被没收, 同村同姓不得结婚等。这些村规民俗的存在严重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破坏了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权威, 导致广大村民厌法、避法, 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进程。

(二)司法、执法方面

司法、执法是法治的关键, 没有严格的司法、执法, 法律规定就是一纸空文, 法治就不能实现。在基层, 司法、执法也存在种种问题。

1、地方党委和政府干预司法、执法现象突出。地方司法机关对地方党、政府和人大客观依附性导致司法权的地方化。特别是司法机关的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党委和政府, 行政化趋势严重, 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 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往往因此挺不起腰杆, 造成地方党委政府经常干预司法。在行政执法上, 由于过分强调党委绝对领导和行政上的绝对服从, 也导致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领导经常以言代法, 以权代法, 以党代法, 干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破坏了法制的统一, 是对法治的践踏。

2、司法执法问题严重。由于司法执法体制不科学、不合理, 司法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以及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等致使司法执法问题严重。司法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突出, 滥用职权, 违法乱纪、侵犯人权现象层出不穷, 贪赃枉法、拘私枉法、权钱交易屡见不鲜, 地方保护主义也比较严重且时有发生。

(三)守法方面

立法的目的是守法, 就是要使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施, 如果法制定出来却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遵守和执行, 那将失去立法的目的, 也失去了法的权威和尊严在基层, 农民不守法比较普遍②, 主要表为:

1、基层群众缺乏法治观念。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以及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宗法伦理以及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 基层群众普遍缺乏民主法治观念, 没有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 义务观念极强, 权利思想十分淡薄, 他们提倡重义轻利、安分守己、谦恭忍让、与民不争, 要求个人绝对服从整体、国家, 蔑视个人权利和价值。他们特权等级思想极其浓厚, 缺乏平等和主体意识, 把自我作为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客体, 忽视自我主体身份, 在态度上回避法律.在行为上被动地听由法律支配, 不能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 厌诉意识极其浓厚。他们没有抵抗恶法意识, 没有法律至上观念, 个人权威往往高于法律, 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主要是依村规民俗而不是法律。他们对法律没有信任感、依赖感, 人身依附、权力依附明显, 祟拜权力, 敬权畏官, 清官意识以及官本位思想较浓.他们普遍不懂法、不知法或懂法、知法甚少, 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法律。

2、基层群众和干部。部分基层干部不守法现象突出。由于基层群众及基层干部自身素质偏低, 法律意识淡薄, 加上社会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等, 基层群众与基层领导干部不守法现象比较突出。近几年来, 在基层, 打架斗殴、盗窃、赌博、虐待老人、家庭暴力以及一些杀人、重伤、抢劫、强奸、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时常发生。一些基层干部非法干预基层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 侵犯农民财产权、人身权、自由权等权利, 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基层群众集体上访, 甚至对抗政府和法律。

(四)其他方面

法律监督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实现法治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内在要求。基层法律资源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 基层法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基层法治建设的成败和基层的发展与稳定。从目前来看, 基层法律监督机构不健全、不完善, 监督人员比较匮乏,同时加上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一人多职, 工作压力大, 处理问题经常是力不从心等问题已经凸显。除了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外, 绝大多数地区的法律咨询机关、基层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都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

二、基层法治的对策

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 严重阻碍了基层法治进程, 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战略的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这些对策主要有:

(一)加快发展基层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文化

从根本上来说, 基层法治中存在的问题都根源于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 推进基层法治必须要首先加快基层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商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必然使人们产生法治观念, 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所需要的主体法律意识和文化观念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 有利于激发广大人们群众的政治热情, 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树立民主法制意识和法律至上观念, 积极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加强对国家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防止权力失控甚至异化和滥用, 保障人民的权利及其行使, 从而推进现代法治形成。法治需要以特定类型的文化为其文化基础, 这种特定的文化就是理性文化。就实行法治的需要来说, 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政治市场观念、思想市场观念等理性文化要素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只有当这些文化要求成为根深叶茂的社会意识, 法治才能变为现实③。

加快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商品经济和现代文化就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推进基层政治、经济、文化的体制改革, 为基层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三农” 问题的认识, 加大对基层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基层经济发展,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居民自治的发展与完善, 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监督制度, 改进决策机制, 加强居委会的自治性, 实行居务公开, 推进依法治村。加大基层教育投资力度, 发展基层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居民思想, 提高居民素质, 增强居民民主法治意识等。

(二)健全、完善基层法律制度

基层法律制度是基层法治系统中的关键和核心, 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基层法治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 推进基层法治就必须健全、完善基层法律制度。这就需要立法机关和立法人员必须革新立法观念, 改进立法程序, 提高立法技术, 确保立法的科学性;要及时对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研究, 推进法律和法规的立、改、废, 保持法律的连续性、适应性;明确立法权限, 加强立法监督, 废除一切同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土法规、土政策和村规民俗④。

推进司法、执法改革, 确保司法、执法机关及其人员能依法办案, 依法办事, 做到司法公正,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司法、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 做到奖惩分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制约, 避免干预司法、执法, 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加强对司法、执法人员教育, 提高司法、执法人员素质, 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自觉抵制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加大对基层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维护社会安定, 为基层法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构, 增强监督人员素质, 规范监督行为, 使监督法律化、制度化, 提高监督质量和效率,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及时对违法乱纪行为提出批评, 进行曝光。建立、健全基层司法执法机关以及法律服务机关, 大力培养法律人才, 改善司法执法机关办公条件、设备, 增加办公经费等。

(三)培养、提升基层群众及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群众法律意识的高低不仅是一个国家法治水平高低的标志,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 直接影响到法治建设的继续推进。从根本意义上而论, 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体法律意识现代化乃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和核心, 要实现社会法治, 必然要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 并作为现代法制的起点、依据、核心和实质的现代法律精神, 形成社会主体普遍的现代法律意识⑤。培养、提高基层群众与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需要做到: 推进执政党率先垂范, 党不仅要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 更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 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 更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党法关系, 严格实行党政分开和司法独立制度, 克服党政不分, 党法不分, 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 提高他们依法决策, 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明执法, 公正司法, 树立法律之重、法律之威, 提高人们对法律的信任感、依赖感、亲近感、正义感和神圣感。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开展法制教育, 提高人们法治观念, 使人们知法、守法和用法等。

篇2: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洪碧华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法治确定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为我国的法治进程指明了方向。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已有十三年,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法治建设相比,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快建设,努力推进法治化进程。

一、我国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群众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民主法制意识欠缺,法治观念淡薄。有的人在自身合法权利被侵害时,不能正确反映诉求,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权,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形态出现;要么畏于权势,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而不顾,“以暴制暴”,导致违法犯罪。有的农民法律知识缺乏,无视法律,排斥法律权威,崇尚“无讼有德”、“权大于法”,喜欢采取越级上访、聚众闹事、围堵政府机关来解决问题。个别公职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速度较快,截止2010年,已颁布法律236部、行政法规690个、地方性法规8600个,基本建成法律体系。但部分法律质量不高,效果不佳。一些法律、法规的逻辑结构不严密,条文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体系不健全,没有及时进行立、改、废活动,造成一些法律、法规的内容相互抵触,影响法律的整体和谐。在法律之间,基本法和单行法之间,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之间,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还没有完全配套,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出现了“断层”和“缺项”。如按照简易程序罚款,1996年《行政处罚法》规定数额为50元,而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为200元。

(三)实施法治不够彻底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其实际权力并未完全到位,立法机关在行使立法权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权力资源和程序保障。根据宪法规定,行政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并接受其监督。但实践中,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干预太大,因而导致一部分法律带有明显行政部门利益的色彩,使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可行性受到影响。由于财权、人事权都掌握在党政部门手中,司法机关相对独立性程度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依然存在,造成法治化进程缓慢。执法者与管理相对人缺乏交流沟通,互相戒备排斥,甚至对立、对抗;个别执法者方式简单粗暴;有的甚至吃、拿、卡、要,收受贿赂;办“关系案、人情案”,执法不文明、不规范,未能体现法律的权威。

(四)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存在“官从政法、民从私约”传统习惯。一些基层干部“重人治、轻法治”。强调人治而藐视法治,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习惯用人治来管理,忽视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错误认为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就越来越难做。或者口说法治,实为人治,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部分领导“重经济建设、轻法治建设”。没有摆正二者的辨证关系,认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是大事,法治建设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些执法人员“重实体、轻程序”,认为主要结果正确,就不管过程是否合法。程序意识淡薄,忽视行政权力的规范运作。

(五)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复杂 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增多。纠纷的主体、案件的形式、潜在的问题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因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纠纷有增无减,上访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治安案件和侵财类刑事案件频发,赌博、伤害类案件时有发生。农民犯罪率较高,例如,2006年,河南章丘长清区法院判处刑罚的308名罪犯中,农民274人,占罪犯总数的89%,且多为故意伤害、盗窃、抢劫、交通肇事等类型犯罪;社会黑恶势力猖狂,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和谐稳定。

(六)基层自治难以落实 现行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缺陷,使基层自治制度难以落实。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法治成为薄弱环节。

建设法治国家,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民。然而部分村民自治组织不健全,自治机制缺乏活力,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不到位,村民自治流于形式。两委关系不明确。村委会议事、决策的民主程度不高,群众很少参与,缺乏公开透明;农民选举意识差,出现“贿选”、“家族控选”现象。村民自治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因村财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宅基地建房等矛盾纠纷增多,征地补偿范围窄,计算方法不科学。涉农行政执法的不规范,涉农维权的艰难。影响人们对法律权威的看法和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信心。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思想认识,增强法治建设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会各界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农村基层,要实现从“乡土秩序”向“现代法治”的转变,从“纸上的法律”向“现实的法律”的转变。摈弃人治思想,树立民主法治理念,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树立法律至上意识。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治”,二者不能偏废。要努力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是搞好民主法治工作的根本前提。

(二)贯彻实施宪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如果宪法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就会流于形式。现行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落实“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原则。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党的领导体制,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使之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适应。

(三)加强普法教育,培育公民现代法治观。法制宣传教育是培养公民树立正确法律观的基础工程。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积极履行公民应尽义务,并懂得运用法律维权,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为此,一是要更新观念,创新普法教育特色。结合国家“五五”普法规划,重点学习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加大普法教育力度,防止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普法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整合资源,促使普法教育新发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安置帮教的作用,提高普法教育的社会效果。要整合人才资源,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讲师团”,开展经常性的“送法下乡”活动。要整合阵地资源,利用法制学校、法律图书室、电视、广播、墙报、标语等,把法治文化和法律知识送给农民。三是要创新载体,促使普法教育新成效。要创新宣传形式,选择大家最喜爱、最易接受的宣传方式,寓教于乐。

(四)加强依法行政,营造法治建设环境。依法行政既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原则和要求,也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要切实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执法人员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各级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和部门执法公示制度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树立法律的权威性。要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提高执法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纠正违法行为,把各系统、各部门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发挥网络监督优势、倾听网民呼声;加强基层政府职能建设,实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必赔偿。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整体协调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一是要确保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如果司法不独立,那么实现司法公正的就没有保障。二是实现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和程序公正)。公正性是司法的价值目标和灵魂所在,要求司法机关正确适用法律,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六)加强经济建设,夯实法治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治建设离不开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征地的范围,划清“公共利益”与“国家建设”的区别,制约政府滥用征地权力,规范征地程序,改变征地补偿办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没有法院主持,不能强制拆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调优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全方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七)加强基层建设,确保村民自治。必须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使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坚持依法治理。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用制度规范干部权限,严格规范财权物权,健全村财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完善并规范民主自治与民主管理,在法律范围内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涉农法律制度,如制定《农业投资法》、《粮食安全法》、《农业补贴条例》和《农业生态补偿法》等,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3:新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农村既是国家法治建设构建根基之地, 又恰恰是非常薄弱之处。此外, 新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一个有力的法律保障, 因此, 新农村法治建设必然包含其中。但是, 我国农村人口多, 地域广,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经济、文化落后, 相应地, 农民法律意识不强、农村法治建设不力的状况非常明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个目标的提出对新农村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农村法治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以农民为本, 保护农民的利益, 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基础和法律机制。

二、新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 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薄弱。经济基础为法治建设铺路, 经济基础的较优对于法治建设很关键。农村法治的基础就是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状况决定着农村法治的演进。然而, 我国农业正处转变阶段, 残余落后因素的自然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农业, 农村经济还是比较薄弱, 与国家市场经济进步的步伐不协调。基于此, 部分农民获得信息不够, 文化水平不高, 法律知识贫乏, 意识更加不强。落后的经济基础使得农村法治建设具有先天的弱势, 并面临后天发展的困境。

第二, 农村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当前有关农村的立法在质量数量两个方面上, 不足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关法律法规层次低、质量不高, 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管理色彩、义务性规范多而权利性规范较少, 政策性和原则性强而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现在:一是立法的面不全, 不完善, 对农业生产经营制度、产权制度、流通制度、分配制度等内容的立法不完善;这些急需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 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无法可依。此外不少仍停留在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上, 未能提供较高级别的法律保障。二是有一些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 可操作性不强, 一些甚至缺乏必要的法律责任, 使得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难以落实。三是有些法律法规没有与时俱进, 不符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第三, 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法律意识是指农民对于法 (特别是现行法) 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 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 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人们的法律动机, 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 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 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与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协调的是, 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并没有大大增强。表现在, 农民对权力的迷信、未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义务、主体意识的淡薄和未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等。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民法律行为的直接支配因素, 是法治舆论力量的基本来源。此外,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对农民影响深远, 封建的“人治”思想根深蒂固, 农村宗法观念的存在, 使法律在农村的实施遇到不小的阻力。广大农民群众在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 很少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制约着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

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第一, 巩固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首先, 农村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 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土地。农村土地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 需要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需要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 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 允许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对于“公共利益”的含义和范围需通过法律来界定, 以此来制约政府的征地权力, 规范征地程序, 改变征地补偿办法, 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其次, 加快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使农村的市场经济融入到整个市场经济中,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农村的产业化发展, 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 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此外, 还要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等矛盾, 使得农业科技含量增高,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 完善农村相关立法。相关立法部门必须着力于加强涉农立法工作, 减少涉农相关法律的空白地带, 使得农村的各项工作和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要树立科学的立法观念, 制定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法律。如当前, 需完善农村经济组织制度方面的法律, 以法律层面的规定, 去改革农村经济组织的普遍性不够, 组织化程度较低, 并且产权模糊、权利残缺、内部管理不完善、市场运营能力较差等一系列弊端。以使得农村经济组织获得全面的发展并发挥效用, 为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制度平台和制度保障。另外, 提高现有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 出台相应的解释性条文和配套法规, 发挥这些法律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农民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主体, 是农村法治实现的基础。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新农村法治建设的题中之义。要适时加大对农村普法工作的投入力度, 增加农村的教育和公共资源的投入, 有针对性地农民进行法律教育和培养, 并且按法治的标准要求, 将普法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培育农民法治主体意识。此外, 还要提高农民村民民主自治的意识, 强化农民法治主体的能力, 增强应用法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锋.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专题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8 (4) .

[2]、梁向锋.加强新农村的法治建设[J].商业文化, 2009 (11) .

篇4: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法治;基层政府;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71-02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2008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对市县政府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完善行政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武胜县从完善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程序、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强力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成功创建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特征等方面的原因,武胜与许多县级行政区域一样,在法治政府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法治政府建设离时代的更高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一、基层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权责边界不清,越位缺位现象同时并存。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建设有限责任政府,划分了行政权力和民事权力的界限。然而,由于我们自上而下多年来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和社会的习惯认识,政府工作无所不包、无限责任的情况还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下去。一个地方只要一旦出了点事,上级政府不管任何理由,都会追究下级政府的责任,社会大众不管该不该政府负责,都会埋怨当地政府。这些年里,我们常常看到,政府对不该管或不宜过多干预的事(如经济事务)去管多了,该管、该负责任的事(如社会建设)反而力不从心了。

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权责划分上,一方面,一些临时机构执法,其职权和政府常设机构存在职能交叉、权限不清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一件事又有几个部门分别管辖,职权的划分又显得太清太细(如食品安全问题等)。争权夺利的事争着管、有权没利的事推着管、没权没利的事没人管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常常将新成立的经开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景区管委会等辖区内的各种管理行政委托其管理,但县域内的管委会很少能获得行政主体资格。同时也容易与当地的党委政府形成全力交叉,常常出现各自为阵、互相推诿的现象。

(二)政策法规跟不上发展步伐,基层政府为了推动工作不得不寻求变通。

在媒体报端,常常有人批评基层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基层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如果严格按照国家的现行法规和上级政策去执行,我们的工作就根本没法得到推进。在基层工作,许多领导同志都压力很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方面,要推动工作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去研究对策,去做工作,去寻变通。另一方面,又的要避免出现任何意外情况,确保不要把那些变通过的、不太合法合规的做法牵扯到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里来。变通的结果,自然就会使上面的政策到基层就走样了。

客观而论,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能完全归根与基层干部,上面政策规定与基层情况的脱节或许才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和上面政策不够完善,一些空白和灰色地带为不法之徒绕道法规和政策提供了可趁之机。二是一些法规和政策严重滞后,与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最新要求差距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阻碍了工作的正常推进。三是上面要求的许多工作是在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行的,而很多时候,上级领导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导致基层政府部门和干部不得不违规违法开展工作,不出问题就一了百了,出了问题就由基层政府负责。在基层调研中,我们看到: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拖欠工资、黑车营运等许多难点热点问题屡查屡犯,难以根治,都与这些因素有着一定关系。

(三)基层政府决策议事程序缺乏法律规范,依法决策缺乏刚性保障。

近年来,为了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武胜县政府在制定实施《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从政府职能、成员职责、决策程序、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公文审批、会议制度等多个方面予以规范的基础上,专门对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全体会议、专门会议分别制定了《工作规范》,对会议的参加人员、召集条件、主要任务、议题准备、会务服务、落实执行等多个环节作了明晰的界定。在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决策过程中,坚持必须听取法制办的审查意见,对涉及重大民生和民众利益,或存在一定社会风险的重要决策,要求相关部门在提交县政府集体研究前,必须在通过听证会,代表座谈会、民意调查等途径准确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交法制部门和相关法律顾问逐项审查,签据明确意见。研究决策中,原则上都要尊重采纳法制部门和法律顾问意见。相关部门如果建议暂不采纳法制部门和法律顾问意见,必须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并确保不得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应该说,这一系列举措,都是武胜县政府在法制政府建设中的有益探索,对县人民政府的依法决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制度性保障。但我们也应看到,武胜县政府的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县委、县政府一把手推动形成的,与当地一把手的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关系极大,在全省、全国的范围不一定具有普遍代表意义。在更多的地方甚至更高的层面,我们看到,由于没有在操作层面对政府决策的明确规范,政府决策随意性较大,在执行中才发现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要求不完全相符,不得不边执行边纠正,既容易引发群众质疑,损害政府威信,也给工作推动带来被动。

(四)行政执法监督乏力,干部队伍法制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政府执法的监督,主要来自同级党委的监督、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以及因提起诉讼而受到司法监督。但现实中,“同级监督太软,上级监督太远”,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导致许多失职、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的得到很好的纠正和处理。

另一方面,经过二十多年的普法宣传教育,政府及其部门工作人员法制意识有所加强,但由于我们是从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人治观念很深,法治理念不强。一些政府和部门官员缺乏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应有意识,加上对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不够,法律知识有限,在行政执法中主观武断、简单粗暴,在政策制定中为部门利益争权夺利。同时,受政府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和财政不足的影响,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大量设置门槛低、薪水少的临聘岗位;基层公务员待遇差,流动性大,导致整体素质提升缓慢。

二、关于在基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培训宣传,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行政法规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将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行政监督与问责,促进政府行政运行和职权行驶更加公开透明。首先从制度设计层面进一步完善人大、政协的监督,使人大、政协的政治监督和民主监督真正深入到政府决策、行政、执法等关键环节。二要充分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运用网络和大众的力量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三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把政府的决策、立法、行政和执法过程向公众开放,确保公众充分的知情权。四要探索重大决策与公民互动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和完善保障普通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推动公民参与,使他们的合理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法诉求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强化行政问责,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违法行政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直至党政一把手的责任。

篇5: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基层组织建设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诸如“五好支部创建”、“双培双待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管理”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支部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强,战斗堡垒得以巩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发挥,为稳定农村形势、加快农村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纷纷出现,农村工作面临着新一轮的严峻挑战。在某些地方,个别支部、个别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从事农村基层工作近三十年,现从村级的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支部活动开展以及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就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班子建设方面

1、村党总支书记难选

村级班子建设首先是人的建设,尤其是班长——总支书记的配备。一个优秀的总支书记要求政治素质过得硬,发展经济有思路,群众方面有基础,可是目前农村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村总支书记的选拔成为村级班子建设中最大的难题。原因是:(1)现任村书记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上述的三个要求。前些年,在选配支部书记时,往往侧重于行政管理型,能把化解民事纠纷、完成上级各项任务方面等事干好,就是好干部。但这些干部往往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村干部,已无法再干下去。现在相当一部分村总支书记文化程度不高、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争先进位意识不够,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能力不强,群众对此反响比较强烈。(2)具备条件的不愿意干。众所周知,现在村干部工资待遇较低。尤其是村级负责人,他们得到的报酬和他们的付出远远不成比例,与“按劳分配”严重脱节。而且由于多方面原因,他们工作风险大,容易得罪人,有时候即使是为群众办好事,但也未必能得到承认和理解。这些都使得一部分优秀人才对“村官”望而却步。(3)选拔配备的范围有限。大多只能局限于本村,跨村当村官缺乏群众基础,再有才能的人也很难开展工作。

2、村班子难配。

原因是:(1)由于农村干部岗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素质稍高的农村青年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本村,致使有的村选拔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因此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距较远。(2)选举出来的干部不一定能胜任工作。应当承认,目前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还没有高到没有私心的地步,村干部选举往往被大家族势力、经济实力等左右,同时受干部的结构、选举条件(如:年龄、文化、性别等等)的影响,会导致选上不能用,管用的选不上。有的人动机不纯,从当干部那一天起他就不是想如何为群众办点实事,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家致富,或者是为了本家族的利益。此外小村并大村后,群众小村概念根深蒂固,干部分配还要兼顾到各个小村,这样就会出现选上的没有好职位,没选上的得安排好职位。(3)不靠选举不行。这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靠行政命令指派任命村干部是违法的。这就造成了有的人为了选票,工作没有力度,怕得罪人失票,选上后因曾有求于人拉不开手脚,因而完不成任务,尤其是计生手术之类的硬任务。

3、村干部难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几千年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和观念,给村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和意识开始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造成对村干部的管理越来越难。这是因为:(1)由于决定某个村干部能不能干的主要是是群众,党委政府对其任免决定权严重削弱。因此他们在开展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宁愿得罪上级而倒向群众。因为得罪上级是一时的,下次选举还可以东山再起;但是一旦得罪群众是就一世的,他就有可能永远当不上村干部!这时候一些政策的落实就会遇到来自村干部自身的阻力。(2)村干部待遇低。有的人是为了面子当村干部,有的是碍于情面干的,当前的村干部报酬对其无太大吸引力,无论政治还是经济的。(3)当前农村的工作形势、环境都不大好,村干部压力大,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4)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还达不到现实农村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村干部还没有从旧的工作理念中转变过来,工作方法陈旧,“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人见到利益就容易产生私心,处理问题时有失偏颇,缺乏公平。也有的缺乏气度,心胸狭窄,工作时只想到家庭家族利益、小团体利益。

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

1、支部缺乏凝聚力

一个组织,没有凝聚力,就没有战斗力。当前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应当说是不够强的。原因有三个:(1)大环境使然。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个转型期。行政部门乃至村级组织的工作方法正由过去的指令慢慢的转向指导,职能也应由过去的领导逐步转向服务。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这种转变中速度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工作方法老一套,缺乏活力,成效不显著,很难吸引党员群众参与到党的组织建设中来。(2)小环境决定。相比较而言,我们整个皖北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手中无米就唤不来鸡。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群众有意见。我们不能抱怨党员群众功利心强,因为飞蛾具有趋光性,动物具有趋食性,人都具有趋财性。特别是经常在外务工的党员群众见惯了苏浙的发达,回到家再看到本地的落后,他们从心里就对当地的基层组织有一种无形的抵触心理。(3)社会发展转型中村干部各方面素质跟不上,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不能给群众带来什么,群众求干部不如干部求群众的时候多。

2、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

受经济观念转变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党员专注于自己发家致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够。普通党员自身的优越感、荣誉感不强,和一般群众相比没有什么优先权,他们担心发挥模范作用影响自己致富。有能力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了,留在村里的党员本身素质就不高,年龄老化,知识退化,能力弱化。年龄偏大,难以发挥带头作用。能力偏弱,无力发挥带头作用。

3、发展党员难

这方面原因有四个:(1)党组织吸引力减弱。过去党票是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现在农村发展党员要靠分指标,给任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党员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只有责任没有报酬。各级组织对普通党员,尤其是农民党员只提要求,不给关怀,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2)个别村干部尤其是基层组织负责人心胸狭窄,怕有能力的入党后,在群众中威信超过了自己,担心这样的人将来会夺自己的“权”。为达到长期任职的目的,当这些人想入党时,不是举贤荐能,而是百般刁难,极力压制,优秀年轻人被他们拒在党的大门外。(3)有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宗族观念、小团体观念严重。发展党员大多是“圈子里的人”或听话的人。对那些想入党但平日跟自己关系不好或一般的人,怕将来选举时驾驭不了,不和自己站在一条线上,因此控制这样人入党。(4)发展党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认为,入党必须主动申请,组织没有必要去动员农民入党。同时,不少农村青年认为,如果组织不授意,自己不能冒然写申请,时间一长,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在消磨中便放弃了入党的念头。也有一些村支部书记思想落后、观念守旧,总是以老眼光、旧标准来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总是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和潜力,求全责备,不给那些不够成熟、但有潜力的青年以培养锻炼的机会,使一些思维活跃有经济头脑的青年难以在支部大会上通过。

我在下村调研时,曾经有个村书记这样说:农村想入党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自己想当干部,或亲属亲信想当干部的人。另一种就是“少脑子的人”。这句话虽有偏颇之嫌,但也道出了当前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发展的尴尬。

三、党组织活动开展方面

面对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主要因为:

1、无人组织。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付出”与“受益”不均衡。加上对村干部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

2、无处开展。普遍缺少标准的、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活动场所,阵地建设步伐缓慢。

3、无钱办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比如学习沈浩同志,想组织党员干部到凤阳小岗去切身感受他的先进事迹,但经费从何处来。

4、无人参与。部分普通党员对开展活动没兴趣,参加组织活动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而且参加多了会影响自己发家致富。党员流动量大给活动开展也带来一定的难度。有的村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在外务工经商,有时党员大会一年也难开上一次。

5、活动方式老化,缺乏创新。受条件、组织者的能力水平限制。现在农村党组织活动还大多是开开例会、读读报纸、看看专题片等,形式内容都没有新意。有的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把组织活动作为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有的过分突出实用科技活动,弱化了政治理论教育;有的没有根据农村党员的文化层次,盲目照搬外地先进经验,操作性差。除非是硬性任务,一般情况下,没有党员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

四、制度建设方面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对党员管理出台了很多的制度,凡事都强调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事实上制度不仅有而且全,但是坚持的不多、落实的不够。很多制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收在盒子里”的摆设,大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真正落实到位的太少了。这是因为:

1、有的制度标准定的太高。不要说普通党员,就是干部党员也做不到。世上没有不吃草的马,有些制度却“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这些党员之所以没有职务、没有外出务工经商,应当说他们本身各方面能力、觉悟就很有限,我们却要把他们应推到一线办事管事,而且只给责任,不谈报酬。再比如“党员联系户”:按照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一个普通党员要联系20至30个农户,试问:普通党员有这些能力和精力吗?

2、有的制度千篇一律,不切实际。好多是上级在办公室统一弄好下发的,根本不考虑各支部的现实状况,城镇和偏远农村情况不同,支部的任务怎么可能一样呢?为什么要用同样的制度来管理呢?

(3)缺乏落实制度的必要的政治、经济保障和相应的监督措施。村级组织目前以自治为主,宗族势力普遍比较严重,受农村党员素质低、经费不足、监督机制不到位的限制,一些制度落实起来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意见和建议:

1、严格落实村干部的“一定三有”,解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要让他们:(1)工作有保障---目前急需解决没保障、缺安全的问题以及待遇问题、保险问题(既要给政策又要给钱才行)、反对者无中生有的诬陷上访问题。(2)干好有希望。目前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村干部报酬转财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等,这可以说是曙光初现,希望能够迎来更加灿烂的阳光,让我们的村干部在工作中得到组织上更多的政治关怀。(3)退休有所养。有几人真正能干到退休呢,应切实解决好离职后的问题。

2、积极为村干部松绑、减负、降压。现在好多部门行政行为、商业行为事事都让我们村干部去做,往往还用评比等机制来给他们加压,有时有的村一个月要迎接一两起来自上面的检查。上面千根线(文化、土地、综治、卫生、安全、计生、公安、民政等等),下面就一个小小的村委会的那么几个人,村干部工作负担太重、压力太大,这怎么能够让他们有心思搞好新农村建设,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呢?

3、适当增加办公经费。2000年定的标准至今一直没变,随着物价的上涨,这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村级组织正常活动的需求了。

4、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力度,增强其集体主义观念、大局观念、长远意识。结合农村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受到教育。可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模式,不要把培训局限在教室里,要把活动更多的安排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种养基地。通过各类培训途径,积极为党员干部“补脑”“充电”,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

5、出台相关政策。让普通党员有荣誉感,得到与其付出相应的回报。支部是核心,周围是党员,外围才是群众。核心发出的光和热,首先感觉到的应该是党员,其次才能是群众,若跨过党员直接给群众会出现“夹冷层”形成“夹生饭”(有违自然规律)。用政策、用光和热促进先进人物积极入党,让普通党员争做奉献。积极创造环境,激发普通党员的参政、议政热情。

6、在坚持和完善选举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政策。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愿意当村官,争着当村官。

篇6: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基层单位“职工之家”建设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调研中我们发现,少数基层单位对职工之家建设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家”就是居住的地方,因此在职工住房、文体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建设上花的气力较大,忽视了建家的精神实质内容;还有的基层单位因为缺少活动场所设备器材,就错误地认为不具备建家条件,把建家工作搁置一旁,这些都是对建家的误解。调研中,我们着重强调建家工作中,改善职工的工作、活动、生活环境固然重要,但衡量职工之家是否真正名副其实,主要体现家对成员的服务及成员对家是否有亲近感、依赖感、归属感,是否愿意为家奉献。家的“硬件”设施是建家的基础条件固然重要,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建家理念,因地制宜克服“硬件”困难,从加强思想建设、民主建设、素质建设、文化建设等“软件”入手,把家建在每个职工的心上,才是建家的实质性内容。

同时我们发现,一个单位的文明建设程度的高低离不开职工之家的建设成就。凡是建家活动开展好的基层单位,其文明建设工作必定成绩突出,文明创建活动必定事半功倍。

实践证明,凡是得到本单位党政领导重视认可,在人、财、物上给予积极帮助支持的基层工会其建家工作必然开展的好,其“职工之家”对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必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家活动同时需要党政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认为,开展建家活动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党政工形成合力与文明建设挂钩,与企业文化挂钩,齐抓共建职工之家。在调研中我们积极推广和建议,要求基层工会在今后的建家工作中,要积极大胆向党政领导谏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职工热情参与、与文明建设挂钩”的长效工作机制。“把职工之家”建设与单位的文明建设及各类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建家新格局,主动把建家活动延伸溶入到企事业的创建活动中,从而确保建家活动取得实效。

(二)“职工之家”的建设中,工会工作力度不够 调研中我们感觉系统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有少数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职工的期望值与工会依法实行的维护力度还有差距。个别基层单位的工会组织徒

有虚名,虽然有组织、有机构、有成员,但是履行工会的工作职责不够主动深入,工作浮在面上。反映在工会会员和职工群众对工会在维权方面不够满意。同时,少数的基层单位党、政、工之间关系还不够融洽,党政方面对工会工作的关心、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换言之,少数工会组织的作用没有正常发挥,依法维权地位被削弱了。

切实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和重要工作,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和根基,是工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式下,只有强化维权保障、民主管理、司务公开、送温暖机制建设等,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更加紧密地联系职工群众,职工群众才能真正把工会当作自己的家。因此,必须把依法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文化需求作为开展建家活动的基本内容,必须把依法履行维护职责贯穿到“职工之家”建设的全过程。

(三)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存在缺陷,建家机制不健全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好坏决定着“职工之家”的水平和质量。要建好“职工之家”必须强化工会自身建设。近年来,部分基层单位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工会组织的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软化。工会工作任务繁重,专兼职工会干部缺少,工作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会工作的相关要求。为此,要在建立健全各级工会组织,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应配齐配强工会专兼

职干部,加快培养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要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工会工作与建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建家强会”、“建家兴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积极、自觉的行动来抓好建家工作,提高建家水平,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步伐加快加大。

工会是职工的代言人。要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体现行业特色开展建家活动。在开展建家活动中,要以职工为主体,依靠广大职工建家、评家、管家。以职工自己定家规,树家风,建家境不失为新时期新形式下建家活动的创新思路。

“职工之家”要依靠职工群众考核验收,严把职工认可关,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是否达到合格、先进、模范档次。上级工会在考核复验时,应通过公开公示、召开职工座谈会、个别访谈、民意测评等形式,倾听职工的真实意见,检验基层单位职工群众对建家的认可程度,要力戒形式主义走过场。在审定验收时,应把职工的认可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或先决条件,职工群众不赞同不认可的,不能成为合格、先进、模范职工之家,严把建家达标质量关。

(四)“职工之家”的建设,缺乏党政方面的支持 通过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职工之家”建设必须得到党政方面的关心和有力支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职工之家”建设,给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各项工

作蓬勃发展。建家就是要工会组织把广大职工紧密地团结起来,让职工充分享有劳动权利、民主权利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利益。使他们真正成为单位的主人,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单位的整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职工之家”建设与工会重点工作,一个是载体,一个是内容。工会真正成为合格、先进、模范“职工之家”之日,就是工会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纽带桥梁作用发挥最好之时,因此从广义上理解“建家就是建工会”,“家”好“会”就好,“家”好万事兴。

“职工之家”之所以能成为实现工会职能的主要载体,是因为工会在长期的工作实际中,为职工办实事好事,维护职工的权益中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上下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把职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工会组织就一定会赢得越来越多职工的信赖和拥护,就会把越来越多的职工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就会在推动和深化企事业改革、促进企事业发展、保持职工队伍安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中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针对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建设职工之家要结合各基层单位的特点,结合单位的企业文化,从工作实际出发,发现、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对基层单位的“建家”活动进行指导,及时协调和解决“建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二)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职工群众作为“建家”的主体,不仅依靠职工群众建家,还要发动职工群众对“建家”工作进行评价,通过“建家”,建立起工会同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赢得职工的信赖。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职工服务的思想;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减轻基层的负担,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三)要把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列入党政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部署、有规划;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方针,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既要坚持“建家”的基本要求,又要区别不同类型、条件的基层工会,提出切合实际的“建家”办法,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篇7: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及对策

物管中心 2008年5月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打造清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基层,廉政文化已渐入人心,初具规模。但不可否认,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所开展的一些工作仅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体缺位,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尚未形成。

廉政文化反映了一个地区廉政状况与水平,体现政治文明的程度,基层党委和政府理应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担负起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职。纪检监察部门主要应承担组织协调职能。但事实上,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单边突进”的问题。多数地方未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纳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考虑,而是过于缩小廉政文化功能,把应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协调变成了负责承担,造成廉政文化建设主体缺位。这种主体的缺位,一方面导致了纪检监察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单个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上片面理解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认为与己无关,不愿意配合,不主动参与,因此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由于认识不统一,组织协调不够,致使廉政文化建设无法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大宣教格局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找到纪检、组织、宣传、文化等部门职能的交互点,难以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2、对象偏颇,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广泛。

文化的力量必须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廉政文化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前,基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普遍把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强调的是,党政领导干部要如何抓,如何身体力行、带头示范。当然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作为文化建设,仅仅注重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应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人民群众也应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而不能失之偏颇。现在采取的廉政文化建设措施,如推行“一把手”讲廉政教育课、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开展“三廉工程”等,都是从强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的角度来考虑的,而针对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廉政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农村、学校、社区、企业中的庞大群体,远离社会这个大舞台,在小范围内转圈圈,使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坚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3、制度滞后,廉政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难以形成。

法规和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推进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作保障。目前,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形式更多的侧重于文化层面,而对制度、体制上的设计和安排缺乏系统性,刚性约束不强,超前性研究不够,制度建设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得不够深入存在明显缺陷。这样,导致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缺少了应有的制度保障。

4、机制不活,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在基层,发展廉政文化,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会上强调的多,会后抓落实的少;突击性开展工作的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工作的少;认为是临时性工作的多,长期抓、抓长期的少;可用资源多,真正占领的阵地少。加之自身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不健全,得不到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往往陷入 “推一下,才动一下”的被动局面,处于一种无序地发展状态,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5、形式单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

目前,基层各地在廉政文化建设上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主要呈现为政府推动型,单位和部门的主动性不够。在活动的形式上,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从实践中看,其表现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往往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外加标语和口号;再不够,就把廉政教育片搬上荧屏凑数,就这么简单的“老三套”。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使基层廉政文化同地方传统、民族风情,干群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让其缺少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无形中步入简单化、说教性的怪圈。

二、存在问题的现实根源

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观念落后,在主观上影响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现阶段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之所以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遏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多数人没有把廉政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植根于心中,忽略了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忽视了让自己积极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能形成一种让治理腐败机制良好运行的人文氛围。另外,“官本位”文化始终占据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廉政建设中过分强调“官德”,而忽视民众的参与,这种传统落后的文化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有了这样的人文氛围,基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重领导干部,轻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也就不足为怪。

2、经济基础薄弱,在客观上影响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目前,基层的经济目前还处于一种欠发达的发展阶段,这在现实上决定了发展经济是基层当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要务。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基层的实情。廉政文化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好了,反过来也可以促进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由于基层各地没有全面辩证把握这一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忽视了廉政文化建设,即使抓廉政文化建设也过多考虑政治需要,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和味道,造成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缺位和弱化,这种主体的缺失从根本上制约了基层廉政文化的繁育和成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欠发达,基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投入明显不足,致使基层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得不到保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廉政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3、民主政治不健全,也影响着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由于基层群众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基层民主进程不快,适应廉政文化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较为脆弱,这种社会自主意识的弱化,必然导致廉政文化建设参与力量的单薄,阻滞了基层廉政文化的发展。同时,由于廉政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法规和制度加以保障和约束。目前,在建设的手段上往往偏重于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为主,在机制的构建中,过分强调政治伦理,而忽视政治制度建设,这无疑也减缓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

三、今后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深化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普通党员干部的要求,把握重点,大胆创新,注重实效,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深深扎根群众,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1、广泛宣传,深化认识。

当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倡廉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和深化,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就必须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及时消除“无用论”、“与己无关论”、“形式主义论”等模糊认识,克服“图形式、走过场”的表面现象,摆正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2、明晰主体,形成合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基层党委、政府必须将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要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主抓,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变“软任务”为“硬任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实行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变“要我抓”为“我要抓”。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兼顾,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完成廉政文化建设中应该承担的目标任务。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变“不时抓”为“经常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部门是基础,监督是保证,领导是关键,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给予相应党政纪和组织处理。

3、植根于民,扩大基础。

当前,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要千方百计消除政府部门“热”、普通群众“冷”;行政推动“多”,老百姓参与“少”的现象。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唤起他们主动投入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使之成为廉政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一是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要运用一切手段普及科学、技术、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新思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把农村变成先进文化的阵地,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只生力军。二是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丰富活动载体,运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调动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整合基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要素的作用,拓展廉政文化市场,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延伸廉政文化的触角,形成廉政文化繁育发展的良好条件,使廉政文化之根深扎于基层。

4、创新路径,丰富形式。

篇8: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村级班子依法行政意识差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干部虽然有了一定的民主治村及依法治村意识, 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表现为:村支部与村委会干部有争权夺利的行为, 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村级班子的团结协作。在基层自治组织中由于存在两个权力中心, 基层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1]。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直接影响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当前, 在一些基层自治组织中, 有的党支部书记单纯强调其核心作用, 以加强村党支部的领导为名, 大权独揽, 不依法支持村委会开展村民自治;有的村委会主任单纯强调其是依法选举的群众性, 甩开村党支部搞“自治”, 个别村主任和村书记为争权夺利, 长期不和, 互相拆台, 甚至发展到对簿公堂, 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另外, 某些村干部民主和法治观念不强, 甚至还有官僚主义作风与滥用职权的举动, 因而有时会发生村干部侵犯农民利益, 村干部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 这样这些村干部不仅严重败坏了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形象, 并有脱离群众, 腐败蜕化的趋势, 并进而影响了依法行政的开展。由以上表现可以看出, 某些村干部民主法治观念不强, 村支两委依法行政意识急需加强。

(二) 农民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法律意识薄弱

由于我们国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民主观念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 农民的民主观念虽然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 但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地区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各种封建流毒没有彻底地得到清除, 农民群众的民主思想和法治观念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政治建设严重脱节。许多农民缺乏法律知识, 许多农民都认为“打官司”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有一种非讼心理。相反, 传统的伦常却是“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于人”[2], 这样的等级和尊卑观念, 所以在一些地区还会出现村干部仗势欺人, 随意打骂群众的恶劣事件, 而受害的农民却依然敢怒不敢言, 农民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法律意识非常薄弱。如果不大力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 加强农民利用法律维护权益的意识, 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将难以推进, 法律也就更难以发挥其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作用。

(三) 经济条件的落后制约着农村民主法治的发展

我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地处比较偏僻、落后的山区或交通欠发达、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 使得农村地区的普及法律法规工作困难重重, 也制约了法律对整个农村地区的约束和影响。试想农民群众连根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 他们又何来追求自己的政治权利、保障自己的民主自由的条件呢?广大农民往往忙于生产劳动, 而忽视了对本身的民主权利的重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即使他们在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并希望求助于法律时, 他们也时常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将官司进行下来。因此, 一旦发生纠纷或权益受到损害, 农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干部解决或私了。同样, 正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 农村的普法工作以及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时常因为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展开, 这就明显地说明:经济条件的落后正制约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 农民民主选举权利意识差, 选举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由于实行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无民主传统, 导致广大农民普遍缺乏民主训练, 民主素质较低, 法制意识很差。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民主素质和法制意识都有较大提高, 但仍不能很好适应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少数村民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 很多人在村委会选举中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以致出现愿意接受贿赂被人收买、自愿公开写票等现象;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尊重他人权利, 如宗族宗派势力干涉选举, 受经济利益诱导而肆意贿选等等。此外, 一些基层党政干部“行政权利支配社会”的观念也根深蒂固。村委会选举实践证明, 部分乡镇干部对村委会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清, 依然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强迫命令, 包揽一切的管理方式, 习惯运用行政权力来管理乡村, 对发展基层民主仍持怀疑、抵制态度, 仍然把村委会当作乡镇政府的下属工作机构, 担心选举上来的村干部不听话, 不好管, 完不成各项国家任务, 仍然按照个人意志干涉村委会选举, 指选、派选村委会干部, 或者直接任免村干部, 或者在处理其他选举事务时违反自己的法定职责和权限, 不依法行政。这样, 选举不民主, 民主管理便无从谈起, 民主法治也很难实现。

二、完善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对策

(一) 切实增强基层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提高他们的依法行政能力

十七大报告要求, 领导干部必须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要求。如何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执政能力要求呢?笔者认为, 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秦朝律令规定国家官吏必须明习法令, 平时要书写和熟悉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法律;要求各级官吏必须严格执行法律, 对法律的执行情况, 是考核官吏的重要标准;对于违法的管理要给予惩办, 即使已经免职或调任, 也要追究[3]。如此, 既保证了国家法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又加速了法律的传播, 使国家法律得到更广更深的贯彻执行。以史为鉴, 我们也可以通过制度构建来保证各级领导学法、守法和用法, 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学法、守法和用法。建立科学严密的制度, 规定履行各级领导职务所必须的法律理论和知识要求;改变目前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 把执行法律情况作为基层考核干部的首要标准, 如果领导干部在履行职务期间不依法决策和管理的, 不仅要免除领导职务, 还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4]。通过制度设计, 给基层领导干部一个强有力的外部压力, 促使他们认真学习法律理论和知识, 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 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增强农民依法维权意识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化建设, 推动农村民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们必须有意识地、经常性地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进行民主化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喜闻乐见, 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 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切实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使广大农村居民认同现行的民主理念, 熟悉民主制度和知识、掌握运用民主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我们相信, 广大农村村民的民主热情会进一步高涨, 民主化建设必然会取得成效。

更为重要的是, 必须加大对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特别是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居民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的民主教育。因为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来说, 他们是民主实践最直接的向导, 他们的民主素质和依民主制度办事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民主意识、习惯的养成和民主实践的开展, 从而影响着农村民主建设工作的推进[5]。因此, 有计划地对现职干部特别是镇村干部进行系统的民主理论、民主观念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增强他们依民主办事的能力, 使他们真正成为农村民主建设的领头人, 真正成为贯彻民主路线方针政策的引路人, 以保证农村民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 重视经济基础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影响, 努力发展农村经济

民主法治融入社会, 既是民主法治对社会的引导、规范与提升, 又是社会对民主法治的适应、吸收与接纳。民主法治不是自治的、自发的, 是有社会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不发达, 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因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而受阻。贫困的基础上建设不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法治。应发展农村生产力,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 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此, 必须解决好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一, 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 建立统一的完备的农村市场体系。第二, 转换经营机制, 把农户推向市场。发展市场经济, 要使农民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真正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彻底改变以行政性计划指导生产, 狠抓市场的需求, 消费的趋向, 市场价格的变化和收益预期来安排生产。第三, 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将带来农村社会经济的根本变化, 从而来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四) 努力提高农民群众民主权利意识, 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国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这对于真实表达每一个国民的政治意愿, 推选自身利益的合法代表, 有效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农村的政治生活中, 村民委员会是广大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6]。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 成功选出优秀的村干部, 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 大力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基层民主政治观念的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农民依法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对民主法治工作的推进非常重要。实践也证明, 不把数以亿万计的广大农民群众从几千年的人治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不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不唤醒他们的权利意识, 不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 不激发他们投身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这一伟大历史洪流的巨大热情,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就会丧失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而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由村民按期进行直接选举, 真正把群众拥护的、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 选进村委班子, 就是广大农民最直接的、最大的政治利益所在。

参考文献

[1]林远山.论现代法治建设的要素[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2]涂又光编.孟子.滕文公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462—463.

[3]曾宪义.中国法制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4]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M].群众出版社, 2002.

[5]张春莉.论公民行政参与[J].学海, 2003, 6.

上一篇:教师工作计划、总结下一篇:技术科员工辞职信